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

篇1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浅入深,先基础再综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加深递进和拓展延伸,以整体、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环境科学概论和环境监测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本能力把握,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特色课激励学生提高应用素质能力,挖掘环境规划与将管理专业教育课内涵拓宽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优化课程群教学模式。本课程群既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有实践性强的实验内容,在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来,建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新课程体系,突出农业环境污染、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的教学系统性。

2.突出课程群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重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故突出了课程群的实践定位,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和优化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知识理解提出问题实际操作总结分析实习应用深化学习的路子。

3.以科研带教学,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这突出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课程组老师依据地域特色和科研基础,积极指导与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课程群框架

农业环保类专业中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是农业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治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以宏观层面的农业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强化“农业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评价与管理”等基本理论,结合农业、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管理学相关知识,系统地打造以保障农业环境安全为核心的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教学组织上,加强主干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联结、递进与层级关系,减少重复与交叉的内容。课程群建设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强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方面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包括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6门课程。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和环境检测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监测实习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基础技能培养必修课。课程整合优化后,将系统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基本技能为着力点,技术应用为主线,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利用环境监测实验分成模块化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的做法,突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建立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位确定教学内容结构的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本专业课程群建设条件

石河子大学于2003年开设“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并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弃物、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技术方法,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已经积累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体系。2010年环境监测课程被评为校级一类课程。在该课程的推动下,教研室逐步加强和改革环境监测相关课程的建设。2011学年教研室教师所授本科生课程《生态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监测实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研究法》被评为石河子大学优质课程。因此,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群建设可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农业环境教学。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不断更新。

四、本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篇2

多选题

题目11

农业的八个部门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

b.

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与政策

c.

农业科技、农业教育

d.

农业人口、农业社会

e.

农业商业、农业金融

题目12

农业生产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近代农业

b.

现代农业

c.

原始农业

d.

古代农业

e.

乌托邦农业

题目13

)是农业生产依赖的自然资源。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壤资源

d.

气候资源

e.

土地资源

题目14

农业环境具有(

)的特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指标多

b.

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觉察和恢复

c.

检测周期长

d.

难测量

e.

范围广、不稳定性

题目15

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

)投入。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b.

资金投入

c.

动植物投入

d.

自然界投入

e.

科技投入

题目11

植物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化学防治

b.

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c.

人工防治

d.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e.

射线防治

题目12

种苗生产技术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嫁接育苗技术、无土育苗技术

b.

播种育苗技术

c.

扦插育苗技术

d.

人工防治技术

e.

射线防治技术

题目13

营养繁殖的主要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压条、组织培养

b.

扦插、嫁接

c.

根蘖、埋条

d.

播种、育苗

e.

剪枝、分蘖

题目14

特种经济动物具有(

)的特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驯化程度较低

b.

产品具有特定经济用途

c.

季节性繁殖

d.

种类繁多

e.

营养价值高

题目15

种经济动物一般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肉用动物

b.

药用动物

c.

玩赏动物

d.

狩猎动物

e.

毛皮动物

题目11

食品的腌渍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盐渍

b.

水浸

c.

油渍

d.

风干

e.

糖渍

题目12

农业产业化是从经营方式上把农业生产的(

)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商品贸易、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经营。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前期

b.

产中

c.

产前

d.

末期

e.

产后

题目13

按农业生产者类型划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类型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农民合作社

b.

职业农民、务工农民

c.

承包农户、专业大户

d.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e.

家庭农场

题目14

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

)的组成部分。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城市管道系统

b.

城市生态系统

c.

城市水源体系

d.

城市流动人口

e.

城市经济体系

题目15

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流通功能

b.

旅游功能、创汇功能

c.

土地流转功能

d.

教育功能、辐射功能

篇3

2015-10-17[上午(09:00-11:30)]

2015-10-17[下午(14:30-17:00)]

2015-10-18[上午(09:00-11:30)]

2015-10-18[下午(14:30-17:00)]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20203 会计(专科) 00157管理会计(一)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0164劳动经济学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20228 物流管理(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12英语(一)

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45 酒店管理(专科) 03961宾馆前厅与客房操作   03963酒店管理实务   020313 销售管理(专科) 10492销售管理学

10496零售管理 10498网络销售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10494促销管理   030112 法律(基础科段)(专科) 00242民法学

00247国际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45刑法学

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05677法理学 030116 民商法(本科段) 05559海商法 05558侵权行为法     030301 行政管理(专科)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83学前教育学 050114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4普通逻辑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6古代汉语 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学教育类(专科) 90024普通逻辑

90037美学

90087英语翻译

9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9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90495体育保健学

90540外国文学史

90600高级英语

90735音乐教育学

90742美术技法理论

9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9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9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92054中级无机化学

92085细胞生物学

92102遥感概论

93709基本原理概论 9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90503体育教育学

90732简明配器法

9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90830现代语言学

90831英语语法

92053结构化学

92079生态学概论

92084组织胚胎学

9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92200现代设计方法

9320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

9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9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96518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90321中国文化概论

9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90502体育管理学

9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9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90745中国画论

90832英语词汇学

92009抽象代数

92055中级有机化学

92101区域科学原理

9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9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5543中学化学专题选讲

9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97976音乐欣赏(二) 90015英语(二)

90023高等数学(工本)

9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90501体育史

9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90541语言学概论

90603英语写作

90604英美文学选读

9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9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92018数学教育学

92051物理化学(二)

92105地理教育学

9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9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50207 英语(基础科段)(专科) 00595英语阅读(一)

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050405 室内设计(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88设计概论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50454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3954现代公文写作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80759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科) 03950网络管理与维护 03952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3944网络技术基础

03948网络设计与组网 03946网络设计与制作 08076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7C++程序设计   080828 建筑工程(专科) 05394建筑物理 09062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09064建筑材料及检测技术   082236 工程造价(专科)(路桥方向)   03828建筑构造(一) 03940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 0394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90622 农村经济与管理(专科) 01442乡镇行政管理 02557乡镇规划与管理

03971经济学基础 05220市场营销学(乡镇) 0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0701 护理学(专科) 00488健康教育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2903药理学(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1 药学(专科)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78银行会计学 00079保险学原理 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27农学概论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一) 00134农业统计学 00129农业政策学(一)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20157 财务会计与审计(独立本科段) 08119管理会计 06072企业财务审计

08130现代公司理财 00103证券投资学

08131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 06194内部审计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 020229 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05375物流案例与实践(二)

05379仓储管理(二) 05376库存管理(二) 0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05380供应链管理 05373物流企业管理

05378运输管理(二)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2公共经济学 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 05294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0529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6214西方财务管理 020279 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 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826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08263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20302 酒店管理(独立本科段) 04929旅游市场营销

04932酒店客房管理 06124旅游文化学 06126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8424酒店管理 04934现代酒店礼貌礼仪 020314 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 10500市场调研与销售预测

10505销售风险管理 10501销售渠道管理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516销售客户管理 10503组织间销售 030106 法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13 法律教育(独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399学前游戏论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8 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9教育学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40120 基础教育(独立本科段)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06420中文工具书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12政治学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1语言学概论 050134 英语翻译(独立本科段)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050201 英语(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3英语写作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206 英语教育(独立本科段) 00087英语翻译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309 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 00318公共政策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3292公共关系口才

03297企业文化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3293现代谈判学

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3294公共关系案例

06091薪酬管理 050410 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302 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80109 采矿工程(独立本科段) 08144计算机绘图(一) 11939采矿学(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08149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08139采掘机械

08147矿井通风与安全(二)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313 模具设计与制造(独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26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333软件工程 080705 电子工程(独立本科段) 08315控制工程基础 11165通信原理与系统 11162锁相与频率合成技术   080709 计算机网络(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20 软件工程(独立本科段)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0716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080745 计算机科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02326操作系统     080806 建筑工程(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6建筑设备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0807 道路与桥梁工程(独立本科段) 06078交通工程(二)

06081隧道工程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9城市道路 06080高速公路 081204 制药科学与工程(独立本科段) 03031药物分析 03029药剂学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081209 应用化学(独立本科段)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81724 铁路运输管理(独立本科段) 02375运筹学基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53铁路旅客运输

06268工程数学

07113国际货物运输 07106铁路运输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454高速铁路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204铁路财务管理 0822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独立本科段) 02115信息管理基础

02117信息组织 06385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06627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独立本科段)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90102 农学(独立本科段) 02676作物栽培生理

02679种子学 02678农业推广学 06172耕作学 05226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 090403 畜牧兽医(独立本科段)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02678农业推广学

0677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 0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1431动物卫生检疫学 100702 护理学(独立本科段)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100805 药学(独立本科段)   06831药理学(四) 01761药剂学(二)   030401 公安管理(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2公安信息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5犯罪学(一)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015英语(二)

篇4

关键词:3S技术;精准农业;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近8亿的农民,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国际上近年来把精准农业作为农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农业生产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它的特点是“精确”,它充分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其核心技术是“3S”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1 精准农业

1.1 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核心思想

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简称PA)是农业实现低耗、高效、优质的重要途径,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1], 实时获取地块中每个小区内的土壤信息、农作物信息,诊断作物的长势和产量在空间上形成的差异是PA的内涵思想,并对每一个小区做出分析,决策,随后进行灌溉、施肥以及喷药,从而使水、肥以及杀虫剂的利用率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增加产量,减少环境污染,进而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2 精准农业的技术核心

实现PA,它的核心是除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还有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传感器以及检测系统等。前3项组成了 “3S”技术,若要对农作物抽样调查,获取作物生长的各种影响因素数据,那就离不开3S技术,同时可以实时采集时间、空间变化信息,绘制电子地图,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还可对精准农业的效果、效益进行评估(图1)。

1.3 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综合应用

1.3.1 GIS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作为农田空间数据库采集、分析、处理和显示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GIS能作为农田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它即管理农业空间数据库,也能实现对土壤性状、自然条件、农作物长势状况及产量等数据远程查询,也能参与分析,最终显示与输出分析的结果; GIS能绘制农作物产量分布图。在新型联合收割机上安装GPS,每隔几分钟,GPS就记录下它的位置, 而产量计量系统能自动称出农作物的重量,此时计量仪器能测出农作物流入Υ娌值乃俣群筒獬鲆丫流出的总量,所以一旦结果显示,就记录在农田空间数据库中; GIS可以分析农业专题图。GIS有空间叠置功能,能将不同类型农业专题数据叠置在一起,形成新的数据集,从而能分析出土壤中各种限制因子与作物的相互影响。

1.3.2 GPS技术的应用

GPS在精准农业中非常重要,它可以精准定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喷药以及精准耕作,GPS根据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差别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状况,作物的差异和作物的需求状况,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科学配方,做到精准施肥;同时,GPS利用土地参数采样器,采集植物的生态环境等参数,通过GPS中心控制基站,然后让专家系统进行植物分析,可以做到精准调控节水灌溉系统;GPS也能监测病虫草害,它能连接高质量的视频摄像系统,可以收集原始数据,分析图像,实时监测田间作物,从而能得出受灾范围与位置,还可跟踪虫害的迁飞路线、种群数量和受灾程度,病虫害发展方向及流行趋势,随后可选择装有差分GPS的飞机引导飞行员在特定的路线与高度进行喷洒;精确种子与播种工程有机结合,能让播种机均匀播种,深浅一致,这样可以使田间作物获得充足的营养,收获机械不但可以颗粒归仓,而且还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准确分级,所以GPS能减少肥料和农药的消耗、精确灌溉、精准播种,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1.3.3 R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RS)是不接触物体,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新型技术。RS不仅全面、准确、实时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所以RS是获取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因此RS在作物产量预测,农情宏观预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2 结语

目前,关于3S技术的运用仍然是精准农业发展的核心,精准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用GIS将土壤和作物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分析,利用RS可以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多光谱、大范围的田间遥感数据,利用GPS技术,配合RS和GIS,能够对农作物产量分布,土壤成分进行监测,做到合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喷洒农药和精细耕作,从而实现了农业低耗、高效和优质,精准农业在3S技术支持下具有精准定位、技术性强,定量化的特点,其中,GPS与GIS的结合提供了精准位置;提供了定量的田间作业与管理的技术手段,RS与GIS的结合能提供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所需的多种数据源,因此可以优势互补 , 从而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铜.精准农业概论[M].气象出版社,2002.

[2]何勇.精细农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唐俊华.对地观测技术与精细农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5

大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知识生产、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需要进行一种专业目的的学科群建设,以学科群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对环境科学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为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专业建设提供一种新范式。

1专业学科群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一种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组织方式,主要指学术和人才培养的人为分类,起着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师生探索的方向和范围,也起着范型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范式。从知识角度讲,专业也是实现知识领域专门化的一种方式,是知识、学科及学科群的一种组织形式,既是具有一定共性和内在联系的学科群的集合体。

专业学科群包括基础学科、带头学科和外延学科三个层次。学科群建设就是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理论源头作用,发挥带头学科的牵引作用,使多形态的学科结构产生协同效应,紧密联系交融形成一个学科整体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学科群必须有带头学科。带头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内容必须是学科群中心任务所涉猎的内容的大部和关键所在,是众多学科之中的核心学科和首席学科,担负起领导和组织的功能,连通、协调着各个学科、各层次学科,起着牵引作用。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传统特色,环境科学是其带头学科,也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的主干课程。基础学科是学科群的理论源头,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为地学、化学。

2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分析

2.1环境科学专业渊源

环境科学就是研究人及其生存环境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环境科学学科都是在传统学科中衍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在环境科学的初级阶段,与环境科学的相关学科分别从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的环境类专业,如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形成了各类环境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环境科学学科都以二级学科的形式附属在传统学科内。例如,综合性和师范型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起源于地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农业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起步于土壤农化和农业环境保护,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体系主要侧重于海洋环境科学等。随着环境科学进入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实际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前述学科通过相互联系、联合、融入和融合,并逐渐综合、归并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1998年国家对学科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新设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其下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其中环境科学所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地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海洋学等多个二级学科,成为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一个新的二级学科。

2.2带头学科的演变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科学,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研究对象是人地系统,是指环境与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的复杂巨系统。按照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相互关系的课程设计,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是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科学,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环境科学发展以环境问题为导向。20世纪50年代初,环境科学是在人类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而在国外被提出,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不断加强而得到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具有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独立新兴学科。

环境科学是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科学,不过主要是移植其他众多自然科学学科如生物学、地学、化学、气象学、经济学、工程学、规划学等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及相关学科分化,并随着科学和技术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地球科学分化出的环境地学包括环境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地球化学以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大气学等。生物学分化出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医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水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等。由化学学科分化而来的环境化学包括环境分折化学和环境工程化学、环境有机分析化学、卫生工程化学、用水废水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和海洋化学等。环境物理学,包括辐射生物学和辐射医学以及环境声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等。工程类的环境工程学包括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及污水处理工程、供热工程、空气调节技术、除尘技术、冷冻技术、“三废”综合利用等。环境社会科学是从社会学科发展而来的,包括环境发展史、环境污染史、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学等。90年代前后,才开始注意到社会科学在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哲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法学等学科才逐渐形成。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与生物圈”的研究列为全球性课题,强调从宏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规律。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既要从广义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角度解决,更是从生物认)与环境角度来解决。这样,“环境科学”以其与时倶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视野,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应用视域,直到全面关注并深层关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文明前景。这样不仅形成了众多的环境科学分支,还与其他一些应用学科甚至社会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应用科学。人类环境学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动力学、环境控制论和环境系统学;从应用上分有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管理学;从层次等级分有个体环境、家庭环境、企业环境、社区环境;从系统类型分,有农村环境、城市环境、工矿环境、交通环境;从学科领域分,有经济环境学、文化环境学、社会环境学、行为环境学、环境伦理学、医学环境学、教育环境学和技术环境学等。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围绕生物界泡括人类)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产生出一些新的东西再返回给自然。环境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弄清人类和环境之间各种各样的演化规律,包括人和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活动,使我们能够控制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它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和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以及运用这个规律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科学的研究从宏观上讲,研究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由此揭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讲,环境科学要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变、积累、归宿等过程及其运动规律。还要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寻求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消除的途径和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学科内容进一步细化、深化,分支成环境科学学科群。环境科学学科群包括生态环境学科集、环境学学科集和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2.2.1生态环境学科集

生态环境科学学科集包括基础环境因子学科子集和生态环境学科子集。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基础环境因子学科子集细分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都包括一个系列学科,如土壤学系列学科包括基础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学、环境土壤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土壤改良治理工程与技术、水土保持、土壤社会学等课程;同时包括地质环境学、地貌环境学、大气环境学、水文环境学、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学、生物环境学、植物环境学、动物环境学、微生物环境学等环境因子系列学科。

生态环境学科子集细分为海洋、河流、沙漠、草原、森林、农田、湖泊、沼泽、平原、山区、高原、丘陵、盆地等类型,包括海洋学、流域学、草原学、森林学、农田学、湖泊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海洋环境学、流域环境学、沙漠环境学、草原环境学、森林环境学、园林环境学、农田环境学、湖泊环境学、河流环境学、城市环境学、聚落环境学等系列课程;同时包括生态系统工程学、海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学、沙漠环境工程、草原环境工程、森林环境工程、园林环境工程、农田环境工程、湖泊环境工程等系列学科。

2.2.2环境学学科集

环境学学科集包括基础环境学学科子集、社会环境学学科子集和环境工程学科子集。

基础环境学学科子集包括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污染气象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数学环境学、化学环境学、环境医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仪器分析等系列学科。

社会环境学学科子集包括环境哲学、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统计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自然环境保护学、清洁生产概论、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美学、景观环境学、环境政治学等系列学科。

环境工程学科子集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环境保护工程学、环境系统工程学、环境地球化学工程学、水污染防治工程学、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学、固体污染防治工程学、噪声控制工程学、环境材料等系列学科。

2.2.3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应用环境学科是飞速成长的环境科学学科群中另一个重要学科子集。环境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环境学,同理如农业环境学、资源环境学、城市环境学、产业环境学、家庭环境学、工程环境学、环境教育、放射性环境学、农村环境学、区域环境学、全球环境学和宇宙环境学等都是环境科学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出现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双向同步发展的景象,如与前述应用环境科学学科相对应的农业环境工程、资源环境工程、城市环境工程、产业环境工程、家庭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工程、放射性环境工程、农村环境工程、区域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工程和宇宙环境工程等学科纷纷出现,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飞速成长的应用环境学学科集。

2.3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的外延发展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及生物生存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集其知识体系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浪费、污染及控制、生态与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人和环境科学集向外延拓展:(1)人一方面外延发展成人、生物科学与技术进而发展成包含现代生物认肢术与工程的生物(人)科学集;另一方面人口资源外延发展成自然资源,发展成以人口资源为主体的自然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进而发展成为资源科学学科集;(2)环境科学由人类生存环境发展成为生物(人)环境系列课程,外延发展成社会环境、人类环境系列课程,进而发展成为包括自然环境学科、社会环境学科、人类环境学科的环境科学学科集。

2.4农业大学环境类特色学科

农业大学最大的特色学科是农业学科群属于生命科学群的重要组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业己经形成了许多传统学科,与环境科学专业有关的课程有: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概论、作物栽培学、园艺学概论、生物保护学、设施园艺环境调控工程、养殖环境工程、农业生态学、农业病理学、植物保护学、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农业仪器分析;农业气象学、农田水利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环境学、园林环境学、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工程、建筑环境学、环境景观设计等。

2.5地方环境特色学科

青岛农业大学位于美丽滨海城市一青岛市的腹地城阳区,濒临黄海,东接崂山、西邻胶州湾,湿地广布,水域(湿地)环境研究方便。学校具有强大的农业技术背景,依托这一背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将在农业环境保护、湿地(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域环境规划、农业环境工程等方面独具一格。

3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高等学校的“专业”指的就是一个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151。因此,专业就是培育学科群的组织保证,是围绕社会需要,尤其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形成一些由若个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群体和人才培养的范式。

环境科学着重研究区域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和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工作重点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提高环境容量,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保证区域环境健康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确保生物认)生存的环境质量,是人们生活、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也迫切要求用较为完善的理论去对许多应用性问题提供专门指导。“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61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发展生态建设工程,开展温室效应、酸雨及臭氧层机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影响的研究。是中国21世纪初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沿和核心领域。由于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性质复杂,其解决需要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专业也就需要同时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地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针对环境科学涵盖面的广泛性和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专业方向各有所侧重的人才多样化,需要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学科交叉、渗透,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基本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系统扎实地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能力,具备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利用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保障方法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成为基础扎实、适应性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区域环境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才,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高等学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下,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发展的要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学科群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的细化、交叉融合形成的系列课程的集合,以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系列课程为核心,以专业主干课程的外延课程系列为支撑,加上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群,形成金字塔型学科群。地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包括化学科学学科集、生物浓业)科学学科集、生态环境科学学科集、环境科学学科集和环境工程科学学科集。青岛农业大学将前述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分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层次,形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庞大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众多的选修课,学生们往往很迷茫。为了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很好地在环境科学领域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在宽口径的基础上,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成为能在产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污染监测及控制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中国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与社会需求,尤其是“三农”领域的广泛需求,考虑到农业院校的基础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特色,根据市场的需要考虑设立多个专业方向,来培养多层次、多样化、适应性强的各类人才。按照“基础+模块”模式设置了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将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分设三个方向,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至少选修8个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和一定任选课。湿地晦洋)环境科学方向:主要选修课程有水生生物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海洋学导论、自然资源学、水域生态学、水污染与控制、水污染治理、海洋环保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生态工程学等;

污染控制方向:环境工程原理、CD制图、产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土壤学、清洁生产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水处理新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

篇6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在农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少,主要是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农业的远期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农业中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经济模式。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科技化,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农间作业方式与现代科技的相结合,实现节地、节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珠江三角洲种桑养蚕―养猪―养鱼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传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其他地区也有相关成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山东的玉米收获与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浙江的“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以及上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都是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1]。这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涌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节省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的相关应用,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在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过多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的营养价值下降,农业机器使用产生的废气污染以及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危害等。这些不好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而且我国的农业人口比较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的严重。这种有限的资源以及农业人口较多的不和谐关系,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时刻面临着考验。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套路,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个原则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四个原则。在这四个原则中,首先要做好减量化,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再利用原则,就是要求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多的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再循环原则,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废弃物重新返回工厂进行相关的提炼,并将提炼物应用到新的产品中。再思考原则,就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思考,找出更多的有利于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2]。

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其次,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工业化,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此,在以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坚持以下方向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1.传统农业朝着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科技化的应用较少,因此在以后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农业工业园建设的问题上,主要做好农副产品与加工企业的聚集,使相关的农副产品在指定的加工企业进行封闭式的生产,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3]。

其次,在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的建设上,做好场地的选择以及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从而保障农副产品的食用安全。

2.传统农业的理念实现向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的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加强农业经济发展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新路子

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主要是粗放型的农业,在以后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实现粗放型的农业向精准型的农业发展。这就要求要不断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加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采用滴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建设上,,不断的进行集约种植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规模效益。

五、结论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增加农业经济产量以及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补发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变传统农业理念,特别是要通过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合理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在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面对新问题、新现象,要及时的总结经验和采用新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正晓,艾平.农业循环经济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J].2009,(05)

篇7

关键词:农业民俗;民俗旅游;开发

AStudyon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FolkCustomTourisminChina

Abstract: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iscreamoflaborers’wisdom,whichwascreatedaccompanyingChina''''sancientagriculturallife,andthetouristdevelopmenton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isbecomingahotspotrecentyears.Thisarticleanalyzesthequestionintheagriculturefolkcustomcapitaltravelingdevelopmentanddiscussesthementalityofagriculturalfolkcustomtravelingdevelopment,throughunifiesthepresentsituationofourcountry''''sagriculturefolkcustomtravelingdevelopment.Theaimofthisarticleistoenable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topasso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tocarryforward.Besides,morepersonsareexpectedtofamiliarizethemselveswith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realizingthat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willbeadevelopingspotwhichcouldpromotethedevelopmentoftouristindustry,aswellas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

Keywords:AgriculturalFolkCustom;Tour;Development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民俗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我们必须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探讨出开发思路,将其合理开发利用,使其能够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让农业民俗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

一、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农业民俗的概念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特点,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它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农业娱乐风俗。[1]70-79

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这部分习俗主要以农谚的形式存活在当今生活中,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靠天吃饭的人们重视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许多谚语里还能窥见旧时这一习俗的概况;具体农谚。

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人们还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与超自然力相关,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观察他们一向中的超自然神灵。

农业禁忌、祭祀习俗。这一方面是农业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例如在有些地区,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风除灾,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等等。

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农业生产过程习俗。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如古时候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讥刺那些不尊重农业生产规律的人。

农业娱乐风习,这一习俗是来源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

(二)农业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农业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民俗事象和农业民俗活动为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特质是:第一,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农业民俗。第二,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农业民俗产品。第三,农业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农业民俗开发而成。第四,农业民俗旅游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更应该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第五,农业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

(三)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

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满足海外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各地首先开发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农业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的华西村开展的江南水乡特色农业民俗旅游;兴建了富有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和中国民俗文化村;兴建体现当地民俗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如山西省的丁村民俗博物馆;开展丰富的农业民俗文化活动,如田间祭祀活动等。但这时候的民俗旅游开发大都还处于自发状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缺乏对该旅游项目的探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掘民俗特色,推出民俗项目,大做民俗文章。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了“95民俗风情游”,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推出,正式打出了民俗旅游的旗号。[2]

据一项对美、日、法、德、英5国游客访华的动机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占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由此可见,农业民俗旅游市场潜力较大。目前,我国农业民俗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3]

一是“就地取材、直接开发”型。通常这种开发类型选择在农业历史民俗遗存丰富、地方特色明显的地区。同时还有必要的外在开发条件:接近旅游客源市场,在一地的民俗系统中,生活、生产、文化、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民俗不可能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直接开发时选择最有地方代表性的农业民俗,以之串联其他相关的民俗。如徽州的建筑是一个生活民俗的要素,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它现在依然具有居住功能,所以当地在开发它时就将当地的历史传说以及各种农业民俗附带着开发出来,有机地融入徽州建筑旅游的介绍或讲解中,从而使得这项旅游产品蕴涵的文化更加厚实。

二是“异地再现、综合开发”型。民俗的地域性并不是对民俗资源异地开发的绝对限制。一地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将其它地区的民俗资源移到本地。旅游者求新探异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外在行为的一个潜在基础。这种潜在的心理需求变为旅游的实际需求是有条件的。第一,旅游者没有时间和经济能力到民俗的原产地直接欣赏和体验地道的民俗;第二,被“搬家”的旅游必须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第一个条件使得被搬家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移人地的游客市场;第二个条件保证了被搬家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以吸引达到规模效益的游客数量。在旅游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将各地的典型的民俗资源集中到一起综合开发的形式是比较成功的方式。

二、农业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地农业民俗旅游开始兴起,农业民俗旅游成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源季节性分配不均

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农业旅游存在着随季节忙闲不均的现象,忙时人山人海,闲时无人问津,淡旺季反差明显。在旺季,游客太过集中,给旅游地带来设施容量、环境容量上的压力;在淡季,游客稀少,又造成了大量资源和设施的闲置、浪费,使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例如,多数观光果园在夏秋季挂果期间,游人过度集中,管理又跟不上,造成乱采乱丢现象严重,对环境压力较大,而在冬季则门庭冷落,效益低下。[4]

(二)生态环境遭破坏

由于缺少政府和行业的监督及引导,出现了群无序竞争和盲目开发的倾向,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民俗旅游生存遭遇极大的破坏,重经济性,轻民俗性和文化性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大多数旅游农业景点由于先前只考虑到农业生产上的要求,对其旅游功能认识不足,布局不太合理,高科技、高品质的农产品并不多,开发和销售也大多没有形成体系,回头客少。一些景点“城市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个别景点在旅游高峰期因游客过多,经营户到城里买菜,扭曲了农业民俗旅游的本质。

(三)设施不配套,服务不到位

开发一般在农业民俗文化相对丰富,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原生自然式的村落进行,投资很少,必须设施不配套,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交通和相关旅行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不达标,既不方便游客,又使相关的娱乐、餐饮、购物等营业收人降低,使农业旅游的品位下降,相关产品的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经营难度加大,收人水平低。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由于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较低,远远落后于农业民俗发展的需要.[5]

(四)产品开发缺乏个性

大多数旅游农业景点过分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冷清无人,形成了强烈的淡旺季差别,不利于提高农民参与发展旅游农业的积极性。有的旅游(区)点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技术、市场研发不够。分散的农业旅游区尚未进行有机整合,各自为政,开发的旅游农业产品相似程度较大。[6]

目前,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内涵肤浅,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多以钓鱼、吃饭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并没有把丰富多彩的农业民俗文化通过正确生动、灵活的方式传递给游客。

(五)产品品牌观念淡薄

民俗旅游资源的品牌观念淡薄一方面反映在农村生活和生产用品艺术品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民俗节庆活动上,民俗旅游商品的营销渠道也是极不规范,鱼目混杂,影响了本土民俗产品的光彩。

许多旅游区由于市场意识不强,没有对旅游项目加以精心包装和促销,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限。如由于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城市居民对乡村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展较为薄弱。以南京为例,南京市苗木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但城市园林绿化需求量中只有20%来自郊县,有相当一部分的苗木未进入南京市场。目前南京市不乏有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农业旅游景(点)区,但总体来看,缺少类似“上海孙桥”、“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那样的品牌,对周边城市居民吸引力不大。2003年南京市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中,来自上海、苏锡常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只占接待游客量中的10%。

三、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路

农业民俗开发已是大势所趋,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出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路,对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并使其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行科学规划

农业民俗旅游规划要遵循科学性、区域优势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性原则办理。根据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时节,开展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或增加农业经营项目以保证淡季不淡。设计多样的农业民俗旅游形式,综合开发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以及农业娱乐风习。

(二)创造和谐生态环境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旅游资源,农业民俗既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注意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是可行的旅游目标、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商业收入,二者得兼而并不互相排斥。

[7]67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两者才可得兼。

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实现农业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8]不仅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的旅游过程中防止资源破坏和防治环境污染,更要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转变思想观念,切忌急功近利,严禁对农业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和盲目跟风开发,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培育同时进行、统筹兼顾,做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

农业民俗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主要是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吸引市民。让市民在旅游中体验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交织的生态环境的静心健体效能,感受纯朴的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知识性、趣味性。是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娱乐性、消遣性农事活动,为旅游提品和服务。因此,农业旅游可能改变原有的生产程序,改变原来的生产结构,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使农业生产活动不会因旅游受影响。

创造农业民俗旅游和谐生态环境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田垄、农舍、篱笆、葡萄架,窗含新绿,户对荷塘等,努力增大“大自然”在游客心中的份额,多在“绿色户外”上做文章,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真正成为游客“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

2.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乡村旅馆待客之道要体现淳朴亲情,尽量弱化商业气息,收费可按档次不同明码标价,或写在芭蕉扇上,或印于方巾上,或标明在土布餐巾上。乡村旅馆可吸取现代旅馆的管理方式及内部设施,但外形宜竹篱茅舍,要有庭园文化,要有田畦园圃,尽量使居所被绿色环抱,“苔藓侵阶绿,草色入帘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使旅游者充分体现融入自然之乐。

3.基础设施自然化乡村饭店的菜谱应有别于都市餐饮文化,以绿色天然为主。院里瓜果桌上菜,现采现烹,绿色环保,口味纯正。“夜雨剪春韭”,客人也可亲为。生活垃圾、污水、猪舍牛棚等有碍观瞻的辅助设施要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为了不失农耕场景整体美,乡村停车场要对车位进行隐性处理:可设计成“麦秸垛”,使停车场呈现“麦场文化”;可设计成拱顶绿坡;也可隐蔽于瓜棚藤架之下。

(三)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工作人员素质

在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资金自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但目前对农业民俗的投入仍然很少,因此,应积极加大对农业民俗的宣传力度,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民俗和旅游业的联系,携手开发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民俗决不是搞个温室、棚架或是简单建造围墙挂个牌子就可以发展,一定要注意旅游大环境的营造,给游客提供洁净的住宿条件、卫生的饮食场所、优美的环境等,才能留住游客,创造良好口碑,提高游客的重游率,甚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重视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旅游环境人才培养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旅游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促进资源、产品与市场的结合,提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积极调动农业旅游区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旅游农业建设的主体,同时他们的衣食住行、精神风貌、文化习俗、生产方式又是农业旅游开发的客体。[10]充分依靠农民,是为农业旅游营造一个整洁卫生、安全有序的外部环境和淳朴热情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措施。

(四)增强产品项目特色化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就是要再现古朴原始的生活面貌,充分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突出“民俗”,突出“农”。农业民俗旅游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特色:(1)“土”:即充分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如采茶、制茶的整个过程)、传统的农业设备与设施(如石磨、水车、牛车)、传统的农业手工艺制作(如编制、印染、陶瓷、剪纸)和民俗风情(如对山歌、坐花轿)等,来展示观光农业的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好奇、怀旧心理;(2)“新”、“优”、“奇”、“高科技”:即通过展示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优良品种、奇花异草,珍稀动物和高科技农业技术手段等,来满足游客开阔眼界、学习参观之需求;(3)“自然”:即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小气候,让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满足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理;(4)知识性:即融入更多的农业知识和农村文化,让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得到农业启蒙教育和现代农业知识普及;(5)参与性与趣味性:即设计一定的播种、采摘、捕捞等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斗羊、斗鸡、比赛、跳舞、表演等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体验和乐趣。[11]

农业民俗产品尤要注重参与性,让游客亲身体验。美国卡耐基美隆大学含兹公共政策管理学院的教授RichardFlorida在其《创意新贵》一书中提出,创意与体验的关系极为密切。他认为:“当经济对创意的需求增加时,创意式或体验式的生活形态就是对这种困境的直接回应。”[12]42体验的前提是参与,如果没有参与,仅仅是走马观花似的旁观,而不亲自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中思索与体会,仍得不到真正的体验。而且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愈容易成功、越令人难忘。因此,旅游服务供给者应该设计和提供尽可能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活动与项目;另一方面,要提倡深度的体验旅游,旅游者既要身游又要心游,游前要了解旅游地的历史与环境,游中要善于交流,游后要“反刍”和“复习”,要动腿走、动嘴问、动脑想、动手记,把观察上升为心得,从经历中提炼体验,不断提高旅游素质。

(五)加强产品品牌观念

注重品牌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实现产品成功开发与销售的重要内容。农业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应立足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城市和开放性市场,强化区位特色,选择推广主题,建立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农业精品,极力塑造农业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个性,建立品牌标志和口号。让游客体验民俗并不是将民间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展现并让游客去体验,而是要注重体验式民俗旅游产品设计的民俗文化品味、民俗生活品味,体现现代旅游者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13]

品牌的树立,可以通过主题化的农业民俗项目实现。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体验主题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体验主题化是指旅游业为消费者制作的“体验物”或“体验”系列以一条明确的主线串起来,并与旅游业的品牌定位融为一体,以带给消费者整体感和统一性,产生感应与联想效应。[14]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旅游产业体现体验经济的第一步,主题是营造环境、营造气氛、聚焦顾客注意力,使顾客在某一方面得到强烈印象、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主题的确定应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避免与周边邻近地区同类旅游目的地的雷同。[15]

结语

农业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合理的开发利用,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是非常必要的。本课题浅析了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开发的思路,愿能抛砖引玉,使农业民俗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声怡,许慧宏,吴力琼.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问题研究[J].古今农业,2006(1).

[3]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2).

[4]曹艳英,魏建国,魏兴华.烟台市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业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

[5]是丽娜,陶卓民,毛金正.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特点及开发[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

[6]曾华,徐琪.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5).

[7]William•F•Theobald.GlobalTourism[M].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8.

[8]王振金.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旅游经济发展的灵魂[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5).

[9]朱孔山.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10]史嵘.论江苏观光农业开发[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11).

[11]鲁怀坤.论观光农业及其发展[J].学习论坛,2002(7).

[12]Florida•R.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M].NewYork:BasicBooks,2002.

[13]易正兰.民俗旅游产品体验式开发初探[J].新疆财经,2005(1).

篇8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1999年国家教委对地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进行新的调整,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城专业)是属于地理科学中应用层次的专业。目前,全国有76个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大多数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或城市规划等学科基础开办的。

1 资城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资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制四年,属于本科阶段的教育。从目前市场需求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用人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需要的至少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级专业人才,而政府机关容量更是有限,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逐年提高,现在也开始向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倾斜。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最大的问题是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学生个人努力不够,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所致。所以资城专业对口就业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专业定位过高,脱离市场需求必然影响该专业的发展。

1.2专业方向不明确

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资城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其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主要学科与主要课程的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横跨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四门学科的内容,而这些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少一个核心,缺乏一个主导方向,它们之间是一种简单组合,缺乏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课程设置范围广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课。很多学校在开办此专业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的方法是结合本校相关学科的实力,开设若干“专业方向”,南京大学就为该专业开设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方向”和“旅游规划管理方向”。这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问题。但是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方向在国家专业目录中都有特定的专业,学生毕业时必然会与其他相近专业的学生发生就业竞争。例如资城专业“旅游规划管理方向”学生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竞争中资城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本身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无论是在专业基础还是在实践能力上明显不占优势。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以资城专业发展的出路必须立足本身专业优势,明确发展方向。

1.3专业与社会接触太少

资城专业与社会接触太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宣传力度不够。资城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到目前将近十年了,已有好几届学生毕业,但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尚不认识该专业,也没有相应的用人需求,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困难。同时,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在招生过程中,熟悉该专业的学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招生的生源和质量。(2)教学过程中与社会接触太少。学校和社会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无法反馈到学校,以至于学校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往往仅从学科体系角度,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接触社会、接触就业市场的机会太少,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大四快毕业了,还弄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该学什么,能干什么。

2 资城专业发展的新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决该专业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拟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制定配套措施。

2.1资城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

在市场条件下,资城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社会需求规定了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又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计。

资城专业是本科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定位应该以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为主,这些单位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资城专业的定位应该从管理层次上升到规划层次,由培养城乡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城乡规划型人才方向转变,其次考虑到该专业的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背景优势,资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拟侧重培养掌握3S先进分析技术工具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理念、具有扎实的区域和城乡开发与规划的理论基础,能在城乡基层行政和企事业各单位从事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经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2.2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培养目标调整了,课程体系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主要拟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该课程体系只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不包括公共课),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2.2.1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的课程拟按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来设置。

(1)学科基础课拟以地理学的基础课(如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导论、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主,辅以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拟按三条主线设置:① 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如自然资源学概论、土地评价与土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旅游开发与利用、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课程。 ② 经济发展,如区域经济学、城市开发导论、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③分析技术和绘图技术,分析技术侧重于理科的数理分析和地理学的3S技术,主要课程拟设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GIS软件应用等;绘图技术拟侧重于计算机辅助制图,主要课程拟设AutoCAD应用、规划效果图制作等。

(3)专业课的设置。专业课拟以规划作为核心内容,考虑到背景学科的优势和市场需求,资城专业的规划拟侧重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这三个方面,主要核心课程拟设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概念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等。

2.2.2实践教学部分

对于培养规划型人才的专业目标,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安排的实习课程拟设区域规划综合实习、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实习、村镇规划综合实习、城市详细规划综合实习等。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课程的系统学习,资城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运用3S技术手段分析和研究能力,资源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区域和城乡规划能力,理科学生应有的通用能力。

2.3专业发展主要配套措施的制定

为了较好地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2.3.1增加专业类课程课时比重

专业类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类课程的深度,直接影响该专业的教育质量。过去资城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课深度不够,面广而不专,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非常看重,专业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机会。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整套的专业课程来保证。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需加重份量。保证专业类课程课时有三种方法:(1)调整该专业整个课程结构,精简公共课课时。(2)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重要的有难度的专业类课程采用课内教学方式,难度不大适合自学的课程安排给学生课外自学,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同样能保证教学质量和预期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方式不仅能解决专业课时紧张的困难,还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和科研能力。(3)调整学制。目前该专业学制为四年,在实际教学中,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英语、政治、数学等公共课占了很大的比重,第四学年上学期学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下学期主要是生产实习和做毕业论文。所以虽然理论上有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但实际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两年都不到。借鉴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学制,可以将资城专业学制由四年调整为五年。

2.3.2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管理型人才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高,当我们把专业定位为规划型人才培养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必须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依靠实践教育。加强实践教育的主要途径拟通过为主干课程配置相应的综合实习课或者拟在课程内部设置相应的实习课。通过各类模拟规划实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效果,促使他们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3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联系,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加强与科研机构和规划设计单位展开合作,建设实习基地,送学生去实习,送老师去培训。面向基层行政单位开办城乡规划培训班,利用高校良好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和他们展开项目合作,指导和服务地方建设;向他们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为改革教学方案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可靠依据。

3 资城专业发展前景展望

3.1新农村建设给资城专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农村一直都是传统规划的盲点。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的背景是以自然环境为主,所以乡村规划除了传统规划涉及的内容外,还涉及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科学等问题,而这些都是资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3.2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绿色的城乡规划师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全球进入了新一轮能源危机的周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个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尤为重大。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现在和将来迫切需要的是把环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绿色规划师。而建立在地理学、环境学基础上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其根本规划理念的资环专业正顺应了这种需求。

3.3与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相得益彰,完善规划领域人才结构

城市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脱胎于建筑学,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全部是以建筑学为学科基础。国内规划领域的人才亦以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居多。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形体规划、详细规划领域,它的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手绘制图功底,景观设计等方面有它明显的优势;但在总体规划领域以及更宏观规划领域,掌握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知识的资城专业不论是学科基础还是技术手段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城市设计和城市详细规划,资城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国家的规划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区域规划到城市规划再到村镇规划,门类齐全,特别是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刚刚起步,这些工作需要各学科人才参与,资城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携手合作定能为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之,资城专业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调整,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在规划领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摆脱目前进退维谷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甘肃地区;人口素质;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37-03

西部开发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长期性举措,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是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大省之一,其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更不能有所滞后,为此,甘肃省各有关部门正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进行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是甘肃现代化建设不应缺少的步调。但在为甘肃省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人口素质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基础,如果能为甘肃培养出代代新人,将会从根本上为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也只有人口素质得到提高,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有所发展。

一、甘肃地区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人口现状

根据2009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参考省公安厅、省人口委人口年报数据,省、市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市、县2009年主要人口数据进行了科学评估与推算。通报如下:

全省2009年末常住人口为 2 635.46万人,其中:男性为1 351.46万人,占51.28%;女性为1 284.00万人,占48.72%;0―14岁的人口为548.44万人,占20.81%;15―64岁的人口为1 885.93万人,占71.5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1.09万人,占7.63%。全年出生35.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32‰;死亡17.6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6.61‰。城镇人口860.48万人,城镇化率为32,65‰。

1.文化素质调查

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调查抽样比为0.900‰),甘肃省6岁及以上人口为22 562人,其中未上过学的人数为3 866人,小学毕业的为7 765人,初中毕业的为7 277人,高中毕业的为2 790人,大专毕业的为864人。

同样,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中(调查抽样比为0.900‰),甘肃省1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23人,男性为9 503人,女性为9 519人;其中文盲人口为3 677人,男性1 145人,女性为2 532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9.33%,其中男性比例为12.04%,女性比例为26.60%。

2.身体素质调查

对该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13 584人口中,两周内有1 576人次患病;城乡合计两周患病率为116.0‰,其中男性为103.0‰,女性为129.3‰。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农村,城乡分别为119.9‰和113.0‰。其中城市男性为106.3‰,女性为133.2‰;农村男性为100.6‰,女性为126.2‰。

调查显示:调查人口中患慢性病的人数为1 597,其中城市854,农村743;患病人次数1 965,其中城市1 106,农村859。按患病人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为117.6‰,其中城市慢性病患病率为145.7‰,农村慢性病患病率为96.2‰。按患病人数计算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06.6‰,其中城市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37.1‰,农村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84.4‰。按患病人数计算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28.7‰,其中城市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54.1‰,农村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108.6‰。

(二)人口素质特征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甘肃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及自增率(见上表)的对比分析,甘肃地区人口规模在扩大,但是增长速度趋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东部沿海地区的吸引力更强,加快了中西部人才流动的频率,所以导致甘肃地区出现了人口增长速度趋缓的局面。

1.人口规模扩大,增长速度趋缓

2.文化素质提高,文盲人口减少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中、东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西部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储备。在1997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抽样比为1.016%),统计甘肃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为18 375人,文盲人数为4 919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是26.77%。在对6岁及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抽样比为1.016%),6岁及以上人口为22 835人,未上过学的为5 258人,小学毕业的为8 905人,初中毕业的为5 962人,高中毕业的为2 233人,大专毕业的为377人。随着政策的实施、社会环境的宽松,甘肃省在1997年到2007年这十年中,人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文盲人数大量减少,但是,受到地区限制,文盲仍然大量存在,制约着甘肃及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3.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

城镇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甘肃地区农村人口多,是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结果。由于甘肃地区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低,众多的人口只能从事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2007年年末各地区人口数普查中,甘肃地区总人口数为2 6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31.59%,已经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94%);乡村人口为1 790万,占总人口的6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06%。甘肃省各地、市、区应依据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现状等基础资源,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制定科学合理的市镇发展规划。在不影响工业技术进步和城镇负荷的前提下,加大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这不仅是发挥城镇中心、辐射、调控功能,加快开发步伐的需要,而且也是城镇更多吸纳农村人口,保护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的需要。

二、人口素质问题对甘肃现代化制约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观念陈旧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地区人口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淀深厚,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甘肃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地域交通等因素为甘肃的贫穷落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只强调客观条件。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意识不强,行动缺乏进取,经济必然落后。因此,思想认识上的落后比经济落后更可怕。二是自我封闭,观念落后。缺乏研究和创新,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仅凭着早已过时的老经验,以不变应万变,缺乏敢试、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和革除传统弊端的勇气。干事业需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特别是贫困山区民族地区部分群众“外边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补助”的观念还很严重。三是按部就班,效率低下。当今世界已步入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在奋力追赶补工业化的课,而甘肃地区仍有不少人眼界不宽,还抱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依依不舍,对工业化、城市化认识不深,研究不透,政策和措施跟不上。

(二)人口素质低

建国以来,尽管国家大力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社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主、客观因素,甘肃地区还相对落后,人口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一是贫困率高。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甘肃的贫困人口一直较多。1995年国定的592个贫困县中,甘肃有41个,占全国的近7%。省内贫困人口全部集中在农村,贫困程度较深。据1993年统计,甘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少于500的有863万人,少于300元的有3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4%。近年来,这一比例减幅不大。“八五”期间甘肃GDP占全国的0.38%,而人口增加量占同期全国人口增加量的2.7%;“九五”期间同比例反差更大。这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削弱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是甘肃近年来人均CDP值增长缓慢,在全国位次持续后移的影响因素之一。贫困问题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二是人口死亡率高。甘肃地区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大都居住生活在地势较高地区,交通不便,医疗保健事业不发达,地方病发病率较高,通婚圈较小等造成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率较高。在2007年国家人口统计数据中,甘肃地区人口死亡率为6.65‰,比北京的4.92‰高1.73个千分点。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开展优生优育教育,扩大通婚圈和禁止近亲结婚。同时,创造条件,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西部人口的健康素质。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总的来说,甘肃经济发展一直还徘徊在高速、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之中,产业结构现状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构性矛盾在省内某些区域、某些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已极为迫切。

按照三次产业划分,2007年,甘肃第一产业即从事农业人口为748.2万人,占在业人口总数的54.4%;第二产业即工业、建筑业人口为198.3万人,占14.4%;第三产业即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在业人口为427.9万人,占31.1%。人口的产业结构分布顺序为一、三、二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一是从事种植业人口比重高。甘肃地区农业人口高度密集在种植业不仅浪费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且也制约了农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从事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低。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低,折射出工业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推进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今后甘肃地区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改善经济落后面貌。甘肃地区从事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数仅有34.7万人,占在业人口的0.18%。科研部门人员少,不能承担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任,又如何完成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使命。因此,今后要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只有科技的不断振兴,才能为甘肃大开发提供不谒的动力。

三、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一)甘肃的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现代化不需要伴随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相反还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而且要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从物质再生产角度看,如果甘肃人口生育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则可因出生率的下降和出生人数的减少,每年节约相当一笔未成年人口抚养费而增加积累,支援经济建设和科教事业的发展。甘肃居民的人均经济实力和家庭财产也可逐渐地增多,从而缩小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二)甘肃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从主观上分析,甘肃的现代化建设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但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把培养、改制、吸引人才等工作放在首位。

1.培养高素质人才

“甘肃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已成为共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制高点,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西部地区在国内外竞争的地位。甘肃地区各省市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高素质人才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的作用,选拔、培养和使用一大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在重要领域,关键岗位施展才能。

2.改革用人机制

甘肃地区不仅人才总量少,而且结构分布不合理。人才分布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行政机关多,生产一线少;国有单位多,非国有单位少;社会领域多,经济领域少;城镇集聚多,农村分布少。用人机制不活还表现为“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核心,有了好的用人机制,就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努力营造人才“多向选择、自主择业”,企业“按需选人、竞争择优”的供需双赢环境。

3.吸引高素质人才

西部地区总体上讲,区位优势差,创业环境劣,生活条件苦,吸引人才能力弱。然而,甘肃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各类人才相匹配。面对人才总量不足的现状,要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来人才。一要抢先。充分认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在吸引外来人才时,要突出一个“抢”字,要舍得投入,谁抢先吸引到大量高、精、尖人才,谁就能创造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二要留住。吸引外来人才要建设硬环境,更要建设软环境。要通过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让到西部的外来人才都感受到,大开发的事业需要他们,丰厚的待遇吸引他们,纯朴的西部人喜爱他们,宽松的政策利于他们。三要服务。要构建吸引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对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家属安置、住房配备、子女入学、户口迁移等各方面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4)培养未来人力资源,加强甘肃教育事业

开发甘肃,科技为本;振兴科技,教育为本。只有普及教育,才能为甘肃的科技振兴,为甘肃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定的基础。西部的教育事业还相对落后,除国家投入外,省市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宁可少盖几座写字楼,也要多盖几所学校”,“宁可少摆几桌席,也要多帮几个贫困孩子上学”。要提倡适用市场机制办学,鼓励个人、合资办教育。也要鼓励和欢迎国外和中东部地区投资西部办学。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杜绝新文盲产生的基础上,要站在面向西部现代化的高度,创造条件,及早推行普及12年义务教育。同时,也要加快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特别是少数民族和女性人口的招生人数,提高其文化素质,增强西部人力资源积聚的能量。

现代化建设与人口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各种人口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各自和综合影响,充分认识和运用各种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关注人口素质问题,也就是关注所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关注我们未来的生存与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它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甘肃人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甘肃的现代化发展尽快的与中、东部接轨,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 吴鹏森,王先俊,张奇才.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 武康平,费淳璐.西部经济增长的方式与途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朱尼,袁红.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5).

[4] 赵曦.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 刘勐.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03,(9).

[8] 张菊霞,李志强.西部地区人口现状与法律调整[J].甘肃科技纵横,2007,(2).

[9] 金文俊.突破人力资源瓶颈――提高甘肃人口素质的思考[J].西北人口,2005,(4).

篇10

【摘要】 血竭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它是龙血树属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血竭的本草考证、基原植物考证、繁育技术、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血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抚育管理积累技术信息,为制定血竭的可持续利用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竭 ;龙血树 ;资源;现状

Abstract:Resina Dracon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t is a red resin, called Dragon's blood, which has the curative effect on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while being taken orally, and on muscle regeneration, hemostasis, stypsis tumefaction while being used externaly. It is excreted from the Dracaena plant's xylem after the xylem was injured by the outside force or intruded by the epiphyte, so it gain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oly medicine on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herbal textual ,plant origin, cultural techniques and forming mechanism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Some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at present are put forward. It aims at providing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protection and wildlife tending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at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of the study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finally.

Key words:Resina Draconis; Dracaena; Plant resources; Research situation

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又名麒麟竭、竭留、海蜡等,是中医常用的活血散淤和止血药,其性平,味甘、温、咸,具有良好的活血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等症,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4)[1]。血竭在我国的记载及应用至少已有1 500多年历史,现广泛应用于膏、丸、丹、散、片及雾剂等中成药产品中。

关于血竭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都比较少,在国外主要有美国、日本、德国及泰国的一些学者对血竭化学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2~8]。而我国现代国产血竭的生产和应用,是1972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等[9],在云南孟连县首次发现能够提制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S.C.Chen后才真正起步的,近年来,一批学者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24~27],使血竭的临床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随着市场对血竭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破坏,龙血树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临灭绝,2001年被国家列入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现将血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综述如下,以期能引起重视,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实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本草考证

1.1 本草考证在国外,血竭一药的记载始于希腊狄奥斯可赖底(Dioscoriades)所著的《药物》(公元78~77年),在我国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宋人沈怀远撰的《南越志》(公元5世纪60年代),该书称此药物为“骐麟竭”(原书失传,公元779年唐人李珣的《海药本草》及公元157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有引述)。稍后,唐人苏敬所著《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中也有记述,因而血竭一药在我国的记载及应用至少已有1500多年历史。诸家本草对此药物的叫法颇多,根据诸本草的编制年代,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南北朝至唐朝都称为“骐麟竭”。“血竭”一名在宋朝时就开始提到,如苏颂的《图径本草》(公元1061年),明朝、清朝时多称为“麒麟竭”如刘文泰编的《本草品汇精要》(公元1505年),严西亭等编的《得配本草》(公元16世纪60年代),而近代多沿用“血竭”。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公元1590年)中以“麒麟竭”为正名,并说它是“活血之圣药”[9]。

1.2 基原植物考证血竭一药在中医的应用历史虽久,但对于它的原料植物一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进行了考证。商用血竭一药的植物来源不是单一的植物,而是来源于植物分类上不同科属的十多种植物,主要有棕榈科(Palmae)、龙舌兰科(Agavaceae)、豆科(Legumiosae)及大戟科(Euphorbiaceae)4科18种不同的植物类型,但主要的商品血竭是属于棕榈科(Palmae)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果实树脂,一般称为印尼血竭(或马来西亚血竭),以及来源于龙舌兰科(Agavaceae) 龙血树属(Dracaena)的非洲血竭。我国宋代以前所用的血竭以龙舌兰科(Agavaceae) 龙血树属(Dracaena)植物的树脂为主;而明、清以来所用的血竭则以棕榈科(Palmae)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分泌物为主;至近代,依靠从东南亚、非洲等地进口,其主要基原植物分别为棕榈科黄藤属和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所以我国传统的中药血竭,也就是“正品”血竭应是取自非洲龙血树的树脂,而现代应用的从香港进口的“手牌”“黄冠牌”等血竭是“正品”血竭的副品或者“代用品”,虽然它们的基原植物和化学成分都不相同,但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2,15,16]。

为改变血竭依靠进口的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等在云南和广西进行了血竭药源的勘察,在云南孟连、沧源、勐腊等县首次发现了能够提供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D. cochinchinensis Lour.S.C.Chen),并经过临床证实,其疗效与进口血竭基本一致,于1974年载入《云南省药品标准》后才真正开始了国产血竭的生产和应用。之后,在广西也发现了丰富的剑叶龙血树资源,并经广西药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为中药一类新药,1990年以“广西血竭”之药材名称获卫生部批准生产,品名定为“龙血竭”并载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3-082(Z-016)-99(Z)],云南血竭与广西血竭的植物基原是一致的,都是剑叶龙血树。近年来,经植物和药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发现产于我国海南岛的与剑叶龙血树亲缘关系较近的同属植物海南龙血树(又名小花龙血树)(D.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所产的树脂与进口血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基本一致,海南省卫生厅也将地产血竭收载入地方标准。至此,国产血竭才代替进口血竭在各地广泛使用,结束了中药血竭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17,18]。李国权等[17]对剑叶龙血树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和评价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2 资源现状

《中国植物志》(14卷)记载,龙血树属植物全世界约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这些植物的木质部在受外力损伤或遭真菌侵入后分泌的红色树脂,被称为“龙血”,内服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作用,外用具有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是传统中药“血竭”的来源之一。

2.1 分布与生态学特性龙血树属植物在我国有5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海南岛及台湾地区。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在云南省,剑叶龙血树分布的生态环境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的阳坡和坡脊上,它与油朴(Celtis giganticarp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ifolia)、岩棕(Pleomele cochinchinensis)及榆树(Ulmus lanceifolia)等成为石灰岩季雨林的特有树种[9]。在广西大新县,龙血树的覆盖度可达25%~35%,但以成年和老年的个体多、幼株少。海南龙血树(又称小花龙血树)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南部岛屿,在昌江、东方、乐东、三亚、陵水、万宁及文昌一带沿海的低海拔花岗岩、低丘陵地热带常绿季雨林至沿海的一些岛屿均有生长[19,20,22,23]。

2.2 生物学特性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3~7 m、直立、少分枝、具密环状叶痕,树皮灰褐色,叶聚生于茎的顶端、剑形、无柄、革质,长约110 cm,宽4~5 cm,中部扩大至6~7 cm,先端渐尖,向基部变窄后又扩大抱茎,中脉明显,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120 cm。花2~4朵簇生,白黄色,花小,长7~8 mm。浆果球形,直径10~12 mm,桔红色,干后黑色。龙血竭形成于受损伤茎干的次生维管束及结合组织中[19,20]。

海南龙血树为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4~5 m,树干粗短,树皮灰白纵裂;树冠呈伞形,多分枝:叶片剑形,先端下垂,长30~40 cm,宽约1.5 cm,光滑无柄,聚生在枝头上,顶生疏散圆锥花序,花期春季2月,果熟期6~7月,为红色或桔黄色,球形浆果。小花龙血树生长缓慢,耐干旱,喜光,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南部岛屿[22,23]。

2.3 繁育技术对血竭的研究以往多注重对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成分含量测定与鉴别及血竭的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对植物资源的引种栽培、繁殖技术、栽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很少。龙血树属植物,较常见的繁殖方式有播种、空中压条、扦插及组织培养[19,24]。

2.3.1 种子繁殖1999年管康林等[25]曾提及剑叶龙血树的种子繁殖,但对其专门研究报道基本缺乏。

2.3.2 压条繁殖程治英等[24]认为龙血树属植物的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可采用空中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可在其茎部环状剥皮,剥皮宽度1~2 cm,包以沙壤土或苔藓等基质,约1~2个月生根,生根后便可切下种植,认为此法虽能保持母株性状,但繁殖速度太慢。

2.3.3 扦插繁殖龙血树还可用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繁殖[19],程治英等[24]认为可将龙血树属植物的茎切成10 cm长的小段,插入水中或用生长素处理后插入河沙中,生根后可种植,但未提及具体的技术环节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曾申请过一种剑叶龙血树的扦插繁殖方法的专利(CN200510010881)。

2.3.4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吴繁华等[26](2005年)以海南龙血树(D.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的幼嫩茎段为材料进行了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研究,建立了其组织培养体系。为了克服愈伤组织成苗途径易产生突变苗和培养周期较长的不足,杨本鹏等[27]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通过对培养材料和培养条件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海南龙血树通过腋芽萌生途径成苗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起始培养阶段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mg/L 的PVP,来克服外植体容易褐化的问题,有利于腋芽的萌生;在壮苗培养阶段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 1 mg/L 的GA3,来有效促进小苗的生长,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生根培养,这种快速繁殖体系不仅能使组培苗保持其母本的特性,还大大缩短了培养的周期,提高了繁殖速度。同时还发现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诱导物的方法,也能使海南龙血树无菌幼苗在其基部产生类似于血竭的成分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经鉴定初步认为它们是血竭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提取血竭而被直接利用。

3 形成机制

近年来对于血竭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龙血树内生真菌种类,以及血竭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种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血竭的形成机制,从而为血竭生产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早在20世纪70年代,蔡希陶先生等[9]在植物资源调查中就发现,柬埔寨龙血树受到外部机械损伤,虫蛀的木质和年老髓部中空的内轮木质,年长日久,细胞中的树脂就会不断积累,使木质部硬化形成一不易透水和通气的保护层,这一富含树脂的紫红色木质部可供中药直接应用。采用人工割伤木质部,可以促进受伤木质部薄壁细胞尤其维管束中树脂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又有学者进行了生长素药剂处理割伤木质与次生形成层对产生血竭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32]。到90年代江东福等[28]于1995年从柬埔寨龙血树(D. cochinchinensis)的茎杆中分离得到23个属的303株真菌,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菌株占总分离频率的52%,其次是短梗霉(Aureobasidium)和枝孢霉(Cladosporium)。后通过活体接种对血竭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对血竭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真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龙血树变种(F. graminum var dracaena nov.var)、禾谷镰刀菌云南变种(F. graminum var.yunnanensis,nov.var)等4株红色镰刀菌,可使血竭形成量提高66%~120%,从而探讨了龙血树的真菌群及其对血竭形成的影响。随后,王锦亮等[29,30]通过在对云南剑叶龙血树树脂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3个酚性成分7,4'二羟基黄烷、7-羟基-4'-甲氧基黄烷和loureirin A进行了抗真菌活性检测,表明三种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活性,认为这些酚性成分是龙血树的植物体受真菌感染后通过自身调控的应激性反应产生的植物防卫素 ,进一步证实了血竭形成与真菌浸入有关。根据这些实验,可以初步认为龙血竭的形成是因为龙血树树干外部受到机械或虫蛀损伤后感染真菌等微生物,从而引起的龙血树植物体的防御作用,产生次生代谢物质。龙血树树干不具有树脂道,不能产生新的保护组织,因此龙血竭是作为一种保护性物质而存在的[30,33,34]。但事实上在许多的血竭生药学鉴别中发现,在未受伤的树干横切面中,其基本组织、韧皮部及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中充满了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树脂团块[17,35]。这种红色树脂的存在就无法把血竭仅仅解释为一种植物防御素。同时,杨靖等[31]用从剑叶龙血树根部分离的内生真菌9568D镰孢霉接种于经灭活处理的剑叶龙血树(D. cochinchinensis S.C.Chen)材质的方法,探讨了剑叶龙血树血竭的形成与微生物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9568D镰孢霉作用于无生物活性的剑叶龙血树材质同样可促成血脂的形成和积累,该血脂与天然剑叶龙血树血竭无本质差异。经灭活处理的龙血树材质无疑已丧失了对微生物侵染的防御反应能力(产生植物防卫素),故在9568D镰孢菌接种部位产生的血脂显然不是植物防卫素血脂,但它与天然植物防卫素血竭的组成和抗菌谱却极为相似,因此特异性真菌作用于龙血树材质可促成血竭的形成。因此,对于龙血竭的形成机制急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调控生产优质、高产的血竭奠定基础。

4 存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血竭有抗氧化、抗细菌、抗真菌、抗炎、活血止血等生理活性,能治疗各种血症、心血管疾病、溃疡、炎症,还有一定的抗衰老、抗肿瘤作用。经临床使用验证,其适应证广泛,疗效确切,安全无毒,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进行较深层次开发的药品。目前,国内血竭原料消耗量每年约600多吨,且随着市场对血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生产龙血竭的原料植物-龙血树几乎都来源于野生资源,尚无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的成功经验,且由于其生长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原料供应问题已经影响到龙血竭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原料的品质问题也是影响龙血竭深度研发及其产业进程的重要问题。因此,建议加快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 开展龙血树野生资源的调查与抚育技术的研究由于血竭的野生植物资源在近几十年遭到了掠夺式采伐之后十分有限,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加之野生资源的自然更新能力差,种子落地成苗后,因成年龙血树每年10月份的一次大量落叶覆盖地面,造成幼苗光照不足而死亡,因此从持续利用和珍惜资源角度上看,龙血树野生资源属于严重匮乏行列。所以,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尽快通过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调查和野生资源的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实施,才能在摸清我国血竭植物资源储量基础上,使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4.2 大力开展繁育技术研究,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生产龙血竭的植物来源于龙血树属不同的种,而且同一种的不同地理小种的含脂量和成分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血竭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加之野生资源储量有限,血竭药材的原料供应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急需开展龙血树的种群扩展、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人工栽培技术推广及快速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使药材产量得到保证,质量稳定。

4.3 开展血竭形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血竭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龙血树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及血竭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种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探索了血竭的形成机制,但还没有完全搞清血竭的形成机制,因此急需进一步开展龙血竭的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才能提高人工繁育龙血树的血竭质量和产量,为生产优质药材提供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为剑叶龙血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野生资源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926.

[2]Meksuriyen D,Cordell G R.Retrodihudrochalcones from Dracaena Loureire[J].J Nat Prod,1988,51(6):1129.

[3]Himmelreich U,Masaoud M,AdamaG,et al.Damalachawin,a triflavonoid of a new struclural type from dragon's blood of Dracaena Cinnabari[J].Phytochemistry,1995,39(4):949.

[4]Masaoud M,Himmelreich U,Ripperger H,et al.New biflavonoids from dragon's blood of Dracaena Cinnabari[J].Plant Med,1995,61:341.

[5]Mimaki Y,Kuroda M,Takaashi Y,et al.Concinnasteoside A,a new bisdesmosidic cholestane glycoside from the stems of Dracaena Cinnabari[J].J Nat Prod,1997,60:1203.

[6]Mimaki Y,Kuroda M,Takaashi Y,etal.Steroidal saponins from the stems of Dracaena Cinnabari[J].Phytochemistry,1998,7(7):1351.

[7]Yokosuka A,Mimaki Y,Sashida Y.Steroidal saponins from Dracaenasurculosa[J].J Nat Prod,2000,63:1239.

[8]Likhitayawuid K,Sawasdee K,Kirtikara K.Flavonoids and stilbenoids with COX-1 and COX-2 inhibitory activity from dragon's blood of Dracaena Loureire[J].Plant Med,2002,68:841.

[9]蔡希陶,许再富.国产血竭植物资源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79,1(2):1.

[10]何 兰,王竹红,屠鹏飞.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35(2):221.

[11]梅文莉,戴好富,吴 娇,等.海南龙血树抗肿瘤新用途研究[J].中药材,2005,28(10):871.

[12]曹郡双,秦荣和.中药血竭的现代研究概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0):908.

[13]朱 华,黄海滨,田 辉.国产血竭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4):89.

[14]谢宗万.血竭基源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1989,12(7):40.

[15]钟纪育,余 彩.国产血竭综合报告[J].热带植物研究,1979,32:42.

[16]文东旭.龙血竭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11):1053.

[17]李国权,甄汉深,刘炯哲.剑叶龙血树的生药鉴别[J].中草药,1996,27(4):237.

[18]曾 正.试析国产血竭研究近况[J].中药研究,1992,3(1):45.

[19]龙血树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专辑[M].2006农业资源网(nyzlw.com/pl/07/pl070401.htm).

[20]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室[M].龙血竭概论,2006 (ylzy.cn/web401.htm).

[21]Masaoud M,Schmift J,Adama G.Sterol and triterpenoids from Dracaena Cinnabari[J].Phytochemistry,1995,38(3):795.

[22]杨先会,邓世明,范丽霞.海南龙血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270.

[23]林秀春,钟琼芯,庞日明.关于小花龙血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4(1):76.

[24]程治英,范 昆.龙血树属观叶植物及其繁殖方法[J].植物杂志,1994,21(6):17.

[25]管康林,肖耀文,许再富.龙血树的生长习性与生态环境的观察[J].热带植物研究,1999,44;39.

[26]吴繁花,朱文丽,莫 饶,等.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2):186.

[27]杨本鹏,张树珍,杨 学.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4):20.

[28]江东福,马 萍,王兴红.龙血树真菌群及其对血竭形成的影响[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1):79.

[29]王锦亮,李兴从,江东福.云南血竭的化学成分及抗真菌活性[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3):336.

[30]王锦亮,阮德春,程治英,等.剑叶龙血树树脂中的植物防卫素[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2):255.

[31]杨 靖,江东福,马 萍.特异性真菌作用于龙血树材质形成血竭的研究[J].中草药,2004,35(5):572.

[32]Carrloo G.Fungal endophytes in stems and leaves:from latent pathogen to mutualistic symbiont[J].Ecology,1988,69:2.

[33]Symon D E.The Growth of Dracaena draco-Dragon's blood tree[J].Journal of Arnold Arboretum,1974,55(1):51.

[34]陈定芳,宋启示.血竭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