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08-02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一、中国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双重的过渡: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正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下收入国家过渡;从经济体制上看,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导力量逐渐由政府让位与市场,它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两部门经济转变为三部门经济(城市非农业经济、乡村非农业经济、乡村农业经济),三部门经济从二元经济的角度看,可概况为双重二元经济。
在双重二元经济中,中国整体二元经济由于农业的巨大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乡村非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轻工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农业发展的停滞,乡镇企业的增长趋势缓慢和城市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又出现了加剧的趋势。而农村二元经济基本上处于二元程度加剧的阶段。
受二元程度加剧的影响,中国城乡一直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加之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还要大。
二、影响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改革虽然使中国的二元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着种种阻碍中国顺利实现二元转换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轻重工业不能长足发展。中国的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农业增长停滞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结构不能升级,造成了长期的消费市场疲软和产品积压,从而导致了轻工业增长的停滞。进而由重工业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会由于积累来源的不足而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工业部门不可能无限的扩张,因而不可能持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这也成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
2.城乡就业压力普遍存在,制约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一直面临着城乡两方面的人口过剩的压力,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企业特别是老公有制性质的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甚至名存实亡,这些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员工打发回家,这些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却没有被认定为失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隐形失业人口。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涌入,城市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均面临解决就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两难选择。
3.大城市发展过于饱和,中小城市及城镇相对发展不健全。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过分偏重于大型城市,使得大城市在工业、人口等各方面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没有发展空间。相对而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落后。这些城市和城镇与农村临近,发展的落后导致他们无法发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4.城乡各种制度约束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中国现在存在大量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规章制度,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这些不公平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地位差异,即便农民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没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相关的土地流转制度没有跟上当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不仅农村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没有制度保障,而且也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5.中国面临就业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突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决定了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对职业的低竞争力和对环境的低适应力。这限制了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无法到城市非农产业就业,即使转移也是低水平的产业转移,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体力劳动。而且,农民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程度不够,尤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封闭性与大市场开放性的矛盾,更使没有市场意识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6.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长期剩余。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而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因此农村人口规模过于庞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由此受到限制,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无法被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过多,使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危害,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途径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要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上亿农民如何与市场接轨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地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是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有效途径。
2.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弥补城乡市场差异;增强农民的购买力。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农产品产量、质量,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农民增收均构成了制约,因此,要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切实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扩张,也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从单纯的生产环节中分离出去。
3.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化。中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但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必须重新审定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模式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在条件成熟时,将“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化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在城市建设投资和发展动力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外资和个人投资等结合起来。同时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不能将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各级政府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把城市化的立足点放在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上。
4.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供给机制。要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劳动就业制度、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在清除了这些人为地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障碍,就为城乡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扩大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农村发展所紧缺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都纳人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
5.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重点是求知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市场意识,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通过教育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
6.要切实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针对当今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有所调整。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第一胎为女孩,两年之后可获得再生一胎的“指标”。此政策的实行主要是为了保证农村有足够的男劳动力,以及照顾农村的思想观念。而从马克思的整体观点出发,第一胎和第二胎在生男生女上的概率是完全相等的。另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劳作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思想感念的进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越来越与性别无关,男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不像以往那么突出。因此,结合当今的情况来看,此政策应当有所改变。这样以来,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存在大量剩余的现象,而且可以解决农村子女的教育成本问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黄安余.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王国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宏观政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袁志刚.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理论和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王国敏,李杰.西部农村投资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秦宪文.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2
一、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探索
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指区域均衡发展和园际均衡发展,更是追求幼儿园自身的内涵发展,实现城乡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作为渝北区的公办园,重庆市的一级示范幼儿园,入读本园的难度人尽皆知。为缓解入园难,顺应幼教事业均衡发展的需求,我们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扶助下,扩大办园规模,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统筹领导
坚持一套班子领导,一个法人两个园,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按重庆市一级示范园标准筹建运行,高标准,严要求。
(二)一园两点
一城(两路城区)一乡(龙兴和合家园)均衡布局,城乡一体化办园,各自结合当地园本特点,体现不同的办园特色。总园的孩子地处城区,见多识广,在体验式生活教育上独具特色。分园的孩子地处龙兴乡镇,天性淳朴自然,活泼有创意,体能好,在户外运动和区域活动突出了办园特色,展现了孩子们良好的体能、创意和动手能力。
(三)统筹管理
总园和分园践行同一个办园理念,在餐点和主体课程设置、保教质量要求上坚持同一标准,力争打造一城一乡两示范。分园运行三年多来,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分园的开办,让龙兴及周边石船、复盛、御临、天堡等地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幼儿教育,组织承办的龙石片区定期教研活动、不定期开放观摩也带动了龙兴周边地区园的专业成长。
(四)师资共训
派驻专业骨干教师引领,发挥团队管理合力,总园重科研带教研强化师资团队,分园在编教师少,聘用教师多,因此重在岗专业研修,重城乡两所园教师和幼儿互动活动的开展,拓展了两所园的师生视野,共享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建立了总分园教师互动交流机制,鼓励更多的老师到龙兴和合分园工作。师资团队的均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幼儿教育。
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扩大了一级示范园优质幼教资源的影响力,一城一乡,一园两点同步同质,为均衡两路城区和龙兴乡镇幼教事业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基于公办园基础上幼教均衡发展的探索,有基本的资金保障,从整个幼教行业均衡发展来看,这样的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仍有可借鉴的地方。在当前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等问题背景下,试探寻在现有政策框架下,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二、对当前区域幼教均衡发展的思考
(一)强化政府责任,保证园所规划均衡
强化政府责任,行政干预,均衡布局,保普惠量足兼顾多种层次办园,让各种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有园可上,有条件的有园可选。
(二)落实监管责任,保证财政投入均衡
1.扩大面,均衡量,确保财政投入真正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渝北区2015年区财政投入兑现幼儿生均经费将达到900万元,幼儿资助资金将达680余万元,增加财政投入达220万元。但投入的均衡还需要科学的考量和监管,建议将面扩大,量均衡,减少园方与家长的矛盾冲突,把好事办好。
2.加强办园过程性监管,奖优罚差,确保经费均衡使用
经费的使用、监管也要体现均衡。同样的投入,一些私立普惠园仍会想方设法压缩该有的投入,近期发生的民办园食品安全事件等,以负面影响警示了过程性监管的重要。在政府主导下引入民间志愿者介入监管,实行升等奖励和降等处罚制度。
3.实行按成本收费,家长财政按比例分担,确保收费均衡
财政投入均衡还需考量幼儿园收费的均衡。现在的收费是公办园、普惠园管得严,民办园实行收费备案制,而非按成本核定收费。建议不管公办民办,一律按硬件投入、保教管理质量等科学核算成本,财政和家长按比例分担。
(三)改革办园体制,保证办园质量均衡
建立公办园为主,民办园为辅的办园体制改革新机制,尝试城乡一体化办园,按入园需求适当收编私立园,实行公民办一体化办园,保质量均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同时,学前教育既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发展。据重庆市2011年统计,有独立建制幼儿园4114所,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788所,占19.2%。可借鉴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扩大公办园、优质普惠园办园规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片区幼教均衡发展。
(四)改革师资管理体制,保障师资配备均衡
建立幼儿教师联网动态管理机、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双向流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同工同酬,稳定师资,保师资配备均衡。
可借鉴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建立城乡幼儿园之间、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师资双向流动机制,身份不变,互相派驻,顶岗研修,但前提是要让公办园有足够的编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实行编制内外能力、资历相当的老师,同工同酬。
篇3
[关键词]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3-0038-03
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不是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对方优势方面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它是要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形成城乡间互动有序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平等协作关系,其核心是发展问题。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在政策措施、市场信息、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一体化,最终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融为一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带,且各个地带城市化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发展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东部地区已进入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事实,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以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更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一、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人口比重很低,大都不到25%,整个社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大量散居的农村人口。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居民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生活方式较封闭的农村要开展“撤村并点”工作,以建设成为居民规模较大、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村镇。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通过相关制度的设计或改进,为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提供激励和约束。统一性制度安排确立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实施机制,使得农民和各类组织等经济主体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了制度保障和指导。
统一性制度安排――制定时不考虑城乡空间因素,普遍适用的政策的简称。城市化初级阶段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应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统一性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六层含义:
(1)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正在尽力改变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政策,逐步取消各种不利于农民工的限制。这包括政府不断推进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完善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政策,并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步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加快现有户籍制度改革,在身份上给予城乡居民平等地位,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大推进作用。
(2)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主要是要消除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让城乡市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将城市市场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市场体系;同时,农村市场应实现多样化,推陈出新,满足城市的需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实现工农互动和城乡互促;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培育形成农村市场化主体;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等。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要确保城乡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权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机会,平等地享受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它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从而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4)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合理而现实的社会保障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广覆盖、低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在内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5)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经营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一是要在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政策。二是要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规划体系,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三是要不断完善土地征地制度,要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四是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能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6)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有效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要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村偏向型财政分配体制,建立城乡平等的金融制度。三是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统筹城乡发展的投融资渠道,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协调处理城乡关
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二、城市化中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中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大约为30%一70%,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在城市化中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继续发挥统一性制度安排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还应当促进连接城乡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受惠范围,促进城乡一体化。
连接性基础设施――考虑城乡空间因素的政策和规划的简称。这里的连接性基础设施是所有连接城乡地区及提供公共运输和设备等公共商业服务的投资的政策范畴的简称。¨6’主要包括为促进城乡间交易而建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加强城乡间信息和观念的交流而改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设施。也就是说,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通信等促进商品、服务、人员城乡间流动和观念交流的设施都属于连接性基础设施这一范畴。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而制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提供了依据。
(1)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支撑,因此,一是要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质资本能力,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发展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为枢纽,引导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尤其要使农村与发达的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加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能有效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农民获取现代生活方式和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由于电信投资的收益递减,落后的农村地区往往收益更大。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的通信服务设施将促进信息交流,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使其保持与发达城市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能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
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中级阶段,针对城市化比例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特点,重庆和成都均强调普适性制度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性制度安排的重点在于各级政府的相互协调,管理土地的使用和转化等;此外,政府不断完善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连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列人日程,政府把大量资金投人建设城乡交通网络,邮电通信设施等项目。这些政策已经在地方初见成效,重庆地区2008年农村收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成都每年工业部门大约吸纳10万个农民就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与总人口增长速度相当,城市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平缓。当一个地区处于城市化高级阶段时,政府除采用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外,还必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是对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的补充工具,如果土地和基本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效率不高,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缺位,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不会奏效。
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空间针对性、常常主导政策讨论的干预措施的简称。这里干预措施是指为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地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政策范畴的简称。这包括国家针对特定农村地区的减贫方案或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投资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生产商到该地落户,以加速经济增长和平衡城乡间经济增长的成果。当城市化高级阶段农村地区危及集聚经济的时候就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最佳时机,如果农村地区出现犯罪和脏乱问题,较好的战略是改善邻近地区的条件;如果农村地区的问题是低效率,较好的政策是提高该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并辅以给予农村居民补偿措施。针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干预措施还包括发展特色产业、居住方式统一规划、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等。
(1)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结合部村庄要特别利用紧靠城市的便利条件,发展都市观光农业、都市工业、新兴第三产业和发展为城市内的有关产业提供配套的服务性产业等,尽早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特色产业的确立和发展加快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居住方式统一规划。在城乡结合部,农民住房面积很大,住房建设分散,样式五花八门,这种杂乱无章的农居点不仅不利于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品位,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城乡一体化方针下,统一规划农村居民居住方式,把原来的单家独户的居住模式转变为在居民楼内共同生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3)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政府需要引导农村居民有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使农民最终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个人素质和收入水平等逐步与城市文明接近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真正实现以农民的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制定针对地区的脱贫方案以解决城乡一体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分割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有9个城市组成,现在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集聚地区之一。该地区2006年城市化比例将近75%,部分地区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中村”现象,也就是相对的“贫民窟”。这些地方布局混乱,十分拥挤,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而且容易遭受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采取针对地区的干预措施处理城中村问题。广东省从2006年6月开始重建城中村,珠海市计划重建26个行政村,其中一个激励方案就是允许行政村及其居民、开发商共享土地增值带来的利益。_8’这些政策初见成效,既改善了“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又没有削弱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的和谐应用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等几个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基础上实现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平等和不公平问题,而且各种社会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政府有必要设计一整套公共政策体系来解决城乡之间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明确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政策工具时,应考虑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政策应当首先强调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鼓励他们抓住机会。二是从长时间看,政策应当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三是政策应当削弱而不是加强城乡分割问题带来的限制。
篇4
关键词: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44-02
一、引言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加速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许大明等[1]从多角度分析信息化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并就城乡制度政策改革、统一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如何利用信息化趋势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罗苑龙[2]以南海市为例,分析了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包括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工业一体化、商业市场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等角度分析,推断出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晖[3]通过对哈尔滨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发展条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优势和已起到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比较少,虽然有一些实践的样本,但缺乏理论的提炼和总结。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4]。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严重影响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如何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信息化是不竭动力。本论文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系统全面地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自2005年以来,中央在多次文件中连续提到以“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就是要把已经建成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利用起来,结合各种新技术新模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5]。
虽然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重点关注水利问题,但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可见信息化推动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信息化建设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可以向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的功能,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副产品的供求动态,掌握农产品的行情,便于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便于农民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的信息,改善农业就业的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例如,农民可以在网上投简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当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时,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就会越来越快。
(二)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1.加快发展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信息通信基础建设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提高信息支持与保障系统水平。着力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调整和优化城乡信息化建设的要素投入结构,周密部署和加快实施农村信息化的民生服务工程,重点推进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农产品安全追溯、社会保障一卡通、村镇政务管理及综合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土地复垦技术等民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化信息服务水平。
2.建立城乡统一的信息网络化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中国制定了第一部户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造成了城乡之间的隔阂,妨碍了城乡统筹发展,造成了人为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如不同的户籍享有不同的待遇,城乡户籍的人在享受住房、就业、消费、退休养老保险等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城乡户籍进行统一的信息网络化管理,保障城乡居民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个人身份信息凭证,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1]。突破城乡所有制界限,实施城乡一体化配置资源,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把加强农村基层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法宝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加强城乡文化的融合。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特色,正确地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碰撞,不仅要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还要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公平享受均等化的服务,达到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为了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地利用电视、电话、录音、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传播先进的文化,促使农民改变传统的观念,培养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会操作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器。
(四)把加快小城镇和社区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的途径
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城镇相比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潜力大、距离农村近、就业和定居压力比较小、能够发挥聚集效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小城镇和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社区信息化就是社区台账管理系统,也是建设社区信息平台,实现空间地服务定位系统。一方面通过邀请技术人员指导,走出去借鉴学习,举办业务人员培训班,加大督导检查等形式,全面完成各街道居民信息数据的采集、录入、编储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软件技术开发单位的业务联系,全力推进居民数据与管理平台的技术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五)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作为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因为生态环境是一种动态平衡,城乡之间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关联的,某一生态系统发生危机,会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只有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种后果的发生。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城乡地域整体发展实施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估,还可以对城乡环境实施污染处理、噪音测试、废弃物回收等方面,从而维持城乡生态平衡,将有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5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融合 产业融合 工农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此,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要把小城镇发展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办好特色经济园区、加工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依据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t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main challenge facing the government is, how in uncertainty grow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in China on the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the measures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城乡现代化的交汇融合,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一组相互承接的发展目标。为确保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必须具有战略思维的头脑,必须投入充足的资源去制定与遵守能够促进城乡要素整合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与运作规则。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二、总结
规划的有效性决定于规划的内容,而规划的内容却源自于对规划的认识。因此,如何解读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是进行规划内容探索的第一步。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有很大的探索和创新空间,各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量展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是促进规划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基本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认识和理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7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目前,武义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每年建设用地实际需求量在4000亩左右,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从1996年到20__年的14年间只有4100亩,光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已满足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保护耕地和加快建设用地供给的两难中求平衡求发展,我们通过土地整理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偿试。
一、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1、“吃饭”与“建设”矛盾是一对长期的矛盾,保护耕地与保证建设用地供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用途管制制度时代。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事关子孙后代和长远利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要求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发展各项事业。
2、开展土地整理是解决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这对矛盾的双刃剑。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72%可以用来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这就在理论和政策上保证了土地整理一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所以,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整理是条出路。
二、土地整理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作用
土地整理是指为提高已利用土地的利用率和产生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动用工程建设措施,对农村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地实施调整、开发、利用的行为。
(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为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资源储备。
近年来,我们为保证建设用地供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县有耕地面积23.81万亩,省、市下达我县建设标准农田任务12万亩。自1997年开始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以来,先后完成了郭浦朱、县良种场、王宅镇横路畈等项目35个,整理总面积为68780亩,建成标准农田58674亩,新增有效耕地9425.23亩,取得建设用地折抵指标6786亩。20__年,县委县府下达全县土地整理任务3万亩,建成标准农田2.5万亩,实际完成土地整理面积43518.78亩,建成标准农田37241亩,新增有效耕地5974.23亩,可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4301亩。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中:一是实行土地置换政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允许工矿等建设用地复垦以后等面积置换到城郊周围,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代保。通过规划定界,为义乌市有偿代保基本农田1.2万亩,争取资金1200万元,一方面促进了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资金补充。三是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争在20__年基本完成我县12万亩土地整理工作,以此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并加大迁村并址和村庄整理的力度,引导自然村和区域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对旧村用地进行复垦,争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支援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土地整理工作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1、土地整理推进了县城的城市化水平。近年来,武义城市建设是新区扩展和老区改造同步进行。在1998年规划时,到2020年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万人。短短几年,城区面积已扩展到12平方公里,去年一年新增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达10万人。城市的拓展和基本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武义温泉之城的城市品位。
2、土地整理推进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小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制宜地、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横式,使全县小城镇建设迈开了脚步。到20__年10月31日止,全县8个建制镇建城区面积已达5.557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初显雏型。
3、土地整理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要拓展,拓展的基础是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由于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使工业园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百花山、桐琴凤凰山等大小工业园区11家,其中省级园区2家,已建成园区总面积达5.918平方公里。
4、土地整理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现有土地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把土地建设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实现规模经营成为现实。通过土地整理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经比例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5、土地整理推动了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建设与浙中城市群相连接的出县通道,认真实施“三年三线”工程,用三年时间建设100公里的高等级
公路。目前,总投资1.1亿元,长23.1公里的44省道武义段二期改建工程路面浇筑已全面完工。至此,我县已形成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总长达760.447公里的交通网络,一个能适应武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意义
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加快发展县城,积极培育中心镇、中心村,全面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对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保持武义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中心镇、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减少和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逐步树立现代市民意识,推进人的现代化。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三大战略是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动武义县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特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实施三大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土地整理是立足我国土地国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实施新《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措施。只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才能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的用地矛盾,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松林主编,土地市场与城市化,中国大地出版社。
2、鹿心社,谈我国当前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等文章。
篇8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改革
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也顺应了国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而言,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略有不同,但其内涵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二是实现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的;三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核心是要对制度进行改革。
要更好地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要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用城市教育取代乡村教育,使乡村教育同城市教育完全一样;二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不是要限制城市教育的发展,而是要让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共同实现优质教育最大化;三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包括城市和乡村教育的一体化,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教育一体化;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仅是要在城乡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一体化,同时也要在师资队伍等软件建设方面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步一体化。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问题所提出的。要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不仅需要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要更好地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应该对城乡教育进行统筹管理、一体规划,从而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首先,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一大因素在于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确,我们需要对各级政府的职权进行科学地界定,并明晰改革的重点;中央及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需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有必要构建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政府职能也要做出积极地转变,等等。其次,要坚持规划先行并科学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要使规划合理,就必须先进行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如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变化趋势和当前的教育发展情况等,并对其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应完善户籍、学籍管理制度。事实上,“两为主”政策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划分流出地与流入地双方政府的主、次职责;“两为主”政策中的规定也仅仅只涉及到义务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口问题,但出口问题并没有解决,致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也不得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他们在城市参加高考是受到限制的。所以,“两为主”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部教育的二元分割问题。需要对政府职责、户籍及学籍等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2.改革教育投入制度
教育投入是导致城乡教育条件产生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我国的主要财力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控,相对的,县(乡)政府的资金就比较薄弱。要实现教育投入的大致均衡,就应该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上移,最低也要上移到市级,进而逐步实现以省和中央为主来负担义务教育的财政,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投资责任。
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城乡教育投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就要在投入制度上确保城乡在投入总量上大致均衡,消除城乡教育经费上的差距,并且要向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制度做出进一步的规范,使其能够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补偿性作用。
为了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条件在制度上得到切实保障,应对校舍、设备、经费、教师及图书等配备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城乡统一办学的条件标准。政府要加大投入,使农村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争取让每所中小学都能达到法定的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农村教育规范办学。
3.改革人事制度
由于对城乡教师的人力资源缺乏统筹规划,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会比较薄弱。同时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以及“代课教师”的待遇不公,这主要是由教师资格审查机制不健全和教师编制不灵活造成的。不健全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导致教师的绩效评价不合理,职称名额少甚至晋升困难。同样,就教师的培训来说,其培训内容背离了农村教师的需求,且培训成本缺乏制度上的安排。另外,农村教师的“逆向流动”(即优秀的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更是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也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主要的解决措施:为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发展建立起动态监测系统;对教师编制办法进行改革,使其更多元、更富弹性;建立考评机制,以利于城乡教师定向交流;创造条件使农村教师能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实行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薪酬分配和职称评定要对农村教师有一定倾斜等。
4.农村教师的补充策略
农村教师这一群体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农村教师作出一系列的政策性倾斜,势必会更好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对教师进行初次和再次分配,既可以使城市教师的配置更合理,同时又可以实现农村教师补充的有效性。其次,农村教师的补充内容应进一步完善。切实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甚至可以让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更优越,从而保障农村教师有充足的物质坚守自己的岗位。除此,还可以通过建立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晋升制度,使得农村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以及不错的薪酬待遇。还要对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制度进行适时修订。再次,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其核心在教师,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师。就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而言,大范围地引进新教师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整顿现有教师队伍、提高其教师素养是解决当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行为规范,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另外,还要建立教师长期流动的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各自学校的资源优势,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
5.改革入学招生制度,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在教育活动的诸多环节中,从起点上影响着教育公平实现的是入学招生这一重要环节,它也与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入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改革入学招生制度,打破户籍壁垒,建立起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这样能够保证城乡的教育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国民教育体系所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
[2]韩清林,秦俊巧.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2(8).
[3]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化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4]张家军,靳玉乐.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伦理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5]张乐天.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J].复旦教育论坛,2011(6).
[6]张放平.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瓶颈及其破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篇9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 一体化 模式制定 可持续发展
文章就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和制定等相关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rgration)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要采取的模式,所谓的城乡一体化指的就是通过将促进城市发展的工业和促进乡镇发展的农业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建立一种以城市发展为中心,城镇发展为桥梁,乡村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的城乡发展模式,实现城市、城镇、乡村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惠互利、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在确保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联合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指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中,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将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我国极有可能提前进入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的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需要。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度科学、严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提高我国农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势在必行。
(二)“三农问题”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三农问题”的产生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发展,而建立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不失为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制定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措施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制定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和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市、城镇、乡村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积极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提高保障。当然,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政府的管理责任,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政府需要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制定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协调和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并在制定过程可以适当的给以财政补助,在制定过程中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容,在内容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相关的活动。
(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农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手中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而面对耕地减少的问题以及耕地的阶段性,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政府部门除了需要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外,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及医疗问题外,还需要为农民开展相关课程的培训,以便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
(三)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制定框架
农村的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来至于国家和政府的补贴、企业的缴税以及农民个人支付等方面。
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源的整合力度,确保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能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需要,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以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稳定我国各地的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励,张敏洁,王非,张静.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访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鬲向前[j].西部大开发,2010
[2]孔德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篇10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对策;“三农”;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55-006
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研究中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尤为重要。
一、中部地区各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城乡一体化,所在地区不同,发展状况则不同,其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中部地区各省多年来一直在根据本省的省情,确定试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了实效和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
自2008年4月起,安徽省政府先后批准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六市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一条符合安徽省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态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状态,经济强市好于经济弱市,长江沿线好于淮河沿线,城市周边好于边远地区,大致呈现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不平衡局面;合肥等六个省级试点市,均是我省城镇化率较高、经济条件尚好的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推进较快,对本地区乃至周边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省其他地区也在主动作为,努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和特点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是安徽省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规划。安徽省随着国家级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形成了承接产业转移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动特色。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各县区以开发园区为载体,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坚持“工业强县富民”和“以城带乡,以城融乡”,大大优化了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开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2006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重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鹤壁、济源、巩义、义马、舞钢、偃师、新郑等7个市为试点,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经验,提供示范。例如,济源市被确立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之后,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在广大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形成了就地城镇化的特色。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示范。河南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在户籍、社保、财产确权、金融服务等方面逐步打破二元结构,使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特色更加显著。
早在20世纪末,湖南省就提出了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已成为湖南省的特色。湖南省通过加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同建同治,推进了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企业和项目及有害有毒物体向农村转移。在这一方面,为全国各个省区提供了示范。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省就开始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了一些成就与实践经验。运用武汉中心区的辐射,带动城市圈内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鄂州市是武汉城市圈的成员。2009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鄂州市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了“一体化”推倒“二元墙”的工程。鄂州市以“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和“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眼光来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谋篇布局,确定以主城区为中心,以三座新城为支撑,十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乡镇和106个中心区(新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功能及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被国家住建部专家评为将城乡融为一体进行全域统筹规划的全国第一例城市。目前,鄂州市已经开始进行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交通、医保、社会救助、文化体育、低保、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八个方面的全覆盖。以鄂州经验为蓝本,武汉城市圈的各市因地制宜,纷纷以土地管理、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为着力点,实施迁村腾地、撤村并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城际铁路“一站一城”建设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优势,促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江西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从2009年起步,以南昌、新余两市先行一步,抓规划,绘就统筹城乡发展蓝图;抓产业,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后劲;抓建设,夯实统筹城乡发展基础;抓改革,增强统筹城乡发展活力,取得了实效。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些年,试点城市新余充分利用工业化发展积累起来的公共财政力量,推出村村通水泥路、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失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项目和政策。2013年1月1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推出《关于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产业带动、设施连通,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化。选择100多个中心镇,由省市县三级重点支持建设。在省政府确定的28个示范镇,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放宽小城镇户籍限制,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度。同时,开发低成本住宅小区,保持合理房价,让转移人口买得起房。
2010年,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阳泉市被选为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城乡统筹试点。如今,探索资源型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成为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阳泉市为推进全域一体化,建四条纵贯辖区腹地的大型通道,将所经乡镇连接起来,并吸引人口、资金、项目向该地段聚集。建成一道城镇星列、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城镇长廊。这一平均宽15公里、长65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百里城镇长廊,成为阳泉市的核心发展地段和黄金地带,全市80%的人口、项目、资本、财富都要集聚在这个长廊上,城乡一体、三县(区)融合。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探索
中部地区各省在城乡一体化试点过程中,结合自身条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城乡经济互动
中部地区随着近年来的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直接推动了城乡产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同时也为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例如,宣城市郎溪县是安徽省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郎溪县,一个历史上灾害频发、贫穷落后的小县,正以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令世人刮目相看,由它掀起的“郎溪现象”为人们津津乐道。郎溪县紧抓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承接以无锡市企业为代表的江浙地区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合作发展县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如十字铺)工业聚集区,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郎溪现象”的突出之处就是实现了大规模、集群式、高端的承接,在转型发展中加速崛起,建立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二)在壮大县域经济中促进农村城镇化
在城乡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重心下移、放权、放活”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08年在全省61个县市开始扩大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工作,先后分两批下放了27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城镇化,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选择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在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土地保障、人事制度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鼓励各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二是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加快现有各类开发区扩容升级,完善功能,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开展县域产业集群特色优势县的认定工作,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域扩权工作。深化“省直管县”改革,推进“扩权强镇”工作,激发县域发展活力与动力。推进“扩权强镇”的直接结果是促进了县域城镇化。全省县城城区居住人口平均规模达10万人以上,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平均规模近万人。
(三)在城市经济圈快速发展中实现工农产业对接
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是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要形式。在城市经济圈中实现工农产业对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成败。这一方面,武汉经济圈近年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武汉市汉南区把推进工农产业连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取得了实效。汉南区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以农业优势板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机械产业。建成卓尔生态农产品工业园和华中农机产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涉农工业。水产品加工规模居全省领先位置,产品进驻全国2000多家连锁超市。黄鹤农机公司产品在全省“以机代牛”的项目中占了50%以上的比例。通过涉农工业企业与农业基地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基地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就业职工化。反之,规模化、标准化板块基地的生产流程又有利于龙头企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创造出新产业、新产品、新品牌;也有利于大宗农产品大批量地加工转化、包装上市,从而使“鱼米之乡”转变为“食品工业之乡”。
(四)在加快要素市场建设中推进城乡资源共同整合
安徽省在加快城乡一体化中十分注重要素市场建设,以推进城乡融合。一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原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加快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切实加强城乡一体的农村建设用地平台建设,形成规范、有序、便捷的土地市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和“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三是加快农村银行组建步伐。全省开业农村银行累计达34家,开业村镇银行7家,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218家,开业140家,各类担保公司数量已达到500多家。
三、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中部地区是全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中部地区各省虽然在2009年前后都确定了省级城乡一体化试点,有省辖市、有县区,并取得了一定程度实效。但是,从大面积推广来说,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条件不够成熟。中部地区各省人口多,人均占有财政支出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诸多。
(一)工业化水平明显偏低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商税源和地方财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形态。在城乡统筹中,实施“以工补农”需要看各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从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看,到2012年,东部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50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指数为30以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由此可见,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工业化水平呈现递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明显。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反映出,大规模“以工补农”的条件并未成熟,当然不排除少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区已经具备条件。
(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不足
尽管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中部地区各省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综合经济实力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但是,与整个中部地区的全域相比,这些城市辐射范围仍较小。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育才刚刚起步,远未成型。一般认为,城市群是在城市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集聚与扩散并行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城市化新形式。国内外实践证明,城市群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在现代城市群发展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城市群发展状况。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尚处初级阶段,与沿海地区相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必然受到局限。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城市发展状况与沿海地区相比较,差距在缩小。但是,中部地区的广大农村,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却显得十分落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还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城乡金融融通不畅
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长期以来,农村资金主要流向城市,供给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贷款的供给渠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农信社不仅贷款利息高,而且主要是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的额度有限。农村企业和经营农户缺乏抵押物,企业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积累来扩大经营,发展速度缓慢。二是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都更多地偏向于中心城市,专门针对农村小城镇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县级以下地区在资金方面的短缺较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创业者很难贷到低成本资金进行生产性经营和创办企业。
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对策
党的十后,中部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加快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在逐步形成,“十二五”后期各省需要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对策。
(一)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加大城乡一体化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提高工业化水平最有效途径。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开始出现了在全球有竞争力的细分产业。“中国制造”的崛起,使中国开始参与全球分工。尽管我国产业大多数还在价值链低端上发展,但有些产业已经开始往中端走。中国产业走出低端、跨入中端、挤进高端的过程将是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同时,国内产业也从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未来将显现出加速的大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结构的变化、要素价格的上升使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凸显,产业资本向中部地区转移呈现出加速态势。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0个月下降的形势下,2012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5%,占全国总额的8.4%,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而同期,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使用外资总额均为负增长。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到中部各省投资的外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沿海地区,多以出口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选择的投资区域也以劳动力相对富余的欠发达地区居多,如安徽的皖北。因此,中部各省要抓住当前外商投资的特点,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引导出口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向皖北、赣南和湘南等中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更好地发挥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加快这些区域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基础较好的重点经济区,要充分利用日趋完善的硬件设施、产业配套、人才资源等条件和广阔的内陆市场空间,吸引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产业承接水平。
(二)在加快城市群建设中加大城乡一体化
中部地区城市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和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群、郑州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群。2013年初,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国家级新经济增长极。可以预见,未来以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应时而动,逐渐进入整合发展、持续发展、协同进步的共荣状态。在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各省要高度重视城市群内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大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的力度
中部地区各省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按照县域城乡一体化要求,大力推动公共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到2015年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着重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支持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100%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城乡供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城乡水源地、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重点抓好城市供水设施的提质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在完善城市电网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消除供电盲区,提高供电质量,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扩大“数字城市”建设范围,积极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等试点工程,实施好农村上网工程,全面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加快城乡防洪、消防、地质灾害防治、公路安全保障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防灾抗灾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中部地区各省一是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和供给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和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和网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关系,建立起有利于保障供给、服务优良、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强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保障。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深化统筹城乡的体制改革,加快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和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同等权益。三是要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制度创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四是要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必须以农民是否愿意、是否满意为前提,切实避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五)完善城乡沟通的金融新体制
中部地区各省要切实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条件,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0〕28号,2010.
[2]张晓山,等.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吕连生.安徽省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研究[J].战略研究,2010,(5).
[4]李丽纯.长沙市各县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量化分析[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
[5]赵祥.趋同还是趋异——一个关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新视角[J].江淮论坛,2012,(4).
[6]余川江,邓玲.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研究[J].江淮论坛,2012,(4).
[7]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8]向云,陈燕.湖北省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6).
[9]李扬.未来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展望[J].江淮论坛,2012,(6).
[10]曹征海.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中加快安徽转型跨越发展[J].江淮论坛,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