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面发展的教育

篇1

“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活动与学习必将陷入非此即彼的矛盾之中。”读罢《班级管理新论》小册子上的这段话,当班主任多年的夏老师顺手写下了“教育随笔”:“就拿目前流行的《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来说吧,奖惩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头几名的领赏、找人升迁,荣誉满堂;末几名的罚款、落聘,名誉扫地,年复一年均如此,似乎这已成为‘铁律’,谁还敢去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班级活动妨碍了学习吗?看来,就班级活动管理领域而言,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如何通过组织富有成效的班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值得教育者深思!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从理论上讲,班集体的群体发展和班集体成员的个体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群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个体发展才能实现,个体的发展又必须依赖群体发展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而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都是以活动为中介互相促进获得实现的。“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不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发展就会落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活动才能成为可能。

作为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活动,对于班集体建设及学生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最大益处在于可调整学生的心态,增强他们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等。教育界讨论素质教育已经多年,虽然取得了不少共识,但是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因循守旧、固守陈规,或者明明知道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承认进一步扎实、深入、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归宿,但迫于升学、考核等压力,嘴里虽然喊着素质教育,实际上都在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下,班级活动,特别是班级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有难度。平心而论,虽然案例中的夏老师从骨子里可能更加推崇素质教育,但在现实的教育功利选择面前,恐怕她也不能不屈从于应试教育。否则,她也不会在《班级管理新论》的小册子上随笔批注“谁还敢去多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这类话!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确实还有不少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班级活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矛盾的;甚至认为开展班级活动不仅浪费精力,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过,一些有见识的教师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这年头,许多学校关起门来让学生读死书,除了特长之外,大部分学生的班级课外活动常常被取消,尤其是毕业班。学生们不参加体育活动,不唱歌,不读课外书……结果,学生从学校里出来,生活不能自理,不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不会与人交往,没有健康的身体……怎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二、问题分析:适当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然,案例反映了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根本的教育观念出了偏差,需要予以彻底矫治!笔者认为,班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弥补了课堂教学强调同步、强调统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缺陷,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和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因而适当地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能促进其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劳、技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而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部分教师只注重在考试学科上多下功夫,教师教会学生应试,甚至认为其他科目可有可无,如果有,也只是装装门面、应付检查罢了。这些主张及相应的做法,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趣味性的;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开展;可以是个人分散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能力,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扩大知识领域;可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强健康。班级活动的益处如此之多,可以说,班级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应试教育的空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促进个性特长发展

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学生,除了共同的知识需求之外,还有多方面的个性心理和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具有不同特长和优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譬如,能歌善舞者可以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展示才华,体育特长生可以在运动场上大显身手,勤劳能干者可以在劳动大比武中显示良好的技能,擅长组织策划者可以在大型活动中脱颖而出。正是在班级活动中的种种成功表现,使学生不仅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他们的天赋才能和爱好特长获得充分的发挥。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应该说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可能是相同的,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发现并培育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综上所述,班级活动的适当开展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对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矛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班级活动和学科学习活动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其全面发展。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这一事实:在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教务处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生的学科学习上;政教处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多地有效开展班级活动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说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提高综合素养,是作为整体的学校的全部责任,但是学校在考评部门工作成效时,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教务处在学科教学上的业绩,以及政教处在班级上的管理,特别是班级活动组织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业绩。当两个部门都着力提高自己部门的工作绩效时,可能原本融为一体的学生发展之智力目标与德育目标便被人为分开,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可能由互动的过程转化为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三、问题解决:协调矛盾与冲突

(一)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

协调矛盾与冲突的出路是有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同时又是学科教师,既受政教处的管理,自然要对政教处的工作目标负责;也受教务处的管理,要对所教学科负责。这样一来,班主任自然就成为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组织和学科教学的调和人。班主任作为调和人的作用在于:实现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课外活动的更好融合,使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共同发展。在实际操作策略上,要将学科教学与班级课外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必须在学生的学习层面上,通过组织科技课外活动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用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来强化学科学习。例如,班级开展“爱绿”“护绿”环境保护活动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打出旗帜、造出声势,上大街捡捡垃圾、除除杂草或者种种树、栽栽花,这样的班级活动就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成效有限,班级活动过后,学生可能印象不深,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获。同样是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就会和学生共同设计班级活动方案,活动开展之前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再逐次展开各项活动,最后总结体验与感受。在这个“折腾”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联系到生物、地理、写作、数理化等一系列学科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学生用平时学到的学科知识帮助了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也由此形成和深化了环保意识,很可能还掌握了保护环境的方法;另一方面,寓各种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班级活动的展开很可能又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兴趣。

(二)促进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当然,要使班级活动与学科教学实现有机整合,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学习与良好发展,由班主任一个人来负责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需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在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学生的主体内部活动,一味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动口动脑不动手;实用主义教育重视的是学生外部的经验活动;人本主义教育高扬的则是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活动……这些在建构学生主体方面都是有片面性的,或顾此失彼,或固定一隅。全面建构学生的主体活动,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在学科教学环节中囊括所有类型的学习活动,而是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灵活地选择最适宜的学习活动方式。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之外,学校还应该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外书阅读活动、学生演讲活动、学生文娱体育比赛活动等。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外活动,如学生远足活动、家乡资源环境考察活动、家乡风土人情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体现出了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

篇2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和每个人自身的艺术修养。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指人在各方面都有能力,具体指人的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审美等。很显然,恩格斯在这里把情感、审美等艺术修养列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人的认知能力和艺术修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李政道先生在论及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时说:科学和艺术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境界吗?可见它们确实是不可分的。在历史上,那些对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几乎都具备艺术家的素质,而这种素质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取得科研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以下作用――

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和道德素养。艺术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和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以音乐为例。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心智的果实,它对于人的精神感染是最直接最强烈的,往往又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起着直接共鸣和感奋的作用。优秀的、高尚的音乐作品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曾谈论过音乐教育的作用。我国最古老的音乐专著《乐记》就有专门论述音乐美育的“乐化篇”。“以美辅德”有利于人们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以美益智”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发展智力;“以美促体”可以振奋精神和愉悦身心。在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普及学校音乐教育,以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中正在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启动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1世纪,人们对实施艺术教育价值的认识已不再仅仅停留于提高人的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20世纪末美国艺术教育的报告提出,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开发人的另外一半大脑的功能。有关研究证明,弹钢琴能增强人的空间感和线性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是学习数学所必备的能力要求。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了音乐与全面的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在同样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两组8至12年级的学生中,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未受音乐训练的那些学生,其阅读能力、对历史和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也提高了40%。

会审美才会生活。艺术教育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以艺术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为例。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导致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今天,人们购买产品既注重质量又注重外形设计,即既注重使用价值,也注意欣赏价值。这反过来促进生产部门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必须注重外观。消费观的变化,消费与生产领域的互相促进,不仅美化了生活,更美化了人的本质,成为走向新的文明的一个具体表现。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不会审美就不会生活。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不能欣赏美,也就不能进行批判、进行创造。不知美也就影响对丑的认识,反过来,知道了什么是美,就能判定什么是丑。让青年学生接触大量严肃或通俗的艺术作品,会促使学生逐步学会从中判断艺术作品的优劣,并作出理智的选择,而他们的这些选择,又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走向。

培养青年人的集体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世界许多国家都普遍重视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力图通过美育来陶冶和培养青少年的品德和性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而又丰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今天,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单凭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已难以抵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弘扬团队精神,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使团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大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集体意识应当从青少年抓起,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强化这种集体意识。凡是参加合唱或乐队训练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只差半个音,那么发出的声音就会与整个集体很不协调,有时只差半拍或几分之一拍,也将严重影响整个集体的演出效果。我们试想: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青年,会不关心和热爱集体吗?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乐队演奏员会不认真地去练习吗?正是这样的训练要求,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学习认真、团结一致、爱护集体的良好意识,从并由此进一步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也就导致个体在以后各自发展的结果产生差异。对于众多不一样的个体,却用统一的结果来规范,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平等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否引导每一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果,获得自由的发展。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对于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篇4

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感兴趣,积极性才会高、学习效果才会好。让幼儿感知与体验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歌唱教学游戏化、故事化,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下发挥潜能创设意境,使幼儿主动参与与欣赏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适当的对幼儿进行评价、鼓励,会使幼儿产生被肯定的成就感。

关键词:培养、音乐、兴趣、发挥潜能、主动参与、鼓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77-01

在现代社会中,感受音乐已成为所有人的乐趣。幼儿更离不开音乐,他们喜欢倾听,或者随意地跟大人们的音调、节奏学样。幼儿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的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我们有展。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儿童进行教育。

一、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感兴趣,在教幼儿歌曲时,不要仅满足孩子记住歌词,学会旋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口型、表情、手势、体态等感染幼儿。幼儿接受形体语言训练时会感到到非常有意思,能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幼儿将会产生对音乐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让幼儿感知与体验音乐

感知音乐主要是指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表现形式等的感受认识。体验音乐是指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与作品相互激发、融洽、并在感知的收获和成果的促动、引领下调动已有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相关经验了解学习新的知识,并将这些体验、收获积淀在心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通过游戏、童话等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通过听觉上的相似性(如打雷的声音)或建立听觉与视觉(如圆圆的)、与味觉、与触觉、与肢体运动(如闻乐而舞)等联系,让幼儿体验音乐。

三、音乐教育使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

幼儿是成长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因此要使音乐教育完成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教师应当熟悉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同时还必须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的特点,使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很好地交融。

四、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在节奏训练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动作协调、合拍,更要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因素。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月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熟悉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在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得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以此培养节奏感。

五、将歌唱教学游戏化、故事化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下发挥潜能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歌唱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将歌曲融于游戏中,不仅能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幼儿很快的掌握歌唱的技能和内容。如我教幼儿学习歌曲《走路》时将幼儿分成了两组,一组像以往唱歌那样,老师一遍一遍地教唱,幼儿一遍一遍学唱,单调模仿重复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消退。有的幼儿唱着唱着就没了声音,学得很被动。另一组幼儿扮演小鹿、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来玩,“小动物们出去玩”的游戏,幼儿边游戏边唱歌,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这首歌,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创设意境,使幼儿主动参与与欣赏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欣赏活动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在实际活动中许多老师都认为欣赏活动较难展开,因而不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因为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理解能力较弱,想象力不够丰富,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心理感受,因此,幼儿在欣赏音乐时,对音乐很漠然。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欣赏活动中进行了创设意境的尝试,利用客观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在幼儿边听、边看边想象中,直觉的调动思维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奠定基础,最终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了欣赏活动的目标要求,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七、适当的表扬鼓励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 学生 全面发展 作用 探索

一、引言

通过体育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教育领域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值得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体育教育有利于每一个学生融入集体

只有通过体育教育保证每一个学生融入集体,才能够使学生的忧虑感和恐惧感减少,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不会感到孤独,让学生能够积极寻找他人进行互动,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最终促进班集体中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有效的体育教育可以有效改变和控制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将学生的厌烦、愤怒、紧张等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消除,并且为每一个学生创作出一个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安全途径。体育教育可以通过其情感性强烈、主观性鲜明、趣味性浓厚、形象性生动等等特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及班集体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体育教育有利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每一个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和其他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通过学生们之间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流,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及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有利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的性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为他们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发展也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体育教育有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

体育竞赛中的各种各样的规则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这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有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体育教育中的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等不同的运动项目都具备各自的规则要求,这些规则在体育教育的全过程都贯穿着,从而保证体育活动能够得到公正、安全和顺利的进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作用和法制意识培养作用。

(四)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理念

通过体育教育,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竞争和合作。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各自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可以让他们勇于争先,并且重视和团队其他成员协调配合,从而保证学生具备当前所提倡的双赢的竞争合作理念。

三、关于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形成规范化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建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为了发挥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规范化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重要的桥梁和前提。规范化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课程内容要多样化;第二,课程结构要多样化;第三,课程形式要多样化;第四,教学模式要多样化。规范化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一方面应该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也必须贯穿到一节课、一个班级甚至是某一学生群体对象的教学过程中。

(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将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通过体育活动展示出来,教师能够非常直接的发现每一个学生是否合群、是好动还是喜欢安静、是嚣张跋扈还是胆小怕事等等许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基于此,作为教师必须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分析,从中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特有个性进行认真的把握,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和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状态达到最适宜的程度。例如,通过进行一些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人格,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集体荣誉感和崇高的理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学校一定要对于体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切实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真正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霞. 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1,(04) .

[2]李波.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3) .

[3]刘云英. 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 2005,(04).

[4] 张坚锋. 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简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01).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杨东铭(1965-),男,江西铜鼓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47-03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被业内人土形象地称为“灰领”、“银领”、“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对应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高职教育被许多人称之为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日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专才教育往往被人为地摆在通才教育的对立面,受到一些人的非难。结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教育模式与管理特色进行反思。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认知

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对进入各类岗位的人员的专业要求与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走入社会的人员必须具有多重能力,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它的需求。我们常说,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除了技能外,还体现在人文素养、人性的全面升华方面,要求一个人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专业学识、综合智能。现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性向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综合统―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学科的专业化和细化,不少人认为,大学教育就应当是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它应当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专业工作,谋得相应的职业。以这种观点看来,职业教育也就是专业教育,而这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相矛盾。我们应当承认,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普遍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使得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单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明显不足,学生人文素质较低,人格与道德出现缺损,最终也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完美性,但否认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这种看法显然也有失偏颇。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中心轴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最高理想。

我国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上要有成熟性,知识上要有综合性,思维上要有多元性,能力上要有全面性,同时也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现代社会决定了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全面化、立体化、系统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注重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走全面发展之路,特别是现代新型职业教育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采用一种复合型培养模式,注重对人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等综合要素的培养。实际上,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发展思路、办学模式基本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整个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中,也始终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运行的,简单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全部。

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注重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传授以及学生情感体验与良好个性养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出发,我们也有必要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重新审视。以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娴熟应用上,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的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行。实际上,每一项科学和技术的背后,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性烙印。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先进文化为引导,高尚人格为保证,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有时候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将比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更显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当前教育理论界“教育主体性”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无非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地发展,尊重教育的自,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过去那种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职业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创新精神亦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基本义务和追求。引导学生去创造,使学生在永无止境的职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同时职业教育也关心人的职业社会生存,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让学生毕业后得到并胜任自己中意的职业,并且有新的发展空间,在职业发展与未来生活中,理解领悟人的精神价值、追寻生活的意义。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墓本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教育的追求不但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高职教育管理与实践中,―方面我们要关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注重人的社会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形成和谐的社会空间。事实上,社会的和谐是由个体的关系和谐构成的,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处理好了,会让人摆脱狭隘性,以更开放的胸襟充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扩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确证自己,实现价值。也只有让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和对社会关系的高度驾驭,才能获得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条件,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凸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将使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两个主要内涵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在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的和谐共振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主题推向极致。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在高职教育管理中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要细化在各个管理方面。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师生人际关系摒弃权力和服从,主张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张扬。学生作为现实社会的个体存在,是有见解、有情感、有渴望也有能动精神的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疑虑和异想天开的探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独立探索中起飞,在自然发展中成熟。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要研究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再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目标追求,用综合素质教育观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必须重视培养能力,但能力培养的目的“应该表现在善于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在现代教育中,“经世致用”的教育功利观和“教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要摒弃,必须以能力为中心,全面把握能力的内核,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蕴涵,建立全新的育人模式。首先,这种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即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次,能力培养的归宿是素质的合成,这种素质合成既是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认同与渴求,也是学生诸种素质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然融合。第二,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某种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建设人才。第四,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造意识。当然,对能力定位的确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怎样建立。高职教育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启示我们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教育理念问题,还与能力结构的确立、教材体系的创新、评价标准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

(三)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学术、文化的总体氛围,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等将产生深远影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与管理总体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始终以学生得到全面锻炼、人性得到充分张扬为主线,营造良好的人文与科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体验深刻的人自身的魅力、科学与文化的力量。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要特别注重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校报、景墙、雕塑、路牌、有线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为舆论宣传阵地,以积极健康、具有时代特点、针对性强的内容教育广大学生。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

(四)管理目标与人文、科学精神培养相结合。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行业岗位不同,也呈现多样化的要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技术革新快,中国越来越与世界经济接轨,走向全球化,很多领域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岗位技能要求和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职业,还是新兴职业,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和信息技术的科学素质,将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比如文秘工作岗位要求,既要会做文秘、秘书工作,又要懂计算机、懂现代化办公设备、懂外语、懂公关,更主要还要懂得如何做人。职业发展的趋势将在更深层次上对我们的管理手段产生冲击,提出新要求。因此,不管培养哪一类人才,在管理、培养过程中,要促使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培养内容与目标要求相一致,适应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入。

(五)管理与教学体系相结合。我们在按知识体系要求设计政治理论、人文知识、专业墓础理论、专业理论等教学模块时,要注意到这些模块并不是孤立的,人的全面发展蕴含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体系之中。对高职教育而言,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职业素质等。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与模式设计中,要树立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的教育观念,在此观念上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和具体的课程模块。在每一课程设计中,按照突出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根据具体课程将人性、人文、科学教育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具体教学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六)重视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素质。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应当更高,教师除了担当传统教学角色外,还是“师傅”角色,要教技艺、教职业技能。因此,在管理中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批全能型优秀教师,催生技术大师、行业专家。同时,也要提高高职教育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教师和管理者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管理,言传身教,营造润物无声的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铸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全新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2007―04―17第010版.中国教育报.

[2]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门[J].教学与研究,2004(01),P84―87.

[3]下雪源等.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育人质量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08),P13.

[4]下小梅.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P38.

篇7

首先,管理也是教育,是说搞好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如怎样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制定院校培养目标?怎样根据院校的培养目标编订课程?怎样根据各科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教材?怎样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生产部门的新要求来改革课程与教材?怎样按照各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怎样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使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怎样通过家庭和社会同院校的协作来巩固和扩大教育的效果?等等。都属于管理的范围。

要想通过管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所高校需要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如:每所高校应有自己的主力科系,进行富有特色的教育;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要宽而扎实,具有开拓新知识领域的能力;要扩大学生的视野,把他们带进社会,让他们深入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不定期地到工厂、矿山、农村、林场、牧场去实习;要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全部过程,自己安装、调试一般实验设备、仪器;要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现代计算技术能力、外国语能力。其次,管理是学院协调各分院、系、室的活动,并使之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主要行为。管理工作是保证协调靠各系、各个教师个人的努力所不能达到的各种目标必不可少的。

院校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使各项教学任务及管理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是管理的源头。不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工作就没有秩序,其他管理职能无从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管理要有章可循。开展院校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各系、科、室、班以及各部门、各系统的职能、职责才能界定清楚;同时有了规章制度,对各级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才有约束和激励鞭策作用。管理要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管理工作是系统的、动态的行为活动。有了计划、规章制度,并不能说管理就会到位,就能协调有序。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人的主观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管理者积极主动地去沟通与协调,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学院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重在考核。人是有随意性的,计划、规定的事情能不能如期完成,监督与考核是有效的控制手段。没有考核、管理必然失控,计划可能落空。再好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做好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的思维具有前瞻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只有想到和计划了的事情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管理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话筒式”地传达工作任务的做法是学院管理的大忌。只有想在前面,并估计难易程度,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及要做的筹备工作等,高瞻远瞩,方可胸有成竹。思维的前瞻性是高等院校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再次,使教育事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是当前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点课题。高等院校同有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协作,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教育与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湖南工学院为例,该院校本身有三支队伍:一是教师,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班学生,三是应届专科班毕业生。教师在完成教学的任务后,有余力从事各项科研工作;应届本科学生的许多论文,可以从生产第一线选取课题;应届专科毕业生可以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或写毕业论文。这三支队伍,三个层次,可以组织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高校学种多、专业多、设备好、信息畅通,在科研上具有优势,将这支力量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各行各业的科研力量结合形成网络,通力协作,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能培养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

一、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解决生产课题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同时,可以促进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方式培养学生,让他们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

二、可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合,促进课程的基本建设,为高校专业调整提供依据,推进教育方法上的改革,如在讲课、习题和实验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

三、可以为多种形式办学开辟渠道,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学院可以为联合体及有关协作单位举办培训班,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

篇8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孙风青 王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3 )

 

 

一、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的要求和规范,培养人符合这些条件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最终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负责指明方向。需要产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满足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刺激人的行为,引导人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人生存于社会中的各种需要达到满足,内容不断的丰富多样,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内在动力的推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可以发展人的需要,这种人的需要同时也决定了人发展的方向。也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路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的实现是需要明确人的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自我享有者和价值客体的创造者。通常来说,人的这种价值体现在两个形式当面:一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实现一般来说是通过满足自己的需要,解决自己所存在的欲望需求;一种是对于其他自身之外的社会存在的贡献作用,这种贡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他人需要的满足,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系统地说来人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人作为价值主体通过满足自我的个人价值实现,另一种是通过满足个体之外的社会人的需要来实现价值。比较系统的来说,第一种人的自我价值的满足表现在对基本生活的生存需要,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享受需要及不断发展中的需要,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满足人作为社会价值主体的尊严,进而满足人的权利得到保护的需要。这两种价值看起来是相互分离的,但统一于人的价值中,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进行教育,明确人应该遵循的社会规范和要求,指明在满足自身价值的同时,需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价值,引导人正确处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培养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整体素质培养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就表现在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先了解清楚人的素质具体包括的内容,一般来说,我们按照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可以把素质分为基础素质、基本素质和专门素质。基础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人作为社会人首先是要具有物质基础,才能够生存,一般是由遗传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人得以全面发展的生理方面的物质基础是来自于遗传素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方面的基础则是来自于心理素质。基本素质则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体现个人魅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的重要基础,表现出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专门素质是指人从事社会活动各种角色扮演中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素质、学习素质、生活素质、交往素质和角色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为人的整体素质奠定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其内在的基础素质,为其心理素质创造基础条件,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仅可以完善人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政治素质,其最终效果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其内涵丰富而深远。着手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此,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过程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给予理性的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条件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实现全面小康,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状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对社会主义的贡献能力和水平,能够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二者互为前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与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殷实的基础,为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支持,也就是从根本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更加先进的生产里服务,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条件。它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教育,思想政治既是教育内容,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即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使受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通过学习、交流形成自身内在的思想政治品德,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在进入社会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更好的融入社会,建设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人不仅仅是受教群体,同时也是传教群体,这注定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人而进行高谈阔论。思想政治教育要把重心放在教授思想政治品德,提高受教者的个人素质,塑造高尚的品德和精神,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 王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1 0- 1 1 .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 .

[3] 余龙进,何丽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在与时俱进发展创新[J].求索,2004,(5).

[4]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5.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环境;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3902

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中国早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和“孟母三迁”的故事传说。环境是一个无声但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因此,作为高职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生态环境是一种校园育人的氛围,它所体现的是一所高职院校的风格和精神,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但一般来说,教育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物质形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环境,它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氛围。

1物质形态环境

物质形态环境是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备。具体地说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一方面是指由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构成的天然环境;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修建一些园林景物所构成的人为的物质环境。许多高职院校或凭山而建或依水而筑,更多的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的发展,远离喧嚣的闹市,择址郊外或落户高教园区(大学城),通过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修建一些亭台水榭、花坛水池、假山曲径等园林景观,为校园植入自然的文化性格。幽雅美丽如画的校园环境,给人以明丽勃发之感,使人赏心悦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2)建筑设计。建筑文化主要反映在标志性建筑物、中心广场、文化雕塑等方面,而高职院校的建筑物所呈现的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空间宽敞、个性鲜明、造型新型、时尚前卫的特点。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人有一种熏陶和教化的功能,风格独特而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对身居其中的学生来说,对心灵、气质、品味都有很大的影响。(3)设施设备。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都纷纷大手笔加大投入,完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增添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物质设施设备大为改观,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实验仪器、电脑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管理都能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各自学校的文化特征。各种设施设备井然有序的管理和排列方式,给学生以一种秩序感和美感,对规范其动机和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4)色彩和布置。世界因色彩而变得美丽。高职院校的内外建筑、课堂物理环境、花草树木等色彩都要遵循色彩学的原理进行协调匹配,从而使丰富而适度的色彩既能给学生一种美感,也能达到对学生的生理状况、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室内布置应精心设计、整体安排、简洁明快、优雅美观,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生的座位排列也要细化到考虑学生人际关系、课堂氛围,利用房间的形状合理布置座位和讲台,重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思想,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5)人物形态。它是隐形教育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整洁明快的服饰,笑意洋溢的面貌,端庄得体的行为构成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潜意识中促进学生良好心态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2人文精神环境

人文精神环境是高职院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广大师生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理想、作风的总和。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1)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是河床,师生行为是河水,河水只有在河床的引导下才能畅流无阻。建立和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和引导师生的行为,是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中孕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它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了一个特有的文化环境。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紧张而宽松、严格而活泼的特点,既能使学生形成规范得体的行为方式,又能使学生具有开朗活泼的心理状态。(2)校园氛围。它是高职院校校园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勤奋好学、遵纪守法、文明礼仪等气氛的综合表现形式,它是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氛围应该是民主、文明、团结、向上、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以便促进学生进取合作,增强认识动机和进取心。(3)班级风气。班集体是一个微型生活世界,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学习风格等相互交织在一起会产生综合效应,即班风。班风能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及各种活动过程中,是一种无声无息的语言,对于熏陶友爱互助、相濡以沫的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和集体凝聚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主要是在校园一定群体中,在相互交流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教育生态环境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在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向上的风貌和进取的心态,促使学校教育中无形精神力量的产生

努力创建一个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师生在优美、和谐、充满生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增强师生的爱校精神、集体团队意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催人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进而培养积极的校园精神。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在处处充满关爱并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中,每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潜力,激发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并会自觉地处处去维护和提高学校的声誉,激励着广大师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2.2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以喑默的方式和情境氛围,促使学生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高职院校可以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有目的改造物质形态环境和选择提炼人文精神环境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优良的物质形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都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精心创设的。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创设的教育生态环境所隐含的德育内容最易被学生接受,不像课堂上的单向灌输,它不易使学生产生厌烦、逆反和抵触情绪,学生会非常自然的在校园生活中通过直观感受、活动接触、自我陶治和耳闻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濡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性熏陶,使学生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形成各自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使他们热爱生活,感悟人生,进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3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生存能力,实现剩余学习精力的顺利转化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式样,其组织的力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安排。”校园生态环境总是以它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灌输着某种思想、观念、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隐潜着明确指向性,它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起着影响作用。高职院校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针对高职学生剩余学习特点,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各种实践能力。同时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择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者系列讲座和案例教学,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使他们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受到良好的职业能力设计方面的教育熏陶,为就业创业打下基础,早做准备。

2.4优良的教育生态环境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 习惯 环境

一、注重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该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和审美。而且学校也是一个大的家庭,家庭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温馨、和谐、幸福的,因此学校环境的创设也应该更加多元化,温馨化,让幼儿有家的踏实感,从而更加安心地学习。

(一)走廊环境创设的原则

走廊是幼儿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走廊上的设施和环境也更加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小小走廊的设计,让它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那么在走廊环境设计时,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首先要简单明了,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走廊中的一切内容都在随时随地地引导着幼儿,培养幼儿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走廊墙面上的一幅画、地面上地板的花纹、教师布置的主题或便于家长和教师共同学习的板块每时每秒都会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培养幼儿,我们要将其设计得更加富有教育意义,更加具有立体感,以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走廊的墙壁上,我们用一些“教学的小贴士”或“教学在线”等小模块,让家长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便于家长在课下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让幼儿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中一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和工具,将它们进行装饰和美化,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如走廊中的暖气管道,我们可以将它看做宝贵的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在竖直的暖气管道上,我们装饰上步步高升的竹子;在横向的暖气管道上,我们攀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以此来提示幼儿,我们要像竹子那样每天都有所进步,一步一步扎实地前进。而且我们的学习生活也要像牵牛花一样丰富多彩,朝气十足。还有那些必要的提示语,我们要设计得富有特点,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影响,让幼儿清晰地记住自己应该具有的正确的、礼貌的、规范的言行举止。

其次,走廊设计要融入幼儿的创意。走廊环境的设计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教师的设计上,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营造和设计。因此我们在设计走廊时,应该让幼儿也参与其中,融入他们的思想和创意,在走廊中能够展现幼儿自己的杰作。这样在日常的打理中幼儿也会倍加珍惜和爱护。而且走廊中知识的体现还要做到周到全面、分配均匀。在每个设计板块中都要具有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设计的环节。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才能够让幼儿在学习时感觉到家的温暖,才能够把我们的环境设计落实到实处,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最后,环境设计要定时更换,根据具体的时期设计合理的环境。环境设计不要一成不变,如果幼儿总是处于相同的背景环境中,就会失去新鲜感,因此在环境布置中我们要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更换一次教育的主题,也就是要更换一些环境背景。我所说的更换环境不是将所有的装饰从头到尾全部都换掉,大的部分我们是不能够轻易换掉的,我们要从小的装饰和布局来增添幼儿的新鲜感。如我们可以更换一些美术作品,或更换一些小的陈列品,对我们的学习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保持幼儿的新鲜感。

(二)室内教学环境设计要与文化活动内容相一致

教室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室内部的育人环境的营造。我们要对每一个教学班级提出不同的装饰要求,让每个教室都能够以最鲜明的特色和情调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一起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根据平日里学习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一些能够装饰室内环境的物品。在我们这个呼吁低碳生活的时代,教师可以教幼儿学会保护环境,在制作的过程中利用废物进行改造,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制作出比较出色的作品,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这样不但美化了我们的室内环境,给幼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学习条件,还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参与其中,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并且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三)户外环境要能够体现教学的特点,更好地辅助教学

至于户外环境就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了。但是我们在选择其类型和装饰资料时一定要本着最能够体现教学特点的原则,把那些物美价廉,又能够最好辅助我们教学的放在首要的位置。我们争取要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我们可以用一些零散的木头制成些弯弯曲曲的小桥,或是建造一些小的吊桥,锻炼幼儿的胆识以及协调平衡能力;或是用一些用过的易拉罐剪制成花朵、动物等事物来装饰我们校园的边边角角,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环境。

二、区域活动要鲜明、有特点,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活动区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自己的幼儿设计的,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和自主型学习的活动角落,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的方式。而区域性活动也是学前教育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主要体现,更是体现幼儿是学习主人的重要教学策略,是幼儿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学前教育阶段我们要真正落实好区域教学活动的设置。区域活动灵活多样,各班级的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幼儿的特点制定一些符合的活动,突显自己班级的鲜明特点。如我们可以设置竞赛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这个区域内进行知识和胆识的较量;或设计益智区域,用一些有趣的题目或物件来开发幼儿的智力。我们要安排好幼儿在区域内的活动时间和内容,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用最和谐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争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区域环境设定之后教师要认真把握每次进行区域活动的内容,不但要充分发挥区域环境的教学设计,还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加贴心的亲情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