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篇1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其中以土地流转制度为主的经济制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有关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因此农业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所以,农民与土地之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粮食的生产,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温饱。所以其必然要经历一段长期的发展。我国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三农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基础性的问题。要想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就应该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自从建国至今,国内进行过几次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断的让国内更加稳定。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法律中明文规定禁止农村土地的转让,后来经过发展我国出台了相应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法案,最后农村的土地承包转让以及相关问题被提上处理日程。在90年代末,宪法修改了其中对于土地转让的问题,若土地符合有关法律则能够转让,这为土地流转制度提供了依据。而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国又逐渐颁布了许多与土地流转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为土地承包转让奠定了基础。在2007年,《物权法》中对土地的承包经营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不仅如此,我国还颁布了许多规范性文件对土地承包转让进行规定。在2013年我国开始了新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要给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

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经历了三十余年,在这段时间里对我国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基层的角度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中心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其中仍有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进行。

2.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

从宏观角度上看,我国已经出台了大量与农村土地流转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的文件,不过农村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还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法规。这就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不遵照制度执行操作等情况。其次,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土地流转监督监督力度不够以及土地流转没有配备专门的登记部门。最后,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办法。近些年,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应文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用以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有的部门工作效率高,对政策、文件落实得非常到位,但是有的部门执行力度较低,甚至出现地方强制村民进行土地流转的问题。

2.2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

现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有着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大部分地区缺少农村土地交易、转让的处理平台,这就是土地流转不能达到规模化效益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地区规范了土地流转的合同,不过之前的土地流转并没有合同,有的土地流转交易的两方只有土地流转口头形式的协议或者协议内容不完整的合同,其中就土地流转的两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并没有明文规定,包括双方的责任模糊不清,这就容易造成在问题发生时出现纠纷,造成农民土地流转中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让土地流转工作难以正常进行下去。此外,土地经营权转让困难主要是因为土地承包的经营权不够明确所导致。还有,土地的经营权与承包权分离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主要是由合作社与村村民集体组织签订土地的承包合同,然后再由后者与村民签订合同,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交易的成本,还造成土地的经营权与承包权相分离。

2.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对于社保等福利机制的普及还处在完善阶段,因此造成了农民在土地流转时存有一定的后顾之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土地是农业发展的要素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这就成为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地区在实行土地流转后,许多的农业用地都被强行改成商业用地,非农非粮化越加严重,这就造成土地流转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也对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对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而农民生活情况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划分好产权的界定问题,构建完整的农村社保等相关配套制度。

3.1明确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紧建设农村荼毒流转市场,根据自身的实际强制定合适的交易规则,并成立专门负责市场运营的机构。各地的行政部门应履行好其职责,保证土地流转能够依法进行,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保证土地流转中主体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加紧确权工作的展开,使其能够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流转,当在市场中达到最优配置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现在农村中许多农民选择进城打工,这九种涉及到了土地的转让问题。土地的流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而我国应该做的就是保证土地流转的有序开展,不然不仅不能给农民带来应有的效益,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土地流转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做到对流转主体的尊重,只有实现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承包法中应该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作出详细的划分,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怎样转让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由农民自行决定,此外也可以根据农民意愿,委托中介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工作的重点在于其效果,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土地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在规模上最好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应有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机制,否则效益会大大下降。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认清自身的职责所在,维护好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渐扩大其规模,让土地流转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3.2积极进行土地确权工作,健全土地流转程序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承包权转让,但与其相关制度仍未健全。因为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时,权属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落实。同时人力、物力资源不够充足,使得土地承包后的权属确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最后由于缺少土地权利证书,就没有办法进行土地流转工作。所以,土地的确权工作势在必行,在开展确权工作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若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变更也能出具相应的证明,则可以以此为凭证进行土地产权的办理。若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更,就应按照合同办理土地产权。若土地以出租的形式转让,就应该给受让农户做权属确认工作载办理产权。此外,若是承包土地没有明确的界限,则应重新进行测量再办理产权。确权登记有利于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接下来的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可以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机构,规范信息、交易程序以及交易规则,让交易信息与合同内容相一致,尽可能降低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若是条件运允许则可以把土地流转的经验整理后向下级推广,组建街道交易机构。当县级乡级土地流转机构得到普及,才能最大化地落实土地流转。

3.3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配套设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农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不过因为资源问题的束缚,在我国农民与农业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国家应该极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现在西方国家农民每年的收入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家补贴,与之相比之下我国对农民的补助金额就低了很多。而从世界发展的大走向来看,我国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弥补。在我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提出加大农业补贴金额并进行农业改革。因为农业在我国产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一定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土地流转改革中,尽量避免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种是避免开企业以商业开发的名义进行土地投机。第二种是避免农民进城务工,但是土地闲置在家,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从粮食安全的角度上看,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限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进行非农业非粮食化的经营。那些经营项目中含有农业的企业,政府在审批时应该完全按照规定进行,同时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其企业行为的规范。此外,政府也可以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例如科研种植与科学化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流转的价值。由此可见土地流转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在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的同时,还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

4结束语

农村土地流转属于一项综合工程,其关系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我国农村农民的稳定。农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应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土地流转。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并不断地完善与土地流转有关的制度与对策,坚决落实政府的监督管理权力,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郝丽丽,吴箐,王昭,王伟.基于产权视角的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益研究——以湖北省熊口镇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1).

[2]凌斌.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J].法学研究,2014(6).

[3]杨卫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羊群行为——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2).

[4]李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5).

篇2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7-1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要解决温饱问题就要向土地要效益,要产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对土地的大量需求,由土地利益引发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以及土地引发的纠纷?这就涉及到土地产权制度了。然而,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发端于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1 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弊端

(1)土地产权不明确,归属不清。这是土地制度最主要的一大弊病。我国农村土地大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土地承包权,没有土地财产权。来自土地的财产权益所占比重很小。此外还有一些土地边界不清,使得部分农民常因此产生纠纷。这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上访事件不断增加,增加了政府和基层的维稳压力。

(2)土地的承包有期限,包涵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挫伤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能达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承包的土地只能在有限的期限里供承包人使用和获得收益,农民都只为眼前着想,为获得土地收益最大化,甚至不惜破坏土壤的土质搞掠夺式开发,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土地板结或土地沙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预计的负效应。虽然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效的结果,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办法,万不可取。

(3)在城镇化过程中,原有的集体土地划分模棱两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县改市,村改居后,原有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归属,一些原有的集体土地还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也许是城中村的一个来由;还有一些原有的集体土地变为了城市土地,肥了开发商,喜了地方政府,苦了农民群众,致使农村土地资源大量流失,导致了城乡失衡的局面。

(4)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这样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通,农民因没有土地的主动权而出现弃农现象,导致农民外出务工,而务工挣回来的钱也不能取得土地和房屋的产权,致使部分农民对土地失去信心,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和扩大再生产。

2 如何才能让土地制度为农村经济更好的服务

(1)要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并理清归属。在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明确农民对集体土地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让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能,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样既没有改变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2)向农民宣传和传授可持续发展土地的科学方法,以绿色耕种为宗旨,改变农民用化肥和农药的堆积来增产的思维和生产方式。让农民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也不再局限于承包期限,摆脱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境地,规避承包制的风险和弊端,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让农民成为新时期的土地开拓者和建设者。

(3)在城镇化进程中,明确集体土地的划分。让原来属于农民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产权更加明朗,不再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这就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其上升到法律的层次,让土地权属有可靠的保证。

(4)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真正成为土地的调度者,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可以探索建立农民土地产权市场交易制度。让一部分有意愿、有条件迁居城镇的农民将其土地产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上交易出售,变现为资本,使农村经济快速流动起来,变活,形成良好的经营氛围。

我们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加快推进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汉明.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邹秀清.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江西人民出版社.

[3] 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改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流转;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制度变迁简单说就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相对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成为制度的供给。在人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前提下,制度供给也是有限、稀缺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们会不断提出对新制度的需求,以实现预期能够增加的收益。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就会发生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潜在利益的存在。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促进或延缓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前者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又称“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后者指由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又称“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变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再到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制度变迁。

时期,建立了以“耕者有其田”为特征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是一种集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于一体的“单一产权结构”,其产权归农民个体所有。农村合作化和化时期,建立起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为特征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以来,确立起集体所有、农户经营为特征的。这一土地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次变迁中,前两次属于强制性变迁,第三次是诱致性变迁,最后又由国家给予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三、对的分析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 并不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结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根据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创造出新的制度供给。

1.进一步实现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农业技术极大进步。然而,在以户均制为特征的下,小农经营的耕作方式在许多地方仍然保持,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由此, 传统农业技术下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与现代农业技术下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间的利益差为制度变迁带来了机会。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在现存技术、资源稀缺性、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下,成本最小的产权形式是有效率的。有效的产权是竞争性或排他性的,因此必须明确界定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权结构的创新,有效的产权结构能够创造有效率的市场、推动技术进步。

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对于“集体”这一产权主体的界定是模糊的。泛化的“集体”产权导致所有者缺位, 使农民丧失独立的经济主体资格, 并诱发大量行政权现象产生。因此有必要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者。目前,理论界大致有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和在当前集体所有制前提下进行改进三种主张,本文认为,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户对土地完整的使用权,变单一的土地使用为占有、使用、处置、收益等各项权利的统一。

3.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允许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比较利益的存在是促成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家庭分散经营和规模经营之间的效益存在差异。家庭分散经营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而规模经营能够优化组合资金、科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在维持农户原有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适当集中土地,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的收入存在差异。普通农户更倾向于就近转入小城镇或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 种田能手则倾向于集中更多的耕地, 以便运用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技术,实现更大的收益。这种趋势促使土地流转日益重要。

(2)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其完善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发生率普遍偏低,流转市场发育缓慢。首先,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然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本身存在欠缺,流转形式主要是农户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刘喜广,2006)。前者的弊端是发生范围小、流转不规范、行为短期化。后者的弊端是容易出现强迫流转的现象和村干部的寻租行为。其次,土地流转交易费用高昂。在农村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交易双方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过高。再次,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特殊的制度性作用。我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执著感情和乡村社会固有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呈现明显的封闭性。

根据现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应当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分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并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4.政府的作用

政府代表国家界定和实施产权,并最终对经济增长或衰退负责。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除需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之外,政府也要在其他方面实现其职能。一方面,要促进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介入要注意合理的边界,并要注重自身改革。

5.“路径依赖”问题

“ 路径依赖”理论表明,在制度创新中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创新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其既定方向会在日后的发展中自我强化。一方面,这表明初始的制度设计和选择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这也暗示在改革过程中,既得利益集团会力求维持现有制度,阻碍变革。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符合市场化趋向,但在改革深化阶段,变革的阻力也日益明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应当在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继续完善,一方面发挥原有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避开不良影响,及时修正制度变迁的路径,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沿着规范的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科斯•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3、 蒋永穆,安雅娜,《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经济学家,2003年3月

4、田静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2009年第10期

篇4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农业;集体土地;国有化;权属;规划

中图分类号:[B-0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47-1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的提出及路径的思考都要考虑到先处理好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确定好土地所有权的权属问题。

1 我国现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土地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农村土地纠纷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活动的焦点,造成因土地问题引起的群访事件经常发生,给国家造成麻烦,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明确的土地所有权的权属在法律制度上实现稳定合理,使农民获得自身的利益,并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建设。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1.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无化 农民集体虽然在法律上是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行使所有权人的实质权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只是在法律书面中的名词,而实际直接控制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是村支部书记或上级指派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人,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己享有的土地发包权,改包权等权力对土地行使所谓的权能。所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是虚无化的。

1.1.2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多元化 在相关法律中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实行“三级所有”的体制,乡(镇)、村、村民小组三级所有权主体的存在。这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主体会导致对土地所有权权力的行使含混不清,使主体之间存在许多矛盾,使主体行使权力时存在许多矛盾和弊端,其行使权力的结果会造成混乱,形成上访等矛盾的根源。然而乡(镇)、村、村民小组本身就是行政隶属关系,而它们各自的土地所有权客体重叠,结果有时造成村民小组是行使权力的实体,土地的发包名义上是村级,而乡级更是行使政府管理的职能。所以土地所有权的多元化很难弄清土地是属哪一级所有的。因此农村在土地调整、流转及宅基地分配上经常导致土地纠纷。

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明晰

在法规中,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农民集体分乡(镇)、村、村民小组,并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农民集体与乡(镇)、村和村民小组无对应关系,这种性质不利于土地的流转。阻碍了我国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权利由多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所有权明确清晰,农村土地权利就趆稳定,方能给农民带来信心进行土地投资,使农民增产、增收,进而能促进经济增长。

1.3 行政权利强行介入管理

行政机关对农村集体财产的管理主要是对土地资源流转的限制和垄断以及对集体土地的审批权。就土地征用方面由于权力和利用显而易见的关系,其农民的生存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权力是利益的基础,就对法律视而不见。由于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具备自由性、自治性,行政权力对土地行使权力存在潜在的危害,行政权代替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是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本原因。

2 解决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措施

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及制度存在许多不利于农村土地所有权行使及利益分配的因素,所以针对当今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需要社会急待解决。从而保证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的稳定性。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薄措施:

2.1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实行国有化

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失灵,造成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过度干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导致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残缺;另外对集体所有歧视,没能公平地对集体所有进行平等保护,为了消除所有制上的差异,给予农村土地公平的保护,应当实行土地国有化。解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多元化问题和虚无化问题,在较大程度上防止乡(镇)、村干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并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永久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力。

2.2 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永佃权制度形式

永佃权是永佃权人按年度向土地所有权人交付租金而长期使用、收益的权利。在土地国有化的情况下,永佃权的主体是土地所有权国家,农民是使用人。农民承包经营土地进行生产,对其具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权利,这种新型的土地制度,只是借鉴于历史的形式,不会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弥补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不足,使土地权利清晰、稳定、合理。

在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农民向国家交付土地租金,享有对国家的农用地永久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可使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之间共建一种共同分享土地的利益的法律关系。可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土地资源合理规划,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的实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关于土地征收和分配上的矛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乡镇企业;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今后的改革方向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调整,为今后社会经济全方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农村范围内的改革,包括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方案等。近些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用地大量闲置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无法提升国内的消费需求,而且使我国的发展过多的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以往在农村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乡镇工业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低潮,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很多企业濒临破产,这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半失业状态。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使我国新农村的建设遭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如果这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利益持续的不到重视,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沿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向,及时调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赋予农民更多地财产权利,并且促进乡镇企业 的重新崛起,是农村改革的一个可行性方案。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的成果,但把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改革土地制度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成果还不是很多。所以,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相互的影响。

二、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

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最先从农村开始,原先时代高度集中的土地制度被包产到组,的取代,这一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被压抑已久的生产力,我国的粮食产量日益增加,解决了吃饭问题,使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一伟大的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打破教条的思维束缚。然而,近些年来,这种生产关系已经慢慢地不再与农村的生产力相适应,加强了农民与土地的依赖关系,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现在看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多,农民已经无法被固定在土地上。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加深,大量的土地被规划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建筑用地等,农业用地规模越来越小,农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耕种农业用地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农业用地已经被闲置出来。

除此之外,我国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但是,单个的农民并没有处理自己所经营的土地的权利。加上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的严重落后,这就造成农村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私自将土地出售,谋取私利,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这个集体却得不到出售土地的费用补偿。所以,农民在土地上的财产权利无法得到维护。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的财产权利必须得到维护,否则农村的改革就无法持续进行下去。

我国的乡镇企业自1978年以来,也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1984年,原来的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也采用集体所有制形式,乡镇企业的原始发展目标是支援农业,开发农村资源,繁荣农村经济 。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植下,乡镇企业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在1984年到1994年间,乡镇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从1537亿元上升到23199亿元,增长了14倍左右 。但是,自1997年所有制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私人企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乡镇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靠粗放增长维持的乡镇企业难以维持较快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大量乡镇企业私有化,或者倒闭,发展明显变慢。近些年来,在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下,乡镇企业发展比较稳定,到201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0万亿元,吸纳了1.64亿就业人口,农民纯收入的35.4%来自乡镇企业。 但是,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靠农业生产取得收入不能弥补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这就要求农民通过从事其他行业获取更高的收入,这必然会加剧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闲置房问题,耕地荒废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而如果乡镇企业能够合理发展,扩大规模,增加竞争力,以吸纳大规模的农业人口,这必然会使农民选择就近就业,使农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乡镇企业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管理水平,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以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价格扩大市场,而完成这些改进,需要大规模的资金作为后盾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一般作为中小企业,不可能靠上市取得融资,而向银行贷款,规模也不大,并且银行的贷款利率比较高,企业获得长期低息贷款非常难。但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民可以把土地流转所得,土地征用补偿所得投入到乡镇企业当中,从而扩大乡镇企业的资金规模,农民还可以获得额外资本收入,也加强了农民对乡镇企业的监督。所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同时,也给了乡镇企业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其走上新一轮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反过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三、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制度经济学观点

诺斯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 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把土地委托给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形成委托---关系。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实践非常落后,导致对人的监督和约束不够,从而使得人成为实际上的土地所有者,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处于暴力比较优势,从而对农村土地有实际上的排他权利,这种排他权利表现为私自将农村土地用于商业或建设用地,或者用于出售获得收入,而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的农民就得不到相应的失去土地的补偿。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民慢慢失去了土地,从土地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收入,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这种产权不清晰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度必须得到改变,才能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达到制度的有效率状态。新制度经济学学派提出的路径依赖指出,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基本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扭转。因此,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制度的路径问题,如果不顾原有制度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在方向上的规定性作用,就有可能使改革的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按照这一观点,目前土地制度的改革必然不会改变我国土地的公有制状态,农村土地不会私有化,而是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流转等制度,发挥市场的作用,这也符合我国改革的渐进性,稳定性等特点。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结构的变迁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必然会在不改变土地基本所有制的状况下进行。

制度经济学提出,制度的变迁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制度的效率,减少不确定性,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达到最优的发展路径。诺斯认为,没有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只有制度的创新也能产生经济增长。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就是通过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通过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科斯在他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展要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的条款得以履行等等 。这就涉及到了交易费用问题。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管理制度落后,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能力不强,而且对自身的监督又很弱,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面临着高昂的交易费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的成本越来越大,导致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且,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国家大力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依靠政策倾斜的生产型组织往往会先天地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乡镇企业在失去了国家的政策的倾斜后,竞争能力弱的缺点暴露的显现无遗。因此,改革农村的不合理的制度,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可以推动乡镇企业的再次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不充分,交易成本过高导致乡镇企业发展落后,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都可以通过制度变迁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且通过单一制度的变迁可以为其他制度变迁的带来契机,引起连锁反应。制度的存在不是独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制度结构当中,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为乡镇企业的改革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正外部性。

四、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对乡镇企业的影响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中心问题,国家对农村的发展支持力度也很大,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耕地、住房闲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掘农村土地的价值,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革通过释放土地的使用权激励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但是,仅仅靠对土地分散的利用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收入的需求,于是农民纷纷放弃土地,寻找新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要赋予农民更多地财产权,就必须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但这种规模经营不同于以往的集体经营,而是,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集中起来的土地通过招标等方式由个人统一经营。这样的话,农民可以获得流转土地的收入,又可以享受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高。这也意味着土地使用权财产化,这会导致农民重新重视自己的土地,而不是闲置,毕竟,通过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并且通过以土地作为抵押,设立用于农民的土地抵押贷款,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融资作用,可以拓宽农民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国的农村基本上是金融的真空,农民没有自己的抵押资产,但是,随着土地流转和土地抵押,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而接受土地抵押的银行就会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就会因此拥有大量的土地,银行就可以把原来几乎无用的土地租出去,获得收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有机会得到贷款,而且,也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所得收入,尤其是耕地流转所得收入相对于务工收入来说,占得比例是比较小的,如果把这部分收入作为投资,用于发展乡镇企业会有很多的好处。首先,乡镇企业获得了产业结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所需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必然又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随之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缓解,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其次,乡镇企业所获资金直接来源于农民,这必然会使农民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大大增加,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民的获得更多的资本收入,也直接扩大了乡镇企业的市场。在这个发展过程,乡镇企业不再仅仅指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服务于农业的企业,而是也包括属于私人所有,立足于服务农村发展的企业。所以,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使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土地的使用权,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间接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资金来源,增加了就业机会。这对于解决农村的许多问题都提供了契机。这些都是土地制度改革正外部性的表现。

农民土地流转想要发挥它的资本生成能力,关键在于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制度环境的建设。而我国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在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为土地流转增加机会,积极支持鼓励资金流向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同时要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融资功能,为农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这一系列制度的建设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农村建设,赋予农民更多地财产权,降低乡镇企业的交易费用。通过改革现在不合理的制度,引导制度走上一条符合农村生产力的变迁道路,为解决农村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五、结论与启示

制度的变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制度,降低交易费用,使产权结构更加清晰合理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可行选择。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面临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和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文章通过描述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状况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运用制度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分析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来开发农村土地的价值,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以此来解决农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的思路就是: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的流转农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将所得的土地流转收入投入到乡镇企业,从而乡镇企业获得资金农村增加就业,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土地能够更好的利用,增加农村就业,促进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

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主体作用,将市场可以做的交给市场来做,放松管制,具体到农村的制度改革,以下是一些政策建议:政府要积极地引导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过程,允许土地的流转,使农民获得流转收入,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保证公平,合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成为我国农民,乡镇企业可以进行土地抵押贷款,获得企业融资的村镇银行;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的资金可以由农民的土地流转所得投入,但是,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到积极地引导、宣传,使农民有更大的热情去支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做到以农促工,即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间接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法制宣传,尤其是加强对产权的保护,保护农民获得收入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陈仁泽.201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0万亿 吸纳1.64亿人就业[N].人民日报,2012-12-24.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4.

[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0.

[4]幸元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展望[J].改革与发展,2009(11).

[5]丁胜红.论中国“新”的农村土地产权非私有化改革[J].生产力研究,2009(01).

[6]袁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利益主体博弈及创新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4).

[7]高富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

[8]朱嘉蔚.我国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1(6).

[9]李思冉.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研究[D].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2010.

[10]田旭.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红嘴集团公司为例的分析[D].作者单位:吉林大学,2008.

[1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张军.浅析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13]王宝文.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历程及转型研究[J].经济视角,2012(02).

注释:

①本文中所指的乡镇企业不仅仅指服务于农业的集体企业,也包括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发展的各种私有,民营企业.

②幸元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展望[J].改革与开放,2009(11).

③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④陈仁泽. 201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0万亿吸纳1.64亿人就业[N].人民日报,2012-12-24.

⑤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21页.

篇6

1.1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

虽然在我国农村实行已经实行了数十年,国家也不断采取措施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然而当前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还是在不断受到侵害,农村土地经营权不能得到有效的行使,因此导致农民对于土地承包自极为有限,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于土地收益的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在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下,地方政府为促进财政增收,使得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倾向于政府和企业,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于农村土地的征用是政府行为,农民自身不具备对土地直接交易的权利,对于其正当权益的维护丧失了话语权。

1.2农村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建设之间存在矛盾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百分之一,农村的耕地将减少675万亩,甚至在建设过程中一部分基本农田被占用,国家提出的耕地红线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国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当前可用于建设的农村用地已经十分有限,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3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落后

我国实行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然而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土地利用效率极为低下,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农村耕地分配过程中,未达到公平公正的要求,是按照人口、土地的肥沃程度以及距离远近等因素进行搭配分配的,因此同一个家庭的不同地块之间距离较大,较为分散,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施很难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无法满足现代农业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的要求;第二,当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的方式很难与市场形成良好的对接,由于过分追求产量也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大量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导致对大面积土地形成面源污染,使我国农村土地质量不断退化。

2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2.1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责任体系

在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够清晰导致地方政府、企业等钻空子侵占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想解决这样的现实困境,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责任体系,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由村内所有农户建立农户集体组织,农村土地的变更等情况必须经由农户集体组织商议通过后实施,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由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对土地的擅自处置,有利于肃清农村土地管理的“灰色地带”。第二,对土地的收益分配方面要做到透明化,包括程序、过程、方案的透明化,农民享有土地收益过程的知情权。第三,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约束地方政府在农村的征地行为,改变由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造成的土地收入不平等的局面,允许不同所有制的土地进入到土地市场,在法律的框架内减少审批环节,明确农民对土地产品的权利,通过多主体的土地供应来逐步消除城市和农村在土地收益分配方面的差距。

2.2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革

在我国,出于国家性质和国情方面的考虑,仿照国外将农村土地彻底私有化的做法并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户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并使农村土地市场更有活力,可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尝试改革。具体来说,要延长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年限,除了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对公共用地的征用外,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永久归农户所有,允许农村用地的使用权进行交易、出租、入股、抵押和出售等,不仅能够形成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长期行为,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应,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3合理征收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

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责任和延长土地使用权限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势必受到影响,为稳定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可通过征收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的方式来代替从前土地出让金等各种收费。在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征收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科学统筹,秉着公平、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采用高收入者多征,占地过多、房产面积过大者多征,低收入者少征的方式,既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

2.4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制度

要消除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收益差距,并协调好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就要在制度的层面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将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工矿用地都纳入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范围之内,对用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和增量控制。具体来说,首先,要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决策的实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接受社会的监督;其次,明确不同区域土地的用途,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产权登记制度,设定红线,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对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基本农田等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用地。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制度;顶层设计;产权登记;产权主体

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改革虽然起自农村,曾经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启示和方向,由于还没有在建立现代土地制度上着力,农村经济迄今仍处在市场经济的边缘,也难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改革30年来,并不是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从1982年至2007年,中央已发出9个1号文件来解决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可谓举全党全社会之力破解“三农”问题,然而,城乡差距逐年拉大的态势仍未扭转。虽然出台的政策很多,资金的投入也很多,由于在农村没有像对城市经济那样进行市场化改造,没有进行农村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在农村无力发挥,国家解决城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收效甚微。农村经济需要在农地制度改革完成之后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才能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才能有跨越式发展。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本思路

(一)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明确的为民谋利的指导思想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核心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国之根本,是坚持公有制社会制度、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事项,相关部门对此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即使在个别地区对农地制度改革进行了试点,其态度也是非常谨慎的。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采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时不我待,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现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迫切性越来越明显,同时,这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所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尽早明晰农村的思想、原则与思路是降低改革成本、保障改革效果的重要基础;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改革等等,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许多原本不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走了许多本可以避免走的弯路。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进行相关改革时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及指导思想和原则重视不够,战术性的手段、措施较多,战略指导原则思想研究不够。实际上,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明确的为民谋利的指导思想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核心。

结合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明确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1、坚持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应坚持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由于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还有8亿多农村人口,而农村会涉及他们最基本的利益,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正确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在农地改革措施和方案中进行科学取舍的根本指导原则。

2、所有的农地改革必须坚持被改革农民利益至上、全面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

我国是农业大国,这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都客观存在的事实,农村以及农民的稳定发展是国之根本。另一方面,农民历来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极易被侵害和掠夺,而农地改革涉及整个农民群体,如果不坚持这一原则,改革后的许多农民极易向赤贫化发展。在国企改革中,由于经验等不足,我们伤害了工人;农村改革,不能再伤害到农民了。农民群体的不稳定会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所有的农地改革必须坚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的原则

农民是农地改革的关键主体之一,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是农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提高改革效率、实现改革效果与目标的关键,只有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才能解决农地改革中碰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困难,发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地集约利用,更快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的原则,才能获得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中华民族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4、农地改革必须在制度上严防因农地改革而导致不当得利集团的出现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目前将要面临的农地制度改革同我国的国企改革面临的许多风险一样或类似。前车之鉴可以作为农地改革的借鉴。迄今为止,包括国有和集体在内的公有制企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其产权交易主体被限定在了国家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而作为企业真正主人翁的企业职工却被排除在了产权交易的均衡博弈结构之中。国企改革的一个副产品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暴富阶层,这些暴富阶层或是来自于国企原来的经营管理者,或者来自一部分“下海”的前政府官员,或者来自参与国企资产重组的民间人士。他们中的相当部分是以各种巧取豪夺、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等方法,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让渡,成就了中国社会一夜暴富的神话。而工人作为国有企业的主人反而没有议价权利,并且在整个国企改革中成为了改革成本的最大承担者。而在农地改革中,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一方面是农地的集体所有制仍然存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普遍是由村镇干部作为集体产权代表行使集体产权处置权;另一方面,由于农民个体是弱势群体,在产权交易初期,在资产价值还未能通过市场的反复交易而明确的情况下,单个的农民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不对等交易甚至变相掠夺必然产生。同国企改革类似,极可能出现以村镇干部为代表的暴富阶层以及大量农民的迅速赤贫化。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将是农地制度改革最坏结果之一,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发展,进一步激化已经很严重的两极分化状况。

5、在农地改革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必须明确在改革中的位置,必须能够具有通过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期利益及持续发展的充分认识

由于在现有房地产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土地财政的最大受益者。一旦进行农地改革,地方政府可能成为利益损失最大者,为了确保地方政府短期利益,极易导致地方政府利用其公权力影响甚至扭曲和改变农地改革的目标。这比国企改革更复杂,地方政府在其中的利益更大,因此,如果地方政府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给农地改革造成极大阻碍和制约,而其负面效应必将远大于国企改革,这是农地制度改革的另一个最坏结果。

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1、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集体所有制

由于我国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这是必须坚持的,否则,一旦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私有化改革,则会引起社会体制的根本转变,会使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不现实也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在农地制度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村集体所有制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集体财产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主体虚位的问题。有学者总结了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其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际上为镇村干部所有,则少数干部凭借此权利任意摊派,或任意处分土地,;其二,土地名为集体所有,实际上为少数人所有,直接导致广大农民对土地缺乏应有的亲密感和责任感,对于农村耕地的保护和改良不利,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消极作用。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城市的土地供给已近极限,农村建设用地成为开发商的绝好目标。于是,部分村镇干部与奸商勾结,将农村用地以私下交易的方式转让给开发商,有的甚至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出售,导致了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混乱局面。基于此,为保障集体资产不大量流失,维护普通农民合法权益,现有农村集体所有制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根本措施是建立“国家监控管理下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其涵义是在保持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由国家承担对集体财产的监控权及保障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权,行使相应行政权力。这也是农地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2、探索建立“国家监控管理下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执行模式

执行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作抛砖引玉的分析。可以借鉴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设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行政职能。在此主要有以下几点须注意:第一,需要注意不要因此而进一步扩大国家行政编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行政结构及人员设置可以与现有行政机构改革统一规划,由与其相关的部门抽调人手组建,如从农业、林业、渔业、国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第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应该采用条状管理模式而不要采用块状管理模式,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对中央负责,避免受地方政府的不当管理;第三、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登记及交易管理机构,逐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的权属登记及实现农村集体资产流转均须通过交易管理机构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完成流转;第四、在农地制度改革中要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的农村行政体制改革,即将现在的村镇政府机构的职能转为完全行政职能,剥离镇村政府行使集体资产人全权处置集体资产这个经济职能的权力,这是防止农村土地资产流失,造成严重贫富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必须采取的措施。

3、尽快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明确产权、明晰产权主体、完善产权登记

由于目前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缺失,这极易造成集体土地资产流失、贫富分化、腐败贪污等问题产生。为保护集体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害,集体土地确权、明晰产权主体、完善产权登记是当务之急。

4、农村必须改变现有的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之间存在的较严重的同地不同价、不同权的状况,实现“同地、同价、同权”

农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而现在城市土地与农地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同地不同价、不同权的状况,其后果是:第一、普通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二、在征地拆迁中出现许多的矛盾和纠纷,据专家调查,村庄农民上访原因中,有43%是因为征地,23%左右是因为承包地的流转;第三、容易导致现象蔓延。但是,在“同地、同价、同权”改革中,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就是农民最根本的宅基地住宅和承包地可否完全市场化流转问题。笔者认为为了维护好农民权益,应该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以免出现大量无地、无房、无业的三无农民;

5、将行城镇化建设与城镇农村规划、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集体经济、农村社会公用事业建设保障机制改革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化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产,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做大做强,实现全民小康。农村土地资产的盘活根本思路主要在保障基本耕地前提下,使集体土地得以集约利用。但是,集约利用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会使许多农民无业可做。因此我们必须在农地改革中统筹规划协调好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实现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篇8

为有效应对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呈现的新变化,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动能,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自 2013 年起,肥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市,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十以来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坚持先行先试,科学规范运作。具体操作上,制定并严格按照《关于开展6+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农村房屋确权颁证、集体林权改革、水利产权改革6 项改革以及搭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1 个平台,确立了三步走

的工作方式推行试点改革。第一步,完成各项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第二步,搭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实现农民财产权的置换、抵押和流转;第三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肥城市先后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镇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了改革机构设置;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肥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原则、主要内容、操作步骤、工作流程,完善了改革机制;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配套完善了市镇村三级产权交易网络。

肥城市前期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四个方面,为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地促进了要素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法得到了上级高度评价,对其他县市区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规范和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扩大改革成效正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笔者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 5 点建议:一是建议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并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保护。二是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加强监管服务和金融融入参与,规范改革程序,确保改革深入具体。四是严守土地红线,保护耕地质量。五是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创新改革模式,扩大改革成效。希望以上建议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对肥城市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帮助。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和不足.

第 2 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

2.1.2 农村集体土地.

2.1.3 土地权利.

2.1.4 土地产权.

2.1.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2 马克思产权理论.

2.3 西方产权理论.

2.3.1 科斯产权理论.

2.3.2 威廉姆斯产权理论.

2.3.3 德姆塞茨产权理论.

2.4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第 3 章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3.1 肥城市改革前情况.

3.1.1 权责不清晰

3.1.2 要素流动慢

3.1.3 资本融入少

3.2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动因.

3.2.1 客观方面

3.2.2 主观方面

3.3 改革目标.

3.3.1 明晰土地产权.

3.3.2 促进农村发展.

3.3.3 维护农民利益.

3.4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3.4.1 设置改革机构.

3.4.2 完善改革机制.

3.4.3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3.4.4 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3.5 改革效果分析.

3.5.1 赋予了农民更多权利.

3.5.2 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3.5.3 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

3.5.4 强化对集体资产监管.

第 4 章 肥城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够彻底.

4.1.2 部分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不佳.

4.1.3 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存在欠缺.

4. 2 问题成因

4.2.1 相关法律规定有待完善.

4.2.2 村级认识不到位.

4.2.3 改革过多依靠国家试点支持.

4.2.4 改革配套联动机制不完善.

第 5 章 完善肥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法规.

5.1.1 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5.1.2 完善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制度.

5.1.3 强化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法律保障.

5.2 明确产权归属,保护农民利益.

5.2.1 把握四个环节,规范改革细节.

5.2.2 强化群众监督,清晰界定产权.

5.3 依托政策激励,强化监管指导.

5.3.1 强化政府引导.

5.3.2 加强监管服务.

5.3.3 金融融入参与.

5.4 规范土地流转,保护耕地红线.

5.4.1 守住耕地红线,坚持土地流转三条底线 .

5.4.2 保护耕地质量.

5.5 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改革模式.

结论

篇9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经营权流转;现代农业

一、引言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历史,其核心任务就是处理好土地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界定为于用益物权,并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践中,由于存在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置、产权权能残缺、产权流转不顺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及相关研究

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可以看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本质就是不断明确土地产权主体,赋予农民充分且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构建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并在法律层面对农民财产权利予以保护。目前,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承担着提供生活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构建富有弹性,合乎实际的土地产权制度,既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又可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有文献来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2010)通过对成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认为以确权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廖洪乐(2012)从我国农户兼业的地区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出发,推断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兼业化和专业化并存将是一种常态,认为我国农地流转规模逐年增加、地区差异明显和主体多元化。陈章喜(2014)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提升。综上所述,我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巨大,不同区域具体方式各有不同。但通过对农村土地确权,赋予农民一定的流转权,构建富有弹性的产权制度,土地利用率也将大大提高,农民也可以通过流转获得增值收益。

三、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村出现土地闲置,撂荒现象,土地经营权流转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客观上需要土地适度集中。双重压力之下,发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好农业、农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形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在有序推进经营权流转的同时,加快农业相关制度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一)完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利

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制定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具体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构建以法律为基础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土地经营权实际流转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规则自由交易,切实维护农民财产权,防止地方政府对农民的侵权行为。

(二)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完善集体所有制

首先,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农村集体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其次,规定农地所有权主体与农民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家庭承包责任之下,把对农村土地占有、使用、与收益权分离出来归属于农民,那么农村土地的处分权就属于农地产权主体与农民共同拥有,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在承包期限内处分土地。只有明确了农地所有权主体,才能更好的实施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同时给予农民更加长久稳定的承包权,提高农民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三)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打破市场壁垒,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科学统筹布局、结合各地区特点,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打破市场地区性壁垒,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促进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跨区域自由流动;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在这过程中政府应该统筹协调职能防止市场出现垄断行为,改变传统的农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单方面按照原来用途进行补偿其次,还可以考虑建立和完善土地交易中介服务组织。当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只是发挥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农业保险及农民社会保障,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给双方带来的困难,为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生活提供坚实基础;推动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刘同山.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挑战与选择[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04:78133

[2]许经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J].经济学动态,2008,07:6872

篇10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流转、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极大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改变,家庭承包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弊端逐步暴露出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所有权的界定不明晰且产权残缺

现行土地制度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但实践中却无法行使,且土地权益受到多方侵蚀和侵占。由于土地产权的不完善和不清晰,在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和标准方面存在严重的漏洞和缺陷。各地政府通过土地征用的方式,以全民所有制侵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业已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的农民土地合法承包经营权;甚至使用行政权力进行侵占。而且长期以GDP 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土地财政来获得财政资金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政府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情况不断发生。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土地征用过程中广大农民土地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成为地方社会矛盾主要导火索,甚至屡有土地拆迁补偿导致的“流血事件”,影响了我国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土地经营方式分散

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民长期依附于土地进行经营,土地经营分散化、零碎化严重,。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延续了经营分散化的特点。根据我国农业普查资料,我国目前农户总数为19308.8万户,而经营的耕地面积只有13003.92万公顷,平均每户经营耕地只有0.67公顷,而且其中30.35%的农户户均耕地在0.2公顷以下,户均不到1公顷的占总户数的53.04%,户均3.4公顷以上耕地不足0.5%。农村是新增人口的重灾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耕地流失;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耕地被侵占,尽管中央政府几次出台政策允许和鼓励土地流转,但在目前看来流转的土地数量和范围比例还很低,农村土地的细碎化情况并未得到明显缓解。蔬菜种植、瓜果生产等因不能实现规模经济,而使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受到很大制约。

(三)兼业劳动广泛存在

受两千多年小农经济的影响,兼业劳动成为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典型经济特征。一块土地上往往存在多种农作物,且农产品大部分用于自给自足,缺乏市场交易的动力,兼业化阻碍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扩大的绊脚石。从市场交易费用角度来看,兼业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产品种类、频率、地域范围等,从而较好地节约了交易费用,但农户所生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不能体现不同农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制约和影响农业专业化分工和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人才和资金,造成农村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持续农业资源流失和农业投入不足,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极大冲击。

(四)土地流转受限

我国农民长期依附于土地进行经营,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能以资本形式参与生产。究其原因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而在我国,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流转受其属性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而显得非常复杂。农民不能没有土地这一思想根深蒂固。而我国目前“二元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业人口即使从事非农业生产,但其社会保障却仍然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现阶段对农民来说,其应得到社会保障仍然是以土地为核心。在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农民能依赖的社会保障仍然是具有长期承包经营权的土地。而现行的土地流转没有以市场为主导,仍然以政府为推手,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强迫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权。这一做法威胁到了农民土地生产收入和保障,当然遭到农民的抵制和反对,是造成我国很多地区土地流转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制约因素。

二、我国各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尝试和探索的成功经验

针对我国土地制度历史遗留所造成的漏洞和缺陷,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都模式”

2003年开始,四川成都市顺利进行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确权登记、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等尝试和探索,紧密围绕着“明晰产权,完善权能,促进流转,管好用途”的目标逐步推广和展开进行。成都农地制度改革以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为契机,创造性的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促进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成都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明确了农民拥有的财产权利,使其能够成为自主选择是否以及如何转让土地的有关权利,为促进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转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二是确立对农民地权保护,推动了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三是搭建了土地交易平台,为土地要素流动奠定了基础。

(二)“嘉兴模式”

浙江嘉兴对宅基地流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行的“两分两换”方案。就是把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建设农村新居和土地流转分开,可用所原来农民手中的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 这一探索和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在条件成熟乡镇村进行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的试点。也就是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民放弃宅基地,并由政府财政为购买商品房提供额度补贴、以新型农村社区置换搬迁安置房、置换商业经营用房等多种置换形式。其次,进行以承包地换取社会保障的试点探索。具体讲,就是在坚持国家土地承包政策一贯性、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保持农用地用途不变、农用地量与质不变,以农民原来所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股权、置换农民的社会保障,以最大程度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转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两分两换”,一方面使在城镇已就业且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工”能够落户城镇、转变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宅基地的有偿置换及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村耕地面积,积极有效探索了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嘉兴模式”通过这种宅基地置换和土地流转有益探索,在推进农业生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和发展农民进一步集中居住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广大农民实现向市民的真正转变,以此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也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三)“苏州模式”

江苏省苏州市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以“三置换+三集中+三合作+三统筹”。“三置换”是经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和市场化运作,农户把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分别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社区住房。“三集中”是指所有城乡工业企业向规划的村镇工业园区集中,所有的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所有的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三合作”是指农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三种合作制形式,确保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体整体稳定。“三统筹”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机制,使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出可持续性。“苏州模式”注重解决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稳定顺利实现了农村城镇化改造,确保了农民利益,解决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问题,完成土地在城乡间的流转,城市获得了发展空间,而农民获得了经济利益,促进了城乡之间和谐发展。

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业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并暴露出诸多问题。借鉴国内一些地区的成功模式,我国土地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统筹兼顾,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土地制度。

(一)赋予农民完整而有法律保障的合法土地使用权

我国土地问题的核心是有保障的所有权、使用权。只有进一步确认并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才能够解决目前诸多制约因素和矛盾。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一前提下,明晰产权主体需要强化使用权,使农民利益得到长期而有效的保障。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前提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并给予登记颁证。稳定而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对扩大土地投资,实施集约经营、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资源配置和实现集约经营,都将起到极大作用。一是使土地承包权稳定化。修改《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二是修改《土地管理法》中农户宅基地及其房屋的规定。原农村只有宅基使用证,而房屋没有所有权证是不完善的财产权,核发相关产权证书,允许市场交易、置换和进行银行抵押。三是将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予以股权化。允许村集体组织在国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土地市场交易、置换非农建设用地,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与市场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市场化进程。因地制宜实施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建立有序的农地流转市场,可通过“招拍挂”等竞标方式来进行确定流转对象和确定流转价格。首先,在继续确认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存口头协议、官方行为等形式的土地流转,才能顺利实施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始许可农民转让原承包为期30年的土地经营权,可以采取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具体形式,以实现土地规模效益,建立以市场化价格为核心的健康有序土地流转市场。其次,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在基于土地合法转让、明晰界定产权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土地流转市场形成和完善能够让农民或其人在自愿基础上,主导成为配置土地资源的交易主体,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三)强化农地使用权的排他性

破除农地所有权对使用权的显性或隐性控制, 限制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对土地的任意处置。征地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权利,应严格限制于“公共利益需要”。必须遵守“征地按市价补偿”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给农民以足够的土地征用补偿,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党的十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流转新动向:一是在政府供应土地模式上,增加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分配的比重,甚至有消息称,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可能是现行标准的10倍以上;二是农民出售土地获得溢价收益,由地方政府以税收的获取,以增加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实力。要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并提出通过明确地界定公共利益来缩小强制征地的范围。同时,要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逐步转向市价补偿,使农民同样享受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收益。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政策支持

我国目前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农村社保体系完善、金融支持等相关制度改革。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做好:一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为土地流转解除后顾之忧;二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土地经营和土地流转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五是防止非农资本侵害农民利益。全国统一土地市场的逐步建立,农村的融资渠道会逐渐增多,在这些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要防止这些资本与民争利、剥削农民。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在确定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多措并举,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保障和扩大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向市场化之路。

参考文献

[1]陈俊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州模式”研究[J].理论参考,2010(12).

[2]刘晓飞.对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1).

[3]韦加庆.国外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农业科学,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