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工程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工程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规划工作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生态城市”是 197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 届会议上”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中提出的。1987 年, 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雅尼茨基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式, 那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增长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 造成城市居民与自然日渐分离, 特别是在城市无节制的膨胀和人工设施高容量的聚集建设, 所产生的城市生态问题, 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因此,加强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改进工作的研究势在必行。

1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改进的认识

生态城市理念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只考虑城市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 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 而是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体现在城市具体的发展目标上就是既要达到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 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追求最大效益的社会经济目标、满足城市居民本身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还要形成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 建设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城市众多子系统之间保持高度的协调以求城市发展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性。

2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改进工作的原则

生态城市的结构在城市总体布局层面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结构、河湖水系结构, 还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绿地系统结构等, 以形成城市与自然交融的生态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摸清城市自然本底系统状况的基础上, 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及城市的开发容量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保证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主构架的连续性, 形成城市生态体系。这种连续性、系统性对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生态效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是城市生态设计的基础。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 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压力,但这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 人类应与大自然合作, 不应以大自然为敌。

(2) 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应把自然价值观带到城市设计上, 强调分析大自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机会和限制条件。

现代城市规划除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外, 用地大小、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气候、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制约因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改进工作的措施

城市规划设计改进工作,主要侧重于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设计的改进等方面。具体改进措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构筑城市――区域一体的生态大环境措施

生态城市理念是以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协调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城市――区域一体的生态大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曾经甚至现在仍残留有经济发展至上的思想,由此只重视经济建设,漠视生态建设,结果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恶果,因此要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就需要充分平衡与协调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并在规划的全过程中加强多学科、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通过优化规划方案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促进城市良性健康地发展。城市规划工作最核心的问题即土地使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应当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 区域生态系统出发,强化城市内部生态结构与区域生态格局网络的衔接,包括湿地空间与区域湿地空间的联通、水域特征的保存与延续、生态廊道的构建、以及城市防洪防暴和大气流动的生态流的控制等。

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必须在保证环境品质的前提下,坚持集约、高效地使用土地资源,进行适度有序的高强度开发,形成紧凑的城市布局。合理确定组团布局,依据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距离,采用组团式布局,通过生态廊道界定组团边界;强化公交引导,依托大运量公交系统引导土地开发,沿交通站点周围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倡导混合使用,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综合考虑土地使用、交通组织,通过平面和竖向的合理设计,减少土方挖填,实现高效的土地使用,创造丰富的城市景观。

( 2) 建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倡导空间节能思想实现永续发展措施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 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它包括自然风景、河流、森林、山体等的自然空间及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性构筑, 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城市景观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一系列城市子系统的综合协调,

空间节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如优化选址、朝向和布局以利节能,尽量减少体型系数以降低热损耗,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少热传导等。其次,采用节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智能建筑系统都可以显著节能。再次,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技术等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保护城市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如湿地、湖泊、河流等,更是实现生态节能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空间规划的控制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形成城市风廊、生态廊道等,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 3) 建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措施

城市的园林绿地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 城市绿地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本底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 应重视城市生态格局薄弱和缺失环节的弥补与重构, 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绿地廊道的贯通性, 不能把绿地作为城市实体布局之后的填空部分。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认识到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化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不利影响。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此外,建筑物周围的植物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周围空气质量,降低污染。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的绿色容积,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就目前来看,城市绿色容积率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首先,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对整个城市规划所期望的绿化效果来确定;其次,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绿化功能的比例来确定;再次,可以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来确定。在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中, 以城市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原则, 把街道绿地、公共绿地、单位绿地及大小公园、郊区林带和区域大范围的自然山水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充分发挥绿色生物系统的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保障城市生态机制的良性运作, 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促进城市和自然的和谐与共存, 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4)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措施

从根本上讲,生态城市理论的出现,源于对传统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批判,以及对新的、良好的甚至是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期待。

①加快城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对于城市工业结构升级,要分类指导。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资源型城市,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好资源、加工类产业的调整和转型工作。相对综合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应考虑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资源性城市,可根据城市发展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可以采用优势延伸模式,重点发展加工业主导产业;依托条件好的资源型城市,宜采用优势组合模式等。

②以低碳生态化为目标,实施城市工业空间转移和布局优化。城市内部,大城市工业可在城市功能分区规划下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可以进行三要素(研发、制造、销售)分离布局;中小城市优化工业空间发展,可在城市某一区域重点建设工业集中区,按当地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城市群之间的工业空间转移和优化升级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确保整体最优。东、中、西部城市之间的工业空间转移,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可建立一种技术转移为主导的结合地域优势的工业空间转移模式。

③以循环经济模式引导城市工业发展,为城镇化预留空间。要通过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构建清洁、循环的生态工业体系,政府要从多个角度提出合理的政策并加以实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基础,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认识,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改进的工作,将生态城市的思想、理念充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进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尤其是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将生态和环境因素同规划方案的制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优化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玉霞.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0(09).

篇2

关键词 生态城市社会有机体超有机体生态工程

当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甫一提出,便获得全球范围的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脚步从未停止过。那么究竟何为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由来,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不过从生态城市的概念上来分析其仅仅提供了未来城市的一个相对缓和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基于发展结果是理想状态上的。这种理想状态是理论上可以达到而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达到的状态。

由于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迎合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潮,其甫一提出,就受到全球范围的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概念提议上看,建设生态城市最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是它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意义较为接近广义上的社会变迁,广义上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指社会结构的变化,例如人际交往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或者社会基本价值的变化。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现象集合,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得越发强烈。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社会变迁可以分别划分为如下的类型:以规模的差异划分为整体变迁;以变化方向划分为进步变迁;按性质区别划分为进步变迁;按照人的参与程度划分为有计划的变迁。而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的社会变迁内涵则是大众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开始更加趋向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混合。

社会有机体论是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如果把社会当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模型或概念来阐述的话。一个有机体或社会的功能越专业化,那么其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文化、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的三个核心活动。因此,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功能,在理论上可以对其进行研究、建模和分析。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生物体与社会都在生长、发展着,这有别于无机界;两者规模的增长都意味着复杂性和各部分间区别性的增长;两者伴随着结构的分化,功能也在分化;整体内的各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其他部分;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一个小组织;整体的生命被毁灭后,其中部分还会维持生存一段时间。

超有机体是指一个由许多有机体组成的有机体系。这通常意味着这个有机体系是一个真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单位,在社会单位中社会分工被高度专业化,且个体无法独自长时间地生存,并且,超有机体具有自我控制性,不容易容易失去群体平衡或者被完全改变成不同的事物。超有机体的技术定义是“一组媒介,它们能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产生由集体支配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群体想要的”任何活动,它们表现出一种“分布式智能”形式的系统。其中,具有有限的智能和信息的个体媒介能够集中资源,以完成超出个体能力的目标。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其超有机体的特点并不明显。且并未被广泛承认。然而超有机体在控制论特别是生物控制论中是重要的。在生物中这种行为的存在对于军队和管理应用已经有许多影响。

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城市自身进化的形态。生态城市需要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生态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生态城市是指经济,社会,生态在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因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使生态遭受破坏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今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生态城市不是环保城市,要将城市的各项系统抬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时,应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生态城市中新的生态文明思想, 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

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即使是最先进的生态城市探索也只是停留在生态工程的层面上,但是这方面的探索留给很多我们宝贵的参考资料,人们在利用有机体概念的尝试生态工程设计的众多例子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活机器。活机器又称活的机器、生活机器或生命机器,它是一种废水处理的设计形式,以模仿湿地的清洁功能。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生态建筑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是一定的生态技术含量并不能表明这样的建筑就必然成为生态建筑,而不含有那些典型生态技术手法的建筑也未必就不是生态建筑,因为生态建筑的核心并不在于其硬件如何,而在于其内在的运行系统如何,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必须从总体上来衡量和评价。

毫无疑问,生态建筑是一和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生态建筑的概念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着内涵,其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建筑自古便有之,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迫地提起。

自原始社会以来,我们的祖先逐步发展着建筑技术来挡风雨、避寒暑、御猛兽、抗灾害,但人们从来没人真正在通过建筑本身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开来,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如暖通空调,人工照明等)使人们有能力将建筑和外部环境前所未有地隔绝开来,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过多地强调了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正是这一错误倾向,极大加剧了全球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也使我们自1981年《华沙宣言》以来愈来愈也不得不重视生态建筑这一复合名词。

千百年来我们把建筑描述成“凝固的音乐”,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建筑也曾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而被广泛接受,而今当我们从生态的观念来看待建筑时,一座生态建筑或一个生态建筑系统似乎更像是一个能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生命体,生态建筑应当能够和地球这一大的生态系统有良性的物质及能量交换,并融入其中。论文百事通

当我们谈及“生态”时,其实我们主要指的是“生态平衡”,那是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

我们知道建筑是为了改善和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建造的,是为人类生活和行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而生态建筑就是力求和自然界之间就资源和能源的输入、输出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动态的平衡。

显然,一座座单体的生态建筑是很难独自成立的,这是由生态和一概念的系统化内涵所限定的。故而,我们必须着眼于生态社区,生态城市,乃至生态社会的建设,从一个个子系统的建立到整个系统的形成,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一、关于“适宜技术”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中的技术含量有着明显的增长和专业化的趋势,具体到生态建筑更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态技术的生态建筑会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在很大强度上是依赖于技术的有效性。

生态建筑的涉及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技术也是多层次的,从目前来看有所谓“低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

眼下,“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热点,许多媒体和建筑师都热衷于这一话题,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将会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态建筑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显然未必。论文百事通

就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我们关于生态建筑工作的落脚点仍应放在“适宜技术”上,更不用说在我国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建造的大多数工程仍然是投资规模中等甚至较小的工程,要在这些工程上试用身价昂贵的“高技术”更加缺乏可行性。

但是生态建筑并不是一项可以等我们“万事俱备”才可以着手的工作,生态建筑的实施有着相当的迫切性。如果我们不从今天开始,不从手边仅有的工具开始着手,等到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将空留余恨和愧对子孙。

再回首我们身边,不用说“高技术”即便是“中间技术”,普及率又如何呢,又有多少被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的呢?显然,在我国现有的状况下,我们的生态技术与一味追求“高”“新”相比,更应重视技术的具体化,现实可行性及效率,重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就生态建筑的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适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中水利用,整体绿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

当然,与许多设计学科一样,在技术设计前有着总体设计和概念设计的阶段,众所周知,在概念设计中蕴含的偏差甚或错误,想通过后续手段来弥补将是极其困难和代价昂贵的。所以,我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首先重视总体设计、概念设计的问题。

要重视生态层次的概念,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按地理范围可以如分为四个层次,区域城市级、区级、地段级和建筑单体。建筑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地段级和建筑单体这两个层次。在城市设计中要和整

体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原则协调一致,确保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个城市生态链中的一个链条,能促进整个系统的生态效果。

要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总体设计中贯穿生态设计策略,为建筑单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催化生态建筑单体的生成。利用场地周边地理环境和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促进自然通风和降温,避开冬季风主导方向,避免不利风道产生;通过群体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创造良好的微气候,利用场地中的水体和绿化,调节微气候;通过建筑群体的组合,采用更适宜的结构方式,节约土地,发展地下建筑,掩体建筑,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在设计中通过新建的建筑物发掘出环境最优的生态潜能。新晨

二、关于常用的几种适宜生态技术

1.自然通风:近年来,每到炎夏高温季节,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电力紧缺的状况,以至不得不拉闸限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调的用量大幅提开,有调查表明建筑制冷能耗已占到建筑总能耗的10%-20%。而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补充新鲜空气。

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是风压和热压,通过建筑的平面和剖面设计制造出正压区和负压区,可以实现引风,导风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制造温差和加大进排风口高差达到造风的目的。

篇4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中的技术含量有着明显的增长和专业化的趋势,具体到生态建筑更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态技术的生态建筑会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在很大强度上是依赖于技术的有效性。

生态建筑的涉及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技术也是多层次的,从目前来看有所谓“低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

眼下,“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热点,许多媒体和建筑师都热衷于这一话题,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将会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态建筑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显然未必。就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我们关于生态建筑工作的落脚点仍应放在“适宜技术”上,更不用说在我国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建造的大多数工程仍然是投资规模中等甚至较小的工程,要在这些工程上试用身价昂贵的“高技术”更加缺乏可行性。

但是生态建筑并不是一项可以等我们“万事俱备”才可以着手的工作,生态建筑的实施有着相当的迫切性。如果我们不从今天开始,不从手边仅有的工具开始着手,等到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将空留余恨和愧对子孙。

再回首我们身边,不用说“高技术”即便是“中间技术”,普及率又如何呢,又有多少被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的呢?显然,在我国现有的状况下,我们的生态技术与一味追求“高”“新”相比,更应重视技术的具体化,现实可行性及效率,重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就生态建筑的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适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中水利用,整体绿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

当然,与许多设计学科一样,在技术设计前有着总体设计和概念设计的阶段,众所周知,在概念设计中蕴含的偏差甚或错误,想通过后续手段来弥补将是极其困难和代价昂贵的。所以,我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首先重视总体设计、概念设计的问题。

要重视生态层次的概念,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按地理范围可以如分为四个层次,区域城市级、区级、地段级和建筑单体。建筑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地段级和建筑单体这两个层次。在城市设计中要和整体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原则协调一致,确保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个城市生态链中的一个链条,能促进整个系统的生态效果。

要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总体设计中贯穿生态设计策略,为建筑单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催化生态建筑单体的生成。利用场地周边地理环境和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促进自然通风和降温,避开冬季风主导方向,避免不利风道产生;通过群体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创造良好的微气候,利用场地中的水体和绿化,调节微气候;通过建筑群体的组合,采用更适宜的结构方式,节约土地,发展地下建筑,掩体建筑,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在设计中通过新建的建筑物发掘出环境最优的生态潜能。

二、关于常用的几种适宜生态技术

1.自然通风:近年来,每到炎夏高温季节,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电力紧缺的状况,以至不得不拉闸限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调的用量大幅提开,有调查表明建筑制冷能耗已占到建筑总能耗的10%-20%。而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补充新鲜空气。

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是风压和热压,通过建筑的平面和剖面设计制造出正压区和负压区,可以实现引风,导风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制造温差和加大进排风口高差达到造风的目的。

在夏季常通过三种途径使室外热空气自然降温后再进入室内。一是通过建筑物周围组织的成片,整体绿化,二是通过在建筑物附近设置水体,三是让热空气通过引导经由地下空间再进入室内。

2.遮阳: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以上,但一定的遮阳措施可以使热通过量减少2/3。可见,适当的遮阳设计对于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通过量,降低室内温度是十分有效的。而且一个通过精心设计的遮阳装置不但是夏季可以遮蔽太阳辐射,在冬季还可以将热量带进室内。

目前常见的遮阳种类有绿化遮阳、活动遮阳、构件遮阳等,在建筑设计中使用频繁的遮阳板主要有水平、垂直、综合以及挡板等几种形式。

篇5

【关键词】绿色生态混凝土;循环经济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遵守可持续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建筑行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项目,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对建筑行业施工原材料进行绿化升级,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绿色生态混凝土是绿色技术的代表,已经在现代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认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改革升级奠定基础。

1.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

1.1绿色生态混凝土定义

目前,业内对绿色生态混凝土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1990年,日本著名学者山本良一根据既有混凝土发展现状,提出“环境协调性材料”概念,强调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尽量保持工程施工与现有环境的相协调。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又提出许多类似的概念,包括“生态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与生态混凝土概念相似的是绿色混凝土,强调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协调与自适应特性,重视生态建设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要求在现阶段的生态建设中,要保证能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保证自然的可修复与可调节。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定义为:这是一类特种混凝土,是通过材料研选、采用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具有特殊结构与表面特性的混凝土,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对环境的负荷小,能够主动改善环境;非再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高;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功能性。

1.2绿色生态混凝土特征

结合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分别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混凝土本身品质等方面判断绿色生态混凝土特征,其主要表现为:

1.2.1节约型特征

绿色生态型混凝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资源、能源的大量节约,有利于推动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当前绿色生态混凝土生产中,部分地区会通过工业废渣与碱金属化合物产生反应,获得碱矿渣水泥;而将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简化为“一磨”之后,即可通过无熟料水泥配置新型水泥。上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终达到节能目的。

1.2.2友好型特征

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友好型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与混凝土的和谐共生上。与传统混凝土相比,绿色生态混凝土能缓解环境负担,并积极改善环境。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在上海世博会上就采用了一种由粗骨料、水泥、特殊增强剂等材料和水搅拌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相比,该混凝土在质量、透水性能、透气性能中存在优势,使雨水能快速深入到地表中,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也进一步保证了会场卫生。

1.2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

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被认为是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基础。在传统资源生产中,人们只能无止境的从资源环境中获取资源,在使用后的混凝土被当做废物而随意排放,严重降低了原材料使用价值。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学者进行的积极探索,并提出了材料大循环理念,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材料大循环结构示意图

上述结构是材料大循环的基本结构图,从各点的分配内容来看,除了地球与废弃物外,每个驻点都代表着一种产品,能满足人类生产活动需要。但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废弃物终将会演化为一种产品,在通过一系列转化后被人们所利用,并转化为整个结构中的任意一点,这就是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发展演变。

1.3绿色混凝土加工模式

就绿色生态混凝土而言,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这种混凝土,能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利用固体废弃物,结合多种再生资源配置高质量混凝土,实现混凝土加工过程中的绿色无污染。

以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为例,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2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示意图

从该示意图中可发现,整个混凝土的生产、使用、废弃、再使用等共有6个环节,基本涵盖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内容。从该结构中可发现,实现混凝土生命循环过程的关键就是在生态设计角度分析绿色技术,并充分考虑混凝土废弃后的资源回收要求。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循环经济模式发现的可行性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一种经济模式,该模式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并通过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对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而言,其本质就是要实现混凝土产品的“绿化”,需要从生产、施工、使用、报废、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生态处理。结合材料过程工程学理论的相关内容,需要通过对单元过程进行优化重组,可以形成满足不同性能和使用要求的绿色生态混凝土的最佳生命循环周,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途径,就需要在现阶段的混凝土生产中,进一步联合生态设计、能源减化利用等,在循环经济的思维框架下建立绿色生态混凝土体系。

2.发展分析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再生混凝土是绿色生态混凝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要求设计人员在混凝土设计阶段就有意识的选择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当混凝土达到使用寿命后,能够以较低的能源代价回收,将原有混凝土材料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资源转化为新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实现混凝土资源的可再生生产。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先分析了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再结合循环经济对绿色生态混凝土做讨论。总体而言,绿色生态混凝土在未来省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应该得到推广与应用。对工作人员而言,要正确认识到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及循环经济理念对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影响,重视对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为获得更好的工程施工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久,艾红梅.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J].混凝土(理论研究),2009(01):6-11.

篇6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园林专业 课程内容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69-02

园林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而在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阶段,生态学相关课程所占的分量很小,通常四年中只有一门景观生态学或园林生态学必修课,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尤其是最基础的概念理论了解不多。因此,在针对园林专业的景观生态学课程设计上,首先应该突出基础概念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应加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过程和方法的讲解。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来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对该景观生态学课程重要程度认知不充分。园林专业本科生比较重视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而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理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二)生态学基础薄弱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开始讲授之前,学生对于生态学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另外,生态学很多理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用过程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如果学生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实例的讲解过程当中,就会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园林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对都比较薄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动力,认识不足。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景观生态学课程选择的教材比较单一,园林专业更多应用了园林生态学的相关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常富、陈玮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此类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更加偏向于城市生态系统和园林植物生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其中也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但是涉及内容很浅,而景观生态学最主要的内容为尺度、格局与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念,因此只以园林生态学相关教材来备课的话,讲授的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实验任务设计比较偏向于传统生态学,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园林专业的实践应用性。

二、教学改革探析

(一)强调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教材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教材当中绪论部分的内容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前沿和社会相关热点。而园林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领域相关的期刊报纸,比如《中国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landscape urban planning》《landscape ecology》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内容和理念比较新颖,有大量的城市热岛、城市空气污染、城市水污染、城市暴雨时节内涝灾害等城市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解决途径,可总结提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对于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增加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课程内容革新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本科生唯一的生态类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需要兼顾基础性和应用性。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景观生态学教材,比如周志翔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王云才主编的《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二类是园林生态类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和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第三类是传统生态学教材,比如宋永昌主编的《植被生态学》。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是在详细查阅了以上三类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后形成的,总体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划应用为主线,适当融合园林生态学和传统生态学的最重要的基础概念理论的讲解,比如对植物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概念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尽量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社会的需求。

景观生态学课程56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为16周,分讲述和实验两个部分,考察结果以考试为主。景观生态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种群及群落生态学基础、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物质环境、园林植物与水、园林植物与大气、土壤与园林植物、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讲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强调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在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部分主要包括景观格局、过程、尺度相关的基础概念理论,比如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斑块、廊道、基质、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等概念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等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和渗透理论等;种群及群落生态学部分主要讲授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密度、种群性比、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空间格局、种内关系及种间竞争和种间互利等种间关系,群落方面主要包括群落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群落的基本特征、关于群落的主要观点、群落物种组成的定性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的定量分析、群落多样性(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种间关联与生态位、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地下结构、年龄结构、群落的动态(群落演替、自然干扰与演替、群落的波动性、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概念理论;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部分主要从城市环境(环境的概念、尺度与类型、城市环境)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两部分来进行讲述;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环境部分主要包括光与园林植物(城市光环境、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温度与园林植物(城市温度环境、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等两部分;水与园林植物部分重点讲授城市水环境、水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调节作用等内容;园林植物与大气部分包括城市大气环境、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风与园林植物等几个方面;土壤与园林植物部分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与园林植物、土壤生物与园林植物、城市土壤特点、盐碱土与园林植物等四方面;城市生态系统部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部分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梳理出近10年的相关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对景观生态相关原理的应用实践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讲述。由于本课程多为基础性的知识,包括很多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传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因此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能够在将来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加以应用,增加实践当中的理性,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规划设计问题。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良好。

(三)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业调查,此部分实验的开展需要与教学团队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科研项目主要是关于城市景观异质性与城市环境气候因子耦合关系的研究,在研究的前期阶段可以将班里学生分组,在研究区域布点或者设置样方进行生态环境因子数据的获取,通过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参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大尺度项目的前期调研分析,例如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另一部分为计算机实践,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尺度差异,景观生态学侧重于大尺度对象的研究,而3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景观生态学领域,那么一些最基本的3S技术也是园林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比如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波段融合、栅格图裁切、景观解译等一些技术的操作步骤对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或者大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计算机实践部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知识。

三、小结

基于目前景观生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方式进行了阐述,着重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希望能为景观生态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提出新的视角。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是当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投身于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相关领域,因此景观生态学课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郑祚芳,高华,王在文,刘伟东.城市化对北京夏季极端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10):1689-1694.

[2] 张正栋,蒙金华.基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降温通道规划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3(6):1261-1267.

[3] 孙小莉,李生才,曾庆轩,冯长根.城市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4):73-76.

篇7

关键词 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税费

作者简介 刘世强,南昌航空大学学院讲师,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江西南昌330063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22-03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建立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框架都具有迫切的需求。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矿区恢复等实践探索中逐步演化并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及政策制定领域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仍没有统一认识,甚至有许多错误的理解,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生态补偿、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环境税费属于生态补偿的手段、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同义等认识上的误区,进而导致生态补偿政策因与传统环境保护政策与手段没有明确的政策边界而纠缠在一起难以贯彻实施,影响生态补偿政策目标的实现。生态补偿体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公平理念,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是针对现有环境政策无法解决的因生态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引起的利益矛盾问题。生态补偿的本质在于通过生态补偿实现对利益受损者所受损失的弥补,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生态补偿是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而不是替代,更不是全盘否定。要准确理解生态补偿的内涵,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补偿到底应该补偿谁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的核心问题――对谁补偿的认识存在明显分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方向性的理解和认识。第一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对自然主体即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是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应集中体现为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和法规、行政措施,对已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丧失自我反馈与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的反哺和调节机能的修复。第二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包括居民、农户、企业和区域政府在内的社会主体的补偿,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手段,通过借助一定的经济补偿手段在生态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之间进行利益调节和再分配。第三种理解是对前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生态补偿是一个包含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是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社会群体进行经济补偿,既包括对自然的补偿,又包括对人的补偿。

第一种理解从物的角度分析生态补偿的原因和目的,进而认为生态补偿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毫无疑问,人类过度利用自然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是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之一,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生态补偿并不是直接对自然生态进行建设和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补偿具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的终极结果是维护和促进自然资本或生态服务功能增殖,但是其政策机理是调节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策直接作用于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物,如森林、水源等生态要素。如果把生态补偿理解为对自然生态的补偿则与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同义,生态补偿将失去应有的政策含义和存在的价值,成为可有可无的概念;生态补偿不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污染治理的替代。第二种理解是从人的角度来分析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原因,从而确定生态补偿应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损耗过巨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造成财富在不同的环境经济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少数人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当地众多居民却承受环境破坏的恶果,可能导致,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应通过生态补偿政策使享有财富的一端承担环境破坏的责任,使生态保护者和生态环境恶化受害者的利益和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从而使权利与责任对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因此把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定位于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科学合理的,既对生态保护者和环境破坏者产生激励和约束,又与传统的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政策相区别。第三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社会属性的生态补偿实现自然属性的生态补偿,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目的与经济手段的统一。这种理解表面看似乎很正确,但实际上是赋予生态补偿两种不同的本质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仍被纳人生态补偿内涵的范畴之中,结果必然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政策上的偏离,生态补偿成了无所不包的环保利器。同时也把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混淆起来,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就是调整利益关系,自然生态自我补偿功能的恢复只是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退一步讲,在人类社会中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当然任何一项针对自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群体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都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也不例外。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是生态补偿。

因此,应当明确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的农户、城市居民、企业及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补偿,而不是对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建设、环境工程及污染治理本身都不属于生态补偿概念及政策范畴之内。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主要应由政府提供并无太多争议,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却因此多把公共物品理论视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进而认为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自然属于生态补偿。这显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把公共物品理论当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不合适,生态补偿并不是解决生态环境由谁提供的问题,而是解决环境利益上的公平性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主导方式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但并不等于所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公共支付都属于生态补偿。判断一项公共财政支付是否具有生态补偿的属性,关键还在于其是否符合生态补偿的内涵,即是否包含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调整的性质,是否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者实施了补偿。符合则属于生态补偿;反之

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体现了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中央政府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源头保护区建设中因承担额外环境责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居民、企业和当地政府而给予的公共财政支出属于生态补偿。而中央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财政投入因不包含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而不属于生态补偿。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生态补偿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中的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应是不同的。如果受益者与受损者属于同一主体,自己补偿自己,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如地方政府对在当地植树造林及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的财政支出则属于自我补偿类型而不应纳人生态补偿范畴。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应以生态补偿是调整环境经济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这一本质属性作为判断的标准。

三、环境税费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在2007年9月举行的第十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作出界定,阐述其政策框架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信贷、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但在目前生态补偿的研究及实践中,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等环境税费政策被纳入生态补偿概念之中,认为目前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环境税、生态税、矿产资源开发税、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都属于生态补偿的范畴,是运用财政、税费、市场等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尽管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在征收排污费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将生态补偿的重点主要放在生态服务领域”,但其本质上仍是认为排污收费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不作为目前的重点而已。

毫无疑问,生态补偿是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应有明确的政策边界;环境税费和生态补偿应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运行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税费强调的是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以内化社会主体经济行为的环境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成本,最终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产品消费和生产的减少或增加而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和破坏;环境税费制度有专门的征收目的、原则、功能、征收对象与范围、征收方式、理论依据,在我国已实施运行并不断完善。而生态补偿则是强调通过对因保护环境或环境破坏而遭受损失利益进行补偿,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激励和对环境破坏的制约;生态补偿在我国还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更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另外在资金流向方面,环境税费更多的体现为资金流人政府财政,其在支付方面具有多元性,可以用于相应的生态补偿,但并没有硬性约束,从目前我国环境税费的使用来看,用于生态补偿的比例非常小;而生态补偿则强调的是对环境经济利益受损者的资金支付,其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可能部分来自环境税费。因此尽管环境税费可以成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其本身并不是生态补偿。

四、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是否同义

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然而学界对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较多而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却鲜提及,且没有明确区分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很多情况把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视为同义而合为一体。甚至出现相同作者在两篇文章中分别界定的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实为同一含义的事实,其认为无论是生态补偿或是生态补偿机制都是外部性内部化、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生态补偿包括生态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两个方面的内涵,经济学意义上生态补偿就是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仍然是将生态补偿混同于生态补偿机制。

篇8

设计单位:Vincent Callebaut Architeotures()

一直以来,海地被人誉为西印度洋群岛上的一颗明珠;也正因此,它成了大安得列斯群岛中人们受访最多的个国度。然而,发生在2010年的一场里氏7.0级的灾难性地震,使其现在不得不面临一次全新概念的城市规划和家园重建。

此次概念方案的设计者之一――法国建筑事务所Vincent Callebaut Architectures以名为“珊瑚礁生态村”的概念来进行设计。该项计划预计座落于海地的太子港区,设计采用“矩阵式组合屋”的形式为当地难民打造一个三维理念且在能源上能自给自足的生态村。

之所以命名为“珊瑚礁生态村”,其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珊瑚礁衍生和有机组合方式。因此,其设计概念也十分简单,即利用当地可自己生产的金属结构以及热带木材组合成如同货柜般的预制单元模块。这些预制模块分成两排交错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两个水平平行且垂直交错的波形社区。交错排列的预制模块形成了一户户悬臂式的被动节能住宅,为住户提供了观望的多重视角;同时有机交错的悬臂式结构,使每户家庭可拥有自己的庭院,并且家庭所产生的废物还可作为混合肥料种植蔬果等;预制的单元模块大大缩小了工程的施工时间,预计将容纳超过1000户海地家庭。

该生态村建于人工码头上,而工程地基则深植于加勒比海中。其造型概念既综合了珊瑚礁的组合形式又从整体上借鉴了水流的波动性。此外,波浪形的造型设计,还使每户家庭都能享受到日照。在两排波形社区之间,是一个豪华阵营的社区峡谷,峡谷内瀑布声不绝于耳,不仅种植有海地特有的热带植物,还可在这块土地上圈养动物。该峡谷是一个由当地动植物群构成的真正的热带生态系统,不仅呈现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环境,同时也将成为这个未来村落社群生活的中心。

在防震问题上,设计师利用位于社区最下层的地下空间和建筑作为防震系统,且社区蜿蜒的造型设计,也有利于减缓地震时所带来的损害。同时,基于预制模块的插件式组合方式,因此在海啸来临时,还可通过系统解除模块之间的串连,使房子可单独漂浮在海面上;同时,插件式的组合方式,还使工程的总体规划可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具体需求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使生态村灵活可变、不断发展的城市框架成为可能。此外,社区还可借助码头和船舶的环境优势,进行水产养殖:社区还计划拥有一个废水处理厂,将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海。

篇9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工程;内涵特征;强化措施

前言

林业生态工程(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是以林地为研究对象,在宜林地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在某一区域内设计、建造、调控人工或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营;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则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类土地采用综合措施,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新时期下人类面临的重要主题。现代林业管理观点认为,生态林业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前适宜性自然资源来促进林业发展并创造最佳生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动态协调功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维持和保护地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将森林物质和能量有效转化为社会所需林木产品,以达到林区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的实际功能效果和自然生产力。

1 林业生态工程的内涵特征简述

林业生态工程,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生态学以及生态工程学。提倡合理利用及分配土地,夸大林地面积,注重林业生态效用,对目前天然森林资源实行综合推广和应用,调整森林占地面积以及森林物种的合理搭配,帮助森林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帮助其发挥提高地球环境的效果,提高本身的抗灾害能力。林业生态工程的本质是一项人造生态系统,将自然本身的特性与人的需要综合在一起,形成有利于生物多样化,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本身存在它自身的秩序,并且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各不相同,但彼此依靠生存,并能维持整个环境协调稳定。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相对较新,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林业发展目标的变动为前提,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生态效应的环境保护,提升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以长远发展的综合眼光来讨论如何开展林业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保护同样离不开一整套全面技术的配合。生态环境的地址选择,数量的控制,种类的选择,树与树的距离,合理利用地表资源等各种问题。林业生态工程,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改善现在的生态结构,提高工艺,最终达到提升林业生态作用,以便获得更长远的利益,这个做法要比获得直接的木材价值要多,但花费的时间也更长。这就要求用宏观的眼光,看到森林对于改善大气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相关行业效益,减少工业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效果很好。总的说来,这项工程不但具有长远的经济意义,也是对人类有益的一项公益事业。

2 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建设充分平衡目前的生态系统,保护并有限度地使用资源,依据科技规律,来选择对待环境的方法,力求让地球内的各种生物和资源产生平衡,互相依存,共同发展。这些工作对森林本身的作用使让资源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物种更加多样丰富,对社会的作用。

通过这些年在林业生态工程工作上所做的工作来看已经小有成效。给经济方面也带来一定益处,但也应看到有许多制约条件导致的工程建设困难重重,矛盾经常出现,经常出现两个项目之间不能共处,例如,一方面区域性林业发展的要求,要求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大力倡导退耕还林,使同一地区的建设方向不明确,经济多元化,森林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之间的速度难以调控,建设任务多而重,并且现行情况下的林业发展并不适用投资,林业建设缺少有效资金可以利用,林业生态管理不够完整,制度在工作质量,投资,受益等方面的评价也不够充分,很难实行,属于生态建设的各个单位之间工作搭配较为混乱,缺少工作的协调性,因此工作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在生态工程方面的工作还要加把劲。

3 加强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3.1 进一步转变现代林业生态发展意识

生态林业是社会环境保护理念下林业发展的时代需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立足于增加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结构,满足社会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继续深化对林业资源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改善林业生产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性林场、自然保护区内的设施建设问题;应尊重自然规律,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建设,做好现有森林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更新保护,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

3.2 进一步优化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布局

林业生态建设有其本身的一套系统,需要地域条件的支持,因此要有根据当地的条件进行充分的规划,应对林业生态建设制定相应地具有执行价值的制度,将林地面积扩大,林地种类选择和种植方法,保护资源等落实成文案,每个地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发挥优势扩大建设,遇到问题从简入难,使用资源与养护资源共同执行,耕种地区适当退耕还林,已经沙化,缺少植物的地方大力改造,推进绿化,植被受到破坏的地方休养生息,减少采伐,给当地的林业结构以重组,创新改造环境办法。

3.3 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林业生态工程宏大系统复杂,涉及方面较广,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来保障和落实。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结构,采取经济杠杆手段和措施,积极构建和完善有效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强化责任服务体系,推动林业生态效益的市场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指导林业技术成果的开发,创新适应新时期生态林业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重视人工速产丰产性商品林业基地建设,加强动态管理,保护天然林资源。

3.4 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监管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社会公益性较强的基础工程,政府管理职能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作用彰显。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高度重视天然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针对区域内林业资源进行统一调整,合理规划,做好退耕还林与植树造林工作。要拓宽资金筹集投入渠道,进一步健全林业生态建设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措施,严格生态工程建设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全面开展。

4 结束语

总之,国民经济结构中,作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纽带,林业资源的生态性也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林产品供给的功能,在当前生态工程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优化林业生态环境结构,有利于促进当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土地复垦学双语教学实践教学

一、“土地复垦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1.课程的产生及特点

人类对土地及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土地的破坏、占用与浪费、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退化、土地污染,以此由此带来的空气水体污染、滑坡、泥石流等其他次生环境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化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由此带来的土地与环境问题形势也愈加严峻,土地复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孕育而生。我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自发的复垦工作,随着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我国土地复垦也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2007~2013年《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规程的颁布,意味着复垦工作开始得到全面的重视,并已纳入采矿权、建设项目审批的必须环节,土地复垦迎来了新的阶段,土地复垦工作日益常态化,人才需求量大。

土地复垦学由于是属于新兴的综合叉应用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融合交叉,内容涉及面广。该课程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其课程内容涉及土地、测绘、生态、地质、采矿等多方面内容。

(2)课程实践性强。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复垦一般的理论方法、规划技术,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3)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涌现。由于土地复垦学在我国开展教学的时间较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大量的仪器、方法、装备被应用于该学科中,因此,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4)外语要求高。我国自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才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而国外相对而言复垦工作的重视较早,无论是从法律法规颁布还是复垦技术、复垦方法、复垦理念,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阅读国外资料,学习国外先进的复垦理念和方法是必须的手段和环节。

2.课程的开设现状

土地复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在各大专院校陆续开设,如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成为面向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为学生就业开辟途径。土地复垦学自1994年首次在中国矿业大学开课,已有16年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土地复垦学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土地复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土地复垦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政策与各种实用技术如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露天矿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目的是使学生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1.教材的选取

土地复垦学开课之初没有教材,没有平台,教学内容以国外和教师实践经验介绍为主,辅以现场需求,不成体系。随着课程的讲授,采用了张国良教授的专著《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ISBN:9787810405867,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做为教材,初步形成了课程教学体系。自2006年,胡振琪教授组织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个高校撰写了矿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据出版社统计,该书已售出4200册,反映效果良好。该书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塌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最后,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也给予了介绍。

2.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由于学时限制,目前土地复垦学的授课内容体系主要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

(1)绪论。介绍土地复垦的产生、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土地复垦的作用与意义、土地复垦的历史与现状,煤炭开采对土地及环境的影响等。

(2)土地复垦学的概念与体系。介绍相关概念、学科体系和主要专业术语。

(3)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与模式。国外土地复垦立法与管理的经验,我国土地复垦管理的基本政策与任务,我国土地复垦的行政管理,土地复垦管理的主要技术与模式,土地复垦评价与验收。

(4)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类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原则、深度与程序,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方法,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实例。

(5)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概述,平整与梯田复垦技术,疏排复垦技术,挖深垫浅复垦技术,充填复垦技术,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新进展。

(6)露天矿土地复垦。 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一般要求,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主要机械设备,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我国露天矿土地复垦实践。

(7)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煤矸石山复垦的原则,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效果评价。

3.教学手段与方法

土地复垦学属于交叉应用性学科,具有涉及内容广、学科多等特点,在教学中要体现“少而精”与“宽而新”的原则,即在基本原理上注重体现“少而精”,而在介绍土地复垦学发展和实际应用方面体现“宽而新”。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比较法,实例分析法等,对土地复垦学进行教学。

(1)比较法

土地复垦工作在国外发展较早,通过比较国内与国外在政策制定、复垦方向选择、复垦技术方面的差距,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土地复垦,并进行自主的思考。比如,通过分析比较“reclam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的区别,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土地复垦概念的理解。而通过对比美国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Surface Mining Control and Reclamation Act,SMCRA)的颁布过程与中国近20年《土地复垦规定》与《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可以找出国内国外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差距,引导学生对未来土地复垦研究方向进行思考。而通过对比国内外土地复垦方向与复垦技术的选择,将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明白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复垦方向耕地优先的原则,国外由于人少地多更注重复垦方向多样性的原则,而不是死板硬套的使用国外的技术与理念,因地制宜的采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垦理念、技术、体系。

(2)实例分析法

土地复垦是应用工程型的学科,复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合理的利用由于生产建设损毁的土地,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实际工程的实施。通过实例分析,能够更形象的对复垦的相关概念、技术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授知识。例如,通过介绍山西王庄煤矸石山复垦失败的案例,可以很好地揭示酸性自燃煤矸石山的危害性及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从失败中发现问题,从成功经验中对技术进一步优化与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探讨

1.课程实习与实验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及软件,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动手实践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1)土壤测试分析实验

在授课过程中,安排了4学时的复垦土壤测试分析实验,主要了解土壤测试分析的一般要求,学习土壤测试分析的样品准备以及pH和电导率等土壤特性的测试分析。

(2)复垦规划设计实践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安排了4学时的运用计算机绘制复垦规划图的有关技术。使用CAD、MapGis、Arcgis等软件的使用,

此外,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由美国露天采矿与复垦执法办公室摄制的“美国露天开采立法、管理、复垦技术”(Introduce the reclamation law and management and surface mining recla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US)和由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土地复垦”等影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实践基地的建立

结合暑假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开展土地复垦的实践教学。2003年9月1日与山东省兖州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长达15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这里,学生可以参观到井工开采煤矿导致的多种土地破坏形式,如坡地、裂缝、积水等,而且,该地有3个国家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可供参观,复垦工程全面,学生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认识。由本教学组教师指导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均到矿山企业实习,也可以参观矿山破坏土地及复垦工程。此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绿色北京”建设,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面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全面的合作,重点是建立实习基地和参与其“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土地复垦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本文对土地复垦学的产生与特点、课程的开设现状、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力争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推动土地复垦学科的发展,为培养更多有用的土地复垦方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艳玲,胡振琪,李晶.《土地复垦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13-114.

[2]王世东,刘昌华,陈秋计,张合兵,常玉光.“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