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衰减 经济转型 拟合预测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
五、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推动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
篇2
社会信息化进程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管理领域等方方面面。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生产力飞跃发展。在土地、资本以及各种物质资源依然重要的同时,信息资源成为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所构建的各种信息系统和运行模式完全改变了工业时代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其本质就蕴含着工具特性和基础性特征,自信息技术诞生的那天起,信息技术作为应用工具,在社会生产的各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构成的企业运行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环节的调节中枢。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基础性特征,使得其能够无缝地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与企业整体运营有机融合,信息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造、升级和转型,同时又衍生触发许多新的产业,对原有的产业既是提升,又不断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会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基础就是信息,没有大量信息的汇集,决策失误将是难免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无疑是公共信息最大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亦如此。社会信息化对社会政治领域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利用水平上。政府能力的强弱在信息化时代直接体现在政府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上。政府一方面通过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公共信息,另一方面又掌握着公共信息的权力和通过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形成政府决策的权力。信息技术为政府提高信息能力提高了巨大发展空间,建设信息化政府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全球性话题。另外,社会信息化对社会政治领域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信息对社会思潮的影响上。网络的发达和全民网民化的现实,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限制、地域限制。网络的无处不在让各种思想、信息处于无限制的流动中。政府的决策需要更加充分考虑民众的反应,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中彰显政府的权威并最终掌握主流思潮,这也对政府信息能力形成考验。社会信息化给政治领域带来的冲击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信息的网络化状态,突破了传统意义的疆界限制,任何信息只要能被送上互联网加以传播,便有引发全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的可能。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使得政府信息建设迫在眉睫,忽视信息化能力的政府就不可能领导和建设走向现代化的国家。
社会建设和管理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发生巨大变化。信息社会化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完全改变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因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机构快速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基本情况,获取社会基本要素的重要信息,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目的。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网络的高速发展,既增加了全球文化的相互交流,形成文化的同质性,也带来更大的文化差异。各种文化内容通过网络形成文化的信息海洋,既有先进文化也有文化糟粕,既有与我们所在的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文化思想,也有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文化观念。如果说工业化改造的是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非物质生产的结果将改变物质生产和服务所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需求。信息技术将数字、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人类信息交流的基本符号数字化,为在网络条件下的信息交流奠定了基础,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准备了条件。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现代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管理过程就是不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和信息的过程。信息化进程使得信息的获取方式从过去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渠道、有限的地点变为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几乎全方位地获取海量信息,也促使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让信息权力不再成为决策者的隐形权力,这也促使管理者改变决策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法制化和制度化。
篇3
前,支付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支付场景和支付中介,移动支付居于核心地位。这些创新的直接结果是,从不同层次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金支付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支付。例如手机近场支付(支付宝、微信等扫码支付),在短短两年之内,已经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商业交易活动。借助不断升级发展的支付体系创新,有支付优势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来势凶猛。应当思考的是,支付体系创新到底从哪些方面改变了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当局应如何审视并改变当前的货币管理体制?
支付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首先改变了现代商业模式,直接冲击了传统商业企业,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出现了新的金融中介。
在各类创新技术涌现的时代,商业模式对于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盈利非常重要。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可赢利性收入的要素。作为商业模式的要素之一,支付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公司创新的重要切入口,自移动支付投入应用之后,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在激烈竞争的移动支付市场里,企业若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将无法长期生存。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带来商业模式创新,源于其拥有巨大的目标消费群体。有调查数据表明,移动支付受到了不同收入群体的关注和使用。其中,接受程度最高、使用移动支付越多的人收入越高,他们也越倾向于接受并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而高收入和稳定现金流的客户将带来持续增长的消费。
在支付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商业模式开启了更富有想像力的转换,这些转换以新型支付手段为基础,却逐渐脱离支付体系,进入更加复杂的商业模式转换,直接冲击传统商业企业的生存,这的确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近年起开始兴起的各种“××到家”便利购物渠道为例,不同于以往电商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电商与传统超市直接合作,利用GPS定位技术,为客户就近提供附近超市和其他商家的所有服务(各种商品、医药、家电维修等服务),其主导机构可能是电商龙头如京东,也可能是独立第三方机构。这种购物和服务体验已经覆盖了个人生活圈内大部分的实物商品和部分服务,将可检验的购物经验与网络完美结合,能切切实实节约交易成本(主要是交通成本和搜寻成本),也因此在短期内能深刻改变个人消费行为,实现了一种真正的网络生活。
这种创新是否能改变大众消费行为,从而改变社会群体的消费函数?从理论上而言,改变短期消费,对长期消费水平(引致性消费)和总消费水平影响微弱,后者取决于个人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如果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话,理论上支付创新不能改变长期消费水平。从实践角度来看,支付创新形成的商业模式必须不可逆,才有可能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而不可逆的商业形态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支付偏好、传统商业企业对互联网的接纳程度和对自身经营的改变程度。在消费者普遍接受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如果传统商业企业也尽力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不断致力于降低消费者交易成本,那么这种创新带来的消费变化结果就会比较长久,就具备了不可逆的可能性。因此,支付创新能否改变社会消费函数,取决于其创新带来的消费行为改变是否可逆,进而取决于消费者个人主观消费偏好和支付偏好、传统商业企业经营行为、支付创新安全等多重因素。
支付创新改变金融中介体系
诚然,支付创新产生了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中介,增加金融体系“新物种”,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结构。新旧金融中介更新换代并不新奇,是否产生了鲶鱼效应,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才是关键。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能撼动什么,不能改变什么?
支付创新首先是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结构,催生了大批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如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作为新型非银行金融中介,其主要特征是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旨在提高互联网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开放度和公平性。例如,各种商家针对互联网购物和交易提供的无门槛信用服务。消费者在特定网络平台上购物时可以“打白条”,被商家或金融中介低条件“垫付”,实质就是信用贷款,而这一个人信用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消费者的网络交易记录,如支付方式和支付速度,购物频次和内容等等,这些大数据被电商记录整理直接作为个人信用等级依据。与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不同,所有这些构成个人信用水平的因素与消费者收入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这些因素或许只是个人收入水平的外在体现。这种差异化充分体现了由支付创新引致的互联网金融中介的特性。如此便利,且以往交易记录支撑的信用等级,又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信用风险,这种基于消费的金融服务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卡服务模式,定位直接、准确,服务更具开放性和公平性,减少了各种证明个人信用的繁琐手续(现场专人办理、单位、职业、收入证明、工作证等等)。这种创新具有双向优化功能,既节约了金融中介的服务成本,也提高了消费者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购物特征,同时也降低了信用违约风险。缺陷是个人消费数据并没有进行整合,各电商只能掌握与之关联的有限数据,从而造成信用的自然“割裂”,各个商家都没有掌握消费者所有的消费数据,从而不能把握其总体信用水平,造成偏差。
依托支付体系创新,互联网金融中介确实能提供比传统金融中介更加开放、更具社会公平性的金融服务。但是,无论多么高效快捷的信用贷款服务,其本质依然是信用贷款,没有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基本特征。从这个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能力有限,其只是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复制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服务。
类似于上述各类信用贷款的优质服务需要非常稳健的后台服务来支撑,这种后台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其未来能走多远。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得不直视的问题,高昂的后台服务成本或许并没有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如信用贷款利率可能高于商业银行。这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中介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创新彻底降低整体服务成本,从而在高效便捷的基础上提供更优惠的服务价格,只是让消费者花更高价钱买更优质的服务。这种创新注定不会长久,因为其服务模式只会被一部分有能力支付优质服务的消费者接受,受众群体不够广泛。
问题的关键是,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互联网金融中介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的资金运营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有不同之处(如大多依靠自有资金和信托理财产品资金),且不能直接吸收存款的硬性约束降低了其竞争能力。余下的主要是一个金融中介运营的基本支撑――后台服务(人力、技术、制度等)。后台服务如果没有降低融资成本和服务成本,就不能产生核心竞争力。很明显,新生的互联网金融中介短期内大多不能形成与商业银行匹敌的后台服务能力,即便是赶上传统金融中介的后台服务水平也尚需时日。这也是当前传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离职潮、下海潮的基本背景。支付创新引发的这种金融中介结构改变最初或许势微,但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不可忽视,尤其是对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产生了深刻的挑战。
支付创新加快推进人类进入无现金社会
电子支付直接强化了无现金交易行为,推动人类朝着无现金社会更进一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货币经济学家们就预言电子货币将在全球获得大发展。这一进程并没有如预言中快速、顺利进展。电子货币和其相关创新商品最终大多成为普通的金融投机品。在现实世界中,直到2015年,瑞典才主动宣称其将在五年之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社会,这将是数字化货币曲折发展史中的成功首例,意义重大。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金融创新将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和公共监管,最终,现金货币将消失,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将作为交易中介,如共同基金份额。但无论如何演变,货币史已经表明,人们对最终清偿手段的接纳取决于其背后的发行主体信用。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具有政府信用,发行活期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具有银行信用和最后贷款人等金融安全网支撑。如果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程度足够高而让人们接受,其发行的债务工具也能被认可为最终清偿手段。现代第三方支付机构庞大的经营网络和资金实力,都在提高其自身的信用水平。因此,现代支付工具创新的直接动力在于,金融机构希望其发行的支付工具、债务工具被广泛接受,并尽可能地成为最终清偿手段(可称之为最终清偿手段的衍生品)而获取利润。货币当局放任市场对支付服务进行创新,给予了现代支付工具创新的间接动力。这种动力的内涵包括: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提高流通速度,增加社会福利。然而,无现金社会直接冲击和挑战传统现金社会的货币发行机构和管理机构,尤其是弱化现金发行主体――中央银行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加速金融脱媒。大量非银行支付机构已经开始拓展支付之外的各种金融附加服务,如基金投资、购买保险等。在国内第三方托管制度下,金融脱媒并没有直接减少银行存款,客户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分离,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直接支付协议,相当于在银行和终端机构之间嵌入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但这些附加服务的出现,也大大增加了资金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留存的数量、延长了其滞留的时间。即所谓金融脱媒。
数字化货币、无现金社会需要基础条件:基于消费偏好的现金使用率自然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普通零售支付中现金比例不断下降,流通中的现金存量占GDP比例越来越低。以M0/GDP为例,号称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瑞典是3.5%,中国目前是10%。有研究认为,现金支付逐步让位于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现在M0与M1、GDP的比率,与一国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M0与M1的比率有可能相对稳定,因为若统计口径不变,二者都可能下降,而不是二者比率下降。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下降,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替代,而不是二者相互替代了。
迫使商业银行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存款、贷款和支付。而今,在支付创新的推动下,支付不再是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业务。如果无现金社会到来,存款业务也将大大弱化。试想,如果消费者长期依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工具,银行卡中的活期存款也将只是个人资产的短暂驿站(各类收入尤其是工资发放模式依然是银行卡的情况下),这些收入可能会长期脱媒并沉淀在第三方支付账户。
没有存款,会大大弱化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当然,商业银行也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发行短期票据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如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但总体而言,储户存款是商业银行最廉价的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根基和模式都会被改变,如果不转变盈利模式,或许会随着存款和支付市场份额的下降而降低竞争力。
但第三方支付C构只是平行的竞争者,其在各国法律制度限制下其从事的业务领域有所不同,但都不能直接发放贷款。这种情形下,就意味着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核心业务的传统银行业已经没落,贷款市场总体份额受到挤压。会出现两个后果:一是迫使需要贷款的个人和企业转而投向其他融资方式,如企业可以转向债券等金融市场融资方式,二是如果贷款市场有利可图,非银行金融中介会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约束,进入贷款市场,如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
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降低现金使用率和管理成本。现代支付体系创新直接降低了现金使用率,从而直接降低货币供给函数中的现金漏损率;且随着支付中介主动地扩张发展,现金使用率对于部分消费者甚至可能为零,各国被动逼近无现金社会的速度加快,有可能削减铸币税。这也许是推动各国央行主动发行各种加密技术支撑的数字化货币的最大动力。
诚然,现金管理产生了诸多费用和风险,对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个人而言均如此,如存储费用、偷盗风险、管理费用等。现金使用量减少可以降低中央银行的发行、监测成本等,以及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做一个极端假设,几乎所有人都不使用现金,此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现金相关管理费用降为零,现金货币转为数字化货币,讨论发行现金的最优频率和库存数量就没有意义了。洗钱这类主要依靠现金的犯罪活动会不会消失?数字化货币没有实物货币各类费用,但有黑客袭击等新的风险及其管理费用。以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各国准数字化货币的发展,并未大幅度降低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成本,也因此没有大幅降低其现金管理成本,尤其是部分固定成本。
央行或者财政部的现金管理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支付体系,满足经济体系对现金支付的需求。现金消失,数字化货币代替原现金货币。现金与一般电子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匿名性,但如果其发行的数字化货币如同现金一样,是匿名的,除了铸币税,其对地下经济等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有助于央行推行零利率、负利率政策。无论基础货币是现金还是数字化货币,都不会改变其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性质,在数字加密技术完善的情况下,其依然是初始货币的唯一来源,不会改变其派生货币的功能。
但是,货币派生的前提之一是居民或企业能把现金存入商业银行,变成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假如所有的货币一开始就是依托在某一类金融中介的数字货币(比如工资等收入全部是某银行账户活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无异,那么商业银行更加容易派生货币。因此,在不改变储蓄习惯(在商业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数字化货币有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派生货币。
再深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现金,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更加有利于推行零利率和负利率和政策,因为钱会一直停留在账户里,没有存取现金这个环节了。但是,如当前可以随意提取现金,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就不容易推行。居民或企业可以直接取出现金自己保管或存入其他实行正利率的金融中介,选择更加直接、容易,也可以说多了一种财富管理的途径。此时,中央银行为抑制通缩而实行负利率,就要掂量一下其政策的得失。
结 论
移动支付是支付体系创新的焦点、核心,以此为轴心,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中介和新的宏观金融管理方式。移动支付发展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数字化货币,进而是无现金社会。
对于全世界的央行来说,无现金社会并不可怕,凭借其背后的国家信用,其可以发行比纸质货币更廉价的数字化货币。而且如果数字化货币依然是匿名的,数字化货币管理无异于纸质货币太多,技术上的改变并不难。最可怕的事情或许是没有货币的社会。当商业模式无限发展,彻底改变全球商品和服务交易,用各种信用支撑的支付手段(如时间)来代替个人财富水平时,各种信用中介强势取代弱财政支撑的国家信用时,现代中央银行或将面临真正的生存挑战。当然,无货币社会到来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使有这种可能性,其到来的速度也远远低于无现金社会到来的速度。除非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经济制度被重新改写,比如彻底进入乌托邦社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宏^经济月度资讯
资管产品缴纳增值税时点延后 仍有很多细节需明确
1月1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明确规定:2017年7月1日以后,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国税总局:配合财政部研究新减税措施
1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期间说,国家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新的减税措施。同时,将加强政策效应分析评估,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办理税收优惠的手续。
国资委:2017年央企兼并重组划定两条主线
1月13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过期将加快深度调整步伐,一方面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实施专业化重组。
外汇占款持续减少 再贷款成基础货币供应调节主闸门
1月16日,央行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6年中国外汇占款累计减少超过2.9万亿元,央行将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操作来补充基础货币。
国家发改委:多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会,改革司司长徐善长表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重点。
放宽金融服务准入 外资或引发鲶鱼效应
1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2017年财政部将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
1月21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基本民生支出保障的重点工作,通知列出11项重点工作。
篇4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 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篇5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从4年多前国务院第一次工作会议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迅疾铺开。此后国务院连续14次调整部门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频度之高可谓史无前例。就在最近,总理援引世界银行报告说,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中央层面核准项目共减少76%;95%以上外商投资项目和98%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改为网上备案管理;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前置审批精简85%。
此轮简政放权承袭的是以往市场化改革的一贯套路。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初期,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等问题,政府把掌控了几十年的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从而带来了企业活力增强和利润倍增的效果。这也验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正确性:简政放权越彻底,市场所受的羁绊越少,经济就越有发展的机会。而那时的所谓经济特区,实际上就是政府管得相对较少的地区。
作为市场化改革的攻坚战,本届政府的简政放权意味着对政府开刀,通过将政府权力进一步下放给市场,来改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就目前情势看,这次以减少政府审批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改革是富有成效的。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内地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在两年内提升了12个位次;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也有所提高,特别是政务窗口单位的办事效率有了很大改观。
不过,认为,简政放权改革虽初见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2016年某次全国会议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家认为企业的负担“很重”和“较重”的比例高达87%,认为可以接受的只占8%。而据世行“总税率”指标(企业税费和强制缴费占商业利润之比),2013~2015年我国企业总税率分别为68.7%、68.5%和67.8%,企业负担居世界第二,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只有在政府掌握强大的经济权力,而企业并不具备相应权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财政能力。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政府的强势和企业的弱势。
其实,就改革成败来说,比改革速度更重要的是改革目标:无论速度多慢、差距多大,只要目标能最终达成,改革就是成功的。但恰恰在这一点上,简政放权的改革要警惕半途而废的风险。越是接近于完全还权于市场的最终目标,改革反而越难推进,权力的下放也更不容易。而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目前简政放权推进的难度看,向市场放权的改革可能已达边界。
所谓改革边界,指的是改革到达了其无法跨越的障碍而不得不停下来。简政放权的边界正是那些政府难以放弃的权力。正如解释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时所言,一方面,政府一些“该放的权还没有放,手伸得还是太长”;另一方面,“已出台的简政放权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其根源就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愿意放弃对于市场主体的前置审批权力,因为这些权力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利益。
2015年有个案例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某个地方本来群众办一项手续需要到现场,交100元手续费。现在改革以后,人不用来了,直接发电子邮件,网上办理,但收费一下从100元涨到了500元。简直匪夷所思!”而类似的“简政收费”的做法绝非个例。
此外,地方政府变相设卡,以权力刁难而获取部门利益的做法也层出不穷。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将部分职能隐藏或委派于中介协会从中渔利;而担任这些掌握了审批权力的协会领导有的其实就是退休政府官员。对付地方政府这种拒绝放权的沉疴积弊,目前看来还没有太多办法。
简政放权下一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政府运作方式的简政放权的成败不能不直接受制于现有的政府治理结构,即简政放权等市场化改革,属于政府运作方式层面的改革。而政府运作方式并不是一个可以单独改变的东西,其必须要受到更基础性的政治安排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政府治理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政府本身的职能和结构;第三个层面才是政府的运作方式。这是一个层层决定的格局:第一层面的政府和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性质,决定了第二层面的政府职能配置和政府部门结构;第二层面的政府职能和部门设置则决定了第三层面的政府如何运作及政府官员的行事作风。
所以,如果政府依然将控制市场和社会作为优先目标,如果政府的治理结构依然是自上而下的管制设计,单纯地指望政府运作方式向服务型政府改变,是不切实际的。即在基础性政治安排]有根本改变的背景下,简政放权所带来的改革空间当然是有边界的,而改革的红利也是有限度的。
这也可以解释,同样是简政放权,其效果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极大。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对在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作出部署。截至目前,广州和深圳是执行这个通知最为积极的城市,出台的简政放权细则最多也最到位。深圳更同时下放 2114名公务员到基层,确保机构简化增效和工作重心下移。
简政放权在珠三角地区执行得较为到位,是因为珠三角的市场经济体系已较为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已大大缩减,并集中于为企业服务上。如果大多数工作市场本身可以完成,政府当然可以抽身而退。所以广、深等地执行简政放权的难度也最小。实际上,这些城市现在要思考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简政放权,而是在将权力放给市场和企业后,政府和市场之间如何建立新的良性关系。
反观内地的一些城市,简政放权并不那么容易。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务介入太深,让市场和社会离开政府几乎就无法运转。在这些地方,政府仍把企业看作是“伙计”,而不是“伙伴”;政府也会自认为是“老爷”,而不是“服务员”。特别是管理市场和企业的权力还涉及一大批人的饭碗和部门利益的情况下,要这些部门自动放弃权力是相当困难的。如前面五证合一的改革,到了内地的一些城市就难以推行,办证难依然故我。甚至连“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基本目标都实现不了。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市场主体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要使政府核心职能转变到社会服务中去,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和审批。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而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又是成正比关系的。这也可以解释,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仍持续发展,而官僚体制最为严重的东北地区经济却陷入谷底。政府管制得越多,经济就越不发展,而经济越不发展,政府管制伸手的动机就越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篇6
一、WTO涉及会计信息产业的相关协议和条款
WTO的宗旨是开放市场,互惠互利,公平贸易,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在WTO框架下出台的,与会计信息产业相关的主要协议有:《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s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信息技术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IT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hial Property Rights,TRI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此外,正在制定中的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新规则也与会计信息产业直接相关。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内法规不得对正常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不必要的壁垒、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条款。我国是GATS的创始方和起草者,于1991和1992年两次提出了关于开放服务业的初步承诺,就涉及专业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广告、建筑、房地产、银行、保险、运输等14个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承诺。
《信息技术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IT)产业和密集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服务型产业的开放和发展,在该领域实现贸易自由化。ITA所涉及的产品均为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产品范围包括:计算机及其部件、通讯设备、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软件产品、科学仪器等。ITA规定参与方至2000年实行IT产品零关税。中国在加入WTO后紧接着要考虑加入ITA的问题。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要求签约方对版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软件等予以保护。其中数字化版权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文字要素);用户界面、菜单和命令、屏幕显示(非文字要素);其他数字化版权等。
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减少因技术性要求。产品标准的过分差异而造成的障碍.在乌拉圭回合中、各谈判方达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该协议规定,成员在实行强制性产品标准时,不应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并且.这些标准应以科学资料和证据为基础。该协议认为.如果强制性标准基于国际通行的标准,它就个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二、加入WT0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
(一)带动会计信息化市场的全面繁荣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迅速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员将大大增加。财务、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应用的企业级财务软件将成为财务软件市场的主体,ERP软件销售额会保持高速增长.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管理软件在今后几年内金异军突起。国内企业目前占据着市场占有率优势、水地化优势和服务网络的优势、虽然在技术上有些不足,们是综合来看,在短期内仍将占据80%以卜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售额仍会维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占有外资企业市场,虽然短时间内还不能形成全面的竞争优势,但其资金、技术、开发经验等方面的实力还是让国内企业感到厂压力。竞争的国际化、会促进软件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全面提高,会计信息化市场将摆脱原有的行政干预的阴影,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新秩序?
(二)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将形成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会计信息产业这些年的高速增长,除了厂商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国的财政制度和财政部门。财政部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信息化工作时,必须使用合法的财务管理软件。这就对国外的财务软件厂商形成了较难突破的市场壁垒。随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进一步国际化,国外会计软件对我国会计制度的适应性明显增强,无形中削弱了国产软件遵循现有会计制度、符合财务会计人员操作习惯的优势。从今年开始财政部着手建立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并逐步取消原有的分行业会计核算制度,这意味着国内的财务制度及相关政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次大的会计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外的会计软件将面临着同样的会计制度环境,真正的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另外,财政部已大幅精简了机构,撤消了原有的电算化处,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职能已经削弱了。今后软件的发展方向应该由市场和需求来决定,政府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
(三)加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风险
加入WTO以后,国外软件企业会抢占中国市场,包括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外资也会在中国软件行业中大量投资,国外软件企业与我国企业的兼并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和重组也是在所难免。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下,大量资金少、规模小的软件企业缺乏市场生存空间、势必要转向维护服务,或者走与大企业联合的路子。 1999年,前五大财务管理软件企业(用友、金蝶、安易、国强、新中大)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88%,随着企业兼并和重组的进展,今后几年财务及管理软件市场的集中程度仍将不断发展,在前几位中有可能会出现国外品牌。而我国的产品在短期内还很难打入国际市场。
(四)国际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会对国内市场形成新的冲击
国外软件比较注重会计信息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强调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而且一向注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一般具有多语种和多币种处理能力。同国产软件相比,在电子商务支持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能适应多种操作平台,支持国际上流行的多种大型数据库,具有灵活的数据接口,更加符合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在开放性的市场环境中,国外财会软件无疑对希望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五)国外IT企业向下游拓展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目前,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如大型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均掌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中,这些巨无霸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旦这些企业认为某一领域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依托其技术和市场优势会很快成为强大的对手。Word 对WPS,IE浏览器对Navigator浏览器的竞争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会计信息产业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威胁。
(六)会计业务的发展将对会计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会计实践中产生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从而形成对编制合并会计报告和分部报告的需求。跨国经营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更加需要有关外币业务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的功能。另外在成本核算体系、税务会计处理、基金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等方面,我国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修订和补充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七)国内软件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压力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国外软件企业的高薪制、定期出国培训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有很大吸引力:他们要想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选择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大量招聘国内人才。可以预见,国外企业纷纷在国内设置分支机构之时,就是国内企业人才大量外流的时候。
三、我国加入WT0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
目前,我国会计软件领域品牌杂乱,已经通过部级评审的有17种软件,通过厅级评审的有几百家企业,但其中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不多。在市场上还存在的行业性和地区性垄断.政府干预行为时有发生。加入WTO后,为了全方位的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尽快建立起几个全国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避免无益的资源浪费。为此要加大企业兼并与重组的力度,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相结合,倡导强强联合.以培育出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要注重完善和发展风险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争取培养出若干家上市公司。在加强国内联合的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建立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关系。
篇7
[关键词] 中心城区中介服务业发展思路对策研究
伴随全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快速演进的城市化进程,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有力支撑,市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虞市不仅是杭州湾南翼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也是浙江省重要的人文山水旅游带和南部现代化生态居住区。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跨杭州湾时代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对其服务业发展体系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以期能为“十一五”期间上虞市和其他杭州湾县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上虞市服务业的现实基础分析
1.服务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
近年来上虞市服务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43.0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8.02亿元,增长了1.58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2.0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九五”末的26.6%上升到2005年的29.6%。在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服务业的税收效应和就业效应也日益突出,全市服务业就业人员8.8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17.85 %,行业实现税收总收入2.5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3.2%。同时,服务业集约化和品牌化趋势日趋显著。2005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实现成交额60.6亿元,并涌现了一批以国际大酒店、上虞宾馆和舜杰大酒店为龙头的酒店宾馆业龙头,以及以上虞一百、大通商城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业龙头。
2.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及中介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2005年,房地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科技服务业业务增长幅度14.7%,从事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单位数量有165个,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17家、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1家。同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8.7%。
3.服务业基础资源日趋丰富,产业支撑效应显著增强
一是人文、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汇集了诸如虞舜文化、青瓷文化、宗教文化、梁祝文化、“孝”文化、名人文化等众多史迹;二是加快公路、水路、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上虞的区位优势,以绍嘉高速、杭甬高速复线、杭甬运河、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杭甬运河上虞段、适时启动建设杭州湾新区配套运河和上虞新港,形成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三是适应城市化进程,通过重点建设城区商贸流通设施、城区商业街道的整治和一系列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如小越汽车市场、中国伞城广场、城北新区329国道(迎宾大道)全面整治、国际时代广场、上虞一百购物中心、国际大酒店二期等,为上虞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业发展载体。
4.市域经济规模总量有限,服务业增长面临需求挑战
由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经济总量等主客观原因,上虞受到绍兴、杭州、宁波和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服务产业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上虞市的服务业消费能力,市域服务业总量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同时,绍嘉跨海大桥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在使杭州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使得上虞市服务业发展面临周边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嘉善、平湖等杭州湾区域的中小城市都相继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政策,杭州湾区域城市间争夺区域服务业高地的竞争已经开始。
二、上虞市服务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服务业发展全局,主动接轨杭州湾区域中心城市,抓住绍嘉跨海大桥建设与贯通、上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围绕服务于“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以“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构筑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新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增强上虞市服务业的区域聚集和辐射功能,将上虞市打造成为立足上虞、服务区域、辐射温台闽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多式联运型中转物流中心和文化休闲生态旅游高地”。
2.发展思路
树立“强辐射、高集聚”的开放型流量经济观念,围绕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总揽服务业发展全局,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业,以打造“服务先进制造业、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平台为主线,努力构建以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的“四三四型”服务业发展构架,促进和带动上虞市服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为主线,围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为增强区域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为先进制造业技术交流与流通服务的宗旨,打造立足上虞、辐射温台闽的先进制造业产业服务平台。
(2)以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扩大总量为主线,围绕为桥港城市繁荣发展服务,为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的宗旨,积极促进市域新农村建设进程,打造“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3)以优化结构、经济转型、改善民生为主线,围绕为区域经济大开放服务,为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服务,为提高城市经济综合功能服务的宗旨,以大流通带动大发展,打造区域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
三、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
1.商贸流通业
突出“以人为本、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增强辐射”的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全市消费性商贸流通设施布局的战略调整,以业态创新、增强城市辐射功能为重点,以“老城区优化提升、新城区积聚繁荣”为主线,加快上虞中心城区“两心一区多组团”商贸空间布局的形成,并逐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区域商业中心、积极培育杭州湾新区沥海、崧厦伞城与盖北-谢塘区域商业中心。重点依托产业优势和区域消费能力,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专业市场和大型商业休闲设施;重点培育以中心镇为集聚极、以一般镇和中心村为延伸的两极新农村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商贸服务格局。
2.现代物流业
围绕建设“浙东重要的联运中转型物流中心”目标,坚持“整合物流”和“创造物流”相结合,选择“大宗物资区域分拨物流体系、联运中转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为突破口,适当发展都市商业配送服务体系,把上虞市打造成为立足本地,接轨沪甬,辐射周边的联运中转型物流枢纽。近期着力构筑以大三角物流中心为主体,精细化工园区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杭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为辅助,商业配送为补充的“一主三副多节点”的物流框架格局;中远期形成以杭州湾国际物流中心和上虞大三角物流中心为主要节点,精细化工园区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上虞外港物流基地为辅助,多点商业、特色产业配送中心为补充的“两主三副多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体系。
3.休闲旅游业
按照“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实施主动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战略,以“绿色家园、休闲上虞”为主题,以文化和生态为灵魂,整合各类文化休闲资源和产品,加快实现休闲旅游业的资源单要素比较优势向综合性的文化生态优势转型,以“做精品、创亮点、育抓手”为思路,着力构建“一江二女三线(即曹娥江景观带、孝女曹娥、情女英台)”大旅游框架,形成“两区三线多极”的空间布局。密切与绍兴、嵊州、新昌、余姚旅游资源的协调和合作,形成一体化旅游圈,打造以“文化休闲旅游、农家风情体验、休闲度假酒店”为核心,以“生态观光、景区商业、游憩娱乐”为延伸的上虞市“大旅游”格局。
4.房地产业
重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全房地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适应住房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住宅供应体系。重点以改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为着眼点,发展适应居民承受能力的中低价位普通商品,增加普通商品住宅和中小户型房屋在开发项目的供应比例;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为着眼点,在务工人员聚集的区域选址开发“人才公寓、民工公寓”;以满足城市居民中高层次、舒适型住宅要求为着眼点,打造一批“名牌住宅”、“精品小区”。
5.科教服务业
积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中介机构为桥梁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支持一批科研机构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独立的科技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国内省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重点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享技术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做好良种繁育供应、技术指导、农产品流通加工服务,在重点乡镇建立集试验、推广、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时,重视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保持协调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适应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积极推行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6.文体服务业
适应《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绍兴市“文化名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充分挖掘上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艺资源,培育形成以“文化旅游业、广播电视业、新闻服务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借文化提升产业,增强块状竞争力;借文化整合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借文化推介城市,塑造地区新形象,全力打造“人文上虞”,实现上虞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响应上虞市创建省体育强市的目标,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发展上虞体育事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
7.信息服务业
以政府信息化为先导,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以家庭信息化为基础,积极推进有线电视、广电、电信等基础信息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以信息咨询服务业、基础信息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业为抓手,加快建设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络;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数字上虞”。
8.中介服务业
优化提升传统消费性中介服务业,积极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中介服务企业。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中介服务业,大力推广、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农产品经济联合体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新兴中介服务业,鼓励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投资论证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发展会计、审计、评估、咨询、律师等中介服务业。重点培育为生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技术交易等中介服务的生产性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调查评估中介机构、贷款担保机构。
9.社区服务业
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适时整合12319服务热线,逐步形成以各类社区服务中心及网点为支撑,鼓励和扶持各类社区服务性公司,形成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建设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增强社区运转能力。重点加强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的“吃、住、用、穿”需求,大力发展养老、护理、旅游、娱乐、继续教育等社会化老年服务业。
篇8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商业银行 业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25-03
一、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及其特征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如果说十八世纪起于英国、十九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标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那么在先进国家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早已悄悄地来临。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并进而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性。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指出了美国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特征,其标志是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与GDP比重(1969年分别达到60.4%与61.1%)已经超过工业与农业之和(Bell, 1973)。同一时期,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也相继提出类似概念与理论。
贝尔等人的理论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则为其提供有力的验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50%上升到64%。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5%和44%。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70-80%。与此同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在45-60%,低收入国家也达到30-40%。
可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向,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
(二)经济服务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这一经济服务化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引致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无论是GDP的产业构成还是各国的就业构成,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已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经济部门,而且这一经济服务化的潮流已开始向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是生产型产业的服务化,表现为工业等生产型产业(非服务性产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的发展与重要性增加,从而改变了这些产业的单纯生产特点,形成生产―服务型体系,反映了服务活动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这种趋向在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早在198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就已经有75%以上由工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Britton,1990)。
第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经济服务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产品型经济的区别在于:服务型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产品的部门;服务型经济的主要产品是大规模的服务,而非大规模的商品;服务型经济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服务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的经济部门;服务型经济的大部分产值由服务性行业而非商品生产部门创造。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更具有主导性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功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并引致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以上海为例
(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显现
经济服务化是国际上已经出现的发展现实,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由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2004年的34%,劳动力占比也由13%上升至31%。然而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低。从整个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在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扩散。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已接近或超过50%,经济活动中心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而且从长远看,这种趋向正在进一步扩散。
(二)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经济服务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并且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失一般性,我们以上海为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1、历史:过去15年中上海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上海服务业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其增速更是远远高出其它产业的增长。其结果是服务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由90年代初的30%最高增至2002年的51%,并且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
2、现在:上海服务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从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经验和上海所处的阶段来看,上海即将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面临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有利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过程。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这一产业转移浪潮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确立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明确写入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3、未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逐步确立
结合发达国家城市的先行经验,从城市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前述我们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上海“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日益突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80%以上的增加值将由服务业所创造;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思路一致,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生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市区三带十九区2将形成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并形成强有力的集聚效应,而大浦东地区3无疑将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接下来若干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海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服务化趋势,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服务化趋势对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机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演进将使银行业面临难得的业务机会。从浅层次上看,服务行业涉及业务链长,为银行挖掘、培育潜在客户提供了机会,为银行拓展新的业务空间,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把握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银行无疑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业务先机。
从深层次分析,上海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15年前是7:3,现在是5:5,而15年或更短时间后,这一比例可能将完全颠倒而成为3:7(上海中心城区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实现)。在这之前,国内银行业的业务重心一直在生产性企业上,那么,当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时,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是不是也应作相应调整呢?服务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内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战略机会。
(二)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及其挑战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国内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缘自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经营理念构成了挑战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种挑战体现在:①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这种无形既体现在其产品、服务,也体现在其利润来源: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利润来源更多地来自其知识性、技术性,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渠道、技术、知识等无形的东西上。②服务业的新兴性为银行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出了挑战。原因在于,作为新兴产业,商业银行对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包括其运行模式、流程、金融需求、风险点及其相应的风险把握。③融资需求的弱化、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挑战。需求多样化大大削弱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强项:信贷业务优势,使得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④服务业需求个性化和服务专业化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它对于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结算的速度、便利程度等,还可能涉及全国及至全球的结算网络,对于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极大提高。此时满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不仅涉及一家分行,还需要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支持,对银行一体化、网络化、电子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上述挑战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内银行尚未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以生产性企业为对象的。对于生产性企业,我国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包括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等。而相比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要弱得多。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目前尚停留在零星的、自发的阶段,只是根据既有的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具体体现在我们目前尚存在很多与经济服务化趋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金融需求尚缺乏了解,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缺乏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等。简言之,我们尚没有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四、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银行战略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时期,服务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机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暗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即银行重心由融资功能转向更多的服务功能,由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服务模式向面向生产性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的更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并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经营理念。另外,银行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员。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表示银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和方向。
(二)探索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与服务经济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哪些是我们所应重点关注的潜力行业?如何把握其中的业务机会?二是如何深入了解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财务运营特点、资金流动规律和金融需求?三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我们能够提供哪些适合服务业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如何控制其风险?
因此,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银行产品、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关注和研究,动态了解、跟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与新兴服务行业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的机制。
二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机制。
三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对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或创新,提供适应行业特点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2、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的有效突破口
(1)关注重点行业与区域。对服务业的研究与推进不可能全线挺进,而应选择重点行业与区域。以上海为例,应重点关注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大发展、蕴涵较大业务机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未来几年可能爆发性发展的物流行业、金融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具有较大增值链的总部经济等。而重点区域则是包括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的大浦东地区,以及市区“二横一纵”集聚带和聚集区。
(2)通过试点增进了解。对于服务业企业,重点研究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财务运营特点及资金流动规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等。为了实现对重点潜在行业的突破,建议:①可以在若干各分行层面(如上海、北京)上尝试选择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加深对新兴行业运行模式、金融需求的了解,积累服务经验。②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的服务经济,国外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采取“拿来”的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在分行层面上建立与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稳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设立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建立项目储备。通过加强研究,试点了解,制订符合行业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对重点行业的信贷评估、信贷制度,风险控制方法,建立适应其个性化要求的其他银行产品和服务。对于服务业一般行业企业,通过研究,制订适合服务业行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制订重点行业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在加强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为各个重点行业(如包括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等)设计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性企业有一些共通点,但存在更多明显的差异。在产品/服务设计以及风险评估中,必须体现这种差异性。这就是建立适应服务业企业特点、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混为一谈,套用现行统一的标准,其结果不是无法有效拓展业务,就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3、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建立现代服务业配套服务体系还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包括新产品创新机制、电子化建设、总分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更凸显了银行产品创新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它同时要求银行业的电子化系统除了具体快捷方便、功能完备等特征外,还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甚至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建立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在大集中系统上线后,涉及系统开发与完善、新产品开发等,将更多依赖总行层面。上述三点中,电子化建设和产品创新机制是核心和关键。
注:
1三大集聚带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金三角”,包括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聚集区则包括市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郊区7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大浦东地区”泛指由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地区构成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1973
2.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12)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 [日]公文俊平主编,雨谷译: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M],新华出版社,1987
篇9
1.1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的主要特征
我们谈到的电子商务支付的主要特征是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较,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以下四点:首先,电子支付是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通过数字的流转来完成的信息传输,简单说来,它的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这与传统支付方式中利用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或者银行的汇总等通过实体货币来进行款项支付的方式又明显不同。其次,在现阶段说来,电子商务支付的发生环境在于因特网,或者说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但传统支付方式却是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下进行。再次,在通信手段和支付设施上,电子商务支付与传统商务支付无疑有较大的区别。一般说来,电子商务支付总是采用最先进的例如Intemet或Extranet等等通信手段,对于软、硬件设施的要求也更高,开展电子支付必须要求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以及配套设施。但传统支付只是使用传统通信媒介,发生支付的条件限制也并不多。最后,虽然电子支付相对于传统支付要求更高,但却也令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服务。设想一下,当用户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炎炎夏日足不出户的完成支付,购买等活动,而传统支付却还要顶着烈日出行,由此看来,电子商务支付更加人性化。同时,使用电子商务支付,相比于传统支付,所产生的支付费用仅为后者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这又体现了电子商务支付的经济化。
1.2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的几大方式
以下,我们主要从信用卡支付、电子现金支付、电子支票支付以及微支付四个方面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商务支付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几种。通过信用卡支付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分别是无安全措施的信用卡支付、通过第三方人的支付、简单加密信用卡的支付以及阿安全电子交易SET信用卡的支付。卖方在卖方发生购买之后,如果信用卡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等非网上传送方式进行传送,活着通过无任何安全措施的互联网传送,且卖方与银行之间均是利用各自现有的银行商家专用网络授权来检查信用卡的真伪则为地中信用卡支付类型。第二种支付类型在卖方和买方之间启用了第三方,如此一来卖方并不能得到买方信用卡信息,从而有效避免信用卡信息由于在网上的多次传输而导致的信息被窃取现象。第三种则足在买方向浏览器窗口或其他电子商务设备输入信用卡信息时,系统将自动对信用卡信息实施简单加密工作,由此,信用卡信息可以在加密情况下向卖方传输。第四种支付类型涉及到两大信用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为了解决用户、商家以及银行三方使用信用卡支付交易,他们联合推出了SET协议。该协议在不仅有对客户信用卡的认证,还加入了对于商家身份的认证,由此可以令支付信息更加机密、支付过程愈加完整。电子现金支付方式通过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实现,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被数字化形式代替,电子现金支付方式也无需与银行连接。由此具有灵活多用、匿名快捷的特点,在提高效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电子现金支付手段在运用时偶尔要涉及到一中新款硬件——智能卡,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数字方式的现金,或者现金转卡及采用Mondex卡转卡的方式。但不得不提到的是我们在使用时要充分注意它的合法性。电子支票支付方式出现较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使用。它是用写在屏幕上的支票进行的支付活动,但与纸质支票几乎具有相等的功能。电子支票由账户的开户人于网络上生成,其中包含内容与纸质支票相同,使用方式亦与纸质支票相同,在双方签名和认证之后可由金融机构进行账户存储。微支付,顾名思义,处理小量金钱。微支付在使用时,一方面要求实现商品的发送与支付的同时发生,另一方面,商品销售与处理或运输为了保持成本的低廉又设置了障碍,因此,这一支付方式在保证交易的发送速度与低成本上的应用十分重要,亦有很多商家致力于发展别的协议来支持微支付,因这一支付方式不为SET何SSL所支持。
2发展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的必要性
2.1电子商务是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1.62亿,中国网站已达131万个,年增长率为66.4%,虽然网民数量较美国还有落后,但我们那时已经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13亿人口在互联网时代必然能做出巨大贡献,而今,这一预测也确实化作了现实,如今的互联网,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已越来越普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了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的出现——电子商务。近两年来,单从网上购物的角度,就出现了淘宝、天猫、当当、京东、易迅等网站,且有马云的淘宝在前,这些网站正做的风生水起,淘宝每年的双十一大丰收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电子商务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可谓不快,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此我们虽然不能认定电子商务将会取代传统商务,但却可以做出推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贸易方式,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有更加突破性的发展。
2.2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要素
电子商务是基于Internet的商务活动,这一模式下的商务活动具有随时随地、方便易用的特点。但同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这一网上商务活动在涉及到支付手段时,该如何处理,诚然,我们不可能过多依赖于货到付款或者别的方式,因此,若问电子商务因何能够得到突然的飞速发展,网上支付的兴起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与客户都需要一个在保证高效快捷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但传统支付结算方式在当时虽然相对安全,但却无法克制方便、跨时空的障碍,这曾一度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所在。由此,为了满足企业与客户的需要,网上支付油然而生,它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业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信息为传递形式。但在目前,虽然电子商务支付手段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却避免不了它的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3电子商务安全支付方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信用和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要想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机制,但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试想一个信用机制不够牢固的电子支付平台又如何能让客户放心使用呢,尤其是在买卖双方互不见面的Internet商务模式中。虽然市场经济一直强调其发展的两大支柱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但无疑的是,我国还未在企业与个人中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由此导致现金交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无论在哪个国家的哪种电子交易方式下,网络安全问题总是令消费者十分担心和在意。而令人不甚满意的是,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均存在,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浙江就曾经发生过“银行卡”案件。如果消费者在每次使用银行卡后,对方都能通过电脑得到你的全部财务记录,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事实上,这一现象也令很多消费者对使用银行卡进行网络购物望而却步,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这些进去你账户的人会是怎样的电脑专家或金融高手,但他们却知道自己对金融与电子商务的掌握程度有多深。
3.2电子支付与认证统一上的问题
在前文中,我们曾简单提及到SET与SSL两种安全协议,前者是一一套在线交易的安全标准,由VISA和MASTER和多加科技机构共同制定。后者是一种安全通信协议,由网景公司推出,主要在于对信用卡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针对计算机之间整个会话过程的加密。国际上并未确定该由这两种协议中的哪一方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于这两种协议自身的优缺点导致。SET协议比SSL协议复杂,但在理论上,也占据着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它不仅加密两个端点之间的单人对话,也加密认定三方面的信息,但SSL却只是加密第一项。但是SET却由于过于复杂而对消费者、商户和银行方面的要求过高,由此在推行中难免遇到一些阻力,但SSL却并不受此项因素干扰,它相对便捷,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现实中的安全需求。
3.3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导致了电子商务立法的滞后,这给网上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在相关法规的完善问题上,目前还有下列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关于电子支付的定义和特征。由于其是借助网络发生的一种行为,与传统支付相异,因此,在资金转移方面必须要有相关法律坐镇。其次是关于电子支付权利上的问题。电子支付的当事人•58•涉及到多方,包括付款方、收款方以及银行,某些时候还会涉及到中介机构。因此需要有相关法律来确定各当事人在支付活动中享受的权利和需履行的责任。再者是关于电子支付的伪造、更该及涂销问题。在进行电子商务支付的活动中,我们不得不提防网络黑客对于数据的破坏、伪造、更改以及涂销问题,因为这一现象给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十分突出。在电子支付活动中,所拥有的证据都为电子证据,即通过网络运作确定的各方权利义务或实施合同款项的支付、结算、货物交接或追踪的信息。为此,国内已有学者认为可将电子证据纳入民诉法中第63条规定的“视听资料”一类,同时在立法与司法中对于电子证据可作为被采纳证据做出明确规定。
3.4银行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存在差异
在我国,虽然有“手机银行”与“网络银行”这两种支付手段,但归根结底,它们都不过是利用电子终端设备的金融工具,通过利用高技术手段的工具并不能再金融服务的功能上做出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况且还面临着安全方面的缺陷,因此,为了在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支付的道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有必要加强加快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
4电子商务安全支付方式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4.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系统建设
在政府政策方面,我国需要继续对“三金”工程和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通过对金融网络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我们可以成立专业的金融数据网络公司来实现对于管理数据通信网的管理,进而实现金融系统在通信服务上安全化、快捷化、高效化以及经济化,实现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实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供。在银行方面,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进行。在硬件上,银行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先进电子设备的购买,包括柜员机和大型计算机、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等深入到银行内部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以提高电子化网点和营业网点的电子覆盖率。在软件上,银行方面要加大开发力度,对全国性和全行性的网络系统做系列应用系统软件的研发。
4.2加强对社会整体信用制度和在线支付安全问题的管理
要想实现在线支付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有广大客户来源。因此,我们需要解决客户对于在线支付的安全问题,提升他们对于该系统的信任程度。首先,我们需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最好普及CA认证。我们知道,客户在支付时如果出现信息的丢失或者出错,且不论这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是否是第三方可以承担的,单从客户信任度这一角度来看,电子支付就会失去它的使用群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传输技术、身份鉴别技术、病毒防治技术等安全技术来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令顾客在使用这一平台时无后顾之忧,进而产生对这一支付方式的青睐。其次,电子商务支付机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来进行反馈信息的及时收集,我们只有在了解“客户的声音”之后才能对他们的抱怨和建议做出及时的解决,同时也能加强我们本身对于市场份额的保持力,进而争取更多客户。最后,支付系统如果可以实现与第三方的密切合作,则对于客户建立网络信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一结论亦是根据相应调查数据得到,据调查,支付系统如果在主页上标明其与某知名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有合作关系则更容易获得客户信任。这一方式也可以运用在其与银行或信用度相对较高的网站的合作中,这代表了支付渠道的安全性。
4.3加强在线支付主体方——银行自身制度的创新
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着在线支付经营的主体方。为了发展电子商务支付,商业银行应该对其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实现自身制度的创新。在其自身制度的创新上,我们不得不首先提出关于其经营方式的转轨问题。纵观现今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我们不难得出在线支付业务的需求十分巨大,这为传统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银行如果可以将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进行有机结合,必然可以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需要提到的是对金融业务体系的重构,由于电子商务的自身特性,它要求在线支付主体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协同,因此,参与在线支付的各银行应加强合作,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由此,网络将被作为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企业合作的平台。通过“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来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4.4加快相应法律和支付系统的完善进度
一个完善严格的法律环境是进行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我国需要加快这一方面的步伐,建立出相应法律法规体系。但仍需注意的是在线支付往往设计国际交际,因此,各国政府与金融业需要进行必要的合作和谈判,共同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例如国际商会指定的《电子贸易和结算规则》即可作为我国在线支付立法的借•64•鉴。此外,在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做及时的查处,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以此保证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子商务与在线支付的发展。
5总结
篇10
通过几天来对赤峰的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赤峰大地的神奇与美丽,460万赤峰人民在这9万平方公里、先人们曾经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土地上,发愤图强,续写着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新篇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生产总值以年均16.7%的速度在增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旱灾的影响下,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12.9亿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总收入82.3亿元,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0元,增长9.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增长6.1%。虽然这些数字暂时比不上发达盟市,但当你深入地走进赤峰,你会感到这片土地上正在涌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后劲。
工业:新型现代高起点
在喀喇沁旗的锦山脚下,一座“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正在悄然崛起。在园区的核心企业赤峰云铜厂区院内,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座座储罐排列有序,花草树木环绕着座座巨大的厂房,厂房里经过道道工序,流水线上吐出一片片紫红锃亮的电解铜。令记者惊奇的是,这样一个大型厂区就如同一座大公园,空气新鲜,不见烟尘,没有异味。据园区负责人介绍:锦山工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园区的主导产业是铜产业,共有9家企业入驻,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体系,比如赤峰云铜有限公司年产阳级板铜11万吨、电解铜10万吨;赤峰亚鼎铜业有限公司以电解铜为原料,年产10万吨无氧铜杆、1万吨高速铁路电磁滑线、1万吨铜导线拉丝;其高铁滑线项目将是国际、国内市场上唯一的专利产品,标志着园区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氟化氢项目是利用铜冶炼时脱硫产生的附产物硫酸和当地丰富的萤石资源,生产出无水氟化氢,目前已达到年产氟化氢3万吨的生产能力,消化硫酸9万吨。对铜冶炼废渣的处理是产业链中的最后一链,在对废渣所含铜铁等可用金属进行再次精选后,其余废渣作为水泥复合材料和生产造船除锈剂,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建筑轻体砖。通过这六个生产项目,使园区铜产业从原料加工到废渣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上没有“三废”污染物排出,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依存关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9年,园区实现产值11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
赤峰有着丰富的地下矿藏,现已发现矿产70多种、矿产地1200余处,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然而,这些资源优势却没有形成经济优势。面对这一现实,赤峰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赤峰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出路也在工业。鉴于此,他们坚持“三化互动、工业优先”的原则,把工业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了有色、能源、食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1户。 2009年,工业增加值394.1亿元,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3亿元,增长24.3%,这三个产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9%。
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达180户,冶炼及加工企业41户,已经形成了日处理有色金属矿石8.3万吨、年冶炼62万吨、深加工13.2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的55%,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在发展能源产业方面,赤峰煤炭资源储量50亿吨,年产量达3000万吨,火电装机总容量286万千瓦。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十余年建设,绿色能源风电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塞罕坝、乌套海、罕山北、巴拉奇如德和红山五大风场。大唐国际、国电电力、国家电网等国内几大电力公司为主的十几家企业落户赤峰,到2009年末,共投资150亿元,建设风电项目35项,总装机140.6万千瓦,并网106.4万千瓦。风电的发展带动了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国电联合动力、新疆金峰等风机制造企业已在赤峰建厂,总投资达9.3亿元,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赤峰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风电产业集群。
在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方面,赤峰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家畜存栏连续4年保持自治区第一,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优势得天独厚。2009年全市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燕京啤酒年产达40万吨;塞飞亚肉鸭加工量达4000万只;草原兴发重组后又焕发了生机。此外,赤峰的制药、纺织、建材、机械加工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实力和竞争力都在新一轮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走进位于市区北部的赤峰经济开发区,这座始建于2002年、占地132平方公里、由国家核准、自治区重点调控的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有的厂房机声轰鸣,有的厂房前吊塔高耸,正在加紧建设。此园以“一区三园”的管理模式运行,即红山、松山和元宝山三区各有一园共同组成一个开发区,现已入驻企业104家,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医药、机械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现代服务、现代物流和非金属加工为辅的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创税2.5亿元,解决了2万余人就业。是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自治区节水型示范工业园区,是环渤海省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百强开发区之一。其发展目标是把开发区打造成自治区乃至东北经济区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煤炭物流基地和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料药发酵基地,进而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实现优势资源深度转化的基地、蒙东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和赤峰新型工业城,力争进入自治区前列和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农业:集约经营规模化
赤峰市是人口大市,又是传统农牧业大市,农牧业人口有350万,发展农村牧区经济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走进松山区全家梁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登高远眺,一排排半地下式温室大棚由近及远,望不到边,令人震撼。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党支部书记老郑对我们说:全家梁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占地1.2万亩,建设日光温室3600栋,总投资达到1.6亿元,是松山区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全村有农户1160户、3976人。2004年,村党支部决定利用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村民脱贫致富。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当时许多村民有顾虑,党支部就发动党员干部先干起来,同时每个党员帮带5至10户村民,切实做到“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建、带着农民干”。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户均3.1个大棚,基本达到了“一人一棚”,走上了致富路,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园区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每年实验新品种10多种,占地100亩的育苗工厂年产1500万株,有效节约了九成水资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农产品单位面积效益是传统农业的50多倍。二是由“穷”到“富”的转变。项目区从业人员达1500多人,每个棚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园区年产蔬菜4100万公斤,销售收入41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620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是2004年的4倍。三是由“乱”到“治”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壮大,党支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活动,占据了村民文化主阵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定期市场供求信息,全村齐心创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过去的“问题村”、“上访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村”。
松山区区委政府将北洼村的典型经验积极推广扩展,从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每年以3万亩速度向前推进。到目前,已发展到16万亩,设施农业园区100多个,组建园区合作社180多个,蔬菜品种50多个,年蔬菜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产值10亿元左右,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初步形成了瓜果、蔬菜、葡萄、甜椒、食用菌等五大产业格局,农民在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上,已从“要”转为“我要干”。
为推动全市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收入,赤峰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调整农牧业结构方面,全市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和家畜良改率分别达到70%和97%,主要农作物良种应用率达到95.5%,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设施农业自2004年起步以来,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推进。2009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到56万亩,占自治区的50%以上。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699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有151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90家,入社会员达到11.2万户,占农牧民总户数的13%,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达到62万户,占农牧民总户数的65%,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达到2800元。
农牧民真正从党的惠民政策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中得到了实惠,收入连年提高。2009年,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等各类政策性补贴16亿元,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理赔1.4亿元,农牧民人均政策性收入达到410元。共落实扶贫资金2.3亿元,扶持6.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另外,全市劳务输出规模连续6年稳定在百万人次以上,2009年达10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50亿元。现在,正常年景全市粮食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平均40亿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0亿斤以上,家畜存栏由1000万头只左右提高到1700万头只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上世纪末的1684元,提高到2009年的4500元。
城建:未来发展强支撑
漫步在赤峰的大街小巷,人们对赤峰城市的变化,不由地从心中赞叹,今日赤峰,这般舒展、这般美丽,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都独具匠心,每一座建筑在为城市整体风格添光加彩的同时,也彰显着各自的独特魅力。就在记者下榻宾馆的楼下街边,一座文化墙围成的小品式雕塑园,精巧灵动,大理石墙上镶嵌着代表红山文化的玉龙等仿品,还刻着赤峰的历史节点及名人的颂诗,地上用黑白大理石砌成蒙古棋盘。赤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智介绍说:在赤峰这片土地上,目前已经探知的有九千年的小河西文化、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七千年的赵宝沟文化、六千年的富河文化、五千年的红山文化、四千五百年的小河沿文化、四千二百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三千五百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一千年的契丹辽文化……这说明赤峰在历史上一直有人居住,没有断过层,历代先人们一直在这里创造着文化与文明,并且创造了四个文化高峰: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代文化和蒙元文化。因此,我市在新城的建设中突显了赤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着力打造了四座文化园:车伯尔民俗园、石博园、海贝尔游乐园、蒙古源流雕塑园,并在主要街道上和步行街上,建了多处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小品式雕塑,如蒙古源流雕塑园将赤峰的历史文化以艺术的形态雕塑出来了,人们在散步休闲、举手投足间,就能触摸到历史,对赤峰的古老文明与灿烂文化有个大概的了解。
赤峰市于2003年启动了新城区建设,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已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入住人口6.5万人。2009年又启动了红山区桥北组团、新城区小新地组团、松山北城区等开发项目,使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对老城区改造也加大了力度,加强了道路、供水、供热、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服务水准进一步提升。
在桥北棚户区改造规划室,面对沙盘上展示的滨河新城建设美景,记者们不由地心生羡慕。而在2008年以前,这里却是一片低矮的棚户区,这里贫困人口多,平房密度大,房屋低矮老旧,环境卫生脏乱差。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的总体布局,2008年9月启动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桥北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涉及居民3826户、1.83万人、123家企业。
城市建设,动迁先行。在拆迁工作中,赤峰市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了三条硬措施:住房最低保障政策、以摇号方式公开选择拆迁公司和评估公司、实行“十公开”制度,同时选择位置好的地块作为回迁用地,对低收入拆迁户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对患病及生活困难家庭,实行大病补助、特困救助。拆迁以来,已累计向82户群众发放了大病救助、特困补助资金75万元,审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234套。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放眼整个规划区,昔日大片的棚户已不见了踪影,林立的吊塔下,一座座楼基正在快速长高。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要求,这里将建设成为集商业金融、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居住休闲和行政办公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待到纸上的“一核心一绿带、三廊道三板块”的蓝图落在实地,那又将是赤峰市的一块风水宝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心城区是这样的大气魄、大手笔,各旗县中心城镇也亮点纷呈。各旗县扎实推进旗县政府所在城关镇、重点小城镇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到2009年底,中心城市人口已达84万,全市城镇化率达41.5%。
走进喀喇沁旗所在地锦山镇,人们不禁为这座融于山水怀抱中的漂亮小城啧啧叫绝称奇。几道橡胶坝,将泱泱一池锡伯河水留在镇中央,河与湖与周边俏丽的青山相映成趣,使锦山成为“群山怀抱、一水穿城”的园林景观。喀喇沁旗委政府在几年前财政还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就以超前的眼光力排万难,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旅游的魅力城镇,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的精品城镇建设理念,实施了一批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将小城镇装点得优雅靓丽,城镇以水上公园为中心,市民广场、湖滨体育公园、南山生态公园、市政广场、花山广场和北山生态公园等等,形成了“一河两翼”、“五桥四坝”、“三大广场”、“四大公园”的美景和“10分钟半径休闲圈”,这座北方山水园林城镇的风韵初步显现,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小镇先后荣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区十大魅力名镇和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文教:打造综合软实力
在赤峰采访,给人感觉深刻的除了她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她尊科重教、文明卫生的社会风尚。新落成的赤峰市博物馆,不论是那充满唐代、辽代建筑特色的外观,还是丰富的馆藏都使人眼界大开,这座传统宫殿式建筑兼顾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三大功能,典雅凝重、古朴端庄,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投资2个亿。博物馆的文物展围绕赤峰四大历史文化高峰――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古族文化为代表进行设置,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陈艺术,展示了赤峰地区的先民们创造的丰富厚重的文化遗珍。
经考古证明,赤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继产生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红山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目前,全市已发现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6800余处,占的近一半。其中敖汉旗兴隆洼古村落遗址被史学界称为“华夏第一村”,翁牛特旗出土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赤峰还是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的集聚区,历史上是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上京、辽中京均在境内,现存辽代文物数量居全国之首。
丰富的人文遗存加上秀美的自然风光,使赤峰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著名的阿斯哈图石林、喀喇沁旗蒙古亲王府、达里湖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重点打造的美林谷滑雪场已经投入运营,精心规划的以历史文化游、草原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地质奇观游为主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开发建设,声名远播。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赤峰人民不等不靠,以重整河山的气概,奋起苦干实干,坚持治沙治山生态建设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治理,全市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境林草植被盖度达到63%,森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13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3.7%,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全市有5个旗县区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县,3个旗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环境奖,巴林右旗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赤峰真正成为京津冀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成了全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家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家林业部曾提出“东学赤峰,西学榆林”的口号,总理也曾经对赤峰的生态大加赞赏。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引来八访游客,仅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收入61亿元。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呈快速成长之势,现有文化企业18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
赤峰的教育水平一直被赤峰人引为荣耀。赤峰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的第一要务。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办好一流的社会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的财政支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12个旗县区全部完成了教育“两基”达标任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以高中和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成效显著,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始实施。记者参观了蒙古族民族中学、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气派的教学楼、鲜艳的塑胶操场,一流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电化教学等软、硬件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赤峰高考录取人数连续多年居自治区首位,正在实现着人口大市向人才大市的转变。
- 上一篇:单位网络安全考评制度
- 下一篇:高质量就业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