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学的概念

篇1

初中物理一开始并不难,只是一点基础知识,但随着知识点的逐渐加深,物理难度增加,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逐渐处于被动局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迎来了以新课标为指引的教学课改的展开。知识是在真实具体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学习的环境越逼真、越生动、越融洽,学习就越有效率。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物理内容中的情感,使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和新教学理念接轨,教师们积极努力,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但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举行的教学活动,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依然处在被动的现,如何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呢?

1.主动的关键是心动

长期被动的学习,学生也逐渐习惯了,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机械的听教师的安排,是以往学生学习的现状,因而,学生也养成了让老师将知识掰碎了揉烂了喂给自己的学习形式,内心也养成了懒惰被动的不良习惯,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让学生心动,即让他们先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和现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2.让创新带动主动性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利用这份好奇心,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备了这种思维,学生才能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现状,不再满足于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而是自己有主动发现问题的动力和源泉。教师也要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首先要科学设置问题,以有梯度、思维容量、新奇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主动性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在这一问题的解答时,教师不再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画图,而是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在偷懒,也无法偷懒,并且面对这样形象的问题解答方式,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主动画图,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一时间教师成了辅助,成了配角,学生了成了主角,他们互相质疑,互通有无,有的同学绘图思路清晰简便,便于理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种思维的固有形式,达到了创新思维共享的可喜局面。

3.在物理知识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充分运用初中物理知识和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我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情境,以锻炼他们运用物理课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三国时期, 传说诸葛亮曾发明过一种军事报警信号, 后人称为孔明灯,它是用很轻的竹皮儿做骨架, 用棉纸糊在外面,只在下面留口,口的下面设一小架,放一小盘内有松香点燃后,灯笼就慢慢的升高,直至升入高空,请问这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学生们差不多都放过孔明灯,当一听到这个问题时,都很兴奋,便开始积极的思考他的科学原理,有的同学说是空气受热膨胀,有的说是热能变成了动能,真是众说纷纭,眼看同学们争执不下,我不得不给以提示,即热气球的原理,还有就是浮力的知识点等,结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通过这样和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结合,思考并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学我们学起物理来更是信心倍增。

4.角色互换,教学相长

篇2

摘要:森林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在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模式的单一,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基于森林动物教学问题展开论述,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森林动物学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森林动物学;教学现状;改革原则;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森林动物学暴露出诸多的教学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基于有效的改革,尤其是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对森林动物学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改革价值。

二、森林动物学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森林动物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传统“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实验学习环节,缺乏有效的实践性。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森林动物学的课程内容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中,以验证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活动,这与探索实验的教学目的相违背。

实践性教学是森林动物学的核心教学模式,其在组织开展中,需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而实际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认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反而不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传统的森林动物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森林动物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概念多、名词多,因而教学活动相对枯燥。传统的森林动物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缺乏创新性,进一步加剧了教学活动的枯燥性。教学内容的陈旧主要体现于教学形式单一,章节内容过于文字化。基于这种教学现象,其教学活动的氛围欠缺,“学生学的枯燥,教师教的累”,是当前森林动物学教学的最大问题之一。

森林动物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因而在组织教学中,各教学内容相对缺乏创新。尤其是基于生物技术发展,而构建的动物科学,在实际的教学中的引用较少,使得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发展存在差距。这点是当前森林动物教学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尤其是实验课程的课时不足。森林动物学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实验课程,是森林学的重要部分。当前的森林动物学,在课程设计上缺乏合理性,实验性课程缺乏,尤其是开设的实验课程,在教学课时上明显不足。在试验课程中,师生都带有“应付”的感彩。

基于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其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相对缺乏。尤其是研究性的教学资源,是森林动物学发展的核心,因而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三、森林动物学的教学改革

教学是森林动物学在新时期下,适应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对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发展,是实现其有效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教学改革原则。一门学科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改革的有效性,是改革的核心工作。因此,在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基于合理的改革原则,这样才能实现良好改革的效果。

1.有效性。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其有效性,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要以课程大纲为核心,进行科学合理改革。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改革的尺度,也就是改革的形式、内容都需要满足教学的需求。

2.适应性。森林动物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因而其改革需要与动物科学相适应。教学改革势必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本质性的改变。其在转变的过程中,改革的内容要与最新的科研、教学相适应,这样更有助于改革效果的实现。

3.统一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其在改革中需要遵循统一性原则,也就是,教学改革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各方面进行统一的教学改革。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改革工作的开展也要统一化,这是保障改革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方面。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森林动物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因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核心。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基于科学的改革原则,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是森林动物学改革的重点。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无疑是对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的发展。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森林动物学注重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等学习活动。这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是学生研究动物学的基础能力。

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基于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选择性学习。也就是说,基于选择性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全面性。森林动物学的概念、名词比较繁杂,因而选择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具体的教学,这点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尤其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随着森林动物学的发展,其逐渐成为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因而,对其教学内容的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是森林动物学科发展壮大的基础。森林动物学在内容的改革中,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系统化,是其内容改革的重点。而且,教学内容偏向于探究性,以增加实验教学的开展。同时,课程的课时安排,需要基于教学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计划。

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发展,还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性。也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是动物教学最好的方法。教师基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程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同时,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是改革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其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3.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过程,其注重互动环节的突出。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尤其是课前的引导、课后的指导,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教师需要基于各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同时营造好教学氛围,而对于课后的指导,主要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已做好教学指导工作。

4.实验教学改革。森林动物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因而在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改革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进行,尤其是教学形式的改革,是实验教学的改革重点。实验教学的形式很重要,尤其是学生探究,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动物实验的时间长、操作复杂,因而课时的安排相对要多些。同时,实验教学中,多以探究性教学为主,尽量避免验证性实验的开展。

四、结语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森林动物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基于有效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森林动物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春,吴少斌.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畜牧业与饲料科学,2010(09).

[2]王建礼.动物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河南农业,2008(14).

[3]黄斌,李芬.动物学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乡学院学报,2009(05).

[4]史怀平,史新娥.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J].畜牧兽医杂志,2011(05).

篇3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实验效果;准实验设计;难度;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37-03

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讲解-操作-指导-作业,预习的针对性,讲解的精炼性、具体性、明确性,操作的主导性、明确性,指导的高效性,作业的反馈性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1)设计不同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供实验对比使用;(2)运用不同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动物学对比试验;(3)总结分析动物学对比试验结果,提出有利于学生动物学实验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比试验,提出更加优化的实验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教学策略的改革与优化,更好地指导动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发展学生的动物学实验能力。目前,有关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理论[1,2]、实验教学途径[3,8]、实验教学设计[5]、实验教学评价[14]、实验教学技能[4-7]、实验教学方法[8-13]的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多基于课程教学的角度,而课堂教学层面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多采用教学经验总结及教学行动研究,而教学实验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动物学实验课堂教学,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包括实验教学过程、模式、方法、评价、手段等内容在内的实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抓住动物学课堂实验教学这一主阵地,改革实验教学策略,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准实验设计、非随机化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非随机化分派受试者于实验组、控制组中,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后,让实验组、控制组均接受后测,以比较两组后测之差异。

1.实验设计。仅施后测的准实验设计。实验组是2010级生物2班;对照组是2010级生物1班;自变量――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包括传统策略与改革策略;因变量――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实验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后测均分体现,同时参考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及当次实验作业完成情况。

2.减少误差的无关变量控制。①由同一教师按2种实验策略实施教学实验;②随机分派受试学生,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③保证2组学生接受学习时间基本一致;④事先不通知学生接受实验,进行测验;⑤后测试题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⑥教师对2组学生的辅导尽量等同。⑦应有实验重复;⑧实验条件基本一致;⑨由同一个教师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后测阅卷。

3.统计方法: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4.后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方法。①难度的概念:指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说测验的难易程度,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一般规定难度在0.3~0.7为宜,0.5时最佳[1]。②难度计算方法。P=X/M(P代表难度;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③区分度的概念: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区分度的衡量标准为:在0.4~1之间符合要求,区分度越接近1,则说明区分度越大[1]。④区分度计算方法。D=(PH-PL)(D代表区分度,P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得分率,P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得分率)[1]。

5.两种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的设计。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作业;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总结―实验作业―试验考核。

二、结果及分析

1.后测试题分析。用来衡量动物学实验效果的后测试题是自己编制的,为了说明该试题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该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行了分析,本测量试卷有三种题型,第一题选择题(20分),共10小题;第二题是问答题(10分),第三题是填空题(20分),共10小题,总分为50分。题目设计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个领域。各题难度及区分度见表1.本试卷难度为0.68,区分度为0.561,均符合要求,说明试卷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用来测量学生的实验效果。(一般规定难度在0.3~0.7为宜,0.5时最佳;区分度的衡量标准为:在0.4~1之间符合要求,区分度越接近1,则说明区分度越大[1]。)

2.后测实验成绩统计。对比试验后,按照统一的考试时间,对实验班(33人)与对照班(34人)进行了后测,实验班及参加试验的所有被试各分数段与对应人数见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题测验的得分情况见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成绩分布见图1。

3.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的比较。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进行了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检验表明:p

4.其他实验效果评价指标。评价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主要采用上述纸笔测验,还采用口试评价学生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辨认测验了解学生对实验标本结构的识别,观察学生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比较了实验解剖成功率及实验态度,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表现存在一定区别(表4)。

三、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①两种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的设计。分析总结现用的动物学实验策略,称之为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作业;反思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的不足,构建了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总结―实验作业―试验考核。该实验策略是本次对比试验的自变量。②实验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实验后测成绩,另外,还参考了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态度、形态结构的辨认测验等手段。试图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考察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情感的变化,实验效果评价指标是本次对比试验的因变量。③研究结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实验组(2010生物2班)和对照组(2010生物1班)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后测成绩与对照组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且差异极显著(p

2.教学分析。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与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相比,在教学程序上缺少了试验考核和实验总结的环节,不能较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缺少目标驱动,也没及时总结反思实验的成败与得失,既影响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实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而采用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教学,学生知道实验结果与实验目标的差距,能分享成功的喜悦,也有实验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学到要求的程度,因此,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表现较好。

3.教学建议。①有关实验教学策略改进建议。根据对比试验的结果,有必要对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完善。主要加强实验考核和实验总结环节的改革,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过程的考核与实验效果的考核,实验过程的考核是试验考核的重点,建议每次试验设计该次实验的评价检核表,评价实验过程及技能水平。实验评价检核表是一种实践评价工具,包括操作过程检核和作品评价两部分,操作过程检核又分实验设计检核和实验步骤检核,评价等级只用通过及不通过表示,它所评价的表现行为特质通常不是属于连续性变量资料[1]。目前,实验过程评价占实验总成绩的60%,但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使该过程的评价公平、公正、客观,应该加以研究,以减少评价的随意性。②建议设计实验检核表和实验反思,并增加到学生实验报告册里,调整学生实验报告册的内容及格式,以改变目前实验报告主要评价学生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评价的现状,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0-194.

[2]徐作英,王重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郑清梅.延伸动物实验课堂,营造创新思维场所[J].生物学杂志,2010,27(5):102-107.

[4]杜晓光.动物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4-137.

[5]马纲.动物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探索2009,28(7):120-176.

[6]耿雪侠.生物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9,28(2):58-67.

[7]田丽.改革动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技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2):84-96.

[8]黄斌.动物学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25(4):78-93.

[9]魏伍川.改革动物学实验课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式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6(8):35-43.

[10]张大治.《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23(7):134-145.

[11]张志强.提高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与体会[J].安徽农学通报,2008,12(9):96-112.

[12]韦仕珍.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08,12(S2):91-142.

篇4

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这个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药的药理研究自20年代初,陈克恢研究麻黄[1]以来,研究方法逐步完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就是中药药理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药药理学从中药和药理学脱胎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基于此,有必要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进行整理、探索,为进一步指导中药药理学发展、丰富实验动物学的内容起作用。故本文试图较系统地论述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作用,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探索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指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它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证候动物模型、人类病证动物模型三部分的内容,它既是实验动物学的范畴,又是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核心。

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

2.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石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体内过程,从而阐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它包括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三部分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1.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 中药药性药理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毒性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如梁氏用温热药建立热证动物模型,再用寒性中药龙胆草、黄连、黄柏、银花、连翘、石膏治疗,观察中药寒凉药性的药理学基础;用寒凉药建立寒证动物模型,再用热性中药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白术治疗,观察中药温热药性的药理学基础[2]。又贲氏应用血虚肝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的归经药理[3]。

2.1.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 中药实验药理是中药药理的研究核心,中药实验药理主要是应用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研究中药功效的药理作用,揭示中药功效的现代内涵。中药功效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药学中的体现,对中药功效的揭示,必须以中医证的研究为基础;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证在实验研究中的载体,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如研究补气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能抑制正常动物离体器官小肠的运动[4],对正常在体动物小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5];但能增加脾虚动物小肠推进运动[5,6]后者与临床实际相符,与补气药健脾益气功效相符,是健脾益气功效在肠功能中的体现。这个例子说明,建立和使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才能真正揭示中药的功效,丰富中药实验药理的内容。

2.1.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临床药理的桥梁 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方兴未艾,但学科有待建立。由于正常动物的结构形态、功能代谢与人类的病理状态相差甚远,故必须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来连接中药实验药理与临床药理的研究,为中药临床药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2.2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中医药的学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实验研究体系,缺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规范、指标体系和方法论,致使其理论研究对实践缺乏推动作用,与世界医学缺乏共同语言。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实验模型。弥补了中医药研究的不足,成为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中介部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2.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中医以系统-综合医学模式为特征,坚持功能主义的原则和 视角来研究人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将弥补现代以形态结构为原则进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标体系,丰富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增加,又将丰富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的内容,对实验动物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实验操作技术进行重新认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深入研究,将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2.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可用正常动物观察药物对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新药的疗效。但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药物的反应常有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对正常动物无药效作用,而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则有治疗作用,如清热药对发热动物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动物体温则无影响。因此,仅用正常动物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药有效性,必须选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对病理状态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有效性。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3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自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首次记载用精米喂猫、犬造成脚气病模型以来,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已初具规模,分为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三类。

3.1 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如发热动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动物模型、肥胖症动物模型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发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并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无胸腺裸鼠、重症肌无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

3.2 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自60年代邝安建立第一个类“阳虚”动物模型[7]以来,已用200多种方法,复制建立了肾虚证、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血瘀证、血虚证、肝郁证、寒证、热证、痹证、里实证、厥脱证、温阻证、温病等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动物身上复制的中医药证候,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独具一格的有别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3 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 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医学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证动物模型、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把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中西汇通。另一种是在中医药病证理论指导下,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8]。这方面的工作急待开展,以深化中药药理模型的研究,纠正证候动物模型难于深化、不好应用的不足。

4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是应总结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理论,加大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和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科研规范、研究体系,为中药新药研制和开发、中药药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发展、中西医合流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也将为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克恢,Schmidt T. Pharmacol Expt Therap,1924;24(5)∶339

2 梁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

3 贲长恩.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增刊)∶23

4 黄树明,等.中医杂志,1988;(9)∶60

5 彭 成,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5)∶6

6  闻集普,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2)∶27

篇5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普通动物学学习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认识不足,接触到的动物类群有限,致使他们对动物的了解较为单一;二是在普通动物学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开发不充分,只是按书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课程教学效果差;三是动物体结构复杂,教学内容中新的名词和概念较多,而传统讲授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对内容理解不深;四是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欠缺,缺乏课程基础。因此,该课程设置对很多新生来说经常抓不住重点,理不出头绪。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发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教学特征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教师可结合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情境、活动规律与行为等教学内容,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将教学内容与丰富的网络资源相结合,利用视觉、听觉、思维等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传播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运用多媒体可以还原动物的生长发育与演化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动物类群和系统发育过程等内容快速展示出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加深印象。利用动画资源,辅以模式图,可以将微观世界现实化,利用影像资源,播放动物活动与行为习性等场景,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多媒体教学设计,应以课程特征为依据,以发挥多媒体优势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不足为指导。具体设计原则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基于课程性质、目的和内容,紧抓课程核心,如动物形态、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和分类等重要内容;二是依据进化原则和认知规律,在结构功能方面按简单到复杂,类群方面由低等到高等,生活环境方面从水生到陆生的形式分别进行组织;三是从整体性和统一性出发,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充分理解动物体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结构与功能、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先从动物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入手,再理解它们生活的环境,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掌握各个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功能和进化等,教学内容选择上做到突出重点,兼顾难点和考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设计优化策略

依据上述原则,普通动物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优化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每章授课内容应突出结构、功能、进化和类群等重点,并用知识框架图来概括;二是以动态演示的方式讲授动物生活史特征、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等内容,用动画来处理微观过程的演化与不同类群的起源;三是用大量图片展示各个动物类群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根据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关系来梳理教学内容,并用结构图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四是基于PowerPoint(演示软件)等常用模式平台,结合当前大量网络资源,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运用相互结合,优化课堂教学。但应注意的是,多媒体设备必须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应用和实施。

五、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以普通动物学课程《两栖纲》章节:“两栖纲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为案例,进行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两栖动物初步完成了由水生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是脊椎动物发展史上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典型。具体内容以黑斑蛙为代表,从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规律等方面入手,分析动物登陆面临的矛盾,阐述其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性和不完善性。多媒体教学内容组织方面,首先,进行水陆环境的差异比较,再分析这些环境变化(差异)会给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带来的矛盾,最后论述矛盾的解决程度,帮助学生理解两栖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与不完善性。多媒体教学方式设计方面,一是利用动画演示动物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一张“鱼类祖先登陆”图直观显示了其演化过程;二是将内容重点,如动物的体重支撑、呼吸问题、保水机制、冬眠和感官变化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利用图片展示鱼和蛙的骨骼特征,鳃和肺的结构,比较两者异同,阐述上述重点问题的主要演进方式;再利用动画区分单循环和双循环模式,比较两者的异同;接着利用结构图演示听觉方面的重大变化;最后播放一段青蛙的实况录像,帮助学生了解其活动规律和部分生活习性,阐明课堂授课重点:两栖类对陆生环境的初步适应性和不完善性,即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两栖类多数以肺作为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具有陆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嗅、视、听和脑发达,但其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殖期仍然在水中。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时空限制。利用影像资源,辅以模式图,将微观世界宏观化、具体化。利用动画资源,展现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成纵向横向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方便记忆和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普通动物学课程的积极性,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六、结语

篇6

【关键词】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健康监护

实验动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支持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前进和发展,而在推动生命学科发展的历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实验结果及其在相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实验动物管理、饲养、动物实验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践者和保障者。在我国近年来陆续颁布和实施《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使职业健康监护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但对于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却相对滞后,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问题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尚无相关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保健问题的法律法规,伴随着近几年来的与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等相关职业病的暴发,许多从事实验动物的单位仍然存在饲养和使用普通级实验动物,因环境设施和质量控制不严导致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动物群如感染共患病的病原体,不仅危害动物健康,还危害到工作人员,威胁人类健康,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等可感染人并可危及生命,很多从事实验动物的单位往往忽视了从业人员的保健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证实验动物的安全与从业人员的健康,规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使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以保护从业人员减少或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是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需引起职业卫生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思考、重视和研究的问题。1 职业健康监护的概念

1980年在国际会议上,职业医学专家提出职业健康监护的概念为: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医学和生理学检查,以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为: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2]。而在实验动物工作方面,如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指南等均要求职业健康安全是整个实验动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2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存在的问题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导致的健康安全问题主要因素可分为四类[3]:①生物因素:如动物本身的皮屑、毛发、粪便以及携带病原体等成了影响从业人员健康的过敏原(致病病原体);②化学因素:为了保证或控制环境因素,大量地消毒试剂或药品以及消毒设备用于环境因素控制过程中,比如甲醛、次氯酸钠等对人呼吸道造成损伤(甚至致癌);③物理因素:实验动物垫料灰尘等、动物抓咬等机械性损伤增加了其职业性暴露的危害;④心理因素:国家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政策上没有明确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所属单位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病保护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保健和福利待遇相对落后;使从业人员因所处工作岗位和环境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原因也导致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产生心理应激,减弱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加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性暴露风险。3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潜在危害及健康监护的对策

3.1 提高对职业性健康监护重要性的认识 承担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的机构、用人单位的管理和从业人员,必须学习、掌握并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高对职业性健康监护重要性的认识。

3.2 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监护的信息管理体系

3.2.1 建立规范的职业性的健康检查内容 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前体检和应急健康检查。

3.2.2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包括 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历次健康检查情况,诊断和治疗情况的资料,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注意妥善保管档案,完善健康监护信息管理体系。

3.3 建立和完善具体保障健康的措施

3.3.1 要加强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保证实验动物饲养和试验设施的规范,保证动物本身达到国家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3.3.2 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的技能,减少因技术和操作的不规范导致的安全事故;重视和加强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清楚地理解共患病的基础知识、临床症状、传播机制其对人员的危害;清楚地认识并严格遵循暴露后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等。

3.3.3 配备必需的防护和紧急救护设施,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3.3.4 加强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暴露因子的实验研究,提前预警和评估共患疾病、实验材料、试剂等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等。

3.3.5 所在单位应加强和重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及福利待遇落实,积极创造学习和生活条件减少职业自卑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3.4 建立长效的职业性健康监护评价体系 根据职业要求进行常规健康和职业病相关检查,并根据从事的岗位需求接种必要的疫苗等预防性措施,将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患者,以利及时得到合理防护或得到早期调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我国在实验动物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起步晚,在相关立法的层面、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实施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规范,保障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职业健康安全理论与实践,辩证地学习,并结合我们的实际[4],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实验动物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最终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和从业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福英,刘田福.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0.

[2] 苏兰欣,周刚.浅析职业健康监护.中国水电医学,2006,(5):312-313.

篇7

关键词:思维训练;数学教学;渗透;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具有从发展常规思维、创造人生存发展基础到引导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培养创造思维和审美意识以及形成高层次文化思维等教育功效。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研究外显行为,同时排斥学习者的内部心理结构和过程,忽视认知、观念及理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动物学习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学习活动中,抹杀了动物学习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因此,它遭到了其他学习理论的批评。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简单的行为技能的掌握,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1]。

1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表现

在数学思维培养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在进行高中数学课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作为教学主体的人在教学中的地位,给学习者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的资源和氛围等。信息技术不是用来约束人的技术手段或工具,而是为人充分发展及自我完善提供了其他工具无可比拟的条件[2]。此外,对比上一种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较为忽视动机、态度等情感因素,同时也不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而数学思维目标涉及青少年的高尚情感、正确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而这种教学结构难以达到培养青少年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的要求。

直觉的判断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思维和符号中要加强消化和理解,这样对存在的事物有一个正确明了的判断。通过对这种直觉的判断和辨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显示出来,例如,通过数学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识别实体时可以通过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培养直觉,能够快速地判断出实体是否是存在或有误差。潜逻辑往往表现在两点:一是全面的,它提出了一个整体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虽然它的某些枝节可能会比较模糊。二是直接的,先入为主的感觉往往一击即中。思想进程的障碍有时不得不暂时中断,由于巨大的惯性前冲直到成为一种潜意识活动将持续到梦想的大脑思维。此功能主要涉及到以下的无意识心理现象:自发性,非解释性和随机性。

2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思维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不是依赖逻辑,是依靠直觉的,很多数论定理是印度数学家拉玛努凭直觉猜出的,但很少给出严格的证明,甚至到现在也无法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但他的地位却恰恰验证了思维的重要作用。在部分材料的基础上,对结论作大胆的猜想,是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出现飞跃。

2.1数学技能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教学方式下,教师在传授内容时,需要在黑板上写很多耗时费力的板书板画,而有些板书板画是只需要快速呈现的,这样就浪费了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要快速呈现的内容放入高中数学课教学课件中,教师在课外先将课件制作好,在课堂上就只需要用多媒体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板书的内容非常科学规范地呈现出来。

2.2主要的数学概念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使用信息技术,也不是使用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因此,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不是衡量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指标,用得着才用,用不着的时候不能强行使用。总之,我们要依据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使用信息技术,而不能片面和错误地追求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信息技术化,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

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3.1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振荡”

情境创设要有趣、有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有趣的、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分组进行实验,自主进行数学思维探究,先得出自己的结论;之后,教师组织全体同学相互比较数学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共同分享探究数学思维。信息技术在其中起的作用一是使学生的结果呈现更加直观快速,二是使模拟演示的现象过程更加清晰明确,及时更正学生的不完善结论,做到及时发现错误,同时也及时印证学生的正确使用数学思维,使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就感。相比以往的数学课,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这种模式适用于现象和结论比较复杂的课程,针对具体的可以衍生出多种变式[3]。

3.2鼓励猜测,注重观察联想,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世界上对高中数学的各种概念、公式及法则等问题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公式和法则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好设备。当我们在教学生掌握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概念之后,再总结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种曲线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统一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在学习中碰到即时的问题或者想法,利用检索工具无法自己很好地解决。

3.3美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

通常我们所说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艺术美、科学美等。数学美是科学美的核心,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数学美区别于其它美在于它具有一种蕴涵美。从古至今,数学美感的审视与挖掘,也是直觉思维的重要源泉。数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创造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几乎都遵循美的创造规律。因此,在数学中让学生领略和体验数学的内在美,有意提高审美意识,是提高直觉思维的重要一环。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特征。

结论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倡整体观念,经常调整教学方法和检验方式,发挥运用思维把教材体系进行合理处理,使教学成为生动活泼,自然有趣的创新思维活动,以“无意”的方式导引学生进入有趣的直觉训练环境。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维,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志平.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1):85-88.

篇8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0-02

动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动物形态、动物分类、动物生理、动物胚胎以及动物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动物生物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以后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毕业后从事动物相关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绊脚石。随着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微观学科的快速发展,动物生物学这一宏观学科逐渐被淡化,课时也被相应的压缩,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少,给该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对动物生物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利用有限的经费进行学科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在综合性大学教学培养计划中,动物生物学课程通常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三部分内容组成,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的基础,本论文将对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一、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

动物生物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动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一般规律。动物生物学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涉及8个无脊椎动物门、2个中间过渡门类和脊椎动物亚门的6个纲[2]。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大量的知识、信息,又不会使学生出现精神疲惫的情况,有必要对我们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

1.突出动物生物学概念的重要性。动物生物学概念是反映动物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本质的思维形式,是动物生物学教学内容大厦的基石。因此,突出概念的重要性,探讨其概念的划分类型和讲授方法,对于提升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生物学概念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遍性概念,另一类是特殊性概念,普遍性概念和特殊性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普遍性概念反映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知识,例如口器就是一个普遍性概念,以咀嚼式口器为代表,其他虹吸式、舔吸式、嚼吸式和刺吸式则为特殊性概念,还有卵生和胎生是普遍性概念,而卵胎生是特殊性概念,等等。在概念讲述的过程中,重点讲述普遍性概念,培养学生利用普遍性、规律性知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特殊性问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阐述动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动物界包含120多万种动物物种,动物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和丰富的科学体系,但动物生物学并非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传统的动物生物学教学内容以大量描述具体代表动物纯形态为主,内容松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精神疲惫的现象,学习效果很差。鉴于此,动物生物学理论内容应以动物系统进化为有机联系的线索,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论述各门类代表动物的具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和行为习性等。精简过细的纯形态描述内容,重点阐述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特征。例如,两侧对称体型、中胚层的出现、真体腔的出现、鳃裂、脊索、羊膜卵等。突出动物的发生与演化、结构与功能、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引入动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动物生物学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形成的体系很早,主要描述动物的形态、结构,缺乏新鲜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对动物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许多有趣的动物生命现象从分子水平得到了很好的解释[4]。因此,动物生物学内容应与目前或最近重大科学发现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特定动物门类的认识、理解。例如在介绍原生动物疟原虫的时候,可以与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相联系,使学生对原生动物的结构、机能以及生活史产生更深的印象。在介绍腔肠动物的过程中,引入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从维多利亚水母中克隆得到的,并因此有3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阐述GFP蛋白发现过程的曲折性,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的表型和基因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另外,讲授假体腔动物门类时,介绍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首次发现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因此有2位科学家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同时,我们还应该指出很多有趣的动物生命现象,例如长寿不死的灯塔水母,以及同样是鸟类,鸽子喝水不抬头,鸡喝一口水抬一次头,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动物界的奥妙之处,培养学生未来的科研兴趣。

二、动物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被高校教师广泛使用于动物生物学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其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以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而直观的信息。但多媒体教学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容易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产生视觉疲劳。在动物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进行以下调整。

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动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发生规律是动物生物学讲授的重点内容。动物生物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而不是静止孤立的。动物的结构往往非常复杂,用一张幻灯片呈现动物复杂的结构,容易使学生产生懵懵懂懂的感觉,不能够让其从动态、演化、形成的角度去准确理解和把握;然而,多个幻灯片的切换给学生一种模糊混乱的印象,顾此失彼。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在黑板上利用画图的形式给学生讲述动物结构的发生形成过程,从逻辑推理的角度使学生掌握动物结构的组成部分,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例如,在介绍羊膜卵的结构时,利用板书充分展示羊膜腔、羊膜、尿囊膜、卵黄囊、绒毛膜以及胚外体腔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完整、清晰的羊膜卵轮廓和印象。因此,在动物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板书教学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各有优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缺少。

2.动物模型的合理使用。动物界的演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高等动物机体,具有器官、系统复杂性以及具体结构抽象性特征,因此在动物生物学教学中,使用动物模型以及器官模型,使学生对动物的整体组成和具体的结构有更为形象、深刻的理解。目前,市面上几乎可以获得从单细胞动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所有门类代表动物的动物整体结构模型以及具体的器官模型,因此多媒体、板书教学结合动物模型的使用势必会提高动物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三、动物生物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动物生物学理论课考核方面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另一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因期末考试内容大多是平时上课所讲述的内容,记忆性东西比较多,学生在期末进行突击复习,考试过后,留在学生记忆里的东西很少,这并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在几年的动物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对该比例进行有所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和平时作业情况。有的同学平时惯于逃课,这样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应该点他的名字,给予其一定的压力。平时作业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动物生物学理论课上的内容,留下一定的疑问,让同学课下回答;另一部分作业是和当前动物领域新的报道相结合。通过网络查找,同学们课下总结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动物领域的奇特、有趣的现象、行为等。通过这些动物的表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表型与基因、形态与机能、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群体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吾玛尔・阿布力孜,马合木提・哈力克.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44-46.

[2]许崇任,程红.动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253.

篇9

关键词: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破坏

 

一、濒危物种的概念

什么是濒危物种?从字义理解,是指接近危险状态的那些物种。科学上说,是指种群小,野外数量不增的生物类群,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种群小,是指组成该物种种群总量的个体数量少,或者数量有限。但如果要问种群数量要低于多少才能认为是数量少呢?我们认为,不同的生物种类应有不同的准则。近年来有人提出最小有效种群的概念,有助于对此的理解。其二是野外数量不增。对有的长期适应进化,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种群,其数量可能是不增的,对于有的受环境胁迫和人类干扰而处于退化状态的种群,其数量也可能是不增的;野外数量不增,可能意味着数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下降,如果这样的种又是上面所指的小种群,那么,就可称之为濒危物种。但真正要确定濒危物种,还要靠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完成。目前,确定一个物种是否是濒危物种的依据主要有,一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编制的濒危物种红皮书(Red Data Book)及其相关的红色名录。二是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制定的濒危物种名录;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该名录是国内有关专家,参考IUCN红皮书的内容,制定国内的红皮书,而后,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有吴生物保护的法律而制定。在上述几种不同的名录中,对濒危物种又各自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我国出版的动物红皮书使用了灭绝、濒危、易危等级别(解众,汪松,1995;解众,陈焰,1997),不同濒危等级的制定可用于不同的场合。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物种的濒危状况处在经常的变化状况,上述濒危物种名录需要不定期更新,这要有相应的专家组织来完成,表1是我国红皮书中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类。通过与我国现存各类生物物种相比较(钱迎倩,1994),大致反映出不同类群生物的濒危状况。

二、濒危物种的保护

物种的保护,一般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

自养保护,即保护区保护,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状态下保持物种的自然生长状态,使之不受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建国以来,我国的保护区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珍贵植物及各种植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立我国第一处自然保护区,截至1992年9月,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08处,总面积560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84%(李渤生,1994);截至1996年底,中国已建立保护区7”处,总面积718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9%(政府白皮书,1996)。《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颁布为物种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圈养保护,即公园保护,指利用动物园、植物园以及相关的国家公园将动植物限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保护。以动物园的发展为例,198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成立以来,我国动物园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动物园和公园动物展区有170多处,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物园有28个(李渤生,1994)。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为濒危动物设立了避难所,对动物的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研究、动物保护和动物学知识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破坏。

基因保护,即基因库保护,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将生物的遗传基因保存下来的方法。例如,中国农科院系统的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在青海省建立的国家作物种子资源库等等。

三、濒危物种的研究

九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系列调研报告陆续出版,如《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态学》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对生命科学的项目申请起宏观调控作用。生命科学部在九五期间支持的重点项目中,包括“原生动物进化和多样性”、“川、滇、藏交界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重要植物类群区系演化的研究”、“重要生物类群的分子系统与基因进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珍稀濒危鸟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等等。上述项目与我国涉危动植物的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破坏。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有赖于项目组主持人及相关单位科研处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关系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生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也已开始批准实施,本项目将对生物多样性、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开展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我国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持续维护提供理论支持。“三志”在九五期间被基金委特批为重大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四、分析与讨论

一般来说,濒危物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物种不是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进入濒危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另外,有的濒危物种也不一定总是处在濒危状态,也可能从濒危状态转向正常。因此,确定一个物种是否为濒危物种,除了上文提出的野外种群小,且数量不增两个必要条件外,还要对物种产生濒危的外在原因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给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我们清楚,虽说IUCN确定了红皮书和红色名录,我国也制定了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这些名录也是需要不断修订的。,生态破坏。不仅应该关注名录内的物种,那在名录边缘的物种,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生态破坏。

在已经确定的濒危物种名录里面,那些物种是否得到有效保护,还有什么科学问题值得探索,是当前的紧迫问题。,生态破坏。我国保护区建设虽说已有很大发展,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濒危物种都划入保护区内。,生态破坏。而且,保护区建设,保护区管理的研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已经划入保护区的物种,其保护状况如何,有无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跟其他发达国家的保护区理论研究有多少差距,是需要关注的。对没有划入保护区的圈养生物,既要开展其生物学、保育繁殖的研究,有条件的,还可能移栽或放归野外。对有的物种,可以使用野外保护和圈养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东北虎、朱鹤的研究可称为两个特例。

本文重点分析了濒危物种的确定准则,濒危物种保护的三种主要类型,即自养保护、圈养保护和基因保护。对自养保护的物种、保护区理论的研究、保护名录的编制、物种濒危状况和机制的研究是主要的研究领域。圈养保护的物种,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保育和繁殖的研究、实验动物的研究、以及各种实验生理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对基因保护的物种,要开展保护方法、保护种类和保护机制的研究,要健全完善的法规,并争取跟国际接轨。中国的环境状况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善,中国应当有能力改善环境状况,也同样有能力保护濒危物种。使物种保护和研究工作早日赶上国际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加连,刘忠权.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2]安慧,崔萍,覃勇荣.关于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篇10

关键词:文化传播;进化;模因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173-01

1976年,牛津大学著名的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除了基因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就是meme,中文译做“模因”。就像基因在基因库中通过跳来跳去的或卵子自行繁殖那样,模因在模因库中通过在广义上讲可被称为模仿的一个过程进行繁殖。

从那时起,关于模因研究的理论――模因论,就一直力争达到一种科学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斯科特•爱特朗已经采取了步骤:初始阶段要通过详细审查说明是否基因与模因可以类比。如果可以类比,将会引发对于具体的因果结构的重要和惊讶发现。如果不能类比,整个研究将被认为非科学的并被丢弃。

一、Meme-as-Germ和Meme-as-Gene

根据类比,模因论文献资料倾向于把它分为两个主要分支:Meme-as-Germ和Meme-as-Gene。“meme-as-germ”是最受欢迎的模因论的解释,它把模因看做是疾病毒剂。这种观点强调对于进化理论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传统的社会科学一直认为文化行为必须最终显示为个人受益的行为,而模因论认为得益于进化文化动力学的是模因自己,而不是大脑,个人或团体。

第二种主要方法被称为“meme-as-gene解释”,它对道金斯最初关于遗传和文化传播的类比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个学派以进化遗传学为科学依据,因此采用类似于“基因视角”的“模因视角”来解释在过去几年模因理论的发展。进化模因论从遗传学得出的主要概念是复制:就像DNA链复制产生相同的自身拷贝一样,模因也可以自我复制实现进化。模因论亦指出,模因自我复制的方式是模仿。

二、复制与模仿

把达尔文的进化思想理论应用于文化研究的思维当然也不是什么新东西。社会生物学及其最新衍生学科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缩小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差距,提出一个在他们的追随者看来早该被称作关于人类研究的达尔文化学说。这些学派把所有人类行为看做是进化的生理和心理变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文化将最终由生物因素上物种的进化历史所决定。这一立场致使社会生物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把某些普遍的行为(例如使用避孕用具)看作是人类在石器时代的本能特性与现有的技术环境产生冲突的不适应结果。

社会生物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的极端简化言论在某种程度上受文化选择方法的缓和,文化的选择性承认人类物种遗传存在一种双重体系:基因传播和文化传播。在这一方面,模因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文化选择的分支,不同于主流的共同进化,它坚持认为复制是文化遗传的机制(而文化选择仅仅假定了一个未指明的遗传机制)。认为文化单元可以像基因一样复制的观点假设那些不连续的、可以确定的单元可在文化内得以区分。模因的立场一直受到主要来自人类学家的批评,他们的理由是:文化构成一个统一的连续体,任何这一体系内的单元都必然是观察者任意的构想。但即使文化单元可适当区分,模因论者坚持把复制作为文化遗传的唯一机制的观点也受到了批评,他们的依据是复制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例外而不是规则。

进一步的观点认为,文化传播的进化特性不受遗传机制定义的限定。苏珊•布莱克摩尔强调模仿是人类物种的显著特征。然而,对模仿的限制受到了哲学家大卫•霍尔的质疑,他认为:对于人类物种的限制严重削弱了模因的跨度和兴趣;这种独特的人类模因论不能把一般的进化趋势解释为一些动物家族智力的提高。

正如罗伯特指出,一个潜在的模因科学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1)是否文化可以被看作是由独立的信息单元传送;

(2)这些单元的传播过程中是否必然要复制;

(3)一种达尔文主义或选择主义的方法是否足以成为文化科学采取的最充足的形式。

模因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反对意见不过是这样一个不恰当问题提出的并发症的样本。在将来,如果模因论想要达到真正的科学地位,模因论者必须应对这些并发症、修改和重新定义他们目前对模仿和复制的概念,以提出一个一致的理论。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UP,1999.

[2]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 [M].New York: OUP,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