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

篇1

1.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在市场有效的理想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理性,个体自利行为使得“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市场均衡,均衡的市场价格充分明确地反映了所有信息。此时,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目的是排除造成市场非有效的因素,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甚至不监管,以免抑制有益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存在大量非有效因素,使得自由放任监管模式不适用。实施合理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由此体现。其必要性有如下几点:

第一,互联网金融中,个体决策存在非理性。比如,在P2P平台中,金融机构销售的产品是针对借款者个人的贷款,由于投资需求者不一定能充分认识投资失败对投资者个人的影响,即使P2P平台明确说明借款者存在信用风险并且投资分散,这种网贷仍属于高风险投资。第二,有些有害风险不一定会被市场纪律有效管理控制。目前我国风险定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效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推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用预期的高收益来吸引眼球,扩大发展,但不一定如实揭示风险,会潜在巨大的道德危险。第三,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与传统金融一样,在互联网金融中,风险指的仍是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等概念和分析框架也都适用,从而相应监管逻辑也都适用。但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有两个突出风险特征,在监管中要予以考虑。

二、当今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近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偏差。在过去两年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无序中发展,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非法集资、跑路等诸多乱象。来自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金融产品的网络化趋势加快了非法集资的扩散速度,2015年非法集资案件数达历史顶峰,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其中投资理财类非法集资案件占全部新发案件中数的30%以上。一些平台扮演了信用中介的角色,要考虑到其业务性质发生了变化,只要涉及办理存贷款业务,就需要接受特殊的监管。银行有资本充足率、风险拔备等各方面的要求、而缺乏监管的平台公司一旦出问题,只能通过借新来还旧,典型的“庞氏骗局”就出现了。因此对进行特殊的监管并不是一种歧视,也不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垄断地位,而是这类机构一旦出了问题,其风险的外溢性就会很广,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互联网金融监管极具重要性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走势

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在开展中,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互联网金融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4月28日,新一期的“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由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该指数以2014年1月份为基期100,到2015年11月该指数上升到390,随后在12月下降到386。从同比看,互联网金融指数增长速度从2015年6月开始缓和。从分类指数上看,互联网金融各业务发展有明显差异。其中,互联网支付和互联网基金指数增长趋稳,2015年增长率分别为41.0%和37.0%,相比2014年增速分别下降了10.9%和13.9%。投资指数增速在2015年年中开始迅速下降。而互联网保险则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风向。接下来几年,互联网金融格局将有更大的调整。

在政策上,监管趋严将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将在资产端向产业端下沉将是未来方向。具有优质资产端的公司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网贷监管会在2016年收紧,一些野蛮生长期的平台会提高内修、调整业务方向,否则就会被退出业务市场,这对行业的正向发展是有帮助的。因为一些大平台出现事故,国家会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变得谨慎。而随着今年监管制度的到来,行业会加速分化,最终会推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意见及改善措施

1.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

建立完备的监督监管体系,一是为了保证网络交易安全性,必须设立并公开市场准入标准,目的既是保护投资者的身份信息和利益,也是为了提升入市企业竞争的公平性。二是在虚拟的交易环境中注意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保证交易记录的真实性。三是当网络交易出现故障时,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追究分析交易双方的责任,并加强网络交易监管的实施和惩奖措施。

2.增强国民监督监管意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人共同的参与和监督,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关于金融市场秩序、监管、合法合理性的教育,在学校专业的环境下有目的的培养有关金融监管的人才,可开设类似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监管意识。政府也应该支持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到实际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来,从长远来看,这种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人才 需求 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崭新的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还与传统产业进行互通互联。传统金融行业“触网”之后,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互联网为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发展,也对互联网金融人才出现巨大的需求。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阶段,对于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面对诸多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商业模式

(一)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机构很多年前就开始意识到水泥加鼠标营业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没有主动寻求变革,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机构主动“触网”。电子银行、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用互联网逻辑来进行业务创新。

(二)互联网机构染指金融业务

从最开始的电商为解决支付问题,创办第三方支付产品,比如支付宝。到如今互联网机构主动进军金融行业,阿里小贷、众安在线、余额宝、微众银行,互联网机构以其低成本和流量优势,冲击着传统金融行业。

(三)民间金融大举创业

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各种牌照,限制了大部分民间资本进入。而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目前监管还不完善,给了民间创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机会。自2013年以来,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理财,吸引着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P2P网贷。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一)具备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两者本质都是融通,金融行业是资金的融通,互联网行业则是信息的融通,互联网金融是两者融通的结合,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也需要能实现两者融通的统一。这就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备风控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于互联网行业,创新就是生命,甚至可以允许产品边上线边调试;而对于金融产品而言,风控是第一,创新是第二,绝不允许测试版本上线。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金融行业背景人才,需要懂得在互联网领域抢先产品的重要性;而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互联网行业背景人才,需要理解风控是金融产品的保障。

(三)具备能符合合规监管与自由精神的人才

互联网是一个崇尚自由精神的行业,而金融行业则需要合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能够做到有严谨的习惯,同时又具备开放自由的思维。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校、企、政、行”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

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是互联网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存在很大分歧;二是高校的互联网金融培育系统无法迅速建立起来。所以需要高校、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创建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下,高校尽快设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必须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培育出具备最前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

互联网技术改变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实现高度融合。而不同岗位,对于金融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要求高低是不同的,比如风控部门,更注重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运营服务体系,就需要有支付领域或者互联网营运出身的技术人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模糊,应该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研发岗位、渠道销售岗位、风控岗位、运营服务岗位,构建不同岗位需要的功能测试评价指标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养机制

在高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未完善,缺乏真正互联网金融科班出身人才的特殊时期,需要有能力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育机制,利用自身处于行业创新前沿的优势,自建内部培训系统,充当互联网金融人才“黄埔军校”,做好互联网金融人才储备。

五、结论

当前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期,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真正同时懂互联网与金融的人才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比较模糊,同时包括高校在内并未形成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所以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导,高校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尽快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走在人才培养的先锋战线,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2013年是互联网改变最为迅速的一年,这一年中互联网上出现了阿里巴巴等目前规模极大的商业金融平台,如今仍然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因为其独特的性质,更高效于传统金融业,具有更强的人性化设置,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效果极好,但是在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有着很多风险因素存在,解决风险是重要发展方式,针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必不可少。

一、互联网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时间不长,正处于发展中状态,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创新,最需要的就是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现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还远不如美国以及欧洲,不仅如此,甚至在风险管理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方式的选择上也处在起步探索的阶段上。

依托在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结合了金融管理和互联网管理,更多的采用了全新的技术,通过各种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的交易,相较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加的便捷,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更高效的给客户提供想要的信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二、互联网下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1.互联网下的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对策

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保障,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制度,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将现有的法律进行改进完善,减少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有利于互联网上金融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法律的制定,国家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部门,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

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同,它的参与者更多,客户可以选择的交易的方式更多,途径更多直接导致风险更大,采用有效的监管进行协调就显得极其重要。互联网的功能不同,设立的监管机构也应该是不同的。在几年前,国家机构就发现了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利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进行高效利用,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有效的将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在法律上将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对策的研究,严格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的犯罪行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的司法部门进行高效结合,实现网络金融稳定发展,保证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以实现。

2.互联网下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互联网的技术,技术是基本。互联网应该在金融方面设定一个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将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变成一个整体,方便管理,将整个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能都进行提高,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网络之所以发展的迅速,能够受到大家的支持,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将各种资源进行利用整合,建立一个给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方式的数据库,在后台建立一个监管的系统,实时对互联网上的金融数据金银监控,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信息技术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技术研发工作,对于容易发生风险以及安全问题的地方加强防火墙或加密等技术的处理,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的工作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

互联网的金融安全还受到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工作的企业实力的影响,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强,就可以构成一个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选择自身能力强的企业加入也是对弱小企业的负责,因为技术能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即使加入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中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金安全。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风险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内部的控制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是尽可能的在风险发生前进行规避;在风险问题发生时降低损失,尽快解决;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影响降到最低,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下一次风险的出现。首先要有一个对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的安全风投部门,设立数据库进行企业信用的评价工作,对互联网的金融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建立预警体系,在金融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及时处理,将风险有效规避。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影响着互联网的风险,金融产品虽然有着高收益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风险,降低风险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收益和金融风险共同的平衡点,将双方都进行考虑,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自己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

3.互联网下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在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在迅速发展,征信的体系是否完善很是重要,目前,传统金融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因为银行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判断仅仅是依靠之前的借贷情况进行的,这种体系还存在着漏洞,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以利用科技,采用电子平台,对客户进行信用的判断以及整体的分析,虽然如此,但是实际上,金融平台的很多数据并没有加入到整个征信的体系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由此可见,将征信体系进行完善的重要性。征信体系是基础,还要加以辅助的机构进行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工作数据平台,平台要求是适合应用于互联网体系下的金融行业的,在平台上加入对客户的信用认证以及等级评估等内容,方便征信体系的进行。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最大差距就是大数据,互联网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以及搜集的能力很强,将其充分利用,可以有效解决互联网上金融信息的信用问题,直接的将互联网上的交易风险降低,切实的将金融服务给客户创造便利,将服务的范围扩大。想要将金融信用风险进行规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查的工作要严要求并且标准化。将不同等级的用户分散开,防止出现风险问题后果严重、无法挽回。将贷款标准提高,从本质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

4.互联网下的其他风险管理对策

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作用远没有行业自律的作用大,优势也极其明显,行业自律可以对更大范围的内容体现其作用。在互联网上的金融业的行业自律甚至可以对整个金融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出台一个互联网上的金融风险的防控对策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协会,给予其促进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的权力,并且这个协会应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引领的作用。还要在金融业中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建立一定的标准,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以及最为重要的服务社会工作,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业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互联网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往往是带给消费者的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证很有必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互联网的体系上要建立一个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机制,这种机制要满足跨行业以及地区的要求;第二种是建立一个用来解决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金融纠纷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安全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第三种是从消费者方向出发的,在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金融消费的安全教育,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可以直接有效的减少消费者的权益遭受损害的现象发生。

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提就是信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口碑是最为重要的财富,因为它影响着在互联网上的金融用户对企业的信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就是谣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个谣言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到这个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实的谣言是导致企业产生声誉上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良好口碑进行树立,让消费者对企业有着信心,不会在谣言产生后立刻放弃企业,相信企业的声誉,减少风险发生的后果。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从信任、法律、政府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探讨出合适的、高效的解决对策,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并且有着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65-69.

[2]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122-126.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速度的提升,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正在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影响。在以创新思维发展起来的业务模式与价值模式,逐步替代掉传统商业银行在结算、资金、中介等方面的功能。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模式影响,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在初期兴起时并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当互联网金融以势不可挡的进攻态势下,各大金融机构才恍然大悟,加大对网上银行的人员与资金投入。但是以支付宝、财富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早已经占据了网络支付的半壁江山。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逐渐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需要到银行办理的业务,逐步在互联网上可以完成。互联网金融除去最传统的支付功能外,近年来逐渐向理财、信贷等商业银行优势项目过渡,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冲击。对比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在以下三个方面逐渐崭露头角:

1.支付功能

支付功能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基础的一项功能,在支付的基础之上,银行逐渐产生了支付、贷款、汇兑等各项业务。然而,互联网金融正是以支付业务为起点,直接威胁到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重要性,使传统商业银行正在面临不断被边缘的境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主要是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平台,完成网上交易的支付工作。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333.33亿笔,金额1404.65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285.74亿笔,金额1376.02万亿元,网上支付已占全部电子支付业务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第三方机构利用在支付功能上占有绝对优势,一方面进一步改变了用户的支付方式(依赖网络支付),增强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粘度;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利用其在电子支付领域的绝对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买方市场”,从商业银行获取更加低廉的支付费用,甚至与商业银行原有客户资源进行进一步“绑定”。

2.信贷业务

在支付业务的基础上,小微信贷业务逐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起来。以人人贷为例,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人人贷成交额已突破30亿,注册用户超过80万。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依靠第三方支付发展起来的小微贷款,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及个人,其“金额小、期限短、纯信用、随借随还”的特点,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对象局限于大企业客户的短板。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影响,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的贷款,已逐渐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块中边缘化。金融机构更愿意贷款给规模大,效益好,有信用记录的大中型企业。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发放小微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各地的城商行为主。但是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物理网点较少,区域化经营等特点,收到地理范围限制。不如在互联网上进行贷款便捷,且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较互联网金融机构要高出一截。随着近年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行,传统信贷业务利差缩减,小微贷款的巨大市场潜力与高收益,都促使着商业银行进军小额信贷领域。

3.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除存款、贷款外,我国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2013年,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货币型基金余额宝,其具有收益高,起点低,风险小,赎回时间短等特点。一推向市场,就对我国的活期存款业务产生巨大影响。而基金代销业务,也不过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的一项。商业银行虽由于其地理网点分布广泛,信用度较高而受到中老年客户的信赖,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让用户可以体验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话费、水电煤气、交通违章罚款等代付代缴业务。传统中间业务市场的利润正逐步被互联网金融企业蚕食。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及分析

1.改善客户体验,转变经营中心

互联网金融区别与传统金融行业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客户体验,使其操作界面与客户服务都能体现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特点。相较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所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出的服务就没有那么灵活多变。客户体验是商业银行想要应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冲击所亟需提高的部分。首先在产品研发时,就要以客户的需求与习惯为出发点,研发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其次,操作系统要尽量的简便明了,有不少商业银行在开发网上银行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控风险,操作界面十分复杂,不利于客户的使用。最后,要对传统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学习先进经验,打造强强联合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所衍生出的各项产品都有了非常成熟的产品流程与明确的市场定位。我们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能看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互联网公司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消费者培训与产品的开发,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一方面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对现有客户群体进行价值创造的进一步挖掘工作。两者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双赢。

篇5

1 互联网金融危机频发,敲响安全警钟

近年来频繁集中爆发的互联网安全事件不仅应验了业内人士此前的忧虑,而且也给年轻的互联网金融敲响了警钟:

2014年春节前夕,拍拍贷、好贷网、火币网等多家P2P网贷平台遭黑客攻击,平台页面无法打开,致使投资人无法登录平台投资和提现,平台负责人随后收到黑客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敲诈信息。

近期,多个P2P平台陆续爆出问题,P2P网贷行业资讯门户网贷之家、网贷天眼及第一网贷等平台都遭受到了黑客攻击。

此外,央行近期对虚拟信用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的叫停,也可以理解为,考虑到支付流程中的安全问题,比如虚拟信用支付中的本人确认问题、材料真实性问题以及二维码支付中的客户信息安全问题,都已经成为监管机构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监管地带。

严峻的金融信息安全形势,要求金融业切实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坚决打击危害金融信息安全的犯罪活动。因此,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金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未雨绸缪,勇于应对挑战,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迫切。

2 互联网金融危机呈现新特点,技术性风险上升

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成本不是平台运营成本,也不是客户的获取成本,更不是监管上的投入成本,而是作为平台本身的信誉成本,也就是常说的平台信任度。一旦缺乏了信任度,客户挤兑,资金流逝,平台成为了无源之水,即便符合监管标准,降低运营成本也无济于事。

从用户角度出发,选择一个安全、审慎的平台进行理财、融资、投资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金融之所以没能在金融互联网化上有更多创新,一方面是监管设限,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平台的安全性问题,在一个没有良好的IT后台支撑,没有风险拨备和不良率控制的互联网平台,一旦遭遇平台的信任风险,就将很难再次获取客户的信任。客户的迁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在遭遇了风险和安全问题后,一般是不可逆的。

我们注意到,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层的立场基本上是有条件的鼓励和支持,即便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但是潜台词是要风险可控。否则,一旦出现不可控的风险趋势,监管层必然会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由进行更严格的准入监管。

从近期发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危机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已经进入了风险的第二阶段,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在互联网非法攻击面前,平台的抵御能力和用户资金、信息的保护能力正逐步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2014年,互联网金融通过概念和收益的引领,开创了互联网金融元年的新时期,也成为金融新趋势的代名词。在这个初创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风险主要是集中在平台的运营风险和模式风险,也就是平台自身的风险,比如部分p2p进行自融、诈骗、频繁债权转让等,在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业务运作中放大了平台的运营风险。

为此,央行、银监会以及相关部门在上海、深圳等地对互联网金融开展了深度的调研,并成立了一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分享运营模式经验和风险,给当时的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打了一剂猛药。在行业性风险的处理中,互联网金融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安全与风控的基本原则,比如P2P行业的“点对点、数据征信、第三方”以及不搞自融,不建立资金池,不非法集资等。

那么近期爆发的互联网金融安全危机,普遍呈现出哪些特点呢?从这一轮安全性风险的溯源来看,大多不是平台的模式风险,而是外部的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是平台在抵抗互联网非法攻击方面的抵御能力和用户资金、信息的保护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进入了风险的第二个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风险是经验上的不足导致的风险,这一个阶段的风险就是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的风险。

频繁发生的安全危机无疑正在不断推高互联网金融成本。相关技术分析和舆论解读普遍认为,传统金融的成本集中在线下的人力成本、物理店面成本以及复杂性较高的后台IT成本;而成长初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安全性上的配套资源相对不那么充足,主要的成本在于平台搭建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

我们注意到,随着互联网金融往纵深发展以及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成本差距正呈现缩小的趋势。

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安全性问题在短期内将成为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为提高平台的抗安全攻击能力,除了在平台流程和数据征信上加强完善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不得不在安全性问题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设备配置、网络维护、人员安排以及应急处理机制。特别是对于部分中小P2P网贷平台,资金实力本来有限,购买宽带、使用防火墙,将耗费巨额成本,往往难以控制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特别是对于非专业IT公司出身的一般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互联网安全问题上碰到危机可能性更大,短期内也会加大平台的运营成本,甚至有覆盖利润的风险。所以,互联网金融并非没有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中小平台的运营成本将会呈现更大的上升趋势;不仅如此,技术性安全隐患更是风控以外的另一个核心命题。

3 护航互联网金融安全,规避技术风险的任重道远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仅仅互联网与金融简单嫁接,他是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方式重新组合捆绑提供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金融安全的核心工作是风险管理,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团队及其人员的要求,有着比传统金融更高的技能要求标准;而从国家金融安全的层面看,互联网金融安全或将有更加缜密的顶层制度设计。

近日央行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上的表述是:互联网金融应自担风险,而不能转嫁给社会;鼓励充分竞争,反对垄断。结合之前央行的表述,基本可以确定央行以及上层监管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平台的风险控制,也就是将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流程控制规范化,更多的是考虑模式上的风险,而不是安全、技术上的风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安全问题 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占据首要地位。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突飞猛进,在提高便捷度的同时,安全问题频出,致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安全问题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不断强化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二者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金融支付交易以互联网为平台实行金融中介,支付和信息中介,是时展的产物。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开辟了新的领域,代表着互联网精神,公平、开放、与时俱进,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威胁

1、法律威胁

由于交易过程中,交易各方没有对义务与权利做出明确的分配,导致相关法律条例的违反。并且关于网络金融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得到完善,立法尚未得到完善,因此金融交易面临巨大的风险。

2、信息安全威胁

由于网络支付日益发达,也使得支付方式多元化,但安全性也备受考验。不只是信息被篡改或丢失,也会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漏洞实施违法行为。

(二)引发威胁的主要因素分析

1、缺乏安全意识

就目前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频发现状来看,很大程度是因为人们忽视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便捷,不想其恶劣后果。究其根源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互联网知识匮乏,计算机技术不精,又缺乏安全意识;第二,多数金融机构轻视数字证书加密技术,认为传统的账户加密码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安全保护;第三,大部分金融机构认为互联网防护技术是累赘,会占用部分资源从而影响公司盈利。

2、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除了安全防护意识薄弱之外,系统本身存在较多安全漏洞,轻者运行稳定性差,重则时常遭受各种恶意攻击。虽然互联网环境有一部分影响,但是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系统漏洞问题不容忽视。系统漏洞主要分为三方面,即网络系统,交易系统以及交易监管系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性,信息传递的私密性无法被保证,使得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失。

3、法律制度滞后

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缺少制度制约,立法较为滞后。一方面不利于对金融机构的制约;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三、强化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对策

(一)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要使网络金融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首先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才能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完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摒弃传统思想,多学习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确保认识与时俱进,立足于长远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并且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让每一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安全放缓的必要性,在实际操作中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二)强化技术防范

技术支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尤为重要,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系统存在漏洞的问题必须通过技术来不断改进。专业的安全防范技能能够不断提高系统的防御能力,抵抗外来的侵袭,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首先,金融机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沉淀来提高互联网技术,确保其与时俱进的同时提高其可控性和实操性;其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实时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制定完备的防御系统,尽量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最后,重视外来防范,强化加密技术,采用多种手段强化系统安全。

(三)加快立法进程

互联网金融是时代的产物,如果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出现滞后的现象,就很容易造成交易双方在金融活动中出现损失。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必须提升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深入了解和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活动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法律法规,并成立相关管理机构,用法制的方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督管理,避免交易风险,使操作活动规范化。通过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规定,打击通过网络金融谋取不法利益的罪犯,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保护客户的切身利益。

(四)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为加强互联网金融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执行,不能与原则背道而驰,以积极规范的理念为指导,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使监管制度日趋的完善。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可以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的优秀监管方法,取其精华,建立合作,制定行业规范,共同维护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金融发展势不可挡,发展迅速的同时安全隐患暴露的就越多,所以金融机构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思想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行动上不断强化技术防范和提高立法进程,重视监管机制的建设,在不断强化安全防护的过程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动;融合;思考

一、互联网金融

随着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马云在外滩金融论坛上说过:未来,互联网和金融将不断融合,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叫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深化互联网,叫金融互联网。招行前行长马蔚华说过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金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不一样的。单独来看,金融并不代表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它是属于商业交易,不能解决消费者生活方面的各个需求,而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却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滴滴打车中的“专车”,如果绑定了信用卡,下车结算最终费用时,系统会自动从绑定的信用卡中扣除费用,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使得金融改变了自己的位置,成为商业交易的最后一环。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金融行业的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互联网与金融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近几年来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创新,也是互联网与金融互动与融合的结果。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动与融合

1.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不同的营销模式

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金融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而获得自己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一些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客户端等催生出新的消费者模式,改变着金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与交易模式。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也开展了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不同的营销模式,使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得到深化与提高。

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信用和信任,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金融行业市场人员必须做到的要求,互联网金融时代为金融企业提供了互联网这一有效的平台。为了取得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中型金融企业频频利用情感营销,以实现品牌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互动,达到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美利金融在2015年的时候了一个品牌形象宣传片:演员黄觉朴实独白演绎“我是个Loser吗?我有时候会问自己……”黄觉在广告片中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淋漓尽致地呈现给广大观众,在喧闹的片场中被大声唤醒,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不停地接戏,即使再累都要继续。因为他是一位丈夫,是一位父亲,他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片尾,黄觉说道:“一个平凡的演员,撑着一个还算合格的男人和一个挺安全的家庭,我觉得我还行。”最后点出宣传片的主题:用更多金融可能,支持更美丽的人生,美利金融。这个宣传片使人们对生活与工作、人生与理财产生思考,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美利金融这一品牌概念。情感营销是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实现金融宣传与交易,因为不论是处于传统营销时代,还是处于数字营销时代,成功的营销都是可以直击人的内心。这样的营销是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直击内心的内容,引发消费者间的情感共鸣,从而使消费者接收品牌信息进而接受品牌。不仅是情感营销,还有视觉营销、品牌代言、视频营销等等都是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开放自由的平台而采取的不同的营销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消费者对金融的热度与积极性。金融企业一改之前不变的观念与金融服务,顺应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趋势,增强了消费者对金融企业的信任度,实现了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以及互利互惠的利益要求。

2.金融业的互联网化

金融,相对于互联网这一个新的行业来说,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两个行业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融通,主要体现在金融是财富的融通,而互联网是信息的融通。所以,互联网与金融相辅相成,互动与融合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金融业面对这一新格局也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逐步向互联网化转变。

(1)多元化具体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金融行业的弊端日益显露,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更新速度快等特征,所以互联网与金融得到迅速的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优势在于,金融行业能够使用互联网的手段与工具来提升金融业效率,改善用户体验,使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与具体化。百度和中信银行联合成立了“百信银行”;平安集团金融业务上在互联网化的基础上推出了网上银行、保险与信托、网上基金超市等,形成了一系列的互联网金融布局,为用户提供了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金融业想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背景下幸存下来,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发展多元化具体化的金融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好感与使用,使自己具备竞争的优势与存在的价值。

(2)金融业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求金融行业进行投资理财与产品服务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模式创新上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部分是网络中介平台,解决的是信息不集中不对称和时间、空间上的阻碍,而且能够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切入,将生活中的关系反映到互联网平台上。金融只是金融产品间的交易,因此金融业要借助知识与互联网的力量做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一些金融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线上的保全及理赔处理,中间环节尤其是销售部分的减少,使得金融行业直面客户的机会增多,使得信息不对称这一缺点得到克服。因此金融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业务的销售方式,实行新的运营模式。金融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着,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着,那么金融服务与运营流程就可以满足客户的自主选择,金融业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费用投入到产品研发、理赔等客户服务领域中,达到创新能力的最大发挥。

(3)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

互联网通过观察和分析出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来吸引消费者完成消费,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用了互联网这一优势,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设置不同的金融场景和内容,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最后完成金融消费,这样就丰富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展现了金融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而且加大了对金融业的投资与对金融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支持,以此来吸引民间和国外资本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投资,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广的机会,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要素与活力,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金融环境的变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是密不可分的,伴随着金融市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推动下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的多变性也随之增加,使得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越来越凸显。

3.金融企业必须顺应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全方位拓展竞争优势

目前,金融在互联网下的业务品种趋于多元化与具体化,而互联网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首先是移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和可搜索性。这一趋势将使产品到产业化,最终形成互联网产业集群。其次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金融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了金融业的交易成本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后是互联网用户的多样化,使得用户的需求在变化,金融业如何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调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从另一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一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的。首先是掌握金融业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必须同时理解互联网与金融这两种不同的逻辑,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如何定位金融产品和防范金融风险等金融业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与分析互联网的能力,对互联网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知,掌握必要的互联网技术。其次是既具备创新思维又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创新中产生,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来拓展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使互联网金融不断在发展。最后是具备风险意识和法治思维的管理型人才。虽然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型事物,但本质还是属于金融,仍然脱离不了金融方面的风险。与此同时,从业人员要对全国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相对熟悉。所以金融业要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紧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并提供一定的平台进行实践,使其真正投入到互联网金融工作中,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是无比开阔的,也是不可阻挡的,金融企业必须顺应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这样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赢得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互联网业与金融业间的界线日渐模糊,两者间的融合逐渐深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并且成为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也是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格局,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金融行业。金融行业要顺应互联网金融这一发展趋势,拓展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与产品,提高创新能力,利用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与互联网金融人才赢得自身的竞争优势,使自身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得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雪薇.互动与融合--浅议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趋势[J].经营者,2016,30(1):178.

[2]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4):15-17.

[3]赵月若雪.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下的创新与融合[J].工会信息, 2014(29):14-16.

篇8

关键词: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将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各界消费群体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互联网+旅游”将成为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云南省旅游自然资源丰富、游客需求旺盛,是云南省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它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促进作用,许多产业已逐渐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尤其是在旅游行业上,网络旅游正成为全球网络金融第一行业,许多年轻游客已经把互联网当作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发展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势在必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在这方面的建设已有一定成效,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云南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总体呈现起步慢、层次低、规模小的现状。由于云南省地理位置和经济建设的局限性,使得旅游基础设施不足、资源配置效率偏低、旅游发展问题严重,更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较发达地区明显滞后,并且大多数旅游企业的网站只涉及对旅游景点信息的初步查询,没有进一步对旅游资源利用、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进一步建设,游客无法从网络获取更多旅游信息,丧失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的大好机会。此外,多数旅行社各自为政,旅游资源互不融通,造成旅游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低、旅游欺诈等现象频发,制约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问题

1.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据悉,云南省旅游企业数目众多、规模不一、运营机制多样,多数旅游产品的营销采取旅行社网点实地报名方式,少数靠网络营销在招揽消费者,可见旅游企业对于网络金融的认知程度较低,且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旅游企业网站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云南省内旅游企业网站内容大多雷同,信息陈旧更新不足,访问量几乎为零,更有一些企业没有进行网站建设。这样的现象不但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而且还可能损失消费者的资源,导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使旅游产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以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2.消费者对旅游业网络金融认可度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得许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也同样引起了消费者对于网络营销产品质量的担忧。旅游产业网络金融的网络技术大多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缺乏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以及行业本身规范性、科学性的发展规划,导致在线交易、电子支付、信息咨询等方面问题频发,使消费者丧失对于旅游业网络金融的认可程度和使用频率。

3.我省对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缺乏总体规划。首先,互联网交易的法制环境不完善。网上交易的法律问题是目前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不仅存在于旅游产业,还存在于其他的所有网络交易中,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来保障互联网交易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信息安全问题,第二是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目前多数旅游企业采取网络预订和线下付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程序繁杂且容易造成相信错误,这也造成了网络运营在旅游行业的尴尬地位;其次,欠缺对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调控。目前来看,云南省在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建设较为落后,且多数旅游企业属于小微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应用能力较弱,造成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整体建设的杂乱无序和效率低下。

4.传统旅游束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方式,已成为人们固有的行为习惯,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经济中的虚拟产品,以及电子货币的使用存在疑虑,因此,许多人在网上浏览过旅游产品信息后,还是选择传统的旅游方式来购买。可以说,真正的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国旅游产业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旅游企业对于旅游产品的信息透明半真半假;消费者旅游产品消费不是线上支付,而是先网上预订再实地现今支付,甚至不使用信用卡消费;机票也不是电子机票,而是付费上门送货。因此,我国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冲破传统旅游带来的束缚,一方面改变旅游企业的传统营销观念,致力于企业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让人们认可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5.旅游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是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最大的困境。云南省旅游企业多为小微企业,且多为粗放式经营,员工人数一般在20人以下,且大多数员工是挂靠的导游,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无论是企业运作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较为松散,不成体系。

三、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国内和国际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云南省旅游产业应把握住这个契机,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目前来看,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困境较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发展,但是,困境只是暂时的,我们坚信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会越来越好。云南省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产业互联网金融规划体系,有效整合旅游产业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达到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继十部委重磅出台互联网金融根本大法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细则已经或正在紧锣密鼓地。至此,中国互联网金融正式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有序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监管落地,互联网金融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首先,互联网金融第一次有了确切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金融机构传统业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切入金融业务,都属于互联网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相互融合,互补发展。金融机构需要融入互联网开放的基因,而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借鉴金融机构谨慎的态度。由此,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也得以明确,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

其次,明确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运用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因此,应该将互联网金融企业看做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遵循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将其纳入到监管体系并加强监管是必须的,有利于互联网金融长远发展。

再者,第一次明确监管职责。对于市场化的合理部分,通过行业自律来满足;非市场化的部分,在尊重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分类监管,保证投资者资金安全和防范风险。具体而言,央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银监会负责网络借贷、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督管理;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这结束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长期以来“无监管、无规则、无门槛”的三无状态,明确了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底线及准入条件,与美国众多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使监管权限的做法一脉相承。

互联网金融所拓展的诸多业务领域,与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诸多思路相契合。在股票市场巨幅震荡、中国金融创新再次站在十字路口之际,互联网金融监管名明晰对于中国金融改革深化探索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一是金融创新回归本源。股市的火热让部分P2P平台的交易量减少,但与此同时又催热了高杠杆、低门槛的股票配资业务。由于一味根据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滥用这一工具,使得配资成为逐利最大化的投机工具。同时,结构产品在金融动荡阶段所导致的实际损失远超投资者预期,并引致多米诺骨牌般的系统性风险。P2P平台等金融创新主体在危机中承担了自己所不能承担的风险,逐渐脱离简单中介服务业,而转变为高风险高收益的制造商。这种金融创新如果遭遇到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便有灭顶之灾。《指导意见》中,强调了风险管理手段同步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是金融创新主体仍是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在金融领域的资金、人才、制度、风控优势,将主导互联网金融整合。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不再是“颠覆者”角色,融合创新将成为新的主题。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中的不同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之间,如果以开放的心态开展合作,将可能创新出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业务。商业银行设立直销银行乃至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已是指日可待。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行业 小语种 一带一路 走出去

一、引言

小语种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给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更多的金融贸易机会。“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库”高效外语专业招生统计表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为了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中,小语种人才的严重匮乏严重降低了其在国际范围内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导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不能“走出去”。因此,本文将就互联网行业如何利用小语种实现“走出去”战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谈论。

二、小语种人才稀缺给现代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影响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不断推行,在现代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面临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现状,这阻碍了该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跨越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对各国的语言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和我国建交的国家中,官方语言有几百种,其中小语种所占比例在90%以上,而我国却只开设了50多种小语种的课程,从这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小语种的人才的匮乏在很多时候使得金融互联网行业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国外发展机会。

从当前对外经贸人才需求空缺来看,我国对小语种学习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于当前这种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状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加大培养即精通互联网金融市场行情又掌握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小语种的复合型人才的力度。

三、互联网金融行业如何利用小语种实现“走出去”战略

在“走出去”政策的带领下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努力朝着国门之外迈进。下面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为实现“走出去”具体做法:

第一,改变不重视其他小语种的传统观念,互联网金融行业现在应现在更高的角度重新认识小语种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要性。随着现在IT行业的火爆,同时互联网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市场中也占有越来越中午的比重,其对外贸易,及海外电商的项目,急需精通多国小语种的人才。例如万达集团,它除了在房地产行业有很大成就,同时也把跨国发展作为企业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已在海外投资超过百亿美元。包括并购美国AMC院线、澳洲HOYTS院线、英国圣汐游艇、瑞士盈方体育等公司以及入股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等。由此看出,大规模企业之所以成功,与其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是密不可分的。而海外市场的工作展开则需要很多精通小语种的人才来协助,因此利用小语种开拓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很必要的。

第二,注重吸收既懂得互联网金融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小语种人才。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的一次业务来举例,该公司在非洲承揽了一批工程项目,主要是在葡萄牙为方言的安哥拉,但是由于国内精通葡萄牙语的人才极少,就算用高薪聘请当地的翻译但又考]到其不能在深入的了解工程的具体概况,这造成项目不能顺利实施,最终使公司失去了这个项目。

第三,建立金融交叉销售模式,给能应用不同种类小语种的销售人员将商品推广到世界各地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在这种销售模式中,销售人员可以在销售平台上共享价值资源与信息,以此来寻求并建立自己的团队,从而实现金融市场人员间的交叉销售,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用小语种实现“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第一,提升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国际地位,拓宽了行业市场。

第二,从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西方国家,让中国文化通过小语种走向海外。

第三,“走出去”给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五、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领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努力走向国际市场,践行“走出去”战略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此时小语种的学习成为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出去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不仅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在金融行业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用小语种走向国际市场是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能弘扬了中国文化,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国际金融行业的国际地位,并且拓宽了行业范围。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讲小语种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做多的小语种人才涌入金融市场,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选.互联网金融产业及其对传统金融冲击影响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2]董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J].金融评论.2014

[3]王丽莎.小语种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前景探究[J].安徽文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