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三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强工兴城”主战略,大力实施“五年决战工业500亿”,主攻产业、决战工业,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今年1—9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8.32亿元,同比增长21.5%;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3.56亿元,增长51.5%;利税24.5亿元,增长50.4%;规上工业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0__年全年总和的近两倍,利税是20__年的近三倍。工业园区发展突飞猛进,规划面积达到了30.6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由20__年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9平方公里,共落户企业141家,其中投产企业91家;规模以上企业由20__年的32家增加到现在的55家。1—9月,园区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35.77%;完成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增长24.71%;实现税收4.72亿元,增长76.89%。
在“强工”战略深入推进的同时,一些制约和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逐步凸显。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园区企业年货运量达30万吨左右,货物运输辐射国内10余个省市,工业企业物流难的瓶颈愈加突出。因此,当前的物流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有效破解物流难题,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从目前我县的物流业来看,还仅仅停留在以货物托运为单一功能的物流业发展初级阶段。
我县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20__年以前,全县仅有少数几家从事托运的企业,且经营范围十分有限,起初仅有南昌、九江两条物流专线,以运输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贸市场日趋繁荣活跃,两条省内物流专线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投资主体纷纷投资开办物流公司,并逐步开拓省外物流专线,物流业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方方达、顺鑫、奔马(南昌)、华东、老涂、洪齐、君安、洪顺、赣北吴记、诚捷、大广久鑫、双华、鑫鹏、洪伟、娇姐、515货运、赣北快运、利群、恒祥、黄锋、奔马(武汉)等21家物流公司,其中老涂、方方达、大广久鑫、鑫鹏、娇姐等5家规模相对较大;开通了南昌、九江、长沙、武汉、佛山、义乌、泉州等七条物流专线,其中营运南昌专线的公司有10家,九江、佛山、义乌专线的公司有2家;运输范围也由原来的日常生活用品拓展到家具、电器、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21家物流公司的货运量为20余万吨,约占我县全年货运量的5%,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机制灵活、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20__年,我县成功引进达星国际商贸物流园落户我县,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占地140.6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分为物流运输区、商贸展示区、商务办公区、仓储停车区、汽车修理区、配套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物流园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产品配送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多式联运为手段、以商品交易为依托,形成五位一体的专业物流体系。目前,物流园区已建成6栋用房约2.1万平方米,另有7栋用房约2.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方方达、华东等21家物流公司均已搬入物流园区并开业运营,物流园区发展正步入正常轨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我县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步伐仍然缓慢。物流公司各自为战,工业企业货运量小,加之运输环境不够宽松,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公司各自为战,物流信息闭塞。目前,我县物流业主要依靠物流公司自有车辆运输货物,基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物流公司各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不愿分享自己的客户信息。未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物流公司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线路重复,使本来就有限的货源被分散至多家物流企业,往往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拼凑一车货物,造成产品外运屡遭阻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及信誉度。缺乏与外界车辆的沟通联系,物流信息十分闭塞,无法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工业企业货运不畅、物流公司效益低下的双重尴尬局面。少数物流公司还经常半路加价、中途甩货,致使企业托运的货物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延误了交货时间,企业业主苦不堪言。
(二)企业货物量小,运输成本过高。由于我县工业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过渡阶段,工业企业实力普遍不强,产品产量不足且不稳定,大多数企业以零担货物为主,货源严重不足,时常难以满车发货,造成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同时,不少企业在整车货物的情况下便自己装运发货,在遇到零担货物时才通过物流公司运送,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物流公司的积极性。
(三)环境不够优化,行业垄断明显。据业内人士反映,虽然从我县过境的货运车辆较多,但由于交警、运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过境车辆管理过于苛刻,如有轻微违章或违规行为动辄罚款几百上千元,使得外地货运车辆不敢进城顺路带货,致使我县的物流环境较差,造成了运输资源的浪费,进而形成了本地物流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不利于物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破解物流难的思考与建议
物流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从我县周边各县(市、区)来看,物流业发展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业,也没有一个破解工业企业物流难的比较好、可借鉴的办法和经验。通过到高安市和上高县的考察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上述两县市在发展物流业中,都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主,政府基本处于“无为”状态。同时,上述两地也有着我县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高安目前共有货运车辆2.3万辆,年总运量位居全国县市首位,已形成了物流滚滚、货畅其流的繁荣局面,所以不愁物流难;上高县地理位置优越,320国道穿境而过,过境车辆较多,加之园区共有投产企业215家,特别是有裕盛、匹克等这样的大型鞋企,也基本形成了货畅其流的局面。
结合我县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加快我县物流业发展,破解物流难题,必须紧紧围绕“大商贸、大物流”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保障,采取强力措施,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从而助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加快完善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分别设立物流信息平台,采取货物拼凑整车运输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货运车辆的实载率,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货物往外运送。同时,要与全国、全省物流信息平网,并建立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将需要托运的货物信息及时,引导过境车辆进城顺路带货,确保工业企业的货物在第一时间运达目的地。
二是夯实物流平台。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的仓储、库存等主要功能,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商户入驻,形成集聚效应。物流园区要成立工业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备足配送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配送到位。同时,要逐步完善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功能,开通沿途公交线路,设立公交站台,最大限度聚集人气、商气。要加大营销和
宣传力度,将营销范围拓展到周边三省九县,吸引周边县市有实力的物流公司进驻物流园区。同时,要与周边县市的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将他们需要托运的零担货物集中到我县物流园区转运,逐步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以修水为中心、辐射周边三省九县的物流集散地。
(二)抓好内外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县内资源。要成立物流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县物流业有序发展。要切实抓好县内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整合重复线路,优化货源配置,切实改变分散经营、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现状。同时,要将工业园区企业自有的物流业务进行剥离,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保障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利用县外资源。要与输出地的物流公司寻求长期合作,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货物二次转运,直至运达目的地,解除企业货物托运的后顾之忧。要采取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及省道的醒目位置设立引导牌,引进过境车辆进城顺路带货。负责物流信息平台的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对接,使企业的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发出。
(三)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货运环境。交警、运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县大局出发,坚决打破部门小利益思想,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进入我县顺路带货的货运车辆要特别对待,一般轻微违章行为只纠章、不罚款,做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坚决打破现有的市场垄断行为,使外地货运车辆进得来、留得住、运得出,达到货畅其流的目标。对影响我县物流业发展的人和事,纪委、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二是规范行业行为。要强化对物流企业的管理,物价等部门要指导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实行明码标价,公开收费标准;要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诚信经营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对托运的货物要按照事先约定,快速安全地送达目的地,杜绝半路加价、中途甩货等违规行为发生,形成比速度、比效率、比服务的良好氛围。对不符合资质、违规经营的物流公司要进行清理取缔,达到净化市场环境、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
(四)加强政策支持扶助
篇2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
1、具备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四大物流通道的交点(东、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西南地区物流通道),周围500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中国东、中部最发达的7省1市近5亿人口。合肥已经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形式并存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网络体系规划中的42个节点城市之一。随着铁路枢纽建设的全面提速,机场、港口、出城口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推进,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经济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进入21世纪之后,合肥经济增长进入加速期,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6.9%。全市生产总值为1664.8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进出口总额77.08亿美元,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78.3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09.29亿元。今年1-5月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户,总数达到1563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接近全年水平。随着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未来我市工业仍将保持高位增长。经济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了需求,拓展了空间。
3、当前的宏观政策、环境十分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是现代物流业作为唯一的服务行业进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合肥被确定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二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及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更好的支撑。三是合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
4、近几年我市物流业呈现出总量初具规模、速度日趋加快、质量日益提高的态势。
从总量看:,我市物流企业600户,固定资产原价28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从业人员4万人,完成增加值4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3%,占服务业的比重为7%(上述数字不含个体户和铁路运输)。从流量看,全市总货运量达到9536万吨,其中,公路7195万吨,铁路1284万吨,水运1055万吨,民航1.77万吨。从占我市货运主体的公路运输看,共有道路普货运输业户4508家(含个体户),普货运输车辆31568台、总吨位136726吨;危货运输业户26家,危险品专用车辆726台、总吨位7933.3吨。
从质量看:涌现了一批发展较好的企业分立物流,如安泰物流、华泰物流等;一批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迅捷物流、徽骆驼等;一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宝供物流等入驻合肥经营;原来从事传统运输业务的市运输总公司、润安集团等企业,正积极变换角色,逐步加快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运输方式的转变。占地百亩以上的物流园区及货运站场12家,主要分布在大型批发市场和工业区附近。货运车辆运力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厢式、罐式、集装箱、冷藏、重型半挂牵引、大型物件等专用车辆吨位数已占据我市营运货车总吨位数的半壁江山。危货运输企业初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车辆实行了公司化经营和管理。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1、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我市商贸企业8700多户(不含个体),实现营业收入2353亿元,从业人员17万多人,完成增加值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11%,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增长25.5%,占全省的份额由的18.9%上升到19.8%,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在中部省会城市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2、商业设施较齐全,大商贸、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底,合肥市区拥有各类商业网点4.6万个,营业面积380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47个,业态包括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和仓储会员店;连锁农家店814家,乡级覆盖率达到100%;商业街39条(综合街14条,专业街25条);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批发市场47个,“金鼎百货店”3家。
3、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合肥百大集团实现销售额192亿元,同比增长24%,位居中国服务业百强第93位,连锁百强第14位,零售百强第10位。周谷堆农产品市场、安徽大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105亿元、85亿元,双双跨入全国同类市场10强行列。商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至今,全市商贸流通业引进内资40亿元人民币、外资5亿美元。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陆续入驻;北京华联、上海世纪联华、国美电器等国内有影响的商贸企业也先后登陆合肥。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物流业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我市物流业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阶段。具体表现为物流成本过高(,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3%,深圳市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5.9%,同期美国、日本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0%不到,而我市却高达20%()),运力结构不太合理(参见表1),物流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浪费、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增加。困扰物流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主要有:
1、
物流管理体制亟需完善。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而现状是分行业运输管理方式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并存,各部门、各行业各管一块、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全市物流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造成衔接不畅、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致使物流运行系统环节多、周转慢、费用高、服务差,市场秩序比较混乱。2、物流供需结构不平衡,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多,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目前尚无一家运输企业达到货运一级资质,二级也只有一家)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另外,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储运能力明显不足。
3、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市尚没有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只是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中,有一条关于物流业的内容,但实施以来,只兑现了13.9万元扶持资金,关键是该项政策门槛太高,让企业难以企及。
4、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企业缺乏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机构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社会上缺乏专业咨询机构,政府缺乏专业物流管理与规划人员。
5、物流基础工作亟需加强。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运条件建设仍需加强,航道等级低、港口基础设施薄弱、分布不合理状况亟需改变。二是全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化程度不高。三是物流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四是物流园区、货运站场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布局不尽合理。五是全市尚没有一家出口加工区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6、行业自律不够,市场竞争不规范。由于我市物流行业协会成立时间不长,会员覆盖面不广,行业影响力弱,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物流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程度存在压价竞争、偷漏税、超载严重和极少数经营户卷货走人的现象。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形势较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市场结构功能尚需完善。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发展滞后,现代化流通方式缺乏,连锁农家店村级覆盖率只有50%。二是市场的产业带动效益和集聚效应不明显。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等大型专业性市场少,与支柱产业关联度不强。三是社区商业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四是商业特色有待加强。商业地块开发、建筑外观设计、专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缺乏统筹策划和开发,导致商业的特色不明显,形象不鲜明。大多数商业设施在定位上只是一般消费和购物,大众化业态多,品牌差异和特色差异不明显。高附加值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供应不足。
2、流通总量小,民营企业规模小,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消费品市场总量较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倒数第二位(参见表3);本地除百大、徽商两大国有企业外,民营商业企业整体规模不大,竞争实力较弱;批零贸易业中连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20%左右,而发达地区为40%-50%。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商业规划得不到有效执行,商业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商业规划的执行往往让位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二是政府规划部门监管职责不明,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不按商业规划建设便民网点或建后改作他用;三是可以错位经营的大型百货店集聚效应不明显,以经营快速消费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却往往扎堆;四是现有商业设施呈老城聚集、新区不足的状态。
4、消费环境亟需改善。不少商业设施交通条件欠佳,停车设施不足,疏导客流的空间狭窄;为顾客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不足,如绿化、休闲娱乐设施、标牌指示、货物托管站等;部分市场布局凌乱,卫生状况很差。
5、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主要受诚信体系及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缺乏的困扰及网银安全等的制约。
6、政策、环境对商贸业发展扶持不力。一是只有针对新进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已有商贸企业没有扶持政策。二是电力、供热、银行卡等行业利用垄断地位侵蚀竞争较为充分的商贸业利润,加剧行业间的不公平。三是商贸企业融资难。
三、加快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若干建议
为实现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把我市打造成名符其实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商贸中心,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1、强化意识,明确定位。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当前而言,是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应提高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一是明确物流产业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二是充分发挥合肥作为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其他物流节点城市特别是郑州、武汉的分工合
作,构建中部地区物流金三角;三是作为安徽省物流枢纽,担负全省物流周转、换装和联运的功能;四是把物流业作为构建合肥经济圈的先导,融入长三角的切入点。2、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市政府尽快成立由常务副市长牵头,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为成员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信息,统筹协调各部门出台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协调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建立合肥经济圈物流业协作制度,并加强与芜湖为代表的沿江水运物流带的合作。
3、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建议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编制、出台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以规划统一引领全市物流业快速、有序发展。要根据“141”空间发展战略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布局等因素,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抓住新建、改扩建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场、合肥港、新桥机场和城市道路大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及城际通道与市区道路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贯通。在对外物流主要通道即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的出入口建综合物流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在高速公路与进出城干道的公路运输节点,建物流转运中心、货运站场;在大型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周边建现代化配送中心。
4、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一是加快提升合肥地区航道(含合裕线)等级,加快建设江淮运河,加快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码头,加快空港建设,预留高铁货运站场空间,以优化我市货运运力结构,提高物流运输能力。二是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实行客货分流。三是鼓励社会资金按照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货运站场,政府给予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并投入一定的前期开发资金。四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由政府主导建设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支持,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物流信息系统,同时实现与本省及周边中心城市的物流信息平台相衔接。五是利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的机遇,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和b型保税中心的申请力度,争取尽快获批。六是按照全省物流业统计工作的部署,加强物流主管部门和协会的力量,完善物流统计工作。
5、创新机制,培育主体。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培育物流市场,扶持市场主体。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服务创新和技术、装备改造,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和物流增值服务。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加强资源整合,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加强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6、政策保障,促进发展。建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意见与政策,明确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确定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制定符合实际的财政、税收、用地等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通过设立财政引导资金,用于扶持物流中心、物流项目、物流技术创新、物流信息化及物流高新技术应用项目等的建设,优先资助通过《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认定的a级以上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针对物流企业反映强烈的营业税重复纳税、土地使用税税率大幅提高、物流业各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及跨区企业所得税总分支机构不能统一缴纳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解决。在土地政策方面,针对物流园区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征,建议将物流园区、货运站场和城市配送中心建设用地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在地价上予以优惠,对特殊仓储用地予以保留。在融资政策方面,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物流业的融资创新,建立适合物流企业的贷款评价体系。
7、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政府应鼓励物流行业协会进一步发展会员,扩大行业影响力,支持协会发挥作用:一是行业调研与统计,在政府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行业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二是咨询服务,如物流信息、提供信息咨询。三是行业规范,从自律的角度制订各项行业规范制度,在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发挥把关作用,在行业的标准化运作、守法经营、受理行业投诉方面担当主角,如企业等级标准的制订、评定,企业信用考核,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四是行业教育和培训。五是联络与交流,组织各类行业交流、研讨、宣传推介活动,为行业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建立渠道,寻求支持。
8、引资引智并举,加强人才支撑。建议成立由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界专家组成的物流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政策建议,对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提出专家意见。帮助本地企业引进、留住高层次物流人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招来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
(二)对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建议
1、按照构建合肥经济圈的要求,规划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加强圈内合作,优化商业布局,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围绕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建市场,重点发展生产资料、工业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要利用商贸流通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帮助圈内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销售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与圈内城市共同发展。鼓励圈内商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合作,支持合肥骨干商贸企业到周边市、县开设连锁店,提高经济圈商品整体档次和水平。
2、实现城乡资源统筹配置。把市场拓展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合理规划和布局,建设一批腹地广泛、交易量大、交易手段先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把新兴的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大型仓储超市等业态向城市副中心延伸。
3、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通过综合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的市场需求、行业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变动情况等信息,提高各类网络资源的集聚度和利用率。当前,一是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问题,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法规规章建设;二是以支柱产业为依托,培育一批集信息、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三是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四是发展服务业的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五是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
4、制定政策,扶持现有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利用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励本地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通过动产、应收帐款、仓单质押等方式,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鼓励中小商贸企业通过协会等方式入股建立联盟,合作参与大商业项目的开发。
篇3
Abstract: As a resource-based city, Daqing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Develop the trade industry by centralizing superior resources become the important measure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veral, commercial and trade enterprises logistics of Daqing appears small, scattered and disorderly state. The low problem of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high operating costs, low efficiency is still seriou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of Daq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Daqing,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commercial and trade enterprises, thereby supporting the steady growth of Daqing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 Daqing city; commercial and trade enterprises; logistics
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改善民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商贸行业成为大庆城市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原油价格波动引发全市经济下滑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商贸企业物流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生产资料流通和生活资料流通的顺利运行,所以了解大庆商贸企业物流运作情况,对促进商贸企业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平抑物价、提高老百姓的购买力,进而促进大庆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庆市部分商贸企业物流运作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反映出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运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庆市93家商贸企业物流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组共走访93家企业,回收有效问卷81份,调查涉及批发、商业零售以及从事贸易行业的商贸企业。通过对大庆市部分商贸企业的物流发展、经营状况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通过资料和数据反映的情况,深刻体会到加快大庆商贸企业物流转型发展的迫切性。
2 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现状分析
2.1 商贸企业物流运营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商贸企业中54%设有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其物流部门业务功能主要包括配送、仓储和运输,说明大庆商贸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主要以市内配送和仓储保管为主,物流运作范围主要以区域为主,更关心同城物流的仓储与配送,对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再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库存控制等方面有需求的企业比例相对较低;在配送中心方面,30%的企业选择自建,35%的企业没有配送中心,其余的采用租赁或者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结构方面,一般仓库所占比例高达90%左右,而立体仓库只占10%左右,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具有一定智能化的仓库几乎没有,仓库配置相对较低。
2.2 物流运作模式现状
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以自营物流、供应商物流和外包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主,在对商贸企业物流服务外包的调查显示,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和供应商物流模式的商贸企业中,又有45%的企业选择了将其物流业务部分外包,说明商贸企业物流业务逐渐向第三方外包方向健康发展。
通过对采用或部分采用物流业务外包的企业调查发现,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后,50%企业能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也正基于此,商贸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物流外包服务的重要性,未来将有40%的企业准备逐步提高物流业务外包的比例。部分商贸企业尚未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是担心物流外包服务成本过高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其要求以及失去对物流作业的控制力。
2.3 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
在对商贸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方面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商贸企业愿意选择私营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合作的形式大多采用签订年度合同的形式。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标准方面,超过50%的商贸企业首先关注的是物流企业信用、服务响应速度、货损率、服务差错率和能否满足临时需求等五个方面。其次是物流企业性质、服务价格、服务稳定性和服务项目是否齐全等四个方面,超过35%的商贸企业认为这些方面非常重要。而在服务网络是否丰富方面,商贸企业并不重视。
2.4 商贸企业物流成本现状
在对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方面的调查显示,企业物流总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在10%及以下的企业占总数的近54%。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首要原因是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在对这些企业商品的平均库存期的调查中发现,64%的商贸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1~3个月,35%的商贸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在1个月以内,其中平均库存期在10天以内的企业有6家,11~20天的有8家,21~30天的有14家。从数据上分析,商贸企业的库存周转期较长,76%的商贸企业库存时间超过1个月,35%的企业甚至达到3个月以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
2.5 商贸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现状
从商贸企业角度来看,商贸企业最紧缺的物流人才是综合性物流管理、库存及仓储操作人员;其次是运输管理及物流信息管理人员。
被调查的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年薪方面:基层从业人员的年薪在1.8~2.4万元占30%,2.4~3.6万元占50%,3.6万元以上占20%;从事物流业务相关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年薪在2.4~3.6万元占22%;年薪在3.6~4.8万元占32%;年薪在4.8~6万元占21%;年薪6万元以上的占25%。
在企业物流人才选拔和培训方面,企业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聘用的主要方式是外聘和企业内部选拔,对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方面主要以企业内部定期培训为主,以专业深造和参加社会机构认证培训与考试为辅。
2.6 商贸企业物流设施设备利用情况
在对商贸企业物流设施的调查显示:企业营运车辆的利用率不高,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占36%,利用率在71%~90%占22%,利用率在50%以下的占42%;企业自有仓库的运作方式主要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占72%,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用人工的占21%,计算机化仅占6%,仓库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的商贸企业中物流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大多集中于运输、仓储、配送以及订单处理和财务管理;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有条形码技术、EOS系统、GPS系统。
3 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管理职能不清晰、定位不准确
在所调查的商贸企业中仅有76%设有物流部门,其物流部门主要职能大多集中在对物流的配送、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缺乏对企业物流的系统化管理和各环节的成本优化管理。很多企业没有将物流当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岗位,因此并没有设立物流管理部门,而将物流各职能活动的管理分散在公司的不同部门,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跨职能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且缺乏物流成本的认知、核算及控制意识,以致物流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导致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
3.2 仓储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低
在调研的商贸企业中,仓库配置相对较低,设施设备落后,很多设施设备没有得到良好的维修的技术更新改造,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仅占6%,物流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水平,更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大多数商场或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管理软件的企业更少。企业之间缺乏共同的物流信息平台,缺乏物流信息交换、车辆跟踪与定位的共享服务等。
3.3 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低
商贸企业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企业营运车辆利用率不高,车辆空载率普遍较高。在所调查的企业中车辆利用率达到90%以上的企业只占36%,车辆利用率在71%~90%的占7%,而车辆利用率在50%以下的占42%,接近一半的企业车辆利用率达不到50%,造成企业物流资源极大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物流运作成本;企业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企业商品的平均库存周期过长,库存周转速度过慢,造成企业大量资金占压,大大影响商贸企业的获利能力。
3.4 物流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在零售企业中,物流费用占据了整个流通费用的比例较高。据统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商贸企业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销售额的4%~6%,我国零售企业的平均物流成本一般占到销售额的10%甚至更高,而因物流环节与企业内部其他环节不协调使得运作效率降低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在对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方面的调查显示,企业物流总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在10%及以下的企业占总数的54%,仍有大部分企业的物流费用过高,被调查的企业中占8%的企业物流费用达到销售额的40%。造成商贸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包括: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物流市场秩序混乱、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选好物流服务供应商、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人才缺乏等因素。另外综合调查数据分析,32%选择自营物流的企业物流运作成本相对较高,这是由于自建物流系统要在建设仓储、增购车辆和配送设备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直接导致企业固定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企业运作规模不大,导致其物流运作尤其是配送环节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反而带来物流成本的增加。
3.5 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萨尔图区商贸企业最紧缺的物流人才呈现两大类型,一是综合管理型人才,二是技能型人才。综合管理型商贸物流人才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律,能够胜任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同时具备与物流管理有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类人才在商贸物流行业主要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区域经理、大型超市店长、品类经理、渠道经理、采购经理等。技能型商贸物流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生产经营工作,主要包括:一线生产、市场调查、促销、推销。这类人才在商贸物流行业中主要是指生产技师、营业员、柜长、组长、小店店长等。
造成专业物流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萨尔图区商贸企业物流从业人员薪资相对发达城市比较低;二是由于受到大庆地理位置和物流发展环境的限制,很多大中专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都选择省会城市或者南方物流发达地区,因为在这些城市无论在就业机会、发展空间、薪资待遇等方面都优于大庆。
4 促进大庆市商贸企业物流发展的建议
4.1 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首先,鼓励商贸企业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改造企业内部物流流程,把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剥离,大力开展物流业务外包,以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
其次,鼓励商贸企业以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核心,以整合商业物流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重点推进连锁经营进社区、进农村,加快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确立连锁经营方式在流通业中的主导地位,努力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改善物流经营环境,引导交通、邮政以及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摆脱传统业务模式,整合延伸物流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现代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为商贸企业实施物流业务外包创造有利条件。
4.2 加快物流信息系统中新技术的应用
商贸企业应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和应用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从而实现更多物流活动如订货、存货、补货、财务处理等的电子化和自动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析顾客购买行为的原始记录、数据等信息,合理分配货架空间,增加畅销品陈列而减少或消除滞销品空间。鼓励企业改造更新现代物流装备,提高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4.3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首先,商贸企业应重视物流员工发展,结合商贸物流呈现出的新态势,多方面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物流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商贸物流专业知识与技能、商贸企业管理与运作良好氛围,提高对商贸物流业的适应能力。
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鼓励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训急需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提高实践能力。为保障全市商贸物流人才培训的全面开展,政府部门应成立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聘请商贸物流方面的专家组织培训和对参加商贸物流培训的从业人员发放培训补贴。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商贸企业树立现代物流理念,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商贸物流发展的舆论氛围。
另外,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商贸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物流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进一步调动从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 企业财务 财务报告
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物流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行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飞速发展,且由于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因此人们高度关注衍生工具的报告问题;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现行的物流企业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一、现行物流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是现代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它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不论是对信息的提供者还是使用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1.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较为单一
物流企业的财务报告也遵循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的财务报告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规范、通用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但是这种标准式的报告不可避免的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对信息需求上的差别性和使用上的差别性,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应如何妥善解决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给财务报告的未来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问题。
2.披露的信息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良机。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不够,给物流企业的全面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和信息生产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报告周期过长,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严重制约物流企业的管理的时效性;又如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2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可见,现行的物流企业财务报告的传递程序和时效性已远远不上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
3.无法反映非货币性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物流企业的声誉、其物流传递的速度及客户的来源渠道等会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反映了物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市场价值和企业未来的潜力、发展前景,非常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的财务报告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财务报告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对物流企业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现代物流是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创新的原动力。而物流企业对客户提供服务的前瞻性信息主要包括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大投资计划、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企业管理部门的主要计划、企业主要财务安排和企业管理部门对一些主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与评价。现行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但是物流企业的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性信息。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缺乏对企业未来经营环境事前评估前瞻性信息,不能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可能误导投资者判断失误。
5.缺乏对风险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随着金融创新,衍生工具(如期权、期货等)种类日益繁杂,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日益迫切。这类金融衍生工具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物流企业投资的对象。而现行财务报告中对这些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报告的极少,这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另外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投资人为获得未来利润,更关心物流企业未来的增值空间,而不是企业现在的价值。
二、改进物流企业财务报告的具体措施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并传递会计财务信息的手段,其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的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了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使财务报告能更准确、及时、完整的披露物流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物流企业自身的特点,更好地提升物流企业管理的效率,建议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报告的及时性
知识经济时代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使得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企业未来前途是否乐观,而观测未来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在定期报告存在的前提下,物流企业在编制报告,信息取代了传统物流中“运力”的第一要素的地位,物流信息系统将是现代物流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柱,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反应更迅速、作业更规范、服务更全面、功能更多样、信息更现代化。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
2.增加报告前瞻性信息的披露
在充分揭示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增加物流企业未来经营机遇和风险的前瞻性信息。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急于了解物流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要求得到有关企业未来的信息,尤其是财务预测信息。管理当局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情况,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作出预测披露。披露物流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主要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3.将无形的资产在报告中全面披露
由于财务会计本身固有的限制,只要有复式记账存在,就必须使用货币计量。而事实也证明,只有货币计量才能统一衡量经济交易与事项。然而,正是因为这样,货币计量的基本假设却限制了财务报告所能反映的信息空间。最显著的就是当前已日趋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不少因为难以用货币计量而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顾客满意度、企业制度文化管理水平等无形资产,由于不符合财务会计确认的标准或难以使用货币进行记量而被排除在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日趋重要,物流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已经开始转向对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上,这样,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要对经济决策有用,反映物流企业的价值和风险,就必须对无形的资产进行全面披露,而不是简单的报告。
4.披露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和风险的信息
与知识经济并驾齐驱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另一种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其特点是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沿着持续健康的轨道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不仅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而且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能。二者相互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由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联系,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消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计量,以此为依据做出应有的补偿,并对这些信息予以披露。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通过发挥其核算、反映和监督的职能,一方面可以使物流企业清楚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了解自己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企业对这些信息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能对企业了解更加充分,这对其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决策者应该把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相应的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
5.财务报告的方式要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信息交流的手段、对象和方法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更加及时和丰富地向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奠定了基础,未来物流企业财务报告的方式将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不断进行创新。
(1)编制全面收益和差别式报告的结合
物流企业为全面反映收益状况,可以将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净收益,即已确认及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一部分是其他全面收益,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编制全面收益报告可以较好的报告能够快速成交的金融资产的未实现价值的变动,对于那些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也能较好的确认,从而如实报告企业期间的总括收益。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应根据物流企业规模大小、组织形式及经营的复杂度,实行有差别的财务报告信息揭示制度,使适用于大型物流企业、上市物流公司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报表与一般的中小物流企业适当有所分离。对上市物流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进一步要求其提供更为详细的表内和表外信息,鼓励物流企业向国际标准化趋同,尽可能的编制高质量、复杂化、更能表述决策相关特征的报告
(2)多样化财务报告
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化的报告。物流企业用户可以方便的从总括信息转入明细信息甚至原始数据,获取企业经济事项的表述、文字、图像、声音等诸多信息资源,可以及时、有效地采集和利用财务报告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3)提供预测财务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之间收购、重组、兼并等整合行为的日益频繁,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师必须对目标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并作出合理的判断,以服务于决策活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信息是投资者与贷款人所需要的五类信息之一,它包括管理部门的计划、机会与风险的评价和财务预测。在现实中,财务预测信息即使不公开,也会通过非正常渠道传播,为少数投资者利用,并可能因误传而误导投资者。所以,物流企业有必要按照规范的要求披露财务预测信息。
会计作为对社会经济的反映,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物流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历史性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向定性化、前瞻性的非财务信息扩展,从而扩大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所以,物流企业的财务报告要做到完整的、全面的反映一个主体的全部资源、资源的所有权和它们的变动,需要不断改进,为提高财务报告的清晰度、一致性和透明度而做出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莉.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分析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1):380-381.
[2]王孝贵,谢祥涛.对财务报告发展的几点思考.军事经济学院报,2007(1):46-47.
[3]李艳.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务管理,2007(1):89.
[4]刘晓兰,孙灿明.论完善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家天地,2006(10):69-71.
篇5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一、选题背景
(一)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中指出,到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50.3%,2015年新增网民就有3,951万人,增长率达到6.1%。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企业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网络越来越深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增速发展。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已经有3万余家,其中有近4,000家涉农交易类电商。据统计,2010年阿里巴巴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为37亿元左右,到2014年这一数据竟高达8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2.15%。
(三)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支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今年两会中,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的话题更是受到了广大代表委员的重点关注。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信息与互联网加快在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转型。
(四)物流是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保障。
农产品属于自然产品,具有易变质、易腐烂、时效性强、附加值不高等特点,因此大部分农产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覆盖范围和配送效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对企业的信任。因此,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个物流活动环节的核心,物流配送对整个电子商务过程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
高效、现代化的流通体系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还没有建立,主要体现在目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中间机构,有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不仅降低了流通速度,还增加了流通成本;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在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上有限制;另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藏运输设备落后,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也加大了成本。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缺乏。
目前就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总体状况而言,从业者人数逐渐增加,但物流管理人员平均学历偏低,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专业化人才更是缺乏,掌握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性高端人才不足。据统计,现在物流管理、规划和研究方面的师资力量急缺。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可行的技术标准。现行的技术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相匹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法律法规的缺陷限制了企业对物流资源的重新配置,阻碍了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同时,物流管理部门责权不明的现象不利于物流业长足与健康的发展。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建议
(一)分阶段进行战略部署。
农产品电商企业在开始经营时,要注意从本地化方向着手,应该要由点及面、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战略部署。由于农产品受到商品质量和物流限制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如果不从本地化入手,很大几率会面临亏损。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目标顾客群体主要是受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年轻人,所以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路应该是以本地为出发点。逐步向地区延伸,逐渐地拓宽服务范围。先在小范围区域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和教训,然后向外推广。在进行区域战略部署时,也要注意供应链的战略部署。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决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由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物流公司等农产品生产、流通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来共同完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可以很多样,但是最终应形成生产、采购、交易、配送整个流程的完整运作,真正实现产供销对接。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直接来源于物流的配送范围和配送效率,物流效率的提高将优化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加深其对企业的信任。易腐烂、易变质是农产品的自然属性,所以消费者从网上购买农产品最为担心的是农产品的新鲜程度。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在种植、加工、运输、存储和转运的整个流通环节上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能够将这个指标控制在5%以下。打造冷链物流系统、降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失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质量成为农产品电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冷链物流比普通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严格、更复杂,建设投资成本高,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是打造专门的冷链物流系统,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二是与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降低成本与风险。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取货时间的自由,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与社区便利店、全天候便利店等合作,满足消费者随时、就近取货的需求。
(三)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化人才。
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关键,所以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从制度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各地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人员培养;各地高校应该根据当前所需人才的多样性开设不同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性人才;企业作为具体的实践部门,应该从实践的方向出发,训练和培养具有实战经验、操作性强、能适应未来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物流人才。
(四)积极营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环境。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更加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加大农产品电商的宣传力度,在农村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制建设,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的法律保障,降低政策波动对其的影响。同时,加快电子商务和农产品交易标准化等立法步伐,使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发展有法可依。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洪涛,张传林.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中国商论,2015.Z1.
篇6
“物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将促成产业变革,其中既涉及商业模式的转变,也包括物流服务公司在先进解决方案和技术领域内的不断推陈出新。”这一结论源自德国邮政敦豪(DHL)最近的《递送未来: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重点聚焦绿色物流、产业走向等问题,并剖析了未来几年内的行业发展关键。
据了解,该报告建立在对全球3600名客户和消费者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由麻省理工学院、波茨坦气候冲击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机构的诸多权威专家联合德国邮政敦豪的众多专业人士共同编撰完成,富士通、汉高、惠普、联合利华、沃尔玛等也对该报告做出了贡献。
德国邮政敦豪(DHL)首席执行官安澎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在降低碳排放上取得更显著的进步,尽己所能帮助实现低碳经济,而这份报告就非常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洞察和建议。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德国邮政敦豪日常商业运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企业战略的关键要素。世界各地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这也恰好说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德国邮政敦豪曾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明确的应对全球变暖、提高碳能效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达到碳排放比2007年降低30%。
本次的研究报告称,物流业的特性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定位决定了该产业对实现多数领域的全面减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3%的商业客户认为,物流将成为减少碳排放的战略手段之一。此外,物流在推动整个经济产业的碳减排上也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物流服务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环保、社会以及管理方面优秀的公司,其股价表现要比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得较差的公司好8%。此外,物流将不再被等同于价廉制胜的商品。未来,行业领先的物流公司将是那些擅长于提供可持续服务的公司。报告还指出,即使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物流业仍有空间实现显著的碳减排。
“通过优化分发网、采用合理的运输模式以及更有效地规划承载能力与线路等手段,物流业也能在减少碳排放上取得显著成就。”安澎先生表示,“我们此项研究旨在激发业界更热烈的讨论,而这份报告则展现了商业创新和环保需求将如何引领我们逐步提高能效,实现低碳经济。”
此外,本次研究还显示碳定价机制将推动市场促成更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一旦碳排放真正引入价格标签,环境因素的考量将成为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一环。报告指出亚洲客户尤为甘心为环保买单。例如,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84%的受访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略高的绿色环保产品,而在西方国家该比例仅为50%。在亚洲(中国、印度)等国家,人们对气候变化最为关注,70%的受访消费者视其为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过去几年内,德国邮政敦豪明显感觉到以上两个因素对其业务的影响。2008至2009年间,集团旗下的Go Green碳中和运输业务量呈五倍增长――由1.45亿激增至7.04亿。
链接
有关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数据
在环保、社会以及管理方面优秀的公司,其股价表现要比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得较差的公司好8%。
63%的客户相信物流将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8年到2009年间,我们的GO GREEN碳中和运输业务量从1.45亿激增至7.04亿,几乎是原来的五倍。
消费品行业每年所使用的包装材料达2.53亿吨――纸张、塑料各占一半。生产这些纸张需要砍伐700万颗树。
仓库80%的能源消耗来自于照明。
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地区内,84%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接受价格更高的绿色环保产品,而西方国家这一比例仅为50%。
2012年1月,航空业将成为第一个进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输行业。此外,欧洲航空一体化II系列措施预计最多可以使碳排放量减少12%。
在欧洲地区,卡车的碳排放量为16.2亿吨,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由空载卡车造成的(通常与法律规定有关)。
虽然卡车在德国邮政敦豪车队中仅占20%的量,但其碳排放却占集团道路排放总量的80%。
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空气阻力所造成的燃油消耗是总消耗量的40%。
38%的风险经理认为,燃油的供应情况以及供应价格是公司未来所面临的几大风险之一。
瞬息万变,携手共建未来
9月20日,联邦快递在上海世博会美国馆主办了一场名为“瞬息万变,携手共建未来”的论坛,关注货物和信息的连通性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联邦快递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黄赓博士和博斯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分别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入手,剖析了全球经济当前正经历的变化,以及中国对商业世界所带来的影响。
黄赓博士认为,新兴市场的强势增长与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在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且影响力日益增强,其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在亚太地区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这种领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全球贸易中,在国内增长方面也有所反映。黄赓博士表示:“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坚挺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支持。中国不断发展的消费市场在稳定全球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 运营 管理
0 引言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大热点。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已经成为令传统商务企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市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网用户已达到68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8.5%。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是将成为这个快速发展市场未来的消费者。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也在快速增长。据来自商务部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而另据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即将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同比增长22%。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较2009年近翻一番,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此外,报告还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我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将会步入全新阶段,全年交易额有望首度突破10000亿元“大关”,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达5%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却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无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每逢重大的节假日,就会不断有快递公司因爆仓而导致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不敢接单的新闻,造成大量的交易失败。另外,关于快递公司丢失、损坏货物的事件更是时有发生,给电子商务的推广带来了阴影。
国外的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经验表明,第三方物流通常是电子商务物流的主力军。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则存在着起步晚、经验少、基础差的问题,不能有效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我们需要找出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中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提升企业运作效率,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的物流类企业,如那些从运输、储运企业拓展业务转化而来的企业;二是外资来华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三是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来;四是某些内资因看好物流市场而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包括由网络公司转化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公司);五是中国邮政、铁路空运这一类特殊的垄断性物流供应商。
这些物流企业正依托各自的优势,积极开拓现代物流服务领域。但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供给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规模偏小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还不高,许多企业经营观念比较落后,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一系列的物流活动主要还是靠自己企业内部组织来完成,这些就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其在市场中的比重较小。据了解,在一次针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研中,美智专业人员用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的形式,调查了70个企业,其中需方涉及了电信、汽车、食品等8个行业的48个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中国率先外包物流,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占有率低的问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国美智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显示,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缺乏“领头羊”,被调查的中国企业没有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2%。并且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1%左右,大部分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仍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
篇8
关键词 低碳物流 财务管理模式 内容重塑
一、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除了低碳经济这个宏观环境影响之外,物流业在交通运输环节较大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注定了其低碳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度。阐述低碳物流的内涵,应该从与传统物流与其他低碳经济产业的对比中来看。
与其他低碳经济产业相比,低碳物流不是个体企业运行,而是系统运行,是确保物流系统每个流程及环节都做到并实现低碳运行;与其他低碳经济产业相似的是,低碳物流的实现离不开先进高新技术,需要包装、加工、配送、运输、储存等环节相对应的操作技术的优化和升级来推动实现各环节的低碳化转型。
与传统物流相比,低碳物流在发展目标、运营方法、推进主体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发展目标方面,物流企业在市场和经济两方面追求价值提升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碳排放,顾及生态及社会等两方面的价值提升;在运营方法方面,在考虑物流业本身发展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特定设计或安排是否符合低碳化转型要求;在推动主体方面,不仅仅是物流企业或企业群本身,还需要有政府、监督机构、非盈利机构及广大民众的配合和支持。
二、低碳物流境遇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内容设计
由传统物流向低碳化物流的转型,势必带来单个企业或整个行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变革,需要在融资、投资、分配及披露等方面进行内容重塑,具体情况概括如下:
在融资方面,重点关注低碳化改造费用融资及相关政策福利的利用问题。在低碳化改造费用融资方面,一个是融资节奏问题,物流企业低碳化转型初期需要大量设备和资产升级,对融资量要求度高,而后跟进的管理运作模式、设备维护及生产管理流程的低碳化升级所需费用较少,总体融资需求趋势是一路走低。二融资实现的问题,物流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大,资金需求压力重,对此可以考虑以牺牲部分低碳升级带来的节能效益换取第三方节能改造企业的信用使用权,减少融资成本,提升融资的可行性。在相关政策福利的利用方面,其实也是推动融资实现方式的一种,目前比较经典的模式是全球环境基金、前世界银行、中国发改委合作的节能促进项目融资模式。
在投资方面,关键要点是根据适应低碳化升级对核心模块进行的重新布局而重塑相关模式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上一部分所言的设备及资产的升级,为物流企业低碳化转型提供基础;二是在投资项目结构中逐渐提高低碳型投资项目的比重,以逐渐推动物流企业实现低碳化转型。对于后者,一般要经过投资准备、可行性分析、达成意向协议、项目低碳效能评估、投资费用评估、低碳化投资费用增额审核、低碳检验、介绍等阶段。在这些环节中,低碳效能评估是核心环节,可以常设低碳技术委员会,主要评估内容是低碳投入和低碳收益之间的对比情况。
在分配方面,主要是基于低碳化升级转型的思考强化对利润分配的长期规划。对此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高级股管理层应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及低碳趋势制定战略层面的低碳升级及转型的宏观规划,并在专业财会人员的协助下确定所需资金总量及需求结构;二是与物流企业融资情况相互补,二者合力交叉满足资金缺口,并根据二者的特点确定利润分配方面的重点对应领域;三是宏观规划要弹性掌握,具体分配情况要结合特定企业每年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考虑对宏观长期规划进行科学的有限度的调整,藉此最终确定利润分配对应的具体领域及额度分布。
在披露方面,强化环境成本等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藉此提升市场形象及企业声誉。在这方面主要有两个报告两个维度,两个报告是低碳会计报告及运行绩效报告,其中前者是核心,具体包括碳资产、碳负债、碳资本、碳收入、碳费用,后者是补充和结果;两个维度是内部会计披露及外部会计披露,其中内部会计披露以如上两种报告为关键内容,强化完整有效但不必要过分披露细节。因为现行会计准则及政策没有强制要求,会计标准报表格式也没有为此留足空间,外部会计披露只能通过财务报表附注、重大事件报告等文件中醒目披露。
三、低碳物流境遇下企业重塑财务管理模式的应对措施
基于激烈的产业竞争及繁多的技术障碍,低碳物流在某种情况下只能说是一种趋势,低碳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重塑只能说是一种必要意义上的存在,贯彻实行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重塑财务管理模式应该避免一蹴而就,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分步推进,具体步骤一般如下:
在初始阶段,主要着力点是对物流企业软文化进行低碳引导,为物流企业各具体经营运行环节趋于低碳化转型提供氛围基础。在这方面,比较经典的情况是在对驾驶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强化他们节油节能意识,并汇总相关技能和知识进行专项指导,让他们在细微之处迈出物流企业低碳化转型的第一步。
在发展阶段,逐步尝试淘汰高碳设备。要敢于自断其臂,勇于淘汰旧设备,避免犹豫拖延。旧设备淘汰的具体步骤应该科学有序,最好是基于特定的长期规划而推进的。此外,旧设备的淘汰尽量与新设备的到位无缝连接,尽量避免因断层而对企业正常运转带来消极影响。
在成熟阶段,全面推进低碳改造。基于如上两个阶段的积淀,特定物流企业具备了在低碳化转型阶段确保正常健康发展的能力、抗力及经验,高级管理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可以适时考虑全面推进低碳改造。这个阶段涉及领域或环节全面,在仓储设施、车辆、仓库、废料处理等方面均大力推进低碳化转型;另外,这个阶段还应该有高效的企业融资能力或相对充裕的利润为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上部分所涉及到的融资环节的重塑要及时到位。
篇9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外部环境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做为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为改变现状,赢得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的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
(三)缺乏现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 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这一瓶颈,可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 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碍问题。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有机协同,政府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中介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形成相关组织的合力作用,只要这样不断的自我改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1)201x年1月中旬 确定论文题目
(2)201x年3月 初—201x年3月15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3)201x年3月16日—201x年3月2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201x年3月 24日—201x年4月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制约作用长期性
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广义的方面讲,任何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来进行的商务活动都称之为电子商务。而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只是所有商务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利用先进技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以下称三流)做出优化与整合,而并不包括三流。我们这里所提的电子商务指的是广义的方面,即把三流都包含在内。
1电子商务中的物流
无论哪一种电子商务模式,所经营的商品都只会有两种,即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无形商品指包括软件、电影、音乐、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可以数字化的商品,可以通过网络将商品直接送到购买者手中,也就是说无形商品电子商务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故被称为完全电子商务。
有形商品电子商务指的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类商品,这类商品的交易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完全实现网上传输,但交易的商品就必须由卖方通过某种运输方式送达买方指定的地点。由于三流不能完全在网上传输,也称非完全电子商务。
物流对无形商品几乎没有什么制约作用,因而软件、音像、电子读物等的网上销售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家电、数码相机等有形商品。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更多地体现在这些方面。然而,这些并不代表所有的电子商务。要完成商务活动的全面电子化,就不仅仅是无形商品。事实上,有形商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比重应占主导地位,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物流对有形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的制约作用。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现代物流业属于服务业范畴,集中体现了生产、管理及技术上的现代化程度。从宏观来讲,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2.1社会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
根据2005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上网计算机数也达到456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1%和19.0%。网站总数也达到了694200个。这些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信息流系统建设的进步和完善。这次调查还表明网民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把第16次和第17次统计报告作个比较,可以看出网民选择的各种送货方式的变化(附表)。
这个结果显示,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电子商务形式之一的网上购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参与,因而在物流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对物流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2004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说明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八五”、“九五”时期的物流需求系数平均只有1.6~1.7。
2.2社会物流总成本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基础条件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据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9114亿元,同比增长16.6%,占GDP的比例为21.3%,比1991年降低2.7个百分点。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这一趋势表明我国物流业的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我国目前现有公路里程160万km,其中高速公路约1.5万多km,居世界第三;铁路运力居亚洲第一;水运方面,港口的吞吐能力有大大的提高,为世界第五位;民用航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空运能力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几年国内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迅速,其中主要是用于交通运输业投资。另外,仓储业、配送、加工、批发业、包装业以及邮政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有大幅增长。
2.3现代物流方式、新兴物流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各种物流企业包括运输型、仓储型与综合型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按供应链模式进行管理,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加快构建战略联盟。2004年,我国多数大型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宝钢、鞍钢、海尔、联想等与中外有关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配送以及货代、通关等诸多方面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加快构筑电子商务虚拟企业,实现全面协同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多数企业倾向于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这些服务商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涵盖了港口、水运、铁路、汽运等物流业的各个
领域。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有向以协同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的趋势。
(3)物流市场业务逐渐向细分过渡。出现了诸如家电物流、汽车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快递物流等,物流服务产业越来越专业化。从而推动了物流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这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方向。
3物流对电子商务制约作用的长期性的体现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商贸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
在一些企业和地区,供应链管理已经起步并快速发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他们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只不过是全球企业的一部分,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二是一些较早跨入现代物流领域的生产与商贸企业,如中远物流、联想、上海大众等,与前者的差别在于供应链规模的大小与运作的成熟程度。对这些企业来讲,电子商务是提升企业效率的加速器。
我国电子商务几乎与除美国以外的多数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但总体上与他们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物流。目前我国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企业中有1000余家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数量规模供大于求,质量则有待提高。由于没有高效率的物流体系作保障,电子商务的无空间距离快速交易的优势难以体现。
从我国物流的现状可以看到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3.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长期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对物流最具影响的关键环节。2004年据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测算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与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9个百分点的差距。集中体现在铁路和沿海水路运力偏紧与港口疏运能力不足两个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尽如人意,有些港口出现拥塞,事实上一些地区的公路、铁路和港口已经超负荷运转,但仍难以满足社会物流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流的需求高速增长,这一点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企业间采购都有明显表现。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脆弱,缺乏规划,其建设本身就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让基础设施的发展跟上电子商务的需求还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
3.2物流系统的不完善与管理水平不高是限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沼泽
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统,是目前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障碍所在。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应该包括完善的硬件和软件。我们可以购买到全部的硬件,却无法买到所有的“软件”。如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甚至包括企业文化和道德观念。从物流成本构成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要,物流管理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反映出我国无论从社会物流专业化水平,还是物流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快捷和高效,有时必须对原有的组织和流程进行改造,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们心里已根深蒂固的东西而面临不小的阻力。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正反映了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水平。要实现全面商业的电子化,“软件”水平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然而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3.3物流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是长期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的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难以适应目前电子商务模式中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企业物流习惯于按照自身已经形成的模式运作,不能把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我国的物流外包业务还是以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居多,一些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涌向运输领域,造成我国运输能力,特别是公路运输能力极为分散,各企业之间缺少整合,无法提供无缝联接,导致运输效率偏低。虽然运价低,但超载超限现象严重。这样结果看起来是低成本,事实上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从长远看反而提高了成本。这种现象同样表现在我国的多数企业上。
3.4政策、制度和观念的阻碍造成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均衡
当前,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物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尤其是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综合协调的能力薄弱。现有的传统体制会造成条块分割,难以提供现代物流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不能充分发挥物流组织协调的功能;另外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存在地方保护和暗箱操作,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物流现代化、专业化程度还较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这种环境的存在不仅制约着电子商务,而且从根
本上制约国家商务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而要转变观念更是不可能在两三年内实现的。
4结语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物流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它不是最终的阻碍。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个人不断推进商务活动的变革。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毕竟还是商务,我们应完善的是整个商务系统的建设。只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合理有序的,其电子化的形式即电子商务才能发挥出其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