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安全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生态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生态安全

篇1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46-0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许多城市陷入了交通阻塞、住房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困境,其中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走上生态发展之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 生态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ecological security)”一词于1989年最早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提出,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2000年11月26日我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指出:国家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生态环境少遭或免遭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时,其生态经济系统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生态安全分类见图1。

近几年提出的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分支。目前城市生态安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生态安全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而且组成部分也处于安全状态[1]。笔者认为,城市生态安全以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和谐、社会稳定及经济良性发展的状态。

图1 生态安全分类

3 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和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问题。

3.1 自然生态安全方面问题

3.1.1 水资源缺乏

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2/3,其中40~5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如天津、大连等,80年代就已缺水,需要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而且,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导致一些水资源丰富地区面临污染型缺水问题。

3.1.2 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仍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近年城市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使一些特大城市中氮氧化物污染分担率迅速攀升,在个别城市的一定时期氮氧化物污染已经上升为首要的大气污染。

3.1.3 水污染

我国城市的水质污染普遍严重。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北方重于南方,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明显,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上升。随着我国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却呈上升之势。

3.1.4 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

我国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排放量在大幅增长,而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相应的处理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几百座城市处于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

3.1.5 噪声污染

城市噪声污染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和区域噪声污染两部分。国家环保总局近几年的检测数据表明,我国重点城市的噪声状况基本属于轻度污染,大部分被监测城市的噪声状况属于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而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所占比例较低。

3.2社会生态安全方面问题

3.2.1 文化和知识结构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的渗入越来越多,中国传统的城市文化格局被打破。新型文化的兴起和新老文化的交替组合等都影响到文化的结构。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人口的知识结构。

3.2.2 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我国城市化过程存在以下问题:①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犯罪类型的多元化;②新老城区的交错、老城区的改造和一些新兴城市的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的混乱;③道路秩序每况愈下,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④部分城市还存在人才竞争不公平、社会管理混乱等问题。

3.2.3 食品的安全问题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目前关注比较多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②伪劣食物的出现[2];③转基因食品的增多。

3.2.4 人类疾病的增多

现代城市中疑难杂症增加。另外各种传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的蔓延比以前严重,自1985年在中国发现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后,截止到2004年9月,中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9067例,其中艾滋病病例20786例[3]。

3.3 经济生态安全方面问题

经济生态安全方面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贸易、金融、建筑、通讯和科技等方面。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这些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在此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4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

4.1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在城市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3],人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市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从而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才能使城市生态安全得到根治。

4.2 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规划

加快城市生态产业的发展,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速工业结构生态化建设,促使城市经济走向生态经济的道路。生态经济不仅能够减少污染排放,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城市规划应按照城市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要求进行区划,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在新城区建设中要引入景观生态学方法来规划设计城市建筑,要坚持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5]:①自然优先原则[6];②可持续性原则;③针对性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生态最适性原则[7];⑥文化叠加和美化原则。要与自然协调,减少生态景观破碎化,做好廊道(道路网络)、植被、建筑、文化的景观规划[8]。

4.3 优化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或者传统能源受到清洁利用的城市能源体系,是实现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最根本措施。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先进的经济形态,目前还存在许多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

4.4 建设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2010年5月

绿 色 科 技

第5期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厂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系统,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逐步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

4.5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

解决城市污染关键是要控制源头。提倡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的最小排放或者零排放。推广生态建筑,如浙江金华市的生态厕所[9]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不能避免的污染排放要引进最新的、更有效的处理技术,使排污量降至最低。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应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1]。引入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结合生态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修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6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根据城市自身特点,规划和建设从市区到城郊完整的城市绿化植被体系,合理确定绿化用地和规模,加强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搞好城市绿化应加强如下三方面的建设。

(1)“森林”入城。把“树木”引入城市中心区,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将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树木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2)“绿肺”建设。位于市中心的绿地,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化城市大气质量,并能吸纳噪声和部分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功能犹如肺脏,因此被称为“绿肺”。

(3)“生态墙”建设。“生态墙”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城市的“立体草坪”。这种墙有美化城市、减少光污染、制氧、除尘、杀菌和消音的功能与作用。

4.7 建立良好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素质良好的环境监督管理队伍和比较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同时,要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觉地改进自身的环境管理,使其达到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加快立法速度,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法可依。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分工明确,并采取一个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助、责任定位的方法。管理过程中要有监督体制,加大管理力度。

4.8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tral Network)三层前馈网络模型[10],依据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城市决策者和生态系统管理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生态安全信息,为建立综合保障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措施及有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5 结语

城市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的兴起也必须首先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对不同的城市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将会是在控制管理单因素的同时如何协调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生态系统各部分和谐,从而达到整体的、稳定的、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国阶.论生态安全[J].重庆环境科学,2002(6):1~3.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安全敲警钟 环境保护刻不容缓[EB/OL].cssd.省略.cn/2001/news0512htm,2001-06.

[3]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价报告[EB/OL].省略.com/rdxt/rd-wx-detail.sap=3603,2004-12-01.

[4]Rachel May.On the role of the humanities in urban ecology, The case of St .Petersburg[J].Urban Ecosystems,2004(7):7~15.

[5] 汪 敏,胡 聃,王如松,等.扬州生态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2):175~176.

[6] Odum E P.Fundamentals of ecology[M].Philadephi:W B Saunders Compan,1971.23.

[7]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28.

[8] 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299~306.

[9] 张跃西,钟章成,徐俊,等.金华生态城市动力机制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2):37~38.

[10] Moody J,Darken C.Fast Learning in Networks of Locally-tuned processing units.[J].Natural Computation.1988,(1):281~294.

Discussion the Existent Problem and the Counterplan of the

Ecosystem Safety of City

Zhao Huaiquan

(Fuya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Fuyang 236300,Anhui,China)

Abstract: The ecosystem safety of City is the city society-economy-the natural compound ecosystem system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 of foundation.This text aims at a safe problem of the city ecosystem that the nearer year performance come out, carrying on inducing a classific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ith the city ecosystem system constiatute,the city ecosystem problem for the theories background, put forward system to resolve the counterplan of the city ecosystem problem.

篇2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安全;城市规划;广州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 the root causes and the city planning control methods, w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a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Guangzhou City,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 protection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ivers Gallery Road, finally, integrate green spac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to control the basic ecological designated Line to conduct unified management strategy.

Keywords: water environment;ecological security;urban planning;Guang Zhou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80-04

1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从提出至今,大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1989年,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就提出要建立优化的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并指出生态安全的涵义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的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

我国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意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灾是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一次大爆发,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涉及到沿江中俄两国人民的饮水安全,给我国的生态水环境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2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2.1水资源短缺

中国人均水资源短缺是众所周知的,水资源短缺不但在西部缺水城市,在东南滨水城市也是频频告急。近年来,全国缺水城市已达400多个,其中有“水都”之称的上海1995年夏季缺水达600×104m3;位于长江中游的重庆市西部供水量仅占需求量的1/3, 2000年每天缺水达100×104m3;泉城济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96%,水资源后备严重不足,用水高峰期每天供水缺口达1×104m3。

2.2自然水道与湿地人为破坏

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为地下排污渠取代,或大多被填埋,造成城市地表的渗水、储蓄、排洪能力降低,保留下来的较宽河道也修堤围栏,并由于原本水系遭到破坏而阻断,成为孳生蚊虫的死水渠。日本人口密集,1998年以前为增加居住用地,规划将河道改为暗渠纳入污水排放系统,但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重大水灾,使大城市面临遭受暴雨袭击之后惨重经济损失,因此规划部门总结教训,重新将原来河道开敞化设置,尽量保留原有水系的完整性,使得暴雨期有自然的泄洪方式,此外也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区域气候、提供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滞留与降解污染物、提供体闲、娱乐、教育场所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围海造田等大面积的人工陆地的修建,使得大面积湿地遭到破坏。

2.3生态自然调节作用丧失

城市的自然水系逐步被人工水系取代,生物经过河道的迁徙繁衍,自然风沿河吹拂的风道遭到阻断等等,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以及地下水的渗入遭到混凝土阻隔后地下水逐步减少,原有生态自然调节作用逐步丧失,城市成为单一生物与耗费大量人工能量调节的地区,并且增加了周边地区生态缓解的压力。

2.4城市滨水景观弱化

滨水景观也由于堤岸的建设,河道宽度的缩减,使得人对水的亲近距离加大,加之水质问题,往日能游泳的河道只能望而兴叹,城市的灵魂失去水的灵气与生气。人与水的距离越来越远。

3生态安全问题的内在根源

3.1背景:全球化下产业转移伴随的污染转移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全球产业的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源开采业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基本成为这种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流向。

伴随大量的基础制造产业流向中国,大量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也从发达国家流入中国,这其实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危机转嫁。有关资料表明,1991年外商在中资设立的生产企业共11515家,其中,属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高达3353家,产企业总数的29%,更有甚者则直接进行有毒废物的转移和倾倒。根据1995年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有16998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投资于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个数占三资企业总数的13%左右。

虽然全球化下使得中国经济以全球第一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全球化下生态危机转嫁的这一背景必须认清,并极力避免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效应。

3.2压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我国城市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都将是我国城市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我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80年19.39%,到2007年为44.6%,并且每年都在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可能达到70%;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发展到1980年的223座,2008年已达655个,按照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最低60m2/人计算,每年需要增加1156km2,相当于每年建一个北京,这必然导致城市包括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

3.3制度缺失:谁承担生态安全的责任

由于对经济的重视超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法律制度除了环境保护法、水法,配套法规建设也明显滞后,且具体执行力度较差。制度上的只罚不赏,罚不责众等导致没有人为水环境生态安全负责,大家都搭“公车”导致环境急剧恶化。

此外技术上的缺失,如规划专业长期使用国外生态经验,对本国的生态规划明显缺乏实证性、研究性的大规模研究,都是导致水环境生态安全底下的原因。

4城市规划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管控方法与技术

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决定了是生态技术在城市具体空间上的控制与管理,起到具体技术的导入与实施,如果说建设区的控制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管控,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控制则是对非建设区与建设区平衡构架的基础上,对非建设用地的布局、规模、形态、保护技术上的控制。而这正是以前城市规划只管建设不管“留白”所要弥补的规划课题。

对于城市规划则要依据水生态安全以及水利要求进行规划布局,设立各层次的规划,具体可以分为:

水源地保护规划:包括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取水点的水源保护规划以及水源生态保护规划。水源生态保护规划可以依据河流湖泊的规模与特征单独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但是要按级别设置最低生态安全保护区、安全保护区、稳定保护区的边界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明令禁止相关的畜牧,城市建设等相应污染活动。这应该是水环境安全的重点内容,应该至少包涵点线面三个层次立体的保护规划。

水利设施规划:包括污水治理与取水点布局与规模设置的市政给排水规划,以及城市防洪规划等。

城市建成区的控制:包括建成区的渗水面积比例,滨水控制线的建筑高度控制等。

相应的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河道生态安全控制线标准,河道整治的技术与断面标准,道路渗水面积比例、材料等标准。居住区水循环利用设施标准等。

涉及城市水环境安全指标的概念内容很多,下面是对各内容的含义及与城市规划对照(见表1)。

5广州市的水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规划

广州市总面积7434.4km2,其中市区面积1443km2。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8℃,年降水量为1689.3~1876.5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广州市本地水资源较少,人均占有量低于广东省平均标准。全市水域面积7.44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增江、流溪河,东江流经本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水资源总量81.29亿m3,其中,地表水60.1亿m3,浅层地下水20.37亿m3,深层地下水0.82亿m3,人均1375m3。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量达1245亿m3,为本地水资源的15倍。其中,东江北干流经增城市境204亿m3;北江经芦苞、西南两闸和平洲水道、大石涌等流入广州水道共300亿m3;西、北江分别经思贤窖、甘竹滩和东海水道调节后流入番禺河网水道共741亿m3。广州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对水环境治理进行了逐步整治,形成较系统的保护体系,总结广州市的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的提供借鉴。

5.1广州市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快速城市化下侵占防护绿地

在1986~2008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呈连绵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水源保护区、水库及周边地区、城市滨江、滨海岸线以及自然山体边缘地带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蚕食,如蕉门水道沿线受道路沿路开发影响,已出现较多块状建设用地;狮子洋珠江口沿线受南沙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影响,大量农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广州开发区西侧至新塘沿珠江沿线、大坦沙――黄埔新港沿线开发密集,导致滨水地区两岸几乎没有绿化防护。这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建设开发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对整个生态系统也会带来破坏。

5.1.2 城市规划管控不严

流溪河白云区段两侧城市规划明确要求建设100~300 m宽的绿化带,然而现状部分河段两侧绿化带宽度已不足100m;城区居住区绿地率与道路绿化也不达标情况仍较多,新城区居住区绿地率多在20~30%,老城区许多居住区在20%以下;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内道路附属绿地低于20%道路附属绿地低于15%。这导致地下水的渗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5.1.3 村级建设混乱,水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改革开放,工业发展迅速,城区内工业管控逐步严厉,但周边广大的村庄建设的约束力不强。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占有整体用地较大的比例,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356.87 km2,比1996年增加了29.09km2,这部分村级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土地产出水平低,低效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不但占用农用地、林地等优势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工业开发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污染物净化设备,这带来了水环境的较大污染,这些地区的水源地和动植物栖息地相继丧失,危及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增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5.2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水环境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目的是明确特定水环境设计生态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为明确各级重点保护河流与区域提供实施的指导基础。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表式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及水环境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用来反映水环境的生态安全级别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问题。根据广州市主要水资源环境以及城市结构布局。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分别开展了城市防灾敏感性、城市水环境敏感性、水陆生态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极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北部地区:流溪河、花都北部水库周边、东江新塘―荔城段。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地区珠江后航道番禺段、滨海岸线黄阁―南沙港区段等地区;中度敏感主要分布中心城区内河、大型湖泊、周边水库等地区。

5.3 分级保护规划

根据水源的生态敏感度以及对广州市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按照依据重点分级保护的策略,分为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河涌生态保护廊道进行布局。

5.3.1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河流、湖库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02.83km2。主要集中在流溪河、东江、沙湾水道三个水源保护区,以控制人为工业放牧等污染为主,建立涵养林,保护水土流失进而进一步保护水源。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白海面水源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湿地,总面积7.74km2。

5.3.2 自然生态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按照国家标准,又可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与湿地公园等。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产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域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广州市级自然保护区中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地下热水资源、流溪河地表水及自然景观的综合性,适度进行温泉疗养、风景旅游等开发。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和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广州市森林公园达50多个,其中以水资源保护为特色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流溪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2个:黄龙湖森林公园、联安湖森林公园;市级县级森林公园4个。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浏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广州按照湿地资源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沿珠江口、珠江、流溪河布局8个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2.14km2。

5.3.3河涌生态保护廊道

河涌生态保护廊道是指具备一定宽度的带状绿色开畅空间,可以联系孤立的生态斑块,将市域内的区域绿地连成一体,相互贯通;同时,又有效地划分了城市组团,引导城市合理增长。生态廊道主要承担大型生物通道、城市通风走廊、城市结构塑造等功能。广州市与水环境相关的生态廊道包括珠江、流溪河、增江河等主干河流,大中型水库、湖泊以及河涌水系等,包涵水域面积7.44万hm2,保护区总面积为571.93km2。建构洪奇沥水道―流溪河生态廊道、狮子洋―东江生态廊道、沙湾水道生态廊道、白云北部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增江河生态廊道、横沥水道―凫洲水道生态廊道、蕉门水道―南沙港快速路8条主要的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生态廊。

5.4基本生态控制线

为了方便城市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将水环境的分级保护体系与城市生态绿化保护线四线合一的策略,集中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主要是为生态安全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为基础,把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廊道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非建设用地以法定强制性内容的方式控制下来,确定城市发展的边界。

5.4.1划定原则

主要将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坡度大于25%的山地等山体,以及控制的湿地、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等区域。最终广州市域生态绿地的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5328km2,占市域面积的71.7%。

5.4.2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①

5.4.2.1设不得占用该区范围内任何用地,对在该区内的村庄或工矿用地应实行合理引导搬迁,并作好生态恢复工作。对于已批建设项目,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加强各项配套环保及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5.4.2.2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在该区内进行有损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除外),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区内的任何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4.2.3建立区域生态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作,建设区域绿地,防止跨界污染。

5.4.2.4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用于帮助重点生态保护区(如水源上游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的发展。

5.4.2.5建立生态准入制度。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落户广州,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投资。

5.4.2.6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和合理挖掘区域绿地生态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旅游、观光、科普、休闲),通过有效链接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提升土地价值,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成城市包括投资环境在内的综合环境的全面提升。

6结语

本研究是在对水环境的生态安全规划的现有研究的梳理,并基于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对广州市水环境生态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建立分级规划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水环境相关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 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

[3] 陈家琦.水安全保障问题浅析.自然资源学报,2002, 17 (3 ): 270-279.

[4]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 (1): 8-15.

篇3

2016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60多次提到“创新创业”,“双创”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高频词汇。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之下,各种“众创空间”“创业园”迅速蔓延,大有“孵化中国”,再造河山之势。产业地产商自然不会错过这场时代的盛宴,众生喧哗之中,有人长袖善舞,跟风而进,也有人筚路蓝缕,深耕迭代。

作为产业地产的佼佼者,天安数码城是最早一批孵化创新企业的园区运营商。二十六年来,天安已服务创新企业上万家,从中走出了研祥智能、诺亚舟、得润电子、中海达等58家上市企业,60多家企业正在做上市准备。

如今,天安数码城将自身定位为“创新企业生态圈运营商”,致力于为成长型创新企业打造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平台。显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叙事面前,天安数码城正在成为最具价值的样本。

那一座城

“双创”浪潮之下,天安数码城并非追风者,而是早早走在风口的前面。

在天安数码城集团总裁杜灿生眼中,天安发展一直处于“变”与“不变”之间。

从最初开发工业园区、工贸园,到运营科技产业园和城市产业综合体,再到现在的“创新企业生态圈”,天安数码城紧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主动求“变”。但“不变”的是,天安数码城始终坚持为中小企业提供成长的动力、土壤和养分。

迄今为止,天安数码城已拥有15个园区项目,版图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西南经济圈。

天安数码城每落地一个城市,都会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结构来定位园区属性,从而起到“产城融合”的作用。无论是在东莞、广州,还是在青岛、重庆,天安数码城都在其中扮演了推动当地再塑支柱产业的重要角色。

“顺势而为”,在杜灿生看来,天安数码城并没有简单复制自身运营成功的项目,而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需求,帮助所在城市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深耕才能生根。正是因为长期服务于不同区域形态各异、需求繁杂的中小企业,因此天安数码城更像是一个“超级孵化器”,让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对其心生向往。

毕竟,那一座城里,有无数闪亮的未来。

孵化器+

重庆小伙郭鹏是一名短视频创业者。今年3月,郭鹏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找到了重庆天安数码城T+SPACE众创空间,顺利入驻旗下的微品新媒体创客中心。

郭鹏的公司入驻创客中心,不仅办公免费,还能“一站式”办理政务、金融、人力资源等业务,非常方便。在这里,还有很多和郭鹏一样的新媒体创业者,这种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效应对他来说显然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不只是微品新媒体创客中心,重庆天安T+SPACE众创空间还引进了包括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阿里巴巴跨境电商LOFT、中关村创业邦、创投咖啡等多家全国知名运营孵化机构。

“大孵化器里装小孵化器”,事实上,在天安数码城这个超级孵化器麾下,已拥有三个国家级孵化器,并且在打造T+SPACE众创空间的同时,又引进了各种小型灵活的新型孵化器。这样一来,各种孵化器资源可以充分整合、互动,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架构。用杜灿生的话来说,就是“集孵化器之大成”。

杜灿生强调,天安数码城是在用开放的心态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自己做孵化器,也欢迎其他孵化器加入,只要对创新、创业企业有利,天安都不排斥。

“孵化器+”最大的价值在于,天安数码城敢于打破自身边界和物理空间,成为一个平台和生态圈,并且通过聚集资金、技术、导师、市场等资源,为创新企业打通苗圃、孵化、加速、成长的全产业孵化链。

从孵化单个企业到孵化整个产业,以小的角度来说,这是天安数码城自身业务的升级,以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中国孵化器模式的一次迭代进化,极具标杆意义。

好孵化,天安造

衡量一个孵化器是否优质,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够为企业提供深度、持续的服务。

从这一点来说,天安数码城所打造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一体两翼”服务模式,就是一次生动实践。

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各类孵化器为基本载体,以智慧园区服务运营和金融控股平台为两个重要辅助,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一个集合各类创新创业要素的全方位生态体系。具体而言,智慧园区通过线上系统打通线下政务、物业、人才、金融等服务需求;金控平台则通过基金、小额贷、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承载产业+金融业务,为孵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撑,满足其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

按照杜灿生的说法,天安数码城扮演的是整合创业者、创新型企业、政府和投资者的平台化角色,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在天安数码城,通过资源链接而加速成长的企业比比皆是。

入驻天安青岛园区的金利天源在研发新型机器人过程中,急需一种稀有技术材料,这种材料以往都是从日本高价进口,企业根本没有议价权。但金利天源通过天安数码城内部的技术交流平台,在天安深圳园区一家企业那里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后来,当金利天源接到大订单需要扩建生产线的时候,天安数码城又帮助其参加融资路演,成功吸引了投资方,解决了资金问题。

以卫星导航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中海达是另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中海达入驻天安广州番禺园区,天安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增值服务手段很快就让其尝到了甜头。短短几年时间,中海达实现了爆发式的裂变增长,技术成果和业务全面开花。2011年2月,中海达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测绘装备领域第一股”。

技术成果难以实现资本化和商业化,一直是束缚初创企业发展的难题。为此,天安数码城搭建了线上项目与融资平台“1”,通过这个平台,“有点子”的初创团队能够更好地获得投融资,投资者也能发现更多的好项目。另外,“1”还与线下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相结合,打造“永不落幕的O2O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创新创业无国界,天安数码城更大的雄心在于帮助企业“走出去”。

目前,天安数码城与美国硅谷合作共建了国际化创新平台――“硅谷直通车”,并逐渐导入“中以直通车”“中法直通车”“中欧直通车”等国际创新资源,实现与海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面无缝对接。中国与海外的创新成果不仅可以双向流动,还可以实现商业落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孵化器除了提供物理空间和政策优惠,更重要的是帮助初创企业的创新成果尽快地商业化,让其变成真正的生意。显然,天安数码城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模式就是一个效果颇佳的样本。

篇4

【关键词】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优化创新;可持续发展

【 abstract 】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status, and through that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ecological insufficiency, then puts forward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cont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measures, to practic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Optimization inno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城市生态景观作为人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休闲场所,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现状

1.1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作为一个地区自然风光、人文环境的综合体现,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态、深刻的历史,它的形成需要科学的分析设计、合理的布局规划,再融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等文化背景,综合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这样,才能说是一个完善的城市景观。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一定区域内全部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的空间布局、功能、变化、以及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生态学分支学科,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它是从整体景观角度出发,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传输、交换和相互作用,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整体景观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对景观进行美化、对景观结构进行优化、根据功能对景观进行合理组合和排列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当前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并且慢慢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于此同时,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渐凸显。如用不合适的园林植物装饰城市,导致植物寿命缩短,需要频繁更换新植株;又或者为了搞“新形象”“新风气”而频繁更换植物品种,加大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成本。在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上,有时会出现盲目跟风或者盲目效仿西方的设计样式,而忽略了自己城市本土的风格、文化,甚至胡搬乱抄、东拼西凑,导致城市生态景观既没有本土气息,又没有时代感,成为一大败笔;也有一些设计师总是持有保守留久的观点,照搬照抄传统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风格,缺乏创新,容易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对传统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产生厌烦情绪。

2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优化

2.1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美观、突出城市人文、弘扬城市文化、彰显城市性格以及推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和预期目标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营造健康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只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才能孕育出健康积极的人文环境,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营造健康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对城市建设极为重要。城市生态景观设计首先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良好的生活大环境,这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2.1.2 创造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成功的融合为一体,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将自然景观与城市人文融为一体,才能使人们感受到舒适,才能满足大众的社会心理,才能把城市生态景观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去,而不是仅仅把自然景观作为城市文化之外的风景。

2.1.3 创造安全舒心的城市生活保障

在进行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利用生态景观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户外避难所,城市生态景观应该具有容纳疏散居民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吸收噪声、汽车尾气等各种污染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生态景观的潜在作用,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为城市的生态安全做贡献。

2.1.4 创造便利的城市生活环境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社会,便利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城市生态景观也不例外。所以,在便利的基础上,城市生态景观的选址要合理,如果原理居民区,则起不到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交通等其他方面的麻烦。因此。城市生态景观的选址应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方便居民出行游憩。

2.2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内容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性,即既要有美感,又要有实际使用价值。基于这样的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生态规划设计和安全规划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景观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它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3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优化及创新

2.3.1 生态学原理和美学理论相结合

把生态学原理和美学理论相结合,共同指导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有助于充分发挥城市生态景观的美观和实用性,有助于城市生态景观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相统一。只有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城市生态景观才能彰显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美观、彰显城市性格;只有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才能发挥城市生态景观的实用性,保障居民安全、为居民提供出行游憩的便利,使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只是一道风景,从而丰富了它的内涵。在实践中,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能说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取得了成功。

2.3.2 综合考虑适用性和经济性

适用性是指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广大居民的需求。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要依据居民的审美需求、功能需求而设计,力争创造出具有优美的景色、卫生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内涵、广泛的作用的城市生态景观。在设计城市生态景观时,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把一个整体景观进行合理分区,使每个分区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色,又不影响整体效果。

经济性是指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在美观实用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如果两个方案都能达到设计目的,那么要选择成本低的一个,尽量节省开支;必要时可以删减一些不重要的设计,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3.3 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的现代化社会,人们的节约意识也日渐增强,可持续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简单而言,就是要做到再减少、再利用、再循环和可再生。“再减少”是指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就要求实践中尽量利用自然资源本来的样貌,多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从而达到“再减少”的目的。“再利用”是指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本来就存在的自然景观,在其基础上做加工而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再循环”是指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尽可能的利用再生材料和可再生的资源,并且可以建立回收系统,保证下次继续使用。“可再生”是指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尽量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这四点是相辅相成的,做到了这四点,就做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人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愈来愈大,再加上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无法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生态景观的合理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城市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训柏.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2] 杨骞. 从生态规划到景观城市主义[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3] 樊丽,刘晨.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知识经济,2009,(06).

[4] 陈经同,廖泽志.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J].山西建筑,2009,(01).

篇5

(一)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新”,涵盖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内容,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一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决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是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凸显,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类在享受现代城市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安全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如食物、居室、大气、水环境、交通及生物环境)对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统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程度和风险大小。典型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的“五色效应”,即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白色的秃斑效应。此外,大多数城市的“生命线”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差的公共设施往往无能为力。更有人口疏导布局缺失、产业布局不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额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车困难出现的“人与车争地”现象,由此而来的焦虑进一步造成公众的身心伤害。城市生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社会发展发面也表现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扩展使城市中的中低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低端的医疗教育服务建设难以跟上。城镇人口存在生态健康危机,包括环境病加剧、适应能力降低、心态脆弱与心理亚健康。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以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标;以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途径,并强调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和“顺应自然”。因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对生态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是:在“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并根据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空间功能布局。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1)传统规划用明确的规划界限人为地划分出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的用地界线,对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有机联系性考虑欠缺,造成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间的联系不足。

(2)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自变量(如人口等)通常较难预测,从而导致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或因“超前”规划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管是“滞后”还是“超前”,这都会造成城市扩张的无序和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

(3)绿地系统、环境保护等规划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后续的“点缀”,传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这样的规划方法与理念下,自然环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区域特性、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不断向无序扩张。各种形式蔓延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不考虑环境与道路体系,不仅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还造成了城市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今,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变粗放为集约式经济、变掠夺为调控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去“以经济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和“以交通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两种规划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未来城镇的发展,决策者和规划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制定正确的、生态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人为因素在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正面效应,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以减少“切碎斑块、异化廊道、蚕食基质”等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开发行为,加强城市各层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建设和联系,改变以往城市的无序蔓延,这才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区概述

建设天府新区是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新区建设确定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0万~650万人,届时成都市主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100万人。

(二)天府新区生态基础与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区的大生态过渡带,而天府新区处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环境,生态要素丰富多样,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区范围内拥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农耕等多种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囊括了龙泉山、牧马山、彭祖山、龙泉湖、锦江、鹿溪河等多种生态要素,各要素交错联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格局以成都“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为前提,按照组合型城市理念,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区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态安全构建模式和实现

1.带———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2011~2030)》确定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为“两带五楔、双环多廊、九园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区的重要要素有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和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中一区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指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上述两个规划把握了天府新区内的核心生态要素和资源,将龙泉山生态屏障、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等大型生态空间确定下来,但是缺乏对绿隔地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考虑,带和楔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城市新区开发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状走廊,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发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这种间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交错而临,蜿蜒曲折的空间肌理与自然开敞的生态环境协调共存。通过对成都天府新区生态本底和核心资源的梳理,可以发现存在两只“手掌”,龙泉山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绿色生态源。龙泉山近年来存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趋势,长期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因此更应该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发挥其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天府新区周边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天府新区的绿色生态“后花园”。分别以龙泉山和彭祖山作为生态源,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手指状深入城市组团,形成掌———指式生态格局。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将生态环境引入了城市组团,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双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观生态格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质的问题。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和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下,成都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含两大举措:一是对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水面等发挥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水平方向的链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源的有机联系,拓展生态源的服务功能,缓解经济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增加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景观异质性。基于此,生态建设主要考虑从水系和林地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生态保护则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和控制生态绿隔地区内的建设用地来实现。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成都天府新区未来城镇发展将应注重生态规划的运用,考虑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入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共同促进新型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基础上,从功能布局、产业、交通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城镇建设和转型将脱离原本功能单一、服务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环境生态化、区域协调化”的新型城镇。

(二)对策建议

1.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是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保护环境不会必然减缓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即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传统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能耗、高污染“脱钩”发展。

2.倡导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生态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城市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却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唤起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由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上升为“绿水青山”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用生态经济化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还包括了生态建设、生态产品的供给为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强化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篇6

1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对古树起决定性作用,古树的长势反映着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程度,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风雨沧桑存活至今的古树,是一座城市园林最珍贵的绿色遗产。古树长期立地于当地,已经完全适应周围环境,枝繁叶茂、长势旺盛的古树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标志。

1.1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统一关系

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表现为物质流循环良好,气候环境适宜且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能够为古树提供更适宜的生存条件,使其获得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古树生长旺盛,得以延年益寿。生长势健壮的古树同时也会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营造良好小气候,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的关系表现为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古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体现出指示作用机制,人们可以根据古树年轮累积得到年表与气候单因子相关性分析,从温度、湿度、干旱等指数推测城市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古树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多种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其他生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种生物的寄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链接场所。古树的死亡意味着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不可逆的损失。

1.2城市生态环境复杂化与古树生存间的矛盾

近20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降雨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频发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加速和现代工业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不稳定。例如: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及空气流通方式受到阻遏,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复合物”等成为城市环境代名词,特别是悬浮在空中的重金属微粒随着空气流动被古树枝叶吸附,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这种高浓度的污染环境下,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树木生长的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在苏格兰地区过去30年间,植物春季发芽时间越来越早,秋季落叶越来越晚,植物的生长期变长。当地政府研究表明:20世纪末期,当地植物生长周期延长30~80…d。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其稳定性、平衡性表现相对脆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较以往发生显著变化。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凸显,高温时间周期和最高气温连破纪录,古树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也必然发生显著的生理变化和调节代谢来提高抗逆性,这对长势衰弱、生理机能退化的古树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硬化铺装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透气性下降,融雪剂大量施用等多种原因使得古树土壤质量严重恶化,酸雨、城市病虫害的高发生率,沿海地区的强台风也使得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气候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循环中的自然流、物质流等循环不畅,对古树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产生阻遏作用。每棵古树都有自己的最佳生长环境,一旦城市环境超过古树的环境忍受极限,古树的生长势必然会急速衰弱,严重会引起死亡。面对新的问题,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古树适应性阈值范围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3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冲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电力、通信、排污、自来水、供热、供气、涵洞、人防工程等大量城市地下管网的新建或维修严重破坏古树的原生境,造成树体损伤,施工过程中破坏树体根系、树冠尤为严重,干扰古树正常的生命活动周期。近年来,由于市政管线破损,泄露的污水、热气、电力等已经威胁到古树的生存,甚至造成古树的死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如:2013年12月,由于热力管道漏气,使得太原市东缉虎营编号B035的1株国槐古树死亡。城市发展进程中,开发商一味追求建筑高容积率,使得城市高楼林立。新建高楼距离古树过近,造成古树遮光;高楼的玻璃幕墙“光污染”,会直接反射强光照射古树,盛夏时节极易使其热灼伤;高楼风对古树危害日益显现;有些古树被开发商野蛮堆土埋干,呼吸困难,生长势严重衰弱。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众多城中村被整体拆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尘、污物对古树造成严重危害。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及污物、化工药品等。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会污染土地,对古树造成的伤害尤其严重。

1.4城市极端天气对古树保护的冲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台风、瞬时强风、干旱、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经常侵袭城市,造成诸如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都会对古树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例如:2013年9月22日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广东东莞,瞬间将其寮步镇横坑古村1棵341年树龄的古芒果树连根拔倒。2014年9月1日“威马逊”台风重创海南省海口市,被刮倒和严重损伤的古树名木多达355棵。2003年11月8日,北京市突降大雪,有5…000余株大树发生严重断枝劈裂,其中有古树800余棵。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古树受灾最重,90%的树木出现折枝断杈现象。

2城市生态系统中古树保护对策建议

2.1推进古树保护规划工作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态环境,应加速推进古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古树保护规划应将古树个体或群体纳入到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体系中。古树保护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努力扩大古树栖息地面积,减轻外界干扰作用,发挥缓冲功能,将边缘效应降到最低。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尽力确保城市绿地、城市森林与古树栖息地相连接,使古树周边地区成为环境生态控制区,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合理应用古树周边植物的科学配置,不仅有利于古树生长,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古树周边生态环境效应和景观效果。王瑛对12种植物在古树周边的应用,提出合理的配置方式和养护要点;古银杏周边种植紫三叶、红花酢浆草和常春藤后,对土壤微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紫三叶对古银杏周边土壤的健康保育效果最好。…王晓辉研究发现侧柏古树周围种植早春发芽甘野菊,适时修剪,促使瓢虫、食蚜蝇等食物链迁移,达到保护古树的目的。古树在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生态位稳定,更应提升其社会生态位及经济生态位。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之中,编制保护规划应注重古树名木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古树名木多包含在文物古迹中。将古树与古建一起列入当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对古树保护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古树保护规划还应纳入到城市基础建设的规划体系中,当编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案时,应对古树生存地范围予以标注,并预留未来拓展空间,将对古树生长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在其保护范围之外。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城市建设红线范围内,严禁一切挤占古树生存空间的违法行为。古树保护范围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要求是树冠投影范围外5…m为限,古树保护规划范围红线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未来空间发展需求,适度扩大规划保护范围。

2.2开展城市古树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

古树经过上百年的生长,许多古树出现衰老迹象,且绝大多数古树树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朽蚀和空洞,一旦遇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古树极有可能发生倒伏、枝条劈裂等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不确定危险。城市中的古树必须是安全的。北京、广州等城市,根据古树名木树体生长的情况与立地环境,针对性地提出古树名木监测预警保护等级标准及相应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建立起整套古树树体状况系统基础资料、动态保护标准等级及保护措施规程,使古树保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郑然等对古树风险产生原因归纳为自身状况和古树管理两个方面,依据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建立古树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古树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园林工作者可借助应力波微创木材探测仪确定古树树干、主枝空洞位置及木质部腐蚀程度,划分危险等级,重点确定优先保护对象,制订一树一保护方案和措施。根据古树症状与立地条件,结合根系复壮技术,采取古树树冠逐层修剪、硬质支撑及弹性拉纤、活体靠接支撑等措施,使得城市环境中古树得到更科学有效地安全应急保护。城市古树多分布在景区、道路、寺庙等地,周边人流密集,加之古树树龄较高,自身朽蚀及蛀干害虫危害严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古树倒塌、劈裂危及第三方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给古树投保很有必要。古树保险,主要用于因意外事故导致古树倒塌或树枝折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

2.3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

古树长期与环境协同进化,对当地环境产生生态依赖,古树保护应全面分析影响古树生长的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热、生物等生态因子,运用生物适宜性原理,切实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并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诸如立地条件、树冠空间拓展、其他树木竞争等的主要限制因子,科学把握并调控生态因子范围和程度,制订古树最适宜生存条件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古树就地保护中的衰弱诊断是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园林从业者应确定古树衰弱原因的主次关系,把握技术措施的轻重缓急,科学计划保护步骤和周期,完善专业队伍现场施工应急准备方案,明确古树复壮恢复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统筹古树复壮及恢复周期日常养护管理,建立一整套适宜当地的古树诊断及复壮技术规范。城市应做好灾后古树恢复保护工作,制订灾后古树保护的技术程序、操作规范、人员组成、机械配备、后期养管等详细计划。广东省林业厅出台《台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技术指南》。《指南》提出要在做好已认定古树名木救护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救护古树后续资源;针对每1株树木尽快制定相应的救护方案,尽力减少古树的二次伤害,注意恢复树木的景观性。《指南》确立了古树名木的一般救护程序,包括:树木及场地清理,根系、树干恢复前处理,挖树坑、扶正、培土、灌根消毒和养护观测。

3展望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化思想

1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传播的中心,也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创造着许多“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带”的同时,我国城市规划生态化理论视野正从个体城市向整体区域拓展。但是由于地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多种原因,对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引导等几乎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体系中,特别是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中,因而城市规划还无法对广域生态予以全面的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生态化必须注重整个城市的空间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而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本体部分、土地的利用及工作方法则利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拓展。

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本质特征是要保障城市发展的高生态绩效,然而目前,我国虽然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已日渐重视,但是由于各种规划行为缺乏正确的生态理论的导引而使得近年来打着 “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旗号的城市建设行为屡屡出现,并凸现了 “三化”问题:第一是城市建设中的 “贪大化”,这是城市建设中 “贪大求洋”的问题。这个“大”,首先就是大草坪,树木只是点缀之笔,还有大搞大广场、大马路、大CBD、大音乐喷泉;第二是河道整治中的 “渠道化”,许多城市的河岸工程措施常常是拓宽河道、裁弯取直、水泥村地、石砌护坡、高筑河堤,有的甚至把河流变成暗渠,不仅使河岸功能单调、人工痕迹累累,而且使乡土植被毁坏、生态严重失衡;第三是景观建设中的 “奢侈化”,很多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为了追求所谓的 “政绩”而 “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使得整个城市的 “生态量”和 “生态质”严重失衡。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所谓的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 方法,应用规划科学、 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学、 社会学、 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 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 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 经济、 资源、 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生态平衡问题与城市的发展趋势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一般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即生态阀值比较小,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概括起来,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一是可持续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是城市土地的生态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各要素与土地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城市土地适宜性,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生态分区及其结构和功能分析、进行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等;二是可持续城市生态关系的调控,根据目前学界的观点,这是一种软规划,是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对城市系统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行为进行辨识、模拟和评价,找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因子、机制和机会,从而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关系,增强系统的活力。

4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比如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清洁的空气、合理的光环境和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用途的开敞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外部的客观大环境----自然环境,也就是要对自然环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质要少,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归结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包括节约土地等。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并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 。

(4)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5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表现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远景规划则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

5.1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城市区别于其他的关键在于其主体为各种类型、体量的建筑体,交通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达性,这些建筑和硬质地面街区构成城市中的硬质本底或基质。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

5.2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城市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各种类型的本底、廊道、斑块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围,共同构成城市功能区,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5.3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的规划应重点考虑,做为人文理念的基础及支撑。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绿化,乔、灌、草复层绿化体系以及垂直绿化,将绿化与建筑结合起来,并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种类,将城市建在绿地中。合理的绿地规划才能有效发挥其生态意义,绿地斑块与生态廊道共同组成城市生态基础,并融入整个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5.4 文化生态建设。城市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城市的品位与内在价值,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5.5社会生态规划。首先是要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是生态城市体现对人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包括对人从生到消亡整个过程的关怀,这既体现对人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关怀,更能体现人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关怀,同时,也要体现在社会性、自然性灾难时有安全保障。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应包括每万人医生数、社会保险普及率、每万老人“托老院”数、社会安全应急措施完善程度、特殊人群受益率等。其次是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是保证生态城市稳定、民主、安全的重要方面,没有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生态城市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顺利运行。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结构生态化;功能生态化

前言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3 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产业、生态园林、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社会四类功能全面生态化。

1.生态城市规划

任何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规划好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通过科学的理论,结合环境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干预,对于城市环境下的各种生态系统进行相应的协调,进而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和结构,保护好城市的资源和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需要以整体规划为知道,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生态建设。为了加快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步伐,需要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和生态结构的建设,对于城市的规划应该做到更全面、更高层次的规划。

2.城市结构生态化

城市的结构决定了城市生态功能的类型,一个合理的城市结构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和增强城市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功能,首先应该实现城市结构的生态化,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就是要做好结构的生态化建设。

2.1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分区的规划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历史应该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城市的目标生态建设应该明确;对于城市的土地极限和可容纳的人口极限应该有所探讨,为了给生态功能区奠定一定的基础,还应该对于城市的其他极限问题和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决定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考虑极限的问题,在规划时,应该将物质规划的负荷容量和城市的承载力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而且对于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极限应该有所深入研究。

2.2生态单元建设规划

生态单元建设之前应该对城市的单元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划分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生态区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像一些地质构造不稳定、特别容易发生灾害的单元;对于城市生态服务的单元应该有十分明确的功能划分,经济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区域应该有严格的划分;为了使城市的生态单元和行政的边界能够保持一致,应该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和行政区域的划分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

2.3生态安全控件格局

为了更好的控制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城市中的土地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利用,对于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好,使其三种用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安全格局。安全格局的构建基础是生态单元及其分区,充分利用生态的空间特征,结合相应的理论,尊重区域和景观的生态安全,构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的生态格局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景观的环境、资源和特征应该进行相应的研究,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城市功能生态化

3.1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优化产业的结构,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资源和人力情况出发,对于本城市的产业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自己的竞争力有所提升,应该建立本城市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体系。生态单元的建设应该遵循生态城市产业建设大的规划原则,对于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该有所深入,而且对于生态产业的建设规划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先后顺序,对于生态单元产业结构的建设和规划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3.2生态园林建设规划

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园林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净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建设规划的好坏,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多样性;生态园林的规划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充分利用城市中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构建生态园林体系,对于绿地规划系统应该有所完善,保护好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而构建生态的园林系统;生态园林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所以对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也应该有所完善。

3.3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城市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健康、安全、有效率、可持续性,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规划中,应该以人为本,不仅布局要合理,而且应该有浓厚的人情味,适宜人类居住,对于国内外的生态居住规划理念,应该有所吸收,结合城市现在建设的特点,合理的进行现代城市的人居建设规划,总之,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才是人类的理想住所。

3.4生态社会建设规划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工业社会越来越朝着生态社会的方向发展,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以后的社会建设规划中,应该将生态文化的建设作为重点,确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将生态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规划的核心内容。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体现于全新的发展观、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等影响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观念之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只有进行立体式的生态文化建设,将其真正贯彻和体现到政府行为中,渗入到社区和公民层面,全方位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运动,才能确保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明确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内涵,明确城市文化定位。生态文化建设还应建立与生态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社会发展能力,培养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消费意识,并探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设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文化策略等。

4.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发展、科学的观念引入,并且把握生态的原则,从新的视角出发,从实践中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真理。最终建设出结构和功能都生态的城市,进而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 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is a healthy city ecology. Ecological city in the true sense does not exist. Sporadic fragments but has som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ity has appeared in history and today's city, ecological city concept and practice from the bud growing. This is the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in the ci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emphasis and attention, put forward personal view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二、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三、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五、结束语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明云.刍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1(8):141-142

篇10

境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

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划定

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

森林城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生态缓冲区、南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

都城,因其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堪称华夏故都。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安发展不断加快,城市

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

市空间出现了蔓延式发展趋势,西安城市的快速向南拓展,加

速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

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一、一、一、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靠秦岭,北滨渭河,八水绕城,

2

南山北塬”的地理格局,为城市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巍峨的秦

岭是关中生态安全的屏障,纵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则是关中城

市生态之本。

西安自古就有“山水城市”建设的典范,从西周沣镐二京、

秦都咸阳、汉长安城到唐长安城的建设,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

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

西安从五十年代开始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待

城市南部区域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控制―保护的

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总规中,只注重城市功能区划

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秦岭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秦岭区域

的人为破坏现象屡见不鲜,山体开挖、毁林开荒、水源污染等

现象随处可见。

20世纪90年代总规中,明确提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

的概念,西安城市南部区域作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正式纳入了生态保护视野。

2008年西安第四轮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城市南部区域生态

安全的思路。规划指出应将秦岭作为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严格

控制城市向南发展,构筑以南部秦岭山地、渭河流域湿地生态

环境保护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沿线绿色通道

为脉络的生态体系。

3

近年来,西安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构建城乡一体生

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指导下,先后编制完成了《秦岭北麓环山路

两侧用地规划》、《秦岭北麓峪口整治规划》、《大秦岭西安段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

体规划(2008--2020)》等多项规划,并出台了《陕西省秦岭

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

规划到法规,加强了城市南部区域的生态保护,使秦岭充分发

挥了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功能,保障了城市生态

安全。

二、二、二、二、从从从从““““南控南控南控南控””””到到到到““““南融南融南融南融””””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

可以说,以“保护为本”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在空间控制

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南控”的

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3

年至2010年期间,西安主城区规模以每年13平方公里-15平

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使得西安城区与

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域大大压缩,用地结构不合理、建设布

局凌乱、盲目开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的健康发展。因

此,怎样保护城市南部生态空间,发挥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实

现城乡和谐有序发展,成为西安人文宜居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

问题。

为此,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提出了从“南控”到“南

4

融”的思路。“南融”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

态建设,使秦岭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融入到西安城市的建设当

中,使秦岭真正成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的

巨大“财富”。因此,可以说“南融”既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

自然生态资源,又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既将城市融入

了原生态,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三、三、三、三、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西安各区县、开发区发展迅猛,对空间拓展

的需求大大增加,城市空间快速向南拓展,加速了秦岭区域生

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挑战。如不对城

市扩张加以控制引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将难以承载。因此,

保障西安城市生态安全,划定城市与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

确定主城区增长边界,保护西安“山、水、塬、城”的环境特

色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西安城市建设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城市快速向南扩张,压缩了城区与秦岭之间的缓冲空

间,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2、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加剧,雾霾天气频现,环境

质量日堪忧。

4、无序的开发建设,使秦岭植被退化严重,水环境日益

破坏,生物种属灭绝加速。

5、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消亡,宗教人

5

文难以传承,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四、四、四、四、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

1、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避免城市连片发展,改善区域环

境。

2、规范区域开发建设,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管控区域空

间形态。

3、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提高秦岭水源涵养功能,

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安全,实现西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五、五、五、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

1、城市建设控制线以南区域进行总体控制,严格控制建

设用地规模。

2、建设用地组团布局,禁止连片发展,组团内严格控制

土地使用性质。

3、支持县城、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建

设。县城、小城镇及生态移民安置区建设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

在生态缓冲区以北预留发展空间。新农村社区在不影响生态要

求前提下适当发展。

4、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及建设强度,

保证开发建设与区域环境相协调。

六、六、六、六、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

结合自然地形、河流,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及已有规

划、现状建设等制约条件,设定城市建设生态缓冲区界限。按

6

区域管理职能划分为七个区段,包括周至县、户县、高新区、

长安区、航天产业基地、蓝田县和大秦岭,区域总面积为1537

平方公里。

1、用地控制

为控制生态缓冲区建设总量,有效改变无序建设现状。按

照生态控制原则,确定生态缓冲区用地控制措施。具体为:在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规模原

则不变;《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批复后,省

政府已批准的规划原则不变,市政府已批准的规划适当调整;

各区县在编的规划与生态缓冲区有冲突的予以调整。通过用地

梳理核减和项目整合,有效管控了区域开发建设。

2、指标控制

建设项目建设强度及建设高度由山脚山至城市建设控制

线按阶梯式控制,区域内建筑密度、绿地率在《陕西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标准,严格控制。

(1)建筑高度

环山路以南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米至

500米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

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环山路北1000米至5000米区域

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环山路北5000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高

度不超过36米。

(2)建筑密度

7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8%,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外其它区域建筑密度不超

过10%;环山路北50米至5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15%;环

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5%;环山路北

1000米至5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6%;环山路北5000

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0%。

(3)绿地率

绿地率依据《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建发

【2008】73号)文件适当提高。类别包括:居住类绿地率不

小于35%;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率不小于35%;商业类绿地率不

小于25%;文化旅游类绿地率不小于40%;基础设施绿地率不

小于25%,工业用地不大于20%。

3、形态控制

(1)宏观层面:依据生态控制原则划定适建区和限建区,

组团式用地布局与山、水、塬自然空间有机结合。确保空间形

态与秦岭天际轮廓线相协调。

(2)中观层面:结合区域道路,河流、塬坎等自然地形

构筑绿化生态廊道,形成片区组团与自然廊道相结合的生态格

局。

(3)微观层面: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应错落有致,保证整

体形态与山体相协调,建筑色彩、建筑风貌符合地域特色。

七、七、七、七、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

8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基础,是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保障。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

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

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森林

城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2]《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