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避孕;探讨

【中图分类号】DF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51-01

计划生育是为特定目的而使人们的生育行为按计划进行的社会活动。我国计划生育是政府组织实施的、执政党发动领导的,并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范畴,在我国计划生育已经实行了近30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巨大成绩。多年来,避孕措施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起着技术支持的作用。早期女性输卵管结扎作为长效节育的主要措施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计划生育与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步找到了平衡点,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科学的人口发展观重新审视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与知情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1 避孕节育在性生活和生育中的重要性

完成生育计划是最多需要几年时间,对家庭来说一个较为短暂的过程。而享受性快乐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人们为了延长生育间隔或是推迟生育时间或在完成生育后,能随时享受性生活的快乐,渴望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其中宫内节育器(IUD)是中国育龄人群选择最多的避孕方法,由于其长效、方便、安全、可逆、副作用小等特点而被认可[1]。对多数家庭而言,老百姓的真正意愿并不是生育过多子女,而是在性生活过程中没能有效的、方便的采取避孕措施。我国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此国家为育龄妇女免费的提供避孕药具以及其他的避孕措施,在性生活与生育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把非意愿生育与意愿生育、性享受与人口生产隔离开,避孕措施的普及在有计划的生育以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过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实现男女平等以及妇女解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2 避孕方法选择的原则

避孕方法选择的原则,不仅要注意医学标准提出的禁忌证与适应证,而且要考虑由于社会偏见等因素使造成未婚妇女在利用及获得避孕方法的障碍,使得未婚妇女得不到满意的避孕需求。所以,选择避孕方法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等几项原则。

2.1 安全性

在整个接受计划生育避孕服务的过程中,如手术操作、医学检查、使用避孕药具后无菌消毒技术,及对身体各系统以及心理上的影响等。

2.2 有效性

选择避孕方法有效性主要依赖于避孕方法自身的效果与优缺点,还在于妇女在使用过程中是正确和否持续的使用,是否对此方法有准确的认识。对正确性与持续性的影响有许多因素,如收入、年龄、避孕和妊娠的意愿及文化程度,未婚妇女在正确掌握了使用方法,习惯后,可能就会成为持续的使用者[2]。

2.3 可接受性

所谓可接受性就是指男女双方一致认可并愿意实践的避孕方法。她们在避孕方法的选择方面,往往会受到间接或是直接的经济、社会、习惯、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可能是在社会及文化氛围中或是特定时间作出的决定。所以,避孕方法的选择是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服务提供者应该充分允许与理解。此外,提供者提供避孕方法时一定要指导她们权衡不同避孕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充分考虑到妇女的经济承受能力,针对双方接受的程度及个人具体情况,各自持有的态度、观念、看法等从生活的角度作出避孕方法的选择。

3 科学选择避孕方法

避孕是在不妨碍身心健康以及正常性生活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妇女不受孕。其原理是:抑制排卵;阻止精于与卵子结合;改变宫内环境,使其不适于受精卵植入及发育。主要有官内节育器、药物避孕、等方法,官内节育器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已经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我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内节育器的种类有:带铜宫内节育器、惰性宫内节育器、含孕激素T形宫内节育器等;药物避孕主要有人工合成的孕激素、雌激素复方制剂,它具有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如18甲基炔诺酮、炔诺酮、甲地孕酮、戊酸炔雌醇等;为男方使用的避孕工具,以不能进入子宫腔而达到避孕目的;不允许生育、避孕失败或是暂不宜生育者可以考虑人工终止妊娠,但是人工终止妊娠是一种不在直视下的手术,这样非常不利于妇女身体健康,并发症比较多,所以不能作为节育方法使用。由于它容易引发附件炎、宫内膜炎、盆腔炎、宫腔粘连、宫腔积血、不孕症、围生期死亡率偏高、早产偏高、术后经量显著减少或闭经等危害女性健康[3]。尤其是警告年轻夫妇,准备工作做好了,要防患于未然,是对彼此身心的负责任。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情选择能力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情选择能力。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氛围及科普知识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文件、广播、咨询指导、板报、图片展览、授课培训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药具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药具管理,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探索群众易掌握与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使群众熟悉常用药具知识,充分了解药具管理政策,做到会使用、会选择。利用温馨的语言标语、知识图板等,进一步加强药具发放站内外宣传环境的建设,使之成为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及避孕的服务窗口[4];积极利用 “三下乡”活动以及节假日深入乡村与集市送药具、送知识,开展生殖健康知识、知情选择及咨询服务,不断的提高群众知情选择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继英,李占荣,马晓洁,等.2 305例农村妇女使用吉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可接受性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8):484-485.

[2] 何绍东计划生育基层技术服务机构生存与发展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5(3):267

篇2

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②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鉴定和治疗③施行各种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术等恢复生育力的手术以及与施行手术相关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④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有关规定,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⑤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必要的检查、观察、诊断,治疗活动。

219.什么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诊断、治疗活动:①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②由于服务对象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③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④需收费并可能对服务对象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

220.国家法律对“避孕节育知情同意选择”如何规定?

①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②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③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

221.什么是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

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是指国家通过提供充分有效的计划生育和避孕方法的信息,介绍各种避孕方法的效果、优缺点,使需要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群众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自主、自愿而且负责地做出决定,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222.政府在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中的责任是什么?

①要通过支持、鼓励开发更多的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获及并负担得起的避孕节育措施,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②知情选择不等于”放任自流”,要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不仅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健康、生理,劳动的现实情况,还要帮助服务对象充分了解各种避孕措施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负责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措施。

223.什么是避孕节育手术知情同意书?

避孕节育手术知情同意书是避孕节育手术服务提供者将避孕节育手术接受者即将接受的避孕节育手术方案,手术风险等内容制成文字材料,向避孕节育手术接受者或家属完全告知,由对方在充分理解、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后签署的文本,是获得对方授权实施避孕节育手术服务的文字材料。

224.避孕节育服务对象拥有哪些权利?

知情权、获得权、选择权、安全权、隐私权、保密权,尊严权,舒适权、续用权、表达权。

225.什么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发症?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发症是指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直接造成育龄群众(服务对象)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人体健康损害。

226.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就是各级人民政府及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计划生育管理活动的行政行为,即根据法律规定,计划生育行政机关管理的范围、手段和

程序。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主要形式有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

227.计划生育工作“七个不准”是什么?

①不准非法关押、殴打、侮辱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及其家属;②不准毁坏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家庭的财产、庄稼、房室③不准不经法定程序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的财物抵缴计划外生育费④不准滥设收费项目、乱罚款:⑤不准因当事人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而株连其亲友、邻居及其他群众;不准对揭发、举报的群众打击报复;⑥不准以完成人口计划为由不允许合法的生育;⑦不准组织对未婚女青年进行孕检。

228.什么是计划生育行政违法?计划生育行政违法的主体是什么?

计划生育行政违法是指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损害国家利益或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计划生育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计划生育行政机关。

229.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式?

行政越权是指行政主体超过职责权限而进行的行政行为,计划生育行政越权主要有①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依据;@违反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③行政机关超过时限行使权力;④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

230.什么是结婚?

结婚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的条件和程序确定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

231.《中华人

《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以上的初婚为晚婚,男方年满25周岁以上的初婚为晚婚,女方晚婚生育或者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232.我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婚姻自由原则;②一夫一妻制原则:③男女平等原则;④特别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原则;⑤计划生育原则。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有哪些?《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34.《婚姻法》规定的直系血亲指哪些?

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只要是直系血亲不论世代相隔多远,均不得结婚。

235.《婚姻法》规定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指哪些?

①兄弟姐妹②伯、叔、姑与侄子、侄女,舅、姨与外甥、外甥女;③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

236.什么是无效婚姻?无效婚姻包括哪些隋形?

无效婚姻是指困欠缺了婚姻成立的法定要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无效婚姻包括:①重婚;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③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j④来到法定婚龄的。

237.哪些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①丧失父母的孤儿:②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③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生活条件和被收养人年龄的限制。

238.哪些公民和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①孤儿的监护人;②社会福利机构;③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239.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4项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240.收养人能够收养多少子女?

《收养法》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收养人只能收养1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

篇3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党和政府为育龄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结合本区实际,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淳安药具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思考。

1 避孕药具管理的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药具宣传和培训不到位。

1.2 使用药具人数不断增加。

1.3 对流动人口药具发放存在空挡。

1.4 药管员服务技能低和群众保健意识差。

1.5 跟踪、随访、服务不到位。

2 完善相应的对策

2.1 规范管理,不断提高药具综合能力 一是制度规范到位。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并按照药具是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做到发放和管理科学性规范化;二是计划科学到位。科学做到编制本地区需求计划,保证药具满足群众需求,又能减少积压和浪费;三是保证质量到位。加强药具质量管理,严格把好药具进出库关,避免过期、失效、潮湿、霉变的药具发放给群众使用,确保药具使用效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四是统计准确到位。各级药管人员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制和填报,不虚报、瞒报和借报,为领导解决计划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五是跟踪服务到位。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老年人口、低收入人群的药具服务,加快推进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

2.2 加强药具宣传培训 一是加强对扩大育龄群众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上街宣传轰动、印药具宣传品、制作避孕药具只是展板,开辟药具宣传栏目等宣传形式,针对育龄人员的需求,将免费药具政策与药具知识、避孕节育措施与知情选择、避孕节育与预防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扩大育龄群众药具政策知识知晓率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水平。二是制作计划生育联系卡发到使用药具育龄人员手中,或开通生殖健康服务热线,当碰到问题时随时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定期对使用药具的育龄人员进行培训,了解使用的基本知识,副反应的正确处理。四是对加强村、居药具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药具干部的服务意识,结合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推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育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避孕节育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并了解获取药具的途径、新品种、紧急避孕方法、药具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让群众知情选择适合自身的药具品种,使育龄群众解除思想顾虑和负担,增强采取避孕药具的主动性,提高避孕药具的知晓率和需用率。

2.3 提高思想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药具供应发工作的重要性 药具工作是一项事关广大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人口计生部门要将其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加强领导为药具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药具日常供应情况加强督察,及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避孕药具管理经费的投入,确保药具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加强药具管理发放服务 计划生育药具是发放服务必须坚持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以育龄群众满意为目标。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更加注重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探索规范、有效、畅通的免费药具发放模式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完善药具免费发放原有渠道和网络的基础上,普遍实行社会化发放、标准化管理,推行发放点网络化、网点建设规范化、发放手段对样化、发放服务社会化、服务范围扩大化,以提高育龄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为目标,切实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药具服务的需求。要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率,强化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失业人群、贫困人口、老年人口、残疾人口及未婚人群、艾滋病高危人群等特殊人群的药具服务关注度,努力实现均等化服务;要加强计划生育药具工作队伍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能力和作风建设,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适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措施;要引入并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为资源开发等学科的先进理念、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多网点、宽渠道、全方位”的药具发放服务大格局。

2.5 加强随访、跟踪服务 为充分发挥避孕药具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服务效能,在做好流通过程中质量监测的同时,扎实做好计划生育药具的跟踪服务工作:一是建立药具使用随访制度,对每个使用药具的育龄群众都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记录,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二是建立药具使用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对使用不同药具的育龄群众的意见,每年组织对育龄群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2.6 提高药具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①扎实基础工作培养人才,增强计划生育药具事业发展后劲。②创造条件,提供用武之地,提高药具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内外条件。③管用结合,提高效能,适应工作需要。管好人、财、物和用好人、财、物是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应注意研究的课题。

2.7 加强流动人口药具发放管理 要建立避孕药具发放工作新模式,以(县、市)区、乡镇为单位建立联动服务网,穿装刷卡式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网点可以设在社区、医院、宾馆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的地方,流动人口可以在联网网点内凭卡自由领取药具,或在自助发放机上领取免费避孕药具,以提高药具发放覆盖率。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政府在1979年将计划生育政策确立为其基本国策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减轻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人口增长过快的负担,但在国内外范围内,该政策也因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备受争议。关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异同,可以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增进提出更适合其自身情况的建议,并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些影响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研究结论

2.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本研究以定量的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的出该研究结论,具体可以体现在Texas社会交往能力量表和补充问题两个方面。被试者以5级评分回答这些陈述句,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并加以比较,如下表:

量表平均分数统计结果

独生非独生

除非别人先开口,我不太会主动开口和别人说话1.6321841.508475

我是一个很容易和别人混得很熟的人2.2643682.338983

跟一群人在一起时,我会不知说什么才好1.5057471.355932

我认为我是一个总想控制各种情境的人1.9885061.779661

跟一大堆人在一起时,我会跟随他人做他们要做的事,而不会主动提议什么1.9770111.627119

交谈的时候,我特意看着别人的眼睛2.4252872.220339

当我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我的观点最后通常能被他们所接受2.1839082.050847

我认为自己是优柔寡断的人21.932203

我可以说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2.2068972.389831

当与别人观念发生冲突时,我经常难以维护自己的观点1.6321841.677966

在一个会议中,我喜欢主持事务1.8620691.813559

我宁愿不要为别人负很多的责任1.6551721.40678

主动与陌生人攀谈对我来说是件难事1.5632181.288136

我做事时总能照顾到别人的情绪2.6091952.610169

我喜欢和别人在一起,并不断主动寻求结交朋友的机会2.4252872.305085

我认为我是快乐的人2.8045982.661017

对比图表并将正向与负向的选项加以区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平均的分差异不大,除个别选项之外,两组平均分差异均不超过0.2。对于“跟一大堆人在一起时,我会跟随他人做他们要做的事,而不会主动提议什么”,独生子女组的平均分约为1.98,非独生子女组约为1.63,可见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面对复杂问题时,独生子女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稍差于非独生子女;对于“我宁愿不要为别人负很多的责任”,独生子女组的平均分约为1.66,非独生子女组约为1.41,可见独生子女的责任感较非独生子女较弱;对于“主动与陌生人攀谈对我来说是件难事”,独生子女组的平均分约为1.56,非独生子女组约为1.29,由此可见,在社会交往开展过程中,非独生子女表现出略强于独生子女的主动性和亲和力。同时必须考虑,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加之量表的分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我们仍需考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对于问卷补充问题,独生子女组与非独生子女组的回答情况相差并不大。可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总体来讲,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比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和耐心,而独生子女更易表达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2.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自我认知评价

本研究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自我认知情况有所考察,并根据数据对比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认知方面有所不同。在Texas量表中“我认为我是快乐的人”这一考察项,独生子女组的平均得分约为2.80,而非独生子女组的平均得分约为2.66,虽然差异不明显,但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对于自我的认同感和生活的满足感、幸福感是略强于非独生子女的。同样的,对于补充问题9“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自己的生活过的很安稳”的作答,有28%的独生子女选择“总是”,但仅有15%的非独生子女选择相同的选项,而二者选择“从不”的比例相差并不大,由此可见,从整体上或多数情况来讲,独生子女的生活较非独生子女更加稳定与平静,由此带给独生子女更多正面的自我认同感。

2.3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

本研究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个群体同时进行了关于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方面的考察,并对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统计。独生子女认为,自身具有固执任性、过度依赖、自我中心、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但同时具有思维活跃、独立性强、个性鲜明、自信心足等优点。

在非独生子女的眼中,独生子女具有的优缺点与独生子女的观点大致相同,即独生子女存在固执任性、过度依赖、自我中心等问题,但同时具备思维活跃、独立性强、自信心足、活泼开朗等优点。

3.政策与意向

本研究考察了调查对象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和建议,其中,79位独生子女与69位非独生子女对计划生育政策采取支持的态度,同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应该适度放开两胎,建立更富有弹性的政策,并认同一胎政策已经为社会及独生子女本身带来一些问题。“可以依据经济能力划分生育子女上限数。”“优生优育很重要,只要家长能对孩子负责任,有能力把他们扶养成有用的人才,是好事。只要别超越自己的能力,反而是负担。总之计划生育挺利国利民的,不然人口问题真的很麻烦。改进的话可以对某些人放松政策,比如知识分子家庭,不过对明星得跟老百姓一视同仁最好。现在中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应该过了,所以各方面改革得跟进,政策要与时俱进。不过计划生育间接导致独生子女升上可能缺乏一些好的品质,这个得注意。”

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应继续执行。“坚持此项政策并进一步严格执行,消除城乡、地区在执行力度上的差异。”同时,一位被调查者提出了适当调整的方向:“这一政策虽然有违人性,但很必要。具体做法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在细节上需要改进。比如政策执行力,比如根据形势变化的调整幅度与时机把握。”

另有少数被调查者坚决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此项政策导致80后独自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并且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执行结扎等措施时导致许多家庭在孩子夭折病故后绝后。而且在执行方式上,有时会出现公职人员尚且不执行,只盯着普通民众的现象。”

总而言之,多数被调查对象对计划生育政策表示理解并支持,而对于一胎化现象,他们认为,针对社会现状,应该逐步放开两胎,以缓解独生子女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诸如养老等社会问题。同时,子女素质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改进、政策执行效率的提升等也成为部分被调查者关注的地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参考文献:

[1]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际和谐关系的研究.李慧.《重庆大学》.2009.

[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张晓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研究.杨涵钰.《郑州大学学报》.2009.

[4] 国内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研究综述.肖富群.《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篇5

【关键词】IUD 研究 方向

中图分类号:R169.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66-02

1 宫内节育器的发展历史

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驼夫将卵石放入骆驼子宫内,避免骆驼在沙漠途中受孕。受此启发,人类设计着用最适合的物质,放入子宫腔来避孕,并称之为“宫内节育器”,简称“IUD”。

据报道,在1909年德国RichardRichter医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宫内节育器,它由蚕丝弯曲成团状制成[1]。1929年IUD被各国公认有避孕作用。1934年日本医生Tenrei Ohta设计了金制或银上镀金的环型宫内节育器[2]。这便是宫内节育器的雏形。1969年荷兰医生报道,金属铜有抗生育的效果,使得宫内节育器的研究有了重大的进展,Tatum医生设计了T形带铜的宫内节育器。1974年荷兰的Willem Van 研制了Multiload宫内节育器[3]。此种宫内节育器是一个T形宫内节育器和Dalkon盾形宫内节育器的混合体。此项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性压力而增加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 1976年芬兰的Leiras研制了固定有释放十八甲基诀诺酮物质的宫内节育器[4]。这些宫内节育器不但有物理上的避孕作用还可以缓慢的释放所含的激素,因此也被称为“含激素”宫内节育器,但是使用寿命有限。

2 宫内节育器在我国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和推广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一次放入宫腔,可避孕多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

在中国早期推广节育环时,使用最广泛的是以不锈钢或塑料为材料的宫内节育器。人们将上述宫内节育器称之为“惰性”宫内节育器,也称为“第一代宫内节育器”。采用不锈钢丝制成的,如不锈钢单环(又称圆形环)、双环、麻花环、宫型环等;塑料制成的节育花、盘香环、优生环以及金属塑料制成的混合环等。这类节育环在我国使用得最早,也最为广泛。它们的缺点是脱落率和带环怀孕率较高。 惰性IUD因为避孕效果欠理想、脱落率高的缺点,于1993年我国已停止生产和供应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含铜或药的活性IUD,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应用。它们大多是用塑料或硅橡胶做支架,再绕上铜丝或放入孕酮(女性激素),故又称为带铜或带孕酮节育环。它们的避孕效果明显高于第一代产品,称为“第二代宫内节育器”。缺点是放置后出血较多。由于铜可由体液代谢,因此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限。带铜的宫内节育器被称为“活性”宫内节育器。“十一五”期间我国又研发了第三代更安全的宫内节育器。第三代IUD 的研制,致力于降低脱落率和其他并发症。如:固定式IUD(无支架,表面积小,可弯曲,对子宫内膜刺激小,不引起出血、疼痛),产褥期运用的IUD(铬肠线作固定锚,在V型聚乙烯制的支架上绕铜丝)等。

3 临床常用的宫内节育器种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活性宫内节育器有40多种,包括宫铜形IUD、TCu220c、TCu380A IUD、母体乐IUD、Y型IUD、活性环形IUD、VCu200、铜固定式IUD(如吉妮IUD对于有频脱环史者推荐使用)、左炔诺孕酮IUD(如曼月乐IUD可缓释药物,减少月经血量,适用月经过多者,也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花式IUD, 爱母IUD,元宫IUD等等。

自第一个宫内节育器研制以来不到100年的历史中虽然出现过许多种不同形状的宫内节育器,但在市场上销售的种类还是有限的。其原因是临床应用中发现许多节育器不如设想的那么完善。正如所有其它的医学发明一样,宫内节育器也有其优点和缺点,现在其优点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缺点正越来越减少。

4 宫内节育器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

宫内节育器在人类调节生育上除了具有安全、长效、可逆(取环后恢复生育能力)的优点外,还具有不干扰其他器官和内分泌功能;不影响夫妻性生活;不影响以后生育能力等特点。对无保护性生活5天内放置宫内节育器还可以紧急避孕。避孕有效率约为90%~96%。作为一种节育措施宫内节育器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避孕效果比不上口服避孕药、带环怀孕率可达5%;需要在专门人员、设施和经宫腔操作实施放置;少数人可能脱落、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闭经等不良反应;与相比宫内节育器不能预防性病艾滋病。

5 宫内节育器的发展方向

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调查:中国做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正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为严峻的是生殖健康问题。 WHO报道[5]:全球非意愿妊娠7500万/y,导致大量人流,不安全人流约有2000万(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或在不卫生环境中进行),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5%。中国人工流产例数一直持续在100万/y, 2002年为149.3万例。人工流产率尚在较高水平,用于流产药物年销售量达1200万-1300万人份,每年人流后严重并发症发病数在6万-10万。据沿海城市调查:避孕失败而行人流手术占所有人流手术46%。

因此, 今后的中国仍需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避孕方法的广泛宣传和正确使用,使更多的妇女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的避孕方法。

据国家计生委统计[6],在中国宫内节育器使用最为广泛,全球1.56亿妇女使用IUD, 中国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达1.04亿人,约占全球IUD使用者总人数的2/3,占所有采取避孕措施妇女的60%左右。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故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宫内节育器市场。

近几年,我国宫内节育器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联合国卫生署开始在我国采购宫内节育器和安全套等计划生育产品以无偿提供给不发达第三世界国家使用,这为我国计生用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6],我国至今有30%的育龄妇女未使用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手段,而世界上约有60%的育龄妇女未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故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宫内节育器产品的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巨大。研究新一代宫内节育器是十二五期间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一代宫内节育器要使其体积更小,质地更柔韧,取出、放置更简便,使用年限更长,并能减少出血、疼痛、炎症等副反应。

综上所述,今后的IUD 的发展方向是有效的提高避孕率,降低妊娠率、脱落率,降低因出血、疼痛的取出率,提高续用率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L-hteenm-ki et al., Steroids 65 (2000) 693 - 696.

[2]Guillebaud J. In: Contraception Today (4th edition) 2000, Martin Dunitz, p6. DMPA = depot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3]Farmer M, Webb A. Intrauterine device inser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can they be predicted? J Fam Plann Reprod Health Care. 2003 Oct;29(4):227-31.

[4]Nitke S, Rabinerson D, Dekel A, Sheiner E, Kaplan B, Hackmon R.Lost levonorgestrel IUD: diagnosis and therapy.Contraception. 2004 Apr;69(4):289-93.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从零开始,逐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

2014年1月,按照上级领导部门和新区工管委要求,新区社会事务局成立了计卫科,2月份投资7万元修建了约150个平方米的计生服务站,投资16万元购买了计生服务站需要的基础设备,3月份,计生服务站开始正常工作。在省市人口计生部门的帮助下,共投资约17万元为辖区内的付家营村扩建了村服务室,主体工程现已峻工。新区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质、健康、舒服的服务环境。

2、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新区服务站立足现在的有限条件和人员设备薄弱的特点,先从建章立制开始,相继建立安全卫生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各项应急制度、妇检工作制度、术后随访制度、消毒制度、出生缺陷干预制度、药具管理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3、以人为本,较好完成人口计生各项手术任务

自建站以来,我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市所的帮助和指导下相继完成各类手术共134例(其中女扎83例、男扎3例、上环21例,取环19例、人流8例)。对每例手术,都认真做好术前咨询检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对术者进行术后随访工作。开展了两个季度的妇检工作,妇检率均达95%以上,建立孕情环情卡2980张,出生优生监测卡280张,建卡率均达100%,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和较短的时间内对计划怀孕妇女进行血型筛查工作,较好地完成各级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4、注重过程、关注和逐步形成人口计生全程服务理念

为了转变单纯的技术服务模式为“宣传、引导、服务、跟踪随访”的全程服务模式,提高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认知度,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一是大力宣传孕前筛查有关知识,提高参与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适宜推广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让育龄群众掌握避孕方法的优缺点,减少意外怀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三是建立育龄妇女环情孕情监测卡,开展生殖保健知识宣传、咨询和随访;四是为计划怀孕妇女提供科学、规范的咨询服务。

5、强化管理、争做育龄夫妇的贴心人

坚持把“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作为开展工作人口计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了各项措施,爱岗敬业,坚守工作岗位,热情接待群众。让育龄妇女真正感受到我们工作的热情,做作好育龄群众的贴心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基础较差。各项计生服务欠账较多,育龄群众落后观念积淀日久,短时间内较快改变难度大。二是硬件设施配套不全。服务站主体设施仍然是板房,建筑面积小,不能按照省、市要求完整设立各个科室。板房温度过高,手术服务环境相对较差。三是技术服务人员力量薄弱。

篇7

关键词:生育权,特征,内容,行使限制,侵权,法律救济,立法构想

一、生育权的概念与立法保护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农民李明,八年前与吴某结婚。婚后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二人商定暂时不要孩子。两年后,他们的经济条件好转,李明便与妻子商量要孩子的事,吴某说:“等再挣几年钱,在城里买上房子,花钱买上城市户口,再要孩子也不迟。”李明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不再坚持。后来,他们终于在枣庄市里买了一套住房,二人也同时办理了城市户口,这时李明已过30岁,但吴某仍以怀孕生孩子会影响做生意为由,坚持不要孩子。李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向法院其妻吴某,要求法院依法保护自己的男性生育权,判决吴某答应生孩子。法院经审查认为,李明的符合法律规定,并予立案受理。但同时法官告知李明,法院保护男性生育权的办法只能是对他不愿生孩子的妻子进行经济上的处罚,不可能直接判决吴某生孩子,还是以做吴某的思想工作为主。目前,经法院调解,被告答应原告愿意生孩子,李明撤诉。(《法制日报》2003年3月11日《妻子不愿意生孩子,丈夫主张生育权》)

在本案中,出现了一个“生育权”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生育权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笔者认为,生育权应该是指公民在自身具备生育能力并且符合法律法规所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享有的自主自愿生育子女的权利。生育权属于基本人权,我国对生育权的研究还刚起步,对于生育权的争议也很大。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生育权这一概念:(1)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2)人人享有法律上的平等生育权利;(3)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即依法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子女数量和选择生育时间、并获得这样做的信息和方法的权利;(4)公民有依法收养的权利等。我国关于生育权利的理解与国际公约和文件的精神或规定是一致的。关于生育权利的内涵,1974年《世界人口行动计划》第14(f)对这一权利做了详尽的阐述:“所有夫妇和个人都享有负责自由地决定其子女人数和生育间隔以及为达此目的而获得信息、教育与手段的基本权利。夫妇和个人在行使这种权利时的责任是应考虑他们现有的和将来的子女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这里第一次提出夫妻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承担两项“责任”,即:(1)“考虑他们现有的和将来的子女的需要”;(2)“他们对社会的责任”。1980年制定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6(I)(e)条款规定:“男、女有相同的权利,自由负责地决定其子女人数和生育间隔,并有机会获得使他们能够行使这种权利的知识、教育和方法”,之后的联合国文件在提到生育权利时,基本都遵循了上面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虽然1994年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采用了新的“生殖权利”概念,但其涵义仍基本相同。因此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生育权的内涵,体现了公民享有的生育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是紧密联系的,既肯定了公民在生育上的自主原则,也强调了其对社会(他人、集体)及子女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关于公民有生育权利的规定,充分说明公民的生育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释义》第50页第三章生育调节中国人口出版社张维庆张怀西张春生徐玉麟主编2002年1月第1版)

这一案例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法律对公民的生育权究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笔者认为,法律对公民的生育权所能做的是,阻止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干扰、破坏公民生育权的违法行为。换句话说,任何人、任何国家机关和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侵犯一个人的法定生育权。

二、生育权的特征

综观法律法规,结合生育行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可概括出生育权的如下特征:(一)生育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我国立法规定生育是所有公民都享有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生育权的主体包括有婚姻关系的自然人,也包括无婚姻关系的自然人,包括有生育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无生育能力的自然人,包括男子也包括女子。当然享有权利能力不一定享有行为能力。(二)生育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生育权的客体是权利主体自主决定生育所体现的人格上的利益,是人对自己人格利益的支配,其基础是人所具有的之所以为人的资格。(三)生育权的性质是人身权。梅因说过:进步社会的运动就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个人从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独立为权利主体,生育权也相伴而生。生育权是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四)生育权具有双向性。生育权一般需男女共享且需要男女互相协助才能实现(独身女性生育权除外,参见《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男性承担将植入子宫的责任,女性承担宫内的培育义务。显然男性承担的负担少,而女性的负担则比较繁重。依照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女性在生育过程更应享有决定权。(五)生育权具有排他性。生育权是对世权,即夫妻以外的人都是义务主体,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六)生育权具有历史性。生育作为一种权利,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既非权利也非义务的自然生育状态;历代统治者鼓励甚至强制生育的以义务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育阶段,在中国汉朝特别突出;主要突显权利本位色彩的生育权利阶段。并且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即使现在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将生育作为夫妻的义务,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的义务,只是鼓励生育,如俄罗斯和中国香港。

三、生育权的内容

生育权的内容是权利主体有权自主决定和实施生育行为。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生殖健康(保健)权利。包括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获得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技术服务、咨询、指导的权利。同时,也包含了患不孕症的育龄夫妻有获得咨询、指导与治疗的权利。(二)男女平等权利。女性与男性在实行计划生育方面地位平等,双方都有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女性与男性有同等的参与权、决定权,而不仅仅是处于受支配地位。当然,要完全实现计划生育领域的男女平等,还有赖于经济的、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等多领域的促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在现实中出现了男性因女性私自堕胎而维护自己生育权的案例,其实,在生育权的行使上,女性有更大的决定权,生育权是不平等的,并且女性明显地比男性有更大的生育自和决定权。本文将在第六部分单独论述这个问题。(三)知情选择权利。在本法中是指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权,即国家通过提供充分有效的计划生育和避孕方法的信息,介绍各种避孕方法的效果、优缺点和适应对象,使需要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群众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四)健康及安全保障权利。这里指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及妇女怀孕生育期间应享有的健康安全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权利,包括:向育龄群众提供的避孕药品、工具应当安全、可靠;向育龄群众提供的节育技术服务应当保障受术者的安全、健康;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向育龄群众提供有效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努力避免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性病、艾滋病传播,并使患者得到治疗;努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妇女在怀孕生育期间享有的健康安全保障及劳动保护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释义》第50页第三章生育调节中国人口出版社张维庆张怀西张春生徐玉麟主编2002年1月第1版)(五)生育方式的选择权。除正常的活动导致女方怀孕外,还有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包括男性无精少精、女性输卵管不通、生殖器官缺陷等)选择其他生育方式,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借腹生子乃至克隆技术等。当然有些方式由于涉及伦理、宗教、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争议并被立法予以禁止。笔者认为:在伦理许可的范围内,法律应尽可能地维护民众的利益,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借腹生子都应允许(因篇幅所限在此不论述借腹生子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公民的生育权内容广泛,形态各异,涉及诸多问题。

四、生育权利行使的限制

在现实中,拥有某种权利和行使某种权利是两码事,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事,有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有实现权利的行为能力,还要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生育权亦然。主要有如下限制:(一)生理的限制。想要孩子生理上做不到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方式来实现生育目的。(二)法律的限制。生育权还受本国法律的限制,应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基于不同国家的国情,控制人口便成为部分国家的任务,控制方式:(1)控制数量。包括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人口较多的国家。(2)提高质量。体现为“优生”政策。(3)优化结构。国家不允许对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维护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4)方式禁止。世界各国普遍以立法形式禁止借腹生子及克隆人技术,即使是合法的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也是在严格的程序和条件下进行。(三)夫妻间的限制。行使生育权以对方的同意为前提。在怀孕后,虽然妻子享有更大的支配权,但在流产时应以夫妻协商一致为前提,在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不应擅自堕胎。

此外,笔者认为,生育权虽属个人私权,但因其影响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尤其在我国,非常有必要对生育权的行使作一定的限制

五、生育权的侵犯及法律救济

(一)侵犯生育权行为分类:(1)夫妻二人之外的侵权。公民的生育权是对世权,权利主体之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是义务主体,都负有不作为的义务,不能非法妨害、侵犯生育权。侵权包括:①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关超出法定范围控制夫妻的合法生育行为或违背法定程序给当事人设置障碍,使生育权不能或者不方便行使;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技术服务时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的使公民丧失生育能力的行为;③通奸、姘居、非法同居生育子女而使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失去了办理生育证的机会。(2)夫妻二人之间的侵权。表现为强迫或拒绝生育、强迫或擅自堕胎。夫妻生育权的行使需要夫妻同居为先,一方拒绝履行同居义务,必然使对方生育权无从行使,而生育权又是一种人身性权利,同时不能强求对方履行义务。

(二)生育权的法律救济:(1)对计划生育行政机关的侵权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各种机构的侵犯可以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申请赔偿的途径解决;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害则可通过民事诉讼以侵犯生育权为由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2)夫妻之间的侵权,首先,应由当事人本着珍惜婚姻的原则,自行协商,或由第三方调解。其次,可以诉至法院请求保护,但生育权不能强制履行,所以在一方有生育能力而拒不生育时,另一方可请求离婚。再次,违背对方意愿强迫生育(包括性暴力)属于家庭暴力,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受害方可诉请离婚,并要求损害赔偿。

在现实中出现一些女方怀孕后擅自堕胎而男方至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生育权的案例,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不好审判,因为男人行使生育权不能侵犯女人的不生育权。男人强行行使生育权还会导致婚内。即使在作出支持请求的判决之后,法院也无法对生育权的实现进行强制执行。夫妻间生育权的行使应通过协商解决。如果一定要诉诸于法律,也只能作为离婚的理由:因生育权引起感情破裂。

六、生育权的不平等性

2001年12月29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刚一通过,大量媒体就纷纷报导“首次对男性生育权作出认可”、“妻子再也不能剥夺丈夫生育权”。其实男性生育权从未被否认,媒体解读生育权有失偏颇,大概起因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其真实含义主要在于其他人不得采取任何手段强迫妇女生育。这里有一个前提,即男人的生育权利是不言而喻的,故特别规定妇女享有该权利。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妇女无法实现自己的生育权,尤其是没有不生育的权利,所以需要对妇女这一弱势群体予以特别保护。在现在的联合国文件和我国法律中只谈到妇女的生育权,与历史上的男女不平等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这是因为,妇女在繁衍后代、养育子女以及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知识读本第21页江亦曼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我认为,男女双方在要不要生育或者何时生育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时,所谓的“男女平等”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神话。但是应将生育决定权更多地赋予女方,理由如下:(一)男子的生育意愿要通过女性主体才能实现。在男方坚持要孩子而女方不愿意的情况下,若由男方决定,就是对女性身体的强制和心灵的摧残。而将生育决定权赋予女方,最坏的结果是双方离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二)生育不是婚姻的必然结果,女性也并非生育机器。(三)女性在怀孕生育方面独立承担痛苦和风险。因此,更多地赋权于女性,既是法律公正公平的体现,也是对妇女的合理关怀。片面强调男性生育权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婚内”被潜在合法化。

所谓的“男性生育权”充其量只能是给男人以生育上的知情权、协商权,在女人生不生孩子问题上,妇女应享有最后的决定权。我认为在妻子没有怀孕的情况下,应首先保护妻子的生育自由;在妻子已经怀孕的情况下,实际上妻子已行使了一次生育选择权,在此基础上可考虑优先保护丈夫的生育权利并结合妻子的身体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但绝不能强迫生育。“……也就是说,人人会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我说人权衡取其大,权衡取其轻,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不一定说他判断得正确。这条规律是深入人心,应该列为永恒的真理与公理之一……”也许17世纪荷兰著名的法律思想家斯宾诺莎的话对此二难问题提出了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西方法律思想史》第95页张宏生谷春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2版)

七、完善生育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综合以上内容,考虑现实情况,笔者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生育制度的完善提出如下建议:(一)完善生育权制度立法应遵循的原则:(1)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以人为本,维护公民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三管齐下。(4)正视生育从义务演变到权利的变迁历程,承认单方确定妇女生育自由的价值。(5)将生育自由作为公民享有的人格上的权利予以确定,构成一个完整的权利体系。(二)完善立法重点内容及体系结构:(1)总则中应明确规定生育权的定义及优生优育的内容。(2)权利内容应予以细化:①不生育的自由,包括决定不生育以及为此而获取相关技术服务的自由;②生育的自由:包括决定生育和采取措施的权利,同时明确对生育方式的选择权。(3)增加优生优育的内容。在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应明确规定优生优育的内容并细化相关工作措施,旨在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4)权利限制。为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在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要对公民生育子女的数量、质量、性别进行适当干预。(5)权利救济。没有保障的权利是“口惠而实不至”。对侵害生育权的救济要区别其来源规定明确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夫妻间的侵权,应首先立足于当事人自行和解。建议补充规定:生育的决定权在充分尊重女性的基础上由夫妻共同享有,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同时在第六章第四十四条之后补充侵犯生育权的民事、行政责任,对严重侵犯生育权的还可以规定刑事责任。

另外,在将来制定《婚姻家庭法》时,可以考虑在离婚条件中补充规定:男或女有生育能力而拒绝生育,双方又达不成协商解决措施时,可以作为离婚的理由;在将来制定《民法典》时应将生育权作为一种基本民事权利予以明确,切实保障人权,使生活在法治社会的公民能真正享有“自由而明确”的权利。

参考资料:

一、《法制日报》2003年3月11日《妻子不愿意生孩子,丈夫主张生育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释义》第50页第三章生育调节中国人口出版社张维庆张怀西张春生徐玉麟主编2002年1月第1版。

篇8

[中图分类号] R1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b)-016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aquaculture industry female practitioners in Yangjiang City. Methods 329 cases of female staffs of a large aquatic product company in Yangjiang City in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sampling.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respon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160 cases were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169 cases were given medical staffs and community join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of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AIDS, treatment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rrect answer rates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mmunity outpatient rate increased, and third grade class A hospital outpatient rate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expens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and regulate behavior of female staff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Female; Aquaculture industry; Knowledge; Behavior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生殖系统的疾病或虚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关系到责任问题、人权问题,更增加了复杂性、重要性和前瞻性[1]。生殖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殖健康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生育与性生活能力;二是性生活安全,不使自己及患性病;三是是主动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影响生殖健康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家庭、经济、情感、健康状况等。阳江市(以下简称“我市”)属于沿海地级市,水产资源丰富,水产从业人员明显多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而从事水产行业的大多是30~45岁的育龄妇女,该年龄段女性性活动相对活跃,而女性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性性行为已成为我市性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为促进该人群改变高危行为,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本研究于2014年9月对我市某大型水产公司从业女性169名进行性与生育方面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旨在观察其对水产行业从业女性性与生育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阳江闸坡某大型水产公司从业女性329名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均现从事水产行业工作且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有严重内科及妇科疾病者。根据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160名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169名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根据育龄期妇女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制订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组建了由1名主管护师负责的健康教育小组,邀请1名妇产科主治医师直接进入社区医院,集体讲解各种避孕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优缺点、副作用及避孕方式的正确选择;人工流产的基础知识;艾滋病的预防等,现场互动解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看多媒体影片。采用个别指导及集体解疑相结合的多样化形式,指导正确健康的卫生习惯及方式。期间免费培训社区医院护士来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进科学习,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时间持续为1年。

1.3 调查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自行制订的《性与生育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经专家检验论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访谈式的问卷调查。两组均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各种节育方法及人工流产基础知识的知晓情况、避孕方式的正确选择情况、避孕成功和节育效果自我满意情况等。调查三甲医院就诊、社区医院就诊、年人均费用情况。艾滋病知识调查参考国际通用的艾滋病知识(8项)[2]问卷,评定标准分为是、否、不清楚和未作答。本次问卷调查对象329名,深入访谈18名,回收有效调查表329份,有效率为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性与生育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2 两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调查显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会得艾滋病”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而“蚊子叮咬不会传播HIV”、“与HIV感染者或患者吃饭不会得艾滋病”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干预后实验组艾滋病8项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3 两组就诊情况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社区医院就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甲医院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医药费用比较

实验组干预前年人均医疗费为(72.4±15.3)元,干预后年人均医疗费为(55.0±10.0)元;对照组干预前年人均医疗费为(70.1±16.0)元,干预后年人均医疗费为(68.0±9.2)元;干预前两组年人均医疗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医药费用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生育健康是目前世界人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已经开始重视生育健康问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广等原因,人群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差别很大。阳江市水产行业从业人员人口流动性大、较分散,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活动缺乏集中性,工作难度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4]。本研究结果显示,阳江市水产行业从业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较差,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知识掌握及行为,但仍需做很多努力。第一,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加重对于未婚女性和男性的宣传力度,使其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并鼓励平等互助的两性关系的建立[5-7]。第二,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对人口的实时流动情况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构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权益保障方面做出最适当调整。第三,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使当地流动妇女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8]。健康教育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每个环节,是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水平的有效途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包括单位经常举办健康讲座、定期体检、设立健康专栏板报等,使女性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观念,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9]。

传统健康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的健康教育规划与评价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支持活动的经费、人员安排、性思想及性活动的随意性、流动工作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人力物力资源的匮乏等问题,使健康教育不能有效长期坚持。因此,如何建立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其全面推广的关键[10-13]。本研究采用医护人员和社区联合干预的方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教育后性与生育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且三甲医院就诊率及医药费用一定程度减少。提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水产行业女性工作人员生育健康知识水平,使之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观念。

篇9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

【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6-01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最常采用的长效避孕方法,具有长效、取出容易、取出后生育恢复迅速等优点,新疆博乐市已婚育龄妇女37848人中,26017人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占比68.7%,其中少数民族67.3%,汉族70%;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人工流产原因分析中,43.8%的人是未自觉使用避孕药具或使用方法不当造成意外怀孕,6%的人是带器、脱器妊娠造成,如果医务人员能在人工流产术同时劝导其及时正确采用长效避孕措施,将减少非意愿和不必要的人工流产。为了更好的保证妇女生殖健康,进一步提高长效避孕率,本文对博乐市40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在我站门诊因早孕进行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共200人。常规在月经干净3-7天放置IUD人数200例。受术者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IUD选择上以Tcu220、吉妮柔适、安舒环、爱母环为主,也无明显差异。

1.2 调查方法:受术者使用了统一的门诊病历,并接受了随访服务,通过病例分析和一年的随访(其中8人为电话随访),对受术者一年内的副反应及异常情况进行了统计。

2 结果

副反应及失败率比较:所有人接受了2次以上的随访服务,389人上环后在继续使用,没有因节育器不服而取出。252人放置后无副反应,148人有轻微的腰痛腹痛、白带异常和不规则出血,副反应率为37%,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有效率对比:失败人数11人,其中5人带器妊娠,2人节育环脱落,1人节育环下移而取出,3人因腰痛腹痛而取出,失败率2.75%。总有效率为97.25%。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详见下表。

IUD放置时间 总例数副反应带器妊娠环脱落下移因症取出 总有效率% 人工流产即时2007832 197月经净3-7天2007021 297.5 合计400148 53 397.25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IUD可接受性强:放置IUD避孕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经济、简便的优点,是妇女乐于采用,且应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人工流产对妇女的心理、身体、时间以及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此时对今后的避孕需求非常强烈,容易接受宫内节育器。倡导人工流产即时避孕,特别是放置IUD,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可以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

3.2 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操作简单,不用扩张宫颈,术后病人能够更好的休息。

3.3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术前应做好筛查,最好是妊娠在7周以内,无放置IUD禁忌症,手术中确认无妊娠残留,无出血,当子宫收缩不好时建议宫颈注射10U缩宫素,有利于IUD的放置。同时,吸宫术后,子宫腔大于正常,子宫颈口松弛,放置IUD是否会脱落或下移、远期是否会造成IUD嵌顿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择最为合适子宫内环境的IUD至关重要。我站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吉妮、爱母记忆环和TCU220\380四种节育环,吉妮IUD固定式的放置方式,无支架柔软可弯曲的特性,使其具有适合大小不同的宫腔的特性,宫腔较大且有过节育环脱落、子宫颈口松弛者尤其适合。爱母记忆环、安舒环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人体宫腔的环境内可保持固有形态,不易变形,无尾丝。TCU220\380与宫腔形态适应好,易取易上,又属国家免费提供的宫内节育器,都值得推广。对有尾丝的节育器在放置一月后应及时做妇科检查,针对尾丝过长的可以剪去一部分。可以根据施术者的具体情况及避孕时间长短的需求来选择节育环的种类。

3.4 推行知情选择,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规范手术操作,严格按照技术服务要求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宣教,充分了解IUD的优缺点,以减少失败率和脱环率,提高长效节育率。

总之,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安全可行的,一方面利于育龄群众接受,更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可以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可给予积极推广。

篇10

各村要结合创建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孕情、环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为契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健康知识普及和生殖保健健康检测服务。

二、工作内容

工作对象:

已婚育龄妇女,重点对象为年以来有婚、孕、育、节现象的育龄妇女。

工作内容:

1、孕情环情监测:对49周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以B超为主的服务。

2、避孕节育随访服务:落实节育措施1-3个月、6-12个月需要随访的已婚育龄妇女,及时规范填写随访服务表。

3、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1)年以来有婚、孕、育、节现象还未参加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2)历年检查中阳性对象的后续复查治疗。

4、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对年以来落实、膜目前还未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对象进行外用避孕药具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的介绍,签订一份知情同意书。

5、节育措施到期更换:微机内打印出节育措施需更换名单(扣除放置金属单环名单),核查更换情况,及时下发更换通知单并在存根上签名后登记造册。绝经半年以上取环:询问妇女绝经时间及取器情况,及时发下取器通知单并在存根上签名后登记造册。

6、避孕节育不良反应防治:主要对落实节育措施1-3个月内育龄妇女,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做好检查或陪同治疗并上报镇计生服务站。

7、不孕不育症查治:了解不孕不育症夫妇近年来检查或治疗情况,做好记录。

8、避孕节育措施信息的核对:结合孕情环情监测,对育龄妇女目前采取的避孕措施类型、落实时间进行核对。

三、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镇预先打印好各种需服务对象名单,整理机关资料,分发给各村妇女主任核对确定本村检查对象的需服务内容,分类发放健康监测通知单(通知单需注明应检查的项目)。需事先准备的有关资料如下:

1、计划生育科普宣传资料;

2、RTI健康检查预约单和后续防治服务通知单;

3、节育措施到期更换通知单;

4、绝经取器通知单;

5、健康教育处方。

现场组织:

1、全镇分三组。

2、人员配备:现场至少配备7-8名工作人员,其中接待员1名,妇科医生1-2名,化验师1名,B超医师1名,B超助手1名,乳腺检查医师1名,咨询指导员1名。

3、工作流程:

(1)宣教登记(发放体检表);

(2)B超;

(3)妇科检查(白带化验、胺试验、PH值);

(4)乳腺检查;

(5)随访询问,填写随访表;

(6)发放健康教育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