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羽毛球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羽毛球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中小学生;运动参与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Zhengzhou Badminton Clubs
GAO Meng
(Sport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has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five badminton clubs of Zhengzhou,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Zhengzhou participating in badminton clubs to parctise and have a training in extra-curricular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e paper analyses Zhengzhou badminton clubs' present situation, the management mod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causes why their attractivenes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not high.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Zhengzhou city badminton clubs.
【Key words】Zhengzhou badminton club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引言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项目男子单打决赛,林李大战,林丹蝉联奥运会冠军,李宗伟虽败犹荣,给全世界广大的羽毛球爱好者呈现了一场饕餮盛宴。林李二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初始阶段大致相同,林丹5岁接触羽毛球,进入羽毛球业余培训班,9岁进入省体校开始专业训练;李宗伟11岁接触羽毛球,进入羽毛球俱乐部参加训练,之后从马来西亚武拉必国民中学进入武吉加里儿体育学校开始专业训练。由此可见,羽毛球俱乐部在启蒙中小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羽毛球俱乐部对羽毛球运动在中小学生间的普及以及中小学生羽毛球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起着基础作用。
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培养的状况,不仅对学生身体成长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情操养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小学生体质的提高对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竞争力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羽毛球运动具有器材简单、场地要求低、运动量可调节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应该在中小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通过调查郑州市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羽毛球俱乐部运动以及训练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以及对中小学生吸引力不高的原因。针对郑州市中小学生在羽毛球俱乐部运动参与的现状以及需求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提高羽毛球运动在郑州市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带动郑州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推动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郾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郑州市的悦康羽毛球馆、郑州鹏源羽毛球俱乐部、大拇指・天瑞羽毛球俱乐部、郑州轻工业羽毛球俱乐部、郑州财经羽毛球俱乐部。
1?郾2研究方法
1?郾2?郾1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羽毛球网络论坛等搜索相关资料,获得关于羽毛球、青少年俱乐部开展现状、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和体育消费的资料,了解各地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和羽毛球科研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郾2?郾2访谈法
在选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对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管理层和有关教练员进行访谈,并制定访谈提纲,针对本文研究所需的相关问题,进行访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有关见解,记录并整理访谈内容,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1?郾2?郾3问卷调查法
本文共设计了三份问卷,其一,是对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发放。其二,是对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的中小学生成员进行发放问卷。其三,是对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拥有的教练员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如表1)。
1?郾2?郾4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的结果及文献资料的信息,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类比等逻辑分析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郾1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中小学生成员基本现状分析
2?郾1?郾1中小学生成员参与羽毛球运动动机分析
通过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得知,参与羽毛球俱乐部培训的中小学生成员中有50%选择羽毛球运动的原因是父母的要求,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中小学生的父母大都是羽毛球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火热的今天,羽毛球运动吸引了很多的青年和中年人,作为孩子的家长,他们深深感受到羽毛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和有益之处,在他们运动的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接触羽毛球运动,锻炼身体,培养运动兴趣形成爱好。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羽毛球于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为一体的小球运动,同时又是技术和战术完美结合的典型。〔2〕
中小学生成员中剩余的50%则是因为自身感兴趣或者是在同学、朋友的介绍下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可见中小学生成员受父母和同学的影响比较大,培养中小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兴趣需要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
2?郾1?郾2中小学生成员运动参与时间与频率分析
调查显示,5所羽毛球俱乐部中小学生运动员每次参与时间长短相差不多,基本都是培训班模式,每周有2―3次培训时间,每次1?郾5―2小时,中小学生参加俱乐部的培训,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时间比较固定,大都在晚上6:00―8:30之间。
通过调查发现,在周末和节假日,中小学生参与频率较高,这是因为中小学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平时文化课占有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稍微充裕一些;但是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形式依然是培训班模式,和同学一起或者单独前往羽毛球俱乐部进行运动的较少,相对于乒乓球场馆,羽毛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普及程度还有待发展。〔3〕
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较为繁重,中小学生参与校外俱乐部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都非常少,校内资源的紧缺又使很多有兴趣有爱好的同学无法参与运动发挥自己的兴趣。〔4〕
2?郾2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对中小学生成员培训模式的分析
从表2中来看,郑州市5所羽毛球俱乐部中只有鹏源羽毛球俱乐部是采用长期培养模式,其他俱乐部的培训形式基本都是以短期课程培训为主,而短期的培训对提高中小学生成员的羽毛球技术和专项素质收效甚微。而长期系统的训练不仅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和中小学生的耐心刻苦训练,还需要教练员在系统的教学计划下进行正确的指导,这就需要羽毛球俱乐部拿出一整套方案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5〕
2?郾3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中小学生教练员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如表3),所选取的郑州市5所羽毛球俱乐部中只有2所俱乐部聘用了较为长期的中小学生教练人员,另外3所羽毛球俱乐部都是只有在暑假或寒假期间才会聘用临时的教练人员,并且临时聘用的教练没有固定的人员;教练员学历都在大专以上,主要以本科为主;羽毛球俱乐部没有一个长期的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教练员,并且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也只是固定的内容,没有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制订一套特定的训练计划,训练效果也就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导致很少学员能够长期坚持参与羽毛球训练。〔6〕
2?郾4中小学生选择羽毛球俱乐部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学员选择羽毛球俱乐部的具体原因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60%的中小学生学员选择羽毛球场馆的原因是交通方便,以就近原则为主,场馆的位置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10%的中小学生学员选择羽毛球场馆的原因考虑羽毛球场馆的价格因素;有30%的中小学生学员选择羽毛球场馆的原因是羽毛球场馆的健身气氛好,有伙伴。由于中小学生群体的特性,他们只能就近选择俱乐部,这也就为俱乐部提出了一个命题,如何能够吸引周边的中小学生来运动?青少年们都喜欢结伴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郾1结论
郑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场地较少,位置较为分散,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而且针对中小学生成员的相关制度、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不够健全。需要针对各年龄段中小学生进一步制订并完善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让学员从训练活动中有所收获,不断提高个人的羽毛球专项技战术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到羽毛球运动中来;另外,还需进一步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在教练员的个人技术素质,以及教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成员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从而能够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培训并长期坚持下去。
3?郾2建议
3?郾2?郾1加强羽毛球俱乐部的制度建设
通过调查,郑州市5所羽毛球俱乐部针对中小学生成员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俱乐部现有的各项制度大都是针对成年人而制定的,针对中小学生制定的几乎没有,中小学生成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一套具有吸引力的制度,能否采用学生卡半价或者其他的优惠政策,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优惠,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参与动机。〔7〕
3?郾2?郾2加强教练员的引进
通过对郑州市5所羽毛球俱乐部教练员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两所羽毛球俱乐部聘用了长期的教练人员,另外三所羽毛球俱乐部都只是在暑假或寒假期间才会聘用教练人员,而没有单独针对中小学生成员的教练员,如果想让中小学生长期地参与羽毛球运动,还需要配备长期的针对中小学生成员的教练员。
除上述建议外我们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如承办校园羽毛球比赛或者发放学生体验卡吸引中小学生进入球馆参与运动。加强市场调查,对现今中小学生的运动理念与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旭东,张利丽?郾长春市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郾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郾
〔2〕周英华,周润华?郾长沙市羽毛球俱乐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郾当代体育科技,2012(9)?郾
〔3〕朱剑华?郾对广东地区经营型羽毛球俱乐部现状的研究〔J〕?郾北京体育大学,2008(3)?郾
〔4〕陈莉琳?郾福建省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及对策〔J〕?郾体育科学研究,2008(1)?郾
〔5〕李向?郾基层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方法实探〔J〕?郾浙江体育科学,2003(5)?郾
篇2
今年5月4日是91周年,5月5日是中国共青团成立87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它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以“五四”运动91周年纪念日为契机,突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服务青少年民生提升三大主题,广泛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纪念活动,推动北仑团工作的全面活跃,对于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的光荣传统,培育团员爱国、爱党、爱团的坚定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激励团员青年激情飞扬、万众一心投身于和谐新北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隆重纪念91周年建团87周年,团区委决定在4月至6月,开展“永远跟党走”纪念91周年暨建团87周年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区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以推进共青团凝聚力、服务力建设为载体,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格局、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好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展形象、扩影响、提地位。
二、活动主题:科学发展,青春奉献
三、活动安排:
(一)青春纪念——弘扬“五四”精神,继承光荣传统
1、“追寻火红岁月,唱响青春旋律”全区青少年合唱比赛
2、“北仑发展我成长”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
3、“我的共青岁月”——新老团干座谈会
4、“探寻先辈的足迹”——革命历史教育(革命烈士墓扫墓、革命历史讲座)
5、青春电影三进(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
6、“我们是共青团员”——网上共青团员形象大讨论
7、重温入团宣誓活动
(二)青春力量——服务“三保”大局,投身“两创”实践
1、青年联合会换届
2、青年就业创业见习直通车
3、“青春励志,创业北仑”主题实践活动(报告会、培训、招聘会)
4、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区十杰百优表彰大会
5、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主题创意实践活动(主题团日、主题队会方案评比)
(三)青春风采——丰富文化活动,激扬青春精彩
1、“青年杯”3人制篮球赛、15人制足球赛、团体羽毛球赛
2、“我心中的五四精神”——“五四”演讲比赛
3、戴团徽亮身份活动
4、“三个一”活动(一次志愿服务、一次岗位实践活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5、“相约北仑牵手情缘”第二届单身青年派对
(四)青春温暖——改善青少年民生,助推青少年发展
1、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
2、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3、进城小公民欢乐节
篇3
1、举办区级机关中层干部行政能力建设培训班。5月15日—16日,与区委组织部联合组织,区级机关80余名中层干部参加。课程分中层管理者“角色内涵”、“激发与引导”、“沟通与信任”、“问题与解决”4个部分,用一种全新方式激发机关干部干劲,“唤起了心海沉睡的激情”。
(二)组织相关征文活动
1、举办“祖国在我心中”征文竞赛。竞赛自4月开始,至7月底结束。参加对象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青年及家属、在校初高中学生等。列为“机关工作大练兵”活动内容。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志愿献血活动。年初,区机关各单位部门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原计划献血160人,实际报名189人,区级机关73名志愿者到无锡市中心血站义务献血。献血人数在5人以上的单位部门有:惠山地税局、惠山工商局、惠山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卫生局、区交通局等。
2、开展志愿植树活动。与区绿化委员会联合发起“千人栽万树、绿化靓家园”主题义务植树活动,3月中旬,机关各部门分别到各挂钩镇义务植树。宣传部、统战部、农林局、党工委、司法局、残联、城管局、工商局、药监局等9个机关部门干部职工120多人,在阳山镇阳山河畔栽下500多棵香樟。人大、政法委、审计局、国税局等100余人,在堰桥街道寺头港完成植树400余株,营建义务植树基地30亩。区委办、发改局、检察院、地税局、教育局、质监局、环保局、规划局、计生局干部,在玉祁镇工业园区植树1400余棵。
3、开展“人道万人捐”活动。与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红十字会联合发文,以“汇聚人道力量、共建和谐无锡”为主题,机关各部门踊跃捐款。
(四)开展“机关工作大练兵”活动
活动时间5—6月,以“读写说做”为主要内容。读:即组织读书和心得体会交流、美文朗诵;写:即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说:即开展“亮出闪光点,共叙成长路”先进事迹交流、组织思辩会;做:即组织ppt课件制作比赛、才艺展示活动等,共7项。通过岗位练兵,自觉践行“强本领、尽本职、亮本色”先进性要求,锤炼岗位精兵,评选一批机关“岗位能手”。
(五)加强机关工会工作
2、开展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印发《2012年机关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方案》等相关材料。
3、开展“古运万人游”活动。区级机关工会主席48人参加了活动,畅游了古运河。
4、举办区第二届运动会。从2012年4月—10月,将开展7个大类:即田径、篮球、拔河、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围棋的比赛项目。运动会职工部分为乡镇街道组和区级机关系统组两个层面捉对比拼。区级机关系统组有7支队伍,即区级机关、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交通系统、政法系统、税务系统和国土系统。
二、2012年下半年打算
1、组织开展大学校园体验活动。组织区直机关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参观上海松江大学城,听取大学校园建设及招生、志愿填报等情况、参观松江大学城。
2、举办“老少齐唱”祖国好歌咏会。歌咏会初定于省锡中举行。参加对象为省锡中分部部分学生、各局关工委主任、关爱团全体成员、区机关家属代表等。
3、继续进行区第二届运动会。目前已进行部分比赛,继续组织好运动会。
4、组织开展庆祝“七一”活动。今年是建国60周年,7月份开展庆祝“七一”活动,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爱国热情。
篇4
一、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创建。根据区委、区政府和省市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区创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创建工作班子,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源,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去年4月份,召开全区创建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区政府成立工作督查组,区人大、政协多次开展创建工作视察和专项检查。区创建办公室建立工作例会制、信息通报制、联动协作制、综合督查制等有效机制,通过工作例会、分析会、专题联席会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各方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创建。围绕创建目标,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等文件,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任务、创建责任。区政府和各街道、镇进一步加大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区文化中心、区体育中心和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步伐,确保全部达到创建标准。认真对照标准,高质量完成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装订工作。注重细节、精心准备,圆满完成创建迎检。
三是强化营造氛围抓创建。通过媒体宣传、环境宣传、活动宣传和介质宣传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宣传创建意义和目标。设置户外宣传广告和墙体广告,制作创建专题片、画册、图板,区创建办编发创建工作简报32期,动态反映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我区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多次被省政府《专报》、《信息》、《参阅》等刊物刊发交流。
二、阵地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设施规划编制完成。作为市唯一的试点区,《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于去年5月获市政府正式批准。专项规划提出了近期到今年、远期到2020年全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为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阵地网络不断优化。区文化中心、网球场、体育场分别于去年2月、10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区级已形成区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广场、全民健身广场“三馆、两中心、两广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逐步构建区、街道(镇)和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综合体。至去年底,全区8个街道、镇已有6个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全区4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标准,8个街道、镇创建为“东海文化明珠”。
三是基层文体设施全面覆盖。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区新建、改造健身苑(点)等设施36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气排球、地掷球场(室)31个。目前,全区共有全民健身苑(点)330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嗒嗒球、门球、气排球等场地182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80平方米,社区(村)健身苑(点)的建设数量和质量均走在全省前列。以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为动力,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一证通”工程100%全覆盖,是全省首家实现“一证通”工程全覆盖的区(县、市)。
三、群众活动彰显特色
一是“文体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元宵灯会、服饰风情节、红歌会、国际龙狮邀请赛、区田径运动会、全民健身月活动、“文化共享工程”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主办、承办浙江省青少年游泳达标赛、市钱塘武术功力大赛、市五人制笼式足球赛、区机关系列健身活动等20余项省市级体育竞赛与活动。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体质健康测试”进村社、进大项目、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的“五进五送”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年”活动,目前,全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798场,放映电影1385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区文化馆举办了舞蹈、声乐、摄影培训和社区文艺骨干等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全区554支文体团队的带动作用,区摄影、文学、舞蹈、音乐等团队创作表演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奖项30余项。钱江影会会员作品在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充分发挥区体育指导中心和体质监测中心作用,全年完成单项国民体质监测人数3000余人,完成机关干部和社区群众专项监测500人。
三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组团参加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部28个项目、成年部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青少年部金牌总数是32枚、总分1030分的成绩,名列全市金牌数第9位和总分第7名。建立青少年单项运动队,全年参加省、州市各单项比赛20余项。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浙江省少年儿童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品牌培育取得突破
一是启动筹办广场民间文化市场。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要求,在区广场跳蚤市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市场管理运行方案,开展前期调查研究,科学准确市场定位,制定入市条件,开展摊位设计与制作,制定《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及交易人员、交易品准入(试行)管理办法》、《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管理运行(暂行)管理办法》,抓紧抓实市场启动筹备工作。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宣传、广告宣传、海报宣传、网站宣传等各种途径,广泛进行市场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织造技艺”作为我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通过举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去年,获得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大力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形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皋亭山文化,出版民间文学作品《皋亭山传说》。加快推进影视文化一条街建设,举办年会、“亲近”知识竞赛等活动,旧居接待参观2万余人次。积极培育“一街一社一品”,全区8个街道(镇)的115个社区(村)明确了“一社一品”培育方向、目标和举措。积极打造“欢乐文化周”、“文化超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文化活动。
五、市场监管日益完善
一是监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以“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开展普法培训5期,培训文化市场从业人员550余人。坚持日常监管、重点稽查、专项整治相互协调,组建街道(镇)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全区文化市场巡查覆盖率达100%,社会义务监督员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文化市场监管网络不断健全。
二是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开展文化市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无证照电子游戏机、赌博机专项整治和创建“无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镇、街道”等2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检查400余人次,检查文化体育市场2250家次,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点87个,取缔非法音像制品大、要案3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6万余张,非法出版物近300张,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8件,受理各类来信、来访、来电57件,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
六、管理创新不断推进
一是依法行政理念进一步强化。健全完善了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了重大决策事项的范围、决策程序规则,健全了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同时,建立行政执法内部评查制度,规范执法文书。按上级业务部门规定和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行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社会效益。
篇5
抓亮点辐射,为新课改增添色彩
“将体育课教学由行政班变为走读班,这是临洮中学推进高中新课改的一大亮点特色。”临洮中学校长赵世林对记者说,“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计划,我们实行了学生体育课走班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齐开足了国家各种课程计划。”
2012年春季学期一开始,该校打破体育课教师分年级、定班级教学的界限,变为每个教师承担高中三个年级某一个项目的体育选修课教学。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教学实际,开设篮球、排球、兵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武术、象棋、围棋共计八个模块的体育课。一个年级组十个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一个体育科目学习,以后根据需要个别进行调整,同时又增加了一节有组织的体育课外活动课。这样每个班级每周两节体育课,一节体育课外活动课。变行政班为走读班的好处是,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课相比在课堂教学管理,培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张扬个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选课自有了,那么体育成绩如何认定呢?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杜海雄说:“学校采用每学期认定一次成绩的办法,每学期成绩按课堂表现百分之二十、出勤百分之二十、期中考核百分之三十、期末考核百分之三十来进行认定。这一认定学分的办法结合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中的相关条目。”采访得知,体育课走班制度的实施,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都有了更好的发展,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几项体育特长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学生一生中保持强健的身体。
临洮中学新课改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积极开展“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情商教育”活动。它是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结合体验式活动,而进行的青少年素质教育训练。该训练方案的体验式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以一个年级为一个班级,以教学班级为一个大组,以12-13人为一个小组。每天用5分钟时间填写《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手册》,以写日记的形式促使学生天天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谈及这项活动的意义,该校教导副主任阎芳告诉记者,“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写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开始会学习、乐于学习了,而且更自信了,团队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并懂得感恩、学会做人了。”
抓高效课堂,为新课改注入活力
临洮中学王子建老师是一位有着21年教龄的语文教师,谈及学校推行的高效课堂,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说以前以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就是灌,现在才发现,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探索,临洮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把教学设计分为温故、导入、设问、自学、讲析、练习、拓展、作业八个环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宽松、开放、活跃。另外,学校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做到“五少五不”(即凡学生能自学看懂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是学生自己会做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回答的,教师少回答或不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为了使学校“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学校还进行了以下三大方面的改革:一是将学校每周的“行政例会”更名为“教研行政例会”,更名后的行政例会以教研为主题,首先由各年级分管领导总结年级组教学督查情况,分析教情、学情和“高效课堂模式”的落实情况;然后值周领导汇报全校教学情况,最后再处理学校行政事务。二是分年级成立了教学督查小组。各年级由分管领导、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督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本年级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书写、作业批改、教师和学生的听课笔记、教辅资料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检查。三是学校领导按学科深入集体备课活动,检查指导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使学校集体备课活动真正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同时,为了更好贯彻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学校要求以《临洮中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为参考样板。不主张老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坚决反对“教师讲、学生听”、“只重视教师讲得如何,不注重学生学得如何”的错误的、落后的、低效率的课堂教学理念。
抓制度培训,为新课改保驾护航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和教师理念的转变,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培训工作。自2011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临洮中学新课改实施方案》《临洮中学综合活动实施方案》《临洮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学基本规范)等方案和制度,全面指导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工作。同时,修订并完善了《临洮中学高效课堂评分表》和《临洮中学课堂观察表》,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篇6
2020年3月,在县文明办、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按照财政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我校创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并有序、有效开展各项活动。
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课外活动要求为目的,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开展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严格规范少年宫内部管理,少年宫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真正发挥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思想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的职能。现将我校少年宫创建以来开展各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按照“覆盖广、花钱少、抓得住”的原则,扎实推进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县文明办、教育局领导经常到我校检查指导乡村少年宫工作,了解少年宫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仔细询问少年宫各功能室的使用和辅导教师的配备情况,认真查阅了少年宫的制度、方案、计划、记录等相关档案资料,并针对少年宫的建设与少年宫领导小组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对我校的少年宫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少年宫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学校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作为学校特色工作来抓,切实发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地、农村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平台和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扎实开展好各项活动,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营造更加浓厚的乡村少年宫氛围,让学生在乡村少年宫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管理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顺利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切实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的领导,中都中心小学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吴瑞能(中都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教育)
副组长:邓建军(校长),“乡村学校少年宫”主任
钟敏光(副校长),“乡村学校少年宫”副主任
邱宏雄(工会主席),“乡村学校少年宫”副主任
成 员:丘锦雄 何永帧 何宜昌 刘梅芳李丽英 丘文贵
江晓红 林建凤 郑元菇 陈 慧 丘才珍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少先队队室,由林建凤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建立辅导员队伍。
少年宫的主人是农村未成年人,少年宫运行的组织主体是师资队伍。为了使少年宫活动正常开展,我校精心挑选特长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让全体教师各展其能、各尽其材。聘请五枚武术传承人作为校外辅导员到学校教授学生练习五枚拳。
1.教师辅导员队伍
音乐合唱—— 丘琴兰(本科学历)
鼓号队——陈慧(专科学历)林建凤(本科学历)
美术 ——林建凤(本科学历)
五枚拳——丘才珍(专科学历)
篮球 ——钟敏(专科学历)
乒乓球—— 钟晋连(专科学历) 何宜昌(专科学历)
羽毛球 ——郑元菇(专科学历) 刘梅芳(专科学历)
读书社 ——丘小青(专科学历) 丘锦雄(专科学历)
经典诵读——邓福招(专科学历) 彭玉平(本科学历)
书法——丘建湘(专科学历) 丘柏岳(专科学历)
科技制作 ——张毓春(中专学历)
图书阅览室——丘小青(专科学历)
器材室 —— 邱新贵(专科学历)
计算机室 —— 丘永保(专科学历)
2.校外志愿者辅导员队伍:五枚拳辅导:丘金连 邱德光
(三)成立少年宫项目活动兴趣班。
我校结合农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科技制作、五枚拳、美术、书法、声乐器乐、体育、舞蹈、经典诵读等兴趣班,共11个活动项目。遵循自由选择、自愿参与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现在,每个兴趣班均有学员20多名。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少年宫管理规范化,活动实效化,资金管理科学化,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少年宫工作计划、少年宫项目活动方案和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少年宫辅导教师职责、少年宫协助辅导员职责、少年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少年宫财务管理制度、少年宫财产管理制度、少年宫辅导老师考勤制度、少年宫活动室管理规定等。现在,各种制度和规定已上墙。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一)积极完善少年宫设施建设。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中,我校利用半年的时间,改造和修缮了闲置的办公室、场地,开辟了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室等活动室。除此之外,学校还按“一室多用”原则,把学校实验室作为少年宫的科普活动室,阶梯教室作为我校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室,把篮球场、操场作为五枚拳和体育兴趣活动场地,把梦想课程教室作为书法活动室。现有场地设施已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学习活动需要。
(二)为了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活动,在上级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少年宫活动场地和师资建设。
1.活动场地建设:10万元
2.活动器材:5万元
3.校外辅导员聘请:2万元
4.其他费用:3万元
合计20万元。
四、结合中都特色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一)开展“五梅拳”活动
中都中心小学的“五梅拳”活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在省市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学校每天大课间时间学生都在操场进行五梅拳的演练。为了更好传承五梅拳,乡村学校少年宫聘请五枚武术传承人到学校教授学生练习五枚拳。
(二)开展艺体活动
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开设学生感兴趣、家长多支持的兴趣班,增强趣味性,如美术、书法、舞蹈合唱、球类项目等,以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三)读书、读经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读经典,读名著,提高学生素养。读名著主要面向3、4、5、6年级,《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诵读,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入学学生,打下国学基础。
五、存在的困难
1.资金匮乏,制约乡村学校少年宫整体建设。
2.有专门特长的专职辅导员缺乏,局限了活动项目的开展。
3.少年宫活动场地有限,也局限部分活动项目的正常开展。
4.少年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六、今后的设想
1.完善少年宫管理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我校少年宫建设成少年儿童的活动乐园。
2.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广泛学习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把我校少年宫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3. 由于乡村少年宫活动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艺术类师资配备不足,我们将拓展师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从退休老师、校外特长人员中聘请一些人员,充实少年宫辅导教师队伍。
4.根据我镇风俗文化特点,开设地方特色兴趣班“五枚拳兴趣班”。把我们家乡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我们会团结奋进,努力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活动更加实效化,让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的职能。
篇7
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外延。优美、高雅的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我校占地46662㎡,建筑面积21082㎡。主体建筑粉墙黛瓦,古朴优美。绿化面积25197㎡,处处花香鸟语,绿树成荫。校园布局合理,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它们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映衬,营造出整体之美。学校教学设施齐备,两个热泵型太阳能学生浴室,15个大屏幕交互式触摸屏教室,15个理化生、史地等专用教室,500平方米学生图书阅览室,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6个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塑胶运动场地,均营造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之美。优美的环境文化让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更乐于接受学校优质、高效的教育。
对于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我们以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的。建设过程努力挖掘育人因素,精心设置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布置好每一面墙,种好每一株树、每一根草,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能育人,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优美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走进学校大厅,两侧分别是学校发展简史和学校特色简介,会时刻激发学生以学校为荣的无比自豪之情。大厅正中悬挂的几盏灯箱上面是学校的“三风一训”,这些都成为全校师生的魂之所依,情之所系,是几百余名师生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教学楼楼道和连接各楼的三条长廊洋溢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三条文化长廊的设计呈现出三个不同的主题:一楼是周庄文化展,分“周庄八景”、“周庄名人”、“名胜古迹”、“古镇桥梁”、“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板块,徜徉于长廊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家乡美丽而迷人、悠久而古老的文化气息。二楼是学校文化展,分“学生风采”、“教师风采”、“校友风采”、“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等板块,徜徉于长廊间,那一个个身边不断上演的精彩故事,会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位,激励学生以身边人为榜样不断积极进取。三楼是科技特色展,又分“科技活动花絮”、“科技获奖信息”、“科技发明制作”、“科技未来展望”等板块,置身其中,感受着科技的神奇,让学生心灵插上梦的翅膀,会让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自由翱翔。进入校园,迎面而来的是高耸的一尊名为“升华”的不锈钢雕塑,左侧草地上是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假山“凌云”,路边的花丛、校园的草坪、楼道上的花篮间布置有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名言警句……那催人奋进的旗帜使学生时刻处在责任教育和环境育人的氛围之中。
二、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承、积淀与升华,学校确立了“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及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师资队伍优质化、素质教育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提出“崇学、尚德、笃行”的校训,“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风,“诚信、合作、博爱、敬业”的教风,“尊师、爱校、勤学、进取”的学风。我们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都提出班级口号,制定班级规范。这一切,都是为了努力营造出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我们也常常赋予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以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我们对学校的楼群和道路进行命名,分别用名人、伟人和美好的祝愿等词语进行命名,对师生有启迪作用:行政楼为思贤楼,图书馆楼为博雅楼,二号楼为元培楼、尚真楼;三号楼为树人楼、从善楼;四号楼为行知楼、臻美楼;食堂为春晖楼;宿舍为红雨楼和绿风楼;长廊分别为通秀廊、聚英廊、飘香廊;路名为致诚路、致远路、天勤路、天宁路。学校对校园建筑、道路、宿舍等进行命名,每一个名称都富有教育意义,增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了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说:“不同的管理文化对于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有用而必要的,但各种管理方法的选择不是随意的,错误的管理文化只是徒劳的。”学校需要的是一种制度公正、民主、尊重,能够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管理文化。有鉴于此,我校本着“尊重师生,让师生有尊严;激励师生,让师生有目标;发展师生,让师生有成就”的原则,构建起了师生全面参与的管理规范。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的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我们制定了《周庄中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周庄中学教师师德考核方案》、《周庄中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周庄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周庄中学学生“十不”规范》、《周庄中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周庄中学寄宿生管理制度》、《周庄中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周庄中学德育导师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构建了办学理念的思想文化体系,完善了从学校到教室到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都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健全的制度,让师生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四、构建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方面,我们依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开辟了多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如依托中国第一水乡,我们开辟张厅、沈厅、迷楼等德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那深邃、丰厚的文化底蕴——斑驳的古桥、久远的古宅、流淌了千年之久的碧水……这一切既是前人留下的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更是一本本无字的教科书,利用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活动将获得实效。依托周庄高科技园区,我们开辟了科技教育基地,高科技园区贮存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阵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科技教育环境,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访问,进行相应的科技活动,这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获取了大量的新科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依托敬老院资源,我们开辟了尊老德育教育基地,学生通过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简单的劳动等服务,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也培养了尊老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寒暑假、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性教育活动,如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劳动技能比赛、“十一”迎国庆演讲比赛、元旦辞旧迎新联欢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每年校田径运动会、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与校外共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如举办法制夏令营、小导游基地、科技夏令营、街头宣传咨询、交通安全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共建演出活动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篇8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主管,副校长为副主管、教务处,政教处及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体卫工作领导班子,将体卫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整体计划,尤其将田径、篮球传统项目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体育工作,并把体育工作业绩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使之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了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体育活动及训练落实到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创造条件,完善体育设施。
我校活动场地一直是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的瓶颈。近几年学校一直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开拓建设体育场地,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配置。学校购置了篮球架、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案、球拍等达到体育资源共享。从而方便了我校师生开展田径、篮球训练、召开运动会、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解决了我校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各项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所有教室、办公室均按要求优化配置桌凳和日光灯。
三、全面开展体质健康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1、坚持“健康第一”,创新体育理念。
我们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认真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要求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工作计划,并重点突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拼搏向上,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和作风。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际中,我们重点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教师按教学计划备好课,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场地和现有的器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严密课堂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对七年级新生加强了课堂常规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改变以往那种以讲为主的一人练,多人看的作法,实行讲练结合,在学中练,练中学,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以多练多动为主。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这种方法切实有效,在练习密度、程度、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上及课堂的练习气氛都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大有所提高,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逐渐养成。
2、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每学年初期即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七到九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协同配合,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
3、搞活体育传统项目训练。
田径和篮球是我校传统项目,在加强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传统项目的课余训练。从科学选材到梯队建设和训练,分工到人,层层落实。从兴趣出发,激发队员训练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训练的源泉。从特长入手,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田径运动项目较多,每个学生兴趣特长不一,因此,在训练中必须采用针对性原则,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努力使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训练中,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系统训练。在训练中,能抓住学生的特点,认真制定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他们的训练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体育比赛。学生喜闻乐见的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篮球乒乓球比赛等,尤为注重的是每学年定期举行两次内容不同的运动会,每次进行学生比赛的同时,也进行教职工比赛。这极大地丰富了师生业余生活,提高师生锻炼的积极性,实现了师生同台竞技,极大浓厚了师生参与锻炼的热情。由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竞技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在全体师生积极努力下,我校运动代表队在县级中学生运动会上屡创佳绩,团体总分名列前茅。年我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年参加县中学生球类运动会取得了女子篮球第四名的好成绩。
4、加大经费支出,促进岗位培训。
我校目前共有专职体育教师三名,其中本科一人大专两人,近年来均已参加了各种岗位培训和学历深造,其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学校全面贯彻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同时切实改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着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近年来,学校投入相当的资金修建了学生公寓和食堂,对教室、办公室全面粉刷和维修,改善教室采光,更新课桌凳,并购置了高低床,投资三十多万元新建环保厕所一座。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和食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查证验收。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镇卫生院体检工作,体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制定防近措施,定期检查学生眼操、读写姿势,并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卫生要求,关心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视力不良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校学生近视率为5%。
四、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篇9
摘 要 体育社团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加强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对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促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社团 高校体育 作用
高校体育社团是培养学生素质,有力地补充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阵地。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和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
(一)学生需求
当前,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加快,追求体育健身与娱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原来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等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因而,大学体育社团是满足学生体育需求的主要阵地。
(二)是交际、交流的阵地
体育社团是学生之间交流技艺和情感的重要阵地,也是增进友谊的场所。通过在体育社团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提高了相应的体育专业技能,而且也能提高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三)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
体育社团开展体育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请体育名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座谈,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活动,借助这一平台,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和社会进行交流的窗口,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提高基本素质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学校运动代表队有一部分队员是在体育社团中发现并挑选出来的,而且这部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都能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为高校开展的各项竞赛中立下汗马功劳。可见,体育社团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才能,为学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体育社团为校园文化提供重要途径
体育社团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己任,以“服务同学”为宗旨,协助学院搞好各种重大集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围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主题,组织开展院级大型体育赛事,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建议
体育社团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需要在如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提高体育社团的专业水平。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对负责人或指导员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群体活动的发展。
二是着重开展特色项目。社团活动的开展,应充分考虑会员的情况,力求新颖、有趣、有活力。各高校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将体育社团建设得更有特色、更好。
三是提高沟通效率,促使效益最大化。体育社团应该迅速建立社团网站、网页和网络交往群体,提高社团与外界沟通效率,保证经费投入。一方面需加大对体育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注重社会方面的赞助,保障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充足。
四是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要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一方面要求社团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审核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经济利益,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建立发展机制,发挥体育教育整体功能。构建体育社团学分制模式,紧密联系课内、课外、社会三个课堂,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整体功能。
六是努力将体育社团与市场接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院校体育社团的市场化运作已是当今体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高校体育社团应利用校内场地和人才的优势,开展各种培训班,比如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操、太极拳;适合青少年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另一方面,各体育社团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市场需要制定出一些活动方案。各单项体育社团应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关部门负责与市场联系,做好组织、宣传工作。活动主题应明确、有意义。如自行车社团可把活动与旅游、环保宣传联合起来,以环保宣传为主题,举行自行车比赛并到其他学校去联谊。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联系企业为其宣传做广告,获取一定活动经费。
学生体育社团是为学生提供锻炼和提高的有效途径,如何加强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湖南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技.2012(4).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49-03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其核心价值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不同协作体内,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在不同分配方式上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最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现状分析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殷村,总面积5200余亩,核心区1600亩,整合了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和江苏省常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四校一基地,投资近20亿,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全日制学生2万人,社会培训每年4万人,青少年职业体验和感知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终身学习每年100万人次。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以殷村为核心,以建设中国最具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示范区为目标,以职教园、旅游区、新农村融合来统筹规划,以城市化的理念促进殷村的协调发展,将殷村建设发展成为“宜学、宜游、宜居”的东方“剑桥”式新农村。以青少年成长教育文化为核心,以休闲、生态、科技等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之旅、历史人文感悟之旅、科教创智体验之旅”为项目,打造以职教文化为特色、江苏省知名的4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发展思路:一是统一规划,实现资源集约化;二是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享化;三是优化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园企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是立体构建,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通过对其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进行整体架构,形成高职教育园区新特色,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好的案例。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创建于1988年,隶属于江苏省住建厅,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专科学校。学校现设有五系一部,分别为建筑规划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和基础部。新校园位于殷村南部,占地800亩(核心区700亩),在校学生数10000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二、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
资源共享模式的设计
(一)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目标
1.建立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是解决高职院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各个高职院校提高整体师资的水平。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讲师、副教授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75%,“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69.2%;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硕士研究生占30%以上;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现有教职工240余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35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及高级技师占到实习指导教师的66%。因此,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园区内教师资源共享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保障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消除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的壁垒。同时可开发建设园区教师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将园区内所有教师按照不同的专业、学科来分门别类。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教师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教师奖惩机制,保障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在兼职学校享有与本校教师同等的评优、评先和进修培训的机会。
2.建设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设施共享机制。教学设施共享机制对学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园区可通过管委会出台校际硬件教学设施共享政策,让各校的实训场地、图书馆、体育馆、机房等教学设施资源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联合建立教学设施数据库和网络查询平台。目前,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规划设有中心服务区,位于园区相对中心位置,可供各校园使用,集中规划一处园区标志性建筑,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泅渡训练馆)、篮球馆、乒乓馆、健身馆、网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以及适合大型综艺活动(1200人)、学术报告活动的综艺中心和学术会堂。中心服务区具备科研中心、商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医疗和交通等社会服务中心的功能。
3.建立高职教育园区学分互认机制。高职教育园区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可开发和整合各种资源,实行开放教育。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各校可成立学分互认协调机构,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协调,学校之间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制定学分互认的相关制度,不同学校之间要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互选是推行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前提条件,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互选管理系统,将课程简介、授课教师情况、教学大纲与方案等一系列教学信息输入系统,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学生成绩。
(二)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的学校,由于行政隶属的不同,容易出现分工不明、功能趋同等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各学校主管部门合作,共同编制高职教育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园区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布局特色以及发展路径。政府要牵头成立园区内各校合作的职教集团,统筹高职教育园区的资源管理和配置,搭建园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园区内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资源共享中各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分配。
2.集团化办学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教园区要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整合园区内职教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集团内部要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职教集团协调师资、实训基地等,使之合理配置。园区内各校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根据人才需求现状,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根据所在城市和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办学方向,为地方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三、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教育
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成立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
除了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还要成立由政府牵头,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及学校等共同组建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下设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教务处处长组成;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科研、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等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科研处负责人组成。殷村资源共享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设立秘书处,负责协调推动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工作。
(二)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
殷村职教园区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专业集群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师资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加大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建设。按照“园区统筹、分类管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的原则实施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建互选、教学设施开放共用、师资共同发展和人才共同培养。通过选课的方式可实现园区校际间资源共享,建立学分制管理的不同学校间互认学分的制度。园区内各校根据课程安排开设课程提供给其他学校学生选修,其他学校的学生通过选修外校开设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成本校学分。建立互选课程准入制度,将本校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列入开课范围,提供给外校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转换为本校的学分。
(三)建立职教园区师资、教学设施资源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