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
*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二、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篇2
人是个体、群体和类三重属性相统一的实现存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求人在类性、群体性、个体性这三个方面都能得到合理发展。[1]从人的三重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从人的类性上看,人是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存在,人的生存和繁衍活动客观上要求人同自然界发生关系,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应当表现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中。具体地说,在当今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空前的紧张状态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能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福祉。第二,从人的群体性上看,特定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的国家、社群、文化等特殊群体中的人,因而人的发展要表现在人处理同其群体内部和其他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本质的充分实现,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体现在一切社会关系中,要求人在一切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本质。具体地讲,人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具备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第三,从人的个体性上看,特定的人具有独立的价值,具有个体性的禀赋倾向和特征,具有自由自觉性和自主性。个体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对理想生活的构想。这些独特的需要与目标构成了个体独特的幸福要素。因此,从个体性出发,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当包括个体本质的实现。由上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同时也指向人本身的存在和福祉,因而是以人为本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与联合国“发展权宣言”中对发展的相关界定是一致的。根据后者的界定,“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发展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整个人口的福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每个人享有参与、贡献和享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从而使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够充分实现。[3]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这种阐释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能处理好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同他人的关系,以及很好地自处。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显然个体需要接受某些用于协调这些关系的价值和规范。这些价值和规范就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首先,从类性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能处理好自身同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人对自然采取一种关怀和友好的态度,而不仅仅是索取、开发、利用和控制。正如PhilipCafaro所言,“控制自然是一个傲慢自大的表述,它产生于人类的生物学和哲学不发达的时代。那个时候假定自然是为了人类的方便才存在的,我们现在还在征服思维下讨论问题,我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去证明我们的成熟和精通,不是对自然而是我们自己。”[4]在传统社会中,对自然的这种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不构成道德价值和道德要求,但在当今严峻的生态危机背景下,把这一要求纳入道德教育的范畴显然是合理而紧迫的。因此,对自然的尊重和友好以及与此相关的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教育就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将中国传统的“敬”“仁”“俭”等作为与关怀自然相关的美德教育就具有积极意义。以敬德为例,这一美德要求我们“无论是对自然还是人事,常怀虔敬的态度,尊重和认可自然内在价值,尊重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5]其次,从群体性的层面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接受和认同群体存在和运行所要求的价值和规范。我们无疑是生活在特定群体中的人,我们不可选择地出生在一定的社会传统和制度之中。在成长过程中,一旦这些传统和制度被我们所认同,它们便嵌入到我们的社会认知与感受的心理结构之中,弥漫到我们的行为、观念和思考方式之中,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包括一些最为基本的价值和规范,比如法律和制度,还包括一些不可或缺的价值,比如友谊、爱、亲情、关怀、尊重等等。我们要处理职业、公共生活、私人生活等领域的人际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能够具备比较成熟的与人相处的态度、情感和技巧,它们是我们成为一个发展了的人的必要条件和必备素质。因此,道德教育作为传播社会重要价值的手段的手段必定要将这些内容纳入,使之成为基本的重点的教育内容。再次,从人的个体性层面看,个体的人是独立的、特殊的,这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从个体间的差异性看,个体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对理想生活的构想。这些独特的需要与目标构成了个体独特的幸福要素。因此,群体内的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持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生活模式,于是,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幸福诉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的个体及其价值选择予以平等对待,对“异己”者持尊重和宽容态度。因此,我们应当将平等、尊重和宽容等价值纳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个体性层面,个体的独立性还有一层含义,它意味着个体在一定意义上是自主的,具有自主性,在一些事情上不应当受到群体的强制和约束。这就要求个体具有充足的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才能理性地为自己的正当利益和选择不受损害和阻碍进行合理的辩护。因此,从个体性层面看,道德教育还应当强调自主、理性、批判性思维等价值。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实现自己独特的发展。上述道德教育内容并不完整,但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些道德教育内容显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应当是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最为看重和强调的。
三、“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道德教育现实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核心内涵
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立足点,在于教育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这是大学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是大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国家战略发展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深层次的意蕴在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是人从自在向自为、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意义升华。
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时代特征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提出,是在对传统“作坊批量加工模式”下的同质性“人材”输出予以扬弃的基础上,注重协同创新条件下的复合性人才培养。这既是对过去大学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的辩证超越,又是对人的发展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调适,表现出了“‘人之为人’的社会实践中的自我生成的人”[2]的鲜明时代特征。
1. 人的主体性的回归与彰显
大学人才培养作为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高级社会实践活动,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发掘和尊崇、对人的创造性的确认和彰显为坐标原点,是根本标准的时代特征下的价值设定。
马克思指出,人始终是主体[3]。也就是说,人从来都不是工具性的客体,人具有能动的主体性。一般而言,人的主体性的外在表征较为稳定,如人的独立性与参与性、自主性与能动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等,而支撑这些外在表征的则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依据,即人拥有不断地自我确证和自我超越的本质力量。然而,无论是对人的“实然”的自我确证,还是对人的“应然”的自我超越,这种本质力量均不是仅仅依靠人先天自具的遗传因素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通过作为社会实践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及人后天的勤奋努力来生成和完善。这是因为“人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未完成、不确定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器官天然地适合于特定的生活条件这一特征相比,自然没能赋予人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生存的肉体本能。人的器官并不指向某个特定的对象和活动,而恰恰是这个特点使人对世界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并构成人富有发展潜力的前提”。[4]又如米夏埃尔·兰德曼所指出的那样,“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5]人“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6]进而言之,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之最高表现,任何忽视或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活动,必然是对人的创造性的扭曲和异化[7]。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无论是“”时期遭致异化的“又红又专”,抑或是“拨乱反正”后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提倡的质量标准多元化,虽然它们都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范导作用,但是均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教育的逻辑起点与适应社会需要这个教育的原初背景之间的辩证统一,致使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犹如钟摆一样在“社会需要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之间变动不居。透过此种现象,可以说出发点的不同反映的是以“人”还是以“社会”为本的差异,其背后潜隐着的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而根本标准的提出,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在性和基础性,指出了社会发展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依赖性和反哺性,为消解二者之间的分裂与拒斥提供了辩证的思考路径。概而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之间并不仅仅是此为彼用、互为手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以人为首要目的、彼此互相成就的关系,是人在主客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在心智的自我建构,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彰显。
2. 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的有机融通
大学教育的直接结果虽然是人的主体性的提升,然而,彰显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并非教育的全部或唯一目的,那种认为除了人之外教育不应再有别的目的的观点,实质上是对教育规律的误读和悖反,是对教育活动的误导和曲解,更是对人的误解和异化,必然会使大学的人才培养贴着以“人”为本的标签而误入“个人中心主义”的窠臼。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也就是说,人的本质的实现不能自外于人所置身其中的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在被经验到的现实里,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必须通过投身社会实践并依赖既存的社会条件来生成和确证。而社会实践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通过对外在生存条件的适应与改造来达到与其自身相统一的生命存在方式。在这里,“适应”体现为人对外在环境的依附性,而“改造”则标示了人之为人的创造性。以此观之,根本标准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贯通了人的生存性与发展性、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关系,进而表明了人的存在就处于现实性与可能性既辨证统一又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正像社会本身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创造着社会”。[9]也就是说,社会不仅仅是人存在的条件,更是人及其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活动的有机连接;人也不仅仅是社会的细胞,更是构成社会的能动主体。在此意义上说,人和社会都是目的,不能支撑并引领社会进步的“人的全面发展”,无论他多么“全面”、无论他如何“发展”,都将是指向偏狭的“全面”和意义残缺的“发展”;反过来说,不能关照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根本就不可能具有“适应性”,因而更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二者都必然造成人的“工具性”的蔓延和人的“主体性”的旁落。因此,我们认为,根本标准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在于,它有机融合了人本价值与社会价值两种取向,确立了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打通了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的任督二脉,在人的生存之途中对自我发展的批判性审视。
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基本内涵
根本标准的基本内涵包括“全面观”与“适应观”两个方面。所谓“全面观”,意即人们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的维度和结构的总体看法,其特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富个性地全面发展;所谓“适应观”,是指人们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和效度的根本观点,其核心在于培养支撑并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它们构成了规范和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统一的双重尺度。
1. 形成自由而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全面观”
人的全面发展,既不是使所有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也不是人的基本要素或基础素质获得尽可能既多又全的发展。反观这两种对“全面发展”的片面认识,前者侧重于突出人的多维度平均发展,忽略了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要素的平面性累加,忽视了人的素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根本标准中所倡导的“全面观”是对上述以偏概全的认知狭隘化的否弃与超越。
首先,认清“自由发展”是“全面观”的基本前提。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全面发展化约地理解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10],而对“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人——自由的人”[11]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事实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自由性原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而这一理论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经过人们的选择性诠释,也就成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进而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就规约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好、数理化文史哲各门课均优。在这种抽离了“自由性”的“人的全面发展”质量标准的指导下,受教育者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受教育,进而也就缺乏开展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此一来,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反而成了困扰他们“全面发展”的异己因素。概而言之,自由发展所指向的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这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个不自由的人,连使自己成为自己都无法实现,因而既不可能发展自己,更不可能全面发展自己。
其次,明确“发展全面”是“全面观”的内在指向。人是在发展中由相对片面走向相对全面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与“片面”的辩证统一。“人的片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分裂、失衡、扭曲和畸形[13]。在片面发展的状态下,人所体验到的是选择权的被剥夺、创造力的被压抑、主体性的被遮蔽。而反过来看,人的片面发展也具有相对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阶段的暂时的、过渡的一种状态,关键在于它不应更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和终点。每个人今天的“全面”都是相对于昨天的“片面”而言的,同时也是他明天“全面”的一种相对的“片面”。因此,作为动态的、个性的“片面”并非不好,而僵化的、残缺的“片面性”才是需要祛除的。二是“全面”主要代表质的方面的意义。从量的意义上来说,“全面”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不可终结性,因而人们往往认为,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追求全面发展,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最终只能走向“全面平庸”。此种论点的关键在于把“全面”进行了绝对的、量化的理解。而实际上,“全面”并不意味着方方面面的一应俱全,更不意味着面面俱到的平平淡淡,它是指一个人素质的基本方面,如生理与心理、认知与人格、思维与技能、直觉与逻辑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全面发展的指向是以人的素质基本方面的发展为基础的发展全面。进而言之,每个人的“全面”之所以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全面”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全面”各要素之间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则来源于“全面各要素”生动的、自由的、具个性的结合。
最后,确立“个性发展”是“全面观”的最终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个性”形成的基本条件,“个性发展”反过来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动力。他认为,要使“自由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因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14]由此可见,全面发展也具有差异性,其本质必然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应当是指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而个性发展也就是指全面发展的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模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全面”,每个人有每个人“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在这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并非是人的各种要素平铺叠加的结果,而是源于人的各种基本素质的有机融通。事实上,每个人都是通过自身的素质要素及其要素因子的优化组合,而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素质结构的,越具全面性的个性,也就是越具个性化的全面,“全面”的个性化是个人创造力的源泉。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个性和特长,即是他独特素质结构的外在表征。所谓的专才,他们不是仅仅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较为精通与擅长,而是以人的素质的基本方面上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而所谓的通才,也不是指他们样样都知道一点、样样都不精通,而是指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较为出类拔萃。
2. 统合“目的”与“规律”之内在张力的人才培养“适应观”
综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演进轨迹,诚如王道俊所言,“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传统,其主导的一面是强调教育的适应性,我们今天似乎还在继承并强调着这个传统”。[15]客观地说,这种适应性的教育传统在传承文化遗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然而,它同时也是以对教育自身的压抑和禁锢、对社会进步的束缚和阻滞为代价的。在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新的时代精神、创新与超越已成为大学新的价值追求的当下,重新探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超越性之关系,科学赋予人才培养“适应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人在社会中培养人的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它必然要受到现存的自然条件、人的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条件的规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普遍接受“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无可厚非;然而在另一方面,教育履行传递人类已有的、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一功能的目的,并不是把人类已有的一切在新一代人身上重复创造出来,并使他们去“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而是通过这种传与授,使它所培养的人能够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和现存的自我[16]。这是因为,人和社会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现在不可能是过去的翻版,未来也不可能是现在的复演,因此,教育就应该以前瞻的眼界来培养人才。正如《学会生存》所洞察到的那样,“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一项崭新的任务[17]。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加速变迁,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主要战略。不难理解,“在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中,是人决定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由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未来建设的人,将是创建、推进新社会的主体与原动力。因此,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18]由此可知,今天,肩负着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的大学,其人才培养固然无法摆脱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但是改善制约大学人才培养的上述条件的重任,仍将责无旁贷地落到大学所培养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肩上。故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把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结合起来,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内在融通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的看法,常常陷入“社会中心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之中,从而引发了教育“适应论”与“超越论”之争。实际上,此种思想争锋为我们探寻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两个维度的内在融通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思考路经。
1.“超越论”的前瞻诉求
教育作为现实生活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恒定性,而是不断地在对现实条件进行超越的过程中,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鲁洁教授就曾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论出发,指出人与动物在和他们所处环境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依靠本能去适应环境,人则是通过实践而改造超越环境;而教育的超越核心在于,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教育的内外部依据及其辩证关系主要在于:一方面,“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定要受到构成社会基础的经济及其集中表现的政治的制约”;另一方面,“承认教育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实际之中,并不意味着把教育的功能理解为‘再复制’与‘再生产’”,“只谈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的肯定性(适应性)关系,而忽视乃至抹煞它们之间的否定性(超越性)关系,也许正是当前产生许多教育危机的理论根源”,因而“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之宗旨”。[19]也就是说,理想的教育处于现实的规定性之中,社会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的同时,还通过教育把理想根基根植于当下的实践土壤之中,教育的核心功能指向“超越”。
2. “适应论”的现实情怀
教育的发生过程,是在“离场”同时的“在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活动,不可能悬置高空、虚无缥缈,而是扎根于大地之上,以现实为依托的社会建构的过程。“教育既有‘创造性’也有‘守成性’功能,‘适应’与‘超越’是一组既‘对称’又‘递进’的概念。杨昌勇的商榷文章通过对鲁洁教授文章的引文进行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逃脱不了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法则的制约”,教育只能是一系列“配合现在、适应未来”的“维持性适应”、“动态性适应”、“改造性适应”、“前瞻性适应”,只能是一种“沿着现实规定性路线展开的一个从不适应到再适应、适应性升级和适应性转换的不断过程”;“总而言之,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正是在物质本体论的客观必然性的优先性与社会实践论的主观能动性的优越性的辩证关系中推进的”。[20]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过程,是“生于斯而安于斯,安于斯而行于斯”的在地行动。既存的社会条件对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主宰性”。教育的发展,要守成于社会客观现实,尊重现实,在现实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避免意识乌托邦的虚无情怀。
3.“连续性”的双向整合
客观地说,论辩双方及其随后涌现的共鸣者和异见者,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视角而得出了不同的观点,或者是因为抱持了不同的观点而寻求了不同的视角。“超越论”的观点并未否定教育的“适应”,它否定的只是那种遮蔽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适应论”,而《适应论》的意见也并不是绝对地反对超越,它反对的是脱离既存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现实条件的“超越论”。我们认为,大学人才培养应秉持一种“适应基础上的超越”立场。在这里,“适应”什么和“超越”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二者的彼此对立肇源于隐匿在它们背后的假设前提:“适应论”倾向于把既存的社会条件认为是保守的、难以逾越的,而“超越论”则认为现实社会的制约是暂时的、可以改善的,教育会使未来更加美好。其实,用运动的观点来看,“现在”既饱含着“过去”,又充满着“未来”,“连续性”是贯通“适应论”与“超越论”的整合力量。因此,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适应”应当是对现存积极因素的顺应和促动,而“超越”则是对当下消极因素的否弃与超拔,二者应当以追求人对社会的引领带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发展为终极目标,如果“适应”和“超越”不能达成甚至背离了这一目的,那么,它们就有可能成为“盲目的适应”或“无根的超越”。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大学应当把根本标准的两个维度统一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造精神、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实践之中,科学把握根本标准中“全面观”与“适应观”的本质内涵和内在统一性,努力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和社会发生重大转型背景下,创新理念,重树大学的本体价值追求导向;创新实践,变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价,完善大学的质量观测体系,从而探明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基本路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鲁洁.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 教育研究,2010,(6):4-5.
[3]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89.
[4]余宏亮,肖磊. 试论探究学习的人性依据[J]. 中国教育学刊,2013,(1):79.
[5][德]米夏埃尔·兰德曼. 哲学人类学[M]. 张天乐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7.
[6][德]米夏埃尔·兰德曼. 哲学人类学[M]. 阎嘉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92.
[7]罗生全,敬仕勇. 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决问题[N]. 光明日报,2012-04-11.
[8][11][1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273,273.
[9][10]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8,77.
[13][14]扈中平.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探[J]. 教育研究,2005,(5):4,7.
[15]王道俊. 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2):3.
[16][18][19]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3-6.
[17]UNESCO.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篇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
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既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邮政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须抓住的难得的市场机遇,从而不断地壮大邮政市场,使邮政逐渐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主流市场。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邮政工作者,对待工作更应当认真、努力,坚决拥护党的政策,正确领会党的新要求和指导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邮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篇5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公立医院 内涵分析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它既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认识, 也是一种切实的管理行为实践, 对公立医院今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强的指导意义。当前,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已经确定,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巨大的变革来临之际,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建设的全局,把握医院时间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全面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作为医院,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要把员工满意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医患关系是“需要”与“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医院发展的基本矛盾。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发展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要,医院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在竞争中必然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以员工队伍为本,尽管是医院发展基本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影响到“以病人为中心”,只有让员工满意, 才有患者更多的满意。因此,医院必须始终坚持做到以员工队伍为本,形成“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
二、坚持“全面发展”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里所指的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 在一个统一体中各种要素都要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展。对于医院而言,“全面建设”的内涵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质量和安全为价值取向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医疗服务是公益,享受医疗保健服务是人的基本权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质量观要求医院必须改变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医院大质量观,使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2.要以内涵建设为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内部管理等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保证医院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医院发展目标,通过内涵建设使医院质量积累更厚的底蕴,有效地促进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科研与教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质量与成本的全面发展。
3.要以患者满意为核心标准
要以患者满意度作为评判医院质量的核心标准,引导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感知和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质量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医院质量工作,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
4.要以文化建设为有效载体
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进一步激励医院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人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努力营造既用感情留人,更用事业留人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的院内人际关系,为人蜕变成人才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5.要以管理就是服务为理念
突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地位,科学设置行政管理流程,方便、快捷地做好事务性工作,让广大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把时间多用在病人身上、学生身上,多用在提高医疗技术身上、科研创新身上,建立高效的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运行机制。
6.要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为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和医疗服务范围,着眼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发展,紧跟医学技术发展,在继续巩固、强化原有优势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一切条件,不断开创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领域,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三、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对影响医院发展的诸多要素做到系统思考、全面兼顾、统筹平衡。对医院来说,坚持“协调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坚持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
医院建设必须讲求速度,要抢抓机遇。没有速度就谈不上发展,发展缓慢等于不发展。就我们医院而言,现在的条件与其他大学附属医院和三甲医院有较大差距,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谋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强调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的一致性。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是要坚持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通过优化管理全面提升发展效率,做到发展速度与两个效益的统一、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统一,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2.坚持外延与内涵协调发展
要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并举,以内涵建设为主。一般来说,外延建设注重规模、数量的投入;内涵建设则主要通过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求得效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只有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协调,以内涵的提升为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提升,应当是我们医院“十一五”发展的基本任务,只有人才、学科建设,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几个重点都上了层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才是真正有绩效的发展。
3.坚持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
作为教学医院,我们必须认识到医疗、教学、科研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医疗是主体,科研教学是两翼。脱离了临床的科研,就不是医院科研的发展方向;脱离了临床的教学,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教学和科研也同时能够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因此,要以医疗技术水平的高标准带动教学、科研的整体提升,以临床中的问题作为教学、科研的主攻方向,并把教学和科研的优秀成果应用于临床医疗当中,实现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医院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实现医院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从一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尤其是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对医院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向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技术服务;二是要高效低耗。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减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处理好医院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而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要卓越服务。医院发展要转变“重技术轻服务”的倾向,要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改进服务,延伸服务,接近需求。最大限度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四是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员工作为医疗技术的载体,管理行为的执行者,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后,不仅能满足当前医院建设的需要,也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徐爱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中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44~48
[2]郭明华 李 哲 劳 宁:树立医院科学发展观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3):163~165
篇6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篇7
我汇报的题目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履责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认知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着眼点;二是全面;三是协调;四是可持续。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人本的派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一是全面满足人的需要。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民的政治需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二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三是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包括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这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归根到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的自身解放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独特个性、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依靠人们长期的努力去创造。
二、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履责能力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烟草员工的意义有两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烟草员工理应掌握这一理念,自觉地将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与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全面成长。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按照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提出的“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要求,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拥有过硬的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以及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烟草员工。
深入学习和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修养,同时更要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行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个人的发展是以与其他人共同发展为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种责任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第二,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能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对每一位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个人必须跟上企业的改革步伐。如果企业发展了,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还按照原来的思维方式办事,对新的事物和知识不能深刻的领会和接受,那么,你的存在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就会被企业淘汰。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道理。因而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相关领域,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刻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发展观。我想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谈几点学习的认识。
认识之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所以是要义,是因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要进步,人民的生活要富裕,就必须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时代,发展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
认识之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马克思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没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原则,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是全体人民能够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分享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员工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为群众所急,需为群众所需,设身处地地维护好群众利益。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求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
认识之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做法,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陈家沟煤矿是集团公司乃至股份公司的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刻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发展观。我想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谈几点学习的认识。
认识之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所以是要义,是因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要进步,人民的生活要富裕,就必须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时代,发展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
认识之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马克思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没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原则,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是全体人民能够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分享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员工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为群众所急,需为群众所需,设身处地地维护好群众利益。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求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
认识之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做法,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陈家沟煤矿是集团公司乃至股份公司的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积累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是科学的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这个社会的人应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世纪人才需要,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关注性发展的教育,体育教育的开放性与活动性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可能性,组织教法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教育教学应围绕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塑造个性品格,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严格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行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的时候,利用对规则的学习、理解,培养她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接力跑和球类等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未来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协调配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协调好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既要养成学生服从命令的习惯,更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应着重培养学生妥善处理好与其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增强合作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步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比赛和游戏教学,充分调动进取意识,超越自我。
在体育比赛中,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胜负观教育尤为重要。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到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应多提问,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技术,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体能力存在差异,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等,往往有一些同学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负担。作为教师应及时细致地发现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差生的某些细微的长处,有意识的让其展示特长,树立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六)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的发展这些基本素质,而不能单纯地或过分注重发展一种素质。
(七)加强体育文化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进行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外,应加强体育保健、自我评价、医务监督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熏陶,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文化品位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
(八)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来,如何科学的进行自我锻炼,就成为当前人们的迫切需要。体育教学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要把青少年课余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只有在学校期间打下自我锻炼的基础,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我们的全民健身运动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实施素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一)科学的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首先要掌握哲学的科学理论,了解教育的各项法规,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其次,要全面掌握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开展体育教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广博的业务知识。
从理论到实践能全面掌握体育教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努力掌握一切最新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
(四)多元化的文化素质。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交叉关联。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修养,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语言丰富,讲解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号召力,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