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环境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环境建设

篇1

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教师的任务,而且也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任务。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带头抓学科建设工作,而把这项工作全部推给学科教师自己来搞,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学科建设工作是很难取得实效的。如果学校领导具有务实、进取、钻研的工作作风与工作精神,亲自参与学科建设工作,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科教师有了主心骨,就会激发学科教师进行学科建设的热情和力量。这样,学校领导就自然而然地给学校的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学科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就会蔚然成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因而,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之一。

二、教师良好的学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

教师良好的学风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学风是教师开拓创新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引领者,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教师的职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良好的学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如果仅凭学科教师自己闭门造车,而不善于向其他老师学习,不善于向其它学校学习,那么学科建设工作也不会取得切实的成效。学科教师一定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多与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多吸取成功经验;多向学科建设取得成功的学校取经学习,汲取好的做法和经验,促进本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因此,只有教师有了良好的学风,才能不断地深入学习,才能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

三、教师良好的研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

教师不仅仅关注“教”,更要关注“研”。如果只“教”不“研”,“教”就显得肤浅。只有在“教”中“研”,“教”才能更深入,才能更有成效。“研”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离不开教师对该学科的研究。这个“研究”可以是该学科所有教师参与的集体性的教研活动,可以是教研组对该学科的教研活动,也可以是个人对该学科的教研活动。其形式可以是教研课的形式,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科教师将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一所学校里,要形成每一学科的教师都在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科的风气。这样,学科建设工作才能向纵深发展,学科建设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没有良好的研风,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想要搞好学科建设工作,那就是一句空话。

篇2

一个地方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地方人文环境的外在表现,是提高城市影响力、凝聚力、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基本保障。市民的形象是城市形象的第一要素,市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整体文明形象和文明程度。因此,提高公民个体素质是提升地方文明形象,优化地方人文环境的关键所在。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且艰巨的渐进过程,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1、加大作风转变力度,发挥机关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干部是群众的一面旗帜,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一支标杆。机关干部是城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思想境界、科学素养、法治意识、工作作风以及品行操守,不仅体现着党政机关形象,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也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对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表率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各级机关干部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坚持文明执法,同时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办事高效、文明服务、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市各级公务员要带头做文明市民,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充分调动教师、专家、学者和有志于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编印一些切合我市实际的、通俗易懂的市民文明教育材料,免费发放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对全市市民进行普遍的文明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歌颂市民的文明行为,鞭挞其不文明的行为,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态势;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通过事迹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让更多市民学习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要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带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要扎实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倡导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通过这些创建活动彰显城市的文明,使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既要靠教育培养,也要靠制度管理。严管才能形成良好习惯,严管才能形成文明规范。为此,应坚持监管并重,疏堵并举的原则。要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和市民个人对不文明行为给予曝光和检举揭发;要加强社会监督,设立社会监督热线,聘请义务监督员、文明劝导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劝阻。同时要加大惩处力度,大幅度提高不文明成本。通过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以及职能部门的严格执法,督促市民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同推动市民素质的稳步提升。

二、加强城市管理,优化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石家庄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开局之年,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1、加强城市管理。一方面确定管理重点。着力抓好交通、治安、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彻底根治马路市场和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吐乱丢、乱摆乱点等突出问题,打造整洁的市容市貌,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转变管理模式。一是实现由小城市管理向大城市管理转变。不但要加强中心城区管理,还应适应我市建设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对城不城、乡不乡、城乡边缘等小区域的管理。二是实现由传统型、突击性管理向现代化、经常性管理转变。以往的城市管理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而且在工作方式上简单粗暴、以罚代管,等到问题成堆就搞突击整治,结果形成“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今后应将城市管理常态化,要以宣传、教育、指引、疏导为先导,把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日常监督放在首位,坚持文明管理、文明执法、文明服务,不断提升现代管理效能。

2、搞好城市美化。一方面要加快重点区域的景观建设。优美的景观建设可使城市具有自然艺术气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为此,我们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一流团队参与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石家庄特色的精品工程,提升石家庄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抓好重点地段的美化,对城市广场、主要干道、入市口等进行绿化、净化,以此提高城市的现代气息和文明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路标、路灯、灯箱、广告等元素在内的城市信息导向系统,彰显现代城市气息。此外还应大力改善社区环境,打造整洁、安全、有序的社区环境。要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全方位打造整洁优美的居住工作环境。

三、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完善的城市功能是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为此,我市应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把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功能开发上,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包括交通、通讯、水、电、暖、污水处理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功能需要不断强化。我们要着眼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高效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同时充分考虑产业布局、社区分布、人口流动规律,促进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均衡协调发展。

2、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同步性,公共服务设施只有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才能实现最佳投资效益。要考虑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分层次、有重点的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依据石家庄现状,当前特别是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大型的文化、体育等项目,应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影剧院,同时要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以此提升石家庄的文化品位;要提升宾馆饭店的星级标准,形成高、中、低档合理排布的格局;要提高商业设施档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增强石家庄的对外吸引力,提高知名度。

四、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特色

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是特色城市的根。一座没有历史、缺少文化的城市相当于一座没有“记忆”的城市。石家庄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井陉古驿道、苍岩山、嶂石岩、五岳寨、革命圣地西柏坡等名扬天下;赵佗、赵云、魏征、戎冠秀等一大批古代、近现代名人群星璀璨;井陉拉花、耿村故事、石家庄丝弦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国宝。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工程,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此凸显城市的个性,展示石家庄深邃的文化品位。

篇3

一、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衡南县地处湘南丘陵区,居湘江中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衡阳市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多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一)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198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衡南”的决定,1990年,全面启动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1993年提前实现灭荒达标。1998年,又启动了紫色页岩山地绿化攻坚项目,有19.5万亩紫色页岩地被绿化改造。至此,县内适宜造林的荒山基本得到绿化。

(二)生态指标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9.61%上升到现在的22.2%,林地面积达17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71.6万亩,立木蓄积量增至128.4万立方米,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区面积增至10万余亩,生态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三)生态脆弱状况有所改观。过去,由于造林过少,毁林过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频发生。曾经一度是“天晴三日闹旱灾,一下大雨遭水淹”的局面。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禁伐等措施,山上植被多了、厚了,对减轻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损失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生态建设模式渐趋科学。2001年,根据林业的生态和经济两大功能性质,我们对森林资源实行了分类经营,专门区划出71.6万亩商品林和88.8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40.5万亩被纳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这些生态公益林由中央财政向农民补偿生态效益基金,严禁采伐和出售。因此,这些地方林木保存完好,到处茫茫林海,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

(五)全社会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全社会对林业生态空前关注,投资加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既有玉泉生态、龙须草业、岳阳纸业、欣怡林业等一批涉林企业来衡南植树种草,又有全裕彪、张竹生、封昌斌等本地大户能人大面积承包荒山造林,广大农民中既有纷纷栽树绿化房前屋后的,又有发展庭院林业的,等等。全县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多轮齐驱搞绿化”的生态建设格局,大面积的荒山绿了,农民房前屋后绿了,处处绿荫覆盖,生机盎然。

二、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压力增大

对衡南这个非林区县而言,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恶劣的根本现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从几项生态指标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22.2%,比全省平均水平55%低一大截;有林地面积71.6万亩,只占林地面积的40%,比全省平均数85%低得多;森林总蓄积量128.4万立方米,只占全省平均量600万立方米的五分之一。可见,我县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调查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一)生态建设全面提速与“红色沙漠”广为分布的矛盾。就全县生态状况而言,“东乡”森林多,“南乡”荒山多,“东乡”明显好于“南乡”。其主要原因是“南乡”片紫色页岩山地广为分布,共有58.8万亩,占全市总量的一半。这些地方完全是岩石的石头山,寸草不生,夏天灼热高温,四季萧条无比,被称为“红色沙漠”,生态非常脆弱,环境非常恶劣,当地群众深受其害。这已成为衡南生态建设的一块最大顽疾和心病。要全面改善衡南人居环境,加快生态衡南建设,势必要尽快全面改造这片“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红色沙漠”,而所要面对和克服的认识难、技术难、投入难、巩固难等方方面面的困难是无法估量的。

(二)边治理与边破坏的矛盾。森林、林木、林地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我们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防林、“三难地”改造、绿色通道等生态治理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总量;另一方面,破坏森林植被的对抗力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力度愈来愈大,破坏性愈来愈强。近年来,乱砍滥伐、森林火灾、乱占林地发案率居高不下,破坏了大量森林资源。拿宝盖镇来说,近年来,拿斧头的多,拿锄头的少,山越砍越光,导致2005年与1995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减少3万余亩,林木蓄积量减少1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下降2个百分点。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反面例证。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这里又可细分成四对矛盾。一是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在耕地被冻结的情况下,要推进城镇化,向山上进军似乎成了必由之路。特别是要建好县城,势必要砍树、推山、平地,破坏了原生植被,破坏了县城自然生态,否则新县城无法做大。二是招商引资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可以这样说,县内95%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涉及到占用林地、砍伐树木的问题。一个项目引进来,就有一大片森林、林地遭殃。三是工矿企业对木材的需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市木材厂、岳阳造纸集团、西渡造纸厂、川口钨矿、向友木业以及衡南和耒阳的大量煤矿在我县的年木材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度采伐森林,企业何以运转?而过度采伐森林,生态又怎能好转?四是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拿金竹、岐山等林区来说,山地多,耕地少,只能靠山吃山。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林区比粮区苦,林农比粮农穷。为什么呢?虽然山多树多,但为了保护生态而禁伐或限伐,山上有树不能砍,有钱不能赚,生态效益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却降低了,林农只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四)生态建设投入需求增大与国家投资项目减少的矛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既愈来愈迫切,又愈来愈艰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愈来愈大。而国家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已逐渐调整“西移”,湖南作为中部省份,生态项目已大量减少。今年以来,我县除几千亩投入很少的荒山造林项目外,目前还没有一个大的国家级项目落户,生态建设资金非常短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县生态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生态建设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生态建设速度与质量,统筹生态治理与森林保护,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的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创建“天蓝、山绿、水清、环境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既要讲究生态建设速度,又要讲究生态建设质量。科学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是数量,好是质量,快一定要建立在好的基础上,否则,欲速则不达,越快越劳民伤财。对于生态建设,更应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将速度和质量较好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对我县“南乡”片的谭子山、三塘、洲市、茅市、柞市、泉湖、栗江、近尾洲、松江等乡镇50多万亩的“红色沙漠”改造问题,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求快不求好的作法。要突出重点、分步改造,科学规划、分类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创新,采用乔灌草一起上,封育造管并举的技术措施,切实做到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在扩大绿化总量的同时,提高绿化质量和效果,真正将危害人民的“红色沙漠”改造成为适宜人居的“绿色海洋”,切实化害为利,造福子孙后代。

(二)既要抓好生态治理,又要抓好森林保护。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培育森林就是治理生态环境,破坏森林就是破坏自然生态,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然生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与保护二者不可偏废,必须一手抓森林资源的培育,一手抓森林资源的保护,造管并重,以增量保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一方面,要大力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态治理项目,大力更新采伐地和火烧地,确保宜造尽造,有山皆绿。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全县毁林势头十分猖獗的现状,必须保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执法行动进行到底;要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减少火灾对生态的破坏;要全面深化森林分类经营改革,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应保护的公益林全部保护起来,使这些地方实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山水原貌,不推山、不砍树,不破坏、移植古树名木,修路、建房要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真正寓生态治理保护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做到两不误,相促进。

篇4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24—01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师生道德素质,提升师生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学校的全方位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关注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氛围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用充足的条件满足人——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要发展,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基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校长的神圣职责之一。为此,学校校长要经常召开研究会议,下决心,花血本,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以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工程”建设,满足学校师生开展教学工作的物质需求。

二、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序和有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四个特点:一是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四是制度人性化,执行刚性化。如果制度制定的太刚性化,那么在执行的时候就难以贯彻落实。人性化的制度由全体教师酝酿产生,相对来说更民主、更客观,从而达到广大师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几年来,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管理,我校始终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发展,依靠教师”的工作规律,注重学校管理中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的四个环节,创设了“牢固树立一个观念,正确处理两个关系,努力做到四个重视,切实强化五项措施”的工作思路,并逐步付诸实施。

三、以丰富的活动带动人——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适时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课外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和教育性的原则,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有思想性的,如青少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等;有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

四、以浓厚的氛围熏陶人——加强氛围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学校要重视加强氛围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良好温馨的育人环境。

第一,强化学校“三风”建设。“三风”,即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学校领导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从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学识水平等方面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

第二,注重班级文化、楼道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做到处处有文化,事事皆育人。走进校园,优美的环境展现在面前,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训、校风、名人名言、校长寄语、国学经典名篇、楼道知识长廊,蕴含无限的人文情怀。

第三,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校报、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录等的作用,表扬好人好事,树立正确舆论,激发师生的爱校意识。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重新寻找失落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人是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中心课题!本文对建筑设计之生态环境的回归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二、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三、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生态建筑”不仅仅是指绿色植物的应用,单纯的颜色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的施工。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我们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遮掩一舒适一健康一绿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低能耗甚至零能耗阶段,第二、三阶段是高能耗阶段,第四阶段即现在所讲的生态建筑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突出强调能源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和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害。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m2,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总和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功能灵活多样的目标。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1―0026-02

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提高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在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的建设中结合学校实际,形成特色,丰富育人的有效资源,影响师生的思想品格和言行,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培育催人奋进的精神文化,引领师生持续发展

学校精神文化主要通过校训、校风、学风、培养目标、办学宗旨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学校的哲学和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我校(注:此处指广西南宁市燕子岭小学,下文同)高度重视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设施,使学校达到美化、绿化、净化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和挖掘学校的文化育人资源,精心规划以育人为目的、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学校精神文化。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总结凝练,我校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即:“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办学理念;“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培养目标;“在鼓舞中创造奇迹”的校训;“欢欣鼓舞,共同进步”的校风;“有效教学,幸福工作”的教风;“有效学习,快乐成长”的学风。

二、培育内涵丰富的环境文化,营造优雅育人环境

开设功能室,营造特色教育氛围。我校现有教学楼两栋,分别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十二个功能教室,学校根据教学仪器按理科、图音体卫等类别分类存放,各类仪器均达到Ⅱ类配备标准,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营造出特色教育氛围。

开放科普园,扎实推进综合实践。丘吉尔曾说,“我们先塑造环境,环境再塑造我们。”发挥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巨大作用。我校结合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完善,对学校原占地3亩的生物百项科技园进行了重新策划与整修,增设了供师生休息的小石桌,翻新了种植大棚,调整了各班种植实践区。同学们在科技园里种植绞股蓝,学习茶道艺术,进行各种常见花卉蔬菜的种植、观察、护理,科普园成为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校本基地,课间小憩片刻的休闲场所,师生交心谈心的好地方。

让墙面说话,环境焕然一新。我校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各班结合实际,确定班级发展特色和班训班规。除了在教室内进行班级文化布置外,还统一在教室外墙挂上班牌,班牌上有班级课程表、正副班主任简介、全班师生合影及班主任寄语。为了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在教学楼楼梯上张贴本校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十二习惯。学生们每天进出上下途经楼梯时,行为常规都尽收眼中,时间长了,学生从无意识地浏览,到熟读谨记,最后践于行动,文明行为已逐渐深入人心。结合各学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一至四楼的走廊分别上墙“弟子规”、“学习习惯”、“成语故事”、“科普知识”的挂图,做到主题明确,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让环境文化起到“春风化雨,如润无声”的教育作用。

三、培育协作竞进的教师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竞聘上岗,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为进一步优化中层管理队伍结构,激发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每隔三年,我校都会召开中层领导竞聘大会,实现了“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的目标,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既满足了老师们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起到了警示懈怠和后进的作用,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

开展育人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感。加强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才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楷模作用。因此,强化师德教育,一直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以案严纪,勤政廉政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观看特级教师钱自亮讲座录像片《解读教育的对象――人》、学习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及贯彻“十”精神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教师依法从教水平。

四、培育丰富而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激发学生的成长活力

日常生活,养成习惯。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是实施“生活德育”的有效突破口。以生活为基础,注重生活细节,以“小学生十二大养成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有意的反复强化中达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同的目的。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和行为,进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主题活动,快乐成长。近几年,学校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实施“五自”教育,从培养儿童的“自理、自立、自律、自护、自强”能力入手,把“生活技能训练比赛”和“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参与竞争,个个参与考评”的“争章”局面。由此,德育教育由静态、单调和知性的走向生动、具体的生活道德,并将其内化为稳定的个性特征,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培育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全面实施“有效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有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把师生的生活经历、家乡的历史文化都融进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在培育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的整合尤其充分体现出鲜明的特色。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比较偏离城市中心,一部分学生来自普通市民家庭、一部分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有的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鉴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整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要以“爱心”和“责任”作为思品课的首要教学资源,“以爱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以责任关注每一个学生。”其次,我们把家长的“心里话”作为思品课的重要资源,把家长请进思品课堂,说他们的工作,说他们的遗憾,说他们对孩子的期盼。再次,重视利用学生熟悉的本土历史人物和学生身边的典型进行励志教育,如把南宁历史人物邓颖超、雷沛鸿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的事迹引进课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校园文化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篇7

1.1现代护理对人文素质的要求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多层次的需要。对护理活动的主体———护士而言,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丰厚的人文素质。只有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才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其人文环境的好坏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传统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

我国的护理教育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传统的护理教育把重心放在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训练方面,忽视了对护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致人文环境建设遭到冷遇。培养出来的护生,由于人文知识的欠缺,在面对病人时,有时会表现得态度生硬,言辞简单,行为粗鲁,缺乏同情心,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病人的关爱,不能灵活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周菊琼[2]研究显示:中专护生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度高,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高,对目前学校护理教育中人文知识课程的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只有加强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

2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

人文环境主要指对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环境养一群人,这就是说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作用[3]。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好的教科书和良师。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作为护生完成专业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人文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必须遵循护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护理专业特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物质、精神、制度为载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护理事业接班人。

3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

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确定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实训室人文环境建设的主题。

3.1物质人文环境建设

实验室物质人文环境属于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包括实验室建筑风格、装修、装饰、仪器设备的布置等。利用我校新校园建设契机,对护理实训室布局最大限度地按照工作环境要求设计,即按照医院布局设计,如有病室、护士站、治疗室、抢救室等;空间的装饰,也尽量模仿医院的真实场景,如输液天轨、床头带等;床位的布局完全按照医院要求,所有设备也尽量模仿病房陈列,给护生以真实的感觉。让护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性学习时,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角色意识。

3.2精神人文环境建设

精神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护生一进入实训基地就能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3.2.1环境布局营造护理人文氛围充分运用美学、心理学和装饰艺术精心设计我校实训室的精神人文环境。如基地大门上悬挂“护理是精细艺术中的最精细者”牌匾,室内走道悬挂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肖像、南丁格尔肖像、南丁格尔誓言、医学生誓言等文字、图片,使护生进入实训室就能感受到精神和力量,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习与医院人文相融合,在墙上悬挂名人名言、图片,体现“笃志博学、医技精良”的校园学习文化,同时注重“扶伤济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医院文化[4]。如“三查七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现关爱的图片以及各级护理比赛成绩宣传栏等,培养护生对实训课的浓厚兴趣,加强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2.2运用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示范、引导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在学术、人格上是护生的榜样。我们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构建真实工作情境,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尽可能按照医院工作流程来组织实训教学。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位体贴入微的护士,呵护、关爱病人,体现爱伤观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护生由敬佩产生模仿心理,在模仿中提升素养,逐渐形成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3.2.3活动引领,提升精神我们通过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护理礼仪比赛及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护生有展示其护理文化的舞台,感受护理文化的气息。同时请医院护理专家来我校讲学,展望护理职业发展前景,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讲座等,让护生感受专业的价值,激发护生拼搏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

3.3制度人文环境建设制度人文环境是实训室的内在机制,是实训室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我们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

3.3.1完善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训室安全、正常、可靠运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如“护理实训室管理制度”、“护理实训室实训规则”、“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完善实训室内各种实训操作规程。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推行,护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护理制度文化的自觉性,有利于适应以后的护理工作。

3.3.2严格的着装、礼仪要求护生进入实训室的着装、礼仪都有严格规定。实训室设有穿衣镜,保证学生着装规范进入实训室,大厅、走廊悬挂我校学生穿着各式护士装的照片,加深了护生对白衣天使的好感,认识到护士是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懂礼貌、能歌善舞和掌握护理技能的白衣天使。这些严格的要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有利于养成职业习惯,使护生及早进入护士角色。

篇8

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文化知识传媒的图书馆,其人文环境对读者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无声之教”。它是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精神作用机制,如环境暗示、环境陶冶、行为模仿、情绪感染等,来提高广大读者的素质。图书馆在读者与文献之间充当中介作用,并通过自身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使广大读者受到人文知识的感染、熏陶,进而升华为一定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心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作为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奋斗目标。

2图书馆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一般地讲。人文包含“人”和“文”两方面的含义。“人”是“人性”、“人格”。“文”是“文化”、“教化”。汉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内外兼修的教化。人文环境概念同样众说纷纭。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氛围。就图书馆人文环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利、义务等因素的总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点就是对真实的每一个体的关爱。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服务环境、法规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而物质环境建设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2.2和谐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体现

(1)读书与人文环境相辅

读者到图书馆就是为了读书、求知。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让每一位读者心情舒畅地满意而归。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读书也需要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的个性的发挥。如果把想象、创造和个性的空间压缩了,还有多少创新思想可言?读书与人文,只能双赢。读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读书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读书更具有刚性,更能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强调和谐和感情,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有意义、有价值的导向。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韧性、渗透性、包容性和导向性。如果读书有人文相辅,就可以更加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和读书的意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启迪;如果人文有读书支撑,就可以更加严谨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虚,在研究、创作、知识的授受和考察方法上有所借鉴。读书与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刚柔相济,相互借鉴,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因此,读书和人文的融合是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方向。

(2)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融入人文教育

文化要有根,作为一个求学问的人,一生的思维要有根。他站在这个有根的文化上才能成长,才能发力,做事才能成功。做什么都必须有文化的根,都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需要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把握力。缺乏这些,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所以,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馆员是图书馆形象的代言人,他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是否具有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图书馆工作者要达到以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就要努力营造出书卷气息、儒雅氛围。如向读者推荐经典文学书目,像莎土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可列为推荐书目。当然在学习的同时,注入人文教育,营造人文环境,就要为读者创造和谐的科学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就好似一场知识盛宴,一堂欣赏课,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书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生命中最敏感的因子飞扬起来。作为图书馆,就要让读者在和谐中提高阅读兴趣,激发起求知欲望,在读书中增强阅读能力,使身心得到升华,达到人文环境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

图书馆在公众心中是一座神圣高雅的殿堂,是人们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知识经济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提出新的挑战。它作为文献信息主要收藏地和集散地,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更大的智力平台。要充分发挥智力平台的效应,就必须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使它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的园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我们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长,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舒缓压力、娱乐心身、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增进融汇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和谐提供有利的平台。“书的香”能陶醉人的心扉;“书的手”能扫去人心房的杂念。公众通过图书馆阅读,陶冶、美化心灵,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修养身心、完善自我;通过“读书”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间接学习和掌握人类的智慧;通过读书学习,可以紧跟发展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增强才干;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单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读书“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通过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兴感动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和自然,可以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可以借用它来怨刺时政。“读书”还有一个愉悦身心的作用。有人说,书乃是调理人心境的灵丹妙药。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尖锐泼辣,可以增钙。总之,阅读,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4图书馆人际关系是构建人文环境的保障

4.1人文环境要有积极融洽的相互关系

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文环境建设的成败。将和谐用于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就会“宽则得众”,使图书馆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问,特别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融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否则可能会万马齐喑、鸦雀无声、死气沉沉。图书馆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者、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要把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作为前提。管理者应避免主观随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馆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更应该充分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大多数时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权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文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然而图书馆应更多地注重以读者为本,替读者着想,利用它的教育功能,向读者传递和谐向上的精神。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culture of sports tourism in Xi'an using questionnaire,literature search, experts' consultation methods.It is posed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uilding of tourist culture and shar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between sports tourism and culture of humanity and environment. We should combine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e of humanity and environment of community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service.It will spur progress of the estate of sports tourism healthily in Xi'an.

关键词:旅游市场;人文环境;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西安

Key words: tourist market;culture of humanity and environment;sports culture;sports tourism;Xi'an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40-02

0引言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自然环境为条件,通过旅游商品的形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为游客提供健身、休闲、娱乐、交际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体育旅游能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这便形成了体育旅游本质的社会功能和内涵所在[1]。

“社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的帕克(Rorber E. Park)于1936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们活动的地域。无论是城市、集镇还是农村社区,其环境都是由社区自然环境和社区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2]。社区自然环境是指社区内的空气、水源、土地、生物、地质、水文、气候、动物、植被等。社区自然环境包括社区地理环境和社区自然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区的地位和发展潜力[3]。人文环境由人文和环境两部分构成,但二者之间形成了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社区人文环境与体育旅游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事实上,在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人文环境也是游客欣赏的旅游景观之一。因此,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体育旅游业在社区的全面开展,旅游在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甚至产生出了冲突和矛盾。

西安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西安体育旅游业仍有待完善[4]。因此,针对西安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共享模式的研究,对推动本地区体育旅游业乃至保持地区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西安市体育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

体育旅游文化是旅游者以体育活动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文化为内在价值依据,以旅游为主体,以旅游过程中各种行为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关系的总和[5]。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的精神内涵,是一个城市或社区人文素养的体现。调查显示,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占39.8%,对风景名胜感兴趣占36.8%,二者相加达到76.6%[6]。因此,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文化兼有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特征。因此,发挥西安的人文资源优势,要立足于西安本地的资源特色,挖掘地理景观、历史文化、城市与建筑等多方面的旅游内涵,激发人们探求、体验和了解当地文化的兴趣,从而激发人们趋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围绕城市绿色旅游的发展战略,在西安的知名景点附近,将山水风光、民俗传统相互结合,达到客源共享,资源互补,促进体育旅游跨越式的向前发展。

2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的互动

2.1 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的互动理论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指通过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人与群体之间产生的心理作用或行为的交互影响。齐美尔认为,社会互动是构成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人的社会性及社会行为也正是通过社会互动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社区行为具有社会关联性特征,社区也成为了一个社会互动的关联体[7]。在这个社区关联体中,居民不再仅以就业为途径、以谋取单纯的经济收入为目标才参与体育旅游的发展,而同时也视保护环境和维护社区传统文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中来[8]。因此,体育旅游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过程当中。作为文化主体的社区居民,他们的客观需求以及价值取向决定了社区文化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2.2 体育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的互动关系国外学者对旅游与社区人文环境关系的研究较早。Butle认为,旅游对社区人文的影响是旅游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影响。

体育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与社区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交互的作用过程:一方面,体育旅游是在一定社区人文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同时,社区人文环境也为旅游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及设施,它是旅游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社区人文环境对体育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社区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趋向一致时,他们会主动保护社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支持体育旅游活动在社区内的开展;同时,社区在发展体育旅游事业时,也会考虑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角度去建设和完善社区功能。因为社区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会促进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开展。在此基础上,社区政府也会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法规,为旅游者与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都将促进社区人文环境良性的发展和转变,对体育旅游产生了积极效应。第二,社区人文环境的调整和转变可能会引起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引发许多诸如治安问题、服务低劣甚至欺骗旅游者的行为,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篇10

图书馆生态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热门话题,图书馆生态建设即是从生态的角度建设图书馆,让图书馆的发挥“生态”作用,让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了解自然、关怀自然,并从自然中学习知识,这便是建设生态图书馆的根本意义。

一、当代图书馆生态文明发展困惑

现阶段,图书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还遇到一些问题或者是困惑,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数字信息化冲击图书馆的生态布局;二是信息交流存在障碍;三是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着民众的价值观;四是民众的文化价值观不成熟;五是图书馆承载负荷过大。

(一)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是图书馆人文生态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在进行人文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物质载体。那么图书馆人文生态建设又是基于什么理论呢?其主要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图书馆的基本理论以及周边人类活动的环境体系,基于这些原理和理论,我们就可以将图书馆规划成为一个和谐、积极的并与我们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这里所指的“图书馆”已经不单单是为读者提供知识的地方,图书馆在读者的精神层面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时期的图书馆更像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要净化读者的心灵,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主要以绿色、低碳为主要建设要求,以此达到图书馆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状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的环境,同时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神圣、庄严的一面;二是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对建设人文环境和净化读者心灵也很重要,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的建筑布局、馆内装饰、景观布置等等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应该将图书馆的“文学气息”展现出来,但也要加入现代艺术的风格,这样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是现阶段图书馆建设的灵魂所在,其主要指图书馆主体建设的精神生态境界,这与人文环境生态建设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更注重人文精神和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建设是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础,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图书馆地建设中,以此形成图书馆自身文化体系,同时这对图书馆自身精神地塑造也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这种塑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所制定的运行管理规定应该符合人文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设计者要想建立和谐的图书馆是需要合理、科学、和谐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所以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稳定图书馆的工作局面,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环境;二是图书馆应以和谐人文精神生态作为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建设也需要借助相关理论才能实现,例如,文化主题应该本着生态学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依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将图书馆比作自然界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则是图书馆中藏书的作者,分解者即是各位读者了,三者通过某种关系保持一种平衡,正如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三者通过这种关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才能建立更为和谐的人文精神,合力推动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进程。

(三)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读者读书、让民众学习,所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才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要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服务质量也是物质生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要想发展的更好,就要以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环境为基本建设目标,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读书环境,清除民众之间的沟通障碍。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建设是以图书馆生态理念为基础,从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服务体系、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效率等等进行三百六十度全面地设计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当地的基本地理环境,调节现阶段图书馆发展方向。在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的建设过程中,协调并发展服务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极为重要的,这对能否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让图书馆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在2012年5月1日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这项举措地推出,说明国家已经为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设立了导向作用,利用相关行业规范制度对图书馆进行管理。

二、展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