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范文
时间:2024-01-23 17: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76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8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并且,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超过一个亿,独生子女父母将有很高的空巢比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巢老人的数目也会进一步增多,所以那些需要照料、需要被服务的老人的数目将会非常庞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
但是,我国还依旧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整个即将老龄化的社会必须要面对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各种医疗服务产业将在市场强劲的需求下蓬勃生长。 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会暴露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更稳妥地解决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医疗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积极思考的。
二、老龄人群面对的医疗服务产业及现状
1、老年医疗保险业
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但它的覆盖和保障能力有限,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面向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年人或者其所在的雇佣企业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来补充其对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例如有预防老年人常见意外情况的保险――意外伤害住院(老年人防摔)险,意外骨折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特别是在自己年老体弱,经济收入减少时,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各式各类面向各种特定老年群体的险种的良性发展,将对整个社会都颇有益处。
2、社区养老服务业
以社区为中心的养老医疗服务业是建设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人和子女的同居率也急剧下降。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社区-家庭为主要场所的社区医疗服务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更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医疗需求。老年人往往能到社区诊所等社区医疗设施处得到诊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服务。但这之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的资源不足。除缺乏政府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支持之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缺乏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机构往往存在资金短缺,随之而来又会出现人力资源匮乏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缺乏专业的老年社区医疗团队。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护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展开服务。例如,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疾病和卧床的老年人希望得到的是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需要社区医疗人员前往老年人家中,进行周期性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3、养老机构和养老产品制造业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资金来源可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种。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以民政部门旗下的养老院为主。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有偿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老年公寓。目前,我国在机构中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群体的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入住床位有限的公立机构,而民办养老院高昂的费用又让老人承受不起。这是因为我国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结构单一,老年人的复合需求(休养、护理、医疗、交流)得不到满足;也因为养老机构自身盈利困难,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和人员进行更多的服务和管理。
养老产品制造业有着广泛商机。大多数老年人因为身体原因,对老年生活辅助用品具有强烈的需求。在老花镜、助听器、拐杖等常见辅具之外,基于医用功能的养老辅具也越来越多。此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文化用品也层出不穷,例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有按键少、菜单结构明晰,增加实体按键等优点,方便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养老产品制造业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是保健品制造。各大保健品通常利用各地生态食品等资源,进行合理提取和精深加工,向老年人提供适销对路、有利健康、安全无害的可食用产品。但是不少产品夸大了使用疗效并使用不法手段售卖,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三、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增大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会提高。这就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患病几率较高,导致医疗保障资金迅速增加。社会各界用于老年人医疗服务的费用也在大幅度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也是十分可观的。中国目前离退休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致使国家和社会的承受力已经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产生的压力将会更为严重,从而,将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以治疗或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多发病为主,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和劳动力成年人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传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和意外事故的存活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人类平均生存的寿命大大提高了,一般人都可以顺利存活到老年阶段。根据一般规律,老年人口的发病率要高于其它年龄组人口,并且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向高龄化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心必然向老年人群体方面转移。近年来,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威胁,老龄人口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增加,必将促使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向这方面转变。
篇2
【关键词】卫生服务;利用;老年人;医疗保险改革
我国自1999年10月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1]。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2],老年人口的特殊地位,使得笔者对其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导致老年人口对医疗服务需要远高于非老年人群。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主要表现为高需要、低需求的矛盾状态[3]。在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和资金支持及其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等方面问题,也将成为研究的又一焦点。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面的研究,期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对我国医疗保险中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以行政村(街道居委会)为抽样单位,每抽样单位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40名。对江西省各地区、市(县)、乡(镇)及行政村(街道居委会)进行了调查。
1.3 调查内容 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就诊情况、前一年住院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制订统一的调查表,每人一表,每一调查项目均有严格的定义,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获得资料。调查员由经统一培训的人员担任,获得调查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82份,有效率为99.0%。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1.6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江西省10个地区(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的38个县(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1 782名老年人中男894名(50.17%),女888名(49.83%),性别比为100.7∶100。城市人口为255名(14.31%),农村人口为1 527名(85.69%)。60~69岁组有916名(51.40%),70~79岁组有657名(36.87%),≥80岁组的209名(11.73%)。调查人群中,以自费为主,占总人数的74.07%,其次为公费(10.38%)和劳保及半劳保(6.67%),统筹与合作医疗(3.25%),医疗保险(2.92%),其他(2.69%)。
2.2.1 2周就诊率、年人均就诊次数、年住院率情况 调查的老年人中,城市老年人的年人均就诊次数为0.92人次,而农村为2.45人次,门诊就诊率为7.01%;城市老年人年人均住院次数为0.24人次,而农村为0.08人次,住院率为6.00%。(2周门诊就诊人次按年折算:调查人群两周就诊次数*26/调查人数)。
2.2.2 就诊地点选择情况调查 从就诊地点的选择看,城市老年人选择省级医院占20.39%,县区级医院占30.20%和私人诊所的20.39%,社区卫生服务站仅占1.57%;农村老年人中,选择私人诊所为主,占总人数中的51.29%,县区级医院为13.64%,村卫生所和乡镇医院分别为10.16%和11.73%。城市与农村比较(χ2=105.443,P
2.2.3 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就诊所消费的医疗费用不同,不同的程度影响了老年人对门诊就诊地点的选择倾向(表1)。提示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不同的等级医疗部门的门诊服务利用率是不同的。不同的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下对就诊医院的选择进行比较(χ2=619.831,P
2.4 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情况
2.4.1 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情况 调查的老年人中,老年人人均收入为1 765.50元,其中城市老年人人均收入为(2 098.37±105.84)元,农村为(1 709.91±49.34)元。城市与农村进行比较(Z=2.169,P
2.4.2 按就诊单位和五大系统疾病进行医疗费用分析 调查对象中,两周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各占总费用的81.01%和68.29%。按五大系统疾病分,花费在五大系统疾病上的两周门诊费用所占的比例为28.24%,住院费用为47.88%。
2.4.3 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调查 调查的老年人中,应住院而未住院人数为105人,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5.89%。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中,主要是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5.2%,其次是认为没必要,占的比例为13.3%。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我国的卫生服务调查表明,老年人医疗费用远高于一般人群[4]。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增加,医疗时间少,门诊和住院要求高。在本次调查中,江西省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低于2003年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10.38%)[5],而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按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34.51%)[5]。分析老年人的患病种类和患病率,发现江西省老年人的疾病谱已发生变化,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炎、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两周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外,主要还是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调查的老年人群中两周就诊率(7.01%)和住院率(6.00%)均低于1998年第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城乡合计65岁以上的29.93%和7.96%)[5]。说明我省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还存在很大问题,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与国家水平还有差距。在影响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中,医疗费用过高、经济困难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发现:两周患病情况下未就诊原因中,经济困难的占48.33%,居各因素之首。在进行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原因调查中,发现75.2%的老年人因经济困难放弃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既受患者患病种类和程度、支付能力的影响,也受医疗保健提供行为的影响。此外我省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利用较低。个人自付于看病、住院和买药的医疗费用支出只占人均收入的6.08%。然而老年人患的疾病大多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时地可能要住院。住院费用高,加上经济收入低,就不同程度地制约老年人的住院意愿,也影响着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
本次调查中发现,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影响较大,但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在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中,自费医疗的不是少数,且老年人中相对贫困的人口不断增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老年人往往无能力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本次调查结果中,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就诊消费的医疗费用不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对门诊就诊地点的选择倾向。有公费医疗的老年人到省市区级医疗机构就诊占的比例为65.40%,有劳保半劳保的到省市区级医疗机构就诊占的比例为78.98%,有医疗保险的占65.38%,统筹合作医疗占20.68%,自费占12.12%。同时在自费的老年人中私人诊所就诊占的比例为62.42%。提示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不同的等级医疗部门的门诊服务利用率是不同的。
3.2 从老龄化看医疗保险改革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如何改革,或者说医疗服务机构如何改革,以适应老龄化趋势,保障老年人健康,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疾病,尤以慢病多见,其患病率高、种类繁杂、患病时间长,老年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的支出必然日益增大,给国家、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压力。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改善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为此,笔者结合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3.2.1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 现在医疗保险不健全是个很突出的问题,将近80%的人口不在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加快医疗保险方面的深化改革成为非常急迫的任务:①扩大医保覆盖面,让城乡更多的人参加医保。尽一切力量,迅速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大多数城镇居民,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医疗与医药体制改革的基础。同时,要完善相应制度,制定具体标准,把医保坚决控制在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上;②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作用。医保机构即保方要作为消费者利益集中代表及第三方监督角色出现;对医院,保方要通过费用结算、监督检查对医院的不合理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进行调控,保证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就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而言,未来患者更多的是与保险机构发生费用关系,医院只是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和患者面对共同的第三方-保险机构。保险公司不单对医院的费用关注,也对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解、监督;③改革医保和公费报销制度,规范确立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按照医保规定,只有拿到盖有医院外购章的医保处方到定点药店买药,才能到社保中心报销。显然,患者能否到定点药店购药取决于医院,而实际上医院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不会给患者盖外购章。确立医保定点机构也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公共垄断部门的利益所系,使公民的选择机会减少,市场缺乏竞争力。为此,要规范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的确立,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则(包括确立医保定点机构的标准等)并监督执行,加强医疗保险的行业和医保基金管理;④利用政府、社会、医疗经办机构等多方筹集救助基金,为其提供最基本医疗保障,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看得起病,防止因病致贫、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自负比例的高低直影响接着参保积极性,而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允许随意降低自负比例,因此,制订其他补充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中,还应注意与医疗服务方式的协调,政府可通过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激励机制,如在社区医院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大医院等,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转向社区,减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使宝贵的医疗保险基金得到有效利用;⑤进一步开放医保市场。鼓励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引入民间组织的会员性医疗保险机构(如大型企业集团自办保险),让社会各群体自由选择竞争性的基本医疗保险组织。
3.2.2 发展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卫生方针指引下,我国各地在建立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把扩大老年人医疗保健功能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据国际经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诊治80%以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社区卫生机构分布在居民的居住地,就诊方便,它的这些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的就医需要,主要包括:①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建立随诊制度,定期上门巡诊,并据病情提出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保健和治疗措施,使老年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上门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还可密切医患关系,沟通医患感情,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医学保健知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普遍增强,由于缺乏系统而正规的自我保健知识,因此,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医疗保健知识,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③组织和指导老年人参加各种适宜的健身活动,加强对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卫生管理等。
3.2.3 建立和推广“预防为主”的新医疗保健观念 慢性病己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银行的考察报告《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一文曾指出:如果中国不注意慢性病的预防,则到2030 年所需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将高达25%。这个比例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而如果注意预防和提高效率,则可将卫生费用控制在10%~13%。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主要的健康“杀手”。而这类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人们已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可以通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来保持的。因此,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就成为当代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情绪稳定、定期体检等可使老年人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症状缓解。防患于未然,不仅可大大节省医疗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减轻老年人的病痛,使其成为健康寿星,安度晚年[6]。
参考文献
[1] 毛瑛,李娇凤.人口老龄化呼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2(11):697-699.
[2] 申一帆,李曼春,张宏星.1000名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意向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2):713-715.
[3] 汤哲,方向华,项曼君,等.北京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64-469.
[4] 饶克勤,陈育德.当前卫生服务供需基本状况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卫生经济,1999,18(6):5-8.
篇3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总量急剧扩大,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目前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加快医养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了解医养结合发展状况,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1个市对78家医养结合机构和入住老人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接近老龄社会。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变化的重点特征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十二五”期间,净增老年人口195万人,年均增长率4.6%。全省11个设区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24.3%,舟山市和湖州市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24.0%和23.2%,差不多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的16.1%高4.1个百分点。到2017年末,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依据联合国标准,这一比例达到7% 即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我省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已接近老龄社会。
2.医疗护理需求大的高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疾病增多,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75岁前属于年轻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健康需求侧重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75岁以后,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给予帮助;80岁以后,对医疗、康复、护理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起居需要专人照顾。当前,人口高龄化加速,“十二五”时期,全省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净增34.74万人,年均增长率5.19%,到2017年末达到155.83万人,人口高龄化明显快于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高龄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子女供养的传统养老模式淡化,空巢老年家庭比率保持高位,2017年末,全省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234.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8%。
(二)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照顾一体化的需求增加。
1.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提高,需要方便、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国家连续10年以接近10%的幅度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17年,浙江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达到40707元。全省还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17年全省有136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对困难老年人的救助经费金额超15亿元。住户调查数据还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老人中,97.6%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当老年人收入有了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健康的高品质老年生活,医疗需求提升。据2017年浙江调查总队对723位65岁居家老人的医疗需求调查,有88.8%的老人要求定期体验,40.2%要求组织健康讲座,32.6%希望提供上门看病服务。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当生病时能得到便捷、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老年人的最大期盼。
2.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缺乏完善的护理条件。传统的三代同堂家庭结构逐渐瓦解,老俩口独自生活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3.8%。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也无精力、无时间承担起照顾多代多家老人的责任。老年病多发、易发和突发,患病老人的就医治疗、住院照顾子女难以承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护理,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求有专业护理知识、完善的护理条件,靠家庭自身也无法解决。老龄化带来这些问题,已从家庭困难转化为社会性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解决。
3.医疗和养老机构自成系统,不能有效满足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生育率自然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伴随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有一个逐渐适应和解决的过程。而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管理和应对机制不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设施缺乏。多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的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养老机构迅速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养老体系基本建立,较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顾护理的需要,但针对老年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养老院不提供全面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负责疾病治疗,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打破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间的分隔,围绕老人对养老、医疗、护理、康复需求出发,通过医养结合,建立医养一体化的机构,为老人提供全面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成为老人们和子女们的期盼。
4.医养结合发展方式的提出。医养结合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而目前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又相对独立这一客观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通过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依托,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不仅提供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对居家养老为主的老人,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二、政府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个专门针对医养结合发展出台的政策文件,医养结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加以推进。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比较早, 20XX年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医养融合发展。2017年省民政厅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确定26家养老机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各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快速发展。
(一)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
针对老人医养服务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养老、医疗、生活照料服务结合的有效途径,据今年6月对全省85家医养结构机构的调查,浙江医养结合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老人集中、年龄较大、疾病多发易发,医疗服务需求很强。在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养老机构通过自办或与专业医院合作成立医疗机构,为入住老人同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4家属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形式,占69.2%。内设医疗机构形式有多种,以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为主,共有25家,占46.3%;有15家养老机构设立了医疗科室完整、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占27.8%;有10家设立了康复和护理医院;设立卫生院或门诊部的有4家。
2.提供医疗和养护一体的医疗机构。养老最大困难是老弱失能和疾病照料护理,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同时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针对不同医护需求,形成各具特色、服务于特定群体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融合。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属于这种模式的有13家,占16.7%,其中以康复医院为多,有9家,护理医院有4家。如果包括养老机构内设立的康复护理机构,共有23家,占全部医养结合机构的29.5%,这类医养融合机构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特别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养结合更为紧密。
3.医疗机构内设老年养护机构。一些综合性医院和专业医院,为了满足既需要长期治疗、又不能长期住院的老年人需求,成立专门的保健护理部、康复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兼顾生活护理,也有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设养老床位或设立养护部,提供养护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11家是由医疗机构设立的,占14.1%,有6家设立以康复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有3家设立老年病区;有2 家同时具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种功能。医疗机构发挥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养老服务,成为医院拓宽服务领域的新路径。
4. 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全科医生与社区居家老人签约的形式,提供家庭病床、初诊、转诊、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医疗服务,在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起付额度上给予优惠。杭州市大力推动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医疗服务签约,2017年至,已有1100多名全科医生与71万居民签约。
(二)医养结合基本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医养结合的难点在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医疗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3家设立了内科,有49家设有中医科,设全科的有39家。平均每家医养结合机构有医生33人,多数医养结合机构配置了心电图、B超、X光机等医学影像仪器设备,部分医院还配备了CT机、磁共振等大型医学检查设备。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篇4
【关键词】网络模式;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88-02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69亿,与此同时,与老年病相关的慢性病也呈日益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积极探索老年慢性病医疗服务,调整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把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对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常伴有合并症,给医疗服务工作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挑战。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决定了他们是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量最高的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呈多样化,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因此,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老年慢性病人群提供方便、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模式已势在必行。
2.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网络模式可以对社区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建立起由社区医生、老年人群共同参与的慢病防治体系,有效实现医生、患者在线的互动交流。另外,也利于社区医生统计慢病管理的相关数据,加强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因此,网络模式能为慢性病患者建立一个新型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帮助老年人群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1 有利于社区医务人员更新服务观念和改变服务模式。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能减少慢性病发病率,降低慢性病危害。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应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思路,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从单纯医疗护理服务向预防为主、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和身心康复转变,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观念,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内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2.2 推行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一体化。慢性病对社区老人居民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利用网络技术为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远程监控并实时诊疗咨询,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努力推行预防保健、应急救治与预后康复服务一体化模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也为社区医疗服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3.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慢性病网络健康管理能提供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提供医疗指导,同时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健提供所需的数据。
3.1 完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医护人员通过开展健康调查、免费体检、慢性病的普查和治疗、健康宣传等活动,收集和完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相关信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定期访视检查,指导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社区、医院、卫生管理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获取健康信息的资料,方便老年人的就诊和医疗管理。随着社区卫生网络逐步建成和完善,社区医生将老年慢性病档案进行归类管理,输入病人或慢性病名称,能立即调出健康档案,了解病史等信息。
3.2 实施健康干预,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社区医生通过网络管理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主动提供医疗和健康干预,在慢性病高发季节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健康行为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不断促进社区老年人群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实现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有助于提高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3 建立社区家庭监护中心,实现远程治疗和监控。通过网络化管理,在社区卫生站设立医疗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社区医生与慢病人群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医患模式,尤其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监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立社区家庭监护中心,通过网络与老年慢病家庭相连通,将远程医疗拓展到家庭,强化了社区保健职能,对慢性患者进行医疗随访和预防保健、健康饮食等方面的咨询,老年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医疗服务,提高对慢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之,以个人健康为核心、管理信息为纽带的网络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增强患者与社区医务人员的互动,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成本,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社区卫生领域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符定莹.《慢性病和社区健康管理》、《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36期.
[2] 李红梅.《社区慢性病管理》、《心理医生》,2011年9月第200期.
篇5
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尤其令人堪忧,除了“未富先老”之外,医疗保健事业还不发达、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都是挑战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障碍。我国在经历十余年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后,形成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三大基本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截止2011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6%〔8〕,可以说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绝大多数公民。但是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及城乡之间,其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且总体保障水平不高,统筹层次过低。当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在职和退休人员的门、急诊及住院医疗,除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城市外,目前很多城市对门诊医疗的保障较低,除每年拨入个人账户几百元补贴外,仅对重大疾病治疗等少部分特定项目给予补贴,对很多低收入的老年人来说仍然是看不起病的。与职工医疗保险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仅重点保障居民的住院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更低。表2所示的我国老年人口2w患病未就诊率和年未住院率,可见中国老年人旺盛的医疗需要还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的医疗需求。据调查〔3〕,在全人群2w患病者中有24.4%因经济原因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患者中高达70.3%因经济原因未住院,估计这一比例在老年人中应该更高。另外,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全人群设计的,其保障方式单一、保障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虽然基本医疗保险在缴费比例和医疗费支付比例上给予老年人一定照顾,但是仍无法弥补老年人低收入与高医疗需求的矛盾。而具有补充作用的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相当不足,当前不仅大部分老年人完全没有商业健康保险,很多年轻人也缺乏保险意识。作为社会医疗保障的底线,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筹资不足、救助范围小、救助效果微乎其微〔9〕。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任重道远。
对我国城镇老年人医疗保障模式的思考
构建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老年人收入低,但医疗需求大,特别是对慢性病、大病治疗及长期护理的需求,基本医疗保险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需要通过多层次的保障方式弥补。一,可以建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例如,设立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对部分慢性病、老年病及重大疾病给予保障;设立高龄老人医疗保险制度对70岁以上老人给予更高的医疗补贴;设立长期护理保险对长期卧床护理需求提供保障等等。二,完善对老年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保障低收入老年人群的大病救治,兼顾慢性病和常见病的医疗保障,加大对基层救助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三,扶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通过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品种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卫生服务需求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已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都完满的状态。医疗保险应向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心理健康等方面扩展,通过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服务消费。
提供完善的社区老年医疗服务保障
首先,建设高水平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一个必要举措。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比较重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不仅方便、及时地保障人们就医,同时承担着“守门人”的角色,起到防止小病大医、浪费医疗资源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但其医疗水平还不高,尤其缺少好医生,因此很多人仍喜欢挤大医院,“看病难”没有很好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成为居民健康的一线保障单位,向着包含健康教育、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康复保健、家庭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内的一体化服务目标发展。其次,创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辅相成,社区服务“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过渡形式,居家养老模式既维系了中国传统养老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因而成为中国未来养老的主要方式〔10〕。但是不出20年,中国第一代独生夫妻自身步入老年的同时,将面对四位高龄老人的照料问题,家庭能否承担多位老人的医疗负担值得担忧。届时将有更多的独居老人,对各种养老机构的需求会更为迫切。当前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私立养老院良莠不齐,且费用都令一般收入水平的老人望而怯步。因此,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应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同时,政府应尽早筹划如何通过社区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配置及其制度化管理,创建低成本高质量、医养结合的中国式养老模式。
大力发展老年康复医院
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基于医养结合的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B16SH039)阶段研究成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河北省而言,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截至2015年,河北省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11%,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失能老人约有40万人。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多。而无论是从运营成本还是养老意愿来看,要真正实现医养结合必须落实在社区居家养老上。
1 社区居家养老与医疗卫生
1.1 社区居家养老
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脱胎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具体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家庭为基础,依托于社区,运用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按照社区照顾的理念和方法,为有意愿居家养老或者无能力入住养老机构的家庭和老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形式,是一种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介于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之间的老年人照顾方式。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从一开始就被认为必须要配以社区照顾作为补充方式,因此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能发挥家庭照顾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和情感需要的优势的同时,同时还能为家庭养老提供社会支持,减轻家庭负担,更能为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提供很好的平台,使其更好的应对角色转换;而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克服了机构养老带来的非人性化、缺乏亲情和精神慰藉、政府财政负担过大、个人和家庭难以承受商业化养老机构费用的弊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模式,但医疗服务已经成为限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
1.2 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医疗难题
健康是老年人面对的关键问题。根据《三部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1],显示,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有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在家庭日益小型化的背景下,这个数字意味着巨大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服务需求。而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医疗服务的需求更是凸显,据调查上门看病需求在城乡老年人社区为老服务需求项目中排名首位,其比例高达38.1%。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有限性,加之两个服务体系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医疗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破解这一难题势在必行。
2 河北省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2.1 合作模式
在该模式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最早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城市,2012年开始启动试点,2014年开始向全市推开,截至2015年底,全市21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组建了549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16.43万户居民家庭。每支家庭医生团队主要包括1名全科医生、1名全科护士和1名公共卫生医师,并有1名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做业务支持。主要为社区中居家养老老人提供: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费体格检查,免费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咨询、分类指导服务,每年4次的免费测量血压、空腹血糖服务,免费联系专家和上级医院会诊、转诊服务,中医预防保健指导等服务。
该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动性、全面性、可及性的特点,同时,借助于国家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制度,让社区居家养老老人能够就近获得多种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紧张的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的现象,也是当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医疗人员数量和服务水平会对该模式形成严重的制约。以全科医生为例,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全科医生仅有8637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1.17人,低于全国平均的1.26人,远低于国家每万人口应有2―3名全科医师的要求,其中仅有233人是经过医学院校规范化培养而来的,因此现有全科医生不论数量还是专业水平都难以满足合作模式的l展要求。
2.2 辐射模式
该模式充分发挥医院和具有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对周边社区的辐射作用,通过与社区签订协议的方式,直接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同时对需要转诊的老人开辟绿色通道,协调安排进入医院或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对不同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
以邯郸陶然新城社区为例,2015年11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三甲医院,与陶然新城正式签约入驻,开展包括培养医养结合服务人才、提供医疗服务、老年护理和康复保健服务,定期开展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康复指导,开设保健教育健康知识讲堂,开辟绿色医疗通道,提供适当爱心基金救助等在内的多种服务和合作。
这一模式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但如果要进行推广,最大的难题在于找到实施主体。对于原本就诊和服务压力就很大、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的医院来说,缺乏进入社区的动力和激励机制;而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养老机构要么数量较少,要么收费较高,难以形成普及态势。
由此可见,这两种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医疗护理功能,但是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具体的实现路径。
3 河北省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分析
3.1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配套制度的嵌入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进行统筹规划,河北省虽然已经在2016年1月出台了《河北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方向,但其可操作性仍有待增强。另一方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涉及民政、卫生、社会保障等多部门职能之间的交叉,亟待形成有效的监管和协调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保障服务质量。
3.2 多元化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建立
医疗服务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医”与“养”脱离的问题,实现医养并重,并尽量为老年人提供最快捷和有效的医养方式,因此应以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的医养需求为核心,探索更多有效且可行的服务方式。此外目前的服务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重视不够,对此可以引入社会工作元素,不断丰富扩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内涵。
3.3 社区居家养老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的整合对接
医养结合打破了以往社区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有利于实现社区医疗资源和社区养老资源的整合对接。在增加投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该将社区现有的医疗服务资源和养老资源进行功能整合和有效对接,提高社区中现有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可以为二者之间的整合与链接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3.4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能力的提升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效率最终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因此要推动该模式的普及和发展,就急需通过高校专业培养和职业技术培训等途径,结合改善职业发展体系、强化培训机制、提高待遇水平等措施,为社区构建起一支业务精良、人员素质高、热情耐心的专业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民政部.《三部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户网站:http:///article/zwgk/mzyw/201610/20161000001974.shtml,2016-10-9
[2]席彪,员美娜.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1):107-112.
篇7
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是当前老年长期照料服务的发展方向。对医养结合服务性质的界定和服务范围的划分,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将医养结合服务界定为准公共物品,认为各类服务提供主体在不同条件下提供的服务内容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物品性质;从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的视角对医养结合的紧密型模式和松散型模式进行了解读;最后提出应从促进多主体供给、加强制度配套和服务管理、重视人才培养以及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
关键词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准公共物品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指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促进,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提升养老整体水平[1]。它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2]。对医养结合服务性质的界定与服务范围的划分,是服务提供的前提依据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影响着决策者、实施者和消费者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认识,从而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因此,笔者从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理论出发,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性质进行界定,同时分析不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生产与提供方式,探索能够促进我国医养结合服务良性发展的对策。
1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背景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逾2.02亿,老龄化水平达14.3%。其中,高龄、失能人口数量超过3750万人。这些老年人需要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一方面,伴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得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医养分离的照料模式,导致许多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层次偏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而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老年长期照料专业性、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使得养老服务在护理和医疗方面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亟需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国于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目前,各地相继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工作,做法不一,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转介与评估机制缺乏、照护人员素质不高与数量不足、政府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3-5]。如何推动医、养资源的全面融合,搭建起长期、连续、专业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为老年人切实提供综合、便捷、有效的服务,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2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医养结合属性分析
2.1医养结合服务性质界定经济学中将至少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社会产品称为纯公共物品,将部分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产品称为准公共物品,将不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产品称为私人物品[6]。医养结合,是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于一体的老年照料服务模式与服务产品。就其内容和特征来看,可以将医养结合服务界定为准公共物品。首先,医养结合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医养结合服务是针对全社会的产品,无论是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下的老年人,还是机构养老形式下的老年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法,获得医养结合这种资源整合服务带来的好处。其次,医养结合服务在某些形式下具有竞争性。医养结合服务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不具有竞争性,但当某些医养结合服务出现拥挤时,如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下提供上门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服务的人员不足,或机构养老形式下提供的床位数不足时,医养结合服务就具有竞争性。再者,医养结合服务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都可以改善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减少家庭成员的照料负担。
2.2医养结合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界定一般来说,影响公共物品边界形成的相关变量有:与人民生命、财产的相关程度及危险危害程度,市场供给的难度和成本,资源稀缺程度等[7]。医养结合服务是养老服务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养老服务可划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医疗卫生服务则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各类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主体,在不同养老场所提供不同的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内容,进而具有不同的公共物品性质。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该形式下的养老服务,针对所有居家老年人,具有非排他性,但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可界定为准公共物品。机构养老场所包括政府民政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福利与救济性质的养老机构,也包括民办老年公寓和民办敬老院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等。前者提供的养老服务,由于对入住老年人设政府有准入标准,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但考虑到此类机构及服务由市场提供的难度和对于维护老年弱势群体生存权的重要意义,可界定为准公共物品。后者提供的养老服务,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收费性质等特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界定为私人物品。医养结合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教育、卫生监督等,由政府直接提供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是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服务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服务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属于纯公共物品。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医疗诊断、临床服务、药物使用、医疗保障等,由公立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等联合提供,在服务受益上具有排他性,但不具备消费上的竞争性,是准公共物品。非基本医疗服务则是以特定人群为服务对象,包括服务类项目、非疾病治疗类项目、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项目和一些特殊治疗类项目等,如医疗美容、减肥、高级护理等,一般由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价格放开。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和消费上的竞争性,属于私人物品[8]。
3基于公共物品生产与提供理论的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在公共管理理论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环节。为了清晰界定政府职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对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进行区分。公共物品的生产,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将投入变成产出的技术化过程,通常制造出一个产品或给予一项服务。而公共物品的提供则是一个制度或资金的安排过程,根据谁出资谁是提供者的原则,政府的责任应更多地体现在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上,特别是公共性程度越高的物品,政府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更大[8]。目前,各地开展的医养结合做法,根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是否涉及产权调整、机构法人是否独立,主要可划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类。现以此划分方法,利用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理论,进行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3.1紧密型模式分析该模式主要是指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涉及产权的调整,调整后的医、养机构法人不再独立,属于同一法人。该模式具体可分为3种做法。①由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代表。该院1987年与长沙市老年科协、老年协会合作成立了长沙市老年康复医院,2009年建立了芙蓉寿星公寓,功能上分为病理区和养老区,病理区又分为内科、外科、老年痴呆科、康复科等,养老区则分为自理区、介护介助区和专护区[2]。②由商业化的养老社区自办医疗机构,以北京太阳城养老社区为代表。太阳城集团于2004年在太阳城社区内开设北京太阳城医院,方便该社区老年人就医。医院组织专属医疗护理团队全职负责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安养老人的医疗护理工作,急诊科紧急呼叫监控系统连通社区每一户家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慢病安养理疗康复和特色中医理疗康复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太阳城还与安贞医院合作,开辟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转诊[2,9]。③医疗机构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建设护理院或养老院,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医院、北京胸科医院改建的老年病医院等为代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成立于2010年3月,主要面向需要长期间断、不间断治疗的老人、长期需要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老年群体、各种疾病后需要康复理疗的患者、各种因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压疮患者、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临终患者[10-11]。从紧密型模式的做法来看,无论是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还是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其典型代表的举办主体都存在政府的身影。由公共物品性质分析可知,医养结合服务是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机构养老服务领域对低收入、无家可归、孤寡等处于弱势群体的老年人进行养老收容救助和医疗救助,正外部性高,非政府力量往往不愿或无力提供,由政府直接主办此类型的医养结合机构较为合适。但对于有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支付能力和自主需求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政府在医养结合服务的生产或医养结合机构的举办上,显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目前各地不少公立养老机构和公立医院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将改造后的机构定位于医养结合服务示范性机构。但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真正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与服务定价脱钩的情况,表明地方政府重视对医养结合生产环节的投入,而忽视了对于医养结合提供环节的政府责任。换言之,如果政府旨在解决更多老年人群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关键要在公立医养结合机构中体现出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的非营利性,使得公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定价低于市场价格。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向应立足于此,而非片面追求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规模。紧密型模式中的第二种做法,由商业化养老社区自办医疗机构,属于市场机制对于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符合当前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市场供给的政策倾向。政府则主要发挥鼓励、支持、引导和监管的作用。
3.2松散型模式分析该模式主要是指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通过签约合作的形式开展服务,不涉及产权调整,医、养机构仍分属不同的法人。该模式具体可分为3种做法。①医疗机构与专业化的养老社区合作,以北京市双井恭和苑养老社区为代表。双井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与北京市急救中心合作,在社区内设立120急救站,并与定点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2,9]。②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以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和海南省海口市普亲老年养护中心为代表。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成立于2012年12月,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发起,与郑州市31家养老机构开展医养协作。养老机构老年人患病时,医院免费接诊、老年病科及时诊治、出院后定期回访。在海口,普亲集团下属的海口普亲老年养护中心与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合作,在养护中心内设立家庭病床。由医院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医务人员定期来养护中心开展上门巡视、健康检查、保健咨询等服务;建立相互转诊制度,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当老人出现紧急病情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术后康复阶段,则重新回到养护中心[12-13]。③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具体又分为两类。一是由政府主导,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和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为代表。青岛市李沧区卫计委、民政局和残联联合建立了8处老年人康复指导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老年病门诊,实行了惠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并为居家养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老年慢性病患者指导用药、定期随访等健康管理工作。二是由社会主办,以普亲养老服务中心和瑞普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在长沙,普亲冯家冲社区养护站与附近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一方面建立家庭病床和双向转诊机制,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养护站的辐射能力,针对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也以家庭病床的形式,建立家庭医疗契约,由医疗机构安排专门的家庭医生与普亲的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医养服务[14-15]。松散型模式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下,分别以合作、输出等方式,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或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属于政府在医养结合提供环节上的制度安排,强调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和普遍覆盖性。此外,不少非营利组织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对医养结合供给中政府和市场的缺失部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其供给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公益性方面,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保障其非营利性。
4公共物品视角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思考
基于以上对医养结合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界定和各种类型医养结合服务生产与提供方式的分析,笔者从政府所应承担的角色与责任的角度,提出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建议。
4.1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多元化供给完善医养结合的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离不开多元化供给主体的互补与合作。在医养结合领域,政府要生产和提供这样几类公共服务:对弱势老年人群进行社会福利救助和医疗救助补偿,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助洁等基本生活服务,为各种养老形式下的老年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等。此外,以公建民营形式适当开展紧密型模式的医养结合机构硬件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弥补机构养老缺口的有效途径。针对市场投资,可以给予医养结合服务生产与提供企业税收上的减免、准入与扶持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等。同时探索多元市场化的形式,如合同出租、公私合作、公私合营等,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而对医养结合中的非营利组织,政府则可以通过降低准入标准、财政补贴、协助筹资、法律法规规范、税费减免等措施来帮助其发展,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4,16-17]。
4.2加强医养结合的制度建设政府对医养结合服务这一准公共物品的提供,除资金投入的形式外,也可以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的制度与管理规范,是发展各种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基础,也是行业科学管理的需要。要结合各种类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任务,规划好各类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数量、建设布局和人力资源配置,防止无序发展。要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制定各种医养结合模式下统一的老年人服务标准、服务操作规范、收费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等。要通过制定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和各类医养结合照护机构转介制度,促进各类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的有效衔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介入医养结合服务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经验和国内试点做法,推行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满足老年人口享受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17-19]。
4.3重视医养结合服务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是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支撑,建设与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是政府保障医养结合服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各地推行的“9055”或“9073”养老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是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载体,应加强社区老年服务人才建设。政策层面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吸引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到社区服务,并促进其对社区居家非正式照料者的培训指导以及对社区助老服务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要尽快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培训体系,建立老年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实行持证上岗。此外,对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中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和提高,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和分级管理;效仿医疗卫生行业的做法,逐步建立养老护理队伍的职称评审机制,加强对专业养老护理人才、老年医学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升医养结合服务队伍的工资待遇[19-20]。
4.4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传输系统是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行的重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建立与完善面向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并与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专用通道;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建立面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并与上级行政机构建立绿色专用通道。在家庭医生服务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平台之间建立专用通道,实现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及时全面了解管辖范围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和提高措施,另一方面有利于上级行政机构对养老服务状况进行统筹管理[21]。此外,老年人能够通过信息透明的网络平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利用养老、医疗服务资源的状况,从而达到“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华.关于上海推进“医养融合”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发展,2014,66(5):97-106.
[2]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11-14.
[3]米红,袁晓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内忧外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12-20(03).
篇8
关键词:老龄化;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035-02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杭州市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44万人,占总人口达到了9.02%,高于全国887%的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7%的标准杭州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是全国最早的老龄化城市之一。为了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养老模式,本文对杭州老年养老需求现状开展调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3月5日至3月20日,为期半个月。针对调研主题,在所选取的样本在符合老龄人标准的基础上,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450位符合调查条件的对象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29份(问卷回收率95.3%)。
1 被访问者的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调查男性占到68%,女性占到32%,性别比例将近达到6∶4。从年龄构成来看,55—59岁占到10%,60—64岁占到18%,65—69岁占到26%,70—74岁占到16%,75—79岁占到13%,80—84岁占到11%,85岁以上占到6%。从老年人家庭居住规模来看,仅有8%的老年人过着三世同堂的生活(不包括老人帮忙带小孩而临时居住在子女家中);有19%的老年人是与子女一起生活;而61%的老年人则是与配偶两人一起生活;还有10%的老年人是独居生活。由此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受到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影响,致使家庭养老的功能正被逐步弱化,并且家庭养老的承载力明显下降。在生活照料方面,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有7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完全自理生活,但目前还是有27%的受访老人认为自己需要他人帮忙照料。而在自认为能自理的老人中也有很大部分患有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见老人对于上门的医疗服务等日常照料的需求会逐步上升,这也是将来老年人养老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从老年人参保情况来看,杭州老年人参与养老或医疗保险的已经极为普遍,将近91%的老年人参与了社会保险。而且随着社保制度的贯彻和深化,参与养老或医疗保险的人会原来越多,这也为老年人自我居家养老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从老年人是否有自有住宅来看,有78%的老人拥有1套住宅,有13%的老年人拥有2套住宅,仅有4%老年人没有自己住宅。可见,杭州的老年人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住宅。住房的高自有率,也为老年人改善养老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2 老年人养老现状调查分析
2.1 养老方式调查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杭州现行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占到59%;其次是家庭养老占到34%;而机构养老的老人,仅占到7%。
2.2 养老资金来源调查
本文经过调查显示杭州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来源中,有392位老年人有离退休金,有41为老年人有在职收入,这部分老年中有部分是离退休后单位反聘,因此同时还有离退休金,有87为老年人其子女会提供赡养费,其余26为老年人还有政府及社区福利的补助等,可见杭州老年人的养老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自身的离退休金,单纯由子女提供赡养费的老年较少。
2.3 养老收支情况调查
本文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收支进行调查后得到下列数据,受访的杭州老年人其月收入(涵盖家庭提供的赡养费)的平均值在2800元左右,在支出方面,不考虑请保姆或者入住养老机构等个别老年人的特殊支出方面,在常规支出中,每月的饮食费在600元左右,每月的交通费在100元左右,每月的医疗费用在300元左右,其余生活开支(包括水电煤费用等)在300元左右,支出占了收入不到一半。此外,有10%左右的被访问者由于请保姆或入住养老机构,这部分开支大约在2000元左右,虽然费用比较高,但这部分老年人往往收入较高或者子女提供的赡养费较高。当然,不同老年人养老成本也有很大差异,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医疗费用或保姆等开支也会较大。
2.4 对居住住宅满意度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反映,仅有31%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满意,而有69%的老人对目前的住房条件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居住条件不满意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使用面积过小,建筑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日常的生活;二是希望改善现住房屋的结构和楼层、朝向、缺乏无障碍设施等不合理的状况。一些老年人受限于自身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建筑的结构、楼层、朝向都感到不合适,并且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老年人日常的生活起居;三是希望改善住房的质量。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住房质量差反映比较强烈,特别是一些自建房属于旧房产,少数还是危房破房,通气采光情况不佳,另外还会出现漏水、泛潮、下水道堵塞等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严重干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还有待改善,那么今后住宿成本有可能会逐渐提高。
2.5 社区提供养老或医疗服务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社区会提供老年体育活动设施和老年活动室,老年体育活动设施覆盖率达到89%,老年活动室覆盖率达到了78%,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家与2001年提出的老年星光计划,在全国10万个社区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城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农村乡镇敬老院,以供老年人娱乐、健身和学习。因此目前杭州大多数社区都有室外体育活动设施及老年活动室,但相对比较简陋,而且室外体育活动设施经常会有损坏并得不到及时维修的情况。此外,有277位老人提出所居住社区的老年人会自发组织一些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但主要是以广场舞蹈为主。但涉及家政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大学和老年食堂这些设施和服务,老年人反映较少,其中受访的老年人当中只有91位老年人知道自己的社区提供医疗服务,78位老年人知道自己的社区提供家政服务中心。另外由于被访问的老年人数量有限,因此本次调查中,认为提供老年大学和老年食堂的社区为0。
2.6 社区服务及设施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条件和服务项目不太满意,而对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也做出了保守的评价。结合老年人特殊的养老需求,显然目前的社区服务及设施是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
3 老年需求特征调查分析
3.1 无障碍住宅的需要
所谓无障碍环境,就是指无障碍居住环境和无障碍社会环境。人到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肢体还是感官、智力技能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衰退、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高会逐渐妨碍老年人对台阶、沟槛、楼梯、蹲式便器等设施的使用,那些由于疾病造成的身体的某些器官障碍的老年人(如偏胖、残疾、卧床不起等疾病),对无障碍环境的要求会更高。针对无障碍的生活环境,从我们所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社区及住宅有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地面材料防滑处理、设置扶手、低按键高插座设置、户内紧急呼叫、电子安防系统等。
3.2 社区服务及设施的需要
在调查中了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能够为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老年活动室、老年健身中心以及文娱交流中心等日常服务及设施。这说明老年人对于保持身体身心健康的需求非常急迫,因为容易患病的老年人特别需要社区内提供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比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要方便省事得多,更何况日常能够做好保健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另外,老年活动室、文娱交流中心的需求也说明了杭州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的需要,因为离开子女的老年人非常孤单(包括丧偶的老年人),只有通过文娱活动和相互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保持心理的健康。具体需求见图1所示。
3.3 日常生活服务需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送餐、洗衣、扫除、陪护看病、上门医疗服务等日常服务。可见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的需求比较普遍,见表2所示。
综上所述,目前杭州老年人对当前的养老现状并不满意,杭州各社区虽然都逐渐注重兴建各类老年服务设施,但由于经费的不足、场地的限制及组织管理等问题,使得大多数由街道、居委会兴办的社区服务设施不仅简陋且功能单调,无法全方位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休闲、饮食起居和护理等服务。为此本文在参考了国外养老模式,并结合杭州实际情况认为,可以在城乡结合处集中开发大规模的老年社区,并配有老年公寓、老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大学等设施,使老年既有居家氛围又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润生,焦丽娟.城市养老需求差异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市天心区M社区为例[J].民族论坛,2009,(8).
[2]贾云竹.北京市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助老服务的需求研究[J].人口研究,2002,(2).
[3]张晶华.我国养老地产现状简析[J].经营管理者,2010,(4).
[4]韩燕琴.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4).
篇9
【关键词】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现代适老化;住宅设计
前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出来。其中,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养老方式,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居家养老的热潮。然而中国绝大多数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技术设备非常落后,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非常低。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科技逐步在养老方面得到实践与应用,有效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得智能居家养老成为老龄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智能居家养老,是将智能科技应用于住宅建筑,并完美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养老居住空间。以居住小区为背景环境,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为老年人创造居室内的空间与环境。居室内部的智能化系统与住宅小区的管理中心和小区内其他用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
“智能居家养老”(Smart home care)即“智慧养老”,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早提出,被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智能养老系统(Intelligent home care system)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在住宅中将智能芯片植入居家设备中,从而实现对老年人生活安全的远程监控。其核心理念在于应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如传感网、云计算、3G 移动通讯、WEB 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相关的 IT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医疗社区和社区密切合作,为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医疗保健、出行安全监控、娱乐等各项服务。在中国如北京和扬州等一些城市,智能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化在现代适老化住宅设计上的应用
(一)智能化在现代适老化住宅室内环境上的设计应用
首先,公共部分环境:智能化设计体现在安装访客对讲装置,保证楼内的安全居住环境;配置自动感应门,刷身份证或卡片,实现无钥匙开门;公共走廊的地面与套内地面的高差不宜超过20mm;在水平走廊的墙壁上安装便于老年人借力使用的双层扶手、抓杆,距地高度分别为650mm、900mm;增加个性化的交谈空间。其次,套内部分环境:智能化会对室内空间形式的划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今大多数的房间都是靠固定不变的墙壁来划分的,且功能单一。而在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出现了可以移动变化的墙壁,空间也可以自由组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会是可活动的夹层玻璃,或者是高科技的液晶,乃至无形的“虚拟墙面”来代替单一的水泥墙面来分割空间,这将使室内空间的形式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二)智能化在现代适老化住宅室外环境上的设计应用
首先,我们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户外空间活动,增加老年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锻炼方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道路设计,使老年人散步不行多样化,提供坡度、难度和长度不同的道路以供老年人选择。如把步行道路设计成红色铺装,并禁止车辆的通行,方便老年人和儿童的行走与安全。其次,老年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其户外景观空间也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应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目标的。其主要表现在无障碍性、易达性、易识别性和易交往性。针对超高层住宅社区内的景观适老化设计而言,除了以上的问题外,最重要的是如何规划和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要的良好公共生活环境。景观空间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弱化超高层社区所带来的压抑感,充分利用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做精做细,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
三、智能居家养老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社区医疗服务是智能养老的必然趋势
所谓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实际上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社区医疗服务的各个方面,将社区医院的医疗设施、医疗手段、医疗流程全部实现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居民提供质量较高的医疗服务,同时提高了社区医疗的管理水平,还能及时获得上级相关医院的技术支持。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节省患者看病的时间;方便对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的患者的护理;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与减轻医护的工作强度;通过使用RFID感知技术、远程病情的监测、电子档案的建立等信息技术来提高就医的效率,避免重复检查与患者看病所花费的时间。不久的将来,将物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在全国社区医疗服务中,是社区医疗服务和我国医改的必经途径。
(二)智能家居是智能居家养老的重要方向
智能家居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征:自动化、多功能性、适用性、交互性、高效率。起居的智能化促使研发出一系列服务于不同对象的新技术。智能家居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构成:生理监测、功能监测、安全监测和辅助、紧急状况与反馈、社会互助与辅助、认知与感知觉辅助技术。据研究表明,传感器是智能家居中最主要的技术,它在监测老人摔跤、梳洗、做饭等日常活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家庭温湿度控制、电饭锅等家电的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智能居家养老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由于存在巨大的服务需求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表现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和经济潜力。智能居家养老必然是未来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结语
综上,智能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我国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今后人民生活水平和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养老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智能养老下的住宅设计除了具有一般住宅的特性和功能外,更对舒适度和个性化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化、适老化的需求下,设计以“适老为老、因地制宜、低碳环保、智能高效”为原则,对室内、外观、景观等硬件条件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更多其他方面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和健康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84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12-02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养老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新问题,解决好城市家庭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进程。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对重庆市老年人口、城市家庭养老的价值取向、城市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在城市养老中的作用,促进重庆市综合水平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城市家庭养老;养老取向;养老问题;养老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
2000年,重庆市老年人接近245万人,每100人有8人年龄超过65岁;2004年底,重庆市老年人增加了169万达到414万;目前,这种壮观的老龄化趋势不会停滞,未来几年还将逐年升级,到2010年,重庆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500万,每6个重庆人里就有1位是老年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市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8.8%,高于7%的全国平均水平,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1.2%,这表明重庆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因此预测,老年人的赡养、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等问题的凸现,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1]由上述的一系列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市正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养老问题都将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
从总体上来看,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接养老方式
父母退休以后,年轻人忙于上班,将父母接到家里,父母帮助照顾家里的小孩和料理一些家务。父母帮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农村家庭里这种养老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在城市家庭里,这种养老方式并不占主导地位。
(二)周末照顾方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生活的节奏变的越来越快,年轻的一代都忙于为生活而紧张的工作着,结婚以后更是压力沉重,时间也变的很紧,无暇顾及父母。结婚之后基本上都买了新房子,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只在周末的时候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的最多回报是给予金钱上的报答,很少有时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三)机构养老介入下的周末照顾
为了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又使父母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将父母送到福利院能得到相对专业的照顾,让父母可以和更多的老年人接触,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使父母不觉得孤单,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着。
(四)机构养老方式
父母完全在福利院内生活,子女和父母接触的时间不多,此种方式会导致有些老年人由于长期见不到子女,过分的想念亲人而导致老年人的性格孤僻,导致部分老年人产生心理障碍。
(五)社区养老方式
在各项设施相对健全的社区,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定量的服务,年纪大而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在子女上班不在家的时间里,老年人遇到困难时,只需拨打社区的服务电话就可以及时得到帮助。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的重要载体,社区养老在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方面的养老功能,既可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和优点,又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六)钟点托老
子女在上班的时间里将家里的老年人托付给街道或小区的特殊服务机构或私人的专业机构,由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在托管的时间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服务机构向老人们提供饮食、娱乐、图书等,老人们白天在此托管,儿女们也感觉到很放心。
(七)住家保姆照顾方式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市家庭经济上都比较的宽裕。加之请保姆的费用仅每月几百元,很多家庭都能支付这笔费用。我国各大城市的保姆都很充足。因此在当今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许多的城市家庭选择了请保姆照顾服务顺带处理家务活。保姆业的兴起为城市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三、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据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重庆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其中城市老年人达120万。大量的老年人因儿女不在身边,独守空房成了“空巢老人”,同时还有部分孤寡老人。如此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使得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2]
(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出现危机
在重庆市城市家庭中“421”家庭非常的普遍。“421”家庭指的是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重庆市城市家庭中这种家庭模式正变得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在重庆市35%的城市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城市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出于对医疗保险体系的担忧,家庭积极储蓄,不敢增加消费支出,是现在中年人的普遍心态。
(三)重庆市城市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加之住房条件的改善,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
在重庆市城市家庭里,住房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的居住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住房建设的滞后,城市住房的紧张使许多人婚后得不到独立的住房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起。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城市住房建设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家庭户居形式选择的自由度,老年人与青年人因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观念相异而分开居住,从而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上还面临着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
目前,重庆市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有31万,占老年人口的8.85%。此数据说明重庆市正处在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时期。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几率高,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差,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负担问题不仅体现于经济供养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方面的问题也会日趋突出。
(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家庭养老提出新的挑战
重庆市的城市家庭养老既存在现实困难,又面临长期挑战。在经济转轨和产业调整过程中,重庆市大批职工下岗,停工、半停工企业的贫困职工形成当今城市最大的贫困群体。有些子女因身患重病,或生活中遭遇不幸,经济拮据。当他们自身收入尚无着落时,对其老年父母的赡养就更加无法保证。不少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发不出退休金,退休人员手中的医疗费报销有困难,使得这部分老年人不得不依靠家庭。
(六)传统观念的改变影响着家庭养老
传统上,妇女是家庭照料老人的主要承担者。妇女普遍就业后,在照料老人的传统职能上就失去了时间方面的必要保证。一些青年人思想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正在逐步淡化,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成年子女之间互相推诿养老责任,甚至有些人虐待、歧视、不赡养老年父母,致使他们在经济上无保障,生存条件受到威胁。落实、巩固家庭养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重庆市城市家庭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
(一)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
通过制定一系列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规,明文规定老年人享有被赡养的权益,家庭具有其义务和责任,来保证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和得到社会的支持。还可以制定奖惩性的政策。
(二)倡导家庭养老和养老社会化相结合的观念
通过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努力扩大社会宣传,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利用“老人节”等有利时机,开展尊老、爱老、助老宣传。在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使机构建设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吸引到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中来,使养老社会化更加深入人心,以缓解城市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
(三)发挥社区养老在城市家庭养老中的作用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
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事业的领导,并保证每年给以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2.要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老年人照顾服务业,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在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福利性的同时,适当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将之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还应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和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尤其要善于发挥低龄老人的“余热”,创造一种“人人互助”的社区养老环境。
3.整合现有社区医疗资源,建立综合性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主体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医疗资源,包括政府创办的基层卫生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将这些资源整合并改造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站,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向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另一方面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需求,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创办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服务机构,如老年护理中心、家庭保健指导机构、社区康复院等,并将之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的范围进行统一管理。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正规大医院的合作,建立起从医院到社区和家庭的连贯体系,使病人从发病到康复的全过程都能做得到方便、有效和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并可减少医疗服务的中间环节,节约医疗资源。
4.积极鼓励社区老年人自治组织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
首先,作为政府管理机构而言,要放开政策,简化老年人申办各类组织协会的程序,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对老年人创办的一些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其次,作为社区管理者而言,应当正确认识老年人和他们的组织在社区福利和社区照顾中的积极作用。在目前各社区资金和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应重视积极开发社区现有资源,特别是那些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低龄老人,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和活动能量,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
(四)加强机构养老在城市家庭养老中的作用
机构养老是随着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专业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机构养老包括私人的专业机构和由政府出资建立的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可以充分的发挥市场养老的作用,充分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养老事业服务。
(五)提供社会服务
在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小范围的社区内组织一些专业的收费合理、服务周到的各种家务劳动服务站,担负照顾和方便老年人生活中的部分事务,减轻家庭成员的家务负担,帮助解决家庭养老中出现的困难,为家庭养老创造一些良好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2]郭士征主编.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0.
[3]杨文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
[4]肖云.我国城市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06):117-118.
[5]刘宝驹.城市家庭结构和养老问题[J].老年学杂志,1989,9(2):78.
[6]李斌,夏青.老龄社区-未来中国城市养老新模式[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01):91-92
[7]柏萍.论城市养老和社会福利体制的改革[J].广东社会科学,2001(2).
[8]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科学q经济q社会,2007(2).
[9]包芳.论中国家庭养老的发展前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1).
[10]王辅贤.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网,2004(9).
[11]王顺冬,张桂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2]郭士征主编.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0.
附注:
[1]重庆日益老龄化421家庭泛滥都市养老调查,新华网,2005-9-25
[2]重庆:老龄化全国第六、两年后老年人口将达500万,中国人口网,2007-10-19
[3]徐勤,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老年服务网,/
- 上一篇:安全测试报告
- 下一篇:乡镇农财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