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21:3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学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数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科的难度比较高,它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几何学中,更是完全依靠着学生的想象力去学习。加之,新课改之前的小学时期教师并不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开发,错过了想象力开发的最佳阶段,因此,在高中阶段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就会十分吃力。这些与学生自身的资质和小学数学启蒙有很大的联系。
2.新课标改革后,看似在减少学生压力。其实不然,新课标的课本知识较浅,学习难度不大,可是知识量也同比增多了许多。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无法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在这一方面,教师想帮学生减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考试大纲里的知识他们都必须学会。同时,为了高考,也无法全面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之高中的数学连接性比较大,基本上一堂课教师一个知识点就讲完了,没有掌握的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就会显得吃力。
3.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无法像过去那样心无旁骛地学习,那些垃圾文化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而高中数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果学生脑中注入太多杂乱信息,会导致他们无法静下心,无法安心思考。
4.有的学生学习十分用功,甚至说得上是废寝忘食,但却无法有很大的收获。这是每位高中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他们发现班上有两个学习十分认真勤奋的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排在中下水平,这使他们十分不解,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会这样。在后来的一些了解中才发现他们有的不注重课堂学习,有的太过注重理论知识,无实践经验。其实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中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干脆不学。同时,由于高中数学的任务量大,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好像飘在大海中的浮木一样,无法找到方向,所以没有正确的方法,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二、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方法
1.找准自身的定位。只有了解自身的基础才能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的教师一般都会鼓励学生多向学习好的学生请教学习方法。其实,这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的方法,可以尝试他人的建议,但自己也要学会比较。
2.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的45分钟并不重要,认为教师讲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只要自己课下花时间看书便可以了。其实不然,学生在课下看10遍也比不上教师在课堂上讲一遍。而且课堂上教师所讲的例题是涵盖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会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给学生先提出来,让学生少走弯路,保证课堂质量是保证学习数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学习数学就像学习语文一样要“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是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不二法门,高中数学每一节知识间的连接都非常紧密,所以切不可学新忘旧。学生要在学习新知识之余,将上节知识点复习一遍,把没有掌握好的,在复习时坚持把它掌握好变成自己的知识。
4.做任何事情都能熟能生巧,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光有空洞的理论知识并不够,学习要重在实践。反复的实践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能够加深印象,易于知识点的消化。在课后的反复练习利于对知识点的巩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心理比较敏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成绩变化,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发现,一般教师都会比较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同时,大多数学生都很在乎教师的看法,因此,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冲劲十足。
2.保证课堂的上课质量。一节课虽然只有45分钟,但是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是很多的。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学生不吸收,这样的课堂便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将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快地吸收新的知识点。
3.在学习的道路上做好引导工作。在给学生讲解题目时教师不要只充当讲解的角色,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思路上的引导,教会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在解三角函数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告诉学生这道题目如何来解,而是告诉他这将会用到什么知识。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便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完成这道题目。这便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学习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这需要教师传教方法和个人感染力来调节。其实,数学可以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或者通过一些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才会主动学习。当学生能把学习当作娱乐,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
篇2
为了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在新课改的积极倡导下,我们极力推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点应用:
(一)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给同学分组,确保每个组间有各个层次的同学,使各组间的学习成绩相当,组间竞争力悬殊不大,然后老师再根据教学课程制定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同学在老师分配下学习任务后独立学习,找出疑问,划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自学效果比较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激励同学的自学意识,并给予考核加分。
(三)老师导学
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和学习任务,设计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目标要鲜明,能让同学清楚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要互相提问,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记录小组中发现及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展示成果
各小组之间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虚心接受别的小组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见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组的对本组讨论结果的质疑。
(六)归纳总结
老师作为主导,通过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带领同学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前要有详细的描述,正确处理异质同学间的关系,以激发同学的自主性,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教学中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从写、说、议中,我们能感觉到学生在“动”;而从他们的默读、倾听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是静态的。学生的动态活动的开展依赖于静态活动,在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要给足学生自学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反之,学生如果没有自学就进行小组讨论,那么就会出现讨论不起来的现象。
(二)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要对同学进行分等级和互相比较,而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学证明,正确的进行学习成绩评估,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同学的上进心。完善评价机制要从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着手进行,个人评价可以改进我们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组评价的中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到共同学习达标上来,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课堂上不分条件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生物课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认知能力的知识,比如DNA的结构等比较抽象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的详细解释,不能因为学生对这种知识陌生,就认为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完全放手的话,根本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篇3
1.1各级英语教学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主要是依照英语教材而进行,因此英语学习和教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我国的各级英语教材,以笔者所在的江苏为例,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的教材均为牛津英语,大学本科多以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发行的《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的《新编大学英语》,高职高专的教材多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实用英语》等。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外的杂志和报刊,原汁原味,非常地道,内容也是涉及到西方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教材的使用,无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输入有着很大的裨益,但是在所有教材中,很少涉及到我们的中国文化,更不少说用地道的英语词汇来表达我们的文化!与教材相配套的教辅用书以及课外读物亦是很少出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学生不能用教材中学习到与母语文化相光的知识,其直接后果就是对中国文化表达的误用,甚至对母语文化表达产生了“失语”现象。
1.2课程设置的失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收到了极大的关注。从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机构纷纷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关文件。教育部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艺术、体育等课程也列入学校的考核体系内。在此基础上,各高校适当开设文化素质课程。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时不足等实际情况,使得课程的设置大为缩水。一般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仅为一学年,周学时也仅为4课时,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即便充分利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时的安排及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构成我们当前学生在课堂上汲取中国文化的一个硬伤。
1.3教师文化沉淀不足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引导学生提高对本国文化的兴趣和增强跨文化际意识方面起到极大的重要。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中,由于种种原因,自身存在着母语文化素养欠缺、文化教学交际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单一使用英语教学,也会削弱母语文化的表达。这样的课堂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对策研究
2.1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西方文化的融合成为我们时代的特色之一。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来提升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近年来,很多大型国际活动,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和亚运会都是很好的例证。我们把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媒体进行推广。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强了我们母语表达的自信力和动力,也为我们表达母语文化提供了实际的机会。无论在课堂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树立正确、平等的文化观念,处理好母语与外来语直接的关系是我们语言学习的原则之一。
2.2编选合适的教材,增加中国文化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几乎都是直接选自于英美的出版物,缺乏与中国文化直接相关的文章。我国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又是以教材作为重中之重的。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使他们能够获得地道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大大减少。所以,英语教材的编纂者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适当添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英语教材对于母语文化的提升和传播功能。而且教材的编写团队中应该也邀请既精通英语语言也对中国文化有较深厚了解的相关人士参加,通过调节教学内容彰显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并且利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和文化相关的教材(中英互译本)作为课堂的补充材料,如外教社出版的《节庆趣谈》(Customsof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s)和《中国文化寓言故事》(ChineseFablesandCulturalStories)等,即可增强课堂兴趣,又有利于母语文化的表达。
2.3优化课程设置我国高职高专现有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充分体现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加大学英语的周课时,大学英语课程中应该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分课程或者将文化课程融合到英语课程中去,引导学生体会中英文化的差异,掌握中国文化的表达,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加强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
2.4增强教师的母语文化修养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要在英语教学中能过有效的进行文化传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母语水平及英文水平都必须相当过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增强对于母语文化的的了解,并且能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当前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3结语
篇4
(1)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但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恰如其分的的举例,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会同时启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又是思维向新的问题进发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们能够把握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2)高中政治教师在工作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扩展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努力把知识学深学透,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生。高中政治的内容不仅有最基本的国家的政策法规,还有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原理,这些对于学生们来讲都难以理解和把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看似难懂难学的理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出来,使只是尽量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拓展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1)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是基础,同时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扩展教学内容,将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世界变化的形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有立足点,也能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最深层次的原因。教师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政治理论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是学生掌握好知识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恰当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与生活相关的事实,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而把认识过程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到经济部分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扮演一些角色来演绎经济行为,现在都流行网上购物,就可以设计买卖双方在商讨价格,讨价还价的市场行为,同时也把商家的诚信考虑到里面,这样会引起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基础知识的再现过程,这样同学们一方面学到了经济学知识,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学到了作为商家要经营诚信的道德品质。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后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便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转变原有教者的角色,而是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学生被动授课的形式,也就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出来。因此,教师应结合现实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找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某个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谈论,让学生开动脑筋,让古板的教学模式变为探究性学习。激烈的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激发了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当今时代的高中生对政治学习有一种角色期待,希望自己在政治学习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够实现自我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篇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共识,传统的学生评价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教育功能,以评价促发展,是新时期学生评价改革的任务,也是现代社会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不断改变对教育的期盼和呼唤。鉴于此,本文从对人的丰富内涵认识出发,对发展性学生评价进行阐述和思考,并探讨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一、传统学生评价功能、作用和弊端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评价改革进行着不懈的思索和探究,已有不少文章从评价的功能、方法、主体、内容、标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学生评价问题。综观各种学生评价模式,可分为选拔性学生评价、水平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通常所说的传统学生评价主要是指选拔性学生评价。选拔性评价认为,在一个群体中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优秀,大多数人只能是中常水平,而评价的目的是要把这少数的优异者选,或者选出合格者,淘汰不合格者,它强调的是甄别、选拔的功能。选拔性评价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用外在的统一标准给学生进行鉴别和分级划等,分出高低优劣,而且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和目的。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忽略,对评价的结果比较重视,而对学生在各个阶段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却被忽略,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极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二、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应突出发展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一)对人的丰富内涵的认识关于人的内涵是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命题,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人的发展问题,赋予人的本质以丰富的内涵,为教育学研究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的生命与其他物种生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种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可能的生命,是一种具有不断生成性的开放的生命,是一种具有主动建构性的、创造的生命。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一个能赋予自己新的生命的生命体,即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人是有系统语言,并大量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展开神经活动的生命体;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是能够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生命体。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是唯一让自己肩负有“使自己更像自己”使命的生命体;从法律学的角度看,人是政治权利的等同物,若一个人被宣判“”,即意味着在法律上已不承认其人的地位了。等等。[1]可以确定人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向、多维,丰富多彩的。在教育学领域,人的发展就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从理论上界定,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2]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评价注重过程。三是评价的目标是分层、动态的,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四是评价主体多元,鼓励学生主体参与。五是评价内容丰富全面。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全方位评价学生。六是大力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七是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本人的主体作用。[3]
(三)发展性评价是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学生评价起到对这生发展的引导、激励作用。传统学生评价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使我们的学生一入学就陷入层层选拔之中,在人生的初期就饱尝失败与落后的滋味,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事实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发展性学生评价从根本上舍弃传统学生评价的理念,强调评价是“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方法、技术、内容、过程等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表现出来的值得发展的优秀品质和素养上,加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充分体验被尊重和赞赏的乐趣,释放生命的激情。
即使是被传统学生评价认定为是群体中的落后学生,问题学生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去关注他,发现他的闪光点,承认个体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多向、多维、多方面去评价学生。大家普遍认同“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这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个体的发展也是多元性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有阻碍,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也没有发展前途。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领域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以评价促发展,以个体的发展带动全体的发展,最后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学生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多因素的系统过程,包含一系列环节,如确定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法,达成评价结论以及评价的反馈等。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使评价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对评价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
(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采用分层、分段因人施评策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其智力、能力、思维品质、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具有年龄特征,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相同年龄的不同个体,其个性差异也是显著的。对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有表现共性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和明显特征,做到因人施评才能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因此,学生评价要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传统学生评价就是过分注重学生共性品质的培养,强调共性约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发展性评价显著特征是寻找差异,认识差异,发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等于发现了学生的优长或不足,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设置多层次的评价目标,可分为底线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的选择和确定,因人而异,为每一个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其次,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成绩实施分阶段评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采用灵活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如小学阶段,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观察与调查,学业成绩测试,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评定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可采用“全优+特长+评语描述”;中学阶段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等级评定+特长发展+质性描述”;大学则可以采用完全学分制。[4]
(二)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导向,把教师评价学生的过程纳入评价教师的管理范畴,强化学生评价的效果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3]学生常渴望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信息,并以此为“蓝本”给自己“画像”。教师怎样评价学生,其评价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学生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在学生评价中,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及方式,把他纳入对教师评价的范畴,作为考察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发展性学生评价效果的有效策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考察教师评价行为,看其是写作论文否以积极鼓励为主,有无有失教师风范的地方,使用一些挖苦的、消极的甚至伤人的语言;是否关注学生日常的微小的行为,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对话,全方位了解关注学生;是否辨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有无随意夸大学生的不足;是否关注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鼓励学生自我发展等。把教师评价学生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对学生做好积极的有效的评价,把教师评价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从而达到评价目标。
(三)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四位一体联合评价策略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最密切的接触者,对学生的性格、态度、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在接受知识、获得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十分了解,教师评价学生有利于评价更客观,更准确,更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在整个学生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所占的权重最大。但随着学生评价理论的不断拓展,众多教育界的学者认为,学生评价不单单是教师的专利,其一半的责任应由学习者自我承担,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该学会评价和修正自己,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调控,能够自我超越,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有利于倾听学生对评价的看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在看到自身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进步。[5]同时,在开展学生评价活动时,学生互评和家长参与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补充,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工作联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品质,形成主动、自信、宽容的性格。超级秘书网
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实施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发展性学生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评价者要始终明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非对学生进行甄别。二是信息收集要全面。要对学生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部信息。三是信息反馈要及时。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非学业因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评价的多元性,既重视学生学业因素的评价,更重视学生非学业因素的评价,主张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在进行非学业因素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与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实施恰当、适度的评价,在呈现形式上,要避免给学生的非学业评价一个等级甚至是分数,不能追求实证和量化。
(三)博采众长,多种评价方式并用人是复杂多面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向、多维的,发展性学生评价顺应时展,代表了学生评价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具体实施学生评价时,应博采众长,多种评价方式并用。
参考文献
[1]刘伟清.纪实性评价: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4-67.
[2]李润洲.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5):55-56.
[3]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223.227.
篇6
在“落体快慢”的讨论中,在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教师就提供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提供的器材是:一张报纸、两张16开复印纸、一个光盘、两张同光盘相同大小的白纸、若干粉笔头。学生1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他是这样展示的:将一张报纸揉成一团,将一张16开白纸平铺展开,两者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重的报纸先落到讲台桌上。学生2认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他是这样展示的:将一张同光盘同样大小的白纸揉成一团,将一张16开的白纸也揉成一团,两者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同时落到讲台桌上。学生3认为,即使质量相等的物体,形状如不同,下落也不一样快。他是这样展示的:两张质量相等的纸,一张揉成一团,另一张平铺展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落到讲台桌上,结果纸团下落快。说明在质量相等、形状不同的条件下,纸团下落快。学生4认为,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重的下落快。他的展示是这样的:将形状同光盘相同的白纸与光盘在同一高度处同时释放,结果重的光盘先下落到桌上。教师继续提问: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是否一定都是重的物体下落快?学生5认为,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也可一样快。他的展示是这样的:在同一高度处同时释放光盘与白纸,则几乎同时落到桌上。显然,教师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展示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想法。然后,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展示的真实想法,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弹性预设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倡以“弹性预设”为基本原则。教师的预设不能固化。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一旦沿着固定的预设走,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板而缺乏生机与活力。比如,在“落体快慢”的讨论中,学生的思路不可能都沿着“先想到可能重的物体下落快,再想到可能轻的物体下落快,最后想到可能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的逻辑顺序进行。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顺着学生的思路”来推进课堂的教学。弹性预设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灵活,并随着学生的有效生成而随时调整,从而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思维。
(二)相信学生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倡以“相信学生”为基本原则。教师不应包办学生的所有,而要相信学生能发现问题、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学生的很多想法往往会超越教师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只需提出合适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引领,相信学生会得出应有的结论。比如,前述“落体快慢”的教学中,5个学生均通过自主选择的器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5个学生有5种观点。5种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均成立,看起来有点复杂。即便将观点1和观点4合并、观点2和观点5合并,也还有3种观点。这时,学生就迷糊了:凭直觉,这个现象的背后应当有一个更为简洁的物理规律,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有这么多种答案?这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领。首先,让学生从讨论出发,发现“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是有问题的。接着,让学生分析观点1、4、5的条件,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出“正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干扰,影响了我们对物体下落快慢的思考”。然后,让学生用“牛顿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播放美国宇航员在月球真空环境下演示“重锤与羽毛同时下落”的视频。至此,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得出落体快慢的总结性结论。
三、“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式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式。首先,教师摸准学生的困惑,知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在哪些地方弄不清楚。然后,教师设置情境或设置问题,击中学生的困惑,特别是挖掘出学生的隐性困惑,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澄清学生心中的困惑。在原有困惑解决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新困惑,构建出新的情境或新的问题,再展开新一轮的教学。下面以“涡流”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相应的操作过程。
(一)教师摸准学生的困惑
学生的困惑主要有四个方面。(1)一个导线环由于能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所以当导线环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导线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但是一个金属管处于变化的磁场中,从金属管截面来看,其应当是一个断路,那么怎么在金属管内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有感应电流产生,则金属管内的感应电流又会构成一个怎样的闭合回路?(2)一块金属处于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会产生感应电流吗?如有,则金属块内的感应电流回路是怎样的?(3)当一块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由于铝管中产生的涡流对磁铁会产生阻力,所以磁铁下落的时间会明显变长。一块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从上到下开有直缝的空心铝管”时,由于铝管开有直缝,感觉铝管中不能构成闭合回路,应当没有涡流存在,但事实上磁铁穿越这根铝管时,与自由落体运动相比下落时间也变长了,这又怎么解释?(4)将一块铝板倾斜放置,当强磁铁沿铝板下滑时,铝板中会有涡流产生吗?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当左边线圈接上交变电流的瞬间,线圈中产生了变化的磁场,可看到铝环突然飞出。请用已学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解释铝环飞出的原因。(2)利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推导一个空心铝管如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内部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是,则感应电流的回路是怎样的?(3)利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推导一个实心的铝圆柱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内部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是,感应电流的回路又是怎样的?
(二)学生展示隐性的困惑
学生觉得一个空心的铝管、一个实心的铝圆柱没有与外界构成回路,处于断路状态,铝管或铝圆柱内不应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教师做对比实验:钩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间短;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间长。师生、生生展开讨论,解释实验现象。仔细观察空心铝管,不难发现,铝管虽薄,却也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薄铝管的横截面方向上会构成一个个闭合的回路,说明只要空心铝管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空心铝管内就会产生涡流。也可以将空心铝管看成是由多个金属铝环叠合而成的,每个细分的铝环都可以看成一个闭合回路,所以在空心铝管中当然存在着涡流了。经讨论,有学生提出,实心的铝圆柱体可以细分成一片片的金属铝片,那么实心铝圆柱体可看成是由一片片金属铝片叠合而成的,而每一片铝片又可看成是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同心铝环构成的,所以金属圆柱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同样会产生涡流。
(三)师生揭示问题的本质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正是由于涡旋电场的存在,空心铝管、实心铝圆柱体内都产生了涡旋状的涡电流。
(四)教师摸准学生新的困惑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金属块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金属块内会产生涡流吗?比如,当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且中间开有竖直直缝的铝管时,这个不完整的铝管内有涡流产生吗?”学生普遍认为不可能有。理由是:不完整的铝管的横截面是断路,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应当没有涡流产生。教师演示对比实验。实验表明,钩码穿越竖直放置的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短;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长。
(五)学生展示新的困惑
学生普遍认为,不完整的铝管横截面是断路,无法形成闭合回路,不应产生涡流。这与“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且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长”的事实发生了矛盾。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如强磁铁从铝板构成的斜面上滑下,铝板内会有涡流产生吗?教师演示对比实验:木板一端垫高,另一端置于水平面,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圆柱体强磁铁置于木板的上端,静止释放磁铁,磁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滑时间较短;在木板上铺一张铝板(可保证前后两次实验倾角相等),再在铝板上铺一张白纸,然后将圆柱体强磁铁置于铝板的上端,静止释放磁铁,结果磁铁下滑很慢,下滑时间很长。这时,学生就更糊涂了:磁铁滑过铝板,铝板内怎么也有涡流产生,这里边的涡电流怎么组成回路?
(六)师生再次揭示问题的本质
篇7
一、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统一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过去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把语文教材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这种做法,导致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对于语文教学,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的传授有关知识。有度,即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拔高要求,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的传授知识;要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二、情感与态度的整合统一
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被排除在教学关注之外,因其既无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相对而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学生在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所谓“端正学习态度”,是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是对语文发生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后自然形成的,而非单纯的外在表态。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情感,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感,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由情感驱动引发共鸣,从而达到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情感也可以深化认识。这既是一种认知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的把握方式。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深化认知是“通过情感的向往,通过情绪来完成的。这种情绪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的展开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思维和意志的方向(即也决定着道德行为)”。
当然,这种情感共鸣、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不是每篇课文教学中都能出现,也不是整堂课自始至终都会保持。但是,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学习文学性课文时容易发生。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意愿都化为生命的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美的境界。
三、过程和方法的整合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所谓的“统一认识”也是虚伪的、脆弱的。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离不开个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由于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到“要沟通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校活动给班级活动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契机,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提倡综合性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较好地整合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的团队的精神等。
篇8
一、积极引导学生
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不科学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现今,高中语文教材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应更新课堂教学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锐感知力,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些焦虑和困惑。这种困惑处理得当,就能不断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记》曰:“亲其师则信其道”。其意思就是指,想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在师生关系的相处中,老师要多给学生一点关心和爱护,多一点宽容和耐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一点自我展示的机会,多一点感受学习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生关系和谐了,对于不懂的知识,学生才敢想敢问。学习愉快了,学生才会主动探究知识,进而迸发学习的热情。“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强大的动力。
3.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作为人民教师,应布置课前预习题目,培养学生自学习惯。高中语文教学有了课前预习,学生知道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哪,课堂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学生大胆提问,老师积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适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讨论、争论,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解决问题,使自学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科学的语文课后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的语文作业,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吸收,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在传统课后作业的基础之上,展开开放式作业。如,在古文的默背和一些记忆概念的基础之上,加大评价题、赏析题的比例,给学生一个开阔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课后设计一些探究式作业,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文字、图形、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海阔凭鱼跃,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通过各种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运用多元化的手段
1.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曹操”。个人阅读感受不同对文章的评价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尊重和理解学生对文章的评价,很好处理学生对文章阅读后的感受。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是学生谦虚的倾听者、学生能力真诚的赏识者和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发挥多元化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第一,应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评价学生。立足学生的现实情况,多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赞赏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独到的见解。因势利导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们享受获得赞赏和成功后的喜悦;第二,让学生们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更好的完善学习方法,完善自我;第三,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立足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现阶段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既要着眼当前的学习目标,也要注意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角度评价,在老师给出建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学习进度,培养自身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2.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流。课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很难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学作用。第二课堂是四十五分钟的延伸,是学生自学能力落实的重要环节。语文学习是从“读”到“悟”的过程,这就需要充分在课后的“悟”。如,《红楼梦》著名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可以不用在课堂上再次朗读文章,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懂文章,开展讨论小组,从多个视角对文章的结尾进行设计,开展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另外,可以让学生们传阅优秀文章,组织学生改评文章,把优秀文章送到县市评比,参加各种形式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刺激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知识涉及了初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初中开始的一些课程如种子的形成、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在高中部分不再讲述,而高中知识又是对初中模块知识的一个补充和提升,有些知识又是高中才开始,所以初高中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中仅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生物,结业考试的形式为开卷且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导致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甚至有些学校在初中阶段根本不开设生物课程,这样初高中学段之间生物知识的欠缺就成了高中学生入门的障碍,所以开发“初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很有必要。
二、理论依据
1.课程衔接理论
衔接指的是事物之间的连接,阶段之间的连接。本研究课题所说的课程衔接指的是不同学习阶段某一学科在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或学习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课程衔接是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核心和基点,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没有断档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包括:①课程性质的衔接;②课程理念的衔接;③教学内容的衔接;④教材的衔接;⑤教学方法;⑥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的衔接等。本课题的研究侧重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衔接的处理。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高中课本上的有些知识是初中知识的进阶和提升,有些内容在初中部分已经讲述,高中只是简单图像描述,有些内容是高中才出现。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包括了初高中内容,只要是课本上出现的内容如习题、拓展提升、问题探讨、小字部分均属考试范围。
三、研究目标
1.针对生物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以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内容、方法,并据此开发以课程衔接为目的的生物学校本课程,并形成可行性报告,探索出一条课程衔接的新途径,搭建一个校本课程开发平台。
2.组织教师从教学层面上进行知识的增补与难点的解题问题,还要教师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容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生物教育上的实践问题。
3.指导教师把握初高中教材衔接的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中学生物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帮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初高中生物知识的同化与更新的研究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编写《初高中教材异同分析报告》《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教材。
2.进行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研究
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来建立生物概念,掌握生物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生物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生物的教学特点。
3.进行主体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改进课堂教学,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对学生进行生物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的研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编写解题方法论文集。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学生、教师对初高中课程衔接的看法以及用校本课程来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可行性。
2.文献研究法。通过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国内外与初高中课程衔接、初高中校本课程资源相关的各种文献,结合本校实际和自己学科教学经验开发设计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校本课程。
3.对比法。对比分析初高中知识差异,写出报告,同时进行合理安排校本教材内容。
4.行动研究法。在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的实践,寻找分析需要衔接的地方,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着手实施,在实践中考查研究、反思修正。
六、研究步骤及过程概述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1.学习内容: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
2.采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有关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1.主要内容:采用核心概念教学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物现象来建立生物概念,掌握生物概念。
2.采用问题串形式,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采用的方法:行动研究法。
第三阶段:材料收集整理阶段
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撰写解题方法论文。
第四阶段:阶段性总结
对本课题二年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与全面总结,提升理性思考,总结校本课程资源编写过程报告,主要采用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召开专题讨论会、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成果交流。
七、研究成果
1.《调查报告》
2.《初高中教材衔接分析报告》
3.高中生物解题方法论文
4.《初高中生物衔接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小磊.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实践,2012,(8).
[2]陈英水.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点的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