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惩罚奖励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管理惩罚奖励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管理惩罚奖励方法

篇1

一、制定一套入情入理的班级奖惩制度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些班级管理制度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其中既要有奖励措施,也要有惩罚手段,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一套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积极性。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班主任切不可搞“一言堂”,要在符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使制度具有正确性、民主性、积极性和可行性。当然,班主任要起到正确引领的作用。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制定的制度,才会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

二、奖励的艺术

为使奖励达到预期的目的,应讲求奖励的艺术。

(一)物质奖励法

物质奖励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学生的表现和物质奖励直接对接,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笔记本、奖金等。尽管物质奖励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最有效武器,但对受奖者本人也会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

(二)精神奖励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那些在班级工作中表现突出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应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

(三)目标奖励法

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往往就能克服困难,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妨为学生制定一个目标,只要学生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都要适时给予奖励。

三、惩罚的艺术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职生来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惩罚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惩罚作为一种补偿教育,班主任同样要讲求艺术,惩罚手段运用得好,会使班级管理更完善、更科学、更有效。

(一)寓罚于教

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应该实施惩罚,因为犯错的结果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和责任心。但要避免简单粗暴地惩罚,更不能动不动就给予处分甚至勒令退学等。这种做法会使惩罚失去了教育意义。班主任要认识到: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是教育中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惩罚的存在,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起到惩戒的作用。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惩罚,我们都应该做到寓罚于教、先教后罚、以罚促教,这样才能使被惩罚者心服口服。

(二)人性感化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一些“冥顽不化”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惩罚方法。此时,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而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真正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的真诚,更需要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为此,我们可以用亲切的态度、“套近乎”的做法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设防心理,使他们说出心里话,了解犯错的原因,并及时教育促使其认识错误。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为他好,再不改正就会觉得愧对老师。

(三)选择合理代偿媒介

运用惩罚的最佳方法是设法把外部惩罚迁移为学生的内心体验。代偿式惩罚正是这样一种方法,把给学生新的学习或劳动任务看作是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的代价和补偿。这种惩罚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中职生的生活习惯比较差,像宿舍管理方面的违纪现象就较为严重,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一旦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让学生自己找宿管员说明情况,并在宿舍四周找到一项劳动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为替代违纪行为的惩罚。这一招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了这种惩罚措施,使得我在就寝纪律管理方面轻松了许多,而且时间一久,学生也就养成了习惯,只要有违纪就自己主动找事情做。这对宿舍管理员来说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不管什么时候领导来卫生检查,都窗明几净。

篇2

基本规则是学校规范每次扣分减10分/次,班级纪律扣分减10分/次,每次表现好加5分/次。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减去很多的分数,所以要保持原来的分数必须要多干,通过加分弥补,但是扣分多加分少,除了要多干还要干得好,干不好就下岗。所以本学期的班委会和劳动值日都有责任人,干得好你可以继续干继续加分,干不好先请下岗好好学习再来竞聘,为了表示加分机会来之不易,可以考虑先申请再竞聘。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量化考核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可以作为各方面考核依据,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但是也有几点注意:中间学生比较多,他们基本不怎么扣分也不主动加分,好处也不想惩罚也轮不上;还有就是末尾学生的不在乎,相当的中职学生都是历经各种风雨,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浮云。其次建立惩奖机制,惩奖机制的依据是每周量化考核分,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量化考核定期公布,量化考核优秀者有各类奖励,如文化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等,除此之外每学期的入团和期末评优指标也是根据量化考核作为参考。量化考核后五名进行惩罚,500字的行为表现的反思,并在下周班会当众宣读,如果累计四次以后通知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在具体的奖励实施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有:通知家长学生的良好表现,增加活动课,食物奖励,但是也有几点注意,比如家长不会表扬学生,自由活动课增加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几率,食物需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总体上还是精神奖励大于物质奖励。

至于惩罚实施都会涉及体罚或者轻微体罚,这里不过多介绍。奖惩的几个原则:(1)奖惩结合,奖多于惩;(2)奖惩及时合理;(3)奖励因人而异;(4)奖惩重在启发学生的光明而不是压制黑暗。最后是强化表扬,主要是通过校信通联合家长进行强化表扬,除了班级不定期的表扬之外,定期告知家长学生在校表现,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言语表扬,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明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需求,这样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双向强化,让学生认可自己的行为。在具体交流中发现很多家长不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对此定期通过校信通与家长探讨如何表扬:(1)表扬孩子时要有适当的批评。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胡乱表扬或者没有适当批评会让孩子自我膨胀,变的骄傲不可收拾;(2)表扬孩子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表扬人。比如孩子在家帮助家长干家务时可以说:“家务干得不错,让妈妈省心多了,你真是孝顺,妈妈很开心。”这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值得肯定,知道自己的孝顺而自豪;(3)表扬要实事求是。有些家长的言辞很夸张或者失实,不能指引孩子继续努力的方向,有些家长却是反之吝啬表扬或者是藏在心里,比如孩子特意买了零食或者礼物回来给家长,家长通常是心里有点高兴但是嘴上却是埋汰,孩子估计下次不会做了。量化考核方案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奖惩机制是对学生约束并激励,强化表扬是让学生增强自信和强化行为习惯。量化考核分数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不像文化成绩那样遥不可及,还可以不断督促学生自我增分。

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来拿分,如黑板报、手抄报、广播操、技能赛、主题班会等等比赛,这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块大蛋糕,对学生个人和班级建设来说是双丰收。就算没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为班级、为同学、为任课教师服务来拿分,如利用课余时间帮同学抬水拖地、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和搬水,师生和生生相处融洽。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无穷无尽的,实施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的方法是灵活运用学分制,建立一种规范化、多维化的班级管理机制。既能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得到有效的展示,符合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令繁复的班主任工作变得简单而轻松。当然,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学年工作下来,我的班主任工作道路顺利展开,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事给予的大量帮助。以后我要更多的请教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总结自己的经验,用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班级工作,使班级工作不断焕发活力和特色。

作者:刘敖齐单位: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篇3

奖励与惩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必要保障,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奖惩手段使用得当,既可以引领和促进学生的适宜行为,也能减少或杜绝不宜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制约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当代教育改革家爱伦博士班级管理的理念及其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奖惩策略,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恰当运用奖惩手段、成功实施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爱伦;奖惩策略;班级管理;中小学

德怀特•爱伦(DwightAllen)是美国当代杰出教育改革家、欧道明大学的终身教授、国际知名的教育专家,曾任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和第37任总统尼克松的教育顾问。爱伦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师教育、课程研发、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早年在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任师资培训部主任期间,爱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微格教学;在任麻省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期间,启动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改革举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开创特招生先河、允许学生自主研发课程、废除不及格的学业评价标准、吸收博士生参与学院管理工作,以及轰动全美的教育机构改革。在欧道明大学30年的教育生涯中,爱伦积极活跃在国内外教育舞台上,领导和主持了几十项国际、国家教改项目,兼任20多个国内外教育机构的专家和顾问,足迹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爱伦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1991年以来,作为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中国教育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和中国教育部国际交流项目总顾问,爱伦先后50多次来到中国,在我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近150个地区讲学、培训、考察、调研、做项目,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奖惩机制是爱伦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奖惩机制指的是教师通过鼓励良好行为和鞭策不良行为来激励学生学习、培养期待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手段。爱伦认为,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而有效的班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奖惩手段的恰当运用[1]。笔者跟随爱伦求学多年,耳濡目染了他的许多班级管理“奖惩小窍门”[2],现摘选一些分享于此,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们探索奖惩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实施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一、让学生“离教室门远点儿”

这里所说的“离教室门远点儿”不是一个方位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比喻义。爱伦在他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观察到,不少教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力不从心。他们经常在开学的时候,向全班郑重宣布,“在我的班里,决不允许在课堂上乱说乱动,谁若不遵守纪律,我就把你请出教室,情节严重的就交给校长处理”。这样一来,就把学生与教室门置于“零距离”关系,学生每触犯一次纪律,就被赶出教室。设想一下,如果教师把三两个学生赶出教室或送交校长,那倒霉的是这三两个学生;如果教师不断地把学生赶出教室或送交校长,那有麻烦的恐怕就是教师自己了。任何一个校长都不希望在教室门外或自己的办公室以这种方式看见学生,因为在校长看来,一个好老师,他的学生是不应该有太多纪律问题的,他也不会在纪律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教师们必须清楚,每一次惩罚学生“跨出教室门槛”,不仅给学生制造了麻烦,而且也会给校长带来不便,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的无能。所以,为了“皆大欢喜”,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离教室门远点儿”。这样既可避免伤害学生的尊严、耽误校长的工作,又可保全教师在校长眼里的“光辉形象”。

二、此处“无声”胜“有声”

课堂上如遇到学习不专心、做小动作甚至干扰同学学习的学生,有些教师可能会停止授课,在全班点名批评甚至严厉斥责这个学生,每当这样的情形出现时,其他学生自然会中断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不难想象此刻这位学生的感受。爱伦极力反对这种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代价换来所谓的“良好教学秩序”。遇到这种情况,爱伦的做法是:一面继续教学活动,一面不露声色地走到这个学生面前,示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完成师生间的“无声沟通”。这样,既没有干扰正常的教学程序,也没有耽误其他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保全”违纪学生面子的前提下实施对该生的纪律约束。“无声沟通”的另一种形式是“个别接触”。我们知道,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话篓子”。他们并非成心捣乱,只是自制力差,常常“不能自已”。对这些学生而言,任何形式的纪律约束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他们也是“身不由己”。爱伦认为应对这种学生的最好办法是个别接触。比如,你们班的汤姆是个“话篓子”,你可以私下这样跟他谈判:“汤姆,老师知道要求你上课安静很难,但老师不想为了制止你说话而干扰其他同学学习。咱俩可否达成一个默契,每次经过你身边时,如果我用手指轻敲你的课桌,那意思就是让你停止讲话了”。师生间的这种约定通常很有效,因为学生不仅明白老师期望的行为,而且感受到老师很关注他、理解他、想帮助他。这种情感上的认可会变成学生改错的内在动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个别学生总爱在课堂上捣乱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在中小学生的心里分量很重,人人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班里的好学生总能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其他学生就很难得到这样的“厚爱”了。课堂上捣乱可能是一些学生吸引老师眼球最简单有效的“计策”。对于这些学生,课堂上公开批评或惩罚根本无济于事,因为这样做恰恰满足了学生对个人关注的需求。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实施教师不喜欢的行为而得到了自己期待的东西,这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类型学生,教师最好跟他们进行私下交流,通过师生间的真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的关心,使他们的“被关注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双赢”的目的。

三、“滞后反应”营造神秘感

“滞后反应”在此的意思是,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的纪律问题时,不要立刻批评指正,而是选择另一个适当的时间或场合指出或暗示。比如,某一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教师可以假装没看见,按部就班上课。下课后,若无其事地走到这个学生跟前,悄悄地在他的耳边说:“老师希望你今天在课堂上的那个行为以后不再发生”。学生会立刻意识到,他在课堂上的表现老师一清二楚,只是顾及他的情面,才没有当场揭发。按照中小学生的特点,这个学生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同学。传来传去,学生们便知道,他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老师只是策略性地选择“当场批评”或“秋后算账”。这无疑会给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披上神秘的色彩,对约束学生的违纪行为很有作用。但是,如果教师“见火就着”,一看到学生的过错就予以批评,如果哪次教师因种种原因没有对某个纪律问题当场做出反应,学生们便会认定老师也有“打盹的时候”,这样他们便会心存侥幸,不时地去挑战班纪班规,给班级管理制造种种障碍。所以,与其让学生跟你“玩捉迷藏”,教师不如主动给自己制造点神秘感,别让学生一眼望穿你。“滞后反应”便是实现神秘感、控制课堂纪律的良方妙药。

四、“选择性失明”

爱伦常常讲,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学会“选择性失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伦认为许多教师班级管理不力的原因之一就是“视力太好”。他们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不放过,每天都会浪费大量时间唠叨这不对,指责那不妥。久而久之,教师诲人不倦,学生麻木不仁,根本起不到减少或避免不良行为的作用。爱伦反对这种班级管理方法,他建议面对学生的违纪现象,教师在做出任何反应前首先要问自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我是选择‘睁眼’还是‘闭眼’?如果选择‘睁眼’的话,我是帮助了这个学生还是妨碍了他的学习?我是维护了全班同学的利益还是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活动?”这一问,就会发现有许多情况教师能够选择“闭眼”。爱伦认为,有效班级管理的部分诀窍就在于教师善于选择性地视而不见。如果教师不懂得使用这个秘密武器,那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甚至尴尬的班级管理局面。

五、换着花样表扬学生

表扬语言的多样性是奖惩机制中一个重要但常被忽视的方面。多数教师能做到表扬学生,但很少去思考如何表扬,他们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日复一日,教师固化了表扬学生的套路,赞扬学生的话永远就那么几个词:“很好、不错、继续努力”。教师给予表扬时不假思索,学生听到表扬时没有感觉,表扬与被表扬好像只是一个日常教学常规,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爱伦指出,要想让表扬发挥其强化良好行为的作用,学生首先必须相信老师的表扬是认真的,而变化表扬用语、丰富表扬措辞是提高老师评价含金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换句话说,表扬措辞的多样性能有效提高表扬的价值。在美国,教师培训其中的一个内容便是“娴熟掌握表扬学生的各种词语”,有上百种之多。教师一定要牢记:赞扬必须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必须准确体现好在哪里。这样,当学生听到表扬时才会知道他为何赢得这个赞赏,也才会继续努力以获得老师更多的好评。

六、让学生享有更多权利

“让学生享有更多权利”是爱伦最喜欢的奖惩策略之一。这里所说的学生权利是指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自然所拥有的、不需要额外努力就可获得的权利,但是他们必须履行班级成员的义务、满足对班级成员的要求才能保持这些权利。赋予学生权利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剥夺学生权利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即奖惩理论中所说的“负惩罚”。为学生营造民主的纪律约束是爱伦一贯的信念。爱伦认为,教师给学生的权利越多,自己的权力就越大。放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利益,而且也是在帮助教师自己。因为当学生拥有很多权利的时候,教师也就有了更多的方式来制约学生。也就是说,每当学生多拥有一项权利时,教师同时也就多了一个剥夺这个权利的条件。反之,如果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没有什么权利,当他们犯错的时候,除了被赶出教室、罚做作业、上交校长这些令学生反感且麻木的老一套惩罚手段外,教师基本上是束手无策、别无他法。因此,如果教师要想让自己在班级管理上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灵活性,就必须先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在爱伦“赋权清单”中,最有争议的恐怕是“学生享有选择做家庭作业的权利”了。这是一个“条件性权利”,具体做法是:如果学生的某科考试成绩在B以上(80分以上),他(们)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做这门课的相关家庭作业。爱伦的理由是,家庭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既然考试已经证明了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他们就没有做这类型作业的必要。但是,任何时候学生这门课的考试成绩降到B以下,他们就“被剥夺”了这一选择权。根据爱伦的经验,由于学生们把“不做家庭作业”看成是一个特权,为了能够一直享有这个权利,他们反而会选择做作业,而且会更加用心地做作业以便次次考试都能得B以上,即为了实现“不做”而选择“做”。所以,恰当下放选择权不失为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合理管理学生的有效策略。以上简要介绍了爱伦班级管理中的奖惩策略。不难看出,这些策略充分体现了爱伦“尊重、鼓励、民主、赋权、个性化”的教育思想。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经验、行为的塑造或矫正,它的本质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或削弱,奖励可以增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塑造人们的经验或行为;惩罚可以削弱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矫正人们的经验或行为[3]。因此,奖惩手段的恰当使用,不仅可以引领和促进学生的适宜行为,也能减少或杜绝不宜行为发生的频率,对发展学生良好公民品质发挥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使用不当,它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制约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在实施奖惩手段时,要首先考虑奖励或赋权策略,因为奖励或赋权遵循的是人性追求快乐与成功的原则,着力于满足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等积极情感的需要。只有在奖励和赋权不起作用时才考虑适度使用惩罚,而且应优先考虑负惩罚的方式。在这方面,爱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篇4

在实施“量化管理”的同时,把握住班级管理的原则是实施量化管理的根本,也是量化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

一、全员激励原则

激励含有激发动机、形成动力的意思,它能使人产生自觉行为,形成一种推动力、自动力。所谓全员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因此,在进行班级量化管理时要尽可能体现出这一点。比如对于一个学习差、各方面表现也较差的同学来说,在量化管理中可设立一些“发作业奖”、“做操认真奖”等细项,给这些同学增加一些加分的机会来鼓励他们。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以消极方面限制防范。

二、自主参与原则

这是指班级量化管理是由学生参与到制定计划、贯彻执行、检查监督以及总结评比当中来,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三、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老师管理学生,是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则是老师的失职,这是常理。但管理要有度,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放手”管理并不等于“放任”管理。因此,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照执行,任何学生在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而老师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感情管理原则

人们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三分制度管理,七份感情管理”。那么,在实施量化管理时,不能简单地用条条框框把学生划分开来,而要体现出感情管理的四个“心”: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耐心地帮助。要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而是将情理有机地结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在执行量化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以诚,体现一种“柔性”。

“量化管理”的具体操作大体是:每个同学在学期开始都拥有品德分一百分。在该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按奖励加分、惩罚扣分方式来积分,并在学期结束评优惩差。加分扣分主要从纪律、卫生、学习、其他四个方面进行,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加分项可分为:为班级赢得荣誉的,为班级着想并做出贡献的,主动帮老师做事并关心同学的,参加省、市、校各种竞赛并获奖的,期中期末考试总分、单科成绩名列前茅的,在思想上和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每周全勤者,连续一周按时交作业者,卫生打扫合格者,班委、科代表、小组长在期中期末全班评审通过的,以及做其他有益于社会、学校、班级的事等项。扣分项分为损害班级荣誉的,不参加学校或班级集体活动的,损坏学校或班级公物的,不注意仪表、穿奇装异服者,破坏教室卫生的行为、值日生不尽责任的,骂人打架(包括打闹)者,欺骗老师家长、不尊敬师长的,欺侮同学、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喊绰号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者,旷课、无故早退迟到者,放学后不及时回家、无故在校内外逗留者,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班委、科代表、小组长不负责任的,以及其他违反校规校纪及班级公约者等项。品德分每星期公布一次,所有被扣分者都要向全班同学做出解释,分数最高者奖励,学期结束后公布量化管理总分,总分居前十名者奖励,总分低于六十分的给予相应的处罚。那么奖励和处罚的手段是什么呢?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由奖惩的实施所带来的行为强化或弱化现象就叫做“奖惩效应”。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用什么手段来奖惩学生,如何让奖惩达到最佳的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如果不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有可能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对于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单一的惩罚或单一的奖赏效果都不是很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奖惩并济。

我想出了一个“免罪金牌”的点子,将“免罪金牌”作为奖品。首先和学生商量结合班级制度量化分数,一种是常规奖励,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以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发言、作业、卫生等为评比内容,以班规为标准加减分,每周奖励先进小组“免罪金牌”每人一张;一种是特殊奖励,如参加学校运动会、文艺汇演既可加分,获奖者还可获得免罪金牌一张。又如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既可给小组加分,又可获得一张。其次是免罪金牌的使用。在所有违反班级班规的情况下均可使用。如作业没完成要受罚时可使用金牌免去责罚,只在当天补完作业即可;如犯错误严重需要请家长者可使用金牌给其一次免请机会,还可以用在寒暑假免去假期作业,诸如此类。第三是免罪金牌的制作。免罪金牌由获得奖励的本人制作,加盖班主任的印章生效。学生对制作金牌兴趣浓厚,有的在上面画上表达心情的画,有的在上面写上“奉天承运,班主任诏曰:见此周内爱卿表现良好,特发免罪金牌一张,以示嘉许。钦此”等话。第四是惩罚方式上:坚持合理合法、有理有据、适度适量。向孩子讲明奖励的、惩罚的是什么,才能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奖励和惩罚比例宜为“罚三奖七”。

免罪金牌的实施,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游戏,大家一起秉承“公平、竞争、发展”这个游戏规则,然后大家一起遵从,在游戏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育理念,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品质,学生心甘情愿接受惩罚。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不管是有个性的还是没个性的学生,始终有机会、有希望获得奖励,改正错误,所以学生们都对加分兴趣浓厚,对金牌“垂涎三尺”。经常在一些集体活动中能听见我的学生大喊:“加油,加分!”以前的学生来看我说:“我还留着免罪金牌没舍得用呢!”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和交流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回想上学期的工作,累并充实着,屡屡受挫虽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却也激发了我的斗志。但辛苦的付出收获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我,也收获了家长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也让我领悟出人生的绝美佳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肯倾情付出,定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回报。

我们知道,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面对的是鲜活的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群体。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老师只有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初中生来讲,应当是思想上进行引导,行为上进行约束。可是在我去年初做班主任时,却犯了很多错误。八三班从七年级开始都是我教的英语,因而我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普遍个性比较张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买老师的帐,但同时他们又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班集体。开学之初,我自立班规,自认为是无懈可击,如果其中的每一条学生能够做到那么班级就会一片太平。我甚至想出让学生违纪后罚抄班规这样的条款来惩罚学生。结果可想而知,招致学生反感,不信任,强压之下,必然是一切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起到班规应有的作用。甚至在之后有一些思想激进的学生以此作为诽谤我的证据。接着,一些学生们不明事理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扑,针对科任老师,针对我,用粉笔砸老师,鼓动他人撕毁班主任的形象照等等。那段时间,每当我进去教室,都觉得是如刺针芒,同学们的眼里满是不解和抱怨。我也曾抱怨过学生,可是我又深深地知道,是我的方法不对,是老师的引导使学生陷入了误区,完全是班主任没有尊重民主,家长制做法的晾成的成果。

幸运的是,我的身边有一群支持和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舒校亲力亲为,帮助我做学生的心理疏通问题,并教授我许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在那种情况下,能够被领导信任才是我一直坚定的走下去的精神力量。我办公室的同事也是为我出谋划策,默默的支持我。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表现,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凡是在生理上正常的学生,它们之间的差距除先天遗传因素外,在同一环境下,也就主要体现在自律能力的差距上。而这种自律能力的培养,应首先激活、唤醒、树立、培养孩子们那种原有的虚荣心、自信心、自尊心……由此我采用了加分制的班级评价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风和学风得到了一些明显的改善。其实这种班级管理方法在很多学校都有实践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第一阶段:科学编制班委成员

为便于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班级设核心班委正班长、副班长各1人,纪律、卫生、学习、体育、文艺共6人,科代表共5人;同时把全班49人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人,每组都有核心班委1名,其他5人分为计分员、督察员、卫生组长、文科组长和理科组长;计分员负责记录每天本组学生的综合表现分,文理科组长由个人在学习小组中的成绩高低决定。星期一至星期五班里设10名督查员,每天1名,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反向记录和公布。通过编制,让学生人人有岗位、有职位,人人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建设中去。让学生在管理中、活动中,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在这里我和大家要分享的是,在选举班委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做法使我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学生比我们想象的更了解自己,十三个核心班委我采取全班推荐,科任老师推荐,班主任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八年级上学期,他们还是对自己不自信,羞于表现,有同学和老师的推荐,他们会更有信心和勇气,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带头人物,能服众也能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班委都由13位核心班委推荐选择,其实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谁什么性格什么日常习惯,适合做什么工作,他们都能甄别。

第二阶段:确定加分制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学生规范自我,检查自我,反省教育自我的有力警示牌。也是班级加分制管理评价的基本依据。它分为加分和减分两部分。其中各项条款由班委会讨论决议,全员表决通过,班主任只起到统筹和督促作用。在制定这个加分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分值的设定是否合理,各条款是否都从我班实际情况出发都特别的关心,因为这些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且必须自觉遵守。这样修修改改运用了一周的时间,第二周公布的时候,我们的口号也形成了:做最好的自己,自觉自律,成就最优秀的自己,共创优秀的班集体!由此我总结出,作为老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己管理班集体,做他们思想的引导者,只有每个人参与班级各项决议,才能让这种制度合理和民主化,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我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班委之间以及班委和老师间的团结和配合度,我采取的是进行定期的大小班委会,班委反思总结自己的工作,并一起讨论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其次,开展关于责任和诚信的主题班会,倡导学生自觉自律,对班级负责任。

2、评选结果的奖惩合理合情度。奖赏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两周一评,班级口头表扬,周末作业减半,并收获小零食一份。惩罚就很难做了,如何让受到惩罚的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批评和惩罚,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逐渐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征求了学生的很多意见,也不断实行和改进了一些方法,逐渐发展到现在班级口头批评,周末布置额外作业,贡献零食一份。但结果是多数受惩罚的学生总会耍小花招,少做作业或不交零食。近期班委会上,劳动委员提出了一个妙招:受惩罚的学生如果能虚心做到以上几点,将会获得鼓励奖2分,计入下次评选,实施以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如何让这种班级管理制度永葆活力使得让学生乐做,主动去做?学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成长的,而制度却有自身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制度能与时俱进。除开班主任的不断督促和鼓励之外,更离不开学生自身对这种制度的认识和运用,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在思考和想解决的问题。

4、班主任如何与各科任老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管理班集体。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科任老师这一群体是不容忽视的,要不然就会形成各自为营的局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分制评价管理中有这样一条:课堂积极发言加1分,如果科任老师上课没有顾忌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感,课堂氛围也不佳,事实是,学生十分在意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每位同学都有想表达的愿望。所以,我在实施之初就对各科任老师阐释了我的班级理念和管理方法,之后也实行了班主任给班委评A/B/C等级以及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学科表现评等级等,不断激励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约束。通过实施量化评价制度,班风和学风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从八年级上学期到现在,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我班整体成绩趋于平稳上升趋势,校内各项活动也是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其实,学生自主管理就是由他律到自律的一个过程,相信学生们会逐步管理好自己,明辨是非,严于律己。作为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明白自己任何时候都是生活在一个团队里,而不是无律和自我散漫的。在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和漏洞存在,其实应当感谢这些,是它们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的鲜活和富有挑战,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不断完善自己。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祝愿各位领导和老师在翠枫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感谢大家的聆听。

殷培花

2013.5.15

八(3)班品德和学习操行评定分值表

一、奖分类

1.上课主动发言

1分

2.每天交期各科作业

1分

3.个人总分在班级上排名前25名

2分

4.个人总分(或某科)在班级进步2~10名(或以上)

2~10分

5.两操连续一周未扣分

集体加1分

6.获得流动红旗或文明班集体

集体加1分

7.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比赛(如运动会,文艺表演及各项比赛等),或获奖,为班级赢得荣誉

参与者加2分

获奖者加3分

8.诚实正直,勇敢检举揭发“坏人坏事”

2分

9.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同学等)

2~3分

10.上课收到老师点名表扬或主动帮助老师分忧

2分

11.为班级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2分

12.努力学习,主动去小组长或老师那里去背书

1分

13.当日督察组长及督察员协助班级管理

1~2分

14.以班级荣誉为主,当天认真值日和打扫清洁区未扣分

2~3分

15.每两周各科任老师对个人表现进行评A、B、C等级

1~3分

二、减分类

1.缺交作业///连续2天或以上不交作业

1~2/3/4…分

2.上课违纪,被老师点名批评

2分

3.个人总分(或单科)成绩退步3~10名或以上

3~10分

4.当天值日生不认真,造成班级被扣分

1~2分

5.值日生敷衍了事或缺席

2分

6.两操不认真,班委警告一次,第二次扣分

1分

7.无故迟到或旷课

2~3分

8.在校玩手机/上课睡觉/打闹/打架/偷窃/作弊/上课吃零食

2分

9.违纪严重,需和家长沟通

3分

10.当日督察组长或督察员未写书面报告或未公布情况

1~2分

学生奖励评定原则与方法

(1)班级评定本着“公平,公正,民主”原则客观量化评比。

(2)年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对象从加分积分最高的学生依次往下录取。

(3)底分是0分,在此基础上加减分数,根据规定,奖罚分明。每日由每组量化汇总委员负责加分减分,值日督察员进行反向督查记录,每周由班长和副班长总结并公布成绩。

(4)每两周总评一次,评出操行分最高的前15名及最后15名的同学,以人人争优秀为目标,适当做出奖励和惩罚,最高分的同学将收获口头表扬一次,零食一份,周末作业减半。最低分的同学将收获口头批评一次,奉献零食一份,周末作业多写一份。

篇6

一、个别影响的方法——诱导引动

我班的优秀学生在年级里较为拔尖,特别是班长万某某同学,是数一数二的优秀生,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如组织学校里的大型文艺演出时,主持人这一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同学在生活、学习上有困难时,能够及时伸出温暖的手;体育活动也能积极地参加,尤其在校运动会上周密有组织,为班级获得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给广大师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利用班会课这一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号召同学们应以班长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平时利用空余时间,不遗余力地介绍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许多同学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教育,整个班集体显示出蒸蒸日上的良好趋势。

二、集体影响的方法——陶冶激励

针对我班基础薄弱这一现状,我引导大家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从而引伸到每位同学的努力目标,并且调动集体为实现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全体成员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其上进的内部动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在这种充满信心的集体氛围中,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许多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思想素质也上了一个层次,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初一时有几个“有名”的双差生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如马某同学,初一时是校长室、教导处的“常客”,本学期以来,我以良好的班级氛围来影响他,以集体对他的关爱来感化他,现在他与初一时好像判若两人,非常乐于为集体做事,每天负责做的保干区卫生打扫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为此,我也时常在班会上表扬他、激励他,一学期下来,理科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文科成绩也改变了原来不及格的局面。后进生的进步使我更坚定了“集体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信念。

三、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学生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调节。通过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以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刚接手我们班时,深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打扫卫生的主动性不强。老师在还好,老师一走开,却又是另一个样。我觉得,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我在班上宣布:我班将实行“值日班长制”,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主要负责当天班级纪律、卫生等事务,协助班长搞好班级日常工作。一个多月下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我及时对同学们的进步给予了肯定和勉励。看到班级各方面都趋向正常化之后,我又宣布了“值日班长制”取消的决定,现在,我班的学生基本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基本学会了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

四、调节人际关系的方法——心理沟通

我在班级建设中,促使学生能达到彼此能视为“等同”的状态,即彼此认为有同等的地位,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同等的职责,有共同的目标——为班级的进步和发展而奋斗。一学期下来,同学之间感情融洽,相互合作,达到了心理沟通。

篇7

关键词: 教育方式班级建设运用

学生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班主任应该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强化教育方式是指班主任依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实施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的方式,它有利于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班级奋斗目标,同时,不断地提醒学生要尽量消除阻碍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

一、班级强化教育方式的原则

1.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负强化及惩罚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违纪,哪怕是小小的违纪行为,就被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从来没有得到班主任的表扬,那么,该生自暴自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在班主任的眼中,该生是无药可救的,不断负强化后,该生可能也会认为自己无药可救。相反,对某学生偶尔的小错误,班主任“视而不见”,还力争找出他的闪光点,并予以正强化―表扬,那么,该生有可能因为得到了班主任的肯定,有了渴望正强化的驱动力,就会慢慢地转变为优生。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给以惩罚,做到奖惩结合。

2.循序渐进,分阶段设立可行性的目标。对于学生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又可行时,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对学生完成的阶段目标要及时予以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如果目标一次定得太高,就会使学生感到不易达到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希望很小,这就很难充分调动学生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3.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学生的性格、偏好、智力等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如有的学生看重物质奖励,有的学生看重精神奖励,因此,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4.及时反馈。就是班主任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对学生行为的评价结果告诉学生。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学生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学生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班主任表示“已注意到学生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反馈,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如果班主任对学生这种行为不予注意,学生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小甚至消失。所以,必须利用及时反馈作为一种强化手段。

5.时间和频率不固定的强化效果好。因为学生在班主任强化到来之前的反应率会有所提高。在这样的强化程序下,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强化,但总有一种强化即将出现的期待,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习惯。也就是说,全部强化的结果,如果不继续强化,反应就消失了。反过来,部分强化的,即使后来不强化时,反应仍不会减弱。显然这时不强化会起积极作用,班主任全部强化,学生没有失败的教训,遇到挫折便不会继续努力了,反而陷入消极。

二、班级强化教育方式的种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班级所需要、所鼓励的学生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班级管理不兼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正强化的方法包括物质性小奖励,对学生进步的认可、表扬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班主任对学生所进行的批评、班内点名警告等,有时不给予学生表扬或少给表扬也是一种负强化。

以班级的奋斗目标是要争取成为学校先进班集体为例,班级强化教育方式的种类有四个方面:

1.正强化。就是班主任奖励那些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不断地得以加强,也就是“树典型、扬正气”。对学生在学习、纪律、文艺等方面的进步,班主任总是不断地表扬,不断地强化,久而久之,这些好的方面就得到发扬,成为班级的主旋律。

2.负强化。负强化强调的是一种事前的规避,即通过对违纪学生的批评,可以起到震慑其他欲违纪或已违纪但还没有被批评的学生的作用,使他们不敢轻易违纪。对一天内违纪的几个学生,班主任有意选择特定的一名学生进行班内公开批评,让违纪学生或欲违纪学生都受到比较大的压力,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减少违纪的次数,从而使负强化起到有利于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作用。

3.批评。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利于实现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批评的办法,可以约束这些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批评是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多次迟到、课堂开小差、不按时交作业、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文艺活动的行为,班主任通过采用经常性的谈话批评,甚至是多次向学生家长反映等,可以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渐渐减小违纪的次数,从而有利于班级奋斗目标的实现。

4.忽视。就是对已出现的不利于实现班级目标但又影响不大的行为进行“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如对个别学生着装方面的标新立异,对课余时间的不科学支配等行为,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忽视”,促使这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三、运用强化教育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强化教育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但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要对症下药,采用恰当的多样化的强化教育方式。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强化教育方式。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并随学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如都是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肯定,有的学生喜欢班主任在家长面前表扬自己,有的学生喜欢班主任能够对自己的进步颁发具有特别意义的小奖品,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正强化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以收到更好的强化效果。

2.要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班级建设中设置鼓舞人心的班级奋斗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班级的整体目标和学生的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获得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求充分发挥班级强化教育方式的作用。

3.要慎重采用负强化教育(尤其是批评)手段。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班级纪律建设,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学生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班级管理的消极行为。因此,班主任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批评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教育方式的效果。信息反馈是强化学生的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定期反馈可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及其结果,既可使学生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错误行为。

5.注意强化教育方式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及时强化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行为的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班主任述职报告最新202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一学期的工作,听了前面老师们的精彩发言,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提高班级管理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

   在班级管理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为了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我购买了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阅读了知名班主任郑学志老师的“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通过学习结合本班的情况,一方面改进了管理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借鉴了书中的办法,比如建立了奖励机制、竞争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完善班级制度,建立个人奖励机制和小组竞争机制。

   开学后,我班不断完善,建立了值日制度、奖励制度、竞争制度,用制度管理班级。

   个人奖励机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奖励本”,从学习(包括课堂听讲发言、作业、测试、晨读午练)、卫生(包括值日、卫生保持、个人卫生)、纪律(包括升旗仪式、红领巾校牌佩戴、放学路队)、体育(两操)、活动五方面对学生实施奖励。每次奖励一个小印章,集齐5个印章换1个小粘贴,集齐5个小粘贴由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报喜表扬,集齐7个小粘贴上班级光荣榜,集齐10个小张贴发奖品一份。印章由组长奖励,粘贴由班长奖励,只有班主任有惩罚权,班长、组长有奖励权。

   小组竞争机制:竞争评比标准仍是学习(包括课堂听讲发言、作业、测试、晨读午练)、卫生(包括值日、卫生保持、个人卫生)、纪律(包括升旗仪式、红领巾校牌佩戴、放学路队)、体育(两操)、活动五方面。每组10分为基础分,每天一比,共九个组奖励前三组,前三名分别奖励3、2、1颗星,最后一名扣一颗星,并奖励优秀小组长。

   通过个人奖励制度和小组竞争制,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更加积极,班风积极向上,学风浓厚,小组凝聚力和班级凝聚力增强。

   三、人人参与,实行组长轮换制、固定班干部与流动班干部结合制。

   本学期我班在班干部培养上的一个创新是实行组长轮换制,固定班干部与流动班干部结合。我班59人共分9组,每组6或7人,小组组长任职一周,负责本组内收发作业、组织活动、监督卫生、管理纪律等。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内向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干部不再仅仅由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 此外,还增设岗位,部分岗位轮换制,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如:副体育委员——负责西路路队,协助体育委员组织队伍;理财委员——协助老师收费;宣传委员——负责活动时拍照、帮助老师整理材料、协助老师办黑板报、发放报纸刊物等。

   四、开展“班级焦点访谈”活动,创新惩罚方式。

   学生犯错时如何惩罚是个难题。根据口语交际和一宗事件的启示,我们不断尝试,采取了“班级焦点访谈”方式。即:老师先客观地陈述事情,再由全体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再由犯错的学生自己选择改正方式(口头保证或书面保证)。这样做一方面犯错学生乐意接受避免了直接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评价的作用,锻炼了学生评判是非、口语表达的能力。

   班主任述职报告最新2021

   尊敬的领导:

   在这个学年里,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xx年级xx班的班主任工作和xx年级xx班到xx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

   一、思想政治学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参加政治学习。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较强,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

   二、业务知识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能努力地有计划地学习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化业务知识。主动、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尽力做到学以致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能做到有准备、有成果、有探讨、有反思、有提高。本年度我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考勤方面

   本年度我在座班制时,能尽力做到遵守学校的制度,能准时到岗到位,按时签消到,有事履行请假制度,尽量不因个人的事影响到学校工作。

   四、班主任工作

   在担任xx年级xx班班主任工作中,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五、努力方向

   充分向骨干教师学习,进一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获奖率和发表率。积极认真地开展家访工作,想办法解决特殊学生的逃学旷课厌学等难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搞好个人的学习准备阶段工作。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班主任述职报告最新2021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组织和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整体教育的关键。本学期,我担任七(16)班的班主任,我结合学校提出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班级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从规范入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我是新教师,我为了更快,更透彻地了解学生,做到勤下班级,与学生接触,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我发现班中存在一批纪律、生活散慢,不爱学习,集体观念差的同学,买零食的现象也相当严重,造成班内不清洁。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贯彻学校的各项常规教育,分析本班的特点,制订本班在学习、纪律、卫生等行为规范要求。结合规范开展文明学生评比,利用一切机会表扬遵守纪律,勤好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文明学生,为全班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对象。如每周把评比的结果公布,连续几次做得好的同学表扬。通过这样做,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加强课前、课外纪律,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耐心诱导。

   二、制订学习目标。

   学期初,我让每个学生制订好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时刻用目标来衡量、约束学生。如徐某,对集体很关心,但上课经常说话,与同学闹不团结,于是我找他谈话,肯定他的优点,经常与他制订的目标结合教育,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很积极。每次犯了错误,我都耐心地教导,使之认识自己的错误,还懂得同学之间要谦让,互相团结、合作,要形成一个好集体,必须从自己做起。

   三、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必须领导学生,信任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为了挑选出来的班干部成熟起来,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带好和管理好班集体,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1、树立威信,热情帮助。

   班干部威信高低是一个班级各方面好坏的量度,在同学心中有较高的威信,除了班干部的自身努力外,还需要班主任的热情帮助。要求其他同学才会乐意接受和改正。

   2、对班干部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开展工作,去发挥他们的才能,当班干部在某个方面出现错误或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作他们的后盾,为他排忧解难。班干部工作主动,敢于指出班中不良作风,使老师更彻底地了解班级的情况,顺利地开展工作。

   3、召开会议。

   定期内召开班干会议,让他们说出班中存在的问题,商量、讨论解决的方法,许多同学都能大胆地提议,而我对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指出他们的缺点,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

   4、努力转变后进生。

   (1)首先积极了解学生,摸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身上挖掘闪光点,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上,要关注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学生在校里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用好这个阵地。上课时,多提问他,建立一帮一的帮教小组,请班中成绩好的同学作他们的小老师,在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2)多与家长联系,做好家访工作。许多家长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给予孩子的是批评、指责。为了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家访,加强与家长沟通,以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3)及时疏导,细致说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被老师点名批评时,表面

   装出接受批评的样子,实际心里暗暗责骂老师,甚至作出对抗。我先跟他分析对抗行为的弊端,及时疏导,诊治心病,让学生消除抵触的情绪,放低偏见,重振其鼓。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有:

   (1)对人有礼貌,主动同别人打招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勇敢。

   (2)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孩子起立时要有神气、有自信,挺胸抬头,手放身后,双眼注视老师。坐时挺胸抬头,胸离课桌一拳,双眼注视老师,脚平放在地上。

   (3)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先举手后发言,声音要响亮,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4)做事有始有终,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乐于帮助他人,养成刻苦耐劳的好习惯。

   (5)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正确处理学习与玩耍的关系,先学后玩,多学少玩。通过经常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有较大的进步。

   五、抓好平时各项比赛活动的训练,做好各项考评工作。

   本学期比赛活动较多,工作、学习的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各项技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我重视去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发掘其潜能,让学生勇敢地团结在一起面对考验,争取好成绩。经常性去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时发现问题。搞好学习园地,优秀作业,并定期更新内容,增长学生见闻,在班上开设信息栏,定期公布全班学生成绩,有纵横的比较,在班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

   六、充分发挥班主任职责,协调各方力量。

   (1)协调学校——家庭——社会。

   (2)协调各科任之间联系,及时交流班中情况。

   (3)积极及时做好家访工作。

篇9

一、制定班规,重视切实

有不少刚开始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在看到其他班级的班规时,会觉得“真好,我也要用到我们班去”,他这时所想到的“好”,大多是从自己内心的欣赏出发,如看到对方用操行分的加减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于是也借用到自己班级,但由于并不理解方法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原理,过程操作得不一样,如果完全一板一眼都按照班规行事,不会灵活处理,或者过于灵活处理了,前者会让学生觉得没有人情味,后者则会让学生感到规则面前人不平等,那结果就会使班级管理变得混乱。所以怎么制定班规,又怎么运用班规,都必须切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所谓切合实际,就是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如在自己班级中,如果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错误一点没有兴趣去犯,或者经过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谈心之后,就已经消失了犯该种错误的冲动的话,我们并无必要再制定班规来规范,也不必在班上一一点到这些错误,除非是为了用于比较进行表扬,否则还可能提醒了学生去犯错。

笔者在管理班级时不会急着制定班规,虽然它确实有导向作用,但由于我主要是用来进行规范的,所以一般都会延后,等到出现具体情况、有必要的情况下才确定,尤其是惩罚部分,不必太多,有针对性就行。如果学生犯了什么错,批评后也不改,那就有必要在班上公开征求惩罚方法,并且要告诉学生,我们制定这样的惩罚条例,并不是想“收拾”谁,而是希望今后不要有人再犯,班级成为先进班级。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抵触,反而会积极思考,想出学生们最不愿意做的事,作为制约的底线,有的学生会抱怨:“处理那么重!”立刻就有人反驳他:“你不犯不就行了吗?”这就达到了十分积极的制约作用。若全班的整体情况比较糟糕,班主任可以先抓最严重的问题整治,一般两三条就够了,而且,当一段时间班上无人再犯的条款,或者只是偶有人无心违反的条款,就可以宣布取消,这样慢慢去掉一个个问题;若是学生有积极的表现,需要在班上大力提倡,便制定奖励条款,如平时学生很积极学习,但不太关心集体荣誉,那么当有学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中获奖之后,班主任便可将为班集体争取荣誉一条,增加到班规的奖励部分中,奖励的情形应逐步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多些,不怕学生骄傲,就怕没有值得骄傲的方向和资本。

二、树立典型,关注感受

树立典型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模仿的榜样,老对学生所提的要求,常常是比较抽象的,如倡导大家努力学习,何谓努力?那么就可以以班上某一或某几位同学为例,展示给大家看,怎样具体的思想和言行才叫努力;有时是为了有意识地鼓励某学生,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予以彰显,这时要注意给同学们做好区分,排头兵和进步者两种典型,两者都是班主任要大力倡导的,或许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永远不能排在班级最前列,但所有人都能从自己身上发现可以提升的空间,经过比、思、追,一点点改善自己。树典型的时候,优秀的典型可以拍照拟文,张贴在班级光荣榜上,为强化这种表现,也可予以一定的奖励;一般的典型可以在班级中介绍经验,地可以在班上进行表扬。于是班里便易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典型也会因此而经常变换,使先树的典型产生危机感,追赶者增强自信心,于各方都是一件好事。

我曾经带过一个班,在管理渐渐走上正轨之后,我发现班上有两种人比较抢眼:靠前的同学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而靠后的几个人,“真的很难找到个机会表扬他们。”有个科任教师于是说。对后者,我从家长那里听到的也多是指责。当我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象的时候,心里也不很是滋味:在校老师批评,在家家长训斥,别人家的孩子总比自己好,基本上就没有自信的时候,怎么不自暴自弃!于是我无论再听到什么对他们的不良反映,都不再雪上加霜,反馈、询问与苦口婆心都已经用过了,既然效果不好,那就换一种方式。我改成默默地观察,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其中有几个学生几乎每天都睡觉,但经多次观察,我发现有的人有时抬起头听课时,接受能力还是挺强的,有的在给我写心理说明的时候,语句流畅,生动有趣,于是我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表扬了前者,在征求过后者的意见后,在班上念了他的心理说明,由于涉及到班上很多同学,念得全班哈哈大笑,在大家善意的目光中,我看出来了这个同学心中的得意,他把大家的热烈反响,当作了一种褒奖。

三、合力教育,讲求细心

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相合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大多望子成龙,但又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常常不是溺爱孩子,就是唠唠叨叨,或者棍棒教育,还有的父母双方意见不一,各持己见等,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会问题比较多,需要班主任更细致入微地进行调教,对此,我一边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顺势的规范教育,一边会挤用较多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并不是想教他们如何教育小孩,而是希望能讲得更细致些,既了解家长的想法,又传递自己的意见,让他们明白我们彼此要配合起来教育,以及怎样协作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班主任还应经常与各科任课教师交谈,了解他们课堂上发生的事,而不是等发生大事,他们来告状的时候,才去了解情况,处理学生,这样的做法较为被动。真正积极的方式是,特别是与任课教师开始配合时,特别是自己要落实阶段管理目标时,只要大家都不是很忙,擦肩而过我都会多问问他们:“今天班上有什么动向”、“在某某方面有没有人表现异常”、“谁谁谁表现如何”、“你还注意到了什么”等。对那些课堂组织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我问得更清楚,因为我经常跟学生说:我上课纪律好不算好,其他教师,尤其是副科教师,他们说我们班好,那课堂纪律就真的好了,如果是有人无意中说到,我们同学怎么怎么懂事、有礼貌、水平高……那就更厉害了,说明我们真的是这样的,而不是表现给谁看的。基于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对即使是不合自己胃口的教育方式,也能礼节周到,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就不仅仅是做个表面了,他们会发自内心地接纳这个老师及其教学。

篇10

论文摘要:从4方面论述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其内涵、方法和途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1.1存在的问题

(1)违背人性化的“管制”。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形成管天管地、管头管尾的习惯,“守则”“规范”里充满着“严禁”“不许”“不准”之类的词。有些班主任把学生因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导致的行为,统统视为“违纪”,加以指责或惩罚。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不良表现明明是个体心理问题,需要予以理解和治疗,却被认为是思想道德问题,加以批评和惩罚;明明是学生天性和潜能的自然表现,应予以引导和鼓励,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加以阻止、压抑;明明是幼稚性的错误和偶发的失误,应予以教育和宽容,却被认为是恶习不改,加以指责……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过多的“量化”管理。制度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但是制度的制订与实施需要因班而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养成,而不是以检查、纠偏、惩罚为目的。教育一旦数字化,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为了文明班级评比能够多一点分数,有的班主任默许学生弄虚作假,好人好事造假,这实际上是损害学生的心灵。过分强调管理科学,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学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太多、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学生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释放个性潜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迫在眉睫。

1.2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1)时代要求。以人为本,已成为这个时代各项工作的要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学校也不能被排除。况且家长、学生也会以此来衡量学校、班级的管理质量。

(2)管理科学的要求。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符合管理科学的要求。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木原因,在教育中只有关注学生心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和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共同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良好的教育策略。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

然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的班级管理受各种因素(如应试教育、评价标准、班主任水平不高等)的影响,远离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失去了个人精神、情感、行为等自由,个性被压抑。

2班级管理及其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内涵

人本主义是西方现代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它追求的教育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独特个性的人。这种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人本主义教育学生观认为,应当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十分有益。

人本主义强调既要看到人的本能,更要看到人的潜能;提倡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人的认识和个性,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主张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尊重对方的价值和需要,从而共同创建理想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促进人类潜能的发挥。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就是管理以学生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为适应终身学习做好一切准备。具体做法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创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为班主任要明确: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就是把每一位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破除“保姆式”“裁判式”管理方式,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增强民主参与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人本化班级管理追求的正是把学生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班级管理走向人格化、人性化,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3.1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和广阔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高举弘扬人文精神、培育健全人格的大旗。

3.2培养得力助手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学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个个都是助手。班级的各项制度等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学生先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表决。具体做法:在班、团干部的选拔上实行选举制和监督制,即通过全班选举产生班、团干部。班、团干部应该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和支柱,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作风正派、心理状态佳、学习态度端正、责任心强、能搞好群众关系的积极分子。监督制即全班学生监督班、团干部职权的行使,每2周在班上公布情况,经过班级学生民主评议,等级不及格的班、团干部要自动退职,以便班、团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干部负责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团干部负责班级团务工作,制订轮流值日制度,记载班级日志。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班级活动并给予指导。评先评优,要经全班民主选举产生。这样就使学生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学会换位思考,人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3.3民主决策,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决策是现代教育组织及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民主决策是人人参与的决策,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组织内外的人共同参与,把决策权交给全班学生。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几个一”活动: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教师提一条好建议等。此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班规的制订等权利都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订班规,具体可分为学习、课堂纪律、行为规范、日常规范、劳动等几个方面,对不同性格、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班内事务安排给每一位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热水壶、录音机、扫帚等都由专人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其管理能力,实行每周一小记、每月一评比的综合考评制度。如月评中被评为优秀者,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宗旨下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可与操行分挂钩,在公示栏内张榜。同时还可成立有教师参与的督察小组,对各项管理情况随时抽查,通过教师意见箱或周记向教师反映情况,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形成层层管理体制。

3.4开展让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为了充实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集体凝聚力,可以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些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趋向、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交流会、学习兴趣小组、系列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会、辩论赛和体育竞技比赛。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团队精神,减少违纪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3.5根据学生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人才。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童年学习成绩不好,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智慧的班级教育和管理,不只是改变、塑造、训练学生,而应是通过班主任营造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领域,唤醒学生自身的自然沉睡的力量,开发其潜能,引发灵魂深处的变化。任何个体优异成绩的取得和个性的充分发展,除了勤奋外还要有灵感(一种情致的指引),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灵的舒展、开放、和谐。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袒护优等生,漠视和歧视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斥责他们不积极、不进步等。

这是因为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中的学生个体,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智力、性格、反应能力、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原有基础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因此,班主任开展工作,必须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首先,要有个别差异的意识;其次,要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程度和情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再次,应允许学生在达到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的时间上有先后、程度水平上有高低;最后,应努力做到对学生不偏激、不歧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一位学生都有某方面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维护其尊严,关注他们的成长。

3.6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本主义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就有机会发挥最佳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予以表扬。在日常管理中,不要放过任何可以表扬学生的机会,使他们发觉自己被关怀,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继续努力。渐进法、及时信息反馈和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主要方法。对于学生,精神奖励是主要的,应及时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奖励。

3.7启发学生自我教育,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启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以制度管理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班级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自觉,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及遵守纪律的行动意向。表现为对纪律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对纪律信念和正确的外部表现的统一,这应是班级管理不懈的理想与追求。自觉纪律的形成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经历过渡阶段,第一阶段是纪律教育。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落实、严格要求,学生受纪律的约束也处于较为被动、勉强的状态,这是最困难的阶段。班主任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防止产生消极、怠慢心理。前面的“民主决策”“全面参与”都是为了启发学生自觉性。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阶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学习引导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把搞好学习和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遵守纪律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特别要防止学生表面遵守的两面态度。第二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班主任要抓好时机,不断予以支持、鼓励,保证班级自觉纪律形成。

最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而是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不自觉到形成自觉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引导他们不仅学会做学校、班级的主人,还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分有一定工作,承担一定责任。

3.8探索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方法

人的素质及其发展是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应试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其他方面,这是不科学的评价方法,严重扭曲了价值导向。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因此,在对班级成员综合评价时,要倡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学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多元评价制度。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特长,评出学生自信,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评价的主体和受益者,引导其成才。

在对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客观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纵向比较的方式,努力发现学生的个体进步和长处,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舞台各展其能、各显其才,充分体验成功的决乐,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从而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处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还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亦师亦友、充满信任的和睦关系。作为班主任必须统揽全局,为班级的发展制定必要的规划和目标,任课教师的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班级发展。班主任应该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使其有归属感,真正把自己当成班级一员。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融洽,学生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会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反之,若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师生关系,则会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其内心烦躁、恐惧,教育效果差。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策,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饰,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给学生“严师”的感觉,还要善于做学生的朋友,关怀和爱护学生,平等相待。多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并从师长的角度给予他们关怀和引导。让学生把教师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学生之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对教师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理念的实现也起到重要作用。

4.2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班主任素质的提高

班级管理的总设计师是班主任,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注重提高班主任素质。

(1)班主任的个体发展关键是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以及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人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要重视班主任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其内容首先应包括职业道德,驾驭课堂、管理学生的方法,教育法规等;其次是转变观念,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新教育理念;再次通过外出学习、参加讲座,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等,如计算机技能。

(2)学校要为班主任提供教育科研平台,建立激励科研的机制。要为班主任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总结先进典型经验,肯定其劳动成果和工作业绩。学校要建立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让班主任充分认识自我潜能和价值,以发展创新型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