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安全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安全内涵

篇1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引言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健康的基本保证,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条件,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则是转失败(或失效)为成功(或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

因此,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失效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学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为题,就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讨论。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设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构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安全的内涵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顾名思义,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受伤,完整无损,平安健康。安全的反义词是灾害。灾害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性后果的各种变异现象的总称。

从科学的含义上看,“安全”可以认为是一种状态,是指满足人和物不受损伤、身心健康和完整完满的一种环境、物态和状态;

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一种能力,是指人类对自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资源、生存空间(领土、领海、领空)、信息、无形资产、商业机会、传统、文化、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秩序等——的捍卫、维护和控制的能力。

将上述“状态论”和“能力论”相结合,安全是通过“能力”达到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外延可分为:

窄义的安全(又可称为传统的安全)

广义的安全(又可称为非传统的安全)

窄义的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即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在国家、民族、领土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捍卫国家利益问题;

社会安全是指社会秩序、运行机制层面的安全,侧重于社会犯罪、破坏和威胁中维护社会利益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和能力。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事件)等。

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预警和预防问题。

广义的安全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技术安全、城市安全、经济安全等。

环境安全又可分为生态、人口、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气候等相关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的本质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

技术安全是指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包括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的化工产品及大型工程给人和自然构成的风险和威胁问题;

城市安全是由于城市规模和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突出的安全问题;

经济安全则是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社会经济的关联性、依赖型和“脆弱”性大大的增加带来的附加的安全问题,例如动力安全(核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

公共安全的内涵

公共安全是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或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机理,公共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其中,事故灾难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则是指不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灾难的正面表述。因此,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设置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日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提出了“安全科学技术”(620)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但未被教育部接受。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安全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学等)

2.安全工程(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和仪器等)

3(职业卫生工程)(待定)

4.安全工程管理(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

(二级学科)

几点认识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拟粗不宜细。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类是偏应用理论基础类的二级学科,即安全学学科,它初步包括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二类是安全工程类学科,分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二个二级学科,其中安全工程中包括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与仪器等,职业卫生工程因与医学类学科交叉,其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待定;

四类二级学科是安全工程管理,包括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这个建议只是初步的想法,还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论证。

原则上看,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政府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从根本上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依靠劳动者安全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依靠全民安全文化、安全伦理、安全意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和知识的提高。这是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安全生产大国、甚至于成为安全生产强国的治本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已有46个大学设有安全科技和工程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每年已有一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已有11044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质认证人员,工作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工程的第一线,但是一方面是人数少,二是学位层次低,三是人员不稳定;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投资少,欠账多,安全硬件严重落后;

第三方面是如何将安全生产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如何提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上来还缺乏有力的措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技意识不强,也缺乏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开好这次会、提高安全科技规划的水平,对今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1)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2)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3)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安全生产工作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说明:

安全生产工作是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矩阵,矩阵中20个元素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用少数几个字相连就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

安全生产工作的范围是涉及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对象是由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安全事故和安全救援等多类型分对象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是由安全评价、安全分析(或事故分析)、安全预测和安全预防多层次分内容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是由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装备(或工具)可靠及产品优质等分目标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手段分别由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和有关的科技活动等全方位的手段组成的,而安全科技活动则是上述三层手段的科技依据或重要内涵。因此,安全生产科技是全过程的、多类型的、多层次的、多目标的和多方位的综合交叉的新兴的科技领域。

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和内涵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上来”的原则,体现了“国家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群众参与”、“法律依据、科技保障”的工作路线和指导思想。

根据矩阵的特点,可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矩阵分成各种分矩阵,如对“制造安全”就是对产品(或商品)生产制造(含设计)过程

中的

进行达到的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的分矩阵。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1、安全生产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的性质;

2、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的性质;

3、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不相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地复杂化,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的性质;

4、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生产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高新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5、安全是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各个相关学科??它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安全生产工作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准入条件,是循环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它是以人为本(人权)的重要内涵,它是社会稳定,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3、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它是国家政权性质的本质要求,它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4、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或评定)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可以认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救援)+(监察、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或者说,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安全生产(对象)工作中的基础性(手段)的技术工作之一。

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学是研究产品(或商品)失效的

达到的

诊断,预测和预防

范围

方法,技术和理论

内容

补救,控制和根治

目标

失效学体系雏型

失效学

(一)失效诊断学

1.模式诊断

2.原因诊断

3.机理诊断

(二)失效预测学

1.安全状况预测??状态诊断和安全评定

2.寿命预测??剩余寿命预测和安全寿命预测

3.可靠性预测

(三)失效预防学

1.失效工程预防

2.失效设计和制造

3.数据库,案例库和专家智能系统

可以认为,失效学是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深化和提高,是它的应用理论基础,并已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它们的属性相同或相似都具有“基本”的性质

安全生产

安全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它具有“基本”性质

都具有“绝对”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中无限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它具有“绝对”性质;

都具有“时代”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不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复杂,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容、重点、技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己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健和依托,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列入高科技领域,??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都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安全生产工作是系统工程,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兴分支学科

它们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在社会生活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社会稳定、文明的重要因素

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体现和提高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本质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促进安全、保护生产力的有效武器;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和管理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减少负效益(增加正效益)的必由之路

是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是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指标

是打破和通过国际经济贸易中“绿色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条件的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防止失效事故的再发生、减少经济或人员伤亡的必由之路;

是对国内外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索赔的科学技术依据;

是创建优质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反馈和进行技术经济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工程技术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是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工程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结果。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机电产品维修工作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是可靠性工程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

是发展和完善安全工程技术的重要实践基础;

是修改和完善产品和技术标准的科学实践依据。

安全生产

是在科技进步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发展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重要体现;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本质的重要知识源泉;

是发展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重要窗口和“产婆”;

是发展科学技术,包括发展高科技的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

是从失败入手着眼于成功和发展的科技领域;是从过去入手着眼于未来和进步的科技领域;可以认为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

断裂事故和断裂学科的发展

疲劳断裂事故和疲劳断裂学科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结构材料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廿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蛾式歼击机的9次大速度空中解体事故飞机在亚音速时机翼的颤振问题的突破

廿世纪四十年代,超声速飞机的空中解体事故突破了超音速时的“音障”问题

廿世纪七十年代,美国707-300型客机水平尾翼的折断事故发展了飞机的损伤容限设计新概念

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器是在不断出现事故中发展起来的。没有早年的失败和对失败事故的分析研究,也就没有今日的成功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材料学科的发展

严寒地区构件的冷脆断裂à耐寒钢

海洋平台构件焊接热影响区的层裂àZ向钢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脆裂à低碳针状铁素体和微珠光体高强度钢

化工设备构件的晶间腐蚀断裂à“超低间隙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

宇航构件的脆裂和超重à高强高韧材料:包括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静强度设计方法

动强度设计方法

断裂力学设计方法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耐久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设计方法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转失败为成功的关键

因此,重视失效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有意识地运用它已有的成就来分析、解决和攻克相关领域中的失效(失败、故障)问题,是人们走上成功、科技发展少做弯路的捷径之一。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认识论”

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长河来说,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发生与否是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而安全则是相对的。

失效分析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失效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物理本质和规律的逆向思维探索,是对正向思维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基本关键,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安全科学与工程发展史、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是人们与广义的“失效”作斗争的历史

失效分析、改进提高、再失效分析研究、再提高发展,如此往复循环、螺旋上升、发展飞跃,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乃至于社会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因此,广义地说,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史、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与广义“失效”不断作斗争,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历史。

应进一步强化对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研究和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键和依托,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中的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大型机械装备重大事故的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中。

结束语

鉴于安全的内涵及其外延不断的深化和扩大,安全的概念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带有关键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安全应与资源、人口和环境一样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安全不再是人类被动的追求的目标状态,而成为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起反转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依赖和互为制约,因此与安全有关的安全文化、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安全伦理等也将应运而生和蓬勃发展。

篇2

就目前来说,安全和效益是民商法的基础价值,而过去民商法中,安全一直处于派生地位,如过去民商法对安全的定义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信用及交付方式等方面,而就目前来说信息安全对交易安全影响变得更小,并且过去交货方式也发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信息科技发展,使得民商法主体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各个行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并通过网络工具和不同地域的任何人进行信息传递,进而完成民商活动。并且市场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人们获取的信息的方式更多,并且人们可更加方便的进行信息,这无疑使得民商主体自由度得到了全新的提高。对于民商法价值体系来说,自由仍然是其根基,但是平等、安全等内涵均因为信息时代的特殊性而发生了一些改变。

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民商法其原则方面出现的一些变化

(一)中立平等原则变化当今的民商法的中立平等其是指民商法对交易中的各个主体中要求的相关条件、技术及交易平台等方面应该保持中立平等,不能存在维护或偏爱,而是当今经济高速发展而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特点。就电子商务来说,平等中立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技术平等,其对各类加密方法及密钥都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能出现一些歧视。

(2)媒介的平等,对于这一点来说,主要体现在无线、有限通讯及广播通讯等方面的一视同仁。

(3)具体实施平等,其不但应该对国内当事人保护,而且要对国内外消费者等均予以保护。

(二)安全原则变化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安全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其主要指所有民商事活动均要以安全作为前提和基础,并且对应的立法也必须体现安全这一基础。就电子商务来看,安全原则不但是其制定的一个本质原则,而且是其实施最重要目的。对于当前经济背景来看,民商事活动集中体现了快捷和高效特点,但是对于这种快捷和高效必须要以安全为基础,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这对安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这一安全内涵与过去的安全有了一些变化,

(三)效益原则变化对于法律来说,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法律来说其为公正诞生,但是其又是一种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此在进行立法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内涵做充分理解,对于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民商法的效益原则具体表现要求立法及相关活动均应该在经济效益提高,推进效益目标发展,实现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的民商法价值展现和效益提高。

三、当今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民商法制度及范畴的一些发展变化

(一)民商法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拓展对于民商法律体系来说,其构建时在一定是其内的完善,因此必然存在时间上的局限性,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民商事体系范围必然要求不断拓展。而这样的拓展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信息库专用。信息时代的民商事发展中信息作为所有民商事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信息的挖掘是所有民商事活动的重要方向,并且信息利用直接影响着民商事活动是否成功,所以必须要对信息库开发有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的民商事权利,以保护其劳动成果。但是当前在信息库专用这一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2)域名专用。对于域名来说,当前的民商法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是作为一个虚拟地址,可以通过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络,并且还能够使其他计算机访问自己的信息。而随着网络进一步发展,各个行业对域名的应用不断加深,其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符号,并几乎与过去企业商标及知识产权等有了一直的作用,因此,当今的域名已经成为了一个集使用功能和商业价值的商业竞争筹码,因此民商法应该要对该方面加强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整合。

(二)民商法调整对象得到了拓展互联网一个本质特性就是开放性,这使得信息发放及收集更加丰富,并且其开放的特性为信息交流创建了一个足够广泛的空间,由于信息有着较好经济利益、财产利益及一些隐私方面的人格性利益,因此此时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较为现实的主体。因此民商法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另外,无可置疑,信息的更加广泛交流,必然增加更多的信息交流对象,并且这些信息交流对象和过去民商法调整的对象有着一些区别,因此民商法的发展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些新增对象的权利及责任强调。

(三)民商法不断发展可能实现一定的全球统一过去各个国家及单个经济市场相对较为独立,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使得各个国家民商活动有机联系,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及网络融合等趋势,这使得全球网络民商事活动的普遍性及共同性不断被挖掘,并不断得到总结,必然会使得全球范围内价值观、法律观念及一些标准不断趋于统一,最终导致民商法趋于统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国家社会习惯、风俗等的不同,虽然民商法的发展有趋于统一的趋向,但是各国的民商法绝不是任意而为的结果,因此在这统一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方式方法,以实现一定的大同小

篇3

 

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遇到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资源、能源、环境同工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实力明显弱化。工业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重大的战略选择。能不能抓住时机,通过内涵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工业自身矛盾日趋突出

 

1.产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相当突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滞后,已经对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明显制约。

 

2.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条短、集约化程度低、装备水平落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是典型的粗放式的“见物不见人”的增长方式。

 

(二)工业外部环境竞争激烈

 

从国际竞争态势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大的发展、变革、调整之中,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一是面临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带来的压力。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将成为覆盖整个南北美洲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四国、欧盟和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印度洋经济圈等加快兴起,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突出区域化竞争与合作,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进一步扩大,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稀有金属、淡水等有限资源之间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正在加速由价值低端向价值高端流动,如果不能融入区域经济板块,经济利益将严重受损。二是面临全球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带来的压力。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创新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举措。

 

二、工业加快内涵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升级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科技研发服务

 

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节材节能、新材料等一些重点环节,支持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工业企业由“贴牌生产”向“研发设计生产”的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扶持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等分析检测服务,鼓励发展检索、分析、咨询、数据加工等知识产权服务,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科技研发服务体系。

 

2.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

 

加快重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环境投资以及风险评估等节能环保服务业,着力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二)深化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1.加强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改造是加快内涵发展的必由途径,项目建设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载体。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一根本抓手,实施一批影响大、带动力强、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工作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务之急,调整之要,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全力组织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集中做大做强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医药、汽车及机电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形成工业新的竞争优势。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不断地赢得对手,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必须站在产业链的高端,做价值链的组织者,牢牢把握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支持企业拓宽技术创新途径,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共建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联盟,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2.更加重视节能环保、管理创新、两化融合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重视管理创新。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能普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竞争压力空前激烈的条件下,管理水平高低成为了一个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问题。强化战略管理,提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水平,科学设计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优势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战略转移。重视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又是加快内涵发展的必由途径。以建设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级全面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覆盖渗透,着力提升融合硬度、融合软度和融合深度,继续保持信息化水平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营销策划、节能减排领域的覆盖融合,提高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任艳 来源:商情 2015年45期

篇4

一、新时代背景下民商法发挥其均衡作用的必要性

( 一) 安全是一切行为的基础

交易应该是安全可靠的,即使过去有一些特殊交易案例中,出现了类似违约、钱财诈骗等现象,但是交易双方都可以通过一些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息,并追究过错方的责任与违约情况,形成了一种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在当时的情况下,民商法就可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利益与安全。可是随着社会进步,交易方式不断增多,传统的民商法已经无法保证财产的安全与可靠,产生了一些巨大的隐形漏洞。而不法分子也会有效利用这些漏洞,实施网络诈骗。面对互联网时代网上交易这一主流交易方式,其较强的虚拟性与开放性这两大特征成为了交易风险较大的重要因素。因为高科技不安全的发展,所以必然地安全性成为了民商法中的基础性。也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全社会人民的财产交易的安全、公平以及均衡,民商法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 二) 新时代的来临打破了民商法价值体系的安全、公平以及均衡

安全、公平、平等以及均衡属于民商法体系中不变的守则。不管时代怎样的发展演变,均衡应该都始终代表着民商法价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根本性以及终极性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即使这样,新时代背景下的民商法与过去的民商法也是存在差异,各自有不同的意义和目的。效益是新时代来临之际的民商法的最为基础的目标和价值实现。效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民商法的各个价值体系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容小觑。这个时候,安全性与均衡成为首要问题。效益与均衡和安全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二、新时代背景下民商法的均衡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 认识民商法中均衡原则的真实内涵

不能明确地认识到法律中规定的民商法中均衡原则的真正内涵,概念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法官正确判断某种行为方式是否合法。因此,在学术界法律界市场经济中,明确统一民商法均衡原则的具体内涵,改变当前对均衡原则概念模糊混乱复杂的局面是当务之急。只有当大家都明确了该原则的统一内涵和拓展含义,才能真实有效且充分地发挥出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和效益。

( 二) 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加强防范、监督和管理

市场经济主体复杂多样,行为也是千奇百怪,没有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必定会导致市场上一片混乱,这是时候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出其职能,行使对于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监督权利和管理管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规整,促进其安全健康的发展下去。而政府为了确保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能够落实应该做到: 首先确定要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主体,并引导其遵循该原则,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对其进行监督; 其次是,将监管制度和引导方式公开化、透明化,既要建立出个人的信用管理制度也要建立企业的诚实信用管理机制; 最后就是,为了使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发展,政府应鼓励个人诚实信用机制和企业诚实信用机制建立的公开和透明。

( 三) 加强民商法均衡原则的落实范围和执行力度

尽管在相关的法律中已明确规定和确定了民商法均衡原则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落实该原则并认真执行的市场主体却并不多。首先是因为并不能明确理解均衡原则的具体内涵和具体范围,其次是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是没有遵循此原则的行为,以及处置办法,因此民商法均衡原则就难以落实和执行。规律规则的建立就是为了广大主体能够确实执行起来,否则就失去了建立相关原则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民商法均衡原则的落实范围和执行力度。首要任务就是确立一定的衡量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梳理清楚对于不遵循该规则的市场主体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出台一些对于不遵守均衡原则的市场主体一定要进行罚款、教育等相关的制约手段。

篇5

关键词:红利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管理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0—04

一、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

为了研究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我们有必要研究各种红利空间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需要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总结该阶段的新特征。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观点分为三类:(1)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生产结构的变动,通过设置结构性指标体系划分经济发展的阶段,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罗斯托。(2)总量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最终是一个总量扩张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方法是采用诸如人均GDP等总量指标。代表人物是西蒙·库兹涅茨。(3)综合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应该是唯一的,而是若干指标的综合。代表人物是井村干男。另外,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内容因划分的阶段数不同,各阶段的顺序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分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和六阶段论。而中国正处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总体扩张状态,长期看来,宏观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由利用外生经济机会向利用内生经济机会转变,为了对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界定,本文依据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总量标准、经济结构标准、制度水平标准和创新水平标准,构建了一组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见表1。

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来计算经济发展度,其中经济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权重计算出各年的经济发展度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到结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第一,当前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制度变迁”的特征,一方面完成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加速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同时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第二,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等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第三,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均呈现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第四,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第五,经济发展中短期需求因素的作用在下降,而长期供给因素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资红利和外贸红利等六大红利变化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红利空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处在红利变化的大背景下,而且红利的增加或减少都是经济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变化的红利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更新的要求,一些红利的消退也为新红利空间的创造提供了现实条件。

红利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经济结构变化速度快、物价波动不稳定的局面,又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双重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一系列供给约束:第一,生产技术滞后造成技术供给缺乏,技术供给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从而约束经济增长质量,不仅表现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还严重表现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因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技术创新的要求迫在眉睫;第二,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电力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等;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超过30岁的农民工比例高达61%,其中41—50岁占比24.7%,50岁以上农民工占14.3%。劳动力供应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十年民工荒的原因。制造业和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年轻农民工,而劳动力蓄水池中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工。第三,制度供给缺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发挥;第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红利变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篇6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即提升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作用与文化交流作用,为经济贸易合作作用与人文交流作用,发展方向既需要与现代区域的合作趋势相符合,又要与其他区域的合作模式存在区别。其中经济贸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硬因素,人文交流是软因素,只有将两大影响因素有机结合,发挥人文交流的保障作用和经济贸易合作的支撑作用,才能够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的战略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消极性的战略防御转向主动性的战略进攻;(2)由单一性的边疆安全转向多维度的全面合作;(3)由内政外交的相互分离转向内政外交的一体化。

(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对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依赖程度也进一步深化。2010年我国的GDP规模首次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超出美国3.83万亿美元,成了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体。但我国经济贸易主要聚集于沿海地区,对外通道单一,过分依赖海路通道。为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有效应对严峻的能源形势,我国必须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减少经济贸易以及石油获取方面对于海路的过分依赖。

(二)维护我国地区稳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中亚,这对于我国的国家利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新疆地区与中亚多国毗邻,在经贸、安全以及宗教等多方面深受中亚国家影响。加快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削弱国际势力对于中亚的影响,维护我国的地区安全与稳定拥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地区发展

经济重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外通道的选择,建立通常的对外通道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聚集。为避免我国经济对海洋通道的过分依赖,必须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推进西进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区域性平衡,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现路径

(一)基本方针与原则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的基本方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以点带面,即划分经济带为若干区域,择优选取重点进行先行推动,将此作为龙头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2)统筹协调,即协调好境外各类层次内部的合作关系,协调好国内相关生产与境外合作的关系,协调好国内省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3)先易后难,即选择难度较低的贸易投资作为起步,再向自由贸易推进;(4)逐步推进,即在空间布局上应当由近及远,在合作领域上应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在合作对象上应当由双边向整个区域拓展。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近期与长远相结合;(2)贸易与投资相结合;(3)双边与多边相结合;(4)共同利益最大化原则;(5)以市场经济原则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

(二)战略布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应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中亚、西亚以及南亚,三个区域之间应当形成三个支点、三个辐射面以及三条路径。要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支点,向独联体国家辐射;以海河会为支点向西亚国家辐射;以中巴自由贸易区与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为支点向南亚国家辐射。其中,上海合作组织应当作为推进的重点。

(三)实现路径

1.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沟通与协调,促成长期稳定的区域经贸合作机制建设

要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制定出详细具体的区域合作规划及措施,促成区域合作,以形成大开放、大融合的经济贸易新格局,推进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由贸易。一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做到区域内部的关税互惠,在资金、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合作;另一方面要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制订整体战略规划,并分步骤、分阶段地对各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双边与多边谈判,创造高效率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2.加强贸易与能源通道的交通互联,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使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体系也逐步形成完善。(1)我国要加大对于中亚国家的战略性资金技术支持、交通援助以及技术输出,要鼓励我国的企业在境外承揽交通设施等基础项目;(2)要高效率地开展陆路运输工作,加快新口岸建设;(3)要做好跨国能源运输管道的建设工作与维护工作,保障通道安全;(4)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5)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扩大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经济潜能,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3.创新合作理念及模式,促进互利共赢

与传统区域合作模式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共赢。要以更为灵活合理的制度,注重经贸合作与民心交流,将政策沟通作为主导,将互联沟通作为基础,将经贸合作作为支撑,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成果惠及周边各国民众,充分尊重区域内的文化多样性,进一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文化软实力,促进整个区域的稳定与繁荣。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我国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应当精心布局,从长计议,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篇7

关键词:安全视角;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立法分析

一、引言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五大问题。尽管国内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在片面追求增长率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问题的出现,情况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人大常委会审阅(第三次)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并将其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表明该法的通过将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并追求经济循环持续发展途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同时这也只是起步,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严谨思考依旧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安全性的挑战

(一)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封闭流程,必将导致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安全发展模式。

(二)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

1、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力求社会安全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它只重视经济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会利益、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安全问题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在理论上助长了经济当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对全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循环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它要求经济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模式,谋求资源的安全耗用。资源配置模式的传统代表是“帕累托最优”,它寻求在给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既能让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福利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在现实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循环利用为标准进行配置时,“帕累托最优”理论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过分析传统经济的物料流动模式(如图1)来解释这种局限的致命性。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和部门之间物质供应是一个线性开放系统,他们的食物链条呈线性非封闭状态。在这种模式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一的“下流式”的,没有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致命地不断减少和废物致命地不断增加。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动模式(如图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对“废物”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的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资源再生公司等),这样一来废物会明显减少。对于系统内成员分解不了的废物,则由更大的循环系统的其他成员利用作为资源,并生产出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原料,就可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还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封闭,避免传统经济先天不足导致的发展失衡,从而为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3、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的“效用”和“效率”理论,寻求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学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途径,但往往忽略甚至极大地损害了生态效益,二者关键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图3来进行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会使得F移向F″,生态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将使得F移向F′,经济效益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目标的抉择均会引起对应目标的负效应,从而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循环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严重失衡。传统经济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体,长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这种整体和全局在长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失去,最终也将导致个体的终结低效。与此相反,循环经济在局部或短期内不一定能确保最优,但却为长期或整体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带来高安全性。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看,还是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三、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从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德国走的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工业实践到法制巩固推广的发展之路;日本是从整体到具体、从目标法制化到实践部门化的发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考虑,中国循环经济正处于由倡导、理论探讨向实践全面推进的时期,参照国际经验,中国现阶段十分需要从国家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循环经济所面临的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问题。

(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行为己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承认,是进行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执行力度,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环经济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断巩固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循环经济模式的阻力。

(二)循坏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体系的结构要求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呈现出社会性的产业理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其对社会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对这种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明确的法律线条区分。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情况来看,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法律是作为整个社会得以遵从和坚持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门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门法的特征,表现为依据宪法性文本与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链条”,起到指导多个部门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循环经济立法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

德、日两国不同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均表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原则提供指导性原则的作用,又为具体部门法律法规改革提供了指导,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基本法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强力作用下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据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环境要素资本来支撑和推动的,这必然加大了经济增长的投入成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

四、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经济学破解

国际国内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只处于萌芽阶段,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的规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吸纳经济学和安全发展理念,制定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规划,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规,完善各项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济理念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循环型社会要求保证环境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防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要求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和推进循环社会政策的实施时以此为目标。再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和相互监督。

(二)以安全的发展观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安全的发展观,其重大创新就在于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改变了过去单纯只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集体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外相统筹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因此,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必须以安全发展观的理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以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应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循环社会为目的的、以区域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为保障的社会激励体系。

五、结论

总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环经济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炜.循环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2-10.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黄英娜等.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

篇8

[关键词]地缘经济学;趋势;经济安全

一、地缘经济学的兴起与理论内涵

(一)经缘经济学的兴起

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兴国际关系理论。1990 年,美国知名学者爱德华·卢特沃克在海湾战争前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地缘经济学理论。依他的观点,冷战的结束使世界进入了地缘经济时代。在1993 年出版的《面临危险的美国梦---如何阻止美国成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并在工业霸权争夺战中胜出》一书中,他指出,冷战的结束,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政治和军事舞台转移到了经济舞台。

我国学者则普遍认为,这种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为地缘经济学。即便将地缘经济学定位于学科上的学者在对其定义时也跑不出三个因素:地缘关系、经济手段、国家利益。

(二)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相互依存趋势日益明显,各国面临的共有利益和共有问题普遍日渐增多。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不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科技力量为先导的综合国力。具体来讲,这种理论主要的观点有:

1、冷战结束预示着地缘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际关系行为体增加,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争夺经济优势,经济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高级政治”让位于“低级政治”。

2、美日欧之间的竞争是地缘经济时代国家间竞争的主要内容。

3、地缘经济学理论只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

二、地缘经济学理论流派及发展趋势

由于该理论本身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不同理论特色的地缘经济学。因而地缘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各自民族国家特征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和俄罗斯学派。

(一)经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

1、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路特瓦克、亨利·诺等人,他们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缘政治时代的冲突逻辑,正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时代的经济逻辑。 无论是在本土还是本土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必须与跨国公司和私人经济相互作用、和平共处。为了经济利益,最明智的做法是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并且WTO、IMF等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存在,为国家间经济利益的调和提供了平台。

第二,新形势下,美国要继续维持其对全世界的“领导地位”,不能单纯地依赖军事力量和政治关系。美国要维护自身的地位将更多地依靠投资、贸易和技术交流。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每个国家如同“经济人”一样,都是理性的。地缘经济学更侧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倾向于建立世界性的网络关系,而不是基于安全考虑,且为了反对某个假想敌人,结成某种国际政治联盟。

第四,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力图确保自身的政治独立,并对本地域以外的事务尽可能施加影响,但国家间的竞争则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手段,国家或者国家集团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地缘经济原则。

2、意大利学派。

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翁纳、卡尔罗·让等人,他们研究了地缘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把地缘经济学理解为研究国际竞争问题的学科,认为参加这种国际竞争的不是跨国公司、托拉斯或银行,而是国家。地缘经济本身及其规律和机制成为国家行政法律组织的范式。所以地缘经济研究对现代国家改革具有首要的意义。

3、俄罗斯学派。

目前俄罗斯地缘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研究模式,即A ·涅克列萨的全球地缘经济六角结构模式和Э·科切托夫的国家地缘经济战略模式。

A ·涅克列萨提出了以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融合现象为基础的六角模型,这一模型对国家进行了等级划分,描述了世界地缘经济秩序的关键布局。Э·科切托夫把地缘经济理解为在新的全球背景下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在其专著《地缘经济学(占领世界经济空间) 》中指出,地缘经济要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经济技术,俄罗斯经济应明确和有效利用其战略竞争优势,并竭力营造好的发展前景。

(二)、地缘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

目前,地缘经济学研究基本形成了以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三个学派为主体,其他国家的学者积极引入和参与的研究格局。地缘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各国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和本国地区的现实需要,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贡献,而且随着大量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出现,地缘经济学融合了越来越多其他社会科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现今地缘经济学的发展中,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研究地缘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指示意义

从上述地缘经济学理论研究中, 可以发现地缘经济学研究对一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并非地缘经济学的所有观点都可以接受,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思考。

1、为中国研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安全环境与竞争态势提供了理论视角。可以预计, 地缘经济学将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甚至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理论化提供帮助。地缘经济学所强调的国家间经济竞争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对此中国必须有着充足的心理和实质性准备, 并将经济外交作为外交战略的重点内容, 为可能的“经济战”未雨绸缪。

2、地缘经济学倡导的国家经济竞争力概念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因而中国完全能够并应该名正言顺地制定国家经济竞争力战略, 发展和提升自身的经济安全,迎接来自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挑战。

3、地缘经济学重点讨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及其相互竞争为中国寻求区域经济安全提供了思路。目前来看, 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区域经济安全将主要集中在亚太、东亚(包括东南亚) 、中亚和西亚等地区,在处理与周边这些地区的经济互动中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可能是现在就有的, 也可能是在将来需要面对的, 但肯定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所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 地缘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可以为制定和执行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地缘经济学既从时代主题的宏观判读、战略环境判别等方面为经济安全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从核心战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特别是地区经济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考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缘经济学尽管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安全的所有问题, 但它有助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 . 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

[4] Edwark N. Luttwak. The Endangered America Dream: How to Stop the Suited State f rom Becoming a Third World Country and How to Win the Geo2economic Struggle for Industrial Supremacy[M]. New York :Simom and Schuster ,1993.

[5]萨本望. 新兴的“地缘经济学”[J ]. 世界知识,1995 , (5) 。

[6]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篇9

一、 经济安全的内涵与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贸易纠纷层出不穷,各国学者都对经济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研究。fred bergsten、robert o. keohane和joseph s. nye(1975)等学者认为经济安全包含许多特定利益,例如:保持取得国外资源的渠道、保有市场、保护国内社会免于遭受外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渗透。所以,经济安全不是一个单独的安全概念,而是以达成上述各项目的为目标。vincent cable(1995)则认为经济安全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1)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的贸易或投资事件;(2)以经济政策作为侵略工具;(3)军事能力受到经济力强弱的影响程度;(4)全球经济不安所造成的恐慌。不过,他也指出由于各国对于经济事件忍受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安全定义的看法也就会有所不同。

随着美苏冷战结束,以及各国间经济依赖程度不断上升趋势的现实,各国学者对经济安全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如michael borrus和john zysman(1992)认为经济安全是一种把经济力量转化为权力运用,甚至进而建构新国际政治经济架构和规范的能力。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c.r. neu和charles wolf,jr(1994)以美国作为经济安全的研究对象,其结论认为经济安全是指一项保护或促进美国经济利益的能力——在面对任何可能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问题时,都能使美国经济利益免于受损或增进美国经济利益。他们的研究相对较有前瞻性和国际观,他们十分强调国际经济稳定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换言之,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安全除了要强调经济竞争能力以外,也要注意国际经济稳定的问题。进一步的,他们将国家经济安全分为两类:

狭义经济安全:指当一国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的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其内容包括一国影响世界经济环境的能力。如:在制订国际经济规范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别国政策;拥有足够能应付非经济挑战的资源; 及有确保军备开支的资金。通常用作衡量经济繁荣的指标有:经济增长率、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高投资率、高生产率等,而这些是有利经济安全的。经济安全不只是指发展当前经济,其根本目标在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

广义经济安全:国家除了要保障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相对优势,以及加强本国抵抗外部风险以外,还要尽量稳定国际局势,以减少各种变动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换言之,保障国际经济安全就是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所以,广义经济安全的定义为: 除了加强本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以外,还要能采取主动措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在全球经济、市场发展走向全球化后,美国固然是世界唯一的政治与军事强权,但在经济与企业竞争力上却已无法再独步全球,因此不得不对其经贸政策进行调整、修正。一方面继续强调维持其开放与自由的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也以积极的贸易保护政策响应。美国政府在1980年代开始采取具有攻击性的贸易政策,以对抗外国不公平的竞争,以及不合理的待遇就是为维护其经济利益的综合表现。

二、 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及给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

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法理念;调整;重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运作。为适应这一要求,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完善相关理论,推进经济立法、执法与司法等各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其中,经济法的理念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对经济法的理念做一反思,这样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助于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

一、经济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法是协调、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安全、有序地运行,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经济法构成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注重民主要求,重视法制保障,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就是保障经济建设健康运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因此,作为调整这一领域的重要法律规范,经济法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竞争关系和规制性经营关系,具有竞争性、社会性和管理性的特征。健全完善的经济法会保证对这些关系的有效调整,不仅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法制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而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体现了现代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要求。

(二)经济法贯彻与保障经济领域公平正义原则。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公平正义,经济法调整宏观经济领域的经济秩序,规制不公平竞争、限制竞争和其他违背实质正义原则的经济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以法律的手段实现实质正义,从制度层面提供公平正义的保障,贯彻公平正义原则。

(三)经济法维护与激励市场经济活力。和谐社会是一个内部充满动力和活力、并且使这动力和活力得以合理安置的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领域更是如此。经济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具有平衡协调和规制的功能。经济法维护正常的竞争关系,保护合法的竞争机制,促进和激励横向经济活力,抑制扰乱横向经济关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从而维护和保障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和发展。

(四)经济法保持政府经济管理的规范、有序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将纵向经济关系不平衡的现象予以清理和解决,对于经济“过冷”或者“过热”,需要通过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予以预警、协调,甚至干预。对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监管和区域协调等具体制度,经济法是最为直接的法律部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法在对纵向经济关系的调整中、在保持政府管理的规范、有序与稳定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五)经济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需要经济法规范来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经济法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事前调整为中心,更多地体现在事前调整而不是事后救济,更好地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其矛盾解决机制重在预防的要求更是体现了和谐社会解决问题的方式。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对经济法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法理应承担起更多的使命,从精神理念到价值追求再到具体制度的设计与安排都能反映并适应这一新的时代精神要求。其中,理念的调整与重构尤为重要,以更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经济法的原有理念及其调整

(一)我国经济法的原有理念

经济法理念是人们对经济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是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灵魂和最高原理。

我国经济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系列基本理念:一是公平理念。公平是人类的一个恒久追求,是政治社会中所有价值体系追求的一个最高目标。二是安全理念。经济安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整体经济安全出现故障的一般原因不外乎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恰好是应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一剂良药。三是效益理念。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传统私法追求个体效益的最大化,而经济法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当干预,对个体利益进行必要的限制来实现个体效益和整体效益的平衡。四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经济法的核心理念,社会的进步最终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理念。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利益。在社会本质上,它以社会利益、社会责任为本位,要求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并以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业、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

(二)对经济法原有理念的内涵调整

以上经济法理念的界定基本揭示了经济的发展规律,反映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和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现有经济法理念,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原有经济法理念内涵过窄,缺少或忽视经济民主、经济秩序、环境效益、和谐发展等理念。这就需要以实现和谐社会为其价值目标和追求,对原有经济法理念进行调整,注入新的和谐理念和精神,使其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公平理念。原有的公平理念注重的是避免贫富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横向的公平,经济法的内容以平衡同代人此与彼之间的利益关系为重点,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代际间的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这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占有、利用,美好环境的享有方面。和谐社会的公平观在内容上应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在时间跨度上应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为了保证环境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将自然环境与资源纳入到资本和财产中,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保护。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和谐社会的公平理念还应要求经济法特别强化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如对合法的高收入者开征遗产税等税种,在财政上可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把从高收入者那里征得的财富转付给低收入者,以尽可能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实现贫者与富者之间的和谐。

2.安全理念。经济法原有的安全理念过于注重经济的合理增长、进步等传

统的纯粹的经济安全,焦点多集中在人的投机行为、市场缺陷、制度缺陷等方面,对于会对整体经济安全构成影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却重视不够。因此,原有的内涵就显得过于狭隘。比如,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而在宏观调控法中应把人口、资源环境安全观纳入其中,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法”。

3.效益理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之一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如果只顾及到单纯的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局部效益和眼前效益,只关注微观经济学上的投入与产出,正义的天平必然会倾斜,经济法也就无以成为社会本位的法。因此,经济法的效益理念应该强调综合效益、总体效益和最佳效益,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资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有环境成本,而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境成本或没能得到反映或被大大扭曲。按照资本的逻辑,在没有合理的制度约束及外部强制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可能自觉的将环境成本纳入其内部成本核算中。在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中,所反映出的效益就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是虚假的。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我们再也不应该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经齐法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它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环境效益的成本和要求。

4.发展理念。原有的经济法过于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则是和谐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种发展理念中,经济的发展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此,不能因为强调经济的片面发展而以牺牲环境和人的全面需要为代价。和谐发展应搞好四个协调,即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协调要解决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农民收入增长过慢的关系问题,区域协调发展要解决好东部沿海快速发展与中西部发展的关系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解决好经济增长与就业紧张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问题,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要解决好工业化快速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总之,要在和谐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新的和谐。和谐发展要求经济法做出调整:如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经济法应有意识的优化产业结构,稳步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为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地区经济结构看,我国经济法应适时制定中西部发展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从资源配置看,我国经济法应灵活运用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国家计划和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三、经济法理念的重构

构建和谐社会以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此为指导,我们认为,除应本着和谐的精神对原有的经济法理念进行内涵调整外,还应当重建一些新的经济法理念:

(一)经济民主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实现经济民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质就是一个在保持必要的经济集中的前提下,恢复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经济法作为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统一体,应注重树立起经济民主的理念,才能克服历史形成的强大经济集权因素,实现经济法的实质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民主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利益侵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真正拥有作为法人应有的权利,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促进效益的提高。经济民主协调了国家、经营者、劳动者的关系,平衡了三方的经济利益,使经济法主体的权、责、利、义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只有把经济民主理念落到实处,才能形成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而这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经济秩序理念。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是秩序、法律和道德。在文明社会里,社会系统各要素都按着一定秩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有序地运转。维护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这种种秩序就像社会机器上各司其职的螺丝钉一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在经济建设中,只有坚持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辩证统一,才能有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安定有序的目标。秩序作为经济法的理念之一,主要是指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秩序。在经济法的秩序下,个体虽然仍是自由的,享有充分的权利,但不得妨害和损害他人和其他公众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经济交往要通过市场来完成,依据经济法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公平的竞争秩序,经济才能有序地发展。现代经济活动要求有很严格的规则,有交易之外的主体的监督,以保证规则的执行。经济法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规则的执行,如果缺少了体现国家意志的强有力的法律作为保证,经济将是无序的混乱状态,更不用说建设民主法治、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了。

(三)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关系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各类矛盾丛生。有各种社会个体之间的矛盾,也有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国家正确、妥善地处理各类经济矛盾。平衡各种经济行为,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满足绝大多数群众的需求。经济法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在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坚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