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篇1

护理道德的作用

护理道德就是以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又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养,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护理道德的作用是由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作用决定的。《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护理病人,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康复的、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并着中用教授和示范的犯法,促进健康”。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⑴护理道德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护士是医疗技术中的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约占医院各类技术人员的50%),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时间最长。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约有90%是由护士执行和配合完成的。因此,一个医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应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

其次,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护士的配合,医护工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护士不仅和医生担负着治病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康复任务,不仅要为病人提供医疗需要还要给病人提供生活、精神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已故外科专家黄家驷曾对护士工作做了这样的评价:“护士和病人的接触比医生多,病情变化觉察的医生早,病人有什么话,时常很早对护士说。因此,病人健康的恢复对护士依赖丝毫不低于医生”。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诊断和高治疗的护理相结合,才能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因此,护理治疗的高低,医疗效果的好坏,都与护士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和直接的关系。

⑵护理道德是建立新型医疗关系的重要基础:医疗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护理工作范围广,护士要经常与医生、医技人员、后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打交道,护士在促进良好的医技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型医疗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良好的护理道德为基础。例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医生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医嘱不妥的地方,不要讥笑,提出修改建议时,态度要诚恳。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要主动和医生配合。不断学新的护理技术。以适应新医学发展需要,和医生一起共同为医疗护理质量而努力。

⑶护理道德有利于医院管理:护士的工作中,很多方面又是属于管理性的工作,无论在门诊、病房、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护士都肩负着一定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护士长,一方面对环境的安静、清洁负有责任,另一方面对物质、设备、器械、药品等都要进行管理。因此,一个护士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公道正直,克己奉公是十分重要的。相反,不良的护理道德就会造成管理混乱,使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否则也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

护理道德的特殊性

护理道德是整个医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护理工做中的特点决定着护理道德又与一般的临床医学有某些不同,具有它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特点表现为历史性和全人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临床工作中,护理道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⑴治疗和护理的协调一致性: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⑵护理工作的严格性: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护理工作必须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护士是否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无误、直接关系到医院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⑶护理工作的灵活性:护理道德在强调严格性同时,护士还要有灵活、积极的主动性,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危重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的临时安置处理等,不能消极等待医生,等待医嘱,应灵活机智,采取果断措施,主动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这是特殊情况下对护士的特殊道德要求。平时一般的病人护理中,对一些病人的反应,病情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要主动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措施,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为治疗提供信息、方案、主动采取配合治疗的一系列措施,这是护士应当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也是护士道德责任感的体现。

护理道德责任

护理道德责任是促使护理人员在处理医、护、患关系中保持应有的姿态和达到医护目的,自觉履行其职责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是协调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⑴尊重和爱护病人:医患双方联系最多,关系密切,病人不仅需要从护士那里得到医疗技术服务和生活方面的照料,还希望从护士那里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因此,尊重和爱护病人是护患道德最仅基本的道德要求。因而在医护工作过程中,护士首先要做到尊重病人的人格,任何时候都不能侮辱病人或损害病人的声誉,更不许乘人之危去追求个人的不道德目的。

护士是同基本做斗争的得力助手,病人住进医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因病痛引起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迫切需要有能够理解、同情和关心他们的一切。故护士要通过交谈、观察,对患者的病情、思想和个性、习惯、心理需要、行为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全面了解,获得信息,以便进行实际结合的处理,成为患者最可信赖的知心人。

⑵护士与患者家属关系的道德:护理人员一定要尊重患者家属,以平等的态度同患者家属交流情况,征求意见。向患者家属实事求是地介绍患者的病人和预后,让其了解患者病情的房展变化,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篇2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guid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situation of “high-quantity and low-quality”, to some extent, reflects the lacks in scientificity and validity of vocational guidance. This thesis, in terms of concept,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guidance, represents the understanding to carrier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t emphasizes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s of management, campus culture and activities, accordingly to develop vocational guid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职业指导;载体建设;认识

Key words: vocational guidance;carrier construction;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02-02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显然,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彰显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取向。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已成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可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高数量、低质量”的就业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呢?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一名就业指导工作者,我认为,应该树立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指导思想,加强职业指导载体建设,增强职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指导,指给予升学或就业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我国学校领域的职业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它的内容是激发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它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3.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以上3点全面阐释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但是综观我市几所职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仅停留在就业咨询和服务这个层面,远远不能达到新时期职业指导工作的要求。既然“职业指导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那么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理所应当也就成为职业指导教育的载体,下面,我就将对“职业指导载体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展开论述。

1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载体的含义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手段和措施,即一定的载体。职业指导载体是指在职业指导教育过程中能承载并传递职业指导教育信息、内容和形式的手段,能为职业指导教育者所操作,并与职业指导教育对象发生联系的一切物质存在方式和活动形式。它具有承载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载体建设的主要内容

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职能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和部分专职教师,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依托多种教育形式(载体)传递职业指导教育内容。

2.1 管理载体建设管理载体是指将职业指导教育内容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在思想上,树立“全程”教育思想,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五年,将职业指导教育贯穿始终。在机制上,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教育专职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和保障机制,在职称评定和进修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优秀教师加入职业指导行列,不断提高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我校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制定了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如:《职业指导工作职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各系部、招生就业办公室、班主任和职业指导学科专任教师的各自职责,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体化管理框架。《实习毕业班班主任考核办法》要求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实习前、实习中、毕业后三个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侧重点不同的职业指导服务。《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评比办法》细则的制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参加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篇3

一、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舞蹈教学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通过对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的学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出众气质的大学生。舞蹈是一种以动态美为主的行为艺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它的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培养的并不仅仅学生的审美能力,它更可以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指舞蹈创作,更是以舞蹈艺术为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展示,最大程度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发挥这种创造精神。

3、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舞蹈的核心是“动”,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处于动态的人们,一方面,消化系统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从而改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人们在舞蹈中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动”上,成功转移注意力,那么消极情绪也就渐渐被忘却了。不仅如此,在舞蹈学习中,学生们还能享受到多彩的舞蹈带来的乐观积极情绪,改善人生态度,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参差不齐,舞蹈基础差异较大。

职业学校的舞蹈专业的生源一般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生。几年训练,无论是在软开度、柔韧性、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又或者是身体韵律以及技能技巧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2、专业学习挤占艺术教育空间。

职业学校的学生目前大多侧重于技术方面的学习,这也使得艺术教育的推广遇到很多困难,一方面,高职学生面临繁重的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还需要有实际性的操作,这些无疑都向职业学校的舞蹈教学提出了挑战。

三、职业学校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中国的舞蹈教育历史中一直没有统编的教材,所以,作为职业学校的舞蹈教师,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从适用性和针对性出发,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这一点也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在新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必须有所突破的重难点。突出舞蹈教学的特点,勾画出特属职业学校舞蹈教学的框架。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让技巧和技术的教学,创作能力和实践的教学相互补充、互为所用。另一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培养适应性强的能力型人才这一中心来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对于教材的编写,应该向舞蹈的知识方面侧重,尽量让学生了解到多元舞蹈文化的新内涵,真正学习到新的技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审美。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为主导,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当然,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抛弃全概精的思想,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创作教学的实施。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去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具体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作,尽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这既需要通过创编和模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充分的展示学生的特点、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鼓励和指引力度,为学生搭建想像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韵律美来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很难将一些韵律、情感、形体等方面的东西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如果教师采用教法不当,或者教学示范不准确,很可能误导学生,影响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质量。

4、营造出良好的舞蹈学习气氛。

篇4

【关键词】企业用人;职业指导;方法实践

市场经济的春风吹遍沂蒙大地,沂水县也像全国各地一样,一夜之间用工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就业、主体双向选择、劳动者自主择业”成为新形势下的市场就业新机制。不找县长找市场,逐步替代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形式。由此,职业指导也从传统狭义的为求职者就业延伸为既为求职者就业、稳定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测评,也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留人提供技术指导,其内涵、外延均有了新的发展。

1.职业指导对企业招工用人中的匹配作用(即选对人)

指导企业与求职者的设计招聘、面试方案是实现资源匹配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选对人,求职者选好企业是双向选择的重要环节,职业指导人员组织双方通过相互沟通,了解对方基本情况,衡量把握对方条件与自身期望标准相符程度,决定选择意愿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要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招聘观念,求职者要有“皇帝女儿也愁嫁”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及时进行匹配。根据双方填写的登记表,及时将“郎才”配“女貌”,尽量减少在恰谈中出现“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的现象,提高职业指导服务的匹配效率;再次,帮助企业建立个人发展目标,适时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使求职者人尽其才,设计好职业生涯,稳定就业。通过上述匹配措施,目前,沂水县已为全县400家招商引资企业成功匹配各类人员16700人,并且流动率低于0.3%。

2.职业指导在企业招工用人中的指导方法(即用好人)

指导企业在用人招聘工作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进行规范运作,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用人机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非常必要。

2.1职业指导在企业招工中的应用

对企业招工用人开展指导是一个新形势下的工作领域,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多样性,需要系统的职业指导,以避免招工用人上的盲目性。首先,按照用人指导的三个原则(客观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确定合理的用人招聘标准。其次,按照用人指导的五个基本程序(空岗分析、服务约定、调整用人、人事咨询、其他服务程序)协助企业招聘到适合岗位需求的员工。企业指导的重要职能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规范的招聘简章,使求职者有明确的求职选择和意向,进而通过科学的面试、口试、笔试等方法,获取符合条件的求职者,筛选出确定的合适人选;再次,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面试实战技巧,挑选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通过“企业为什么要用你?”来测试求职者的沉静与自信,通过“你为什么想到这里工作?”测试求职者的兴趣和喜欢的岗位,通过“这个职位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测试求职者具备的素质。同时,对岗位设计、心理素质、适应环境、集体荣誉、责任心事业感、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指导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成功招聘。

2.2职业指导在企业招聘渠道有效选择上的实践

在职业指导中,经常遇到“用工荒”造成的“招工难”,职业指导可协助企业依托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招聘到合适的理想人才。一是指导企业开展内部招聘。这种办法适合在企业出现职位空缺时,通过内部竞聘上岗或调整员工岗位来实行有效增补,解决用工难;二是指导企业开展外部招聘。

3.职业指导帮企业建立用人上的长效机制(即留住人)

围绕“保民生、促就业、保稳定”这个主题,沂水县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职能,努力构建职业指导体系、失业预警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职工维权体系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六大体系”,建立平等竞争、结构合理、运作科学、充满活力的新型就业长效机制,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指导企业强化依法用人理念,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依法用人,不仅体现在招聘的过程中,更重的要贯穿在入企上岗的职业生涯中。指导企业依据《劳动法》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用工标准,减少就业歧视;指导企业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指导企业遵守《社会保险法》,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以防职工在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疗等方面得到社会保障,同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合理确定试用期,执行国家的休息、休假制度,关心爱护职工,不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减少劳动强度,重视职工安全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篇5

一、奸佞小人的行为特点及规律

关于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恶,孟子认为人性善。清代的王夫子认为“日生日成”,即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在新故相推的环境中变化发展的。王充认为,奸佞小人的习性是天生的,贪图名利是其天性,而且佞人奸诈有权术。

1.奸佞小人天性卑鄙贪图名利

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这说明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当欲望不能实现时,他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王充认为,奸佞小人天性卑鄙,即使是可以通过正当手段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也会采用卑鄙的方法以达到目的。

佞人知行道可以得富贵,必以佞取爵禄者,不能禁欲也;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然而必盗窃,不能禁者也。(《论衡・答佞篇》)这就是说,奸佞小人明知行正道可得富贵,而他偏要以奸诈手段取得荣华富贵;通过努力耕种收获粮食,勤勉做生意可以发财,而他非要偷盗不可,这都是他的天性所决定的,他的理智难以控制他的。所以,“佞与贤者同材,佞以情自败”,就像“偷盗与田商同知,偷盗以欲自劾也”。佞人即使是和贤人具有同样的才能,但因其天性卑鄙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身败名裂,自我毁灭。

另外,奸佞小人的天性是贪图名利,做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利。

“义动君子,利动小人。佞人贪利名之显。”

“佞人求利,故不毁人。苟利于己,曷为毁之?苟不利于己,毁之无益。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利则便得。”

这说明奸佞小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所采取的所有伎俩、术数,都是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佞人奋斗的最终目标。

2.奸佞小人奸诈有权术

奸佞小人颇具才智,很善于搞“术数”,常常能揣摩君主的心事而加以迎合。所谓“人主好辨,佞人言利;人主好文,佞人辞丽。”所以,君主很难察觉佞人隐藏起来的坏心思,他比直接跳出来的谗人更难以分辨和对付。

佞人与谗人,虽然他们都是小人,嫉贤妒能是他们的本性,但是,“谗人无诈虑,佞人有术数。”这就是说谗人诋毁别人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佞人的坏心术却是深藏在心中,很难分辨。所以,人君均能识别谗人,远离谗人而亲近贤者,而很难识别佞人,将佞人与贤者区分开来。

总之,从王充的分析我们得知,奸佞小人往往心术奸诈,利欲熏心,个人的名利是他最终的奋斗目标。所以,在现代管理中,凡是自私自利、利欲熏心之人,即使是巧舌如簧也应该防备。

二、王充用人思想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奸佞小人

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想准确用人,首先要能准确识佞。王充在《论衡・答佞》中说:“九德之法,张设久矣。”而“居国有土之君”,“常有邪佞之臣与常有欺惑之患”。意思是用九条道德标准检验行为的方法虽然已经设立很久了,但是掌握权力的君主却常常受奸邪佞臣蒙蔽,给国家带来祸患。因此,拥有一双犀利的慧眼准确识佞,不仅是古代帝王迫切需要的,也是当今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两千年前王充的识佞之道,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佞人与贤人之别在于“言合行违,名盛行废”

“夫贤者,君子也;佞人,小人也。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取舍不同。”佞人很善于巧言谄媚、“隐情匿意”,“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因此,王充提出必须“以九德检其行,以事效考其言”,这包涵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看其言论与办事的效果是否一致。这里,王充重视的是言行的一致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和名声即使都很不错,但办事的效果也会有失败,即“实名俱立而效有成败”。只有那些言论符合先王之道,而“行不合于九德,言不验于事效”,“名盛行废”的人,才是佞人。其二,看其言行前后是否一致,即“推其往行以揆其来言,听其来言以省其往行。”其三,看公开与背后的言行是否一致,“观其阳以考其阴,察其内以揆其外”。通过“考乡里之迹,证朝庭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这样那些内外有别、名不副实的奸佞小人就能被识别出来,其狡猾奸诈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出来。

2.君子能“以义制欲”,小人则“纵贪利之欲”

王充说“富贵皆人所欲”,富贵是人人皆想得到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能“以礼防情、以义制欲,故得循道,循道则无祸。”而小人则“纵贪利之欲,逾礼犯义,故进得苟佞,苟佞则有罪。”这就是说,君子能以礼制控制自己的,以道义控制自己的欲望,行为思想遵循道德规范,符合集体利益,因而就不会给国家带来危害。相反,奸诈小人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放纵自己的,思想行为违反道义和社会礼制,结果必然给社会带来祸患。因此,识别小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放纵自己的。

3.当“义”与“利”相冲突时,君子选择“义”小人选择“利”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王充认为根据义与利的价值观,也可以判断贤与佞的差异。佞人是否修养自己声望,王充认为:“义利相伐,正邪相反。义动君子,利动小人。佞人贪利名之显,……举世为佞者,皆以祸众,不能养其身,安能养其名?”佞人怀的是“贪利之心”,他们期望的是通过“贪权居凡”的手段来达到“高名自立”。况且,贪图眼前利益的佞人最终会为此而招来灾祸,不能保养住自己的身体,怎么谈得上修养自己的名声呢?因此,只有君子才会“弃宗养身,违利赴名”。因此,“以九德检其行”是识别贤人和佞人的根本,以义利观可以判断是君子还是小人。只有那些遵循礼制,尊奉道义的人,才能归为贤人之列;而私心贪婪的人则永远属于佞人之流。

4.“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

王充认为贤人拥有权力和佞人拥有权力,其目的是不一样的。“贤者有权,佞者有权。贤者之有权,后有应;佞人之有权,亦反经,后有恶,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这里王充把动机、手段与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考察的标准则是是否有私心,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己。贤人的权宜之计是为了公事为了国家,后来有好的结果。而佞人的权宜之计则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后来得到坏的结果。贤人与佞人动机不同,因此,采用的手段及相应的结果一定也不同。

5.佞人陷害人的手段是首先赞美他安抚他

佞人害人的手段是极其阴险的。“誉而危之,故人不知;厚而害之,故人不疑。是故佞人危而不怨,害人之败而不仇,隐情匿意为之功也。”佞人以甜言蜜语这样阴险狡诈的手段陷害人,而且还不为人所知,不被人忌恨。因此,在现代管理中要特别提防身边这些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王充说:“恶中之巧者,谓之佞人。……恶中大佞,恶中之雄也。”会玩手段的恶人是佞人,恶人中的大佞,是最恶毒的人。

三、王充的识人之道对现代管理中准确用人的启示

首先是“察之审明”思想,王充认为圣贤之君应该对人与事物明察秋毫,识破奸佞小人“投合君主”的“术数”,这样就能毫无私心地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对待各类人材。

其次,强化中国传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考察标准,这样就能使那些见利忘义、有才无德的奸佞小人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正确识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的关键。奸佞小人的天性是贪图私利,他们往往有才智,善于权术,巧言谄媚,狡诈嬗变,现代社会中仍不乏其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学会识别提防这样的小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王充通过观察人的言行是否一致、对待义与利的价值观、掌握权力的动机和目的,以及笑里藏刀、阴险害人等方面,总结出一套识佞的理论和方法。今天重温王充的识人之道,对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6

关键词:中职;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对于更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中职体育教师21名,了解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及行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上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从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十四年来(19972010)有关就业导向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成果。

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咨询有关的专家对问卷的效度(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进行检验。专家一致认为问卷有很好的效度。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研究对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1份,实际回收2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借助计算机进行有关的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本研究有关概念的阐述和界定。

1.就业导向。

葛道凯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马树超称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唐永泽则认为就业导向“应视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基本方针”。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其基本看法都是把就业导向看作职业教育的一个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认为它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概括。而笔者认为它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指导,不光是指狭义上的赋予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所具有的一次性就业能力,更是指广义上的赋予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交换与工作职能的变化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

2.“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中职学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把着眼点放在自己未来从事的第一职业(也就是和自身的专业相对应的工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方面。

(二)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认识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较好。体育教师中有14人(66.6%)认为“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认为“比较重要”的占14.4%,认为“一般” “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的占9.5%和9.5%及0%。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此有很好的认识,但反过来说,极少数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中职生体育意识的偏差,影响学生参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师参与“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研究。

学校体育课每周两节,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目前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外体育活动应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各专业的实践工作特征及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可以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这就要体育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有效地参与到“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1.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项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只有10人占47.6%的教师根据职业特征引导学生选项,这样不利于“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很好地完成中职体育教育的目标。

2.体育教师有否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问及有没有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的情况时,经常讲授的有9人,占样本总数的42.8%,偶尔讲授的有5人,占总数的23.8%,没有讲授的有7人,占样本总数的33.4%,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树立“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3.体育教师对不同的专业的体育需求了解情况。

专业不同体育需求不同。比如:钳工需要强和稳定的手力及精确的上肢肌肉运动感觉;划线工要求手部动作的协调、稳定和在长时间内进行动作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了解不同专业的体育需求,还要能根据专业选择对应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也要会画职业图谱。通过笔者对上几个内容的调查,情况很不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95.2%的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66.6%的体育教师只了解1种或2种,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新专业的开辟都是不利的。

4.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职业劳动图谱是描述职业劳动的社会经济的、生产技术的、卫生保健的或其它特征的体系,是研究职业劳动特点的不可欠缺的前提,是对不同职业劳动过程的身体运动包括生理和心理运动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就需要对各种职业的劳动过程分别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测定。这种图谱对于指导职业选择、职业培训和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得知,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一般及差,很差的人数占95.3%,只有一个教师认为自己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这一内容研究得较少,二是体育教师没有和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三是没有去工厂和一线师傅等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等等。

5.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进一步调查发现,本校体育教学部从来没有开展过“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研讨,只是中职教研会在2006年组织了全市的体育教师就这一内容进行了研讨。尽管如此,体育教师认为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有必要的程度达到18人,占85.9%。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只有少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2.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选项缺乏引导。

3.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大多注重体育练习,而没有很好地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

4.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对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情况不太乐观。

5.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不强。

6.体育教师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比较薄弱。

(二)建议。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中职体育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举办有关就业导向的培训班,使体育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提高他们对“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

2.增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选项缺乏引导。首先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了解“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是很有帮助和有益的,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对未来职业有帮助的体育锻炼项目中,然后在选项方面给予学生很好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1至2项既符合职业需要,又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

3.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与职业相关的保健知识。可以通过运动项目融入保健知识,结合运动项目进行传授。

4.体育教师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体育老师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提高体育教师编制职业劳动图谱的能力。

5.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研究“就业导向”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可请高校或高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

(作者单位: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篇7

近几年,偷税漏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现象屡屡发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的公信力、诚信度成为会计行业教育的重点。会计职业道德是为会计职业活动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体现的是会计职业特征,用以调节、规范会计职业关系,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强化服务等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在会计的教育学习中,应加强对职业道德的教育,改进教育方法,增强职业道德教育。

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缺乏

在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较少,存在过多的案例内容。学习者对于会计行业的案例了解较多,但对于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却缺少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材而造成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习,学生注重的是各种会计证的考取,教师的教育业偏向于考试。这就造成学校较多的注重对有关会计专业知识、公共德育的教育,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这方面的教材也就偏少。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也将存在某种程度的违法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知识缺乏,法律知识欠缺的表现。

1.2 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式落后

在当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育中,对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多数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职业道德模式和思想道德教育,将应试教育作为重点,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职业修养。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为理论依据,以考试为导向,对于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道德问题涉及较少。在教学模式方面,缺少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教学方式,局限于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不全面,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思考不充分。

1.3 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培养

现在的中职教育中,普遍的缺少实践环节。在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实践环节的缺少导致课堂教授的知识不形象生动,对于学生而言,所学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与实际生活偏离较大,不能使学生直接、深刻的理解、思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几节课堂、几本教材的学习就能养成的,对其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会计实践,对会计行业的现状不了解,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的认知不足,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计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财产安全等。

2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改善

2.1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诚信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在教学中,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将案例与职业道德相联系,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结合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于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员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榜样在道德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便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会计职业道德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对会计行业的认识。还可组织教师、学生听会计专业人员的典型诚信案例讲解,增强师生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德认识。

2.2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结构

由于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简单,职业道德的课程主要是《会计法规》及一些会计考试所规定的法规课程,且这些课程的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学的目的也是以考试为主,教师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介绍、背诵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需要对课程的改革,需要在教学中确立职业道德课程的地位,以提高教师、学生对其的重视。应将部分职业道德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加大讲解的内容,还应增加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以职业道德的提升为教学目标,合理的开展课程,调节课程结构。

2.3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和业务能力。对于初入会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往往会因为业务能力不强、判断能力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因此,中职学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参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例如,学校可安排学生去银行进行实习,熟悉结算方法,了解有银行业务的办理程序,对银行的出纳等工作职责进行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税务局学习,让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有关纳税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偷税”“避税”的危害。在学校内,可组织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篇8

    审视时下国人有关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可以说,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外在视角”过份张扬和“内在视角”相对稀缺。有鉴于此,需要补强“内在视角”,强化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性和需要出发来认识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纠偏,有助于按照认知的规律性形成健全而平衡的视角,而且还能够改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品质,体现道德的属性以及人类道德实践的特殊要求。

    众所周知,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一种诉诸于人的良知和内心确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教育则是一种求于内(道德认同)、达于外(道德行为)的活动。就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如果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不贯彻一种“内在视角”,如果不能揭示法律职业特性与法律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从业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于其事业的至关重要,那么,就不可能使他们形成内在的道德确信,并基于道德认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道德自觉。

    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单纯的“外在视角”、仅仅从时势政策的需要来阐说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显然忽视了法律职业自身的需要和特性,忽视了法律职业作为道德判断的主体地位。它向职业者传达的信息是“社会有需要,你(们)不得不”,而不是“你(们)有需要,你(们)应该”,因而很容易使从业者从心底里产生隔膜,并进一步造成道德上的压迫感或强制感,使人如有重负。因此,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兼顾内、外两种视角,在对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既考虑时势政策的要求,更顾及职业主体的需要和职业的特性。

    那么,什么是“内在视角”下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呢?从法律职业的形成来看,法律职业道德在其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律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会有现代法律职业。因此,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的重要性,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的一个基本的构成因素。对此,我想从法治社会中法律职业的特有品质的角度,做一点具体阐述。

在《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一文(见本报2001年11月23日第三版)中,我曾提到,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四种有机联系的品质,即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致力于社会福祉、实现自我管理、以及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法律职业道德之所以重要,从“内在视角”来看,就在于它与法律职业的这些品质密切联系。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法律职业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法律职业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有效保证。

    作为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内容。从事法律职业必须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艺术”,其中就包括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要成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其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认知,为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必需,它应该属于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能力的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知道自己的责任,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事务应该如何来完成。具体地说,他应该知道道德是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它不同于美丑、真假、神圣和世俗、称职和不称职等价值判断;知道决定职业行为对错、好坏的标准,以及证明职业行为和道德主张为正当的适当理由;知道职业上的“善”为何物,其依据何在:知道在面临道德争议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立场,将不同的道德理由整合为连贯一致的形态,以及解决道德争议的办法是什么。

    作为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职业精神,而法律职业精神的核心,就是致力于社会福祉、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在这种精神中,特别强调的是利他主义的伦理性。它所遵循的不“只是赚钱的要求”,也不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评价职业成就的高低。这样一种克己利他的属性,恰恰也是道德评价的精髓所在。道德评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他的评价,追求的是有利于他人和群体,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并在此前提下定位自我利益的实现。法律职业道德也不例外。法律职业道德在处理职业与社会、职业个人与职业整体、以及职业个人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方面所提出的各种要求,都体现了服务于社会的利他主义职业精神的要求。从动态实现的角度看,法律职业者之所以能够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关键是因为在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中所包含的职业道德成分,发挥了定向规制的作用。

篇9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职业群体美好形象、促进行业兴旺发达的内在要求,更是从业人员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途径何在?笔者认为有学习、实践、内省、慎独等基本而又有效的途径。

学习是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树立职业道德信念的首要方法。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和事实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解、服从和内化是实现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因素。学习也包括虚心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人物学习。只有联系具体职业活动的实际而学习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激发敬业精神,树立乐业态度,落实勤业行为。脱离实际、闭门思过式的修养是没有用处的。

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一个人如果不把职业道德意识付诸实践,他就难以在职业生活实践中表现出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只有把所学的道德知识、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等运用到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去对照、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改正错误,才能逐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人们职业道德的修养效果如何,是否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也是只有回到职业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是一种自律心理,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吾日三省吾身”,内省过程是职业道德的内化过程。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己待人接物的种种表现,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尽回忆往事改善自我行为,才能提升自我社会价值,达到自我完善。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哪些言行是符合职业道德,哪些言行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除了有外在的监督评价外,更需要反躬自问。

篇10

关键词: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职业道德 实现途径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应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以老年人为对象,从业者尤其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学生理性地认识将要从事的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并愿意为养老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此专业的学生需具备“尊老敬老,无私奉献;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技术求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目标

(一)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

要不断加深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尊重老人、感情上贴近老人、行动上服务老人。

(二)丰富的职业道德情感。

无论是从事护理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服务对象都是老年人。通过职业道德培养,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需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通过亲身感受,让学生们深切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坚韧的职业道德意志。

体验和认识将从事的职业和自身角色的特征,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并树立自身的角色,以职业意志为引导,并反映在自身的职业活动中。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一)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造就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使学生深刻领会职业本身的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作出贡献和促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尽快“社会化”。

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职业道德是在接受了长期的教育后逐步形成的。因此,充分利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有利时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明确自身将来社会角色责任,有助于他们顺利地走上社会、融人社会,促使他们在由学习阶段到就业阶段的重大转变中,尽快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三)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能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模式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职业道德培养的三个中心建设。

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系统的专门的训练,应建立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训练中心,主要从道德素质要素着手,从品格、心理、礼仪等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训练,包括学生职业品格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礼仪训练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开展职业品格拓展。

(1)开展“健全人格,提升职业品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一年级,以了解自我为主发现自身潜在优势,提升专业认同度;二年级,以了解专业需求为主挖掘职业技能优势,提升专业自信;三年级,以了解市场需求为主寻找职业与能力结合点,提高就业对口率。

(2)举办以“学技能、爱专业”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活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诚信品质、求索精神、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竞争意识等品格养成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从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深入认识自我,通过优势分析和弱势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

(2)各年级进行各有侧重的心理测试。一年级以了解自身特性中的气质、性格测试为主,帮助学生客观了解自身特点;二年级以了解专业所需心理特点为主,了解自我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寻找改正的途径;三年级以了解职业能力为主,知晓自己适合的职业特点,帮助学生知晓擅长的职业类型,为求职提供依据。

3.开展职业礼仪训练。

(1)从行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出发,着眼于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礼仪培养和训练需要,通过专门的礼仪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仪态仪表更趋职业化,符合行业的要求。

(2)着眼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公关礼仪大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充分紧密结合起来。

(二)完善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1.职业认识与职业规划。

通过参观养老机构,聘请养老护理一线的模范人物、实训基地护理与管理人员和相关行业的专家为学生做讲座,与往届从事养老工作的毕业生和校外实习基地老年人加强交流,学生认识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的发展和职业的社会意义,并做出个人的职业规划。

2.认识养老机构和老年群体特点。

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养老机构的组织特点、经营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设计理想的养老管理模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老年人“结对子”,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并对老年人进行跟踪服务,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特殊需要。

3.规范服务行为。

通过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礼仪训练等方式,掌握养老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掌握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职业素质和岗位服务水平。

4.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教育。

通过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生活照料等服务,参与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红十字会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5.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接受“德育答辩”。

学生毕业时需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在毕业前进行“德育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现场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等形式为学生评出分数,对学生大学三年职业道德进行检验和总结。

(三)强化全方位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学校方面。

(1)开展职业道德讲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道德规范并不了解,由此应结合专业开展职业道德讲座,组织学生学习本专业、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聘请已就业并有成就的大学生回母校作报告,讲授他们的体会,通过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组织法制讲座,通过反面的案例,警示在校大学生应遵守职业道德。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有关职业道德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专业技能大赛;根据学生的兴趣,举办各种培训班,成立课外兴趣社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宣传栏,张贴有关职业道德的规范、原则、核心等内容的宣传材料,促进学生人际沟通、业务动手、岗位适应等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2.教师方面。

在每一门课程中开展相关职业道德教育。所有的教师都要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社会实践中大量的案例,讲授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在课堂上多开展学生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3.学生方面。

让学生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朴素的道德观念上升为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形成符合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立足社会之本。高质量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之路。应该通过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中国养老事业培养造就合格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的养老事业攀登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2]林艳.论大学生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VOL9,(3).

[3]胡皓炅.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5]王文.浅谈大学生职业化素质教育.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VOL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