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生态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生态理论

篇1

关键词:世园会;城市生态公园;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公园带来强大的空间,在建设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其公园本身的生态可持续性,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乡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展示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独树一帜。因此,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态公园大为追捧,其设计理论的讨论也空前热烈。

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

1.1 建立和谐生态系统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是生态设计的价值所在。在生态公园设计中,生态思想要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以这种和谐的生态观来改善人的行为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使公园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在空间、内容、规模上能协调一致。生态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如行道树的选择既考虑造就人行道的林荫效果,再如恰当的垂直绿化起到室外降温的作用,穿插能释放较多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或既杀菌又有清香气味的树种,从而使空气清新。

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公园设计的根本,公园往往建在山体、水畔、海边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生态学上的边缘汇带,天然景观虽好,但地质、水文、气象、生物诸因子间的平衡比较脆弱,更易发生自然力导致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洪水、台风等。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1.2优化公园景观规划格局

通过对理想景观模式、景观格局分析及适宜性分析等景观格局理论方法的综合使用,按照公园的生态要求和功能要求,将公园的景观格局优化,使公园景观规划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创造时空交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景观。例如主入口区,该区域以休息空间和水景为主,作为人们进入公园的主要交通地点,在景观上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入口区的休息空间成为人们绝佳的等待休息区域。园中的湖水,让还未进入园中的人们提前体味到园中的乐趣和与自然的交融。独具特色的林荫大道、木桥、流水、鸟鸣、花香让游人身临大自然,流连忘返。再如自然生态观赏区,此景区被水系包围,跌水、大水面以及溪涧的不同水面设计,丰富水景观的形势。湿地生态保护景区――水上活动区,利用原有地理位置,湖水的便利,遵循自然遗址和天人交融主题,将此区规划成一个湿地的生态保护景区并让人们亲身感受原始生态的美。

1.3 生态设计兼顾文化内涵

文化是精神的体现,是景观空间的精髓和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承载力的生态公园,是令人心生距离感和冷漠的。美国建筑师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把“生态设计”定义为“任何与自然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要表达出与其生态内涵相一致的景观形式,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和直观的美学享受。从文化概念中提取一个城市根源的特性,让城市公园的设计具有文化性,一个公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观的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把隐性的生态文化层面的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生态美学景观,通过对生态美的基本特征和范畴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更具兼容性的元素,使“生态”与其它文化概念相融合,展现出更具特色的设计理念。

2.西安世园会生态设计

2011西安世园会会址位于西安灞生态区,是西安新型生态新区。西安世园会在规划建设中以绿色环保为理念,在诗意的园林画卷中展示了文化神韵,并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的理念,将以现代生态理念再现和展示长安生态美景。在园区的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以水为脉、以绿为底、以景为翼、以雅为体;综合运用当今生态建筑的最新成果,建造“零消耗、零排放的生态示范建筑,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为主旨”,借助园区水阔岸长的地域特色,植柳造园,再现长安灞柳盛景,实现碧水长天、天人和谐的自然风情,打造城市生态公园的新阶段。

西安世园会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的同时,使陕西文化融入其中,展现文化与生态的完美融合。,比如在这些景观艺术的绿色画卷中展示环保理念,五彩终南是秦岭的缩影,在鲜花植物中巍然屺立,重在传达尊重环境即是尊重自我,长安花谷用不同色彩的花舟描绘出“天上”美景,在绚烂多姿的视觉震撼中反衬“大地”艺术的苍白,呼吁花满城都;灞上彩虹是结合水面的景观艺术,烘托出开阔壮丽的花水之美,更强化了水之可贵,城市应对生命之泉倍加珍惜;这些景观不仅是生态化的自然美景,更是生态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总结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大型公园建设的基础考虑因素,其设计理论及方法还需不断的完善。西安世园会作为一个大的城市生态公园的代表作品,可以为今后城市生态公园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使得城市生态公园设计达到其整体性、可持续性等特性。

项目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陕西重大景观规划设计与人文精神(项目批准号:11EH138,项目类别:国家西部)

参考文献:

[1]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 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安全。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安全,要求既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又不能破坏自然环境, 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各国解决城市安全的重点解决方案,构建生态城市成为城市规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理想中的生态城市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

二、生态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指出,“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但随着城市生态改造运动的开展,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深人,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发展和完善。2001年我国的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即“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1]。

2.生态城市的模式

生态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过程,又是可及的目标,可能实现的未来城市蓝图。因此,许多人对它进行研究、设计和憧憬。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城市生态组织的国际会议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以下内容:重构城市、停止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节省能源的交通体系;实施生态经济鼓励政策;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我们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其中环境意识文化建设应该先行。人人都应该具有生态智慧、生态觉悟和环境意识。随着人的环境意识提高,带来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把控制人El的增长作为先决的条件,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是必要的条件。这样才能真正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在人的生活方式转变当中,转变消费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以绿色消费代替盲目消费、以注重精神的消费代替多多益善的财富观念,以生态文明的自觉,建设高水平的生态城市[2]。

3、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要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4.生态城市的特征

根据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生态城市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它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1)健康与和谐:生态城市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以及完善的生态功能;能够提供正常、稳定的生态服务,是生态系统内部、外部及其子系统间健康和谐的区域。(2)高效与活力:生态城市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高利用和增值,即物尽其用、地尽其得、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3)持续与公平:生态城市要求资源合理公平配置,注重技术、资源、信息、经济等成果的分享,协调发展与保护,为区域间、区域未来的发展负责,进而形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三、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低碳生态城市”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的发展与演化、人与环境之间一系列矛盾运动变化、生态选择和组织的过程。生态城市发生与演化的动态变化,意味着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从

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化,从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化发展模式转变。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和谐相处、协同演进的共生发展模式,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注重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人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中国不能采用西方曾经采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和城市发展方式。面对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趋势、居高不下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现实矛盾与未来挑战,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采用低碳发展模式,才有可能在2040年之前实现能量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净减少,也才有可能在2050年当中国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之前出现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矛盾基本缓解局面。只有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才能使中国可持续地推进城镇化成为现实。

首先,低碳发展模式要求改善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行和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在保障发展速度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进而减少对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低碳”并非“零碳”)

其次,低碳发展模式需要降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中的碳含量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环境容量的高效合理利用。

此外,低碳发展模式还意味着调整和改善全球大气环境中的碳循环,通过增加自然碳汇来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最终有利于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

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目标与实施步骤

1.低碳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

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全国经济总量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城市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的“零增长”。

2我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路径选择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建设实践

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推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2002年推出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8月公布了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指标(试行)文本。此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生态市建设活动。目前,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河南等15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的建设。全国生态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生态城市建设进程进行客观分析,综合评价生态城市的发展效率和实施效果,系统反映国内各城市间生态市发展的区域差距,具有深远的研究影响。

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提出了具有不同价值的新论断。其中,较典型的有: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要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系统,将生态城市建设与研究推向世界;1984年,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速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王如松,1998),生态城市的建设开始从理论阶段跨越到现实阶段;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1987)认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全的城市, 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1990年,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莱城召开。会议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构建原则与方法;1992年, 第二届国际生态会议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远远超出了“可持续性”这个概念(冯端诩,2001);同年,日本专家学者探讨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及实施步骤,拉开了日本生态城市建设的帷幕;1996年,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最需要环境保护的城市塞内加尔举办。这些国际会议均以生态城市为重要议题,推进了各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尤其是体现在各国(城市)对生态园林的建设。生态城市理论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12月,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意义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主要讨论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生态城市的具体规划、筹建、管理等,以及开发难度等问题;首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的是江西省宜春市,1988 年初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几年间,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城市纷纷开展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马世骏等(198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思想,在近 20 年来已经渗透到各种规划和决策程序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创建生态城市时应结合生态学原理,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梁鹤年从生态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角度定义生态城市,他提出生态主义城市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

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一)国外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国际上不同国家,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研究方法名称各异、所用方法及模型也大不相同。拉丁美洲的IDRC项目“人类健康的生态系统方法”探讨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并未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荷兰的三成分模型 (the three-Component or theme models)盛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Jeny等人采用DPSEEA模型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另外压力-响应模型(stress and stres-response models)在世界上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生态系统指标的建立方面,各个国家也有较大的差异。1991年,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会议上,联合国人居组织(UNCHS)提出了一套城市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6个指标,其中,环境方面的指标有4个,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日常废物收集、废水处理比例和人均固体废物产量。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有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该指标体系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236个城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993年,欧洲委员会与城市环境国际研究所建立了由可进入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良好的环境、绿地、人工环境质量、绿色经济、活力、社区参与、社会公正和健康组成的指标体系,然后合并成一个综合指数(王祥荣等,2006)。这套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用于分析东欧、西欧的一些城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欧洲环境局采用了50多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现有的信息和数据,来确定城市主要环境问题。该指标分为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模式等共16类。

(二)国内生态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指标分析

唐永顺、张二勋(2004)运用协调度的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测度;褚祝杰、陈伟(2008)运用可拓学模型对黑龙江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郑凤英(2008)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城市生态环境学原理为指导,提出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方法,为具体评定城市的生态化程度提供技术依据及量化标准;王彦鑫、梁吉业(2010)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建设为例,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和萍(2010)运用GM(1,1)预测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CNNM(1,1)组合模型,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分析评价。

国内关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市规划研究专家宋永昌为代表,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等方面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此后,很多学者纷纷效仿;另一类是将城市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所涵盖的各个子系统的分析,将生态城市综合评价进行指标分解,最基础的分解方式是将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自然指标三大指标,但多数研究者会在自己对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划分(郭珉媛,2010)。

关于生态城市的实践研究

(一)国外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除了理论研究,国外在生态型城市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英国伦敦政府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在新的发展计划中规定伦敦人均绿地面积20平方米,400米之内应有一块绿地。目前,英国伦敦绿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超过30平方米;新加坡首都吉隆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它一些景观融入城市之中,通过这些措施,使之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型城市(Sau Kim Lum,Loo Lee Sim,Lai Choo Malone-Lee,2004);巴西的库里蒂巴,垃圾全部回收再利用,能源资源用于保护,公交系统全部带有导向。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闻名于全世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日本北九州市开展全市范围的节能减排,旨在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到2005年,该市废弃物排放明显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如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新巴列卡斯城、伦敦、罗马、哥伦布、法兰克福、墨西哥、东京、汉城、莫斯科都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建设实践卓有成效(陈天鹏,2008)。

(二)国内生态城市实践研究

为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以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真正以人为本、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防止生态退化、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真正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这些文件得到了各个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具体的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发展规划,准备建立生态型城市。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已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并积极采取步骤加以实施。1997年有辽宁大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山东威海、广东珠海、江苏张家港6个城市,1998 年有江苏昆山、山东烟台、山东莱州、山东荣城、广东中山5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随后,国家环保局又把海南、吉林、黑龙江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生态省。2001年黑龙江大庆被评为全国内陆首家环保模范城市,并于2005起实施了“东移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采用了依托自然设计,依湖建城的规划思想,加紧了五湖生态城的建设,2006年已入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进入21世纪,北京也提出要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城市目标。上海市打算在2015年初步建成国际性生态城市。此外,还有三百多个县城已经开展生态县城的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但国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生态理论的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各有侧重。由于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国内学者们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不断加深、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全国生态市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但大多停留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实际的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效率和实施效果无从考证。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仅是从理论角度理想化地构建评价指标和建模,但是缺少执行情况的反馈抑或是缺乏生态市建设实践与典型生态示范城市的比较研究,有些城市甚至没有严格按照论证通过后的生态发展规划执行。照此下去,生态市建设极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理论分析与实际建设相脱节的现象。因此,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现状,参考各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测算各市生态化进程,探讨并建立生态市可持续发展基准及其指标体系,寻找一条适合各市发展的生态市建设之路,对我国早日实现生态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Richard 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North Atlantic Books,1987

3.冯端诩.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4.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5.王祥荣,雍怡,邵田,张湮帆.论上海郊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崇明岛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郑凤英,张灵,钱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在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7.郭珉媛.1999年以来国内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前沿,2010(23)

篇4

关键词:城市宜居化 吉林市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62-01

一、城市生态宜居化建设的要求

宜居化这一概念是在本世纪初提出的,主要是把人的行为特征作为依据合理利用各类城市空间,通过人工与自然要素相结合的方式,将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如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创造出现代化的生态宜人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应该具有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以及就业形势好等特点[1],因此有些专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城市宜居化的衡量标准,通过构建宜居化的指标体系,从人均GDP、设施建设、绿化程度、空气质量等方面对城市的生态宜居程度进行评价。

二、吉林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

(一)仍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吉林市依据存在为了提升GDP而忽视环境效益的现象,从长远看,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的行为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2]现阶段,吉林市经济快速发展,老城区正处于改造阶段,因此建筑工地和施工车辆大量存在,许多地方尘土飞扬;工厂的数量伴随着经济发展也不断增多,污水废气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人们生活方面,垃圾处理的相关设施建设不齐全,分布区域不合理,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吉林市生态宜居化的进程。

(二)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吉林市没有建立健全生态宜居规划与建设的政策法规,阻碍了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导致城市宜居化建设得不到顺利开展。从政策方面看,吉林市缺乏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积极引导,没有具体的项目来支撑。从法律方面看,法律体系不够系统,在立法的理念、内容以及衔接有关法律法规几方面有不足。

(三)群众的参与意识不高

生态宜居城市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建设的依据,因此需要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目前吉林市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尤其是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乱丢弃、不分类处理等种种问题,这些都为有关部门的垃圾处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四)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建设不够完善

循环经济模式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很多城市在清洁生产、回收利用资源等方面加强循环经济模式的尝试,吉林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在各个工矿企业中没有推进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此外,吉林市的生态建设不完善,尽管在靠近山地河流区域绿化建设比较好,但是在工业区和居民区,存在经济用地侵占绿化用地的现象,影响城市的生态宜居建设。

三、吉林市生态宜居化建设的方案

(一)推进城市的生态绿化建设

吉林市在生态绿化建设上应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以及各类自然人文景观的破坏干扰,此外应对城市的绿化区域做好合理的布局,保证绿化工程在美化城市外观的同时起到净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要在维o市内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推广城市绿化工作的立体性,帮助城市维持生态平衡。

(二)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

城市生态宜居建设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要承认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第一,要明确居民的环境权,为群众参与城市生态宜居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第二,对环境资源相邻人的权益进行立法保护。[3]第三,要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盲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

(三)加强循环经济建设

首先应该对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应以小区为单位,对居民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充分利用可回收的废弃物。其次,对餐饮行业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支持鼓励相关企业的发展,帮助垃圾废弃物处理企业建立起与餐饮业和肥料企业间的循环链。第三,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积极参与资源循环建设的企业进行奖励,对于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违规企业进行惩罚,促进企业通过权衡利益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

(四)合理利用已有的自然人文资源

吉林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丰富,拥有规模宏大的寺庙群。此外吉林市在地理位置上三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因此吉林市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设有个性的旅游古城。政府须积极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城市的生态宜居建设中把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出来。

四、结语

现阶段建立生态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有关部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市的生态宜居化进程,以人的行为特征为依据,使经济、生态和精神文明达到和谐状态,实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帮助城市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能城市,2017(2):213.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集约型经济、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

一、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到了90年代初,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理论联系起来,发展并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此后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所谓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及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1]。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异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它通过将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枯竭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表1)

资料来源: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既然是“超常规”,它就不是通过单纯地加快速度可以实现的。今天,当对国际发展趋势有了正确的分析,对过去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我国现实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所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本身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是一种追求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篇6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河道治理;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河道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水利建设是河道治理的基础

1、河道治理概述

我国当今的水工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忽略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略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忽略了浅滩和湿地的作用。城市沿河建筑道路和停车场隔断了补给地下水的通道。忽略了水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河道的基本功能是行洪排涝,河道治理的阶段性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附自然被动防御阶段;第二阶段:发展生产与河争地的阶段;第三阶段:防洪排污经济治河阶段;第四阶段:修景与生态和谐治理阶段。

现代河道治理与传统河道治理大不相同,河道传统功能是行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河道也具有调节局域小气候的作用。河道规划基于水力学最佳水力半径的概念,传统河道治理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河道自然特性遭到极大破坏,变成了仅能泄洪和排污的通道,致使防洪能力下降,基流减少,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河道被填埋覆盖,堤防功能单一。

2、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要遵循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不断按自己的需要对环境进行改造,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或缺的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应该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3、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传统水利是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为导向,单纯依靠工程手段的治水活动,容易使人与自然之间陷入恶性循环,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中作为一个要素来考虑,生态水利的提出和蓬勃发展是人们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回归,生态水利具有丰富的内容,生态水利属于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范畴,中最高的建设追求目标和境界,以人水和谐、协调共处为出发点,水利工程结合生态建设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

4、生态水利方法。生态水利在方法上体现亲自然的特性,健康的河流应是健全生态系统的骨干动脉,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以维护良好水生态环境。

二、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

在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中,做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支持、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完善,河道整治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避免片面追求加高培厚而忽视质量和生态景观需要,以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进行综合治理;其次,非工程措施也是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还要逐步建立水安全防御体系。安全防御系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己经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依据自身己经具备的能力,拟订防御措施。

1、充分利用水的自然功能。水的自然功能包括:形成水域;孕育生物、净化大气和地表,具备维持生态的功能;通过降水、蒸发等构成 了气象、气候变化 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水的各种自然功能,通过工程措施使水环境与各项城市机能有机融合,将传统意义上水的效益由纯粹发挥经济效益向发挥环境效益延伸,成为局部小气候和城市生态的重要调节设施,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中国的水资源是充沛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通过各项节水和资源配置措施的落实,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流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水环境的基本承载特征,要从整体上考虑强化监督管理的措施,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3、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河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态型水利工程建设,体现在堤围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控导工程和滩涂围垦开发等。各种标准的堤围是河道治理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水利工程设施,对保证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疏浚清淤与河障的清理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疏浚清淤一般工程量大,水下作业强度大,清障按设计洪水标准进行清理、拆除;控导工程主要指节点上各类水闸、船闸等对水沙分流、河相变化起主动调节控制作用的水利枢纽设施。河道滩涂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湿地保护功能,严格控制规模,真正做到滩涂围垦开发。

4、采取自然生态的工程措施以维护河道生态功能。生态护岸是指修复后的河岸具有 自然河岸 “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具有防洪、生态、景观 、自净的功能。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 ,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断面规则渠化,破坏了河流的天然特性和生态功能。采用生态格网石笼具有安全性、柔性、环保性、经济性及施工便捷性等诸多优势,改变了传统河道治理工程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和笔直的河道走向的静态美,顺应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中的应用

河流作为生态体系的基础非常重要,它与周围的环境也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生态体系,河流的基本元素是水和泥沙,它是河岸和河道内各种生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伤害这些生物生存,导致硬质化和水环境的恶化。因此应把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恢复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及修复包括在内。

对于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包括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需水量,维持水体自净能力的需水量,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维持河流水沙平衡的需水量,维持河流水盐平衡的生态需水量。建设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生态河堤,即增强水体自净作用,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建设趋向自然化的河流工程,这包括河道治理和护岸治理,要建造富于个性特点及丰富自然环境的河流,尊重地域自然环境、珍视哺育民族文化,使河流自净能力明显提高,水质得到了大幅度改善,重点是形成具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大河流治理的力度,创造出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尽量顺应自然的动力,以人为本,建立水和绿化的网络,营造具有简洁、朴实风格的河流景观,全力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水利学报》,2003,1。

篇7

关键词: 中山市,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生态, 景观连续性

ABSTRACT:Connectivity of landscape processes and patterns is a major criteria for a secure and healthy city. Using Zhong Sha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ssue of natural process and pattern connectivity in a urban landscape and proposed and schem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andscape in the case study area.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a possible way for the already well landscaped cities to step further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explore a new model for urban landscape improvement in other cities in China.

Keywords: Zhong Shan City, Urban desig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connectivity.

1 引言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这一景观镶嵌体中发生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从内容上来分,有生物过程、非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有机物的分解和养份的循环利用过程,水的生物自净过程,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之间的过程,物种的空间运动等。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和土及其它物质的流动,能流和信息流等。人文过程则是城市景观中最复杂的过程,包括人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物流、能流和价值流。从空间上分,景观中的这些过程可分为垂直过程(Vertical)和水平(Horizontal)过程。垂直过程发生在某一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的内部而水平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之间。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和城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的城市与景观规划中功能分区方法的不足,而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由自然过程所决定的。即自然的地质、土壤、水文、植物、动物和基于这些自然因子层的文化历史决定了某一地段应适合于某种用途。从17世纪英国规划学家Patric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本世纪50年代 I. McHarg的自然设计 (Design With Nature),生态规划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论和技术,即叠加技术(Overlay) (Faludi 1973; Steinitz, Parker, 等 1976;Steiner, Young等1987 )。McHarg 形象地称之为"千层饼"模式(Layer-cake model)(1981)。这种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实际上体现了规划以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应于生态过程。正如McHarg所说的"所有系统都追求生存与成功。这种状态可以描述为负熵-适应-健康。其对立面则是正熵-不适应-病态。要达到第一种状态,系统需要找到最适的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也使自己适应于环境"(1981)。

然而,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忽视了景观中的水平生态过程,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只能反映类似从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人类活动这样某个单一单元之内的生态过程与景观元素分布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它很难反映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如风、水、土的流动,动物的空间运动及人的流动,灾害过程如城市火灾的扩散过程与景观格局之关系。

始于30年代而兴于80年代的景观生态学则为解决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城市与景观的生态规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景观生态规划时代。景观生态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Naveh and Lieberman 1983; Forman and Godron 1986; Risser 1987; Turner 1989;Forman 1995) 。它把"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matrix)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在一个人为影响占主要地位的景观中,特别是城市和城郊,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被人类分隔得四分五裂,自然生态过程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已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将威胁到人类及其文化的可持续性。因此,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Connectivity)和完整性(Integrity)(Noss 1991; Schrieiber 1991)。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湿地等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维持城内残遗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地廊道。

岛屿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都有大量的科学观察证明维护自然与景观格局连续性对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意义(MacArthur and Wilson 1963,1967; Forman 1995)。作为城市与景观规划师及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伦理价值观,即所谓的隔离(连续)伦理(The ethic of isolation),它体现了人对自然过程的尊重(Forman,1990)。美国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就是通过把城市中一系列绿地与自然地连接起来的而形成的杰作, 也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Olmsted的代表作。这种自然过程与格局的连续伦理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甚至墓葬景观规划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即风水说对山龙、水龙绵延连续的注重(Yu,1994)。所以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包括垂直过程和水平过程)是基于科学(反映了人们对维持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认识)而又高于科学的伦理和道德(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水平)。此外,自然景观格局的连续性还有更广的意义,包括人类的景观体验及其认知学的意义。

2 中山市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从历届市长到城建专业人员和普通市民,城市景观及绿地系统建设在中山市都得到高度重视,"园林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的荣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其城市景观建设之成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中山市为例,一方面为中山市进一步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提供一点参考,这也是中山市领导的期望(吴锐成,1996),更重要的是为全国其它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注意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提供借鉴。讨论只限于中山市城区范围。

2.1 景观格局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市已形成了良好的景观,集中体现在:

(1) 在区域范围内,普遍的大地绿化,使中山市有了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态景观背景,即郊野景观基质。

(2) 在城区范围内,已建成了多个面积可观的公园绿地,包括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这些新建的公园绿地加上原有的城中山丘绿地,形成了颇有中山市特色的城中绿岛景观(图1-2)。

(3) 社区绿地、各类专用绿地,街头公共绿地星罗棋布,设计讲究管理精细。

(4) 道路街道绿化质量较高(图3)

未来中山市欲求城市景观上的长足发展,应努力克服以下几方面的景观缺陷:

(1)城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上缺乏连续,城区与区域景观尚未成为有机的整体。特别在城市边缘带,自然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图1,4)。

(2) 城区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如中山公园和西山公园等均被建筑物所包围,没有绿色的生命廊道与外界相连(图5)。

(3) 一些重要的自然过程与景观格局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包括水系廊道(图6)。

所以,中山市未来景观改进之重点方向应在于加强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2.2 加强中山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的几个关键途径

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中山市可望通过以下几方面改善城区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图7)。

(1)建立水系廊道网络

首先,市政府提出的打通岐江两岸,建设绿化带的决定是明智的、将使中山市区城市景观大大改善,造福市民。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绿色廊道在规划设计时应特别注重多种功能,除了作为文化和休闲娱乐走廊外,最重要的是它应作为自然过程的连续通道来设计,切忌过于精雕细刻,亭台楼阁之类,而应把南部和西南部郊野景观引入城市,并使之成为中山城区南北部郊野景观的一个联系廊道,使生物跨越城市而运动成为可能,使被城区割断的自然通道重新打开,也使市区腹地居民有机会接触自然(图7,8)。

篇8

第一,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了影响,蓄坝拦谁肯定要对下流的用水造成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对地方生态环境会有破坏最优,改变了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条件,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一些生物和植物可能会消失,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管理好现场,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尽量减少破坏。第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土壤的品质会被改变,一系列地理因素会在施工中被改变。水利工程可以利用间坝蓄水与打通河道等一些手段来确保当地的农用田地正常使用,避免了一些自然灾害对其的负面影响,洪涝干旱等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雨水可以让土壤中水分充分互补,实现自我调节,这样很大程度上来使当地的土壤肥沃的程度得以加大。当水利工程施工完毕后,由于上游存在很多的泥沙以及其他沉淀物,水库的水位会有所上升,进而致使附近的地下水位也上涨,以此为基础,环境就要发生变化,如气温的上升导致水快速蒸发,水库周边土壤的含水量会增加,这样土壤盐碱化的现象就容易发生。第三,水利工程实施中必然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噪音污染,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实施地点在山区等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路段的爆破和挖填等工作,不可避免的带给居民噪音困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第四,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对当地居民也产生影响。水利工程还会对当地的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施工中会使用一些材料,如石灰、水泥,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山地的地貌特征有一定形变和挥发,这样就会对空气质量有影响。

2.水利工程中的环境措施

2.1准备前期工作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要开始准备工作,对现场进行勘察和数据的收集工作都在其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地质机构的考虑,自然资源的因素也要算在内,之后进行规划,规划要有科学性,要能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尽可能的降低负面影响。

2.2增强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要被提高,这是新时期对人们发展经济的新要求,施工单位要有环保意识,督促施工人员在是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环保观念,要把环保的理念渗入每个环节。施工中要把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维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发展,不能偏激的倾向一面。再者,对开山炸石等方式则是能免则免,这样能有效的减弱噪音,施工后的废水在处理后才可以排放,不能直接排放,从而全方面的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有效实施。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一个监督管理制度,这是任何一项工程顺利实施的保证,施工单位要建立对于生态工程系统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行为进行约束。此外,生态补偿的机制要被建立,提前预测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潜在问题,预防的工作要坐在前面。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工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使生物资源减少的情况得到缓解,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降到最低。

2.4生态工程系统的建立

生态工程系统的建立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该系统的建立要考虑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进行规范,施工单位利用生态资源的行为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按准则办事。这样才能减少生态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对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互相协助发展问题有所帮助。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要对环境实行监测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更高效的实施管理,加之专业化的环境监测器材配备,把监测收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整合,仔细分析,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5分管施工单位要有生态保护意识

各个分管的施工单位都应该在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准确掌握自己施工的范围与具体任务,在自己的施工环节要尽力去降低对周遭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意识。

2.6重视综合利用

要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重视共生互补、综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面对多种问题有多种解决措施,合理规划与协调,在自然环境与项目工程和谐共生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措施组合。

3.结语

篇9

关键词:礼乐文化;中国文论;知识形态;和

Abstract: The intellectual form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was originated from culture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and music, which was rooted in classical Chinese view that Man be in harmony with Heaven and that Heaven noncorrespond with Land. Thus classicization of poetry with ceremony and propriety and music influenced the intellectual form and productive means of literary theory. As a resul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culture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and music, naturally calls for a harmonious situation, that is, harmony between beauty and goodness, Man and Heaven, and reasoning and percep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basis of the view of values and the view of appreciating beauty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Key Words: culture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and music;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tellectual form; harmony

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中并没有作为独立知识门类的文学理论,今人对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不论其命名“诗学”还是文论,多是以现代学科体制下西方文学理论的框架、理路来认知和思考,但中西文论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根基,如此横向移植未免削足适履。先秦礼乐文化是中国文论知识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也是贯穿中国文论的根本的、内在的文化精神。不仅中国文论的主要命题、范畴籍由此生,中国文论的价值观、目的论、知识生产方式也受其规约。在礼乐文化的认识阈((episteme)中呈现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是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个值得展望的方向。

礼乐文化素来是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也是治中国历史和中国思想史的学者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文论界也偶有人关注中国文论中的礼乐因素,但将礼乐文化作为中国文论产生的认识阈,甚至将中国文论的诞生还原到知识尚未分化的先秦时期的混一状态,将文论视作礼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和承载方式,重新认识中国文论的原始气象和内在规律,目前尚不多见。即便在较少的将礼乐文化作为中国文论产生的知识背景的研究中,也存在轻视文论自身的知识自律性的倾向,这难免变成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近期出版的博士论文《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1],在考察礼乐的思想与知识谱系及其发展演进,梳理礼乐的思维构型、文化基因、精神品格等方面颇有新的探索,也显示出对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关系的关注。但是,该论著研究的切入点和重心,则更着力于对礼乐文化本身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同样的话题以相反的进路再做探讨。质言之,以中国文论为知识本体,初步勾勒生成于礼乐文化中的中国文论发生的知识生产机制和生成形态。中国文论第一个明确的诗学观是《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言志”,今人可见的中国文论的第一部专门著作是《孔子诗论》,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集是《诗经》。这三个“第一”都与礼乐文化密不可分,又蕴涵中国文论的初步建构,并对后来文论的推衍模式、理论特征等产生了本源性影响。

1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元文化,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礼乐文化是对中国远古从五帝到夏商周时代文化的概括,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框架。作为文化系统,礼乐一直贯穿于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道德观念,礼乐既是上尊下卑的纲常伦理,又逐渐作为君子之“德”的体现,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制度,礼乐在周公“制礼作乐”后,形成“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鼎盛之世,成为西周社会的一项根本制度,承担着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统一秩序的政治重任。“封建之要义,在文教之一统。故推及西周封建制度之极致,必当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太平大同之理想,皆由此启端。故周公制礼作乐之最大深义,其实即是个人道德之确立,而同时又是天下观念之确立也。”[2]礼乐文化为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演化框架,也为春秋以来文化变化提供了一个逻辑前提和文化背景。

在古代文献中,礼乐文化以礼、乐、文三个概念为核心。“礼”本义指礼器、文物典章,也指仪式中人的一套程式化动作或表演;“乐”本义是舞乐及其带来的快乐;“文”本义是仪式中文身之人即巫,也指整个仪式的审美性外观。礼、乐、文既分别代表仪式中各自本来的意义,又都用来表达仪式的象征性内容,因此也可以以部分代全体的修辞方式作为礼乐文化的代表。《礼记》中写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3]这里,礼、乐、文成为原始宗教仪式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论“文”指“经纬天地”(《春秋传》),还是“错画”(《说文》),在礼乐文化中,后世的各种“文”如政治、宗教、哲学、经济、美学等知识门类是整合在一体之中的,因此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机制与知识秩序的建立也产生于礼乐文化中。“诗言志”、《孔子诗论》和《诗经》、《论语》都无可争议地受制于礼乐文化,也丰富、体现、传承着礼乐文化。《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礼”、“诗”、“志”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发生时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几个重要范畴。

“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开山纲领其重要性在孔子诗学开篇便得到了体现。《孔子诗论》第一简便是继续推演这一观念:“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第二十简:“其离志必有以逾也,其言有载而后纳,或前之而后变,人不可以‘角干’也。”在孔子看来,诗如果偏离了“志”就会有逾礼的可能,因此读诗可以纳志,遵守礼仪规范在前,符合道义在后。

这里首先要廓清“诗言志”的“志”为何意?“诗言志”一般认为产生于尧、舜时代。“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4]今人对“诗言志”的理解多依《毛诗序》和郑玄的解释,认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和“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按照现象学理论,这种解释没有还原语境,是比较含糊的。如果将“志”理解为“天意”、“天之意志”,就能够解释虞舜登基的隆重典礼为什么是“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因为只有传达这是天意,并且将天意反复咏唱,才能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国语·周语下》:“德音不衍,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墨子·天志篇》:“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将“志”解释为“天意”和这两段文字是相容的。[5]有学者从人类学跨文化比较视野广泛考察了诗的缘起,并逐一分析梳理了学术史上对“诗言志”研究后,指出:“诗”言寺,即“寺之言”,“寺”假借为“志”,因此诗、志通用,诗即是志。因为“寺”是祭司,也就是古代社会沟通天人的巫师长。[6]134-196人类学知识告诉我们,古代社会的巫师长往往就是这个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即王、帝。看来“志”更可能是天意,“诗言志”时代的“诗”则是沟通天人的巫语,当然也许会具有一点“文学性”。

事实上,三代用诗是制度化的,诗、用诗是礼乐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服务于政治,采集来的民间诗歌并不是直接进入各种典礼,而是要经过雅化的制作过程。同时,还有大量“献诗”的乐歌应制。这些诗歌的内涵和价值旨趣自然受到礼乐政治的渗透和规约,从这个意义上看,采集民间诗歌除观风俗、知兴衰等为天子治国提供信息外,同时必须合礼合乐,不能“言志”的诗歌是不能进入庙堂的。三代凡举行典礼,必然要合乐、行礼、用诗,缺一不可,不同场合、不同等级的典礼其合乐、行礼、用诗也不同。据《祭统》、《明堂位》记载,天子用《颂》;据《礼记》记载,两君相见用《大雅》,大夫、士宴享用《小雅》。用礼、用诗的顺序则为,在堂上升歌完毕,奏《南陔》、《白华》、《华黍》等笙歌,间歌《鱼丽》,笙《由庚》等,最后合乐,《周南》三章,《召南》三章。

作为中国第一个诗学观,“诗言志”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现在的“文学性”观照文学的发生,也许中国文学的最初形态不只是“言志”之诗,凡情感激荡之语、“杭育杭育”都可算做文学的雏形。而中国文学理论一开始就确立了诗与“志”的同位关系,将天意(神)凝结在语言中,与降神之乐舞一起,承担起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从最初的沟通天人以保社稷到后来的符合礼乐规定的个人志向、理想,贯穿了鲜明的关怀天下意识。到孔子《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的“志”已经可以与中国文化中最复杂的“道”相提并论了,“志”的天道意味逐渐被教化的人之道所代替。正如许倬云指出的,“孔子这一次突破在于将人道普遍化了,将行之于贵族的礼乐观念普化于大众之间”[7]。当礼乐从原始宗教领域进入社会政治、典礼仪式、人生礼仪时,乐、礼与诗歌实现了广泛结合,也确立了中国“社会政治与艺术相依”[8]的文化范式。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取可施于礼义”,删订当时的许多诗歌,呈现给后世一部“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3]1936当我们从文学本体论去阐释《诗经》时,不妨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认为,文学就应该与音乐、政治、道德教化密不可分,诗首先是承载礼乐教化的有效工具,也是礼乐政治的有机部分,和“审乐知政”一样,“采诗”也是为了知政。

2礼、乐二要素中,乐影响产生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向神表达心意的乐是最先使人们组织成一种社会性群体的有力纽带,成为古代社会的灵魂,人们的社会整体感在集体乐舞中被强烈唤起。乐首先也主要以其特殊的音调成为沟通人神和人人的纽带。人类学研究表明,动作语极少能表现抽象概念,音调是人类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情感的最早的工具之一。人类可以采用音调极为确切地表现极为复杂的内心情绪,这种表现方式实际上是音乐性的,做到这一点“跟所使用的语言的意义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内心的激动可以借助没有任何意义的音节的发音表现,甚至可以细致地表现”。[9]因此,乐是三皇五帝时代的重要政治形态。《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大合鬼神,作为《清角》。”黄帝之孙颛顼有《承云》之作,《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虞舜喜欢音乐歌舞,还直接从事音乐创作:“舜立,命延乃拌瞽叟之所为瑟,益之八弦,以为二十三弦之瑟,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尚书·益稷》云:“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传曰:“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这便是后来使孔子迷醉“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商代君主、国号、地名则往往以乐器来命名,说明乐也是商代的政治形态。

礼乐在上古是不可分的。但最早“事神人之事”的礼乐外在表现形态是“乐”而不是“礼”,或者说,最早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各种“礼”是以“乐”的形式出现的,“礼”的目的诉求隐于“乐”的表现形式中。“乐”得到某种格外地突出。江文也先生言“礼”之于“乐”,犹如阴之于阳,两者密不可分。[10]为了“神人以和”的共同目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和诗必须相得益彰,“八音克谐”,因此乐的特性必然制约诗(歌词)的某些形式,如句子长短、词语发音等。能够和乐相配的诗歌便可以“永言”,反复咏唱,更易于传播,不论从和神的目的还是从教化人的功能都获得了更充沛的生命力。

鲁迅曾说,最早的诗歌是“杭育杭育”派。这即指诗歌的有调无词形态,可见最早的诗歌实际上是歌,有声无义,有调无词,当然也可以说,诗就是歌,歌的因素远远大于后世研究中重视的诗歌的语言内容意义。这也是乐能够和诗歌关联的重要原因。当然,语言文字进入诗歌,带来了“乐”内容的丰富化和确切化,形成后世习见的诗歌。如果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那么,语言文字的进入显然为诗歌的接受带来了某种障碍,也同时逐渐使诗歌分化为有词有调直至有词无调。

在中国文学理论的发生阶段,合乐是优秀诗歌的重要标准。除了符合乐的句式,语词本身的音韵也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合乐的限制最终影响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语言。《诗经》中重言、双声、叠韵语词非常普遍,仅重言就有如:关关(雎鸠)、(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交交(黄鸟)、(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呦呦(鹿鸣)、泄泄(其语)、习习(谷风)、(南山)烈烈、(南山)律律、(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大车)槛槛、(和铃)央央、(我心)惨惨、(忧心)奕奕、(劳心)博博、(忧心)忡忡,等等,这样普遍的重言和《诗经》中大量出现的双声、叠韵,也许不是上古诗歌的全部面貌,其因孔子而被选入《诗经》中,对后世诗歌、汉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学音乐美的追求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重言、双声、叠韵并非古代诗人的修辞匠心,而是汉语言本身的诗歌功能的再现。 “摹声作为人类最早的言语能力之表现,不仅在汉语直接催生了‘重言’模式,而且又间接地孕育了足以显示汉语诗歌潜能的另外两种模式——双声与叠韵。这三种模式的交互作用和错综组合,为汉语创作中的韵语——韵文形式奠定了音乐美的基础。”[6]376韵文以韵语为基础,而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的产生之前。韵语在上古时代非常发达,古人的理论著书,有全部使用韵语的,如《老子》。有部分使用韵语的,如《荀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法言》等。文告和卜易铭刻等,也掺杂着韵语。[11]

汉语的韵语特点使其很容易和乐,从而形成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的艺术发生形态。《诗经》中有不少明确标为“歌”的诗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韵语特征:“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夫也不良,歌以训之”(《陈风·墓门》);“是用作歌,将母来念”(《小雅·四牡》);“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小雅·何人斯》);“虽曰非予,既作尔歌”(《大雅·桑柔》);“矢诗不多,维以遂歌”(《大雅·卷阿》);等等。这些诗句的“歌”特征都表明了上古诗与乐的密切关系。

转贴于

汉语言文字是鸟兽和一般自然现象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的投射,是古人“立象尽意”的象喻思维的体现。“象”作为中国文学的文字书写特征,不同于印欧民族的文字仅是语言的机械表达,而是以“精神直接面对概念”,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dt)因此称汉字是“思想的文字”。“象”、象喻思维与汉语言发音的音乐特征一起,共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生特征。“进一步的证据则是中国人把书法视为传统艺术这一重要而人所共知的事实,以及古代文字作为权威性经典所具有的统治性影响。……由于其创造是建立在对种种‘踪迹’的观察上,中国字倾向于比任何拼音文字都更好地投射出自然的迹印,并因而揭示出语言是一个由不同符号组成的系统。”“几乎每一部中国古代文本都是一部互文(intertext),……中国的互文作为踪迹却总是引导人们回到起源,回到传统的源头,回到道与儒的伟大思想家那里。”也就是回到宇宙自然的原初和谐秩序中。这样,汉语言文字“以一种饶有趣味的方式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可以更容易也更有效地颠覆形上等级制”。[12]对“形上等级制”的“颠覆”就是消解等级制,是“和”。

上古礼乐文化反复强调的正是“和”,乐作用于社会就是和同。《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庄子》外篇《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13]21-22《荀子》:“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13]28看来,汉语言发音对自然之声的“和”与书写对自然之象的“和”都具有“与天和”的伟大思想,对乐的“和”诞生了汉语言复杂的平仄韵律,对象的“和”诞生了汉语言奇特的立象尽意特点,二者共同构成了汉语的诗性特征。

和乐的诗歌可实现孔子“克己复礼”的教化目标。《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要求以诗感志是礼乐教育之起点,以礼制约情志是礼乐教育之主体,以乐完成情和礼的统一是礼乐教育的终点,即诗、礼、乐统一。《诗经》中选入了大量歌功颂德、赞美君主文治武功、弘扬道德美、展现道德理想的作品。在《论语》、《诗论》中,孔子都非常注重对诗做道德意义的诠释。孔子虽然也注意到了诗歌客观上具有承载科学知识的作用,但这个认识被淹没在其道德教化的根本目的中。《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除此之外,孔子还是反复强调礼乐教化。上博楚简中有《民之父母》14支简,藉孔子答子贡提问,提出为民父母之道在于“达礼乐之源”,以“至五至”,“行三亡”,“以皇于天下”。篇中尤其用力论述所谓“五至”“三亡”之道,乃是透过无形式、超越形式的心、志,使礼、乐之教于全天下。

孔子诗教要达到的目的并不停留在政治道德层面,而是更进一步追求人格独立、“天人合一”、“美善相乐”的自由精神境界。孔子认为,《诗经》礼乐文化熏陶培养出的文人会具有“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人格气质,而作为“道德之器械”的周礼对个人而言,也是要培养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君子,这种君子就是社会的栋梁。所以,孔子教化个人的最高标准是成就“君子”人格。因此孔子对那些只知礼乐的仪文形式而不求礼乐的形上精神的人,一再进行批评:“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表现形式,仁才是礼乐的本质和生命所在。到后来中国另外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刘勰《文心雕龙》中,更将天文、地文、物文和人文一言以蔽之曰“道之文”,“文”并不是专指作为“心之言”的人文,“心”也不是人文之最根本的来源。换言之,不是“文言志”而是“文言道”,如此,才有“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由此可见,礼乐不仅是中国文论最为根本的论述工具(道),也是中国文论最为基本的学理逻辑:一切文都是礼乐之诗,礼乐即文之道,人文价值的高低以其距礼乐、道的远近而定。摒弃这其中过于僵化的对周礼的推崇,其所蕴涵的对理想人格的培育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诉求,正是中国文论最有生命力的承当、干预精神的体现。可以说,中国文学理论在发生时就已经规定了优秀的文学应该同时具备修身和济世救民的双重功能。

3孔子删定《诗经》并大力提倡“不学诗,无以言”,其实质是有选择地将部分诗经典化,表现出中国古代文论家文化权威的身份自觉,进一步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强烈的干预社会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干预社会与文学自律并不矛盾。中国学问的根本精神,“从来就强调为己之学”[14]。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是“为己之学”?就是读书做学问不是为了父母、为了邻里、为了国家、为了任何其他人其他事,只是为了让自己明善知理,成就为人,或为我之求知而求知。这与国家主义下的学术观,要求读书报国、科教兴国等等是迥然异趣的。因此孔子的济世之志实则是治天下。顾炎武《日知录》卷17《正始条》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孔子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其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天下是文化概念,国家是政权概念,读书为学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而非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国家兴亡,老百姓无法负责,那是施政者的责任。故庄子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嘲笑那“智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能逍遥的小麻雀。孟子也云“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己之学,正是天下之学。也正因此,礼与乐能够阴阳相倚和谐归一,即善与美能够兼顾,艺术与教化能够并行,艺术自律与干预社会能够兼容。这正是中国文论价值观的根本特质。

中国文论推崇像君子一样尽善尽美的文学艺术,换言之,好的文学要像君子一样“天人合一”、“美善相乐”。钱钟书在《人生边上的边上·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一文中指出:“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animism),就是中国文评的特点,如《文心雕龙·附会》云:作文须‘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或什么气、骨、力、魄、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等等用来评论文章的术语,都显示着这样的特点。”[15]孔子孜孜以求地追求这种君子化的文学观。他用“比德式思维”将诗变成修身、济世、治学的基本策略和话语方式,并据此删选、裁定诗歌经典,将经典的接受日常化,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孔子的“比德式思维”是用拟人化眼光看待自然事物,并寻找其和人的道德品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概言之,是将自然物变成道德境界的象征。《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将山水拟人化,以山水的自然特征象征仁人君子的高尚人格境界,开儒家比德式思维之先河。在这种思维下,孔子又将“兴”奉为人格修身的起点,文学的艺术自律与社会功能据此联结。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包咸注云:“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由于兴不仅是诗歌创作修辞方法,更是引譬连类的神话思维的体现。[6]422这样的修辞方法本就来源于象征的神话思维,人和物能够自然地发生类比关系,因此中国诗歌创作中象征手法的兴盛、孔子解诗时的“比德式思维”就是自然的了,中国出现同时作为创作方法和修身之道的“兴于诗”就是必然的了。这种不同于抽象理性的思维方式“是稽古式思维定势的派生物”[6]422,又具有象征思维无限开放的特点,因此有丰富的内涵。

这种比德式思维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按德里达的观点,西方是语言中心主义者,也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而文字优位的文化,则强调人之用文,人就是意义的本源,文字所显示的意义,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意义。由此看来,中国文字、人之用文形成的文学、书法等与人生命的贯通是自然而然的;而这一切都是贯通于宇宙天地万物的“道之文”,因而应该追求合乎“道”本性的不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者,万物之奥”;“道法自然而为化”。《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家著名的“三不朽”中,将立人与立言(著书立说)作为到达不朽的方式。文的人化、文的不朽、文的育人、文的乐感、文的存道,这一切都造成了中国人对“不朽”之文的强调,这也是中国文化对古代经典特别的引注发挥爱好、中国文学理论重视原典阐发、轻视个人创造的重要原因。

“诗”的经典化、日常化、修身济世意义和解诗的比德式思维,使“诗”作为文体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最终成就了诗国美誉;作为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总体面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文献中都表现出引诗用诗的特别嗜好:“考古人赋诗,据从《左传》、《国语》所获资料,自僖公二十三年至定公四年(公元前637—前505)约百年间,共赋诗六十七篇次,用诗五十八篇。计颂一,大雅六,小雅二十六,风二十五篇。计往来交际之国,共有鲁、晋、郑、宋、齐、秦、楚、卫、曹、株十国”。[16]唐诗宋词的繁荣自不必提,这种引用古诗并将其当作古代圣贤理性范本的倾向一直延续到今天,即使在后来中国叙事文学出现后,小说中也往往会突然出现“有诗为证”,章回体小说的回目也俱为诗。

对诗歌的嗜好已然影响到中国文学的审美风格,影响到中国文学理论臧否作品的审美观。即使被有些学者看作中国现代性文学起源的《红楼梦》,小说的诗化风格也迥然有异于西方小说的叙事。在《红楼梦》中,诗词歌赋随处可见,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质和诗性思维、中国哲学的全面浸润,使得《红楼梦》“天然一段风流”,中国“味道”极其醇厚。“《红楼梦》……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诗体小说。抒情与叙事的结合,像盐溶于水一样,无间无痕地遍及全书。它表现在情节结构的安排里,也渗透在人物性格和环境细节的描写之中。冷雨敲窗、清灯照壁、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戏彩蝶、泣残红、诗、螃蟹咏,处处是生活的真实描绘,处处是情味的挹之不尽。如果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来考察,即使在以戏剧、小说擅长的西方文学里,这样抒发内在感情与反映外在生活的统一,也只是作家们不可企及的理想,还没有一部别的小说达到这样完备的高度。”[17]这段批评依据的审美标准正是对中国文学诗化风格的极力推崇。

以服务于典礼而采制的诗,以对乐的感悟来评价诗的中国开端之文论,加之对不朽之文的重视,中国文论往往极其珍惜笔墨,因此只言片语的品诗语言形成了中国文论的含糊感悟形态。在著名的孔子韶乐“尽善尽美”论之外,《孔子诗论》第二简论《颂》:“其乐安而迟,其歌绅而易,其思深而远,至矣。”是论乐;第三简论《国风》:“其言文,其声善”则兼论文乐。可是后世之人却无法想像这“乐”究竟如何“安而迟”,如何“善”。再如,孔子说《诗经》的精神:“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先秦各门类知识整合于礼乐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含糊感悟形态和对不朽之文的追求与象喻思维、比德式思维一起,为文学理论的知识扩容提供了可能。新理论的诞生无需颠覆旧理论,新旧理论、各门类知识都是礼乐文化这同一棵树上不断生出的枝叶,其扩容、增殖特征和西方文论截然不同。中国后世注诗越注越多,对一些重要文学理论范畴反复研究,形成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以范畴为纲、抉精发微的独特面貌,真正成了“不说诗,无以言”,论证、推衍诸子与经典(今天还可以加上西方理论)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任务,也成为其知识生产与扩展自身理论空间的基本方式。

礼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本源上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地差序格局的宇宙秩序的体现,生成于礼乐文化中的中国文学理论天然便具有对和谐秩序的诉求,这种和谐既是天人和谐,人伦和谐,审美与功用的和谐,也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当我们从文化互补意义上思考这些规定性,可以清醒地看到西方学术界自柏拉图以来形而上思维方式所造成的理性异化,因此,我们也许不必为某种“扩界论”、“终结论”盲目忧心,而应该认真研究中国文论生成、扩容、发展的自身规律,梳理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重估中国文论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1[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6.

[3] 钱玄,等.礼记: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1:500.

[4] 黄霖,等.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先秦至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

[5] 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7.

[6]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34-196.

[7] 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8.

[8]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9] 爱德华·B. 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0.

[10] 江文也.孔子的乐论[M].杨儒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1]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3.

[12]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6.

[13] 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乐论选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1-22.

[14] 龚鹏程.国学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15] 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M]∥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19.

[16] 黄振民.诗经研究[M].台北:正中书局,1982: 294-295.

篇10

因为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对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破坏,比如,损害了资源植被或者对原有的河流进行了改道处理,也制约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科学合理利用。因此,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2.1影响了水资源环境

蓝梦水库地处铁力市区东13km处,附近有2条河流经过,一是铁甲河,二是松花江分支,这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正处于此处。在修建的过程中,必然要将将原有的河流截留处理,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提条件,但是一旦截留原有河流,就会影响下游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正常使用,而且也会使河流及周边环境中的一些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严重的会影响很多动物的繁殖、洄游越冬等正常生理现象。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就科学地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破坏程度,避免对原有水资源环境造成过大的损害,同时,在施工中尽量有效地处理一些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防止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下游对水资源的利用。

2.2影响了空气的洁净程度

蓝梦水库在修建过程中,为了开发资源的利用率,修建水库过程中,堤坝及建筑设备设施的施工,会动用土方的开挖、修建施工用的道路、引渠排水等施工均会产生粉尘、破坏附近的植被,这对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会释放很多水泥、粉煤灰等粉尘污物,对居民生存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一旦吸入肺内,就会损害肺部功能的正常发挥,时间长了将使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当注意严格约束和引导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对粉尘污物的随意排放,防止污染空气。

2.3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很多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都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如果在施工中随意丢弃生产废物或者生活垃圾,或者随意堆放生产设备和施工材料,就会使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出现淤塞河道或者水土流失情况,给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4影响了噪音的有效防治

目前在很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都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噪音污染,由于很多施工企业为了缩短工期,作业机械设备经常会马不停蹄地运行,马达的轰鸣声就会给周边的居民带来很大程度的噪音,影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充分注意噪音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尽量降低噪音的危害程度。

3解决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在施工中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蓝梦水库的修建,做为一项利民建筑工程,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建筑施工中,要坚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与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同步进行,在施工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在施工之前,对于施工计划的制定中,应当提前制定相关的环境污染预防措施,通过有效的解决方式以方法,避免或加强改进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还应当加强引导、约束,避免或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在施工中要使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还应当加强生态环境科学的合理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

3.2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动态监测

施工企业在水利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建立健全生态工程系统结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施工计划与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对于生态工程施工中的水、土等资源进行严格的计划与使用,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同时在施工中,还应当避免施工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能源与废液的排放要注意环保,并且做好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深入把握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更新以及配备专用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设施,及时收集、梳理、分析监测数据信息,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增强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施工现场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科学、合理地保护。

3.3有效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很多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都具有比较大的规模,例如,三峡水电站的建设、珠江三角洲发电厂的建设等,在这些大规模的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研究制定施工规划方案,尤其要注意在制定施工计划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尽量避免或杜绝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施工,以及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方案,对于环境产生影响的施工,要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或提出改进措施。现场监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力度,促进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有效地对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环节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控制好对废弃物、污水、垃圾的排放,控制好对施工材料和生产设备的随意堆放,同时注意有效控制噪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加强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土地、水流等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控制,实现水流工程项目施工与生态环保保护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资源,例如,水资源,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加强其利用率。即无论是在施工的初期,还是进行新型项目的施工,还是进行开沟挖渠,或者是进行地基基桩施工,对于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要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价值,充分的利用各种材料与物品,可以实现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由于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开发新资源造成的污染的同时,还降低了资源的使用率,在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间接的创造了社会效益。

3.5加强环境保护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例如,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适当时间的选择,来降低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如在施工时,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施工,可以利用白天的时间来进行施工,在城市生活的掩盖下,能够避免施工噪音的传播,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引起的不利因素。在进行土地资源的使用上,要合理的进行利用,完善设计。

3.6健全各项环境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