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2.开展多彩活动。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节水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等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提高活动成效。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主题班会、演讲、板报、橱窗、手抄报、绘画、微课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要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总结,不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2

邱有永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整合数学学科教学与学校特色教育,巧妙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发 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 生态文明教育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携手保持水土、共建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数学课程的各大领域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

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 )平方米;

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 )公顷。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支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篇3

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这种关系,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各阶层人民从小学年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为求实效,环境与发展教育应当采用正规和非正规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手段”。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根本前提,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要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每一位民众的自觉行为。这样的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相一致,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有理有节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它一定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1.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纳入社区教育的年度计划之中。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也是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指导者,更是社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宣传、教育、环保、劳动、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司法、公安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引路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单位”、建设宜居环境、“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发挥培训学习的先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保护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生态保护的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拟定或加强职业培训方案,不分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或宗教,确保人们获得培训机会,以满足环境和发展需求”。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帮助人们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失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在五个方面努力:一要开展普及生态知识的教育。重在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现状,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二要推进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三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进行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彰显生态正义,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道德义务,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四要注重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养殖业中的防病防疫、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种植业中的合理施肥和用药技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等。五要加强产业转型培训。为民众提供新型蔬菜、时令水果、特种养殖等绿色种养殖业技术指导,开展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等新型职业培训,保证民众具有更多的绿色经济收入渠道。其次,是教育载体的多样性。要在民众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普及宣传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学习,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法制、生态文明技能为重点,形成培训菜单,供受训单位选择,开展专题讲座与培训。教育内容要灵活多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学习与培训,以提高广大民众生态知识知晓度,增强生态文明道德观,遵守生态法制的自觉性,培养生态技能的科学性。还要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如案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先进评选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体民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要充分利用每年十多个生态环境教育节日、纪念日的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民众。要将教育活动深入到最基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作用,让农村的广大民众在家门口得到生态文明教育。

3.发挥健康舆论的引领作用

要让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舆论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舆论可以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举办“人美•家美•乡村美”生态教育周,通过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小品汇演、下发宣传资料等活动,大力倡导珍惜耕地、保护资源、绿化美化、合理消费、循环利用等行为,坚决反对违章搭建、乱排乱放、毁林毁草、过度消费、粗放产业等行为,逐步实现“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在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我们同样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绿色人物、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对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人物、单位给予表彰鼓励,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

当前,农村中除了违章搭建、超规模养殖外,还存在夏秋季大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垃圾随处乱扔,河道成为天然垃圾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破坏有益生物生存环境;除草剂大量反复使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损害绿化等现象。要消除这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陋习,仅靠政府的一般号召或单纯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我们需要将民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加入到自治的行列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自治是一种有益的疏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自治上,他们可以养成几种主要习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自治可以养成我们对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才力”。首先,应成立民众自治的组织。如农村养殖业协会、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服务民众的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这些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管理。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担任垃圾收集员、河道清洁员、环保监督员、土地监察员、科技指导员等,为民众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服务,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应通过广大民众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规范。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方面有好多法律法规,但众多的条款,民众却不太好记。因此,非常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民众好记住、能记住的规范,如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至于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就不然,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当广大民众有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行动并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定会实现。

三、结束语

篇4

一、组织领导有力,为文明创建保驾护航

学校领导班子结合上级部门创建文明城市的方针政策,通过学校相关部门成员的集思广益和教代会的审议,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情感管理和情感教育为动力,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制定系统的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案。方案的制订关注教师的师德建设、关注课堂的精神文明渗透、关注学生的文明修养的提升、关注教育途径的延伸、关注家校的合力沟通,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人人有责,相互配合,以确保精神文明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拓宽宣传途径,为文明创建营造氛围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与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文明创建辐射的作用;通过广播、大屏幕等媒介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达成思想的共识;通过开辟“创建文明城市,共筑美好家园”校园文化的展示区域,展示在假期生活中拍摄的文明城市新面貌摄影作品,让校园文化墙成为哈尔滨文明美丽的宣传窗口,营造校园精神文明氛围。

三、提高教师素质,为文明创建催生力量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能力关乎着对学生的文明素养的培育,关乎着一所学校的精神文明品味的提升。我校以“重师德、强能力、促发展”为核心,以“教师实践活动”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提高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演讲、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学习书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文明教工、文明教研组的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激发教师的文明意愿;组织教师制定个人师德发展规划、师德问卷,签订师德承诺书明确文明的方向;学校为全体教师购买《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和《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组织教师利用假期阅读并在开学初开展交流汇报活动,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开辟网上论坛,撰写科研案例和论文、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通过积极加入香坊区网络文明志愿者群,加入维护交通秩序的行列中,极大增强了全体教职工争创文明的意识,全校形成人人争做“好学之师、智慧之师、快乐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德育教育,为文明创建夯实基础

学校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指导方针,以学生“美德素养教育”为主线,以“重养成、健心理、塑品格、重实践”为重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1.加强课程建设,渗透精神文明教育。学校重视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带着希望起航》、《放飞希望超越自我》是学校结合文明创建工作自己撰写的德育校本教材,通过晨会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对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通过心理课程和“校园之声”心理广播,将文明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通过节能环保手工制作、爱国歌曲传唱、文明城市图画绘制等方式,学生心中升腾起对文明的向往、对家乡的热爱、对发展的渴求。

2.开展主题活动, 深化精神文明教育。

——纵深挖掘雷锋精神,培育阳光美德少年。评选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尊敬师长、孝老爱亲、勤奋学习等方面的美德阳光少年,在学生的身边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雷锋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新颖的活动为载体,以“两史一情”为内容,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学校将“两史一情”纳入到政治、历史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了“两史一情”手抄报比赛、历史剧比赛,同时以“献给党的祝福”为主题的大型诗歌诵读会,以“心汇感恩情”为主题的大型故事会。通过绘制、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走近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学习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颂扬道德力量,养成善行习惯。通过广播、升旗校会、黑板报等宣传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开设道德讲堂,由政治教师孙迎春、苗雪从道德的内涵、道德的力量等方面对“道德”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善行机会,让善行成为一种美好的习惯,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学子园和后楼分担区的清扫维护,聘请专业的礼仪教师为学生讲解礼仪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与感恩的美丽。

篇5

秉承“济世明德,笃行于微”的校训,济微中学将九年义务教育定义为整体化、系统化和序列化的教育,建立起“9>6+3”的教育模式。学校自2008年开始,积极开展德育序列化教育实践,研究制定了《济南济微中学德育序列化实施方案》,确定了“四段一体”的德育序列化工作基本框架:依据不同年龄、不同认知心理特点,划分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将学校德育总目标合理分解到不同学段,分层实施、有序衔接。旨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主动发展,成为一名乐学善学、自立自强的好学生;成为一名诚信友善、身心健康的好少年;成为一名爱家爱国、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德育目标层次化

依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和儿童在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出发确定德育目标。

我们将学校德育总目标分类并具体分解到各个学段,形成目标分解细目表。目标的分解呈现明显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化特点,又体现出目标的一致性,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感知到感受再到感悟等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比如,学校德育总目标是一级目标,爱家爱国情感的培养,是二级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确定“爱己―爱家―爱校―爱国”这种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目标逻辑,然后再有侧重地分解目标到不同学段,作为更具体的三级目标。低学段(1-2年级)着重于“爱己―爱家”层次的目标落实,具体分解为自我爱护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等行为目标和感受家人的爱、关心家人等情感目标;中学段(3-4年级)侧重于“爱家―爱校”层次的目标落实,在前有的基础上学会更多地理解和关心家人以及关心同学、关心班级、爱护学校;高学段(5-6年级)在此之上进一步深化,侧重于“爱校―爱国”中的“爱校”,落实关心同学、班级和学校的行动目标,并初步感受国家、民族的强大;最高学段(7-9年级)则侧重于“爱国”,通过系统学习,更深地理解、感悟国家、民族的含义,逐步形成国家认同。

每一学段都是在前有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落实习惯的养成,然后有侧重地落实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目标。所以,每一层次的目标在各学段都有不同的体现,比如,单就“爱国”的三级目标在各学段分别体现为:识国旗、唱国歌、爱汉字;学书法、诵经典、知传统文化;爱家乡、做公益、关心国家;学历史、看世界、爱我中华。呈现出明显的随年龄、学段递增而相应提高的层次性和序列化。

二、德育内容递进化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来确定。

同一主题内容的安排依据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等递进化特点,同时又保持着主题内容的延伸性和拓展性,以及一致性和连贯性等特点。比如,我们对学校生态文明主题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作了如下分解。(见表1)

三、德育活动系列化

德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由于德育目标和内容比较庞杂,因而需要整合、分类,划分不同的主题,在主题下设计有意义、有创新、有成效的德育活动。

我们原有方案中,目标、内容的梯次分解比较详实,也进行了二级目标分类,但仍然不够全面,三级目标又显得过于庞杂,不太利于提取和落实,实际执行中易流于形式。我们逐渐认识到,德育纵向序列化的分解落实,必须通过横向的德育主题活动来支撑。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及学校整体德育目标,学校确定了十大德育主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家爱国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安全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与责任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科学艺术教育、社会实践及志愿者主题教育。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同时段各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将目标、内容及建议等从学校德育目标分解细目表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随学段的提高不断拓展、深化,使主题德育活动的设计呈现出针对性、渐进性,以确保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比如,纪念胜利的主题德育活动,我们依据序列化目标和要求,从低到高设计了六项活动建议:

讲故事,树英雄偶像(讲故事,1-2年级);

画足迹,展热血风采(手抄报,3-4年级);

诵诗情,感爱国情怀(诗歌朗诵会,5-6年级);

唱颂歌,扬理想信念(歌咏比赛,5-9年级);

议精神,明时代责任(主题班会、黑板报等,5-9年级)。

思历程,抒报国之志(读书征文,7-9年级);

德育纵向序列化,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渐进性和一致性;德育横向主题化,体现了德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两者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德育成效。

四、德育评价阶段化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

目前,学校德育的评价也体现出了德育序列化体系中学段的区别。一是主题德育活动的表彰评价依据学段进行。很多德育活动本身就是按照学段设计的,即使是跨学段的德育活动,其评价也是分学段的,彰显学段之间的差异。比如,生态文明主题教育中,环保征文在3-9年级范围内开展,但评奖表彰区分不同学段;在全校进行的“环保小卫士”推荐评选中,也是依据不同标准落实到各个学段。二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显现学段差别。1-6年级主要是结合少先队组织的“竞优争章”系列,具体标准依据学段区分,评价兼顾个人和小组。7-9年级主要是“校园之星”系列,结合年级德育目标,评选包括学习标兵、进步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等十星,每半学期举行一次,各年级再进行不同形式地表彰、展示,以发挥积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现在,德育序列化实践已经深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德育目思澳谌莘纸庀改勘硪驯嗳胙生手册,方便学生对照自查和家长监督,主题德育活动的开展正逐渐成为德育工作常态。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呈现出更加阳光健康、文明守纪的状态。不管走到哪里,自信大方、谦和有礼的济微学子,已经成了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也在德育方面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济南市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篇6

关键词:大学传统教育 生态化 教学理念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脉、“文史哲”为主体、“道德教化”为主旨,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完整整体。[1]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高校四大任务之一,为此,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明确指出创新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中传统文化日渐遇冷,大多数学生除对《静夜思》《离骚》《出师表》等课文熟知之外,其余的几乎都“还”给了老师。究其原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困惑,同时还存在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传统文化实践”不足等问题。[2]如何定位大学传统文化的功能?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如何保证传统文化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将决定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其中教师“讲什么”和“怎样讲”,即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化”教学理念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一、“生态化”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一)“生态化”教学理念

“生态”指生物体在其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适应生存延续的状态。目前人们所公认的“生态学”这一术语是Haeckel在1866年首次提出的,其定位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有机体指人类以外的动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此时“生态”是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Tensely于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和Sukachev于1945年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把生态学推向系统研究的高度,“生态”一词融入“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的系统”的含义。[3]

“生态”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发展”。一个顶级群落的生态系统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者和消费者(包括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实现和谐共生、循环再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生态型或生活型进化以适应环境,获得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和谐发展”包括人和自然界的总体和谐。生态化是将“生态”的“和谐发展”本质特征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教育生态,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的环境系统。[4]“生态化”的大学传统教育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由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生态子系统。

(二)“生态化”教学理念对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定位应体现大学的特质,具体把握几个区别:第一,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小学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感受力”;初中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认同度”;高中是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与“精神内涵”。第二,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教育。大学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一、二年级非中文专业学生,因此不能变成中文专业的压缩本,而应侧重阅读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使命感。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定位关系到教育理念问题,也将决定教育的模式。引入“生态化”教育理念正是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生态化”教学理念也会赋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新的生命力。

二、“生态化”大学传统教育构建原则

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传统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传统教育“生态化”教学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和谐发展”的培养理念

坚持“和谐发展”是“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和谐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会他们从社会生活中学习成长发展的路径。如讲解《临江仙・夜归临皋》,此作品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时所作,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中可以体现作者“人与内心”的和谐。

(二)“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

“包容”是“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包容的教学环境包括: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如讲解《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矛盾论”的思想。

(三)“互动协作”的教学方法

“互动协作”是“生态化”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如讲解《楚辞・渔父》,怎么去认识“屈原自沉汨罗江”的事实,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想,顺势引导学生对屈原这一选择的看法。

三、“生态化”的大学传统教育路径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树人”。怎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达到“树人”的目的?“生态化”理念融入大学传统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向之一。需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内容:突出民族精神

人与人的和谐思想自古有之。“诚信、仁义、忠孝、感恩”等民族精神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目前大学中存在的学生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说明当前“诚信”的缺失。“信”在传统道德中列为“五常”之一。大学要注重“和谐”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做事的习惯,增强学生“修身”的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因此大学还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培养学生团结、勤劳、自强的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实践:强调知行统一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知行”中实现“和谐发展”。朱熹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任务之一,大学应将“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开展,纳入教学培养方案并给予专项经费,积极拓展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大学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历史文化遗址、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开展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地由学校或学生会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践行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知识、创新认知。

(三)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

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师生互动的“和谐”,引申到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一些战争热点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借此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老师依据学生的思考,逐步将教学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的观点的理解,同时引入《论语》中儒家的“仁”的思想。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又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如讨论《春之声》中“蒙太奇”手法的作用、《致橡树》中“木棉树叹息”的深层含义、《陌上桑》中“罗敷”定性等问题,能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内心的普遍联系、和谐进步的含义。

(四)校园环境:创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应体现文化氛围,创造性地实现以学生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学校建筑为载体的文化创新。首先,把传统文化的“和”渗透到校园景观的塑造、校园小路的打造、校园小品的创新,体现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上,如最大化利用太阳光照明,合理利用学校水循环等。其次,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校报等传媒,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并占领网络阵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最后,大学应开展和组织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活动。比如讲座、主题征文、专题演讲、集中讨论、辩论赛、文化沙龙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给师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教育制度:加强建设

制度建设体现“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领导责任制度”及“教学计划和方案”等不同层次的正规化体系,能确保“生态化”教学理念的执行。党政领导、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合力配合,全方位为“生态化”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提供足够的人、财、物的保障。[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高校学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人群,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生态的“和谐发展”理念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保障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和繁荣,从而真正实现“独立人格、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正林.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

[2]李文华主编.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J].教育研究,2002(3).

[4]胥长寿.浅析高校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5(6).

篇7

一、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子安路开工建设以来,乡政府先后三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科学发展示范户、人大代表等赴本省旬邑、黄陵等县区进行参观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宣传县上的优惠政策及建设标准办法,广大群众都能知晓、理解、支持新农村建设,统一了全乡上下的认识,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二是规划到位。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奠基、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对全乡11个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责任到位。乡党委确定了11名领导各包建一个村,各村都有驻村干部,乡上主要领导分抓两个重点村并划片包干,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有效地将责任落到实处;四是督查到位。坚持日报到,每天通报进度,及时督查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五是保障措施到位。中心社区成立了专门的材料供应检查组、后勤服务组、环境保障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有力保障,在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同时,还统筹抓了以草畜业为主的产业建设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口粮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在全乡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保证新农村建设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各村结合村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路障、清废旧房屋,改水、改路、改电,改厨、改厕、改房)为主题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全力实施“双创”工作。

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近几年来,寺湾乡全力打造和谐农村文化,彰显农村新生活。寺湾中心社区从2008年开始多方协调资金先后投入60多万元,修建群众文体休闲广场9个,高标准乡文化站一所,占地面积达220平方米,现藏书1800多册。在寺湾村组织了一只40多人的老年健身队伍,丰富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狠抓“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创建工程。一是绿化工程。投资2000万元,配合县林业局抓好沿线10个村的阳背面山体绿化工程,并全部栽植侧柏、油松等常青树,投资500万元配合县林业局完成了子安路沿线全长21公里道路绿化。对中心学校校园及23处庙宇场所进行了美化绿化。清明前夕开展了“我为寺湾种棵树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在河道沿线种植柳树5600多株。二是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彻底清理子安路沿线的石堆、土堆、粪堆、柴堆,清理公路沿线的墙体和电杆上乱写、乱画、乱张贴非法广告。三是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文明村民学校,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组建宣讲队,就当前形势、法律法规、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深入村组进行宣讲,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并组织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培训和优化产业的相关培训。四是产业发展工程。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中心社区加大农业补助力度,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薄壳核桃园、果园、西瓜、甜小瓜种植户已有可观收入。西红柿等各种蔬菜大棚遍布田野。五是集镇街道建设工程。硬化主次巷道和人行道、铺设行道砖、修下水道、安装路灯,投资10万元配套7个村的广场健身器材、宣传橱窗等基础设施,按照“一街一品”的绿化方案,栽植合欢树80株、垂柳60株。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文明程度。六是环卫建设工程。新建垃圾屋5个、摆放垃圾桶80个,新建公共厕所4个,垃圾填埋场10个,雇用保洁员11人,同时还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定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查。

抓生态,改环境。围绕“水不下山,

篇8

【关键词】:林业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

引言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危害,其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人们居住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概述

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政府加大了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协调。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其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林业生产包括森林产品、木材等相关林木资源经营活动。林业生产经营不仅包括对林木的采伐,还包括对林木的保护和更新,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开展林业生产时,要根据林业生态环境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保证林业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破坏,使林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更新,而不是被无休止的完全开采,使林业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加。

2、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的现状

2.1采育失衡,森林资源锐减

采育失衡是现阶段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林业资源生产管理过程中。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种现象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树木生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树木更新速度。技术性的保护与培育对林业资源长远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育,进一步加重资源匮乏现象。树木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难以满足大量的木材需求,继续进行砍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时间没有形成对林业资源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

2.2林业产权结构模式单一,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林业资源产权范围属于公有制,不属于地方或者具体单位,因此,林业资源经营以及管理方案都是由国家直接下发。但该项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完善的制度对地方进行补贴以及基础设施缺乏都是其重要表现。林业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资金不足会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母本上促进林业资源管理与经营。

3、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繁荣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弘扬生态文明为核心,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全面系统地宣传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摈弃落后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森林文化、树文化、花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林业;二是加强生态文化产品建设,围绕森林文化、古树名木,大力开发、挖掘、收集、整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价值的文艺、影视、歌曲、舞蹈、书画等生态文化产品;三是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选择生态教育内容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革命纪念林、树木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作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和文化展示建设。划定特定区域,开辟专门的纪念林、纪念树营造基地,组织群众积极营造“友谊林”、“三八林”、“青年林”、“结婚纪念林”、“名人纪念林”等,展现森林的绿色文化、生态文明和人文历史。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林木认养、认领、认建工作。全力抓好各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文化博览园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在传播生态知识、生态文明教育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面的作用。

3.2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完善

国家应当制定并颁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比如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并开展了重点保护和建设,需要结合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当地群众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物展开保护,在保护区内设置不同的监测点、物种养育点,实施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物种,救治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并积极引进促使自然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外来物种,增加保护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科研、生态保护研究等相关行业发展,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

3.3促进区域化经营的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其实践过程也主要依赖区域复合系统,通过政府、公众与市场的相互协作实现。基于林业部门难以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经济、森林发展、生存的问题,需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并综合调控区域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才可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符的经营途径和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要取得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与保障生态效益,同时足够地认识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并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模式,以推进科技研发并创新林业产品,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和融入到林业发展整个过程中,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第二条生态专项资金是指由市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奖励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农村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生态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700万元,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和“鼓励先进、强化示范”的原则,根据轻重缓急,每年安排一次。

第四条生态专项资金的奖励范围

1、生态镇村建设:包括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省级生态乡镇建设、绍兴市级生态乡镇(街道)建设,各级生态村建设等;

2、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与建设:包括市级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区建设等;

3、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集镇污水湿地生态化处理设施建设、生活污水输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管网收集系统建设等;

4、“绿色”单位创建:包括“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饭店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等;

5、工业企业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

6、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7、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建设;

8、其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项目。

第五条生态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

申请生态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项目投资主体,市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奖励范围;

2、申报项目必须符合生态市建设规划;

3、申报项目必须为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实施的项目;

4、项目已落实建设资金;

5、申请单位在近两年内没有发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和财经违法违纪行为;

6、项目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建设周期超过一年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必须超过60%。

第六条生态专项资金的申请程序

1、符合生态专项资金奖励范围和申请条件的项目,由投资者提出申请。

2、申请生态专项资金,须同时报送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批文、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绩效)分析、项目已建成或通过验收的批文等有关文件、资料。

3、申请生态专项资金截止时间一般为次年的二月底,逾期不予受理。

第七条生态专项资金的奖励审批

根据本办法规定的生态专项资金奖励范围和原则,结合年度生态市建设工作重点及实际情况,由市生态办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确定奖励的具体项目和金额,报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八条生态专项资金的奖励标准

1、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奖励30万元;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村的,奖励15万元。

2、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的,奖励20万元;创建为省级生态村的,奖励10万元。

3、创建为绍兴市级生态乡镇(街道)的,奖励10万元;创建为绍兴市级生态村的,奖励5万元。

4、创建为上虞市级生态村的,奖励1万元。

5、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社区的,奖励5万元;省级“绿色”社区的,奖励2万元;创建为绍兴市级“绿色”社区的,奖励1万元。

6、创建为省级“绿色”医院的,奖励3万元;创建为绍兴市级“绿色”医院的,奖励1万元。

7、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奖励5万元;省级“绿色”学校的,奖励2万元;创建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的,奖励1万元。

8、创建为省级“绿色”饭店的,奖励2万元;创建为绍兴市级“绿色”饭店的,奖励1万元。

9、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奖励2万元。

10、创建为市级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每个奖励15万元(对创建合格水源保护区投资较大的,按照投资总额的50%予以奖励)。已完成创建的市级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按《合格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基本标准》进行年度考核,符合规定要求的,每个奖励5万元。

11、创建为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的,奖励8万元;

12、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首次认证的,奖励2万元;工业企业通过环境标志产品首次认证的,奖励2万元。

13、乡镇(街道)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每家奖励50万元,集镇生活污水湿地生态化处理设施建设每个奖励20万元。

14、其他项目奖励的具体额度根据投资规模、生态社会效益等确定。

第九条生态专项资金的拨付

市生态办、市财政局根据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意见,联合发文公布年度奖励项目和额度。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当年生态专项资金有节余的,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十条生态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1、生态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

2、项目投资主体应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并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使用生态专项资金的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向市生态办、市财政局汇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4、生态专项资金的使用,应自觉接受市生态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审计局的监督和检查。违反生态专项资金使用规定的,有关部门应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的,应收回生态专项奖励资金,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