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性讲座心得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性讲座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新生适应性讲座心得

篇1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Abstract: Entrance education is the first lesson of university for the freshman.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entranc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t only show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as others, but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s and problems, and it should be designed by its own characters and problems.

Key words:University freshman; entrance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各个高校在新生入校后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但同时存在着“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中医院校由于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不仅存在一般院校入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培养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上表现出自身特有的问题,根据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入学教育设计应根据中医院校自身问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

一、中医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入学教育认识不到位

目标认识模糊是中医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入学教育概念定位不清,对入学教育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及其与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有效衔接上认识模糊,没有领悟到入学教育工作的深刻内涵和价值。目标认识的模糊性,导致教育手段和措施的笼统性和盲目性,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合理构建中医特色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体系。

(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1、专业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

中医院校在新生入校后都安排了专业思想教育内容,但仅限于一般的专业介绍,针对性不强,空洞的说教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还往往适得其反。部分新生年纪较轻,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够全面,产生中医无用论的思想,对中医课程学习漠不关心。针对这种情况,如若不及时进行疏导,将严重影响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

2、缺少通识文化专题教育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院校的重要职责是对其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培养出符合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从多途径反馈的信息看,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质量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迹象,突出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较单一等。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培养过程过分专业化的结果。而中医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却很少针对性地安排通识文化专题教育,往往是简单的专业介绍,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构建中医理论思维基础,没有形成中医文化认同。

3、欠缺中医传统思维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医学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由无数个医学家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发展起来的,思维与经验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其理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兼具思维的抽象性和实用的经验性。[1]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及其在课程学习思维上和中学阶段形成的反差,导致新生很难适应新的学习思维方式和方法。中医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安排了专业思想教育,但很少涉及中医学习方式方法的具体指导,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问题。

(三)教育形式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一般被安排在入学前两周,通常是几百人同坐一间大教室进行,由领导和老师逐一进行主题教育,通常采取集中授课或作报告的形式进行。短短两周的集中教育形式不能起到针对性作用,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教育内容和观念往往很难在短时间渗透到新生思想当中去,特别是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独立开放、追求个性,这种居高临下的单项灌输形式容易引起新生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影响入学教育效果。

二、解决中医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入学教育认识

1.明晰入学教育目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引导和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长成才的教育途径,在大学四年生活中起基础性和铺垫性重要作用。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另一个是解决大学新生的发展性问题。围绕“适应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的目标,可以将入学教育划分为思想教育、转型适应性教育、发展成才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层面的内容。“适应性”问题具有一般院校的普遍性特点,但“发展性”问题一定要结合中医特点,立足中医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中医学科理念、中医思维方式和知识构建等方面针对性地开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面临的情况比以往任何阶段都复杂多样。从90后新生的特点来看,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直接导致了每个新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深入了解分析90后大学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营造有利于新生认同和信赖的良好氛围,在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中引导和培育学生。

(二)规范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1.思想教育模块

新生入学教育是塑造大学新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契机,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修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团教育外,中医院校要加强对新生的理想信念和医德医风教育。

(1)理想信念教育。中医文化灿烂悠久,中医药学子要热爱中医,弘扬中医,树立为复兴中医药事业奋发图强的人生理想。传承中医情,构筑中国梦,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从历史的角度,讲解中医药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其五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的伟大贡献。从现实的角度,介绍中医药在当今人民卫生健康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及国家中医药政策、科研现状、教育及人才需求状况。从未来的角度,介绍中医中药在国际中的发展趋势,中医药学子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复兴光大中医药事业不懈奋斗。

(2)医德医风教育。治病救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优秀的医生必须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同情,富有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者,应能善解人意,将心比心。在灿烂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许多先贤名家都是心性仁厚、品行高洁、知识渊博、举止儒雅之士,这得益于中医学形成初始就已确立了“医者仁术”的理念。中医院校新生在入校之时便应确立这种职业理念,将其作为一种特殊标记贯穿始终。入学教育可以通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新生医德意识。

2.转型适应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和生活的转型、适应新的环境、增强自我教育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主要涉及生活和学业两个方面的内容。

(1)生活适应性教育。新生入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校园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能不能迅速适应校园环境决定了日后学习、生活能否顺利开展。生活适应性教育包括校园及周边环境介绍、校史校规介绍、奖助贷政策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提供生活便利,及时融入校园环境,解除焦虑、紧张、孤独等情绪,为学业顺利进行提供前提性条件。

(2)专业思想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哲学为其思想理论核心,兼有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多重属性,在其研习上不仅要求学生勤奋刻苦,更有一定悟性的要求。新生入校后普遍面临专业上的第二次适应,一些学生因适应性差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更有部分学生思维固化,难以接受新的思想体系、新的思维方法,问题尤为突出。[2]新生专业思想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专业介绍,在具体环节上要安排医史博物馆参观、附属中医院参观、医学生宣誓、校园人文景观介绍等内容,同时举办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尽快融入中医文化氛围。

(3)中医学习方法指导。中学时期学生以逻辑思维方式接受和消化知识,而中医从阴阳到五行的取类比象理论,到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反映,都以抽象思维方式进行。[2]要学好中医必须完成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成绩优异的学长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延长入学教育时间进行抽象思维辅助课程教育,帮同学们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专业学习打好思想基础。

3.发展成才教育

发展成才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在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实施职业意识启蒙和职业规划指导,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另一方面,立足中医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通识人文教育,努力培育宽厚知识背景和文化素养的现代中医精英人才。

(1)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素养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介绍国家中医药相关政策,结合个人和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设计,包括邀请用人单位和毕业校友回校,作人才引进、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强化职业素养的培育,注重培养个人修养,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远大职业理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2)通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精神成人”,即“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的问题。通识教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真正的现代中医精英人才应是学贯中西,纵横古今,并善于融会贯通的人才。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入学之时就应灌输人文教育理念,开设文、哲、史通识人文课程或专题讲座,进行人文教育熏陶,构筑中医学科思维基础,把中医药学子培养成为既有广泛发展空间,又能继承独特传统中医文化的人才。

4.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入校后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焦虑感,出现心理上的失调,表现为理想和现实差距的失落、人际交往挫败、学业困难等。心理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疏导和调节,极易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来严重后患。入学教育一方面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同学们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减少理想和现实带来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要开展针对性教育,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和交流,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好重点对象关注工作。

(三)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体系

1.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新生入学教育即是学生工作范畴,也属于教学范畴,需要学校各级部门和组织的参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对新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纪律和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要建立学校统一指挥、学工和教务处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各级行政机关干部、优秀教师、辅导员、家长、学生骨干和校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整体谋划、相互配合,发挥整体合力。

2.阶段性与延续性教育相结合

开学几周的教育时间并不能很好实现入学教育目标,特别是中医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和通识人文课程教育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阶段性和延续性教育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分阶段、分步骤,贯穿大一,延续至大四。在内容安排上层层递进,安排阶段性教育主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中医思维方式的启迪和通识人文课程的铺垫作用。

3.提供个性化服务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新生入学教育要立足实际,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从新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为新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90后新生特点,从过去单一性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调整为兼容并蓄、因材施教、双向交流与沟通的教育方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调动学生社团和学校后勤等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为新生提供便利化生活服务。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按照普遍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4.强化校园文化氛围的作用

中医院校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具有独特文化氛围优势。同学们学习生活的转型本身也是一个文化氛围融入的过程,融入是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亦即感受、领悟和身体力行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所凝聚的精神主要包括校训、办学理念、教风学风校风等,对新生转化融入大学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新生入校后,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能够加快新生对中医文化的认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桂芳.把握中医三大特征促进学生三个转变――谈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4

[2]徐满成.中医院校新生专业思想启蒙及职业发展引领一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2

篇2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翻转课堂;易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28-04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出入校园的第一课,是新生完成角色转换、环境适应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新生树立正确的大学目标和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更有利于一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当前,各高校日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纷纷结合自身学科校园特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生教育体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将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教育发展新趋势紧密结合,丰富新生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入学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在新生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入学教育体系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教育内容体系单薄

目前各高校的新生教育,主要以校情校史、规章制度、校纪校规的教育为主,辅之以入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从内容上说,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更趋向“适应性教育”。教育内容虽然针对性强,但较为单薄,更侧重让新生端正思想,注意安全,树立纪律意识等。涉及专业学习、思维方式等学术学习领域的教育内容较少,对于如何更好开展大学专业课程修习涉及不够,这对于即将开展四年大学生活的本科生或是科研学习的研究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校际之间、校内院系之间的教育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并不能实现教育信息互通有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所在单位的教育内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的教育现状,与当前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更容易造成新生教育内容的偏离和缺失,如理工科学院的新生往往在人文社科类教育内容方面匮乏,而人文学科的新生则在理性思维等教育上出现缺失。

2.教育时间集中、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时间多集中于新生开学报到后的一到两周,由学校或学院层面统一集中展开。往往采取“新生教育周”、“新生活动月”等形式,通过连续的年级大会或专题讲座集中完成,教育方式主要为主讲老师的单向传输,缺少互动,加之一场大会或报告往往是整个系、整个年级一齐参加,互动性差,教育效果有限。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更像“填鸭式”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的实际效果存在很大变数,不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大学,了解专业学习。

3.教育体系缺少评价与反馈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缺乏新生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前文已述,受制于教育时间紧凑,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讲教师“传经送宝”的教学地位更为突出,新生入学教育更像一个“普及性”的讲授过程。学生参加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并未得到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关注。新生缺少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也缺少一个类似测试检验学习效果的平台与机制,导致新生参加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不能得到及时良好地体现[1]。

二、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运用于大学新生教育的优势

翻转课堂最早是以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面目出现,提倡综合利用PPT、视频、微课等多媒体媒介,通过课前课后的网络资源整合,挖掘学生课下时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延展到课外,而在课堂则以师生互动、答疑解惑、沟通交流为主。从而实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课堂教师教学转变为教辅相长、学生主动的翻转课堂[2]。

而今,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本身。这种转变教师主讲人身份,挖掘学生主动性,有效占据平日碎片化时间的“翻转”理念实质上已经充分适用于各类高校教育场景,对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同样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优势。

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翻转”,有利于增强新生对于教学内容接受程度

翻转课堂指导下的入学教育,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教学内容单向式讲解翻转为师生间的交互式讨论的引导者以及问题的解答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自我角色和发挥功效需要重新设定。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资源重新设计、现场教学的讨论、和交互式的引导,完成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学生则从传统中国教育“被动性”接受者的角色,“反客为主”,学习的理念变得积极主动,逐渐变成教学活动的研究者[3]。学生既要在入学教育课程之前先行完成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的阅读学习,还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借助各种多媒体和网络在线资源完成课前学习内容的反思提炼。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在教育现场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交互式讨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学。通过教师、学生的角色翻转,可以实现新生对于入学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完整接受,这对于以纪律规章制度、专业学习引导为主的新生教育内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篇3

关键词:阅读文化;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50-02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的阅读仍围绕应对考试而开展,局限在对于考试课程的学习。虽然为了高考学生读书不少,但是更多的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由于学生并没有掌握真正的阅读方法,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阅读指导,因此在其对于阅读的思维模式上依旧停留在盲目的选择之中。阅读是对于师生开展的一项心灵建设工程,不仅仅是时间、经历和金钱上的投入,它更是学生智慧和技巧的融合。因此图书馆要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阅读文化的行为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一、强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高校学生在高考之前并没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图书馆,或者仅仅与初高中的图书馆或者公共图书馆的接触,但不能达到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进入大学之后面对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化管理,便出现了很多学生不会利用或者是不能够很好利用图书馆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强化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等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新生入馆教育。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入手,以新生适应性教育为契机,以讲座形式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图书馆的基本使用方法,图书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电子数据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在经历过高考之后,从紧张学习计划中释放出来的空余时间得以填充,并且能够熟悉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为强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讲座或者在课堂中夹杂阅读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专业课教师或者图书馆资深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此外鉴赏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十步阅读法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将这些有价值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其固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强化阅读方法,使其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再次,通过在学生中开设社科信息检索、图书分类法等阅读技巧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学生对于信息的检索量是巨大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明晰如何检索,如何使用数据库,甚至不了解如何使用电子阅读浏览器。因此在有必要将图书馆学的一些基础课程作为全校通识类必修课程进行修读,高校图书馆自身参考咨询服务人员可以作为任课教师,对其进行授课,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可能使学生更好利用图书馆。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高效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以与教务处或创业教育学院联合,开辟学生“读书工程”。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图书阅读量,进而撰写读书报告、读书心得,通过专业老师的评阅,最终获得相应学分。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馆藏资源量,在分析不同背景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以供参考。并根据不同书目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阅读进行约束要求以及专业指导,同时这种修学分的方式还可以减轻学生通过考试取得学分的压力,使学生将阅读方法合理利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数量,还能保证其阅读质量,提高阅读的深度。

二、以阅读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阅读情商

阅读活动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需要人们长期以来在对图文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吸收、积累并将其转化为个人意识形态。阅读情商是读者求知行为整体的情绪和适应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读者对于阅读的一种认知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范围。此外,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应肩负起对于高校学生阅读情商提升的重任,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赢得师生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关注,使高校学生更加自主地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读。从而在学校环境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校园阅读文化。

高校可以每学期举行一次图书集市活动,为学生提供打折图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趣味海报以及展览等形式鼓励学生在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同时可以向学生及当地图书馆发出捐赠图书的倡议,甚至联系书商尽量安排图书集市活动;以高校图书馆为主要阵地,联合学校学生社团开办专业性阅读类刊物报纸,学生社团进行全部工作流程实现自我管理,高校图书馆派专人作指导并给予支持;图书馆举办读书讲座、读书问卷调查、读书经验交流、文学沙龙,诗文朗诵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

此外,高校图书馆要为阅读活动做好保障工作。图书管理员及管理者们保证图书馆一直对学生常开,并且一切资源使用便利。在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的同时,加强与公共图书馆的交流和互动。关注国内外读书活动的信息动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与时尚接轨,不断更新活动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读书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发挥学生读书沙龙的作用,组织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大赛等活动。高校图书馆的活动一般是针对学生的,很少有教师参与(例如互动讲座、交流会之类也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参与),而且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本校范围内。对于图书馆而言,服务对象并不仅仅是学生,也应该包括本校的教师,还可以是其他高校的教师、学生,资源服务共享才能使读书活动意义更深远。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创新

近年来,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不少企业裁员减薪,压缩招聘计划,改以招聘实习生,种种现状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高校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把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对母校的评价和认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刻不容缓。

一、旧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

旧就业指导模式是指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以面向毕业班为对象开展面授形式的就业指导课为主,以个别学生的谈话和就业咨询为辅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师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问题,旧就业指导模式未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主要问题如下:

1.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晚,效果欠佳。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在毕业班开展,部分高校则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展,无论哪一种形式,就业指导工作均起步较晚,有突击上阵的感觉,无法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缺失、求职目标确定及实现人职匹配等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及毕业论文撰写,无法静下心学习就业课程的内容,主动意识缺乏。此外,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设置多以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介绍及办理手续介绍为主,缺少实战性的内容,学生体验少、兴趣小。

2.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成瓶颈。

就业指导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兼有艺术性和技能性的工作。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由毕业班辅导员及个别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担任,不少教师缺少专业训练,指导缺少实效性。

毕业班辅导员不仅要为少则一两百,多则三四百的学生提供各类就业指导,而且需完成各项就业相关的工作,甚至要组织毕业教育及各项毕业检查,不少还兼任学生会、团委指导工作,毕业班辅导员在精力上、时间上无法分配,工作精细无从谈起。师资力量成为就业指导的瓶颈。

二、新形势下就业指导模式创新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矛盾凸显,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势在必行。新就业指导模式旨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突出全程性和学生指导的个性化。其主要特点如下:

1.坚持以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规划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就业指导工作成功的前提是学生有主动性,想学并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而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以技巧性的指导和心态辅导为主,不能改变学生缺乏清晰的求职目标这一问题。学生总是漫无目的地学习,更有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指导老师进行就业方面的交流。因此,激发学生参与就业指导的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关键前提。

从学生成才的角度看,就业指导的目的不应是提高就业率,而是把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职业目标的确定及准备就业过程中不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质量。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并不等于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就业指导课的其中一个内容,用一次讲座或比赛就草草结束,而须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在低年级学生中就应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理论,帮助学生借助各种测评系统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一方面了解社会的用人要求,进一步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选修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以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鼓励学生为大学生涯制定详尽的目标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动力问题,使学生做好充分就业调查及准备,减少焦虑。受益终身。

2.坚持以工作坊形式落实学生的分类团体指导。

大班制就业指导目标分散,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进度,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目标对学生进行小组指导或组织工作坊,如简历制作工作坊、面试技巧工作坊等,更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分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团队辅导中可以通过相互分享、讨论,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成长、提高的效果。

3.尝试以就业自助网络平台作为辅助手段。

就业自助网络平台是指以博客或教师空间形式出现的就业主题网站。它比起学校就业网站更具亲和力和专业针对性,可提供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就业心得分享、指导老师心得、在线互动答疑,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自主查阅,能有效解决部分学生不习惯面谈咨询或因找工作长期不在学校导致的沟通断层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解决教师精力有限的问题。

4.坚持以“一对一”的方式突出个性化就业指导。

有了就业自助平台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常见问题,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更细致的就业指导工作。受过专业咨询、指导培训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政策分析、求职心态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同时,已经签约的学生也可以朋辈的身份与咨询者分享就业心得,低年级学生通过与朋辈就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明确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和就业目标。“一对一”就业指导需要时间和场地上的保障,使教师和学生在咨询、指导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中断和影响,保证个性化就业指导质量。

5.尝试开放式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开放式的就业指导面向社会,让更多的用人单位、在职人员参与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实践,接触社会、工作,了解差距,帮助学生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性衔接。

同时,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注重全程化。不仅是毕业班学生,更应辐射全校学生,努力使新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指导性,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有规律地定期开展。新生辅导员须制定每一届、每一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及计划,避免因辅导员的轮岗、分流中断就业指导工作的延续性。

6.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体系。

篇5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季羡林国学院

1996年德洛尔代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明确了大学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旨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将承载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育人是关键。据此,本文通过探究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弥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性缺失的意义,介绍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依托季羡林国学院这一宝贵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具体做法,成效显著。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仅与社会风气和高等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甄别有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上,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博闻强识,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但不足之处却体现为在待人接物方面担当意识不强和解决处理问题批判精神和独创能力相对缺乏。

在“三观”方面,虽然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积极营造丰富多彩有内涵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当前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未能树立牢固的是非观和道德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思政课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加之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传统的笔试,使学生对思政课避而远之,产生不重视的态度。(2)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奈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选择使得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流于形式,最终未达到预期目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负、抑郁症、恐惧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处于特定时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面临从校园生活向社会过渡的转变,认知各方面都不成熟却急于证明自己。最近几年校园频频发生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下滑的事实。

另外,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针对具体理工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中往往缺乏人文类的课程,致使理工科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史常识都不懂,在研究学问过程中只注重发扬“求真”的科学精神,而没有注重“求善”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学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已经展开,一些高校通过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进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试点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中,北京大学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科学通史》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历程经过高校自身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文章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继承国学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做当前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教材。

三、季羡林国学院对于推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坐落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季羡林国学院以“季羡林纪念馆”为核心,是目前国内保存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遗物和作品最多、最完整的纪念馆。该馆的设立以整理、研究和弘扬季羡林国学思想为重点,是学院师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教育基地。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体现了国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季先生还说过“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体现季先生对大学生学习国学的殷切希望。

基于此,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通过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这一必修课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对全校所有师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

(一)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开设涉及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需要确立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体现陕服鲜明的育人特色故开设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由学院相关教学部门承担起《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围绕《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先后成立国学传统文化教研室,制订教学大纲,聘请专任教师、尝试编写系列讲义,完成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以及目前正在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课程已经在11级本科生范围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开卷考试和撰写心得报告,从课程期末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从这门课中收获确实不少,获得预期效果。

(二)以季羡林国学院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新特色

学院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季羡林纪念馆,聆听名家讲座,用传统国学文化浸润心灵,举办季羡林国学思想高端研讨会,把季羡林国学思想融入学生骨干的教育培训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国学传承思想,激发理想信念”演讲比赛,配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国学主题活动,校园网开办“季羡林国学院”专栏等方式营造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使得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更让师生受益匪浅。

(三)依托季羡林国学院开展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季羡林国学思想基础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季羡林国学思想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切实受益的课程。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聆听报告、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在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赞同,对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推动了季羡林国学思想的普及和传播,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学传统,讲爱国,促学习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也提升广大教师的素质。教师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深受启发,明白为人师表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完美的人格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师德远比能力更重要。

四、结语

十以来,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论述,充分表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必将承担起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学传统文化也将会弥补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12月5日,季羡林国学院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第二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下一步,学院还将充分发挥季羡林国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教育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创办一流大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