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结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结构理论

篇1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

篇2

依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人身上多种能力的综合,除了最基本的健康、教育之外还有知识、技能等。人的能力的获得除了先天获得的如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培训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因此人力资本的衡量应该从一个立体的角度观察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的各层次或各类人力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是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同样,将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的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他们的工作不需要太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且这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在高中及高中以下,因此可以用就业人口的表示这几种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当年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专业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往往可以通过较高的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获得。假设这类人力资本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故用受教育程度来度量,H2=16bi,16表示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学历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bi表示这种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当年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家型人力资本。我们采用私营企业投资人数这一指标表示私营企业家的数量,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家的数量,进而可以更好地衡量陕西地区企业家人力资本。

(一)变量与数据。本文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变量,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各类人力资本水平。Y,陕西省1996年到2011年的GDP。H3企业家人力资本。H1,一般人力资本水平。H2,专业人力资本水平。K,物质资本,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假设参与就业的都是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因此可以用人力资本存量代替劳动力。如果将人力资本水平看成是一种投入产出的话,也可以将人力资本水平表示成123HHHH,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将劳动力投入用结构化了的人力资本存量表示,由于是待估计参数,因此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即使有指数也是待估计参数,方程中的与指数的乘积仍用表示。

(二)实证模型。将模型等号两遍分别取对数得到适用于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123lnYClnKlnHlnHlnH,搜集1996年—2011年相关数据,用SPSS17.0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参照SPSS输出结果,得出拟合方程为:lnY4.1770.669lnH1.07lnH0.058lnH0.735lnK123

(三)模型分析通过对模型方程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表示:1、R2=0.996,F=997.14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2、模型说明了陕西省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际情况是一般人力资本即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水平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无积极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专业人力资本即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是促进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虽说也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作用非常小;固定资产投资毫无疑问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

二、对策建议

篇3

会计监管理论结构的构建原则对其构建意义非凡,正确的构建原则,不仅有利于理论结构的构建,并且也是评价理论结构优劣与否的标准。会计监管理论结构的构建原则包括逻辑一致性原则、继承原则和前瞻性原则。建立会计监管理论结构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会计监管理论的发展方向,指导会计监管实践的顺利进行。

一、会计监管理论来源于会计监管实践

从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会计监管的理论研究同样如此,它是在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会计欺诈失实现象泛滥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在总结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会计监管理论的研究启始于会计监管实践,同时也将推动会计监管实践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尽管目前一些会计监管理论研究成果在借鉴其他理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同样也要与会计监管实践相结合,否则,这些理论毫无意义。

二、会计监管理论的会计主体构成

会计监管理论结构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会计监管理论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

1、会计监管理论的研究方法

会计监管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会计监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监管理论体系中列为最高层次。因为,会计监管科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它的研究方法比起该门科学的原理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在空间上更广阔,在时间上更为久远,是一种更为本质的东西。会计监管理论是一门交叉的学科理论,它融会了会计学、管制经济学、行为学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也将吸取这些学科所采用的诸如实证、博弈等方法。目前,学术界对会计监管问题的研究,基础理论侧重于规范和演绎等方法;应用理论则更多的采用博弈、实证等方法。

2、会计监管理论的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构成了会计监管理论研究的基石,包括了会计监管的定义、性质、动因、目标、会计监管的历史方位和理论方位等问题。会计监管的定义和性质界定了会计监管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会计监管的动因分析了主张会计监管和反对会计监管等不同学派的理由;会计监管目标提供了会计监管理论的发展方向;会计监管的历史方位解决了会计监管发展演变的历史、国别考察及其发展规律;会计监管的理论方位解决了会计监管理论与其他诸如会计学、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不但是进行会计监管理论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会计监管学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石。

3、会计监管理论的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直接作用于会计监管的实践,包括了会计监管体系及会计监管的效果检验等内容。会计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会计监管主体、客体、手段、原则等内容。这些会计监管体系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其运行是否有效。会计监管主体的关键点在于设置何种监管主体及各个监管主体之间权利的分配;会计监管客体的关键点在于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会计监管手段的关键点在于采用何种有效的会计监管手段;会计监管的原则的关键点在于即会计监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等等。

会计监管效果检验从属于会计监管应用理论,同时也是连接会计监管体系与会计监管实践的一个桥梁,包括了检验方法和检验内容。目前,采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定性化的分析方法,定量化的分析有待加强;检验内容也主要集中于对会计准则颁布效果的检验,相信以后将逐步转向对会计监管主体变更和会计监管内容重新界定的检验。因此,就目前来看,会计监管效果的检验并不是有效的。人们往往在资本市场的会计出了问题之后,才采取措施,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加强监管,而不能事前采用有效的检验手段,找出会计监管的漏洞,以采取有利的措施。可见,会计监管的效果检验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的,它能帮助我们找出目前会计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做到事前预警,从而减少会计市场失败的损失。

三、建立循环的会计监管系统

篇4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是以型钢为钢骨并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日本称之为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称之为混凝土包钢结构(Steel Encased Concrete),在前苏联则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类结构主要用来构成建筑物的梁和柱,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应用于抗震设防地区的高层建筑结构中。内含型钢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大类:实腹式型钢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成或直接轧制而成的工字型、口字型、十字型截面。空腹式型钢一般由缀板或缀条连接角钢或槽钢而成。空腹式型钢由于制作简便、承载力大,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能,目前被广泛采用。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日本的应用和研究

SRC结构在日本应用较早,应用极为广泛,相关研究和试验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20年代,日本在一些工程中开始采用SRC结构。1930年以前,日本的SRC结构以钢骨为主要配筋,钢筋只是辅的。从1930~1970年,日本的SRC结构以空腹式钢骨为主要形式;1970年以后,日本的SRC结构则以实腹式钢骨为主。1964年以前SRC结构主要应用在6~10层的建筑物上,1964年以后开始应用到超高层建筑上。根据统计:1981~1985年间,6层以上的建筑物中,采用SRC结构的栋数占总栋数的45.2%,采用SRC结构的栋数占总面积的62.8%。截止到目前,SRC结构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它与钢结构、木结构、和RC结构并列为四大结构之一。

19世纪20年代,日本就开始做SRC结构的有关试验。1928年齐田时太郎做了轴心受压柱试验,1929年槟田捻做了偏心受压柱试验,1932年内藤多仲做了梁柱节点试验,1937年棚桥做了梁的试验。1951年日本建筑学会成立了SRC结构分会,开始对SRC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958年第一次制定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并前后进行了三次修订,基本上形成较为完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欧美的应用和研究

SRC结构在欧美的应用虽不及在日本广泛,但是欧美应用SRC结构的时间更早。欧美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最初是为了满足钢结构的防火要求,在钢结构外包上混凝土,称为混凝土包钢结构。1902年加拿大学者Mackay进行了混凝土内埋型钢的空腹式SRC梁的试验,认为混凝土与型钢具有协同工作的性能。1908年Burr做了空腹式SRC柱的试验,发现混凝土外壳使柱的强度明显提高。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混凝土包钢结构仍按照普通钢结构设计,并不考虑混凝土外壳对构件强度和刚度的提高。19世纪40年代后,欧美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意识到外包混凝土对提高刚度的有利作用,在考虑折算刚度后仍按照普通钢结构设计。美国在《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规范》(ACI318~89)中有“组合受压构件”的专门规定。英国在《英国标准BS5400》(1978~83)规程中也列有SRC柱的技术规定。折算刚度法一直沿用,并编入1985年欧洲统一规范EC4《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东欧国家的应用和研究

前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加快恢复重建,采用了大量的SRC结构。1951年苏联电力建设部出版了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关于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和柱以及框架结构的设计规定,但是钢骨混凝土构件中没有设置柔性钢筋和箍筋。1978年苏联混凝土结构研究所编制了(劲性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CN3-78),它是以实腹式SRC构件为主要内容,强调必须设置柔性钢筋和箍筋。对SRC梁的正截面计算根据中和轴不经过型钢、经过型钢和经过型钢翼缘3种情况而定。对SRC柱采用将型钢折算成等效混凝土,由此求其偏心距增大系数。在计算临界荷载时,考虑荷载偏心距,柱子长细比,荷载作用时间等影响。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

50年代初,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SRC结构,内蒙古电厂的主厂房和鞍山钢铁公司的沉铁炉基础是由前苏联设计,由我国施工的SRC结构,后来由于片面追求节省钢材,其应用只限于少量工业厂房和特殊结构,并于60年代末,这种结构几乎停止使用。80年代后,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SRC结构又一次在全国兴起。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京广大厦等超高层建筑的底部几层都是SRC结构;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高24层,其柱子为型钢混凝土柱,而梁采用组合梁;北京燕莎中心、大连渤海大酒店以及上海的金茂大厦等都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其中金茂大厦是目前我国采用SRC结构的最高建筑物。但总体来说,SRC结构在我国应用相当有限。

我国对型钢混凝土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最早开始研究。1986年国家计委工程建筑国家标准规范重点科研项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四批科研课题”将“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及方法”列为研究课题之一,组成专门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并负责编写技术规程。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参考日本的SRC结构设计标准,1998年冶金工业部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型钢混凝土结构行业标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

型钢混凝土现有设计方法简介

目前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主要有三种:

基于钢结构的计算方法并考虑混凝土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欧美国家采用。适用于用钢量较大的情况。

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认为型钢和混凝同工作的。前苏联采用这种方法。

篇5

关键词:理论;特许经营;费用

近年来,特许经营这一低成本快速扩张的经营模式,在中国许多行业中迅速兴起,除传统餐饮、零售等特许体系外,新兴行业还包括乡镇服务行业等。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中国特许经营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但在特许经营理论尤其是费用设计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这阻碍了特许经营的进一步发展。特许经营费用问题,不仅对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关系到特许经营企业和加盟商的事业成功,乃至特许经营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对特许经营费用结构进行相关研究,以便能够对我国的特许经营的快速发展起到借鉴性的作用。

一、 特许经营费用概述

特许经营费用指的是在特许经营关系的发生过程中,受许人需要向特许人上交的费用。特许经营费用总的可以分为三类:加盟费、后续费以及其他费用。

1.加盟费。加盟费是特许人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受许人时所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它体现的是特许人所拥有的品牌、专利、经营技术诀窍、经营模式、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一个特许经营加盟期限需要且仅需要交纳一次加盟费,特许经营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续签,那么受许人需要再为下一个特许经营期限交纳一次加盟费。

2.后续费。后续费是指在特许经营合同的持续期间,受许人需要持续地向特许人交纳的费用,它主要包括两类:特许权使用费和市场推广及广告基金。

3.其他费用。特许经营费用除了上两类最基本的费用外,还可能会有一些其他形式的与契约经营模式相联系的费用,因特许人的不同而不同。这些费用包括:履约保证金、保证金、品牌保证金、培训费、特许经营转让费、合同更新费、设备费、原料费、产品费等。特许经营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费用,通常包括初始费和特许权使用费。对于特许人来讲这两项费用的设定特别重要,因为它们占其总收入的50%以上。

二、 委托理论

委托关系是指一方当事人(委托人)委托另一方(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人如何能保证人按他的意愿行事。假设委托人和人是利己主义的,因此二者之间的目标冲突,伴随不确定的环境以及非充分的信息,在组织设计与管理中,产生了至少三个问题。一是道德风险,即委托人很难保证人尽其最大努力,例如一个工资雇佣的经理可能不会总是用尽最大努力,因此将导致次优的绩效。二是逆选择,即委托人很难确定人的资质水平,因为候选人很可能扩大自身资质以确保被雇用。三是敲竹杠,即至少一方当事人为了侵占对方关系专用投资产生的准租金,而在进行关系专用投资之后企图重新商议契约安排的行为。

以上三个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组织的成本,特别是监督成本增加。理论假设企业追求组织成本最小化,认为委托人(特许人)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对人(受许人)提供有效的激励,从而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与雇佣经理不同,受许人本身对店铺的投资使其强烈希望特许店铺经营成功,而且受许人对店铺的剩余利润有直接索取权,这使得受许人的报酬直接与经营绩效相联系,减少了不尽最大努力工作的动机。其次,受许人在购买特许经营权时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加盟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并且为开店进行实际投资,因此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有信心的潜在申请者才会成为候选人,于是特许经营很好地解决了逆选择的问题。最后,特许经营减少了敲竹杠行为,因为在其经营的店铺中,受许人的投资最多,而且如果因违约行为造成合同被终止或不能续约的话,受许人将损失上述投资。

虽然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特许经营在解决以上问题时具有监督成本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促使了对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导致许多企业因为可感知的投机风险而不愿依靠特许经营。例如,受许人面临特许人可能不提升特许体系品牌价值的风险,即特许人在纵向搭便车,表现为减少支持或忽视监督体系质量,如错误地选择新的受许人、不终止已知的搭便车者。因此理论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特许合同为受许人提供一套适当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该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企业在特许经营与公司直营之间的选择以及合同条款的设计问题。理论认为:特许经营因为结合了特许人和受许人双方的利益,所以需要的监督更少,受许人绩效最大化的可能性较大,有研究证据表明经理所有权的增加将提高公司的绩效。此外,理论的基本假设一一特许经营的使用随监督成本而增加一一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有力检验。

三、 理论对特许经营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主要从渠道控制的角度来解释特许经营合同财务条款影响因素,渠道控制是指特许人在与受许人的关系中,获得理想回报的能力。渠道控制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签订特许合同之前,涉及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受许人。虽然特许人面临许多潜在的受许人,但是只有少数满足要求。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营能力有信心,相信初始投资可以获得回报的申请人才会成为潜在的受许人。此时初始费起到一种自我选择的作用,因为申请人本身比特许人更了解他们自己的工作技能。所以初始费应该与店铺的总投资有正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签订特许合同以后,主要是对特许人与受许人双方的激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受许人的不正当行为,二是促使特许人承担品牌建设的责任。通过以下双向道德风险模型作进一步说明。

从目前的理论解释看,双向道德风险模型是对特许经营进行解释而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模型框架。该模型认为特许人和受许人都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受许人的道德风险如前所述,特许人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能及时为受许人提供培训、广告等方面的支持等。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激励的需要,将使用分成合约。由于特许权使用费率将对特许人持续激励与受许人的成功联系在一起,因此特许人的投入越重要,监督特许人的行为越困难,相应的特许权使用费率越高。此外,如果受许人在强制采购条款的要求下,需从特许人处采购设备和原料,那么特许人能从相关项目的转让价格中抽取下游收入。这时,初始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率都将减少。

四、 结论

本文应用理论从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入手对特许经营费用结构进行了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当关系中的任何一方不能达到另一方的期望从而导致各自目标不能实现时,冲突就产生了。费用的设定正是为了减少潜在的冲突来源,使特许人对关系实现有效的控制。加盟费用来补偿初始招募、选择和培训受许人的成本,特许权使用费在用来抽取品牌价值的同时,偿付持续支持服务的成本。而对受许人进行高水平培训等服务的特许人也通常会提供完善优质的后续服务,因此初始费和特许权使用费应成正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陈军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

陈寒凝陕西行政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牛海鹏.中国特许经营大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6

论文摘要:提出了城市设计诠释理论的审美结构及其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所具有的诠释特质。审美结构根据诠释认知的审美深度及层面不同可分为城市形态化、城市文本化和城市表现化的三级结构。这三级审美结构的实践途径分别为城市设计理念层面的意义诠释、城市设计表意过程的文本诠释和城市设计创作实践的主体诠释等。

1城市设计诠释理论的提出

城市设计诠释理论(或称之为解释论)是基于诠释学、现象学和接受美学等学科研究背景,以“诠释”的思维贯穿于城市设计的全过程,并将诠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及相关理论的知识点应用于城市设计的意义理解、文本表达及主体创作过程的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建构。

以诠释学的视角,城市设计是基于意义理解、文化认同、文本诠释和诠释性思维构建的一门“城市空间诠释美学”或称之为“城市空间的诗学”。城市设计诠释理论是基于城市设计在美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图景,是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理论与诠释学交叉研究的初步尝试。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城市空间是复杂的、多元的;城市的意义是可认知的、可诠释的;城市的形态是可审美的,是可以用语言塑造的认知客体。

2城市设计诠释理论的理论基础

美学与人文科学领域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其中,现象学、诠释学与接受理论三大理论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主体。

2.1 诠释美学

在美学领域,谈论艺术作品的理解问题是诠释学争论的焦点。伽达默尔有意将系统的审美问题转变成艺术经验问题。伽达默尔认为,在经验所及并且可以追问其合法性的一切地方,去探寻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这样,精神科学就与那些处于科学之外的种种经验方式接近了,即与哲学的经验、艺术的经验和历史本身的经验接近了,所有这些都是那些不能用科学方法论手段加以证实的真理借以显示自身的经验方式。因此,艺术经验的真理问题的探讨就自然成为我们深入理解精神科学的认识和真理的出发点。

意义是诠释学一个核心的概念。理解是对意义的理解,诠释文本就是诠释文本的意义。意义表征着一种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多元关系。这种多元关系主要表现在要辩证地处理科学诠释的规范性与历史性、表达功能与指称功能,在文本意义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的辩证统一中建构科学诠释的意义结构(图1)。

2.2 现象学美学

现象学(从字面上说,关于现象的理论)是一个试图如其所显现的那样来描述事件和行动的一个哲学流派。它批评那种只把自然科学所描述的东西视为真实的倾向。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是:“意识的意向性”[1]。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方法是凭借直觉直接从现象中发现本质。现象是指呈现在人们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其中既有感觉经验,又有一般概念。现象的背后还是现象,并不存在着自在的实体,因为实体在现象学中也是意识活动的产物。所以,现象是实体和构造实体意识组成的整体。本质也是现象,只不过是更为一般和纯粹的现象。从现象中发现本质需要凭借直觉,而不能以任何预先的假定为前提。从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意识活动的过程。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包括3个步骤,这就是:①感性直观,即以出现在意识中的现象为对象,对它进行自然的描述;②本质直观,即舍弃杂多的外观因素,抓住事物不变的结构,洞察事物的本质;③先验直观,是专注于意识活动的主体本身,即把事物的存在的信息输入进去,从而达到纯粹的先验的自我表现并进而得到先验的自我。

2.3 接受美学

接受理论是以德国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伊瑟尔(Wolfgang Iser)、瑙曼为代表的,诞生并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南部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岗伊瑟尔等几位学者为代表提出了“接受美学”(Rezeption-Aesthetics)和“接受理论”(Rezeptionstheorie)的主张。而且,他们的主张还很快构成了一门文艺美学新学科的雏形,并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正如美国学者R C霍拉勃所指出:“从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2]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或接受研究。是以现象学和诠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历史和个人的原因。

3城市设计诠释的审美结构

3.1城市形态化的表层审美结构

城市的形态化是人们认知城市最表层的审美结构。因为,城市的物质形态被认为是城市物质、文化、社会因素的外显形态。物质因素是相对表层、外在的,是城市最基本的空间元素的组合。此外,城市设计是一种延续性的设计,它必须考虑城市现有的结构、文化、背景等。从城市文脉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合情合理地理解、理顺整个城市整体的上下文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城市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城市设计创作的初始阶段,审美体验也成为城市形态化的表层审美结构基本的审美方式。

城市形态化的表层审美结构提出了人们认知城市基本的认识论问题,或者说是如何对城市审美的态度问题。审美——也是诠释者对“意谓的客体”的实践形式。在城市设计的方法体系中,如何从美学的高度,以审美的方式研究城市形态的生成、延续、嬗变,寻求城市本质、本原、本体的回归,以及对城市意义的理解、解读、诠释等这一系列问题是城市空间诠释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2城市文本化的中层审美结构

城市文本化是城市设计诠释的审美结构的第2个层面。城市文本化反映的是精神层面城市所体现的东西,它反映在城市文本之中。城市文本包括城市客体的拟文本和城市(规划)设计文本两个概念,它们在城市设计的不同指称、不同阶段对城市客体产生作用,是城市的诠释主体与城市客体的中介形式。在城市文本化的过程中,城市的意义在不断的深化中被拓展,人们理解城市的途径往往是从城市文本中获取知识,城市(规划)设计文本以理解和诠释等方式形成其基本的审美形态。城市(规划)设计文本的作用在于塑造城市意义的深层形象,开拓主体对城市体验的心理空间,以实现主体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一系列具体可感的城市形象所构成的艺术形式。因此,中层的审美结构主要是通过文本所呈现的感觉、联想、移情、认同、控制等形式作用于城市,是在人心理上构成一种貌似真实而实则虚幻的城市形象,所以,我们称之为城市文本化的中层审美结构。

3.3城市表现化的深层审美结构

城市的表现化属于城市设计的深层审美结构。在美学关系上的城市设计原则只是在城市精神层面的设计体现,属于中层的审美结构。然而,城市之美决不是仅仅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城市文化和设计理念,城市更是社会生活的容器,是表现城市真实存在的“诗意的栖居”。因此,反映城市真实状态的审美形式必然是具有深层审美的表现化结构。所谓表现化是指城市设计的意蕴层面,即蕴含在形象的指向性和包容性中的历史态度和社会倾向。也就是说,在城市设计的操作阶段,城市设计的诠释主体很难以一种超然审美的态度去面对城市社会的复杂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更为深层的、反映空间复杂性与真实性的思维与方法。这一问题的出现也使得城市设计在相关交叉学科和政策实施层面的研究方向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例如,1995年,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把规划系从建筑学院分出来,和公共事务管理系组建成新的城市规划和公共事务学院。注重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类城市问题,如城市中心区衰败的重建对策、新的城市中心区建设等。

城市的表现化反映城市设计主体在创作阶段对城市存在的真实把握。城市不仅仅是物质的、精神的,更是社会的。社会性的城市总是充满欲望、功利和实用的追求,如果完全没有这些,那么城市也就无需存在了。对城市设计来说,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设计使得城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城市这种狂野的甚至是疯狂的欲望、功利跟实用需求相结合,使浮躁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沉静下来。

4 城市设计诠释审美结构的类型指称

根据城市设计的诠释特性和城市设计学科特点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城市设计的类型可划分为:概念型城市设计、导控型城市设计和实施型城市设计3种,分别指涉城市设计注重形态概念、注重表意过程、注重创作实践在城市设计各个阶段不同的思维特性。概念型城市设计可称之为理念层面的城市设计,导控型城市设计(管束性城市设计)和实施型城市设计(开发性城市设计)可称之为操作层面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的诠释过程中,它们分别表现为城市设计在类型和阶段层面划分上的不同诠释途径,如在理念层面的意义诠释、在表意过程的文本诠释和在创作实践的主体诠释等(图2)。

“意义”是城市设计诠释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理念层面城市设计的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城市意义的诠释过程;在城市设计的表意过程中,城市设计师通过文本性成果指导、控制城市设计的实施,并通过文本控制体现城市文本化的中层审美结构;在城市设计的具体设计阶段(即操作层面的开发型城市设计阶段),城市设计师的创作实践活动(具体城市物质空间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主体创作活动的审美经验及主体诠释的自我表现等内在性问题。创作实践活动的城市设计诠释是在理念层面对城市意义的研究的指导下及表意过程的文本控制的框架内,充分发挥主体创作特性的诠释形式,其诠释结果是创作出了具象化的城市设计作品,其诠释内涵反映了创作主体对城市存在的真实把握。

5城市设计诠释的实践途径

5.1 城市设计理念层面的意义诠释

“表意”是指创造意义的过程[3]。文化表意层面的城市设计主要表现在理念层面的城市设计对意义传达方面的追求,也可称之为对城市文本的研究。因为,诸如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意义都是被诠释和生产出来的,这些非语言的意义同样产生于社会和文化传统,但对其意义的诠释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城市建成环境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价值观的发展而变化,以适应社会的经济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意义伴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也可以说,城市空间的价值就在于人们如何认知、评价城市以及如何从中抽取意义和赋予其意义。

在意义的研究中,我们对城市系统(城市文本)的整体概念进行诠释理论视角的解构,从其深层结构、显性形态、描述物、表现物等多侧面进行城市文本研究,这些概念分别对应城市结构、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的实体与内空等几方面展开城市设计文化表意层面的意义诠释(城市文本分析)。可以说,这是从城市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入手,深入探求城市文本意义生成的美学途径问题。

5.2 城市设计表意过程的文本诠释

“文本”也称之为“本文”。城市设计研究的“文本”概念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指城市自身的书写形式,称之城市文本,我们要通过“阅读”来认知城市,城市不同时期的形态被看成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不同版本;其二是相对于城市客体研究所形成的规划设计文本,或称之为城市设计文本。如果突破纯技术层面的视角,城市设计文本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的城市设计文本包括:其一,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形态环境的设计编制,包括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这些都是以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设计表达;其二,是以城市设计的编制成果为纲要,侧重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干预能力的内容,即转化为实施工具为城市设计的实施运作提供依据。[4]广义的城市设计文本可用“替代物”的形式研究城市客体。所谓“替代物”是源于人们认知客体的两类途径,一是以“实在空间”为认知客体的“直接认知”,二是以其“替代物”为认知客体的“间接认知”。“替代物”包括“描述物”和“表现物”两种文本形式[5]。

我们可以归纳出如图3所示的文本诠释框架模型。这是一个统括性的概念模型,从文本描述物到文本表现物的空间表现要素在这个模型框架中清晰可见。从描述物到表现物的文本“替代物”指涉了从表象到抽象的所有介质类型。其中,描述物的文本介质包括具体空间、图像介质、文字介质等,即从空间形态到空间实践的诠释过程;表现物的文本介质包括雕塑、影像……文学等,即从空间化到社会化的文本认知过程。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文本介质的表现的内在机制,就会发现我们在参与、解读、实践空间的过程中是“有意无意”的通过对这些“文本介质”的“中介的”诠释而激发创作情感的(图3)。

5.3 城市设计创作实践的主体诠释

城市设计的诠释主体从诠释的初始立场走向了城市表现化的深层审美结构。如果说作者创造了城市的文本,那么读者则参与了重构文本中的城市。在作者与读者的共同视域中,城市设计师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城市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创作活动。如同文本一样,城市也能拥有多角度的诠释。因为城市本身就像一个开放的文本(open text)。在文本的想象空间里,不同的读者因为自身的经验不同而得出因人而异的城市景观和经验。“当一个文本的演绎者越来越多时,人们的视野将得到不断的扩展和补充,在反省、诠释城市生活的同时也能界定自己的位置,进一步塑造城市的现状和个性。”因此,在对城市文本和城市设计文本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更有必要深入研究城市文本创造者的创作活动。

城市设计的主体诠释主要是指城市设计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在其理解结构、心理结构和批评结构等影响下所具有的特殊的“诠释”思维特质。城市设计的诠释方法是在诠释理论特定的规则系统中,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城市设计的城市客体(城市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和合理说明。这些分析方法将直接影响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表达与设计手法。本文涉及到的城市设计诠释方法包括:语境分析、修辞分析、隐喻分析、意向分析和复杂性分析方法等。此外,城市设计主体诠释的创作表现也是在主体诠释的方法体系内研究的重要内容。

结语

城市设计诠释理论的建构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是在城市设计诠释美学的审美特质与城市设计的学科特性双重影响下的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城市设计诠释理论注重对文本理论的研究,包括对城市文本的阅读和城市设计文本的创作过程及其创作实践主体性的探讨。文章提出的城市设计理念层面的意义诠释、表意过程的文本诠释和创作实践的主体诠释等三个实践途径,为科学研究诠释理论在城市设计的应用建立了总体的框架。

参考文献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德]克劳斯黑尔德编.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7.

2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82.

3[英]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城市设计的维度.冯江等,译.南京:百通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8.

篇7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历史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 世纪80 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研究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2.农业区位论

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发现地价不同会对农业生产的整体规划带来不同的影响,根据这一现象创建了农业分区论这一方法。其创始人是杜能,通过这一项创始,发现了很多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这项重要的发现不仅为土地问题的规划创造了一个新型的规划体系还为后来的空间理论起到很多的启蒙作用。

3.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建

在前两个世纪,制造业在欧洲国家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断考虑更适用于投入生产活动当中的工业区位生产结构体系,而工业区位理论就此应运而生。是由韦伯提出的这一经典的区位理论概念,韦伯的重要理论中为人们考虑的非常之全面,通过对于替代物的投入对工业区进行了相关的完善,也通过在不断的分析与研究中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得到了一个相对非常有说服力的想法,通过对产品进行初步计算,将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发展生产的基础。对所需要的花销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进而推动区域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从而为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奠定了又一项重要的理论依据。

4.通过地理空间的推导

一位德国的地理学家曾经对德国地区的地理进行分析,发现地理当中的空间结构以及等级之间的结构分布与空间结构之间是有所关联的。最终发现空间的分布是类似蜂巢形状的,而且可以通过中心分布现象加以应用到空间结构当中,运用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这一方式进行生产调整。而且不断扩展区位理论,将中心地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工业区位当中去,研发出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发展最佳的工业区位。

5.极化理念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通过增长极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后来通过诸多的研究人员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分析出增长极的产生原因,其活动单元是什么,通过力学理论发现了更多的不同之处,发觉了经济空间不单纯只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经济现象与区位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包含了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经济发展的部门,还有在地理环境之下较为优越的地点会影响经济生活。而且极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还是会有相对的变化的,而且极化过程也是一个可控制的经济情况。比如政府可以介入经济当中,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法来改善一些消极的极化发展,进而平衡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国家也是将增长极的理念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进行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

6.空间分异论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论当中,区域空间各点的差距是一个一直备受争论的问题,大家对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发现,空间区域的差异性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成熟的时候,区域差距定会缩减到最小,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会将当地的经济属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中,会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很大的帮助,按照工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凡事都会有初期中期还有后期,区域发展当前属于不断发展的中期阶段。而且对区域中的主要经济中心与非中心地域进行分析发现了双核结构模式的发展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通过很多情况进行影响的,不一定只是单纯的一种情况会造成关键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回顾

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区域结构网络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状的结构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网络是用若干条线段将若干个点进行等级连接,将各种空间地点通过网络模式进行连接,通过这一网络化的覆盖,让整个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这种新型的连接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发展舞台。在当前很多大型垄断公司横行的时代,如何采用一些巧妙的经营模式以至于让自己的公司顺利的成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理性的区域结构会为整体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采用高端的科技手法,运用较为智能的手段进行经济空间的调整,对于相关的运输费用加以调整改善相关的成本,最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科学的思维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的研究而言,唯有科学技术是推动其顺畅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经济学、力学、地理学以及哲学等,此类研究还不是恒定不变的研究模式,可以在不断的研发中探索出更多的研究方式,将区域看成是一种较为开放和非平衡的系统。并可以不断研究其时空演变的过程并且加以分析,通过对种种过去的研究模式加以开发,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出符合时代意义的新型科学思维模式。

3.数理方法及其应用

线性回归、多元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析中应用频率很高的数理方法。我国的陈彦光、刘继生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假设出发,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以北京、天津的空间相互作用为实例,对基于城市引力关系的空间作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提出了城市网络空间相互作用广义引力分析的典型范例。许光洪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特征,并采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变换公式,计算了三种等级规模类型的城镇体系的经济联系强度。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分形理论在我国区域差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刘继生、陈彦光等在分形方法的理论探讨和区域应用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城市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刘继生、陈彦光还研究了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化及其复杂性规律,揭示点-轴系统从低度有序的空间结构向高度有序的分形结构演化的规律,并论证点-轴系统的数理本质是空间复杂性中惟一巨型组件(UGC)。

4.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用GIS和RS技术可使我们对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特点予以更为精确的分析和可视化表达,为把握其空间结构演化规律、提炼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陈述彭主编的《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王劲峰的《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型方法》等对3S技术在区域经济空间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王劲峰借助GIS技术,对区域核的生成与区域模型、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及其腹地进行了模拟研究。刘纪远、王新生等也借助GIS技术,利用Voronoi图、凸壳原理、分形、Boyce-Clark形状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布特征、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识别及城市空间形状测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李双成、许月卿等以GIS为平台,利用ANN模型对中国区域贫困化问题进行了空间模拟分析。朱文明以景观空间分析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上面对于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的探索方式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无论是何种方法,都是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加以摸索探讨出更新颖的新课题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未来新突破的重要的研究启蒙,在不断的发展中还会发现在过去的经典理论当中会有很多不足之处。经典理论当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理论在里边,将整体的经济活动分为人为的和客观的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探索,其中各种思路都为今后的探索有非常基础性的奠定意义。回顾过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为发现更加符合时展的重要理论的诞生。回顾经典也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在以往的科学水平之下都会有那么多经典的诞生,作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意义的理论就更加的容易,这也是激励当前研究人员的一种方式。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

篇8

【摘要】本文基于不同的层次,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企业与产品竞争力角度, 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制造业;竞争力;结构;评价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12RKB01045);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周青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产业经济学。

一、引言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对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才能明确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着力点。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制造业比较“先进”。在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中,“先进制造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提法。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所谓的“先进”体现在产业、技术和管理几个层面,即在生产体系中处于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对先进制造业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先进制造业本质上体现的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贯穿先进制造业发展全过程。就阶段性目标而言,先进制造业包括制造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布局更加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外向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等内容。先进制造业不仅要求制造业产业本身发展水平高,还指其结构符合合理化、高度化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先进制造业的基本内容。

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制造业作为一个产业,其发展程度如何,即是否先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但先进制造业必定是竞争力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就竞争力而言,目前有多种提法、多种评价方法和指标。本文基于不同的层次,从制造业国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①及企业与产品竞争力的角度对制造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做一研究。

(一) 制造业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

制造业竞争力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系统能力。

制造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是产业竞争力理论。

1.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产业竞争力理论是一个包含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等在内的庞大理论体系,是战后国际经济变革背景下各种经济学、管理学理论融合的产物,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后来,赫克歇尔-俄林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此后的学者主要致力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产业竞争力理论没有更大的进展。

直到20世纪80~9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对全球竞争进行了研究,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别有竞争力,而不再是某个国家为什么有竞争力。从1980年到1990年间,他连续发表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国家的竞争优势》四部著作,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这一理论也成为此后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和机遇两个辅助因素,它们构成了“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该理论从管理学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五种作用力模型、企业“价值链”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和企业不同层面竞争力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

“钻石理论”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后的相关研究多围绕这一理论模型进行拓展,致力于弥补该理论模型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缺陷。推动该理论应用发展研究的组织主要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2.产业竞争力理论进展。产业竞争力理论以波特钻石理论为标志和主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形成后,其发展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理论上的拓展,一个是方法上的不断突破。

理论上的进展主要体现为对波特理论的补充与修正,针对“钻石模型”在研究国际竞争力时忽视外部因素影响的问题,克鲁格曼和邓宁等人加入了跨国因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双钻石模型”,并将理论拓展到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更多的研究是方法上的,是以钻石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国实际进行实证检验。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受到来自日本的强力竞争,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引起更多重视,实证研究开始增多。

将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就形成了产业竞争力的计量分析理论。产业竞争力计量分析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合理赋权,建立模型;其次,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量化评估结果。计量分析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是对各指标科学地赋予权重。

评价指标方面,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用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反映竞争力结果;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这类指标反映竞争力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标主要反映生产率和企业营销管理效率等,间接原因指标大体相当于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从形成过程看,最早有Buck-ley 等人建立的绩效衡量、竞争潜力衡量和竞争过程衡量三大体系。绩效衡量包括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等指标,其中市场份额指标一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国内的研究也较为普遍地使用了这一指标。

在指标赋权方面,可以直接采用传统经验赋权方法,也可以运用统计学中的赋权理论,即现代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二) 分层次的评价方法

1.制造业产业国内竞争力评价。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一般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研究的主要思路都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区域间或产业间的比较。

反映制造业国内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最早的指标体系研究仍是基于Porter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主要选取了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出口相联系的R&D投入密度、全要素生产率TFP等指标来衡量产业的竞争优势。

国内有学者构建了包括制造业实力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7大要素,共49个指标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详细描述了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以实力竞争力为例,它是根据产值规模指数、资产规模指数、职工规模指数、区位熵等来衡量制造业的规模和实力。

具体的测评方法与分析工具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单因素方法和综合评价法,常见的有成本收益法(Siggel,1998)、区位熵方法、单一比较法、加权综合法、CMS模型、投入产出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组合分析等。

较早进行实证检验的有J.Fagerberg (1995)、Marion & Kim(1997)、Lourdes Moreno (1997) ,他们分别运用OECD国家、美国和西班牙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制造业增加值比率和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三个角度来进行。在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加值应占40%~35%;后工业化阶段,亦应保持在30%~25%之间,这应视为规律性的产出结构。这一比例是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十分重视的。

一些研究从产业效率角度,构建了包括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在内的12个反映制造业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产业绩效的主因子得分,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竞争力和产业绩效的关系。或者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经济绩效和技术水平指标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混合回归或DEA方法测算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因素。

在分析方法上,对各省(市区) 及省际间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和综合评价,多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通过线性变换转化为少数几个重要的综合指标。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尔后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

偏离-份额(SS) 分析法也常用于地区间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此方法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由E.S.邓恩和埃德加.M.胡佛在应用中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初,由Dumn 集各家之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变量与标准区域(通常指一个国家)联系起来比较,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G)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RS)、结构偏离偏离分量(PS)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S),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 RS+ PS+ DS。三个分量可以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的标准。

另外,增长速度也可以显示制造业的增长情况,所以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反映制造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主要指标,是分析制造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的主要依据。

2.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以一个国家为主体的制造业发展程度及综合素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揭示产业国际竞争力演变规律的方法也逐渐形成。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简单地依据跨国公司数量及其表现来度量,也可以使用进出口数据(包括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生产率数据、产业环境数据(研发投入和工业集中度)和利润指标数据进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其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的少数几个粗放指标发展到多而杂的多指标,最后又回到了更加精确的少指标的研究。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是衡量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RCA 值接近1表示中性的相对比较利益,无所谓相对优势或劣势可言;RCA值大于1,表示该产业商品有出口相对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值小于1,则表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贸易竞争指数(TC) 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取值范围为(-1,1),TC 值越大,表明竞争优势越强,反之则竞争优势越小。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是地区产业出口额占世界该产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反映某一区域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关键指标、多边比较和综合指数等方法。一般是从宏观数据角度出发,用生产效率、劳动成本、产品市场、自主创新等在内的指标体系,借助多指标综合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通过多边比较方法对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指标与主要国家(地区)进行比较。

3.制造业企业或产品竞争力分析。从微观角度看,制造业竞争力与企业生产效率、市场运行效率有关。企业绩效评价是最为常用的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经过不断深入和发展,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技术。

反映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品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产品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支撑着产业利润,但是市场份额只能反映制造业的“大”,而不能反映其“强”的程度。市场份额高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和效率高,也不意味着企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强。所以市场份额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单独计量制造业的竞争力。要更好地说明问题,还应该同时运用效率指标。

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可归结为生产效率是否提升。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竞争力的本质就是经济效率或者生产率,在经济学意义上,无论如何定义企业竞争力,都不会离开效率含义。

效率或效益是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包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企业经营效率、技术效率等指标的测算与比较。效率是产业竞争力的最终结果,不管是改善竞争环境、提高生产率还是增加市场份额,最终的指向都是利润的实现。

总资产贡献率、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利润增长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也可以从资源利用效率和利润创造能力方面反映制造业企业的效益水平。

但就像市场份额不能单独计量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样,纯粹的效率指标也无法全面评价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生产率只是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之一,并不能反映企业或产业在创新、生产和竞争力方面的所有情况。除劳动生产率、综合生产率等指标外,还必须运用质量、创新或产品开发速度等指标,但是这些指标的数据很难获得。不过,这些因素都能通过市场份额占有的高低反映出来。所以,为了全面计量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运用市场份额指标和效率指标是必要的。

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或测算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等指标。创新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Porter认为,科技进步能有效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使产品在竞争中具有质量和品牌优势;科技进步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并导致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

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制造业先进性的最重要因素是技术和获利能力,两者紧密相连,彼此促进。先进技术能够创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增加经济利益;企业利润增加也会加强技术的持续改进,保持良性循环。制造模式和社会效益对制造业先进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然,制造业产业国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与企业或产品竞争力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企业或产品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一般来说国内竞争力也强,国内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也不会强。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绩效的理论与评价方法

(一) 制造业结构变动理论

制造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在制造业领域的具体化,制造业结构变动反映了其内部各行业的兴衰变化。在资源、环境、政策、体制、贸易等内外部条件作用下,各要素在行业之间进行更加有利的配置,可以推进行业之间产值、效率等的提升。

国外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较快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列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学者等。但是专门针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的研究非常少,仅有一些散见的或附带性的成果。

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问题做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霍夫曼定理。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并得出结论,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会不断下降,工业将会向重化工业发展。

列昂惕夫对投入产出进行了研究,把复杂经济体系中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数量化,通过结构系数向量反映各个部门的生产过程结构。这是有关制造业部门关系最早的量化描述,但是他并没有指明制造业结构变动的方向。

同一时期,钱纳里运用51个国家的数据计算得出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制造业各部门相对比重变化的“标准值”,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内部结构中投资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大,消费品比重则趋于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后,Eli Berman等探讨了美国制造业结构的变动,认为劳动力需求从非熟练工人到熟练工人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结构的重大变动。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的研究开始增多,但多为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多数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结构低级化问题,据此提出调整升级的方向及对策。

(二) 制造业结构变动绩效的评价方法

制造业结构变动绩效包括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含义,对结构变动绩效进行测量,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可以为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结构的优化会产生正向的增长效应,实现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就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过程,是生产要素从初级向高级、从一般性技术向专业性技术的演化过程,是不断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

从指标体系上来看,判断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或变动绩效的内容有很多,包括行业结构、生产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一些学者使用霍夫曼比例、产业高加工度系数、智力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等指标来测评制造业结构水平,丰富了对此类问题的研究。

从方法上看,目前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绩效进行测度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多是基于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特别是建立在此函数基础上的索洛余值法。

1.全要素生产率(TFP) 方法。全要素生产率是制造业结构变动绩效测度中应用较多的指标,通过核算其增长情况,可以反映制造业的高级化与合理化程度。

估算TFP的方法很多,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参数估计法,即索洛余值法或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是构建反映技术发展及要素配置的生产函数,包括传统的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来计算TFP增长;另一个是非参数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是其中较为完备的方法,是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比较常用的还有Malmquist指数法、HMB指数方法和Tobit回归等方法。

2.其他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结构法”,这是非常便捷、直观也被广泛使用的比较方法。它选用一定的参照系,将本地制造业结构与其他国家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常用的参照系有:钱纳里的“产业结构标准模式”、库兹涅茨的“标准结构”和“钱纳里—塞尔昆模型”等。另一种是“相似性系数法”,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度量方法。它以某一参照国的制造业结构为标准,用相似性系数表示两个分类单位间的相似程度。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和1之间,相似系数越趋近于1,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相似;相似系数越趋近于0,则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不相同。

具体研究中,可以利用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密集化、高附加值化、生态化和规模化作为衡量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利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也可以建立包括分类指标层、基本指标层和权重层的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作为综合评价制造业结构优化程度的依据。

当然,目前的不同方法各有其局限性,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隐含着要素同质和生产非开放的假设,对制造业结构变动中的效率增长评价有较大分歧,制造业结构变动是否引起效率改善也有争议。

四、我国制造业发展程度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制造业竞争力及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成果。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和结构调整的绩效评价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就我国而言,由全球四大会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全球制造业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的《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当前以及未来五年仍将位居榜首。但是总体来看,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低、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是我国制造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表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强国,国际竞争力不够。“大”和“强”之间的差距体现在利润、技术、速度以及很多方面。

一些研究以“竞争阶段”概念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内市场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国内过于分散的市场结构不利于形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即国际竞争力。市场竞争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倒U型的关系。

从企业角度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分工协作都有不小的差距,其国际竞争力最薄弱的两方面问题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竞争力。虽然从资产、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考察,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向重工业化的转型,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已经成为主力,但是经济效益并没有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益的提升也滞后于结构的转型。

从结构调整角度看,制造业的升级就是要优化制造行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优化制造业结构会提高效益水平。结构调整带来效率的提升,这是结构调整的根本意义所在。评价结构调整推进的效率变化是结构调整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研究对此问题有较大的分歧和争议。

最近的研究显示,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各个行业内部的增长效应,而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度不高,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贡献呈不断下降趋势,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需要修正。

结构调整没有带动效率提升,原因是制造业内部资源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这与市场的不完善和国内外的需求因素有关,也与制造业技术水平较差有关,因为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显然,我国制造业调整的空间还比较大。

综上,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突出问题是效率低下,根据“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效率和技术又由制造业所处的市场结构来决定。所以,要从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效率提升的角度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在市场结构层面寻找问题的根源。

注释

①即国际化水平,依据跨国公司的表现来测度。

参考文献

[1]黄烨菁.何为“先进制造业”?——对一个模糊概念的学术梳理[J].学术月刊,2010,(7):87.

[2]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York:The Free Press,1990.

[3]Dunning J. H. Reapprais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the ageofalliance apitalis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26(3).

[4]Buckley P. J. ,Christopher L, & Prescott K. 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critical survey[J].Journal of MarketingManagement,1988,4(2):175-200.

[5]赵彦云,张明倩.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8):23-30.

[6]Fagerberg J.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ness[J].Oxford Reviewof Economic Policy,1996,12(3):39-51.

[7]Marion B., & D. Kim.Concentration changes in selected food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influe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vs[J].Internal Growth,Agribusines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1,7(5):416-431.

[8] 武海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3,(2):126-129.

[9]王玉,许俊斌,南洋.中国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 93-103.

[10]毛伟,居占杰.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11):18-22.

[11]张海星,许芬.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财税扶持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106-107.

[12]王章豹,郝峰.基于因子分析和黄金分割法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创新力综合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7.

[13]杜小军,刘婧.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0,(12):127-129.

[14]甄峰,赵彦云.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 年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0):48-53.

[15]郑海涛,任若恩.多边比较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2005,(12):77-88.

[16]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7]程翠凤.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1,(5):36-38.

[18]郭巍,林汉川,付子墨.我国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26-129.

[19]王志华,陈圻.江苏制造业结构升级水平的综合测度[J].生态经济,2012,(4):99-102.

[20]伦蕊.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基本测评[J].经济学研究,2005,(2):69-74.

[21]周怀峰.大国国内贸易需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J].财贸研究,2007,(4):34-38.

[22]陈柳,刘志彪.市场竞争、竞争阶段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31-34.

篇9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资本结构,经营绩效,文献综述

1、引言

有关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但一直都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生命周期下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影响做了研究,表明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鉴于此,本文对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做一个文献综述,为生命周期理论下,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最早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认为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人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890)。Marshall 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提出之时便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论题,并逐渐将这一理论与许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与争论,对这一理论的定性研究形成了多个分支,我们将其归纳为企业生命周期仿生-进化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企业生命周期对策论四个分支。

在定量类的方法中,国外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运用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增长率、股利的支出水平、企业年龄等指标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比如Anthony和Ramesh(1992)以及Black(1998)等学者。

二是根据企业的留存收益率进行划分,比如DeAngelo(2006)等学者从股利分配的视角出发,认为当企业处于增长期时,会有许多投资机会,但是企业本身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三是根据企业现金流的组合方式来作为划分依据。经营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现金流折射出企业的投资情况,而融资现金流体现了企业的筹资需求。这三种现金流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者Dickinson(2007)率先运用现金流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详尽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目前,国内关于上市公司分类企业生命周期的判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大致有以下五种方法:①主成份分析法;②聚类分析;③产业增长率法;④现金流法;⑤管理熵法。这五种方法各有优缺,也有国内的学者对后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赵黎明,潘康宇(2007)尝试运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他们选取了8 个基本指标,对17 家医药上市公司进行了定量划分。方莉(2009)通过选取公司的成立年数、主营业务收入、年末总资产这三个指标,把医药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样本划分为四大类: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

孙茂竹(2008)界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营活动能力的特征将其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具有多波峰型的特点, 会表现为成长、成熟和衰退期的重复出现或多次交替的发展过程, 而不必然是从成长到成熟到衰退的一个完整期间。

宋常、刘司慧(2011)在《中国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度量研究》采取了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现金流分类组合法、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将中国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发现: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与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都重视相关财务指标与企业发展时间序列表现,其划分的结果较为接近;而现金流分类组合法划分更强调划分依据的真实性与企业有关信息的准确性。

陈少华(2012)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和度量方法进行了评析,认为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财务会计、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中,采用现金流组合信息构建企业生命周期的变量能较好地克服单变量衡量法和综合指标衡量法的弊端,同时也不需要假设各因素和生命周期的线性关系,更符合现金流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在关系。

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曹裕、师明和马跃如(2008)《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本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发现,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有所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倒U型关系。

刘勘(2009)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股权、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选取了2005年之前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得出结论: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盈利能力都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

刘晨曦(2012)在《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一文中,选取了367家2005年以前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各个生命阶段的资本结构水平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各个生命阶段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均为负相关。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盈利能力等的文献很少,而直接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文献至今尚未出现,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拟创新点。

篇10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国情独特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术界基于我国国情的不同认识,不断反思与超越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先后提出“三元”、“二元半”、“四元”、“环二元”和“网络结构”等不同论断。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概括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有其合理性,但也各有其缺陷。另外,本文还就当代“三元”论与近代“三元”论作了简要的比较和评价。

关键词:二元经济 超二元经济结构 当代“三元”论 近代“三元”论

研究背景

“二元经济”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乃至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部门,一种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传统维生部门;一种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现代部门。二元经济理论问世后,一直经历着正反两个方面的深入探讨,有人根据实证资料对其假定前提和结论提出疑问,如舒尔茨、D•威尼斯、迪恩等。刘易斯本人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则对模型进行补充和扩展,使它成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变迁、城乡关系、技术选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框架。本世纪以来,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成熟,目前主要依据已经成熟的大框架进行了扩展研究,不仅运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和扩展研究,还用来分析发达国家前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史。

超二元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我国是一个国情独特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术界基于我国国情的不同认识,不断反思与超越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先后提出“三元”、“二元半”、“四元”、“环二元”和“网络结构”等不同论断:

(一)“三元”论

托达罗模式认为,在城市中,除了正规部门(城市工业部门)之外,还存在一个非正规部门,共同构成了所谓的“三元经济”。

从国内来看,“三元”论有当代“三元”论和近代“三元”论之分。

当代“三元”论者,如,吴伟东等(1988)、(1991)、陈吉元(1994)、张朝尊(1995)、赵荣祥(2000)等人认为,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我国自近代开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已不复存在,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与农业经济及城市工业经济相并列的国民经济中的一种独立经济形式,强调我国出现的并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三元经济格局”,即由农业部门、农村工业和城市部门所构成的经济体系。

近代“三元”论者仅为少数,主要以吴承明、林刚等为代表。

近代三元结构是指传统农业部门、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以及具有两部门共同点的新型农村商品性工副业共同构成的三部门结构。其中,新型农村商品性工副业部门被称之为三元结构中的“中元结构”。

综上所述,不管是当代“三元”论者,还是近代“三元”论者,他们关注的都是现代部门无法吸收庞大的传统部门劳动力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认为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补互动。通过三元结构,我国经济现代化途径不是单向的现代部门取代传统部门,而是多方向的、特别是通过传统部门自身的现代化来消化劳动力,通过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协调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在理论观点上,当代三元结构论与近代三元结构论有相当大的不同。两者在对我国传统经济的认识、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和关于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林刚,2000)。

(二)“新三元”论

事实上,关于三元结构定位的文献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各有所侧重,差别主要体现在何谓“第三元”的界定上。郭勇、乔根平、陆海沧、孙芳伟(2002)等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逐步出现了信息产业,信息化推动了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农业效率的提高,为二元结构的转型准备了物质基础。但信息产业的存在引发了结构的变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二元结构逐步演变成三元结构。其他关于三元结构的提法还有:城市工业、小城镇产业和农村农业(毛锋、张安地,2007;赵秀玲,1995,1996);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和出口经济(有的叫外向型经济)(黄真,2006);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卞凤玲,2005);前现代经济、现代经济和后现代经济(即由信息化带动的经济)(姜奇平,2006)。此外,李宝民(1994)还把小城市、镇及国有农场作为第三元经济;徐明华则等把第三元定义为城市农民工等等,不一而足。张培丽立足于知识经济部门的出现,试图对二元经济理论在新的背景下进行扩展,提出超越二元经济理论的新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刘易斯把工业经济作为经济结构中独立一元的原因,判断知识经济部门是否符合二元经济结构划分的逻辑。通过研究发现,知识经济部门完全可以成为经济结构中独立的一元,从而将二元经济理论扩展到“三元经济”,在比较二元经济理论假设前提、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元经济理论的新分析框架。三元经济新的分析框架是二元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二元半”论

一些学者认为上述我国“三元经济”结构模型中的“第三元经济”―或者是农村产业经济即通常所说的乡镇企业,或者是信息产业经济等,都还不太适合成为能够与前二元经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经济相同地位的一种经济部门,即还不太适合使用“元”字(郑文兵、陈艳,2006)。因此,三元经济结构论的提法值得商榷,如,乡镇企业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是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交叉,既有传统部门的性质,也有现代部门的特征,不能作为独立的一个经济元,只能算半个经济元。

(四)“四元”论

“四元经济”的提法,徐庆、谭崇台、朱农等学者都曾使用过。陈宗胜、徐庆等人从经济发展的同质化目标出发,批评了以产业类别相区分的二元和三元经济结构论,认为它们忽略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模糊了经济发展同质化的方向,必然会导致片面工业化、扼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同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结构也是多元化的,我国由于其转型经济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四元结构:城市现代部门、城市传统部门、乡镇企业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与此酷似,有的学者认为四元经济应是:城市的正式部门、城市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农村正式部门、农村非正式部门或农业、农村非农产业、城市正规行业和城市非正规行业这四个部门经济(谭崇台,1999;赵勇,1996;汪段泳、刘振光,2005)。还有学者认为,“四元经济形态”应该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再加上生态经济。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在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十分独特的四元经济结构,包括传统农业、乡镇企业、城市不发达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四个单元之间的矛盾使得国民经济流程难以合理,经济结构转换受制于二元社会结构,流程合理的关键是城乡的适度通开。

(五)“环二元”论

吴天然、胡怀邦、俞海等人认为,我国经济不仅仅是一般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环二元经济结构:在总体上存在着城市及工业和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相互区别的“经济元”,而各个“经济元”内部又存在着两个相互区别的“微经济元”,并且还可以将“微经济元”再细分,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二元的环的重叠。

(六)“网络结构”论

周天勇(2006)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封闭的乡村和城市结构向开放的、互联的城市网络结构的转型,这同刘易斯在分析的时候只存在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两个部门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他力图把发展经济理论简单的二元结构转型改造成为分散和隔离结构向集中的节点和网络结构转型的状态,进而形成发展经济学以“转移―聚集―网络”为架构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全新结构转型框架。形成一个发展经济学“传统社会的分散、隔离状态――转移带来的经济性――集中和聚集的经济和不经济――人口集中后企业规模结构与就业及公平的关系――现代城镇集中节点和网络相联系的网络结构”的分析框架。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人口等各种生产要素、企业等各种组织、基础设施、信息、市场等各种交易媒介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经济发展就是从隔离状态向网络结构转变的过程,二元结构转型本质上是从分散和隔离结构向集中的节点和网络结构的转型,转移是经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他运用网络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网络结构变动对聚集经济和转移经济的影响,得出在网络条件下,城市规模和经济组织规模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不断变动的。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上述研究从不同视角概括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有其合理性,但也各有其缺陷。我们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仅仅揭示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特征,而没有揭示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三元论、新三元论、二元半论、四元经济论虽然看到了我国二元经济的特殊性,但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衔接得不够,缺乏逻辑论证;环二元经济结构论和网络结构理论更好地揭示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但环二元经济结构论没有探究这种特殊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也没有说明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动力机制。网络结构理论说明了经济结构转化的动力机制,却没有说明现代大城市在空间上出现集中的趋势后又为何呈现相对扩散的新的回归倾向(如,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出现的“郊区化”趋势)。三元论、新三元论、二元半论、四元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的共同缺陷还表现在,城乡空间结构转变是其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空间变动过程,但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动绝不是单一维度的,它是一个多维的变动过程。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不仅包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且还有各种要素在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农村之间的空间转移模式。同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甚至跨国之间的劳务输出)对生产要素的竞争,要超过同一区域农村与城市对生产要素的竞争(周天勇,2006)。另外,我们认为,各种超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不足还表现在过于倚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在构建多元经济发展模型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与当代“三元”论相比,近代“三元”论者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现实,其观点与政策趋向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与深刻的启示。如:重新审视传统部门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传统经济并非一文不值;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完全对立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相互适应、相互补充、“谁也离不开谁”的有机互动关系;我国经济的现代化不是必须通过现代部门“消亡”传统部门,通过农民工人化、城市化,农业工业化的途径来实现,而是有可能通过三元经济结构的途径,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前进;传统经济中包含现代性的基因,传统农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其发展前途应是现代农业,这是其他包括二元经济理论在内的所有多元经济理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其实,近代“三元论”者的思想与恰亚诺夫(1925)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后者提出的农业生产是“纵向一体化,而不是横向一体化”等命题与前者的一些观点极易产生勾连)。不过,令人深思的是,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尽管我国传统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的吸收与消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可是,这难道就应当成为我们否认工业化、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充分理由吗?难道我们现代化的最终途向却是经济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一元化吗?就此而言,近代“三元”论者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来反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代性无疑是正确的。进一步讲,把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有机联系和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视作我国最终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必经的过渡阶段,也是差强人意的。可是,如果过分夸大近代“三元”论的价值,可能会误入歧途,难免让人不认为它有反工业化、反城市化等反现代化一般经济规律的嫌疑,从而使之颇有几分乌托邦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华夏出版社,1989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6.陈吉元,胡必亮.我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

7.赵勇.城市化:我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1996(3)

8..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1(3)

9.张朝尊,韩太祥.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1)

10.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9)

11.蔡雪雄,邵晓.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08(1)

12.吴承明.论二元经济[J].历史研究,1994(2)

13.林刚.关于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

14.徐庆.四元经济发展模型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经济科学,1997(2)

15.毛锋,张安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与小城镇建设[J].经济经纬,2007(5)

16.汪段泳,刘振光.四元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求解[J].经济评论,2005(4)

17.乔根平.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J].教学与研究,2002(10)

18.吴伟东,冯玉华,贾生华.我国三元经济结构问题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1998(5)

19.朱农.我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J].人口与经济,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