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应用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管理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管理应用

篇1

纸质病案数量的逐年增加与病案的存放、调阅使用的滞后性和社会各个层面需求病案数据的增多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阻碍了医院病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大多数医院的病案管理已经从简单的回收、整理、上架逐渐的过渡到高度集成计算机化的电子病历管理,本文阐述了数字化病案系统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

数字化病案系统;病案管理;医院管理;电子病历

长期以来,纸张是病案信息的主要载体,管理纸质病案存在着检索信息繁琐、纸张易损坏、病历容易丢失等诸多问题,近些年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提高并在医院管理中的充分应用,为传统的纸张病案转化为扫描后的数字化病案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基础。病案数字化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互连共享技术、电子印章加密的防修改技术、大型的数据库存读取技术等组成的现代化计算机集成系统,对病案中原有的化验单、影像检查、病历记录等纸质病历通过高清扫描和照相手段,使之转变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存储的图像资料,并且可通过多样化的检索方式,提供给不同人员对病案资料的调阅与使用。在病案管理中病案数字化系统有以下特点

1对纸张病案的完全复制性

进行纸质病案的转化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病历里的文字、影像记录通过高清扫描仪和高清摄像头的扫描、拍照等方法,能够完整地使纸质病历快速转换为影像文件从而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由于转化后的数字化电子病案是通过原有的纸质病历的逐页扫描而得来的数据,因此保证了与原有纸质病案的高度统一性。

2便于病案资料的复印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的普遍开展,人们对病案复印报销的需求逐年增加。以往工作中,通过复印机复印纸张病历,不但复印时间慢、部分影像病历复印效果不清晰,而且反复的拆开、折叠纸张病历造成二次磨损,不利于病历的保存。扫描后的数字化病历,原有纸质的病历内容以照片格式存储在磁盘中,通过电脑终端使用打印机输出打印,高速打印出病历不仅节省了复印病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原始纸质病历不用下架,对纸质病历起到了保护作用。

3病案查询方便,清晰流畅

以往传统的查阅纸张病历信息内容,首先要先查病人入院时所登记的索引卡片,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住院病历号,工作人员再通过病历号,找到与之对应的存放密集架,近而找到病历,此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病历的逐年增加也导致了调阅病历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调取病历的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扫描后的数字化病案可以通过专门的调阅系统软件,通过多样化的检索方式和高度集中的病案数据,医务工作者可以快速、准确的调阅其想要的相关病案数据,从而减少了借阅的等待时间,数据的精准性也为工作提供了便利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在日常医院的诊疗、教学、研究疾病方面提供了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

病案信息资料是临床工作人员诊疗患者过程中的原始文字记录,是医生对疾病进行讨论、记录从而作出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的全部总结。病案数字化系统,通过多样性的查找方式,可以快速精准的调阅出某一类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治疗的相关资料作为数据参考,也可为医疗工作者为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医院各病种的治疗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从而有力地辅助医院管理决策机构对全院各科室的治疗、管理、质量进行跟踪和控制。

5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病案资料是病人就诊治疗的文字记录,病人的隐私要充分得到保护;病案资料也是医生为病人诊疗的相关记录,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病案资料是不允许随便调阅、复印、修改的。转化为数字化的病历通过先进的水印加密、电子签章等保密技术,防止了电子化病历数据的修改和造假,调阅相关的数字化病历要经过专业病案管理人员的密码授权,才可以在电脑终端上浏览病历内容,因此数字化病案数据得到了严密的防修改、防泄露保护。

6有效的保护了原始纸质病历,同时解决了病历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传统病案管理,病历经过多次翻阅使用,对纸张有很大的磨损,不利于病历的保存。同时频繁的借阅使用,也会出现人为的排放错误。病案数字化系统通过电脑查找病历,避免纸张病历频繁的出入库,杜绝了纸质病历的丢失和存放位置错误,同时病历不用反复翻看,便于纸张病历的保存。病历的借阅、复印、调用可通过电脑完成,纸质病历可以密集存放,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解决了日益增多的病历存储问题。

7病案数字化系统是现代病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使病案在医务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得到更大深度的挖掘及综合利用,这也为将来实现完全电子化病案以及疾病的计算机分析、研究打下基础,从而极大程度的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病案管理及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是医院进行现代化管理总体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病案数字化系统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例如扫描纸张病案后生成的照片数据尺寸的大小、病案数据中各项分类的不统一;由于扫描仪分辨率低导致的扫描照相后的数字化病案不清楚影响阅览、打印;同时还要加强存储数字化病案服务器的稳定性,做好数据光盘备份;从法律上讲数字化病案还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还无法完全取代、销毁已扫描完成的纸质病案,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实行纸质病案与病案扫描数字化并存的病案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来临,病案管理已从老式的回收、整理、装订、入库等纯手工管理,转化为更先进的计算机大数据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提高、发展、完善,同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行业标准的出台,病案数字化系统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作者:王溪 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薛荣亮,段文峰.论病案管理的重要职能[J].中国病案,2006,7(10):10.

[2]陈晓红,陈仰英.开展病案信息资源服务工作探讨[J].现代医院,2005,4(05):98

[3]刘俐娟,唐兴尧.我院住院病案数字化病案管理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8,9(09):28

[4]张红霞.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家庭护士,2007(12).

篇2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应用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的依据,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状况。城市发展是在城建档案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理的档案信息进行量化定性分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许多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系统中对城建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是时展付与档案管理人员的使命与任务。为了更好地对城建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必须将数字化管理运用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去。

一、数字化管理的概念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城建档案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结合的产物, 代表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 也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表现形式[1]。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应用数字化管理,可以将城建档案管理得公平、客观、优质、高效,提高城市规划的有效性,保证城市发展的目的性,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记录城市发展的动态。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城建档案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结合的产物, 代表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 也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表现形式。

二、数字化管理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1、数字化管理在城建档案接收上的应用

城建档案接收工作的数字化,是按要求建立电子档案将进行报送,然后根据建设工程进展,将建设工程的文件和图纸信息同步录入系统,以光盘、U盘等形式直接报送数字化打包信息。工作人员将按系统程序要求,逐条逐项地信息的录入,避免了纸质接收模式的那种随意性导致档案缺项漏项或重复冗余,体现了城建档案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且在接收录入时,由于电子信息的可复制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数字化管理在城建档案保管上的应用

传统的城建档案保管都是基于纸质档案实体,随着城建档案的不断增多,档案的搬运摆放、调整和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给档案保管工作带来困难。而数字化管理模式将馆内档案信息进行扫描录入,以后无需再对纸质档案进行搬动和查阅。对于新接收的城建档案进行数字化录入,不再需要厚重的纸张实体,大大减少了纸张的浪费和搬动量,节省了库存空间和劳动量,而且在管理上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库管理、维护和保护。只有做好备份,一切工作都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且优化了城建档案保管的环境。这种数字化档案管理以更少的人、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入,完成了更加高效的工作,是城建档案工作质的飞跃。

3、数字化管理在城建档案查阅上的应用

数字化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满足了人们工作生活快节秦高效率的需求。无论是城市规划部门还是城市建设部门在查阅城建档案时,都需要得到准确、全面、快速的查阅结果,而传统的档案查阅,工作量之大,准确性之低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将馆藏和新建的城建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录入后,在查阅条件录入后,计算机自动进行全面检索,所有符合条件的档案都一一在列,而且图纸、声像及各种电子文件都可以得到查阅、复制和纸质输出[2]。并通过数字化查阅的结果可以上传至远程端,下载到U盘或打印出来,为查阅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实现了查阅的人性化。

4、数字化管理在城建档案业务工作上的应用

篇3

由于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快速、通畅、安全、准时、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采用轨道交通工具是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最佳选择。而每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至运营、经营各个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进度、质量、投资、技术、合同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内容各异,而且还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充分使用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员工工作效率能否得到提高。根据国际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轨道交通逐步建立起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的工作环境,保障机构内各部门共享一个统一的信息通讯和数据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交流,满足企业内部办公过程中涉及的公文流转、督办管理、论坛、公告、信息门户平台等各方面的需要,实现高效办公和决策的公开、公正、公平,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智能化、电子商务网络化的优势。

1 轨道交通档案传统与信息化管理

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中,以手工劳动为主,轨道集团各职能部门将纸质文件交办公室进行归档,各部门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集数据,同时也只能查询到使用自己拥有的数据,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其他部门有可能对本部门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因为资源的封闭而无法及时的获得相关信息,从而造成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随着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开通,各个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轨道集团接触到的相关单位大大增加,往来文件资料也成几何级增长,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的弊端也日趋显现,如不及时加以改进,不但影响工作效率,更不利于整体全面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轨道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概念及内容

2.1 含义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相对传统管理而言的,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工具,借助计算机、数字通信等技术,组成最佳的结构体系,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取得被管理对象在确定目标下,其整体动态的最佳效果。

2.2 轨道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的

轨道交通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总目标:一是要千方百计地保存保护好各类轨道交通运营、建设阶段的档案实体,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二是要充分开发轨道交通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轨道交通行业服务,也就是要迅速、准确地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档案信息为轨道交通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服务。

2.3 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数据管理一般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数据查询四方面内容。 数字化管理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平台来缩短数据采集、加工、查询的时间,延长数据存储的时间。

3 数字化管理在轨道交通档案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轨道交通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也不够理想,目前轨道交通综合档案管理与工程档案管理通过各自的档案数字化处理流程开展相关档案管理工作。

3.1 轨道交通档案综合数字化管理

轨道交通档案综合数字化管理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3.1.1 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的数字化通过集团办公OA系统来实现,OA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公文处理及归档流程严格按《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制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文书档案按党群、行政、生产、经营4类来分类,归档文件按大类结合年度进行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电脑还可以根据操作员录入的文件相关信息自动生成档案号,对文件进行智能化分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一些误操作,同时便于收文登记人员与档案人员的工作衔接。只是现在的OA系统功能还不完善,未能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档案著录标引工作还没有完全转移向文件形成处理部门,这样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1.2 人事档案。

轨道交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大的问题是数字化信息量不足,许多基础数据网上缺失,档案资源利用率较低。干部档案信息外围涉及到上级主管部门、众多基层单位、横向条线部门,内部涉及到干部管理的多个职能部门,信息内容也包括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干部任免、干部档案、干部教育、干部统计、干部考核、考察、党员统计等方方面面。因此,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突出多部门协作、多方位联动,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维护和使用规定,明确界定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区分、权限和义务,形成科学、有序、规范、统一的运行协调机制,加强统一的强化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更好地为现代组织人事工作服务。

3.1.3 会计档案。

由于上面提到的技术等原因,轨道交通的会计档案数字化处理系统也没有完全与OA办公自动化系统合并在一起,并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入应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要求,目前的办公系统在智能化处理这类专业文件上功能上还有欠缺,达不到一些标准规定。因此会计档案的数字化目前还是通?^金蝶等专业系统管理软件来实现,OA办公自动集成化的工程还在开发进程之中。

3.2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

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参与方众多,围绕工程项目的实施,如何做好各方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轨道集团作为项目业主,与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政府部门之间都要建立起通畅的联系才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基于这方面的需求搭建一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仅限于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的对接,施工单位的工程支付类文件统一在工程文件处理窗口处登记编号,而工程文件的归档由工程文件处理窗口直接与公司档案室对接,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分类整理后,纸质文件与电子文档同步归档。

4 结论

篇4

1.1确定物资基数,设计表册医疗队根据任务需要和编制要求,设置重症急救帐篷、收容处置帐篷、传染病隔离帐篷,结合条件下及应急救援中常见伤情、常用物品的使用频率,分别配备所需物资。护理箱组中必备的物资包括:(1)静脉输液包,止血带、弹力绷带、碘伏棉片、酒精棉片、输液器、留置针、敷贴、平衡液250ml、胶布、注射器、砂轮、记号笔;(2)注射采血包:注射器(20、10、5、2、1ml)、砂轮一片、碘伏棉片、酒精棉片、止血带、采血针、采血管;(3)生命体征测量包:听诊器、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表、指夹脉搏血氧仪、叩诊锤、血糖仪、手套;(4)止血包:旋转式止血带、纱布、绷带、三角巾、手套;(5)清创包: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酒精、一次性换药碗、纱布、绷带、注射器、手套;(6)固定包扎材料:卷式夹板、弹性绷带、颈托、绷带、胶布;(7)工具包:剪刀、开瓶器、手电筒、头灯、医用垃圾袋、生活垃圾袋、网兜;(8)一次性用品防护包:口罩、帽子、中单、防护服、手套、薄膜手套、绷带、纱布;(9)简易呼吸器:面罩、气囊、开口器、压舌板、舌钳、连接管。重症急救帐篷在必配物资上加配吸氧装置、导尿包、喉镜、深静脉置管包、气管切开包、吸痰装置;传染隔离帐篷在必备物资上加配隔离防护服、外科口罩、吸氧装置。每个箱组所有耗材物品统一制作《物品标识平面图》、《护理必备物资清单基数表》,注明数量、编号、有效期,登记表单过塑,分别放置在箱门内侧,便于物资管理及清查。

1.2统一布局,分类放置将护理箱组内的物品规范定点定位放置,护理箱组的第一层为常规处置物品和治疗用物:包括生命体征测量包、静脉输液包、注射包、工具包;第二层为急救物品:包括简易呼吸气囊、气管切开包、止血包、固定包扎材料、吸氧装置;第三层为一次性物品及专科诊疗用物,包括一次性用品防护包、重症急救帐篷专科物资、传染隔离帐篷专科物资。所有耗材物品包装袋均采用方形透明自粘式塑料袋,包装袋开口均朝上,操作时易取易放,方便使用。为了保证各物资的完备率,由护士长指定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定期检查;物资消耗后,由指定人员及时补充。

1.3规范标识,颜色划分为了护士能更好快速识别物品所在的位置[3],物品分区分层放置后,不同模块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归类区分。静脉用物区域设置为绿色,急救物品区域设置为红色,一次性用物区域设置为蓝色。各标签均采用相对应底色及黑字,包内所含物品数量打印标签后贴于正面。护理箱组为单抽屉式,每个抽屉中间由隔板划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半部分物品标签粘于各抽屉左上角,后半部分物品标签粘于各抽屉右上角,标签清晰、醒目,为了防止磨损和污染标签,均过塑后统一粘贴。

1.4定期培训,规避风险组织训练时,定期对医疗队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箱组的物资管理培训,要求人人熟悉箱组内物品的摆放与使用,并利用情景模拟战场伤情进行演练及考核。

2效果

使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前,2016年医疗队的护理箱组内物资完备率为96.7%;2017年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后,护理箱组内物资完备率提升至99.7%。这是因为依照护理物资清单,各班次清点物资明细时,清晰明了、交接顺畅。交接的时间也明显缩短,由集束化管理前的平均430s,缩短至平均200s,效率提高了53.5%。在模拟战场情景演练中,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后,护士对护理箱组熟悉程度提高,能快速取到所需物资,一次性备齐所需诊疗操作物品时间明显缩短,工作效率及配合能力提高。

3讨论

集束化管理需要以循证理念为指导,整合多项措施,持续评估,不断改进[5]。在条件下,因战情、战况、地势等随时变化[4-5],需要护士对伤情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6],护士预判后,需要快速准备所需物品,为救护争取时间,并提供有力保障。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后,改变了传统的物资摆放模式,统一规划护理箱组内物品摆放的布局和标识,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反复演练,使得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箱组物资的管理中,积极探索适合救护下护理箱组的管理及专科包的配置,有效增强护士对护理箱组使用和各物品摆放位置的掌握程度,使护士在应急情况下能快速备齐所需物品,有效地保证了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采用集束化管理后,根据物资明细表统一制作各类标识,统一粘贴固定位置,采用不同颜色划分区域,标签清晰醒目;护理箱组内集束包所有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等设计成表册,将半年以内即将过期的物资用红色记号笔进行标记提醒,物品使用后的物资补充采取“谁使用谁补充”的管理办法,定责到人,便于物资的补充、管理及交接。但是,引入集束化管理模式后,2017年1~12月护理物资装备管理共出现3项不合格项目,分别为血糖仪未及时校对、舌钳使用后未及时裹胶布、头灯电弱。原因是由于医疗队每年都有新队员加入,更换的负责人对护理箱组管理尚不熟悉所致。因此,在人员更换前,应该首先对新队员进行护理物资箱组管理的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物资的完备率。

【参考文献】

[1]王仙园.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李凌,熊莉娟,张艳玲,等.老年病房备用药物的集束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19):57-59.

[3]江珉,于丽娜,庞霁娟,等.集束化管理策略在科内急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3):297-298.

[4]夏哲远,殷婷婷,黄榕,等.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患者安全集体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61-363.

篇5

一、数字化技术在社保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一)征管信息预测

社保档案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多,内容甚是广泛,不仅包含每位公民的基本信息,还包含着许多文书方面的信息,管理信息预测征管系统可以更好的完善每一项信息工作。当社保档案管理系统健全之后,每位公民的姓名、年龄、参保时间、家庭住址以及工作状况等基本信息都能够在信息后台被检索,并且我们还可以很快的查询到社保到期日期,及时的提醒我们按时投保,使我们的社保档案管理更加方便,使每位公民的实际信息能够更加妥善的保存。

(二)机构内控管理

实现数字化社保档案管理系统体系,可以将经办机构的信息有效的保存到档案中,并且可以有效的记录公民在机构中社保的选择情况,真实有效的记录每笔业务的来源与去向,在对机构账务进行审计时,我们可以更快的查询每笔业务的实际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实现健全的管理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可以有效的提供技术性的保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经办业务事后监督

无论我们提出何种的社保档案管理技术,都需要对其进行事后监督,并且有必要为其设立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数字化技术的研发没有正式的运行到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以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切实的发现。通过设立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可以有效的预防数字化技术在社保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前发现问题,进而由经办业务事后监督部门完善问题,有效的保障社保管理工作的展开。

二、数字化技术在社保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

我国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是根据各省级以及各市级规范而制定的,各省市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差别性,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社保实际状况出发,由我国社保部门建立健全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让全国的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能够依照一个标准予以执行,使仁和地区的工作机构在查阅公民社保状况时的速度更加快速。

(二)引用信息技术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工作是当今社会的潮流,其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我们完成工作。我国的社保档案管理数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只有引用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进行工作,未来才可以实现全国社保档案管理的统一化。其能够改变传统手工操作记录模式浪费时间、人力、物力成本的缺点,有效提升社保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模式,能够让社保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计算机技术为每位人民服务,促使社保档案管理现代化。

(三)实现社保文档的资源共享

将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的为其设置一个电子文件,并且在该网站上提供非限制性电子文件查询,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保文档的资源共享,规范社保档案信息系统中每个数据接口的管理制度,实现现有文件与档案信息之间的切换,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保档案信息的重复率,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并且为社保档案管理机构带来更多的便利。

(四)加强专职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现行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我们需要对该队伍进行整顿,加强专职队伍建设,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社保人员的文化素质,建设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团队,从而让社保档案管理人员满足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需求,让社保管理成为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智能技术;管理;应用

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行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动化,在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智能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注重管理质量,可以帮助电力系统推动其自动化进程,因此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其自动化发展,提高自动化水平,电力系统中包含了发电、调度和配电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是将这三个部分作为基础进行的[1]。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中最主要的就是智能技术,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也有着明显的体现。智能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它指的是通过利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仿照人工操作的形式进行优化和控制,这样能够促进控制水平更加高效,简单的说智能技术是能够实现对于人力的替代作用,甚至在个别问题上面的实际效果还会优于人工水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使用智能技术可以不断的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管理应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在应用以及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发展。首先,现阶段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单位都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在进行研究实验工作时,往往都不愿意将资源和技术分享给同行,这样是不利于智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次没有实践经验。因为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起步比较晚,而且现在的研究速度也比较缓慢,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机会,实践经验匮乏,在管理过程中,也无法借鉴较为成熟的先例,这也阻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2]。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对这项技术的研发重视程度不足,所以这项工作也就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成本的投资。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管理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目前有很多种,综合来讲,实际应用效果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家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直以来,电力系统的整个操作和监控系统都是由人工进行的,但是人工操作存在有很多弊端,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就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财力,这样不仅加大了电力运营的成本消耗,在具体操作时还会出现误差。使用专家系统可以有效的化解这一问题。专家控制系统是在个别领域当中使用专家知识有效的解决突发状况的智能化计算机系统。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还需要依靠专家系统实现监控的作用。这样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任何紧急状况,专家控制系统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指令,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快速的解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与稳定运行,这一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当中[3]。

2.线性最优控制的应用

线缆是输送电力的重要媒介,它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直接关系。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就研发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是结合了模糊数学的思想和理论研发的最新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良好的掌控那些动态的系统并且精准度非常高,电力系统本身带有很强的变化性,这个变化是不可控的,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模糊控制技术来解决[4]。与此同时为了检验一个新的自动化程序是否具备实用性,就可以通过模糊控制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测试出其可行性。模糊控制系统中有一个完整的智能推理技术,将完整的数据信息和控制规划输入进系统当中后,模糊控制系统就能主动的对这些数据根据固定逻辑规定进行推理分析,直至推断出模糊控制输出结果。

4.神经网络系统的应用

神经网络系统是通过结合人工神经理论和控制理论形成的一种新的系统,通过字面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系统具备了类似于人体神经一样的反应,这个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他能够对发生的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完全实现了电力操作系统的智能化,他具备有良好的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神经网络系统和线性最优控制系统是有一些不同的,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处理能力非常好、它有着非线性特征,它能够有效的运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比如说人工智能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数序系统、计算机科学理论等的运用。

5.综合智能系统

目前,发电系统都是相对大型的电力系统,这些大型的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容易出现失误,所以为了减少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营运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综合性职能系统也就此产生了,这个系统是通过智能技术来达到它的最终目的的。智能系统的作用非常强,这是智能控制与现代化控制相结合形成的。智能系统通过各种智能技术的使用简化了那些复杂、庞大的环节。目前有很多综合智能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企业将多个智能控制系统融合在一起使用,这样能够使运营和管理工作更加流畅和方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想要使其发挥最大优势,不仅要对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还应完善管理应用措施,智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智能技术的管理应用水平可以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进程,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2848.

[2]司文艳,刘芷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7):136.

[3]胡银红.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1):238-239.

篇7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服务管理 高职 ITIL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89-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教育信息化的日益重视,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建设内容更加规范,应用日趋合理。[1]然而,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不同使用部门对服务的要求多样化,师生满意度需要提高;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学校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及校园网的复杂度不断加大,师生总是抱怨网络速度慢;数字化校园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等。

复杂的信息化环境给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职能式”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既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需求,缺乏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去面对灵活多变的服务需求,提高数字化校园服务质量,提升校园信息化管理水平已成为高职教育管理者日益重视的问题。

1 高职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缺乏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

高职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关键取决于信息管理水平及信息应用能力。[2]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服务上缺乏宏观规划和统一管理,指导思想混乱,结果是“人人都在抓,人人都未抓好”。数字化校园的服务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支持层面,工作效率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存在冲突;技术人员数量和师生服务需求存在冲突等。如何从过去低效的、被动的、面向技术为主的系统维护管理跃迁到高效的、主动的、面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提高数字化校园服务质量,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价值,满足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急需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的指导。[3]

1.2 缺少有效的服务管理手段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系统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校园中涉及大量的技术应用,其复杂程度已大大超过以前,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响应要求也更胜以往。但是学校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都相当有限,复杂的信息技术环境给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异构环境中管理服务等级、降低数字化校园的运维成本、管理不断增长的风险、应对灵活多变的服务需求、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水平,急需有效的服务管理手段来更好地支撑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对数字化校园服务的满意度。

1.3 服务管理机构及职能不健全

由于受学校发展、领导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行政划分比较混乱、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目前普遍状况是,负责院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文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目标不明确、工作不具体。[4]造成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效果不好,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化部门被反映服务质量差,效率低,和校内其他部门及师生矛盾增加。虽然数字化校园整合了学校的信息化资源,实现功能上的集成和数据上的统一,但是学校的机构设置并没有完全跟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

1.4 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当前,高职院校从事数字化校园服务的人员仍局限于“救火员”的角色,对事件的处理也仅限于解决危机的层面上,对整个服务过程没有规范管理。一旦出现技术问题,信息技术人员随叫随到,随意性很强。技术人员忙于应付突发事件和常规问题处理,工作被动、效率低。此外,数字化校园缺乏统一的服务平台,经常有师生出现技术问题不知寻求何处,或将一切技术问题都归咎于学校负责技术的相关部门,抱怨它们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从事技术服务的相关人员也埋怨师生的需求超出工作范围。如何解决师生日益严格的服务需求和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1.5 缺少科学的服务考核指标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的技术人员事务琐碎繁杂。技术故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使得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全力维护数字化校园的正常运转、良好运行。一旦出现问题,责任重大。从事技术服务的老师们兢兢业业,疲于奔命,在辛勤付出的背后,有时却得到师生、领导的不解和抱怨。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服务质量和工作无法量化,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服务方面,缺少科学的、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2 高职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需求分析

如果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则是高校信息化战术层面的调整和优化。高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应用平台、完善的业务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体系,来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和高效地运行。这个服务体系既要能够解决数字化校园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又要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

目前,高职数字化校园的服务管理仍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ITSM(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发展多年并取得很大成功的领域彰显了责权明细、透明可控和追求绩效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其所倡导的标准化方法和流程及最佳实践方案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可为优化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提供最佳方案,能较好地帮助我们应对数字化校园中信息技术架构及其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信息技术运维成本,提高运维的灵活性,使得数字化校园服务结构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

3 应用ITIL理念优化高职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

3.1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门户

为切实规范和提高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水平,需要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梳理,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门户―服务台。服务台是服务人员与师生的统一联系点。师生在数字化校园中遇到的问题、投诉、建议、咨询等,只需通过服务台这个接口反映给服务台工作人员,而不必关心信息化部门内部的运作流程。

此外,要建立用户服务知识库,通过历史数据的记录和积累,形成服务方案库,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对出现的问题定位,迅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协助服务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信息化服务部门的形象。通过各种措施将服务台建设成一个集监控平台、信息采集平台、任务发起平台及用户接口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3.2 形成清晰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组织机构

形成面向数字化校园服务全局的完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机制。数字化校园服务的技术支持可由三级人员构成,一级人员主要由学校信息化部门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关技术人员担任;二级人员由学校各院系及职能部门的二级信息技术管理员担任,可由一名教师负责,鼓励在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加入,这样既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又能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色;三级人员由技术专家、厂商及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支持人员担任。由于受高校用人机制的约束,要建立三级技术支持体系需要依据各校的现状借助各方力量施行。

3.3 规范合理的数字化校园服务工作流程

ITIL是按照流程来组织的。它把信息技术管理活动归纳为十个核心流程和一些辅助流程,然后利用这些流程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十个核心流程分为“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两组,其中服务提供由服务级别管理、IT 服务财务管理、IT 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5个服务管理流程组成,服务支持由事故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管理5个流程及服务台职能组成。[4]

依据ITIL的服务框架,数字化校园服务流程需制定一套服务内容和服务级别的管理规则。根据学校要求、部门现状及用户需求对信息部门的服务范围、响应时间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各级服务人员的职责范围,使得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3.4 制定科学的数字化校园服务考核指标

制定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不仅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也能够提高服务人员的成就感。分别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响应时间、服务完成时间及师生满意度等方面构建数字化校园服务质量的评估模型,在服务台收集相关服务质量的评价数据,形成服务监管及评价系统,反馈评价结果,对服务质量进行持续优化。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前期的规划到项目的实施以及后期应用及服务管理,需要统筹规划。ITIL服务管理流程清晰、责权分明,服务内容可量化,服务质量可考核的运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的实践框架,各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服务需求、人员现状等探索切实可行、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航.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5(12):41-43.

[2] 陈航.刍议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02-104.

篇8

【关键词】油田;管理;自动化技术

前言

石油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能源,确保石油开采及管理技术的合理化、先进化,将有助于石油产业的发展建设。在进行油田的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建设的发展需求,所以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油田管理的建设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自动化技术在油田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的油田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员工及时有效完成相关任务,需要大量生产、安全、技术、培训等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建成了班组、井区、作业区和厂部四级管理网络,管理链条较长,管理区域范围大,导致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制约油田快速发展。

为此,必须探索适应大油田管理的运行机制,摒弃传统的依靠人盯人、地毯式的检查和单纯的行政命令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实现企业运作的决策程序化、权责明晰化、业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控制过程化,达到生产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受控、有序、准确,切实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自动化”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二、自动化采油厂运行管理

2.1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1)加强设备维护,做好故障原因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降低设备故障率;分析制度化,结合开展专项研究,确保前端设备平稳运行;完善维护体系建设,培养自身维护力量,确保各项系统长久稳定。

(2)完善站控系统功能。所谓的站控系统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在前端应用数字化的人机交互的一种装置,他为交互的过程提供了一个窗口,这个部位应该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位。面对数字化技术在自动化建设中不断提高的地位,在进行使用的同时,人们对其能够达到的使用功能的性能要求正在不断的增加,面对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已经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以及完善、充分的拓展其使用的性能以及工作效率提升的能力。

(3)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由于油田管理工作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所以,一般整个油田管理自动化系统都会与互联网交互的连接在一起,在这个使用的过程中,就必须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在推广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中,应该不断的强化精华网络环境的能力,为自动化数据的运行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以及维护,强化网络的畅通性能,通过在数据管理中优化安全管理方式、提高设备运营维修管理能力、从数据安全等相关角度进行严格的防守,避免不法分子或者不法企图的人从中牟利。通过这种管理手段,将能够有效的提升网络内部的信息管理及处理能力,有助于在油田管理中实现数字自动化的管理建设。

2.2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l)迅速对流失产量提供报警。(2)迅速查处故障地点。(3)对潜在故障远程报誉,以避免因机械损坏和产量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4)当发现严重问题时,自动停止运转,避免了停产和设备损失。(5)查出油区的设备运转问题。

2.3完善管理体系

(1)在油田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首先领导就应该从自己出发,投入一线岗位的数字化综合管理的工作中去,边战斗、边指导。(2)在进行管理中,应该将数字化管理知识全面的进行散播,开展专门的教育课程,对油田管理的员工进行数字化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及动作能力,并使其掌握优秀的数字化处理使用技术。(3)在厂子的内部应该建立一种合理的管理体系,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要予以划分清晰,使工作中的员工了解自身的职责。建立专业的监管部门,进行信息、维护等工作的开展。(4)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管理状况进行问题的分析,然后在现实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自动化采油厂生产建设、技术使用、安全经营等方面相关制度的重新划分,通过提升各单位执行能力的方式,完善下级部门自动化模式的建设,对厂子内部的工作员工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将正确的自动化采油工作流程编写成册供给工人们阅读。为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工作的进行,建立健全考核的制度,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一种合理的工作稽查部门,通过对各种紧缺人员的补缺,不断的优化油田管理工作自动化技术应用环节的人员调整,将原有传统的、复杂的应用程序进行替换,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为实现采油厂的自动化转化奠定基础。

三、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效

在进行油田的生产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已经彻底的将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了重新的调整,这种后出现的新型管理构架,将传统的井区、班站等工作及相关机构进行了消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将相关岗位及员工使用量降到了最低,确保了油田管理的人力资源建设。其次,通过建设一种网络办公系统,将油田管理中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各种信息进行了有效的传递及获取。通过事先的安排及安全的监控管理,在日常建设中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对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进行了准时的处理。有效的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的油田管理方式。第三,通过在各个区域建设一种预警监控系统,对整个油田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了油田管理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工作管理能力,将这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手段应用于油田管理中,能够有效的规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第四,将数字化、自动化等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应用,确保了油田管理中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可靠性及时效性,为实现生产与报表同步的目标提供了基础。第五,在油田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可以统一进行油田内部各项目的中心,通过抽调骨干人员组建一批保安队、应急班等相关的部门,将监控系统应用于整个油田建设管理的体系中,将先进的监控系统应用油田管理中,对那些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监控打击。通过这种手段,不仅降低了油田的犯罪率,还确保了油田治安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在油田管理中对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几点思考

油田自动化管理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各方面进行积极变革,适应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时的应用和普及:(l)要做好采油厂自动化管理,需要全体人员首先在观念上进行转变,真正认识到自动化管理是采油厂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2)自动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完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需不断加强前端研究、完善各级平台功能,调整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3)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必须以积极、完整、彻底改革原有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为有力保障,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效能,才能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语

本文对油田管理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面对石油能源应用价值的不断提升,优化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将有效的提升油田开采工作的能力,使其在激烈的能源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9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对康复科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实施,新技术学习、应用和推广,学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目前康复专业治疗人员匮乏,治疗技术的不规范,缺乏可行的治疗管理标准,很多先进医学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后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传统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大量数据的保存、交流和研究,难以满足当今医院规范化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医疗信息系统如HIS、LIS、PACS、EMR等发展迅速,以满足医院目前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基本需要。作为康复医学发展目前信息系统还较为缺乏,因此建立一套与医院同步发展的康复数字化平台解决应用信息系统规范康复治疗流程、改善医疗质量、完善治疗记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设计技术路线

康复管理数字化平台基于C/S架构开发,在VisualStudio2010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的开发语言为C#/.NET,充分体现了模块化与组件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客户端使用了基于WPF技术的Prism框架,并通过其中的MEF模型进行了依赖注入处理,使得客户端的各个模块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客户端运行平台采用Windows7Professional。服务端通过WCF技术进行服务部署。数据库访问层使用了EnittyFramework框架,通过代码先行的方式,能整体降低系统的代码量并提高数据访问层对不同数据库的兼容能力。服务器软件运行平台为客户端运行平台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R2和WindwosServer2008Enterprise。

2.1系统总流程图

如图1所示。刍议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文/沈万松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对康复科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实施,满足医院目前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基本需要,建立一套与医院同步发展的康复数字化平台解决应用信息系统规范康复治疗流程、改善医疗质量、完善治疗记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2康复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设计

2.3C/S构架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飞快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C/S(Client/Server)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在医院行业成功开发一套康复管理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许多医疗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S形式的两层结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于应用程序的处理任务分解和分布,有多个CPU并行处理分工完成,所以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2)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数据安全性较高。(3)C/S结构的软件是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专用局域网(LAN)基础上的,C/S结构在医院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且医疗数据对外属于保密,采用C/S结构更为安全。

技术

.NET技术就是指由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XMLWebservices的平台。.NET平台是有Microsoft推出的全新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可以用来构建和运行新一代MicrosoftWindows和Web应用程序。它建立在开放体系结构基础上,集Microsoft在软件领域的主要技术成就于一身。.NETFramework是一个开发和运行环境,它使得不同的编程语言(如和C#等)和运行库能够无缝地协同工作,简化开发和部署各种网络集成应用程序或独立应用程序。

2.5SQL2008R2数据库

SQLServer2008R2关系型数据库,因为本系统的整体部署平台为WINDOWS平台,使用的整个开发语言框架也是来自微软的.NET框架,使用的多种技术皆出自微软,所以选用SQLServer2008是顺理成章的一个选择。SQLServer2008R2与SQLServer2005相比较,在性能、稳定性、易用性方便都有相当大的提升,并提供了集成服务、分析服务、报表服务及与OFFICE2007完美结合等新特点。

3功能模块设计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功能模块主要由配置管理、健康卡、信息登记、电子病历、康复医嘱、康复评定、报表统计、排班、专家知识库、接口组成。

3.1配置管理

使用对象为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后台管理,包括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地址配置,系统用户及用户组的管理与维护,不同用户组及不同用户的权限管理。

3.2健康卡

使用对象可为登记护士,也可以医生本人,健康卡中主要是存储了病人标识,通过刷卡来实现病人信息的快速检索。

3.3信息登记

使用对象可为登记护士,也可为医生本人,主要负责新到病人的信息登记,以及病人信息的归档管理。此处可以通过HIS接口与特定的HIS系统进行数据直接获取。

3.4电子病历

使用对象为医生或者治疗师,可以在此处针对某个病人进行主诉是、病史及其它病历相关信息的录入与管理,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对治疗情况进行可以建立病历模板,可以对既往所有病历进行归档管理。

3.5康复医嘱

使用对象为医生及治疗师,医生通过医嘱模块,可以针对某个病人,根据其病情,进行下医嘱的操作。治疗师根据医生对某病人所下医嘱,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并将治疗过程进行记录。

3.6康复评定

使用对象为医生及治疗师,评定操作可以发生在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在每一次评定时,可以通过该模块选择相应的量表,进行评定,评定完成后生成评定报告,进行归档管理。

3.7报表统计

使用对象为科室主任或其它管理层或者所有的医生以及治疗师,根据需求制定统计报表格式,进行数据筛选与抽取,生成特定的报表,以辅助医生进行科研工作或者管理层进行业务管理。

3.8接口

本模块为系统的一个后台模块,主要负责与医院HIS信息系统进行接口进行数据互通,以从HIS系统直接导入病人或者病历,以及与电子病历系统导入医嘱等。

3.9排班模块

使用对象为康复科助理(或类似角色),排班的对象主要针对治疗师,可以将各个病人按时间段分配至不同的治疗师,最后形成以天或者以周为单位的排班表格,通过外接显示大屏展示给治疗师及病人。

3.10专家知识库

专家知识库是一个包含了康复医学相关知识、技术的数据库。专家知识库里面囊括了康复专家们的学术知识,对相关康复技术指导,对相关病种治疗的指导意见以及对康复知识的一些帮助说明等等内容,是康复数字化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康复界的医师都可以通过它学习、掌握相关的康复技术。专家知识库对医院开展康复科目具有极大的指导、学习、帮助等作用,包括康复知识录入、知识归档、知识检索查阅等三大部分。

4应用目标和发展优势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系统是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它着眼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学科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康复治疗复杂的信息存储和通讯处理而设计的。它是综合运用先进的康复临床医学治疗方法、计算机信息智能处理功能、高速的互联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卡存储标识技术,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实现了康复治疗、治疗跟踪和结果评估。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治疗过程,病人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病情不断变化,就需要一套能实时、全面记录病人数字平台系统,为康复医务人员提供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康复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为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为核心服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规范、完整的康复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以获得康复治疗操作和信息记录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新技术的运用,服务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促进康复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根据康复医学科发展需求,为康复医学科发展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治疗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康复医学科的治疗提供可参照性、指导性和溯源性。在康复数字化平台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和新技术交流平台,为医疗机构间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平台,提高新技术传播效率,为新技术的传播节约大量培训所需的人力物力,快速提升康复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实现远程康复医疗创造条件。在康复数字化平台上建立一套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平台,解决康复病人因流动造成的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梯级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现状,保证康复治疗的延续性、溯源性。为不同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交流平台,保证康复病人治疗的溯源性和延续性。解决康复诊疗信息孤岛问题,加快中医康复领域的数字化进程,更有效的与医保体系接轨,推进康复医学的发展,使纷繁复杂的中医辩证施治变得高效、快捷和方便。通过使用康复数字化平台,将会给医院临床康复带来以下发展优势:图2:系统业务流程图①建立以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标准的临床康复路径,规范康复治疗,确保康复治疗的完整性。②通过数字化平台应用各种通用评估量表,为评估操作过程提供及时在线帮助,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务人员对评估结果进行实时对比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平台。③通过应用康复数字化平台,为医师、治疗师、康复护理人员建立实时在线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④为康复医学科提供新技术学习和在线治疗技术帮助功能,为治疗实施提供全程指导,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⑤建立卡载式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方式,详细记录和跟踪患者治疗情况,方便病人双向转诊,节约患者治疗时间和费用;实现康复医疗机构间治疗技术沟通和交流,确保治疗方案的溯源性和延续性;病人通过健康卡卡号查询相关病症的在线健康指导信息,提高康复治疗有效率。

5结语

康复数字化管理平台作为医疗信息化软件平台,给医师们提供了许多病例数据模板,在线数据查询,并且可以根据平时的诊断自己建立符合个性化的需求的康复数据模板,为康复医师及科室护士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样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分析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同时也是有利于提升医护业务水平,收治更多的患者,从而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疗水平。

作者:沈万松 单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马玉春,汪文彬,李应勇.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J].软件.2014(04)

[2]潘翠环,于瑞,李胜活,陈艳.康复治疗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11)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运营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应用的广泛性受到一定局限。一方面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校未建立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仍然使用传统手工的信息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已建立该系统的,有些仅涉及部分模块,必要模块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管理和辅助分析决策效率。

(二)安全性有待加强。为了全面确切地展现校园面貌,很多学校都开放了基于GIS的校园设施管理系统的浏览功能,如果系统在数据以及用户权限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会造成数据泄漏,而校园中的很多基础数据属于保密数据,其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三)技术及数据相对滞后。一套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研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运营初期,学校职能部门办公人员也需要有学习适应过程。GIS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也会因为规划建设,产生管线、公共设施等基础数据的变更,如不及时更新,这些都会造成技术及数据的相对滞后。

(四)对集成性重视不够。受到系统开发时的多重因素限制,现有的该系统在设计时预留二次开发接口及辅助说明资料不全,使二次开发遇到很多问题。

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一)建设过程应统筹兼顾、分期进行。首先规划出分类管理模块和功能模块,然后逐一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未建立基于GIS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借助“数字城市”、“数字校园”建设契机,尽可能建立该系统,以实现校园信息管理的高效智能化。

(二)确保物理安全及逻辑安全。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关系学校发展的关键数据,其数据具有保密性,其查询、修改、使用等操作必须经过相应的授权才能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三)建立健全技术和服务制度体系。多数学校该系统的开发都采用招标形式,委托相应资质的公司完成,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有完善售后体系和售后服务方案的公司,且在保质期内免费提供软件升级。为确保数据动态更新性,建立切实可行的数据更新制度,特别是保证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实现规划设计、审批、数据测量、入库的全程动态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及减灾防灾提供决策支持。

(四)系统集成化。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系统本身的顺利升级,若条件允许,设计者在设计时采用组件化的GIS平台构建信息系统,必须预留必要的现有和二次开发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使数据不仅能在应用系统内流动,还能在系统间流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