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篇1

1.政党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它是直接为党的事业服务的,为党的路线服务的,直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在党内,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员和干部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先锋队性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和一般的社会科学不同,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2.群众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面向群众。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充分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先进性更是体现党是怎样为群众服务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联系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3.广泛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其范围是很宽广的。这是因为:1、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无论是工、农、兵、学、商,还是年龄差异的老、中、青乃至少年儿童,都有思想政治工作要做,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带来的。2、做任何一项工作,至始至终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3、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每一过程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4、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来说,不仅领导同志应该做,干部要做,全党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做。

4.针对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所处地位不同,其思想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也必然千差万别、错综复杂。这就要求要因人而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常而又大量地做一人一事的个别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特点。

5.时间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上层建筑,但它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立足于实践,又受实践的检验。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总结出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是由群众性决定的,因为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6.说理性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工作。因此,不能采取专横、强制和压服的办法。必须采取说服教育,善于诱导,以理服人的方法。同时,要有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帮助人们,做到以情感人。只讲大道理,没有深厚的感情,这个大道理人们就不愿意听,效果就不会很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真理,去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一个最大特点。

二、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特殊性有四点:

1.精确性与模糊性同时并存

以“四有”教育为例,如果统计好人好事多少人次,有量化概念,这是精确性;对统计培养“四有”人才多少个,就无法量化,只有接近“四有”程度的分析,这就呈现模糊性。只有应用模糊数学才有可能进行量化。但从全面质量的经济管理观点就量化不出来了,干部“四化”也有类似情况,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2.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

对受教育者,只有将教育的一部分被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了直接性;未被吸收或随被吸收尚未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暂时呈现潜在性,这种潜在性不能不承认其效果的潜在性。

3.稳定性与突发性并存

有一类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确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教育之后,很快产生明显地体现出来,并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还有一类人,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来说,平时表现的很微弱,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和作用,但到了关键时刻,可以出人意外地成为英雄。

4.无限性和有限性并存

如教育和挽救一个后进职工,会使许多人受到启发和教育。一场英模报告会,可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引起连锁反映,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无限性;但从另一方面讲,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是一场教育活动、一场电影、一场话剧,对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对另一些人却毫不相干,毫无反映,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长期起作用,有的人当时受触动,过后如往常。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相关利导方法

第一,培养职工的事业心。职工的事业心是以热爱本职,建功立业为特征的。第二,鼓励职工的上进心。第三,激发职工的荣誉心。荣誉具有鼓舞和鞭策作用。激发职工的荣誉心有三种基本方法:一是排队比较法。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对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排出名次或分成等级,有比较鉴别,大家都不会甘心自己落后,自觉地把工作做好才有光荣感。二是达标评先法。年初定目标,年终达标才能评先,改变长期沿袭的评先的弹性条件和按比例凑数的评比方法,当名副其实的先进才有自豪感;三是观摩讲评法。对推动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好典型,要利用各种机会组织观摩讲评,对照先进找差距才有紧迫感。第四,要了解职工的情绪。

篇2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职业道德;道德规范;高职学院

一、什么是图书馆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不同的职业又有其不同职业道德基础特征。而图书馆道德是指概括图书馆行为的实证经验和有关研究,立足于今天的历史时代,特给出如下定义:图书馆道德是图书馆具有的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客观精神文化从而为广大读者和现代化事业服务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学院图书馆道德基本特征

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与学生,教师,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是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论文百事通它具有职业道德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它的个性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性

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善与恶的价值尺度,制约着人们的意识行为,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管理道德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同样要求以价值观来引导图书馆员,影响馆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实现自身价值,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自律性

在现代社会的图书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里,馆员的文化层次较高,很多馆员具备多种技能。这样,馆员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道德中的自律性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于要求馆员以道德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监督自己。道德的自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职业情感。一名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和喜欢,还是冷淡和厌恶;是荣耀和高兴,还是羞愧和苦恼,直接决定着他在图书馆工作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图书馆应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增强其乐业、敬业、勤业、创业意识,使之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具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管理服务中实现职业自律。

(三)责任性

道德的责任性就是明确要求把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你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责任性有时还要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它也鼓励从事既有较高社会道德价值,又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和社会其他管理活动一样,经常因遵守了道德规范,而必须以付出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虽然付出了这种代价,但尽到了管理道德的责任,从而在良心上得到宽慰。

(四)协调性

图书馆的道德能够协调馆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协调与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在良好的道德的协调下,图书馆就能够建立起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稳定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馆内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道德协调着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使馆员与读者平等相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也能虚心地接受馆员的监督、指导。

(五)人文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人文性,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是指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态等情况,全面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文化建设,科学地安排馆员的工作,目的是充分开发其自身的潜能,给其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关心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营造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和进步。论文百事通

三、高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人员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行为准则,这种准则一旦被抽象出来和约定俗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而当这些准则不断深人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绳时,到时作用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你所从事的职业。图书馆工作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但是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为他人服务,他人为我服务,总的前提是为师生员工服务。我们要忠诚于图书馆事业,首先是热爱图书馆事业。如果没有热爱作为基础,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的道德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图书馆事业的敬业精神,更不会为之去奋斗。其实,在图书馆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只要从师生的利益和需要出发,重视学校的现实条件,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坚定地弘扬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也是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这样才能发现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

(二)珍惜文献、甘为人梯

文献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完成图书馆职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唯一资本。图书馆员应把对文献的珍惜视为自己的天职。如果不懂得珍惜文献,那么就在实际上失去了充当图书馆员的资格,图书馆员爱惜图书目的完全是为了广大读者能够获得欲读之书,尽快成才,尽快研究出成果为社会服务。图书馆员的珍稀图书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书馆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令人瞩目的发明、没有五光十色的产品。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运用书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读者服务,运用文献为千百万读者筑起成才之路,铺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自己则忠心耿耿,埋头苦干,敢为他人做嫁衣。这种美德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养成,但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图书馆员,又必须养成这种美德,珍惜图书是图书馆员甘为人梯的资本。然而为读者架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又必须珍惜图书。这是图书馆员的又一条职业道德规范新晨

(三)热情周到、极端负责

篇3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特征与途径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一是原性则。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财会工作者,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政策和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财会规章制度都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要使这些政策、法规制度得以顺利贯利和实施,必须坚持原则。坚持原则不仅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充分利用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管理权,对各种浪费行为和不正之风进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财会工作者自身不会因时时与钱打交道而成为一个丧失原则、认钱不认方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者。作为财会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仅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财务工作者必须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坚不可摧的壁垒。

三是服务性。财务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可以说,没有财务管理工作,我国的经济建设就会瘫痪,国家财产就会受到巨大损失。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因此,服务性是财会工作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四是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类型多样化。财会人员所维护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还涉及到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势下,对财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所以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2.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人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会计人员要使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使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2.3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

2.4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她)们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2.5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建立健全选拔机制。任何财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四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会计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3.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会计职业的特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当前,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当会计人员受到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做假帐时,将面临来自法律和单位负责人的双重压力,如不服从,可能遭致报复,如果服从,就是实施违法行为。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就会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去做。所以,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就会上顶不住压力,下挡不住诱惑,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

3.2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除上述人员外,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之明确,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促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篇4

其实,“教师即道德家”这种观点是受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实体思维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恒久不变的本质,这种本质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是脱离现象的存在。这种思维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一种本质,那就是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善”的,应该是完美的。而道德家是“完美”和“善”的持有者,因此“教师即道德家”。在现当代,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批评。人们认为,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情感。“学校不是庙堂,教师不是圣人,也不必装作圣人”[3],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反,人们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向善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4]。

生成性视阈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嬗变

“教师不是道德家”,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生成的过程。生成论认为,道德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是向“善”的过程,是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的过程;一个由“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从“道德他律”、“道德自律”向“道德自由”发展的过程。

(一)从“道德服从”、“道德同化”到“道德内化”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其他认知活动一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发展经历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层次)[5]。在服从阶段,教师主要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体的认知,并以此作为判定自己和他人可以作为和不可作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下限,是所有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的。然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对教师道德外在规定的,是建立在外在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的,因而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体的认知未必能内化为教师个体自身的感受。在此阶段,教师还处于他律阶段[6]。在同化层次,教师对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内心深处能够比较多的接受一些认同感,不再完全依赖于外在的监督,在许多情况下的遵守是出于主体的自觉。此时的教师处于他律和自律交接阶段。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高层次———内化阶段,教师对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已经有了本质性的认识和把握,并将其内化为内在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教师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已经完全不需要外部的监督,而是出于教师个体主体的自觉。在此阶段,教师已经完全道德自律,完全获得道德自由。

(二)由“道德感性认知”到“道德理性认识”道德认识作为对客观伦理的认识,同所有认识形式一样,都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道德感性认识和道德理性认识[7]。阿尔汉格尔斯基指出,伦理意识产生于经验过的道德认识转变为伦理的道德认识的过程中[8]。教师的道德感性认识以教师的道德实践为基础,是对教师客观道德现象的反映和对道德之间外部联系的把握。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客观环境(如教育事业、学生、教师群体等)都有着种种感受和不同的体验。这些反映到朴素的日常经验式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中,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简单的道德规范、道德习惯和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又构建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朴素的道德关系。国内学者许纪霖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未有任何先验的和经验的理由来证明知识分子必定比其他人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倒过来反而可以找到一些相反的例子。”[9]简单性、自明性,以及阶段的概括性,都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感性认识阶段和水平上从事道德实践的。但对于道德更深层次的认知,从更好培养下一代的角度来说,仅停留在此阶段是不够的。因为教师道德感性认知和一般感性认知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它会很容易使教师陷入经验主义的漩涡。因此对于教师道德的本源、本质和规律就必须深入到教师的理性道德认识。教师的理性道德认识是一个形成道德概念、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的过程。教师只有进行理性道德认知,才能认识教师道德为何物;只有进行道德理性认知,才有可能更为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内化为内身素质的一部分。

(三)由“道德他律”、“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由”“道德”是由“道”和“德”组成。孟子认为,“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可见,“道”的语义学本义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规范”、“规矩”,是“人所共由”的规范;“德”与“得”相通,古人称“德者,得也”(《管子•心术上》)。这也就是说“德”事实上被理解为一个人内心对“道”的心得,是对“人所共由规范”理解的“心得”。一般来说,“人所共由的规范”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制度规范),一种是内在的规范(即良心);“心得”也可分为形式上的心得(表面服从)和内心体验的心得(内心接受)。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所共由规范理解的心得。而这一心得是由“他律”向“自律”,并将两者相结合呈现“自由”的过程。在他律层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和条款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道德法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有着朴素的单方面的尊重,此阶段的教师还处于服从即成规范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水平。教师职业道德往往以“必须履行”的形式来实现。虽然教师个体在一定程度上遵守教师条例,但由于未能真正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意,未能从心灵上真正的认同道德规范,因而教师个体道德行为具有被动性,往往因为来自外界的舆论和现有的道德规范的压力而不得不服从。在自律层次,教师个体的良心发挥主导作用,良心对道德主体起监督作用,对于那些符合道德义务要求的道德意识及行为给予鼓励,否则便给予纠正和弱化。如果说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具有强迫性,那么教师良心则是教师个体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第一次的升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体表现出来的意识状态,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而难以满足社会普适性的要求,难免会走向道德唯意志论。自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10]。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11]。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的他律层次具有消极的被动性,自律层次具有某种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自由层次则扬弃了前两个层次所具有的片面性,把被动性与主动性融为一体。在这一层次,教师将道德本身作为自己的追求对象,为道德而道德,从而形成将自身和社会要求有机结合的道德绝对律令。

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策略

教师不是道德家,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生成性的道德。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要道德,可以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教师是应该有道德的,而教师职业的示范性要求教师个体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是否幸福。这也就是说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生成式教师职业道德信念高尚的教师不是天然生就的,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本质主义(实体)思维支配下的道德观关注的是教师个体以外的客观世界、抽象本质,是一个“目中无人”的道德,是工具论的道德,而生成思维是“目中有人”的思维。人的未完成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以教师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善”为目标,是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他律”向“自由”的发展过程,它不断引导教师自我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超越“预成论”、树立“生成”的职业道德意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应该注意自己的道德成长,为自己设立好目标,既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太高容易导致挫败情绪增加,太低不利于道德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来说,也要正确认识现有的教师职业道德现象和职业道德问题。对社会来说,人们往往对教师的个人道德持高标准的态度,要求教师在每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前所述,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个人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差异,泛化了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底线道德,是对所有教师的最低要求,没有必要对教师私德提出高度理想化的要求,没有必要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道德家。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要降低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而是应该理性对待。

(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意识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个体自我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道德自觉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道德自觉试图摆脱外在奴役,成为自我;同时把个体的道德和外在情景联系起来,试图把自己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行动融为一体进行反思。教师职业道德自觉,首先意味着教师对自身道德生活的体验,倡导教师通过职业道德自觉不断地研究所面对的学生、环境和自我在教师专业生活中的挑战和变革。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自觉还意味着教师对现有职业道德的自我认识,对“我们的职业道德是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将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等等给予思考和解答。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自觉还意味着教师应树立高远的职业道德理想。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就是教师主体为自己设立的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模式所期望达到的最高目标。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自觉还意味着教师对现有道德的反思和批判。唯有职业道德自觉被唤醒之后,教师才有可能觉察到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认识到自身在教师事业中的责任担当,唤醒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5

当然,中国和加拿大在司法职业道德方面处在不同的阶段,两国所侧重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即使是在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实体)准则体系的中国,建立、有效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又称法官惩戒机制)至少也是一个与建立实体准则体系同等重要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施机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含义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是指法官的职业道德规范得以贯彻、实施的机构、程序和其他工作制度的总称。实际上,作为一般,任何实体性规范发挥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就是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实施机制。例如,民事诉讼法是实施民法的主要机制;刑事诉讼法是实施刑法的主要机制;行政程序法(包括一般行政程序规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是实施行政实体法的主要机制。对于司法职业道德来说,建立一套督促法官遵守职业道德的机制,设立处理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机构,设置相应的人员,建立相应的程序,都是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部分。例如,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法官严守司法廉洁,这还需要有一些机构、人员和制度确保这一准则的落实,包括宣传、、监督等。如果出现法官违反廉洁规范的情况,还需要相应的机构、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度加以处理。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实施机制的构成部分。

(二)基本特征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与司法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与民事诉讼制度与民法或刑事诉讼制度与刑法的关系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职业道德的实施机制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自治性。职业道德规范是自律性规范,从而保障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的各项制度也具有完全的自治性。例如,法官惩戒机构一般由法官职业团体(如法官协会)或者法院建立,惩戒机构的组成人员一般由法官组成(也有吸收公众参加的情况),惩戒程序也多由最高司法机关自行制定。当然,根据一国的立法传统,也可以把这种机制以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带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但其本质特征仍然无不表现出其自治性。

第二,准司法性。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处理,是在一种行政式的准司法模式或机制之下进行的。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提起指控或投诉的人并不像在民事或刑事诉讼中那样作为一方当事人或检控方在程序中出现,也不必作为被投诉法官的对立的一方监督程序的进行,还不必承担类似于检察机关承担的“举证责任”。但是投诉人有权利知晓处理结果。惩戒机构依职权对被诉法官的行为进行调查,而不是像在诉讼中那样依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进行庭审。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相同之处在于,被诉的法官享有与诉讼中的被告方类似的权利,如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惩戒机构的处理决定,必须是在听取了被投诉的法官的意见之后作出。

(三)重要性

虽然我国当前对于法官职业道德制度建设重点还放在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体系方面,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对法院地位认识的提高,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日益显现出其重要。

第一,关系到对实体规范的实现。实际上,没有实施机制的实体规范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科学、完善的职业道德实施机制,职业道德规范便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一个国家可以写出完美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如果它的实施机制残缺不全,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这种职业道德规范也难以实施。

第二,关系到能否准确有效地打击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机制的建立在于保障职业道德标准的实现,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使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戒。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也在于有一套有效的程序制度。

第三,关系到能否保持司法独立性。法官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直接实践者,而法官惩戒程序所指向的对象就是法官。因此,这一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法官或法院独立性的实现。这一点是各国研究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奉司法独立为法治之本的国家,任何行为和制度都必须先经得起司法独立这一关的检验。

第四,关系到法官的权利的保护。如果惩戒程序的设计不注重对法官权利特别是程序权利的保护,法官将失去正常履行司法职责的保障。

二、国外机制简介及背景

在研究中国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应当说,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在德国,联邦法院专门设立“联邦惩戒法庭”(又译职业法院),审理涉及法官和其他高级公务员违反纪律的案件。德国还制定了《联邦纪律法》,规定对公务员(包括法官)采取纪律措施的程序。在加拿大,议会制定《法官法》时一并建立了“加拿大司法委员会”,处理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投诉和政府提请惩戒法官的建议,并为其规定了详细的工作程序。在美国,司法职业道德规范一般由各州的司法职业道德委员会实施。为统一司法惩戒程序,美国律师协会和州司法学会制定了《司法惩戒示范规则》,对司法行为委员会的组成、职权、人员配备,法官惩戒的理由、惩戒种类、证明问题、调查程序、审理程序、决定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联邦和各州的司法职业道德机构可以选择采纳这一示范规则。

对于各国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以下简要介绍这些国家制度存在的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利益均衡的制度基础。这些国家在建立司法惩戒制度时,十分注意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平衡,从而避免因为保护一种利益而伤及另一种利益。例如,美国在制定《司法惩戒示范规则》时,十分谨慎地考虑了几种相关的利益:一是在处理对法官不端行为的投诉过程中,应确保法官获得公平对待的权利;二是司法委员会认为没有正当理由相信法官实施了不端行为时,法官应当获得“投诉保密”的权利;三是应当注意到公众对于严肃认真处理对法官的投诉和以高尚行为标准要求(约束)法官是十分关注的;四是法官和公众都希望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对法官的投诉。

第二,自治性。这一特点在普通法国家表现尤其突出。有的国家从全国司法系统中选任或指定一些资深法官组成司法委员会或司法行为委员会,专门处理法官违纪案件;有的司法委员会由法官、律师、普通民众共同组成,以保证组织的代表广泛性;有的国家则由最高法院行使这一职能。强调司法惩戒的自治性的基础是把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法官职业(行业)的主要管理方式,同时把民众判断标准纳入法官行为约束之中。

第三,程序性/司法性。各国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正在逐步摆脱其传统的行政性,而试图建立一种合理、正当的惩戒程序。国外的这些惩戒机制都非常强调程序性或司法性。例如,为保障惩戒案件审理的中立性,调查人员不能参与审理,而只能作为辅助工作人员或者证人;审理时允许提供证据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判断证据的效力;对于投诉人应当以合适的方式告知其程序进展情况等。其中,法官的程序权利的保护在各国都十分充分,而且这些程序与法院进行的司法诉讼程序十分相似。

第四,保护性。可以说,在一些法治发达的国家,法官的公信力是非常高的,而处理对法官的投诉时,除了实现整束法纪之目的外,更侧重保护法官的程序权利,维护司法的独立性不受不当惩戒机制的影响,避免法官履行司法职责的积极性受到不应有的损害。

三、我国现行法官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及评价

我国对法官行为的约束包括刑法、程序法、行政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相应的机制也分为几种。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法官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情况。

(一)现行机制

应当说,我国现行法官行为约束机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职业道德机制”一语,但实际上这一机制是存在的,而且多以纪律惩戒的形式出现。这与我国强调司法职业道德比较晚、职业道德在法官管理中尚未获得其应有地位,以及我国在立法和司法纪律中已有很多约束法官行为的有很大关系。例如,《法官法》中就有专章规定法官的惩戒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一些关于法官惩戒的规章制度,如《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暂行规定》、《人民法院监察部门查处违纪案件的暂行办法》等。也就是说,一些职业道德规范早已纳入了立法或纪律文件之中,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也以纪律惩戒的方式得到确立(尽管该机制的内容远不只这些),在我国称为“(纪检)监察制度”。为适应未来的需要,本文仍使用职业道德实施机制这一概念。

我国现行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法官个人自律机制和法官职业自律机制。所谓法官个人自律机制,是指法官通过认真、自我觉悟、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等方式,切实遵守司法职业道德标准,避免发生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谓职业自律机制,是指法官职业(行业)组织(包括各级法院)对于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申诫、制裁的机制,而这种制裁不是来自国家权力,而是法官职业自律管理的固有权力。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后者。

(二)主要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我国的“(纪检)监察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机构。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监察机构是人民法院行使监察职能、管理监察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对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其具体监察职能包括监督制约、惩处违纪人员、防范、支持法院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保护法官工作积极性等。

第二,监察权限。人民法院的监察部门具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第三,监察活动的原则。人民法院监察机构行使职权,坚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适用和纪律上人人平等原则、依靠群众原则、惩教结合原则。

第四,控告与受理阶段。人民法院对于公民和机关、团体对法院工作人员提出的控告、投诉、检举,应当受理。受理之后,经初查成立的,进入立案程序;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作其他处理。

第五,案件调查与审理。调查是指监察部门查询核对情况、收取证据、认定证据的活动。审理则是由案件调查组将案件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或案件审理小组进行审理的活动,包括审核事实和证据、审议案件处理意见、提交审批等。

第六,申诉复查复议。法官受到处理后,有权利提出申诉,要求监察部门复查、复议。监察部门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上述活动。

(三)评价

我国现行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机制在维护法院队伍纯洁、严肃查处违纪法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其中最主要的是现行(纪检)监察机制自身的传统局限性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对法官职业约束和管理的特殊需要。

法官职业的形成与成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与结果。法官职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司法权力的特点,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随着《法官法》的制定与修改,法官职业与其他职业特别是普通公务员的区别愈加明显。法官职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法官的独立性、中立性、职业化(专业性)、保障性等方面。法官惩戒机制一方面应当实现纯洁法官职业队伍、惩治违纪行为的目的,同时要体现和维护法官职业的这些根本特点,确保司法权力的独立、公正行使。而我国现行机制虽然在惩罚与教育、约束与支持、打击与保护的关系方面有所强调,但强调程度仍然不够,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惩处不力或保护不足的情况。同时,现行机制在程序性、行政性、非司法性等方面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司法权力和法官职业本质的要求。

四、建立新型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之设想

(一)总的考虑

在建立我国新型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以保障法官独立、公正行使裁判权为根本。如前所述,公正与独立是法官职业的本质特征,是一切与法官有关的制度都应追求和维护的目标。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建立也应当如此。

第二,以的程序保证及时、有效查处法官的不端行为。机制的直接目的还在于查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维护司法队伍的纯洁,但这一切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实施程序。

第三,以现行机制为基础。我国现行的实施机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当继续发扬,但其中关于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审理方式、决定程序等方面需要有较大的改革。

第四,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一些国家在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国批判地借鉴,但整个制度的建立还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包括法官职业道德现状、社会对法官职业的期望等。

(二)实施机构

专门机构是整个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基础。新型机制要求该机构是一个能真正胜任司法惩戒职责、督促司法职业道德实施、促进建立更高职业道德标准的组织。具体问题可以作如下考虑:

第一,机构的性质应当是自治的或半官方的,即由法官职业自己建立这样的机构。

第二,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是司法界最具声望的法官。组成人员可以不是专职的,但应当保证一定时间处理法官惩戒案件。同时,也可以吸收部分法律界其他人士或公众参加。

第三,组成人员只是决策人员,因此需要设置各种辅助人员进行调查、提供法律意见、办理行政事务。

第四,机构设置可以打破行政区划,而在一个地区设立一个惩戒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对职业道德标准的理解,同时可以集中力量处理案件,提高工作质量。

(三)程序

关于程序的改革,可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要求。由于法官惩戒程序的特点之一是其准司法性,而且这一点在一些国家已经得到成功的实践,所以在新的程序设计时应当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特点。作为一种准司法程序,必须应当考虑其公平性、科学性以及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调查与决定的分立等各项具体制度。

篇6

关键词: 会计人才; 需求; 培养

一、样本与调查情况说明

本课题组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33份,有效问卷130份。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按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性质分类,私营企业占41.54%,行政事业单位占12.30%,外资企业占5.38%,国营企业占21.55%,其他占19.23%。

按被调查对象所从事工作岗位分类,企业主管占10.76%,财务总监占4.62%,财务主管占40.77%,基本核算岗位占6.15%,总账岗位占18.46%,注册会计师占12.30%,其他占6.92%。

本次调查主要选择了河北省保定市及所属县、石家庄市及所属县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由于这两个城市及所属县涉及平原、山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此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中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大

当问到“您单位最需要以下哪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时,在所给的三个选项中,第二个层次(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被选中的次数最多,其次是第三个层次(参与企业对外投资、资本运作等),第一个层次(基本财务工作)被选中的次数最少(仅有7次)。这表明企业都已招聘到基本财务人员,而能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的会计人员缺乏。

(二)会计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当问到“您在招聘人才时,是否关注招聘者的哪些因素”时,在所给的六个方面(学历、经验、口才、分数、外表、职业资格证书)中,经验排第一位,职业资格证书排第二位,其次是学历、口才、分数、外表等。经验代表了能力,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会计人才,这表明单纯注重文凭的时代已过去了。

(三)会计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

对于“您单位期望会计人员应主要具备以下素质”问题,列有七个选项:

1.“财务核算能力”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懂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被选中比例为74.6%。这表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财务软件记账,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

3.“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被选中比例为72.3%。这说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会计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等企业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内部,财务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以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 4.“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6.2%。这表明会计人员的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素质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详细的统计,选择这项的大多是大中型企业,说明管理、决策等职能在规模较大企业的重要性。

5.“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6.“懂英语”被选中比例为19.2%。这表明不仅外资企业需要懂英语的会计人员,其他企业由于需要出口商品或者是进口原材料等,也需要懂外语的财会人员。

7.“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2.3%。这表明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考虑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技术、新的交易手段创造出来,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创新能力。

(四)本科会计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

在“您对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印象”中,有两个方面:

1.理论知识方面,“扎实、全面”被选中比例为33.1%;“较扎实、较全面”被选中比例为58.5%;“薄弱、知识面窄”被选中比例为8.5%。这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能符合企业要求。

2.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实践能力” 被选中比例为20.8%;“实践能力较弱”被选中比例为26.9%;“缺乏实践能力”被选中比例为52.3%。这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缺乏实践能力。

三、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现在企业招聘会计人员不单纯看学历,更注重实际能力。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强化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企业紧缺的是中高层次会计人才。而中高层次会计人才首先需要较宽的知识面。因此,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注重财会理论的传授,应拓宽课程设置,使学生懂管理、懂决策、懂英语、懂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过去一般认为会计人员就是记账、算账、报账,不需要与人“打交道”,会计人员不需要主观判断,也不要求创新。调查显示,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对做好会计工作非常重要。这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调查显示,任何企业都关心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今后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把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篇7

【关键词】 媒介人力资源 道德素质 建设

1. 现代媒介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道德缺失的原因

1.1现代媒介人力资源的特点

媒介人力资源,是指在媒介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人的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人在媒介活动中运用的智力与体力劳动能力的总称。[1] 媒介人力资源除拥有一般人力资源的具有的生物性、时代性、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连续性、再生性、社会性、时限性、资本性等基本特征之外,他们还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有传播职业意识,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技巧和传播技巧,同时,在当代社会,媒介人力资源的社会效应巨大,称之为诸行业社会效应之首也毫不夸张。

1.2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缺失的原因

现代媒介是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重要信息载体,媒介组织的发展,为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然而,由于诸如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等一系列的媒体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对部分媒介人力资源的职业道德及媒介组织的管理机制提出质疑。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缺失原因主要表现在:(1)媒介组织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有待更新。随着媒介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媒介组织管理者将经营目标定位在市场占有率与利润上,忽视了对媒介人力资源的职业道德建设;(2)媒介人力资源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合理不完善。在准入方面,大多媒介组织在招聘时过分注重应聘者的能力与经验,而缺乏对应聘者的道德素质测评。在退出方面,部分人员即使在在职业道德方面受到社会的批评,但由于媒介组织退出标准不明确,依然留在媒介组织从业;(3)媒介组织文化薄弱,没有对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行为形成足够的引导与约束力;(4)激励机制不完善,媒介人力资源缺乏提升道德素质的内在动力;(5)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素质培训体系尚不规范,有待完善。

2. 现代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素质建设的途径

2.1媒介组织管理者应树立市场导向与道德导向并重的新理念

媒介组织要想获得长远而良性的发展,其管理者应树立新的经营理念,从单纯以市场为导向转向市场与道德导向并重,处理好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素质建设。

2.2建立科学的媒介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体系,完善准入机制

媒介人力资源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包括体质、体能、精力、身体健康等素质要素,心理素质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健康等素质要素,现代媒介组织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关注应聘者的学历、专业、经验、能力等比较容易观察与测量的显性素质要素,而对职业道德这种相对比较隐蔽的隐性素质要素基本没有测量,导致部分职业道德缺失的人员进入媒介组织队伍。媒介组织应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体系,利用人才评价中心技术(自身测评条件不成熟的媒介组织可委托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测评,把好人才准入的第一关。

2.3强化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监督,完善退出机制

我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1最新修订)中有关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相关规范,但还不够完善,给一些媒介人力资源“打球”提供了可乘之机。我们可以在媒介组织内部建立媒介人力资源监督体系,为媒介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监督,规避媒介人力资源的失范行为。

同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假新闻、有偿新闻一票罚下,对存在新闻敲诈、新闻侵权等不道德行为,遭到广大受众反感的从业人员勒令其退出媒介组织。这种严格的退出机制,对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监督力度是很大的,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建设。

2.4优化组织文化,提升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素质

优秀的媒介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所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理念、制度、行为与物质。组织文化的本质在于全员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是支持组织成长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具有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可以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但目前我国部分媒介组织文化建设却不容乐观,我国媒介组织应大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塑造人。首先,应树立超越于金钱至上的理念,媒介人力资源拥有正确的理想与价值观,由此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与事业上的成就感;其次,在具体构建组织文化的过程中,领导要率先垂范,做道德行为的表率;再者,要树立能够体现媒介组织文化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公认的精神代表与榜样,能起到为媒介人力资源建立行为标准的作用。如此,逐步形成以培养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媒介组织文化,培养高尚的价值观,提升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素质。

2.5建立以绩效与薪酬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促进媒介人力资源道德发展

激励理论表明,M=V×E (其中Motivation为激励力,Valence为效价,Expectancy为自己主观估计实现目标和得到报酬、满足个人需要的可能性大小)。[2] 管理者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应设置难度适宜的目标,通过支持和帮助,增强员工达成目标的信心和能力;(2)绩效与奖酬的关系。组织奖酬与工作绩效成正比,并能可靠地兑现,奖赏得当且须公平;(3)奖酬与需要的关系。应当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酬,才能收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媒介组织管理者可从现代激励理论中得到启示,建立以绩效与薪酬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把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素质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道德素质考核结果与其薪酬挂钩,形成良性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以此激发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行为动机,从而促进媒介人力资源道德发展。

2.6建立优质高效的媒介人力资源道德培训体系

我国媒介人力资源的职业道德培训应从学校抓起,此点我们可以以美国为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新闻职业道德课程,以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新闻学院纽约锡拉丘斯大学(S.I.Newhous)传播学院为例,新闻摄影伦理学是新闻摄影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除了在学校设置职业道德必修课以外,媒介组织还应建立优质高效的内部培训体系,对媒介人力资源进行定期的培训,把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培训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来抓,确保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结语

通过完善机制、优化组织文化、强化培训等方式加强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建设,必将促进媒介人力资源的道德素质整体提高,而媒介人力资源道德的进步,必然带动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这在人们感叹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社会道德的滑落的今天意义尤为深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措施得当,积极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必将迎来道德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刘社瑞,张丹.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化;外化;情境感受;活动体悟;价值辨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还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一、实践教学的功能和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

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

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它实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善于运用正确社会评价的舆论引导受教育者主体,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于顺利完成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运行过程,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强化、激励和促进功能。

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大飞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大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大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大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层次和阶段是重要阶段。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主动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的道德法律行为,是在内化和外化机制的作用下主动实施的,它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被动的服从。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认同层次和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对道德和法律理论的接受、认知和情感体验,并在动情上下功夫,做到扣人心弦、激动人心,将学生引向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实践。信奉,即个体人在认同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的情感体验,建立在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是人们在内化和外化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转化为内心信念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价值及其真理性坚信不移,它是系统化的道德法律认知和相对稳定的情感体验的结晶,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的较高层次和阶段。信奉阶段除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外,还具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坚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信奉的关键是“信”,其特点是对道德和法律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实践感悟、情感体验,坚信其认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并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烈的情感,它是激励人们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坚定,则认识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强烈,意志也就愈坚定,行为则愈自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其自身意识和自身需要后,不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摇,相对稳定并持续地实施某种符合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进入信奉阶段,标志着两大飞跃的阶段性实现和完成。在信奉阶段,受教育者主体不仅能够依据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对稳定的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而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课型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探索实践教学的课型。这些课型内容广泛,大致可以概括为研讨型、辩论型、体验型等课堂实践的课型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课型。

1.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

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它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专题为载体,以研究和探讨为方式,以交流研讨为主要途径,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标。例如,“职业与道德”理论阐述之后,引入“某些大学生就业后被辞退”、“失信的代价”、“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增设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测试”等典型案例和专题,引导学生围绕该案例或专题发表看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研讨。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指定1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围绕专题发表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性讲解。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提高以“敬业”和“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功开创事业的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增设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测试的现象告诉我们,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选用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需要知识和智慧,然而,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极大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从而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研讨题目,制定研讨方案。研讨题目的确立应该立足于对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内容的认真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思想实际,做好课前准备。选题要准,质量要高,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基础。最好是选择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讨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专题。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启发、活跃思想,把教学过程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营造一个畅想争鸣的求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其学习热情,锻炼其研究问题的能力。

2.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演或辩论等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围绕某一专题安排学生开展讲演或辩论活动。通过讲演或辩论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论阐述之后,安排“胸怀民族复兴,立志奋发成才”的讲演活动。其具体做法是:提前1周或2周把讲演题目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报名,拟定参与讲演人员的名单,做好讲演活动的准备。在讲演活动中,教师结合该专题涉及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点做好总结和点评。通过讲演活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理论阐述之后,安排“爱岗敬业辩论活动”。正方围绕要“干一行,爱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反方围绕要“爱一行,干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部分学生分为2个组(正方与反方)展开辩论,用点评方式进行总结。组织“干一行,爱一行”和“爱一行,干一行”哪一个更重要的辩论活动,涉及到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并符合自己理想职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往往能够做到“爱一行,干一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现实与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往往会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理想的职业标准选到满意的职业,无法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可以改变其对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情感和态度,在岗位工作中逐步培养职业兴趣和情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拥有一份骄傲的人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职业理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职业理想。即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还不够理想,也应该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发生矛盾时,应服从国家需要。

3.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

体验型实践教学,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向企业、农村、部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的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有关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理论阐述之后,安排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调查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企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对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现状,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职业道德状况的评价等进行分析,明确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遵守职业道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从业者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主动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了解该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调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关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实践导引,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促进其良好道德法律行为的养成。

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激励、促进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法律意识的外化两大飞跃。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感受,即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并强化其认知。情境可分为“人为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和“现实道德法律实践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活动体悟,即通过设计或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感受体悟。价值辨析,即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典型事例为引导,启发学生进行道德分析、评价、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是个老话题,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待于该课程的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潘序伦; 会计; 诚信; 职业道德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最主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倡导和制定的作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即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直到今天,医学院学生毕业时举行宣誓仪式的誓词大都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蓝本。“希波克拉底誓言”对于医生职业群体特别是对于那些新进入医生职业群体的年轻人来讲,知道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誉为我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的贡献也不仅在于他对现代会计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更主要的贡献是他倡导的以“立信”为标志的会计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他为立信会计学校的“24字”题词就是他的“立信”思想的高度概括,成为中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蓝本。

一、历史上最早的职业道德规范

关于道德规范,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规范建设领域,人们不能不提到一位古希腊哲人――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誓言的形式制定了医生这一职业群体从医的道德规范――希波克拉底誓言①。誓言是宣誓者思考和行动的价值观和事业价值信念的一种体现,能够对宣誓者的行为而产生影响,具有激励、鼓舞、自勉、制约、衡量宣誓者行为的作用。如果宣誓者意识到自己违反了誓言的话,往往会产生内疚感、羞耻感甚至是犯罪感。这种内疚、羞耻和犯罪的感觉甚至比任何外在的惩罚都更能使人痛苦。因此,誓言就赋予宣誓者以一种道义感或责任感,成为宣誓者认同的道德规范。如果宣誓者遵守了他宣誓的誓言,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心安理得和自尊自信,宣誓者所属团体的其他成员会对他表示赞许和褒奖。反之,如果宣誓者违反了他宣誓的誓言,他会因为自己违反誓言而感到内疚和羞耻,他所属团体或甚至整个社会的其他成员会对他表示谴责甚至处罚。

希波克拉底誓言最初是希波克拉底个人的行医道德标准,后来演变成为古希腊所有立志从医的年轻人成为医生时必须宣读的誓言,意指作为医生职业群体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和行为要求。1948年世界医学会(WMA)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国际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也是构成现代医学伦理的核心内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主要内容是:“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尽管二千多年来关于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过多个版本,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尊师重传承;二是为病人(或客户)谋利益;三是不利用医生职业做缺德的事;四是保守职(商)业秘密。希波克拉底誓言以誓言的形式完整地表现出关于医生职业群体最早的道德标准,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职业道德(ProfessionalEthics)。希波克拉底誓言传承了自希波克拉底以来至今2 400多年来医生这个职业群体最神圣的道德准则,也是西方职业伦理的最早文献。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其意义远远超出医学职业群体道德标准的界限,演变成为人类一切职业群体抑制人性之恶、褒扬人性之美的道德标准。

直到今天,医学院学生毕业时举行宣誓仪式的誓词大都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蓝本。希波克拉底誓言甚至成为所有职业群体职业道德和事业良知的代名词。希波克拉底誓言对于医生职业群体特别是对于那些新进入医生职业群体的年轻人来讲,知道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潘序伦先生的“立信”职业道德思想

潘序伦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是发展我国会计事业和培养会计人才的先驱,享有“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称号,被誉为“现代会计学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潘序伦先生从美国学成回国以后,就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会计事业和会计教育事业,对现代会计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认为潘序伦先生为我国会计事业和会计教育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极力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会计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操守。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在我国会计职业群体中最早倡导以“立信”思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当首推潘序伦先生。

会计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操守,是潘序伦先生毕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立信”是潘序伦先生会计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核心,贯穿于他所创办的立信会计事业的实践中。早年,潘序伦先生取孔子《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作为“立信”校名。后来,他在给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题词时,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24字”校训精辟地阐述了他的“立信”思想,旗帜鲜明地标识出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追求”或“价值取向”。

潘序伦先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首先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这些方面确立起信用来,坚定不移地守信重诺,严禁弄虚作假。”潘序伦先生深深懂得坚守“立信”对于会计职业群体的意义。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是他“立信”思想的深刻表达。对于“立信”的思想,潘序伦先生不仅经常对学生宣讲,在同事之间也互相提醒。他利用一切机会,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全校性的集会,不遗余力地弘扬“立信”精神,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讲求诚信。他曾给立信学校毕业生的纪念册题词道:“若孔圣有言:去食去衣,无信不立,则因以立信为建国之首务矣。若退而言会计,则立信为尤要。信苟不立,虽良法美意,必基石稳固而后可以尽其功能;此虽常言,实为先圣之所昭示,昭并日月,愿与请同学拳拳服庸而信守也。”潘序伦先生倡导的“立信”首先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忠于会计事业务必“立信”。

潘序伦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为会计师的信誉很要紧,可以说是会计师业务的生命力,所以我把我的事务所改名为‘立信’,就是要取得社会的信誉。”他进而提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人无信不立,信是立身之本”。为此,潘序伦先生将会计师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归纳为六个字:公、信、廉、密、勤、敏。公,以“公”为第一义,大公无私,公正严明。信,以保持信誉,建立信用;廉,应操守严谨,廉洁自重;密,会计师对于查核账目事项,非经委托者之许可,不得宣布;勤,会计师办理案件,必须勤奋;敏,承办业务,必须按程序,限期完成。1933年潘先生为《立信会计季刊》撰写了《中国之会计师职业)一文专门论述了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因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利诱威胁,无所不及。会计师苟无强固之道德观点,则在执行职务之际,在在可以代人舞弊,在在可以为己舞弊。然会计师之为职业,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苟有不道德行为,而自丧其信用,列此职业,即失其根本存在之理由,殊背国家期望之厚意,可不慎哉。”他还详细归纳出会计职业群体12条“消极方面之职业道德”,具体包括:(1)会计师于登录后,不得兼任他职,但临时名誉公职及学校讲师,不在此限。(2)不得兼营工商。(3)会计师时于本身或其亲属,有利害关系事件所应办之会计事项,不得以会计师名义,行使职务。(4)会计师担任清算人、破产管财人、遗嘱执行人及其他信托人等职务时,不得以会计师名义办理与其所任职务无关之会计事项。(5)会计师对于当事人之委托,公务机关之命令,办理事件时,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6)会计师不得与非会计师共同行使职务,或使非会计师用本人名义行使职务。(7)会计师不得受债权人专任之委托。(8)会计师不得为职务以外之保证人。(9)会计师不得于合法约定报酬及实际费用外为额外之需索取或与委托人订立成功报酬之契约。(10)会计师不得收买职务上所管理之动产或不动产。(11)会计师未得公务机关命令或委托人许可,不得宣布职务上所得之秘密。(12)会计师对于受命委托事件,不得有不正当行为,或违背废弛其职务上应尽之义务。同时,潘先生将会计职业群体会计“积极方面之职业道德”纳为四条:“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他认为公正是会计师职业第一应具之美德,即具有不屈于任何诱惑或威胁之勇气,诚信是会计师职业成功失败之所系,廉洁是公正诚信之根本,勤奋则是会计师之美德。

直至晚年,潘序伦先生仍然没有停止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而且见解更加深刻。1983年,在上海会计学会年会上,他指出: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群体“品德、责任和业务技术”三个方面品德是第一重要的,会计人员应该做到:守纪守法,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诚老实,毋忘立信。换而言之,诚信可以说是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

显而易见,潘序伦先生以“立信”思想为核心的会计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正如魏文享所指出的那样,潘序伦先生所言的诚信,不仅仅指诚实守信,也包括了公正、廉洁等职业操守。③ “公正诚信为主,廉洁勤奋为归”是潘序伦先生一生践行和大力弘扬的会计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潘序伦先生的“立信”思想就是:做人是会计的道,做事是会计的路,遵道才能得路。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涉及的是会计的“路”,会计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涉及的是会计的“道”。“路”好比是枝节,“道”才是根本。

三、期盼中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任何一项经济制度,除了具有法律基础以外,还具有道德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基础比法律基础的影响和作用更重大、更广泛、更深远。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决策主体高度分散,人们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计职业群体也要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和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从自然人到法人的逐利动机,是构成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大家都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下逐利,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肯定相互影响,互利行为与互损行为必然发生。当市场缺乏诚信,就会导致人们之间互损行为普遍、矛盾激化、关系紧张、市场失效,政府管制与垄断经营成为必然。当市场诚信机制形成,必然带来人们之间互利行为普遍、矛盾缓和、关系协调、市场高效,人们充分享受市场经济下分工与交换所带来的好处,社会经济获得健康发展。可见,以“立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互信,任何交易事项都不能进行。商品交易双方的利益都要通过相互提供对方所需的物品或服务或等价物才能得到实现。其物品或服务或等价物是否具有满足对方所需的价值或使用价值,是有待于交易双方在消费过程中加以检验的事情。这种消费性检验通常发生在交易之后。因此,构成双方交易成立的前提就是事前的彼此信任。“信”由“人”“言”二字组成。交易双方的互信是否成立,取决于双方对于交易的态度是否真诚、其语言表述是否属实。

会计作为人的行为或人的活动方式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的的,会计信息是商业语言。语言是否可信关系到会计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和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其职业行为涉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毫无疑问,会计职业群体的职业行为需要一种类似希波克拉底誓言能够体现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职业道德作为行为准则。会计之父Pacioli在500年前就曾经说过:“每年结账一次总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你与其他人合伙时尤其如此。会计长在,友谊长存”。④可见,会计的行为或会计活动之所以能够“长在”是以“友谊长存”这一价值取向为导向的,正是这种为人的价值取向引导着会计的发展和进步。今天,从希波克拉底、潘序伦先生等前人那里挖掘关于职业道德的精神财富,仍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希波克拉底誓言、潘序伦先生“立信”思想已经超出医生和会计职业群体的界限,成为人类普世价值的一部分。会计职业群体道德规范具有与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等等为内容的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体系相一致的特征。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具有激励、鼓舞、自勉、制约、衡量会计职业群体行为的作用,涉及到每个会计人员应当坚守的与人格有关的道德底线,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不惜代价必须要坚守的底线。

不容否认,到目前为止就我国会计职业群体而言,会计的职业道德现状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包括会计职业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呼唤和期盼着中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因此,提炼、制定和推出中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既是我们会计理论工作者的学术义务,也是我们的道义责任。为此,笔者呼吁会计界应当重视并启动构建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具体工作包括:

第一,会计职业道德是人类价值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用意志和品格熔铸而成的价值文明和信念世界。我们要继承希波克拉底、潘序伦先生等人关于职业道德的精神财富,作为提炼和制定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我国会计职业群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职业群体获得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产生对具有最高价值对象信服、景仰、向往和追求,并以之统领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会计职业群体自己精神寄托的支柱或精神家园。

第三,在会计专业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会计教育中,开设会计伦理课程。通过会计伦理教育使会计职业群体受到伦理、信念及其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得到升华,进而使受教育者明确会计活动的目的性或价值性。

第四,建议设立会计伦理专门委员会⑤,在中国会计学会下开展会计伦理的学术研究,推动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提炼或制定,促使会计成为能够惠及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

必须承认,凭着单个人的智慧和理性恐怕不可能在短期内提炼或制定出能和希波克拉底誓言相媲美的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但是这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诞生的期盼。不管事实上我们期盼的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否能够提炼或制定出来,我们都应当从自己的视角对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诞生作出自己的努力。毋庸置疑,当我们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和深切的期盼不断积累起来的时候,人们所期盼的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诞生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潘序伦,著.潘序伦回忆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2] 金家富,主编.潘序伦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3] 马元驹,著.会计公正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马元驹,李存峰.论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价值取向的表征符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04).

[5] 周国平.立信:潘序伦教育思想与实践.民办教育研究,2007,(02).

[6] 金家富,罗银胜. 潘序伦教育思想的渊源探索.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3).

[7] 凌明德,曹嘉智. 潘序伦体育教育思想研究.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8] 魏文享.近代职业会计师之诚信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

[9] 朱坚强.以“信”立校,以“信”育人.思想・理论・教育,2002,(04).

[10] 成圣树.民国时期上海会计师史话.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3).

[11] 杨世忠.诚信理财,塑造企业财务品牌.财务与会计,2004,(10).

注:

① 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在西方享有“医学之父”的尊称。

② 潘序伦先生(1893―1985)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致力于引进西方会计技术与理论、培养会计人才,先后创办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为我国的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③ 魏文享:《近代职业会计师之诚信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篇10

但教学关爱至今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探讨教师的教学关爱的涵义与作用对于提升师生关系质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关爱的涵义

对关爱的研究始于道德哲学家吉利根(G i l l i g a n)和诺丁斯(N o d d i n g s)对伦理关爱(t h eet h ic of c a r i n g)与女性关爱(feminine caring)的重视。

吉利根的关爱― 道德推理是对柯尔伯格(Ko h lb e r g)道德发展的公正―道德推理的进一步发展。而诺丁斯认为女性关爱或伦理关爱是一种重视以女性体验为核心的道德体验。她在后来的研究中认为关爱并不是女性特有的现象,是所有人都存在的一种关系。她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数学、科学或文学感兴趣,但是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会关爱他人、关心世界与关心人类。女性关爱或伦理关爱是因反对柯尔伯格公正伦理为基础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而提出的,但随后的研究认为伦理关爱是对柯尔伯格理论的重要补充。

1.教学关爱是一种人际关系

吉利根认为女性具有维护关系的需要与责任的特点,关爱倾向/伦理强调的是维护关系。诺丁斯在使用关爱一词时,认为关爱描述的并不是态度或人格特质,而是一种道德关系,伦理关爱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诺丁斯还区分了两种关爱类型:自然关爱(natural caring)与伦理关爱(ethical caring)。自然关爱是由对被关爱者的深情所驱动,而伦理关爱是由关爱者试图增强自己的道德理想所驱动,伦理关爱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自然关爱并不需要主动的努力,而伦理关爱则需要个体的意志努力。两者都是从责任感开始的――承诺去满足被关爱者的需要;两者都是极大的喜悦与满意度的源泉。

哈格里夫斯(Ha rg reaves)的观点与诺丁斯提出的自然关爱非常一致,他认为许多教师选择教师职业就是因为对孩子的爱心,与孩子之间形成富有关爱的关系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工作满意感的重要源泉。麦克德莫特(McDer mott)认为关爱包括了有意义关系的建立、维持联系的能力,以及非常敏感而灵活对他人作出反应的信念,具有关爱性质的课堂环境可以建立起信任的气氛。温泽尔(W e n t z el)明确提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爱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业的支持与社交/情感的支持两个方面。而学生对这两个方面的感知成为测量教学关爱的主要指标。洛克伍德(L o c k w o o d)和西卡达(S e c a d a)提出关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和支持性的关系。都(Do)和斯加勒特(Schallert)在研究课堂讨论策略中发现,学生报告感知到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温暖的、热情的,就感到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是很舒服的、安全的。

2.教学关爱是教师主动付出的行为过程

诺丁斯所提出的关爱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就是一种有关爱关系的师生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关爱的互动。每一种互动为个体提供了建立关爱关系的机会,关爱就意味着一种选择、责任和义务,它包括了情感与意志。她还认为,接受性(re ce ptivity)、专注(e n g r o s s m e n t)与动机移置(motivational displacement)的过程是伦理关爱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接受性是指关爱者必须进行努力对他人感同身受,尽最大的努力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接受他人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具有二元同在性。一旦关爱者接受被关爱者,就有义务作出一种反应;通过这种方式,接受性引发了关爱产生。动机移置是接受性的直接结果:当关爱者对被关爱者感同身受、完全接纳的时候,对方的动机就变成了自己的动机。诺丁斯指出,动机移置要求“从自己的参照框架中跳出来并进入对方的参照框架”。为了加强关爱时的互动性,关爱者有必要在接受与动机移置之前就表现出专注。诺丁斯认为,教育领域中,教师的关爱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三类活动:向学生展示关爱的榜样、以民主的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及对学生观点采择、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以及鼓励学生。

科林斯(C o l l i n s)指出,关爱就是指个人化的表达、情感性关注和共情,这些都是伦理关爱的核心。罗杰斯(R o g e r s)和韦伯(W e b b)认为,课堂教学上的关爱可以具体化为鼓励性的对话,对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表现出敏感性,以及提供吸引人的、丰富的和有意义的材料和活动。温泽尔提出了有爱心教师的四个主要特征:榜样(m o d e l i n g)、民主互动(democratic interaction)、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期望(expectationbased on individuality)、培养(n u r t u r a n c e)等。榜样关注的指标是教师努力教学。民主互动关注的指标是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注意倾听、信任、提问、反馈、表扬等。而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期望关注的指标是把学生看成在学业与社交上有不同追求的个体,看成是一个在认知与情感上有差异的学习者。培养关注的指标是检查学生的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在此基础上,温泽尔提出了教学关爱的基本特征,包括对学生学习的关爱和情感的关爱两个主要方面。劳尔森(L a u r s e n)和伯明翰(Bir min g ha m)通过一项人种志的研究概括出了关爱关系中的七个特征:信任(t r u s t)、关注(attention)、共情(empathy)、可依性(a v a i l a b i l i t y)、肯定(affirmation)、尊重(respect)和美德(virtue)。沃克(Walker)和享宁(H e n n i g)调查了805名被试,对公正、勇敢与关爱进行区别研究,结果发现关爱与温暖、宜人、教养(支持)和同情倾向存在积极相关。在聚类分析中发现,关爱最主要的内容是:爱―共情、利他性、诚实―可靠。爱―共情反映了他人本位的积极情感,表现出的反应是温暖、关注、可依性等。利他性指

的是助人性、慷憾大方、分享与无私。而诚实―可靠与真诚有关,反映了诚挚、正直等特点,最后有可能走向自我牺牲的关爱。

3.教师教学关爱的主要涵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美德的主要成分,它既是一种关系,又是一种行动过程。具体地说,教师教学关爱是指教师通过共情、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

而教师对学生共情、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的行动过程,代表了教学关爱的主要特征以及可测量的基本维度,根据其他学者的观点与劳尔森和伯明翰的研究结果之间的语义分析,我们对每个教学关爱特征所代表的教师行为与信念进行了整理,结果见上页表。

二、教师教学关爱的作用

研究表明,教学关爱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表现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并不像传统观点那样认为教学关爱只对学生非学业领域才有积极作用;教学关爱对教师自身的工作满意度与投入程度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也并不像传统观点那样认为教学关爱就是一种无偿付出直至情绪衰竭或“自我牺牲”。还有研究表明,教学关爱对基础教育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会有积极作用,也不像传统观点那样认为教学关爱只对年幼的青少年才产生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爱关系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也可以成为教师应对挑战的保护因子。

1.教学关爱是学生心理弹性的一项保护因子

心理弹性(Re silie n cy)是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它能使个体从困难、挫折和不幸中很快恢复和调整过来。心理弹性由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两个组成部分构成。所谓内在保护因子就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特质。而学校的保护因子是心理弹性外在保护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们经常提到的学校保护因子有教师提供的各种支持。师生间的关爱关系、高期望和参与机会都是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的保护性因子。劳尔森和伯明翰对23名处境不利青年进行研究发现,他们感知到与成人之间的关爱关系在他们面对困境时起了帮助作用。充满教学关爱的教师会给予处境不利的学生更多的支持性指导,如果他们必须要批评学生时也会提供更多认知性的和情感性的训练。研究者在高中学校教师对学生作弊行为的态度进行研究时,发现教学关爱低的教师更有可能责备学生,而教学关爱高的教师更有可能提供更安全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工读学校会实施教师顾问计划(Teacher AdvisorProg ra m,TAP)这样一种具体化教师教学关爱的方法,从而更有可能使处境不利的青少年取得令人惊喜的成就。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营造受欢迎的学习气氛的关键。当一个人感到归属于某一个团体或者在团体中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他们在团体中就会切身感到是团体的一分子、是安全的。学生感知到来自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亲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公民义务感、自我概念,以及寻求帮助都有积极相关。学生感知到了教师的关心,就会更加符合教师的期望,减少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如减少辍学行为。

2.教学关爱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量

教学关爱对学生的非学习领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领域也会有显著的作用。学生感知到教师是关爱的、公平的和尊重的,与学习动机有积极相关;学生更有可能激发内部动机;强调掌握目标。而与学习投入程度也有积极相关,这种关系鼓励学生在学校里更加投入,当学生感到在情感上受到教师的支持,他们更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任务之中,包括更加努力。这种关系和学业成绩有积极相关,促使学生更可能使用自我调整的学习策略,更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许多研究都关注在课堂情境中学生与成年人、特别是与教师关系的影响。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中的关爱与亲密情况。在幼儿园中,教师自我报告的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可以较好地预测孩子在校成绩、对学校的喜欢程度以及自我发展方向。在小学里,学生报告的与教师的关系质量也能预测他们感知的控制感、积极应对、相对自主性和在校投入程度。在较小的青少年中,他们感知到教师的支持能够预测成绩与价值观以及在学校的努力程度、投入程度和表现。而在初中学校里,在控制了学生先前学业成绩与控制感的前提下,学生报告的教学关爱能预测到在两年多时间里动机的变化。研究认为与教师的关系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同时扮演了多种角色,如一个可依恋的人、一个教学者、一个纪律维持者,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判定者。

3.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精神回报”

尽管有研究认为关爱在某些教师身上显得特别困难,但对教师教学关爱持乐观态度的研究人员认为,具有关爱的教学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莱维特(L e a v itt)指出,有时候有许多教师感到爱心的付出却使自己筋疲力尽。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学生关爱之间固有的不平等性。由于学生对教师维持这种关爱关系不能很好理解,这可能导致教师情绪紧张、愤怒并随后发生改变。当教师对这种方式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关爱转化为情感衰竭。出于强烈的关爱信念与责任,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关爱学生,教师可能会在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时产生挫折感和内疚感,进而可能极易受伤直至职业倦怠。

但是,更多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关爱持更为乐观的态度。洛蒂(L o r t i e)发现与学生具有关爱关系是教师职业满意度的显著预测源,在教育中的关爱是职业中的一种“精神回报”。妮亚斯(N i a s)和哈格里夫斯都提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教师发现自己深深地卷入到学生中去的时候会感到很满意、很有好处;与学生相互关爱的教师就会认为“不要以为我只是一个付出的人,我知道会有一天有许多人都深深地爱着我”。哈格里夫斯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许多教师选择教师职业就是因为对孩子的爱心,与孩子之间形成富有关爱的关系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工作满意感的重要源泉。教学关爱并不只是一种温暖而模糊的情感,它可以使人更加善良更加可亲。关爱意味着不断追求能力的成长。一名有责任的高明的教师会用心去理解青年人在社会、情感、生理和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在面对教师生涯中的各种挑战时具有坚韧的心理弹性(自我复原力),满腔热情的从事教学工作。

三、启示

尽管对教师的教学关爱有不同的声音,许多研究者还是强调教师教学关爱的必要性。科尔(Kohl)就指出,“一名教师有责任关爱

每一名学生”。罗杰斯和韦伯强调,“好教师的关爱和好的教学与具体的关爱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之一,教学关爱的发展也被看成是教师生涯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厘清教师教学关爱的涵义与作用对加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结构、分层与细化。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虽然一直强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具体的道德要求,但却不能回答这些道德要求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还是奋斗目标的问题。从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发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以公正为基础的,而吉利根与诺丁斯等人的道德发展强调了关爱。作为伦理道德层面的关爱往往是以公正为前提的,但无论是公正还是关爱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所幸,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一直是从公正与关爱两个基本层面入手建构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内容结构,但在逻辑上需要更加明晰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对职业道德要求的层次可以根据社会规范结合公正与关爱的发展阶段进行理论建构,区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就关爱而言,可以从师生关系与教师的行为表现,诸如共情、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的行动过程进行分层与细化,从而在可测量、可操作的层面回答“师爱”的具体内容这个我国教师职业道德领域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