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核心提示:互联网金融扩张的两个阶段,一是向银行支付领域的渗透;二是向银行融资领域和财富管理领域的渗透。
传统银行过去在为弱势群体服务上有明显不足,这恰恰为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间。
而在过去传统银行的眼里,弱势群体的需求是小众市场。小众市场比较分散,只能靠柔性的服务,把这些碎片化的需求聚集起来,如今互联网恰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解决了大银行做不到的事。
根据长尾理论,过去传统银行往往追求大规模和大效益,总是把资源集中在对其利润贡献最大的“头部”领域,管大不管小,对小额业务等“尾部”领域,因其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匹配而不愿涉足,但正是这些“尾部”领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现在互联网金融主要的商业模式有六种: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理财和保险、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模式出现以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这在去年的光棍节已经体现出来,淘宝一天350亿元的交易量是一个非常大的轰动。
这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大地超过了直接融资和银行的间接融资,大幅度地减少了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也被互联网技术所改变。
金融业过去很专业、门槛高,现在则在去精英化、去专业化。市场的参与者不再只是过去的那些精英人士而是普通大众,互联网金融因其低成本、方便、简单的特征,使效益更加普惠普通老百姓,同时也造就了互联网金融巨大的效应和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一个不断进取、不断扩张的阶段,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第一阶段是向银行支付领域的渗透;第二阶段是向银行的融资领域和财富管理领域的渗透。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冲击。第一是职能端的冲突,表现在银行支付、贷款、财富管理等方面,虽然第三方支付量不是很大,但是银行担心的是交易信息流的割裂,第三方支付把银行和客户之间割断了,银行不能了解客户,不能了解客户的习惯,也就无法预测市场的需求,最后只能沦为支付环节最后一关,中间被互联网金融代替了,这个是很可怕的;第二是收入端的冲突,无论是利息还是手续费收入都将减少;第三是负债端冲突,互联网金融四类平台将使银行个人客户全部负债均有遭受潜在冲击的可能,包括个人活期存款、个人定期存款、个人理财存款;第四是服务端冲突,互联网金融掌握大量客户数据,比银行更了解客户,对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带来挑战。
互联网企业尊重客户的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及开放的平台,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结合,比如支付宝就很重视客户体验。
那么是不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终结呢?我觉得这也不见得,比尔·盖茨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讲过:“传统的银行如果不改变现状,他们就是一群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金融发展 创新与挑战
作为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影响了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商业银行现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弊端,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行论述。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并拓展自身互联网业务,做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发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支付宝余额宝等软件相继崛起之后,引发了诸多舆论和评价。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了人的工作和生活,对商业银行金融形势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快捷便利的金融条件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相对应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机构还不够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用户信用评价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焦点。
(2)研究意义。以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为课题,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金融发展现状,找出商业银行金融存在的问题。同时,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应对手段,对商业银行更好的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促进金融业和银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格局的改变及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近况。著名学者Greenbaum认为,随着社会资产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不断提高,对金融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刺激也催生了新生业务发展,如互联网金融等。著名学者Klafft与linetal对金融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互联网专业化程度较差,导致互联网信贷风险持续升高,国外网络借贷公司通过贷款小组的方式做专门指导,目的是降低违约风险,借助互联网联名担保降低违约概率。学者Davis与hengetal则认为,贷款组织者是中介形式的,通过信息匹配搜集及监控,完成市场资金需求的供给双方的协调合作。同时,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的增长对社会资金总量的需求极为旺盛。
(2)国内研究近况。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事物,因此,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影响也刚刚显现出来。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较少。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与监管备受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诸如余额宝这样的软件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2014年,中国银行副行长易纲在“两会”上指出,要支持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目前,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带来了诸多争议,主要针对其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等风险。姚文平在2014年从互联网金融本身以及战略监管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认为商业银行要冷静应对互联网金融,要从冲击入手,找到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和可创新之处。同时强调,商业银行金融要与互联网金融联合,形成有效战略联盟,促使双方共赢。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传统银行金融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比
(1)互联网金融注重创新。金融交易门槛降低,体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平等性和开放性。2013年,余额宝领衔互联网金融行业,受到支付宝客户资源的影响和资金沉淀,让余额宝有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客户可以通过余额宝像支付宝账户转账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理财门槛降低至一元钱。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和白领投资者。到目前为止,余额宝的用户使用数量已经突破了八千万。
传统商业银行进入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及政府机构,由于渠道和金融门槛的没有及时拓展,导致客户很难享受到金融服务,很难购买到金融产品。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能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提升了社会大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银行理财为例,在银行够慢理财产品的起步价是五万元,首次购买则需要柜台面签,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五万元的起步资金仍然是很高的门槛。多数中小投资者对此望洋兴叹。互联网金融在此时为中小投资者打开低门槛的理财之门,立刻受到网民和使用者的追捧。
(2)互联网金融注重共享与透明。在交易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注重透明度及共享协作。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利用自身积累的数据对客户进行评价及指导,客户可以再透明公开的金融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也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供给双方都很容易获得资源,使得信息不对称等不良现象较少,削弱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而在传统金融模式中,交易双方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等不良现象,使用金融服务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也很难找到融资项目。尤其是近年来,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信息查询评价渠道差债,获得信息成本较高,在权衡收益和经营风险之后,银行主动放弃了小企业融资客户。
(二)金融脱媒加剧
随着在线理财产品、第三方支付以及网络信贷等网络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金融模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客户逐步向门槛较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在金融业务竞争激烈的同时,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逐渐畏缩不前,2014年1月,中央银行金融披露数据显示,在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影响下,我国银行存款流失严重,仅在1月份,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数额减少了9400亿元。同时,互联网金融更种猪利率化,银行的理财手段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随着余额宝的浪潮推出类似产品或发行高收益型的金融服务来满足金融市场发展,则会变成变相吸收存款,增加了银行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会造成利率倒滑现象。但如果不推出相对应的金融产品,银行存款流失会更加严重,银行将面临经营破产风险。
(三)金融创新提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一部分企业开始不断向互联网领域发展。如苏宁、腾讯、京东及阿里巴巴等商业巨头,以及人人贷、陆金所等网络融资平台也相继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目前,互联网金融共包括五种模式:第三支付环境下支付结算、电商小贷及网络融资贷款、非实体货币虚拟交易、基金证券等金融渠道产品网络销售、法律援助以及金融咨询等其他渠道。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与互联网发展共同进步,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储蓄、支付、借贷以及理财结算等金融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享受国家政策,并在金融结构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下,商业银行部门垄断的金融体系得到冲击。2014年,中国银行副行长易纲在“两会”上指出,要支持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信号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是最有利的发展契机。如果商业银行部及时在金融理念上创新,势必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占据市场较大比重。而商业银行最终失去金融主动权。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关系将十分复杂。既是商业对立的竞争关系,又是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面对复杂的双边关系和形势,商业银行有必要才去应对手段和积极的执行策略。
(一)加快转型与创新
互联网金融在带给商业银行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时,也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转型启发。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外部形势及内部形势复杂、金融脱媒不断深入以及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等发展环境,导致商业银行压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快金融结构创新发展,跟上时展脚步加速内部转型的同时,用全新的金融理念和积极的金融服务手段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充分发着中小企业客户蕴藏的潜在能量,降低借贷门槛,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壁垒。结合互联网技术及科技技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拓展业务空间的同时增加新的金融服务和新的产品,吸引客户目光。
其次,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注重客户体验和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提出的要求。加快负债业务转型,使得银行金融业务更趋向于百姓趋向于大众,使得金融服务发展能满足金融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收益。
(二)加强业务合作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完善了风险管理体系,具备了丰富的产品,掌握海量客户的资金流动信息和客户基本信息,如何能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记性有效合作,进一步掌握客户物流信息,通过数据技术,创造出更适合大众发展,更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使得金融管理结构的创新能能适应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金融发展,依赖于传统银行金融本质。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完善客户网络体验权限和网络服务水平。由于互联网金融吸引中小企业的特点是高校快捷。如,平安网上信贷与拍拍贷、人人贷,最快贷款到账为二十四小时,最慢时间为三天。这真是商业银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商业银康可以通过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捷的资金提供方式,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竞争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面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要冷静应对风险,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和资本优势,不断改变风险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思维,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形成全新的利润增长方式。目前,我国传统金融格局尚未打破,领衔金融市场的依旧是商业银行,这与政府扶植和多年经验有直接关系。但是,商业银行也要冷静面对形式,努力寻找自身不足,积极拓展融资改革与融资渠道,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以服务社会大众为本源,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客户带来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开创传统与网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
[2]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03).
[3]赵向阁,熊晓轶.电子商务在保定市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中的应用――以阿里巴巴网站为例[J].中国商贸,2010,(22).
[4]陈筱彦,魏嶷,许勤.运用高频数据衡量订单驱动市场的买卖价差[J].经济论坛,2010,(04).
[5]蔡雪飞.浅谈互联网上的金融与银行[J].科技经济市场,2010,(01).
[6]阮思阳.电子商务认识误区的澄清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问题[J].改革与战略,2011,(01).
[7]李勇.政府主导市场化进程的金融发展模式――以开发性金融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10).
[8]杨凌云,徐学庆.论金融模式的差异及模式的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9]黄燕.现阶段的中国金融模式刍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10]吴晖,孙宏.从内部银行到财务公司――关于企业集团金融模式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0,(01).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等金融教育;SWOT;教学改革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并深刻影响着金融学子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观念。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新概念进入高等金融教育的视线:“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征信”、“共享经济”、“数字货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让金融专业的师生既兴奋又备感压力。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思维观念已经改变,经济和金融明显可分的界限被打破。当前,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下的“大数据”高度融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一切资金支付活动均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几乎不需要现实货币参与,点对点的资金流动使得“金融脱媒”趋势来得异常凛冽,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受此影响,复合型人才和跨界发展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传统金融教育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再可行。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其实践远远走在了当前高等金融教育的前面,对传统高等金融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但也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教育的研究,通过互联网金融思维重塑和再造高等金融教育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特点
(一)大数据优势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从“草根金融”兴起的,在民间金融“野蛮生长”和“乱象丛生”的时代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传统正规金融形成强大压力。实际上,历史上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一系列困境的桎梏:信息不对称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社会征信缺失、无足值抵押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较好克服了这些顽疾,信息不对称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有效缓解,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结合人工智能使社会征信和债务催收都不再成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催生了众筹、共享经济等变革创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新业态。
(二)人工智能优势
与传统金融相比,人工智能效率高,错误率低,模型不断进行自主训练和优化,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在量化投资、决策咨询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逐步取得优势。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互联网金融下每日新增的海量用户数据,以及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感知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和模型不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取代了传统基于人工授信、核查和对客户分类的工作模式。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开放、大维度、多渠道的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金融,必然取得对银行依赖中央银行建立的封闭客户数据系统的优势。
(三)“互联网+”的后发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智能化、去中心化、脱媒化、信息化以及便捷快速的推广模式催生了各类体量巨大的新兴业态,作为这些业态的基础和共同体,互联网金融拥有显著的后发优势,领先于传统产业成为近年创新创业的最大落脚点。
(四)规模优势
200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上的规模优势日益明显,各项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与传统金融业态不同,互联网金融由一系列的产业链构成:征信、借贷、催收和服务等环节可分散于不同的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可以灵活分散也可有效整合,每一环节聚焦其优势业务,可将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
(五)双创优势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低,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效率高等的优势愈发明显,不断与其他行业形成跨界融合发展,催生创新,推动创业,极具双创优势。一是依托互联网的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远程支付场景不断完善,近场支付也在爆发;二是支付产业链的受理端及其延伸的综合金融增值服务———海量支付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的增值服务,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三是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引爆了“跨境支付”的探索热潮;四是在P2P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上,从以往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发展出了引导P2P平台与担保机构合作、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以及增加债权转让等服务的新型模式;五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客户的理财或量化投资业务;六是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念。
二、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
表1是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矩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和依据。
(一)优势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高等金融教育事业以来,到目前为止高等金融教育已取得质的突破,金融专业的品牌认可、高考招分、学生素质、国际化程度、毕业后的薪资水平、社会评价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各行业的前列。同时,国内金融领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一般采取模块化搭建的思路,从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素质教育和实践实习等方面进行模块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进行优化组合,体现功能性。第三,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良好体验和观感,高校师生有充分的积极性迎接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劣势
传统金融教育是单一化的金融专才培养模式,一般分为货币经济、金融市场、投资、金融工程、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家庭金融等方向,注重对货币、投资、资产定价、股票、债券和财务等“纯金融”知识的讲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涉及计算机与统计学习等跨领域的知识鲜有涉及。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到来之后,我们发现业界需要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单一聚焦金融领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开始变得落后和陈旧,金融教育需要“混业发展”。另一方面,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比较缺乏互联网金融的专业教材:一是自编教材的质量令人担忧;二是优秀的互联网金融的国外教材引用较少;三是互联网金融跟风开设课程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因地适宜,教学内容和难度都过犹不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朝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极度缺乏,不得不采取“挖墙脚”的无奈之举,导致银行业人才流失严重。限于人才奇缺,互联网金融目前的进入门槛较低,人员素质和水平良莠不齐,原因在于高校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处于摸索阶段,传统金融教育毕业的学生青睐于在正规金融行业就业,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心存疑虑甚至偏见,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显然,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巨大。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还在科研立项、论文选题、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创业、高校金融教育的学科点申报、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前景可期。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跨界金融,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业务模式的细分和产品之间进行内部整合。互联网金融也正在逐步通过用户、大数据和场景的互动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整合运作。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整合实现了不同行业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在空间和深度上的拓展。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金融业务、营销和管理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等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等金融教育实践来看,金融、计算机及营销和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培养,忽略了跨界知识的构建,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分业培养”的理念和当前互联网金融“混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冲突,需要解决“并轨”发展问题。其次,传统高等金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相对成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远远走到了学校教育的前面。再次,互联网金融教育强调“长尾性”。与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正好相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服务80%的小微客户,推广的是普惠金融的理念。但在传统金融教育中关于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的相关课程几乎从不开设。消除“教育偏见”达到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教育平衡,更加注重“长尾性”仍然任重道远。
三、结语
高等金融教育承担着为金融行业输送急需人才的重任,也是社会和家长的关切所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制高点,需要高校金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金融学知识,理解金融业务的原理,掌握信息化技术并能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因此,主要的启示有如下几点:(1)注重学科交叉,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3)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产学研”的合作,树立“干中学”的务实求真精神。对此,高校金融教育是有优势的,要秉持开放理念加强彼此合作,使研究向应用转化。(4)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注,引入相关课程。此外,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高发的背景下,高等金融教育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适时向社会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民众规避风险的能力,达到普及金融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小铭.浅析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6(23):313.
[2]杨竹清,张超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高等教育金融的启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6(5):82-88.
[3]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4]谢水园.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大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89.
[5]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6]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93-95.
[7]刘变叶.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5):1-5.
[8]张超,李梅,丁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5(12):18-19.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理财;利弊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的联系
传统理财在观念上与现财观念便存在一定差别,传统理财观念中对于资金的流动关注较高,哪些资金流动性高、稳定性差的一般不被大众所信赖,所以传统理财一般更加趋向于信任具有国家保障、政府支持的金融企业或产品。因此传统理财大部分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达到理财目的,也有通过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进行理财的方式,但由于其存在风险性,且风险因素较高,所以一般不占据较大份额。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理财基础上形成的新的金融行业应用技术,其以互联网结合信息处理的技术优势提高金融行业信息处理效率,相较于传统理财中的银行,在理财成本上更低,也更加具有社会影响力与冲击力。所以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理财两个角度上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业务开展与绩效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不仅是金融行业内技术的创新,也是金融行业整体性的创新,是促进金融行业升级与进步的一大措施。所以在互联网技术与新型技术手段不断成熟与发展的当下,传统理财行业需要积极转变经营方式与理念,可结合互联网金融形成新的、综合性的经营方式,为金融行业形成新的发展渠道,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的利弊分析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与劣势,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的发展都形成一定局限性,而金融行业与金融市场、金融环境的发展不可停滞,所以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受到极大关注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中多种金融手段的应用效果。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分析。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相结合而得来的,在网络化环境普及率较高、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广泛的当下,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有效结合能够让更多人认识金融行业,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诞生本身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其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形成较高的客户黏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信息的获取与信息处理、分析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其相较于传统理财、传统金融手段在多样化信息的获取中具有便捷性,能够快速获得海量信息资源,应用于金融环境中,形成信息的集成与分析,从而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有利信息资源,给互联网金融形成良好推动力。另外,互联网金融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性,其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多种产品,并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形成支付服务,这种不断地创新方式吸引了当下许多分式,在用户普及率与用户服务上都较高,从而也形成了较高的客户黏度,能够不断吸引用户。最后,互联网金融采用的是线上经营模式,其在规模上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所以规模较大,边际成本较低,盈利也更为便捷,能够发掘许多零散用户,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信息集成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投资方案或产品。并且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不断更新与完善的基础上也不断实现创新,这能够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优势,为金融行业形成更多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金融的劣势分析。互联网金融依靠的是互联网环境,其凭借着互联网环境的多种优势,在及时性、便捷性与广泛性上都得到了保障,但也需要注意到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局限性因素,其可能影响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例如互联网的隐私性保障、网络环境法律约束力、政策保护力等,在这类因素上,传统金融模式提供的保障更高,安全性更强,而互联网金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自身的缺陷与不足,避免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劣势造成互联网金融劣势的扩大化。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在互联网金融获得良好发展优势时,其参与者增多,金融主体也不断增加,许多中小企业以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家,在资金实力与风险管控能力上较差,这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风险影响,更会造成大众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不信任与质疑。传统理财的优势分析。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在应用多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应用了传统金融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去粗取精。这实际上也告诉我们,传统理财尽管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重视减弱,但其本身依旧是存在许多优势的,其在长时间历史的洗礼在保留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这是互联网金融需要学习的地方。传统理财的优势在于其资金管理与信用影响力两个方面。传统理财在方式与措施上都具有实体性,人们对于自身的理财资金看得见摸得着,且类似银行理财等都具有良好的信用度,给大众建立了信用品牌效应,在政府信用支持与政策监管的基础上,人们对于传统理财的信任度是较高的,而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流向与资金管理能力并不被大众所认识,其没有公开化、透明化,这就形成的一定的发展局限。另外,传统理财的经营模式经过了长期的变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具有稳定性的经营模式,其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给传统互联网金融借助金融行业形成了很好的风险管控经验与管控质量,很好的保障着大众投资理财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传统金融行业中,类似银行其在自身资本上是比较雄厚的,能够形成良好的资本保障,大众在以传统理财方式进行投资或理财时更具有保障。传统理财的劣势分析。传统理财之所以与现代金融行业、理财模式相区别,证明其存在许多劣势,而这些劣势造成传统理财的现代化模式不深入,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或环境。首先,传统理财在创新性上不高,相较于互联网金融能够海量收集客户需求与信息资源进行更新替换,传统理财在金融业务、理财产品上的更新并不及时,造成其发展的滞后性。其次,传统理财在规模上较为集中,忽视了零散用户,也形成了较多局限性。传统理财以线下模式发展,其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客户沟通与理财分析上也需要面对面交流,这实际上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失去了便捷性,从而造成许多客户的流失。最后,传统理财忽视了现代化市场的需求,没有与市场相结合。传统理财建立于金融行业基础上,其通过满足用户理财需求形成金融市场与金融环境,但现代化市场更加需要融合,传统理财一味重视自身发展忽视市场需求,没有与现代化理财观念与方式相结合,造成其脱节于现代化市场需求,难以形成良性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理财的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化金融行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趋势与理财观念,其结合了现代化市场对于金融环境的需求,形成了需求性的融合,收集了许多原本不参与理财的零散用户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形成了新的金融环境与市场,既扩大了金融行业的发展面,也提升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优势。相较于传统理财,互联网金融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其不如传统理财具有较高的信用保障,在资金、信用度与风险管控质量等多个层面还存在不足。因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二者间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金融价值,给大众形成新的理财理念,为金融市场形成新的发展契机,更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影响与冲击 创新
一、互联网金融相对于商业银行在融资方面的优劣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是通过一种非抵押、低成本、便捷的信贷模式来解决企业与个人的融资问题的。当前互网融资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一是纯中介型,此种融资方式在投资人借款出现逾期时,不承诺垫付本金和利息。它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成本和运营风险。二是逾期垫付型,此种融资方式在投资人出现逾期时,将由平台垫付本息。三是第三方担保型,此种融资方式将坏账风险进一步转嫁到第三方。四是数据支撑型,此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借助于外部数据从而摸清客户的还款能力等情况,此种方式也是四种当中较为成熟的。而和传统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相比较,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的优势主要在于:从平台方面来看,收集用户数据相对方便,能更好的从中匹配出信誉较高的投资者;从客户方面来看:需要的时间较少,且不需要抵押物或担保,贷款成本较低。
(二)互联网金融的劣势。反过来看,虽然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多极具诱惑力的优势,但是其体制相对不是很成熟。首先,国内的信用机制的建设还需要提高,平台在融资过程中往往依靠的都是有限的网络抓取数据,这容易造成大量的成本消耗。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影响
(一)使商业银行支付功能的弱化。支付结算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正在遭受着互联网金融韵强有力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等优势,产品更新换代的平率较快,能适应新的商业模式,这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是一种持续、强力而又全面的挑战。
(二)对商业银行本身融资格局的冲击。互联网融资的出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直接和间接的融资业务形成了替代效应,互联网融资在服务个体和小型公司方面因为其便捷的特点而具有优势,小型公司往往因为其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互联网融资往往是他们更好的选择。再者,互联网融资的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多元化的借贷模式,也会对商业银行的融资格局进行冲击。
(三)对商业银行贷款类型与模式的冲击。目前,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出的例如蚂蚊花呗、京东白条等服务,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的信用卡业务和贷款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这些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扩大其业务,包括通过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等方法,加上通过自身数据系统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也会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面临着挑战。
(四)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金融超市等几种,第三方支付通过大量交易数据,个性化的设计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有着更安全、更高效、低成本等众多优势;P2P网络借贷则具有资金优势,通过资金的不断循环来扩展业务;金融超市则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与传统的金融行业包括商业银行的本身业务进行交流与融合。
三、商业银行应对冲击的对策
(一)吸取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加强交流,优势互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并不能真正替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以,互联网金融需要的是弥补和延伸商业银行无法触及的劣势部分;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做的是应用互联网金融的较为领先的技术和模式,实现经营模式的更新升级和一些产品上的创新;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需要成为“伙伴”,而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商业银行需要吸取互联网金融在数据积累和挖掘方面的优势,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降低交易成本。
(二)加大自身产品的创新,进行积极性调整。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中,传统的商业银行必须要做的就是加大自身产品的创新,能跟上互联网金融的脚步,只有有了创新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到顾客。可以在产品中加入虚拟化的因素,同时使产品变得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方面紧跟其步伐。商业银行在大方向上需要做出积极性的调整,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挑战本身也是一次机遇,只要能够找到实现模式更新的方法并发挥自身长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就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
(三)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稳定自身客户。商业银行想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中稳住阵脚,就要发展互联网支付业务,这也面临着第三方支付的挑战与合作,但是,第三方支付本身也是有自身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支付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空间。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支付机构,要合理利用第三方支付来加强传统金融与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同时这也能加强支付信用与安全方面的管理有效性。方便快捷的新兴支付,是金融业务的核心环节,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这个核心环节,来获得新的客源,使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篇6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 互联网金融 挑战 机遇
2014年,同志提出“促M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理念;2015年,同志再次提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观点[1]。互联网金融持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其所带来的影响巨大。在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鲶鱼效应”中,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企业开始改革,互联网金融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深入分析金融改革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推动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进程分析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资金被分流。垄断状态被打破,传统金融行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金融所造成的冲击,即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进行改革,其是金融改革的推动者。金融市场化首先需要利率市场化,由于我国一直针对利率进行管制,通过设置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设置一定幅度的浮动区间。利率管制存在多方面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效率有所下降,导致揽储机构以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模式,金融创新受到极大的制约。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资金配置效率提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到途径更为流畅。一直以来,我国都在摸索利率市场化的途径,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使得该途径得以加速。
打破金融垄断是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具有国资背景,民营资本往往难以涉足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使得传统金融垄断局面被打破,其正是金融改革的关键性进步。通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开始自主从事金融方面的业务,比如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以及苏宁易购“任性付”等信用支付业务,互联网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金融模式,独立涉足金融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火热,加速了金融改革,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挑战与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倒逼金融改革,然而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全新的金融业态,有关监管体系本身还不够成熟,金融改革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体系稳定与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挑战。首先,互联网金融对应的应用技术还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当前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本身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创新时期,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均在互联网中实现业务操作,然而相应的配套措施显然无法跟上我国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针对技术层面来看,安全技术当前仍旧缺乏统一的标准。其次,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进行更新。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引入到互联网金融中,这就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更新自身的服务意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然而,针对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从业队伍来说,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再者,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企业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更新。要想实现良好的监管效果,有关部门必须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纵观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最后,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有待完善。互联网金融价值创造的形态本身与传统金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虚拟化的金融业务成为主要形式,因为当前在立法方面存在的缺失,导致监管部门在面对金融诈骗、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的时候没有法律参照,难以进行有效执法。近年来关于互联网金融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足,使得上述类型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法在早期发现[2]。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在鼓励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相应的风险控制。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空间机遇,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为基本的功能,供需双方对接只能够通过两种金融中介,其一是商业银行,对应间接融资方式;其二则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对应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上述两种融资方式对资源本质与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交易成本非常高,需要涵盖金融机构薪酬、利润以及税收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其流程更为便捷,融资成本也非常低。获取客户能力机遇,互联网金融具有极为显著的聚集效应,“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更为接受的一种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并且传播效果更为理念,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响应。成本拓展机遇,正如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在具备成本优势的同时,其本身还不会受到区域方面的限制,比如当前涉猎金融行业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其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方面要比传统证券企业、商业银行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能够进行更好的成本优势拓展,比如理财产品、基金等产品的购买,互联网企业在流量入口方面的优势则显著强于传统金融企业[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改革的加速,而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正确应对金融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抓住金融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机遇,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稳定发展,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海霞,赵鸿鑫,雷茜.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4,16:3-6.
篇7
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但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缺乏金融监管和准入机制,造成管理混乱和无节制的扩张。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如逃避网上贷款平台,破产、到期未兑现等,消费者更加关注互联网的金融风险。传统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控制的能力。
二、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
互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一种新的金融商业模式。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包括网上支付、网上借贷、股权融资、网络基金营销、网上保险,在线服务与在线消费等。
传统金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国有企业支持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基金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最后贷款人。传统金融是建立它的基础之上的。面对国内外新发展战略因素,风险监管、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化,一直是传统金融业面临的难题。面对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即互联网金融盛行的现状,调整业务规模并逐步发展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相比于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学的一次创新,也就是说不依赖金融机构,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和功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致力于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行业的产能过剩,相关产能过剩企业,获得了大量过去传统金融的信贷支持。在转型期,商业银行风险增大,商业银行的银行网点减少,未来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这将是非常困难的。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冲突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通过信息技术可随时随地实现资金的借贷、支付转移、财务管理等,具有低成本高速度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传统金融机构相关的金融服务,如电子商务,移动操作平台等,传统金融运作压力加大。这个比较优势是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竞争的基础,这是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
网络金融是一场金融领域的技术信息革命。从传统的金融领域内部结构来看这是一个挑战,使互联网金融得以超越传统金融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传统的金融通过减少资金供给和需求,以自身的信誉对债权人、债务人提供担保以降低风险。然而,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金融采用网上虚拟平台对贷款人的信息进行收集,以降低违约的可能性,根据数据分析对风险进行补偿。在默认情况下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这会给交易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传统金融没有信息的优势,传统金融作为人的作用将大大降低。“新金融中介”理论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存在的基础,它一直是新金融机构的载体
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整合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开放性、互动、平等与合作,以及通过积累用户经验数据,可以用来重建市场、用户、产品和价值链。传统金融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落后于网络金融,传统金融也有一个大的组织框架,从创新实践中获得资金需要一系列的批准和并且没有时间限制。但传统金融有很大的客户和资本的数量基础,与产品有关的风险反馈、更新、创新经验等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比拟的。因此,稳定运行的传统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优势,网络金融具有实时创新性和反馈性,可以重建市?觥⒂没Ш图壑盗矗?但这些都是在传统金融的支持下才能得以进行,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可能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和相互融合。
互联网金融使得传统金融模式从离散金融发展到持续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连接良好的金融服务工具,互联网金融代表着金融体系的未来。依赖产品的和服务连续性;客户反馈、数据收集是及时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应用适用于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金融服务的价值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借助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传统金融中的风险控制――网络金融不断改善自身运行模式。
篇8
一、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
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本质、作用及其蕴藏的风险是规范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前提与基础。
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跨界从事金融服务,也包括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开展的金融服务。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金融业务。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较注重风险管控,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开展金融业务正向效应多、风险事件少,因此目前舆论争论和关心的其实集中于狭义的互联网金融范畴。
第二,应当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互联网金融整体上符合现展潮流,天然具有普惠金融基因,可以较好地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资本需求,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比如,一些从业机构依托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好地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服务不了、服务不好的“长尾”客户的信贷需求,有效支持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三.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件全部“嫁祸”于互联网金融。目前出现的大量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一系列风险事件,实质是披着P2P借贷、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是伪互联网金融。例如,“互联网+集资诈骗”其本质是集资诈骗,不能等同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不等于互联网金融,其本质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只有“互联网+真正的金融服务”才是互联网金融。因此,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风险案件就简单地否定互联网金融。当前对伪互联网金融进行打击和专项整治,将有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有助于营造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四,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因此,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具有金融固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属性,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还具有一些特殊风险。具体来说,一是存在“长尾”风险,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对象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长尾”人群,而“长尾”人群的金融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往往相对薄弱。二是网络经济具有“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特性,不可避免会出现前期“一哄而上”,后期大批企业因竞争失败而退出市场的情况。三是互联网金融具有“混业”、“跨界”的特性,各种业务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能够随意组合,出现产品“混业”、平台“混业”乃至集团“混业”,这也容易产生隐蔽性更强、传染性更高的金融风险。四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基因”不同,传统银行机构一般风险意识较强,讲究“稳健经营”,而互联网企业创新意识较强,追求“客户体验”,风险意识和内控管理相对较弱,若放松监管容易产生风险隐患等。
二、如发展互联网金融
为了趋利避害,使互联网金融纳入规范发展、健康发展的轨道,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根本,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以客户的真实、合理需求为动力,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技术优势、社交网络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成本优势等,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实现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反之,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脱实向虚”,演变成为拉长融资链条的“金融掮客”和民间高利贷的“网络升级版”,不仅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健康发展,甚至会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
第二,要加强外部监管。在立法制规层面,要在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抓紧制订出台相关法规,尽快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无监管、无门槛、无规则”的状况,对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形式、准入门槛、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和处罚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在监管协调方面,鉴于互联网金融具有跨界、混业的特性,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合力,避免出现“三不管”地带;另一方面,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的监管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业态种类繁多,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还应加强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协同,明确职责分工。在监管手段方面,各监管部门不能停留在用“土的”、传统监管手段上,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管理。
第三,要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行业自律是行政监管的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持,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应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如果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得好,行业发展有序规范,监管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反之,则会迫使监管部门强化监管刚性,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措施。因此,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并与行政监管有机结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发展至关重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己于2016年3月25日正式成立。要充分利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的契机,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并推动形成统一的产品标准、行业服务标准以及数据统计标准等,引导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篇9
新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商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可以在法律方面弥补对互联网金融制度建设的不足。建立健全完善的商业银行系统,并将互联网金融模式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帮助实行互联网金融系统。
关键词:
新金融;商业银行
一、新金融模式带给传统金融的挑战李海燕
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迅速,且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发展而来的互联网金融给传统的金融模式以及零销售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对信息处理、资源配置等影响重大,我国专家提出了互联网模式,由于移动支付的产生以及社交网络的发展等,产生了互联网模式,使得企业能与不同于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电子商务产物和以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产物最显著的产品就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金融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电商平台消费者和供应商信息,为满足要求的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金融市场因为数据的应用能解决供求双方的信息问题从而有了新的中介。但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因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缓解而削弱,新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中心,传统金融模式以商业银行为中心,这两种模式会造成极大的挑战,金融领域也将得到发展。
二、比较分析新金融和传统银行经营
(一)新金融的优处
1、快捷支付清算
互联网电子技术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依靠,又以电商为平台,联系双方,把传统的现金支付、支票汇票支付转变为了移动支付。支付宝、余额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加快了小额资金的快速流动。支付速度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而提高了。
2、更加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
互联网收集整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信息,资源需求方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迅速地找到供给方,在这过程中不仅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使得市场范围更大、更广。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让市场价格更加公平,也更具竞争性,在此基础上也完善了市场资源的配置,能让资源得到合理科学地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潜力无限的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以高端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了庞大的数据,根据已有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对方的信息,由此评估双方的信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但为合理评估交易双方的信用提供了依据,而且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风险管理,给企业提供了较大的保障。
(二)新金融模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难以保证信息安全
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身是以巨多的数据为依托,降低时间、交通成本等,帮助交易双方随时随地完成合作。但互联网金融模式也是一种大众模式,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且个人信息容易被第三方盗用。为了利益,互联网企业有信息泄露的风险,这样导致个人信息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企业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合理经营,保证信息安全。
2、不完善的法律保障
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几年才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对其的管理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善和健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管理和控制,国家相应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但这些都只是适用局部的法律。要更好地整顿、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国家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制定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
三、新金融和商业银行相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模式的冲击更大,其业务被互联网金融瓜分。但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不足,商业银行的垄断模式等,传统商业银行被互联网金融模式代替是不现实的。
(一)联通分割的金融市场
近几年,余额宝、百发百赚等支付、投资方式的建立使互联网金融市场更加丰富,也使得社会小额资金流动更加快速,且这些支付、投资方式面临的都是中青年群体,这类群体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并且他们自身就与互联网金融息息相关,互联网金融将这些小额资金汇集起来成为巨额财富,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力量。但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对余额宝等的不信任、风险的厌恶和对政府的强大信任等因素,他们坚持银行存款,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消化吸收的“蛋糕”。互联网金融市场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商业银行也会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从而形成金融市场分割局面。互联网金融吸收年轻人的大量闲散资金,而商业银行吸引中老年人存款。
(二)传统商业银行进军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并不会无动于衷。为了与像支付宝这样的电商产品竞争,中国各大银行也逐渐地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例如中国银行的活期宝,工商的薪金宝等。传统商业银行学习互联网金融优势,以交易方式更便捷、快速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运行能力。
四、关于新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
现在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平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出现时,我国政府也要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去保障互联网各环节的合法运营,并且利用规章制度规范、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二)商业银行积极转变,加入互联网基因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抛出银行版互联网金融产品,但明显趋于劣势,产品新颖、市场占有率等都不如互联网金融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结合互联网因素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实现转变,将互联网金融因素与自身实际优势相结合,更好地面对挑战。
(三)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密切合作
商业银行要认清互联网发展趋势,并转变自身态度,积极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二者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挖掘出能更适合市场,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体系效率,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电子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可以创造新的金融模式,商业银行稳健运营可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竞争,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行业高效、稳健地发现。
作者:李海燕 单位: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分行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 传统银行 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各种金融创新业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也就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金融模式,即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传统银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更是促进了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激烈竞争,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业金融模式的对比
1.1互联网优势
操作平台方面的优势。一般情况下,传统银行金融模式的多数业务主要是客户到银行的网店的实体操作,所以在这些金融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客户本人必须亲自到银行或者券商的营业网络点进行办理。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其能够为每一个客户提供自助化的金融管理通道,而目前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将金融超市开到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中,这样客户就能够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实现降低理财成本和财富管理的目标。
信息传导方面的优势。当传统银行获得投资企业,尤其是微小的企业信息成本较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的成本,其收益和成本不匹配,并且银行在获得投资企业的信息后,金融机构还需要再次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这样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另外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增加企业信贷的风险。而在互联网金融下,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客户在交易中将会留下许多的信息,这样在信息搜索中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人力和时间等成本,而且还能够满足信息需要,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在信息处理中,云存储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储存的稳定性。
支付方式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支付方式主要是有现金、信用卡以及票据等,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都是以移动支付方式为基,企业机构以及个人都能过在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实施存款以及证券登记等业务办理。同时现金和证券等金融资产的转移以及支付等业务都能过互联网进行办理。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其不仅具有交易安全、方便快捷、费用低等优点,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小额支付下产生的贷款转转不方便等问题,另外,其还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互联网交易欺诈风险,进而有效保障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1.2传统银行业的优势
征信体系方面的优势。征信体系又被称为是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其主要是为了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信用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征信系统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进而达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对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因为征信系统的指标是银行信贷业务审核中重要的信息,所以征信系统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具有极大的帮助。
但是互联网金融作为法律规定的非金融机构其无法加入征信体系中,更不允许使用征信系统中的信息,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开展信贷业务中将会产生诸多的风险,从而导致线上和线下的信息更新和交换受到制约。
传统银行具有特殊地位与权力。传统银行业历史悠久,其在国家相关政策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权,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无法取代的。举例说明,目前传统银行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其在政策的传导以及市场的调节具有极大的基础性作用,只要银行发行货币以及控制通货膨胀的职能存在,那么传统银行体系就必须存在。另外,从金融体系的功能上分析,由于互联网金融没有货币的创造功能,所以其不能再市场中流动。互联网金融是否可以上述几个方面突破,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支持,另外还取决于社会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监管当局的态度,所以互联网是无法代替传统银行业的。从上述多方面综合分析,目前互联网金融所采用的交易媒介与传统银行没有区别,同时互联网金融仍是银行账户上货币资金。所以互联网金融只是对传统银行的补充和延伸,只是提高了传统银行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范围,因此互联网金融仍然需要以传统银行为基础。
2.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2.1创新金融战略,提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适应性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对银行金融模式创新带来了一定机遇,同时也更是为更是为中小银行和大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带来了契机。如果能够将这一模式进行良好的利用,那么在新兴业务上,完全有可能超过发银行,从而提高这些中小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毋庸置疑传统的银行业也会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对其市场竞争格局进行改变。目前已经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对于其单纯的做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不满足,因此非常期望能够凭借自身的数据信息积累和信息挖掘优势,将其业务扩张到信贷、供应链等融资领域,这样也就会和传统的银行业形成竞争模式,甚至还有可能会对银行物理渠道产生替代作用,从而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产生影响。
2.2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微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但拥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同时还拥有微贷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对微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可以针对此构建客户信息数据库和网络信用等级。在进行信贷审核过程中,那么其投资者也就可以参考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进行投资。一旦其贷款对象出现违约问题,企业则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对其信息进行搜集和,对其违约成本和投资者风险降低,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所以说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对传统融资方式进行改变,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交易成本。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金融中占据主要地位,其就通过为客户提供自动支付,账户,汇款服务,而改变了传统的银行业务。
2.3对银行业务渠道进行拓宽
客户是传统银行业的业务基础,借助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目标客户群进行相应的改变,目前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更倾向于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那么互联网在现代新型金融业务中的参与,更有助于对客户服务需求进行满足。因此传统银行如果能够改变其传统价值实现方式,同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大应用,那么不但有助于对其服务快捷性提高,同时还能够降低其服务成本,更能够得到大众的欢迎。原有的传统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模式将因为互联网金融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2.4通过价格交易,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其不仅可以客观有效的反映出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而且互联网金融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金融交易中,可以将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对资金借方进行报价,对贷款方可以依据对流动性以及风险等选择贷款方向,以实现双方交易的。但是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赖银行的基准利率指导,而应用在市场中寻找利率基准,这样传统银行就能够有效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势上进行判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
2.5削弱传统银行金融媒介作用
通俗的讲,在金融业务来往中传统银行主要是资金的“中介”。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将会削弱传统银行金融媒介的作用,进而使商业银行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详细真实的信息,同时还简化了交易程序,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从支付的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开展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能够为客户的提供收付款、转装汇款以及自动分账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代替了传统银行的支付业务。
3.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到来之际,传统银行虽然受到了极大冲击,但影响并非不可化解。只要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就可以寻找到自身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出路。
3.1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后,由于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阶段,其仍然存在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信用身份认证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不能形成对接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风险。传统的银行可以借这个机会,逐步完善自身的信用评级机制,从而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吸引那些对风险持较为敏感态度的客户。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传统银行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建立一套新的风险防范体系,以此加快互联网金融同商业银行的融合进度。
3.2不断完善反馈机制
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做到金融创新机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还应该具备反馈机制,也就是说,必须构建产品创新评价机制;将“以客户为核心”银行创新理念树立起来,坚持“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客户服务”的原则,并将综合效益与市场评价当作衡量金融创新的重要依据,对产品创新实施动态改进。首先,必须从质量与数量两领域,对顾客有效需求力进行辨识与评价,尤其是银行分行对客户潜在需求进行充分挖掘的能力;其次,必须构建产品后评价机制,应该从投产产品后的收入、销售及客户反馈等对产品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再次,从质量与数量两领域,对银行总行对整合客户需求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银行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机制,根据银行投入产出具体情况判断市场可持续性与产品盈利潜力,以此为银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3.3转变管理模式,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首先,传统银行业应合理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会计信息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构建传统银行业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平台,以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另外,传统银行业必须加大对客户隐私保护的管理意识,推行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这就需要银行在日常的管理中强化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监管培训工作。定时定期监管银行所存储的客户信息,这种监管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深入客户中,以客户为中心,征询他们的建议,采纳更加有利的监管办法,消除客户信息外漏的情况。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必须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各种数据信息,构建人性化市场细分、客户管理体系,并在数据集中的条件下进行深层次数据挖掘,把数据集中产生的技术优势转变为传统银行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此外,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并完善金融信息保密制度、信息应急处理制度,提升整个金融信息体系的预警、检测及应急处理功能,促使其实现自我恢复,降低系统的技术风险,确保整个金融业务体系长时期运行。
4.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银行带来了冲击,但也为传统银行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银行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传统银行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探索和完善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合适的经营模式,完全可以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追求进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建超.互联网金融浅析[J].时代金融,2014,(11):56-57.
[2]李妍.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商,2013,(16):145+144.
[3]张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影响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360.
[4]费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分析[J].商,2014,(2):207.
[5]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 (5):86-8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