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篇1

一、构建精神文化建设

1.民族精神常态化。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祖籍地,我校确立了以这一典型性人物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准,在校内绿化带正中央竖立了林则徐铜像,以敬仰民族英雄的精神来引领学校爱国文化。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校园环境人文化。在校园里,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应该是相得益彰,一个校园如果建筑错落有致,空间绿化井然有序,而各个“室”又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么在这里学习与工作的师生都会有“家”的感觉,所以筹建这个新校舍时,我们投入五十多万建绿化带,把绿化作为一个点,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绿化达8000平方米。各栋楼的命名也以爱校人士的姓名来命名,如“智淘楼”、“厚云楼”等。体育场塑胶跑道周围的布置也能凸显体育文化这一主旨。

3.班级布置个性化。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学校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每一个学年初就会大张旗鼓地开展“班容班貌”布置,要求各个班均有各个班的特色,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让每一个专栏发挥重要功能。

二、笃实行为文化建设

1.突出“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为了进一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围绕生活育德,近年来学校构建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常怀一份感激之情,真诚地努力地回报别人的付出,由此产生成长的动力,自由地成长。学校少先队充分结合节日,开展好月主题教育,让学生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每份爱、感激每件事。

2.关注教育细节,落实习惯养成。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为楷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小学德育及习惯教育,学校平时应通过各种细节去捕捉教育契机,提高实效性。因此学校开展了“我们身边的道德细节”征集活动,学校向全体老师及学生发出倡议,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道德细节需要我们共同遵守,然后在各班讨论选举的基础上评选出最有价值意义的细节教育的训练重点,定出《岑兜中心细节教育二十条》。让学生参与到细节制定中来,很有现实针对性,容易让学生接受。“接到别人递过来的东西,你说‘谢谢’了吗?”“见到老师时,你主动问好了吗?”“东西用完后,你放回原处了吗?”“上下楼梯,你都是靠右侧走吗?”……细节真的很细,细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校教育行为同样也是一个个教育细节组成,任何教育行为,包括养成教育中所感情、所触动,都来源于教育的细节。

3.演绎课间文化,彰显学校特色。传统上对大课间的定义是一种体育锻炼和运动,是一种体育活动形式。而我校旨在将大课间活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文化,希望它既是课间活动的一种形式,又是学校文化构建、内涵发展的一部分;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形式之一,又是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整个大课间的设计构思,主要考虑课间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活动与学校特色结合,在学校大课间文化上做了大胆尝试。首先进一步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有趣、有序、有益中度过每个精彩的课间,同时也能降低课间“无序”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本学年我们将把课间活动进一步进行分类,分别为游戏类,如切西瓜、找朋友、钻山洞等;体育类,如跳长绳、快乐呼啦圈、拍球、跨步等;益智类,如围棋、象棋、跳跳棋等。其次,进一步进行课间活动区域划分,避免因活动区域交叉而造成的无序及混乱,从而优化了课间活动的质量。第三,自编韵律操。我校从传统单一的广播体操到自编韵律操,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学生乐在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阳光向上的精神。

三、优化物质文化建设

1.完善标准化的物质条件。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如下设施设备:健康校园设施、平安校园硬件、数字校园设备、通用技术设施、其它必备功能室、场地等;并高分通过了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素质校、标准校等各类达标工作的验收。

2.充实特色性的物质条件。舞龙文化是岑兜村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在福清颇负盛名,所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也把“舞龙”这一民间艺术带进了校园。我们开辟了一间“中国龙”文化室,购进了两条“竹布龙”,并专门聘请校外专业舞龙辅导老师到学校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感染。同时,我们还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间“林则徐文史室”,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典型性人物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21—01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意识,起着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担任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谈一谈构建校园文化必须涵盖的三个方面:

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有形文化,它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

1.净化。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校园净化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十分必要。

2.绿化。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使人精神焕发。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能够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

3.美化。创造美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前提,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要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要求,才能达到美化的目的。要注重校内环境教育设施的建设,丰富和拓宽学校环境教育的宣传途径和形式,精心布置办公室、教室、校园橱窗和宣传栏;组织开展办公室、教室等美化评比活动。教室、办公室、寝室等校园环境的布置,应以新颖、美观、大方和实用为原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4.规范化。反映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六项标志:校徽、校服、校训、校刊、校旗、校歌都应齐全规范。

5.教育化。学校要做到“五有”:即有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广播、学生会办公室。同时,学校应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激励性名言警句应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这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学校的制度体现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师生群体的意志。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制度化为精神力量,以期构建和谐校园。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和“硬制度”熔为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皆容的“合金式”规章制度,使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起激励规范作用。

三、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外语人文环境;互联网平台

一、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一所学校的本质特征,精神风貌,行为文体,人文环境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开放性,辐射性和兼容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传播外来文化的来源渠道之一,理应在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和繁荣具有高品位,高格调,蓬勃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和融合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对应的外来文化在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中扮演着丰富补充,兼容并蓄的作用。

首先,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人文氛围。人文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环境不仅是指校容,校貌,还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外语环境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培养外语思维模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最大优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于重视专业能力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缺乏人文修养等负面影响。同时,在外语教育被定位为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并反思外语教学工具化的弊端,并呼吁在外语环境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的大学时光被良好的外语人文环境所浸润。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风趣幽默的外语文化氛围,为现代大学生营造了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再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对学生的补充性发展,这恰恰迎合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外语人文素质的培养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大学生的良好性格,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达到学校提出的人人成功,各个发展的目标。

二、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特点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70年代作为一种国际通讯的形式以来,已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应用,使用人数已达到数千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即二亿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由于互联网能真正突破地球上时间,空间,地域,边界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种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动画乃至声音,影像等各种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之间迅速,海量,互动式的交流。互联网平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库,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伙伴。其中,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的特点包括:

第一,信息范围广。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互联网资源最广,信息最丰富的平台。在这个无限的信息资源中,人们可以查找到几乎所有题材的资料,无所不有。互联网信息资源90%以上都是各种外文信息(英语占83.3%),因此能用作外语学习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素材、新闻报刊和杂志、教学论文、英语教学杂志、教案、教参、自学辅导材料、教师进修站、学位课程选修点以及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在线名师讲堂等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了学习的广大平台。而互联网是一个无纸化的媒体,没有纸质教材的容量限制,进入互联网彷佛进入到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这不仅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更为外语人文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信息传播及时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更新非常及时,网上的资源如此之多离不开不断增加和实时更新的信息。人们通过带电子论坛、新闻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与交际,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可以及时地收发信息。互联网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与传统的书报相比,互联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传统上的书报要经过印刷,发行等渠道,最快也要半天才能呈现在读者眼前,但若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那么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他国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提高个人外语人文素养,从而在经济建设中,提高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

第三,信息资源专门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查找方便,网上资源非常规划整齐,外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定的需要寻求特定信息。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将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再将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重新编排成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教材进行教学了。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身弱点,在互联网上找相关资料查缺补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师生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外语人文环境的营造。

第四,省钱省时,浏览方便。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网络资源可供全球共享,而且绝大多数可免费索取,虽然有一些网络资源需要付费,但是传统的报刊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由于外语资源的有限性,原著图书资源少,且昂价格贵,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知识造成巨大经济压力。但是,互联网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网上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中外数据网为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良好平台。另外,互联网页面布局精巧,设计精密,为浏览提供了方便。

三、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越来月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外语人环境建设方面更是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范围广,信息传播及时性,信息资源专门化,省钱省时、浏览方便的特点,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图书出版业的电子音像制品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已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纸质平面教材到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向发展,纸质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和网络版教材。另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相应的各种教材解析视频,名家解疑答惑,教材课件等。例如,《大学英语》教材不仅有电子光盘,而且互联网上还有教材解析,重点难点分析,名师授课视频,教材参考答案等。

2.数字化教育

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外语人文环境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等的开发与完善推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改革发展。例如,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资源不仅有中文数字资源、免费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外文数字资源、试用数字资源、而且还有安徽高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煤炭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EDS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等。

3.互联网的知识管理平台

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提供了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手段,因而是极佳的知识管理依托平台。近年来,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搜索引擎等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更强交互及协作特点的新技术,对于离散知识的结构化,隐形知识的显性化,知识交互增强等,起到了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个体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模式。博客,微博作为新型的开放式叙事平台,是记录个人经历,思想感悟,行为反思的有效载体,并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如在“新思考”网站中设立的教育博客,教师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实践反思等内容上传发表,博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跟帖,因而已成为隐形知识显性化与共享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可以自主创建博客,微博平台为大学生定期推送西方经典美文,西方古代史,学习外语的方法,最新科技成果,西方餐桌礼仪等知识。

四,总结

互联网资源作为信息和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音像素材。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功能更加强大,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将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学生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外语知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莫锦国.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开发的原则及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3]韩金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搞好英语教学与科研[J].外语电化教学,2002,(8):22-25.

[4]王守仁等.网络技术与外语专业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12):8-11.

[5]闫沐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教育精神 育人之境

一、校园环境文化的功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唐人韩退之有言:“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宋人程颢亦有言:“古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故易以成就。”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中,所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创设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尤其是创设什么样的人文环境是办好学校的重要课题。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校园环境体现教育的精神。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不只是景观的设计,而需要在整体规划设计时遵循教育的精神理念,把教育的精神贯穿始终,寓教育精神于环境之中,通过环境的建设体现这种精神。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手段,具有功能性,文化不是点缀,更不是装饰;文化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是一种生命行为,不是静态的。而环境是静止的、固定的,但是有了生命的参与,环境就能活起来,草木鱼虫能赋予环境生命的活力,人的参与能使环境具有文化的内涵,拥有精神。所以“参与”就是核心,我把人、动植物、土地、水、空间、建筑作为参与的元素进行组织,让他们动起来。

二、我校环境文化的建设

我校环境文化创设研究,其实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我们以人文教育为基础,构建学生健全人格为宗旨之一,重视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开始营造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熏陶。学校按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教育性,尤其是人文性等原则建设校园,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各种人文教育作用。人文教育采用“习、熏、悟、化”的方式,通过课内课外两种渠道实现。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从无到有,从有到设置恰到好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校的人文景观,从时空形式上看,有永久性的和活动临时性的,有立体的和平面的,有文字的和图画的,有室内的和室外的,它们以其独特的审美客体置于校园适当的位置,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一)校园景观布局

根据学校的现状布局,对整个校区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梳理,按组织结构和景观序列划分可将学校室外环境文化分为“一广场、五景园、三带”的规划布局。

(二)校园景观

进入七中,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海纳广场”即学校中心广场,意为“海纳百川,鼎新致远”,期望七中师生博采众长,有容乃大,汲取周边学校所长,形成富有七色的核心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中心广场是学校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校门人口处正中的位置,设置一块形象墙,上书“我和学校一样美”,两旁设置8个移动花箱。在形象墙直到中心广场中轴线之问的地面上设置旗台,这样将校园南北纵向分为两列,用地雕的形式展现金钥匙形象。两侧设置宣传栏,宣传栏中,展示着师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剪影,包括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学生宣誓、各类主题班会、心理咨询、书画展、法制报告会等等,这些宣传橱窗的设计,也使学校举办的每一项活动发挥着更加深远长久的教育效果,润物无声。

(三)操场文化

为了使操场文化和周边景观和谐融为一体,并突出操场运动文化,在操场的南墙上布置各种运动图形壁画,体现运动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力量的美丽和拼搏的意义,我们将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和运动图形、运动元素符号及曲棍球、铅球、乒乓球、排球、轮滑、篮球、跨栏跑、接力跑、健美操、滑冰、呼啦圈、高尔夫球、帆船、短跑、冰球、棒球、拔河、足球、越野跑、羽毛球等28个运动项目简介有机揉为一体,使之成为学校景观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围墙文化

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优良的学校精神一经形成,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从而使生存于斯、感受于斯的人们形成某种特有的“精神气质”。我校围墙将文化宣传栏巧妙地嵌入围墙钢护栏之中,形式简洁、空透,色彩协调,比例适当,内外通透,这样使围墙成为学校景观中的建筑小品,融于绿地之中。

三、我校环境文化对学生“习熏悟化”的效果调查

篇5

整合环境课程的内容,使之逐渐走入学生心灵

我们基于主课题研究目标,最先将环境课程的内容定位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主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内在情感,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自然环境主要对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教育活动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使环境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必须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与德育的育人功能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将人文环境又逐渐细化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以社会环境为平台,开发和利用资源单位,开展多形式、有实效的教育活动,携手为学生创设安全、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同时,利用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家课程,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以学校环境为龙头,挖掘校园自然环境中外显和内隐的教育内容,开发德育环境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精神环境的建立,形成前门小学校园特有的文化。以家庭环境为基础,开展家校合作的研究,共同探讨有效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形成教育合力。

拓展环境课程的实施途径,使之由表及里地感染学生心灵

在社会环境的研究中,我们的实施途径是不断开发资源单位,利用他们的教育优势,不断补充学校教育的空白。目前与我校签订共建协议的资源单位有电力展厅、光明日报社、北空通信连,还有前门、崇文门街道。与这些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并使活动逐渐课程化。通过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感到资源单位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视野开阔了,视角提高了,思维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转变。

在学校环境的研究中,我们的突破口是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加强班级外显环境建设,建立年级和班级文化墙、荣誉墙、图书角等,让班级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教育氛围和思想,坚持每月进行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个案交流。除此,我们在班级精神环境建设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引导班主任带领学生根据班级实际,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制定班规、班训,设计班徽。开展班徽设计评选与交流活动,进而开展“话”礼仪——班级讲自己班级礼仪故事、“画”礼仪——征集班级礼仪画册活动。本学期,我们又开展“班集体我的家”等活动。通过抓住班级文化外显和精神两个层面建设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内在情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促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

在家庭环境的研究中,通过学校参与的“家校协作”的课题来实施。首先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请家长走进班级给学生上社团课。成立“闻一多”班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带领家长委员到内蒙古开展助学行动,与友好校开展交流活动。第三,组织家长参与“育子心得本”的设计标识活动,这个心得本是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分享育子智慧、经验和快乐的平台,是传递方法、情感和信任的“使者”,是凝聚和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纽带。

思考环境课程的发展,使之扎根于学生心灵

篇6

1.1用人单位对高职德育的看法

高职德育重不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对于这两个问题,作为高职毕业生的接收端——用人单位,或许有更大的发言权。带着以上问题,笔者曾带领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浙江台州椒江,对当地部分企业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调查主要以问卷、座谈会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收集一手数据资料。问卷共计发放202份,回收192份,回收率为95%,共向35位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当被问及“贵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什么”,“有责任心,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一项占到了62%,以绝对的优势压过了“学历、社会关系”等;“企业对高职生、大专生的最大期望是是什么”,60%的企业负责人选择了“具备在一线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的作风”。由此可见,社会和企业已经越来越认同“先做人后做事”。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的印证。该报告指出,在就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对包含责任心、敬业精神在内的职业道德素养极其重视。所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答案非常明确:高职德育很重要。

1.2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然而,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贵单位对所录用的高职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一项中,选择“好”的仅占13%。这说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持保留意见的。此外,笔者采取社会人类学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所任教的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共同生活,笔者发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侵袭着大学生的思想,甚至一些学生还缺乏基本的辨别善恶、好坏、美丑的道德能力。所以,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尽如人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1.3高职德育收效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高职德育工作收效甚微谁之过?不得不承认高职院校德育自身存在的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从教育层面,高职院校德育的缺憾仅仅归因于德育教师吗?原因恐怕并非如此简单。如果说德育教师的课堂教育是向受教育者发出要注重道德修养的“呐喊”的话,那么这“呐喊”声需要一堵“感应墙”。而这堵“感应墙”,笔者认为,就是课堂之外的校园人文环境,其优劣直接关系到高职德育的成效。

2德育与校园人文环境的辩证关系

2.1校园人文环境的内涵

所谓校园人文环境即是指校园里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各类载体的总和。何谓人文精神呢?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1]所以,人文精神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自然也不例外。具体来说,校园人文环境包含承载着人文精神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活动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包括校园里的每一个物质实体,比如学校名称、标示、校园绿化、建筑物、校徽、校旗、校园文化体育设施、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橱窗、宣传栏、校园网络等等。这一草一木、一石一树,校园里的每一个物质实体,无一不渗透着人文理念要素,折射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观念,使置身其中的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制度环境则包括学校的常规制度和特殊制度。其中,常规制度包括学校的教学制度、校务管理制度、教师评议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考评制度、学代会制度等这些成文或不成文的程序化制度;特殊制度如总结、表彰制度之类的非程序化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否充分尊重人、是否人性化是衡量校园人文环境的又一个重要指标。活动环境包括日常教学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体育文娱活动等一切校园内的行为活动。组织活动最能直接体现和反映人文精神,因为这一环境中有一个最为活跃的要素,那就是人,校园里的所有教职员工。这些直接和学生接触的教职员工的举手投足是否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以学生为本,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理念。总之,这三类大学校园里的载体相互交融,有机统一,共同承载着人文精神,构成了校园人文的系统环境。

2.2德育与校园人文环境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而构建的一个人工系统。准确地说,“教育也是种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它是“以具有专门化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者和不够成熟的受教育者为核心要素,以后者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为目标”[2]的系统。所以,人文精神与教育的根本宗旨高度吻合,它是教育的灵魂,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子系统,无疑离不开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整个教育环境。所以,德育与校园人文环境之间是一种教育目标与实现该教育目标的核心载体的关系。没有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德育工作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3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高高职德育实效

3.1高职校园人文环境现状

校园人文环境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面“感应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高职院校的校园人文环境现状究竟如何?为此,笔者进行“校园人文环境现状”的专题调查,随机选取了任教学校的160名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31份,回收率为81.8%。经过统计,笔者发现,结果不甚理想。当问及“您怎么评价我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问题是,回答“一般”占36%,回答“较差,有待改善”占27%,回答“太糟糕,亟待改善”占14%,回答“较好”占15%,回答“好”仅占8%。最后两项加在一起也只有23%。而学生意见最大的是集中在制度管理和活动组织上。高达5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某些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不尽合理。高达68%的学生质疑当前高职院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和效果。调查中,还有不少学生反映,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与老师沟通的机会太少;而与一些行政人员接触中,对方态度冷漠甚至粗暴;与宿舍管理员、食堂工作人员、保安等学校的后勤员工打交道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见,不甚理想的校园人文环境、过弱的人文关怀,恐怕是高职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3.2高职校园人文环境优化方案

对症下药,只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筑起德育“感应墙”,才能提高高职德育实效。

3.2.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让人文精神真正成为高职教育的内核

“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人文精神的大学是最不负责任的大学,因而不再是真正的大学。”[1]高职教育也应该秉承这种理念,把人文精神放在核心的地位,要让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人文关怀。不难想象,经过耳濡目染、不断熏陶的学子,日后也能成长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人。而这不正是我们想实现的德育目标吗?!

3.2.2言传身教、加强沟通,在师生交往中倾注人文关怀

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里一种最基本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是育人。育人工作中,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所以,应该倡导以心灵感染心灵,在师生交往中倾注人文关怀。目前,教师与学生这对学校里的最基本关系中,越来越缺乏人性,师生关系越来越疏离。造成这一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师德问题,有的教师在主观上对学生不够关心。二是教育手段变革带来的弊端。在越来越先进的教育手段面前,“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非理性化的最终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传身教以及人际交流完全消失。”[3]三是许多高职教师工作超负荷,精力有限,顾不上与学生交流。所以,高职院校只有三管齐下:强化师德建设、优化教育手段、适当为教师“减负”,才有望为师生关系的改良提供契机。

3.2.3全员育人、系统作战,让各种组织活动充满人性化色彩

根据协同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只有这些子系统都能协同发展了,才能发挥1+1>2的系统功能。高职德育作为一个系统,绝不能靠德育教师单打独斗,只有让德育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校行政人员、校后勤服务人员等全校教职员工形成合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多些人文关怀,才能使高职德育工作多点开花,结出硕果。

3.2.4减少数量、推出精品,让人文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本来是大学生课余丰富生活、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学习为人处世的一个好途径,但遗憾的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活动数量繁多,质量不精,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有的活动甚至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手段成了目的,成为一种异化现象。要走出这种异化,就需要让人文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活动的主要目的。

3.2.5完善制度、优化管理,让制度管理充满人性

高校各项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除了规范化的目的之外,最终还是应为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对于实施过程中已发现存在不足的制度,应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

篇7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起着凝聚人心、催人上进的作用。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创设优雅、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处处陶冶学生的情操;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时时感化学生的心灵,用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的优美的校园环境、校风传统、校园精神、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以及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等。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起着凝聚人心,激发人们上进,发挥聪明才智的作用。马克思说过: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影响。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边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正确认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构建和谐育人氛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美化校园硬环境。包括校园建筑、场地设施、文化设备及校园绿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美丽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师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因此,校园文化精心打造。成功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1.用环境育人 用美感人

今年5月份,我去浙江的几所学校考察,发现这几所学校,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心布置,精心打造书香校园,“用环境育人,用美感人”的教育理念正在悄然形成。润物无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努力让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每一棵花草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书香校园”特有的底蕴。自然与人文交错,彰显着校园文化和谐之美;无不给师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2.育人环境序列化、系统化、人文化

他们的文化建设非常有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都有着相应的文化标识。学校的各类群体,做到事事有文化引领,处处有文化熏陶,人人有文化平台。文化环境系统的全面性,在育人的环境中,彰显了文化内含。比如,二十六中学的麒麟苑、谐趣园、沁心园,四季有绿色,三季有花香。广泰中学的文化墙、启思墙、文化长廊、科普廊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驻足,使人留恋。一个个“人文、绿色、创新”为文化内涵的和谐校园展现在世人面前。

3.育人环境 巧妙化、美感化

广泰中学巧妙的利用空间,打造育人环境,美化育人环境。比如,楼层牌上有古诗、电表箱上有花朵、房梁上有寄语、暖气架上有图书角、消火栓上有消防图片。看了这些育人的环境,真是令我感动,感受到育人环境的巧妙化、美感化。育人环境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处处彰显环境,处处彰显育人。

4.环境育人 个性鲜明

参观的三所学校既有“环境育人,美化感人,人文和谐”的共性。又彰显着各自独特的育人个性。比如,广泰中学的“厚德尚能,知行合一”一看到这几个字,就知道这所学校首先注重孩子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修养。百花小学突出“养习教育”。“养习教育”的内涵是:做教育就要管一辈子的教育。二十六中学“三有一会”的教育。即“有爱心、有教养、会学习、有特长”的教育理念。每所学校在打造育人环境的同时,无处不彰显着各自的教育特色,突出的教育思想、个性的教育理念。看了之后,无不叫人赞叹。

5.人文和谐 全面发展

人文和谐, 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每所学校的各个功能室。既有人文环境的打造,又有科学成果的展现。比如,科学实验室,首先打造科普长廊“探索、发现、创新”,然后展示学生的科学成果。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创新的能力。图书室的书不仅质量高,而且经常开放。打出“人要读60本好书”的条幅,并且还有相应的评比台。激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读中育人,读中成长。书法室的“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不处不在。古典文化的精髓,处处体

篇8

1阻碍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分析

近年来,构建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利于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传统文化迷信权威,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其必然制约着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形成。

1.1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如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以及官本位文化等等,这样一些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影响着自然科技创新。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也造成了传统价值观中科学精神的缺位。例如,韩愈曾在《师说》中谈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从事技术类职业的轻视,并且形成了传统的社会风尚,影响了社会创新精神的生长。官本位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模式,其特点则表现为:“权力是最高价值,获取权力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活动”[2]。社会还崇尚“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观念,把学习仅仅作为当官的一种手段,升官发财成为“志仕”们的终生目标。古人有之,今人亦然。在“官本位文化”下,阻碍了个体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1.2功利主义科学观及其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主要从“工具理性”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科学观,它强调了科学的功利价值。这一价值观在当今的表现:一方面,从科研主体来看,它表现为一种急功近利与浮躁的学风;另一方面,从政府方面来看,它表现为只重应用,而忽视基础科学发展,只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在这里,功利性被看作科学的根本目的、动力和判断标准。中国社会,的确存在着忽视科学人文价值的这种倾向,它只看到“人”,而看不到“文”。即看不到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而人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并获得自身发展。[3]竺可桢先生曾说过: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只有保持这种追求,才能产生对科学的激情,才能克服浮躁,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究,才能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远走得好。

1.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影响科技创新主体深厚的人文素养,则是自然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正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存在,其对人文环境的形成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都产生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近年来,由于社会功利、心理短视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忽略了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对于其成长的意义。为此,笔者对苏南地区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广大网民进行了人文素养现状方面的调查,课题组对某重点大学的96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当问到什么书是他们必须去读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用书。这些都说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背负着历史的积弊和现实的困扰。[4]笔者所在的项目团队通过在校园内广泛地发放问卷这样一种最为简单、也最为可靠的方式,获取了这样一组调研数据(见下图):从两份数据可以看出,在当前理工科高校,乃至其他各类财经、文科类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人文学科不但未能够成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反而变得日益边缘化。

2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来促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立足现实,兴利除弊,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

2.1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性转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其一切,而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辩证地分析与改造,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强劲的文化支撑。提倡怀疑和批判精神。迷信权威、墨守成规的儒家传统,不利于个人创造能力培养,更不利于社会创新文化的形成。从科学史看,我们发现,怀疑和批判精神永远都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创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建立起鼓励学术批评的文化环境。扭转重官轻学的积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鄙薄生产技术,一些技术创造被他们看作是雕虫小技,认为只有走“仕途”才是正道。[5]而今,中国最缺的是具有实用知识和经济建设才干的科技企业知识分子。当整个社会都把科技人才视为“国家栋梁”时,又何愁没有获“诺贝尔奖”方面的科技人才。人文精神注入科技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精神,在科学与人文日益交融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使之渗透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

2.2超越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的缺失对功利主义科学观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非功利的一面。一方面,单纯强调了科学的功利性,过分地重视技术理性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科学家在研究的当初凭着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不计任何功利地从事研究活动,集中体现在科学的精神价值或人文价值上。科学所蕴含的巨大的物质利益,也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供了保障,即不把科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由”的事业。因此,树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价值观,超越单一的、狭隘的功利主义科学观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国科学界“冲击诺贝尔奖”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也是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在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典型表现。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所说:得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研究的沃土。我们应当记住,“‘科学’就其本原来说,只能是由求知的好奇心驱动,纯粹为求知而求知,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3]科学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科学的兴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在我们民族中培养起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心,而萌发出来的热爱真理、追求知识的求真态度和理性觉悟,让人们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态生活和功利氛围之上。

2.3融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补共进的,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目前,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首先,更新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通才。确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怀。其次,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改革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经典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并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组织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举办文化素质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文化名人来学校讲学;深化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增强社团活动的育人效应和文化品位。总之,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构筑了广阔的舞台。

3结语

篇9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德育环境 创建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新的课程理念加强了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并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文理念倡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出高尚的人格,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正切合现代教育的本质内涵,并逐步向教育各领域渗透,使人们在看待教育本质、认识教育归属方面有了新的视角。基于以上对人文理念的理解,我们感到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人文环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创建人文教育环境,创新德育策略,实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人文理念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农村学校的人文德育环境创建策略,并进一步思考人文德育环境整体优化与学生道德成长、品行养成、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布局,微观设计

我校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以践行理念、创新德育为目标,依托学校原有的环境和自然条件,整体构建人文德育环境框架,给各种人文元素以外在形象与内在文化的交替形式呈现,让学校所有的人文元素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形成富有立体感的人文德育环境,折射出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推进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也就是在整体规划和精心布局校园环境建设时,着力将“人文教育链”与“人文教育区”作为打造人文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媒介,生成五大教育主题及人文景观,构建相应的实施机制,将诸多教育元素全面渗透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强调办学思想与教育目标的高度统一,人文资源与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师生关系的亲和融洽,力求全方位体现“环境是育人的力量”的人文理念。

二、精心设计,相互兼容

校园人文环境不仅能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还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建设和打造人文德育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以“各有侧重、相互兼容”为原则,以“外造氛围、内强素质”为策略,精心打造五大人文教育区,将学校德育的各项教育主题活动涵盖其中,突出人文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凸显学校德育的特色与功能,让学生能够与人文环境相拥,在人文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立德、启智、怡情、激趣、展能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美观、人文的学校德育环境。我们在创建五大人文教育区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巧妙命名。

1.静思小道。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我们搭建一条长廊,供学生闲暇之余在此休息。同时,在小道两旁竖立一些写有警言名句、友情小贴示的告示牌,让学生在纷繁的学习之后,能到此或静思默想,或彼此畅谈。因此,我们取名为“静思小道”。

2.少年花圃。圃内种植各类花草及绿色植物,集体艺、科技、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花圃,以“少年”命名,意为少年就如同花草,鲜艳而美丽,短暂而珍贵。

3.温馨港湾。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因此,以“温馨港湾”命名。

3.书香之家。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资源拓宽视野,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汲取精神食粮的地方,因此,以“书香之家”命名。

4.梦想之墙。充分利用校园内走廊墙壁,张贴大量的学生书画作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因为是学生放飞梦想、展示理想的地方,故用“梦想”一词为其命名。

三、融入理念,透射意境

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将“践行5字教育,放飞梦想,励志成才”作为办学理念。所谓“5字”,是静、敬、和、博、竞,具体而言:静——静思,敬——敬畏,和——和谐,博——博学,竞——竞争,是集学校各项教育目标为一体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在创建并形成五大主题“人文教育区”的基础上,借助各人文区的风格和特征,巧妙地将“5字”办学理念融入其中,将各教育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起来,既涵盖教育思想,又整合教育内容,让人文德育环境透射出其独有的教育意境。

1.静思。借助“静思小道”,在学生中实施以“梦想是什么”为主题的“品行教育”。通过新生入学仪式等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在校良好行规的养成,培养礼仪好习惯。组织学生细细品读“警言名句”、“友情小贴士”,或与同伴坐一坐、静一静、想一想,懂得“吾省”,学会思索,懂得善良宽容,成就宽广胸怀。

2.敬畏。以“少年花圃”为平台,在学生中落实以“梦想是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通过“我与花儿共成长”、“入队仪式”等系列活动,结合科学等课程,让学生观察了解花草植物从发芽、开花、凋谢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稚嫩与美丽,懂得阳光少年就如同花圃里含苞欲放的鲜花,这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花样年华,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敬畏,对长辈敬重。

3.和谐。在“温馨港湾”里开展“梦想是幸福”主题教育。通过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环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并知道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养成文明习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

4.博学。以“书香之家”作为推进“知识教育”的载体,在学生中开展“梦想是求知”实践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学科“知识抢答”等比赛,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览室、图书室中得到激发,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竞争。以“梦想之墙”为媒介,在毕业班通过“梦想是未来”主题活动践行“志向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品格,积极进取,勇敢向上,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人。

总之,人文德育环境的打造并形成,为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但这仅仅是完成预设目标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续跟进,将人文理念辐射到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追求完整的人文教育,这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兴华,马章安.人文教育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10

(一)人文医学素质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复合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医学服务由单纯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发展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医学的发展为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医学生应当成为具有医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医学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中,渗透于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中。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良好的人文修养,适度的人性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良药。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除了具有高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基本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对病人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这表明,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一定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二)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模式新变革的核心。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看病防病的“多面手”,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医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以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几大主要原因

(一)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重智商培养,轻情商培养,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轻人文素质的形成,直接降低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高校首先要承担起了“补课”的责任。

(二)教师观念落后,不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转变,漠视社会、心理、伦理等多角度多方位探求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三)医学人文教育学科研究滞后,医学院校更是缺乏人文教育机构,而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轻视了人文教育。

(四)医学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中与人文教育相关的“两课”主要承担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薄弱,课时量仅占10%,而且教学方法简单、考核方式单一。

(五)医学院校学科背景单一,医学教育中越来越突出职业技术与职业的应用性发展,学科知识注重工具的实用性,轻视了历史的、情感的、思想知识的的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造就不仅仅需要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更要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这种氛围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通过无处不在的影响,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我们习惯将高校营造成“知识的殿堂”,使其缺乏人文情怀,这无助于校园人文氛围的塑造,这使得学生个体在人文素质养成的过程中,缺乏应有氛围熏陶。

三、人文医学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教育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生的职责已经不完全限于对疾病的诊治,还包括了对疾病的预防,卫生信息的管理,以及健康咨询等。医生的角色已由单纯医疗保健的提供者,转换为医疗保健的提供者、保健方案的决策者、健康知识的传播者、社区健康的倡导者、健康资源的管理者。这些改变对医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要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人文医学素质培养更是要在医学生个人内在品质养成的过程中,加以浓厚的人文医学氛围熏陶,提高医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注重以校园内外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践行医学生人文医学精神,使之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学校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开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水平,促进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营造浓厚的人文医学校园内涵环境。

学校要有意识地把校园文化导向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融合在一起,凸显校园文化功能,开辟多渠道的院校人文环境建设途径,造就浓厚人文气氛校园环境。

1.营造生动而丰富的人文素质育人环境。

校容校貌、景观雕塑、建筑风格等校园实体,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应具有审美性和教育性,这样的校园魅力到处流溢着人文的光泽。校园的规划、建筑设计等软、硬件环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外在气质展示着学校的人文底蕴,丰富学生的人文意识。

2.加强校风、校纪、校容所形成的独特校园文化情景、人际情景、物质情景等氛围的建设。

医疗活动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尤其需要人文精神。医学院校尤其要坚持不懈地强调“医乃仁术”的医学思想,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通过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校园文化功能,开辟多渠道的院校人文环境建设途径,造就浓厚人文气氛校园环境,通过校园报刊、广播、文艺晚会等宣传形式进行广泛宣扬,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组织由学生们自行策划与组织开展文艺晚会、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文化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不断浸染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开展“文化名人进校园”、“医学人文大讲堂”活动,培养学生以“厚德载物”“大医精诚”的精神,教育医学生以高尚的品质、超群的才智、广博的学识和强健的体魄,投身于艰苦卓绝,浩瀚无垠的医学事业,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3.倡导“全员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全员育人”是学校在发挥学生工作队伍核心与骨干作用的同时,更要做到全体教职员工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与格局,在对学生进行教书、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参与学生教育工作的局面,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与自我教育的功能,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全员育人”这一目标。

学校不仅要建立一支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还要加强学校所有教育管理者和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的人文知识培训,提高学校教师整体人文素质,让校园内人人学人文、人人懂人文、人人重人文,让全体教师成为实践人文的榜样。

(二)开展全新的人文医学素质课程教育。

1.开发内容丰富的人文医学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历史、文学、艺术、礼仪等人文科学课程。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人文医学课程外,鼓励教师开设涉及传统文化、文学、艺术欣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使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内容相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使人文医学真正形成科学体系。

2.探索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改革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方式,可采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借鉴各种传媒技术,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开辟人文医学教育的新途经和新方法。

3.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

学校对于教学计划内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可采取撰写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等灵活考试方式,加强考勤,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采取不同形式的课程考核,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应该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法,进一步深入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内涵。

(三)构建形式多样的人文医学校内外实践体系。

1.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人文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医学课外活动。

如贫困生帮扶、勤工助学、读书颂读经典活动,组建学生人文社团,向优秀实践分子学习等。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读仪式、护士授帽仪式、向遗体捐赠者致敬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固定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丰富医学教育的形式。

2.丰富全科医学生校外实践形式。

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区、街道、厂矿、乡村等参加实践,增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大众的意识;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寒暑假农村基层卫生院实践,让学生尽早了解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前熟悉乡村卫生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使学生与病人早期接触,尝试医患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和为农村服务奉献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能力、职业精神和素质。

(四)创新地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