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打造城市的水文化观
水是世间万物的生命线,水对社会存在的每一件事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城市作为万物之一,与水的关系也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在我国,城市与水之间的渊源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管子就对水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说明。《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比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城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里实际讲的是水资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所起的制约作用。
既然水与城市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那么,水文化作为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必将牵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人无水不生,城市无水不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在干燥枯涩中生存,谁都盼望水带来的滋润与缠绵、朝气和活力。为此,城市水文化应该尽可能涵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旅游不能少水,城市人居不能少水,城市运行不能少水,只有水才能保证城市的发展,只有水才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只有水才能给城市以灵气。因此,从工程规划、设计到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打造城市水利,体现水的内涵与底蕴,不仅是水利自身的工作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治水观念的提升。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当前,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水利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形势,水利人在治水的思想和观念上取得了超越式发展和明显的转变。在完善现代水利理论体系的时候,首先立足于与时俱进的治水观念,“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度展现;水市场的逐步推广与渗透,虽然是一种水之本质属性的延伸,但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超脱、一种发展观的体现;还有水文化丰厚的底蕴,人们对高质量水环境的追求,都是一种需求欲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超越时空的治水观的体现。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作为现代水利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水利,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都市百姓创造一片安静、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这不单是水质问题,而是兼顾园林、绿化、美学在内的水环境概念。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城市水利作为现代治水观的一种发展,在水利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过程中,固然要为城市的发展防洪保安全,但城市水利又不能是单纯的蓄、挡、排、引、灌等,而应该考虑其环境作用和美学价值,应该与城市的美化、绿化、亮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城市水利建设规划中,要让城市河道给市民一种“郁郁葱葱两岸堤,悠悠碧水中间行”的曲径通幽、自然流畅之美感,要有令人胸襟开阔的碧水青山式的亲水平台,要有“水字号”的、体现水特色的地理、人文、历史景观,要有令市民因水而居的广场、园林。总之,打造城市水环境就是要打造富有都市灵气的碧水长廊,达到人与水的自然融合。
人类择水而居,喜好的就是水的那份清净。古代文人墨客崇尚游山赏水,就是喜欢水的那份自然、恬淡和灵气。作为钢筋混凝土化的现代都市,除了绿化可以缓解一点儿烦躁之外,水便成为净化人们心灵的一种很好的调节剂了。因为优美的水环境着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水清、水净人自欢。
“农水”、“城水”辩证观
曾经有人形象地比喻:水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这里很鲜明地指出了水利正在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的确,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年代,水利怎样才能发挥其“命脉”作用,为全面奔小康作出更大贡献?必须转变视角,“跳出农业干水利,跳出水利看水利”的远见卓识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阶段性成果。当然,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又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对农村水利的否定与排斥;相反,它是农村水利基础上的一种飞跃和突破。
多年来,围绕做好农村工作、调整农业结构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存环境、解决好“三农”问题,水利人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进行集雨蓄水工程建设,加快了节水改造步伐,农村水利的基础已经相当雄厚。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才能挺起腰板进城,体现水利的进步和发展。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城市兼顾农村,水利进城了,是对农村水利的一种超越,是水利自身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水利理念的体现,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水利正在实践着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着重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市场、水管理、水文化上做文章。这一治水思路是在传统水利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水利相比,它以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大融合。
总之,新时期发展城市水利是大势所趋。同时,农村水利也是重点。两手抓,两手都要有新举措。只有农村水利、城市水利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水利才是现代化的水利,厚此薄彼就不叫现代化。我们要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辩证理解两者的关系。
“城乡一体”的联系观
城乡一体化主要指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趋于一致,在处理城乡之间的事务时尽量做到统筹兼顾、全盘考虑。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要想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城市现代化了、农村城镇化了,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除了表现在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似,还表现在一种直觉上的雷同,主要包括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城市美化绿化和亮化等。城市水利作为城市建筑设计风格的一种,作为美化亮化城市的一部分,它的协调与否,将是城乡真正实现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和乡村之间都有河道相连。因此,城乡接合部的河道便成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之一,其清淤和美化便是城市水利的一项内容,治理得好坏,直观体现城乡之间的距离。因此,农村城镇化,必须从水利工程做起,在感性上找到一种城市间的默契。我们知道,城市化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城市水利。既然如此,农村城镇化就必须搞好以水利为标志的各项工作。这样一来,作为城市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市水利也必然为农村城镇化增色,城市水利自然成了农村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市水利通过相关措施美化城乡接合部的河道,使得水清河畅,一方面方便城乡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进城乡之间风格上的自然衔接,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当前,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城镇的崛起,相当于添了几座大城市,这种态势对城镇防洪排涝、供水治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城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我国小城镇还比较缺乏全面系统的城镇水利规划,城镇水利属于“初生牛犊”。而城市水利有尊重规律的治水理念,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有比较全面的治水规划,有现代先进的治水模式。因此,城市水利的发展,必将为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时代的科学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水利信息化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工程防洪标准的同时,必须加强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作为担当了城市防洪、城市美化等功能的城市水利,则必须实施水利科技创新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工作,坚持不懈地用新技术对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水利信息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加快制定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篇2
为认真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复评迎检工作,根据海曙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街道就推进这项工作、全面完成创建任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的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巩固创建成果,丰富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为宁波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二、组织机构
根据区文明委的要求,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俞国平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环境卫生、问卷调查、监督检查四个组,负责街道的各项创建迎检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街道党政办为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情况综合、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做好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与区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上报街道创建工作信息,反映创建工作动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环境卫生组。由张学和副主任任组长,街道城管科(城管中队)为成员,主要职责:加强对辖区重要路段、街巷、*景区的监管,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中实地考察的要求,提高城市管理常态管理水平,确保以最高水平迎接检查。
3、问卷调查组。由蔡赛珍副主任任组长,社会事务科为成员,主要职责: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中调查问卷的要求,组织做好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街头路口行人的文明城市问卷调查工作;做好网络调查的组织实施和网上调查的回复等工作。
4、监督检查组(分设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由王甬明副主任任组长,负责平桥、天一社区;第二小组由人武部屠德良部长任组长,负责桂井、梅园、太阳社区;第三小组由人大工委马淑萍副主任任组长,负责迎凤、县学社区;主要职责:对街道的各项创建工作进行不间断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届时另行组成。
各社区均要建立相应组织,在街道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工作不断档,按计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三、实施步骤
根据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时间安排,迎检工作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准备阶段(5月中上旬)。主要是做好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5月中下旬)。制定下发街道迎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落实相关责任;召开街道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对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发动,在街道上下形成掀起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三)组织实施以及迎接检查阶段(6、7月份)。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及市、区有关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全力配合上级做好检查测评工作。
(四)总结提高阶段(7月底)。巩固创建成果,根据检查情况,全面做好整改提高工作。
四、工作要求
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宗旨,按照“巩固、拓展、深化、提高”的方针,抓重点,克难点,突破弱点,提升亮点,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新跨越。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工作体系,要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以“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为创建宗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实行块块负责,条条保证,条块结合的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周密部署,严格实施。要细化创建工作方案,严格实施标准,分解相关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组之间要加强协调,加强统筹安排,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机关各科室、各社区要上下一体、条块一家、力量一致,搞好难点突破,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成效,看到可喜的成果,得到真正的实惠,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提高辖区居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
篇3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存在问题;建设对策
1概况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辽河平原中段,且辽河铁岭段河长占辽河干流的1/3,全市总人口达301.9万人,面积1.3万km2,境内湿地面积283km2。市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对整个辽河的水质和水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岭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59亿m3,人均水资源量847m3,2013年铁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9.7%,部分河流水质较差,如招苏台河仍为劣Ⅴ类,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约束仍然十分突出。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铁岭市建设发展中,遵循人水和谐理念,是保障区域经济、水资源及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1水网建设成效显著
铁岭新老城区西部为辽河,北部为柴河,南部为凡河,东部为山区。柴河河道紧邻老城区北穿城而过汇入辽河,上游有大型水库—柴河水库。凡河河道由新城区南穿城而过汇入辽河,上游有大型水库—榛子岭水库。新区建设时引凡河水入如意湖,如意湖经人工河道天水河和莲花湖相连接,莲花湖水下泄至凡河最终汇入辽河形成完善的新区水系。新、老城区间水系通过柴河灌区灌溉干渠相连,实现了辽河、柴河和凡河之间连通的格局,水网建设成效十分显著。
2.2防洪抗旱供水体系初步构建
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铁岭市以水利工程体系、防汛抗旱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四项体系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抗旱体系和稳定安全的供水格局。防洪抗旱工程体系日渐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50余条河流建有防洪工程,现有堤防总长度747.0km。供水格局稳定安全,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63处,解决了130.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2.3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近年来铁岭市政府围绕辽河污染治理,积极开展对违法排污企业清理整顿行动,关停了污染严重的稻草制浆造纸工段,7家糠醛生产企业工艺废水实现减排,取缔、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重污染、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的6家企业。2013年底,铁岭市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有明显下降,其中,COD排放总量为13.04万t,比2010年削减4.6%;氨氮排放总量为0.7万t,比2010年削减5.4%。
2.4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工作。严格执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全力封闭自备井,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辽宁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全省压采地下水计划的通知》,2013年全市总压采水量指标为2123万m3。
3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
根据辽宁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监测数据,2013年铁岭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2.9%,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2.3%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首先,外源污染威胁大。全市大、中河流的上游来水大多是域外来水,外源污染严重。其次内源压力不断增加。废污水总排放量由2008年的7500万t增加至2013年的8600万t。第三,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13年《铁岭市环境状况公报》,铁岭市COD总排放量13万t,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86%,氨氮总排放量0.7万t,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56%。
3.2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迹象
铁岭市水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水环境基础较好,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污染加剧,铁岭境内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总体生态质量出现退化迹象。凡河流域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涵养水源功能削弱,影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生态效能的发挥。此外,对铁岭主要河流的纵向连通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除辽河干外,铁岭市主要河流的流纵向连通性较低。
3.3水资源管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饮水安全仍需加速推进。目前铁岭市区通过防洪工程改造,已将大部分河段防洪标准提升至50~100年一遇,但辽河干流、柴河、凡河河段仍有一部分未进行改造,铁岭市新、老城区段没有形成封闭、完整的防洪体系,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将直接威胁市区安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近年来在规范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绩,但面向以“最严格”为主题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需求,如何尽快建立起相应的严格管理与支撑保障体系是未来一段时间水管理领域的首要任务。市域水资源管理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多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4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对策
4.1以截污控源节水减排为手段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1)加强跨境断面水质监测,缓解外源污染加强跨境断面水质监测,加大与上游区域在水污染保护方面的合作与协调,降低铁岭入境水环境压力,从而保证辽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各水期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2)推行清洁生产节水减排,降低污染源强度加大节水力度,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确保农业节水取得成效;加强对耗水量较大的火电、造纸、矿坑排水等行业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大力推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节水,加强节水宣传,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按区域水资源特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水生态容量和水资源总量确定经济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压缩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企业。(3)加强废污水收集和处理,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治理,提高工业污水治理效率和效果;制定并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规划,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辽河及其重要支流清河、柴河、凡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建立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健全河湖管理制度,实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4.2以山-河-湖为纽带的水生态修复体系建设
严守辽河干流Ⅳ类水质红线,建设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带。以辽河干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凡河、柴河、清河等其他重点支流生态建设,加快恢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推进辽河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凡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结合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水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政策保障,选择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凡河和清河,进行生态保育、生态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等综合示范,提高河流生态连通性,恢复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督、监测为重点,逐步完善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生态脆弱区、敏感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4.3以防洪除涝城乡供水为主体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防洪安全全面提高铁岭市防洪排涝能力,按照现有河流的防洪标准,城市段河道至少达到20年一遇,农村段均达到10年一遇。加固辽河干流、柴河、凡河防洪堤防,使银州区、凡河新城等重点区达到50~100年一遇,形成完整、封闭的新老城区防洪体系。(2)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切实保障饮水安全建立水源地分级管理制度,以柴河水库、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诚信水库为重点,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保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II类标准,二级保护区达到III类水质标准。保护饮用水源地地表和地下水安全,保证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0%,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3)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采用集中供水方式,以新打井、新建井房、安装配套设备及铺设供水管网为主,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在此基础上,解决部分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集中式饮水源地达标建设,对农村取水、治水、供水水质实施全过程监管,扩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范围。
4.4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规范化水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依据水利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及辽宁省的有关规定,制订铁岭市各级政府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确保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理顺铁岭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整合各项涉水职能,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2)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节水载体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和服务业节水;强化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确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全面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4.5以提升人居环境和培育水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的水文化体系建设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 炜(1959―),男,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并经法定程序获得政权机关核准公布的城市。[1]这些名城一般具有文化底蕴厚重、文明传承久远,历史意义重大,经济根基深、风貌独特等基本特征。我国现有古都类、传统建筑风貌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及地方特色类,近代史迹类、特殊职能类、一般古迹类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百余座,并且,还有一大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些名城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像灿烂的群星分布在广阔的国土空间上,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成就结晶和标志。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是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历史积淀,有丰富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怎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名城资源,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制约着名城可持续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名城的重要价值和特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政府普遍增强了名城意识,重视利用名城资源和品牌,推动经济开放和发展;加大了名城的基础设施和旧城改造、环境改造、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强了名城保护规划和名城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保护与管理工作。名城的发展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对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益,增强了城市竞争力。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快速发展时期,名城经济建设和名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2]
(1)一些城市管理者只重视名城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地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致使只重视名城的经济功能打造,强化名城资源的经济开发,无视名城的社会文化等功能的重要性,破坏了名城历史文化遗产。
(2)一些地方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重视名城的经营,忽视名城历史文化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区开发,名目繁多的各种项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名城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态、传统建筑风貌和景观发生了空前剧变,城市环境恶化。
(3)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战略、城市规划设计脱离实际。城市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建设项目和内容盲目攀高求洋。同时规划控制缺乏力度,土地利用和建设规模一再扩张,随意拆迁,在历史文化街区上拆除传统建筑和真文物,大造人造景观和假文物;投资巨量却缺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4)名城保护资金短缺,投资体制僵化、投资渠道单一。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不够。致使一些文物濒临毁灭,“古城风貌”所剩无几,历史神韵荡然无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和问题,有多样而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而名城保护与建设中过程中,没有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或者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不能不讲是一个深层次的根源。传统的名城保护理念,主要是一种静态的观念,重点是加强名城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环境等方面的保护。无疑,名城历史文化层面的保护是重要的。问题是,在现实中,单纯的保护措施常常由于文化保护与名城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矛盾,而难以有效实施,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条件下,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对名城资源环境的破坏。事实证明,单一的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是一种被动,消极的静态保护理念,难以彻底遏制种种不合理的名城资源利用行为。名城的形成是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是一个自然、生态、经济文化相互关联的整体开放性系统,历史文化只是城市系统构成的一部分。将历史文化从名城整体演变和运动中,独立出来孤立地进行保护,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名城资源开发需要,应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名城开发与保护应在名城发展过程中去实现,只有构筑起名城的资源环境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才能增强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态建设,推进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名城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管理和建设者要克服单纯的经济人理性,应将经济理性与人文、生态理性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文化、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应把握名城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建设优美和适合人的生产、生活、交往、居住的城市环境,建设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园绿地、休闲等空间产品;建设和提供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名城特色的科技、经济文化产业;将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获得名城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意义”上的城市宜人化发展,即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名城经济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名城经济区位优越,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市场中心,辐射面广,经济根基深远。优化名城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名城的产业经济、特色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住宅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建立起名城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名城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等发展,有利于增强名城经济实力,加大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经济、技术投入,进而提高名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推动名城文化持续发展。名城历史文化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名城独具特色的根源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在对外开放中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名城文化积累和发展。在城市开发中,准确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个性特色,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定位主要决定于城市文化,深入研究名城文化,合理确定城市定位,明确名城特色和发展方向,延续城市文化特征,吸收新的现代文化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名城文化内涵,才能强化名城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力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4.推动名城生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一般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加强名城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促进名城资源持续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名城发展生态条件,应加强名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应尊重城市生态平衡规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治理城市污染,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公共工程、生产项目等应按城市规划和功能分区要求合理分布;形成名城良好的生态循环关系和生态环境景观。[3]
(二)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研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应坚持以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基本原则。通过城市规划应形成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用地结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效益,应将名城可持发展贯穿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
2.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内容,特别是历史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和文物保护内容的具体化。[4]保护规划应坚持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应深入分析城市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把握名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内容,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和重点。应该按名城持续发展的要求,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发掘与继承,将文化保护列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研究,名城历史文化保护措施要与城市持续发展措施相结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城市建设应有明确控制要求,同时又要同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名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强化名城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和管理,名城保护规划应有公众参与过程。名城管理保护部门应强化规划控制和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同时在名城保护中应发挥城市居民、公众参与作用,将政府和公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去。
(三)创新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投资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实物遗存的抢救;各种历史地段、传统文化风貌的街区、住宅维护;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独特的城市景观、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与发展皆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缺乏和来源渠道单一,已成为名城文化保护发展的瓶颈制约的因素。致使由于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的短缺,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应创新名城投资体制、构造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投资机制,应发挥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金融集团、私人等投资主体的作用。在名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各投资主体,投资于名城保护的行为,只要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符合城市保护规划要求,自身能形成风险―收益均衡机制,政府有关方面应该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应尽快建立政府财政“名城保护基金”,采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项目融资、吸收社会捐款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名城保护投入,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应通过立法及其执行作为保障,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具体法规。《文物保护法》中有关文物、建筑古迹等的保护条款,多是博物馆式保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城市规划法》中也仅有:编制城市规划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字样。目前,在城市开发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各种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建筑街区、文物等的破坏得不到遏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依据。
1.要根据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特征与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工作。可研究和制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各省市(区)相应制定和出台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确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依法保护的法律基础。
2.应加强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立法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法规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的的实现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而需要从城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要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建设发展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增加相应的法律保护条款,保证有关法律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够的覆盖面。
4.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执法工作。严格执法、依法保护、依法规划和建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中,只有违法必究,才能有效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2]汪洪涛.略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篇5
[关键词]“欧洲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名城;启示
一、“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简介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European Capital ofCulture)起始于1985年,由于冷战所导致国家或者区域内意识形态上的差异造成了人为的文化交流上的障碍。为打破政治坚冰,促进欧洲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当时的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根据希腊女文化部长Melina Mercouri的提议而决定举办“欧洲文化之城”活动,第一届“欧洲文化之城”选定在希腊雅典举行,1999年该活动由“欧洲文化之城”更名为“欧洲文化之都”。截止到2010年,已有40多个欧洲城市成为“欧洲文化之都”,基本上是每年欧帅陈部西部各选出一个城市来共同举办。
“欧洲文化之都”这一活动的宗旨是用文化作为桥梁,把欧洲人连接在一起。每年都有一或两座城市荣获这个称号,在享受称号的一年中,该市不仅有机会展示本市、本地区具有象征性的文化亮点、文化遗产和文化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成果,而且还吸引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艺术家、表演家到该市表演和展出。这些城市也利用文化之都之际彻底改造自己的文化基础设施。通过举办文化之都活动,扩大了这些城市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吸引了新的投资,也提高了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它把欧洲人紧密地连在一起。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例如,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英国格拉斯哥自1990年举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后,经济才真正得以起飞。2003年奥地利的格拉茨在“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12个月中,举办了6000个活动和108个项目,迎来了300万游客,当地旅馆客房使用率比前一年上升25%。2004年法国的里尔和意大利的热那亚享受了这个荣誉称号。里尔为向游客展示了自己的辉煌,使城市更具魅力,把那些经历长期日晒雨淋和工业化时代污染的名胜古迹进行了翻修,使其焕然一新,恢复了昔日的光辉。里尔举办文化之都的收入大大超过投入,里尔主要景点的游客人数增力1310倍,过夜游客至少翻一番。仅当年前六个月就吸引了750万游客,展览会、音乐会和剧院共卖出150万张门票,来自700所学校的3.9万中小学生参加7900个活动项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项目应该是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可以借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成功经验。
二、“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可借鉴之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在推动文化发展,提振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繁荣,推进旅游业发展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该项活动的可借鉴之处具体归纳如下:
(一)程序规范机会均等
在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中,至2012年仅有塞浦路斯和马耳他这两个国家尚未得到承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目前两国已被分别安排在2017和2018年承办此活动。在过去的27年间,欧盟一直在刻意避免让一个国家连续承办该项活动,力争使文化积淀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欧洲各国都能平等的获得举办该项活动的机会。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申办程序严谨而又富有人性化,充分体现了这一活动的成熟与成功。在2005年确定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竞选程序中,要求申办者提前6年提出申请,然后建立一个由欧盟和举办国任命的专家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工作。整个评选过程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评选委员会要用2年时间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后才会最终决定主办城市;第二阶段,由欧盟任命相关专家组成“欧洲监理委员会”,监督和指导主办城市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要充分体现欧洲整体意识和广泛影响力,还要突出活动之外所能带来的附加值。欧盟对能够突出欧洲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能激发举办城市居民和外国游客参与性,使举办城市的文化发展得以促进的计划方案会给予奖励,改变了以往直接拨款的办法,此举促使申办者为了获得资助奖励而不得不认真准备,做出一个精彩绝伦的计划。
(二)外在复古内在振兴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尽管大多选择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承办,但其目的绝非刻意复古,令城市完全再现历史时期的建筑、环境和人文风貌,而是寄意于对城市的本质复兴,是对传承久远的城市精神进行挖掘、演绎与弘扬。相对以物质形态记录某一历史节点的文化实物而言,以非物质形态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显然是城市发展的真正根源与希望。例如,英国北爱尔兰地区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就通过与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申办权竞争重新树立了城市文化精神,从而有效提升了市民荣誉感与凝聚力,尽管最终落选,但该市实现了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变。
(三)突出主流兼顾支流
“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承办城市都不仅凸显已具相当知名度的主流文化内容,还特别重视对本地边缘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解读与展示。“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并不仅是一个荣誉头衔,更是一个令人们抛却芥蒂,和谐相处的绝佳机会,为那些不受重视的边缘文化和行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走向世界的机会。例如,利物浦作为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举办城市,在突出本地著名的海事文化与工业文化之外,还特别展现了其广纳全球移民和常开风气之先的文化特质,将城市精神的宣传口号总结为“世界一城”(The World in One City)。由此,利物浦重现鼎盛时期的城市活力,成为英格兰西北部地区的中心。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规格城市公共文化活动,“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城市文化和品牌形象方面,还体现在城市产业体系的显著升级上,特别是体验旅游和创意文化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成为举办城市所在国的典范。
三、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启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它们的留存,为今天的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计99座。此后,分别于2001年增补2座,2004年增补1座,2005年增补1座,2007年增补7座,2009年增补1座,2010年增补1座,2011年增补6座,迄今为止共计118座。在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保护与开发上,“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对我们有如下的启示:
(一)提升品牌价值,规范运作机制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项目,缺乏高品位的品牌活动提升其价值,很多地方在获得历史文化名城后称号后便鲜有作为,所以我们可以借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理念,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推广活动,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刺激当地旅游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要以规范、严格、系统的运作程序来保证主题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活动预期的实现。在主题分类上,按照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的分类标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进行必要的申请手续和准备工作,第二年进行最终的评选,确定主办城市,第三年为主题活动的具体实施。每次活动的主办城市可以按照地域的不同选择三到五个,以便全方位的展示同类异质的主题。活动要以政府作为主办单位,以体现活动的高规格和良好信誉,以举办城市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承办,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操作,已体现出其对文化的促进和经济的拉动。
(二)以文化促发展,实现城市复兴
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过于注重向国外学习而忽视了自身的文化传承,长此以往于国无利,于民无益。历史文化名城主题项目可以很好的作为一个以文化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复兴的平台,通过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的推广,使自身的不足得以弥补,使外界对地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这种了解为本地域的经济发展创造机会,也给城市形象增加竞争力。
英国格的拉斯哥曾经是世界轮船和火车的制造中心,在重工业没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经济也随着迅速衰退,往日的辉煌不在。1990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称号和舆论的大力关注使这座城市重返公众视野。新建的文化设施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形象,大型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它的经济开始重新起飞,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1999年后,它还有了“建筑和设计之城”、“欧洲体育之都”、“音乐之都”等称号。
同样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国内一些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城市逐渐变得暗淡无光。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主题活动促使举办城市重新找回自己的历史风采和独特人文魅力,以此作为吸引国内外关注的亮点,通过文化复兴实现经济振兴。
(三)保护文化多样性,建设和谐社会
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源于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多样性似乎开始趋同,自然原生态的、富有自身特色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文明下的标准化、定制化的产物,人们似乎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越来越缺乏包容性和鉴赏力。“和”要求同,“谐”要存异,只有把不同的文化兼容在一起才是“和谐”。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是中国的,但可以在这个中国的平台上接纳和展示不同的世界文化。通过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文化进行推广=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在爱沙尼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相对保守、封闭和排外的特性,通过“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使爱沙尼亚人接触到了除欧洲之外,远至拉美、非洲等不同国家的异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深远影响。在荷兰,“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使该国打破了由于人口和文化构成较为复杂而产生的内部隔阂,人们开始拥有更具创造性的思考力,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
篇6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 Joseph Pine Ⅱ和 James H. Gilmore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 “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 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 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 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2008-04-22].gjgy.com/chinawhmc.html.
[2]B.Joseph PineⅡ,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M].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 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 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6]李晓琴.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设计与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7(3):69-72.
篇7
[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15-02
[作者简介]邹一军(197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其言行总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良好的礼仪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使学校的形象更加良好,能使家庭更加温馨,能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大力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站在理论高度,明确方向,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育人环境、办学制度、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展开,以此来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依托学校德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让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2)增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建立文明礼仪评价体系。(4)形成文明礼仪校本课程。(5)建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德育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单有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体执行人――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对该项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重视教师理论的提升,坚持不懈地组织班主任老师系统地学习有关德育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等,以保证教师在研究中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可邀请礼仪教育研究的专家就如何撰写课题报告、如何进行问卷调查、如何制定文明礼仪规范、如何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等做专题讲座,为教师课题研究导航,以此来促进师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体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轨迹和成果。
二、着眼教育广度,多种形式,打造师生礼仪教育
(一)以礼仪校本教材为依托,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江苏省文明办下发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礼仪规范(试行)》的要求,编写了教材――《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分别从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这八个方面进行编排,选择不同年段学生遇到的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实施礼仪教育过程中,学校将晨会课、班会课等作为礼仪教材学习的主阵地,让教材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逐渐掌握礼仪知识,践行礼仪规范,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还开设了文明礼仪研究课。该课结合礼仪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拓展课题研究的空间。学校里掀起了人人参与研究、个个贡献智慧的热潮,文明礼仪的校本研究之风深入到了每位教师的心中。
(二)抓好文明礼仪建设主阵地,促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要求,制定了《通师三附学生一日常规考评细则》,使文明习惯培养制度化、序列化、精细化,在学生中形成争先创优、勇争上游的良好风气。
学校借助升旗仪式进行文明的传递,创新、优化升旗仪式的形式和内容,由班集体展示本班的文明礼仪新风尚。学校精心构建活动阵地,加强对橱窗、墙报、广播站、校园网络中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指导与教育,力求通过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的内容宣传文明礼仪。学校还成立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的目标是“做‘三附’文明的倡导者,做‘三附’文明的先行者”。阳光志愿者用自身行动去影响、帮助和带动周围的人,为创建阳光、和谐、幸福、文明的校园贡献力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在校学习礼仪,家庭传播礼仪,社会实践礼仪”的方式,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如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每一天”“文明礼仪我体验”等活动。学校还编排了一套文明礼仪操――“我是‘三附’好少年”,学生在说、做、跳中演绎文明礼貌行为,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
(四)家校携手,共促文明习惯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各自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良好文明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要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举办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绘就美好蓝图,扎实推进,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在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时,向着预计目标扎实推进,从礼仪知识的宣传,礼仪童谣的传唱,礼仪黑板报、手抄报的展出,到礼仪故事的演讲,礼仪小品的表演,礼貌用语的学习,再到礼仪行为的训练,礼仪操的推广,将活动的内容设计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教育的辐射面大,训练在知情意行上循序渐进,使文明礼仪的内涵不断深入学生心中,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应立足当下,为学生的终身谋求幸福。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共建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8
1、人人都是文明形象,个个都是文明力量;
2、礼让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道风景;
3、爱盱眙,讲文明,树新风;
4、盱眙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5、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6、文明你我他,和谐千万家;
7、做文明盱眙人,创江苏文明城;
8、扫除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9、打造文明盱眙,构建和谐社会;
10、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努力创建文明城市;
11、抓好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整体文明形象;
12、建设“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新盱眙;
13、争做文明盱眙人,建设文明盱眙城;
1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
15、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市;
16、让文明的春风滋润每一片空间,愿道德的和风吹遍每一颗心灵;
17、创建文明城市,打造“文明盱眙”的城市名片;
18、打造诚信盱眙、和谐盱眙、平安盱眙、文明盱眙、魅力盱眙;
19、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推动盱眙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0、共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21、文明城市大家创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22、笑迎天下客,满意在盱眙;
23、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24、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皆为城市形象!
25、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26、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建省级文明城市;
27、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28、创建文明城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9、文明城市靠你靠我靠他,和谐环境为你为我为他;
30、文明创建重在行动,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31、一言一行给文明盱眙添砖,一举一动促和谐盱眙发展;
32、人人都是盱眙形象,个个应做文明市民;
33、管好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不文明的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乱倒垃圾,不做不文明的事;管好自己的腿,不违反交通规则,不践踏花木草地;
34、全民动员,共创文明城市;
35、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
36、文明骑车、文明驾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
37、人人都是文明城市创建参与者,个个都是文明城市创建主力军;
篇9
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这充分印证了文明之花正开遍街街巷巷,文明之风正吹拂家家户户,文明之光正闪耀角角落落。现如今,文明格尔木已成为展现城市新形象、彰显城市新魅力的崭新名片。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格尔木正用大手笔改善着软环境,正用大跨越提升着软实力。城市文明正在赋予格尔木新的精神内涵,正在凝聚新的建设动力,正在开启新的发展引擎。
高定位启动:全力打造文明城市
文明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支撑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倾心尽力要完成的新目标。近年来,格尔木市从高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从加快经济发展的高度,提高创建的重要性;从促进社会进步的高度,强化创建的必要性;从提升市民素质的高度,增强创建的长效性。自格尔木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后,就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上下齐心举全市之力迅速掀起了文明城市创建热潮。
——高起点描绘大手笔。早在1999年,格尔木已经致力于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市民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明显增强,格尔木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品位也大幅度提升。多年来,格尔木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高度,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抬高了创建起点,提升了工作层次。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格尔木就用大思路、大手笔,从政务、法制、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勾勒着文明格尔木的生动画面。
——高定位谋求大跨越。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初,格尔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市委常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高瞻远瞩对创建活动进行精准定位,把开展创建活动作为展示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目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素质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优良、服务工作优质、基层社区文明、文化事业繁荣的总体定位和要求,英明决策、科学部署,大踏步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高标准推动大发展。为了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相互协调。格尔木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8版)》各项指标要求,及时制定了《格尔木市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了“以人为本,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内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创建工作总体思路,并细化和量化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软硬指标。在此基础上,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明确了目标,落实了任务,全市上下切实形成了“以高标准创建为依托,全力推进文明大提升、促进文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正因为有高定位的启动,格尔木才能在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中,全力打造文明城市。
多载体联动:着力建造文明环境
文明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提升力,文明格尔木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不遗余力要打造的新名片。多年来,格尔木搭建活动平台,拓展创建载体,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贯穿至每个环节,延伸至每个领域。把教育作为创建的切入点,把宣传作为创建的受力点,把活动作为创建的主抓点。用有效的载体、丰富的载体、创新的载体,精心建造着文明环境,使格尔木的知名度、开放度、融合度有了最为明显的提升。
——教育实现纵向到底。近年来,格尔木一年一个新主题,一年一个新载体,接连开展了“树新风,讲诚信”、“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等一系列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尤其是近三年来,格尔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柴达木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前赴后继、种树不止”的格尔木人精神教育市民;同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对市民广泛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激发和调动全市人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打牢了群众参与创建的基础。
篇10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县委、县政府从推进南城赶超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建设赣东南次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着力打造优越的招商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创建先进城市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第一,创建先进城市是推进城市科学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推进城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区人口增长、面积扩张、功能完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素质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可以想象,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如果垃圾成堆,市民乱扔果皮、烟头、塑料袋,树木、草地、路灯随意被破坏,车辆乱停乱放、乱闯红灯,公共场所不讲秩序、不讲卫生、不讲公德,这样的城市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近几年,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城市面貌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城市硬件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市民的素质必须同步跟上。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在进一步加大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把市民中不讲城市文明、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纠正过来,逐步培养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整体提高我县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打造一张极具南城文化生态特色的“城市名片”。
第二,创建先进城市是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城市。现代企业对投资、产业、人才的竞争,从过去的注重区位条件、优惠政策、自然资源等“硬要素”,过渡到更加注重城市的“软实力”:法制是否健全、社会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只有具备这些要素,这个城市才是一个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城市,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目前,全市11个县(区)已有金溪、黎川、南丰、崇仁4个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城市或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形势不等人,南城要在全省新一轮发展中不掉队、有位置,吸引更多的投资,承接更优的项目,就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第三,创建先进城市是人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我们打造城市的蓝天碧水、建设城市现代文明,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时常会看到也经常接到群众的反映,乱闯红绿灯,空中抛物,“牛皮癣”广告污染视觉,路灯砸碎、草地被踩、护栏移位等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政设施的现象,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总在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破坏人们的心情,损害着城市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从这些老百姓反映强烈、能够受益的事情抓起,切实做好这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大好事,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