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金融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金融(e-finance)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法律、监管等外部环境。
一、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技术基础的不同,而计算机网络给金融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运行方式和行业理念的变化。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例如,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二)高效性与经济性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具有很高的效率。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系从柜台式接触改变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络,这种交流方式不仅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时间,而且有助于金融业实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也有助于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发展。
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无需承担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此外,随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播日益迅速,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趋于充分和透明,金融市场供求方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可以绕过中介机构来直接进行交易,非中介化的趋势明显。
(三)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当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即客户的银行帐户、证券帐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百货公司式的全能银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
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制于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无法达到预想的高效率,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问题,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二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落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说,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剧了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其一,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行业融合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其二,由于网络金融具有高效性、一体化的特点,因而一旦出现危机,即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首先,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其次,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第三,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三、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
如何有效地防范网络金融风险是发展网络金融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风险控制是网络金融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网络金融的特征及其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隐患,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技术风险的防范
1、提高技术水平
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一方面在硬件设备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在软件技术上着力开发网络加密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这是防范技术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根本性措施。
2、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从金融系统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专职管理和专门从事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技术队伍,落实相应的专职组织机构;其次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范制度,重点要完善业务的操作规程、强化要害岗位管理以及内部制约机制。
3、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
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分阶段逐步开发建设网络金融系统。确立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不但有利于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的协调性,减少支付结算风险,而且有利于对网络金融风险的监测与监管。
(二)经济风险的防范
1、金融体制革新
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要求金融业务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尽管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网络金融业务、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仍有必要在金融体制变革方面有所准备,特别是要做好研究、设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全能型金融机构的模式,在保持金融系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改革专业化的金融体制。
2、配套制度建设
(1)金融制度建设
首先,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运用,应当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发行数量与种类。在确定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时,应当首先考虑其信用等级,并据此决定获取电子货币发行资格、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种类和业务范围等。其次,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减少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规范发展的制度保障。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为的确定性预期,网络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种不确定性预期得到强化,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正常发展。
篇2
关键词:网络金融;特征一、网络金融概述
一)网络金融内涵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论文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1、业务创新。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实力去拓展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取代。3、市场创新。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创新。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4、监管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传统金融监管政策被市场开放、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了。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制于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无法达到预想的高效率,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二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落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说,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剧了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其一,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行业融合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其二,由于网络金融具有高效性、一体化的特点,因而一旦出现危机,即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
三、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第二,网上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初级特征。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在主观方面,主要存在两点问题:第一,未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规划。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因缺乏宏观统筹,各融机构在发展模式选择、电子设备投入、网络建设诸方面不仅各行其道,甚至还相互保密、相互设防,造成信息、技术、资金的浪费和内部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形成网络金融的发展,还有可能埋下金融业不稳定的因素。第二,立法滞后。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只有《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几部法规,并且涉及的仅是网上证券业务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与传统金融业务健全的法律体系相比,网络金融立法同样滞后。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现行金融立法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当调整金融业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方式,以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网络金融积极稳妥地发展。
四、建议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上述风险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1)确立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并行发展的战略。(2)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3)加快网络金融立法。(4)造就复合型金融人才。(5)改革分业管理体制。(6)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立法进程。(7)银监会应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水平。(8)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9)建立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10)建立网络金融统一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篇3
我们分析主要是沪深300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行业复苏速度不同导致股票走势分化,涨跌互现,使得股价波动相关系数主要分布在弱相关区域。从同一时期S&P 500和沪深300权重分布的纵向比较来看,发现在经济稳定时期,两国股市网络的权重分布区间宽度相似,但中国股市整体相关系数较美国股市偏低。在金融危机时期,沪深300成分股的相关系数并没有呈现如S&P 500大幅增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2007至2010年,中国股市呈现出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行情,导致异常停盘情况较多,且期间有若干成分股因股改、重组等原因长时间停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为了更深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证券网络的影响,引入影响因子这一参数。影响因子是度量一个结点对其余结点影响力的指标,定义为该结点所有连边的权重和。因为权重是分布在[-1,1]区间内的,因此影响因子值可能为负。定义影响因子IS为(式略)在IS值最大的地方,分布节点的数量也最大。结合现实,IS值排名靠前的所属行业中,传统的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涉及多个制造业领域;电力生产业也占据了4席,显示了能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使得能源类股票的影响力日益增大。2007年至今,IS值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出现较为明显的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所属行业是唐钢股份,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条件下,住房价格出现了猛涨现象,房地产产业带动建材行业迅猛发展的态势。经过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S&P500证券网络中各股票之间的联动反应加剧,也就是说某些股票的波动会更大程度地影响市场中其余股票的走势,市场变得更敏感。同时排名前10的公司分属行业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保险业在危机之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在经历危机以后材料业异军突起,占据前10中的3席,与金融保险业平分秋色。汽车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代表通用汽车公司和花旗集团,因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受到极大冲击,影响因子大幅下滑。,在金融危机前后,沪深300的IS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S&P 500分布趋势变化不大,但区别明显。沪深300网络与S&P 500网络IS变化情况恰恰相反:在危机前,沪深300的IS值普遍偏大,危机下,节点的IS值普遍变小。S&P 500的IS值则由普遍偏小变得普遍偏大。分析其中原因,其一,从整体上来说,IS值又是反映网络的稳定性指标,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沪深300的稳定性变弱,而S&P500的稳定性增强;其二,是S&P 500和沪深300分属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市场本质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市场特征,在危机下对政策等反应强度也有较大不同。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发行制度和监管制度必然是与政府的利益取向一致的,因此存在特有的政策特征;在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这段时期,各项刺激措施的见效使得中国股市止跌企稳,行业间复苏速度与程度都有较大不同,沪深300成分股走势出现分化,导致IS值并没有呈现与S&P 500类似大幅增大的情况。而且沪深300的IS值分布与成熟市场经济稳定时期出现类似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最大生成树构建相关性网络生成树在各种分析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其中生成树在分析证券市场网络中应用颇多[16-17]。本文采用最常见的Kruskal算法,构建了沪深300成分股网络的最大生成树,5 沪深300相关性网络最大生成树网络中结点的度是证券市场网络最重要的拓扑特征参数之一,度分布函数反映了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就目前对网络的研究发现,网络定点度的分布主要有指数分布和幂律分布;理论上利用度分布可以计算其他表征全局特性参数的量化数值。
金融危机前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1所示。在经济平稳时期,前10位的节点具有相同的度,网络中Hub节点度值分布较为均匀,即网络有较好的抗毁性。制造业占据前10中的6席,成为股市中最具影响力的行业,这与上节中分析影响因子得出的结论一致。金融危机后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2所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出现了若干个度值较大的Hub节点,其中唐钢股份的度值高达25,在网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制造业在Hub节点中的比例与危机前相比出现有较大下降,金属冶炼产业占据了第1和第5的位置。反映到经济现象中,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三次产业都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因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金融危机主要冲击了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正是以制造业为主。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前后Hub节点所代表股票发生极大变化,危机前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多成为网络中的一般结点,只有北京城建基本保持在度值排名前列,这与其所属房地产产业在2009年井喷式的增长不无关系。反观危机后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大多在危机前度值较小,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新兴节点迅速取代网络中部分崩溃的传统Hub节点,网络度值分布随即发生巨大改变。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幅萎缩给国内金属消费需求构成了巨大的打击,金属冶炼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随着2009年房产市场的全面上涨,金属冶炼业交易随之活跃,也已成为拉动工业生产的主动力,这也解释了在度值分布中,金属冶炼产业的两只股票均处于前列的现象。
真实网络大多是由若干个“群”或者是“团”组成的,即存在社团结构。在同一个社团中,各个节点联系紧密,而社团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松散。证券网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社团结构:属于同一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相关性较强,而分属不同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呈现较弱相关性。最大社团作为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对整个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上节中采用最大生成树算法构建的S&P 500和沪深300相关性网络为研究基础,分析不同时期两国股市网络中以度值最大的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深入研究其形态及组成,以期通过对最大社团的分析揭示金融危机下网络的特殊性质。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MTB,属于金融行业,危机前最大社团结构较为复杂。结合2005年至2006年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背景,金融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金融业成为网络中的最大社团。由图7可见,在以MTB为中心的最大社团中,还存在着若干Hub节点,社团内部度值分布较为均匀。与此同时,MTB还与若干较大Hub节点直接相连:以公用事业节点GAS为例,通过与金融行业节点PCL直接相连与根节点MTB产生关联,同时又与一连串公用事业节点连接与同行业节点产生关联,这就形成社团之间的重叠,即出现一个节点同属不同社团的现象。仔细分析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连边是存在于同属一个行业的股票节点之间,S&P 500市场行业聚类特征明显。
反观危机下的最大社团,如图8所示,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CSCO,属于信息产业。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可以推测金融业受到危机最正面的冲击,随着雷曼兄弟等众多大规模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金融业股票在市场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这也解释了最大社团中只存在一只金融业股票的状况。从图8可以清楚看到,危机下最大社团结构层次明显简单。社团结构中度值为1的节点数目占到节点总数的6成以上,导致网络层次较少。以CSCO为根节点的子树中绝大多数节点与CSCO一样,属于信息产业,表现出极强的以行业聚类的特性。最大社团中除了CSCO度值明显较大外,其余结点度值均较小。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前后最大社团形态如图9所示。金融危机前(见图9a),中国股市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较小且社团内部行业分布状况也有较大不同。中国卫星所在社团共有16个节点,其中与中国卫星同属于工业的股票共有6只,4只股票属于材料业,4只属于金融类股票,必需品消费业和可选消费业各有两只股票。材料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而金融业尤其其中的房产业对材料业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拓扑结构上同属一个社团属于合理现象。从中国股市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行业因素并不是社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行业之间联动性较成熟市场要更大,这也说明了在中国股市,一个行业中领头企业的股价波动,不仅会影响同行业公司的股价,也会较快波及其上游或是下游产业。图9b为金融危机下中国股市网络中度值最大节点唐钢股份所在社团。相比危机前的最大社团,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沪深300证券网络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增大。最大社团中以唐钢股份为代表的材料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与唐钢股份直接相连的节点中,既存在一般Hub节点,也存在度值较小的节点,使得最大社团中节点的分布更显均匀。金融危机后的最大社团的形成行业因素虽然较危机前有所增强,但行业分布相比同期美国股市仍明显分散,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依旧较强。从图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工业类股票同时与唐钢股份及相关联产业相连,出现了社团重叠的现象。以工业类股票白云机场为例,它与根节点唐钢股份直接相连,同时也与同行业的中海发展、华擎股份有密切关联,在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中也包括了能源类股票广聚能源、材料业股票江西铜业、包钢股份,公用事业类股票华能国际以及消费类股票歌华有线。通过对危机前后两国股市网络最大社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S&P 500网络和沪深300网络具有明显不同的最大社团特征:S&P 500具有以行业聚类的特征,而沪深300社团中行业覆盖面较广,一些有利害关系的产业出现在同一社团中。沪深300危机后的最大社团形态与S&P 500危机前最大社团形态较为相似,由此可以印证中国股市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篇4
结果表明,网络节点度分布符合幂指数为-2.5的幂律分布。中国庄新田小组[6-10]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们认为股市产生的数据可用于构建网络,反映大量的市场行为。他们选取2002至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为节点构建一个无向无权的证券市场网络,发现了该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还尝试使用阈值法,构建中国股市的相关性网络,研究其拓扑结构性能及稳定性。同时,该小组还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上海股市每日收盘指数。采用MF-DFA(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对上海股市价格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波动相关性是产生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该小组以中国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分股票为研究标的,分析网络的基本拓扑统计性质和聚类结构。实证研究表明,对最小生成树关联网络派系聚类分析能有效地挖掘股票之间的聚类结构信息。
上海理工大学高岩小组[1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根据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发现证券市场网络对随机攻击呈现鲁棒性,但对蓄意破坏表现出脆弱性,网络的稳定性是由一些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走势决定的,应该对此类股票给予重点关注。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成熟市场经济平稳时期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较少涉及金融危机时期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复杂的对比分析,对于中国市场拓扑结构的时间演化过程更是缺乏。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选取此次由2006年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作为社会背景,利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并采用统计物理的思想,以大量数据作为实证基础来洞察股市网络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演化:由沪深300成分股的股价关联性引入影响因子值分析,进而利用最大生成树算法建立相关性网络并深入研究网络的社团结构,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网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揭示金融危机下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各自的特殊市场特征,以期从一个系统性的角度对证券网络的复杂性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1网络构建与分析
1.1全连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选取的是由yahoo财经频道(http://)提供的免费公开数据,将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作为沪深300整体研究背景,包括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两个不同阶段,选取沪深300成分股的日收盘价序列作为最终的分析对象。首先分别对以沪深300成分股为节点的全连网络进行分析:每个节点都拥有相同数量的连边,以股价波动相关系数作为连边权重。令Si(t)为t时刻i股票的收盘价,股票的对数收益率定义为Ri(t)=lnSi(t+Δt)-lnSi(t)(1)Δt为时间间隔。本文分析的是日收盘数据,即Δt=1。图1a和图1b分别表征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下,沪深300成分股和S&P500对数收益率的分布情况比较。由于中国股市具有涨跌停制度,因此除了上市首日以及进入股改而停牌的个股复盘外,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与S&P500对数收益率分布相似[12],沪深300对数收益率分布在金融危机下区间也出现了变宽的现象。此现象可用世界股票市场短期的信息传达原理来解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中国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以美国等若干发达国家为中心,中国股价的收益率以及收益率的变动性出现了与成熟股市一定程度的同步化现象。纵向比较同一时期S&P500和沪深300对数收益率的分布,可以发现,在经济稳定时期,沪深300对数收益率的分布明显较宽,这可归因于中国普遍存在的“羊群效应”。由于2005、2006两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整体向好的走势,因此出现大量追涨资金,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收益率分布区间变宽。在金融危机下,由于涨跌停制度的存在,因此沪深300收益率分布区间并没有出现类似S&P500较危机前大幅增宽的现象。
尽管S&P500和沪深300收益率的分布略有不同,但整体均呈现尖峰厚尾的特征。作为不同性质的市场,引起S&P500和沪深300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的特征不尽相同。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受政策面影响较大,股票市场上信息的聚集出现导致市场对聚集信息的反应最终引起价格波动聚集,从而出现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现象。而美国股市作为成熟市场,对政策反应较为适度,走势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出现尖峰厚尾特征的主要原因应是市场未对零散出现的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而随着信息不断累积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市场对所有的零散信息做出集中反应,这种非线性反应方式导致了成熟市场的波动聚集。相关系数作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对股票i和j的时间趋势相关性度量。本文采用最为通用的Pearson相关系数,定义为Pij=〈RiRj〉-〈Ri〉〈Rj〉(〈R2i〉-〈Ri〉2)(〈R2j〉-〈Rj〉2槡)(2)其中,〈〉表示取变量的时间平均[13]。如果股票i和j完全正/反相关,那么有Pij=±1。如果两个股票完全不相关,则Pij=0。相关系数矩阵P为实对称矩阵,其特征向量均为实数,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限定在某些少数的结点上,而在市场中,这些结点价格的波动将会极大影响其余结点的走势[14-15]。网络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一个成分股。本文构建的全连网络中,每条连边的权重Wij(=Wji)等于两个结点的相关系数(Wij=Pij)。
S&P500网络权重分布情况。金融危机前,S&P500网络的大多数股票呈现较弱的正相关性,少部分股票呈现负相关性。而金融危机后,几乎所有股票都是正相关的特殊形态,且大多数股票的正相关性较强。S&P500网络权重分布情况如此大的改变可以归因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冲击,几乎所有股票在危机下都走出一波大幅下探的行情,使得股价相关系数急剧增加。同时金融危机使得证券市场表现出脆弱性,一些股票节点的崩溃对于网络中其他股票产生极大影响。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权重分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网络权重的分布情况。金融危机前,与S&P500相似,大多数股票呈现较弱的正相关性,少部分股票呈现较弱的负相关性;但在分布区间上,沪深300网络略微狭窄。分布形态上,与S&P500平滑的分布不同,沪深300在权值0.2附近出现“毛刺”。金融危机下,与S&P500明显不同,沪深300网络的权重分布呈现出与金融危机前较为相似的特性。分布区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不再出现“毛刺”。我们分析主要是沪深300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行业复苏速度不同导致股票走势分化,涨跌互现,使得股价波动相关系数主要分布在弱相关区域。从同一时期S&P500和沪深300权重分布的纵向比较来看,发现在经济稳定时期,两国股市网络的权重分布区间宽度相似,但中国股市整体相关系数较美国股市偏低。在金融危机时期,沪深300成分股的相关系数并没有呈现如S&P500大幅增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2007至2010年,中国股市呈现出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行情,导致异常停盘情况较多,且期间有若干成分股因股改、重组等原因长时间停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为了更深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证券网络的影响,引入影响因子这一参数。影响因子是度量一个结点对其余结点影响力的指标,定义为该结点所有连边的权重和。因为权重是分布在[-1,1]区间内的,因此影响因子值可能为负。定义影响因子IS为IS=∑j≠iWij(3)
网络节点个数随着IS值的分布情况。2005至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股市出现普涨的现象,反映到IS分布上。在IS值最大的地方,分布节点的数量也最大。结合现实,IS值排名靠前的所属行业中,传统的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涉及多个制造业领域;电力生产业也占据了4席,显示了能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使得能源类股票的影响力日益增大。2007年至今,IS值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出现较为明显的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所属行业是唐钢股份,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条件下,住房价格出现了猛涨现象,房地产产业带动建材行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图3沪深300节点个数随IS值的分布图图4为S&P500节点个数随IS值的分布情况。经过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S&P500证券网络中各股票之间的联动反应加剧,也就是说某些股票的波动会更大程度地影响市场中其余股票的走势,市场变得更敏感。同时排名前10的公司分属行业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保险业在危机之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在经历危机以后材料业异军突起,占据前10中的3席,与金融保险业平分秋色。汽车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代表通用汽车公司和花旗集团,因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受到极大冲击,影响因子大幅下滑。
将图3和图4做比较,在金融危机前后,沪深300的IS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S&P500分布趋势变化不大,但区别明显。沪深300网络与S&P500网络IS变化情况恰恰相反:在危机前,沪深300的IS值普遍偏大,危机下,节点的IS值普遍变小。S&P500的IS值则由普遍偏小变得普遍偏大。分析其中原因,其一,从整体上来说,IS值又是反映网络的稳定性指标,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沪深300的稳定性变弱,而S&P500的稳定性增强;其二,是S&P500和沪深300分属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市场本质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市场特征,在危机下对政策等反应强度也有较大不同。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发行制度和监管制度必然是与政府的利益取向一致的,因此存在特有的政策特征;在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这段时期,各项刺激措施的见效使得中国股市止跌企稳,行业间复苏速度与程度都有较大不同,沪深300成分股走势出现分化,导致IS值并没有呈现与S&P500类似大幅增大的情况。而且沪深300的IS值分布与成熟市场经济稳定时期出现类似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1.2最大生成树构建相关性
网络生成树在各种分析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其中生成树在分析证券市场网络中应用颇多[16-17]。本文采用最常见的Kruskal算法,构建了沪深300成分股网络的最大生成树,如图5所示。网络中结点的度是证券市场网络最重要的拓扑特征参数之一,度分布函数反映了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就目前对网络的研究发现,网络定点度的分布主要有指数分布和幂律分布;理论上利用度分布可以计算其他表征全局特性参数的量化数值。图6是S&P500相关性网络的最大生成树,与此相似的是,沪深300相关性网络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网络节点分布趋于集中,同时出现了若干度值远超过平均度值的节点。由于此类节点对网络拓扑有重要影响,因此度值分布的不均会导致网络结构稳定性的下降,使得网络表现出脆弱性。这也与金融危机给股市网络带来巨大冲击的事实相吻合。
表1沪深300相关性网络结点度值排名(2005.1-2006.12)排名度值股票名称所属行业15中国卫星工业15皖能电力公用事业15长安汽车可选消费15中山公用公用事业15燕京啤酒必需消费排名度值股票名称所属行业15美的电器可选消费15福田汽车可选消费15复星医药医药业15北京城建金融业表2沪深300相关性网络结点度值排名(2007.1-2010.2)排名度值股票名称所属行业125唐钢股份材料业212申能股份公用事业311中远航运工业49东风汽车可选消费57白云机场工业57宝钛股份材料业57青岛海尔可选消费86中国船舶工业排名度值股票名称所属行业86大众公用公用事业105南玻A材料业105紫江企业材料业105北大荒必需消费105青岛啤酒必需消费105申华控股可选消费105中国远洋工业金融危机前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1所示。在经济平稳时期,前10位的节点具有相同的度,网络中Hub节点度值分布较为均匀,即网络有较好的抗毁性。制造业占据前10中的6席,成为股市中最具影响力的行业,这与上节中分析影响因子得出的结论一致。
金融危机后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2所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出现了若干个度值较大的Hub节点,其中唐钢股份的度值高达25,在网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制造业在Hub节点中的比例与危机前相比出现有较大下降,金属冶炼产业占据了第1和第5的位置。反映到经济现象中,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三次产业都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因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金融危机主要冲击了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正是以制造业为主。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前后Hub节点所代表股票发生极大变化,危机前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多成为网络中的一般结点,只有北京城建基本保持在度值排名前列,这与其所属房地产产业在2009年井喷式的增长不无关系。反观危机后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大多在危机前度值较小,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新兴节点迅速取代网络中部分崩溃的传统Hub节点,网络度值分布随即发生巨大改变。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幅萎缩给国内金属消费需求构成了巨大的打击,金属冶炼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随着2009年房产市场的全面上涨,金属冶炼业交易随之活跃,也已成为拉动工业生产的主动力,这也解释了在度值分布中,金属冶炼产业的两只股票均处于前列的现象。
2最大社团结构分析
真实网络大多是由若干个“群”或者是“团”组成的,即存在社团结构。在同一个社团中,各个节点联系紧密,而社团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松散。证券网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社团结构:属于同一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相关性较强,而分属不同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呈现较弱相关性。最大社团作为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对整个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上节中采用最大生成树算法构建的S&P500和沪深300相关性网络为研究基础,分析不同时期两国股市网络中以度值最大的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深入研究其形态及组成,以期通过对最大社团的分析揭示金融危机下网络的特殊性质。
S&P500最大社团各节点所代表股票及所属行业。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MTB,属于金融行业,危机前最大社团结构较为复杂。结合2005年至2006年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背景,金融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金融业成为网络中的最大社团。由图7可见,在以MTB为中心的最大社团中,还存在着若干Hub节点,社团内部度值分布较为均匀。与此同时,MTB还与若干较大Hub节点直接相连:以公用事业节点GAS为例,通过与金融行业节点PCL直接相连与根节点MTB产生关联,同时又与一连串公用事业节点连接与同行业节点产生关联,这就形成社团之间的重叠,即出现一个节点同属不同社团的现象。仔细分析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连边是存在于同属一个行业的股票节点之间,S&P500市场行业聚类特征明显。
反观危机下的最大社团,如图8所示,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CSCO,属于信息产业。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可以推测金融业受到危机最正面的冲击,随着雷曼兄弟等众多大规模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金融业股票在市场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这也解释了最大社团中只存在一只金融业股票的状况。从图8可以清楚看到,危机下最大社团结构层次明显简单。社团结构中度值为1的节点数目占到节点总数的6成以上,导致网络层次较少。以CSCO为根节点的子树中绝大多数节点与CSCO一样,属于信息产业,表现出极强的以行业聚类的特性。最大社团中除了CSCO度值明显较大外,其余结点度值均较小。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前后最大社团形态如图9所示。金融危机前(见图9a),中国股市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较小且社团内部行业分布状况也有较大不同。中国卫星所在社团共有16个节点,其中与中国卫星同属于工业的股票共有6只,4只股票属于材料业,4只属于金融类股票,必需品消费业和可选消费业各有两只股票。材料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而金融业尤其其中的房产业对材料业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拓扑结构上同属一个社团属于合理现象。从中国股市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行业因素并不是社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行业之间联动性较成熟市场要更大,这也说明了在中国股市,一个行业中领头企业的股价波动,不仅会影响同行业公司的股价,也会较快波及其上游或是下游产业。
为金融危机下中国股市网络中度值最大节点唐钢股份所在社团。相比危机前的最大社团,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沪深300证券网络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增大。最大社团中以唐钢股份为代表的材料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与唐钢股份直接相连的节点中,既存在一般Hub节点,也存在度值较小的节点,使得最大社团中节点的分布更显均匀。金融危机后的最大社团的形成行业因素虽然较危机前有所增强,但行业分布相比同期美国股市仍明显分散,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依旧较强。从图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工业类股票同时与唐钢股份及相关联产业相连,出现了社团重叠的现象。以工业类股票白云机场为例,它与根节点唐钢股份直接相连,同时也与同行业的中海发展、华擎股份有密切关联,在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中也包括了能源类股票广聚能源、材料业股票江西铜业、包钢股份,公用事业类股票华能国际以及消费类股票歌华有线。
通过对危机前后两国股市网络最大社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S&P500网络和沪深300网络具有明显不同的最大社团特征:S&P500具有以行业聚类的特征,而沪深300社团中行业覆盖面较广,一些有利害关系的产业出现在同一社团中。沪深300危机后的最大社团形态与S&P500危机前最大社团形态较为相似,由此可以印证中国股市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篇5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现今的网络金融服务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金融理财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期货、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等网络金融业务,与传统的需要到指定网点进行金融服务要方便的多,办理网络金融业务只需在家里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就可以处理很多业务。网络金融的特征比较到包括虚拟化、高效性、直接性、信息化、经济性,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虽然网络金融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由于网络金融具有虚拟化和风险性的特征,如果没有正确的防范措施很容易遇到金融风险。
一、我国网络金融面临的几大风险
(一)网络金融技术上的风险
第一,安全风险,进行网络金融业务的载体常用的有因特网或通信网络,多数运用的是计算机软件或手机等平台来完成金融业务的完成,网络信息化技术具有开放性等特征,网络金融活动很有可能别其他因素影响其正常运作,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安全问题,像是计算机出现漏洞、系统病毒入侵、磁盘列阵被破坏或是网络外部受到不同因素的攻击等因素而影响。在进行网络金融交易时,网络银行与用户之间都会存储不同的信息质量,在进行互联网交易时将信息相互传递这样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信息资料,这样就造成客户信息外漏,会给客户带来经济和身心的伤害。现今网络生出现很多盗取他人信息进行不法行为出现,有些人将这些信息变卖,让很多不法分子运用客户信息骗取客户的钱财,现今的网络诈骗事件特别多,都是客户信息外漏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也有很多病毒会影响网络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工作,甚至会很多重要的金融信息。第二,选择技术和支持风险,拥有科学合理的网络金融技术是网络金融业务开展必备的条件,现今的网络金融技术的选取只能在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选取,但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于当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法适应,在选取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设计缺陷或者错误操作等问题出现,这样会造成网络金融业务因技术落后和过时的网络带来不同的损失和错误,这就是网络金融业务技术选择风险。网络技术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是只能通过外部市场技术进行解决,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当代的网络金融发展的需求也能满足,但是会将传统金融机构陷入了操作风险中去,这样会形成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持上的风险。
(二)网络金融业务上的风险
第一,金融制度上的风险,金融行业中对金融系统和存储的信息最熟悉的就是内部人员,但是也是因为这样有很多图谋不轨的人出现犯罪行为。有很多银行内部人员因金融管制上的疏忽利用职权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运用自身职权对金融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对资金进行非法私吞或是其他目的,这些表现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金融管理制度造成的。第二,信誉上的风险,由于网络金融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对于金融机构良好的信誉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信誉风险那么网络金融机构就会面临资金流失和客户流失的现象,网络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会长期、持续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网络金融出现的信誉风险可能是技术和制度上出现问题造成的风险,网络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是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第三,操作上的风险,在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大缺陷而可能引起的潜质损失就是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客户的操作大意造成的,或是网络系统内部出现的缺陷或是错误操作造成的风险。不同的网络机构或者网络金融系统都会面临选择计算机系统出现的问题而出现不同的操作风险,也会以为技术的过时而导致风险的出现,有些金融机构的人员对技术不能良好的掌握,也给网络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操作风险。第四,市场选择上的风险,市场选择风险就是客户信息与网络金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网络金融机构对市场选择上的错误现象。很多客户在网络金融市场中对网络商家提供的服务质量保持怀疑的态度,对质量和价钱的合理性无法确信,对于网络金融系统提供的高质量服务的平均质量作为预期价格进行购买。但是这些高质量服务的价格相对于预期价格要高出很多,导致这个网络金融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第五,法律上的风险,在网络市场中客户和网络金融发生的纠纷,并且双方的权益受到伤害时就是法律风险。网络金融系统中有很多是与法律相结合的,国家也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只能控制传统的金融经营系统,对于在网络上的交易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欠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系统。网络交易中也会出现很多客户的信息泄露现象,这就侵犯了客户本身的隐私权,也给很多客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二、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一)要良好的完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相对较慢的,欠缺很多计算机系统方面的技术,很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到中国,这样对我国的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是相对不利的,会对网络金融防范措施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所有我国要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创新进行重视起来,要多加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根据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出适合我国运用的电子设备,也要不断完善我国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良好的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的必备核心,良好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可以确保系统风险的减少,要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水平,这样就可以避免技术选择和支持风险的产生。
(二)对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措施要加强管理
网络金融业务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安全问题,传统的金融机构是网络金融系统的主体,更急主体进行不同的业务活动,想要保障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就必须要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要先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然后在建立全面的有效的计算机防护方案,在加强计算机的科技力量达到保护措施。可以运用计算机防火墙或者乱码技术将信息资料进行加密管理,这样可以良好的保障金融资料不会外漏;也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可信赖的交易系统,可以确保该系统不会被不法分子侵入造成损失。网络金融系统也要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管理,构建应对防范小组对风险进行监督管理,更好的确保网络金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提高网络金融系统的信用制度
在银行业务系统调查中,我国逾期应收账款总额达到5%左右,有些发达国家的贸易总额中逾期应收款只有0.25%-0.5%左右,这说明我国的信用体系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制度和规章也是空白的,所以我国网络金融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问题。想让我国网络金融行业顺利进行就必须将信用制度进行良好的管理,可以确保网络金融行业可以给客户相应的信誉保障。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要将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引入金融机构,经客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并且进行加密管理,这样可以方便进行个人信用咨询,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信用资信验证等网络系统服务,这样可以为网络金融机构鉴别网络安全提供非常重要的相关证明。
(四)将现代金融体系引入传统金融体系中
现代金融体系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现代金融体系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相结合,创建唯一体系和总体规划让网络金融更好的发展,实现其防范措施的长期目标。尽力统一的技术规范,加强网络金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让内部控制达到统一协调,这样可以减少网络支付结算的风险也可以对其他网络金融风险进行检测和防范。
(五)增强网络金融系统的法制体系建设和监管系统
现今国家出台了很多确保计算机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很多刑法制定了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网络金融体系有了一定的法律保障系统,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网络防范体制进行管理,并且要根据我国金融风险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确保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也要讲金融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明确,减少因网络管理系统漏洞进行的金融犯罪活动。金融机构也要制定良好的监管系统,对内部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监管法规制度,减少金融行业的不法行为,提高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现今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网络金融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速,在人们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网络金融系统为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也为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是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的项目,加强对网络金融风险的风险与研究,在对相应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金融平台,降低网络金融风险,让网络金融系统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让网络金融系统更好的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茹,张玉.关于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5(6):279-283.
篇6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abstract:e-finance combin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finance.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e-finance and discusses the e-finance’s character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inance. on this basis,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commercial banks’competiveness in e-finance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marketing,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s,etc.
key words:financial service innovation,e-finance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64-04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型金融模式。
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从狭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统一;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通过网络化方式进行,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等上的非常低,可以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可以达到与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联网及其相关软件技术替代了;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这也是一种更为民主化,而不是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传统金融模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配比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银行,对应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很大的交易成本,直接体现为银行和券商的利益。
互联网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会对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将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无金融中介状态。
在信息处理方面:传统金融信息处理困难而且成本很高,而互联网金融就相对容易而且信息处理成本低。
在风险评估方面:传统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数据丰富、完善。
在资金供求方面:传统金融是通过银行与券商中介期限和数量的匹配,而互联网金融是资金需求方与供应者之间自己的解决。
在支付方面:传统金融通过银行支付,而互联网金融是通过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的统一进行支付。
在成本方面:传统金融交易成本极高,而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运行互联网化,交易成本较少。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涵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种模式。
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模式是指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平台实现网上转账、网上投资理财、网上资金借贷、网上证券和保险交易及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解除买卖双方的信心不对称问题而为双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是指依托电子商务交易产生的海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专业化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模式;P2P网络借贷模式指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的模式;众筹模式是指资金需求者在互联网上展示创意和项目,并提供回报、筹集资金的模式;
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指的是建立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销售金融产品或为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的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去中介化特征。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平等、开放、共享、自由选择和去中心化。互联网金融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精神,也体现了普通大众和平台模式对金融的参与。那些以往只有通过中介机构在能完成的金融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瞬间即可完成交易。互联网金融不仅弱化了专业要求,也简化了交易和分工,结果是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
信息有效性特征。传统金融天然的无法消除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互联网金融却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甚至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强的信息创造功能,提高了金融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必须公开交易双方的信息才能完成交易,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道德风险大大降低。
利基市场特征。所谓的利基市场也被称为缝隙市场和针尖市场,他的本意是小众市场。互联网金融所提供和满足的正式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碎片化需求,因此具有利基市场的长尾需求特征。
可获得性特征。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拓展了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市场边界。首先,通过互联网平成的交易节约了交易双方的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消费者的综合成本和机构运营成本;其次,由于互联网金融采用水平分工模式,互联网金融机构没有复杂的机构设置,决策灵活有效,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金融的低效率问题。可获得性是普惠金融的本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特征。
五、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还存在着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不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较差等缺陷,加之网络通讯系统具有的开放式特点造成的其易遭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攻击的问题,都易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金融交易带来较大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和稳定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监管体系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当前我国出现了因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过度、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者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无法创新、大量的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巨大的问题等等。
总之,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之上发展越来越完善,补充原传统金融的不足,扩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金融企业营销渠道,方便客户资金融通办理各项业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平台,其发展方向令人期待。(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姚文平.《互联网金融》.中信出版社
篇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在这种金融模式下,因为有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交易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的成本非常低,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全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
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达到与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金融新模式遇到的问题
网络金融产品创新有待完善
一是网络金融创新产品不够丰富。目前国内各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产品比较雷同,机构之间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创新”特征不明显,亟待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适合于网络运作特点的新金融产品。二是金融业内部偏重金融产品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而对内涵式质量提升重视不够,对已的网络金融产品的人性化改造跟进不足或跟进不及时。三是网络金融创新对目标客户需求针对性不强。中国的网上银行客户更具有代表性,但我国金融机构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未进行有效分层,导致开发出的产品在贴合客户需求方面存在欠缺。四是网络金融创新产品盈利性不强。网络金融在兴起之初是传统金融方式的补充,创新产品在过程中更多重视数量而非创利能力,随着网络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对产品的创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内网络金融产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网络金融人才问题
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本,而在国际互联网和金融这样两个高知识含量产业的结合点——网络金融业务中,更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在这个结合的网络金融领域中,既精通网络知识又精通金融学的人才极少。并且,把网络和金融相结合起来创新,也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在职培训人员的素质则普遍不高,加上金融机构不重视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基于这些因素造成能胜任网络金融工作的高素质员工严重缺乏,也不利于网络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开放性等特征,使得这种模式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隐患。
1、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故障。主要依托于电脑终端的网络金融活动电脑硬件的正常与否会给网络金融带来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成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的完善与否是网络金融的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完善的系统可阻止来自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可避免通过漏洞和缺陷而非法入侵主机,窃取信息和恶意发送假冒邮件之类的行为。木马、垃圾邮件、恶意病毒等互联网访问极易带来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所面对的最大的一个安全性问题。
2、业务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信用风险,交易者在合约的到期日不完全履行业务的风险,网络金融在增加市场运行过程及结果的透明性方面减少了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同时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资金的流动性问题。资金流动性问题指的是网络金融机构所储备的资金不足以兑换客户所需,其资金额小于客户电子货币所需额,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问题。问题的大小与发行的规模成正比,与金融机构账户余额成反比,即发行规模越大,该风险也会越大,余额越多,则风险相对降低。
支付和结算问题。网络金融交易中的支付和结算,由网络金融的开放特性,决定了该种支付和结算系统是全球化的,其业务环境是跨国跨地区的,这种国际化的结算势必要比以往的传统金融风险更大,因为进行跨区域的交易,交易数量往往会因为所覆盖范围广而变得巨大,在支付和交易时,如果其中某个地区出现金融网络问题的话,那么,受影响的可能是一个地区,也可能是一个国家,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能造成影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就无法估量。
3、政策法规风险。主要是指目前网络金融立法相对落后和模糊而导致的交易安全风险问题。目前的金融法如银行法、证券法、财务披露制度等的框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与很多发展网络金融的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样,我国亦缺少有关网络金融的配套法规,且网络金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相应的法规相当缺乏,诸如身份认证、合同合法性认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对于金融新模式的几点建议
夯实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基础强化创新
强化科技先导意识,把金融创新与科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分散在各机构、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予以整合,实现整个金融系统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和逻辑上的摆放和集中,建立起共享性的综合数据库,为网络金融创新提供先期基础保障。理顺产品研发机制,明确网络金融创新产品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金融创新组织机构。整合产品创新流程,金融机构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技术部门之间、技术部门内部要创建有效沟通的协作机制。
网络金融安全的风险控制
提高硬软件的制造和开发技术。面对计算机硬件所出现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提高硬件性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提高经营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改变我国网上金融业务目前过于显著的初级特征,不仅应在网上进行销售活动,还应有许多其他的金融业务,比如信托业、高保险业在网上的所占比例,改变现有的不平衡局面,才能整体推进网络金融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业务员素质,提高其业务操作水平,尽可能避免操作失误而带来的问题。
加强监督,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网络金融发展的宏观指导任务,但是网络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业与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努力。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早已认同了电信、有线电视及计算机三网融合的必要性调整了产业管理政策以适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并成立专门机构采取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各产业在网络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也应该适时成立专门政府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协助下加强对网络金融发展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符合国情的市场准入标准等规则促进我国网络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
增加提供信息的种类,打造全能型的信息平台
篇9
关键词:小微企业;P2P网络借贷;信息不对称;长尾理论;融资方式
一、引言
P2P网络借贷英文名称为Peer-to-Peer Lending,其最早出现在英国,它是指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而不是金融机构产生的无抵押贷款( Lin et al., 2009;Collier & Hampshire,2010;Bachmann et al.,2011)。本质上看,P2P 网络借贷是一种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与小额信贷的新型民间借贷模式,是目前正在兴起的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一个相对较新的融资借贷模式。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其贡献的经济总量达60%,创造了80%的工作岗位,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一直被正规金融排除在外。而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一直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近年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创新方式正得到快速的发展。P2P网络借贷是否适用小微企业融资,本文将从理论、现实两方面进行研究。
二、理论方面
长尾理论:“长尾”一词最早是由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The Long Tail”中提出来的,用来描述亚马逊和Netflix等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他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是可以和那些为数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相抗衡甚至更大。
据统计我国有90%的中小企业不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相比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是明显不足的,而在长尾理论中,小微企业可以看作是“利基产品”,急需获得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则可以看作是“利基市场”。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引起了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诞生的“长尾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改革。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二八定律”里面的20%的客户不同,P2P网络借贷吸引的是80%的“长尾”小微客户。此外,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往往既小额又个性化,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满足他们的需求,而P2P网络借贷市场正好可以填补这块市场。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1970年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一书中对旧车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交易者活动会导致市场交易中的逆向选择。而道德风险是斯蒂格利茨与2001年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的,其研究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
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借款前,借贷者为了在网贷平台成功获得借款,一些借款者会粉饰自己的财务状况、收入证明与借款用途,用以证明自己良好的信用与还款能力。而投资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两位相同信息内容的借款者之间会更倾向于选择借款利率高的借款标进行投资,由此产生逆向选择。借款后,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资金流向的监管空白,这就有可能导致借款人为了获得高收益而将借款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三、现实需求
1.我国小额贷款的需求现状
以小额贷款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小微企业来讲,小额贷款需求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融资缺口大:截止2015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数已达90%,创造的经济总量更是超过60%。而在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央行日前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8951家,贷款额为9594.16亿元。相比2014年末,我国小额贷款市场规模保持着稳步增长。而据广发银行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推算显示,要满足国内1000多万家小微企业与4000万家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我国仍有22万亿的资金缺口需要解决。整个市场的融资空间巨大。
融资渠道不通顺:小微企业成立发展初期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而小微企业普遍获利能力较低,内源融资能力将严重不足,因此只能投向外源融资。而正规金融机构条件严格、门槛高,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其成本也高。因而小微企业跟偏向于民间资本,而在我国民间资本市场受到法律的约束,难以发挥其作用,更难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
抵押、担保难:目前我国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方式一般都需要资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而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不规范、抵御风险能力弱,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或担保。导致小微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通常很难通过。据现有的数据显示,现有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拒绝贷款比率超过56%,没有相应的抵押物或担保人是其首要原因。
2.我国个体居民投融资需求
如图所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由于目前我国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普遍较低,且针对大众客户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够丰富。而个体居民为使自己的资产增值,有追求多样化的理财渠道与投资手段的需求。而居民财富的增长与社会公众追求资本高额回报的心态使得我国民间金融得以发展迅猛。
3.我国小额贷款的需求特征
小额贷款需求主体主要是指小微企业、个人和农户等较少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群体,其由于自身特征与大中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小额企业为例,其小额贷款的需求特征如下:
借款额度小:小微企业通常经营范围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自身的资金实力较为弱小,受自身财务状况的特征影响,资金需求数量不大。根据拍拍贷上的实际交易数据显示,一般的贷款金额为几千或几万元。线下的融资需求也不会超过百万元。
借款周期短:小微企业的融资一般为流动资金贷款,为满足企业自身的日常交易活动,加上自身资金实力弱小,资产负债率较高。因而其融资需求体现为短而急,通常而言,其融资周期为3-12月。
需求多元化:小微企业分布于我国全国各地,其所处的行业与地域均存在不同的差异。是否选择了合适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对企业的生存质量与时限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银行对其信贷风险的评估。因而,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是呈现多元化的。
融资时效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的原因,其受市场变化影响大,对稍纵即逝的商机极为敏感。因此其对融资的时效要求高,一般要求在1-5天内就能获得资金。对于办理程序简单、放贷率高的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尤为受小微企业欢迎。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居民财富的增长,有追求资产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小微企业群体无论是在生产性上还是消费性上都有较大的融资需求。面对我国信贷规模收缩的融资环境下,以及正规金融对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集体排外,这类人群的融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而P2P网络借贷作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新的投融资渠道,既满足了小微企业等群体的融资需求,又满足了有充裕资金的个体投资者的理财欲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Lin,M., Prabhala, N. R,& Viswanathan, S. Can Social Networks Help Mitigat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Online Markets[C]. ICIS, 2009a.
[3]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拍拍贷”、“宜农贷”的案例分析[J].新金融,2012,02:42-45.
[4]张娜.P2P在线借贷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08:299.
篇10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
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 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 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
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人才策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