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管理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管理定义

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流;知识推送

一、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被认为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资源并且是关键资源。尤其是现在知识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的态势,面对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人们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知识的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什么是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将课堂中的知识管理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知识的运作效率。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潜在的知识,管理信息的流动,让需要者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快速采取行动。因此,课堂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促使沿着它的6个阶段进行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课堂知识管理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意味着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管理,而且包含管理新增加的知识,以及对旧知识的挖掘和整合。

二、知识流

虽然知识流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知识的流动却早已伴随着各种社会过程。在已有的对于知识流的刻画中,Hai Zhuge定义知识流为: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或是知识处理的机制。而Max H.Boisot认为,知识流是一个解决问题、知识扩散、知识吸收和知识扫描的过程。Micheal K.Fung等人试图用专利数据来衡量知识流的强度。李凤云认为,知识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碍的。

知识流的结构包括知识流的知识节点(KN)、知识流的拓扑结构和知识流的内容。知识流与其他流一样,都是在各个节点间的流动。但是,知识流还有着自己的特性:一是非递减。知识流在流动过程中,从前一个节点到后一个节点,各个节点的知识量不会减少。二是难规划。资金流、物流等会在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下流动,但是知识的获取途径很多,知识流会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流动,造成了它流动路径的难以规划。三是多变性。知识流网络的拓扑结构复杂多样,知识流在多路径的网络环境下,流动的路径难以规划,而且不同的路径下的流动知识流到达不同的节点也可能触发不同的新知识。四是大潜力。知识流是无形的,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的流动会带动知识的创新的传播,通过对知识流的管理与控制,可以挖掘出它的巨大潜力。基于知识流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知识的流动描述清楚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尽量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达到对数字化知识更好的管理。

三、基于知识流的课堂教学知识管理的总体框架

基于知识流的数字化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整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知识库、知识管理平台以及用户群(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知识管理的总体框架

知识库与知识管理平台进行知识之间的双向传递。知识管理平台主要由教师来操控,主要进行知识的管理策划、管理组织与绩效评估。学生既可以从知识库中调取信息,对知识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迅速、准确并适量地获取知识,对需要的知识进行转化,进行适当分析、挖掘和推理,最终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也可以将反馈信息发送到平台,教师对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后,将知识库中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并再次放回知识库。

在知识流的传递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与策划帮助学生将显性知识和经显性化的隐性知识以适当的形式保存起来,并且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共享和交流将知识动态化,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传递。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将知识进行最终状态的评定,以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小结

随着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迫切需要促使人们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如火如荼。课堂中能否正确运用知识流,把知识管理视为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至关重要。课堂中的知识在流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与知识节点自有的知识相互作用,从而激发产生新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知识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它是知识再创新与再集成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陈锐.公司知识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陈华,张明林.提升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技术知识管理系统模型[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74-78.

篇2

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1 档案人员在信息化建设前置参与业务标准制定

检察机关的档案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工作,许多门类档案的形成要经过数个部门、多人之手。例如,诉讼档案的形成就要经过审查批捕、审查、立卷等几个环节,从材料的来源看,既有公安机关移送的,也有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形成的,既有向外界调取的,又有内部形成的,呈现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和材料收集的广泛性。所以必须注重抓好每个环节材料,才能保证卷宗材料的完整、齐全。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近年来,虽档案工作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限于信息技术局限检察业务的复杂性,现有的一些制度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求,而显得相对滞后;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只能管到部门内的档案内勤,而对于档案重要的生成检察业务人员,档案制度还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很多业务数据信息到归档环节时,数据是不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需要的,大量过程元数据信息没有被归到档案部门。这就提出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将档案规范管理的业务要求,在检察院业务信息化系统中进行设定和体现,避免不完整或不规范的归档信息的产生,加强档案部门对于前置业务环节的监督机制,对档案材料形成过程的控制力需要加强。

2 业务软件在设计规划需考虑档案业务各类需求

往往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困难重重。

列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些业务系统只考虑了当前年度机构代码的使用要求,每过一段时间就在原有机构代码上做调整和替换,修改替换的内容也没有完全备案留下痕迹,业务系统只考虑自己系统数据不出代码解释问题。没有考虑接收这些数据的档案系统,3到5年以后,如何去解析这些机构代码的问题。

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修改较为随意。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结合检查档案业务特点,业务系统建设从底层数据库设计、到代码规范,都要考虑到档案的业务需求,并形成书面的业务规范规则文件。

3 检察机关档案数据需要制定行业档案业务标准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状况是:检察院机关内,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兼容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检察机关档案信息规范化方面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也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虽明确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定义和归档要求,但缺少指导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特殊专业档案(如检察机关档案)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不完善。这势必造成各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数据标准、格式不统一。

检察院各种信息管理软件繁多,各信息软件之间数据接口困难,档案信息难于共享。以我院诉讼档案管理软件为例,目前档案部门正在使用的软件有四套:单机版的管理软件一套、老的办案系统软件一套、新的办案软件一套、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一套。这些软件之间没有数据接口,档案信息无法共享,但各个软件又独立完成档案管理的不同职能,档案工作人员要重复输入数据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制定出规范标准,各软件按照规范进行数据沟通交换,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于软件研发单位来说,避免的多次重复开发数据接口的麻烦,同时也能提高业务系统建设效率,减少信息化建设人员时间,直接减少预算费用。

虽然现在国家和高检院还没有出台档案信息化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因此而止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问题上,需要我们主动配合上级检察机关开展调研,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为检察机关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要求提供参考意见。

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1 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安全性最为重要

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纸质档案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每一份档案都是一个孤本,在频繁调阅、复制利用的过程中,纸质载体受损后会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无法继续利用,造成档案资源的严重损失。尤其是历史档案,其原始记录性、唯一性决定了其具有更高的价值,但由于当时的纸张质量、管理水平及保管年限的原因,历史档案信息更显珍贵,因而保护档案、保护档案信息资源成为档案工作人员关心的问题之一。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扫描,将纸质档案复制为数字化图片,通过网络提供借阅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纸质档案的调阅,延长纸质档案的保管寿命,而且可以实现档案信息异地备份,从而实现对纸质档案的保护。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化加工现场监控管理,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和控制,如加装摄像头进行录像监控,如不允许将食物和饮水带人数字化加工现场等。

2 需要加强档案数字化人员的培训

对于档案数字化,大多数从事多年档案工作的同志来说,还都是一项新技术工作。保障档案数字化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队伍,单单靠数字化外包给专业公司,不能彻底解决数字化过程中,体现出检察机关特色的内容来。为适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必然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外出走访学习和培训,提高档案人员对于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和业务能力,鉴于检察档案业务人员手头案子多、整理案卷工作繁多的情况,应注意引进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档案干部队伍,重点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能力提高,形成能够驾驭

和控制档案数字化业务工作的骨干,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3 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有长短期规划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长期来说,需要从数字化档案保管的长远的角度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短期规划要定位在对软硬件的改造、对库存档案信息化和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步入正轨这三个方面上来。

合理定位于对每年形成的档案数字化的进度和范围,对于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归档接口需要特别重视,年度归档文件的电子数字化程度越高,以后存量档案需要数字化加工的内容就会越少,避免旧账未还,新账又出的情况。

需要整理出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范围,将有限的数字化预算用在最需要的方面。硬件的改造添置符合档案信息化要求,超前购买超大的数据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空间闲置是较为浪费资金的行为,因为存储硬盘的销售价格每年都在降低,可按照需求分年逐步增加数据硬盘。软件建设方面,尽可能统一协调各部门数据相关的软件系统的字段要求,同时在引进或设计档案管理软件时,尽可能达到数据兼容性好、数据接口完备的要求;对库存档案信息化加工要加大档案数字化扫描、对档案信息著录以及对档案网络化建设的力度;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步入正轨,就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工作固定下来,作为对档案部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4 检察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建设思考

篇3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着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着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着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着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着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着、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

、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 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篇4

摘要:本文着重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的角度来论述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受众的特征以及受众与文本的相互关系。在网络兴起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探析受众的主动性。受众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具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潜力。通过对目前网络编辑现状的分析,找到受传双方"供"与"求"的良性互动,试图借此探析网络新闻编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操作技巧。

关键词:新闻路标 超文本链接 认知负荷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播学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媒介形态的不断变化和重新整合,信息传播体现出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性的特点,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同时受众的非线性思维在新技术的庇护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网络传播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传播方式,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又一个单一个体的相加,而是多个复合个性相加的整体。尼葛洛庞帝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大众传媒将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受个人信息的系统”。[1]具体来说,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数字化的传播内容。数字化是互联网传播存在的前提,这一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二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迅达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速度飞快,信息来源广泛,制作信息便捷。所以新技术和网络使突发事件和连续性事件在网上传播变得更即时。

三是传者与受众关系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中,受众可以通过新闻组、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粘贴、编辑、链接。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话语的权力。互动式传播肩负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和自由的召唤力,新技术使受众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交流形式的互动性和交流意义的互动性。这种“虚拟化的个人传播”不仅对传统媒体产生一定的震荡,同时也是对传统的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反叛和融合。[2]

新技术赋予受众一些主动选择权,同时也使得受众失去一些“方向感”。当网络阅读新闻时候,受众一边享受着新技术所带来的解构的乐趣,一边又困惑着如何处理如此繁杂庞大的信息。作为网络新闻编辑,应引导受众的选择权,让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不是被分散。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做到既能保护受众的自主性,又能引导受众选择的自主性呢?从技术上来讲的话,工效学和计算机科学已经为优化链接提供了很多实质的有效的改进方法。但是在文本编辑的时候,网络新闻编辑整合信息时候方式也能有效地减少受众心理负荷,降低冗余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首先,网络新闻的的版式设计要符合受众的视觉规律。网络新闻在形式呈现上要注重“视觉中心原则”:受众接触版面时,首先感知的是以下两方面:一是版面中最具有刺激强度的部分,如图片、标题、色彩等;二是版面各局部所组成的复合刺激,即版面的整体外貌。

其次,将新闻类别进行细分化。为了提高受众阅读效率,在网络新闻编排时候运用了更多的非语言编辑符号。大胆的运用色块做文章题目背景,运用杂志排版风格的网页设计,大胆的划分版块,鲜亮的色彩作栏目框线或者使用动态标题。

最后,版式的稳定性能培养受众的心理定势。当类别分明版块、标题、题花等设置好后,就尽量保持版式的稳固性,给受众形成一种视觉的稳定性。稳定的版式便于受众简捷有序地识别和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1.超链接优化

超文本结构形态是网络文本的最大特色。超文本呈现的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和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规则和顺序,其内涵不仅包含信息由早期的文字扩展到视觉、听觉和触觉媒体,还包含了多媒体超文本。受众的思维是立体的、发散性、跳跃式网状的。那么如何来引导受众不再迷路呢?

解决这个问题,对网络编辑来说,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平面思维、线性思维,更要拥有超文本思维――一种发散的、非线性的思维。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实践表明,新闻信息是通过不同级别层次的网页链接来表达的。优化超链接设计既需要网络编辑的精心设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减轻受众的心理认知负荷,让受众像依靠路标一样,依靠网络“路标”。超链接的层级划分好,做好受众浏览历史记录的技术支持,一旦受众迷路,便可重新回到始发地,依据每一次超链接的历史记录,实现受众尽情游逛之后的迷途知返。

2.内容的整合

现在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图片比视频、文字更迅速的传递阅读情感。网路新闻编辑要把握好图片、文章、视频的分配比例和安排的位置。坚持做好版面设计的美学原则:平衡、对比、统一、韵律、动势。一个完整的重大新闻,不仅要及时滚动新闻,图片还要跟上文字的表述,视频还要做好现场的展示,这样才能让受众在阅读中多维度的感受新闻现场。

总之,相信随着网络新闻技术和管理发展日趋成熟和稳定,类似受众“迷路”、信息冗余、阅读低效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更为先进的解决,同时还要求网络新闻编辑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才能最终实现网络新闻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9.第104页,

[2]马芝丹.“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野下探析微博的消费文化”[J].文学界,2010(3).

[3]zh.省略/wiki/%E8%B6%85%E6%96%87%E6%9C%AC

[4]baike.省略/view/543390.htm

篇5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内容

1.1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简称3DUGIS)是指能对城市区域内空间对象进行真三维描述、可视化和分析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套完整的GIS 系统,它不仅具有城市三维虚拟景观浏览功能,让用户在真三维的仿真城市中进行漫游和飞行,还具有以下功能:

三维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三维数据入库、质量检查、坐标转换、空间和数据查询以及与其它系统数据的无缝转换等功能。三维场景交互,是指对场景中三维对象交互地进行三维空间浏览、选择、查询操作。三维空间分析,主要包括根据三维场景中的地形和模型的几何特征,进行基于模型或者场景的三维空间量算、通视分析、日照分析等三维空间分析操作。

1.2.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分为影像数据(DOM),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简称3DCM),场景数据和二维基础地理数据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其主要包括了数字高程模型DEM,三维建筑物,三维高架道路,三维树木等。场景数据,是在三维场景中,尤其是在精细场景中为了美化场景而添加的小品模型,如座椅,垃圾箱,路灯等。二维基础地理数据,是主要用于系统二三维联动查询和分析,为系统提供二维基础地理信息支撑。

2 城市GIS 三维可视化建模

三维城市模型包括许多类物体如:道路、水系、地形、建筑物等,其中重要的两类是地形和建筑物。

2.1 数字高程模型 DEM

地形的可视化是研究DEM 的显示、简化与仿真等内容,其中DEM 是三维地形模型显示的基础数据,它是根据采集的绘图区域地形等高线及重要的线性图形数据,按一定的曲面内插算法拟合生成的。为了建立较高拟合度的规则DEM ,可以采用初插和加密两步进行。初插获得适应精度的DEM 规则格网,可作为进一步内插的控制基础;通过加密内插,使得经细化的模型面元保持平滑过度与吻合,加密的密度决定了生成模型描述地形的精细程度。为此采取对绘图区域的高程模型用多种精度表示,通过不同的加密内插处理生成多个不同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

2.2 城市三维建筑物模型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研究中,对于城市建筑物,人们不仅关心其外形的描述,而且,要求知道其几何结构。目前,建立城市三维建筑物模型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解析摄影测量;2)数字摄影测量;3)基于现有地形图和其他资料;4)激光扫描测量等。其中解析摄影测量技术目前被认为是精确度最高的手段之一。

2.3 城市三维场景的建模

目前三维场景的建模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如Multigen等,来完成建模过程静态的三维场景,建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根据应用的需要,选取合适精度的数字化高程数据、人文景观特征数据、航拍或卫星、遥感照片等。

2)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简化、格式转换等,最终形成精度一致的高程数据与人文景观特征数据,作为以后三维建模的基础。

3) 生成特征物的三维模型,如道路的加宽、湖泊的平放等。

4) 三维特征物与地形的整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直接将特征物贴在地形表面上;在生成三维特征物模型后,再选取地形点来生成整合模型。

3、三维空间对象的可视化表达应用

3.1城市三维建筑物景观图的生成原理

1)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建筑物的几何描述信息包括方位信息和专题描述信息。几何方位信息用地面空间的三维坐标来表示,专题描述信息则包括组成该建筑物的点、线和面信息。各种建筑物的三维坐标(包含高度信息)可以用摄影测量、现有2D GIS数据库、数字/模拟地形图、建筑设计资料、实地量测等数据来源中获取,影像数据在使用前要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格式的转化、图像质量的改善、影像金字塔的生成以及影像的正射纠正与镶嵌等。

2)参数设置

在用OpenGL绘制三维景观模型和进行纹理映射前,需要设置相关的景观参数值。这些参数包括光源性质(镜射光、漫射光和环境光)、光源方位(距离和方向)、颜色模式(索引或RGBA)、明暗处理方式(平滑处理或平面处理)、纹理映射方式等。

3)模型构建

根据建筑物的底部多边形(多边形各顶点坐标已知)以及建筑物的高度,使用OpenGL中的有关几何建模命令进行城市建筑物的3D模型构建。

4)纹理映射

纹理映射就是把纹理图像粘贴到模型的表面,从而获得真实感效果的景观模型。纹理图通常是正方形或矩形的,实际上纹理数据是一个枚举数组,这些数据由R、G、B、A数值构成,在纹理数组中的单个值称为纹理元素(简称纹素)。OpenGL的纹理映射只能使用在RGBA模式下,在颜色模式下是没有定义的。用OpenGL函数进行纹理映射的基本步骤为:

a)定义纹理:用glTextlmage2D*()函数说明所映射的纹理内容。其中包括纹理数据的指针、纹理的大小、纹理的类别(灰度或彩色)等。纹理中的每个纹素的数据可以由1~4个元素组成,表示常值或RGBA值。也可以利用多重映射,把纹理定义为许多不同的分辨率。此外,当建筑物的纹理坐标在有效范围之外时,纹理映射可以包括纹理的边界值,边界值能够把多个纹理图像光滑地粘贴在一起。

b)指定纹理的应用方式:在将纹理粘贴在建筑物表面时,可以有三种方式:

一种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纹理颜色作为物体的最终的显示颜色。这种方式称为移画印花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纹理图像直接绘制到建筑物表面,就把印花图案直接印到建筑物上一样;第二种方式就是使用纹理调整建筑物模型的颜色,这种方法对于获得纹理同光照的结合效果是非常有用的;最后一种方式是利用纹理将纹理颜色同建筑物的颜色相融合。指定纹理应用、映射方式使用函数glTextparameter*()、glTextEnv*()。

c)激活纹理映射:在绘制场景前必须激活纹理映射,可以使用glenable()和glDisable()打开和关闭纹理,变量GL_TEXTURE_2D表示打开二维纹理。

5)视口变换

视口是指计算机屏幕中的矩形绘图区城,它用窗口坐标来度量,反映了屏幕上的像素位置。视口相对于窗口的左下角。视换的目的就是将三维空间坐标映射为计算机屏幕上的二维平面坐标。视换用函数glViewport0实现,视口的宽高比通常等于视景体的宽高比,否侧视口内显示的图形将会发生形变。根据视换后视口内每一点的交换后的z坐标值,OpenGL可以自动实现消隐功能,使得靠近视点的目标能够折挡远离视点的目标。由于外形各异的建筑物的点、线、面信息的组成方式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建筑物的三维重建而言,采用一个通用模型来表达各类建筑物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但是,根据按一定规则排列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推演出对应的专题信息。这就要求将建筑物按照其几何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分别对每一类建筑物采用一种几何数据棋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并且适合于建筑物的三维表达。

3.2房屋的几何模型表达

下面将对几种典型的房屋类型给出其用于三维可视化的几何模型,并对复杂建筑物的三维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1)用于平屋顶房屋的几何数据模型

平屋顶房屋是目前城市建筑屋最为常见的房屋类型,其屋顶为一平面,可以用一个平面多边形来表示。

2)用于人字型屋顶房屋的几何数据模型

人字型屋顶房屋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屋类型,它的底部为一矩形,屋顶呈人字型,由于屋檐各角点的高程值理论上是相等的,因此只播需用一个高程值来表示。

3)用于屋顶带山墙的房屋的几何数据模型

屋顶带山墙的房屋其底部仍是一个矩形,但它的屋顶形状与人字型屋顶不同,两侧各有一个山墙,房屋屋檐处的高程值和房屋屋顶处的高程值的表示方法与人字型屋顶的房屋相同。

4)复杂房屋几何模型的表示

对于和上述三种类型迥然不同的房屋而言,则需要根据其外形特点分别定义各自的数据模型,如圆形屋顶的房屋、尖屋顶的房屋等等。而有些房屋尽管其总体外形与上述三种不同,但是它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上述类型相同的单个房屋,这样就可以用多个房屋的组合来表示一个复杂房屋。采用这种方式时,首先要求在获取房屋数据时就需要对复杂房屋进行分解,分别采集单个典型房屋的数据;其次需要解决另外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单个房屋之间的公共部分的无缝拼接。

6、应用前景

城市三维可视化GIS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城市交通、地质、测绘等领域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的工具。②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个进行决策和市民参与决策过程的有效工具。③为环保部门提供了进行城市噪音、热辐射以及污染扩散分析的工具。④在通讯领域可以使用3D数据计算电波在城市环境中覆盖范围以达到

最佳基站布设。⑤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建立施工区域的建筑物的真实模型,以方便建设规划。参考文献

篇6

一、知识管理引入

知识就是以文字或语言的形式保存的信息资源与人头脑中具有的经验思维的综合。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以可见的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包括员工个人长期积累的技能、技巧、经验等。隐性知识不具有可见性,也不容易规范地表达和分享,难以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往往隐性知识的价值更大。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力求将隐形知识显性化,使知识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本,并利用这种资本形成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IBM公司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对知识加以有效地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从而改进和提高个人、部门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生产力和技能素质。国内有学者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创造、储存、分享、应用、更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战略以及经济多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可见,知识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信息化手段,其内涵已经超越了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范畴,其真正价值在于对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形成企业价值。

二、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

1、知识管理以知识为依托。知识是有价值的信息,能指导人们开展价值创造的实践活动;而知识的识别、获取、整理等过程,环节众多,作用机理复杂;同时,知识在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形式起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知识的基础管理,确保在一个组织体系内知识可以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知识的基础管理是整个知识管理的前提和知识创造价值最初的任务。

2、知识管理以管理为关键。知识管理突出其管理的特性,即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帮助组织实现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共享。同时,把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生成管理、积累管理、应用管理和交流管理”。通过这四个环节的管理,使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相结合,以基本方法和规律指导企业开展智力资本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资源规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进而把企业中信息、流程和人三大关键因素有机联结起来,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和创新。利用知识提升企业效率、创造客户价值,实现知识、管理和人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知识创造价值”效率的提高。

3、知识管理以价值创造为基础。知识管理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就是为了真正实现知识增值。所以,知识创造价值是知识管理对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变革的基础要求,将会促进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使企业真正将知识转化为重要的经营资源。

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于1990年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在文章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在这之后,众多的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伦纳德・巴顿的观点是,核心竞争力是“使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是一种行动能力;是一个组织长期形成专有能力,从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我国学者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是由能力及能力构架与层次组成的一个两维知识系统。程杞国和王秉安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它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总结我们发现,这些基于不同视角表述的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之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认定则是一致的,并一致认为作为竞争优势本源――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擅长的且能比其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能力。同时,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独有的,竞争对手没有或有,但在水准或能力上也难以企及。

2、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充分的用户价值,能给公司顾客提供根本性和实质性利益与效用的能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能给顾客创造实质性的价值或效用,才能被顾客认可,才能超越竞争对手而获得超平均利润,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3、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的无形资产,是支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能力,是企业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正常运作,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竞争对手的发展,企业必将遭遇淘汰的命运。

四、依靠知识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DorotnyLeonardBarton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四种尺度:员工知识与技能、物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员工知识与技能和物理技术系统是作为实体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是作为过程的知识,相互结合正体现了“知”与“识”的统一。GaryHamel在其与A.Heene主编的《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一书的序言中提出,“毫无疑问地,一种核心竞争力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这里的隐性知识包含技能知识与人力知识,显性知识包含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由此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印上了“知识”的烙印,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知识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实体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的成长协调系统,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企业运作中的难点。我们认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理解和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是企业发展战略所选择的重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论是否易于被别人所模仿,首先必须是企业本身所特别擅长的,企业可以据此获得市场准入证,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用此来换取生存的资本。一个企业会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唯有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战略所选的重点。网上零售巨子亚马逊自己所确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定位是高科技产业,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零售业。因此,在亚马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软件工程师,亚马逊的品牌创立和令人不可思议的营业额高速增长都是由高科技带来的。这就是亚马逊的核心竞争能力,也是亚马逊的发展战略重点。

2、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沃尔玛是同业中最早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最早使用条形码,最早采用EDI,最早使用无线扫描枪的企业。这些投资都使得沃尔玛显著降低成本,大幅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尽管信息技术并不是沃尔玛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它却是沃尔玛成功的必要条件。沃尔玛的秘诀在于,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化了资本核心价值,保证了沃尔玛的竞争优势。

3、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必须与时展相一致。凯马特在20世纪六十年代率先进入折扣销售网,成为当时美国的第二大零售商。凯马特在传统营销的方法和策略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甚至至今仍是营销教学的典范。但是在进入八十年代后,凯马特没有能够继续把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因而丧失了竞争优势。与沃尔玛相比,所有的IT技术的使用上基本都落后10年,应该说这是凯马特衰亡的关键原因。显而易见拥有旧的、没有与时俱进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

篇7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空间数据 ; GIS ; 数据计算

0 引言

   人防工程也称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随着数字技术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已开始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处理空间数据及其有关各种城市信息的管理模式,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化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平衡、科学决策等起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开发基于GIS的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以城市地理信息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防工程信息进行管理。不仅适应了人防建设信息化、正规化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达到快速反应,符合战时指挥自动化的要求。

    1. 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根据人民防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GIS技术、组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基于网络的人防工程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建设主要采用以下技术路线:1)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软件在微软.net平台下,运用ESRI公司的ArcGIS Engine9.0组件进行开发。

    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 管理。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对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管理,空间数据以Geodatabase的形式存放于服务器上。非空间数据以普通2维表的形式存储在其他数据库表空间中以方便维护与管理。3)建立竣工测量机制,研制开发数据维护、更新模块,实行基础地形数据和专题数据的维护与更新,保障系统数据的现势性。

   1.2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空间分析的基础是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的属性信息,利用分析模型实现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人防工程数据库结构。人防工程数据库的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便于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应用, 既要满足市人防办管理部门的需要, 又要满足区一级建设、管理部门的应用需求;要便于人防工程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因为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依赖于空间数据结构。

   2. 数据的处理与管理

   2.1系统数据体系

    城市人防工程数据量大、类型多,从数据原始属性来看,系统所需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等。其中,空间数据可进一步分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人防工程专题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是系统进行空间地理定位的基础,主要用于人防工程数据的空间定位及基础地理环境信息的显示,包括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基本注记及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专题数据则是为了满足城市人民防空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信息。

    人防工程专题数据按照实际数据组织形式可分为4类,即规划修建的人防工程、正常使用的人防工程、待报废的人防工程和已报废的人防工程。按照空间形态可分为点状人防工程( 如防空警报器) 和面装人防工程(如防空地下室)两大类。对于每一类人防工程分别定义相应的出入口和通气孔等数据图层。人防工程的属性数据主要有工程建设单位、建设时间、管理单位、建筑面积、工程结构形式、埋深、工程战时用途、工程类型、防核能力、设计年限和报废时间等。

   2.2 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贵州某人防办存储着全市人防工程的各类数据,其中早期的数据大多以纸质的形式存储,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现在竣工的大部分工程项目的设计由计算机辅助完成,部分工程保持有相应的电子文档,这些文档大多以AutoCAD的dwg文件存储,并存储有空间坐标。对于纸质图纸可以1:2 000,1:500基本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实地修测后,以扫描数字化的方法转换成电子文档,并通过数据转换、数据拼接、数据检查等环节后,存储于Oracle数据库中。对于AutoCAD等电子文档,则只需通过数据转换、坐标转换、数据拼接、数据检查等环节后导入数据库中。

   3. 系统功能设计

   3.1系统用户管理

   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管理。根据系统的需要可灵活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各角色可灵活地分配不同的用户权限。此外,还设计有申请功能,当用户感到自己功能不够时可以向系统管理员进行网上申请。

   3.2系统数据管理

   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数据检查:对拟入库以及已入库的数据给出检查报告及处理办法,确保整个系统数据使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数据录入:包括对系统各类专题数据库的添加、编辑修改等操作,便于对数据库实时进行更新与维护。

   3)专题数据编码:通过给各类专题数据赋相互间嵌套的编码值,实现拓扑结构的自动挂接。

   3.3图层管理:

   实现对各图层数据的显示控制、叠加顺序控制、显示颜色、模式设置、显示比例尺控制等功能。

   3.4日常浏览查询

   包括下列功能模块:

   1)视图操作:包括图形的缩放、平移、视图回溯等功能。

   2)快速定位:包括依据图号、坐标、道路名、道路交叉口、地名等

   多种方式查询定位功能。

   3)图形、属性间双向查询:实现从图形到属性, 从属性到图形的双向的、可视

   的互动。

   4)条件查询:提供多字段组合条件查询, 以及SQL语句的查询。

   5)多媒体信息查询:对各专题数据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热链接, 实现多媒

   体信息的显示浏览。

   3.5统计计算

   对各类人防工程依据空间分布(如各行政区、街道、社区等)和工程属性分类(如战时用途、工程类型、防核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计算, 生成专题统计报表和各类统计专题图,并对各类统计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生成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同时将统计结果打印输出或生成交换文件输出。系统对统计计算设计了灵活的接口,用户可以对统计项进行灵活的定制,以满足不同类别统计的需求。

   3.6空间分析

   1)警报器的覆盖范围和新建警报器的选址分析在图面上根据不同的警报器类型和功率标识出相应的覆盖范围,找出警报器覆盖的盲区,辅助新建警报器的选址。

   2)缓冲区分析:选择要素,这个要素可以是点 、线或面,根据指定的缓冲区范围生成缓冲区,可对缓冲区内的各类专题信息进行分析比较。

   3)断面分析:可以显示任意一点人防工程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可标识出工程的断面情况、地面埋深等信息。

   4)最优路径分析:可分析出从某一点到另一点的最短或最优路径,制定最佳的人员疏散方案。

   5)人防工程载负量分析:通过叠加人口信息、城市功能分区、行政区划等信息,分析人均人防工程的占有量和人防工程的空间分布密度,掌握人防工程的载负量,辅助人防工程规划与建设。

   3.7人防工程管理

   包括人防工程规划管理、新建人防工程管理、在用人防工程管理、在建人防工程管理和报废人防工程管理等。

   3.8应急预案

   辅助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对人口分布密度、人防设施分布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给出人员疏散路径和位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模拟显示。

   3.9成果输出

   系统成果包括各类统计计算指标和专题数据。为方便用户,系统内置了若干标准图、表以供输出。同时,系统支持Word,AutoCAD等格式文档的输出。为了防止大范围数据导出导致的数据泄密,系统对导出的计算指标进行了权限控制,对图形数据的导出限定了导出范围,并做了日志记录。

   4 结束语:

   城市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适应当前信息社会中管理现代化、城市信息化的需要,对于办公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推动作用;同时,需要随着政府网络建设的发展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修文群)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化城市建设指南北京: 北京希望出版社,2001.

   [2]、王风山,周先华,朱万红,等.基于GIS的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10):74-78.

   [3]、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常设机构税收管辖权税务管理税收对策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从事数字化数据处理和传送的商业活动,包括通过公开的网络或非公开的网络传送文字、音像等。截至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约1.9亿,4000多万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额约为450亿美元,1999年猛增至2400多亿美元。预计2001年将增至3500亿美元,200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2003年将增至13000亿美元。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只有1000万,其中直接从事商务活动的只有15%。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潜力。据预测,我国的上网人数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至2004年,将增至4000万。这将大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对传统贸易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传统税收原则、税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下述特点:1、全球性。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没有国界,也就没有地域距离限制,电子商务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使企业发展空间跨越国界,不断增大。2、流动性。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不必在一地建立传统商务活动所需的固定基地。3、隐蔽性。越来越多的交易都被无纸化操作和匿名交易所代替,不涉及现金,无需开具收支凭证,作为征税依据的帐簿、发票等纸制凭证,已慢慢地不存在,这使审计失去了基础。4、电子化、数字化。电子商务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传统的实物交易和服务被转换成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和交易,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传统税收原则的运用,并给税务管理带来困难。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概念和原则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其特点,对税收概念和税收原则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难以适用

在现有国际税收制度下,收入来源国对营业利润征税一般以是否设置“常设机构”为标准。传统上以营业场所标准、人标准或活动标准来判断是否设立常设机构,电子商务对这三种标准提出了挑战。

在OECD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中,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只要缔约国一方居民在另一方进行营业活动,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等,便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这条标准判断在电子商务中难以适用,如果一国管辖权范围内拥有一个服务器,但没有实际的营业场所,是否也构成常设机构呢?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为了维护其居民税收管辖权,认为服务器不构成常设机构;而澳大利亚等技术进口国则认为其构成常设机构。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如果非居民通过非独立地位人在一国开展商业活动,该非独立地位人有权以非居民的名义签订合同,则认为该非居民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是否构成非独立地位人呢?各国对此也存在争议。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主任奥文斯认为,若ISP在一国以外,而通过它进行的活动,在该国范围内,则不应将其视为常设机构;如果在一国范围内,但ISP客户进行活动只是其正常业务的一部分,那么,该ISP也不成为常设机构;只有当在一国的ISP活动全部或几乎全部代表某一非居民时,该国才可将ISP视为常设机构。

如果一个人没有代表非居民签订合同的权利,但经常在一国范围内为非居民提供货物或商品的库存,并代表该非居民经常从该库存中交付货物或商品,传统上认为该非居民在一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中,在一国范围内拥有、控制、维持一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贮存信息、处理定购),是否构成常设机构呢?美国与其他技术进口国就此又存在意见分歧。

(二)电子商务的所得性质难以划分

大多数国家的税法对有形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和无形资产的使用都作了区分,并且制定了不同的课税规定。然而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商可以将原先以有形财产形式表现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来提供,如百科全书在传统贸易中只能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生产、销售、购买百科全书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购买。现在,顾客只需在互联网上购买数据权便可随时游览或得到百科全书,那么政府对这种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应视为提供劳务还是销售产品?怎样确定其所得适用的税种和税率?

此外,税收协定和各国税法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有不同的征税规定。例如,非居民在来源国有营业利润(即出售货物所得),只有通过非居民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取得时,该国才有权对此征税。而对非居民在来源国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报酬,来源国通常只能征收预提税。但目前电子商务使所得项目的划分界限更加模糊,因为商品、劳务和特许权在互联网上传递时都是以数字化的资讯存在的,税务当局很难确定它是销售所得、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如软件的销售,软件公司以为,他们卖软件,从理论上说正如卖书一样,是在销售货物,这是一种货物销售所得。然而从知识产权法和版权法的角度看,软件的销售一直被当成是一种特许权使用的提供。各国就如何对网上销售和服务征税的问题尚未有统一意见。

(三)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难题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

其次,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目前各国判断法人居民身份一般以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为准。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此外,电子商务还导致税收管辖权冲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并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并坚持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比如通过互相合作的网址来提供修理服务、远程医疗诊断服务,这就使得各国对所得来源地判定发生争议。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促进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功能的完善化和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操纵转让定价从事国际税收筹划更加得心应手,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逃税的机会与日俱增。如一些国际避税地,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址,并宣布向使用者提供“税收保护”。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发源地,则基于其自身利益,明确表态要加强居民税收管辖权。因此,地域税收管辖权虽然不会被抛弃,但其地位已开始动摇。

三、电子商务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影响税收原则的同时,还给税收征管的具体工作带来一些难题。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国税收征管对策难以跟上其步伐,这将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因此在研究电子商务影响税收原则、概念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各国税收征管都离不开对凭证、帐册和报表的审查,为了确认纳税人申报的收入和费用,纳税人需要保留准确的会计记录以备税务当局检查。传统上,这些记录用书面形式保存。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电子凭证可被轻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电子商务还可以轻易改变营业地点,其流动性与隐蔽性,对税收征管造成极大的压力。

2.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跨国交易的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一些资深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业务,已经被数字化、电子化的电子货币,可以迅速将钱转移到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远距离支付。一些公司已开始利用电子货币在避税地的"网络银行"开设资金帐户,开展海外投资业务,电子货币的转移不易被监督,将对税法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3.电子商务为纳税人逃避税务稽查提供了高科技手段。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邮件、可视会议、IP电话、传真等技术为跨国企业架起了实时沟通的桥梁,跨国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轻易地就可以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成本"合理地"分布到世界各地。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也将轻而易举,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利用其在避税国设立的网站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和贸易,形成一个税法规定的经营地,而仅把国内作为一个存货仓库,以逃避国内税收。

4.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身份或交易信息的难度,税务机关既要严格执行法律对纳税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规定,又要广泛搜集纳税人的交易资料,难度很大。

四、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对策

针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OECD等许多国家和区域性组织,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对策。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作出政策反应的国家。美国财政部于1996年发表了《全球化电子商务的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以下税收政策:1、税收中性原则,不能由于征税而使网上交易产生扭曲;2、各国在运用现有国际税收原则上,要尽可能达成一致,对于现行国际税收原则不够明确的方面需作适当补充;3、对网上交易"网开一面"不开征新税,即不对网上交易开征消费税或增值税;4、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化居民税收管辖权等。199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互联网免税法案”,对网上贸易给予3年的免税期,并成立电子商务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国际、联邦、州和地方的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该委员会于2000年3月20、21日在达拉斯召开第四次会议,建议国会将电子商务免税期延长到2006年。

1998年5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132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日内瓦达成一项协议,对在因特网上交付使用的软件和货物至少免征关税一年。但这并不涉及实物采购即从一个网址定购产品,然后采取普通方式越过有形边界交付使用。

作为协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OECD早在1996年6月就着手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多次召开部长级会议对电子商务税收原则进行磋商。在1998年渥太华会议与1999年巴黎会议上,就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达成如下共识:(1)保持税制的中性、高效、确定、简便、公平和灵活;(2)明确电子商务中消费税的概念和国际税收规范;(3)对电子商务不开征新税,而是采用现有的税种;(4)提供数字化产品要与提供一般商品区别开来;(5)在服务被消费的地方征收消费税;(6)要确保在各国间合理分配税基,保护各国的财权,并避免双重征税;(7)在定义常设机构时,要区分计算机设备的硬件与软件,只有前者构成常设机构等。

五、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与管理的建议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还不突出,我国尚没有对付电子商务的税收规定。我们应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税收的影响,尽早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针对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的挑战,我们应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一是在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时,应以现行税收制度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二是暂不单独开征新税,不能仅仅针对电子商务这种新贸易形式而单独开征新税。三是保持税制中性,不能使税收政策对不同商务形式的选择造成歧视。四是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谋求全球一致的电子商务税收规则,保护各国应有的税收利益。

2.完善现行法律,补充有关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考虑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是先进技术的纯进口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尽管从短期来看,无须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但从长远来看,必须研究制定相关的税收法规,明确网络交易的性质、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等,在我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条例中应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

3.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实行电子商务后,企业形态将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虚拟的网上企业,因此,必须要求所有上网单位都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电子邮箱号码等上网资料,公司的税务登记号码必须展示在其网站上。实施税务稽查时,稽查人员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网站,来获取企业的信息是否与申报信息一致,以便及时对企业实行监控。

4.加大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和人才上改善监控条件,提高硬件的先进程度和软件的智能程度,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要提高稽查人员通过操作财务软件查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水平。建立备案、核算、代扣代缴等税收征管制度,开发自动征税软件等专业软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来鉴定网上交易,审计追踪电子商务活动流程,简化纳税登记、申报和纳税程序,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税收征管。

5.紧紧围绕银行资金结算这一关键环节展开税务稽查。目前,在我国通过网上银行,还未实现大额、实时、跨国资金结算,电子货币还未推行,电子商务法律不健全,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尚未确立。因此,付款手段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通过银行资金帐户往来情况进行税务稽查是当前对付电子商务的重要手段。

6.利用互联网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可在互联网上开设主页,将规范的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设置在主页中。纳税人通过计算机登录访问该主页,将需要的纳税申报表等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输入有关的申报数据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税务机关的电子信箱中,同时签发一封信件寄给税务机关,以确认该项申报的有效性。税务机关在收到确认信后,对电子信件进行安全性检查,然后转入税务机关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确认该项申报有效。

篇10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着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着,这些专着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着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着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着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着名的着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着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着。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着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着。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