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道德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职业道德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
我处收到运管局的涉油涉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文件后,立即行动起来,运管处又根据市局文件精神制作了相应文件,对市局文件进行细化,对文件要求进行分工,按步骤进行整治。安排渝北区道路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联盟会同运管处相关科室一道,对全区涉油涉气5家危险企业(重庆坤赛物流有限公司、重庆蜀都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安齐盛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中瑞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重庆运输总公司)开展全面排查。
二、不留死角,全面排查
(一)排查从业人员(驾押卸)资质,共计191人,其中驾驶员95人,押运员91人,装卸管理员5人。检查结果:1.两家公司装卸员资料未完善,经整改后,现已完善相关人员资料。2.中瑞公司无装卸管理人员,现已报名2019年2月份参加培训。
(二)排查车辆承运人责任保险足额购买情况,共计76台车辆;
检查结果:坤赛、蜀都未发现保额不足等情况。
(三)排查成品油罐车罐体检验报告专项,共计76台车辆;检查结果:均按期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报告。
(四)危险源辨识专项排查,主要针对车辆运输物质、运输线路及沿途的人口密集区域、学校、自然环境、水源保护区等进行摸排。排查结果:现已完成排查并提交排查表。
(五)事故通报传达学习专项检查,检查了各企业对近期事故的通报学习和冬季恶劣极端天气的行车安全及驾押卸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的情况。检查结果:对未及时开展通报学习的,现场开展学习教育,并要求企业及时组织补学并将资料存档。
(六)开展车辆技术状况现场专项检查(车车见面),共计76台车辆。检查结果:查处隐患93条,主要存在车身危险品标志标识损坏、缺失,灭火器实效、油车应急输油管缺失、不按规定放置、车辆随车应急处置卡缺失、车身危险品名、联系电话未填写等。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七)检查企业车辆及驾驶人员违法违规处理情况。检查结果:均已督促按时进行处理。
三、强化治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我区通过此次道路运输行业开展涉油涉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台账,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确保了企业安全行驶。
篇2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义务性
检察官职业是法律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官职业道德同样具有法律共同体的一般特点,即“它是对司法本身规则的总结,是一种应用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性思考,并内化为一套可操作的准则。”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法律技术性或义务性特点,要求这种道德必须被忠实的遵守而且还符合检察职责行为。检察官的义务性道德规范需要与检察官的地位职责相一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法律公正和法定主义义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检察机关的定位,检察官履行两种权力,法律监督权和追诉犯罪的检察权。两种权力的行使均以法律正义为目标,公正当属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另外,正义价值的实现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实现,这要求检察官职业道德必须以行为的合法性为首要义务。二、检察官独立和客观主义义务。法律监督权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监督权的实现,必须以检察机关的超然地位为前提,因而独立性价值成了检察官履行职责的基本姿态,而如何保持检察官的独立地位,这要求检察官职业道德必须以客观义务为基本的行为要求。三、检察官形象和行为谨慎义务。检察官肩负犯罪追诉权的责任,该职责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的人身权利。
二、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公正性
检察官作为法律的守护者,法律正义是检察官职业的意义所在。正义使“每个人获得应得的人类精神取向”,“保护公民的生存利”检察官的人生意义在于其必须以正义之名,使公民利益不受犯罪和国家专断行为侵害,“力求真实与正义,显露他的狂热将减损他的效用和威信,只有公正合宜的刑罚才符合国家的利益”。合法性义务要求检察官在追诉犯罪中,心中充满正义,着眼于实体法的立法精神,严格遵守诉讼法中相关的证据规则,遵守程序性规定,以此实现刑罚的公正;在法律监督中,依照法律对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相关主体的职权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就违法行为作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合法性义务是检察官必须遵守的基本义务。我国《基本准则》中关于合法性义务,第十七条规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第十九规定,树立程序意识,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举,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三、检察官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检察官作为司法活动主要参加者,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一个根本原则。检察官独立要求检察官职业行为中必须履行客观、真实的法定职责,既客观主义义务。客观主义义务要求检察官在职权活动中,严格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客观公正地作出处理意见。检察官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务人员,代表社会和公共利益,在法律规定了对违法者刑事制裁时,确保法律的执行,同时考虑个人之权利和刑事司法之必需的有效性。在此,检察官称之为“站着的法官”,因为其职责的特殊性,检察官具有崇高的形象地位。崇高的地位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要求,所以检察官职业道德较一般人的道德具有更高的水准。在此,公众对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相较于政府机关人员也具有更高的期待。因此,检察官职业形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机关公正性的信赖认同。为维护好检察官形象,检察官应当在其职务履行过程中坚持谨慎义务。
四、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法律性
检察官以法律为信仰,其体现出的忠诚及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坚持法律信仰,要求尊重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安排,检察官通过对法律实施,行为规制,追诉有罪的人受到法律的惩处,无罪的人受到法律的保护。二、相信法律应当是、可能是并且正是公平与正义的规则,确信法律其终极的意义是社会公正的实现,其背后的立法目的均是社会和公众利益。检察官在个案处理过程中,对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定要追问法律的背后的权益,铭记刑罚适用的目的。三、内心确信法律规则程序是厘定与描述事实的最佳途径,检察官在刑事犯罪追诉和法律监督中,坚信法律程序是不可或缺地实现公正的保障。四、法律的遵守是检察官生活的一种方式,无论生活或工作,均需以法律的视角,正视自身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法律的信仰要求检察官心中要充满正义和善良,以天理人情审视俗世的规则。
五、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实践性
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要对自身职业怀有“固定的感情”,既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又是一种责任的担当。这种自觉的道德实践,需要检察官个体和检察机关双方共同的作用予以实现,检察官个体内心需确立法律为信仰的志向伦理和行为责任承担的责任伦理作为道德践行的内在驱动,检察机关则要加快检察官职业化进程作为道德践行的外在驱动。道德实践受道德目的的支配, 同时还受道德意识的直接影响。在道德意识的作用下, 人们所采取的有利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是个人基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某种自觉态度而自主选择的结果。
篇3
关键词: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性是确保会计人才素质的关键,学生完成学业之后,要步入社会,从事的职业大多与会计职业相关。而会计相关职业对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在实际的会计教学中,学校及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当前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相关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院校在开展会计教学的时候,侧重理论、技能教学,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一些院校虽然部分课程涉及了财经法规、职业道德,但是确实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没有系统地讲解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在这种情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空有理论、技能,对法律、职业道德却认识不深,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正是由于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才导致这些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不高,进入职场后难免明确自身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学生学习意愿不强
一些院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是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没有什么用处,对职业道德教育漠不关心,由于对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不是很深,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严于律己,难免会触犯会计法律法规、违反会计准则。
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如上所述,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学主体,还是教学客体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一)调整会计课程结构
当前一些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技能课程比较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比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为此,这些院校应该在会计课程体系中增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保证足够的课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学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的了解。只有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深层次内涵,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了解,才能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诚信执业。
(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要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内因是根本,只有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化,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如果单纯将制度、观念灌输给学生,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但会让学生反感、抵触,还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总的来说,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参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区,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习惯和常态,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要求。
(三)教师进行言传身教
为了更好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只有将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才能表里如一,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当前大学生普遍为90后,可塑性比较强,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教师提高综合教学水平。授课教师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技能,还要掌握系统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德才兼备,做一个合作的会计工作者。其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为了实现言传身教,教师要就爱强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关于职业道德的疑惑,结合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在宏观的职业发展视界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职业道德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政策的学习。
(四)开展职业道德讲座
在实际的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等内容,还要结合实际的案例,举行讲座。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丰富职业道德教学内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安排校内资深教授,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等进行专业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讲座,提高教学的权威性、深入性,只有让学生警醒,才能使其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总结
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当前的院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会计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会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秀.如何增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视界,2013(05).
[2]钟源海,邓海燕.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报告[J].中国外资,2013(20).
篇4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72-02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永恒而新鲜的话题,常谈常新。中国古代的孔子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指引教师道德言行的行为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师职业道德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先辈的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的元素进行整合与创新。基于此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并且针对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现状分析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之一。不同的社会规范反应着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也规定着个体之间不同类型的交往行为,因此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不可相互取代与混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规范本身制定的科学性与使用的适宜性,间接影响着教师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以及师德教育的内容。目前,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各省市的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与教师教育活动领域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这些非道德规范区分开来,导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不甚清晰。首先,表现在教师的经济利益与学生的教育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优先考虑学生的教育利益;其次,政治和道德的范畴和作用方式以及体现的社会关系各不相同,因此不应当从政治的视角要求道德使道德政治化;再次,法律其实界定了人类行为的最低道德底线:在这个行为底线以上的属于人们一般认为的道德问题,在这个底线以下的,就触及到了法律(属于法律范畴,但其实是更严重的道德问题)。所以说不应当将“依法从教”等法律规范写入教师职业道德当中,这样不但磨灭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底线道德上的区别,而且不利于法律规范本身的落实,也会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带来混乱;最后,技术和语言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们不直接具有道德涵义,只是技术和语言的使用关乎道德价值。所以,技术和语言的道德涵义来自于其与社会价值的吻合程度,来自于其与学习类型和内容的适切性,来自于教学情境需要的满足和教师自身特点的表现。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可以直接包含教师活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规范,但可以在道德与教师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活动的联系中考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些活动的限定。
(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地建设停留在理论道德的说教层面而没有重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培养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实际上,只有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才能够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深层次地领悟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具有积极地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然后通过教师地主动建构进而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教师职业道德才是理性的、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长久的以及具有发展性的。正如品德的形成过程一样,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主地、主动地建构才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仅仅通过施教者的道德说教去形成。同时,由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需求与水平,例如在教师入职前、入职以后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因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不能采取一刀切、大一统的方式。
(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品行等优秀品质会影响学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人格、品行等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借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地建构;也需要学校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外部环境,使教师体验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多元、激励、认同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师重建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求“和”为贵、以邻为善、仁义礼智信等等,具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教育领域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突出的表现在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身上。孔子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表现在师德方面,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切关怀、体贴备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等。这些师德标准不仅体现了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同时也反应出了一名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当今的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与孔子所处的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师典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学校要创设协调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使教师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同时教师也要自觉的将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一个从忽视教师职业道德到例行一般性的德行要求再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末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还仅仅是一种自发、零星的渗透,还没有被提升到一个自觉专门的领域,也没有成为教师职业自觉发展的需要。到19世纪末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开始出现,直到192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这一规范的实行,将教师职业道德同从往笼统的教师教育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尽管这一规范仍然存有种种不足,并且与专业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在当时却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紧接着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教师专业化的浪潮。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职业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而1972年英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更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职业专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教师教育开始从职业向专业迈进。美国的国家教育协会于1975年正式颁布《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其中对有关师德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专业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有所渗透,使得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在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将教师专业自主、专业伦理等教师专业特质纳入其中。与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伦理更凸显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从行为规范层面的职业化道德要求,上升为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专业人员的一种伦理考虑。
二、研究结论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和实践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职业道德这一层面。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已经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等形式将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到了教师专业伦理这一层次。教师专业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在本质上都是指从事教师职业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所应达到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但是两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两个概念背后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约束层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而教师专业伦理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关注教师作为特殊专业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专业精神等内在的伦理品质。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做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时应当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俗话说:“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应当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先进做法,注重从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进行设计。
(二)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专业性、科学性、人文性和前瞻性。我国各地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制定的规范缺乏层次感和实用性。例如有的规范将教师不准进娱乐场所,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讲普通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一些内容写进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行为约束这一层面,应当上升到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教师也是人,教师也具有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所以应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只有教师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了,教师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当中,教育教学质量在无形当中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在规范制定的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科学性。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我觉得这些规范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考量。难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吗?有些地方学生、教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刻意的要求说普通话不是强人所难吗?何况有些时候说家乡话、方言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透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感。课堂上也没必要都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只有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采用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规范制定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事项来做。只有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会随之提升,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全社会才能形成一股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具有尊严感和自尊感,才能激发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才能使得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自觉地践行和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
(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追求。自觉的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到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和有用之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
[2]包金玲.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4]王清风.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郅庭瑾,曹丽.美国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发展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5).
篇5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弱化 缺失 对策
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和规范。
1.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工作,严肃认真,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社会公众、国家负责。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
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1.2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
指导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可用于指导会计人员的行为。
评价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可以根据它的标准进行客观评价和认定。
教化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具有教育和感化的功能。
2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存在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觉悟,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专业胜任能力较差,不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总结、积累;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概念十分模糊。
2.2内部控制不力
目前我国虽然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存在控制不力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执行过程中缺少执行力、偏重事后控制。
2.3监督体系乏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职能部门往往监督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现阶段的会计监督还仅仅依赖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让企业职工、新闻媒体甚至广大公民参与到监督活动中来。
2.4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日常的会计活动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近年来出现的假账、偷税漏税、虚增利润等现象,就是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的后果。
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3.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置于首位。要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各类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应开设有关职业道德的必修课,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以及综合运用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能力;另外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专业及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3.2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会计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可以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3强化监督和检查力度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确保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将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将单位内部监督和单位外部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监控与对会计行为的决策者进行监控相结合,以明确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
加大惩罚力度。通过严格惩戒机制,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管理、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3.5净化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在会计领域工作,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职业道德依赖于一定社会的观念意识、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要素,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能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也能够随着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净化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既要靠会计职业界的自身努力,也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必须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龙麒任,浅议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6(3).
[2]矫宇,关于新时期会计队伍诚信建设的理性思考,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抿2007(2),
篇6
法学院校是我国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础。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卓越法律人才,使其正义与技艺或者德行与才干兼具,以及使所有成员尽量达到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能力之间的均衡。
关键词:法律 职业 教育 塑造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症结与必然
1.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
1.1现状的考察: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的法学院,以传统的教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为主,认为法律技术是解决一切法律问题的根本,而忽略了法律职业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呐喊,对法律职业道德秉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法学教育缺少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就如同培养了一批只懂得输出法律的工匠。正是这样的现状,造成法学技术教育与法律职业道德的脱节,传统的法律技术教育无法满足法律职业对法学家的基本素质要求,也就无法培养出高专业知识技能、高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人。缺少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学教育至多只能培养一批法律工匠。
1.2相悖的特性:道德的独特性难以开展教育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通过将伦理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运用不同于一般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说是它是一种传授职业伦理道德知识的基础态度或情感教育。由于法律职业道德的独特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难以考核,因而,法学教育的重点多集中在法学专业知识技能上。因此,法学教育正是眼前问题,法律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技能传授并重,才能培养真正合格的法律人才,促进未来法律人的健康发展。
2.职业法律人是法学教育方向
2.1前置条件:合格公民的养成
法律职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所谓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其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严格说来,是公民在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下,关于“真”、“善”、“美”的事业的追求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素质。法律职业人作为法治国家中合格公民的特殊群体,这些基本素养,也必然是他们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因此法律职业人的培养,要以合格公民的养成为基础。
2.2应然要求:素质是合格法律人的职业支撑
法治,是法律之治、法律人之治,那么,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作为法律职业人的基本底线与法治国家对法律职业人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底线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医生或者教师,他们不仅仅具有一般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还需要具备他们各自职业领域内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譬如医生的医德或是教师的师德。那么,法律职业人也必然应具备其领域内其他公民所没有的特殊的职业道德,即法律职业道德素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真正信仰的法学家,无法勇于不畏权贵的在一个国家里拒斥人权、民主和普遍正义等道德价值以外的条文。
3.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人才培养的灵魂
3.1客观目标:化解司法腐败的困局
职业化、精英化的法律职业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构建一批精通业务技能、作风公正清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我国法治现代化的条件和内在动力。不过,目前关于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夫人构建尚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其中的重要问题,就是法律职业道德中的法律职业伦理缺失问题,它直接影响法律职业的声誉和形象、司法的腐败和公正等方面,也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3.2实质目的:培养有法治品格的法律职业人
在法学发展的历史中,法律和道德始终如影随形。法学是一门正义和非正义结合的科学,法律则是技术,正义就是道德。这就要求我们队法学的学习,不仅要抓住规则、技术这一层面,还要抓住价值和法律这一层面深刻体会法律的精神。对法律来说仅依靠其制度自身的完善实不够的,法律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创造、应用和表达她的法律人的内在素养和资质。因此,传承法律职业道德,解析正义成为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使命。 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格的塑造是法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体现。
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国著名法学家孙晓楼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曾谈到关于何为合格法律职业人的标准问题。在他的描述中,他认为法律学问、社会常识、法律道德是法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没有社会常识的法律人的法律学问,如同一个人脱节他所生存的时代一般,是无法满足时代所需要的,这样的法律人不能算是法律人才;而拥有法律学问和社会常识的法律人,如果没有了法律道德,就难免成为腐朽恶化的政客官僚,也不能算做法律人才;一定要三者具备,即法律学问、法律道德与社会常识并具,才可成为法律人才。 应当肯定的是,法律职业人的道德养成、法学教育培养和法律职业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有必要针对普通情况下的法律职业人的合格标准,明确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和目标。
法律教育是人文教育和信仰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法律人所追求的良性的道德认知。只有在这样的定位和目标情形下,法学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法律职业人所欠缺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职业责任人。
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索
法律人即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条件。法学教育的核心就是对法律人的培养,就是整个法律人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高校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法律人才的重任,但我国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尚待改革和创新。基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其教育模式的改革应包括: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加入法学学生培养体系,并贯穿法学教育的始终,探索新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和教育体系。
1.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思路
1.1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以法律职业特征为主导
法学作为研究人与社会复杂的现象和关系的学问,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必定是来源于生活而规训生活。法律判断是以法律事实与法律规则为基础的思维认定活动,所以法律判断首先要服从规则,法律思维亦如此,而非情感。也就是说,法律人在职业时应在承载法律术语的规则下谨慎地捍卫自己的道德情感。职业角色以职业责任为基础,法律职业决定了它的基础是法律职业责任,它的技术理性道德是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这种理性技术是中立性技术和程序性技术的表现。中立性技术是把规则情感判断之上,程序性技术则是价值判断受制于程序正义之下。为了避免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大众泛化,特别强调了以职业特征导向为主的特殊性法律职业道德,以克服法律职业道德受到时事政治、政策影响。在法学专业知识认同基础上,将内在的道德信仰转化成自觉的行为道德。
1.2贯穿于法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法律素养教育
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一直为我国的法律教育所忽视,我们只是依赖于一般的政治和德育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尤其是法学教育最缺乏的并非是一般的法学知识、规则,而是法律人的内在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的教育。
2.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法律职业道德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实践,它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其中,就需要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法学教育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正是由于法律职业道德对法律职业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同时,法律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职业人在从事法律果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准则,某种意义上说,是属于有其独特逻辑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知识范畴。因此,在法学教育领域中,设置专门课程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实现法律伦理知识的直接接受有直接性作用。
2.1开设专门职业素养教育课程
社会主义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主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又有着其特殊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开设专门的法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通过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专门设置,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法律职业道德对法律职业本身及对其维护之重要性。维护法律职业除了现阶段的技术理性即知识专业化、法律技能独特化,法律思维方式共同化之外,还需配备法律职业道德化。
2.2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渗透
法学教育本身是多部门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本身不是法理学或法哲学等理论性学科的专属,相反它是各部门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职业伦理体现,它并非仅存在于冰冷的纸面上或是抽象的思维之中,譬如,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或是诉讼法学中某些最引人深思的争论往往集中在职业伦理范畴或以伦理视角分析问题。所以我们应提高对各部门法中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视,鼓励从事各部门法法学教育的人们对其部门法领域内的法律职业道德进行专门研究,同时在其部门法课程上适当渗透法律职业道德理念,使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学教育内整体得到丰富和生动起来。
2.3实践实训课程的亲身体验
法律职业道德涉及的是不同角色在职业活动中的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不同诉讼活动参与人即法官、律师、当事人等亲身经历而产生的。这种特定关系的形成过程,决定了法学教育者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角色体验、交往情感体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通过内化道德认知和形成道德人格达到促进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最终养成。因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结合法学知识和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下,有以下几点方法:
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活动,使学生在法学教育中体验不同角色。开展“模拟法庭”式教学为学生体验各种角色提供平台。将学生置于诉讼活动参与人的角色之中,提出一系列使学生处于忠于当事人利益和非背离法律道德的两难境地,在寻求解决路径中体味法律职业中的法律职业伦理关系、形成既忠实法律又可以在可行性限度内忠于委托当事人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通过安排学生亲身实习得到体验。安排学生到各个法律工作部门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者公正机构、仲裁机构等部门得以运用所学习的法律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站在法律职业人的角度与诉讼活动中的其他人或是非诉活动中的其他人进行交往,直接在利益与义务之间进行抉择,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真实的法律职业道德。
再次,通过带领学生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带领学生直接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活动,参加消费者保护活动和向社会进行普法宣传活动,使学生在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法律活动中提高自身法律修养,通过接触社会大众的真实案件切身感受作为法律人应具备的责任。
2.4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高校学生工作也担负着培养人格,塑造道德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课外活动等等,凡是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工作完全可以赋予职业道德的教化的任务。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生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在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后,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平台,不断探索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的创新路径和培养模式,以专门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渗透、实践实训体验、课外活动辅助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实践提升法学教学质量,力争培育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法律精英,为地方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今天的法学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重铸法学的灵魂,沉淀法学的价值,将整个群体的秉持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的意识恢复到正常状态。法学教育作为法学教育者上下而求索的目的物和对象物,是包含着我们力图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一份执着和淡定。法学高等教育必须要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和发展态势,但仍旧要保留一些自身内在的路径和原则,法学的价值和文化应该在不断调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品格和气质。这势必还有相当长而曲折的路程去探索,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韩慧.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思想教育研究.2008(9).
[2]李昕.论法学教育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思想教育研究.2008(6).
[3]孙晓楼著.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P10.
于定明.试论高校法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12).
篇7
(一)职业道德教育未形成整体观和全局观。
职业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是某些教师的事儿,职业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是某个部门的事儿,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全社会和全学院的事儿,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所有教师和家长的事儿,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校企共同的事儿。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未能形成整体观和全局观,未给予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及全社会未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二)注重说教,缺少践行,同行业企业需求不衔接。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未能真正实现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行业企业需求不衔接。高职院校中还是简单地把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落实到某一门或者某几门课程上,仿佛职业道德教育同相关几门课程以外和其他课程毫无关系。甚至相关几门课程也是采取灌输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师说教、缺少践行的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职业道德形成影响甚微。
(三)注重技能培养,忽视立德树人。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忽视立德树人的状况。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等方面都未能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过于注重技能培养,且部分教师在师德上未能起到好的表率作用,过于关注言传而忽视身教,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比单纯说教更好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教育部长袁贵仁关于“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的讲话精神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具体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如服务类的文明服务、诚实无欺;教育类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等。由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应当与职业性质、内容相结合,与具体工作、与行业企业要求相结合。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机制
(一)环境机制。
1.创建公平公正的环境。
公平公正的现象通常被很多人忽视,很多学生之所以有逆反心理,通常都是受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因为处理问题的能力弱,加上没有合理引导,容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教师首先要保证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在老师面前都是平等的,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这样学生一届带一届,都能形成这样的效应,通过学生切身体会让新生了解这个专业确实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专业,每个人发展个性的空间是相同的。
2.创建诚实守信的环境。
诚实守信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门要求和提倡的,尤其体现在考试中,目前考试作弊现象很常见,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够得当,学生已经不再把考试作弊当做一种可耻行为,在专业方面教师要加强这方面思想引导,让学生认清考试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检测的手段,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大家建立一种互相监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良好氛围,做到没有教师监考也能自觉诚实地完成考试。
3.创建关爱奉献的环境。
关爱奉献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切身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做到以校为家,关心和爱护自己学校的一草一木。学生以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为荣,学校同样以拥有高素质的学生为荣,形成良性互动,快速推动学校发展。教师的奉献精神会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和教师的接触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内化为一种正向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相信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懂得关爱、懂得奉献的团体才是一个向上的团体。
(二)制度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制度建设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职业道德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离不开制度上的保障。校企双方要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方针,通过制度建设,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改相关制度,确保制度建设的时效性,不要让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和形式,让制度发挥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三)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打破传统教师单一主体的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应该由企业师傅、同事;学校的教师、同学;家人;朋友和学生自己形成的多主体综合性评价。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职业道德的情况,评价考核形式应该由单一的试卷评价改为多元的。
2.评价结果的过程性。
篇8
【关键词】医教协同;职业道德;主体意识;医患关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医疗队伍中的生力军,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不但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医学。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1]。2014年6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临床实习等,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着力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在临床一线,以“准医生”的身份承担了较重的临床工作,其教育文化和职业道德培育的范畴,远远突破了校园教育文化的界限,成为高度参与社会活动的在校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现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师职业精神伦理本质的忽视,影响了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2]大多都致力于构建教育管理者的“应然教育”,而不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实然教育”,严重偏离了教育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严重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利益,自然也就只能形成纯粹理论化的教育,不能落实到实际。职业道德是个相对化、具体化的概念,总是要与某一职业联系起来讨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在医疗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医德医风、人文关怀、沟通和服务[3]。医生的职业道德,就是同医生职业活动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并符合或者反映医生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规范、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总和。相较于其他职业,医生的职业特点包含了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更强的道德诉求,它要求医生具有精诚仁爱之心、公平正义之心和严格的道德自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职业素养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根本所在,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行风建设。同时,这也对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深化他们对社会和医疗事业的理性认知,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2研究生教育和医师培养的双重属性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医生需要终身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4]。医教协同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兼有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两种身份,这就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养的双重属性。因此,医教协同的德育机制,既要严格遵循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医师培养的内在发展规律,积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革,主动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发展;注重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主体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严格的职业道德自律精神。同时,还必须尽可能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3医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内在属性
医生职业道德培育过程,要经过医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进行一定的道德的认知、培养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和树立职业道德信念并在学习和生活及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第一阶段是职业道德认知。就是让研究生对医生职业道德定义、基本理论、规范准则、有关问题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有全面的学习和深刻的理解。第二阶段是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情感是在对职业道德认知基础上,对医生职业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关系,主动或被动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情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深刻内心体验。它是职业道德培育的关键环节,能影响认知的全面性、评价职业行为的道德性、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培育学生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深厚情感,才能支撑整个的学习和执业过程,才能期望好的医务行为的产生。第三阶段是锻炼职业道德意志、树立职业道德信念。在对职业道德培育起良好的情感之后,医学生的职业行为将具备很大的积极主动性,在医务行为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就会因为有着正确的认知和深厚的情感,而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这就是道德意志的锻炼过程,再经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就有可能树立起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培育自然也会牵涉道德反馈和评判的道德效果的问题,但正如我们所困惑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不一定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道德效果既是道德内涵也是道德外延,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职业道德培育也是就整个培育过程而言,所以可以先不谈道德效果。
4职业道德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正是职业精神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医学院校要切实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在重视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5]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要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殊属性,把培养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要求结合起来,要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特别是要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正确引导,并升华为自己人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才有可能培育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和发展。
4.1要重点改进“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和教学
“医学伦理学”是培养医学生、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门重要人文学科[6]。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促进了研究生们的个人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强化,长期以来的单一的教学内容和较为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抵触和排斥。所以,“医学伦理学”课程内容要紧扣医学发展规律,尽量涵盖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全面地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自身的发展的规律;课程教学还要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同科室轮转的具体情况,走进各科室的病房、走进手术室、走进实验室、走进救援现场、走进社区和农村,广泛地与患者和家属及普通民众进行沟通对话,进行情景式体验教学,把医学伦理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高度融合,促进研究生提升对社会和职业的认知了解,树立起关心他人、敬畏生命的意识,承担起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
4.2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制度化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研究生教育和医师培养的内在规律,深入临床一线调研总结,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并纳入到研究生日常培养和管理过程中,给导师带教研究生和研究生自我成长起到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同时为每一位研究生建立设立职业道德考核记录制度,真实记录其在学期间的医德医风表现;加大职业道德考核在研究生评优评先的综合评定中的比重,并直接与奖助学金、临床津贴挂钩,运用一定奖惩制度,激励和鞭策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4.3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在需要,激发道德主体性
虽然论述职业道德的时候,多是侧重于谈论职业特殊属性,职业道德的培育也强调人对职业需求的适应和满足,从而会经常性地呈现“人”沦为职业或体制附属物的状态。但是,道德的本质属性还是在于人,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发动和自我体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充分重视他们既作为在校的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双重身份的内在需要,引导和满足科学合理的需要,排除掉不合理的需要,不断改进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当作一个重要目标,构建适应医教协同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
4.4要重视导师、带教医师和辅导员的作用
实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又是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医学道德的理论知识,更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6]。要为研究生选择医德风尚好、医术水平高的导师和带教医师,结合临床一线工作实践,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清晰直观地进行教育;辅导员要关心研究生们的日常生活,能及时地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融入学生群体,深入宿舍、课堂、科室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综合利用各种班级会议、座谈会、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育和引导,对同学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
4.5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
在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适应对象的实际情况,而且所有制度的设计都是当时事实情况的综合应对,即使当时可能是对的,时过境迁之后就可能变得不适合了,就需要变革了,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7]。当前,较为复杂的医疗环境下,医学教育和医疗事业都不是纯粹净土,研究生或者医生也并非与复杂社会没有牵连的独立群体,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体系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良好地运行。医教协同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新事物,一些原有的研究生教育和医师培养保障机制,很可能已经不适合医教协同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做出适当的变革,甚至需要建立新的保障机制。比较重要的,一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统筹资源,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励助学补助力度,让同学们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从而能够安心学习;二是建立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为研究生们创造安全的学习实践环境。同时,也要深入了解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在临床一线工作、在轮转学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来解决这些困难。
参考文献
[1]叶稳安,周智美,刘俊荣,等.人文精神视野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8):42-43.
[2]黄朝晖.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体验教育策略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11(4):20-24.
[3]王洪,林巍,赵玉虹.提升医学职业素养培养青年医学人才[J].现代医院管理,2016,4(2):49-51.
[4]郭海燕,谷蓓蓓,张新庆,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15,8(4):10-12.
[5]王雪.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途径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12(6):956-958.
[6]方晨,张洁.简论如何提高《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2016,12(12):257-258.
篇9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体系;途径;研究
一、师范生养成良好师德的重要意义
老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使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得到提高,就要对时代的规律进行探讨,不断拓展途径,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对教学进行合理的实施,对于校园的文化建设要不断促进,另外,对于社会的实践还要重视起来,开发出各种资源,不断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在老师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老师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规范,品质及情操的总和就是老师职业道德。我们国家未来的储备老师就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也是我们国家对老师进行职前培训的重要场所。事实证明,老师职业道德与教育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些年以来,老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办法上还是有所欠缺,没有较强的应用性,这样的状况是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涵义在于在职前的培训阶段,怎样让师范生从内心以及价值取向上对老师这一职业真正的认同。
二、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下的师范生师德建设体系分析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在论著中,都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以及基础作了揭示,并提出了很多伦理判断。有些伦理判断不是用来论述道德理论问题的,而是在进行社会的政治问题进行论述的时候提出的。如果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在一起的话,就会涉及到道德理论的每一个方面,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全貌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探讨马克思对道德理论的形成,能够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对于师范生师德的建设有很大的改进作用。首先,与实际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师德规范。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道德,它是阶级、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产物,社会在不断的发展,道德整体来讲还是有进步的。所以,可以看出师德的形成及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师德建设时要与经济以及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使制订的师德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其次,以老师为根本,坚持师德的实践,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综合的产物,既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完善,要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进行个人自我完善。所以,在进行理德建设时要以老师为根本,对老师多加关爱,把人文关怀与师德的要求结合在一起。
三、笔者多年工作研究经验下的师德建设途径分析
首先,明德是师德教育开始阶段,明德一词出自于《大学》,明一共有三层含义,一是明白清楚的意思,二是指懂得了解,三就是弘扬与彰现,而德则是指品质、品行以及道德。在这里明德重点是对师德教育开始时的任务的强调。在此阶段重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老师职业道德的法律,二是要求老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其次,体道是师德教育发展的阶段,师德教育最关键的在于老师们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思考与掌握,让他们总结职业道德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老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到底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这种理想,帮助师范生思考与讨论社会事件,让师范生不断接近师德的要求。最后,共生是师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在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就是如果是一棵植物独自生长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矮小与单调,如果与很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的话,就会变得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人类把植物界的这种互相影响与促进的现象,叫做共生效应。这种生物学的理论在社会学以及教育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样,人类群体也有共生效应的存在,如果是在一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相互之间有交流,相互之间能够影响,就会对人才及群体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师德教育的原理就是这样,师德教育就是由师德教育的组织师组成的团体,通过团体内部人员的互相交流与作用,从而养成整个团体的师德教育。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还可以以系院为单位,甚至可以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为单位。从小环境到中环境,从中环境再到大环境,整体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氛围,在这样的整体内通过制度的建设以及开展活动,把师德追求转变为师范学生内在的追求。所以,师范生师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是个体师德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整个师范学生团体进行师德教育的最好的方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控制与督促,使师德能够快速的养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完全可以进行扩展,甚至可以扩大至整个学校,根据学校教育的轴心作用,把师德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共生组织的多维不但给师德教育融入师范生的学习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深入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使师德教育与师范生的生活与学习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并且重获共生。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论述,指人的本质不只是一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实际生活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汇总。真正的社会关系才是人的本质,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受到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关系的制约,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很多的社会关系,这又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也有能动的一面。因此,人的本质说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具有双重责任的,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在师德教育共生的大环境下,师范生也是社会的人,他们无论是从能动性还是受动性都获得了很多的体验,师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以及不断的探讨,师德教育还会取得更大的、更好的效果,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孙子健.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J].教育研究, 2012,6.
篇10
一、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专业道德是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对传统师德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教师道德价值以及教师人格品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有不可替性、示范性、深远性等特征。ra它是由教师的专业师德理念、专业服务精神、专业责任、专业理想和专业自律等构成。教师职业道德转变为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培养学生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专业”,是区别于一般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门职业,其特征是从业人员需受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具备专精化的知识和技能,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和明确的职业道德,工作上具有权威性及独立自主性,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自我提高的精神,因此它更多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而“职业”则是人谋生的手段。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观念和行为规范。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专业道德的教师将流同于一般职业雇员,很难有效地行使专业的权利和职责。从传统的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诸要素来看,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持续维持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公共业务。这份正式的文件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此后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为新时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教师专业道德培养。
(二)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必然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主要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接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就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道德素质。
随着人们对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任何一种职业仅仅停留在职业道德水平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最初的一般性的德性要求到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道德规范教育,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是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并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需求,而是有现实的推动,这种推动力源自传统师德已不能适应当下师德的发展。也就是说师德自身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其发展的原动力。从其生成方式上看,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注重经验性的推衍,即从“万世师表”身上提炼出优秀的教师形象,并由此概括出了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使其最终失却对于教师、学生的可能价值。教师专业道德针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制订相应的道德规范,反映教师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教育师德培养必须立足于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师德的培养方式,真正地培养专业化所需要的人才。
(三)教师专业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屡见报端,教师教育师德培养任重道远。2008年《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师德是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这些措施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对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国家从教师专业化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二、传统教师教育对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缺失
师德的形成不是一织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培养机构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开端,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的师德培养面临发展理念片面化、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缺乏,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质量。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片面性
我国教师专业化从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却没有建立与教师专业技术相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专业道德规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导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应试的能力。教师教育者普遍相信只要教师熟练掌握有效教学的技能,就能产生优质教学,因而帮助新教师掌握有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教育的中心任务。所以,我国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只停留在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其面临着“伦理困境”。在这种技术主义至上的理念引导下,忽视了教师专业道德在促进专业化之发展中的隐形作用,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背道而驰,最终导致教师教育师德培养长期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尴尬境遇。
(二)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的缺失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的载体。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包括三大学习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其中每个领域由若干科目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所占总课时比重较大,包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学科专业实践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主体课程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
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不足10%,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之和不足10%,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关于教师专业道德的相关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用思想道德教育来替代教师的专业道德教育。即使开设教师专业道德相关课程也只是靠以往经验的总结,学习的内容相对抽象、落后和陈旧,没有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同步的专业道德课程。这同时也反映出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课程制度对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的价值定位。
然而,就在大陆越来越淡化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和思考时,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却保留了教师职业伦理教育的良好传统,在职前教师教育广泛开设伦理课程。存在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大陆的师范院校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以学科专业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专业教育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这一非专业性的教师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指导下,师范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研究极其缺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探讨,使得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处于被轻视和边缘化的状态。
(三)教师教育专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道德教育具有的实践性是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关注教育实践是重塑师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传统的师德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其主要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的师德知识进行灌输教育,缺乏其它的教学渠道和形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十分明显。在师德教育中,教师教育者往往通过言语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或利用古今中外典型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熏啕,这些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师德知识,形成一定的师德观念。但是,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行为,还必须借助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道德是由知、情、行、意四部分组成,师德观念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才是专业道德培养的最终目的。知行断裂的师德培养模式割裂了学生与教师专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师德远离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在虚构的师德情境中学习师德,从而丧失了师德培养的本质。
最终导致他们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身道德责任处于“无认知”或“不自觉”的状态,对工作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与矛盾缺乏深入了解,在处理教师专业生活的各类问题时暴露出专业道德素养缺乏的问题。
(四)缺乏完善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专业道德评价是学生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指挥棒和调解器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专业道德评价能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专业道德行为,促进学生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反之,则会以错误的方向误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利学生专业道德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有严格而又详细的评价标准而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考核松散且模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评价体系。很多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并没重视学生专业道德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其所在学科专业的成绩占居了重要比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评价主要内容是师德知识,师德行为考核地较少;没有具体专业道德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评价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大多学校采用他人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师德评价的方法一般是在期末采用终结性的定性评价,或进行简单的定量评价。如果学生没有犯重大的错误,评价结果也基本相同。虽然我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案例》等教育法规已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职前的教师资格认定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考评,对学生的品行、人格、责任心等都有所忽视。这就难免会造成师德评价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作风,丧失评价的真正意义。
三、教师教育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建议
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已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教师专业道德需要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做指导,通过系统的专业道德课程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逐步确立教师专业道德准则,并逐渐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内心的准则,在未来教师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道德行为来践行。
(一)教师教育应当确立培养学生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地位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灵魂,是教师无怨无悔地从事于教师职业的根本,它对教师的职业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它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技术性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当首先关注学生专业道德的养成,确立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而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肩负着未来教师师德培养水平的重任。因此,教师教育专业道德培养不能只作为德育课的附加成分,需要开辟自己的领地,在教师教育的目标体系上树立自己的核心地位。教师教育必须成为强化其专业道德、知识、能力与态度协同发展的教育。不仅要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上体现实践性特征,还要在专业道德教育方面加强实践性。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来引领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个人的道德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合理设置教师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
提高学生专业道德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备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内容。
课程开发设计方面,国家要重视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优质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计相关的专业道德教育课程。专业道德教育等课程的开发,要适时增加现阶段国家对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最新要求和规范,以增加内容的时效性。此外,还应注重专业道德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满足普遍意义上的学生群体专业要求之外,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与学生专业特殊性相匹配的专业道德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学生专业道德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其专业道德自主性和自律性为目的。首先,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适当增加学生教育专业课程和以教师专业道德为核心的教师专业道德课程及法律基础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专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同时把握好它们与学科专业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平衡。其次,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渗到专业课教育中,充分发挥专业思想的渗透作用,引导学生在入职前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感和职业规范。专业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悉和认同教师职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坚持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专业道德是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是意志化和规范化了的规律,它意味着如果要规范学生的专业行为,专业道德就必须反映客观规律和教育实际。因此,学生的专业道德课程内容应以强化专业意识与提升专业精神为主。内容选择要贴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力图突破传统师德教育内容的空泛化、形式化。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专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需要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的高度一致。在这里,信念不是指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是指他们怎样把知识变为行动,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就是实践。15]可见,要想使学生树立专业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习惯和专业道德意识,就必须把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由课本走向实践。这意味着教师教育在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超越传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认识轻练习的状况,加强学生专业道德的实践,将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方式融入学生专业道德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采用丰富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形成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
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试金石,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学生用所学的专业道德理论来指导实践,反之,师德实践也会加深学生对专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师范生的“顶岗支教”、“顶岗实习”等都是很好的体验教师专业生活的方式。在支教、实习中学生才会发现自身的专业道德问题,受实践活动的感染、熏啕,激发他们的专业情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这些情感体现了他们对待教师专业规范和专业理想的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教师工作所涵盖的目标、目的、愿望、计划与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相联系,从而解决学生专业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学生专业道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其良好的效果,应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道德效果的监督与考评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修养。建立健全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评价标准方面,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是衡量、判断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行为善恶的准绳和标尺。在确立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时要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力求能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阶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评价细则。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教师教育者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专业道德评价问题,在考察和评价学生道德行为时,不能用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专业道德,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用变化、发展的理念来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和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专业道德评价方式,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专业地位。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化、客观化和全面化。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对学生师德知识进行考核之外,还应该对其师德行为进行严格的考核。在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时,应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