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试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质测试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 体质测试 分析 结果
2002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育局联合下发了[2002]12号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所有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初步了解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为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充分准备,2005年9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及对象
1.1测试对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测试对象的要求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结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了全日制在校的所有学生,共3560名学生参加测评,获得有效数据3556组。
1.2测评项目
1.2.1测试项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必须项目和选测项目。结合仪器和学校实际,本次测试共测试5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男)、仰卧起坐(女)。
1.2.2测量指标及权重
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进行,其中身高体重用来评价形态,肺活量、台阶试验用评价身体机能,立定跳远和握力体重指数用来评价身体素质。
1.3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在测试过程中由人工监控。
2.结果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图例使用ExcelXP软件进行,使用平均数、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3.测试结果分析
3.1测试得分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总分平均成绩分析,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70-79分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及仰卧起坐(女)成绩,全体学生(男、女生分项)均仅处于“及格”水平,说明学生的身体机能,尤其是肺活量及仰卧起坐(女)有待提高,这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
3.2成绩等级分布分析
3.2.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且及身体匀称度有重要指标。测试表明全体学生中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5.49。
3.2.3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表明55.37的学生刚好及格,只有40.99以上的学生达到了良好以上。
3.2.4台阶试验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数。测试表明,96.4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
4.工作总结、问题探讨
4.1测试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果,在全面掌握学生体质水平的同时,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数据和测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体质测试为体育教学服务,但在组织管理上最好剥离于教学本身。以前体育“达标”工作均由体育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学生组织工作难度大,测试时间长。现以健康中心为平台,公体教研室教师为责任教师,系统组织、独立进行,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教学任务的负担。
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测试过程必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集约化。以往的测试数据多来自教师人工测量、记录、整理和统计,工作繁重且数据误差率较高。现在全部测试均通过先进的电子仪器进行,数据精确度大大提高;数据分析和统计已经成熟的专业程序处理,保证了测试结果科学、严谨、准确;学生单程测试仅需11min,测试流量达到50-60人/h,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速度和数据采集效率。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实施交互式的主动组织模式。以往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细致繁琐的动员和组织工作,现通过校园网络通知测试时间,学生根据个人安排主动进行测试,不合格者可再次补测,并可随时查询成绩。这一模式,将繁重的组织工作转嫁、分散到每个被测试者身上,借助网络实现双方人性化沟通,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2意见和建议。
测试仪器的误差率应有统一的标准,仪器测量值与客观实际指标准之间存在误差,同类仪器之间也存有不同的误差率。在台阶测试中,被测试人在同类两台仪器上测得的指标截然不同,并经多人次试验,两台仪器指标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应努力降低并统一仪器的误差率,使得测量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测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方法应更加先进,手段应更加科学。建议适当增加一些仪器设备,在先测量基础表态数据后,再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和台阶测试,以保证被测试者的正常体力发挥和测试结果的客观真实。一些测量项目,如台阶、仰卧起坐的测试仪器稳定性差,耐久性较差,故障频繁,建议根据实际效果,提高仪器耐久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深化自动化程度,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强测试动作的标准化控制。例如,在台阶试验上下台阶时,许多被测学生的膝、髋关节无法实现完全伸直。由于无法实现测试动作的标准化,一方面降低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因被测学生犯规而加大的测试工作量。
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增加对测试工作的责任感,主动耐心地做部分学生的动员和释疑工作,保证被测试学生工作的全面代表性。在此次全校学生的测试中,尚有部分合乎要求的学生未参与测试。任课教师要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测试,解答疑问。
4.3落实《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在试行阶段,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尚需广大体育工作者集思广益,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形成理论并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广大学生对测试工作是支持并积极参与的,但他们主动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还不强,对自我锻炼的方法掌握也才开始。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学生们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并设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2002.
[2]张明立.常用体育统计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6.
[3]季成叶.体质自我评价和健康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质测试;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经济条件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水平有了高层次的要求,但是往往节奏太快的生活容易导致形成乐享其成的生活态度,大多数学生也不排除在外,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各高校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开展了体质测试并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积极努力的为此现状制定相应对策。
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分析
(一)测试者没有制定严格的测试标准且测试项目不完善
1.高校学生的测试标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文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在近10年间相关文件已经在不断的完善与更新,测试方法进一步地实现科学化,测试手段也更加灵活,但是,仍然有不少测试者在进行体质测试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文件的标准执行,造成了学生体质不达标准,给学校带来了一定影响。
2.各大高校应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身高、w重、肺活量、50米、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1分钟仰卧起坐,如若不按照这些制定的项目进行体质测试,将使得测试结果出现差异。
(二)体制测试的时间较长
大多高校基本对体育课的安排是一周一节,但是基于学校人口基数大,课时不能满足所有的测试内容,繁多的测试项目使测试周期大为增长,可供测试的时间极其短暂,另外加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致学生不能集中进行测试,在体质测试结束后学校还需要将所有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统计工作一般需要的时间在10-15日,国家体育总局对高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上交期限也有时间限制,所以可供利用体质测试的时间是屈指可数,因此在整个体质测试的过程中执行较为困难。
(三)缺乏健全的体质测试管理机制
基于高校的全体学生都需要进行体质测试,可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由于人数总量太大,所以需要对体质测试进行系统的管理,制定完整的体质测试管理机制。不少高校为了尽快走完测试程序并没有对学生的测试成绩采取高度重视,因整个流程需要学校的各部门积极配合,测试之前需要通过教务部门进行调课测试,后勤部门需对参与测试的裁判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饮用水,通过这几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之下可以制定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
二、对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的对策研究
(一)对前面我国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分析之后,便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切实遵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履行教学义务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将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给予一定的学科测试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同时可以增加体育考试的项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健全体质测试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的前期,应与学校的教务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加强沟通与合作,整合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并制定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在体质测试过程中各部门应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工作。
3.学校加强对体质测试的重视
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都在为了升学而努力,学生的体质日益下降,这与教育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并没有引起学校与家长的高度重视,学生在正值锻炼的时间里却错失了良好的机会。因此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强化锻炼身体的意识,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4.抛弃无差别的测试评价方式
原有的测评方式只是为了完成测试结果而实行,没有个体的差异性。新的测试评价方式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体质测试情况做出一个分析报告,将每个人的优缺点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给的建议来给自己制定一个改变计划,逐渐改善自身的体质状况。
5.改善学校的体质测试设备基础
在高校进行体质测试中,设施与一起对于测试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将会造成测试数据的不真实性,进一步影响测试结果。学校应对部分不合格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置换和改造,同时也可以多余购置一些设备和仪器,以备不时之需,多套设备同时进行体质测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使用时间,但是也需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修,避免对测试结果造成偏差。
三、结束语
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质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加强体质锻炼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积极配合体质测试,争取在每项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挖掘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课余时间养成跑步、健身的习惯,所谓身体是生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达到学习与工作的高效。
参考文献:
[1]葛正江.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发展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2]刘百莲.高校体质测试问题设置的比较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02):53-55.
篇3
【关键词】 体质;运动活动;生长和发育;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96-02
医学院校学制长、课程多、课时长,尤其当前学生所承受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较大。为了解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和1991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比较, 为改善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1991年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统计数据和2008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统计数据。其中2008级883人,男生1 309人,女生574人;1991级学生共有729人,男生275人,女生454人。
1.2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别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跑、男生1 000 m跑/女生800 m跑。测定方法均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的测试要求进行。对1991,2008级入校男、女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 原始数据由Excel 2007建立并管理数据库,统计分析由SPSS 12.0软件包完成,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质指标用2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定为P
2 结果
2.1 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2008级与1991级男生相比,身高、肺活量和1 000 m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升高145.14 mL,1 000 m跑用时减少4.76 s,50 m跑用时增加0.13 s,见表1。
2.2 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2008级与1991级女生相比,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和50 m跑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与1991级学生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尚有差距。人体身高的发育水平是基于多种基因调控和环境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是人体生长发育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1]。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有关人体身高发育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就已有所报告[2-3]。有研究指出,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该研究的采样数据主要集中在全国大型省会城市,并且主要把汉族青年男女作为研究对象[3]。随着医学院校的招生逐渐扩展到
全国、港澳台以及其他国家范围,受到研究人群的地域或种族范围的限制,排除影响身高差异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已不容忽视。生活环境因素有营养、疾病、情绪、学习方式和体育锻炼等诸多因素,这些都可以影响身高的发育[4];研究工作还应综合分析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对群体身高差异的影响。对人体身高的发育水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阐明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生理过程,反映人体的体质发育状况,并且对人类学、遗传医学、运动学、个体识别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女生体重呈增长趋势,说明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因素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6]。
男生肺活量增长,女生肺活量则降低。可能与营养状况、经济条件及青春发育等有关性别差异较明显,与肺功能发育特点有关[7]。
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生50 m跑成绩呈下降趋势,说明速度爆发力是学生较弱的项目,爆发力存在差异主要与学生平时缺少体育活动有关。
男生1 000 m跑和女生800 m跑的成绩有所提高,这与体育课增加了12 min跑和体育成绩评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挂钩(15%)有关。
本研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制定大学体育教育发展改革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普及体质健康教育,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改善营养状况,加强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教育;体育课程应增加体能训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动起来、跑起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使学生养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 参考文献
[1] 郗永义,霍塞虎,梁小锋,等.健康成人身高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 ,28 (3):177-179.
[2] 林琬生,胡承康.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研究.人类学学报,1990, 9(2):152-159.
[3] 唐锡麟,王志强,王冬妹.中国汉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人类学学报,1994,13 (2):143-148.
[4] 金捷.学生身高差异环境因素的教学对策研究.体育教学,2005(5):26.
[5] 霍塞虎,郑秀芬.影响人体身高发育的遗传基因研究进展.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 (4):415-418.
[6] 符文华,李恂,白衫,等.沈阳市大学生超重与肥胖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2007,34(11):2085-2093.
篇4
近年,医患纠纷不断,医疗官司频见报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引起各医疗单位和广大医务工作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如何对《条例》,现作如下讨论。
1 举证倒置
什么是举证倒置[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指明的事实,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叫“举例倒置”。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举证倒置通俗的讲,是指患者将医院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医院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医院拿不出证据,法院将判医院败诉。
2 确保检验质量是面对《条例》对策中的关键
临床检验医学是对临床的标本,在仪器、试剂、质控品、检测方法的共同作用下,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大价值的实验检测信息,得出一份尽量准确的检验报告,供临床医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医院的主要职能在诊断、治疗上,故正确的诊断显得愈来愈重要,也是避免医疗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讨论如下。
2.1 标本是确保分析质量的前提 标本采集前应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妊娠、运动、 餐前、采血时间、月经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2]。在给患者采血时,应注意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正在输液的患者千万不可同侧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输液针采血。 注意在标本贮 存、运转、离心、温度对标本结果的影响,更应注意人为因素造成的张冠李戴,还要注意标本质量(溶血、脂血、黄疸),在此过程控制不当也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标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声明检验结果只对此标本负责。
2.2 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四要素是:试剂、仪器、方法学、人,其中人是作好检验分析的前提。
2.2.1 试剂质量是做好检验分析的一个基本因素 检验科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临床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带动试剂的商品化。新试剂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几个实验:试剂的稳定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试剂的选择同时还涉及到方法学的问题,不同试剂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参考值也就有所变化。同时使用试剂时,温度、波长的选择、测定时间以及样品体积分数等,厂家都做了精确的测试,一般不需要改动。除非检验人员亲自做了相关实验,否则将引起检验工作的紊乱。
2.2.2 仪器稳定性及维护也是做好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决定着检验结果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检验分析仪,应注意样品/试剂加样注射器、温控系统、光电比色系统、光源系统、定时器等工作质量,并应注意平时的保养、定期的校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
2.2.3 人员的因素是做好临床检验的前提 从患者的检测前准备到检测报告的发出,仪器的正确设置与保养,试剂的选择,人的因素贯穿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始终。
2.2.4 各种自动分析仪参数设置和质量保证 自动分析仪参数正确设置是保证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学的选择、样品体积分数、温度、波长、反应时间等的设置,还有试剂或样品、反应线形范围、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额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盒才能保证实验质量。
2.3 临床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2.3.1 对检验结果应进行实时监测 在检验结果发出前应从仪器记录中观察实时反应曲线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样品或试剂吸光度限是否超过设置范围及线形范围等,如能及时发现可避免假性报告发出。
2.3.2 应认真核对避免添错报告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添错报告同样可以造成错误的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应在报告发出前建立核对制度。
2.3.3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 对异常结果应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别是与患者症状不相符、超出生命极限值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检验科为临床服务应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参加疑难、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及时发现差错并予以改进是提高诊断质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对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好的作用。
3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律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3.1 掌握医疗事故条例 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各医疗机构纷纷学习《条例》,制定对策,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第二款“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结论,加强诊断是必要的手段[3]。
3.2 对检验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和岗前培训 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5189号文件对检验人员要求至少应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并接受岗前培训人员取得考试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4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验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
4.1 做好检验科档案(检验单、检验报告等)的管理 检验单(检验报告)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重视检验科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有明确、清楚的管理制度,检验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养成有收集和保管证据的意识,任何时候有据(证据)才有理,这是举证倒置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的。
4.2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装备水平 购买和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选用合法的、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正确收集和处理标本。
4.3 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临床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外语知识、检验医学专业知识、仪器设计原理、统计学知识、试剂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知识并能有机的结合,因此,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检验科面对临床提供的标本,要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如果由于检验分析数据有误,导致医生得出错误的判断,而引起医疗事故,将难辞其咎。此外对证据(检验单、检验报告)的不正确记载、不正确保管,或者有违诊疗的操作常规都将因此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列举了六种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又增加了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和医疗行为两类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篇5
关键词: 检验医学;举证倒置;医疗事故
什么是举证倒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指明的事实,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叫“举证倒置”。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举证倒置通俗的讲,是指患者将医院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医院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医院拿不出证据,法院将判医院败诉。
一、确保检验质量是面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策中的关键
临床检验医学是对临床的标本,在仪器、试剂、质控品、检测方法的共同作用下,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大价值的实验检测信息,得出一份尽量准确的检验报告,供临床医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医院的主要职能在诊断、治疗上,故正确的诊断显得愈来愈重要,也是避免医疗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讨论如下。
1.标本是确保分析质量的前提 标本采集前应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妊娠、运动、 餐前、采血时间、月经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在给患者采血时,应注意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正在输液的患者千万不可同侧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输液针采血。 注意在标本贮存、运转、离心、温度对标本结果的影响,更应注意人为因素造成的张冠李戴,还要注意标本质量(溶血、脂血、黄疸),在此过程控制不当也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标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声明检验结果只对此标本负责。
2.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四要素是:试剂、仪器、方法学、人,其中人是作好检验分析的前提。
2.1 试剂质量是做好检验分析的一个基本因素 检验科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临床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带动试剂的商品化。新试剂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几个实验:试剂的稳定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试剂的选择同时还涉及到方法学的问题,不同试剂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参考值也就有所变化。同时使用试剂时,温度、波长的选择、测定时间以及样品体积分数等,厂家都做了精确的测试,一般不需要改动。除非检验人员亲自做了相关实验,否则将引起检验工作的紊乱。
2.2 仪器稳定性及维护也是做好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决定着检验结果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检验分析仪,应注意样品/试剂加样注射器、温控系统、光电比色系统、光源系统、定时器等工作质量,并应注意平时的保养、定期的校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
2.3 人员的因素是做好临床检验的前提 从患者的检测前准备到检测报告的发出,仪器的正确设置与保养,试剂的选择,人的因素贯穿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始终。
2.4 各种自动分析仪参数设置和质量保证 自动分析仪参数正确设置是保证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学的选择、样品体积分数、温度、波长、反应时间等的设置,还有试剂或样品、反应线形范围、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额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盒才能保证实验质量。
3 临床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3.1 对检验结果应进行实时监测 在检验结果发出前应从仪器记录中观察实时反应曲线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样品或试剂吸光度限是否超过设置范围及线形范围等,如能及时发现可避免假性报告发出。
3.2 应认真核对避免添错报告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添错报告同样可以造成错误的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应在报告发出前建立核对制度。
3.3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 对异常结果应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别是与患者症状不相符、超出生命极限值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检验科为临床服务应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参加疑难、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及时发现差错并予以改进是提高诊断质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对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1 掌握医疗事故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各医疗机构纷纷学习《条例》,制定对策,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第二款“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结论,加强诊断是必要的手段[3]。
2.2 对检验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和岗前培训。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5189号文件对检验人员要求至少应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并接受岗前培训人员取得考试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验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
3.1 做好检验科档案(检验单、检验报告等)的管理 检验单(检验报告)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重视检验科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有明确、清楚的管理制度,检验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养成有收集和保管证据的意识,任何时候有据(证据)才有理,这是举证倒置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的。
3.2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装备水平 购买和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选用合法的、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正确收集和处理标本。
3.3 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临床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外语知识、检验医学专业知识、仪器设计原理、统计学知识、试剂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知识并能有机的结合,因此,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检验科面对临床提供的标本,要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如果由于检验分析数据有误,导致医生得出错误的判断,而引起医疗事故,将难辞其咎。此外对证据(检验单、检验报告)的不正确记载、不正确保管,或者有违诊疗的操作常规都将因此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从2000年第一张行业电子保单开始,到去年末正式成立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由中国大型保险企业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回顾泰康在线,也走过了一段专属于它的“泰康之路”。
泰康在线总裁兼CEO王道南在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专访时直言,泰康的互联网探索之路是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如今积累了超过8000万用户。
那么,一家险企老兵的“触网”,会如何理解互联网保险,又有着怎样的运营逻辑?
保险场景化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的《2015年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称,互联网保险异军突起,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34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爆发式的增长让2015年成为互联网保险元年。
不过“泰康在线”的起步早在16年前,雏形是泰康人寿内部的电子商务部门。彼时,互联网“初长成”,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就看好互联网领域,坚信通过网络渠道实现“保单设计、投保、核保、缴费以及后续服务”会是不可逆的行业趋势。王道南回忆道,2003年的SARS保险就是通过泰康在线实现网络销售的。
2008年,集团确定“发展大个险,建设大分公司”的战略后,这部分网销业务被划归到了公司的创新事业部,互联网的地位在内部被进一步强化。从渠道价值到产品思维,互联网在泰康内部的入侵也遵从了这个发展路径,只是这种跨越和改变倒不是平地惊雷式地颠覆,而是静水深流式地渗透。
陈东升曾将保险的意义总结为:尊重生命。相比人均保单数5-6张的发达国家,人均保单数不足1张的中国,保险的渗透率非常低。
从事保险事业数十年的王道南,也无奈:“2008年汶川地震时,泰康准备了几千万的承保金额,但最后只承保了不到500万。”在这个风险意识尚未常态化的市场环境下,泰康很期待能够通过互联网产品与全新的传播方式,使保险具有“普惠金融”的属性,让更多用户低成本地获得保障。
于是,2009年后“泰康在线”开始与众多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度场景的合作,将“保险+互联网”的概念转变为“互联网+保险”,把简单的“将传统保险产品搬到互联网上卖”的互联网保险1.0时代过渡到了“为互联网用户设计保险”的2.0时代。
互联网上的大流量、多场景以及更年轻化客户层次的特性,让泰康需要设计一些定价更低的小微保险。例如,泰康在线与淘宝合作推出的专门针对卖家的“乐业保”,月缴10元就可得到10万元的住院、癌症、意外伤害、意外死亡保障;与微信合作推出了1元起投的“微互助”短期防癌健康险等。“你会发现,这些产品大都是围绕着这些平台用户的特点来设计,要不就是有利于平台生态建设,抑或结合了平台社交、安全的属性,这就是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的趋势。”王道南说。
泰康在线获得产险牌照后,也补齐了泰康人寿在产险方面的缺失,能够与寿险业务更好地互补。成立的4个多月时间里,泰康在线已经将产品线延伸到了家财险、货运险、宠物医疗险,产品涵盖了财产险、健康险、理财险、意外险等多个种类。
需求精准化
对于长期经营寿险业务的泰康团队来说,产险与互联网保险都是全新的业务领域,在产品设计、风控体系建设方面都要做出很大的调整。快速、精准地找到用户痛点,并设计出保险产品成为跑赢市场的关键。结合泰康人寿的“医养战略”,泰康在线也设立了“互联网+大健康”,这一更为细分的3.0样本。
“基于互联网开发产品,其实是在逐渐消弭保险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王道南坦言,相比电销形式下的保险,互联网保险因为有足够具体的场景,与用户的粘性就会提高,“互联网是一个大数据平台,可以让产品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设计卖点。”2015年11月18日,泰康在线正式挂牌当天,推出的首款财险产品就是9.9元的“Ai(癌)情预报险”。
“我们第一次在官微推出健康测试的时候,设置了60道题目,让用户了解自己的体质。当时我第一感觉是,耗时这么久,谁愿意完成?”但事实上,王道南质疑的这份体质测试,完成度远超预期,而这些用户对于产品的打开率与购买率则是未完成测试用户的六、七倍。当时团队就意识到,健康势必是个热门话题,健康类的产品或许能倍受青睐。“我们在打造一个‘泰健康’会员体系,依据健康测评、疾病基因检测以及和拥有社会化大数据的公司合作,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级,继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保障产品和服务。”
不过,王道南也感叹,互联网用户的心思不好猜,在产品设计的实践中碰上了许多“意想不到”――有时是“惊喜”,有时是“惊吓”。两年前“微互助”上线之初,因为独特的社交性几乎是刷屏朋友圈,为“泰康在线”带来了20万的用户增量,但这款产品只火了一个多月就进入了沉寂期。
事实上,一款保险产品从策划开发到上线宣传,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但如今的环境下,生命周期却变得越来越短。王道南坦承,既要提高效率,用户需求也要更精准、细分。接下来,他及其团队将会针对不同病症、不同体质人群,开发各类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类保险产品,“现阶段就把用户服务好,产品做扎实,至于很多人眼中的‘赚钱’那是后话”。 2011-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篇7
大学生死亡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常浮现在百度新闻首页中,有运动猝死的、有江河溺亡的、有坠楼而亡的、有自缢身亡的、有死于车祸的、有死于情杀的、有死于劫财的、有死于劫色的……凡此种种令人揪心不已,而且我国高校大学生死亡事故有增加的趋势。每一起大学生死亡事故都给家庭、学校、亲属、老师和同学带来无尽的悲伤和哀痛。除了家庭培养外,国家在每个大学生的培养上也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学生的死亡不仅给家庭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围绕大学生死亡如何找寻它的发生原因,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如何高效应对和处置这种危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死亡原因分析
1.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2015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2015学年度心理咨询分析报告》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2015学年度,该校心理中心接待了463名学生,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女生占75.16%,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较多,咨询人际关系问题的频率最高[1]。白皮书报告可以看出,人际关系问题给大学生带来最多的心理困扰。复旦大学投毒案,林森浩与黄洋同为2010级硕士研究生,同住一间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2]。实际上,案发原因就是两者人际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命案。
2.大学生恋爱观不够成熟。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其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轻则学习造成严重影响,重则痛不欲生自杀身亡或谋害对方。
3.大学生不堪学业压力。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不一样,老师管得少了,作业少了,课余时间多了,不少同学因此放松了学习,导致挂科、留级。有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困难,挂科后一蹶不振,频频挂科多次留级,引发休学甚至勒令退学。有的同学为了蒙混过关,铤而走险考试舞弊,引来学校取消学位处分。有的同学所学专业是被调剂过来的,学习兴趣很低,没有学习动力,导致严重的学习困境,自己想退学家长又不同意。面对这些后果,有的同学一时想不通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
4.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与不堪学习压力相关联的是不少学生承受不起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很普遍问题。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遇到性别歧视、薪水不高、面临分手、缺乏实践经历等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大四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同时他们又处在“大四毕业综合征”的气氛中,呈现出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沮丧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如果不良心理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导致大学生失眠、抑郁,严重的引发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
5.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这与他们在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他们基本上没了锻炼的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又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锻炼不重视,因此身体免疫力也逐渐下滑。这导致青年学子在体育运动中频频发生意外,甚至引发猝死。
6.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大学生体质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沉迷网络,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有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以此来逃避现实社会,并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类情形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的扭曲和分裂。这也是诱发自伤、自残等行为甚至自杀轻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度沉湎于网络将造成大学生多种生理疾病的发生甚至猝死。
7.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一份来自关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全国性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交通、卫生、防火等与出行相关的安全意识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分别有24%和21.7%的接受调查学生很注重人身和财产安全,但对防火、交通、卫生等方面安全具备较强意识的学生均不足10%。同时调查还显示45%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
8.大学生生命敬畏缺乏。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有关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学校教育,教会同学们爱祖国、爱他人,却并未教会他们爱自己。自杀身亡表明他们忘记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事关父母亲朋。传统孝道中明确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残,这既是孝的开始,更是对自己生命和身体的珍惜和敬畏。
二、预防大学生死亡举措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主题教育。高校应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安全问题逢会必讲同时还要注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讲。各个学院应利用班主任会、班会、学生会干部例会等各类集会,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型传媒,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各类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诸如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涉水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和网络安全等。
2.进一步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者应该把握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坚持“重点关注,深度引导”原则,加强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惑、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的调研,研究制定关于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办法,做到分层次分批次约谈重点关注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主动缓解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困境,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建立起固定的联络和帮扶机制。
3.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建立起校、院、班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机制。加强对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培训与指导,让他们能又好又快又准地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报送给辅导员,二级学院视情况请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专职老师支持。心理咨询中心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平台,大力开展贴近学生需求、在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恋爱观、成长与适应、人际关系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
4.进一步加强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高校应建立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保卫处、体育学院与各学院等单位的联动机制,实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与学生身体健康(体能)数据、安全稳定数据的整合,形成学生身心健康年度报告,逐步建立立体化的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全校开展各类讲座、宣传、文体活动等,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学会关心和尊重自己、他人及他类的生命,最终形成“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生活,继而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5.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工作。高校应该出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应要求: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下降,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扎实有效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达95%;最终形成学校主导、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良好氛围。
6.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90后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他们伴随网络而长大,网络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全国两会上1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3]。其实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阶段,高校阶段也应该重视网络素养教育和养成。高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让大学生学会网络知识和技能,掌握网络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三、为预防大学生死亡提供保障
1.成立领导机构。高校应要求成立大学生死亡预防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应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学生工作处、党政办、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宣传部、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
2.制定应急预案。大学生死亡案例已不是个案,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各高校应该针对它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从事故预防、发生、发展、结束各个环节来明确任务、流程和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即使一旦发生也能依规依据、有条不紊地高效高质处置事故,维护好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篇8
[关键词]科技期刊 审读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科技期刊是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与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就国内而言,江苏是科技期刊出版大省,根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共有241种,约占江苏省现有期刊总数的50%。随着近年来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国内角度分析,江苏省科技期刊在整体质量上与发达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还较弱;从国际发展的大环境分析,科技期刊朝着集团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方向。
长期以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对省内科技期刊的审读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要组织权威专家组对出版的科技期刊进行集中审读,并根据审读结果出具最终的审读报告,审读报告对期刊出版单位在相关的评比中起着关键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年度集中式科技期刊审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集中审读的时效性不强。集中审读往往是年度审读,一年才召集一次,审读的刊物也几乎都是过刊,等到专家将审读发现的问题再反馈给刊物的出版单位时,整改的效果已经非常有限。二是集中审读的成本太大。集中审读等同于会议和会战式审读,既要聘请大量资深专家,同时又要租借会场组织会务,每次都要花费不菲。三是集中审读对违规刊物的控制性不强。目前一些刊物的出版单位为了谋取暴利,不顾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非法出版“野刊、增刊”或者一号多刊。为了逃避检查,他们仅在年检时提供一套标准的刊物,而集中审读也只能从每个出版单位提供的刊物中进行抽查,对违规出版的刊物,管理部门则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掌握情况,刊物质量更是无法保证。
由此可见,建设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审读平台已经非常必要。只有通过数字化审读平台的建立,才能将科技期刊集中式审读的模式调整为分布式审读、把会战式审读调整为日常管理型审读,其时效性和针对性都将大幅度提高,对管理单位和期刊出版单位来说是双赢。
一、建设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基础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长期承担全省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1985年12月,研究所参与制定了《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办法》《江苏省自然科学技术期刊审读办法》等,并围绕提高办刊质量开展了审读、培训、优秀主编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为了做好科技期刊管理工作,1985年成立了专家咨询机构——江苏省自然科学类刊物审议委员会(简称刊委会),并在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设立了刊委会办公室,参与了期刊整顿、期刊质量评估分级、审读、新刊申报、人员岗位培训等工作。2001年,刊委会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江苏省科学技术期刊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组织实施了由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结合“江苏期刊方阵”工程的全面启动联合开展的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科技期刊的管理工作,提高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政府职能的高效性、公正性、透明性,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整体功能,2003年6月以来,研究所组织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建设了江苏省科技期刊信息数据库,收录了240多种科技期刊信息及60位审读专家的信息。2004年刊委会在已有的数据库基础上初步完成了“江苏省科技期刊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这个网站既是江苏省自然科学类刊物审议委员会的门户网站,也是面向全省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性网站。刊委会办公室在网站建成后,不断收集与科技期刊相关最新信息在网上,保持了网站的鲜活力,得到期刊社及专家的认同。
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科技期刊的管理职能也从江苏省科技厅转移到了江苏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开始,根据省新闻出版局的要求,研究所承担了“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建设的任务,经过3年多的调研和开发建设,目前该平台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且通过了前期测试和试运行阶段,即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实施。
二、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内容与架构
“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实现对科技期刊审读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平台将传统年检时由各刊社递送纸质样刊、人工抽检、人工汇总审读意见的工作模式全部移植到互联网工作平台上,每个科技期刊编辑部将按月通过网络提交自己出版的刊物。
新闻出版局的有关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登录审读平台中已上传的电子版刊物,组织审读专家对合格的期刊进行审读,审读意见用在线填写的方式汇总到审读意见单中并保存,审读平台会将所有专家的审读意见及评分进行综合汇总,形成最终的审读报告供新闻出版局相关管理部门调用。
“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内容包括:
1. 科技期刊上传。全省的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之后,根据刊物的出版周期(双月刊、月刊、半月刊等)将期刊电子版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要求,通过互联网上传到期刊审读工作平台。
2. 科技期刊审读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作用在于建立统一的期刊资源管理中心,以内容资源作为核心要素,使整个工作流程围绕内容资源进行。期刊审读数据库为期刊审读工作提供支撑,期刊社及管理部门可以实现资源管理的数字化、知识化、可管理和再利用的目标。
3. 科技期刊审读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资源分类存储等配置的管理中心,它承担着整个平台的系统安全、资源存储和用户权限等信息的配置管理。
审读专家通过平台提供的账号进入审读工作平台,选择需要审读的期刊名称,直接打开需要审读的期刊PDF版本,PDF版本会显示从封面到封底的原样期刊。同时专家点击目次页中文章篇名,即可翻看与纸质样本一样的效果的页面,或打开选定文章进行阅读。具体工作流程包括:
(1) 填写审读修改意见。审读者可根据所授予的审读权限,发现期刊文章中的差错,进行标注,审稿提交后可保留痕迹,以方便备查。
(2) 填写审读报告。平台提供在线表单供审读者填写,形成审读报告后提交上一级审读专家进行复审。
(3) 审核审读报告。按照平台设置的审读权限,高一级的审读专家可以对普通审读专家提交的审读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记录汇总到最后的审读结果中。
(4) 统计审读数据。系统对审读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可按照设定的分类对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并做出分析报告和数据文件,供管理部门参考。
“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架构见图1。
三、审读数字化平台的实施意义与规划
江苏建立完成的全国首个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是面向全省所有科技期刊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型公益性期刊数字平台,可以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期刊在线审读,可供新闻出版局的相关职能部门实时有效地把握科技期刊的出版动态,杜绝非法出刊、一号多刊等违规情况。同时,具备舆情监控等功能,节约期刊审读的办公场地、时间和人力资源,为开展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提供了便捷手段和基础积累。审读数字化平台也是实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对加强新闻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落地目标,通过建立“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对全省期刊审读工作的指导,加强审读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加强对期刊内容的全面性及专业内容知识的监管,实现审读结果和审读通报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江苏在科技期刊管理领域提供高效且客观的决策信息支持。
根据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要求,“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将分三期进行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通过全部工作测试和试点单位申报测试,全面进入推广实施阶段,项目一期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主要包括5个方面:
第一,实现全省各家科技期刊编辑部出版的内容能够按月和按期进行网上提交。
第二,实现期刊审读专家和审读工作人员对编辑部提交的科技期刊内容进行在线审读。
第三,提供有关期刊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并及时更新。
第四,提供期刊内容自检功能,包括文稿、文字比对等。
第五,整合现有的江苏报刊管理系统和年检系统,让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提交的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进行量化分析,为该期刊的审读结果提供客观和准确的评判依据。
“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第二和第三期的建设内容将包括:
第一,提供面向全省各家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综合网络服务功能,即“网上编辑部”功能。使各家科技期刊社只要使用本数字化平台,就可以在平台上一次性地完成期刊的编辑、校对、印刷、发行和内部管理等系列工作流程,从而大大减少各家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投入。
第二,提供科技期刊管理者与科技期刊工作者及社会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功能。研究所规划把平台建设成为让各家科技期刊编辑部实现日常在线采编、综合业务研讨和交流学习的实用载体;同时,逐步扩大期刊数字化审读的范围,将目前的科技期刊在线审读发展到实现江苏全部出版期刊和报纸的在线审读。
第三,提供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移动终端阅读方案。为移动阅读服务的解决方案是全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和广大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数字化服务的延伸。“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最终的建设目标是要发展成为“江苏数字化期刊及互联网出版平台”,这个大平台不仅支持iPhone和iPad等主流互联网手机或平板电脑,而且还将平台的服务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新媒体领域,从而使期刊出版单位真正实现业务发展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并将根据实际的需求不断扩展和推出新的应用功能以满足期刊出版单位的各种需要。
“江苏科技期刊审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为推动江苏全省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业化及全省新闻出版领域信息化建设、自主创新、创意产业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可为其他省份在科技期刊审读工作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颜志森.科技期刊的审读方式及其优势互补.编辑学报,2004,16(3):170-171.
篇9
[关键词]原料药 制备 工艺 变更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54-01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它是药品生产和研发的基础,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料药的制备工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有变更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工艺的先进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化,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工艺变更;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中采用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方法,需要采用廉价的试剂或是简单的操作步骤来变更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认识的加深,生产企业需要避免使用有毒、污染环境的溶剂和试剂,减少污染环境的排放物时,也需要变更生产工艺等。这些情况下的变更虽然是对原有工艺过程的改变或者是完善,但是企业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对变更有影响的因素,将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最主要的依据。
另外,原料药的工艺的变更体现了现代操作技术的发展,操作工艺的更新,变更是必然的。而且原料药的工艺变更应是朝着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环境的合理方向发展。同时,原料药制备的工艺也体现了一个制药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国家应鼓励制药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来适时调整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同时进行相应的变更,在药物的制备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一、原料药变更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原料制备工艺的变更不是简单的变更,制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当有变更出现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等方面是否有变化,还要考虑对药物其他方面的影响,要进行研究统筹考虑,才能进行相应的工艺变更。
1、结构的变化
当原料制备工艺发生变化时,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药物成分的比例出现变化,对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都有影响;而制备过程中工艺路线的变更更是会影响原料药中的晶形和所含的溶剂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而结构性变化会影响原料的使用性能,因此,我们应关注结构的变化。
2、质量的控制
一种新的制备工艺必将改变原来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同的工艺路线得到的产品,杂质的成分和含量会有不同,或者是生产过程中会有新的杂质出现,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标准,可能使产品的性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去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考查制备工艺变更的可行性,及在变更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
3、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知道,一种药物的生产研发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要进行相应的动物用药的安全性的测试,而制备工艺的变更虽然可能是变更具体的工艺过程的一个操作步骤,它也会影响这个中间体的性能,虽然说不是于生产一种新药,但是工艺变更过程中出现的杂质水平和杂质含量对药物的影响程度不可预测,这可能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或使产品的药效降低,或者是药物的稳定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使用,因而必须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原料药工艺变更中制药企业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工艺变更中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变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起始原料的选择
现在很多的制药企业在起始原料的选择上出现了混乱,而起始原料的选择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单位是将外购的粗品精制后得到产品,或者是购买由其他化工厂生产的中间体,从而缩短了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步骤,他们把这个工艺的过程看成是工艺的变更,这其实是错误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的变更,这只是变更了起始原料,所以在审报变更工艺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这也不符合国家药监局关于药品管理的规定要求。
当然,质量好的药要求起始原料要好,这是一定的。因此,这们要控制起始原料的标准,减少因起始原料的质量的波动进而影响药物的终产品的质量的问题出现。
2、变更工艺路线
很多单位出于提高产品的收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考虑的原因,提出变更制备工艺的路线,这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一种变更。
可是,由于工艺路线的变更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结构,进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性能。因此,变更工艺路线要有充分的依据,要有进行相应的新的工艺路线的研究和试验依据,要有工艺变更的可行性调查分析报告。
工艺路线变更了,产品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个全新的工艺制备路线必然会影响产品的结构和性状,因此,应该进行产品的结构研究,可以进行新旧产品结构的对比,主要是考查变更前后产品的结构是否有变化,进而确定产品的性状是否有变化。
中间体的质量的研究,在工艺变更的过程中涉及中间体的质量的问题,如果工艺路线变更时没有涉及中间体这一步,可以认为终产品的质量没有变化;可是,如果变更最后一步涉及中间体的变更,则必须进行相应的中间体质量的研究,因为它决定终产品的性能的稳定性及物理性能,例如一个化合物D的制备工艺过程是从A―B―C―D,终产品是D,这其中B、C都是中间体,若A―B制备工艺发生了变化,这时可对中间体B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变化,就对终产品的质量没有影响。
3、精制工艺的研究
现在的药物讲究浓缩精制,那么浓缩精制的工艺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尤其是精制工艺对产品的性能的影响,粗品纯化后杂质的变化情况,更新工艺后对产品的杂质的含量是否有影响,是否引入新的杂质等,这些问题都是精制工艺变更时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工艺路线的变更不是独立的变更,它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变更,而工艺路线一旦发生变更,必定会对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完善的试验来确定变更的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影响变更的具体的因素,将所有影响都考虑在内,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水是生民之源,建筑能够被人们正常使用的前提便是这个建筑可以提供充分的生活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建筑中的给排水管道的设置以及安装技术复杂,需要施工人员的细心以及耐力。给排水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出现了差错,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瘫痪,从而影响该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高度的重视起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一、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 建筑给排水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识,因为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保障居民的生活,所以施工中必须保证其施工质量,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更应该著重给排水的设计,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主要包括卫生间、厨房。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为居民的今后的日常卫生生活提供保障。
建筑给水与排 水的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建筑的消防安全方面,因为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给排水系统的起动直接关系到来灭火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消防给排水的设计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建筑消防设计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这些系统者依靠消心水系统来完成,所以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加快了的城市进程的脚步,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就在进一步的加大,我国的资源呈现出的特点明显,主要是水资源比较稀缺。以上这些情况就对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符合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执行的标准,水资源在我国的浪费较其他的国家相比呈现出浪费严重的趋势,而在一般的建筑施工中对于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都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识,首先是管道安装过程中,管道爆裂所产生的浪费,或是在日常施工中对于日常用水的管理不严,再有就是施工人员的施工用水也存在流费。
二、在给水排水管道安装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我们要对给排水管道做检查工作。在进行管道试验压力的测试时,施工方应该结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要遵循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设计规范,要对给排水管道进行灌水试验,特别是在安装雨水与给排水管道时,这试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而且管道的安装与吊架一定要符合图纸与国家标准与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安装时,要使管道与墙体或是管道之间在其管道自然的情况下实现连接,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其强制的进行接口。在先择其管道接口位置时,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避免选择楼板与墙体的位置,施工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对于管道阀门的管理工作,施工方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工作,并且一定要在施工中使用合格产品,只有产品合格才能进行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坡度问题,施工的企业与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其要求进行,并且对于图纸所标注的地方一定的严格的执行,不得对图纸进行改动或者是对图纸执行的不严格,施工过程中对于图纸中所标注的差值在施工时不能超过其范围。如果给口管道的进出与防水墙相连接,那么二者之间在留的5MM的距离,并且二者之间要使用阻燃材料进行填充工作。管道完成安装工作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测压工作,要管道的测压工作合格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回填工作。
三、质量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主动对施工中所要用到的图纸、文件进行详细的比对与检查工作。对于图纸中所标注的内容,例:施工条件是否符合,现场的施工条件是符能够满足图纸所标注的深度要求等。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主动与施工人员联系,对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起进行施工可行性的研究,以免在施工中因为设计的差错而导致了施工不能进行的情况发生,对于图纸中所要求进行预留的地方,应该进行认真的核对,避免错误的产生,设计人员还要图纸中明确施工的要求。
对于给排水工程中的各种使用材料要进行检查,特别是混凝土管和水泥,需要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抽检。 对其他的材料也是检测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能否达到设计的标准。
挖槽前准备工作。在给排水工程进行露天式做业的时候,首先应该在开挖前设立安全设施,并且设计安全警告标志,不论施工的工程大小,都应做好此项工作,如果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不能在当日完成,施工单位应留专人对施工地点进行看守,并且应该设计指示灯,灯体颜色应该为红色,并且应该每30M设计一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交叉路口等复杂的路段,施工单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灯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加。在工程进行开挖以前,施工单位还应该了解开挖路段的土质特征,地下的水文与其他市政设施的排列情况,在施工时如有靠近建筑物时候,施工单位要首先保证将地面设施清理净,并且设计好一定的安全措施,例:施工过程中的给排水设施,或是板与桩等支撑材料。
四、主要流程及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给水工程进行施工以前,要对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核,所有施工工序都是由,建筑施工项目的图纸进行的。在给排水建筑工程进行正式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其进行检查看设计的图纸是否符合施工的可操作性,施工人员应该比对现场的施工环境对其进行检查,要使整个场地内的建筑物得到准确的定位,特别是电缆、梁柱等进行基准的测量,做好现场的复核工作,使其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符合施工设计的总体要求,要施工后期能够顺利的完成。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支、托架、吊的安装具体要求有:安装位置要准确,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其牢固性,支、吊、托架各方面的衔接在保持紧密,不能在安装过程中其间留有大量的空隙,保证其间的滑动过程顺利具有灵活性。
3、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的质量问题施工方都应该严格控制,不仅应该在工程施工中,还应该在施工快要结束的后期,更要进行控制。并且要对建筑给水工程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的结果进行给排水安装技术的分析报告,在后期进行的质量检验报告时,不应该出现给排水材料的损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给排水工程中排除安全与质量隐患。但是本文认为,还是主要对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总体质量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由于给排水造成给水和排水问题给很多住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水资源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就需要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各种汽车在高架桥上穿梭,现代化建筑带给人们生活的便捷。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成败事关整个工程的全局,因此需要进行给排水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测,保证建筑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
参考文献:
[1]罗春雨,石亮.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J].建材发展导向,2011.
- 上一篇: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
- 下一篇:医保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