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特征

篇1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篇2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篇3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搜集整理资料、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逐步形成一边理论探讨,一边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1.课程导入时的讨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从“破冰”开始,“破冰课”指的就是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即第一堂课。所谓破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二是消除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陌生感,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冰课”的效果怎么样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以及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破冰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该课程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本人通过几轮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较为有效的“破冰课”模式,根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课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形成了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这些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专业本班级的各种情况,即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地理学地域性学科特点,讲授绪论时,采用以生源地为单位的小组讨论的方式,如讨论自己家乡的农业、工业、、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风民俗、旅游开况后派代表发言,轻松实现预期目标: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生活引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同乡之间聊家乡、在全班讨论,轻松交代人文地理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文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主要有: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运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讨论,运用聚落地理学知识,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谈家乡的民俗民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分析家乡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名及其由来,从而掌握地名景观这一内容;上网搜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既能避免教师传授知识陈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通过鼓励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在讨论步骤上,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有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刺激同学们讨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教学又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利用ppt讲解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上讲台讲解民俗;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位差异等方面,查阅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并解释呼和浩特市城市向东南发展的合理性;调查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分析客源市场的特点,总结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传播方式,分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查内蒙古地区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等实践教学的形式有演讲、讲课、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还要求有ppt、文档,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展示,引导学生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思考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缺少适当时间、适当内容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学应用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三年制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而言,人文地理学教学中专业的外业实习不可能像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一样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实践,但是在当下,光凭传统的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吸引学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感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实现野外实践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宗教景观、不同区域民居的比较、旅游景观等教学内容时就得利用影音和图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探索和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篇4

关键词 演绎式教学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Colleg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ZHANG Meifen, ZHANG Ling

(Sch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Abstract"Human Geography" is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exist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eography sc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specified the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th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mainly in the core of thinking, student-centered, as the main means of mutual cooperation,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can not be ignore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moderation. Explore the way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to change "abstract" to "specific"; from theory to the case, change the "common" to "personality"; the us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change "theory" to "practice."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learning; content; way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老师采用多种渠道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检验假说形成结论交流评价提出新问题。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此方式。人文地理学是理论学科,学习理论但并非到此为止,还要求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更深入的思维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演绎式学习比较利于达到此目标。

1 演绎式学习的内涵

演绎法是相对归纳法而言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得很广泛。具体地说,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演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归纳的成果也得不到扩展和加深。另外归纳和演绎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地理演绎式学习是在理解、记忆老师讲解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原理考察特殊的人文现象,敏锐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思考周围区域的实际问题,强调“地方的个性与独特性”。这也呼应了社会学之父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在文化科学中,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知识价值并不高。

2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原则

2.1 演绎式学习以思维为核心

演绎式学习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该方式知识组织形式而不是目标,进行演绎活动的目标是思维性,重在提升思维价值。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文地理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将一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推演到特殊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学习理论―总结案例―巩固理论”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2.2 演绎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地理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地理演绎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主动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扩展思考的任务,给学生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地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想法,了解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2.3 演绎式学习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

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人文地理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严密,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整个演绎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演绎者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这样,演绎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合作中,演绎者各自的想法、思路更清晰。

2.4 演绎式学习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把握,理清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确定该部分内容是否选取演绎式学习方式教师在布置演绎任务前,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讲清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等,给学生剖析清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文化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后续各章节中。在讲理论时可打破教材编写顺序几个专题进行,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此为学生进行演绎式学习的基础。”

2.5 演绎式学习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演绎式学习活动的难度适中,使得学生能比较自如地采用此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所设计的内容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性,要让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过渡要新的领域,使其内在知识体系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选取的内容难易要适度,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学生兴趣都不太强,唯有选取难易适度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思考。最后是必须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运用演绎式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演绎式学习,所以,教学中的演绎式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限定,不要为演绎而演绎,使演绎式学习活动形式化。

3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途径

3.1 从已知到未知,变“抽象”为“具体”

人文地理学中有部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在地理演绎式学习中,教师可将难点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清楚后,向学生演示自己对此理论的演绎,表达出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考过程,而后请同学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再回顾所学理论,此为一完整的演绎式学习过程。

3.2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在讲解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评价,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如学习人口移动动力机制时,教师先讲解不同学者提出的见解,主要介绍“推力与阻力”理论,考虑迁出地相关联的因素、迁入地相关联的因素、中间的障碍因素、个体因素,给出案例“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思考影响该地域人口移动的因素,与所学理论和区域进行比较,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提出能够激励学生思考的问题。

3.3 理论结合实际,变“理论”为“实践”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制作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对本地实际进行实践调查。

演绎式学习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激发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罗祥海,朱光良.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再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28-30.

[2]曹向容.演绎法与中国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9.11:19.

[3]王妍,许红平,马智兰.归纳演绎法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78.

篇5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论文格式是: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论文格式说白了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那么人文地理论文格式又有哪些要求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体。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二、文章结构。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三、论文格式

1.正文以前部分

(1)中文格式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

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NewRoman字体。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作者单位与摘要之间、关键词与正文之间分别空一行。

(3)正文之前的所有内容左右各缩进2字符。

2.正文

五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尽量采用Word文档以插入表格方式制作三线表。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表1、表2:

表1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与举例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后空1格,如“1概述”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仿真实现方法”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1管网仿真实现方法”四级标题五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表2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图题五号黑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注1”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3.参考文献

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请列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四字作为标题,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参考文献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4.作者简介

请在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小五号黑体左起顶格排;作者简介内容小五号宋体,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从事的研究领域;参加的全国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相当于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个人的学术号,如您目前尚无,可通过加入相应的学会得到,已是会员的,可向学会索要。学会的联系方法请登录中国科协网站查询)、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

参考范文:

例谈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一、人文地理试题的特征

人文地理试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城市、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图表为支撑,考查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考查考生运用图表、数据解题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人文地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人文地理试题常以微观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重要的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或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综合性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中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地球表面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着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故人文地理试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3.探索性

地理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学习地理是奔着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去的,作为考查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的人文地理试题必然具有探索性的特征。

4.开放性

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地理实践能力,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开放的人文地理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是否具备辩证分析问题、科学合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人文地理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明显。

二、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1.科学建模

人文地理学虽然知识点多、散,但人文地理内容“形散而神不散”,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们在学习鲁尔工业区时,要详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类型、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兴起衰落的原因、整治的措施,整理出一套有关鲁尔工业区的模型。我们还要将鲁尔工业区模型进行补充、修正,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工业区模型。我们还可针对某类试题,建立答题模型。一个完整的答题模型包括四部分:标题、适用条件、答题要点、备注。

2.精准套模(套用模型),巧妙用模、验模

完成各类问题的建模只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要想在人文地理试题上获得高分还得精准地分析背景材料和巧妙地运用模型。

一道人文地理试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图形、设问三部分组成。在做题时,我们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下面以2016年高考江苏省地理试卷第28题第(1)题为例(试题略),简述套模、用模方法。

第一步,粗读材料、细审设问。拿到试题时,要快速、粗略地浏览所给材料和图形,知道材料和图形描述的是攀枝花城市转型的地理现象。然后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每一个设问,从设问中剥离出所考查的知识点,思考可套用的模型。第(1)题设问有两个。一个是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钢城”顾名思义攀枝花的工业以钢铁产业为中心,故可将设问归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条件。另一个是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中没有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该设问可以归为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第二步,依据模型要点细嚼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根据第一步对第(1)题设问的分析可知,本题要用到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要点为位置、交通、市场、能源、钢铁原料、水源、科技、劳动力、政策、产业基础等。第二个模型要点为产业结构单一、钢铁过剩、资源短缺、煤炭地位下降、技术冲击、环境问题突出、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

第三步,整理答题要点,并作修订检查。在整理语言要点时,要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用针对性和专业性强、逻辑性和层次性分明、条理清晰的简洁语言表达出来。要点间要相互补充,以形成完整的答案。

第四步,书写答案。要求字迹清楚,分点作答。

以上四个步骤中,第一步实际上就是通过细审设问来套模,第二、三步就是用模、验模的过程。

在解答人文地理试题时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能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但要娴熟地运用此方法还需多加练习。

篇6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叉科学。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性、区域性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基础、社会实践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如地理学中关于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城乡规划以及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区域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素材;地理学要求培养学生很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小到地图的辨识与绘制,大到城乡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等,恰恰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地理学注重人地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综合集成,强调多种方法的灵活选择与组合,如比较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此外,地理学科善于利用先进的3S手段和计量地理工具,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合理解释和预测,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方法论基础。

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实践教学重点”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定,创新性教学与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长,是地理教师队伍必备的素质。凭借地理学科特性优势,地理课程教学在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更成熟、更优越,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学科特性和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结合各校地理师资条件、实验和实习条件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组织模式。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即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团和自觉研究,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和发展自我。二是实践性原则,即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应用型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完成实地考察、调研以及课题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提高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增强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并收获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与他人合作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三是兴趣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不仅具备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同时必须要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周围客观环境的新变化,增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促使学生兴趣火花的不断迸发。四是创新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心理倾向,能够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新精神。五是可操作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必须着力于高师地理院校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在内容设置上,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能力要求;在空间尺度上,应以学校周边社区、城市或区域为研究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能实现费用成本的最小化,增强学习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体系

根据地理学科特性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人文地理部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素材的挖掘。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人地关系,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重点,贯穿于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城市等内容之中。在人文地理学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中,产生了诸如文化地理、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聚落地理、语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行为地理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在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中,可以从基本理论、方法论及部门地理三个方面,提炼出以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图1)。

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包含的主要研究性课题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的探讨;部门地理中可以挖掘出众多的研究性课题素材,如文化地理部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人口地理部分的人口增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人口政策(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等)、民俗景观中的人地关系态度等;农业地理部分,包括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条件、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工业地理部分的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变、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如区域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分)等;聚落地理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城市(镇)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城市交通拥阻、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支撑体系等)、农村聚落规划与管理(如古村落景观、农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等;语言地理部分,包括语言分布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地名景观中的人地关系等;宗教地理中的与国家关系(如国民特质、国家凝聚力)等;旅游地理中的旅游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等;政治地理部分的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等;行为地理中的人类行为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等。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组织,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研究性课题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题选择、计划制定、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成果表达、成果交流和成绩确定(课题结题)等七大步骤(图2)。

篇7

关键词:时间地理学;活动路径;小说人物行为空间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273-11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以地理学科学化为目标兴起的计量革命为契机,学术研究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被分为许多领域的固定不变的说法被人文地理学瓦解了。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研究者们关于文学作品中都市论研究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Pocock(1981)编撰的论文集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出版。Yi-Fu Tuan(段义孚1985),对柯南道尔所描写的英国大都市尤其是伦敦所体现出来的都市病的研究后,指出:柯南道尔结合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环境来描写的英国都市病,揭示伦敦等都市病态的一面,是一种环境决定论。杉浦芳夫(1992)选取了与东京近郊有关的文学作品,在介绍相关文学作品的前提下,结合东京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通过对地理空间解读的实践,达到向读者说明“New Geography”的目的。遗憾的是,在我国关注以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暖(2009)等以《水浒传》中塑造人物的实际文本为出发点,通过建立人物行为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天罡星的行为特征进行共性概括和类型划分,归结出36天罡星豪杰气概、好汉气性、猛将气势的群体总特征,分出5个行为特征比较明晰的大类,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对天罡星行为特征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再就是在2010年6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的林珲教授曾在讲座中提到过目前有研究者试图从地理空间视角对张爱玲小说文本中提到的地方进行研究。张光英(2010)在国内首次将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文本研究领域,从地理学微观个体行为的视角,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对《红楼梦》大观园的主要人物行为空间进行思考和研究。

基于我国关注以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非常之稀少,本研究选取典型小说文本中核心人物的行为活动路径,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文学文本的阅读和新人文地理空间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文学关于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

二、时间地理学的概念与方法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以哈格斯特朗为代表的时间地理学,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考虑,时间地理学对人物时空间结构的研究需要有必备两个条件,其一,需要有关人物出行活动的资料;其二,需要掌握人物一天内24小时连续进行的所有活动情况。路径、结构,可以通过将空间压缩为二维平面,用纵轴代表时间在图上加以表示。时间地理学认为时空框和制约是时间地理学的关键词汇。个人为了谋生或满足其获得信息、社会交往及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就在个人路径或者轨道中移动,每个人在时空间移动中所遇到的环境。一个人要满足需要,一般要从一个驻所移动到另一个驻所,然而,移动受到了许多制约,这制约可以归为三类:能力制约、组合制约和权威制约。可见,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活动被作为一种常规发生的习惯行为来研究,强调了移动在行为空间中的重要性。

三、关于《红楼梦》核心人物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大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以刻画人物众多,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深刻而著称。曹雪芹现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是由原作者曹雪芹写的前80回和续作者高鹗完成的后40回组成。自《红楼梦》出现的二百多年来,“红学”界从“索隐”“发微”“释真”“考事”等或文学、或史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中核心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世界汉学界鼎立而三的显学之一――“红学”。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主要人物的研究视角二百多年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脂砚斋为代表的人物点评分析研究

脂砚斋是第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周汝昌(1953)认为一部《石头记》,脂砚斋不啻给作者作代言人,尽拽底奥,此人之重要较之雪芹本人几乎要划等号了。杨星映(1982)认为脂砚斋还在曹雪芹的写作过程中,他就多次反复研究、评点,应当说是第一个红学家。李燃青(1985)认为脂砚斋在评点中,充分地肯定了《红楼梦》在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并且提出了颇为深刻的美学见解。

(二)以为代表的“索隐派”人物原型分析研究

索隐派出现在20世纪初,以为代表。索隐派不认为小说就是小说,而认为它是一部借“假语存”隐写的一段真实历史,事件有原型,人物也有原型。索隐派有独特的文艺观。(孙伟科)认为宝玉就是胤初,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就是胤初和董鄂妃的故事“如董妃逝而世祖出家,即黛玉死而宝玉为僧本事。”新时期的刘心武就是“索隐派”研究方法的继承者之一。

(三)以、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人物研究

的《红楼梦考证》认为“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者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俞平伯是的学生和追随者,但俞平伯从文学的角度着眼,采取“以书为证”的方法进行《红楼梦》考证,提出“钗黛合一”的理论。新时期周汝昌先生的“新自叙说”是对“自叙说”的修正和发展。

(四)以王昆仑(太愚)为代表的唯物史观人物分析法

1948年王昆仑结集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以阶级定性为主的人物分析,将人物分为卫道者和叛逆者两大对立阵营,薛宝钗属于卫道者阵营,贾宝玉、林黛玉属于叛逆者阵营。以后何其芳、蒋和森、吴组缃的红学研究是这一种研究方法的代表。

二百多年来对《红楼梦》核心人物的研究已经相当系统、深入、全面。《红楼梦》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核心人物的研究主要在各个流派研究思想

的语境下进行的。纵观历来的研究成果主要都是以小说叙述的故事情节作为理解《红楼梦》核心人物的依据,但人是叙事的主体,小说创造的人物活动空间与人之间存在全方位的互动关系,日常活动空间在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还反应了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人物对行为空间的能动选择上。理解了《红楼梦》核心人物的行为空间的意义,就能理解曹雪芹赋予《红楼梦》核心人物的独特的叙事意义。因此,本文则尝试从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视角来解读核心人物。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学就是以现实世界的事物为原型进行的创作,文学中描写的东西并不是现实,是作者感知的印象化的现实。小说要塑造人物、构造情节、推动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直至矛盾冲突的解决和消亡,都离不开核心人物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行为空间。在小说中核心人物的空间移动通常表现为每日的活动。小说核心人物的日常行为空间反映个人与环境最直接最经常的交互过程,行为空间成为小说特定的典型事件下个人层面上长期和短期的选择和制约多重作用的结果,并且通过核心人物个人活动之间的移动将分散的活动地点连接起来形成核心人物活动行为体系。因此,文学家也如地理学家一样也是通过作品中核心人物的空间移动来完成文学中行为空间的描写。这样,如果地理学家的时间地理学视角的人物活动分析法是正确的话,自然利用时间地理学视角的人物活动分析法,通过核心人物日常行为空间移动的研究,以地理学视角对小说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进行解读,进而完成对小说文本的一种地理学方法的研究解读就是可行的。

(一)研究对象的数据化

本文研究的数据基础是基于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文本中第5回至79回这一段时间内,根据行为空间信息要素的需要,截取核心人物在文本时间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活动信息,把核心人物在哪一回目、到达何地点以及同一回目中指明到达次数进行统计,合计得出核心人物在5回至79回地提到并到达的典型的、可评价的空间活动节点为:贾宝玉166次,林黛玉88次,薛宝钗81次,三个人共计335次(表1)。

(二)人物总体行为空间特征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将人物总行为空间进行汇总并空间化(图1)。行为空间是行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空间,主体的要求是整个行为的出发点。核心人物在某一个空间中停留一次,就在该空间中标出一个节点,节点的多少可以反应出核心人物在该空间的活动情况。

核心人物总体行为空间特征表现出如下特点:1、核心人物的主要行为空间集中在贾母院、王夫人院、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五个地方;2、从所占有行为空间大小的视角来看,贾宝玉行为空间范围最大,最为明显的体现在贾母院、王夫人院、潇湘馆和宁国府;3、贾宝玉的行为空间最为广阔,他的活动空间范围基本上涉及到了贾府及大观园的各个角落;4、贾宝玉和林黛玉属于两个人活动的行为空间比较多,相反,单独属于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活动空间则没有。

(三)核心人物典型活动路径分析

以上核心人物总体活动空间的汇总,为找出核心人物在小说故事发展中日常行为空间分布的一般性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途径,也为我们寻找到遮蔽在行为空间视角下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特点刻画和解释提供了可行的手段。那么,通过核心人物在故事发展中某些典型的活动路径的分析,揭示在一天时间尺度上个体生活活动的特征,探讨小说核心人物个体在制约条件下的日常生活活动路径,可以使在小说叙事学整体研究中被掩盖的个体的差异性得到显现。在活动路径的时空图中,横轴表示被简化为一维的空间,纵轴表示时间,(鉴于小说描写在时间上的虚拟性,不可能精确到几时几点,所以在时间表示上以文本中出现的上午、中午、下午、傍晚这样的总拟时间为节点。)横线或斜线表示人物移动,不同的柱体表示人物在不同的空间。

1、典型路径1分析

第8回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核心人物在贾府空间会合后,作者第一次正面描写他们之间正式见面的章节,所以活动路径具有典型性。此时三人虽然都住在贾府,贾宝玉、林黛玉住在靠近贾母的地方,薛宝钗和母亲一起住在梨香院,但在此之前作者并没有描述过他们三人一起见面的情景,所以本章核心人物在贾府空间的第一次完整出场就别具意义。

图2很清楚的反应出核心人物此时的路径特点:贾宝玉涉及到6次空间位移,林黛玉涉及到7次空间位移,薛宝钗则没有进行空间移动。贾宝玉和林黛玉空间表现出明显纠结,第一次纠结在于两人在家长的安排下一起到宁府参加活动,于中午的时候和贾母一起回到荣府;第二次纠结在于薛宝钗的住处,随后,贾宝玉到了薛宝钗的生活空间中,林黛玉随后跟来,核心人物三人在薛宝钗的住处回合,显然,林黛玉的活动是紧跟着贾宝玉的,由于薛宝钗的到来,而且有金玉姻缘之论,造成林黛玉的戒备心理,所以,一旦贾宝玉去了薛宝钗的空间,必然引起林黛玉的高度紧张,那么林黛玉紧随贾宝玉之后就是一种必然。从图2可以看出,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某一空间中的活动都是前后时间的事情,薛宝钗没有空间的移动。第5回作者写到,因为宝钗的到来,“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此时,贾宝玉感受到林黛玉对其活动空间的制约,在空间唯一上可以看出,此时贾宝玉在林薛两者之间是无所偏向的,所以,去完宁府回来,就会马上想起去探望薛宝钗。此时的宝钗稳坐家中没有移动的。

2、典型路径2分析

第20~21回写到贾宝玉因饭后闲逛,二度拜访薛宝钗,是小说文本第一次正面描写薛宝钗到贾宝玉、林黛玉的空间活动。由此小说文本描写了三个核心人物一天的活动路径具有典型性。(图3)

图3反应了在这一天的完整活动中,同样以贾宝玉拜访薛宝钗开始,贾宝玉有9次空间移动,林黛玉是5次,薛宝钗为7次。林黛玉在自己住处的活动更多一些,贾宝玉在薛宝钗、贾母、林黛玉三处反复活动,与图2林黛玉活动路径紧跟贾宝玉之后相比,图3薛宝钗活动路径和贾宝玉重复明显,往往紧跟在贾宝玉之后到达林黛玉的空间,但在与薛宝钗空间重复后,贾宝玉在活动路径上又表现出反复到林黛玉空间中,可以看出弥补的意图。另外,薛宝钗的活动路径明显复杂起来,围绕着林黛玉相对固定的空间活动,充满纠结的。

3、典型路径3分析

31-34回,“宝玉挨打事件”是《红楼梦》故事发展的一件大事,围绕这件典型,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因此具有代表性。(图4)

图4围绕着贾宝玉挨打事件,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各自特征明显。首先,三个人的空间移动次数是不一样的。在这一天中,贾宝玉涉及到9次空间之间的移动,林黛玉涉及到6次,薛宝钗涉及到11次空间移动,薛宝钗的空间移动最为频繁;其次,宝玉挨打前后,林薛的活动路径各具特点。最先三人从各自的空间汇聚到贾母院中后,林黛玉和贾宝玉有三个不同空间点的重合,是在挨打前的恰红院和在怡红院外边,以及挨打后的怡红院探视,薛宝钗和贾宝玉也有三次空间的重合,分别在宝玉挨打前的王夫人院、挨打后的贾母院、恰红院探视。此时的

路径安排显然意味深长,在贾宝玉挨打前,贾林有两次路径重叠,切都是避开旁人的,而贾薛的路径重叠均在贾宝玉挨打之后,都集中在长辈的视野之下;最后,从活动路径的完整性来讲,林黛玉显然活动路径最为简单,活动空间最为狭小,薛宝钗活动路径最为曲折,活动空间最大。显然,贾宝玉挨打,薛宝钗的纠结在活动路径中明显表现出来,而且薛宝钗的空间技巧更为明显,虽然作者明着写薛宝钗静若处子,但却让人物在活动路径上给予一览无余的展示。

4、典型路径4分析

第77-78-79回描写贾宝玉的知己晴雯死后第二天,核心人物连续的活动路径。丫鬟晴雯是贾宝玉的知己,晴雯是抄检大观园的最直接牺牲品,抄检大观园是赫赫贾府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所以此时三位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也具有典型性。(图5)

1、晴雯死后贾宝玉可谓失魂落魄。晴雯死后第二天,贾宝玉空间位移达到15次,除了早上的一段时间是被家长安排外出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大观园内游荡,还偷偷去了一趟晴雯家。2、林黛玉的空间移动也减少了,主要集中在自己住处、薛姨妈家、但是她还是记挂着贾宝玉,所以贾宝玉、林黛玉在怡红院外边有共祭芙蓉诔空间;3、薛宝钗再次回到母亲家,唯一保留一点联系的就是姨娘王夫人的空间,她果然静若处子。晴雯死了,大观园即将走向消亡,烟消云散了,贾宝玉最为纠结,薛宝钗是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会因此受累,搬回母亲家,不再活动,唯有林黛玉深知宝玉,所以才会共同出现在怡红院外边共祭芙蓉诔的空间中。

五、结论与展望

篇8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篇9

关键词:地理区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作者简介:赵生兰,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二中学。

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区位问题是最大的重点和难点,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知识。所以深入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关键。第一层含义揭示了区位概念的内涵:区位就是该地理事物的位置,即在什么地区、在什么位置;第二层含义提示了区位概念的外延:该事物在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一点最重要,该事物与哪些事物有空间联系。其实区位就是中心事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在地理教学中,要认识地理事物的区位,就要掌握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切区位问题都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方面来分析,不管是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还是农牧业与工业,抑或是城市与交通。当然,区位的分析要因事而异,要抓重点,不能八股文,只有先掌握了全面然后才能抓重点。在高中地理中,需要掌握的区位知识主要有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等。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每一项人类活动只有选择合理的区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都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人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

因此要学好区位知识就要掌握以下几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资源等。这些因素对不同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又是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差异。同时地形土壤水源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也都受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工业区位、商业中心的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弱。

二、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技术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各项人类活动都有很大影响,但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和商业等活动的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别去认识。

三、影响不同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市场,而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有资源、市场、交通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主导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商业中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交通。但在不同地区各种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也不完全一样,如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则为地形,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和地形,大城市周围蔬菜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再如工业生产,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而诸如有色冶金工业等高能耗的重工业的主导因素则是动力(能源),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啤酒、食品、印刷等产品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增加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水产品加工等原料不便运输或由原料到产品重量减轻很多的失重型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地。

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每个因素对各种活动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人们通过农业技术改革,将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农业生产,这使得某些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弱,北方冬季温室农业就是改造了热量不足这一不利因素。再如,过去自然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的主要因素,而现在许多自然上的不利影响和限制可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克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导因素了。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而交通、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一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因旅游而兴起的旅游城。

五、区位问题分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区位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②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

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与工业协作、国家政策(政治)宗教、军事(国防)等

2.主导性原则——重点突出

3.区域性原则

(1)语言表达要反映所在区域

(2)要注意区域的特殊区位

六、区位问题复习策略

1.抓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从复习设计的角度而言,重在一个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能力的升华。给学生建立区位分析模式,形成解题套路。

2.归纳人文地理核心主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教材内容,分析过去的高考试题,可以确定人文地理内容的中心主题主要有:通过人文特征进行空间定位问题、从图表中提取人文地理信息、分析区域人文特征、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问题等等。

结合人文地理中心主题,应重点分析和关注新知识点,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观点和结论。在结合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导因素,推导结论。

3.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综合题)

教师要重视: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老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怎么考,怎么答(感悟高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在评讲中侧重重点、难点的分析及扩展,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总之,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要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就应该因不同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制宜,从实际出发,将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统一起来考虑,以选择切实可行的最佳区位。

参考文献

[1]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 区位因素分析法 构建 应用

人文地理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与影响因素(区位因素分析),二是地域类型,三是可持续发展。可见,区位因素分析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中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布局,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分布等。区位因素分析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区位因素分析是人文地理学习的关键,也是地理高考的重点。

一、区位因素分析法的构建

构建区位因素分析法就是熟练掌握影响各种人类活动地域空间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形成相关的知识框架。

(一)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区位因素的分析一般要兼顾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二)构建区位因素分析法要注意以下“三性”。

1.综合性:分析某一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有综合的思维、全面的眼光。以农业为例:

2.主导性: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例如:

3.变化性: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而言,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因素可以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活动,如温室农业、加强灌溉、修筑梯田等。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则比较明显,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如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西欧市场,冬季我国南方新鲜的蔬菜可供应北方市场。

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的变化性更为明显,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活动自身的发展,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发生变化。一般而言,传统工业部门原料、动力、市场及廉价劳力指向明显;新兴工业技术指向明显,并对环境和交通要求较高。同一工业部门,由于原料和劳动力的投入发生变化,工业的区位选择也就明显不同,如钢铁工业,最早指向燃料(煤)基地,后指向原料(铁)基地,目前指向市场。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和对市场信息及时反馈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二、区位问题考查的特点和应试对策

(一)考查特点。

区位问题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如“工业”区位分析每年重点考,“农业”区位也出现较多,“城市”“交通点”区位都已有涉及。有关区位因素考查的特点是,结合某一案例,从影响某一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出发,结合当地区域条件,进行分析、评价。试题往往有一个较新的情景或结合某一热点地区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应试对策。

针对区位问题考查的特点,在解答区位问题时应做到:

1.密切结合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区位因素。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十分密切,同一种人类活动在不同的地区会体现不同的地理特征,就会有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此,在熟练掌握区位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具体案例,对区位因素分析法加以灵活运用,体现区位因素的地区差异。如201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6题以“广西横县茉莉花茶产业”为背景,考查横县茉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气候条件及地形、土壤、水源等),并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进而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题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与图形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茉莉花的生长习性(温度、湿度与光照),横县经纬度位置及河流位置,横县茉莉鲜花与茉莉花茶的生产状况等。调动和应用相关知识: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等),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市场、交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进而描述和阐释事物:“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论证和探讨问题:“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