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城市理论

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 唐山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提出问题

唐山市地处津京唐经济三角区,随着曹妃甸的建设,重点发展区的地位日益明显,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438.9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约占河北省的22.1%。

但辉煌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唐山市经济结构的隐患:其支柱产业仍是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了全省四分之一的GDP,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如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地壳空洞、水体空气污染、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

2 引进理论

唐山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重大影响。为使唐山尽快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重点区,创造“绿色GPD”,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现模拟引进“生态城市”理论进行唐山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下面列举该理论发展的3个典型阶段。

2.1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分别是: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人口、资源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四个基本问题。

2.2 雷吉斯特提出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

1996年,雷吉斯特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分别为: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优先开发紧凑的、多种多样的、绿色的、安全的、令人愉快的和有活力的混合土地利用社区);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把步行、自行车、马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置于比小汽车方式优先的位置,强调“就近出行”);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建设体面的、低价的、安全的、方便的、适于多种民族的、经济实惠的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改善妇女、有色民族和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状况;支持地方化的农业,支持城市绿化项目,并实现社区的花园化;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和资源保护技术,同时减少污染物和危险品的排放;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同时抑制污染、废物排放和危险有毒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提高公众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

2.3王如松等提出的中国生态城思想

在世界上“生态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得到认可,蓬勃发展的时候,王如松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及足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即指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小人工维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解决问题

基于唐山的城市自身特点及“城市生态”理论的相关内容,从制约唐山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为实现唐山持续健康发展,现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进行改造:

3.1构建绿色经济结构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科技发展,在提高煤炭、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鼓励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产出率。以生态产业综合发展为指导思想,构筑生态健康的经济结构。

3.2发展生态农业

唐山市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环靠津京巨大消费市场的优势,在常规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如迁西板栗、常庄大米等。在种植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使用,加强生物防治。

3.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深化工业废水废气污染防治政策,重点整治水泥厂、钢铁厂等重污染行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完善交通网络,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废品处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

增加全市绿地面积,形成以城市公园为“绿肺”,交通附属绿地为“绿脉”,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为“绿缀”的点线面综合绿道体系网络。在已由采矿产生的塌陷区及水体污染区进行修复绿化建设,如现行的南湖湿地公园、“环城水系”建设等。

4 思考启迪

通过对唐山“生态城市”案例的探究。我们可总结出“生态城市”理论内容与实践的一定经验。

4.1 “生态城市”的内含

“生态城市”不单单停留在环境生态层面,它讲求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复合生态。建设“生态城市”不是指保护环境而不进行产业发展,而建设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社会。环境建设不但不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可以引导对产业的发展控制,优化产业结构,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2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生态城市”是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投入低、产出高,资源利用高,浪费少或无浪费的生态原则,以生态文明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4.3“生态城市”的绿道结构优化性

绿道结构是指城市绿地所呈现出来的结构体系。在环境建设中以科学的绿道结构为主要脉络,在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控制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如唐山正在推进的绿道建设,已初步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的城市生态绿化网络。■

参考文献

[].陈磊,王刚.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96-100.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R].2007.

[3].顾传辉,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1,11:24-26.

篇2

Abstract: Urban ecosystem is a complex and great system,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has continuously brought along influence to human being itself. Urbanization creates high material civilization; meanwhile, it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at also affects health of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maintain balance of ecosystem in cities, this thesis uses ecological theoryto put forward several 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in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问题;城市规划;措施

Key words: urban ecosystem;problem;urban plann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28-01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城市的人工设施,工业生产等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的特点体现在: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人工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复杂开放的巨生态系统;自适应的具有反馈特征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为此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尤其是在估算城市规模时应该考虑城市周围城市预留地和城市生态用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做支持。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从而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生态规划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经济规划的桥梁,其内涵是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城市生态规划的提出说明日益加剧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后果已迫使人们必须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2城市的两个生态问题在城市规划中解决的措施

城市生活中有四种最基本的生态问题,即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而这些污染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在此我仅谈谈关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生态理论的解决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从源头治理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方面,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措施:合理布局工业,搞好环境规划,有污染的工业尽量布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差就是因为工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尤其在北方城市冬季供暖季节空气质量差,就是因为大量煤的燃烧,由于煤的质量不高和煤的燃烧不充分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现阶段工业城市的大部分工业生产或多或少都有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将几个工业集中布置实现工业协作,在污染物排放前先净化后排放,实现工业协作可以节约投资;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一些日照集中的城市可以利用太阳能,在房顶规划设计好太阳能发电;对于各种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灰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防护措施,用维帐把施工现场围起来,尽量减少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因为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污染,城市绿化应是多方面的,要形成草地、灌木及多种乔木的生态系统,这样绿化效果才好,而且最好是间隔种植树木,植被才能健康成长,不易得病虫害,即使一两棵树得了病虫害,其它树种也不易感染,不用专门喷农药,鸟就能吃掉虫子,自然解决。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城市居民却没有好好珍惜,把污水排到干净水中,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厂污水排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在做各个城市的城市规划时一定要做到在每个工厂中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将排出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河流;我们的生活污水,把剩饭、剩菜倒入下水道,让水冲走,大部分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了河流的污染。还有就是不珍惜天降之水,比如说为了交通顺畅往雪上洒盐,就把非常好的淡水资源用盐污染了,应该尽量把雪铲到马路两边的土地上,把水保留下来,对于交通要道的融雪用盐,要尽量减少盐的用量,这样对地面有益,对两边的树根也没有伤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是南方城市的屋顶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蓄积的雨水来冲马桶或者用雨水管把雨水收集起来排放到房前屋后的绿化用地中,作为绿化的灌溉用水。城市中的建筑物的绿化可以采取立体绿化的方式,例如种爬山虎之类的植物,可以遮挡阳光直接的照射和雨雪的侵蚀,屋顶铺上草后,顶楼就不会太热,同时草皮可以吸纳屋顶的灰尘,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下雨时又可以滞留雨水,从而减少雨水的流失。

城市规划是科学严谨的,要想建设好城市,必须普及城市规划知识,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强生态理论的应用,将生态理论思想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黄光宇,陈 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沿用传统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依靠粗放经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并在一段时期内带来了繁荣,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人口膨胀、能源紧张、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面对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多发展中国家进退两难,已走入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现有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已成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的唯一出路。城市作为人类重要的聚居地,承受着沉重的人口压力,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市在经历了以自然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转变之后,再次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向进化。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两难境地,走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思路。

二、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随着各项科学技术地不断创新,人们极大拓展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使得在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正视资源使用的持续性。循环经济正是在“3R”原则下,为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另外,它还在一定层次上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提升了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经济质量。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城市不再将发展的速度单纯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偏向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城市各要素间是否科学、合理,以期从全局出发,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循环经济追求资源的循环利用,立足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改变了传统低水平生产方式,恰好适应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

(三)循环经济理论实践的转化要求

为保证循环经济理论更好地在生态城市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应对该理论实施提出如下实施要求:

(1)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如果不加以改善,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由于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问题。因此,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思路,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走可持续化发展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确立和完善绿色消费制度。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消费方式,直接反映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程度。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传统消费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单纯地建立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满目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消费意识,无视消费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绿色消费则是在现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降低人类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大众的积极参与,而且还需要政府的正向引导,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的绿色采购制度,在整个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消费模式。

(3)转变GDP核算体系。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以此反映出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仅单纯地获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国内生产总值(GDP)并没有将这种负面效应计入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统计方式。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增长模式摒弃了传统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在综合评价国民经济时,应该引入可反映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以此客观地评价循环经济理论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效果。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环保产业

(1)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积极引导生态畜牧业、生态种植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降低白色污染程度,构建良性的大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2)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工业发展应该坚持低环境破坏、低资源消耗,减少重复性建设。对于某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立足于产业结构发展方向,采取关闭、停业、并购等一系列措施。新上马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应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并实行集中布点,使其处于远离城区的下风位置,以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向城市的排放量。

(3)发展生态旅游业。

发展生态旅游业最基本的条件是维护本地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业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低利用的现状。

(4)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并合理立法,制定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及提高社会各部分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对于个人,政策应增加个人污染的处罚力度,强化个人污染的约束性;对企业而言,政策可从企业税收、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正向强化企业环保产业的投入力度。另外,还需提高城市建设者的环保意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处理深度。

(二)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强化形成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不但涵盖生产过程,而且与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有紧密联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法律层面建立有关法令、法规,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第二,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使人们从道德上意识环境资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建立长远的消费激励机制,保证生态城市建设顺利开展。

(三)大力推行住宅生态化

现阶段,房地产消费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住宅概念顺应而生。生态住宅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统一、协调以及人性,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大力推行住宅生态化,不仅顺应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而且对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也具有突出意义。

(四)补充及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产生费用及效益,这也是许多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适应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应对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予以补充,加入企业绿色资产、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绿色利润等核算项,以详细反映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各重大层面问题。在循环经济核算体系未来发展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26-02

1 引言

长期以来,河道主要考虑的是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问题,造成河道断面型式单一,走向笔直,河道护坡结构也比较坚硬。由于对河道坡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河道的自净能力因此遭到了破坏;另一方面,各种水生植物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水生动物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空间,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因坚硬的护坡结构而断裂。同时,由于忽视了对城市河道在社会、环境、经济等各方面价值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水边环境,人们少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城市也因此失去了灵性。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

2 城市河道的作用

2.1 生态走廊

河流是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是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地,在现代景观生态学意义上,河流走廊具有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同时,河滩中的自然岸线、湿地等景观生态区是城市的宝贵财富,生态脆弱地带和群落类型的代表性样本,如洪泛区、冲击滩涂等,在促进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景观等方面也具有特殊的潜力[1]。

2.2 休闲通道

河道及滨水区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之一,在考虑河道及滨水区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布置满足不同居民需求的活动设施,创造人与生物共生的滨河开放空间。并与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系统形成完整的网络。

2.3 开发热点

在今天,对滨水区及河道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早已超越了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层次,多数城市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的河道及滨河景观,能够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基于自然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途径

3.1 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恢复

河道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护与恢复。对城市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应坚持“保持河道自然风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开发原则。

(1)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建设应以城市水系为基础,建立湿地保护区、生态公园或扩大滨水绿地范围,加强完善水系和绿地的联系网络。植被覆盖良好的河岸对提高整个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特别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2)生境的质量和物种的数量都受到廊道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岸植被的宽度至少在30m以上时才能有效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包括降温、过滤、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河岸植被在60m的宽度,则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2]。

3.2 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

(1)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使设计的横断面的复杂化。要造成河岸边坡有陡有缓,能缓则缓;堤线距水面有宽有窄,能宽则宽。在一定长度内,形成水流速度有快有慢,在岸边甚至造成滞流,回流,以便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切忌河道截弯取直,避免直线段太长,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因为自然状态的河流不会是笔直的。

(2)生态化护坡。天然河流岸线基本都是蜿蜒的,沿线由天然植被或石块分布或镶嵌在岸边,既降低近岸流速保护了河岸,又稳定了河势;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护自然状态,配合种植适合滨水且根系发达的植物,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料、木材护底,以增加堤岸的抗洪能力。

(3)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应利用河道绿化带降低挡墙高度、通过设置亲水平台以增加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

(4)对于河道两岸空间充裕的河段,宜建造斜坡防护为主。即采用斜坡植草防护,在天然稳定护岸的基础上,利用斜坡造鱼巢,埋大柳纸、水杨纸等,同时在控制河道岸线外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避免土壤硬化和。

3.3 水体净化及水污染治理

城市河道中水的质量对水域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水源的重要危害,而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入河道,也会使城市河道中的水质下降。因此,有效截流污水的工程措施是在城市河道改造整治过程中应予考虑的。

3.4 乡土植物选择与生物修复

建立稳定的水滨乡土植物群落并保证其自然演替不受干扰,应成为河道改造和整治的重要内容。除剔除危害性外来物种外,应尽量以乡土植物为骨架建立结构稳定的滨水植物群落,从而得到半自然、近自然和自然形式的景观。乡土植物能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色,并对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有重要影响。

3.5 河滨空间营造及亲水景观设计

河岸的亲水设计是河道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亲水平台和开敞的滨水空间,不仅可以使城市居民有机会亲水,而且通过趣味性的设计使人们有兴趣亲水[3]。利用河岸植被的覆盖和自然生态要素,不仅创造自然的生态环境,而且满足人们享受自然的要求,在河岸带上利用地形和地势营造植物生长、水流变化、昆虫活动、鱼类洄游、水陆过渡等不同区域景观,实现亲水目的。

4 结语

水是生命的最基本条件,水生态系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应该成为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绿色休闲场所。经过精心设计的河道以及滨水景观,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城市面貌,且可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重视城市河道巨大的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从而实现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6):25.

篇5

关键词:生态理论思想;城市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在中国,汉代以前没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应从曹操建造邺城时算起,但那也仅仅是以王权思想为指导的简单规划。 城市规划是在塑造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魅力的准确解读。可以说一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与神韵都尽在规划师们的手中,一个成功的规划为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吸引力,人们会因为城市环境的美丽而驻足。因此,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显的尤为重要。 一、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坚持科学性。 城市景观规划牵动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位系统工程。规划是前提,也是保证。因此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性。我们在编制规划时,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形象,改造城市形象,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其次,我们的规划要符合当地的实际,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广域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地编制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可以有效地指导城市的建设,以免造成一个城市和区域的重复建设,避免“今天铺路,明天挖坑”的现象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强调民族和本地文化。 历史证明,唯有地方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这就是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道理。当然,强调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关键要做到“洋为用”的原则。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城市建筑、道路交通等,要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当然也可以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使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以大连市金州区“向应广场”景观规划为例,编制规划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沿海地区的文化特点,又要体现金州区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一些外来的优秀元素,以更好的体现“向应广场”的生态景观。 三、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中的人本主义其主旨是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地位,即一切以人的权利和利益为最高原则。其目的是使任何景观都成为纯粹意义上的服务于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满足人民的需要,使人们能充分享受高度舒服、便利的条件,真正体现景观的价值。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规划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因此,市、县(区)政府应该按照上级批准的规划进行实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不应该因为领导的变化而变化,应该做到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以战略的角度,做到城市景观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确立一种协调发展的辩证比例关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景观生态规划中体现以下四个方面:资源利用最优、景观成本最小化、系统最好、环境友好。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才能在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中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也才能体现规划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四、做好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要“师法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条件绝非人工可以制造,正可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就要求我们塑造城市形象时,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达到优化的目标,城市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关系,追求生态城市。在搞好生态平衡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山水城市、森林城市、海滨城市、园林城市。自然生态合理的城市能成为拉动经济、改善环境、美化城市、方便市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样,这样的城市也具备适应性、超前性和进化性,使我们的城市规划真正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把我们的城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因此,想要做好我们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对不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合理安排、调整空间结构,增加生态多样性;考虑规划区外较广阔的空间背景,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扰状况;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化;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城市景观是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理念入手,以此来指导生态景观规划。在生态景观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以生态思想作为指导。另外,生态景观规划理念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6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质 生态绿化格局

Abstract: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framework, all kind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The face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blems that exi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ts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city green 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landscape ecologypatch-corridor-matrixEco-Gree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对城市中各类绿地和市域大环境绿化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休闲游憩和社会文化品质的提高,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指导城市开敞空间(open space)中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1]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现存问题

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因过多依赖经验和强调感性思维,使规划不同程度出现分析不客观、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地域特色缺乏、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导致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面临巨大的挑战。[2]

2.1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的因素很多,所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所依赖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比如基于生态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社会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防震减灾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等。由于规划研究的范畴太广,规划师又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所以导致规划不能挖掘各种理论的真正内涵,而变的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应该以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布局。

2.2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性不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专向规划。其布局原则一般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划人员多依赖经验凭借规划设计的直觉和本能,强调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技巧性和对形态的唯美追求。[3]而对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置之不理,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对理性的思考。

2.3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有些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指导下一层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绿地建设。但是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与下一层级绿地空间规划的合理衔接。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每一个地块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确定主要依靠规划师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些地段的绿化体系与绿地系统规划所制定的目标格格不入。造成总规层面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并不能全归因于控规对总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置若罔闻,应该从总体规划绿地系统的不合理布局中去寻找。

3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 、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 。[4]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城市,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对城市这一人类活动的中心进行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5]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布局,以生态学思维合理安排城市中各类绿地,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1景观生态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景观生态学始终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城市与区域发展等[3]。

在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即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规划而言的。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其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从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在城乡一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建立广义城市绿地——“大绿地”的空间结构。

3.2景观生态格局原理

3.2.1“斑块——廊道——基质”空间镶嵌体理论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田、草原、郊区和城市建成区等景观[7]。任何一种景观都可以高度概括为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镶嵌体模式。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就构成了区域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空间结构。[3]

3.2.2 最优景观格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是景观生态学描述空间集聚与分散格局最优的景观格局之一[8] ,它强调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大小不同、分散相连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大型自然斑块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使斑块相互渗透。“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9]

佛曼(forman)将景观生态属性划分为大型自然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自然斑块和廊道七种,主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格局。[8]大型斑块用以涵养水源,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粒度大小要求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满足景观整体和局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小型斑块作为物种的临时栖息地和避难所;廊道作为物种迁徙的主要通道。

大集中小分散是城市景观生态的典型格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城市绿地整体上集中在城市的有限范围内,形成大集中的格局。同时在城市内部分散着各个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形成小分散的格局。[8]大斑块和小斑块通过自然和人工廊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生态网络。

3.2.3“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安全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P security patterns)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 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景观局部, 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是现有的或是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以生物保护为例, 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几个景观组分[10]:

(1)源(source) : 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 他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

(2)缓冲区(buffer zone) : 环绕源的周边地区, 是物种扩散的低阻力区。

(3)源间联接( inter source linkage) : 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4)辐射道( radiating routes) : 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战略点(strategic point) : 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 stepping stone)。

3.3景观尺度原理

尺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一种限度,是对对象在不同层次上细节(分辨率)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的尺度上反映的细节的精度是不同的。在景观生态过程中,小尺度表示研究较小的面积或较短的时间间隔,因而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概括能力低,而大尺度研究较大的面积或较大的时间间隔,分辨率较低,但概括能力高。

生态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分为几个层次:小区尺度(plot scale)、斑块尺度(patch scale)、景观尺度、区域尺度(region scale)、大陆尺度(continent scale)以及全球尺度(global scale)。尺度的研究也因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而定。

从景观单元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要素是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这些景观结构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尺度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公园绿地的尺度大小、生态绿化廊道的隔离性尺度等。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尺度主要是基于景观尺度所研究的。

3.4景观连接度原理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景观连接度大时,生物群落在景观中迁徙觅食、交换、繁殖和生存较容易,相反生物运动阻力大,生存较困难。景观连接度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各个景观要素是通过廊道所联系。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分割的同时又被廊道所连接。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的连接度,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3]绿色生态廊道对维持小生境(Ecotope 生物栖息地)的异质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等多方面的效用明显。廊道的规划设计就是增加连接度。并且在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小型斑块作为连接连接廊道的踏脚石。[8]

3.5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境的复杂性有关,与物种生境的质量、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异质性使稀有的内部种的多度减少,使边缘种和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动物各自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7]

3.6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还有很多经典的原理,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关系不大,这里不在赘述。通过对以上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得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1)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将乡村的农田、牧场、山林、水体等通过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将城乡绿地统筹考虑,形成保存完整、渗透充分的城乡生态绿化格局。

(2)在城市原有的绿地格局的基础上,确定几个大型的核心绿地斑块(开敞空间),这几个大型的斑块最好布置在接近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

(3)在核心绿地的建立一圈环绕着它的缓冲带,该缓冲带的绿化率应该低于核心区的。并且通过小型的绿化廊道将这几个核心绿地空间的缓冲区连接起来,以形成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

(4)如果城市有河流、铁路、高压走廊等线形空间存在,应结合现状条件,在其两侧设立一定宽度(至少30米)的绿色生态廊道。并且结合城市的用地条件,在廊道经过处,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斑块。

(5)依据分散布置的原则,结合城市规模大小,在城市中分散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空间(比如小型公园,小游园)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6)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将分散的小型绿色斑块联系起来,将其与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相连接,形成城市整体生态网络。

(7)将城市整体生态网络通过大型绿色生态廊道引入到乡村生态系统中,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化格局。

(8)建设城市大中型绿地,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使其在城市绿地中出现。并结合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民俗绿地等各具特色城市绿化体系。[11]

参考文献

[1] 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小钊 陈沧杰 丁纪江 刘茂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性思维导向探析——以江阴为例 [J]. 江苏城市规划, 2007 (05)

[3]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7(05)

[5] 周廷刚 郭达志. 基于GIS 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生态学报,2003(05)

[6] 陈锋.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 scape Ecology[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86.

[8]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9]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69

篇7

【关键词】“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格局

一、引言

(一)景观及其要素

景观生态学最早由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C. Troll)于1939年研究北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学科。1986年,美国生态学家R·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M·Godron提出“斑块-廊道-基质” (Patch-Corridor-Matrix)理论,成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所谓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组合而成的异质性区域;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肖笃宁,1997)。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可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

(二)城市景观及其要素

根据景观生态学观点,城市是由住宅、商务、绿地、工业、河流、街道等各种斑块、廊道、基质镶嵌而成、以满足人类生活生态位和生产生态位的人工景观生态系统[1]。

城市景观中的斑块主要指城市中被道路、河流等所分割的各个不同功能分区,其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有异质性特征的斑块,如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等。

城市廊道可分为3种[2]:绿道、蓝道和灰道。绿道是指以自然植被或人工植被为主的线状要素, 如街道绿化带、游憩绿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蓝道是指城市中各种河流、海岸等;灰道是指以交通为目的,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铁路等。

城市的基质主要是由人工建造的街道和街区所组成的除斑块和廊道以外的广大区域,不同功能、性质和外貌的建筑物成为城市的主题背景,交通网络贯穿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等。

所谓边界,是指构成相邻系统边界的景观区域,具有过渡性和阻滞功能,被称为“景观的皮肤”。城乡结合带便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乡村交融形成的边界区域,是城市内部生境与外部生境合成的新的生境类型。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人类的建设活动导致众多城市景观单元被分隔,呈现出高度破碎性和异质性的显著特征,对城市生态过程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城市景观构造理论

1.生态经济学原理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生态原则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的系统区位原则,即立足于城市区域的生态学原则。同时,基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开发建设应考虑其效益目的,生态动态平衡需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城市景观建设应达到以环境代价最小和生态风险最小的生态经济原则。

2.整体优化原则

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共生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优化是区域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将区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从整体优化出发,在各种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运用系统论等理论,使城市景观规划走向生态化、合理化、系统化,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涵盖社会、经济、生态三大部分的有序发展,对城市区域开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城市景观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确保生态环境的有序进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为此,城市景观规划需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实践出发,有效解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社会生活等具有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图像等开始运用于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规划等研究日益增多。2006年,王苏颖,陈志强[3]基于TM遥感图像对福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2007年,张雅梅, 毕会涛等[4]利用GIS技术对洛阳市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进行分析;2009年,宋小宁,等[5]利用遥感图像对石羊河流域中游景观生态格局的变化及驱动进行了分析研究;2010年,李伟峰等[6]对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是了解城市形态、结构及生态过程的基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亦是景观生态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们对于我国建设生态型城市、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城市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现状

(一)现状概述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4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面积约11220.5平方千米;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临太平洋,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本文以泉州市城市建成区中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其景观生态要素如表1所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绿地面积较低

泉州城市商业及住宅区绿地分布过少,城市总体绿化水平低。城区内多为以公园形式零星分布的一些小型绿色斑块,各类绿化用地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城市道路普遍狭窄,建筑密度大,使得街道绿地规划不足;城市居住区等集中布局,弱化了开敞、宜人的绿地空间形态特征;城市绿地艺术性较差,缺乏泉州城市人文内涵,艺术品味较低。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泉州市绿地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均质化,异质性较小,形式单一,各绿色斑块缺乏个性特征。

2.城市廊道连通性较差

泉州市沿“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构成山脊廊道,生物密度较高;晋江、洛阳江是整个城区水道、水渠、公园湖泊、水库的主要水源,是城区水道网络形成的基础;沿江海所建的堤坝构成线状廊道,束缚了水的自然漫溢,对水生物造成较大影响;城乡结合地带的树篱、灌渠对农田种植意义重大。泉州市山脊廊道连通性较差,影响物种迁移及景观功能的生态流;城市道路规划不尽如人意,宽度有限,配套设施不完善,街道绿地少,几个重要的道路结点设计欠缺考虑,总会出现拥堵现象;水渠水道有待进一步完善,其管理、维护、治理问题突出。

3.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不合理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规划仍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考量,依然停留在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思想阶段,保持在非均质工业区域基质发育成长,这使得城市空间蔓延视野狭窄,仅局限在建成区之内及边缘结合部;同时,在封闭的建成区内进行城市功能空间横向规划布局,很少考虑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互补性资源优势。泉州城乡结合地带普遍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建设布局混乱、生态环境质量差、居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矛盾众多,管理滞后。

四、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Forman于1993年提出景观生态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般法则。该法则同样适用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之中。通过科学的规划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类型和布局,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

(一)尊重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

泉州属山地丘陵地势,濒临东海,城市的建设应与山、海共融,有意识地保护城市现有的山林、岸线等自然资源并加以生态规划,使各种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源山、桃花山等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在景观规划中,要保持廊道的连续性,有助于物种的迁移,充分利用生态位资源,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晋江、洛阳江等是各种水生动植物、鸟类的依存体,并富有大片的红树林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景观规划中要注重河流沿线的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的干扰。

(二)以人为本,营造美好环境

城市是适宜人居住的场所,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对城市景观中的景观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生态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其景观建设就是对人居环境的建设,应从满足人体尺度,方便人类居住,增加生活情趣、满足休闲观赏等需求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角度为人类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合理分配景观资源,调整景观拥挤程度,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充足、均衡的城市空间,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因地制宜,凸显地方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每个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都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模板,而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挖掘继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使其成为具有个性魅力及内涵的城市景观环境。绿地建设应选用本地树种,加强对刺桐树等乡土植物的引种、开发及运用,使其与福建大区域自然植物群落呈现相似性,有助于构建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建筑应充分借鉴本土建筑特色,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滨海地区结合石雕文化、闽南风光、蟳蜅风情、惠安风情等进行建设发展。

五、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基于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现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城市绿地、廊道等景观格局面临很多社会、环境及生态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景观要素在结构、功能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不协调。为此,需要对泉州市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所谓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宜人居聚[7]。

(一)城市绿地系统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持城市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体。从生态学意义上讲,线型绿色空间对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维持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链、生境网络、生物廊道形成的基础。

泉州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城市绿地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扩大城市绿地规模,构建大中型绿色斑块,最大程度的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完善绿地廊道建设,使其成网状分布,连同公园等重要“结点”形成一个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在居住区及其他区域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在城乡结合地区及晋江、洛阳江流域设置较宽的林带;采取适度干扰的法则,从城市引进物质、信息及能量,赋予绿地斑块不同的特征,增加绿地景观的异质性。

(二)城市廊道

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又被廊道所连接。泉州城区廊道类型多样,对城市景观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上文的分析,泉州市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廊道的建设,对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具有重要意义。城区道路两侧建筑密集,不能在道路两侧设置过宽的防护林,为此要格外注重行道树的绿化,可以依据道路不同的红线宽度,制定道路绿地率的下限,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城市基质

由人工建设的各种建筑群,结合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形成城市土地的各种功能分区。面对城市发展的新环境,应以生态经济区为单位组织泉州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体系,将生态理念提升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平等的地位层面。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利用本省良好的经济基础及资源优势,努力做好生态城市建设,以保持城市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保持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高效率;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多设置一些供居民游憩、休闲的公共休闲场所,在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自然生态的同时又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四)城乡结合带

城乡结合带是是城市建成区与非建成区之间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是城乡要素彼此渗透、高度混合的社会经济空间[8],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郊区瓜果蔬菜的种植为城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城市作为各种消费、信息集聚的地方,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泉州市政府应对城乡结合带的发展实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全盘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针对城乡结合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战略思路和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公平待遇;提高城乡结合带的教育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入科技成果,指导农作物种植,形成农业规模发展;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标准处理废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安全

随着人类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居民生存状况日益恶劣等等。由此有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提倡,从而被许多城市视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生态城市及人类发展的角度,以生态城市的伦理思考为基准,在分析中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伦理关怀角度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优选。

1生态城市的内涵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提倡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学界对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虽然关于生态城市的定义有很多,其内涵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之中,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佳、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等等。[1]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实现城市-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从而使其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通过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2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传统的道家精神强调“崇俭抑奢,知足守遭”的消费思想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理想等等,倡导人们过简朴自然的生活,而不是向大自然过多的索取。一些地方甚至以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盲目的追求形象工程,扩大政绩,加宽马路,搞大规模建筑群而将原先的建筑格局破坏殆尽,而恰恰忽视了城市与环境的原先的息息相关的联系。自然已经创造了一种合宜的生态,既对人、又对所有居住于该区域的生物合宜,人为的塑造有时只能是一种破坏。

(2)由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的不完善,导致出现生态城市就是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误区。很多地方政府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城市绿化面积大,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于是出现大规模的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如盲目追求绿化面积而挤占农田,造成了农地的无序开发从而损害了城郊农业的发展。又如打破了原先的城市格局,无视自然本身的美,破坏或浪费城市珍贵有限的土地、森林等资源,大兴土木制造人工景观等等。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勘察和摸清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情况,更应该注意其中的生态变动规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在不适宜建设人工湖的地区建湖,本身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加上后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更是对原先环境的一种破坏。片面追求生态环境建设,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追求短期指标,缺乏生态建设的长期性。

(3)交通建设与城市的生态建设有一定的矛盾。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城市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宽城市道路以改善城市拥堵程度。但是拓宽的道路也为更多的车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噪音污染、公共交通安全隐患加剧等等。

3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优选

3.1生态恢复和修复

由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着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所在地的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我们不妨在自身城市原先的发展基础上,对城市曾经经历过的生态变动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其曾出现的不符合城市生态化过程的措施原因及教训。并且积极分析其与城市生态化之间的差距,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条件尽量弥补这种差距。开展各种生态及环境污染的监测及修复技术,加大生态修复能力[2]。

3.2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生产模式生态化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的不竭动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变革,抛弃了原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不相容的模式,尽可能将经济活动是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延续。循环经济不仅仅只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市场竞争及优秀劣汰的原则。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3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解决好与交通之间的关系。首先,城市居民对于交通工具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其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类汽车的增加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汽车的增加又带来了一系列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在道路改造的同时应本着生态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公民出行公共交通的可选择性,倡导绿色交通。从而逐步改善交通给生态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4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生态城市的建设自然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宽广大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渠道,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倡导切实可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出行方式的改变,提高公共交通的选择力度;拒绝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垃圾分类等等。政府的积极引导开展生态理念的学习,搞好生态文化教育,从儿童抓起培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方式。

3.5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保持城市的生态安全。我国生态资源短缺以及生态资源供给的无序性直接构成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威胁。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考虑经济建设的因素过多,从而忽略了对于生态资源的培植。传统城市的发展缺乏远景规划,从而给现代生态城市的打造留下了许多困难。如森林的乱砍乱伐,海洋河流的污染等其他生态资源的破坏等,从而使今天对于生态资源的再造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在保证原先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应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4结束语

作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谈论的热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也日益构建了其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深入的探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分析其成因及提出解决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道路的良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作者:邵园园 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水源区;水源保护;生态足迹需求;生态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足迹模型(ec0l0gical f00tprint m0del)是20世纪90年代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mathis wackerna—gel等共同提出并加以完善的一种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即用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表达特定的经济系统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并与该地区实际的生态承载力相比较,衡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生态足迹模型可用于各种尺度范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我国从21世纪初将其引入并迅速开展研究,例如:章锦河、翟胜等对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论述;陈成忠进行了国家尺度范围的生态足迹分析研究;徐瑶、童亿勤等分析了以省为尺度的生态足迹;薛建春、王世旭、杨天姿等研究了基于市区尺度的生态足迹;刘晓、蒋依依等对更小尺度特定范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研究。

松华坝水源区是昆明市主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之一,为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必须提供满足水质要求的供水。然而水源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了水环境污染,仅靠工程措施治理污染已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水源区保护需要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本文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通过计算该区域2008年的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定量评价该区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发展水源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思路和措施。

1、研究区域概况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位于昆明市北郊,距城区16 km,是昆明市的重要水源地,每日供水占300多万人口的昆明市城市日供水量的50%以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总面积为629.8km2,属云贵高原主体滇东高原的一部分,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具有低山和中高山地貌,海拔高程1920-2800 m;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957mm,年蒸发量1371mm,年日照时数2470h,无霜期226d。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内主要有山地草甸土、棕壤、红(黄)棕壤、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等土壤类型。区内森林覆盖率为62.97%,森林植被以云南松、华山松、圣诞人工林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中,林业用地土地面积最大,占总土地面积的65.8%;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6.3%;再次为未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然后是建筑用地面积占2.9%;园地占1.1%;其他农用占地4.6%。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涉及昆明市盘龙区的松华、双龙、龙泉街道办事处和阿子营镇、滇源镇5个街道(镇),44个村委会,281个自然村。区内居住着汉、苗、回、彝等民族,共有人口户数22462户,人口8561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0510人,非农业人口为5103人,整个水源区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例约为1:16,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36人/km2。其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薄弱,支柱产业为种植业。水源区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烤烟、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近年来,取缔了规模化养殖场和挖沙采石点,畜禽大多是农户散养,林业和渔业收入也较低。

2、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是通过测定具体区域内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大小表示的生态需求,与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

2.1 生态足迹需求

由人类可以确定的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和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以及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够折算成生产和吸纳它们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并据此进行生态足迹需求的计算。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可分为草地、林地、耕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6类,分别计算出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再乘以均衡因子(用以转化为统一的、可比较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可得到下式:

ef=n×ef=n∑(ai×ri)=ng∑(ci×ri/pi)(i=1,2,…,6) (1)式中:ef——总的生态足迹需求;n——区域内人口数;ef——经过均衡处理后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ai——第i种物质人均占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ri——均衡因子;ci——第i种物质的人均消费量;pi——第i种物质的世界平均生产力,即全球平均产量。

2.2 生态承载力

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又称为生态足迹供给,是一个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所有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为了使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需求具有可比性,需要采用产量因子对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面积进行调整。则计算公式如下:

ec=n×ec=n∑(bi×ri×yi) (i=1,2,…,6) (2)式中:ec——区域总的生态承载力;ec——人均生态承载力;bi——实际人均占有的第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yi——产量因子;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3 生态足迹评价

针对不同地域而言,只有对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值进行比较才有意义。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然后将计算的生态足迹需求值与生态承载力值进行比较来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

如果计算的生态承载力量减去生态足迹需求量的值小于零,即出现生态赤字,说明该区域人们对本区域自然系统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超过了供给,该区域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且负值越大说明生态问题越严重;反之,如果生态承载力量减去需求量大于零,表明计算区域出现生态盈余,生态系统是安全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可持续发展范围内,并且差值越大说明区域的发展空间越大。  3、实证应用

生态足迹模型在松华坝水源保护区2008年的应用中,计算所依据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年《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研究》、2009年《云南统计年鉴》以及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网站上获得的2008年全球各类生物生产量等,包括了研究区域实际消费的绝大多数生物资源量,能较好地代表该区域生态足迹。

3.1 计算生态足迹需求

生态足迹需求的计算主要包括生物资源的消费和能源的消费两部分。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农产品、动物产品、水果、花卉和木材等。生物资源的全球平均产量主要来自2008年fa0的有关数据,计算结果见表1。

能源消费主要涉及到煤、焦炭、电力和柴汽油等。能源消费转化为化石燃料生产性土地面积时,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化石燃料土地是人类应留出用于吸收co2的土地,在计算生态足迹需求方面,考虑了吸收co2所需要的化石燃料的土地面积,但目前人类未留出这部分土地,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费排出的其他有毒污染的物质也未考虑在生态足迹需求计算中。计算结果见表2。

3.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对全球不同类型生产空间的生产力需用产量因子区分,为了方便同我国其他地区比较,计算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时,采用了我国常用的产量因子:草地0.19,林地0.91,耕地1.66,水域0.22,建筑用地1.66和化石燃料用地o。

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2008年的各种生物资源生产性面积进行汇总,再对各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为了使各区域计算结果便于比较,本文采用的均衡因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计算的数据标准,即草地、林地、耕地、水域、建筑用地与化石能源用地分别为:0.5,1.1,2.8,0.2,2.8和1.1,最后得按世界平均产量计算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足迹需求。最终得到2008年松华坝水源区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见表3。

4、结果分析

根据表3可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人均拥有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为1.142261 hm2,但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0.137071 hm2,则该区域的生态足迹供给即生态承载力为人均1.005190 hm2。而生态足迹需求量为人均0.485587hm2,占生态供给量的48.3%,说明该地区生态有盈余,即使考虑到小部分未能统计的生态足迹需求量,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系统仍是安全的,并且该区域尚有发展提升空间。

耕地、林地和水域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都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表现为生态盈余,其中林地的生态盈余最大,为0.480858 hm2/人;草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都大于该区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特别是建筑用地的生态赤字最大,达-0.124546 hm2/人,见图1。这种生态赤字主要是由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图1说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该区域需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应重点转向开发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等对环境污染小的产业,使经济可持续增长发展。

5、对策与措施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水体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污染主要是农村生活与生产方式造成的面源污染。要治理面源污染必须从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着手,必须从改变农村经济制度、管理体制、城乡布局、社会组织等着手,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的综合发展,着重解决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最终让水源区人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水源区保护工作当中,即以发展促进环境保护。根据生态足迹模型量化计算的结果,并考虑到松华坝水源区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水源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①从表3可得到水源保护区的耕地生态有盈余,即可加大对种植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水源区的水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染,这说明需要调整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水源区生态农业,走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路线,以降低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②由图1知林地生态足迹也有盈余,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不能采用砍伐森林获取木材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议大力发展经济林以获取其经济价值,比如种植板栗、核桃以及香椿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林。

③由于草地和水域都显示为生态赤字,所以水源区内应严格控制养殖业的发展,外加养殖业容易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取缔区内的大规模养殖场和禁止水库捕鱼等行为。

④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以降低化石能源的生态环境压力。广泛推广以太阳能、液化气、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环保建设,可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篇10

第一,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了影响,蓄坝拦谁肯定要对下流的用水造成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对地方生态环境会有破坏最优,改变了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条件,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一些生物和植物可能会消失,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管理好现场,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尽量减少破坏。第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土壤的品质会被改变,一系列地理因素会在施工中被改变。水利工程可以利用间坝蓄水与打通河道等一些手段来确保当地的农用田地正常使用,避免了一些自然灾害对其的负面影响,洪涝干旱等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雨水可以让土壤中水分充分互补,实现自我调节,这样很大程度上来使当地的土壤肥沃的程度得以加大。当水利工程施工完毕后,由于上游存在很多的泥沙以及其他沉淀物,水库的水位会有所上升,进而致使附近的地下水位也上涨,以此为基础,环境就要发生变化,如气温的上升导致水快速蒸发,水库周边土壤的含水量会增加,这样土壤盐碱化的现象就容易发生。第三,水利工程实施中必然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噪音污染,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实施地点在山区等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路段的爆破和挖填等工作,不可避免的带给居民噪音困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第四,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对当地居民也产生影响。水利工程还会对当地的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施工中会使用一些材料,如石灰、水泥,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山地的地貌特征有一定形变和挥发,这样就会对空气质量有影响。

2.水利工程中的环境措施

2.1准备前期工作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要开始准备工作,对现场进行勘察和数据的收集工作都在其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地质机构的考虑,自然资源的因素也要算在内,之后进行规划,规划要有科学性,要能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尽可能的降低负面影响。

2.2增强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要被提高,这是新时期对人们发展经济的新要求,施工单位要有环保意识,督促施工人员在是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环保观念,要把环保的理念渗入每个环节。施工中要把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维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发展,不能偏激的倾向一面。再者,对开山炸石等方式则是能免则免,这样能有效的减弱噪音,施工后的废水在处理后才可以排放,不能直接排放,从而全方面的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有效实施。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一个监督管理制度,这是任何一项工程顺利实施的保证,施工单位要建立对于生态工程系统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行为进行约束。此外,生态补偿的机制要被建立,提前预测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潜在问题,预防的工作要坐在前面。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工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使生物资源减少的情况得到缓解,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降到最低。

2.4生态工程系统的建立

生态工程系统的建立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该系统的建立要考虑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进行规范,施工单位利用生态资源的行为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按准则办事。这样才能减少生态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对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互相协助发展问题有所帮助。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要对环境实行监测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更高效的实施管理,加之专业化的环境监测器材配备,把监测收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整合,仔细分析,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5分管施工单位要有生态保护意识

各个分管的施工单位都应该在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准确掌握自己施工的范围与具体任务,在自己的施工环节要尽力去降低对周遭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意识。

2.6重视综合利用

要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重视共生互补、综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面对多种问题有多种解决措施,合理规划与协调,在自然环境与项目工程和谐共生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措施组合。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