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指导 作用 重要性
一、导语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受到社会各界的巨大关注。虽然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平稳发展,但总的来说工作职位的增长还是赶不上年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与此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们普遍表现出的职业迷茫,不清楚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全没有规划,实际动手能力弱,缺乏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事业心和进取心不强。大部分毕业生找工作容易随大流,没有选择性。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得不到缓解,不利于社会人才的新陈代谢。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及教育制度的原因,我国许多高校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跟不上市场需要发展的步伐,导致有能力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有需要的单位招不到人才的怪现象。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就业指导部门,专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实际上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仅仅停留在行政部门的阶段,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日常的行政工作、就业手续办理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等方面,而在职业指导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职业指导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1908年成立于美国的波士顿,专门对求职者提供系统的职业辅导。职业指导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求职者提高职业能力,明确就业目标,从而促成最终的就业。相比起国外,职业指导作为外来理论在我国本土化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目前学界对其内在理论研究较为匮乏,规范有效的运作模式尚未构建,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底气不足,深度不够。
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职业指导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充分肯定和重视职业指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推进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定义
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其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目前为止,对于职业指导的定义,学界说法较多,姚裕群认为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指一定的社会组织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职业、定向学习和选择职业的过程,也是帮助人们在任职中求得发展的过程。朱启臻教授把职业指导定义为:“职业指导是培养人的职业意识、职业品德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过程,是帮助个人根据国家需要、职业要求及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过程。”
职业与个人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生涯在本质上是持续一生的过程,它受到个人内在和外在力量的影响。生涯发展是一系列选择连续进行的结果,职业选择不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职业指导更突出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影响,它包括职业方向定位、个人的分析及咨询服务三方面的内容。职业指导与个人兴趣、能力、个性特点要求相结合,通过正确认识自身素质、专长和潜在资质,对个人的局限和自身条件做客观的评估,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实现人和职业的合理搭配。
所以,综合地说,职业指导就是指,通过各种学习训练手段引导个体了解自身,认清自身,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并培养个体的职业品德和职业能力、择业观和职业观,以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更长远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的一种行为。
可见,科学完善的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他们形成完善的择业观、职业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三、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职业指导所培养的并非做一份具体工作所需的具体技能,而是培养宏观上职业规划、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创业能力和微观上的人际交往能力、求职礼仪、撰写简历、笔试面试技巧、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等。
例如,通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提高大学生运用这些政策法规来帮助自己就业、解决自己的困难的能力。不同劳动保障政策往往针对不同的求职群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小额贷款政策”、“4050 人员优惠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等,很多人并不了解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政策法规来帮助自己就业,解决自己的困难。
现今,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对职业宏观和微观的认识。由于没有系统的职业指导,即使通过实习和兼职,有的学生也因为缺乏系统实用的理论知识,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生活而丧失信心,影响今后就业。
因此,建立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通过有经验的职业指导教师传授给学生关于职业规划、求职、职场、创业等相关知识,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熟悉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由此才能在学生就业前,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便在真正就业后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尽快转变角色。
2.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具体的职业技能外,也包括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上的指导。如果说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硬件,职业素质就是学生就业的软件。具体地说,职业素质就是指大学生的五种能力和一个精神,即:独立生存能力、锐意进取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融合社会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爱国爱党、勇于奉献、勇敢顽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拚搏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对来说更加抽象,指导难度更大。对于当代大学毕业生来说,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导致自小到大经历的挫折有限。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前,习惯于享受父母和老师的照顾、庇护。另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偏向于单一的知识的学习,缺乏实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遇到挫折不知该如何调节。反映在职场上,便是他们的职业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这类学生,职业指导至关重要。在大学四年期间,合理引导他们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接受挑战,积累工作经验。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障碍时,积极对他们施以心理辅导,培养他们调节心理状态、应对挫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克服在就业上“等”“要”“靠”的思想,树立“争”、“抢”意识,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这对他们职业素质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职业道德方面,通过讲座、培训以及实践积累经验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其一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所以,积极正确的职业指导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确实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3.明确学生职业目标
相比起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大部分大学生更加缺乏的可能是工作目标。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人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他们对某种职业的认识通常也是模糊的,加之大学生在教育高成本的影响下,产生了对未来就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让学生感到茫然、困惑,人生目标模糊不清。目标的确立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可能比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所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一到招聘季节,毕业生应聘更多地是一窝蜂,很多同学看到什么职位都去试一试,没有选择性,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广撒网但最后却无收获的现象普遍发生。可见,培养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针对应届毕业生,而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培养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是从新生大学入学开始,鼓励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兼职体验各种行业,一步一步明晰自身的职业目标。同时,职业指导老师也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专业以及性格特点,对学生做出一定建议。另外,根据原劳动部印发的《职业指导办法》第6条规定,职业指导工作还包括调查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这对于缺乏实际经验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中找准目标、明确方向有重要意义。
职业指导通过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从而进行实事求是的职业设计,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4.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配
对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指导能够促使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实现人、职匹配,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当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职业岗位呈现多层次多序列态势,不同岗位对劳动者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差异很大。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也由于他们个体条件包括工作能力、学历、兴趣爱好、身心条件等都有所不同,其职业选择也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能更为全面地相互了解,进行供需双方的有效、合理与及时匹配?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职业指导。通过职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心理测试、个人面试等咨询服务,以了解他们的素质现状和求职要求,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建议;通过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用人单位性质、特点、工作环境、岗位要求及薪酬待遇等,实现人、职匹配,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此可见,职业指导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科学完善的职业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当务之急,对于学生、高校、企业、社会四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1.对学生来说,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
职业指导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校学习为的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职业是最终目的。一旦毕业后却无法就业,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而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学习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必不可少。职业指导所服务的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学生,通过科学的人才评测方法,明确学生自身个人特点,适合的职业道路,最终明确他们的职业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找到确实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做好一份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外,许多专业以外的职场知识不可或缺。当前我国教育体系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对于职业教育重视明显不足。以致很多学生直到毕业时对职业规划、职业道德等一无所知。改善这一局面的直接措施就是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并且是贯彻整个大学期间的职业指导,从而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直接的帮助作用。职业指导对学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对企业来说,提高招聘效率,招到合适人才
职业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指导,但事实上,职业指导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经常遇到很多用人单位明明缺人,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原因除了信息的不通畅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对于职场完全不了解,导致应聘不成功,也导致企业招聘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应届生的不信任。
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认清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指导老师本身对社会就业形势、企业单位需求情况变化有科学的研究和深刻的了解,因此能够充当学生和企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双方更为顺畅的交流沟通。这样,由于应聘者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都有了质的提高,企业的招聘成功率也要大得多,能够用更少的招聘资源得到更多的合适人才。
3.对学校来说,引导学生就业,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检验学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便是就业率。虽然学校的正常教学不能单单参考就业率这一项指标,但是,就业率确实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方式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学校的就业率高,说明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也说明了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水平以及培养方式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
通过职业指导,学校还可以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从而最终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实力。职业指导是架在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职业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由此,也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学生的顺利就业,反映在学校层面,便是就业率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方式和办学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就业和办学相互促进,相互增长。
4.对社会来说,减低失业率,提高创新能力
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造成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无固定工作甚至没有工作,无所事事,对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这部分人群很有可能成为社会隐患问题。同时,由于就业率的低下,导致社会的不满,也容易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稳定和和谐。因此,促进就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全国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职业指导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直接的措施,对于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上文已经有讨论过了。
另外,前文提到过,职业指导也包括对学生创业的指导。职业指导老师的工作之一便是找准市场热点,开发就业岗位。我们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也会在调查分析社会新需求的同时,去把握市场脉搏,指导开发新岗位资源。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意识、有思想的求职者进行创业。“创业是最好的就业”,通过鼓励他们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充分利用了解社会、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大胆创业,也能在无形之中,指导了创业者开发更多的岗位给其他劳动者。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符合群众的利益。对于社会来说,能够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整体创新性的提高,促使经济良性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社会上下各方的切身利益,值得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还有许多难点需要我们去一一突破,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在高校中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通过上文的分析,职业指导作为一种科学可行的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除此之外,它还能对高校、社会、教育制度等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潜在价值巨大。职业指导完全有理由也应该成为大学就业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得到普遍推广和长期执行。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第1版)[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2]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初步构想[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4
[3]孙震瀚.国外的职业指导[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4]刘蓉.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2,5
[5]王晓葵.论职业指导在帮助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6]袁畅.谈学校职业指导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篇2
随着国家对社会就业指导的规范化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大力推进,就业者的需求不断扩大,职业指导的发展日新月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层层递进。笔者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视,要求以就业指导为依据,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指导,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实践教育过程,是学生毕业后能自立于社会、独立发展自我职业生涯的重要一环。
中职教育是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毕业实习是每位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虽然学生们在校期间学习过职业指导课程,但在毕业实习中,对真正参与实际工作认识不足,因此,在毕业实习中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角色的扮演与转换不成熟
在毕业实习期间,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采取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习地点的分散化、实习内容的多样化等学习管理和形式,学生心理调试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另外,学生对企业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加之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学生自律性不高等原因,造成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的不成熟。
1.自我评价不客观
有些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操作不熟练,又不甘心做简单的事,对实习单位和岗位工作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工作环境要好,工作强度不能太大,不能干太脏太累的活,实习费低等问题。而自己又不肯干,自我定位不准,导致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一有不满意就离开实习岗位,轻易放弃。
2.缺乏竞争意识、生存意识
当前的社会是高技能、高素质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只把毕业实习看做为了职高毕业而完成的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没有意识到要充分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对自己没有长久打算,只是完成每日的常规工作。一年以后一旦走向社会就面临着如何生存的问题,对岗位的要求淡漠。
3.行为规范上放松自我要求,责任心欠缺
作为企业的实习员工,职业人的意识淡薄。企业要求穿正装上岗,有些学生穿着自己喜欢的休闲装或穿带有卡通图案的服装上班,与职场要求十分不符合。上班迟到,甚至有事不请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均反映出思想上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意识淡薄,缺乏做事诚信、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许多学生自我期望值较高,想进好单位,但又没有从小事做起的态度,缺少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事实证明,凡是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诚实的学生,会一直受到企业的欢迎。
4.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由于实习岗位的不同,工作压力也不同。当遇到工作中的困难时,就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需要有不怕困难、做事坚持到底的员工。有些学生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接受不了师傅的批评,态度还不诚恳,又不愿去沟通,孤立了自己,心里产生了自卑感。
现在的企业用人不完全看工作经验,更多的是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待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会为人处世、善于沟通,服务意识强,学习认真、善于思考的品行。
针对以上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的表现和问题,笔者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实习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就业指导和教育管理。如定期组织学生在企业分部门召开工作例会;写实习通报来反应各个岗位不同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不断走访实习企业和各个岗位,了解学生的动向、工作技能和表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帮助他们化解实习中的矛盾,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与帮助。
在毕业实习的指导中,以就业指导为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以此为起点,指导学生在实习毕业后,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树立长远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引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了解就业形势,以终为始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其中中等职业院校1.2万所,年招生698.3万人,在校生1960.2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5.9%和44.5%。高等职业学院1321所,年招新生318万,在校生973.6万人。另外还有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593万人。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劳动力规模保持上亿人,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引导学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正视自我,提高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势在必行。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知晓企业标准,按要求做。虽然参与我校招聘面试的企业不少,学生不发愁没有实习单位可去。但现在的企业更注重学生的质量和个人素质,已不再把数量放在首位。那么,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企业要求,了解所在实习单位的文化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所学的专业水平,写出自我职业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满怀信心地从实际出发,从现在做起就显得非常必要。
引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退
1.设订计划
学生已对宏观的就业发展动向有了较深的了解,学习了企业的用人要求,通过实践学习,要求他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设计出自我职业的长远目标和毕业实习中应达到的目标和计划,让他们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切合实际的计划和步骤,按预期计划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2.心理调适和疏导
帮助学生把所学专业和实习工作相结合,找出自我优势,正确认识自己现有水平。鼓励他们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多向同事学习,调整好心理的状态,尽快转变角色,严格按企业规定做,提高自律意识,对实习充满信心。
落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苦练专业技能,提高竞争力
让学生明确社会、企业需要素质高的专业人才。笔者带的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实习,他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根据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工作流程,才能达到企业要求;只有靠勤学苦练,敢于面对各种困难,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故在实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意气用事,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锻炼自己,提倡多学、多看、多注意,尽量自己试着去处理好出现的问题。
2.“小”就业,“大”作为
帮助学生树立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的职业理念,提示学生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首先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常规规定,增强责任心,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也是收获,是为今后打下良好基础的开始,有利于自身发展。把辛苦一些、薪酬少一些、条件差一些、单位远一些,都看成是对自己一点一滴的锻炼机会,为今后的展翅飞翔做好充分的准备。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笔者所带毕业实习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团队意识比较淡薄。在实习期间,通过指导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注重团结合作意识外,还找机会就给他们讲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做事要为集体着想,为他人着想,多换位思考,这样团队的进步就会带领每位成员共同进步。
篇3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作用;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大学生供给快速增大,高学历劳动力所占比重加大,但经济结构转型没有跟上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速度,劳动力供给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匹配,导致大学生供给一直是高位运行。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这已成为政府、学校、媒体等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各个高校应积极开展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对职业指导的概括是:职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讲,职业指导可以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人生观,做出良好的自我定位,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合理的人职匹配。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却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对职业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紧缺,不够专业化,职业指导模式过于单一化等。因此积极加强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能力与个性特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形成正确合理的职业观有重要作用。
二、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1.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指导首先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的职业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职业定位;引导大学生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确立符合实际的期望值,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在知识经济、网络信息化社会中,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竞争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竞争,那些有经验、高素质的大学生往往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通过实践教学等途径向大学生展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具体标准,对人的品德、态度、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引导大学生激发自我塑造、自我提升意识与潜能,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3.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许多大学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出现了缺乏自信心、临阵怯场、急躁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在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在面对就业考验和矛盾挑战时,做到不怕挫折、慎重考虑、果断决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增强应对困难挫折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4.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就业制度、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各级就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就业政策,并结合个人实际,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选调选聘计划”“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及指导性意见,了解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政策,维护自己就业中的合法权益。5.职业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4〕22号)指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三、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1.对社会来说,职业指导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职业指导可降低失业率,缓解与解决由于失业和就业困难带来的社会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宿廷敏(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00)摘要:本文从职业指导的内涵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展职业指导现状两方面入手,探讨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作用;重要性学生工作难问题,造成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的产生,这部分人群心理承受力脆弱,易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加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减轻精神压力,让其各尽其才、各司其职,避免人才的闲置与浪费,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2.对高校来说,职业指导是加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调整教育结构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通过职业指导,学校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办学理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推进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实力,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对于用人单位,职业指导为用人单位提供帮助,招到合适人才。当前,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单位急需人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自身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潜能认识不明确,对职场不了解,导致应聘不成功,即使成功应聘,有一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发现和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差距较大,出现跳槽频繁现象。这导致用人单位招聘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大学生的不信任。做好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思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向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完善个人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选好人、用好人提供依据,同时用人单位的招聘成功率提高,使用人单位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4.对学生来说,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及要求,实现人职匹配的内在需求。人职匹配是大学生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在就业中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及其职业的适合性,了解各种职业以及对人的要求,从而尽可能实现人职匹配,高校的职业指导在这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职业指导的中介作用,帮助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性质、岗位要求及薪酬待遇等,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或工作方向,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从而达到大学生个人、高校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大学生劳动力供需合理配置,促使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综上所述,职业指导是一个多方面、全方位紧密相连的整体系统,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将职业指导做好、做到位,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并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合适的职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海强.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1(18).
[2]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3.
[3]王秋萍,吕丽红.高校职业指导现状刍议[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141-142.
[4]蔡妮娜.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交流,2012(8):128-130.
篇4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societ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ies of career guidance work, think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o better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for their career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help them make their achievements, realize self-worth.
Keywords: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供求矛盾日显突出。加之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尚显薄弱,使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成了每个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难题。因此,要改变这种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学生就业观的转变相对滞后的现状,实现毕业生个人的发展目标,高校必须首先做好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与设计,使毕业生职业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职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为他们和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是择业期的选择指导过程;广义的职业指导是指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为其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是指导学生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其中,准备过程更为重要。我国教育界有关人士通过对国外职业指导的称谓和工作任务的分析,认为职业指导有以下具体内涵:它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职业的一项工作;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它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原理,对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高校职业指导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过程。它贯穿整个学生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当中,对促进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与推动的原因
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分配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发展为大众教育,致使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而这些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
另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是发中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引领,有发展的办法去解决。
2.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我国“人才”“过剩”,教育投入过多。我国高校总量虽然年年有提高,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及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一半,比一些发展国家都不如。高校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并非完全是企业、事业单位人满为患,不再需要高级人才了,而是就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不和谐”。
三、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
高校的毕业生是首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面临择业的新成长劳动力群体,有着他们的就业基本特征。要促进其就业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为其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其尽快走向工作岗位。这既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1.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求职氛围。建立就业信息系统,保证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供求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建立职业指导服务机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帮助其制订求职策略,进行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寓职业指导于教学中,同时加强和完善学习实习、见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就业基地。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指导,是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就业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及就业观,帮助他们理性对待就业,制定就业决策和策略。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让学生一定程度了解职业,充分了解自我。了解职业。高校的学生就业绝大多数是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状况没有充分的了解,对职业的了解也是模糊的,很难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甚至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今后将要从事什么职业,对未来一片迷茫。因此,要帮助他们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职业的文化,存在的利弊等,尤其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条件、兴趣,结合职业的需要,促进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最终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自我。究竟个人适合做什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存在什么局限,是高校毕业生决定切实的职业目标的一个关键。很多高校的学生没有思考过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及缺点所在,在职业的选择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不理性的就业预测。因此,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人格、能力和兴趣,从职业特点、需求的角度对个人状况进行诚恳的分析。通过对职业的了解,自我的分析,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就会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会有更多的学生开始以更加理性化的态度选择职业,从而正确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通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理解今天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买方市场,以及求职者期望过高、薪酬和职位层次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求职时间增长等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意识,对就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4.通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的方法和手段。要通过各种职业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了解职业、了解自我,作出明智的选择。要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社会动态,懂得维护劳动权益,掌握最基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团队合作。
5.通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校的公众形象,促进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探索。职业指导可以使学校的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紧密联系市场,紧密联系实际。学校要从就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的类型、用人单位的类型,研究和探索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职业指导,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就业促进、课时的有效利用、毕业生的跟踪指导等。学校通过职业指导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帮助学生稳定就业,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通过学校的行动让学生看到他的母校,他的老师正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努力帮助他克服困难;让家长看到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学校比他上心,比他还认真,在真心实意的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让用人单位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有能力,还会做人做事。通过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学校的发展更具生命力。
职业指导能够发挥灯塔的功能,教育指导学生自主择业,结合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让高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在适合的岗位做出工作成果,找到一种职业成就感,进而帮助了毕业生更清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毕业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个系统化的社会工作,需要有一整套的职业指导模式来保证这个社会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职业指导能够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够为他们指明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帮助他们做出自己的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⑴崔师睿,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A].2010年第六期
⑵《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5
关键词 职业指导 精细化 就业服务 作用 重要性
盛夏刚刚将至,上百万的大学生在这一时期正在接受着命运的考验,他们奔波于人才市场的里里外外,大街小巷,工厂办公楼里都充斥着他们找工作的身影,不知不觉中,他们经历了太多人生的第一次,面试失败后的辛酸,突如其来的喜悦,相聚与分离,选择与后悔,成长与感悟,反思与历练——都无时无刻不围绕着这些初次步入社会的莘莘学子,解决他们的困境,减少他们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职业指导管理,提高精细化就业服务水平。
一、职业指导与“精细化”就业服务的定义
职业指导就是一些有经验的人协助求职人选择与指导工作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求职人员了解自身的特点,优势与劣势,知晓现代社会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等,职业指导的主要工作形式表现为:提供就业信息,岗前就业培训,为求职者做职业就业规划与指导等等,通过这些协助方式,为求职者寻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确保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所发展。
“精细化”就业服务就是指就业服务方式更加周密、具有针对性、就业服务更加完善,让所有的求职者都能够从中学到就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找到符合自身的性格,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工作,精细化就业服务针对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不仅仅是在校大学生,也包括一些下岗失业人员。
二、职业指导在“精细化”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协助找工作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劳动就业形势与制度,近年来,因为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形势瞬息万变,国家的政策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也在发生着不断改变,普通的劳动群体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指导就很难理解这些变化的形势,也无法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职业指导人员的职能,为这些求职群体提供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在他们的指导下,求知者就能够深入理解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就能够审时度势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的政策调整,由此可见,职业指导在整个的“精细化”就业服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次,促进求职者与用人需求之间的平衡。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千变万化,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分工呈现精细化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同样,不同的劳动者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学历层次等各不相同,要想达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就需要职业指导发挥作用,在求职就业与企业招聘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两者的相互赏识,彼此配合达到就业的平衡。通过职业指导,可以让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做好沟通,双方都清楚彼此的优势与特点,各自的需求以及条件限制等等,例如:职业指导中心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求职者详实的信息,也能为求职者提供用人单位的具体的工作环境,工种特点,岗位要求以及福利待遇等,这样就建立起了就业沟通交流的平台,双方在彼此了解与沟通中,相互选择,最后达成一致,形成了就业与招聘之间的平衡,这就是职业指导在“精细化”就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他们之间有相互配合与彼此选择的功效。
最后,减少求职者求职与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招聘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棘手的工作,选择真正适合企业职位的人才绝非易事,同样一名资深优秀的求职人员要想获得适合自身的职位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非同小可,企业如果单纯依靠招聘信息来吸引求职者,或者关系运作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了减少企业招聘的工作量,通过建立劳动力市场,从就业指导中心获取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企业才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同样,对于求职者来说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心理的迫切愿望,“精细化”就业服务为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用人单位的信息与服务,让求职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减少求职的压力,让用人单位能够及时找寻到合适的人才,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职业指导在“精细化”就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三、职业指导对于“精细化”就业服务工作的意义
职业指导是“精细化”就业服务中的重要环节,没有相关部门的职业指导,精细化就业服务就失去了意义,精细化就业服务的核心人员不仅包括:求职者,用人单位,也涵盖了那些已经从事职业的人员,职业指导就是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将彼此的需求加以融合,建立双方的沟通与了解,实现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最后达到平衡。
职业指导为大多数的求职者提供了精细化的服务,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了个人利益,达到了企业发展的目的。
四、总结
职业指导在整个的精细化就业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对于求职者来说,要想实现自身利益,就需要职业指导工作作用的发挥,在就业指导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求职者或者用人单位进行思想上的疏导,转变彼此的就业观念,求职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用人单位也要加强招聘与岗位需求制度建设,双方在积极配合中,达成一致利益。
参考文献:
[1]越战军.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转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求实,2005,(2)
篇6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北京,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拥有全面知识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不足4000元。一个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一个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再去掉保险和每个月租房吃饭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有些单位还不给农村劳动力上保险,因为他们没有档案。更别提公积金等其他福利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现阶段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问题之一。个别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后克扣农村劳动力工资,造成其拿不到血汗钱。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权益维护意识低,造成他们只能靠上访、自杀等方式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社会不安定和不和谐的隐患。因此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对策措施
1.推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就以现阶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创业园等几个大型工业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各乡镇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跟几大工业区沟通,形成专门的就业纽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门的职位,便于他们求职。同时以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等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到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中从事农业创新、农业开发等工作,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2.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必须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进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
(2)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17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整体就业服务圈。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门清”。着力抓好各大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聘会,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3)培育和壮大各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
3.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除了要指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就业以外,我们还要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等产业。比如农家乐、农业采摘园和农业种植园等。现阶段大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喜欢到农村中需找乐趣。这些人群的需求让农家乐等农业创业形式有了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自主创业。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作用很明显。各单位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转城”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3~6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其稳定就业
现阶段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让农村劳动力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时为其增加对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充分就业的同时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使其在面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时能勇于、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时仍然是埋头工作、领取工资等,他们忽略了合同签订、福利待遇、退休保障等环节。多数农民工觉得有个体面工作已经万幸,在面对用人企业克扣工资等行为时往往选择隐忍和默许等态度。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时要重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权益保障等进行培训,使其在面对用人单位恶意压榨时,除了选择自杀、默许、上访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等方式外,更多的是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7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要性;应用
一、职业指导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自我定位,合理进行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对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处在本阶段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想象,他们的想法有些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但是有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生对某一职业的认识也往往是不够清晰的,对于他们来说,毕业之后求职成功的关键就是一入学就能认清自身状况,定位自己职业目标,并在大学几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为将来参加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升自我,做好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为将来应聘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基本没有过任何职业经验,对社会和职业知之甚少。在参加就业之前,有必要多了解一些职业种类以及不同职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和规范。就业指导就成了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唯一途径,并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职业导向,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位置,调整心态,做好职业定位,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前体验职业角色,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对社会和职业有一个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就业指导能够把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就业信心,使其放低身段,不再眼高手低,一心想着到大城市、大公司求职就业,将自己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就业心理障碍
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着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部分学生由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以冷静地态度去面对就业,进而造成缺乏自信,焦躁不安、临阵怯场、难以抉择等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他们的不能顺利的实现就业。而职业指导正好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可以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正视现实,重拾自信,以平常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四)有助于大学生培育学生创业精神
面对着社会上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难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寻求自主创业,但是往往太过理想化。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市场调查等,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创业成功的几率很低。大学生就业指导除了可以帮助大学生开发自己的智慧,提早做好就业准备之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让他们形成敢于创业、不怕失败的良好品格。另外,通过运用创业资源评估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自身、市场需求以及创业领域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状况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对比较容易的行业领域进行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二、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一)契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从一入学就做好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本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及时认识到学好本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就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对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及优缺点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避免盲目性,从而使其在学好专业知识方面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负责就业指导的机构应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所收集相关信息,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和用人动态,并通过就业指导课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了解和熟悉目标企业,并能融入其中,进而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督导学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通过让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来打好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督促学生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大学时光,客观的分析自己,正视所学专业,定位职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确定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制定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
高校应该构建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使就业指导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就业指导课程在我们国家的高校开展的比较晚,很多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还不够高,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这就要求高校要为就业指导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派遣员工外出培训和要求企业领导、专家等到校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
(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时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具有个性化、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一方面,高校可通过邀请知名校友到校开展座谈活动、邀请企业专家、领导到校开展讲座、开展简历设计大赛、开展模拟面试等活动有目的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参加应聘之前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另一方面,还可以成立个性化就业咨询室,实行一对一服务,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另外,还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开展与之相关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们尽早的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职业要求、企业文化以及发展路径等,为学生顺利参加就业,实现职业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狄苏.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篇8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正式启动,2003年的首批毕业生数量就高达212万人,较2002年多了近三分之一,之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以跳跃性的幅度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与有限的工作职位的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从最初争相报道的新闻变成了司空见惯的事实 。高校扩招,是国家政策的一个导向,也是提升全民素质文化的一个措施,大学普及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面对上百所高校甚至是国外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各大高校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和一味闭门造车、懒理社会市场需求的状况,积极了解社会、市场信息。高校第一时间教授学生就业技能已成为一种需要,职业指导课也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必须的必修课。所谓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目前人们一般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但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等。
当下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职场竞争激烈,机会稍纵即逝。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竞争激烈的职场形势,让自己的学生在职场上快人一步、少走弯路,高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势在必行。
过去计划经济下包分配的“金饭碗”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代大学生,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专业的职业指导。只有在专业的职业指导下,大学生才可能在同等学历的人群中赢得理想的工作。
2014年号称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约达727万,较2013年增加28万,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地实施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在同等学力中基础较弱,使得高职毕业生面临的挑战与就业竞争更加严峻。因此,要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工作提上日程,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职业教育在广东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长、成熟。据调查,广东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技工学校有百余所,主要分为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虽然各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授课,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视, 但大学生依然存在着职业素养较差、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职业定位模糊等问题。
1. 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时间安排相当不合理,都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匆忙上课,功利性较强。这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浮于表面,往往都着重于求职简历制作、应试技巧、择业签约过程等方面的指导,对于提高毕业生心理素质、调整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指导较为浅显。这样的职业指导与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思路是较大有距离的。
2.就业指导师资专业性不强
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薄弱,兼职教师居多。甚至有些兼职教师对职业指导的相关工作都不太了解,仅依靠课件,依靠复制别人的传统知识授课,在最新市场需求、国家方针政策讲解、择业发放、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明显不足。还有些高校职业指导老师来源于校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平时本职工作已经足够繁忙,因此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规划偏向于照本宣科,并未真正起到为学生排忧解难、规划职业的作用。
3.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学生理解有误区
除了职业指导老师、课时安排等不合理之外,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也存在理解误区。他们认为职业指导是毕业季的事情,刚入大学就学习职业指导为时尚早。很多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就业指导课,总是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请假、逃课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即使上课,也不怎么关心教师的上课内容。上述因素直接导致了就业指导课效果并不明显。
职业指导的作用和重要性
1.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是就业指导课的最终目标
现在很多大学生内心依然存在一种优越感,对未来职业的预期较为乐观。他们认为做较苦、较累的基层工作有失大学生身份,根本都不在考虑范畴内。因此,职业指导应该在大学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帮助他们摆正心态,积极就业,迈出不怕苦、累的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为未来积累更多的职业经验。各高职院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出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指导服务,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就业观、价值观。很多高职院校通过此课程,结合市场发展需要,有效指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确定职业价值取向,帮他们在大学期间明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另外,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中进行的全真模拟的讲解,减少了大学生求职的盲目性,引导他们在求职态度上贴合实际,教授他们更科学的求职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如此一来,大学生很好地克服了面对失败的紧张情绪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建立良好了就业心态。
2.职业指导可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
中国人普遍缺乏职业信仰。很多已经参与工作的年轻人,都以薪酬高、待遇好、工作稳定为工作目标,很少问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职业,以至于就业之后缺乏职业信仰,工作热情随着时间的积累越磨越少,逐渐变得得过且过或者自暴自弃,甚至还有些产生了严重抵触职业的心理。若要避免上述现象,就要求大学职业指导老师在职业指导课上做好教学工作,通过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甚至是邀请相关企业高管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未来工作文化,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初步建立职业信仰。
3.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维护权益
职业指导课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讲解剖析就业社会保障、个人权益保护等政策,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和作为就业者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以保障他们未来就业正当的权益。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导向性作用,职业指导老师通过课堂授课、讲座等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最新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初次就业或者创业,让他们未来的职业朝着健康、合法的方向发展。
4.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更早了解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
通过职业指导,毕业生不出校就能第一时间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有的放矢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调整。职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架起了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让毕业生们提前知道用人单位职位工作的内容,努力去适应市场需要,而不是一味闭门造车,不管行情。
5.就业指导能提升毕业生就业信心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之一就有求职简历制作、填写以及求职现场模拟等类全真面试内容。就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模拟教学,让毕业生们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工作,如以班级学生为观众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提出意见,指出优缺点,让“求职者”不断改进,如语言组织能力、仪容仪表、着装、应变能力等等。毕业生通过模拟面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未来实战的信心,能顺畅回答面试官的问题。过硬的专业能力需要毕业生有足够的自信去表达,职业指导正好是一个能帮助他们提升就业信心的途径。
小结
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引言
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事业单位已完成的资金往来业务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核算与监督,从而可以为外部人员提供本单位的财务状况、盈利水平等经济信息。毫无疑问,财务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会计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的一种,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调节会计工作者与社会、会计工作者个人之间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本文主要论述与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关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根据财政部的相关文件规定,会计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诚信诚信既是市场经济活动下的道德要求,也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之一。会计工作者是否具有诚信的职业道德直接决定着社会上的其他个人和团体对单位财务经济状况的信任度。以保密性为前提,会计工作者必须置集体利益于首位,毫无条件的讲求公正和诚实。会计工作者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及时区分其行为是否合乎诚信的要求,是否合乎道德。(2)遵纪守法、严格监督会计工作者要做到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了然于胸,这样才可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审查条例来工作。对于经济活动,会计人员要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若发现不正当的行为要及时指出纠正。(3)勤俭理财、厉行节约由于会计人员直接掌握着单位的财务命脉,其是否有勤俭理财、厉行节约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单位部门的浪费情况。所以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以主人翁的地位和态度来加强对资源的管理,抵制一切铺张浪费的行为。
2.财务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作为会计领域道德状况的反映的会计职业道德,其重要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一般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调节经济部门的关系,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的形象。财务会计工作在整个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经济部门内部的和谐关系的构建。会计人员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促进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环境的形成,重塑会计行业在整个社会部门中的良好形象。(2)抵制会计行业腐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各行各业之间的改革也进入了深入区。与此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秩序混乱不堪,矛盾重重。会计行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层出不穷。这就给腐败分子有可趁之机。加强财务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会计工作者自觉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防止腐败滋生。此外,还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问题大大损害了整个行业在国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职业道德规范问题目前我国除了针对注册会计师颁布了一个《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之外,没有颁布任何适用于其他会计人员的专门性条例。散见与各种有关法规和条例中的制度内容根本不足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机制。近些来,各行业的腐败等问题非常多,这使得制定专门的条例规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必要。(2)会计人员道德意识问题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都是非常薄弱的,特别是在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置社会和国家公共利益于不顾,盲目听从领导的意见而参与制作假账、伪证。另者,部分会计工作者为了一己私利而监守自盗。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行贪污之事。
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以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大环境下会计从业的需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滞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不健全、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自律性较差。
三、加强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为会计行业制定一个准则,使会计行业从业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目前来说,除了继续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之外,还必须将散落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集中,制定一个普遍适用于全行业会计行业从业者的准则和规定,形成一个成体系的有效的机制。此外,必须将职业道德的条款添加入《会计法》中,如对造假等问题明确其处罚的规定,明确规定相关责任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道德与法律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只有将道德和法律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职业道德的法律地位,从而使其具有强制力的特征。
2.重塑财务会计的职业道德环境会计职业道德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直接从外部决定着会计职业道德的生存和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环境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来说,构建合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要从文化、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着力。
(1)净化社会风气,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和知识,有利于经济活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会确保公平与正义,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竞争意识和市场理念。
(2)提高会计从业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古语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了,才能保证会计职业道德的构建。
(3)要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环境。这主要是要加强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会计公司化,促进促进独立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组织和管理。
3.加强监管监督是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监督可以有效的保证会计从业者的工作符合相关规定,从而有效杜绝违反财经法规和会计从业道德的行为。要从制度上切实加强对从业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审计体系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可以将审计委托权从单个企业或政府部门中转移出来,然后交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行使,从而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合理的审计关系应该如图1所示:
图1 合理的审计关系图
由上图,我们可知,整个审计的流程首先是审计委托人提出审计需求并付相应的费用,然后审计的第四关系人聘用会计师,接着审计的第四关系人与会计师签订审计协议,接着审计人对经营管理者实施审计,接着被审计的对象在接受审计之后要全力配合审计人的工作,之后审计人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审计的第四关系人,然后该“第四者”将审计报告交付给审计委托人。这样设计一个审计第四关系人的好处是可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提高其可信度。
(2)加强单位的外部管理单位的外部管理主要是来自于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再次确认和监管。外部管理机构必须坚持秉公执法的原则,对于出现的造假行为要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纵容。另者,这些外部管理单位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系统,比如说如果发现某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造假,则该单位将不能从银行办理贷款,不能从税务部门得到税控发票,不能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得到营业执照或办理年检手续。
4.大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在整个会计活动中,会计人员处在核心地位。换句话说,整个会计活动都要依靠会计人员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由此,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道德意识直接影响着会计活动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会计过程。会计人员是会计道德的承载主体。
加强财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于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之中,是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可以本着道德自律,主动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主要可以依靠专门的培训和教育,通过树立典型、表扬典型,努力使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同时,对于反面典型一定要严惩不待。
四、结语
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应该努力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逐步实施,稳步推进,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tephen Spector, Ronald Blankenbaker. Ethical Issues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Competencies Framework in the New Century InternationalForum,2011(10):257-256.
[2] Cynthia G Jeffrey Susan P Ravenscroft. Rule Observance Attitudes and Ethical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and Non-accounting Business Student[J]. Research onAccounting Ethics2010.Vol.14,No.4:123-126.
[3]Nonye Azih ,B.O. Nwosu.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on the Achievement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Abakaliki Urban of Ebonyi State, Nigeria[J]. Current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011, Vol.3 (2), 166-168.
[4]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Appoints Thirteen New Members to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J]. Politics & Government Business, 2011.Vol.16,No.3:156-162.
[5]王智俊.试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N].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402-405.
[6]陈颖.“重塑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启示:来源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比较和评价”[J].经济师,2007(11):147-148.
[7]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调查报告[J].会计研究,2003(1):31-38.
[8]庄智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分析――对若干异议的评述和回答”[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1:83-85.
[9]吕昭江.会计职业道德[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135-160.
篇10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人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
1.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2.2 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2.3 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2.4 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结合。
2.5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
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3.1 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3.2 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3.3 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3.4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4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
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5.1 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上述概念具有如下基本旨意:一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一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二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5.2 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区别: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
5.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①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③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④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