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23 17:4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准备全面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农村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党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方针,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政府不断的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走工业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工业反哺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渠道。还有部分地区充分发挥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开发旅游业的潜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我国的劳务输出政策,将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需要的地方。还有有些地区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不断的采取各种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得到提高,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标志是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和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许多农村地区都家家装上了电话、村村都修上了公路、家家都有农用机械等等,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里的电器、家具等一些基本日常生活用品都一应俱全,还有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增加农民的收入难度加大
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容置疑,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我国传统的务农观念严重束缚着部分中老年人的思想,他们不愿意改变产业结构,农用生产资料也在逐年的增长,还有耕地问题,使农产品农产品的收入有一定的下降。还有农村的劳动力的素质不能够满足产业的发展要求,外出务工就业率比较低,收入也不理想。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依然是新农村建设的要面临的问题,是政府以后工作的重点。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不能完全的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实际进展中普遍标准比较低,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当前农村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使农村地区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地的优势,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的文化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农村中还流行一些封建迷信庸俗活动;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不高,尽管我国的新农村医疗合作减轻了人民的看病负担,但是一旦遇到特殊病、大病,仍然是看不起;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公平、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许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像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还有养老问题还远没解决。
4.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腐败问题是个各个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一些乡村干部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做出行贿、受贿、私吞公款等行为,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的策略
(一)做好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做好全区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建设和规划各乡镇、各街道办的的编制。村庄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有利于生产、方便农民生活,合理的规划农村内的交通、排水、通讯、防灾、供电、供水、居住等基础设施。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地理优势、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模式。城郊区的农村,要注重城乡之间产业的的连接,建设城郊社区行新农村。有些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人口聚集和村庄整合,建设社区聚集型新农村。
(二)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土地的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要发挥好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处理好村镇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关系,不断完善土地管理责任和耕地保护制度,切实的保护好基本农田。对于基本农用田,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单位不经允许占用。对于空心村要进行合理的整治,科学的布置农村的居民点,可以通过迁村并点,对村民进行集约化管理。
(三)加强农村的组织建设
我国已经实施了给农村配备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大学生村官被各乡镇留在乡镇工作,真正在基层工作的村官并不多。我国要实施积极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挂职担任村干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各级领导要根据上级的指示,是大学生村官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村官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利。
(四)在农村地区加强法制建设,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所以要积极的抓好农村的法制建设。要在农村地区做好法律宣传工作,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农民农民对法律知识有着深刻的认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还要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公平公正的实施法律手段。大力的做好社会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的宣传工作,改变一切传统迷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加强农村地区的干部廉政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参与。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对农村干部进行纪检监察工作,积极的开展预防腐败的活动,提高村级干部的责任意识,一旦发现,绝不姑息,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打击和惩罚。还要根据涉农领域违法案件的规律和特点,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办案手段,保证农村稳定健康的发展。农民群众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反腐倡廉的工作中,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减少腐败想象的发生。作为基层干部,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切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的为农民谋福利,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既看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进展,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了解现状,积极的利用已有的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中不好的一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的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
参考文献:
[1]吴小建,张华.公众参与城中村改造:缘由、困境与实现[J].皖西学院学报.2011(03)
篇2
关键词:农村水利;发展和优化;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TV-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89-02
1 引言
当前,农村水利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建立与之相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农村水利工程所发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生活供水、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兴利功能,同时也有防洪、除涝、治盐碱、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水利基础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在新时期,必须对农村水利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以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 农村水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农村水利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就,初步建立挡潮、防洪、排涝、灌溉、降渍、供水等多套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水环境保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水利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方面。
2.1 设施老化损坏严重
由于农村水利设施多处农田荒野,无人值守,且经多年运行,因风吹日晒雨淋、洪涝灾害等自然原因,加之人为损坏、老化失修、病险报废的较多,导致工程效益日益衰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 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有限
国家的投入大部分在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方面,而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大多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则较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体,“两工”(义务工和积累工)是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主要来源。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和农业税,地方财力、人力更加紧张,农村水利建设更加捉襟见肘。公益水利、国家投资办水利的观念一直在农村一部分群众中根深蒂固,水利投入主体单一,农村小型水利投入主体不到位,农村水利欠账愈来愈多。
2.3 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有些减灾水利工程由于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群众就认为没有什么效用,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人为破坏。如沙河下游河道,在洪水期发挥着重要的行洪作用,但群众为多种作物,增加收益,对河床恣意开荒平整,种植高秆作物,致使洪水不能快速下泄,大大增加了防灾减灾的难度。
2.4 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
原则上跨村的水利工程由乡镇管理,跨乡镇的由县(市)管理,跨县(市)的由省管理,跨省或大江大河的治理由国家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管理主体缺位。村里的水利没有专门的水利人员管理,一般都是村委会管理。乡镇只管理跨村的泵站和涵闸,县也是只管跨乡镇的泵站和涵闸。渠道的维护却无人问津。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水利行政机构的不作为,而地方政府由于资金有限和认识不足,对水利建设疏于管理。
3 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
早期的农业生产只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水利工程主要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作物对灌溉、降渍和抗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给农村水利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困难。
3.2 宏观环境变化引发的新问题
目前,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兴建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也给农村水利兴修带来了新问题,部分干群片面地理解水利产业政策,认为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都是公益性工程,要靠政府组织与投入。因此,不少地方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现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受到较大的影响。
3.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工程特点带来的新难题
绝大多数的农村水利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尽管在历年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4 应对农村水利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要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制度。采取以村或组为单位,统一管理,加强更新配套及日常维修护理,使灌溉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要加大农村水利执法力度,对恣意破坏水利工程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保护水利工程不受人为损坏。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水利工程经营,搞好监管,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重复投资和违规建设。政府补助的水利经费、农民群众自筹的专项资金和收取的水费真正完全用于水利事业上,防止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情况的发生。
4.2 提高认识, 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强化引导,将水利工程建设列人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搞好统一规划,制定好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要出台有利于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水利的积极性。要做好农民群众的宜传、组织工作,帮助其树立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认清自己就是农村水利的主体,自己组织起来,兴办自己的事业。
4.3 多元投入,拓宽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
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应以增加财政投入、招商引资、鼓励农民和用水企业投资等多元化、多方位筹资渠道为主。因此,要加大政府投人,为农村水利提供充足的资金、材料、设备等扶持,兑现上级有关水利建设政策补助资金要积极向上级财政、水利和农业部门争取专项资金,使迫切需要更新维护的水利工程尽快起死回生,完善功能,发挥最大效益。要积极调动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鼓励群众以资金人股等形式,参与水利建设。要以最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外商和社会其他力量投资水利事业。
4.4 有条件采取新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思路
(1)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在确保水利工程功能的同时,建设人水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彻底改变农村河道“脏、乱、差”的现状。
(2)建设节水环保型社会,加大节水设施、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合理发展喷灌、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3)着力解决防污治污问题,主要从整治工业污染,树立村民良好的水源卫生习惯,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渠道管网,合理规划解决饮水安全等几个方面考虑。
(4)广辟农村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在依靠中央和省市财政大力支持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引贷、借资、筹资等渠道鼓励社会兴办水利。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觉成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主体。
5 结语
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建设,必须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统筹考虑流域、区域水问题,统筹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不断拓展水利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张艳平,彭端伟,薛 辉.偃师市农村水利工程利用现状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8):17~18.
[3] 李永昌.新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08,25(8):134~147.
[4] 齐胜利.新农村水利建设应妥善处理“三中关系”[J].工作研究,2006(7):41.
[5] 肖玉东.浅析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水利,2004(4):27~29.
[6] 王文忠,闫新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正定村水利建设[J].河北水利,2006(9):15~16.
篇3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景观建设;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内部经济的发展,还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环境收益、生态收益,以环境为代价的农村建设是短暂的,是不科学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农村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方面农村房屋逐渐增加,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村落景观出现倒退。土地资源浪费,树木没有规划的大批砍伐,无计划的开垦和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一味追求跟城市接轨导致农村的传统景观遭受破坏,很多地方别具特色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遭受冲击。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自然气候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总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农村景观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景观规划的缺失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之间差距缩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开始逐步修建较高品质的房屋,修筑水泥路,部分区域增加了公共娱乐场所,置办了娱乐设施,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发不科学,导致某些地方旅游开发过度,生态失衡。许多农村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注重用地方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乱搭乱建、破坏生态的行为。(见图1、图2)
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不适应当地发展
到现在为止,很多农村的发展没有科学依据,住房大多由本地农民自己设计,基本上没有娱乐设施;有一些村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但原理非常简单,因为没有和县市的区域规划相互结合,不能够满足长期的发展目标。要想设计出更好的村庄,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还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
2.2 建筑形式无特色
新农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一些致富的农民放弃了对家乡的认可以及崇敬,而是盲目效仿城市,不断地城市化改革村庄,所以现代农村变得凌乱,各种各样的设计要素都混合在一起。由于现代材料地不断使用、建筑染料地不断涂抹以及建筑形式的漏洞,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景观的发展。
2.3 农村景观设计城市化
农村是现今发展更新的主要目标,为了建设新农村,给农村居民带来城镇生活享受就开始了建设农村,但建设的方法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建设的失误。现代农村的建设不但要改造硬件设施,还要改造环境,保留其原有使用价值,这样的改变才更具实用性和完美。
2.4 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的景观以观赏为辅以实用为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但是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错误元素,把农村改造与城市建造相混淆,误认为把城市花园别墅小区的模式搬入农村变为农民新居就是实现城市化,家庭庭院的缺失使得农村家畜无处饲养,种菜地被改建为花园,只有观赏能力不具实用性,粮食丰收也无处储藏。只注重建设而没结合农村实际应用,这实际上不是对农村的改建而是更改,它使农村失去存在价值,对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造成影响。
3 结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把握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互动态势,形成良性的互动设计机制;探讨地域性历史文化及革命传统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新农村景观与当地众多文化因素的结合方式;通过不断研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的变化与发展,制定出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农村规划蓝图。使当地的农村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来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求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观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二是以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第二种模式。即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当前,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推广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质,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本地区自主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组装集成,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乡村级农业技术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下大力气培置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要高度重视土地、水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培训乡村农民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重要的农业资本。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广大的群众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基础。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根据本人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如下思考:
1、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找准着眼点。
当前,发展高效农业,节水、节能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配合政府搞好生产结构调整,整体开发规划,并应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及其他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双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技术,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
2、深入农业第一线,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农民群众的语言,采取声、形、图结合的办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的道理,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3、帮助乡村建立健全农技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
面对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农民,光靠少数专家和市、县(区)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成果很难进村入户。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网络,采取层层培训的办法,加快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基层农民协会、专业协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示范最具有说服力、带动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帮助乡、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协会及专业协会,并把他们作为基层培训的重点对象。
4、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区域性经济差异大,种植作物种类、方式多样的现状,培训的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用农忙时一事一训,农闲时系统培训;室内课堂式讲授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召开现场会议与组织学习参观相结合;文字讲述与播放光碟相结合……达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掌握,用得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农村教师;现状;建议
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师队伍趋于稳定,队伍建设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谈一谈个人见解,与同仁交流。
一、可喜的变化
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历水平基本达标
近十年来,随着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毕业分配,民办教师的再进修深造,再加上学生人数高峰期的过去,我县教师队伍逐渐摆脱了人员短缺的困境。我们清退了各乡镇聘请的代课教师,教师队伍基本稳定,结构愈来愈合理,教师的学历水平已基本达标,基本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形成了一支敢打硬仗、恶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教师在职培训层次多、范围广、力度大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之需要,出现了教师知识陈旧、教法落后的现象。因此,教育管理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每年暑假都安排多个层次的师资培训。例如,新任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等。培训任务充足、培训范围广泛、培训安排合理,通过假期培训,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教师学历水平提升蔚然成风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教育新形势的重重压力,纷纷报名参加高等院校的函授学习,更有一部分教师报考高等院校上学深造,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修、函授、自学已蔚然成风,师资力量正在一步步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出身、学历、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各种原因,我县教师队伍结构复杂,其中有过去的民办教师转正来的,有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有通过招工吸收来的,还有极少数民办教师。他们出身不同,学历更是复杂,有高中文凭,有大专学历,还有本科学历,众多学历中有函授的,有自考的,还有脱产学习的,有师范专业的,也有非范专业的。因此教师的能力差异较大,这极大地阻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2.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
由于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未统一分配大中专毕业学生,所以中小学教师出现老龄化现象,小学更为严重,有些乡村小学几乎全是中老年教师,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比例严重失调,一部分老年教师在教学上遵守旧思想,沿用老方法,迷信死教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敢大胆尝试,对新理论不能彻底接受,故步自封,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参加培训走马观花
部分教师一直从事某个年级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校长也认为他们有经验,这个学科的教学非他们莫属。但长期以来,致使这些教师知识面狭窄,局限性太强,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拔高使用。还有部分教师课余时间仍不加强学习,不探索新理论,不钻研新教材,学习气氛不浓,常常自以为是,凭经验教书,墨守成规,使教育教学失去活力,成为一潭死水。
三、思考与建议
1.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函授、进修或者自学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通力协作,给教师多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对参加进修函授学习的教师实行政策上倾斜、经济上补贴的方法,使其尽早学有所成,尽快成为学科尖子和带头人,从而树立典型,培养模范,以少带多,促进全体教师水平的提升。
2.合理分配工作,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建议教育局合理分配师资,为农村调入青年教师任教,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解决农村小学老龄化问题。建议各位校长发挥教师优势,合理分工,引导新任教师“结对子”“拜师傅”,推行青蓝工程;对于中青年教师给任务,压担子,分专题,发课题,要成果;对于老年教师适当安排工作,指导新人,发挥余热。而且要打破教师长期从事某个学科教学的格局,可让教师由低到高滚动代课。这样一来,既推动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使教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扭转了六年级、初三和高三教师短缺的局面。
3.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推进高效课堂构建,我们要求教师在工作间隙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使其具有专业的知识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视阚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这一研究是为了摸清和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这为确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供实践佐证和支持材料,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必须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要深入农村调查,并且要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资源和不同发展模式的农村进行调查,对比研究。
篇7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四合社区;科技人才兴村
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卫辉市唐庄镇地处豫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东临卫辉市区,西接新乡市郊、京广铁路、107国道、翟阳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区域面积逾7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共46 451口人,耕地面积58 300亩,其中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1/3。该镇在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书记的带领下,按照“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吴书记审时度势,根据唐庄镇的实际又提出了“领导班子革命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村生产科技化、农村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的“新五化”发展规划,把唐庄镇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城镇,唐庄镇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高新民营工业园区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并顺利运转,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万亩高产样板田时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山生态园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新城镇的蓝图。
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2.1.1 新农村建设现状专题调研阐述
该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来进行。考虑到我们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所了解的知识内容还比较浅薄,对它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适宜通过定性研究来揭示规律,发现问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展开调查。具体步骤为:联系当地团委,了解基本情况;拟定访谈提纲,在调查地点做入户访谈及调查;到调查点居委会做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回校后,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1.2 调查点农户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53%,初中及以上占47%,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凭的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人、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多为家庭在读学生;家庭人数:三口人占12%,四口人占67%,五口及以上(含老人)占21%;劳动力人口:一占30%、二占40%、三及以上占30%。
2.1.3 调查点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2.1.3.1 政策理解:30%的人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很了解,50%的人对政策了解一点、20%的人表示并不了解;至于了解政策的途径,有政府宣传和电视新闻媒体以及宣传画;
2.1.3.2 目前现状: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30%子女的婚姻、10%子女的教育(义务教育)、10%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35%家庭日常开支、15%购房购车;90%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5%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另外5%表示一般;100%的人认为村里选举民主;
2.1.3.3 关于新农村建设:当问到“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是您会怎么做?”99%的人回答了无条件接受,说明调查点群众还是很支持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当问到“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做什么”的时候,调查点民众提出了“禁止向农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实行更多的减免学费和帮助政策、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帮助建立村文化站、切实搞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真挚建议。
2.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唐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较来看,还是有差距的。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它的发展呢?通过本队几天的走访调研,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制约:
2.2.1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条件却不发达
作为一个典型的特色发展乡镇,农民收入只有30%来自农业,其余70%全由招商引资的工业带动。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由于地处偏远,乡道县道内外的道路修整不完善,且公交车较少,不便于新农村的居民与外界的交流。道路交通却成了阻碍乡镇企业发展及农民生活的软肋。
2.2.2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总体来看,通过招商引资,唐庄镇的工业在逐步发展,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占整体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2.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大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已经突破,仍有小部分农民思想止步不前。具体表现: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4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也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发展的进程。此外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仍处于滞后状态,发展速度普遍较低。
篇8
绝大多数村庄新农村建设亟待“活”起来
绝大多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的举措,导致农民产生失望情绪,地方干部彷徨无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地方尚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受到条块分割的限制,加之地方政府统筹条块资金的能力有限,致使无法开展实际的活动。因此,中央一级应尽快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关于专项资金的用途,重点应用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坎难迈
农民面临缺少生产性和生活性贷款等困难。中央将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民生产方面的主要障碍,66.5%的农户表示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并且急需政府给予帮助;其中29.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生产性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农民的生活借贷需求更高于生产性借贷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和建房等。尽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根据农村地区金融现状和经验来看,农村信用社应作为改革重点,促使其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
公共活动和文化设施“缺位”
村级公共活动和文化设施匮乏,赌博成为乡风文明中的最大毒瘤。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地区不良风气的增长。赌博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
应通过增加社区中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学习、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和相应设施,恢复与弘扬部分乡土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成立老人协会和妇女协会,发挥女性和老年人在维系村庄成员之间联系、互助和合作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热衷面子工程,冷却“当务之急”
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如村庄亮化、村落绿化、悬挂横幅、粉刷墙壁及改造农户的厨房、圈舍和厕所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农民认为最急需改造的却是与其家庭生计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道路硬化和房屋街道布局等方面内容。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工作,而改造农村卫生条件等“当务之急”却被束之高阁。这暴露出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现象,容易变成形象工程,引起农民的反感。事实上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最大问题,69.7%的农民表示急需改进垃圾处理。因此在垃圾治理方面应当设立垃圾集中点,并安排人员负责道路和街道的清洁。
村民自治“缺席”现象严重
村民自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农民仍然缺乏在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环节的参与,农民认为自己没有参与村务管理的比例高达68.9%,而33.3%的农民根本不了解“一事一议”。部分村委会近年来既没有提供过任何公共产品,也没有召开过“一事一议”会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完善“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完善责任追究等村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农民的参与权与决策权。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内容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建设以及兴办公益事业等,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
不重视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
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上百万个村庄千差万别,并且村庄内不同类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然而新农村建设各地雷同,没有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忽视了各地区和各类型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大多趋于形式化、表面化。
因此必须采用参与式村级规划的理念与方法来开展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应在不同地区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详尽的适合本社区发展的规划。
试点村异化为“攀比政绩”
新农村建设一年以来各地的建设大多是搞试点、抓试点。试点村还引发了资源分配的问题。一些政府为了保试点村,就把有限的人财物都向这里倾斜,很难再考虑普通村的需要,这势必造成村庄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大部分地方将经济和资源基础好,且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富裕村庄定为试点村来建设,已经出现了资金、项目和政策向富裕村集中的现象。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变成政府官员攀比政绩的形象工程。
因此,要调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选择标准,要充分考虑到村庄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村庄进行试点,以求在试点村工作中取得经验,探索出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新农村等同盖新房”的宣传误区亟待纠正
目前,电视上虽频频报道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但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基本都是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有些地方组织各村干部到试点村去参观考察,村干部看到的也是漂亮的新房,宽敞的道路,当他们回到村里和村民讲起试点村模式的时候,新房又成了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理解比较片面,与媒体片面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夸大宣传的现象不无关系。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间,被调查的农民一半认为新农村建设能在10年内完成,在这个时间段内,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能否完成确实是个未知数。因此,需要纠正媒体和地方政府宣传的误导性,正视试点村的特殊性及其自身原有的优势,在各种宣传报道中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篇9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管理内涵;现状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作者:张晶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政府农经站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监督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下一篇:林长制工作报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农村建设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