岗位实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岗位实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63-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迅速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出台,中国的旅游酒店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将“加快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列为加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针对当前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的持续扩张,酒店行业的发展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高素质酒店人才的日益匮乏以及国内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部分专业学生逃离本行业就业,酒店中、高层管理中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局面正在日益扩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酒店管理综合改革,使得酒店教育的过程紧密联系旅游行业,重视实习期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搭建学生实习就业整合平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旅游教育研究没有单独探讨实习环节方面的文章,而是把将实习环节融入到旅游院校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各个旅游学院都有一套特色的实习教学体系,关于教学实习环节的研究趋向政府、行业支持体系方面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能获得一个更完善的支持体系,使得教学实习环节能够更好地适应培养学生旅游职业能力的需要[1]。
国内对酒店实习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过程管理研究、实习模式及体系改革研究、实习效果调查研究以及中外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对比研究等方面。韩卢敏、陆林(2009)从高校旅游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从实习模式、实习流程、实习评价体系等对专业实习管理进行创新,并构建适合行业需要的严谨、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模式[2]。王兴琼(200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和分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显著影响酒店实习生满意度的因素最主要的有3类: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和培训机会。进一步分析表明,实习生的工作满意度与其行业前景预期和留职意向显著相关[3]。方向红(2005)从研究中国和美国学生在金陵饭店因所受教育不同造成学生对实习项目的感知存在差距分析入手,比较了中美高校实习制度认为,实习项目的重视度和系统性的实习项目计划非常重要[4]。刘亭立(2004)在将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专业实习结构进行对比,为我国的旅游实习提供了参考[5]。
国内外研究从宏观、微观方面探讨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以及构筑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根据学生特质,对一线实习生进行分级培养,从而增强实习生的满意度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实习准备阶段、实习过程控制阶段和总结阶段均对实习生实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使酒店与专业学生达到双赢的目标。
三、一线岗位人才分级培养理念
酒店一线岗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客人的岗位,主要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客房部下面的楼层服务员和公共区域清洁都是一线员工;前厅部门分别是前台、礼宾部、行政酒廊、商务中心和健身房等;餐饮部就是各餐厅的服务员和餐饮销售经理。另外,销售部也可以纳入一线部门,销售部门员工是创造酒店主要利润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主要是在一线部门顶岗实习。相对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二线岗位而言,一线岗位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率高,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是把实习生放入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工作。
针对高端酒店一线岗位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学校和实习接收单位需要打破单一的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经营型实习生。不同类型的实习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技能型实习生需要成为部门内的操作能手,能够参与各项行业大赛、技能大赛,在各项赛事及专业的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和酒店、学校的认可;管理型实习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部门内及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职位上做好协调工作,获得酒店和学校的认可;经营型实习生需要以业主的心态去看待成本、利润的关系,通过营销策划、成本控制等方法的运用帮助酒店达到最大化收益,经营型实习生要求最高,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财务及营销知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
四、实习期间人才分级培养流程
(一)实习准备阶段
为了使得专业学生能够在酒店实习期间,双方收益最大化,学校、酒店以及实习生自身需要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方面需要统筹选择规划,酒店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生做好职业了解以及技能准备工作。
1.学校统筹选择合作酒店
根据每年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学校可以根据以往实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酒店相关信息,选择是否继续以往的合作,还是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如若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可以按照1:15的学生实习人数比例确定实习酒店数量,并与用人酒店进行合作洽谈。选择酒店之前需要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国内外品牌连锁五星级酒店,确定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酒店比例;通过网络、以往毕业学生推荐、行业推荐等方式广泛联系合作酒店;与酒店共同制订实习生培养计划,确定实习期间内实习生岗位安排及考核要求。学校需要与合作酒店签订详细的协议,保证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与酒店协商轮岗制度,在实习后期,对各方面表现特别好的实习生可以根据酒店需要进行轮岗,增强整个实习队的实习质量。
2.酒店针对一线不同岗位制订工作指导计划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合作酒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与酒店谈合作的过程中,不再着眼于实习生的工资待遇、休假安排、住宿情况等物质类的条件,更需要酒店方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配合学校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三类不同目标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及工作安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为酒店带来创新意识。
3.学生根据适合自身的分级培养目标做好职业准备
专业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性格特质,看看自己是习惯于对客技能服务、上下协调管理还是对外经营业务方面的工作,需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部门,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职场规划。而实习生涯只是职场规划中的一小段历程,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酒店实习,可以帮助自身摒弃很多负面情绪。在校内进行实训课程学习时,要掌握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寒暑假期间可以进入宾馆或者餐饮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及吃苦训练,进一步为专业实习奠定心理和技能基础。
(二)实习过程控制阶段
专业学生在进入酒店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专业实习时,需要学校、酒店跟进指导,通过与实习生的多次沟通,了解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1.学校专业教师根据分级培养目标采取差异化的集中指导方案
进入一线部门实习的技能型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酒店里面的摆台方法、铺床技巧与在学校里学习时有所不同,觉得酒店里面有些操作方法不够专业等等问题,这些技术类问题需要专业老师对同学们予以解答。当专业老师确实觉得酒店里的某些对客服务技能技巧不适合现实生活需要时,可以与酒店经理沟通,了解酒店方就专业问题有哪些其他的见解,第一时间回复给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了解到他们并非学无所用。同时,老师与酒店也在帮助他们解决专业问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型实习生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前台、客房、餐厅等部门表现优秀,升入领班或者主管等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对他们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协调与上下级、与客人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对酒店的某些管理制度不满意,会觉得没办法与学历差距过大的下级或者上级沟通,专业老师需要全程跟进,帮助他们分析在对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正确定位以及角色转换,告诉他们实习不是简单的上班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酒店复杂的情况下处理好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实习更是增强心智的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素质。经营型实习生主要集中于销售部门,大部分酒店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销售部门;但是,有部分实习生非常希望进行经营性工作,学校可以跟酒店协商,安排1―2名非常优秀,有想法的学生进入销售部门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反馈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做实事,边做理论探讨,真正做到学与做的结合。
对于技能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教师需要在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汇编成实习操作手册,每周召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并用于下一届学生教育的课堂实训素材。专业教师对于管理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管理沟通及管理策略能力的培养,培养实习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成熟、自信和沟通的公关能力。经营型实习生需要具有精通市场经济知识和把握内在规律的运作能力,专业教师可以要求这类实习生将酒店类的经营现状进行一个客观描述,召开头脑风暴会议,积极创新,并形成文字报告,总结评议,提升实习生参与经营的能力。
2.酒店实习导师根据实习生岗位类型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
研究表明,实习生离职率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导师制度有重要的关系,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越专业越规范,实习生的不满情绪越少,收获越多。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引导实习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期望、树立符合实习生和酒店共同发展的职业期望,注重构筑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期望,针对技能型实习生、管理型实习生、经营型实习生设计不同阶段的指导措施,形成有利于实习生发展的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使实习生获得酒店的认同。积极鼓励技能型实习生参与酒店各项大赛,配备专业的技能型老员工予以指导;针对管理型实习生所提出的关于酒店管理制度等意见予以正面答复;如果制度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又没有办法尽快予以修改,也需要肯定学生的意见,而不是讥讽学生意见不切实际。经营型实习生是整个实习生群体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群,酒店管理层可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若想法缺少可行性可以帮助分析改进,实习生会非常感谢酒店对他们的认可。酒店管理层也需要及时从实习生中发掘并鼓励实习生的创新性想法,让他们在感受自身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面对工作、提升自我。
(三)实习结束总结阶段
在实习结束前,学校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管理者、酒店各部门基层管理者、实习生四方需要做一个深入的交流会,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实习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
1.学校汇总实习材料
学校专业老师需要汇总学生的实习日志、各次检查实习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及解决方案、实习生的情绪变动资料等,通过汇总学生的各项实习材料,分析比较不同酒店的管理方式,对合作酒店进行综合评分,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经营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学校需要在汇总材料的基础上,评估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目标的达成率、实习生的各项能力指标提升情况,评估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及继续留在本行业就业的意愿度。总体而言,实习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本行业就业的正面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对整个实习阶段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2.酒店综合评价实习成绩
酒店对于实习生的考评工作贯穿实习期间各个月份,在实习期内对实习生进行定期考评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了实习工作中所产生的倦怠心理。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汇总各个实习生所在部门的周评、月评和最后的期末评,对考评优秀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但是对于实习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该使用事件描述法进行详尽的阐述,综合考评,定期考评。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态度、业绩、能力三项分别做出基础评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制定“定期考核表”及实习日志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酒店对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评定需要根据工作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最终酒店对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态度端正、敬业爱岗、业绩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酒店和学校联合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通过严格的绩效制度,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评价将更加客观与准确,这样必然使得实习生更快的成熟起来,也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上适合他们的重要岗位。
3.实习生撰写实结报告及现场操作汇报
实习生在返校时,需要上交自己的实结报告,实结报告包含了实习日志及最终对实习期间的收获与遗憾的总结报告,学校需要对技能型实习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核,而对管理型及经营型实习生采用专业汇报的方式,积极组织这两类实习生对下一届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分享会,分享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下一届实习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结语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酒店管理教学机构根据一线岗位的需要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酒店管理人才,可以提高实习生满意度,提高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塑性强的专业人才,缓解酒店业人力资源发展压力,达到行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 朱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4-30.
[2] 韩卢敏,陆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277-280.
[3] 王兴琼.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7):48-5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交通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0-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高专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通过调研,目前高职智能交通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顶岗实习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很多企业将顶岗实习列为单位用人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实习变成了工作。(2)顶岗实习岗位层次过低。由于担心影响工程进度,同时缺少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大规模学生实习。企业根据工程进度和岗位需求,将部分学生安排在与专业不相关的岗位或简单重复性劳动岗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顶岗实习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企业规模小,接纳学生数量不多,校外顶岗实习时间较长,学生分布岗位不同,教师数量有限不能及时跟进指导,企业工程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实习管理监控指标不具体、不科学,致使部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4)顶岗实习中多“工”少“学”。由于缺少实习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把学生当员工看待,对学生缺少教学指导;学生在顶岗过程中仅仅是机械地工作,达不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
要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训基地,选择合适的企业是关键,应考察企业是否具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潜力。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应拥有核心技术、先进的企业文化、适当的规模,能提供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例如,广东京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比较合适的实习企业,该公司是“珠三角”地区智能交通产品生产、施工的龙头企业,工作岗位包括产品设计、制作、检测、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京安公司各岗位与智能交通专业对口,能满足实纲要求,并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较为重视;有良好的食宿条件,便于安排师生宿舍;企业规模较大,能接纳整班学生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多岗位轮换车间课堂”
根据顶岗实习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采取企业生产与学生教育教学相结合,师傅即教师、学生即员工、车间即教室、作品即产品的培养方式,如把“京安厂中校” 的智能交通产品生产制作、智能交通产品检测、交通工程方案设计与投标、智能交通产品工程安装与调试、智能交通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多个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基本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使学生在各个车间课堂中实现多岗位轮换,如图2所示。
校企合作制定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生产实习管理工作,使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应通过召开学生生产实习动员会等方式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到加强生产实习管理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制定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习管理,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我院制定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学生实训实习见习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等制度;同时与实习单位配合,根据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实习学生的考核、实习学生的补贴、实习安排等问题多次协商,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协议书》,为生产实习提供了制度保障。
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编制《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手册》和《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工作手册》,使实习管理规范化。(2)选派具有一定实习管理经验的教师带队,对首次选派带队的教师进行培训。(3)根据实习场所的条件拟定学生实习实施方案,并于实习之前征得实习单位同意,具体包括实习内容安排、实习要求、人员组织、实习起止时间等内容。(4)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和学生入职前的培训与教育,宣布实习纪律,学习企业生产用工管理流程和员工奖惩规定,进行实习安全、技术保密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实践课程,明确实习目的和实习要求,并能结合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并将实习过程中获得的实践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质与个人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从而淡化金钱观念,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
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标准
顶岗实习难以管理,主要原因是仅仅将学生安排到工作岗位上,没有具体的岗位职业要求,缺少明确的技能、知识、素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标准。
通过岗位分析,制定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 我院专业教师与京安公司车间主任一起确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包括交通信号机生产、交通信号机组装、交通信号机检测、交通工程方案设计与投标、智能交通产品工程安装与调试、智能交通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6大岗位。根据调查确定的顶岗实习岗位,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联合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包括顶岗实习中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明确每周由企业工程师对不同岗位的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指导总结一次以上,以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
建立两支教师队伍 要明确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责,确定顶岗实习相关岗位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在此过程中探索出合适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法。要重点提高校内指导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一支“双师”教学队伍。同时,通过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制定顶岗实习过程监控指标体系及教学管理规范 应参考企业员工管理考核方法,根据考核标准制定顶岗实习指标监控体系及教学规范。主要监控指标包括实习生产的产品质量、岗位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安全意识、工作态度、进取精神、团队精神等。要根据监控指标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顶岗实习方案和考核标准如图3所示。
校企合作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补偿制度》 要根据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分担实训任务和实训基地运行成本等因素,由校企合作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补偿制度》。
校企共管顶岗实习过程及学生考核
要建立健全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指导教师动态管理制度,由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 通过成立生产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定期巡查、派专业教师驻厂管理实习学生、企业坚持每日“晨会”制度反馈实习生的表现、召开阶段总结会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学生考勤和实习情况调查工作。在实习结束前,在实习单位召开实结表彰会,表彰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物质奖励。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 考核成绩分两部分,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包括实习出勤情况(占10%),实习工作表现(占40%),考核的内容主要为顶岗实习的成果(如产品、方案或作品等);由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周记、毕业答辩和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实习纪律表现(占10%),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占10%);实结报告(占30%)。顶岗实习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由于学生实习时间长,岗位较多,为加强实习管理,我院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学生可登陆平台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与学校的专业教师沟通遇到的技术问题等。学生对每周的实习情况、实习内容可通过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提交实习周汇报。指导教师阅读学生的周汇报,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及时反馈。周汇报数量严重不足或多次未及时提交的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将记为不及格。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管理,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从顶岗实习学生中选取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可根据企业实习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参考文献:
[1]李绍中,王晓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2]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3]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4]陈明忠,童岩峰,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篇3
通过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作品、服务流程优化方案、营销策划方案等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的毕业设计形式改变了论文的枯燥性,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性更强,起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作用。
1撰写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是与专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论文撰写途径,进行毕业设计创新的良好方式。实习报告通常是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及工作内容,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实习心得体会进行写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的抄袭,与实习酒店结合紧密,更符合就业导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
2设计毕业作品结合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需要,为更好检验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毕业设计可以进行作品设计,例如进行酒店主题宴会设计。主题宴会设计一般由主题宴会花台设计和菜单设计两部分构成,两个部分都必须全部完成。主题可从商务宴、寿宴、婚宴、等任选其一。首先宴会设计要利用实习酒店自身优势,凝练主题,同时要注意分析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顾客需求,深受顾客欢迎的主题宴会产品,主题宴会设计要融入现代服务理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好花台、餐具、桌椅等,要求所有设备设施要与主题一致,注意整体的协调性。菜单也是宴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名称要体现宴会主题,要注意菜品的营养均衡,菜肴的品种搭配,结构合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分组完成体现工作的协作性,要求学生形成文字说明材料并利用PPT进行宴会设计的总体展示。
3撰写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学生结合实习酒店自身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酒店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服务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应以宾客为导向,体现整体服务的思路,例如有的酒店在客房服务流程的设计中,专业化分工过细,造成客房业务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由几个部门分别运作,人为地破坏了对客服务的连贯性,造成了部门间工作效率低,完成一件工作常常要经过许多部门协调配合,否则就不能正常完成,客房的工作人员多是招聘一些中年妇女,这些员工流失率较高,员工培训与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针对酒店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写出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对客房部的一些部门进行整合,提高员工待遇,组织机构扁平化运作等等,这些服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措施对加强酒店管理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撰写营销策划方案
酒店营销策划方案是酒店在市场销售和服务之前,为使销售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各种销售促进活动的整体性策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分析营销策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制定系统的营销计划及实施方案,及时评估营销效果,帮助酒店规避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制定圣诞节营销策划方案,确定营销策划主题,明确市场定位、制定产品价格、选择营销渠道、设计促销方式等,帮助酒店增加客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毕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选题要结合
工作酒店实际及岗位需要不论采用哪种毕业设计形式,题目的选取一定都要结合实习酒店的工作情况,结合自己的岗位去写,有些题目可以和酒店经营管理人员结合共同拟定,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毕业设计内容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2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考核
在毕业设计考核方面,应该改革传统评价方式,由实习酒店兼职教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核,并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的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能将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实习任务、岗位工作内容等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实习单位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实习酒店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毕业设计给出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3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不可避免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电算化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它主要解决专业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由谁来培养这些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有科学的理念,体现高职高专办学定位,遵循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融教学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创新高职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要秉承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绿色江苏、生态扬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构成了学院绿色教育的生命之源”的办学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三化”、“四结合”理念为指导,全面构建“工学结合―岗位导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化”即能力培养的职业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岗位化;“四结合”即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行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要与会计人员的角色相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会计职业要求相结合。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岗、证、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准绳、以教学为抓手、以实训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的“3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以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要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较多的部分地区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对“敬业精神”、“道德素质”和“再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普遍认为重要,或很重要,甚至超过了对技能的要求。中小型企业对技术业务掌握能力要求期望值高,而大型企业岗位更看重团结协作、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关键能力。因此,高职会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解决简单的“懂不懂”和“会不会”的问题,而应特别注重团队合作、思维、判断、决策能力的培养。在高职会电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应增设、强化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或环节。
3、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充分研究和学习了省内外国家示范和省级示范院校的经验,确定了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会电专业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即“岗、证、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准绳、以教学为抓手、以实训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该院的总体设想是,根据会电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规格,通过广泛的调研和专家的充分论证,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标准,从而确定本专业培养计划。
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中,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岗、证、课”融合课程体系,围绕会电专业学生可能的职业岗位,分解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
采用“三轨递进”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散实习、排队实习、顶岗实习”相补充的三轨递进实习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会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深化课程改革
(1)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工学结合―岗位导向”的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以项目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会电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创新课程体系,重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增强学生的岗位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用人单位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再考虑到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在金融货币知识、证券知识、投资知识及对进出口环节相关知识方面存在薄弱之处,而随着企业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特别是以金融工具为投融资手段)和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熟悉我国的金融法规、金融企业会计理论和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2)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核心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主干,也是区分不同专业的主要标志。实施基于会计信息化竞赛和多证并举制度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岗位需求为起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互兼互聘的方式,让行业企业的会计专家参与确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核算+管理”的能力要求,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出特色的核心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可实现从学科型模式到项目型模式的转变。
实行毕业证书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具体可设定为三个层次目标。一是最低毕业标准。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目标,重点开设基础会计、电算会计、经济法、计算技术等课程,以实现专业的即时培养目标,即零距离上岗。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会计上岗证率达100%。二是较高要求标准。以参加和通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为目标,重点续修财务会计项目课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税法实务等课程,为实现专业的中远期培养目标即会计主管或主办会计奠定基础。近年学院学生初级全科合格通过率在50%以上。三是高技能标准。以参加中级会计资格甚至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信息化大赛为目标,重点续修财务管理项目课程、管理会计、审计实务等课程,选修高级财务会计专题、《ERP》沙盘操作等课程,以实现中远期培养目标。
2、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实训条件建设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向,围绕教学改革,通过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善并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强大、结构合理、管理先进、运作高效的实训室与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教学资源保障。一是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坚持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综合性、示范性的建设原则,将教学和实训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兼顾会计人员岗位培训,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
二是校内生产性基地建设。我们与扬州市创业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依托其客户及业务资源优势,结合学院会电专业优秀教师资源,在校内成立扬州市创业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资分公司,同时建立扬子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财务工作室、扬州亚星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工作室,实现了会电专业生产性实训功能,同时解决了部分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问题。全面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了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核算、会管理”的人才培养要求,以“校企共赢”为合作基础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训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并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搜集教学案例提供有利的条件。积极寻求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进出口商会等部门的支持,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在行业上涵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2)实践性教学实施的步骤及程序。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会计职业行动和职业岗位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并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施步骤、程序如下。
一是认知实践及认知实习。认知实践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会计,形成对会计的“职业认识”。认知实践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会计主体、会计职业、会计对象、会计工作等内容,树立会计职业意识,从而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首先,由本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专业介绍、互动交流,让学生产生“职业印象”;其次,通过外出参观制造、流通和服务等行业的典型企业,使同学们了解各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工艺流程、资金循环、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制度和会计核算工作程序等,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请行业能手和专家教授分别从会计、审计、财务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内涵,树立作为一个职业会计人的目标。认知实习是安排一年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家庭所在地的企业单位,调研企业背景状况、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在岗体验并进行大学生就业调查。
二是渗透实练及排队轮流实习。渗透实练就是在日常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课堂化,教学做一体化,完成对会计的“职业体验”。通过渗透实练,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技能,为模拟和仿真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排队轮流实习是安排二年级学生按小组排序的次序轮流到系部联系落实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等相关岗位实习。
三是模仿实训及顶岗实习。模仿实训就是在校内的模拟和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完成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形成会计的“职业能力”。这一过程安排在学生的全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结束之后,采用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完整的实训资料,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真实的业务环境,从而达到实训目的。顶岗实习是安排三年级学生在最后1.25个学期到自主落实的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等相关岗位实习。
3、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是从中专升格来的,其教师普遍都缺乏实践经历及相关教授经验,因此,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抓紧补足综合知识和素质的缺项;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社会调查及实践活动,尽快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高薪聘请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师、财务总监来上课。
4、要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效互动联系
可成立校企“双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让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文件(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践性教学的安排等)的制定,指导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推进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行业企业应参与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中。在学校招生阶段即选拔一部分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行业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每年将所需毕业生人数通报校方,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行业企业选择优秀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校企共同签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协议,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确定、培养方法的选择、培养过程的控制,使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形成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注: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周连勇:论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园地,2010(5).
[2] 华建平:对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篇5
Abstract: Post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post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mechanics special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ost practice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实践;校企合作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ost practice;pract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65-02
0 引言
顶岗实习,是指在学过基础技术课和完成教学实习之后,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当今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加强,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
1 我院机械类专业概况
我院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三个专业,学制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到学生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教学、实训环节教学三年不断线,第六学期主要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环节。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导致大多数学生在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参加顶岗实习环节。以2013年为例,我院机械类相关专业大三学生共计410人,第五学期大三陆续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210人,占同类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而第六学期所有学生都按时参加顶岗实习。
2 机械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
2.1 实习时间长,学习深入。按照规定,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在机械专业顶岗实习实际操作中,50%以上的学生在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开始了顶岗实习,有些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能达到8个月以上。实习时间延长了,学生在企业对专业技能、知识有了更深入地学习。
2.2 在具体的实习岗位参与生产实践。实习单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学生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上可以参与实际工作,有好多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参与实际工作,学生在此期间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2.3 师傅带徒弟。顶岗实习时每个单位均安排了企业实习老师,企业实习老师与学生一起工作,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学生边学边问,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方式学生收获很大。
3 机械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3.1 期望值存在差距 现今大学生对工作岗位认知存在误区,在企业中希望自己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实际每个单位提供的具体工作岗位较单一,学生从而产生学不致用的想法,于是有些学生就不安心实习甚至有擅自离岗的。而企业都想要完美胜任工作任务的学生,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显然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双方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
3.2 时间上存在冲突 有的学院安排顶岗实习时间过短,而企业希望学生顶岗时间较长,培养学生为企业所用。校企双方时间上存在冲突,导致企业不能对学生委以重任,学生理想和实际岗位落差大。
3.3 责权关系不明确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到企业后,主要管理权便由学校移交给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不会对顶岗学生按照企业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种现象使得学生权益保障的主体责任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不到合法的保护。
4 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方案实施
以我院2013届机械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3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主要有东北特钢集团、首钢京唐钢铁、北京三一重机集团、天津冶金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营口五矿集团等。通过顶岗实习情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总结了教学环节设计方面的经验与方法。
学生在顶岗实习开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首先学院教师培训学生,让学生弄清顶岗实习的要求、步骤、方法等,每名学生都非常清楚实习的全局性安排、时间进度及上交材料的要求。然后学生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协议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同时离校前学生领取自己的顶岗实习手册,在顶岗实习期结束后应完成并上交顶岗实习手册、专业技术报告。
4.1 顶岗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①理论知识学习:在顶岗实习前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工程的生产工艺,在校期间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最终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转变实习观念,调整实习心态。
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顶岗实习比较复杂,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签订合理的实习协议,编制系统的顶岗实习指导文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如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工作态度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
4.2 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信息沟通: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实习学生、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要建立,便于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
②实习检查: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学生实习的进程,从而纠正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来保证实习效果。
③实习记录: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填写顶岗实习手册,信息包括学生的联系方式、实习企业、实习主要任务等,还要按时填写实习周记来记录实习进程,撰写顶岗实结报告,最终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评价等内容。
4.3 对实习成果的要求 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结和专业技术报告。学生要在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总结顶岗实习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专业技术报告要符合学院或者系里制定的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工作岗位完成专业技术报告撰写工作,要求专业技术报告原创性较高、有创新点,能对某一专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实习成绩 实习成绩要由实习企业指导教师的鉴定、学院指导教师的考察、实习记录、实习成果各项分值累加评定最终成绩。
5 结论
校企合作模式下顶岗实习方案的研究和实践是成功的,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还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娟等.工科顶岗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12).
篇6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经贸旅游系作为职院第一大系,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问题。伴随着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经贸旅游系更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完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方案组织与设计
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我系领导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单位,并根据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方案。目前我们选定的主要合作单位为某综合性度假村和省内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为会计专业学生设计的工学交替学习方案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基础课及基础专业课的学习,以塑造职业素养为主、实践专业知识为辅的顶岗实习,专业课进一步学习和实训,以专业知识为主同时兼顾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顶岗实习,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就业指导。其中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在度假村进行,第二阶段的顶岗实习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在时间安排上,第一阶段实习在秋季进行,第二阶段实习在前一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之间进行。
3具体实施
3.1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
经贸旅游系与某度假村签订协议,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分批分次到该度假村顶岗工作1至2个月,该度假村是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学生在那里主要是在餐饮部、客房部工作。同时,系里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住在一起,一方面根据岗位特点、工作环境为学生量身定做讲座,主要安排的讲座有内控制度、管理学、心理学、税法、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另一方面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实习,提高了沟通能力,培养了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学生通过将工作实践与讲座内容相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以内部控制为例,众所周知,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乃至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实务性强,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度假村的内控制度和工作实践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理论与实践的机会:企业的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处处都体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建议。
3.2第二阶段的顶岗实习
第二阶段的实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最好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自然是广大工商企业,但是由于受到人员数量、会计信息保密性的影响,企业往往不愿接纳在校生去其财务部门实习。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其业务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业务旺季即每年的年报审计期间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和实习生。所以,我系会计专业学生目前最主要的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就是山西省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我系与事务所签订协议,在每年年报审计期间派驻教师作为企业的审计人员,同时带若干名学生进驻审计项目,这样一方面事务所得到了需要的审计人员,而学生也获得了工学交替的机会,并且教师也获得了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双赢。
4经验总结
两阶段式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4.1不能教条理解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并没有一种普适的模式,一定要结合地方特色、专业特点来设计顶岗实习方案。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当地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的机会要远大于中西部学校。因此,中西部高职院校搞顶岗实习不能强求专业完全对口,实践证明非专业岗位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有些专业所指向的岗位群或行业可以允许学生长期、大规模地进到企业进行实习,但是会计专业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特色在精心设计实习方案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分阶段、分批次进行顶岗实习。
4.2要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前文提到,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都有教师跟随。我们的学生初入职场,难免有所不适,甚至有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师在注意到这些问题时及时地开导学生,给他们分析顶岗实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此外,教师还要经常与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了解学生在工作当中的实际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4.3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系学生工学交替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前文提到,学生去会计事务所实习的同时,教师也作为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一般都要有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目前我系带学生去事务所实习的大都是具有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且具有一定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当然,我院会计专业两阶段式的顶岗实习开展时间不长,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要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加强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一般专业课。像基础教育那样按部就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利于工学交替的开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岗位要求。下一步,我院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将以会计专业工作岗位为主线,以增强课程知识与实习岗位的关联性为目的,确定《收银员基础与技能》、《出纳员基础与技能》、《会计与实训》、《税收与实务》、《财务实务》、《审计与实务》6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分析会计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原则,按照学生在企业所从事的具体岗位,对6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职业能力;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学需要相关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的唯一途径[1]。所谓双层次,是指培养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验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及培养部分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装配、销售、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谓多方向,包括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等专业方向。
一、“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个问题,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岗位和课程体系等要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情分析,依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2]:
1.围绕企业需求和职业面向确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企业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围绕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和分层次教学。在明确就业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后,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确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学和分专业方向。
3.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二、“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根据行业及人才岗位调研,分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专项调查资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安装、调试、销售、维护、设计及开发等相关工作,其中核心岗位是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和整机装配。通过对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行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2]。我们以专业能力为主剖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为本专业核心岗位与核心能力对照表。
表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与核心能力对照表
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同时培养部分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管理、质量检验、销售、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依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续表)
三、“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及成效
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是为了培养专业基本能力,即行业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行“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开展项目式教学,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实训、数字电子技术与项目实训、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技术与项目实训等专业基础课程均采用项目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经过三个学期的理实一体化专业基础训练,在第四学期,通过前三个学期主干课程成绩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主要方向为产品设计方向(技术型)、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技能型)。每个专业方向分别有五门专业方向课程和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支撑,其中三门为专业核心课程。
3.暑期专业实践与毕业综合实践。利用暑期进行专业实践。主要参与企业产品组装、调试与质量检验,利用专业技能融入企业生产,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在企业的真实运作,切身感受现代企业的文化气息。2011年正式实行每位学生完成一个学分的暑期社会专业实践。2011年组建了申瓯实践队、华信宝丰实践队、永安数码实践队三支暑期专业社会实践队伍,其中在申瓯实践队技经术部实习的学生负责光端机的组装、检测、调试、维修、包装直至发货,在生产部SMT车间的学生进行生产装配工艺及管理方面的实习。实践内容涵盖了本专业学生两个专业方向的职业能力训练。2012年组建了申瓯实践队、特福隆集团实践队、创力电子实践队、恒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永安数码实践队共5支专业实践队伍,5位老师参与指导。
毕业综合实践在第六学期进行。其中1-8周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与校企合作。一方面利用电子研究所这些校内研发基地,借助老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及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老师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2012年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温州申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温度控制系统,用于企业产品-程控交换机的温度控制,学生对这一真实企业项目非常感兴趣,同时对毕业设计结束进入该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充满期待。9-18周下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岗位要求务必与专业对口,并要求及时登录学院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按时提交毕业生信息、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月度报告、顶岗实结等实习资料。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安排老师每月一次到企业指导,与企业指导老师沟通,落实学生的实习计划。本专业与温州众多知名的民营企业签订协议,其中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之一,每年接待大批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此外还有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
4.实施成效。通过实施“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有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参加全国大赛取得好成绩,比如2011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获国家三等奖1项,2011“康尼”杯全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全国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2011年全省高职院校“机器人”项目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项3项。二是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层次比较高,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很高。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平均就业率为99.40%,其中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21%。2009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80.3%;2010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90%;2011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95.78%。
四、结 语
总之,我们通过搭建电子技术教学平台,保障学生具备行业通用能力,保证就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专业方向、分层次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为毕业后升职加薪作好准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快,技术、技能要求高,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并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建丽.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J].职业时空,2010,(6):50-51.
[2] 高芳,王雪丽,王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115-116.
篇8
关键词:高职 经济管理专业 综合实训方案 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68-01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够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项经济与管理技能和通用经济与管理潜能的基层业务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能够快速地进入岗位角色或职业定位。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要对经济管理专业在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设计综合实训方案,并且能够有效实施实训方案。
1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在综合实训平台方面,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不能局限于校内。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方案要设计在社会单位,要依托社会资源来开展较多的实训教学活动。否则,这样很难达到综合实训的教学目的。
其次,在综合实训具体岗位方面,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岗位不能单纯以服务岗位为主。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与酒店、旅游公司、贸易公司、商场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上面,将高职生设定为服务员或前台接待人员,这样不能充分培养高职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综合实训方案使高职生局限于服务人员单一岗位,这样高职生缺乏管理岗位的锻炼。
再次,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效果不佳。一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了学校组织高职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观察和操作的专业实习;在课堂进行讨论,解答综合实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讲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创新意识。但是,这些综合实训的教学形式难以实现良好的实施效果,真正和管理实践联系和实际操作的时间和内容过少。这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面,没有做实做好。
最后,高职院校还没有明确综合实训方案设计的重点,对实施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与教学评价。由于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局限,使得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方案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难以满足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目的。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不但要进行专业的操作性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应该重点锻炼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综合实训方案不能将高职生的实训重点放在岗位工作技能的微观上面,而是要考虑到企业各部门和整体上的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因此,综合实训方案设计的重点应给予明确的指导。在综合实训的实施效果考核与教学评价方面,不能仅仅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实训效果的评价,而应该重视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的专家的建议与意见,还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否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很难深入到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上面。
2 改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提高实施措施
首先,要明确综合实训设计方案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其综合实训方案的总体要求就是促使经济管理教学内容能够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科学确定综合实训的内容结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内容结构上面要能够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项目;提高学生经济管理综合能力的项目。这包括了对学生综合实训的实习岗位的操作性技能、综合组织管理能力的项目内容。高职院校要对实现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与监控,还要制定综合实训方案内容完成情况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
最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实施要科学化和规范化。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实施要具有合理的实施步骤,要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具体实施步骤应包括:综合实训的方案实施的实习动员与指导,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实训前指导;要在实训基地的实习过程中给予指导,指导实习学生掌握实习服务工作岗位上的操作性技能,并熟悉管理流程,以及实习单位的组织构架,综合运用管理的专业知识,深入思考、综合分析;学生要撰写综合实训实习报告;高职院校要组织答辩和评讲;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成绩鉴定,开展综合实训效果的考核与总结。
3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注意的事项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对综合实训设计与实施方面应不断进行创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方式。这样才能在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方面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由于综合实训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对于综合实训的设计要把握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所谓综合实训设计的全面性,就是综合实训要能够涵盖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并且与就业岗位相符合,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性就是要求综合实训的设计必须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完成与体验各项实训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综合实训设计的开放性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特点,结合社会技术、企业用人需求发展的变化,动态地进行综合实训的设计。综合实训设计的自主性就是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
另一方面,综合实训的实施要注意,实训内容的选取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依据;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实训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融通;实训内容必须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综合实训教学管理中,还应该重视综合实训全过程的管理,高职院校要完善综合实训实施的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为综合实训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实训基地;要提高综合实训实施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指导教师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训的能力,使综合实训实践与社会紧密结合。
4 结论
通过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究,得出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的重要意义,设计的综合实训方案的思路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其具体实施要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指引。这顺应了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方向。只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完善好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给予积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邸胜男.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
[2] 夏罗生,朱树红,欧学卫.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5):120-122.
篇9
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也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在中高职衔接上的创新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明确的分工,如何科学的衔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的一体化。我们认为,分工是基础,衔接是关键,一体化是应该达到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工不清楚甚至不分工的情况,衔接缺乏有机性乃至简单化。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分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等。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制定,缺乏充分有效沟通、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1.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但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到底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二者如何实现目标的互补而非重复,并不是特别清晰。如高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中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型人才”,高职的“高素质”到底高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目标的区分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后面的衔接出现问题。
2.中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叠比较多
我们知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几近一样,教学内容几乎雷同。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旅行社行业,对应旅行社中的导游、计调和销售岗位,中职和高职基本上都开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营销、计调实务等课程。当然,课程名称上中职、高职可以一样,关键是同样的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形成递进和互补,把不同层次的技能安排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实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缺乏递进性,没有层次感。
3.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机衔接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加上旅游服务行业的行业特性,使得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均是旅行社行业、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也是一样的,如导游、销售、计调助理等。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如何使已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中职学生通过衔接的高职教育,提升其旅游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乃至创新创业能力,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源,即使招收中职生源,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衔接。
4.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从校内实训项目上看,中职期间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到高职后同样又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且实训内容大同小异。从校外企业实习来看,时间安排上,中职学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同样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岗位上,中职学生实习岗位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高职学生实习岗位同样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从实训实习环节看,中职和高职也未能形成很好的衔接。
三、旅游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重点
1.招生与培养政策的衔接
探索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制度上的衔接。高职院校要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同时,在高职院校招生方面,探索专门面向定点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另外,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管理机制和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和转换机制[4]。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衔接
中职学校大多只培养学生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能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5]。因此,要研究如何在制定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时能够衔接,并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团队对接,如何推动旅游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教学过程与教材的衔接
推行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举办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研讨活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教学内容设计。另外,中、高职院校教师联合开发编写专门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课程教材,也能更好促进教学内容的配套衔接,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叠。
四、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隶属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归属于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如很多省市的旅游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很多地方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隶属于劳动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应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划归入教育部门管理,以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以及中高职对接。
2.构建一体化团队共同制定各段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构建是关键,校校合作,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才能既可分得开,又能衔得住,这就要求对口的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院校专业团队首先要“一体化”,特别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联合作战”,避免“单打独斗”。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且具有一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少特色和个性,针对中职毕业生的三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尚在探索之中。通过联合研讨,也能更好地解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问题,有利于中高职各自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通过中高职院校专业团队的共同研讨,中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训方式,高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习方式,只有清晰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这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而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简单提升。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上的有机衔接
篇10
1.1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与工作实际结合太少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与本科、研究生毕业设计要求不同,更加注重其实践性。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理论性内容偏多,有些文字材料甚至是教材内容的搬家,使得毕业论文学术味太浓,这和高职类毕业生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1.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较普遍
大多数院校都将毕业论文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实习的关键时刻,好多学生工作压力大,毕业论文写作精力严重缺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很多类似的论文资料,有些学生为了图方便,将网上获得的论文资料直接复制,严重破坏了论文撰写要求的严肃性,不能起到毕业论文对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1.3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少,论文专业化水平低
目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本科学校毕业再到高职院校工作,自身专业实践较少,在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时导致理论性题目多,专业性强的题目太少,论文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针对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更加认识到毕业设计应改革现有毕业论文这种单一化形式的现状,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2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通过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作品、服务流程优化方案、营销策划方案等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的毕业设计形式改变了论文的枯燥性,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性更强,起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作用。
2.1撰写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是与专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论文撰写途径,进行毕业设计创新的良好方式。实习报告通常是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及工作内容,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实习心得体会进行写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的抄袭,与实习酒店结合紧密,更符合就业导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
2.2设计毕业作品
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需要,为更好检验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毕业设计可以进行作品设计,例如进行酒店主题宴会设计。主题宴会设计一般由主题宴会花台设计和菜单设计两部分构成,两个部分都必须全部完成。主题可从商务宴、寿宴、婚宴、等任选其一。首先宴会设计要利用实习酒店自身优势,凝练主题,同时要注意分析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顾客需求,深受顾客欢迎的主题宴会产品,主题宴会设计要融入现代服务理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好花台、餐具、桌椅等,要求所有设备设施要与主题一致,注意整体的协调性。菜单也是宴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名称要体现宴会主题,要注意菜品的营养均衡,菜肴的品种搭配,结构合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分组完成体现工作的协作性,要求学生形成文字说明材料并利用PPT进行宴会设计的总体展示。
2.3撰写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学生结合实习酒店自身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酒店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服务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应以宾客为导向,体现整体服务的思路,例如有的酒店在客房服务流程的设计中,专业化分工过细,造成客房业务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由几个部门分别运作,人为地破坏了对客服务的连贯性,造成了部门间工作效率低,完成一件工作常常要经过许多部门协调配合,否则就不能正常完成,客房的工作人员多是招聘一些中年妇女,这些员工流失率较高,员工培训与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针对酒店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写出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对客房部的一些部门进行整合,提高员工待遇,组织机构扁平化运作等等,这些服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措施对加强酒店管理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4撰写营销策划方案
酒店营销策划方案是酒店在市场销售和服务之前,为使销售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各种销售促进活动的整体性策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分析营销策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制定系统的营销计划及实施方案,及时评估营销效果,帮助酒店规避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制定圣诞节营销策划方案,确定营销策划主题,明确市场定位、制定产品价格、选择营销渠道、设计促销方式等,帮助酒店增加客源,提高经济效益。
3毕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3.1选题要结合工作酒店实际及岗位需要
不论采用哪种毕业设计形式,题目的选取一定都要结合实习酒店的工作情况,结合自己的岗位去写,有些题目可以和酒店经营管理人员结合共同拟定,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毕业设计内容可以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3.2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考核
在毕业设计考核方面,应该改革传统评价方式,由实习酒店兼职教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核,并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的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能将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实习任务、岗位工作内容等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实习单位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兼职教师对学生实习酒店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毕业设计给出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3.3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