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orneau”为你整理了这篇深化基层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理论工作学习心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成都市郫都区围绕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在镇(街道)职能转变、优化完善机构设置、创新编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与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相适应的简约高效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

突出职能转变,重构镇(街道)职能体系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配置镇(街道)职能。强化镇(街道)抓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五大职责”,推进镇(街道)工作重心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转变,全面推动镇(街道)承担的产业发展职能向产业功能区转移,解决镇(街道)职能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应对治理难点,统筹推进权限下放。着眼理顺条块关系,赋予镇(街道)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对派驻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权、对辖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解决基层治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难题;三是坚持权责匹配,合理制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依清单履职、按清单问效、照清单追责。

统筹优化镇(街道)机构设置,促进基层高效顺畅运转

一是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推进镇(街道)职能有效履职。对镇(街道)原有的机构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设置综合、党群、营商环境、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综合执法协调、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8个必设内设机构,满足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允许差异化设置双创服务、产城融合、项目服务、社区统筹等1个“个性”内设机构,突出区域特色;二是推进服务机构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直接面向群众、企业量大面广的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三是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健全镇域执法运行机制。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和资源进行下沉,构建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格局,实现基层“看得见、管得住”。

篇2

关键词:兰州新区;增长极;产城融合;城乡统筹

一、新区发展理论及研究现状

关于新区发展的理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论断。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年)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正存在着若干力场或极,能够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和向心效果。如果把经济空间作为力场,则这个力场中起推进作用的元素可以成为增长极。再具体一点,在某一区域集聚的企业能够带来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聚和输出。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其持续的竞争优势缘于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其形成模式可分为资本创造型和市场创造型,产业集聚可以带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促进创新。

城镇化,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本质在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

刘畅(2012)通过借鉴苏州、成都等地的经验,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与布局融合是产城融合的核心内容。贾少龙、张沛(2013)从以西咸新区为例,研究了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乡等值化战略模式以及战略管理策略。

二、新区发展模式分析

1.模式分析

(1)增长极模式-以浦东和滨海新区为例

①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设立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同时缓解其由于城市扩张、人口增加带来的交通住房用地紧张等问题。其定位是以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家航运中心为核心、间距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以及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开放和谐的生态区。主要以金融服务、商品流通服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融资早期主要通过大量引入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后期主要是通过扩大外资进入领域。

②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南北经济不均衡,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其功能定位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区。

在融资方面,积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新区产业定位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产城融合模式-以天府新区为例

总体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是其两大支柱产业。

(3)城乡统筹模式-以西咸新区为例

西咸新区内大部分用地为农用地,具有鲜明的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因此,统筹城乡建设、做好土地征用、人口转移等问题是实现西咸新区城乡融合的重要方面。新区在产业方面,以现代农业为主导。

2.总结

浦东新区的成立是在政府、市场、自然选择的共同结果,是为了缓解上海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乏力,以浦东新区作为一个混合增长极,通过以金融服务、商品流通服务等主的企业在新区内的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扩赛,同时带来资本的集聚和输出,带来经济规模效应,带动整个新区的发展,同时承接上海城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压力,同时对整个上海的经济产生对接和辐射作用,属于增长极模式。

滨海新区的成立,旨在以滨海新区作为一个极,通过企业、人才、竞争、创新等形成产业集聚下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以此来带动整个天津、换渤海经济圈甚至北方的经济发展,亦属于增长极模式。

天府新区的核心宗旨是建立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故而属于典型的产城融合模式。在建设新区中,不仅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同时应注重城市方面的建设,通过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布局融合等来实现产城融合,真正实现“宜业宜商宜居”。

西咸新区因其特殊的区位和地形特征,需要做好城乡的统筹发展,故而属于城乡统筹模式。以“新田园城市”为思路,构建“城市组团+绿色廊道+优美小镇”的城乡统筹发展蓝图。

三、兰州新区发展现状分析

1.政策支持

甘肃省政府为了加快兰州新区建设,先后出台了众多政策,其内容涵盖财税金融、土地、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人才、社会发展等。

2.功能定位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3.产业导向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转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在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

4.融资渠道

兰州新区目前的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通过政府设立的城市投资公司来向银行借款。

四、兰州新区发展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我国新区模式对兰州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其他新区发展的模式分析及兰州新区自身的条件,兰州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按照以下总体思路展开:

首先,由于兰州新区距离母城兰州市区较远,故而如何将新区建设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城,需要做好产城的融合发展,这一点可以借鉴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其次,兰州新区辖五镇一乡(秦川镇、中川镇、上川镇、树屏镇、西岔镇、水阜乡),拥有大量的非城市人口,如何做好城乡统筹发展也是重中之重,故而可以借鉴以西咸新区为代表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最后,新区的成立也是为了缓解兰州老城区的压力,在形成新的增长极的同时承接好好老城区以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故而,以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增长极模式也可以借鉴。

综上所述,兰州新区的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考量和决定下的复合发展模式,在全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重视产城融合发展,使得兰州新区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城。

2.兰州新区发展模式创新的对策

(1)给予新区土地利用、税收、招商引资、住房及人才引进的进一步政策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在土地利用、税收、招商引资、住房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企业税收压力、提高入驻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对于新区的住宅房,应在价格或者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支持老城区人口向新区的入住。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的进驻以带动新区经济的发展。

(2)以产城融合模式为指导,扮演好新区承接老城区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载体角色,以及缓解老城区人口和住房压力的重要出口

兰州新区作为承接老城区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缓解老城区人口和住房压力的重要出口,应以产城融合模式为指导,统筹好产业和城市发展两个方面,从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各功能空间的布局融合着手,构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城。同时,在新区发展中应统筹好城乡协同发展。

(3)以主导产业为定位,同时积极发展甘肃特色产业如药材、甘南奶制品、清真产品等

产业方面以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在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并通过这些主导产业的增长极作用,形成产业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的扩散和输出,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对其他产业产生带动作用,并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尤其是应该重视甘肃特色产业如药材、甘南的奶制品,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效应,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甘肃的清真产品,可以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积极倡导其向穆斯林国家的出口。

(4)探索产融结合的融资模式

产融结合模式是指金融结构与企业基于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参股、持股、控股、人事参与等方式相互融合,保持稳定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产融结合的模式可以改善金融机构资金循环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产融结合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具体可以通过工商企业参股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参股工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方式来操作。

参考文献:

[1]刘畅.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07).

[2]王月英,石会娟,雷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西咸新区城乡发展模式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13,(04).

[3]赵静.建立兰州新区产融结合融资模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

篇3

未来,一个产值过万亿、具有全球影响力,山青水绿、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共赢发展的中关村创新中心区将现身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北部的版图上。

天时地利,创新新舞台

自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批复《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以来,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城两带”的重点功能区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区,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城建设进入快车道。

经过十年的发展,海淀北部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汇聚了华为、用友、腾讯等600多家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网络通信、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聚集,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2年总收入过千亿元。

此外,CID还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将“一镇一园”建设成为CID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保障农民生计的重要载体,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就在海淀区政府宣布打造CID的当天,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项目和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中关村壹号;大北农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千方科技移动互联产业化项目入驻翠湖科技园;四维图新北斗与空间位置服务产业化项目、中关村气象科技产业创新园入驻永丰基地;凌云、鼎普科技、新晨科技、数码大方、华夏电通、北林科技也有意向入驻翠湖科技园……海淀北部地区已经成为海淀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CID蓄势待发。

“海淀北部地区已经成为海淀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目前,海淀北部已具备了建设CID、向国际一流园区看齐的基础和条件。”海淀北部办负责人表示,建设CID是时展的大势所趋,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融合发展,产城新示范

海淀区区长孙文锴介绍,未来CID将放弃过去的工业基地、产业园区模式,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创新产业驱动城市繁荣,以完善的配套服务推动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重点打造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即重点与海淀南部中关村科学城的知识创造中心相辅相成,着重建设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中心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区,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即将重点选择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研发、服务、运营管理等高端环节,引导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专业化、高产出的“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

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即让智慧增长理念贯穿CID发展始终,以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渗透到医疗、教育、政务、商务、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城市运行和管理各个方面,力争让CID成为产业、居住和配套用地合理布局、宜居宜业的智慧新城、24小时精彩不断的活力之城。

CID还将打造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其发展将以民生为本,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福利改善,拥有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活保障一体化以及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据介绍,为营造科技创新需要的良好环境,CID将创新招商模式,针对重点产业、重点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海内外合作招商。制定不同产业企业准入的投资、产出、研发、环境等标准,严格按照这些标准,重点引进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好的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针对创新链的三个阶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加速器为主体的四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仪器设备、数据信息、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政策宣介等多种服务。

生态绿心,环境新引领

除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推出相关举措外,生态环境也是海淀区政府相关部门在建设CID中多次提及的重点。

篇4

一、现状

建设国际化社区,本质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市民和国际友人享受国际化、高品质生活,核心是坚持国际理念、国际标准,重点是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是深化城乡社区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表达。党工委深刻剖析在“二次创业”大格局中的定位,结合实际,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公园城市特点产业小镇”的奋斗目标,以“产业服务型、文创旅游型、商居生态型”为重点,推动国际化精品民宿、国际化业态提升、国际化志愿者服务站三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体系逐渐系统化。产业体系主要为农业依托型,同时以“小民宿”为方向的旅游业嵌入发展,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的产业体系仍然以农业为核心,以休闲、旅游、观光、采果、文创、体育等为衍生产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链共同推动街道发展。一方面街道具有特色水果产业优势。枇杷、樱桃、葡萄三大特色水果产业规模成熟、运行顺畅,在规模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更新、现代科技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水果产业良好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凸显。同时地处龙泉山森林公园范围内,生态保育功能显著,充分体现街道在全域规划中的功能分区特点,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在建设樱桃基地、葡萄基地、枇杷基地、桃源村特色民宿产业示范区等产业基地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开拓路径。另一方面街道“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商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创业、体育业等第三产业皆是未来逐步占据产业版图的重点发展对象。体现“一三”融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已不同程度投入运行。

特色水果产业是街道产业发展成果的初步体现,20年的产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较大提升了特色水果产业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竞争力。2019年,街道枇杷种植共计19000余亩,年产量0.8万余吨,产值1.2亿余元,规模成熟,产量稳定;樱桃种植共计1000余亩,年产量50余吨,产值30余万元,附加效益强大,极具发展潜力;葡萄种植6000余亩,年产量400余吨,产值70余万元,融合科技兴农,更具规模效益。同时基于水果成熟季观光旅游,吸引20000余人前来观光旅游、体验采果,实现经济效益120余万元。

二是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以x村为主覆盖街道全域的枇杷产业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成熟的体系、庞大的规模,在农业管理技术不断提升的加持下实现了强大的产业效力,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x村樱桃基地建设十年,通过农学院的技术支撑,丰富了产业链,提升了果品质量,较大程度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x村以及街道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与独特的产业特色,并提升了街道在观光采果业中的竞争力。樱桃沟产业成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公路的美观度,增强了停车场的便捷度,为前来观光采果的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体验。同时樱桃沟基地成为x大学硕士、博士教学基地,完成了集科研、教育、产业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基地建设,x村葡萄基地引领了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基地将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到基地农产品种植、管理、丰富、繁育等全过程产业链中,与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通过科研院所推陈出新的农业前沿科技,促进葡萄种类更加丰富、产品质量更加优质、采果时间不断延长,引入先进品种,丰富产业链,不断提升葡萄基地在成都市水果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对国际化社区建设缺乏深入理解

国际化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向基层干部,更是新上加新,基层干部缺乏对于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念,无所适从,仍然遵循旧思想、老办法。干部缺乏国际化社区理念,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整体把握较差,站位高度不够,对于如何建设国际化社区亦是无从入手,就事论事。

(二)特色产业根基需巩固,产业深入融合程度不够

特色水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特色特显不够充分,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特色产业需提档升级。一是传承发展二十年的枇杷产业,出现产业园区“老化”现象。枇杷园区管理精细化程度低,果树老化、病虫害等问题较为普遍。二是x村樱桃产业基地已使用十年,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但目前规模较小、果期较短、品种单一,规模效益体现不够。三是葡萄产业虽然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存在品种丰富、农业设施良好、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较少,全域内单体小农户较多,以种植某类品种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不够多元,且受气候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不够强。

(三)国际化社区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不清晰

国际化社区建设虽然已经推动了大半年,但理念宣传不够到位,思想接收程度不够,导致国际化社区建设的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化社区建设是全域全方位的工作,xx国际化社区建设核心便是特色产业的“一三”融合发展,以社区为链接形式。但表现出来却是产业是产业,社区是社区,没有一个融合发展的清晰路径。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夯实产业根基,加快发挥产业集聚规模效用

自古以来,农业便在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资保障,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夯实农业根基,方能推动五千年文明永续。于xx而言,特色水果产业是农业中的主要产业,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夯实产业根基,便是巩固好特色水果产业根基。要坚持科技兴农,深化与农科院、x大学的合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合作试验基地,发挥科技产品效用,淘汰低产、老化果树,丰富特色水果樱桃、葡萄、枇杷的品种,推广高产、抗病虫害品种,加快产业的连线成片工作,打造好品牌化建设工作,发挥好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用。

(二)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健全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

要充分结合自身禀赋,发挥好特色水果产业的优势,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发挥体制优势,加快步伐集中力量建设健全基于特色水果产业的现代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加快建设步伐,抢占特色模式发展阵地,争先建设好一个产业链发展模式地区,做好宣传工作,快速形成人流集聚地。提档升级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加快完善标识标牌、停车场、道路增花添彩等配套实施,提速推动观光采摘步道、观景平台、展销点位等硬件设施建设。

篇5

一、积极对接规划设计,做好战略谋划。一是明确战略目标。到2017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精准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率先建成鹤中洪芷核心增长极的新引擎。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建“一核三轴六组团”的空间格局和“一圈两水四山七园”的生态布局,积极对接并融入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同时,加快中方省级工业集中区建设,从而推进怀化中心城区东扩,拓展主城区外延。三是谋划战略布局。立足中方交通区位、生态资源、城镇布局、产业支撑等优势和基础,做实“一核”,以县城为核心,放开南北两口,向北融入怀化中心城区,向南连接怀化工业园区,强力推进城镇综合提质工程,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

二、积极对接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建设“四个怀化”,产业发展是关键。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谋划中方的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工业园区化。加快实施产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努力把两大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极。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形成材料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印刷包装、仓储物流五大产业集群。二是推动农业品牌化。做大做强油茶、葡萄、柑桔、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城郊休闲观光农业,致力将中方打造成为怀化主城区的“菜篮子”、“果盘子”和“后花园”。三是推动三产特色化。主动融入大湘西乃至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圈。按照“融入主城区、对接大湘西、辐射武陵山”的定位,借助大湘西文化旅游协作区、怀化“三古”旅游等区域协作平台,致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品牌。

三、积极对接城镇建设,增强综合功能。要以融入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为契机,以推进旺市融城为核心,坚持重点突破,完善综合功能。一是加快县城建设。继续强力推进“旺市融城”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将中方县城打造成“四座城”(即创业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休闲之城)。二是推进产城融合。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县湘商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协调推进怀化工业园建设,促进产业园区与城镇建设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使园区与县城做到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三是建设美丽镇村。创新城镇开发机制和模式,加快推进中方镇省级建制镇示范试点改革,带动全县建制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镇村建设、生态环保有机融合,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自然环境秀美、吸纳能力强的中心镇、特色镇。

四、积极对接精准脱贫,构建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十三五”期间,该县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重点抓好七个“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坚持因地制宜,扶持70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到2020年达1万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采取财政发放购房补贴、水电补贴、减免办证规费等激励政策,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易地搬迁实现脱贫。金融扶持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后予以贷款和贴息支持,扶持贫困户进行产业开发。发展旅游脱贫一批。对现有贫困村的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台贫困村乡村旅游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劳动力就业转移脱贫一批。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危房改造脱贫一批。整合各类资金,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将基本无投劳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的危房特困户优先纳入危房改造范围,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对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低保、“五保”贫困人口,通过低保补助提标实现脱贫。率先实施“三无60”人员兜底保障。

篇6

经济强

――深化改革创新,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由大到强转变

【读报告】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发挥江苏科教、人才和开发开放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

持续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促进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合理配置。

【听声音】省政协委员殷志强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因链施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上游重在研发投入、技术改造,中游重在质量管理,下游重在社会责任、产品服务、信誉建设等。

省政协委员洪锦华认为,应当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结构、农业资本结构、农产品消费结构带来的变化,出台农产品种植、养殖专业发展规划,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布局和发展。

【看数据】今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2%。

百姓富

――坚持民生优先,立足当前办好民生实事,着眼根本构建六大体系,让全省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读报告】

积极开发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岗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努力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继续围绕6个重点片区、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实施精准扶贫。

【听声音】省政协委员王虹认为,只有人富裕了、富足了,才会有更高需求,才更愿意主动创造财富。江苏应该更加重视人力资源、重视人才,并通过合理和优厚的薪酬加以体现。

省人大代表吴协恩说,“百姓富”更多应该“富”在精神面貌,要让脑袋比口袋更富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于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追求比金钱更在乎。

【看数据】今年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35元以上,全省41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环境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让江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读报告】

认真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动燃煤机组超标排放改造,深入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黄标机动车,加大烟尘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加强境内长江、淮河、南水北调沿线、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推进通榆河清水廊道建设。

切实加强能评环评工作,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工作。

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听声音】省政协委员朱晓东认为,“环境美”内涵有5个层次:环境干净美、环境达标美、环境景观美、环境生态美、环境文明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建设与严格的监管。

省政协委员朱毅民说,老百姓最期待的就是政府能够在环境问题上多做些工作,多进行投入,多在体制上做些突破,让江苏在“环境美”的建设上也能全国领先。

【看数据】今年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淘汰燃煤小锅炉3100台,选择20个县(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

社会文明程度高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行动

【读报告】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用好江苏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

提高“三馆一站”开放水平,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加强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公里文化圈”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步伐。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品融合发展。

【听声音】省政协委员丘仲辉说,和经济总量相比,江苏慈善公益能量尚未被全面激发,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省人大代表柯军认为,好的艺术作品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寂寞清贫的。希望政府有更多的倾斜政策,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营造良好环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撑。

【看数据】今年计划基本实现3000个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建健身步道500公里。

一市一特色

南京: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创新发展,支持江北新区发展

无锡: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徐州: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常州: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科教城协同创新发展

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南通: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连云港:加快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建设

淮安:支持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台资企业集聚区建设

盐城: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

扬州: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城市品牌

镇江:支持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和低碳城市建设

篇7

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提出“以人为核心”,是因为在过去的城镇化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以物为核心”的现象。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认识欠缺与局部利益驱使,许多地方将城镇化变成修马路、盖高楼、建广场,而无视作为城镇化主体的“城市新移居者”。大楼一天天长高,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建越大,而社会建设却严重滞后,从而使市民,特别是“城市新移居者”失去了作为主人的地位。“城市新移居者”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只能在城乡区域之间进行“候鸟式迁徙”,进城务工者被戏称为“农民工”。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长期得不到市民化,使得我国城镇化出现了严重的“半城镇化”现象。如今,这种“滞后型城镇化”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说为了防止出现拉美式“超前型城镇化”才导致以上问题,那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的今天,应该到了加快社会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了。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回归人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和社会监督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政府的“越位”或“缺位”有关。如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与政府主导资源配置是分不开的;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结果;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各地庞大政府机构的财政供养压力有关;城市的规模扩张,尤其是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多源于政府的利益驱使。在很多城市,城市新区事实上就是新行政中心,党政机关大楼常常成为新地标,最优良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主要配置在政府机关周围。这就是造成许多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完善了城镇化发展机制。这一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城镇发展规律,科学决策,尽量减少政府不当行为尤其是长官意志对城镇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们自主地参与城镇化进程,避免“被城镇化”;三是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城乡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和效益;四是尊重劳动,利益共享,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全体国民,包括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以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自身的权力必须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城镇化大局中,人人都是主体,都有参与决策和分享利益的权力。

篇8

全市人民调解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金融支持锡赤经济带战略发展研究

赤峰地区契丹辽文化遗存开发利用研究

赤峰市小微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对一枚承安宝货铅制方孔钱的几点思考

价格下跌赤峰市玉米出售进度趋缓

推进赤峰市城乡支付环境一体化建设研究

国学“尚智”思想与智慧人生

赤峰市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和建议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践行群众路线共筑精彩中国梦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

2014年度赤峰市社科联工作要点

2014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指南

2013年赤峰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赤峰市建筑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提升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水平研究

赤峰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赤峰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赤峰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赤峰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责无旁贷

新常态下赤峰市金融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四中全会”为法院降下“及时雨”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健全机制创新形式着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

国学“崇礼”思想与优雅人生

赤峰殡仪馆始终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殡仪服务

新常态下赤峰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赤峰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赤峰市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建议

拓展财产性收入升值空间加快农牧民收入增长

“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农牧民耐用消费品更新加速

经济下行持续期赤峰市经济运行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赤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简析

赤峰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力推规范决策权新举措开启建设法治政府新局面

浅谈促进红山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及建议

赤峰老街区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以头道街为例

篇9

“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1-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创新理念引领的规划,目前文旅融合的创新型开发还远远不够,更多是块状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还不多。

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是,以往的融合一般属于自发性融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融合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指导文旅融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文化旅游融合须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是目前的文旅产品结合仅停留在文化表层,融合内容浅薄,形式单一,游客体验内容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旅产品的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融合、模仿的阶段,缺乏对现代元素、创意IP等内容的应用,产品创新性不足。

二是文化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差距影响,我国旅游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文化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文旅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聚集。因为区域差异,文化旅游发展要找准发展重点区域,树立典型示范项目。

三是文旅融合方法论体系尚未健全。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大多只停留在分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的思路、方式、结构等方法论体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本身主动融合的层面很多,但两者在产业发展模式和架构上存在很多不同,需要探索科学系统的融合方式,实现产业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是文旅品牌仍需持续培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但是文化输出较弱,更是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世界品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让中国文化旅游更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带动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三、《“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调研等工作,并且统筹确定了25个“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组织各司局结合本领域工作开展前期研究,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新梳理文旅资源与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是在传统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形成的,很难满足体验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我国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多种公共资源,均可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旅融合专项规划编制应突破传统的资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够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质、对客源市场有吸引力、整合后能在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的旅游资源分析框架,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对规划区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内涵需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但传统旅游资源的边界在延伸,文化旅游资源不再是单一的某个景点或具象的吸引物,它可以是一种城市气质,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对应的规划编制中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挖掘地方的资源价值;吸引更多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内容在扩充。除了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以现代文化为支撑的城市创意图书馆、博物馆、音乐节、小剧场等都成为热门的旅游资源。

(二)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

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结合当地文旅资源等级和分布,明确各地文化旅游发展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产品,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划区的文旅融合总体发展目标,并且明确产业增值、区域布局合理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等具体目标。

在充分了解当地文旅资源、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出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地区发展目标和文化定位,完成当地文旅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旅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培育形成文旅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康复、餐饮、传媒等融合的产业体系。

(三)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原生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及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培养传承人,通过文旅保护与利用专题明确保护范围、规划目标、功能分区、建立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障措施等,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在分析历史遗存、民族服饰、特色民居、民间工艺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分析民间习俗、节庆活动、仪式、语言、书法、舞蹈、音乐、戏曲、杂技、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为核心的开发利用体系。

(四)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其中,注重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文创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领域,完成当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创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要挖掘文旅消费的新动能,构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建设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系统。对于重点产业项目,应该确定行动目标,分解行动任务,保证重点项目的先行突破和落地。

(五)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统一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性规划融合,推进“多规合一”。所以,《“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使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这也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

(六)针对重点领域明确战略导向

篇10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摊大饼”式的城镇扩张方式,使得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远高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速度高于农村人口减少速度。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雾霾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在东部地区,部分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不注重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三)不健全的城镇化进程中机制体制,也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目前实行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

转型时期,把握好人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不仅要以城镇居民为本,更要以农村居民为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就必须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首要任务

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切实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数以亿计人口城镇化的深刻社会变革,就必须把以人为核心摆在首位,强调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历史上世界城市化浪潮衍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也为我们城镇化建成敲响了警钟;我国过去几十年倾向以物为主的城镇化实践,只讲土地城镇化,不重人口城镇化,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各式各样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圈地造城运动愈演愈烈,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

(二)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多元并行为主要路径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无法简单遵循一种模式进行,必须选择多元并行的发展模式。首先,布局应多元化。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宏观战略布局,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北等有条件的地方,依靠国家规划引导和市场的力量,逐步发展形成若干的城市群,使其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各地区位优势、现实大势和未来趋势出发,因地制宜,上下衔接,抓紧编制各地区域性城镇化规划。其次,推进模式应多元化。实现数以亿计人口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单一型、集中式的大城市发展老路肯定走不通,必须按照以人为核心的要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新路,必须推进建立开发区、新区、新城、旧城改造、乡镇产业化等多种模式的结合。再次,主体应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培育和壮大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主体。

(三)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否则,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均面临着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产业更替、产业挖掘、产业优化、产业培育和产业升级等单一策略和组合策略的选择。从另一方面讲,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让进城农民稳定、充分就业,才能正真的使农民市民化,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适当保护弱质产业,积极调整衰退产业,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不同的城镇产业带动类型。

(四)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生态集约为基本原则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集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期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巨大城镇化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智能的城镇化发展新路,不可能再走过渡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的发展老路,要求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注重资源集约,同时要彰显城镇自身的人文历史,突出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协调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宜居城镇。

(五)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城乡一体为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