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结构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结构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结构; 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些都促使了园林景观工程迅猛发展,其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人文情怀,强调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设计美观的景观结构,并在融合人与景观的同时考虑到工程的结构安全。这就需要深入探究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

念设计,以完成灵活多样、造型各异、安全科学的园林景观工程。

1 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念

概念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人对某种事物的理解,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概括与凝练。概念是抽象的,把它运用到特定工程设计中对所设计的对象作宏观把控,是为概念设计。

景观工程结构的概念设计,它等同于通过对既有景观结构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来确立较为恰当的基本结构的布置体系、方案和构造处理的原则,力求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避免盲目和不恰当设计对景观工程本身造成的缺陷及增加日后运行维护的成本,以免埋下安全隐患。

2 影响园林景观工程的因素

园林景观的结构概念设计要考虑到影响景观设计的各种因素,自有元素或是结构设计需要元素,分析其影响程度,采取适当的必要措施,以便对其合理利用。

2.1 荷载

1) 铺装荷载。“地”是园林景观的根本,体现着不同的使用功能,然而材料的质感又体现了铺装的美观程度。因此,不同用途需要体现不同质感的地,就要铺装不同的材料。在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就要考虑到各种材料的荷载情况。

2) 植物荷载。园林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园林要体现出自然之美,就需要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制造模仿大自然、体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形成灵活多变的园林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荷载情况,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以及种植土的荷载。一般可选自然土或轻质土作为种植土。

4) 减轻荷载的措施。对于需要加高的道路或水池,可在加高层中利用回填炉渣、矿渣、碎砖等荷载较小的材料。对于需要改变地形的结构,可以使用梁柱来进行布置,或采用轻质土建造地形,或利用架空结构层的方法,制造出高低起伏

的地形,以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假山假石的建设,可以采用荷载较轻的人工塑石或岩石,或使用轻骨架材料形成所需设计。

2.2 地基及基础

园林景观的建筑基础大多位于表土层,地基承载力较低。如果遇到软弱地基或是新填土时,对其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由于设计的需要,考虑到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及便利性,常常利用打设松木桩的方法,将土层挤压密实,减小土层的孔隙比,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

2.3 水景

“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由此引发的水景结构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如防水工程中采用的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要满足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水池设计中,考虑到池壁的厚度、池底的厚度、支撑情况、符合构造要求的钢筋配置、适应温度变化设置的伸缩缝。在跌水设计中,布置符合受力情况及满足地基沉降要求的变形缝。

3. 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念设计要点

在结构设计中力流是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的本质也即是力流设计和构件布置。对景观师来说,这个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力流设计不同于力的计算,而是对结构受力后力的传递途径的把握。将结构所受的力通过最节约的途径传递到结构基础,而不是途径结构的薄弱环节放大其破坏作用。

3.1 合理的结构方案

1)梁和板 在建筑结构中,主要承受横向力并且主要变形为弯曲变形的杆件为梁,它的运用极为广泛,常见的框架结构的组成就是由梁、板、柱组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一些小品建筑的设计常为结构简单的不完整的框架结构,如单跨园桥的设计,一般会设计结构为简支梁或是简支梁板,但是如果桥的跨度相对较大,这时为了克服结构受弯曲产生的过大变形,就会采用加大截面的施工手段,这样一来,桥结构就会更加厚重,不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既不经济也不美观。

在相同荷载条件和截面条件下,对单跨园桥简支模型、单跨园桥闭合框模型以及单跨园桥伸臂模型的结构分别做受力分析,可知,跨中弯矩和变形最大的是单跨园桥简支模型,最小的是单跨园桥伸臂模型,在园林景观工程的结构设计中,荷载情况较为单一,伸臂模型施工简单,更适用于景观设计中。

因此,园林景观中桥的设计如果要求桥的跨度相对较大,就应考虑设置单跨园桥伸臂结构,桥体在桥墩以外延伸一定的长度,来有效分散与减弱桥跨的受力。

2) 柱和撑 柱是承受平行于其纵向轴线方向荷载的线型受力构件,如上所述是结构组成中的最基本的受力构件,其最佳受力形态就是短而粗。设计定位较“轻巧”时,柱就会特别细长,对受力非常不利。支撑在结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支撑体系可以增加结构的冗余约束,直接有效地传递结构所受的水平荷载、限制结构的侧移变形。在景观中加以合理应用,既可以丰富景观细节,又可以增加景观小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 )拱和桁 。景观小品建筑中常有拱形园桥、墙洞等。对拱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将其变化为便于直观分析的简化模型,将拱简化成三角受力模型,这种模型由两根直杆和支座组成,替代了三角拱,在简化后的模型上分析在相同跨长、不同跨高的条件下,拱支座所受推力的大小。经过受力分析可知,矢跨比与拱水平推力成反比,矢跨比越大,拱越陡,支座所受推力越小; 相反,矢跨比越小,拱越平坦,即支座所受推力越大,拱越近半圆形,则对支座的推力越小; 反之则

越大。因此,在设计较为扁平的拱形污工砌体园桥和墙洞时,应有足够的限定措施,以防边界位移后拱形结构的垮塌。所以,在景观设计需要拱时,要注意设置足够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拱不会因边界位移而造成坍塌。

桁架是具有三角形单元的结构,由若干直杆组成,主要承受轴向拉、压力,这样作用于结构节点上的外力会转变为杆件的轴心力,然后就可以将材料本身的强度充分利用,节约材料、减轻自重,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承重结构,如园林景观工程中有特殊形态的高耸建筑。

3.2 选择正确的结构简化模型

在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际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时,都是将所研究构件进行合理、科学的简化。不同的研究人员、不同的分析层面、不同的深入程度都会产生出不同的简化模型,对于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要从全局把握、注重结构整体。概念设计要科学的选择正确的简化模型,准确分析构件的受力状况,分析影响构件不利因素,经过修正将模型适当修改,以便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使其符合实际结构的受力特征,考虑景观整体,设计出更好的景观建筑。

3.3 对不利结果的预见性

预见性是一个人结合自身的经验积累形成的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对常见结构自身缺陷的预判尤为重要。如: 寒冷地区景观设计中的地基冻胀性,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的水浸湿陷性,地库开挖范围的沉降等。通过对易产生结构次生灾害的预判来指导设计工作,避免全局性失误再后期不合时宜的弥补。

3.4强化构造设计概念

概念设计的构造措施是结构模型简化分析的必要条件,如前文所述,现有结构分析手段是建立在对结构事物的力学特性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的,模型采用的简化形式必须与实际对应起来,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分析结果与结构固有特性一致,这就需要构造措施来加以保障,否则将会得到不可预料的结果。如: 结构连接节点是铰接还是刚接,上部结构与支座是铰接还是嵌固等。除基于概念设计模型简化需要的构造设计外,还应基于结构安全角度强调构造设计概念,如: 园林

小品一般结构体系过于简单,设计中应在景观允许的条件下加强结构体系中的冗余约束布置。

结语

景观工程对结构精准计算需求较低,常以概念、构造设计为主要手段。景观设计师应具备必要的结构概念设计能力,将概念设计理念引入到景观工程设计里来,通过概念设计和细部构造来实现园林景观工程的优质设计。

参考文献:

[1] 林同炎. 结构概念和体系[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梁亮,李静. 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我国园林的设计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篇2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经济结构;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6.24.060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的改变使得经济结构的诸多领域出现了深刻的改变,深入分析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经济的具体特点,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具体转型进行策略的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

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1.1 消费需求改变造成消费结构转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部环境的模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有的消费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消费需求。因此,传统消费结构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变,才能使新兴产业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另外,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迅速改变,很多消费结构已经根据消费者的自身习惯进行了转化,并不能在消费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计划。还有些消费活动存在多元化特点,使得简单的经济统计和研究不能适应新型消费市场的状况。因此,在新常态下,只有充分掌握了消费市场的变化情况,才能认清刺激消费的准确机遇,提升我国国内的消费动力,促进我国经济获得增长新动力。[2]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内的消费模式对境外消费的模仿性很强,而我国国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消费领域的动力较为单一,很多汽车家电等生活必需品是我国国内的消费主力。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商品消费领域简单地进行旗舰店的模仿,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的规律性。

1.2 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化

经济结构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结构的转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我国消费结构的具体状况,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我国国内的消费结构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简单的消费领域。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很多个性消费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主要空间,寻求快乐和个性解放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因素。[3]另外,我国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发展使得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很多地区的消费人群正在迅速扩展,因此,我国消费市场的需求转变,带来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体系的改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大幅度提升,使得我国消费主体的消费状态发生了改变,造成我国消费结构出现较大程度的调整。因此,消费结构的改变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使经济转型链条能够得到更好的运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3 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一系列宏观调监控政策发生了改变,在货币政策领域,我国的宏观政策偏重稳定,只有在较大的经济危机出现时,我国才可能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对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在市场运行较为稳定的状态下,我国的经济政策不会对货币领域进行较大的干预。[4]另外,货币政策具备较高的稳健性特点,可以使我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得到拉动,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保证物价的稳定。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利率的调节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节,都使得我国经济在固定的政策指引下进行稳定的调节,还有很多新型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制定并得到了初步实行。因此,在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够很好地控制国民资产的总量,并且能够为货币政策的改革预留足够的空间。

2 投资环境改变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

2.1 消费需求带来的投资需求转变

在我国消费市场逐渐转化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加强了对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视,纷纷使用较高的资金进行社会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满足。一些消费群体存在消费状态不确定的特点,使得投资群体需要生产多元化商品对消费群体进行满足。因此,消费需求的转变是影响投资需求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我国消费者个性的解放,快乐消费越来越成为很多消费活动主体。[5]因此,精神消费相比于物质消费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社会领域在居住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根据消费需求的特点进行了投资活动的改进,使居住环境的改善推动了与其相关的很多领域的发展。房产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地区的固定资金得到了盘活,而钢筋水泥等基础性建设材料也得到了产量的提升。另外,各类行业的同时发展使得投资领域加强了对交通运输和基础性劳动力的关注,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投资领域的投资规律被打破,很多投资活动已经将范围扩展到了基础性消费的诸多领域。

2.2 投资需求改变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我国投资市场的日益完善,投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在很多地区展开,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发展,使得很多地区在实施经济结构的调整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虽然互联互通的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但互联互通机制的构建已经使得很多地区的劳动力得到了开发,并带来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在一些投资需求的改变过程中,投资结构的变化是一项重要因素。[6]另外,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自贸区发展战略实施之后,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概念的提出,使得很多投资领域需要进行生产要素的整合,因此,投资需求的转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较大的影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使得我国社会的投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很多城镇在众多人口的影响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转型,也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新型增长引擎的构建。

3 出口需求改变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出口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转型,出口市场不仅涉及众多的产品输出,也包括劳动力和消费群体的输出。因此,在我国庞大的出口需求领域,出口结构的改变势必会形成经济结构的转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出口领域占外资的范围逐渐扩大,而出口结构的调整,也使得经济结构出现了有力的转型。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到来之前,我国出口市场凭借着巨大的国际需求进行快速扩张,而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的动力。随着世界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国际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我国出口需求的状态又重新回归正常。目前,我国出口需求方面在国际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能够更大程度上刺激我国国内的市场,并借鉴国际市场的诸多优势,对出口需求进行满足,因此,出口需求的大幅度变化,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4 资源环境因素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

目前,产能过剩是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很多区域的能源结构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使得能源的交换需要和产业结构出现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一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在实施转型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宏观政策的调节,也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逐步加大。目前,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使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新的资源形式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我国资源环境将难以保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质量。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进行,社会各领域对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因此,在制定资源环境调节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参考社会各领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有关资源环境的改革政策,以便经济结构能够通过资源环境的改善实现优化转型。

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我国经济呈现出很多领域共同变化的状态,研究新常态的具体状况,并从消费结构的角度入手,对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晔.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监管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2]赵新华.产业融合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理论及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3]赵军峰.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基于低碳经济视角[J].智富时代,2015(11):12-13.

[4]刘伟,蔡志洲.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19.

[5]孙伟光.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民素质技能结构 农村投资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一个过程,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的现代化来实现,要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以农民为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内容,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首要结构

中国的农村经济结构的首要环节就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这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结构,与由此而展开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流通结构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以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为首要结构,是农民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这样的经济结构系统将社会主义原则贯彻于农村的全部经济生活,突出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在农村经济结构的各层次或环节中都发挥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提高的主导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以人为本”的思想。

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一方面是抽象意义上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它又具体化于经济结构的各环节中,经济结构各环节的主体要素都是相应的农民素质技能的体现,是农民素质技能作用的具体形式,同时也为农民素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因此,农民素质技能外在的表现和界定,就是经济结构的各环节,乃至更为具体的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工种。不存在孤立的、纯粹的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但我们仍可以根据分工和产业发展水平将之划分出先进与落后的差别,并据之而确定产业或企业的层次与发展程度。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的结构。解决农民问题当然要基于现有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状况来考虑,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农民自己,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

在我国现阶段,确立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首要地位,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农民的素质技能是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性因素。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多种选择,有环境决定论、人口数量决定论和投资决定论等多种思路和理论,但要力图找出那些根本性的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它对其他具体结构都具有前导性作用,是牵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导性因素。

二、就业结构是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实现形式

农民的就业结构是由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直接派生的经济结构,它直接体现着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也是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实现形式。农民就业结构的转换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虽然明显加快,但是就业结构的调整仍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结构整体优化的要求,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表现在: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增无减;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3.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偏低;4.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种种制度限制。鉴于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农村就业结构的思路,从不同的方向寻找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有效途径;然而,各种途径都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的素质技能,中国农民就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瓶颈”就在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偏低。

目前,大部分转移出农村的劳动力仅仅局限于建筑、餐饮、服装、服务等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极低的行业或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难以进入更高层次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崛起,较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渠道越来越窄,打工的农民光凭力气找活难了,农民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又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城市就业的要求,导致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素质技能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

三、构建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统一的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是社会以货币投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资金分配结构,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结构应该围绕农民素质技能结构进行对物质资源的配置。投资结构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适应的程度,反映其合理性,并制约着其他经济结构环节的改造及其运行。

学者们对于农村投资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大都认识到了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动性作用,增加对农村的投资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一些学者受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借鉴其“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理论对农村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套用其“人力资本”概念,指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它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就业结构、农村的产业结构等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主张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这些借鉴西方理论对中国农民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重视了农民的素质技能、知识结构、意识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西方经济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一定要在对其前提和目标进行根本性批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通过辨证地认识、分析,才能将其纳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来,而不能照搬照用。将人与资本、资源等同,本身就是对劳动者的社会主体性的一种蔑视。经济的目的是发展人,而不是占有物,应使资本成为作为社会主体的劳动者发展自身的手段。

对于农村投资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投资中的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依托于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投入于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于农村非农产业等等各方面的资金要想获得充分的有效地利用,就必须以一定农民素质技能的水平作保证。农民素质技能不提高,单纯依靠资金的投入,只能是出现资金浪费、闲置、流失的现象,而不能使其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投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投资结构的转换上不能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应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农村投资结构的调整。从根本说,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变的动力来源,就是农村素质技能的提高。一定要把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置于战略高度,把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资置于农村投资结构调整的首位,构建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统一的投资结构。农村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未来几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将逐年增加并向农村倾斜,一场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农村教育改革已然开始,这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四、以提高农民素质技能主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与农村的投资结构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主干。关于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学者们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大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并多用GDP的增长率来衡量,这样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致命的缺陷,它忽视了人是经济的主体,没有从根本上去探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动力。单纯考察GDP的增长,而不考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绝不能是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应以人为本,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换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其根本动力就在于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为原则,而应以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为根本标准,对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进行衡量和判断。

农民整体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何处?问题的答案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落后。农民不提高自身的素质技能就不能冲破农村对自身发展限制,就没有能力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一般而言,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工作的机率越高,收入也越高。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结构,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要发挥各地区优势,引导农村种植业劳动力向其他农副业和旅游业转移,就必须依靠农民自身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掌握相关行业的技能;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市场需求,向广度、深度延伸,为农民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就必须要求农民了解市场,具备相关产业的技能;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它同样要求农民要具备一技之长,才能找到就业的机会。在职业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积累了经验,其素质技能也随之进一步提高,不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不论以何种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技能的提高。必须以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主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更持续、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产业结构构成了其主体框架,而流通、分配、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必须以农民素质技能提高为核心,使各结构环节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应该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素质技能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教兴农”“治穷先治愚”“再穷不能穷教育”之类的口号标语经常见诸墙头报端,然而,这种重视仅仅现于表面和形式,这些口号所倡导的内容,却很少在具体的环节上付诸实施,人们虽然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政策导向、工作目标、人财物分配等方面都没有把重点集中于对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上来,都没有能够真正把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育培训是一项隐性工程,不能够立竿见影,在投入产出上不能直接看出明显的效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的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今天,“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从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在为农民减负增收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去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农村基础教育的“担子”大部分落在农民肩上;而税费改革后,农民卸下的“担子”政府又尚未挑起。2003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做出具体部署。但政策、资金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农民教育问题作为“三农”中的重要一环,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提高农民素质技能,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问题,加速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应该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永佶.民主中国法制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遵循原则;促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它需要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谓可持续发展呢?它并不是可持续性与发展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和谐统一性,社会方面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地理范畴,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与其他区域外的系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出各个区域的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要让废物产生的力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与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显著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应该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生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性的动态收益与竞争优势。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遵循原则以及促进举措

鉴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我国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举措来充分发挥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应该根据现成的自然条件资源等,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消费的多样化。这些应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引导与发展区域经济,让各类市场整合与一体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市场环境与制度机制对市场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并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地区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依赖于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率与规模化水平。当然,我们在让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地理的发展来让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的新载体,最终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与获利者。

最后,我们还应该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都会随着各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出发,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与完善,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与过渡当中,政府就必须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让政府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逐步打破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发挥出市场在资源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调整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制度保障与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尤其是要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区域经济形成特色优势。此外,我们还应该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快速且稳定的发展。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坚持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并坚持动态化的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我国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能够向国际市场开放,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实现顺利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篇5

一、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着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是对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哲学提升,对发展水平评价有着重大影响,它集中表现在人们对发展过程中,发展要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上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段性。

早期的发展理论是以经济发展核心内容和判断标准的经济发展观。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几种典型的思潮包括二元结构论、经济发展阶段论。二元结构论是刘易斯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的。他重点解释“现代”部门的收入分配和“现代”部门增长速度。在刘易斯看来,发展实际上可以简化为“现代的”和“传统的”两个部门,发展过程就是“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吸收劳动力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在刘易斯的命题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变迁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之镜,吸收发达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经过十多年的历史检验,人们发现,有些发展中国家采取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虽然有些主要经济指标提高了,但是整个社会并没很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文化素质并没有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所以有人批评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

社会发展观是对经济增长发展观偏差的修正,有很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对我们探讨当代的中国发展观念非常有启示意义。如法国佩鲁强调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协同转变的现代化理论、强调世界政治结构是影响发展重要因素的依附理论等等。

人为发展的核心是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提出的,佩鲁指出,新发展观的要点在于,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社会及其目标和显然正在不断演变的目的有关。以经济增长为标志的片面发展观,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而当片面增长的代价暴露的时候,为一切人和完善人的发展就理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致接受的目标。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表述了对社会发展观的不同看法,这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特征变量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分化。强调发展是社会特征变量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分化的理论渊源主要来源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一个多学科广泛关注的理论,人们为现代化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化是工业化、科学技术化、富裕等内容的一个混合体,吸引了学术界和官方的持续注意力。

现代化是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这就决定了由现代性而标志的现代化的是阶段性的过程。它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从经济结构转变开始到非经济结构变迁的各个方面,著名学者列维提出可以根据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过程来比较社会和区分社会。为了使社会变迁为现代性社会,包括社会的传统结构价值也必须完全由一套新的现代社会性结构和价值来替代。列维分析了现代化的伴随现象和结果。他提出了区分“现代化社会”和“非现代化社会”的社会标准。

社会发展观中对于发展的第三种认识是依附理论,依附论是作为主流学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强调世界体系对发展的影响,以普雷什和佛朗克为代表人物的依附理论从世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在于外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普雷维什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极其主要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的“中心—”这样的经济结构。中心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中心处于支配地位,只能是被动的从属中心,而这种由于殖民时代延续的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间不合理贸易比价,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因此,普雷维什指出国家要获得发展必须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

强调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原因是由于不平等的国家地位造成的另一位著名人物的佛朗克。他提出了“欠发达的国家”这一理论来解释第三世界国家的欠发达状况不是自然条件的产物,而是长期殖民主义的结果。

多斯·桑托斯在研究了依附的结构后,给出了依附的定义。他指出,一个欠发达的国家,在根据外国需要确定其经济结构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依附性的了。依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金融与工业的依附、科技与工业的依附和政府的依附。总之,一个国家的发展障碍不是缺少资本、企业管理技术、民主制度,相反,在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外部控制,依附与发展是不相容的。

如果说,经济增长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代表着国家是发展的组织者和评价者,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实践,联合国是可持续发展的提倡者和评价者,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阶段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空间限制,同时考虑到当代人与未来人在资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公平与协调机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个别民族国家与人类共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国内对发展的理解

中国自主发展的道路决定了对发展问题的许多理解和实践是原创性的。“五年计划”从建国开始制定,至今已经出台了“十一五规划”,以“五年计划”为主线展开,可以看出国内对发展的理解。

(1)发展是总量的增长。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积贫积弱的国民经济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因此,能够快速发展就成为建国之始的主要目标,“一五”计划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反映了这个特点,至于后来的“”则将此推到了极点。1978年改革开放后,历次“五年计划”依然把总量增长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究其原因是人口压力造成发展速度指标的过度追求和外在压力对增长目标的强化。我国与发达国家增长指标相差非常大(产业结构、人均GDP、国际竞争力),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然是赶超战略。

(2)结构问题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说,经济总是不断扩张,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就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是相对应的,钱纳里通过对世界上154个国家20年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比较指出,产业结构变化,引发就业结构变化,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一个“二元结构”熨平的过程,可以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是核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自动调整,问题是,我国和西方的产业发展道路不同,因此,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从初级产业、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份额来看,我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上(不及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而如果从制造业份额来看,我国则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上(超过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结构偏差,任何单项指标都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这种与标准结构的偏离和我国特殊的工业化赶超战略有关。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制造业实现了超常发展,导致了结构关系与标准模式的偏离。

经济结构调整历来为政府所关注,修正结构问题,一直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从“六五“计划开始,直到“十五”计划,政府对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基本判断之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十五”计划则把结构调整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从中国自身的发展进程看,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结构”即“二元结构”问题,但是,结构问题不仅是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还包括产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一国的经济结构,还受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升级与竞争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不能不受世界发展的影响,这就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3)发展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与发展观演变的规律相一致,中国政府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强调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继而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六五”计划第一次把社会发展列入了纲要的重要内容,“六五”计划以前,中国的五年计划全称是“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这种变动本身就是我国开始把社会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最好证明。1992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保护环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九五”计划中正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比较“九五”计划与“十五””计划及“十一五”规划可以看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中国政府观念的调整,可持续发展不能取展和包含社会发展,它仅构成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国外发展观的启示

在对发展观认识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发展的理解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关心的是发展的增量,发展的经济层面和可测度部分,而发达国家则更关心发展的一些深层要素,如自由、权利等,这是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是从人类社会大系统的运行,以及从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认识的,它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非工业化可能适合于一个国家某些地区,但尚不适合于作为整体的现代社会一样,在较短的时期内,在发展的某一个刻度,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是不会相同的。能否走上那条必然的可持续的理想之路,“只能产生于现实的态度,否则就不会产生出来”。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决定于各国政府的选择,这种选择既要积极地面对人类未来又要稳妥地面对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体制和秩序的巨大惯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它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实践,因此在对发展的理解上有自己的特殊性,如地区结构问题、就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等与世界一般发展模式是有差别。所以,在新的时期中国政府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同时还提出了“五个统筹”等具体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所以称为“科学的发展观”是因为这一发展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追求。它是对以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正确总结和科学提炼。不但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而且符合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在于“和谐”,要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关键”在于转变。它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程度、人与人的和谐,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地区之间的和谐和国家之间的和谐。为实践它这一目标,根据这一发展观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就是要“改变发展模式”,并把以往的财富和权力的高度不平等分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脱节甚至对立发展模式转变为一种新的合适的国家发展战略。

篇6

但事实却非常清楚:历史“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3],其本身的一度性、过去性和不可逆性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亲身经历那种“历史的过去”,不可能亲眼目睹“客观的历史”。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历史记载之间,只能是无限接近,而非完全符合。我们所能考查体会的仅仅是和历史事实相关的原始史料、遗存遗物、历史叙述。“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它不仅需要我们“低头拉车”,通过历史史实和史料完成对“历史真实”的理解和重构,还需要我们“抬头仰望”,借助历史理性和历史智慧实现对历史价值的守望和超越。

拙文试图沿着历史本身解构的理路即“存活着的过去”,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为例,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重构做一次方法上的梳理。

一、理解和重构:走出文本的藩篱

中学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内容[4]。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或者说解释)和重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学科体系、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作用、掌握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技能。

思维和体验的结合赋予历史知识以“活”的灵性和生动。因此,要正确理解和重构历史,我们就必须从主体的思维和体验两个维度出发,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历史概念,厘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发掘史实、史料、史论的历史价值,探寻理解历史的基本思维方法,在体验情境再现的经历感悟中找到一条符合历史理性的解构之路。而这一充满理性、满怀激情的“旅程”,至少包含这些特征:必须是以学生获得知识的丰盈、思维的活跃、生命的发展为根本旨要;必须是一种使人感到愉悦的、富有意义的、饱含激情的且高屋建瓴又平易近人的亲历体验;必须让学生领略到探究历史问题沿途的秀丽风景、体验历史场景下的真实意味、感受冗杂史料中梳理考证的乐趣……

只有这样,历史的理解和重构才能跳出教材文本,无限逼近历史事实。

1.揭示历史概念的内涵理路

学科概念是组成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筋骨”,是表述学科属性的基本“基因”,每一门学科的思维活动都需要学科概念在中间“牵线搭桥”,离开了概念的学科,就不能称之为学科。历史学科的概念是“人们在适量的历史表象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可以深刻地提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提炼相关内容的历史特征”[5]。掌握好历史概念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要求,是剖析、理解历史的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概念教学的目标意识、方法意识和能力意识,努力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揭示意蕴、理解历史。

比如,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一课中,涉及到的基本历史概念颇多,且易误解。既有自然经济、洋务经济、经济等一级概念,也有像民用工业、军事工业等二级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说是学好这一课的关键。对于不同概念的解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如自然经济的概念,可以基于基本的历史史实,通过展示小农经济生产的基本史实来让学生概括;又如民用工业、军事工业的概念,可以用类比整合的方法,即类比两类企业的不同特性,分析两者的不同点,从而类比出概念的不同含义。又如经济的概念可以通过事例法,即透过某一企业的兴衰史,归纳概念。一定的历史概念总是和一定历史时期密不可分,在解读概念的时候还要注意概念的时间属性。

2.解读目标要求的核心本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定义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本课为例,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本课的核心知识是“的产生”,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认识到列强侵略既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客观上为中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学习的内容,分析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认识到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的产生提供条件,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通过学习中国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艰难,探讨民族工业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3.探寻文本叙述的思维方法

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叙述我们称之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和历史真实之间,往往受时代、阶级、方法、史料的局限,总是和真实之间“格格不入”,或是“擦肩而过”。可能今天看似公认的“定律”,在明天就可能因为新材料(考古发现)的发现而成为“过去式”。但是,在追寻历史真实的过程中,人们也形成了合理的理解方式,或者说叙述历史的方式,我们习惯于将这些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方法叫做史观,即我们认识、理解历史的角度。

人教版教材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置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专题之后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知识的建构。实际上,教材编写者在文本叙述时更多的是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即站在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上,将世界看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把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看做是西方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上,编写者又转向了现代化史观,即从中国考量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中的经济现象。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我们就可以更加豁然地引领学生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坦然地引入学生从更宏观的层面理解历史事实的真实价值,淡然地引导避免只会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单一地看问题。

4.发掘史实史料的质朴本真

历史是今天和昨天的对话,是当下和过去的会话。真实的历史早就淹没在汗牛充栋的故纸堆中,失落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里,埋藏在尘封已久的秦砖汉瓦下。我们今天理解历史,只能是通过历史记载、文物资料来还原、重构历史。因此,要接近真实的历史就必须从史料论述出发。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史料论述多如牛毛,如何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19世纪40年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60年代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当时的两份奏折,既拓展了历史知识的深度,又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

奏折一:……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敬数《请变通收税章程折》

奏折二:……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5.理解历史论述的精彩意蕴

教师在运用史料论述时除了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外,恰当合理地借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学观点,也能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理论体系蜚声学界,其诸多论述已成为经典。以本课为例,笔者就发现陈氏有两段论述颇为精彩:

论一:“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论二:“,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6]

如果从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出发,立足于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结论,阐释、解释、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出发,我们可以以下问题为突破:比如论1可以设问为:“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哪些?”“为什么1860年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论2可以设问为:“‘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指的是什么?‘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19世纪60年代洋务经济和经济产生的思想背景,理解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如果要放到更广阔的时间段、更宽广的空间里,可以把视线移到19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60年代两个时间点,比较两个时代的不同,从而站在时空的更高处思考历史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论述的运用必须要避免以论带史的错误倾向。

6.体验情境再现的经历感悟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吾人今日所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之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人,处于同一境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此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立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说。”[7]要像古人一样“神游冥想”,还得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再现事实发生的场景。

本课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都集中在19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60年代两个历史时段,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历史在思想、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身临其境地深入到历史的意蕴中去,笔者设置了两个“历史镜头”,结合图片史料,巧舍历史记述,形成了如下两张投影:

让学生在感受图片中的场景后,说出镜头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由于场景设置的“生动逼真”,学生很快就对本课的两个关键时间段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除了以史料带出情境外,角色扮演在本课中也不愁没有“市场”,比如说“产生”,笔者就进行了尝试:“假如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你是一位手中拥有一定资金的商人(或者地主、政府官员、手工作坊主),此时你是把资金用于买房置地还是投资于办企业?请说出你的理由。”“假如你想投资办企业的话,你会选择在哪里办厂?投资于什么行业?为什么?”看似熟悉的甚至有些老套的问题,只要合适,仍然是有生命力的。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可以拉近今天和昨天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历史智慧,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二、守望和超越:回归理性的教化

余英时先生把“解释”一词理解为“explanation”与“interpretation”两词,前者“的作用是将许多孤立的史实的真正关系寻找出来,使历史事件成为可以理解的”;后者“则是人所加予历史事实的一种主观看法”[8]。钱钟书先生也提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9]可见,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重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化”的倾向。主观臆断、以论带史、孤立“不相往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在我们解构历史时,横加阻挠,迷惑混淆,使我们离“历史的真实”愈来愈远。

历史理性自然是需要守望的,它赋予我们的是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张力。价值判断、文化认同、人文素养等一系列有关价值诉求的要素,都需要我们超越历史知识本身,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历史的精神”。理解和重构,仅仅是历史课堂这一激情旅程中的其中一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获得历史精神不可或缺。

许倬云先生有云:“历史的镜鉴就是你能从经验里面汲取一些可以超越自己局限的东西,让自己看事情看得明白,就是智慧了。历史是经验,经验是知识。知识之中,抽离出来的东西变成了智慧,这就是有用的东西了。”[10]“历史固然不会如重放旧电影一般的重现,从人类在历史上累积的经历中,人类的足迹是可以提撷对人类整体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对于自己也更有自知之明。尤其‘知道自己’这一点,才是‘以史为鉴’的真义。”[11]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的基本理路,同时还要让学生产生“迈开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艰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产生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更应该使学生体会到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和动力……

只要我们体会历史的精神价值,并将其转化为观照当下、昭示未来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我们就能在“真实历史”的维度下,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历史叙述和历史方法的本质性的、理性的认识,就能在历史和存在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生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理性,从而回归理性的教化,达至历史的智慧。这可能正是历史教育必须坚守和超越的底线吧!

参考文献

[1]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6).

[3] 刘知几.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 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沈玉林.历史学科教学中概念解读的缺憾及其对策.教学月刊,2008(3).

[6]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8]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转引自王尔敏《史学方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篇7

关键词: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甚至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结果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留在了后面,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经济学家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认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增长与发展有时做同义词使用,在某些场合这种用法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应该区分它们的词义。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如学习能力等[1]。

总之,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因此,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2]。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2]。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3]。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篇8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治理模式;相关对策

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相关变化,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和相关对策来改善企业治理。我国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确保自身观念与时俱进,主要目的在于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形势,并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企业治理是组合管理型较强的学科,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快速地适应新形势。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下的企业治理模式,企业治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提高企业治理效率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企业治理概念及现状

(一)企业治理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企业转型发展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方向、模式、组织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出现整体性的转变,最终最大限度地赢得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企业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对组织资源及经营活动进行有效配置,并摸索出企业管理理论、方法以及技术,从而建立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企业治理现状

1.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也逐渐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本质上来讲,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企业之间实力的直接较量,需要不断地提高企业体制的合理性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企业治理的目的及概念不明确,过于陈旧的企业管理思维、管理方式以及监管体制。并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流畅的生产环节和闭塞的生产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之间缺乏紧密的系统性关联,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的七个维度不能有效统一和协同。除此之外,我国企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常态化日常监管,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较强的执行能力,绩效测量设计不能结合实际,企业资源配置与企业战略不能有效协同,治理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非常明显。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的有效运作及持续健康发展。

2.适应性较弱

现阶段我国一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经营策略为“零库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脱节,很难实现“零库存”,造成客户的抱怨和内部的扯皮推诿。这是没有利用互联网+并缺乏各相关部门协同性的结果,没有足够地重视企业市场与生产部门之间连接。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而过程中,生产部门仅仅只关注生产环节,并且若企业的市场销售部门没有及时地反映销售情况,便会容易导致公司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堆积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的不定,如果企业生产及销售环节之间的衔接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没有做到精准生产,那么就会使得企业的滞销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企业的资彭卓义深圳市金森珠宝首饰有限公司518020源,库存增加,浪费企业的管理费用。并且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能说明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物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没有将大数据用于物流管理。

二、企业治理模式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的原则及作用

(一)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均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也就是主要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这种增长模式难以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持续。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同时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的相结合,从而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经济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比较和竞争优势

企业治理模式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应该综合地考虑到所在地区的具体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以及优势和劣势等具体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帮助企业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然后在充分地发挥企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地区企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从而能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升级及转型,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创新技术

经济发展也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技术能有效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结构实现转型的前提是条件便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建立及不断地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机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引入互联网+模式不断地对产品和技术结构及销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升级,不断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4.经济效益

在以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的企业治理要把经济效益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过多的占用资金,或者采用消耗大以及大量积压产品的形式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需要在企业治理中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低投入、高成果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

5.社会效益

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也需要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不断地提高社会效益。企业治理模式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也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和缺陷,其中包括恶性竞争以及低劣的产品质量等。因此,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选择转型发展,并且不断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治理在企业的发展中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企业治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国市场的秩序,对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确保企业之间的正常竞争。而对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则需要进行坚决打击,不断地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守法以及护法的意识和基本观念,并且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按照国家政策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

三、企业治理模式对策

(一)改变传统观念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需要摒弃传统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改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传统认为高投入才能产生高产出及高收益的落后思想,不断地创新改革发展的观念,跨越传统思想的障碍,并且广泛地吸收各界人才转变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的企业治理模式只有打破了传统观念,才能引进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

(二)调整体制机制及政策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调整产业结构及转型升级外,也需要相关的体制机制能与宏观政策相适应。目前我国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多只重视总量指标,没有对结构指标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金融政策、财政分配以及资本市场规则等政策无法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治理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等相关体制,确保财政、金融以及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倾斜于更为优势的产业,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鼓励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创新作用,不断地强化产业规划及相关政策的约束力,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产业转型升级能满足科学发展的相关要求。

(三)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产业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规划、指导以及推进。具体的方式便是退出高污染及高能耗的传统夕阳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新的技术、项目以及产业,来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等。确保产业在转型和升级过程中的科学性,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四)发展新技术产业

为了确保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我们可以在传统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对有利于改善投资软环境、发挥区域优势的第三产业等进行扶持,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产业。

结束语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深入地研究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和方式。本文对目前我国企业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浅显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治理模式的相关对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高效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冰玲.谈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J].经济视野,2013,22(16):50-50.

[2]李忠良.探讨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9(10):121-122.

[3]刘建伟.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创建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7):43-44.

[4]范桂萍,王瑶.刍议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的构筑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16(7):99-100.

[5]姜鹏程.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创建研究[J].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4,12(8):27-27.

[6]武全胜.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23):6530-6530.

[7]张莉艳,高闯.管理模式的“适应性效率”标准--一个来自比较管理的解释[J].经济问题,2015,09(3):13-17.

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10-02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不是某一个学者的专著。亦不是某一个学者的论文结集,而是颇具代表性的老、中、青社会学家的谈访录。每个学者探讨和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有的讨论城市社区、乡村、城镇;有的讨论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有的讨论中国非均衡的结构转型,或者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本书最有学术价值的是中国社科院李培林把“社会结构转型”看作是“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是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主因,它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还有,李培林率先并系统阐述“社会结构转型”理论,并认为中国正处于“制度创新的中期阶段”。

事实上,社会转型概念在学术界和新闻界已被相当普遍使用,它是西方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现在成了描述和解释中国社会巨变的重要工具。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均GDP不足250美元,现在则达到3000美元。根据“十二五规划”透出的信息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几个县市,人均GDP甚至超过1万美元。30多年来,先后有3亿多农民(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离开耕地和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转变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如何使转变了职业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大挑战。

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这也是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因此,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也是社会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二元社会结构向三元过渡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知道,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前,政府不但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亦是生活资料的发放者。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中国社会经过解放初期的、公私合营,到化、、割资本主义尾巴,已经彻底消灭了中国传统社会由地主、官僚、士大夫构成的统治集团,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了“没有统治阶级的社会”。整个社会就是国家与人民这两个层面,这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总调动、国民总动员,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到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足以佐证以上观点。但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在于,由于中间没有缓冲地带。政府强势时社会很稳定,但一旦政府控制松驰甚至失控,则天下大乱。现在有了中间阶层,公民社会正在发育,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精英知识分子在内的精英阶层正在形成,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元社会结构到三元的转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亨廷顿对什么才是“政治现代化”做过解释:理性和世俗化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决策程序,取代神化、宗教(包括个人迷信,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中国社会转型最值得欣慰的是社会稳定的支撑力量在下移。过去老百姓都仰仗政权稳定,但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每次政权交替皆血流成河。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使政府的许多权力,渐渐转移到社会各种利益集团、自治团体、以及独立承担风险和收益的个人身上。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还政于民,再加上民营经济勃兴带来的“藏富于民”,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向纵深发展,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又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举例说,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推进,作为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的功能在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已经彻底解体;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大都采取了“非单位”的管理体制。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加大了治理的成本,自上而下社会事务的落实和自下而上社会问题的解决受到阻碍。同时,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体制是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或社会运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现代社会管理,应转化为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辅助、以公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为根本的良性运行系统。

二、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

根据社科院的最新报告,中国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水平,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中国的消费结构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需要9至16年时间。中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大致需要15年的时间。中产阶层规模要达到的工业化中期水平需要17年左右。0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互为基础,互相影响。换言之,经济结构的改变,会牵动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使经济结构作出互动。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从理论上说,社会结构可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转型的起点很低。上世纪70年代末,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人均GDP不到250美元,大约是发达国家的1/40。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而发达国家则低于20%。0同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生硬的计划经济,国民经济就是国营经济,没有其它经济成分可言。后来国家、集体、私营三分天下。现在私营经济占了大半壁江山,超过了国有经济。中国社科院学者张厚义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一书中为我们梳理出一条经济转型的历史轨迹:1981年5月《人民日报》仅仅为了一位农民雇工承包鱼塘而展开激烈讨论,到后来则认可私营经济是国有经济的补充,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1988年,把“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写进宪法,从而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护。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不管是数量还是资本总量,都远超上世纪50年代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官方迄今从未承认民营企业家就是资本家,这个群体正在演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催生了包括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商业机构的经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多个阶层构成的社会结构。

我们再来分析农村经济的转型。改革开放早期,使农民成为相对的商品生产者。非农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成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被打破,价格与市场接轨,农民成了改革的受惠者。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农产品流通领域走向繁荣。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农民是为社会生产。不是为了自身消费生产。中国传统的农民过日子几乎不花钱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早已改变。

这样的转型,对一个曾经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凡。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乡村的根本特征,就是农耕社会有限的资源和血缘家族之间的结合与平衡。这种超稳定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打破。解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运动,并没有打破这种结合和平衡。我们只能说,从清末民初,到成功。再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在逐步弱化。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没有本质变化。直到1979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中国城市迅速扩容。于是涌现出国内外学术界为之关注的“民工潮”(农民工人),加上农村非农业性生产(如观光农业、农家乐饭馆、农民卖茶叶的前店后厂等等),使得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外的业缘关系有了实质性发展,并产生如下几个现象:

1.中国农民原来没有“社交圈子”,现在已发展成为职业、同行的联系。

2.中国农民也许一辈子没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农村通婚范围永远在本村、本乡至多是本县,现已扩散到本省或省以外。语言的使用也从“乡音”改为普通话。除了流入城市务工经商,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利益的驱动下,流向异地农村从业,形成为农村社会成员跨区域流动的新一族。

3.血缘与地缘对公共事务产生的作用远远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组织,如村委会、股份制公司。

4.传统的乡村出现了都市工业,而城市则出现了以农民工聚居为主要特征的“城中村”。前者是否意味着村落的终结?后者是否意味着流动民工是户口制度的历史终结者?

由于新结构的建立比旧结构的瓦解需要更多的必要条件,且有―个相对迟缓的滞后期。同时,新的规范得到普遍认可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0现阶段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仍然停留在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最大的不协调,也是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处于多发期的结构性原因。

三、社会转型亟需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中国正处于数百年沉迷后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甚至是最后一次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正进入一个十分讲究策略的操作期。从国际上的一些经验来看,在社会转型中,旧有文化价值观的动摇和减弱,使“人们的行动比社会稳定时期更有可能背离他们文化的价值标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流动人口犯罪、贫富悬殊两极化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等大案要案频发,各种居高不下。但我们对社会结构转型涌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并无良方。例如,随着人为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松驰,外来人口犯罪十分严重,但公安仅仅是阶段性“严打”,没有治标又治本的办法。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

1.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原有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为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整合和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相处的秩序,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2.利益分配格局的复杂化。由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是在政策体制变动、经济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下展开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日趋复杂。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利益整合机制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普惠水平。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由于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收窄贫富差距、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3.政府管理职能的社会化。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是“经济建设型政府”,公共服务被忽视和边缘化在所难免。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强和代际关系的转变,城乡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解决的问题如养老、单亲抚养’疾病照顾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现阶段,相对于强大的国家和市场而言,社会还处于弱势地位,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承接国家相对退出后留下的社会管理职能。有鉴于此,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显示中央决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政府职能转向“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将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等事务更多地交给市场。

4.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首先,国家公共资源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人,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财力资源保障。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来满足社会管理资源投入的需求,现在的关键是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财政社会净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其次,要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事务公共资源配置体制。并把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同时还要注重充实基层财政,有效提高基层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篇10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入手,主要阐述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角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z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 环境 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 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 创新转变。

2 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对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清晰认识,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结构质态下,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只有经济结构质态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高级化,即从低级向高级过渡是一个有序的变动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动,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③对生产资源的加工度的深化或附加值的提高,即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就越快。

2.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与 经济 发展程度相联系,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就会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变动的规律来看,一般是从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过渡到“享受需要”,最后上升到“发展需要”。因此,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产业结构就需要不断调整。三个需要层次分别是由 农业 、 工业 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有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是:由“一、二、三”发展为“二、三、一”,然后再演变成“三、二、一”。其中“一、二、三”是农业 社会 阶段,第一产业即农业主导经济,其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最低;“二、三、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地位下降;“三、二、一”是服务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是在工业化后期就已超过工业比重,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0%以上。

2.2 服务业在协调产业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割裂了产业间甚至是生产环节间的自然联系,服务业在协调这些产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服务业能够使工农业生产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 市场 调查 与咨询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②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服务增进了工农业的知识积累,如工艺设计等生产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服务业通过促进科技发展与应用来优化产业结构

①科技创新部门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生产面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质量,科技进步还会生成新的产业群,从而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②服务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先产业。③由于服务业在产业间前向、后向联系广泛,促进了科技的应用与扩散。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通常是工业化加速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最为剧烈。在这期间,工业比重急速上升并达到峰值,而后因需求制约而产生增长障碍,即经济发展依靠工业增长会随着工业产品市场的饱和而面临着种种局限,市场需求的制约使工业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服务领域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推动着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如果在这种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此外,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密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