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航空正射影像测量;航测法;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效率
根据农业部等部门下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方案的通知》(农经发[2009]9号)、《农业部、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l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查清发包方、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信息;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地块名称、用途、是否基本农田等信息;建立集地理信息数据、权属数据和栅格数据为一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方法
为达到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主要采用实测法、图解法、航测法。
1.1地块界址线测量方法介绍及优缺点
1)实测法。实测法是指利用全站仪、GPS-RTK等仪器进行界址点实地测量的方法。优点:精度高,目前采用全站仪或GPS-RTK测量,精度都能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同时,同步完成外业权属调查工作,确保了调查成果的一致性。缺点:由于外业实测地块多,界址点数量大,现场指界协调人员难度大,测量效率低。
2)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大比例尺航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或地籍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优点:大大减少了外业繁重的作业量,降低了成本。缺点:对已有资料依赖性大,对于缺乏基础数据资料或地形复杂地区,该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界址点的确定难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
3)航测法。航测法是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界址点数据的方法。优点:通过无人机航拍的高分辨率影像图直观、内容丰富、真实易辨识、空间位置关系明确,可以直接作为调查工作底图进行绘制,通过工作效率。缺点:部分区域面积较差超限,部分受树木遮挡及阴影较大区域无法判读,需要外业实地测量。
2.基于航空正射影像测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2.1航空正射影像测量技术方法
主要包括航摄分区、测区影像数据获取、像片控制测量、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几个主要步骤。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拍摄分辨率优于0.16m航摄照片。经航测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外业像片控制点采集,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精度要求,制作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
1)航摄分区。首先根据行政界线的形状和飞机的续航能力,设计形状较为规整的摄区。其次,将划分好的摄区范围线导入GoogleEarth,查看每个摄区的地形地貌及高差。再次,用专业的航飞设计软件,计算同一个摄区内所有航拍影像的分辨率都优于0.16m,当同一个摄区内因高差大而导致无法满足影像分辨率时,重新调整摄区分区,直到满足影像分辨率的要求。
2)测区影像数据获取。摄影时天气情况要求良好,确保有足够的光照度,能见度不低于3km,摄影时太阳高度角大于45°,阴影不大于1倍。摄影时间在为10-14时;严格掌握摄影天气。航摄必须在晴天碧空,能见度良好时进行;为确保成图精度,注重影像质量,确保全摄区无航摄漏洞;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大于像幅50%,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2至3条基线;影像质量特别强调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色彩鲜明,色调一致,相同地物的色彩基调基本一致。有较丰富的层次、能辨别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太阳高度角选择保证阴影不大于2倍。正射影像接边重叠带没有出现明显的模糊和重影,相邻数字正射影像严格接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影像数据记录在硬盘等介质上,并明确标记摄区代号、摄影时间、航线、起止相片号和总数等;在整个航摄过程中实时进行航摄像片的质量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补摄或重摄,确保最后成果是高质量的航摄资料。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必须及时补摄或重摄,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迹进行,补摄航线的长度满足用户区域网加密布点的要求,采用同一主距的数字航摄仪进行补摄。
3)像片控制测量。野外控制点是航测内业加密控制点和测图的依据,主要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3种。平面控制点仅测定该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点仅测定该点的高程,而平高控制点则要测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1)常规空三作业区域网像控布设。(2)GPS辅助空三作业区域网像控布设。(3)影像质量检测点布设。
4)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软件使用相关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如inpho,支持低空无人飞行器影像相机检校及高精度GPS辅助空三解算;空中三角测量正式实施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创建测区目录、测区信息文件、摄影信息文件、控制点坐标信息文件,并制作金字塔影像,同时根据外业控制点的布设情况,重新划分加密区域网,每个区域网包括的模型数,根据用户要求及使用的软件平差能力而定;空中三角测量采用自动空三和半自动作业两种方式,加密点量采用人工观测;加密数据平差经过多次多项式平差后,必须经过光束法平差方能通过;用于数字摄影测量的定向点不少于6个,点位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5cm;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提交的格式应满足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要求。
5)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1)使用软件。(2)作业流程。(3)制作方法。(4)影像镶嵌与拼接。(5)影像色彩调整(6)影像生产要求。(7)正射影像图精度。
2.2确权登记流程及航空正射影像图的使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权属调查、承包地块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审核公示、管理系统建设、图件制作、颁发证书、资料归档等方面。
1)准备工作。成立工作机构;动员培训宣传;资料收集分析;写技术设计书;工作底图制作。利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拍摄分辨率优于0.16m航摄照片。经航测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外业像片控制点采集,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精度要求,制作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作为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入户摸底调查;其他准备。
2)权属调查。确定确权范围。凡采取农户家庭承包方式经营的耕地,都要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其他非承包耕地根据合同及甲方要求调查登记;调查确认发包方;调查确认承包方;承包地块调查。采用航测法由调查员依据航空正射影像制作的调查工作底图,召集村、社负责人、村民代表共同去实地逐地块调查,查清承包方姓名、合同面积、地块名称、地块四至、土地用途、土地利用类型、界址线类别、是否为承包地、承包地有无变化等情况,实地标注在工作底图中,对工作底图边界认定困难的地块采取实地丈量上图,对无法丈量的进行标注,统一使用GPS-RTK集中测量;规范填制权属调查表格。
3)地块测绘。采用满足精度的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对承包户地块进行调绘,并标注地块编码和面积。按照位置准确、面积精确、承包农户认可的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勘丈、测绘每块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形状和空间分布等情况。
4)内业数据处理。外业工作底图检查是否合格;矢量化上图,对边界清晰无异议的地块,利用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依据外业调查数据,采用GIS软件进行内业采集;数据检查;资料录入;建立数据库;制作公示图及公示表,利用GIS软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依据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制作公示图。
5)审核公示。地块分布图制作。依据调查草图权属信息核实结果与外业实测结果,进行地块分布图制作。地块分布图分幅以发包方为单元任意图幅分幅。地块分布图是反映承包地块空间位置、四至、面积、权属、编码等信息的图件,由调查人员根据外业实地指界依据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绘制地块分布图。形成地块分布图并制作出打印信息公示图;编辑调查信息公示表;审核;一轮公示;勘误修正;二轮公示;结果确认。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资料整合;空间数据整理整合;数据汇总与拼接;入库前数据检查;建库参数设置;数据入库;信息系统建设。
7)完善签订承包合同。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图制图规范》在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上编制地块示意图和登记簿,根据公示结果,依据调查核准后的农户家庭土地承包信息,按照国家统一指定的合同文本,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8)建立登记簿。根据乡镇上报的登记资料,由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要求,制作统一格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具体样本。
9)制作及颁发经营权证书。依据1:1000、1:2000正射影像图制作宗地图;颁发经营权证书。
10)成果归档。对形成的文字成果、图件成果、簿册成果及数据库成果以纸质或电子版本的方式由甲乙双方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汇总。
篇2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问题;对策;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39-02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和2012年山东省委1号文件的要求,临沂市学习先进地区的改革经验,自2012年5月开始,在全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试点,经过1年多的时间,在12个县区114个村庄开展了2轮试点。共计完成27 776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的认定和土地权属、界址、面积调查确认,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7 721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114本。目前全市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计划用1年多的时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要求通过全市该工作的实施,彻底摸清底数,确保产权清晰,得到群众认可,做到证书、亩数、地块、四至、土地性质、土地质量清晰一致,档案齐全,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1]。首轮登记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累计梳理发现共性问题96个、个性问题28个,大多数得到了有效解决,试点村农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发证率100%,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率85%,农民房屋所有权确权发证率83%,9个试点村没有出现一起因改革而上访的案件。
1 临沂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
1.1 初步总结出一套程序和办法
综合政策规定、外地经验、本市实际,总结出了包括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制定方案、梳理问题、勘测编绘、张榜公示、确权颁证、归档总结“八步工作法”,“一图十二表”、“三书十二表”测绘程序,改革方案公示、测量结果公示、确权登记公示“三榜公示定案”,户主四邻、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试点推进办公室、测绘公司“四到场、四签字”,测量图、表册、证书、电子档案“四对应”等在内的试点工作基本规程,指导试点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稳妥推进[2]。
1.2 明晰了试点村的产权关系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临沂市农村产权状况纷繁复杂,产权关系混乱、界限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普遍存在。以前,老百姓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未进行确权登记发证,仅仅是“虚权”,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易、融资等活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将老百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产权证书”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产权主体,让老百姓的土地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合法身份”,让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了自己的“合法主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服务平台健全后,农户就可以凭借个人意愿进行交易、融资,必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收益。
1.3 摸清了试点村的资产底数
长期以来,农村资产主要表现为以台帐为基础的各类报表,即便进行了测量,也大多采取人工丈量的方式,缺乏精确性,家底不清。试点中,充分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影像图、GPS定位等先进技术,按照画“鱼鳞图”的办法,重新核实确认,准确掌握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数量等实际情况,彻底摸清了农村土地的家底,掌握了农村产权的第一手资料[3]。如第一轮试点中农村承包地原发证面积745.00 hm2,实测后多出47.67 hm2,特别是山区村户均多出近333.35 m2。
1.4 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农村区域,邻里承包地边界不清、权属关系不明等问题历来是导致村民纠纷、影响农村稳定的“重灾区”。通过确权颁证,农户的承包地面积、界址、形状等信息全部记录在“产权证书”上,明晰了权属,避免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即便以后因交易引发纠纷,也能通过产权证书上的记载,按图索骥的找到矛盾所在,为解决纠纷提供了准确仲裁依据,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此外,本着“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树立、形象在一线塑造”的原则,大量干部深入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锻炼了干部,试点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护和认可。
2 临沂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很多农户、部分干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部分干部存有畏难发愁情绪。
2.2 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情况与政策相抵触
例如,在土地承包法实施以前,许多村根据以往的做法,对于村民死亡、子女考上大学的人员抽回土地,用于补给迁入、出生等新增加的人口,违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些农村承包土地未经批准就进行非农业建设,其中部分还通过房产交易或租赁发生实际产权转移,这些现象与土地政策与发展城镇经济相悖,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公平性,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新的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2.3 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作为保障
前期,邀请有关专家经费进行测算,如果在全市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约需经费近3亿元,根据国家规定和市政府要求不能收取村民的费用,在目前财政状况下,工作开展有一定困难。
3 临沂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对策
临沂市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集体产权情况和区位地域特色都各不相同,决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方案,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避免“一刀切”、简单化,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3.1 提高思想认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事关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各级政府务必充分认识,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操作,切忌掉以轻心。要加强宣传培训,尤其要把土地承包政策法规和登记试点工作的精神宣传到户到人。工作既要不等不靠,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更要保证工作质量、时间服从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3.2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
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着土地承包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超5%多留机动地,随意抽回、调整承包地,增人增地、减人减地,有的农户无地、有的多占地,强行流转、截留收益,四至不清、面积不实、空间位置缺乏,承包地块与合同、经营权证书不一致,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及时、承包档案不健全不完善等。各地一定要认真查找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严格按政策法规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实现承包地块、承包面积到户,承包地块与权证合同相符,四至清楚无争议,土地承包关系清晰无纠纷。在此基础上,全面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为长久不变奠定基础。
3.3 保证工作经费
国家和山东省《登记试点方案》要求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以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地籍勘测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GPS定位、人工测绘等方式进行。目前临沂市农村承包地块普遍比较零散,山区和丘陵地区地块更多,登记试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各地必须认真研究测绘方式,确保登记试点正常工作经费。一定要注意把好事办好,防止层层转包,不但增加财政负担,而成造成不良影响。
3.4 严格程序
坚持严格标准,依法办事,对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对没有明确规定的,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妥善处置。坚持严格程序,宣传发动、现状摸底、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结果公示、确权登记、颁发证书,该走的程序必须走,不以各种理由减少工作环节、简化工作程序,更不得逆向操作。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通过公示改革事项、实施方案、工作程序、时间范围、确权内容等情况,形式上可在村内上墙、报纸公告等。坚持农民群众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的直接受益主体,从“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满意”出发,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做到政策宣传到户到人、每个步骤都与群众反复酝酿讨论、每个环节都请群众参与,每个争议事项都由村民协商解决,每项成果都经村民代表签字确认,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面广。坚持“既尊重历史、又不改变农村现行政策”的方针,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三不变、一严禁”,即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地块、面积相对不变,承包合同起止年限不变,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对有争议的,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加强争议调处,及时调查取证,公布办理结果,最大限度地消除抵触情绪[4]。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引导当事人依法有序表达意愿,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3.5 加强沟通交流
为了及时了解情况,加强交流,促进工作,应该定期不定期的调度、检查、通报登记工作情况。各地也要建立调度、检查、通报制度,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情况,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随时报告,确保市、县、镇、村4级信息畅通,确保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极稳妥、不出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J].贵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11):6-13.
[2]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农业局等部门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指导方案的通知[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13(7):18-22,1.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内涵;指导
中图分类号: D92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32
目前,各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之中,这项工作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来研究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涵,在确权颁证实践工作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很有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做好确权颁证工作;另一方面,明确这两项权利的内涵,以免引起有些人员的误解,导致制定具体措施偏差,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1 正确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内涵的重要意义
表面看来,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制定确权颁证的具体土地确权范围上,意义非常重大,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处理得当,会很顺利地做好这次确权颁证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有利于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问题是农民特别关注与敏感的问题,特别是新时期国家不断地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形势下,农民对承包的土地特别重视,近些年,已经出现过大量一轮承包期间放弃承包地的农民回村要地的事件,如果借此确权发证的机会在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上出现一些不稳妥的情况,将会引发新一轮上访。另一方面,由于这两项权利的内涵不同,就决定了两项确权发证的范围或地类不同,特别是山区林农矛盾复杂的地区,农民长期经营的土地其所有权有一些是有争议的,而经营权是现实的、无争议的。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农村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等方面权利的总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也就是说,农民实际经营使用的农村土地,既包括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包括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宪法》和《物权法》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利。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集体土地财产四至界线和所有权人的权属登记,不登记则土地财产权利不成立,也不受法律保护。
二者的主要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盖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证。
不同点:一是权利证书颁发操作执法主体不同。所有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国土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承包经营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二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不同。享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承包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享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是农民集体,根据农民集体的所属不同可分为村民小组(生产队)、村(生产大队)、乡(镇)农民集体;三是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享有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方面的权利;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四是享有权利的时间期限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内享有承包经营的权利;所有权,是权利人永久享有的权利;五是享有权利的土地范围不同。承包经营权,是对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都享有权利,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所有权,只是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权利。
3 明确二者内涵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作用
3.1 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如果不明确二者的真正内涵,而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于农民集体所有权之下来制定实施方案,会出现的现象就是农民多年已经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使用的国有林地、草地或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等经营权不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农民不满意而引发矛盾,或者国有土地或林地管理部门随意收回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矛盾。
3.2 有利于缓解林农矛盾
对于所有权存在争议的部分土地,根据农民实际经营期限较长的现实状况,可以只确定其经营权及经营期限,待争议解决完毕之后,再补齐其他权证。
篇4
一是对确权登记认识不够,地方工作积极性不高。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中,对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内容、条件及换发、补发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许多地方认为此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好像是重复劳动,且需再次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确权实际土地面积增加,承包合同矛盾突出。20__年全国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求全面丈量土地,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四至就是地籍上每宗地四邻的名称。四至在各地土地资料上填写不规范,没有很好描述出土地的具体范围)等问题。在土地确权后,实际测量的面积很可能大于原二轮承包地面积。对于已流转出去的土地,有些农民要求确权,对承租土地流转的大户,要求按照确权后多出的土地面积补偿相应承包费,从而引发了是否调整承包合同的问题。
三是宅基地私下买卖,成为矛盾导火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第8条对宅基地的性质做了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宅基地的性质是公有的,由集体行使对宅基地的所有权,从法律层面讲,农村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宅基地私自买卖现象却一直存在。对于整家迁出的农户,宅基地私下出售给外来户,有的农民为了省麻烦,将耕地附带宅基地一起出售给外来户。等到国家对该处农村土地进行开发,土地出现增值,已经出售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要求获取土地相关收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现阶段通过市场流转交易的农村产权包括承包到户的和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等,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由此看出土地承包权是不在流转范围的,而当初购买宅基地附带耕地的人们殊不知土地承包权不能随意买卖,由此对开发引起的土地收益产生利益纷争;有的农民将宅基地私自买卖之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过多的留意,以致耕地闲置,村集体某些干部将其耕地任意流转以牟取经济利益等等。
针对以上矛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形成全社会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重要性的共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一件事关9亿农民的头等大事。加大报纸、电视、网络等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弄清确权登记的重要性,推动此项工作稳步推进。
篇5
表面看来,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制定确权颁证的具体土地确权范围上,意义非常重大,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处理得当,会很顺利地做好这次确权颁证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有利于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问题是农民特别关注与敏感的问题,特别是新时期国家不断地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形势下,农民对承包的土地特别重视,近些年,已经出现过大量一轮承包期间放弃承包地的农民回村要地的事件,如果借此确权发证的机会在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上出现一些不稳妥的情况,将会引发新一轮上访。另一方面,由于这两项权利的内涵不同,就决定了两项确权发证的范围或地类不同,特别是山区林农矛盾复杂的地区,农民长期经营的土地其所有权有一些是有争议的,而经营权是现实的、无争议的。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农村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等方面权利的总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也就是说,农民实际经营使用的农村土地,既包括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包括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宪法》和《物权法》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利。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集体土地财产四至界线和所有权人的权属登记,不登记则土地财产权利不成立,也不受法律保护。二者的主要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盖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证。不同点:一是权利证书颁发操作执法主体不同。所有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国土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承包经营权证书是由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颁证的具体操作,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二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不同。享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承包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享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是农民集体,根据农民集体的所属不同可分为村民小组(生产队)、村(生产大队)、乡(镇)农民集体;三是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享有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方面的权利;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四是享有权利的时间期限不同。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内享有承包经营的权利;所有权,是权利人永久享有的权利;五是享有权利的土地范围不同。承包经营权,是对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都享有权利,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所有权,只是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权利。
3明确二者内涵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作用
3.1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如果不明确二者的真正内涵,而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于农民集体所有权之下来制定实施方案,会出现的现象就是农民多年已经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使用的国有林地、草地或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等经营权不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农民不满意而引发矛盾,或者国有土地或林地管理部门随意收回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矛盾。
3.2有利于缓解林农矛盾
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41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在保证自己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把之前享有承包权的土地转让给其他农民或耕种组织以获得利益的一种土地处置权利。这种行为是市场行为,是在公平、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进行的。土地流转主要包括转让、入股、互换和出租等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并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和解决,会制约农村土地健康流转,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总结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土地流转流程不规范,制约农村土地健康流转;二是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有待提高,政策扶持有待完善;三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
1.1土地流转流程不规范,制约农村土地健康流转
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农户之间通过口头约定流转土地,没有正规的合同,更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的农村土地流转手续,从而导致后期矛盾的产生,导致土地流转不符合法律规定,矛盾纷争频出,影响土地健康流转。同时也存在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民对于土地的依恋情结严重的问题。农民认为土地就是自己的命根子,不愿意流转出去,或者不清楚土地流转的真正内涵。还存在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且不稳定的问题。大部分土地承包合同的时间为1年~5年,由于承包期短承包户很难进行长期种养殖计划,承包户很多人不愿意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及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整修,而粮食生产中的大型农业机械购置、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农田土壤结构的改良等都需要进行长期投资,从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有待提高,政策扶持有待完善
农村土地的健康流转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渠道少,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还不够,政策扶持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政策扶持应该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政策扶持办法。
1.3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流转的市场也尚未形成。大部分地区土地流转信息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土地流转双方信息有效对接机制也未形成。土地流转的显示大厅尚未建立,相关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全。部分地区为了完成流转指标,有重复申报流转面积的现象存在,例如将修路、建厂面积等非农业用地都统计为流转面积。流转过程中,乡、镇、村级政府组织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方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强制、强迫进行土地流转的现象仍存在。
2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分析
农村经济部门要正视当前问题所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迎难而上,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打下坚实基础。要想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视:一是要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土地流转鼓励机制,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2.1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土地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土地承包经营权越明确,产权关系越清晰,越有利于土地流转。因此要妥善解决土地承包权确权问题,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切实做到确权后的承包合同和承包经营权证书发到农民手中。完善承包经营权,保证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承包、使用和流转的权利,以促进土地快速有效流转。
2.2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
在土地流转备案基础上,组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组织进行流转建档,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要督促建立多渠道的农村金融资金来支持土地流转。例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以补充本金,使之成为土地流转资金支持的主力。要鼓励村镇银行和小额的贷款机构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向土地流转的大户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土地流转。
2.3建立土地流转鼓励机制,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鼓励长期在外的农民进行期限较长的土地流转,并对流转期限长、规模大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让懂技术善管理的土地流转大户优先进行接受流转的土地,要鼓励农民持自己的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社。通过一系列鼓励奖励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大企业发展,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培育有实力的规模经营主体。
3结语
土地流转关系到全国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好土地流转,以使土地发展适应农业发展的规模性和重要性。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制度,通过租赁、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社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推动农村土地快速有效流转。
参考文献
[1] 黎春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7):212-213.
[2]王利.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对策及建议[J].农业经济,2010,(02).
[3] 白俊琴,王锦慧,原俊平.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篇7
关键词:土地确权;土地流转;效应影响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一定要研究出更利于农村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产权的农民便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没有财产性收入,在发展成果的共享以及分配的公平性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实现农村土地的确权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社会公平,都有着关键性的现实意义。
1 确权对土地流转效应的影响
农村土地确权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依法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土地确权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止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不健全等问题,通过确权能明晰产权归属,土地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更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的途径,建立农村土地产权的新模式。
(1)土地的确权能够牢固农户、企业以及政府等市场参与者的契约关系,切实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的适应了农业规模化以及机械化的要求,但是承包地未经确权,在土地流转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无法稳固农户、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农村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性,所以稳固市场主体间的契约关系对于保障参与者尤其是农户的利益有着关键的作用。(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强化了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而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有利于农村的大规模机械化的实现,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以家庭为主要经营单位的条件下,很难真正实现大规模、连片的土地机械化耕种经营,而流转后的土地则可以实现完全意义上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土地的单产、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2 确权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是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对于增强农业的发展活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2)农村土地确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能有效降低农业综合生产成本。(3)农村土地的确权利于农村经济的盘活,增加农民收入的多样性。土地确权之后,农民可以选择将土地转让出租或是进行独立经营,实现财产性收益,真正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来。
土地产权的持证者在产权的有效期内可以对土地进行使用、流转甚至转让的处理,作为持证者的一种资产,也可以选择将土地作为入股的资本,进行折价抵押、抵资担保等经营,实现农村的土地流转,繁荣土地产权的交易,增加农民的产权化收益。产权的确定,有利于减少农民在土地流转古城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发生,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要求。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安身立命之所在,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和平的关键,确定农户对土地的产权对于农民的生存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都有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土地的确权为农民在利益纷争面前提供了对土地权益的证明,保证了农民对土地处置的权利,也就很好的证明了侵害权益行为的违法违规性,是农民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自保的有力凭证,不仅保护了农户的经济利益,更肃清了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3 流转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政策是根本。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农户的流转意愿,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保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覆盖从市级到乡村在内的多级区域,在关键的地区或是交通的中心建立交易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最新信息,为土地流转创造氛围与环境,促进交易的进行,着力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法规是保障。随着土地流转的进行,土地纠纷的案件也逐渐增多,有的是因为协议的签订只限于口头订约的形式,发生违约的时候,无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部分是因为流转合同的不严密,导致企业在市场行情改变的时候普遍违规,损害了农户的利益,挫伤了流转的积极性,造成了交易市场的混乱。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从而规范主体行为,保护农户利益。
市场是手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功能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及合理配置,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农业化同步进行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民充分实现了市场主体的权益,享受到了现代化建设的福利。
4 结语
篇8
[关键词]农业发展;土地整理;银行支付
土地要素是企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土地要素也是区域发展最稀缺的宝贵资源之一。近年来,大洼县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整治,以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破解土地供需矛盾。而作为地方性银行,大洼县农业发展银行也全力以赴,积极助力这项工作,帮助地方政府打破资金“瓶颈”,为“美丽乡村”输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虽然在农村是一笔财产,但无法带到城里。国务院对于农村‘两权’的抵押试点,打开了制度的突破口。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权限的试点放开,对于农民来说,有了财产变现的途径。不在农村务农和生活的人,可以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住房抵押取得现金后,做什么都可以,农民多了选择的权利。
1、大洼县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现状
2011年年底,国家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将大洼县列为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试验区之一。改革的关键,是让百姓得到实惠。但怎样改才能将实惠带给百姓?在封闭运行的试验区内,为了加强对农民承包土地的保护,促进土地流转起来,大洼县首先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制度,并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完善合同、健全登记簿、颁发权属证书,确认农户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各项权利。对于曾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大洼县,既是顺势而为,也是探索创新。大洼县进行土地确权的同时也启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确权后,农民凭借农村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可以到银行办理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陆续拿到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生产大户,就可以到银行贷款。过去贷款要几户人联保,也只是小额贷款。2013年至2015年,该县7家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农民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经营大户流转经营权证这“三权”,发放抵押贷款达5.44亿元。而今年,大洼县将土地产权流转交易中的“三权”扩大至八种权利:农业基础设施用地、农业知识产权、农业农机局、林权、水权以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
2、大洼县农村土地整治实证分析
二轮土地承包至今,大洼县耕地不仅无撂荒现象,还增加了50余万亩。除了严防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非农化”的硬性措施外,大洼县还正式确定了农民开垦集体荒地,谁开垦谁承包的政策。政策除去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解决农村资源占有不平衡的问题之外,也让农民进一步认识到,耕种的土地是集体土地,只有承包经营的权利。大洼县模式已逐步在全区推广。目前,银行业发放的贷款中,有多少是用于支持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7年间年均增速为21.7%。有学者分析,涉农贷款虽然总量增速虽然较快,但在银行贷款中仍然只占小份额,与农业产出的比例不协调,也与农村储蓄的快速增长不协调,换句话说,农民在银行的储蓄,被严重外流,而未被用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甚至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撤出农村的趋势在增强。有很多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抵押物不足,但信贷资金需求量大,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以作为有效的融资补充。“两权”抵押融资将打开土地流转千亿元市场。据有关机构测算,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市场空间可达280亿元,加上农村宅基地和农地使用权的确权,国泰君安证券预测,“两权”抵押贷款市场如果在2017年后全国铺开,市场整体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截至目前大洼县已确权并完成一轮公示的土地有1273.6万亩,占计划的70.2%,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全区的土地确权工作,在完成进度的同时,确保确权质量,减少纠纷更为关键。今年,大洼县被中农办、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验区,同时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大洼县将通过健全完善农村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继续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水上大洼”建设硕果累累,完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试点工作,农业部68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国家环保总局30万亩“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顺利通过,重点建设了荣兴和三角洲设施渔业区、赵圈河15万亩苇田“四位一体”绿色渔业养殖区,开发了万亩车虾、海蜇、沙蚕等养殖项目,水产品总产量1.45亿公斤,同比增长6.9%。蔬菜生产稳步推进。改造旧棚1200栋,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169栋,蔬菜总产量4.5亿公斤,同比增长2.5%。以万丰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设施农业的投入。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争取国家开发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标准化农田达5万亩。打造以设施小区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围绕疙瘩楼水库开发,做好周边水产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水产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鱼质量,到2015年,精养鱼面积已达7500亩。
3、农村土地整理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对土地整理的宣传,尤其是基层村镇乡政府的宣传工作,要特别注重村干部在土地宣传方面的职能作用,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整理,认知、理解、支持和最大限度的参与土地整理,多渠道宣传,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营造有利于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项目初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需求,告知施工具体内容。在项目施工阶段,对于技术含量不高,容易掌握的,可以吸收农民直接参与项目施工。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和验收都要有当地群众进行监督,征求参加者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参加者可以自始至终参与决策。整个体系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完善法制体系,使土地整理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可以土地整理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整合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普通农民代表组成土地整理中心,由该中心负责土地整理事宜。另外,可以成立土地整理民间组织,由独立于各级行政组织之外、关心土地整理事业的农民组成,由该组织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土地整理中心,从而参与、决定土地整理有关事宜。对参与土地整理的农民代表给予生活和差旅补贴,制定各种鼓励政策,鼓励当地民众承包土地整理部分工程项目。对于土地整理后的土地权属和农户利益的重新调整问题,要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既要确定规范的原则,又要采取灵活的措施,做到政府和农民“双满意”。
参考文献
篇9
一、组织领导是保障。
1、我镇成立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二楼办公室,具体负责确权登记工作的信息录入、上传下达、信息、数据汇总、录入建档、总结上报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进。
2、各村也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村小组还组织了由3-4名懂政策、懂法律、对土地承包比较清楚的人成立了理事会,负责农户信息登记,承包地块指认等工作。
3、确定了分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依托镇村干部、农民代表和有关技术人员,构建起纵向贯彻落实、横向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了干部责任,加大对确权登记先期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
二、是群众参与是核心。
1、农民是确权登记的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广泛参与确权登记工作,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公示确权登记程序和结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认可和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
2、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在村片村、村、村召开了试点工作动员和培训会议,会上对试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参与试点工作的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理事会成员等进行了多次业务集中培训,并由村干部组织每个村名小组召开组里的土地确权动员部署大会,使参与试点的工作人员扎实掌握了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操作规程和技能,保证了工作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
3、召开动员部署会之后,我镇对每个村发放了相关的宣传材料,让每一位农民都了解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原则,做到家喻户晓。
三、是化解矛盾是要点。
1、在将开展确权工作之前,我镇所有有关确权领导和指导员以及确权办干部多次开会探讨对确权登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作出和统一了指导性的处理意见。
2、针对部分村组农户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丢失,涉及5个村66个组的农户《承包土地台帐》丢失,大部分的村组存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善,变更登记不及时,证账地不一致,档案管理不规范,部分土地承包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访不断等问题。参照县里要求以及镇里开会决定,可参照粮食直补、农村医疗保险等数据,做到政策、要求、标准、做法“四统一”。
3、确权登记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只有以增加财政预算为保障,才能保证确权登记顺利开展。
四、操作规范是关键。
1、根据航测基础底图和村组二轮土地承包分户清理表,由航测公司统一深入村组的每块耕地开展权属调查,逐块勾划出地块边界,标示出地块空间位置,标注地块编码,形成地籍草图。
2、航测公司计算出地籍草图上的每一块土地的实际面积,录入微机,再将土地承包农户户主及共有人、承包土地地块名称、实测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分户打印出公示表,在村组集中公示7天,对有异议的,及时核查修改无异议后由农户签字确认。
3、将审核无误的登记确权结果录入微机,以村为基本单位分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指导村组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农户承包台帐,并对在确权工作中取得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由镇确权办统一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五、是督促检查是推力。
篇10
关键词:土地确权;意义;流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24
1抓好土地确权的意义
抓好土地确权,不仅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也为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了基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是集约经营取得新进展。通过依法确权颁证,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二是农村维稳显现新成效。土地确权化解了大量由于权属不清、农林矛盾、农企矛盾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三是规范管理形成新格局。在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基础上,成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及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电子信息平台,并做到每户1个档案袋,每村1个档案柜,每乡1个数据库。这个网络平台建成后,将形成可查询、可追溯、可汇总、可展示的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土地登记管理、土地纠纷调处和土地流转信息等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土地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集体经济增添新活力。对于确权后新增的耕地,通过县级监督、乡(镇)、村级使用、农民经营的管理模式,有效盘活了资源性资产。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上有钱可投;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上有钱可用;在改善民生,提高教育、医疗质量上有钱可出;在解决热点、难点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上有钱可拿,为集体经济增添了新活力,加快了农村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进而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流程
2.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县、乡、村要成立组织,层层落实包保,明确任务,明晰责任。
2.2宣传发动,层层培训,形成氛围
此项工作要进行大力宣传发动,印发宣传单,逐村、逐屯、逐户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努力得到农民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包保干部、乡(镇)干部、村屯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全面培训,使每个参与人员达到政策清楚、流程明白、掌握操作。
2.3调查摸底,梳理问题
农村土地问题很多,为了做好确权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县、乡干部要逐级包保,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深入到村民家中,问事于民,问计于民,倾听基层干部及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呼声,发现问题,研究破解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将农民和村屯干部反映的问题整理好,统一研究解决办法。
2.4收集资料,拾遗补漏
二轮土地延包已经过去很多年,由于保管不善,个别村屯当时的原始资料有丢失、损坏等不完整情况。乡村两级干部要组织人员,充分发挥村、屯“五老”和议事小组的作用,对二轮延包时的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对土地台账、三十年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登记簿、经营权证等资料收集归档,对缺失、残损的资料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补救,达到下绳有位置,测量无障碍。
2.5入户调查,掌握信息
乡(镇)领导组织村屯干部入户调查确权前期准备工作信息,包括农民身份、地块、户与户边界、屯与屯边界等相关信息,要逐地块、逐户开展调查,填写入户调查表,农民、调查员、审核人逐一签字认证,全面地掌握人口和地块信息,保证测量工作顺畅。
2.6反馈结果,征求意见,化解矛盾
县、乡两级包保干部要亲自参与测量,深入村、屯,面对面地向农民征求意见,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再次进行梳理、研究和解决,确保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保质保量完成测量。
2.7全面公示,农民确认,建立档案
以村屯为单位向农民公示测量结果,无异议的由农民签字确认,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再研究、再处理、再公示,直到农民确认,并建立起相应的档案。
2.8组织验收,补充完善,颁发证书
测量结束后,县本级组织初步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向上级提出申请,逐级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在验收无误的情况下,由农户提出登记申请,县级政府颁发证书。
2.9归档立卷
立即着手加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及有关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备案、归档等工作。
3确权应注重几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