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律职业道德,含义,基本原则,特征,功能
[摘要] 摘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基本原则、特征和功能五个方面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阐释,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与价值。
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是法律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则是强化法律职业意识的前提条件。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总和。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构成了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法律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主要包括:
1、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法律职业人员的权力和权利来自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职业人员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和正确使用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一原则在法律职业主体的相关法律中都有反映。
3、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发挥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精神,才能顺利完成职业任务。法律职业是享有崇高威望地位和声望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虽然各司其职,互相区别,互相监督,但也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虽然担负的职责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法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法律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严守纪律,依法执业,不超越职权擅自妨碍其它法律职业人员的正常办案,同时还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谦恭有礼,遵守有关司法礼仪。
4、恪守职责、勤勉尽责
恪守职责、勤勉尽责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严格遵守基本原则。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是恪守职责、勤勉尽责的基本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认清自己的职责,还要在履行职责时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按照要求做好每一件工作。
5、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原则,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法律职业活动中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不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做出违反法律以及行业规章规定的行为,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坚持这一原则,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具有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无私奉献,敬业献身的精神,这也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不辞劳苦,辛勤工作,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和更强的约束性等式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主体的特定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所规范的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
2、职业的特殊性
职业的特殊性是指法律职业主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制度的实施和保障,对于这些职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体现职业的特点,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职业的先进性和树立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职业的政治属性。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一个国家的法律职业人员必然要服从于这个国家的政治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要求,具体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上的这种政治要求在任何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也是道德的政治化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反映。
第二,法律职业的法律属性。法律职业是运用法律和实施法律的工作,工作的内容与法律密切相关。由于法律是国家以强制手段来调整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规范,与社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精确性和公正性,在客观上就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应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才能有效地维护和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三,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法律职业的专业性很强,每个法律专业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法律职业的专业性是法律职业的高层次的重要因素。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属于法律的实践人员,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更强的约束性
更强的约束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相对于一般社会道德而言,具有更强的约束性。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职业人员要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法律职业道德总是和法律职业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四、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由于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通过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行为]和生活表现出来。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包括示范功能、调节功能、提升功能和辐射功能
1、示范功能
示范意义上的法律职业道德是对法律职业者个人和法律职业环境的具体道德上的描述。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大多数有自己的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本身就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职业人员中树立先进的法律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调节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整个社会调节中的一部分,因此,调节功能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最主要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法律职业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法律职业人员的行为和实际行动,以协调法律职业人员之间,法律职业人员与法律职业服务器对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法律职业道德进行调节的特点在于,通过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的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方式手段,使法律职业人员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协调各种相关的社会关系。。
3、提升功能
我国法律职业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法律职业道德的水准差异较大,且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升整个法律职业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人员的提升作用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来实现的。。
4、辐射功能
法律职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职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影响。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在于树立良好的法律职业的形象,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具有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的激励来实现的。
只有对法律职业道德有了全面、准确地认知,才能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收稿日期]2009-12-02
[作者简介]李艳荣,1979,女,汉族,山西平定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篇2
【关键词】高级烹饪技师;责任感;职业道德;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
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应该走出固有的模式,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培养高级烹饪技师的全方面才能,而不应该只是培养其“技术水平”。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高级烹饪技师也不例外,需要新鲜的活力注入,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一、高级烹饪技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做一位好的烹饪技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亦即厨德。厨德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守则则是厨法的重要保证,能起到监督提醒作用。因为厨房的工作守则,是保证厨房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每一位在厨房工作的人,必须遵守自己的职业守则。在成为烹饪技师之前,也必须学好“高级烹饪技师的职业道德”,具体归纳总结如下:
1.一名合格的高级烹饪技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正派,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作为一名高级烹饪技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菜肴质量。
3.高级烹饪技师还应该具备有良好的心量素质,有宾客至上的职业道德观,能正确对待客人的投诉,一切让宾客满意。
4.在日常工作中,高级烹饪技师应该时时处处注意节约,杜绝消费,不私吃私拿集体的物品和食品。
5.此外,热爱集体,诚恳待人,心胸开阔,助人为乐,要树立本身自尊、自重、自强的自豪感,这也是一名高级烹饪技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6.除了要勤于学习,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外,高级烹饪技师还应该注重搞好厨房的卫生,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了解消防知识。
7.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应该讲究礼貌,工作时间内不吸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员工对仪表仪容的认识。
8.高级烹饪技师的站立姿势要端正,遇有主管部门或客人检查,参观厨房,应该表示欢迎,不可端坐无礼。
9.工作时,不准与楼面工作人员随便嬉戏、闲聊、打闹。但时,要与楼面工作人员互相支持,帮助,在工作中要做到协调、配合、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完成本店的工作任务。
二、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培养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这对于高级烹饪技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高级烹饪技师就是要学会“技术”即可,职业道德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帮助,这就错上加错了。不能让烹饪专业的教育走向“技术”的误区,要让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深入人心。
(一)培养目标狭窄:以操作技术替代了职业道德的教育
高级烹饪技师具有很大的市场,但具有较小就业范围,只能在饭店、酒店等地工作。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没有重视职业道德培养的人都很难在工作岗位上有很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以技能教学替代了职业道德的教育
现如今对于餐饮企业高级烹饪技师的要求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掌握一门技术,而是具备完全的职业道德,能够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修养和创新才能。而餐饮企业的师徒传授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对于职业道德培养的帮助很小,它只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否定它,但是一旦师傅没有职业道德,徒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职业道德。
三、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培养与教育的途径
21世纪的新型人才应该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很好的背景,但是对于别的专业也有不错的理解能力,能够通晓文艺、体育等,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参与度。所以说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单纯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是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新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代的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指向,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注重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
现代餐饮企业需要的高级烹饪技师需要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表明他们不但要掌握一定的高级烹饪技师职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视野,只有具备这两方面才能有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熟知与烹饪相关的知识,能够知晓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地方民俗以及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例如养生知识,食物卫生等等。具备了这些文化知识,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第二,要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了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自己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才懂得享受生活,了解生活。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式除了了解人文知识,还要知晓艺术和运动。只有有了丰富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工作机器”。
(二)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时重视创新素质的培养
现如今面临着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具备开阔的视野,才能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有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主人翁意识,在烹饪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学生的地位,不是一味地听课,而是让自己学会自我管理、评价、思考和探究,能够在不断的钻研过程中超越自己;第二就是具有批判意识,在一些权威的教材面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信权威,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那样永远难成大器。只有不断地从原材料、菜单、器皿、色香味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
(三)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
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都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就表示来自餐饮行业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餐饮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必将越明显。烹饪行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给高级烹饪技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进而引申成为心理问题。
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人比较容易浮躁,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这就会影响自身稳定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在进行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帮助准厨师们提高心理受挫能力,一旦具备了这样承受挫折的能力,那么在面对客人的不理解时,就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而不是唯唯诺诺。提高心理素质才体现在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要掌握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面对顾客时,能够心平气和,而不是急于理论,这样只能将问题复杂化。最后就是要能够适应社会,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淡然的态度面对一切,不能够欺骗自己,要将自己看做是有价值的人,那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指烹饪技术的培养,要从职业的道德出发,让烹饪技能获得新的生机和动力源泉。由于社会的发展,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教育也会在将来的发展中有更加喜人的成绩出现。在未来高级烹饪技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道路上,将会有一股势不可挡之势,为高级烹饪技师培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赵渝青,鲁丹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张小同.中西方职业教育体制优势与劣势对比谈.[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
[3]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4]唐丽萍.探讨解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2012(03).
篇3
【关键词】驾驶人;道德;修养
驾驶人职业道德是从事驾驶工作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和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安全第一,防范事故,是驾驶人职业道德范畴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既是驾驶人自身的愿望,也是社会公众对驾驶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驾驶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实现安全行车的美好愿望。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驾驶人道德水准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有人感慨讲奉献的人少了,明哲保身的人多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照样有人挺身而出,有奉献精神,社会总是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社会各行业间的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正在不断加强,由此联想到日益庞大的驾驶人队伍,其职业道德的高低,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人试就如何提高驾驶人职业道德修养,谈点个人见解。
一、当前机动车驾驶人队伍的基本现状
机动车驾驶人是一项特殊性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机动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驾驶人队伍越来越庞大。驾驶机动车的人已不再是完全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更多的成为人们生活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驾驶人队伍存在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非专业化。非专职驾驶人人数的大量增加,整体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交通法规以及各种规章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很难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道路交通现状。二是驾驶人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差异,影响到交通安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上这些都增加了社会运行与交通管理成本,因此,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些不良表现
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必须遵守各项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同时还必须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时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欲超车前车不让,产生报复心理。有些驾驶人在行驶途中欲超车,前车不及时让车,就觉得心里不舒服,超越前车后,产生报复心理,故意减慢速度,立即右转方向别车或急刹车,稍不留神就会人为地增加事故频率。
2)三成驾驶人夜间车辆交会不关闭及滥用远光灯,只图自己方便,无视其他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如果始终不关闭远光灯,会造成其他车辆驾驶人、骑车人和行人眩目,人为增加夜间不安全因素。
3)故意遮挡车牌或占用紧急车道。雨天开快车,泥水溅行人。雨雪天气,道路积水,路遇行人,不减速避让,任凭车轮高速冲过积水,飞溅行人一身,漠视车德。
4)肇事逃逸。个别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是立即停车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案。而是置伤亡者于不顾,存侥幸心理,驾车或弃车逃逸。更有人性泯灭者,将伤者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抛弃,致使事故受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延误时机导致人为死亡,构成刑事犯罪。
5)酒后、醉酒驾车、毒驾、飚车,频频见诸报端,这种驾驶恶习越来越多,缺乏对生命的应有尊重。
6)严重超载。有些驾驶人或车主受经济利益驱使,车辆严重超载,尤其是在交通管理相对薄弱的地方,驾驶人见有机可乘,无视道路交通法规,视他人生命于不顾,载客车辆大大超出限额人数;货运车辆更有甚者,超过限载吨位的一倍甚至数倍以上,这种严重超载超重的车辆,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造成路面损坏,降低车辆制动效能,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对社会危害极大。
7)闯红灯、超速行驶及高速路上追逐竞驶成了一些驾驶人的习惯。这种行为很容易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自身安全。
8)有数据显示,六成驾驶人在驶过斑马线时,未减速让人,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9)不讲社会公德。少数驾驶人员忽视职业道德,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片面认为驾车只要不违反交通法规就行了,其他一律置之度外。因此,有的驾驶人在行驶途中遇到交通事故,路人或伤者求救时,不停车救助;有的驾驶人路遇违法乱纪行为,不敢制止,任其不良后果发生等等。
以上种种迹象,追根溯源,都与职业道德缺失有关。因此,重建道德架构,拯救驾驶人职业道德滑坡,迫在眼睫。
三、交通事故与驾驶人职业道德的关系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多要素配合失调引起的,其中人是主要因素。对车祸的分析表明,90%以上的事故责任在于驾驶人员的主观因素,而因汽车和路等的客观因素诱发的交通事故不足10%。因此只有从驾驶人自身做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行驶中分析判断的能力及驾驶技能,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人如果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交通事故的发生就会从偶然走向必然。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驾驶人必定对工作认真负责,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必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加强驾驶人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成为当务之急。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教育、法律约束、制度规范、社会监督等多管齐下。
篇4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_____________和医疗技术是搞好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
2、___________________是医疗活动中医德要求的一种普遍形式,也是医务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3、基础护理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严守纪律,坚守岗位;工作严谨,严防事故;团结合作,协同一致。
4、医德特殊规范反映了各种医德关系的具体特点,是不同的医务人员各自遵循的。
5、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6、卫生资源使用的医德要求是:反对浪费,限制增长,,提高效益。
7、在人体实验中,对受试者的尊重应始终居于科学和___________的重要性之上。
8、“健康”的现代涵义:“不但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有完满的心理状态和。
9、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是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核心。
11、《国际护士医德条例》中规定护士的职责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12、凡引进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必须遵照新技术准入要求,先经医院___________,然后报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后方可实行。
13、新技术、新疗法开展前,均需___________认真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科室认证同意及科主任签名后,报院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同时提交项目实行的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医德现象是()的表现形态
a、医德意识b、医德规范c、医德关系d、医德理论
2、医德关系的主体是()
a、医生b、医务人员c、患者d、被救治者
3、医德荣誉的客观评价是以()为基础和价值尺度。
a、医德良心b、医德责任感c、社会舆论d、风俗习惯
4、()的医德品质最能体现出医学人道主义。
a、仁慈b、诚挚c、公正d、节操
5、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a、医学实践b、理论学习c、自我反省d、慎独
6、在问诊过程中,()的作法是错误的。
a、使病人理解无误b、对病人的不良情绪立即批评c、不打断病人的思路d、不强迫病人回答有关隐私问题
7、与病人进行交流时,要做到使用()语言、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
a、尊重性b、敬重性c、命令性d、一般性
8、知情同意权包括哪几个要素构成()
a、知情、理解、同意b、知情、理解、默认c、了解、理解、同意d、知晓、理解、答应
9、医务人员对患者馈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必须于()内上交医院指定部门,由指定部门及时退还患者,难以退还的,由医院统一处理。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10、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每年的()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a、9月10日b、9月20日c、10月10日d、10月20日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病历书写必须()
a、客观b、真实c、准确d、及时e、完整
2、医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
a、医德意识与医德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
b、医德的产生与利益关系问题
c、社会经济效益与卫生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d、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e、医德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3、医德依靠()等非强制力量维系。
a、卫生法规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内心信念e、行政律令
4、社会主义的医德关系应是()
a、谋生协作型b、赐舍恩惠型c、友好合作型d、排斥对立型e、志同协调型
5、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医德规范有()
a、一视同仁b、关心体贴c、谨言慎行d、团结协作e、勤奋治学
6、社会主义医德幸福观认为()
a、医德幸福是健康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适当满足b、医德幸福建立在辛勤的工作和带动的基础之上c、首先要关注个人幸福d、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是最大幸福e、必须把个人幸福与集体统一起来
7、医德修养的方法有()
a、慎独的方法b、积善的方法c、自我反省的方法d、示范感染的方法e、学习的方法
8、护理道德的具体原则包括()
a、不伤害原则b、有利原则c、公正原则d、尊重原则e、及时原则
9、下面哪些是《执业医师法》中赋予医师应享有的权利()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e、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10、知情同意权包括(),是患者充分行使自的前提和基础。
a、了解权b、被告知权c、选择权d拒绝权e、同意权
四、简答题:(1—4题,每题5分,第5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什么是医德?什么是医德修养?
答:
2、请回答出《执业医师法》中规定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答:
3、请回答出医院在医德医风群众监督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4、请回答出2004年江西省卫生厅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的“六个不准”的具体内容。
答:
5、请回答出《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中规定的八项纪律。
答: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请根据实际,谈谈你对如何建立和谐和医患道德关系的看法。
(答题要点:1、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价值,他们是医务人员职业价值唯一确定者;2、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3、认真履行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
景市二院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医学道德;2、文明行医亲切热情;3、提高认识默默奉献;4、行为准则;5、医德良心;6、充分利用;7、社会方面;8、社会适应能力;9、不得拒绝急救处置;10、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11、机智而忠实的执行医嘱;12、申报审核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3、项目负责人可行性报告。
二、单项选择题
cbcaabaab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2、bd3、bcd4、ce5、abc6、abde7、abce8、abcd9、abcde10、abcde
四、简答题:
1、答:医德即医务道德的简称,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医德修养指医务人员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教育和锻炼的过程。
2、答:(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隐私;(4)努力提高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答:(1)设立医德医风意见箱;(2)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并定期召开座谈会;(3)公布举报电话(8221027、13879807176)
4、答:(1)不准收受药品回扣;(2)不准收受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购销中的商品贿赂;(3)不准收受甚至索要“红包”;(4)不准收受开单提成,开在处方,滥检查;(5)不准以介绍病人为由,收受介绍费、好处费;(6)不准向病人出售药品或其他物品。
5、答:(1)医疗机构和科室不准实行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方法。(2)医疗机构的一切财务收支应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内部科室内取消与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直接挂钩的经济承包办法,不准设立小金库。(3)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准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4)医务人员不准接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不正当利益。(5)医务人员不准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6)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准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立、分解项目收费或提高标准加收费用。(7)医疗机构不准违反国家有关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定,对中标药品必需按合同采购,合理使用。(8)医疗机构不准使用假劣药品,或生产、销售、使用无生产批准文号的自制药品与制剂。
篇5
关键词:职校生;高素质;职业道德;加强培养
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2011 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职业教育,提出抓住职教发展机遇,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建议。当前,我国迎接产业升级转移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产业工人。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抓好职业道德培养。但在当下的职教工作中,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业的顺利与否以及对我国的产业升级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针对这一弱点进行调整,寻找解决的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职校生的重要内容和塑造新型职业劳动者的重要条件,当今的职校生都已经是90 后,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以及怕苦、怕累,期望值过高也是这代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毋庸讳言,职业院校中的极多数学生学习不用功,缺乏上进心,对未来职业劳动生活缺少信心。职业道德教育就要针对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过渡性特点,树立对未来职业活动的热爱信念,培养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有对这种职业及岗位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自主、竞争、义利并重和学习创新等道德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克服上述弊端不断完善,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职业道德建设。因此,职校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高素质技能人才,更离不开职业道德的系统培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理解和要求早已不再是单纯技能技术上的了,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态度、集体意识、公德观念等内容。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促进新的就业意识,也有利于实现职校发展和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明显弱化,实际教学中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内容单调、方法单一。长期以来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老化陈旧,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新形势的变化。例如,教材引用的案例都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完全忽视21 世纪的一些新的经典案例。
再有部分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讲实际重自我,在教学中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也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
二
面对这种现状,本人认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忽视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
转变以往注重职业技能传授,忽视职业道德培养的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点从课程的安排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专业课占用课时最多,基础课每周至少也有两次,而职业道德每周只安排一次,内容根本不能授完。有的职校由于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教师,就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讲或直接让学生自学。想要转变这一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提高职业道德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使其与专业课同样重要。必须要增加课时,要保证充足的时间把内容授完。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要保证专业对口。如果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也要尽量安排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身正为范才能学高为师。另外,要从考查课改变为考试课。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在考查课上,就会从主观上给学生造成这门课不重要的想法,学不学无所谓,开卷考试能过就行。如果是考试课,在对待的态度上就会认真些,通过这个几个方法,应该可以体现出职业道德课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特别是在案例方面,内容要新颖,时效性强,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教学方法上,大量引用案例才不会造成课堂枯燥,学生没兴趣的状况。辅助主题讲座、调查、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各项基本规范,也包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例如生产行业、流通行业、服务行业、管理工作等都各有各的道德规范。一所职业技术院校包括多门专业的学生,分专业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替代泛泛而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职业道德培训的核心在于训练,即通过一系列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要求,反复强化练习,从礼貌用语和文明举止入手,在训练行为、养成习惯过程中实现对本职工作的信念认同,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即使在结束课程之后,行为的训练也不要停止,在实训期间更要加强,以切实达到增强教育时效性的目的。
3.教师队伍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即师德教育
教师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必须实践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课的教师,更要努力塑造人格魅力,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以无形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良好师德风范的形成,将会在职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显现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作用。
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但是,仅有学校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还有待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篇6
摘要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换季活动的基本准则,对于会计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反观,近年来多地爆发的会计违纪操作、造假账务等商业行为,严重的危害了国家、企业和投资人的利益,而这些都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有一定关系,本文就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关键词 会计 职业道德 现状 对策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它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的进程。会计行业担负着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调节、管理、监督的重任。如果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能很好地发挥其职能。同时,它对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其他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科学研究对财会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1.会计造假
当前的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坚持道德原则,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违法乱纪,牟取私利
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
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损坏国家及社会的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不能对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影响国家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计划等宏观调控,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2.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让企业管理层不能够深入准确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对于企业的发展做出错误的经营决定,损害企业发展利益,同时,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滋生了企业的现象出现,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3.阻碍财务工作者的健康成长
职业道德的缺失势必会导致会计人员自身爱岗敬业精神的减退,对于公司的实际一些财务情况往往不依法办事,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甚至出现会计造假、偷税漏税和贪污受贿等严重违法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会计人员的健康成长。
4.丧失了会计职业本身的意义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其工作中监督的职能变得形同虚设,并且通过会计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舞弊,使财务核算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丧失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意义。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会计人员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高标准要求。它约束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学习会计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够不断的提升自我,而会计道德缺失的群体往往是对于和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导致他们无视自己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
2.社会市场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着变化,尤其在社会体制、社会观念快速转变的市场环境下,社会心态、风气、环境,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部分人价值观受到利益的驱使发生了变化。
3.会计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当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普遍不高,对于新会计转折的理解和执行不够彻底,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逐步下降。
4.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
会计监督机制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社会监督和自身内部监督,在社会监督方面,由于监督机构之间的一些不正当竞争关系,让一些职业道德匮乏的会计师进入了会计行业之中。另外,一些国企领导既是“委托人”又是“审计对象”,这种双重角色不仅使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与管理形同虚设,也是造成注册会计师参与造假的最大原因。再有,企业内部监督收到管理者和决策层的影响,监督力度表现不足,亦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
1.规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一套健全的法律规范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把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吸收到会计法律制度中,使其具备法律制度的特性,并明确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性质界定、责任分析和实施处罚的手段。
2.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会计执法环境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档案。各监管部门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大对《会计法》等法规的贯彻力度,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处,并记入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财政部门要通过严格的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专业知识,严格执法,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以建立诚信档案等手段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3.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讼,取得民事赔偿。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4.提高会计从业资格门槛, 加大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更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利益。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的认定标准,全面考核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道德水平,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其次,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分为从业人员和不从业人员分别进行管理。每年分别进行从业记录登记,两年以上不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人员其从业资格受限制,再上岗之前需要进行相应培训和考核才能从事财务工作。再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要改变现在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的局面,应当增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扩大学习范围,并强制加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通过法律宣传和案例讲解,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富乾,等.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高师财务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杨良超.试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高师财务管理研究.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
[3]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辽宁教育会计通讯.2000(8-9).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 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当前我国食品供给在数量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的同时,危及人民群众健康、生命安全的食品质量问题却时常出现,令人防不胜防。食品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找准问题之源—食品从业人员道德缺失,采取治理措施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1.食品从业人员及食品安全问题界定
从食品的生产、流通、检测等环节来看,食品从业人员应包括农户、食品生产企业主、生产加工人员、流通销售人员、执法监督人等。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质量问题,这有两个层次,一是食品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部分指标超过了国家的标准,但尚未对而人体健康构成实质性威胁和损害,属于不合格但不存在安全问题;二是食品的确存在着“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严重超标,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这两层都是客观存在的“食品质量问题”。
2.食品安全现状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是“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一方面,各级监管部门在近年对食品卫生加强执法检查,权威数据显示,仅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给老百姓创造了总体向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如08年三鹿奶粉、柑橘虫疫情事件,09年农夫山泉“含砒霜”、10年地沟油、化学火锅事件,11年那染色馒头、可燃面条,12年的蜜饯事件等典型食品安全事件;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总人数为20-40万人。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系人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认为,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微生物、环境污染等非人为故意危害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非法牟取暴利、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形势复杂、严峻。频频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动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总理曾对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表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副总理也曾对食品安全问题表态,“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这表明政府高层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已是一种国家乱象,食品治理与维稳相关,刻不容缓。
3.食品安全问题之源及表现
这些年,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现,原因何在?通过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黑幕,我们可以看到,不法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个人和小部分执法监督者等食品从业人员为了追求利益,泯灭良知、唯利是图、执法为利,忘记了社会责任,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人的行为受思想道德观念支配的角度来看,究其原因则是这些从业人员的道德败坏和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3.1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和个人道德缺失。从毒豆芽、“瘦肉精”猪、“咯咯哒”问题鸡蛋、“三聚氰胺”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农户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使农产品外观美、产量高、价钱高,违规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其它化学用品,致使农产品毒素残留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这些事件的出现,说明了个别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道德意识淡漠、公共卫生意识薄弱,丧心病狂地赚昧心钱、黑心钱。
3.2食品加工企业经营者道德缺失。部分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所有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社会责任感缺乏,缺乏企业信仰的强烈约束,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撞时,不惜逃避社会责任以降低经营成本,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肆意践踏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近年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化学火锅”、“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违规企业经营者在利润面前,诚信被淡化,要么是自知其商品的危害,却依然大批量生产,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要么是不明确其行为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盲目跟风,出现事故就以行业群体行为为借口进行责任推脱。
3.3食品加工企业员工道德缺失。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食品企业的绝大部分员工选择了个人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社道德义务。从“口水油”、“ 麦当劳修改过期食品时间”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业人员为了就业,保住“饭碗”,为了赚取更多的计时工资,作为对企业经营者、所有者的违法行为最清楚的人,他们却视而不见、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举报,任凭消费者吃连自己都不吃的“口水油”、“过期食品”,从而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从犯”。
3.4食品流通销售者道德缺失。在食品流通领域,在市场准入制度没有达到有效执行的情况下,一些不法销售者在利益的趋使下,一是售卖有毒有害食品,如毒木耳、毒奶粉、病死猪肉等;二是售卖“三无食品”,即无厂名、无生产日期、无质量标准的食品,也有冒用商标、伪造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如假冒“绿色猪肉”等;三是售卖变质劣质商品,主要是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如“牛肉膏”、“新西兰A级羊排”等。
3.5食品安全执法监督者道德缺失。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食品卫生监管部门为解决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执法为利”,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而把监管职责抛之脑后,为罚款而放任企业违法,甚至 “养鱼执法”。“在办公室看样品”、“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等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致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前,在长达四五个月时间内各级检测机构“均未发现问题”;连小孩都知道昌黎县的假葡萄酒业,监管部门却是“浑然不觉”。由此可见,正是监管部门放任企业违法的“养鱼执法”,才在食品生产领域造成恶劣的“破窗效应”,最终导致了行业整体的道德滑坡。
4.提高食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措施
对于食品从业者的种种道德缺失行为,我们应刚柔并济、教育与法律督促相结合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职业道德、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4.1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食品卫生管理部门要在全社会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力度,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诚实守信的宣传教育,提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业者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做诚信企业和从业者,让消费者放心;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人和事,营造人人讲职业道德、讲社会责任、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
4.2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定期培训从业人员。对所有食品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所有人、负责人和质量安全管理员以及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行业道德伦理的宣传教育培训,教育食品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不得从事任何违法生产、加工、贮存、流通、销售食品的行为。鼓励检举揭发不法行为,对检举揭发者予以奖励,并保护检举者的合法权益。
4.3加强行政监管部门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行政、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待遇,以高薪养廉。同时要教育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要时刻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思想道德觉悟性,做到不为钱所动,不为利所从,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对违法违规,危害国家人民的食品企业和个人要依照法律进行严厉制裁。
4.4以苛严的法律督促从业者践行职业道德。一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重典治乱,对制售毒假食品的企业和个人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提高制售毒假食品的风险成本,使其永无“东山再起”的基础和条件;对监管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要实行责任倒查制度,从严处理,最终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使践行职业道德成为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
总之,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特定时期,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道德的约束与保障,要依靠加强各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各方面的社会责任感来从源头上来解决。只有各方面实现了道德生产、道德经营,百姓才能吃上放心食品。
参考文献:
[1]科技部.我国食品安全台式调研报告[R].2003.
[2]王小锡.论经济与伦理的内在结合[J].哲学研究,2007(6):3-9.
[3]特里 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
篇8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深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对高校指导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高校毕业生民族、性格、爱好等差异巨大,生活阅历不尽相同,所需职业岗位以及自我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好的咨询、指导及帮助,就必须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基础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达到帮助毕业生就业的目的。此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凸显职业指导效果,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指导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2)坚守职业道德,保持良好职业作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为教育事业做出无私的奉献。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开展学生职业指导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指导关系的前提。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好的开展。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同于普通教师,需要其具备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责任感,及对自己岗位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只有积极投身于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学生,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指导人员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保持良好的职业作风,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现状
(1)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略显不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普遍趋于年轻化,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和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从而对指导工作入手困难,影响指导效果。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学院职业指导人员共21人,但经过培训获得指导资格的人员只有4人,这表明,专职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且受专业培训人数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指导效果。(2)从事专职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目前高校中,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属于高校管理人员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而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所占比例偏低。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该校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只有2人,2011届毕业生1286人,这种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而且,多数高校把指导人员列入管理岗位的行列,将指导人员的工作简单地看成事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的工作,有的学校甚至把职业指导统归在学生处。对专职指导人员的工作不够重视,未将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中,忽视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设、发展和研究,这种状况往往造成专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工作量大、业务负担沉重、职业指导工作总体质量难以保证。(3)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目前高校中的职业指导人员,从总体上看专业能力明显不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对就业形势的预测与分析能力不足。对于当前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对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有详尽的了解,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针对已经了解的事实,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但就目前而言,一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对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分析不透彻,不能很好地预测就业形势,因此在进行职业咨询和指导的时候,难以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科研攻关能力有待提高。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工作的主要方向来看,重在对学生就业事务性方面的指导,而参与的相关课题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科研方面的薄弱。并且,多数高校指导人员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开展咨询与指导工作,给予学生有效可行的建议和帮助,而进行相关的科研并不是自己的任务,这种心态造成他们在科研成果取得方面进程缓慢。这反映出当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重视指导而轻视理论及科研发展。
三、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职业指导人员在职培训。第一,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高校要创造条件,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及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指导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系统性、连续性地灌输给职业指导人员,达到指导人员对知识的合理组织和综合运用,拓宽指导人员的知识面,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第二,针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咨询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培训。通过培训,让职业指导人员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以及人职匹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引导职业指导人员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并结合所学专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要针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形势分析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的现状,进行就业调研培训和实践性探索。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提高职业指导人员收集、综合分析、处理就业信息的能力。第三,培养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调研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现状、发展前景、用人计划、所需毕业生素质等要求,从而作出合理的分析,结合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校的工作计划,并且按照计划进一步落实。第四,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定期选派部分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工作或学术交流会议,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组织这些指导人员进行考察和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队伍的结构。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水平,增强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推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2)加强对职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各高校应尝试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解决专职职业指导人员紧缺的问题。高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尚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学校在聘任的标准上最注重的是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熟悉学生工作,这与过去单纯地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的传统有一定关系。在今后的指导人员引进工作中,可以考虑聘请社会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企业人、以及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资的重要补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历,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行业发展特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求职过程中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实现高校职业指导水平的总体拔高,也能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展开。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自身职业素养,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指导水平,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满足其职业指导需要,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走出困境,更好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跃辉.浅谈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J].改革与开放.2009(4)
[2]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3]董树理.高校辅导员工作新途径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4]朱玉安.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浅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4)
篇9
一、发展心理学是个性化指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职业指导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全面把握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样,教师才能在指导过程中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指导。需要注意的是,绝不能忽视发展心理学的巨大作用。
从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学说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潜意识的发现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揭示,从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微观分析到布朗芬布伦纳对个体心理发展系统环境的全方位的解读,发展心理学不仅成为职业指导理论自身发展与建构的基础,也成为实践活动的指南。发展心理学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大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展示了大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和一般规律,为职业指导人员了解和研究学生并选择正确职业指导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来源
职业指导的第二步,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其进行人性化的引导和帮助。人性化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和尊重,既来自于教书育人的朴素感情,也来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升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个性等因素构成的非智力因素是人的活动的动力系统,是催化剂。职业指导人员必须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尊重、信任和支持学生,把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创造、潜能、自我实现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三、心理咨询技术对职业咨询的借鉴意义
在职业咨询过程中,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增强职业指导的有效性。这主要包括咨询关系建立的技术、倾听或参与的技术和影响来访者的技术。咨询关系建立技术又包括具体化技术、立即性技术、面质技术和沉默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平等的咨询关系。传统的职业指导是教育者说的比听的多,道理比实例多,批评比认同多,缺少真诚的倾听与共情。所以,以后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所处的困境,对其感受适当地给予情感反映并表示尊重,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
咨询人员还需要具备三种非常重要的态度: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真诚会使学生感到诚恳而有人情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共情所表达的是一种理解与支持。这都是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四、职业心理测量工具的应用
职业心理测量的意义,就是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及兴趣来选择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心理测量主要包括三部分: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兴趣是职业选择与指导的重要依据,是职业心理测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力倾向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与他所从事的工作特点相匹配,那么就容易得到成功。笔者提倡“用人所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能力倾向测验也是职业心理测量必不可少的。职业人格测验就是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的未来工作绩效。
在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无论是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时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测验,还是进行一对一辅导时所开展的就业咨询,以及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时所进行的内心体验和正面激励,无不运用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很多学生遇到的就业问题,其实就是心理问题,可以说,如果没有心理学知识作为就业指导人员的重要知识储备,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就业指导工作的。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144。
篇10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
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它能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所有的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注意时时处处在细节中体现出公正的意识。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