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6:2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音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月26日下午,美中教育机构(esec)总裁、tip培训项目总设计师__博士莅临我校调研英语教学工作,我们有幸聆听了他对我校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余博士指出中国孩子说英语易犯的一些语音错误,如加尾音等,并提出了一些纠正中国小孩子英语口音错误的建议。为了贯彻余博士的意见,尽量让我们的孩子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学校英语教研组针对英语语音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深刻反思,并结合小学学段的英语语音教学目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咨询英语教育专家、请教其它英语学校同行,初步梳理出了英语语音教学的“六步骤”,打算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探索尝试。
step1 be interested
pep英语教材从三年级下册开始每单元都有语音教学,pronunciation部分从归纳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则开始,又归纳了其它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课前应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由英语国家的成人或孩子等native speaker的录音语音及视频材料在教室播放出来。这些材料真实活泼有趣,孩子们在感受新奇快乐的同时会自发地模仿,易学、乐学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并且会试读例词,这样几个单元甚至一两个学期积累下来,大多数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见拼读规则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孩子们接纳、掌握了,他们就会产生“我想学”“我要说”的内在动力。
step2 be poetic
英语单词也是由音、形和意构成的。教师在出示生词时,首先出示的是它的“形”,也就是拼写好的单词,那么怎样掌握它的“音”呢?利用之前归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师生之间采用字母(组合)及发音规则共同拼读它的发音了。
如教读单音节的词bag时,老师问:“字母b发什么音?”学生回答“[b]”;教师说:“字母a的发音呢?”学生答:“[æ]”;教师再问“字母g发什么音?”学生:“[g]”;教师最后问“bag该怎么读呢?”若学生说不出发音, 教师可以用口形提示读音[bæ g]。再如教读teach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teacher:字母t的发音是——
students:[t]
t:字母组合ea发音是——
ss:[i:]
t:t—e—a
ss:[ti:]
t:字母组合ch的发音呢?
ss:[tʃ](若需要教师可提示)
t:这个单词t—e—a—c—h该怎么读?
ss:[ti: tʃ]
以上单词,词尾刚好有学生容易加尾音的[g]、[tʃ]。此外,还有[k],[dʒ],[t]-[d],[b]-[p],[f ]-[v]、[s ]-[z ],[θ]-[ e],[ ʃ]-[ ʒ],[tr]-[dr]等。所以首次给学生输入这些语音信息时,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强调这些音标的发音,不给学生加尾音的机会。
教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汇时,先采用“切面包”的方法把它们分成不同的音节然后再按以上方法拼读出每个音节。如vegetables被分割成|ve|、|dʒ |、|t ə |、|bǀz|这四个音节。由于这个词音节较多,team work(学生分组拼读音节):
team a:v-e,|ve|;
team b:g-e,|dʒ |;
team c:t-a,|t ə |;
team d:b-l-e-s,|bǀz|
最后全班同学共同试读整个单词,若发音有困难,教师面对孩子们在体前举右臂强调单词的第一个音节重读,然后向左把右臂放平,以示后面三个音节非重读。学生也模仿这些body language尝试拼读这些多音节词。学习这些多音节词汇时不仅拼读化难为易,生动有趣,更重要是把单词的“音”和“形”巧妙地结合起来。总之,会读这个单词,肯定也能写出这些词汇了。
无论是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教师均以升、降两种语调示范给学生听,然后师生分别用升、降调互读单词。师生共读,迈向正音。
step3 get physical
pep教材从五年级开始单元的语音部分都归纳出常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音标。课堂上教师应初步讲解这些音标的发音要领和方法,并以夸张的口形、雷人的方式读出这些音标和单词,语速从慢到快,音量由高到低逐步练习。先从accuracy再循序渐近到fluency,但此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想说、敢开口说英语。
step4 more practice
为纠正某些单词的发音(尤其是以下学生容易加尾音,即多加音节的词的发音),除了可用升、降调方式练习外,还可采用listen and do的活动进行对比练习。
teach(教) —— teacher(老师)
drive(驾驶) —— driver(司机,驾驶员)
speak(说、讲)—— speaker(扬声器)
cook(烹调;厨师)——cooker(锅)
以上左列单词均是一个音节,学生读时立正双脚并拢蹦一下,而右列单词是两个音节,学生就蹦两下以示区分。
“心有灵犀”游戏即将开始!让平时容易读错词音的学生x面对其他人站在台前,下面的同学读单词,读一个音节的词x同学跳一次;读两个音节的词,x同学跳两次……依次照做。教师然后启发学生:“能否连续地用力蹦两次或两次以上?”学生回答结果是几乎不可能。师生共同得出此结论:正像我们不能连续用力地蹦两三次一样,英语单词的两三个音节也不可能全部重读。这样讲解单词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就通谷易懂了。同时,学生也可以感受说英语的时候是否加了音节(尾音),是否把握了单词及句子的重音。以上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孩子们“说”英语的水平,也为>,!
step5 find the language buddy
在语音或词汇教学的课堂上,有信心且愿意领读
的学生可到台前领读,然后听听台下学生的反馈。跟读的学生认为台上领读者表现得较好,就可为他(她)点赞praise,赞数多的同学胜出。作为language buddy或english star接受全班同学的表扬,赞数少的同学也得到了鼓励。
step6 outside the class
篇2
一、语音教学,三步见效
可以说,语音学习应该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取得良好的英语效果的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笔者曾经观看了大量的教学录像,研究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从中寻求灵感,从而找出了能够培养孩子们自觉英语学习的习惯,还能节约英语学习时间的解决之道。笔者以为,可以进行三步走:第一步:集中学习字母,采取口诀法笔者在起始年级(三年级),一开始便集中时间让孩子们学习26个字母,并感受字母的音以及与之相关的简单的单词。这个时候,我们不接触音标。这个阶段,我们大概使用了6一8个课时,学生就能轻轻松松掌握最基本的单音节词的拼读。许多主张语音教学的前辈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如“掐头法”、“去尾法”和“对比法”。这些方法也不错,但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仍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受到数学乘法口诀的启发,将字母与音素编成一个一个口诀,让孩子们熟读,甚至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反射。以苏教版为例,第一节课教学Aa、Bb、Cc、Dd、Ee、Ff六个字母,教字母Bb时我是这样带读的:、b、b、b、b、b、banana、、b、brother:教学字母CC时我是这样带读的:、k、k、k、k、Cat、、k、Carrot’••…我一边领读,一边还出示相应的单词。这样,学生就如乘法口诀一样,将每一个字母读得朗朗上口,乐学、易记。在复习巩固环节,笔者读音素、b、学生读字母b,或者学生读音素,笔者读单词banana,一唱一和其乐融融。在能力拓展环节,笔者写些单词在黑板上让学生试读:bad、bed、fed、egg。接下来笔者读些单词让学生听后拼写出来,这一环节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先听出完整的单词后再进行音素分解,进而反应出字母的拼写。在结束时,我还不忘给那些学习先进者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编一编单词,并让同学猜一猜,看看能不能难倒大家,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第二步:每课不忘呈现,慢慢自动化让学生学会26个字母以及相关的音素,只是开头,我们更要做的是坚持,因为集中所学的字母,学生一定会遗忘,所以在接下来的英语课中,我每一节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至少5个单词,让他们拼读,五个元音字母都要有一个单词。当学生觉得容易了,再掺杂些较难拼读的单词,这样既让学生觉得拼读单词不是难事,又有些挑战性。其他语音常识如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的发音、清音浊化、不完全爆破等也都随遇随点,慢慢渗透,直至自然掌握,这块时间需要两学年。第三步:介人音标学习,自觉写与读随着以上操作的深人,孩子们基本上能够熟练地拼读一些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了,再集中时间教学音标,此时让学生完全掌握音标已不是难事,这样,自觉地听与写,自觉地写与读,已经完全不是一句空话。
二、语音学习,成效显著
笔者根据以上三个步骤,实践了三个星期,然后面向全校开展公开课,在展示课上,我安排老师随意说出单词,让孩子试着自己拼写,孩子们十分踊跃,很多单词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拼写出来,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发高涨,充分实现了孩子们自主、自动学习英语的目标。我们用自己的实践表明,在开学初运用一个月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学习语音,孩子们不但学会了,而且一点也不影响教学进度,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学会了26个字母,以及第一册中的很多生词,并掌握了简单的单词拼读、拼写的要领,充分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作者:蒋冰冰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篇3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篇4
教师合理的讲解是激发趣味的最传统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不能因为批判灌输式教学就放弃教师的讲解。在音乐鉴赏中讲解乐曲的背景如:《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生平与风格的关系;听民间丝竹《中花六板》之前了解苏州的历史名人如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园林建筑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等;将苏州评弹的历史与故事等。通过讲解这些知识,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乐曲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欣赏乐曲的期待感,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投入。
二、借用器乐进课堂,让教学充满趣味
乐器进课堂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结合学校条件与师生的才艺能力,把一些乐器带进教室。在欣赏音乐的前后适当地演奏一下这些乐器,或者让擅长的学生当台表演一下,学生对于这些乐器有了一个简单的印象后,再欣赏乐曲就会注意这些乐器在乐曲中的声音,会更加感受到在整体音乐中、由专业演奏家演奏的音乐之美。例如:在欣赏江南音乐时,可以将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带上课堂,让学生熟悉其形状与声音,再去欣赏《春江花月夜》《中花六板》等,学生一定会更加投入。另外,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一些小型的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会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三、在评、比、看、做中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首先,可以通过评与比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体现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直接按的不同风格,江南丝竹婉约、轻柔,广东音乐传统而又现代,清新活泼、乐观向上。通过对比欣赏,学生可以分析他们的乐器的差别,风格的不同,避免了过去音乐欣赏课堂的被动听音乐的状态。其次,可以利用看与做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热情。例如:可以用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宏大图片,观看大草原、黄土高坡、壶口瀑布、自然景观、经典建筑等。教学时,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表演、歌唱这些乐曲,增加感性认识。再如,介绍音乐的背景故事,如讲解二中时期人民抗击侵略的感人故事,然后让学生理解《喀秋莎》《马赛曲》等;介绍肖邦时,播放《一曲难忘》片段“他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哭着拍打着钢琴”,再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四、结合本土文化与生活,欣赏音乐
本土与实际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建立在这些知识基础上的欣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这是其它的形式无法取代的。所以这些知识尽管“土气”,但是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兴趣,而且能够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加入当地的民歌欣赏“淮海戏”“二人转”等,学生既能够欣赏且能够参与。这种学生具有发言权的本土式欣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篇5
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消极的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具体到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挂科。父母及家庭社会的关注,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浅薄;师生关系处理中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对抗或无所谓态度,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跟同学缺乏情感沟通,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周,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恶劣,相互拆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听课学习。严重的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2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各种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在:①个人的卫生习惯: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②行为举止:个性张扬,无论是否文明、礼貌。走路摇摇晃晃、勾肩搭背、东张西望、四处游烟。③言语习惯:开口便曝粗话、脏话。④对人、对事的态度: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没有感恩之心;事不关己,抱无所谓姿态。
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尽如人意,学会了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和与众不同的极端价值观。考虑问题,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和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遇事讲朋友意气、江湖气习。
二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关怀,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正面影响。
1对职业技能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各职业院校多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学校全员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关怀少数人群(如高校开展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明显提高。加强企业、行业的交流接触,加深了产教融合,企业、行业的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共同开发教材,部分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或把部分课堂搬到企业的车间展开,使学生时时刻刻处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企业、行业的专家走上讲台,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面地教授给学生,先进的技术、工艺手把手教与学生,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的周期,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合适的中高级技工和各类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调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a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会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c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会更加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有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是人格尊重还有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③有利于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理智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④有利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而有理;b严而有度;c严而有方;d严而有恒。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2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成就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其次,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注,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成就业的成败,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成长。
3对学生上岗后成长过程的影响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毕业后,大多成为了企业的一线骨干力量,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因此,学生上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约着,或拓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重视情感因素
篇6
[关键词]体育生;音乐教育;教学方式
体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专业型人才,但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整体教育理念,其他科目的辅助作用在体育学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旨在熏陶和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填补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空白,对于体育生的综合培养和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帮衬作用。常言道:“音体美不分家”,体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在体育生中开展音乐教育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但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体育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学科不够重视这两方面,但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比如音乐艺术本身对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音乐学科与体育生的专业学习生活建立和谐的关系。本文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终提出音乐学科在体育学校中有效开展的理想方式,以供参考。
一、体育生音乐基础较差,音乐教学难度大
体育生在音乐课堂上集中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状态——音乐基础差。这大概是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体育专业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训练上,无暇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内容有所重视并进行掌握,因而给音乐课程教学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的办法是从基础入手,重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在于,音乐学科在体育学校中的作用是辅助和帮衬学生在完成体育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音乐教学的目的不能以培养音乐专业型人才为标准,而应以平稳有序的状态熏陶和促进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形成。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重视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乐理。比如音名、唱名、音程的概念,音与音之间的具体关系等等。正常情况下,学生对于音乐是有个大体认识的,起码知道do、re、mi、fa、sol、la、si在音高上的排列顺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也就不那么吃力,但仍需耐心引导、详细讲授,保证学生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解。完成了这部分工作就可以保证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理论有了大致的理解,建立了初期的音乐基础,为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体育生不重视音乐教育,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当教学内容逐渐丰富、难度逐渐加深,体育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学习重心是体育专业,音乐只是附属学科而且未必会对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学生就会对音乐学科、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愿投入精力。针对这一问题,我的态度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课堂,而不是强硬地将他们“按”在课堂上。简单来说,就是转换思路,用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不以教育性质来呈现音乐课的内容,而从接触、理解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引导,使学生愿意将注意力放在音乐课上。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在每节课开始都提供一些音乐给学生来进行鉴赏和品咂,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这些音乐的类型可以以流行音乐为主,契合学生的审美倾向,使他们认为进入音乐课堂是一件值得期待、颇有意思的事,如此,提高教学效率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利用音乐对情绪的作用开展教学
音乐是与情绪相关的艺术,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造成不同的影响,比如摇滚乐可以使人澎湃、轻音乐可以使人放松等等。立足于这一思考角度,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学科的这一特征来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体育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大致以高强度的训练为主,这种生活状态不仅考验他们的体力,更会磨练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力量,一些意志力不够强大的学生会对日复一日的训练产生抵触情绪,并出现灰心丧气、提不起斗志的情况。此时通过音乐的力量来改变他们的情绪走向就显得尤为关键。举例来说,许多普通人在跑步锻炼时都喜欢戴上耳机听些节奏鲜明、有力量的音乐,一来丰富自己的运动感受,二来可以带动情绪,使自己可以主动且积极地完成跑步这件事,不至于在中途感到疲惫和厌烦。这就是我们的切入角度,通过情绪昂扬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奋发精神,帮助他们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状态、产生最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当的音乐作品,并且做到定期更新,避免他们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推荐音乐当以结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展开,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的功用时不至于忽略了音乐教育本身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体育学校中开展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且具备理想的实践方式的,只要真正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特征和需求,从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就能解决既成的教学问题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丽萍.体育学校音乐教育之我见[J].体育科技,1992.
篇7
一、咀嚼音乐,顿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我们的语文中,很多课文中都可以配上恰当的乐曲,进行课堂教学。在我实习中,我上的《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中,我就利用音乐渗透了其中。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在课前,我先用《祝你生日快乐》导入,课堂气氛马上就好起来了,在听歌曲的中,同学们可能进行联想,联想到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父母和孩子一起过生日的场景……那么听完这歌曲,我就问同学们“当你们听这首歌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那么学生很快就能把刚才听歌时的想法告诉大家,然后转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祝贺生日的故事——可贵的沉默”。这样利用音乐转入就非常的自然,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熟悉的歌曲,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自己学习,充满创造性的感受与表现过程,能够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深入领会课文,体会“沉默的可贵”,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是本课的教学难。那么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放相关的歌曲,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在课文最后我就找了阎维文的《母亲》,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入学前的新书包有人帮我缝,爱吃的三馅饼有人帮包……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母亲点点滴滴的付出,生病时的焦急,平时默默无闻的关心、叮咛……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边听边想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照顾你的。同学们听完这首歌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哭了,我从这里看出孩子们已经真正理解到了父母的爱,抓住这一契机,我问同学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同学们畅所欲言,“爸爸妈妈下班时给他们倒开水,给爸爸妈妈捶背,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上我们亲手做的生日礼物……”歌曲的运用不仅使课堂的效果好起来,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音乐,感受课文的时代背景。
音乐是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唤起学生的感受的共鸣,针对学生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借助音乐的感召力,有目的的听,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时老师通常是作一些时代背景介绍,就象上历史课一样介绍一下,这很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就不好。如果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高了,能积极得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如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志愿军军歌》,就能把学生带到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情景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学生随着进行曲的旋律,就展开了联想,想到一些战争片中部队行军的镜头,想到大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和敌人拼杀的情景。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抗美援朝的目的,这为学习课文分析人物的思想基础是保家卫国打下了基础。学生也很轻松的学完课文。
三、利用音乐,培养朗读,把握课文。
篇8
1.音乐教育的条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许多学校都建起了崭新的校舍,开通了远程教育,配备了电脑、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但是,在许多农村学校,开展音乐教育所必须的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教学器材却迟迟不能配置到位,甚至有些学校连音乐教科书都没有订购。与音乐教育相关的音响资料、音乐书籍更是奇缺。
2.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阻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我们的考试制度却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还在实行过去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中小学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升学”的目的性还很突出。没有被列为升学考试科目的音乐、美术等学科也就只能靠边站了。学生在升学与考试的压力面前不堪负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音乐,对音乐学科的学习态度也就不可能端正。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也就无法得到落实。许多学校的音乐课要不被其它学科代替了,要不就成了学生的自习课、睡觉课。
二、关于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应该是当前农村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何东昌先生曾经呼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现在是结束这种不完全教育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此问题谈几点拙见。
1.鉴于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要切实加强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让更多的音乐院校毕业生走进农村学校,保证每一所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让学生从小就能够得到较好的音乐教育。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倾斜,扩大就业,鼓励广大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改变一边是音乐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到处奔波,一边是农村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而无法开展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2.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音乐教育在该地区或该学校的地位,并深刻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只有改变过去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的落后观念,彻底消除对音乐学科的歧视,才能还音乐教育一片发展的蓝天。因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敦促各级学校从行动上对音乐教育给予足够重视,而不是将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在广大农村学校开足音乐课时,以保障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
3.教育教学离不开设施的改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鉴于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设施还相对落后的现状,各级部门要有计划地逐步加大投入,为农村学校购置一些音乐课教学所必需的键盘乐器,音响资料,音乐书籍等,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
4.考试制度是长期以来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考评制度。而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文化课成绩的考评,对学生的德育、美育、体育方面体现的很少。因此,笔者以为,对现行的考评制度应作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把音、体、美学科成绩融入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来。或通过增加课时,补充教学内容来强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音乐感染学生,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
篇9
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对于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改善音乐教育,首先应该对教育有足够的投资,让教学的硬件设施达到要求。在我国许多的不发达农村,教育设备十分落后,有的学校连一架像样的钢琴都没有,更别说其他的乐器,音乐课也只是老师带着学生单调的学唱歌,连最基本的音乐教学都不能满足,更不用提更进一步的音乐审美教育,因此第一步就要加大音乐教育资金的投入。政府应联合社会各界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人士对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进行投资,建立合格的音乐教学室,购置必需的乐器设备,可以征求学生的建议来配备他们所感兴趣的器材、购买他们喜欢的音乐书籍等。
二、改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
1.创造美的意境
美的意境对于审美效果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教育者应该依据不同特点、不同心理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例如,课堂刚开始之时,学生的情绪还没有稳定,注意力也不在课堂上,这时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先放一段音乐或者视频来缓解一下疲惫的情绪,比如在教唱时,可以先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像学唱《春天在哪里》时,可以先朗诵一些关于春天的散文或者诗词,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样学生就能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2.体验美的情感
教师要能够利用美的情感来熏陶学生,要不断探索把小学音乐教学与审美元素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让学生能够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开展得更顺利。
3.让学生学会表现自己
表现自己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也能提高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出他们学习音乐的潜力,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提供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体会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的美。
4.结合实际来进行音乐教学
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效果会更佳,如国庆节学唱《国歌》,就更能让学生的爱国情感表达出来。圣诞时节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也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歌唱教学中,反复对新学的歌曲进行复习,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复习新歌可采取如下的方案:第一,教师可以在教授新的歌曲之前,哼唱之前教过不久的歌曲,但是演唱过程中,故意犯一些错误,比如漏唱几个音或是唱错几个音来让学生找错并加以改正,就能提高学生的听辨音乐的能力,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一种审美能力。第二,在唱歌的同时也可以教学生跳一些简单的舞步,唱跳结合,让音乐的魅力更加彻底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美感,了解到音乐的多样性,音乐并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能和其他的艺术相结合的,并且在结合之后的音乐更能吸引人,舞蹈和音乐的结合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更能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更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篇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