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生态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6.8.
②贵州年鉴,1996-1998.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1998年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7年,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1997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2000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结语
4.1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景观;生态学;运用
人们在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平衡需要良好的保持,而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正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城市建设。同时,景观生态学可以使得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更好地对城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的视觉容量。人们只有生活在绿色生态的城市中,才能对生活充满希望。
1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1.1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与评价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城市景观质量与价值的评价过程中。其中城市景观价值最主要的体现是城市是否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与人类共同发展,在这种城市价值观念下,城市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标准、城市的结构是否标准以及城市建设是否科学和文明成为评价城市景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对城市区域景观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基底理论对城市区域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城市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功能要求,确保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面积的科学性。其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理论对城市各条街道和公路等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密度和人群疏散等功能进行优化。另外,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景观边际效用理论应用方面,这是确保城市规划经济性和生态性协调统一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生态价值。
1.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城市空间环境内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了城市空间环境,其中城市生态环境又包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区域环境以及区域整体环境三个主要层面,不论是哪一种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规划管理中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在城市环境中,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同存在、和谐发展的。其次,人类要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实现城市景观的自然化和多样化,并且要对自然景观的原始形态进行合理的保护。另外,要注重城市环境的保护,如果发生了环境破坏问题要及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城市环境破坏的影响降至最低。当前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成为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显得更加重要,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对城市空间环境划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效用,这对营造丰富的城市空间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是目前应用景观生态学较为成熟的领域。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性、美化性和经济性,这样不仅能够对城市进行绿化,增加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范围,而且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效果。其次,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构建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进而为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的科学规划和优美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利用景观生态学还能够对城乡环境一体化,或者说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途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景观生态的变化,不仅能够统筹城乡景观变化,而且还能够体现出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2景观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启示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启示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注重保留地方性,要尊重原有的地域传统文化,要尽量的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然后再进行城市规划。其次,要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节约自然成本,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流、能流进行保护,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例如可以将过去废弃的工厂规划成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通过场地的改变和修饰变废为宝。最后,在城市规划中要体现出自然性,高楼大厦的出现让城市渐渐失去了自然元素,自然元素的消失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注重自然过程的显露,在城市中增添绿色空间,形成城市生态系统,将人工栈道和自然野生植物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当前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质量评价、城市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未来,景观生态学能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城市环境优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北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39.
[2]王华新,曲艳鹏.我国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174.
篇3
引言
城市,已经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口总数中,城市人口的数量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然而,城市化的过快发展也带来种种气候以及环境问题。近日,“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示范合作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议第一单元着重讨论研究了如何将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以此应对频发的气候环境灾害。
一、城市化引发种种环境问题
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尤为迅猛,每年以1%的速度在增长,截至去年年底,城市人口比例达到56.1%。可以预见,在亚太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未来的城市化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联合国人居环境署驻华代表张振山介绍,目前城市占地球的面积不足2%,却消耗了60%的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创造了70%GDP的同时,也排放了70%~80%的温室气体和各种废弃物。“由此引发了种种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以及雾霾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将整个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生态环境那么重要?因为生态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包括居住地、食物、水和医药的原材料等等。”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杰罗梅先生,将这种支持称为生态系统服务。“总而言之,人们能从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得到他们所需的庇护。”杰罗梅一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然,生态系统远不止为人们提供物质支持,它还有许多重要功能。首先是控制气候的功能,树木、绿色空地等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能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同时它们还能吸收碳化物,清新空气。其次,人们在绿地中的休闲,在美景中的游览,都能使生态环境衍生出多种文化。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较少受到气侯变化带来的伤害。遗憾的是,在过去的50年中,这个支持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系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快速和剧烈地变化着。杰罗梅介绍,有超过200位科学家对城市化和环境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生态系统能够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在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生态多样性不断减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正在城市化的区域。
二、城市管理需要生态思维
在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将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城市与自然并非是矛盾与孤立的个体,张振山在会中介绍道,城市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可将其分成三种形态,一是自然形态,即在城市发展之前,就已存在的山川、河流、树木等构成的形态;二是建筑形态,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物理形态,即建筑形态;三是较为高级的人文形态,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对生态、自然产生影响,由此衍生出人文形态。根据这三个形态,张振山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化需要采取的战略。首先,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森林及山体。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行的同时,山体、河流、树木等遭到破坏。现在,“双修”概念(即生态的修复和城市的修补)被提出,张振山认为这个提法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常常说要建设生态,实际上生态不是建设的,生态应该是保护的,如果生态遭到了破坏,就应该对其进行恢复”。其次,建设紧凑型城市,有序、有规划进行城市扩张,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建立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张振山详细阐释了他认为的紧凑型城市的概念。他说,我国一直在提倡公交优先,同时创造步行社区,各种交通的有效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的交通大概占到了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发展城市交通方面,应该通过有效规划,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的地理情况,制定出城市的交通体系方案。”再次,建设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曾提出,公共空间要占到城市土地面积的50%,其中街道的面积应该占到30%,剩余面积留给其它公共空间。由此可见城市街道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人们对街道的理解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大家认为漂亮而宽敞的街道是城市的标志,因此我国新城区有许多为汽车通行而建造的大道。张振山认为这并不是城市所需的公共空间,城市所需的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密路网。“国外朋友经常说中国的城市是在建路,而不是造街”。而到中国的老城区看看,就会发现街道并没有那么宽敞,两边的服务设施却一应俱全,张振山认为这种生活是最方便的,也是人气最高的。除了街道,城市公共空间还应有绿地、活动空间,应该避免建设大型的广场和公园,给人们多提供一些适宜、多样的公共空间,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发展,以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相关资料显示,城市中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于城市建设。为节省更多能源,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尤为重要。张振山建议,建造绿色建筑,在应用最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重视设计,因为设计是一种简单的、最适用的方法,用它来解决绿色建筑问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同时,还要推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和分类回收,以及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使垃圾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生态是否是绿色的。绿色生活方式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行方式、生产方式等。杰罗梅先生也对城市化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提出了建议,其中一个就是要把生态系统服务看作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即必须要把这些生态服务量化,把清洁的饮用水、空气等自然资源的商业价值进行量化,然后对这些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支付。
三、城市生态系统恢复需要多方努力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
Abstract: the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is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system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concepts, how to put the idea of ecological harmony in city planning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ec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60年代后,世界各国自然灾害、沙漠化、洪涝灾害不断增加,各国的大都市建筑环境难尽人意,一系列建设性的破坏不仅严重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而且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发展迅猛异常,人类生存对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城市环境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理想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最重要的亮点。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未来,也是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必然是围绕生态理念构建新型城市,加强城市规划的生态探索对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生态理念的关键目标
当代,无论是国内外,或领导与平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其真谛在于具有大地理系统、空间发展、综合地考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美学与生物学各个方面的协作,建立一个综合、整合、权威性的解决办法的平台,首先是领军人物(领导)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而首当其冲的还是城市这个“龙头”,所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和目标,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准则【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种题法,从本质上是相通的。那么从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标准衡量来看,什么样的城市规划才是可持续的,才是生态的就显得非常重要。生态城市要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的基本特点。而生态城市的具体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和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和决策系统;二是要让城市的的功能更加协调,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从能源利用的角度,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所使用的生产能源尽可能为清洁能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四是让城市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能够有机结合,环境的总体质量更高;五是从文化的角度,既要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城市居民文化和生活的多样性,让城市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并且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
二、城市规划的生态理念探索方向和原则
生态城市寻求创造人类住区新模式,建设形态和自然过程在功能上是整合的,并不影响动态生命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类需求。根据我国众多的生态城市规划经验与问题,其科学规划必须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一是平衡开发强度与处理好土地承载力的相互关系,阻止城市过度开发与郊区无序蔓延;二是在生态环境优美的条件下,在城市建立市民安全、健康的居住、工作与游憩空间,鼓励社区福利化的建设;三是打造新型绿色工业与循环经济,构建低水平能源消耗和能源高效利用模式。四是讲究生态开发策略,尊重历史,发掘精华,保护有价值的城市断面,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保持并促进文化多样性、民族性地方性,并将生态城市的意识贯穿人类住区发展、建设与保护的各个方面,创造一个新型的、现代的生态城市模式。下图1是我们对城市规划从传统规划向生态规划发展的一个主要探索方向。
图1传统规划向生态规划转变方向
三、城市规划体现生态理念的主要路线
城市生态规划的逻辑和主要技术路线
(1)规划层面从整体形成反映生态城市理念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形态及功能构成;
(2)设计层面
在中微观尺度上落实生态设计原则、标准,形成反映生态设计思想的具体化设计;
(3)技术层面
主要是在城市功能运转中体现生态技术应用,用生态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技术在城市交通、水电煤供给、城市环境污染和治理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作为生物属性的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其生物量远远超过植物和动物的生物量【2】。另一方面,人类是高智慧的生物,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按照人类的意愿规划建设的,并由人类来管理的。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即能否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规划生态理念探索策略
1、自然生态策略
在进行具体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特点,遵循自然环境规律进行规划,如在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时,要尽可能考虑城市重点地形地貌的保护、城市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灾害的防治、城市湿地保护,尽可能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性,防止过多过大面积连续的人工硬质景观建设,注重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护。
2、经济生态策略
在生态环境容载力的容许范围内,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物流、能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的有序高效运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发挥。基本要求如下: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处理好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3)处理好经济生产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关系
(4)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外部的经济交流和资源供给等之间的关系
3、社会生态策略
充分考虑人的价值需求、生态需求和人的生存权利,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规划项目时,要符合公众的利益和需求,要加大公众的参与力度,要加大城市公共物品(交通设施、体育设施、娱乐设施、绿地系统等)的规划建设与提供。众所周知,一个没有绿化的城市被视为没有生命的城市,不重视绿化城市的领导被视为缺乏文化修养的决策者。自然界的地理景观,人类集聚区的生态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人类发展度量其自身存在的一种视觉事物,她因人的视觉而存在,她因人类追求而精美。我们现代人不仅要追求富裕丰度的物质生活享受,而且还追求优美的生态城市中的人居环境【3】。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具有原始意味的深刻联系是十分有趣的,但也与现代城市中的各种植物、生物环境相互依存也是生态城市的灵魂(均具有事物的双重性与多元性)。世界上发达国家,人们生活富裕了,心中最向往的也是现代城市的环境美化、绿化、高素质化(生态城市的哲学思辨)。美国的华盛顿人均绿地29m2、旧金山、西雅图、波士顿和波特兰大(美国风光,姚士谋,1987)等城市(人均绿地16-20m2),称之为美国最美丽的城市(也是生态城市)。
4、复合生态策略
注重生态—经济—社会平衡。如生态容载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平衡;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需求的平衡;人口规模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平衡;城市基础建设与人口对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平衡;经济发展与城市公共福利之间的平衡;人类生存和生活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之间的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等。做到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操作和社会可接受的生态规划。
总结:
城市生态规划是一个融合自然、地理、人文、经济、政治的多学科综合性系统工程,其生态理念的应用并非仅限于传统基于自然的生态构建,而是充分考虑社会学要素,通过城市运行的各个层面的分析和优化,进行全方位的生态规划实践。所以城市规划体现生态理念就要考虑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既要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更要追求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层面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规划从总体上是一个复合生态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人员应该利用全局观结合微观规划的方法和策略真正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霍铭文,霍铭滔.对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篇5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河道;设计;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从水力角度来看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每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实际上都是流域治理工作当中的一个环节,在水利分工上一般以一下几个方面区分开来,分别是分洪行洪、河运、灌溉、景观等。但是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方面来加以区分,除了具有河流本身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沉淀,对这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不论是从河流所流经城市的位置、濒临河道绿地的功能上看都对城市滨水景观及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较为活跃的区域同城市内部的公共绿地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以说一个城市滨水尽管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观时,那么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城市中存在的一小块湿地,更多的则是滨水景观所存在的价值与未来的发展,在他的设计中必定会设置一块区域,以保证生物多样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务必保持生态河道原有形态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最好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河流中必然会存在凸岸与凹岸、浅滩与深潭等,但是如果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打破了这一自然之美,难以起到景观设计的基本效果。因此必须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不受改变,正是由于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水草茂盛、鱼类丰富、基质稳定、水流缓急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生态河道连续性不受破坏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如果遇到河流穿过城市时,设计必须要保证生态喝道的连续性。因为只有连续的河流才能够有效的将城市滨水绿地中的各个景观联系起来。而且连续性的流水有着较高的水质,能够防止河流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果在设计中盲目提高水位而设置高坝或其他蓄水设施,只会对生态河道的连续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但会影响到水生物的衍生迁徙,而且使得城市居民丧失了其亲水需求,无法达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有的效果。
水上游览线的开闭必须要合理的考虑停靠点,码头的设置不但要恰当的衔接城市滨水绿地各个景观,同时还应该对游船停靠码头加以设计,比如让人们进一步提高亲水体验,应该尽量将水边路面降低,并利用独特的设计和造成来形成独特的尽管,达到城市滨水尽管设计的良好效果。
驳岸的合理设计与处理
在驳岸的处理和设计上必须要得到重视,一个优秀的驳岸设计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系统,而且能够营造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一般来说,对于城市滨水绿地腹地广阔、坡度小的区域应该采用软式驳岸设计,这一设计与自然驳岸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将草滩、白沙滩、卵石滩延伸至河道浅谈或水面之上,并利用河岸变植物来加以稳固,就可以实现驳岸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能够解决驳岸建设与管理的经济成本。但是滨水绿地受侵蚀严重且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水泥或石块护按,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挖洞加圈的方式,并大量种植制备,达到美化河岸和增加生机的效果。
生态河道的治理
生态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生态河道是城市的隔离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的趋势,生存环境这质量明显下降。但是生态河道作为城市的天然隔离带与城市滨水绿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中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观。如果实现人工湿地式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会用于生态河道系统衔接,就能够有效的将大量的水净化处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尤其是对于某些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举措。
生态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
之所以说城市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人工建筑、自然景观、田园风貌相映成趣,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场所。因此,一个有特色有美丽的城市时离不开生态河道的,他就像城市的指纹,建筑、风格、样式可以一样,但是生态河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竞争日益积累,生存条件恶化的今天,人们太多的压力无法释怀,但是通过生态河道的意境美能够对人的心态加以改善和调节。不仅如此,生态河道具有动态美的特征,这是由于他的流动性、柔性所决定的。比如云南丽江,在这一城市中有三条溪水,充分的体现出了城市生态河道的美丽景观。另外值得提到的是,生态河道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备用系统、以及放在与城市安全的重要防护系统。
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方法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中最重要也是最稀少的资源必须要得到合理利用,努力实现节水节能与污水资源化的良好效果。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遵从资源最节约这一原则,应组织科学家加以研究,在对生态河道的设计与治理中必须要考虑到其历史文化渊源与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影响,从而合理的制定措施,营造城市的独特风格,并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强化周围河道的污水排放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有效的保证了城市生态河道不受破坏,实际上就等同于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考虑对生态河道的管理。要摒弃在以往设计中仅仅考虑防洪功能的错误思想,实现生态河道的共同管理、科学考核、合理治理。
3、河道的治理应尊重百姓的意见
生态河道的治理还应该注意城市居民的意见。因为生态河道的治理实际上涉及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做到是民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河道治理中必须要充分的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民意这三个原则,要想实现这三个原则,就必须要让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河道管理中来。比如涉及到生态河道的重建、修复等工作,可以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公开讨论,切实维护好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
总而言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充分的看到城市河道的历史性、综合性、协调性与安全性,只有切实保证城市生态河道安全、美化城市滨水环境、营造城市特色,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景观和生态河道作为人类活动中作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城市管理着的重视。但是由于二者的设计与治理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注重整体性,只有认真分析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够实现城市美丽的滨水景观与生态河道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碎高《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
[2]韩玉玲《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6,20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理念;非建设性用地;图底关系;宜居城市
中图分类呼: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102-02
1、引 言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自身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性用地迅速扩张。并由此引发了对外对内两方面的诸多的问题。
对外,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大量城市土地供给的需求,使得城市快速向扩张。许多城市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基本农田、耕地被侵占。引发“三农”问题:城市重要生态绿地、廊道被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建设规划肆意的圈占,导致城市的圈层式发展:在缺乏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评价的情况下,城市盲目向外扩张,使得大量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遭到破环,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内部地价迅速增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城市内部原本就十分稀少的生态性用地受到蚕食,城市用地成块状粘连在一起,城市空间环境恶化,城市内部生态性用地服务功能遭到削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对现阶段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对策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者不断研究的新课题。
2、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构筑的图底关系
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理论是一种逆向思维理论,图是研究的重点,是设计的对象,底是图的背景,图与底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图与底可以互相转换,此时研究的同一个对象会因所处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如果将整个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作为一个研究的整体对象,纯粹从自然与人工、生态与非生态的角度区分,则可以将它看作一个由城市建设性用地和非建设性用地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非建设性用地对于建设性用地如同“背景与主景”的关系,背景虽然没有主景起眼,却包含着支撑与衬托的成分,主景提供城市居住、交通、生产的用地载体,背景提供生态支持。
2.1 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概念的基本界定
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建设性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商业、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水利设施、特殊用地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城镇建设性用地是以人工无机建材覆盖为主的空间,在土地使用类型上主要指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除G类(绿地)、E类(水域和其他用地)之外的用地类型。
非建设性用地是相对于建设性用地而言,它包括城市内外的景观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郊野公园、国家公园、绿化带、乡村发展用地、河道水网、农田果林、地下矿产分布区等用地。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曾在这方面做过探索,将全市非建设性用地划分为农田保护用地、水源保护用地、组团隔离带用地、旅游休闲用地、郊野游览用地、自然生态用地和远期发展备用地共7大类,以便对全市的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管理。非建设性用地的共同特点是不属于城市建设开发的范畴,但与城镇建设性用地直接相关,因地质地貌或特殊生态价值而不可建或不宜建的生态敏感区,或对城镇持续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而必须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域,它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物质基础,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扩张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同时认识到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的关系决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两大系统相协调的问题。
非建设性用地在客观上构成区分、连接和界定建设性用地的环境区,其空间形态、生态过程及内部生态环境品质深刻影响和制约着建设性用地的格局与环境质量。同时,城镇建设性用地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亦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建设用地的使用与扩张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非建设性用地以其自身具有的生态功能给予建设用地生态支撑,维持城镇功能正常的运转。以非建设性用地为载体的城市生态环境支持系统,对于恢复和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减缓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提高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现代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阶段过程中,传统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与矛盾,生态恶化、土地失控及因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传统规划编制与管理未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
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规划主流体系实际上是保留前苏联传给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方法,其理论实质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经济计划制定后,完成其在城市土地和空间上的落实。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大量欧美的理念和理论传人,但这些传人理念和理论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我们的规划体系基础架构。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主体已经从政府和国家逐渐转变为开发商。在住宅产业化和土地供给市场化的今天,政府对于城市建设控制的强度相对减弱了很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开发商成为了承担城市开发与建设活动的主体。由于这种建设模式的转变,城市用地的使用预期变得难以把握。传统城市规划编制确定建设性用地使用安排,尽管在规划弹性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试图控制市场的规划思路往往在市场面前变得规划失灵。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规划编制思路没有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转变。既然市场经济模式决定建设性用地使用比以往难以把握,那么。在努力规范城市建设的同时,政府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相对单纯的非建设性用地上。在保障城市开发建设活力的同时,给出城市建设性用地的“增长边界”。在精确指导城市“怎么建”相对乏力的时候,给出城市建设“不能怎么建”的安全底线。
3.2 规划“失控”与规划“滞后”
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主导思想是关注城市化进程、城镇用地的扩张与发展。这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一致的,其本身思想是符合特定历史阶段的,对城市建设性用地的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任
务之一。
然而,在现实的规划编制、城市建设与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变化与城市发展过程的复杂性,有许多因素是很难预测、甚至根本无法预测的。在长达5-20年的规划期内,要使城市建设完全按照总体规划既定的框架实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构想甚至基本城市结构都会因政策、外部经济机遇、大型交通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使规划与现实发展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总是在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在城市发展与经济扩张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性用地往往不断突破原有规划的用地规模与空间范围,这基本上已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结果,从规划编制者的角度看到的是城市规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出现所谓的“规划失控”现象:而从规划管理、建设主体、经济管理部门和地方领导的角度看到的则是城市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所谓的“规划滞后”现象。
其实,所谓“规划失控”或“规划滞后”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与传统规划编制方法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面对快速扩张的城市和几乎无法预测的城市人口,我们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必然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然而,大多数调整决策都是根据建设项目需要在短期内完成的,在突破建设性用地范围的时候往往缺乏对全局的考虑;而传统总体规划编制对规划区内建设性用地以外的区域是否能使用、哪些用地能使用、怎么使用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大量的对这些非建设性用地的使用、调整基本还处在一个“量”的水平上。
因此,在现实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协调布局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的关系,不能做到对城市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科学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遭到危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失控”。
3.3 价值观错位与管理缺位
由于目前还需要不断完善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使得政府决策层普遍存在“政绩”意识。各级政府官员普遍热衷于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形象工程,圈占土地、以地生财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为了领导者任期内政策目标的实现,一再突破建设性用地范围和指标,大量套现城市土地及侵占农田、耕地、林地的现象可以说成了一些城市公开的秘密。这种短视行为造成了大量闲置土地和城市无序扩展,对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态构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要根除这一现象固然需要很多方面共同努力,但规划管理部门的约束无力及管理漏洞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在编制、管理、实施、监督的各个层面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研究不够,控制乏力。一般说来,目前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控制部分主要体现在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上,但法定强制性内容所具有的刚性与目前规划编制中关于非建设性用地部分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力度并不匹配。目前对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普遍采用统一的形式,规定了严格的调整程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于为数不少的强制性内容调整简单地采用一种调整程序,要么造成了规划管理中的低效,要么导致很多情况下超越程序办事、规划失控。不对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系统分类、分级处理,就不能实现对这类强制性内容的深层次管理。
4、生态理念下编制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的具体措施
在面对难以捕捉和预测的建设性用地规划困境时,一方面应继续科学、合理地加强建设性用地规划研究;另一方面,更应该抓住相对单纯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积极开展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4.1 换位思考,以底为图,体现生态优先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
“以底为图”,将非建设性用地作为规划的对象,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如公园、林地、水体、农田、低建设强度的农村居民点等进行统一分析、研究,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非建设性用地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并通过首先确定非建设性用地界限来提供建设用地的增长边界,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精明增长”。
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注意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香港在1991年修订的城市规划条例中,对于非建设性用地就明确规定了其组成内容:景观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郊野公园、绿化带,乡村发展用地、露天仓库等。成都、杭州、无锡均已尝试编制完成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工作,北京的限建区规划也属于类似范畴的规划研究。
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研究在国内也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俞孔坚教授所提出的“反规划”理论指出了目前传统规划体系的弊病,并对“逆规划程序”和“负的规划成果”进行了探讨:冯雨峰、陈玮就“非城市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进行思考,提出了“非城市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的可能性和方法;张永刚与谢英挺分别以深圳市和厦门市为例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管理和规划控制进行了探讨:邢忠等人在相关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对将城镇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将城镇非建设性用地从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的方法和可能性。
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在国内的~些城市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由黄光宇教授主持的《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控制性规划》和《成都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在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4.2 全局统筹、系统设计,弥补传统规划编制对于非建设性用地研究的缺陷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对于非建设性用地的整体规划是缺位的,能够与非建设性用地相对位的就是绿地系统规划。但即使是这个已经“缩水”了的绿地系统规划在目前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下仍存在着先天不足,需要通过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前置的方式将生态规划的理念融合进来,实现生态优先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中的贯彻与实施。
首先,从价值观上来看,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提倡“人本主义”世界观。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它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使人类的价值与社会经济过程凌驾于自然之上,容易造成生态过程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环境退化。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以生态规划为理论基础,通过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理解城市的发展,尊重城市中自然生态要素自身的合理发展要求及发展规律,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编制的时序来看,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法定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往往容易沦为建设性用地规划的补充,处在一种被动和滞后的地位。应当强调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独立于法定建设性用地规划进行编制。如果能够将前置的非建设性用地规划法定化,就能够从规划源头上切实落实非建设性用地控制对建设性用地使用的指导性作用,避免建设性用地无序蔓延。
最后,从规划的方法和内容来看,由于受到建设性用地规划主导作用的影响,同时为了
满足目前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及地方对于绿地指标的要求,除少数发达城市外,目前的大多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对绿地系统“质”的关注远远不够,而在各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对绿地的管理很多时候还停留在“量”的控制上,注重绿地的“总量平衡”,忽视绿地系统的形态及其与建设性用地的关系研究。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它以非建设性用地之间的生态联系为规划基础,以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城市范围内的菲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和梳理,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架构,保证合理的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结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范围内非建设性用地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实现对城市绿地从“量”的关注到“质”的关注的转变。
4.3 生态前置,科学保护,提供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的规划基础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资源配置必然涉及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两个方面。目前以建设性用地为导向的规划编制使规划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城市建设性用地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的背景下,规划管理不够全面、力度不够。如果受单一经济利益的驱动,非建设性用地向建设性用地的转化就会失控,造成城市规划管理的被动局面。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来讲,管理好了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就能避免建设性用地的无序发展,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建设性用地扩张的失控局面,就守住了城市用地合理发展的底线。科学、系统地进行非建设性用地规划才能为非建设性用地的强制性管理提供可能的基础。事实证明,由于传统规划编制方式中关于非建设性用地的部分上所存在的缺陷,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管理与控制。
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可以通过明确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对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各自的自然特征、功能特性,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选择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明确不同类型非建设性用地控制的范围、控制的模式和控制的方法,实现对于非建设性用地有针对性的管理,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城市和自然共生共荣。
从城市规划强制管理的角度来看,利用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分级控制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导控,可以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理性的理论支撑,能够适应城市动态和弹性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强制管理的有效基础。
5、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贯彻生态优先原则
在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背景下,将生态优先作为指导思想首先贯彻到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上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紧迫。
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土地利用中,生态优先就意味着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的时候,不应当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向,而应以保障整个城市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本依据,优先考虑城市生态性用地空间架构是否合理,严格控制城市内外敏感性的生态用地资源,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城市建设性用地,从而达到保护城市生态性用地的目的。
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对于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必然选择。城市内外的生态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之后则很难逆转,开发不当将会给未来城市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慎重处理短期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其次,它符合国家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时代主题。现阶段许多城市存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政策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城建政策。从价值论的观点来看,简单的从经济价值一个方面来判断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显然有失偏颇。要想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使用,使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则必须充分地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生态因素应是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
再次,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对于解决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土地利用合理的方式必须能够保证在城市内外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用地架构,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物质基础,它能够有效吸收、消化、平衡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破环影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应该充分的研究和保护城市内外的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实现现代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6、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在生态理念下,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特别应将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好,落实非建设性用地控制对建设性用地使用的指导性作用,不断改善城市内部结构,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根据城市本身特点和特色,将其规划建设成为适宜人类创业、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或“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中科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中科院环境研究中心等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控制性规划[R],2004
篇7
在治理易于污染的城区明渠的简单做法是将其覆盖,明渠转暗,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对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有一定的益处。但在盖去明渠的同时,也埋葬了一种城里人能体验到的自然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填埋排水渠的历史之后,已开始回味明渠的意义,并重新考虑明渠的设计,成为城市难得之景观(Thayer 1989).
起湾道排洪渠的南段已覆盖(图10),而北段尚为明渠。建议不再覆盖。在可能的情况下打通已覆盖的暗渠,使之与现有明渠连为一体。
(b)节制使用工程措施,还水道以自然本色
目前,国内对城市河渠的工程处理基本上都是水泥衬底和驳岸,裁弯取直,这似乎对排洪排污有效,但实际上这种工程措施是落后的。目前,国际先进国家已普遍反对河道治理的这种工程措施,包括美国洛杉机河流治理,都强调还河道以自然本色。拓宽河道使之成为一个水-湿地-旱地生境系列综合体,节制地使用钢筋水泥,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第一,减少工程投资;
第二,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净化污水;
第三,维护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生境。使垂直的和水平的生态过程得以延续,即可以成为自然水生、湿生和旱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是联系城市各自然栖息地斑块以及于城郊自然基质间的生物廊道。
(c)治理污染,引注清水
除西河外,上述几个水系都已遭严重污染,主要因为城市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所造成(图6)。应设排污管将污水分别处理,同时沟通通水系,引注自然清水,使污水河成为清溪。结合两岸绿化带,使河道两侧成为人们消暑纳凉,闻花香听鸟语之好处去,此也是中山市人民之理想(杨桂濂,1996)。
(2)连接城中残遗斑块
中山市城区目前保留有多个山丘而成为建成环境中的自然残遗斑块,并陆续成为公园绿地。这些绿色斑块象是城市海洋中的孤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图1),与城外自然丘陵山地也没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建立这些联系是中山市整体景观可望发生重大改观的一个突破点。
建立这种景观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a)水系廊道联接城中绿色斑块
以上述水系网络结构为联系,将城中孤立斑块连为一体,形成一种串珠式结构(图7),这就要求城市扩展和旧城改造过程中有意识地留出绿化用地,以保持山体与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如水源于山泉),也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空间。许多生物需要两个以上的生物的生存,孤立的山丘就很难满足这些生物的生存,城中自然就失去"鸟语花香"的生物景观之美。目前景观格局下,通过较少的改造就可使员峰山与北部水系相连;葫芦山、莲峰山与东部排洪渠绿带相联;紫马岭、孙文纪念公园及筹建中的体育公园与白石涌相连。这样,基本上构成城区山水相连的整体景观格局。
通过水系还可以把城中孤峰与郊野整体自然山水基质建立联系。
(b)城区街道绿化作为联系通道
目前城中绿色孤岛与主要街道绿化带缺乏空间联系,如烟墩与城区主要绿化的街道包括孙文西路,光明路等,仅有几十米之隔,却被建筑物团团围住,缺乏绿色的联接通道(图1,5)。绿色被迫退缩到一个令人窒息的极小范围内。应有意识地设计这些绿色斑块与主要街道绿地的联系廊道,并通过主要街道绿地将城区各孤立斑块联为一体。如通过湖滨路可以有意识地将员峰山。逸仙湖和烟墩联为一体,通过延龄路和莲塘路,又可把莲峰山一带与上述绿地系统联为一体(图7)。
这在旧城区改造中显得尤为重要。旧城区融合了中山市城市历史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建筑、习俗,形成了中山市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在旧城区改造中应审慎地加以保护,使之成为中山市有独特吸引力的一部分(吴锐成 1996,方敏 1996,林文辉,1996,鲍文莉,1996)。但旧城区的道路、建筑缺乏适于现代化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合理的规划,其街道狭窄、绿地空间缺乏。应该在保持旧城区原有的文化景观风貌的基础上,扩展旧城区内部的绿地,并通过道路和水系廊道建立旧城区与周围的生态联系。通过改造,使旧城区的传统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过程都得以保持和恢复。
(c)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开辟新绿地
建立城市景观生态连续体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增设园林绿地来实现,这需要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联接点投子,使城市景观格局形成一盘活棋,在中山市有许多这样的关键性部位,经过全面分析可作为新建绿地的部位,对全局景观会有重要影响。
(d)未雨绸缪,在城市扩展中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应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就需要分析景观生态过程,通过其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判别对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 (Yu 1995a-c, 1996,1997)。中山市城区在向东南山地扩展中尤其应注意山地与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为总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象中山市这样的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先进城市,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麽?不应该仅仅增加一两个公园或美化一两条街道,而应把城市放在区域的整体景观基质中,设计城市的景观格局,使之成为区域整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致谢
本研究得到建设部城建司园林处李如生、中山市副市长吴锐成、公用事业局局长陈鹏、市建委副主任扬桂濂、规划局副局长伍瑞家、市园林管理处主任刘炳祥、孙文纪念公园副主任刘锡求等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吴锐成 1996.认清形势,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专题论文集.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8).
吴锐成 1996.旧城更新──一个值的关注的课题.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1-2).
杨桂濂 1996.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实现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69).
叶富强 吴楼 1996. 试论中山市的城市景观风貌.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2-18).
梁焯彬 郑洁艺.1996.中山市城市性质与特色初探.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59-61).
方敏 1996.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旅游·文化功能篇.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6-37).
林文辉 1996. 中山市孙文西路建筑文化及更新的思考.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8-40).
鲍文莉 1996. 中山市旧城区民居建筑形式探讨.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41-43).
Forman, R.T.T. 1987. The ethics of isolation, the spread of disturbance,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M. Turner,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pp.213-229.
Forman, R. T. T.,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rman, R. T. T. and Godron, M., 1986. 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New York.
Forman, R. T. T. 1990.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s: the role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In Zonneveld I.S and R. T. T. Forman eds. Changing Landscape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Harris, L. D., 1984.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MacArthur, R.H. and Wilson, E.. O., 1963.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insular ziigeography. Evolution 17:373-87.
MacArthur, R. H. and Wilson, E. O.,1967.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McHarg, I.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McHarg, I. (1981. "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 Landscape Planning (8):109-120.
Naveh, Z. and A. S. Lieberman, (1983).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pring-Verlag., New York..
Noss, R.H., 1991. Landscape connectivity: Different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In Hundson, W. E. (ed.), Landscapew Linkages and Biopersity. Defenders of Wildlife. Island Press, pp 27-39.
Risser, 1987. Landscape ecology: State of the art. In Turner, M.G.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PP3-14.
Schrieiber, K.-F. (ed.), 1991. Connectivity in Landscape Ec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logy. Ferdinand Schoningh. Paderborn.
Steiner, F. G. Young and E. H. Zube.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1987 6(2): 31-39.
Turner, M. G. (1989). "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0: 171-197.
Yu, K.-J., 1994 Landscape into places: Feng-shui model of place making and some cross-cultural comparisn. In, Clark, J. D. (Ed.) History and Culture. Mississipi State University, USA. pp320-340.
Yu, K.-J., 1995a.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Doctoral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Yu, K.-J., 1995b.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landscapes: concept, method and a case.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informatics'95, . Hong Kong, pp. 396-405.
Yu, K.-J.,1995c.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1 (2): 88-102.
Yu, K.-J., 1996a.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6(5):1-17
Yu, K.-J.,1997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In. Craglia, M. and Couclelis, H., (E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Bridging the Atlantics. Tayor & Francis. pp. 480-494..
图题
图1. 中山市现状景观格局(概略)
图2. 中山市的绿岛景观
图3.中山市道路绿化绿之一
图4.城市边缘所反映城市扩展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缺乏尊重
图5.城中绿岛缺乏与外界联系的生命廊道
图6.水系廊道没有的到维护,生活污水排入
图7. 中山市绿色景观的改进方案之一(概略)
图8. 歧江可将郊野景观引入中山城区
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在于生态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对两者进行协调处理。生态设计是构建园林景观的基础,各生态元素的构建,要符合城市的生态基础,以及城市文化。而低碳城市规划,是对于园林景观生态体系的保障,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结构。
1.1 关于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基于生态建设的城市设计,要对于城市效率、环保、交通等方面,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而且,城市生活逐渐分散化,基于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城市的综合建设,要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城市的发展趋势,融入其中。这样,城市生态设计的动态性满足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尤其是避免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城市的生态设计,离不开建筑结构的环保化,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型,是城市空间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绿色设计的实质所在。
1.2 关于城市低碳规划
城市低碳规划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形式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理念绿色化。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社会的低碳建设,尤其是设置好规划蓝本,将经济建设的战略价值上升至社会功能之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尤其是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城市经济价值的创造。因此,城市低碳规划的进程中,需要基于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的产能结构,以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城市低碳规划,在于城市发展的定位,低碳的理念要落实至产业发展和居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尤其是基于居民的生活理念的转变,有助于低碳规划落实至实处。同时,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的规划中,关于低碳理念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各项低碳指标的制定,以规范的规划思想,确定城市低碳规划的定位。加之,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发展走向,确保低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并且,基于社会、政府、市民的一体化模式,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2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2.1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构建的原则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而且在规划的当中明确好规划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2.1.1经济建设应该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即为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好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经济的建设需要服从城市生态建设的控制和分配。
2.1.2在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城市的建设中,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的基准,尊重生态工程建设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要在不改变原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2.1.3注重体现生态系统的实际功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关系质量。
2.1.4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只是单一的植被种植,而更多的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规格做到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而确保生态工程的功能。
2.1.5生态系统要整合好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结构。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时,依据这些文化特色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
2.2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
2.2.1山水结合的景观园林生态城市规划。这种生态系统的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特点,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突出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生态规划在广西的柳州、桂林做的比较成功。
2.2.2观光旅游的生态规划。现在的城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在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审美要求,打造出适合休闲旅游的景观园林。
2.2.3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保留。因此,现在的城市景观园林生态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的打造。
3 结语
当代的城市发展,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而更多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建设当中,生态建设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我国陆地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森林资源为主,这类资源在实际的发展中直接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林业资源的发展也关系到了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还是一个自然资源不是十分丰富的国家,同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前进也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
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特点
通常我们所说的林业生态工程一般就是指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环境相对比较差的地区或者是风沙防治区等等,它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固有的一些自然或者是经济上的规律,同时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对生态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管理,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都要用统筹的观念去处理,这样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总体的目标,发挥了其自身的功能。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了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个工程的复杂性相对较高,这样一来也就更需要在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中将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管理当中也要设置一个更加科学的结构,此外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所以一定要对市场予以仔细的鉴别,管理好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种角色。
2 我国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不足
我国目前生态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林业生态工程在管理上还存在这许多问题。从宏观管理来分析,工程缺少一个科学的统筹规划、并且工程涉及到的部门间缺少一个有效的协调、而且经济核算方式也不能对政府投资和管理工程进行有效激励。在微观层面来分析,是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工程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所需的资金控制很难以得到保障。从工程管理来分析,我国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放的资金还存在很多问题。
3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诸如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都与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有着紧密的关系。广泛开展森林与生态环境、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积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主体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不断加剧,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我国先后确立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这对于我国加速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 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转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必须转变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落实项目法人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招投标制度需要覆盖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一是施工的材料和设备需要进行招投标;二是项目的规划设计也需要进行招投标;三是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也需要进行招投标。只有全方位的落实招投标制度,才能全面保证项目质量、进度、资金控制等符合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保证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按时到位。其次,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建立以“报账”为核心的资金管理模式,堵塞资金管理漏洞,杜绝项目资金管理问题出现。第三,要通过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协调作用,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逐步建立“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专用账户,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统筹项目资金使用。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在注重林业生态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同时,逐步改善项目的后期管理,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观念,在注重造林面积、成活率、保存率等建设指标的同时,将森林覆盖率、生态改善情况等指标纳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系,改变“只造不管”的现状。加大林政管理执法力度,对毁林案件一经查实,按照法律严肃处理。
5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由于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能影响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战略目标实现,更是关系到一个国计民生的大事。
结合林业生态管理机制上的不足,本文研究完善林业生态工作管理机制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5.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要涉及的覆盖范围比较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做好约束和宏观调控的工作。
结合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出现的特征,政府应该去设置专门的行政机构来负责林业生态工程问题的决策和研究,并且其它相关部门应该协助做好宏观林业资源配置以及监督等事项。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阶段应进行宏观调控和约束,采取直线型的职能结构。在国家和省市县设立专门的林业工程领导管理办事机构,一般应由各级政府的领导来担任工程的负责人,林业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参与林业管理工程领导组的项目决策等等。为了精简机构,从而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应该在林业部门内部设置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办事,这样有利于独立开展工作。并且设置一个独立的项目监理中心,建立图片资料档案和项目数据库来评价项目的工作效益。
5.2 发挥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的约束作用
为保证林业生态工程能健康规范进行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发挥审查和设计的作用,审定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静态总投资等。并且国家政府在注入资本金时,应该向国内的资金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国际的资金市场进行间接融资;并审定林业生态项目的法人建设投资计划,宏观调控生态工程的动态投资;解决生态项目法人代表的重大难题,派出稽查特派员小组和质量专家检查组,对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使用实施每年的监督检查。
5.3 发挥市场对林业生态管理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要获得经济上的效率,就需要导入市场经济机制,运用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效率。
6 结论
当前,我国更加重视的是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也成为了很多工作当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宗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这项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篇10
关爱民意是提升电视传媒影响力的基础
有专家提出,二十一世纪衡量电视媒体的标准已不再是“收视率”“覆盖率”“忠诚度”“稳定性”等,而是一个建立在这些指标基础上的综合标准――“影响力”。什么是传媒影响力?它是指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左右大众,另一个是对大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但不管是哪个方面,传媒影响力价值标准的提出都是以受众为主要对象的。因此,电视传媒要提升影响力,首要的是关注观众,一切从观众出发,使关爱民意成为电视传媒定位的出发点。城市电视台在这一点上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比有优势,与区域观众的距离更近。这种无可比拟的贴近性优势可使城市电视台能够随时收集“民意”,并以此为据及时调整传播方向,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求。有了观众基础,有了“民意”的指引,城市电视台的影响力提升就不言而喻了。
科学对待民意 凸显地方特色
相对于央视和省级卫视而言,观众对于所在地电视台的关注总是心存“偏爱”,因为它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一份“亲近”就是城市电视台的优势,就是城市电视台的地方特色,城市电视台要充分将这一地方特色放大,做强。
延伸新闻传播平台,提升观众关注度。以传播本土资讯,及时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为内容的本地新闻节目是城市电视台当仁不让的名牌。如何让这张“名牌”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延伸新闻传播平台不失为一个好的战略。城市电视台一般只有两档新闻节目,即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但要凝聚人气,提升关注度,那就需要将新闻传播平台进行延伸。借鉴央视新闻频道的做法,把本土新闻根据内容与报道方式的不同分成时事报道、民生报道、深度报道等不同新闻节目,根据观众收视习惯分布于频道的各个时段,借助本地新闻的高收视率拉长观众频道的关注时长,而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给城市电视台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加强舆论监督引导,提升电视传媒公信力。南昌电视台于2004年与南昌市纪委开办了《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将行政事业部门的工作置于电视镜头中,将政务向老百姓展开,将老百姓的心声化作政务部门的实际行动。节目开办之后,南昌电视台的公信力得到了提升,《政风行风热线》也从以前的周三播出改为目前的日播,节目从录播改为直播,而《政风行风热线》也根植于观众心中。这个成功的事例说明,城市电视台只有“尊崇民意”,强化自身的舆论监督功能,地方特色牌才能亮得更加出彩,自身的竞争力才会进一步加强。
观众参与舞台,拓展电视传播领域。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在全国掀起电视收视热潮,湖南卫视也因此一度成为观众“焦点”。它的成功揭示了一个电视传播理念,即搭建观众参与舞台,以活动为载体拓展电视传媒新领域。城市电视台要从逼仄的生存空间走出来,举办各类活动是必需的。城市电视台要尽可能成为观众乐意参加的社会活动的引导者,要找准观众一段时间的潜在兴奋点,并通过电视台自身的社会影响组织起各种社会活动,让每个观众参与其中。电视工作人员要走出工作间,走进观众的生活,关心观众的工作、生活、情感。只有电视或电视工作者对观众的生活至关重要时,观众对电视的信赖才会显著增强。也只有这样,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才有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