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资源利用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资源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资源利用

篇1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自我优势

近年来,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育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要积极投入大量的乡土资源用于幼儿教学活动中。那么农村幼儿园要怎么样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来充实教材

教育目标狭窄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德育,教师仅仅把教会幼儿掌握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对幼儿情感、兴趣、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活动材料匮乏,而乡土资源也白白浪费。

(二)与城市幼儿园攀比,乡土资源利用意识薄弱

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如果利用这些材料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将是一条有效途径。而农村幼儿园却在设施建设上盲目追求“城市化”,给幼儿一味提供现成的教具,环境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落后于城市优秀的幼儿园,而且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幼儿园所自身独特资源优势的认识,缺乏对这些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与研究,摒弃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三)幼儿操作材料缺乏,教学形势趋于“小学化”

幼儿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摆弄玩具、玩中学是他们的天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忽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接受水平。室内教学依然占有主导地位,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我教你听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这样严重阻碍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压制了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这个“活”课堂。

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使乡土资源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更贴近幼儿生活,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急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的困难

(一)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不是从正规的幼儿师范学校出来的,一般是以乡村招聘的民办教师为主,多为本地的高中或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职前专业训练,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极低。这对于幼儿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是极为不利的。另外,许多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对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少,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长时间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方法,导致教师对乡土资源利用意识和能力不足。

(二)家长观念比较落后

在农村,幼儿的家长认为“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重视幼儿单纯的智力开发,如买书、教幼儿拼音、汉字、数学等,不懂得培养幼儿能力的重要性,不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获得。有许多家长甚至把幼儿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也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万事大吉。实际上,农村幼儿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的策略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就要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选择符合本地农村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同时还应改变教师的消极思想,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幼儿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现在信息数字化时代不断发展,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才可能抓好幼儿素质教育,搞好幼儿教育的创新。

(二)利用周围资源,丰富教学材料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幼儿,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粒一土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但我们首先要学会甄别,分得清哪些资源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其次要本着“贴近生活”和“变废为宝”等原则,在环境的创作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挥好幼儿园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

(三)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活”的课堂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幼儿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摄取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带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保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师幼一起观察鱼虾虫鸟,一起到果园里、菜园里、农田中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农民伯伯干活时的辛劳,让幼儿在风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风雪的洗礼,锻炼坚强的意志等。还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了解各个季节的特征。

(四)转变家长观念,形成教育合力

篇2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农村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指出,“应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纲要》鼓励幼儿园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而对于缺乏经济支持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出路。

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吴刚平在《课程资源论》做了解释,“从广义上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从狭义上说,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从功能来看,课程资源可以分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乡土课程资源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它们可能被幼儿直接利用,也可能被成人利用进而对幼儿产生影响。此外,乡土课程具有丰富性、地域性和待开发性的特点。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按照布朗分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来划分,乡土课程资源处于幼儿的中间系统,是各个微系统之间的联系,贴近幼儿的生活。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幼儿周围的人事物都包含其中,幼儿园周围的自然资源,如果实、花草树木、动物等都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材料,农村课程资源来源于幼儿生活,具有生活化原则。

(二)经济性原则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受经济因素的限制比较大,教育经费少,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而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遵循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活动材料,在不给家长和幼儿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前提下进行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也是一个可以超越经济条件的因素,在低成本的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三)本土化原则

2016年1月5日,教育部颁布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远离幼儿的资源,可见,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应着重周围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为了充分而有效地挖掘乡土课程资源,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该遵循本土化的基本原则。

(四)适应性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幼儿感兴趣、蕴含多种目标、可操作、可感受、能引发幼儿经验的迁移,能多次使用或可随时使用的乡土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选。此外,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等实际因素,因此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适应性原则。

二、化州市的乡土课程资源

(一)化州市的自然资源

化州市是广东省茂名市下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粤西地区。化州市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地貌类型以丘陵地为主。化州市植物类型多样,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花生、番薯等,还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主要有龙眼、荔枝、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此外还有全国闻名的“化州橘红”,这是一种止咳化痰的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可见化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化州市的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资源。化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但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回族、藏族、苗族等,主要分布在平定、文楼和合江镇。由于少数民族只占了化州市人口总数的很少部分,且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不少少数民族已经逐渐汉化,因此化州的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

2.歷史文化资源。从历史文化资源来看,化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到2008年止,化州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其中化州孔庙为茂名市级和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化州古八景、烈士陵园等历史文化资源。

3.生活文化资源。从生活文化资源来看,有“年例”风俗。年例是茂名地区的特色节日,化州年例是茂名年例的组成部分,又称“年宵”,是一个比大年三十都重要的日子,一般在农村举行。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明安。年例期间,亲戚朋友几天饮宴,请各式戏班连续演出。

4.民间传统文化。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来看,化州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化州的戏剧“跳花棚”在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木偶戏(俗称鬼仔戏)、粤剧、话剧等民间艺术。此外,还有“丢手绢”“跳格子”“分石子”“分房子”等民间游戏。

三、开发和利用化州市乡土课程资源

(一)化州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自然场所,引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化州地貌以丘陵地为主,而且拥有绿草如茵的田野,这些都是幼儿进行体育训练的最佳场所。可以利用斜坡的优势来锻炼幼儿的小腿力量和体育耐力,利用浓荫的小树林开展游戏活动,利用纵横交错的田埂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等。幼儿园可以利用园内的斜坡来打造别样的滑滑梯,如用水泥打造滑道,或者用纸箱当作坐垫从斜坡上滑下来;如果没有经济支持打造塑胶跑道,可以用白色地砖镶嵌出“跑道”,幼儿在这样的场地上,可以开展沿着直线走(锻炼平衡)、滚铁环、玩轮胎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挖红薯、摘果实,这些都可以锻炼到幼儿的体力,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拥有广阔的土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的空间,带领幼儿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在亲近自然中得到锻炼。

2.利用动植物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指在一个时间段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的活动。乡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知识,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讨。化州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认识家乡的各种水果,深入自然实践,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特点。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春天,各种各样的果树会开花,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花”,随处可见的果树花朵就成为主题活动的物质准备。夏天,当地人在收割稻谷之后,稻草就会丢弃在农田里,幼儿可以利用这些稻草来搭建房子,装饰成娃娃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稻草上手工课,编制成各种形状,如花环、手提包、草鞋等等。此外,当地丰收的水果也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去摘果子,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气味、口感等多方面去认识和辨别水果,了解水果的特点和差异。还可以把田野里的蝌蚪和小鱼带到幼儿园的科学区,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小蝌蚪变化、小鱼的类型等等。

(二)化州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历史文化、生活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化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带领幼儿去参观化州现有的历史文化古迹,让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此外,“年例”风俗是化州的一个重要特色,教师可利用“年例”的风俗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年例的故事”“年例的美食”“年例的仪式”“年例的礼仪”等活动,可以通过邀请“年例”仪式的艺人进园,或者组织幼儿观看相关的“年例”仪式的视频等形式来开展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让幼儿了解“年例”的来源和代表的意义,有助于幼儿产生文化认同感,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会关注家乡的人和事,熟悉身边的文化,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师还可以将这乡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常规活动之中,比如在幼儿晨运时,播放富有家乡特色的民间音乐和朗朗上口的童谣,在午睡前,给幼儿讲述家乡故事、趣闻轶事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热爱家乡。

篇3

在农村幼儿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教学,能有效拓展幼儿的音乐视野,增强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那么,怎样合理利用乡土音乐资源,切实提高农村幼儿音乐教学效率呢?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选择适合的乡土资源创设情境

幼儿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中感受到乡土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如在幼儿的活动区增设高跷、滚铁环等民间玩具,音乐角增加锣、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阅读角摆放介绍家乡的图书、图片等等,从而让幼儿直观、生动地了解当地的乡土音乐文化。

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可选择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歌词和旋律简单易懂、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音乐素材。这些素材内容健康向上,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欣赏的兴趣,如选择当地的民歌、小调、儿歌等。这些乐曲的曲调大多比较简单,更接近地方语言的自然声调和节律,既包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其地域性和传承性明显,是理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源。我们从中选取一些乡土音乐素材,进行合理改编,将本土音乐融入幼儿一天的生活,在幼儿入园、早操、课间活动、午睡起床、离园等时间播放,让幼儿在本土音乐环境中游戏、学习。

同时要重视家园合作,充分发动家长,为幼儿的音乐表演创设各种机会。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农村都会组织舞龙灯、舞狮子、桂花亭等活动,家长可以借此引导孩子欣赏本土音乐,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我们鼓励家长在节日时多带孩子去看看、去听听,参加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元宵节灯会的赏灯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赏灯时的热闹氛围。在观赏彩灯的同时,家长教幼儿哼唱《花灯调》,身临其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地方风情,体会家乡传统文化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进行教学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教学。农村的幼儿对各种自然资源,如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有着丰富的认知,可以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从自然资源中寻找适合幼儿音乐教学的素材。结合音乐教学,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农场,观察农场中的动物,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模仿它们的动作,根据这些素材,我们编排了律动儿歌《小鸭叫,小猪叫,小狗叫》;让幼儿观察野外的花草树木,用各种草叶、竹子、木棍、葫芦等做成简单乐器,进行演奏;倾听风声、流水声、鸟鸣声等,然后让幼儿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模仿表演,并引导幼儿吟唱当地的民歌和童谣。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发现、自由表达、大胆体验和学习探索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只有让幼儿亲近自然,幼儿才会喜欢大自然,才会去观察、模仿大自然的各种事物,从而培养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在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努力挖掘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从中寻找适合的音乐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春天带领孩子们欣赏茶园美景,看茶家采茶,模仿大人的采茶动作,让他们亲手采摘茶叶的同时,欣赏当地的《采茶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配合音乐创编舞蹈。由于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表演得十分精彩。草莓成熟时,带领幼儿参观草莓园后,与他们共同创编音乐游戏《草莓宝宝》,通过创设种草莓、摘草莓、买草莓、卖草莓的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倾听、欣赏当地的歌谣、音乐,既让幼儿了解了一些关于草莓的知识,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摘草莓所带来的乐趣。由于创设了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非常投入,随着音乐情节的步步深入,幼儿很快进入了情境和角色,玩得十分尽兴。秋天带领幼儿参观果园,让他们观察各种水果,说一说各种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并结合当地的一些童谣,引导幼儿创编水果歌,配上舞蹈动作进行表演,效果十分明显。我们还带领孩子参观养鸡场,观察母鸡下蛋、孵蛋、小鸡出壳的过程和小鸡捉虫、活动的情景。在教学歌曲《母鸡下蛋》时,孩子们通过观察,对鸡的特点已经很熟悉,在学习这首歌曲时,能用生动的歌声、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大胆地表现歌曲的特点。通过聆听、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课的趣味性。

三、将本土音乐元素融入幼儿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也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让民间音乐走进幼儿音乐教学,激发他们对民间音乐的兴趣、爱好,增进他们的乡土意识。在音乐欣赏课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以本地民间音乐为切入点,把当地的民间音乐渗透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例如《花灯调》《采茶曲》等民谣儿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源于本土,经常出现在当地的节庆活动中。它们能让幼儿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激发幼儿对家乡热爱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与表现能力。

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他们喜欢通过歌舞来表现自我,在唱歌跳舞中找到一种传达情感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把当地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相结合。如早晨幼儿刚进园时,让大家模仿公鸡的鸣叫,配合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早晨起来的情景,做动物韵律操;在体育活动时,让孩子们模仿牛儿耕田、农民劳动的场景,配合当地的民歌民谣,边表演边欣赏;午餐时,给孩子们听一些当地有关节约粮食、人民辛勤劳动的歌谣,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节约粮食。这些充满浓浓乡情的歌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对他们的音乐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音乐创造力,让幼儿从中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我们首先结合幼儿的语言、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并用画笔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画下来。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大胆的表演。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道具,并让他们运用道具进行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能有效增强幼儿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既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美和快乐的体验。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搜集一些本土特色乐器,如二胡、锣鼓、唢呐、快板、笛子等,让有音乐特长的家长为孩子们演奏这些乐器,让孩子们通过家长的演奏,欣赏当地的民间音乐,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演奏知识。在教室里,布置乐器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乐器,熟悉乐器的音质、音色和一些简单的演奏方法。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当地特色乐器的音质、音色,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篇4

一、艺术课程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要开发农村中学艺术课程资源,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艺术课程资源,艺术课程资源包括哪些类型,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开发艺术课程资源。

1.艺术课程资源的定义

艺术课程资源是指艺术课程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各种显性的、隐性的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进入课程活动过程,并且与教学活动发生联系,是艺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艺术课程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艺术课程资源的分类

艺术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笔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将艺术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几类:依据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征,可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依据课程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课程存在方式,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等。

二、湘东农村地区艺术课程资源的特点

湘东地区人杰地灵,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湘东农村地区的艺术资源嵌着时代和历史的烙印,彰显着独特的风采。

1.地域特色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其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也大不相同,艺术课程资源因而有着不同的特征,株洲的醴陵地区以陶瓷艺术著名,湘潭地区以花鼓戏、韶山山歌为特色,而长沙农村地区有湘绣、舞龙灯等传统艺术资源,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开发和利用艺术课程资源的类别自然不同。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应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利用现有的艺术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区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为教师提供尽情施展的平台,为学生创建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功能特色

湘东地区艺术课程资源不仅广泛多样,而且每种课程资源的功能与作用也丰富多彩。对于戏曲、山歌,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跟唱的方式,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一幅剪纸不仅可以展现出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能通过临摹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艺术资源进行研究,通过对某一幅著名湘绣作品的深入研究,挖掘其背后深藏的艺术价值与民族风情,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一件陶瓷作品,湘绣或是剪纸,能成为学生的绘画素料,一首山歌或一部戏曲,亦能成为学生的灵感来源。因此,对于这些山歌、花鼓戏、剪纸、龙灯等艺术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多方面挖掘艺术课程资源的功能。

三、湘东农村中学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开发和利用农村艺术课程资源,是艺术教育在农村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地结合本地特色,合理地开发湘东农村地区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地区整体艺术教育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1.创造性地使用艺术课程教材

艺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艺术课程教材,也是艺术课程活动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艺术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并不能忠实地按艺术教材进行教学,而是应该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创造性地使用艺术课程教材,并相应地补充一些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例如,把韶山民歌、湖南花鼓戏、火龙灯、巫家拳,湖湘地区民间工艺,如剪纸、皮影、陶艺等大胆引进艺术课堂。同时,将现行使用的艺术教材与本地艺术课程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艺术教材予以二次加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2.充分利用校内艺术课程资源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不高,与校内艺术课程资源利用不佳不无关系。校内艺术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内部各种可以用于艺术教育的人员、物质、活动和信息等方面。在物质资源方面,应充分利用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各种影像资料和书籍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因特网查阅相关资料,开阔视野,培养艺术学习兴趣。再者,校园的艺术墙、艺术角都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校园的一草一木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写生素材。除此之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艺术相关的兴趣小组和文艺活动,丰富本校的艺术课程资源。

3.大力挖掘校外艺术课程资源

艺术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审美体系,除了校内的课程资源,在课堂外也有着丰富的可供利用的艺术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也是艺术教育得以广泛、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在农村地区,有很多潜在的艺术教育人力资源,如退休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文艺团体的人员、专业艺术工作者等,物质资源类有村镇的公共文艺演出场所、文化艺术场馆、歌舞活动和戏曲表演等。另外,校外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也非常巨大,湘东地区湘绣巧夺天工、精致绚丽;剪纸作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湖南花鼓戏的丰富多彩、古朴自然;还有民间喜爱的赛龙舟、舞狮子等活动,这些丰富的艺术资源中都蕴含着重要的课程要素,有待我们一起去发掘和利用。

篇5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区域特色活动

一、创设区域特色活动的概念

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来说是童年玩乐的最佳去处。农村在开设幼儿园时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优势,开展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体现出幼儿园的独特魅力。区域特色活动是秉承着国家教育目标和依据孩子性格特点,创建出具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活动环境。在幼儿园中开设区域特色活动就是要从农村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地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设计出具有本土教育特点的区域活动内容。如社会活动区域大众所熟知的“农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等活动。在设立特色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依据孩子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内容,通过区域特色活动能够让孩子自主地参与到其中来,挖掘孩子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孩子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能够激发出孩子内心热爱家乡文化的真情实感,体现出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区域特色活动的应用措施

1.改变传统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创办新型农村特色幼儿园

就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整体水平来看,幼儿园普遍受地理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部分幼儿园在办园时没有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幼师的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其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没有充分结合幼儿实际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出现了幼儿上课方式死板、教学中与自然资源脱节等现象。这正是由于幼师在教学中没有将乡土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到对幼儿的教育中来,因此导致农村幼儿园创办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综合能力不能在幼儿园中得到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农村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针对这一严重问题,农村幼儿园在创建过程中要时刻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应幼儿园治理政策,积极转变传统式教育理念,把乡土教育资源放在幼儿教育的关键位置,幼师要合理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本土资源优势进行实际教学,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健康、茁壮地成长,为开展农村特色幼儿园提供便利条件。

2.幼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创建特色活动教学

幼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在农村幼儿园中开展区域特色活动就要使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合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积极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式教学,在创建特色活动前要依据幼儿的性格特点设定活动主题,使幼儿能够在教学中真正“活”起来,让孩子们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幼师要经常组织孩子到户外收集各种相关性区域活动材料,便于开展特色区域活动。例如:幼师可以创建活动主题为“大丰收”,在组织孩子到户外进行活动材料的收集时,幼师带领小朋友到农田里、水稻旁等地方。孩子在找寻的过程中知道大米是在哪里产的,玉米种子住在玉米棒上,棉花种子躲在花朵里等基本常识,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农村丰富的资源;幼师也可以开展“找寻春天的种子”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去林间共同找寻植物种子,组织孩子把收集到的植物种子拿回到班级,在幼师的指导下放入花盆中,在以后的时间里进一步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开展特色活动教学时,可以带领孩子参观蔬菜大棚,在参观时向孩子讲述培育蔬菜的整个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平日里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在温室里辛苦培育出来的,拓宽孩子的知识面,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以此来教导孩子不要浪费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在参观完毕后,幼师组织孩子进行活动游戏,让孩子们玩“过家家”,带领孩子亲自实地采摘,将自己双手采摘到的蔬菜放到小盘子、小碗里,做过家家游戏。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教学,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学到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实践中也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了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孩子在活动学习中掌握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促进农村幼儿园特色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3.开创多样化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孩子在进行区域活动中,最能吸引到孩子注意力的往往是活动的玩具和活动的材料,对于活动过程和结果孩子并不关心。因此,在活动中选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是确保区域活动能否在孩子中顺利开展和获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所以,幼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的同时,要精心、有目的地选用活动材料,充分依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给孩子动手实践的空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幼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智力游戏,向孩子们展示多种植物图片,让孩子们去寻找相应的种植位置;幼师可以将植物图制作成拼图的形式,让孩子根据想象和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自由拼接。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当中也增强了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优势,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融入活动式课程,增强了幼儿的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在特色活动教学的环境下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启发学生领悟应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题。以我校为例,单是黑河节水,湿地保护,滴水灌溉,保护膜种植,人畜饮水改造,母亲水窖,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等产生丰富的体验,这些体验与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就可以生成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比如:1.农业节水、乡村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什么?2.作为农民的后代,建设家乡应有什么样的资源道德观?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提出了哪些值得我们下一代思考的问题?4.作为农村学生应有什么样的节水习惯?5.小康建设和农村环保的迫切问题是什么?

由此看来,课堂应高度重视关注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力求把农村初中学生自己的故事作为焦点,融入农村少年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上,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和农村学生所关注的自我、人际和社会问题联系的越紧,学生越能讲述自己相关的故事,越能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思想品德课才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利用学生自己的问题,让学生用农村语言描述真实的思想品德现象,在互动对话中落实教育的主题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有效探索农村现实生活、弘扬农村传统的先进文化的平台。要有利于从内在动机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要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德行成长,要使学生在真实生活的情景中求得启示,获得交际过程中的塑造灵魂的帮助。教师必须在挖掘教材,因地制宜的情况下,充分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学校一定要把农村现实生活纳入教材资源,把农村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作为生成资源,引导农村学生用农村语言对话,上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特色的思想品德课。例如,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家庭出现了无人养老,尤其是一些纯女户无人养老,老年人成为可怜人。农村家庭由于收入不和谐的原因出现了一些困难户和特困户,农村家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环保意识,缺少法制观念,这些问题同样可以联系教材进入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把哲理的思想生活化,用思想品德的内容,用农村人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思想品德问题。

如何从一开始就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生;有些学生因为父母双双外出成了留守儿童;有些因为一年学习成绩落了下来,影响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九年级即将完成初中学业,面临升入示范高中、一般高中、接受职业教育或外出打工和坚守田园生活……这类问题,这些时段都存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机遇,教师要智慧地联系教材内容,设置对话情景,引导学生在课堂里解决现实生活中自身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对话,让学生个体之间,师生之间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引导农村孩子找出自己的答案,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师的拓展,学生个人的小结,和共同的道德体验。每一堂课都应使用农村学生容易接受的切合农村实际生活的语言说话方式,能够准确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觉得这些话发自我的内心,他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使得学生体验到了真实的成长,使得教师分享了学生成长的快乐,帮助学生解决了成长过程中的困难,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和学生一起走过了成长别的日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篇7

1. 有机肥料资源现状

经调查,千阳县有机肥料种类多,资源丰富。全县年有机肥料资源总量209.96万吨,其中农家肥资源总量174.7万吨,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和川塬乡镇养畜农户家;年播种作物面积30.7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4.82万吨,分布于全县粮食种植区域,其中小麦15.2万亩、资源总量4.5万吨,玉米13.4万亩、资源总量9.4万吨,豆类、高粱、薯类作物2.1万亩、资源总量0.92万吨;春夏绿肥作物年播种面积11.3万亩,资源总量20.2万吨(其中多年生牧草作物年保留面积10.0万亩,资源总量20.0万吨,分布于丘陵山区;春夏豆类绿肥年播种面积1.3万亩,资源总量0.2万吨,分布于山、塬地区的部分农户家);养殖场奶牛、莎能奶山羊存栏0.082万头(只),资源总量0.24万吨,主要分布在川塬畜牧小区。

2. 有机肥料资源利用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不同有机肥料种类利用模式各异。农家肥(堆肥、厩肥、土杂肥)资源主要采取黄土搬家式垫圈,堆制腐熟后,用作粮、果、桑、菜等作物施基肥,一般亩施用量5000~6000千克。此类肥料由于养分全面、肥效长、耐旱性好,施用后粮经作物可增产10%以上。秸秆资源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薯类、豆类、高粱等作物,其中小麦秸秆利用机械收获高留茬面积占10%,过腹还田50%,烧灰还田40%;玉米秸秆利用以活秆青贮喂畜和烧灰还田为主,分别占资源总量的40%和60%;豆类秸秆以烧灰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分别占资源总量的70%和30%;绿肥资源利用以多年生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豆类为主,其中紫花苜蓿用于饲料和经济绿肥的分别占资源总量的80%、20%,豆类用于压青还田、饲料和其他的分别占资源总量的30%、30%和40%;养殖场有机废弃物利用以传统堆沤为主。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有机肥料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看,千阳县种类较多,资源利用广,施用效益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机肥料知识覆盖面小,农户合理利用有机肥意识淡薄;二是利用方法不当,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三是政策支持不够,资源利用率低。

4. 对加强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的几点建议

①大力普及有机肥料知识,提高农户科学利用意识。一是按生产季节和关键环节,编写不同种类有机肥利用技术规程,逐乡逐村开展技术培训。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宣传有机肥料有关知识。三是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

②科学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提高效益。一是因地制宜,确定有机肥料种类。丘陵山区的农牧业区以农家肥和绿肥为主,川塬粮果主产区以秸秆还田和种植短期绿肥为主。二是科学利用,发挥肥效。农家肥应采取基施,杜绝表施,以免肥料养分损失;秸秆资源以直压还田和过腹还田方式为主,杜绝烧灰还田,避免资源浪费;绿肥资源以做饲料压青还田为主;养殖场有机废弃物应做到无害化处理利用,达到无环境污染。

篇8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

篇9

1 农村发展清洁生产与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广大农村地区遵循重生产、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不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与农村清洁生产相背离;循环经济更缺乏根基,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供需“瓶颈”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资源约束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一是水资源日趋短缺,缺水问题严重。目前水资源缺口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00亿m3上升到目前的500亿m3;农田平均受旱面积达到3 000万hm2以上;近1亿hm2草场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达到750~1 000亿kg;约8 000万农村人口和4 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近年来由于建设占地、生态退耕、灾害损毁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耕地从1996年的1.30亿hm2下降到2003年的1.23亿hm2,人均耕地也从0.106 hm2下降到目前的0.095 hm2。三是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和长期超载超牧,草地资源退化、沙化、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质量逐年下降,载畜力降低,全国已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约束硬化,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2)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下。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所需占用的资源将进一步减少。一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2左右。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左右,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旱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50%,北方灌区的大部分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二是耕地质量持续下降。一方面土地垦殖和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下降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在执行中忽视质量的“占补平衡”,“占优补劣”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秸秆产量7亿t左右,但有4成以上被废弃或直接烧掉,总体利用效率低,也污染了环境。四是有机肥资源流失严重。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约30亿t,大部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年流失率在30%以上,若以此计算,全国每年畜禽粪便中氮磷钾养分流失量分别为365万t,244万t和271万t,如果对这些养分进行利用,可以节约尿素739万t,磷肥(磷酸二氨)242万t,钾肥(氯化钾)432万t,减少化肥投入232亿元。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的直接后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而且加剧了农业资源短缺和供需失衡。

(3)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加剧。农业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调查,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达到100多万t,每年产生3.6亿农村生活垃圾在露天的堆放量超过30%;大部分生活垃圾与污水未经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二是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调查,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 900多万t,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上升为第一大污染源。尤其是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粪便量大而集中,且绝大多数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导致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污染,成为疾病增多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三是化肥、农药和农膜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 400多万t,耕地平均施肥水平高达357 kg/hm2,超过国际安全施肥上限近70%;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t,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900万hm2;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四是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部分地区大量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土壤生态破坏,严重的导致机场、高速公路关闭,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不仅如此,受工业“三废”的影响,全国20%以上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3.2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国际竞争力,而且直接导致农村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威胁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4)农村能源利用困境重重。我国农村能源在消费结构、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能源消费以煤和生物质能为主,占全国消费总量56%以上的农村生活用能有55%来自秸秆和薪材等生物质能直接燃烧,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构成威胁。二是利用效率低。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3的生物质能(主要是秸秆和薪材)直接燃烧,大大降低了利用效率。据调查,2004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利用效率仅为25%,仅相当于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三是农村新能源开发严重滞后。我国大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工艺相当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国产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竞争力较弱。如户用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场建设技术、户用秸秆气化技术、秸秆热气联产集中供气技术、秸秆气化发电技术、优质炭化秸秆生产技术、优质生物酒精生产技术等,推广难度大,致使能源结构性短缺和浪费并存,许多地区也因此陷入“能源短缺-滥砍乱伐-生态破坏-能源进一步短缺”的恶性循环。

面对上述形势,需要用战略眼光,统筹规划、精心研究,找出一条推进农村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

2 加快探索农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新途径

经过多年的探索,对于农村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已初步探索出一些破解困境的出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从资源与环境人手齐抓共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来完成的。其结果是:一方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利用,农村物流、能流向城市转移增加,导致农业可利用的资源存量锐减;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污染加剧,向农村转移增加,环境问题的外部经济负效果出现,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致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加大,农民增收空间不断减小。这种状况使本来就“弱质”的农业、“落后”的农村、“贫困”的农民问题更加复杂化;加之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甚至难以缓解、突破和改善。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与环境双向人手,力求标本兼治。

(2)依靠统筹的办法协同解决。农村资源与环境具有其不同于城市显著的特殊性。既是人与生物共生、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并存特殊的生态系统,又是人类文明与物质生产并存、物质和能量高度富集的特殊区域。必须“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最根本的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农村资源利用不当,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环境将产生不良影响;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理论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环境的好坏,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以物为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牺牲生态环境、卫生状况和人的健康为代价的状况必须改变。

(3)转变生产、生活和服务方式。上述我国农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状况堪忧,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巨大而沉重的任务。究其原因,都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联系。因此,必须在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和传统经验型向循环利用型和科技依托型转变,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型向清洁文明型根本转变,实现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明显提高;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由单一自我经营服务型向一体化统一服务型转变,使农村综合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4)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责。推进农村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迫切需要加大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同时现代公共管理呈现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管理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趋势。呈现出民营企业、中介组织直接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新的公共管理主体,形成民主性和竞争性有机结合、权力与利益互为联动的新型满足公共需求的模式。应该适应这一趋势,积极转变观念,明确政府职责,加快职能转变。

3 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乡村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工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找到有效推进乡村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措施。

(1)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为系统地解决农村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经验。其主要思路是: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把“三废”(粪便、秸秆、垃圾和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以“三节”(节水、节肥、节能)促“三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改善。

主要做法是:以村为单元,以农户为基础,通过配套建设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农村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利用设施、农田有害废弃物收集设施,综合集成推广各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推进农药化肥减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实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通过建立乡村物业站,创新构建并形成“多方参与、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良性运转”的物业化管理和服务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的转变。根据调研的结果看,上述各项措施可使农村的化肥使用量降低30%~5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率也在90%以上。

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如苏、浙、粤等东部发达地区重点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湘、冀、豫等中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重点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秸秆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问题;陕、甘、宁等西部干旱地区重点解决雨水集流和水资源节约利用问题等。二是贴近农民急需。既不大拆大建,也非形象工程。既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三是有利资源系统整合。由地方农业行政部门牵头,整合农业环保、技术推广、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共同实施,发挥了整体效应。四是投资小、见效快。据测算,依照自然村规模大小,每村一次性投入30万~50万元,到2020年,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废弃物、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而且有利于吸纳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五是长效运行。乡村清洁工程,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清洁生产等制度,构建乡村物业管理服务(站、中心、协会)等要素平台,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市场化运营机制,逐步建立并形成以村为基本单位、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物业服务技术员为基本队伍的物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工程的长效作用,这不仅是农村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该工程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

实践证明,开展并逐步完善乡村清洁工程是一项解决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污染加剧的治本之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务实之举;是惠及广大农村,事关农民贴身利益的“德政工程”。

(2)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发展沼气已是卓有成效的工程。以农户为单元,改圈、改厕、改厨、改院并行,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生活方式,挖掘农民家庭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潜力,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形成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按照重点安排适宜发展沼气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粮食主产区、水库库区,同时兼顾畜牧业主产区、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水源保护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血吸虫病、地氟病疫区的原则,依据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大区特点,科学安排生产、生活和设施布局,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利用,确保长效。在能源作物生产和转化利用中,做好规划,摸清资源底数、合理安排土地、适时组织生产,提高运行效率。

一般而言,建设一个8 m3的户用沼气池,年均产沼气385 m3,相当于替代0.605 t标准煤,可解决3~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一个年存栏1万头育肥猪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年可处理鲜粪3 600 t左右,年处理污水17万多t,产沼气约29万m2,给居民供气相当于每年可替代450 t标准煤。除沼气外,农村日光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也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逐步发展。在农村能源建设的地方,许多农户呈现出生活在“氧吧”,吃的是“绿色食品”,做饭不用柴、点灯不用油,庭院经济发展、干净又整齐的美好景象。这种上连能源,侧连生产、生活,下连农民增收,变废为宝的农村能源建设带来的变化,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4 政策建议

(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实施清洁生产的整合力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村污染。

(2)大力增强循环经济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组织科学攻关,力争在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绿色再制造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突破。

(3)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步伐,为推进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4)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者、消费者的相关责任。

篇10

第一节合理利用资源

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有序、有度的规范化轨道,加强执法监督和行政检查。严禁无证开采和掠夺式开采。严格实行矿业开发项目环境评估。大力推广应用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时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尾矿、煤矸石、煤层气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创建环境生态乡村,加大环境维护力度。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基本控制城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基本改变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重点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抓好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置和汽车尾气控制,控制和治理城乡工业“三废”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农村污染源的综合治理,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农村河道整治问题。

着重抓好的生态维护。加强内河、水库的水质监控。加强主干道绿化带建设步伐,加强生态维护与建设。重点抓好干线、全县公路两侧的高标准绿化。加速绿化造林,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建好赣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和沙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水土坚持林,建设自然维护区。大力推进猪-沼-果(猪-沼-渔)等生态示范村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

第三节加强人口管理

从单一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数量与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偏重转变,创新人口管理模式。从以惩罚手段为主向惩罚和奖励偏重转变,从片面强调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坚持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优生优育服务体系,提供完善的生育健康服务,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缺陷儿出生率。

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等行业,构建清洁型、绿色产业结构体系,从源头减少废物的发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鼓励和促使现有煤炭企业拉长产业链,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和非煤产业。推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推进矿山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激进产业,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大力建议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产品及有机标志食品。十一五”时期,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推进企业产品之间的相互利用,加强塑料、羽毛等废旧物的回收利用和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在集聚产业中促发展,节约资源中求发展、维护环境中谋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源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