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明发展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幽禽鸣两岸,渔家日成市。停午理清楫,晴波作烟雨。”[1]一幅生动的秀美画卷随即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南浔镇志》中记载道,南浔古有浔溪,“自运河东流与震泽莺湖相连,现德清诸水自南来运河,自西来北入太湖,东入莺湖。”“十”字港城镇的分布格局,街巷里弄脉络清晰,E塘故道与古镇水系有机连接。沿岸步行,运河横延,河渠纵横,石桥矗立,历史古建,构成了古镇悠久的人文景观,尽现其宁静雅致、祥和敦厚、灵秀平稳。南浔古镇,有着“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美称,始建于公元1252年,总面积约34.27平方公里,该镇位居湖州市南浔区的核心区域,地处杭嘉湖平原要地,东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至永安街起,南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至百间楼。“龙舌渚边春水生,含山西望暮烟横。”山水塑造了南浔一派江南水乡的好风光,朴实轻灵。
有着独特人文价值内涵的古镇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追捧,成为其所青睐的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然而旅游所造成的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保护古镇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多元化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诸多问题暴露出来,古镇正面临着“成于绿水,也败于绿水”的尴尬局面。对于浙江水乡古镇而言,“绿水青山”是其重要的区域优势,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来到浙江安吉镇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科学论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著名的文化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内涵。在过去的十年里,湖州立足自身禀赋,积极探索如何使“两山理论”成为现实,初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湖州模式,而南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论断也已经十年了,古镇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这对推进浙江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在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两山理论”所体现的生态现代化精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是的创造性理论论断,以直观而又形象化的比喻,契合了当下的生态现代化精神,体现出了生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化追求。“绿水青山”是指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匹配相联系的生态产品,而“金山银山”则是指经济增长和与经济相关的民生福祉。[2]更是于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明确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况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阐述更加准确、完整地向我们表明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生活中,既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好我们的经济,在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保护的位置之上。“两山理论”蕴含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健康新观念,一方面是生态经济化,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生态化。在这里,我们暂且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观念。
首先是一种绿色经济观。绿色经济是实现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指以时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经济形式。[3]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追求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以此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迹象也昭示着,那种以破坏自然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发展方式,只能图一时的眼前的利益,并不能长久地获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生态资源、自然资源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我们追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以相互依存的有形资源。[4]
另外一种则是绿色共生观。两座山之间的关系正逐步走向和谐,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可以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进的空间格局,建设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协同进化、互利共生。儒家文化经常向我们阐释“天人合一,天地生生”,这种“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物我共生,厚德载物”的生态世界平衡发展理念,[5]以一个生态为本位的和谐共生,从而共同实现并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和谐统一,互利共赢,群众也能因随之产生的生态红利而受益。
二、南浔古镇的生态保护现状
南浔古镇作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更是于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清丽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无疑成为古镇特色鲜明的品牌。近年来,浙江水乡古镇由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的重视。但是却存在许许多多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问题。这里阐述的古镇生态文明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因子,另一类则是人文社会资源生态文明因子。而古镇的特点也在一个“古”字,正是由这样多元化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因子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平衡系统。我们也必然需注重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在古镇的开发过程中,其生态性、原真性、传统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居民的保护意识不强,商业化开发过重,建设性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也逐渐摆在了我们面前。例如古镇中有一二百年历史的老宅在大拆迁的过程中被拆除,传统的民俗文化,风俗习惯也因为被人们忽视而逐步失传。南浔古镇的发展应注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不论是自然资源生态还是人文资源生态,这与我们在上文一直提及的“两山理论”也是相适应的。
(一)水资源现状
南浔古镇作为江南六大名镇之一,悠悠绿水绕人家,“家住浔溪绿水隗”[6]一个典型的江南水镇。古镇因水而生,以水路为主要的连接脉络,水网密集,外环内绕,百姓傍水而居。水是生存之本,生态之基,是水乡的灵魂,因水成镇,枕河而居。近年来,南浔加强污染治理工作的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治污的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南浔区坚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浙江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的工作,重点整治水环境,也更进一步地在范围内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体系,造就古镇风貌依旧的现代化南浔。自生态立区以来,南浔正在放飞水乡古镇的绿色梦。2013年,区内还在湖州市率先开展水环境大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专项行樱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7]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绿色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加强建设美丽经济。E塘运河申遗成功后,水生态遗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也有目共睹。
根据2015年《湖州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南浔区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整治“三河”共390条、269公里,建设污水管网103.6公里,完成生活污水治理21933户。这都为南浔古镇的水环境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7月,南浔古镇也正式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也在这个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的契机下,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发现目前水资源环境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被访者对于古镇的水质环境也呈现出较为满意的态势,但我们也发现目前南浔古镇的水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古镇工作人员定期会打捞污染物,但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认为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堆积是导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古镇的水生态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细心地加以治理保护。
(二)建筑资源现状
南浔古镇素来便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的美称,滨水建筑风貌原质古朴,目前仍保留着古桥、历史街区、丝业会馆、丝商建筑、私家宅第、江南园林等等,且大多为明清旧构,古韵犹存,沿河分布。著名的百间楼依河而立,是江南目前基本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群之一,也是较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成片历史街区。清人张镇也曾在《浔溪渔唱》中写道,“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漫步在错落有致的过街骑楼,迈上青石板铺设的地面,穿过重重层次分明的券洞墙门,蜿蜒曲折的石径小道,感受南浔悠久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宁静敦厚,饶有风情。整体来看,百间楼的建筑尚且保存完好,但是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各方面的需求等,对建筑的内外部结构改动较大,破坏了其原有的结构风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墙壁外悬挂着的空调外机,建筑内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的现象也较为严重。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加科学细心的保护。
《江南园林志》中曾提及:自南宋以来,园林之胜,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扬,而以湖州、杭州为尤,然湖州园林,实荟萃于南浔。一镇之地,拥有五园,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8]可见南浔古镇园林建筑之绝妙。其中文化的融合映射在古镇“中西合璧”色彩浓郁的丝商建筑之上。儒商们在与洋人大量的商贸来往之中,接受了一定的西方文化和思想。说起中西合璧的建筑就不得不提张石铭故居。张氏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号称“江南第一宅”,“丝商建筑代表”的张石铭故居,正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也见证了丝商贸易的繁荣。高墙矗立,素朴安详的外表似乎并无什么起眼之处,里面却别有天地,静谧中藏着玄机,宅邸总占地面积4792平方米,有五落四进、中、西各式楼房200多间,是儒家思想、水乡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新型文化遗产。典型传统的中式三雕艺术,给这古民居带来了艺术上的和谐之美,并且这种和谐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精神,展现其古旧与从容的模样。穿过回廊,两侧墙面镶嵌着的四块石雕映入眼帘,走近细看,是寓意吉祥的福禄寿三星和八仙过海的图样。走进前院大厅,康有为所题写的“以适其志”四个字极为醒目。布满精美木雕的门窗,布满精美砖雕的门楼把古代的戏文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西厢人物栩栩如生,极具艺术感染力,有风,有韵,有情。
三、南浔古镇生态发展新模式
南浔古镇起步相对较早,成为江南水乡开发的第一批古镇,但从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中可以看出,南浔古镇相对于西塘、乌镇这两个浙江古镇而言在知名度方面明显落后,缺乏有效的品牌形象塑造。为此,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的契机下,南浔古镇的生态发展对象也应不断扩大。
(一)发展古镇文化经济,增强文化产业链。
通过依托古镇的文化脉络,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以此推动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宣传上借助有效的方法,通过塑造旅游品牌,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南浔历来就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府”,当地人引以为傲的“辑里湖丝”文化由来已久。迈入辑里湖丝馆,犹如翻开一部遍写着湖丝起源、发展、兴衰的书籍,那般厚重,那般有味儿。清人温丰在《南浔丝市行》中写道,“蚕事乍毕丝市行,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声聋入耳。” [9]我们可以一窥丝市在南浔的盛况,借此打造“丝域古镇”――南浔,从而异于其他古镇的宣传方式,凸显其自身优势。对于南浔古镇来说,多样化的宣传,品牌植入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南浔古镇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如《抓住彩虹的男人》电视剧的播出,举办“湖丝文化节”的活动,都使南浔丝绸织染手工业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根据“有机更新”的理论,把古街道,古建筑,生活环境和民俗等元素因子看作是一个有机关联的生命共同体,几方相互依存。[10]为此,南浔古镇可以创建一条湖丝文化投射带,途经辑里湖丝馆,四象作坊等地。通过科学的功能植入,在沿河的古民居仍鎏聿纤课幕展示功能,如蚕丝作品摆件,丝造工艺重现等,从而建设南浔“丝域”文化的独特形象。
(二)发挥古镇生态优势,打造南浔绿色名片
南浔古镇作为浙江水乡古镇的优秀代表,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艺术之美贯穿了整个空间系统。“小河穿市过,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文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傍水而居的传统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延续。鲍珍也曾在《南浔小泊》中如此写道:“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11]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南浔古镇,传统的生态环境优势明显,面向绿色生态路线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组织南浔特色生态水乡休闲旅游,将水乡古镇别具情调的古朴、静美,淳朴的乡村资源加以合理化地利用,赋予南浔绿色时代精神,以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用符合生态经济的模式推动南浔发展。为此可以设计以下的线路,以南浔古镇沿河的景点为一条完整的线路,漫步于枕河民居百间楼、张静江故居,间而迈过洪济桥、通津桥、广惠桥,途经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宅、小莲庄等地,感受南浔水、桥、古居融合的绿色水乡自然生态圈和浓厚的人文生态氛围。
(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实现有序发展
我们从目前市场的产出与需求来看,枕水街道的两边有许多的商店、餐馆、旅店客栈。食宿成为了主要的赢利方式,但古镇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也较为简陋,游客和居住群众过多,从而也出现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脏、乱、差的现象。近年来,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一系列的法规、条例等来推进古镇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南浔古镇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也要在国家正确的政策指导下合理进行。古镇管理委T会需要大力开展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地方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古镇的社会和人文情况,充分了解社会民众的心理意蕴。为此,生态信息传播成为了我们可以考虑的方案,充分发挥新旧媒介的作用,推进生态和谐工作,完善政民互动平台,广泛听取民意,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从而能够针对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文化环境因子进行分点专项保护,加强古镇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民居环境,使得古镇能够向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两山理论”就是一个古镇生态文明的发展机遇,在战略高度上将古镇的环境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此契机下,无论是对南浔古镇美丽水乡古镇的绿色健康经济来说,还是对整个浙江水乡古镇来说,一定要坚持此步伐,保护利用其生态资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6] 湖州市诗词学会.《古诗吟湖州》[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171,175.
[2] 沈满洪.“两山”重要思想的理论意蕴[N].浙江日报,2015-08-12(004).
[3] 陈来.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
[4]黎祖交.“两山理论”蕴涵绿色新观念[J].生态文化,2016,(02):4-7.
[5] 董根洪.“十一观论”――儒家大生态主义的生态思想体系[J].浙江学刊,2011,(06):25-32.
[7] 南浔:生态立区 大美南浔[N].湖州日报,2015-08-03(005).
[8] 童.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7-28.
[10] 邓媛.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特色保护利用及对策探究[D].长安大学,2013.
[9][11]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400,396.
篇2
关键词:滨海新区;增长极理论;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65-03
一、增长极理论概述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企业。这种特殊的企业就是领头产业,即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此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增长极具有获取巨大规模经济效益等作用。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将引起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概况
茂名滨海新区是茂名市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茂名滨海新区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两区一县”的20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1 688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二;是茂名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拓展区域,是粤西地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和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增长极。茂名滨海新区的总体布局为“一城两核三湾十区”。“一城”为滨海新城,计划10年后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人。“两核”为水东湾核、博贺湾核,构成滨海新城的核心。前者用来放置中央政务区和中央商务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大都在水东湾核。博贺湾核用来放置物流、会展贸易、先进制造业,港口和运输是这里的重点。“三湾”为水东湾、水东-博贺湾、博贺—吉达湾;三者分别定位为城市滨海景观线(建滨海步行道和广场等)、休闲度假区(建沙滩度假区和主题公园等)和物流港湾(建物流园和保税港区等)。 “十区”则包含了中央商务区、中央政务区、高新技术区、休闲度假区、物流会展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商贸居住区等。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已纳入全省发展战略,《茂名滨海新区建设工作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实施。《广东省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也于2012年3月获得通过。2012年4月26日,茂名滨海新区举行了成立挂牌仪式。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滨海新区建设已有序展开,市民大道正式通车,市一中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海洋大道东段、市民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博贺新港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茂名滨海新区合计落实项目投资额已达1 800多亿元。2011年初与中央企业签约总投资1 200多亿元的11个大项目。中建公司和越秀集团也拟在滨海新城区打造大型城市综合开发项目。2011年6月,中国联塑集团入驻茂名,项目首期投资1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缴税可达9 000万元;8月,茂名与中化集团签署石化仓储码头投资协议,在博贺新港区投资兴建100万立方石化仓储库区及8万吨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同月,作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主战场,电白举行“电白向前进”主题招商活动,63个项目或签约或动工或竣工,投资额超过100亿元。2011年11月,中国港湾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博贺新港;同月,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茂名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敲响“华南第一锣”,该中心将为茂名市各类石化产品与国内国际市场无缝链接搭建平台,打造大宗石化产品“茂名价格”。
2012年,茂名滨海新区已开工和已落实项目达22个,总投资超过1 179亿元。其中,总体投资44.14亿元的茂名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既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广东省“新十大工程”之一。该项目已于2012年1月19日动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茂名石化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由目前的1 350万吨/年扩大到2 000万吨/年以上,茂名石化公司年产值将超1 200亿元,年利税将超300亿元,将成为中国第三个炼油能力超过2 000万吨的特大型炼油基地,进一步巩固茂名在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的“龙头”地位。
三、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茂名滨海新区战略定位是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广东能源、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海洋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广东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打造成为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后发展地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成为实施国家南海战略和能源战略的重要载体,逐步成为南中国生态、宜居海滨绿城。
四、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4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价值;生态权益;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094-006
历史进入21世纪,当我们在赞叹并享受着人类文明带来的诸多创造与进步的同时,中西方学界也始终在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着严肃的反思。基于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现实和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注,生态文明始终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其成为当代中西方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并演变出众多理论流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明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生存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到“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等诸多学科论域。在社会主义中国,党在新的世纪也陆续提出了“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的发展目标,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将其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建设布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呼唤意味着全球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然而,毋庸讳言,到底如何理解生态文明,进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这类基本问题上传统生态文明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待商榷。尤其是在对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价值目标、基本要求、实现途径等根本问题上,传统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看作是工业文明的替代品,仅仅基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理解生态文明,进而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指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依靠经济技术手段才能奏效。在思想指导下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反思,揭示生态文明的本真意蕴,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一项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和效果的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
诘问之一:生态文明
是替代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吗?
传统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1]28并据此断定,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在历史时序上是继起和替代的关系,当今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持这种观点的重要依据是,工业文明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外部化,仅把自然物当成可以买卖的资本;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使人的贪婪本性极度膨胀,致使多数人以对自然物的最大限度占有为首要人生目的。在这种逻辑映射下,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首先消除工业文明。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观点存在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生态问题并非工业社会所独有,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存在,与人类生产实践的历史进程相伴相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个人对自然的关系”是“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2]519人类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必然要改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使自然界日益符合人的需要。人类在利用自然过程中生产工具不断进步,这就如同硬币的两面,“破坏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早在公元前9000年的原始采猎经济时期,人类就懂得用火、石器工具来利用自然;到了农业经济时代,青铜器、铁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于开荒、种植、畜牧,使人类在破坏自然原貌的同时创造了繁荣鼎盛的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不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问题,并没有达致自然界的生态承载力极限,没有影响到人类的持续进步。到了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扩张,生态问题才逐渐恶化为全面性、不可逆性的生态危机。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制度建设;发展性;和谐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0-02
人类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追崇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又离不开现实问题的推动。现代工业文明追崇的工具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加剧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一
文明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通过自身的劳动与实践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是与野蛮相对的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文明时代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如今正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以后,随着铁器的运用,人类逐步摆脱对自然的一种完全依赖,逐步获得了相对独立生存的状态。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并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种与自然界完全独立的存在,而是认为自己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还是主导思想[1]。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文明带给人类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机器制造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主体性张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处不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自然仿佛成为人类满足私欲的资源库和垃圾场。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升温等生态危机集中显现,自然界开始了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
为了缓解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即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更是人类基于自身实践与反思,对未来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缔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不乏早期的生态启蒙思想。无论是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还是到后来宋学家王阳明主张的“万物一体之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传统生态伦理观都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因此,生态文明的提出是顺应现代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生态本性的理性回归,也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某种批判和反思;它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建立了生态伦理实践的有效路径,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提出。传统的生态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已不在为世人所接受,人类已经开始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
二
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论的深刻内涵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平衡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和建立既具有普遍指导性又考虑到区域特殊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正确把握住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的本质特征应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的议题。
(一)坚持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根本
与传统工业文明立足于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哲学的机械世界观范式相比,生态文明立足于生态哲学的整体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生态哲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主张人、自然都是生态系统内的主体,都具有各自的价值,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的产业生产模式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反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通过科技的提升、循环利用能力的挖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文明这种内在的和谐性与发展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同志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集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理念,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出路、创造了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彻底摒弃传统的、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在本质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建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制度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离不开体制制度的不断建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有效契合不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败,也关乎着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的实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全面合理的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并逐步形成“多位一体”的生态建设管理模式。政府在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有效地利用市场、社会、媒体、学界、企业、公众等要素的参与。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贯彻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支持和引导绿色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NGO组织;媒体要努力配合生态建设政策要求,既要宣传好政策的相关内容,更要秉持社会责任感和媒体道德要求,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加大人才培养、研发先进科学技术、增强理论实践创新需要学界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理念和人才支持;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排放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压力;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实现公民民利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政府不仅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氛围,更要为公众参与提供良好的参与途径和保障。政府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管理资金,积极协调与各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权责明晰,逐步完善适合地区实际的生态管理模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路径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短短五年时间,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性地融入到“四位一体”建设当中,形成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明确指出的是,生态建设的提出并不仅仅是单纯地与其他“四个建设”的某种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将生态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经济建设中,要求我们建立以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经济体系。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政治建设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扩大社会主义政治民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美化人民居住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要求我们要重视和关注民生,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公平;要努力建立一个政府廉洁、百姓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营造生态保护社会氛围,牢固树立社会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事业,鼓励和支持生态理论、生态科技的研究、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创造力,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3]。
三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相处的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篇章、新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在坚持把握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更要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应该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J].理论视野,2012,(2).
篇7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28-01
一、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党建
党建指的是党的建设,是将马克思理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我国党的建设进行深入的贯彻和应用。其含义有三种,一是指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二是指的党的实际建设活动,其前提是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三是指作为合约,起到约束作用。
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近代才有的创新词汇,是指将文明分开,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一种精神上的文明理论和政策词汇,多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党建工作,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来开展的,做好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有助于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大的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定保障。从改革开放开始,所有企业都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评选先进模范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且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名声和内涵息息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部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也对自身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吸引了大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但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状况和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企业内部党员自身的素质不够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企业都将变革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未能积极主动的落实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导致企业部分员工党建意识不强,党性觉悟也不够高,功利心日益泛滥。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轻易的将党的原则抛开,其道德底线缺失,做事毫无原则,且对错误置之不理,导致歪斜党风的出现。
(二)企业内部党员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企业对党员的理论知识培训还处在老旧的状态,培训党员理论知识的方式也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就使得党员群众产生抵触心理。此外,某些企业内部的党务部门对党员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党员活动的开展始终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新形势来对党员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整体工作出现滞后、不畅和低效率的现象的发生。
(三)内部党建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受忽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对利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严重,企业的建设更加偏向于物质的建设,反而忽视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无法开展下去。而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管理是基础,文明建设是核心,没有核心的企业长此以往,终将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发展。
(四)党建理论不充实
随着企业的发展,党建工作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很多企业不注重党建部门的活动,导致其党建理论内容单一陈旧,枯燥无味。为了顺应党建工作的改革,党建内容应适当充实丰富,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基础,还应扩充内容,开拓员工视野,丰富员工内心世界。
三、做好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意识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的素质与创新意识是关键。
1、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党员的素质是企业文明的代表,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素质,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一些党内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党员更要积极参与进来起到带头作用,与员工群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素质。
2、提高创新意识
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有随时代改革发展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企业内部党员在创新方面的思维还处于陈旧状态,应当摒弃旧思想,接受新思想,努力提升自身创造意识。
(二)落实制度,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
为提高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客观有效性,保证其有序的开展,可以在企业内部基层党员中建立个人工作责任制,将工作一一分配与落实,并且通过客观公正且规范化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与考核,促使其制度得到具体合理的落实。
(三)通过企业的发展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带动作用
为了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与落实,企业发展是关键。
1、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
企业发展中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想企业有所发展,就要对市场的动向和发展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以此为目标,大力发展企业,并将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
2、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党建和文明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为导向进行发展,是党建工作发展的重点,也是对当前问题改革和创新的基石。
(四)注重企业文化,发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
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企业的文化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树立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相结合共同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传承企业文化的活动,弘扬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精神。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几点策略,促进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党员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自身素质等方式,才能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其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并为企业未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戚利英.探究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2] 尹树民.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3] 葛群英.探究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篇8
【关键词】 园林设计,造园理论,发展趋势
魏晋 (公元220年~420年) 时期,“园林”已出现在张翰的诗词中:“白日照园林”,以及陶渊明的诗词中:“静念园林好”。至此我国独特的风景式园林风格形成。此后造园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理论不断发展演变。1634年,计成的著作 《园冶》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典造园理论。所以说,园林景观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维持生命活力的物质资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城市中的人们由于自然缺失所造成的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这些需求势必相应地亦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繁复、从低级到高级变化发展,即酝酿了园林发展的最基本原动力,园林景观发展趋向性不言而喻。
趋向性- (TAXIS) 是一生物或细胞天生的行为反应,指其对一指向性刺激 (由特定方向给的刺激) 而会有趋近(正趋向性) 或远离 (负趋向性) 刺激源的动作。趋向性和向性不同,生物学上的趋向性有移动性且表现出趋进至远离刺激源的指向运动 (Kendeigh1961),例如眼毛虫属的鞭毛原生动物会趋向光源。这里,指向性刺激为光,而其动作为趋向光,而趋光性正是对光刺激的反应。在自然科学中“趋向性”一词主要是描述低等生物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科学理论的研究中不乏有不同领域学科相互借鉴科学原理的例证存在,正如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 一书中报阐述的:“人类历史中存在着从局部的统一 (分裂的文明) 向最后的大同 (统一的全人类文明) 发展的趋势。”意即文明如此,那么作为文明的一个表现形式―――园林艺术同样也会显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理论以“趋向性”类比,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面,总结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将园林艺术的发展置于文明社会发展中来观察,园林的产生、发展、演变各阶段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渐进而发展演变。以一种文明的艺术发展为例,园林艺术的产生是受当时社会文化形态、当地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断地进步完善,逐渐形成该体系下的艺术形态。文明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挑战-应战”模式中上升的,因此,在园林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对这种外来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注入到本土文明中,顺应融合、循环、进化的进程,最终形成一种完全适应本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文明形态一直进行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自上而下的反馈交流,在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本土的园林景观艺术形式,最终完成改造。在各种不同的园林艺术波形的不断交错行进中,相互影响、干涉,然后相互叠加,逐渐趋同,相互影响,继之重新形成一种受到前面多种不同波形曲线共同作用的波,就可以被称作最后的大同,也就是全人类的文明交融。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的文化,东西融和,使本国的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日本景观设计是从人们认知周遭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全体公民身心再生的空间,即“场所理论” (19世纪60年代中期稹文彦),使景观逐步融入普通人生活,满足普通人的需要。日本现代景观摆脱了单纯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不再用一组画来设计,比较注重形式上的简洁,力求给观赏者以最直接的视觉感观冲击。例如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即通过“形”来体现“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表达设计的目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手法,注重视觉上的刺激,并通过整体氛围渲染出独到的日本民族特色气质。日本园林设计已建立起融合了民族文化精华、艺术风格独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当今,园林已经从少数贵族阶级享受生活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所受用的公共必需品,在类型、功能等方面也逐步向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关系方面考虑,相应地,园林艺术 (garden) 的学科范畴也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19世纪,奥姆斯特德首先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内涵更强的新名词,逐渐得到各国园林界的接受和采纳,此后迅速发展,并于1948年成立了“世界景观建筑师协会 (IFLA)”。在欧洲,巴黎区域总体规划在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开始初期便被提出,巴黎是对城市化加速进程采取措施最早的城市。随着巴黎地区的发展,第一个区域规划法案―――PROST规划的提出,就强调了“保护自然空间”,为巴黎地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随后几十年的区域规划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并不断完善、强化,区域规划的日趋成熟也推动了区域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完善。20世纪70年代间,大量优秀的公园设计作品将风景园林的发展推至巅峰。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巴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对区域规划、领土景观、地域特征的关注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是最值得借鉴的方面。
从环境角度看,现在城市生态失去平衡,亟需通过整合景观网络,恢复城市生态平衡,逐步收复失地。这也就是西方景观设计师们对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十分重视的实质所在。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是他们对城市、对自然的态度,和把景观作为对话自然,复兴城市的媒介的理念。同时,功能、艺术风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亟需解决的难题,因而在今后的设计中更需强调景观是功能性、艺术性与生态性三者的有机融合。现代景观设计还应具有对古典园林艺术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发扬,通过设计实践将“传统”寓于“现代”之中,从本质上把传统理念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开辟出具有中国化印象的、和谐的、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篇9
一、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吸引力 ,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理论武装工作要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重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教育的要求与干部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使理论武装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富有吸引力。
一是充分发挥市、乡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紧扣“工业优先,富民强市”主题,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突出抓市委中心组和基层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做到理论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区分教育层次创新学习方式,对领导干部,强调研究性学习和系统性学习,推行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五个一”模式;对一般干部,通过干部理论考试、每月读一本好书等学习手段,提高理论修养;对普通群众,通过理论普及宣传,形成共识,增强走工业强市的信念。从而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干部示范学、宣传阵地引导学,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
二是着力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开展理论宣传“四进”活动,即:理论进农村,理论进学校,理论进企业,理论进社区。多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进行理论宣传,市电台、电视台、市政府网站开设科学发展观专栏,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三是高度重视理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培训,定期举办高质量、高层次的理论骨干培训班,安排理论为理论骨干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集中全市素质强、水平高的理论骨干,成立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目前已宣讲1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多人。
二、增强舆论引导的感染力,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舆论引导工作要以凝心聚力、促进和谐为根本,创新途径,在做好主题宣传、加强策划、改革栏目等方面下大功夫,增强舆论引导的感染力。
一是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我市两台一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注重宣传效果,力求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使重大主题报道有声有势。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运用百姓视角,反映百姓关注,大张旗鼓地把“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主题深入宣传到群众中去,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市政府网站凭借互联网独特优势,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多种表现形式,高速度、大容量报道新闻,努力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成为网上__新闻信息的主渠道,发挥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
二是不断推出典型。市级媒体在树立先进,弘扬正气,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良好风气方面负有重要职责。结合 “工业优先”发展举措,加强对推进“工业优先”进程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就的宣传报道,对其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全市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是加强组织策划。我市媒体应当把新闻宣传策划工作作为提高舆论引导力的突破口,重点围绕“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的主题,结合实际,认真策划组织,通过开办专栏、专题、专版等,全程报道、跟踪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扩大宣传声势。
四是深化栏目改版。两台一网应按照“三贴近”、体现__特色的要求,继续深化栏目改版,在做好本市新闻、做深经济新闻、做活民生新闻、做实图片新闻、做多短新闻、做特服务性实用性新闻信息等方面花大力气加以整合,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庆祝建国60周年、第二届啤酒节等主题,新开办几个突出__地方特色、贴近群众的栏目。
三、增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打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对外宣传工作要以打造亮点、提升知名度为关键,创新形式,营造强势氛围,扩大__的影响力。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在全市形成市委宣传部统一协调、外宣部门具体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外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大外宣格局,把分散的外宣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整合起来,协同作战,形成规模效应和迭加效应。完善双稿酬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出台《__市新闻发言人制度》及《__市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应急预案》,对一些重大新闻及突发事件统一口径,掌控舆论主动权。
二是打造宣传亮点。没有亮点就没有特色,就没有外界关注的焦点。要把唱响“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作为对外宣传的基调,把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建到田间地头”、发展现代畜牧业“打造中国萨福克羊之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推进工业发展进程“搞好服务,安商惠商”等作为外宣亮点,进行战役性的强势宣传,树立全新的__形象,进一步提升__的知名度。
三是整合外宣资源。针对我市对外宣传资源分散、整体效应不强的实际,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外宣办建立外宣资料库,同时将我市各单位具有特色与亮点的资料与音像,在资料库内进行整理收集。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全市新闻报道资源,成立__市新闻报道团,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通讯员队伍,鼓励和发动本地记者和通讯员积极向上级各大媒体投稿,同时邀请今日新疆、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晨报、塔城日报等报刊杂志的首席记者们,分别组成记者团对我市进行战役性的强势宣传。组建__市外宣礼仪团,集中对宣讲人员进行培训,统一团体标志,义务进行会议讲解、啤酒节等重大节庆礼仪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对外推介__。
四是拓展途径。精心策划第二届__啤酒节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啤酒节大力推介__。把疆内外知名媒体记者分阶段、分批次邀请到我市,开展“啤酒节记者采风”活动,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采访报道,突出宣传“以啤酒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
旅游业”的办节思路,强力打造“啤酒之都,价值__”的城市名片,让啤酒节的推介传播达到最大化。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争取与《塔城日报》社联手,开办《塔城日报》__专版,在新疆日报社led大屏幕及大幅宣传栏上做__形象宣传。同时把握好上级媒体的阶段性报道要点,攻头条、上大稿,提高外宣上稿率。
四、增强群众文化的感召力,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创造优越的文化条件
群众文化工作要以服务群众、提升品位为方向,创新内容,增强感召力,让群众唱主角、唱大戏,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提升城乡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大型活动专业化、中型活动上档次、小型活动有品位”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强乡镇“两站一队”(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电影放映队)建设,力争20__年建设17个乡场镇综合文化站,并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社区新建体育场地和体育健身场地。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三下乡”、“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乡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建好的同时,管好用好乡村文化阵地,优化和升级乡村文化阵地功能,发挥文化站室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群众文化的集散中心和新农村建设的智力中心,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阵地。
二是大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加强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对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授予“民间文化能人”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好铺垫。成立乡镇村业余文艺演出团队,通过在全市农牧区开展四区一线“农家欢歌”文艺展演等活动,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扶持和发展具有__本地特色的优势文化,逐步形成“一村一精品、一乡一特色”的文化新格局。
三是围绕全市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周末文化广场活动。组织好农牧区文艺调演工作,变“三下乡”为“常下乡”。继续开展城乡文化对口支援,深化城乡互动交流,促进城乡文化大繁荣。
四是以重建“乒乓球大市”为切入点,积极发展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发挥好乒乓球协会的作用,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开办__市乒乓球训练中心,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阳光体育”工程,在市直各小学建立乒乓球训练基地,从孩子抓起,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去,力争把__建成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大市”。
五、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凝聚力,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目标,创新载体,增强凝聚力,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着力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质。
一是围绕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的目标,统一思想认识。举全市之力,把创建工作同推动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同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同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同“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文明委成员单位作用,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机制,狠抓落实,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围绕提升素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在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同时,把“一日三文明”教育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各级文明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开展“文明行为月”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宣传、引导、监督的作用,弘扬正气,传播文明,曝光陋习,引领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讲礼貌、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文明__人的良好氛围。开展道德模范评比表彰活动,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推广,以此达到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的。
三是围绕优化环境,打造诚信__。着力构建以市场准则为基石,制度健全,管理有序,覆盖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为重点,大力开展诚信部门、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诚信公民、信用模范还贷户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形成“人人参与,共铸诚信”的良好局面,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篇10
所谓教育,是人类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起源于劳动,是使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定的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它们。因而,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对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广大人们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而也是大力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支柱。发展政治文明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明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民主、平等、自由为特征的政治文明不仅对传统的政治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转而树立新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是实现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是支撑政治文明的无形基石。环视当前各种不文明的政治制度、意识、行为,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政治理念的扭曲。那么,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文明的政治理念并使这一健康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改造人们落后愚昧的政治理念,培育起人们文明的政治理念。只有依靠政治文明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唯一科学的进步的政治模式;才能使政治文明的理念由进步者的“进步”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政治文明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政治文明理念的人,构建起政治文明的社会。
(2)政治文明的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政治文明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政治文明的必要性,人们也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即使是具有政治文明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政治实践时,也常做出不文明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政治文明的“顽敌”。路威在《文明与野蛮》(一译:《我们文明吗?》)一书中提出了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两难:“人类老是在两个交替办法之间翻来覆去。有时候他要想建立秩序,有时候他渴望自由;把秩序和自由合而为一,似乎在他们的力量之外”(p155)。而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试图实现秩序和自由两者的契合,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使人类的政治理念、政治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政治文明理念与政治文明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政治文明合力,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3)政治文明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