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班级奖励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班级奖励制度

篇1

关键词 分类培养 高职学生 荣誉奖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77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fine promo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onor reward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students' Honor and reward work has become a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front of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honor rewards system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 in the realistic meaning, put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isting honor rewards system, from a set of standards of student evaluation, awards, education propaganda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rinity of Honor rewards system.

Key words classified training; vocational students; honor reward system

奖励是一种肯定的裁决,意图积极劝诱某人做某事,在人的内心中,形成一种激励作用。它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一种奖赏,更是一种对某种行为的价值肯定。构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点的学生荣誉奖励制度,是为了尽早唤醒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1 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在分类培养中的现实意蕴

(1)荣誉奖励制度是学校育人文化的风向标。荣誉奖励制度可以视为可操守的道德规范,一种价值诉求。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在学校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荣誉奖励制度的建立与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规划,突出职业技能,追求自身成长;另一方面,学生荣誉奖励制度也在向学生灌输学校文化,加强团队的向心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因此,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软实力,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育人宗旨。

(2)荣誉奖励制度是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系统培养、多样成才”①是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多样化人才的目标培养需要强有力的荣誉奖励制度为手段。当今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接触和吸收新鲜事物很快,而且适应能力强,但缺乏明确的生涯发展目标。荣誉奖励制度可以起到激励导向作用,在学生可供选择的培养模式中,对优秀人才、特长人才、创新人才等给予充分的认可。树立标杆,弘扬典型,唤醒萌芽状态中的思绪,从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3)荣誉奖励制度是自我强化的内在动力。所谓动力,是指一系列促使人们去完成某件事的力量。动力是内在的,是存在于人们内心世界的东西。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推动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即行为者的需要、行为动机、既定的任务和目标。②内在激励是指个体自身产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励力量,③这种力量能激发成就感,从而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来实现。

2 当前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学生荣誉奖励制度是高职院校人才分类培养工作有效性的制度体现。④它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实现育人目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荣誉奖励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类型单调,缺乏特色

学校在荣誉称号上,设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体标兵等”,缺乏对达到分类培养目标的成果性评价。奖励上虽有设有素质类奖学金,但项目类型缺乏特色,仅停留在竞赛获奖层面,如“科学技能标兵、文体优胜标兵”,对非竞赛层面,体现学生专长的方面,如“考入本科院校、取得本专业高级别技术资格证书”等,缺少相应奖励设置。对有一定专长的这部分学生,对于荣誉奖励持冷漠态度,达不到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激励个性成长的奖励效果,不利于保证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

2.2 覆盖面窄,忽略专长

学校在集体性的荣誉奖项设置上,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设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荣誉称号。奖励的“集体”都是预先设定好的,除了班级外,任何社团组织都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奖励。这种覆盖学生集体性奖励活动范围较窄的现状,很容易滋生小团体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发挥技能专长。不利于培养开放式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容易制约大学生对团队概念的理解,降低大学生组合团队的能力。

2.3 关注评奖结果,忽视文化引领

荣誉奖励制度对学生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学校在评奖过程中,通常围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结果三个环节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分院为了尽快完成评选任务,在评奖前期不能认真地面向全体学生解读荣誉奖励评选办法,而是指定班级某干部通知评奖工作开始,自己参看评奖条例或办法,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提出申报,或全部交由班长按照成绩排名及申报条件代为申报,再通过班级QQ群公示后,将结果报给学院。大部分学生对荣誉奖项都花落谁家比较关注,至于为什么获此殊荣,很少有学生关心和问及。在评奖结束后,也缺少对榜样的宣传,不利于增强荣誉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无法突出荣誉的榜样和导向作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

3 分类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建构的思考

高职院校荣誉奖励制度要以人才分类培养为核心,在满足不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上起到激励的效果。这就要求该制度体系必须具有目标性、全局性、发展性、适应性。

3.1 以分类培养为根本,优化学生评价标准

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立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科学地进行学生评价标准改革。对于学生的评价要突破仅重视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推荐的评价方式,通过多途径、多维度的客观评价体现分类培养的教育成果。⑤例如,对达到分类培养目标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设置相应的分类培养成果奖学金,如以获得行业领域高度认可的高等级证书为标志可以给予奖励;对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符合毕业条件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可以设置毕业生特别成就奖学金,例如符合专升本型培养目标,专升本考试成绩在当届专升本升学考试中名列前茅,升入的本科院校综合排名在前的,按照升本型特别成就奖学金奖励。基于职业院校自身具有的职业特殊性考虑,在职业院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中,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在量化指标上给各专业的职业技能赋予一定分值,引导学生学好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扎实钻研职业技能,体现职业院校分类培养下的人才培养特色,激发学生自励意识。

3.2 坚持公平原则,强调多样化发展

在评奖过程中,应确保学生享有应有的平等权利。任何技能专长与组合团队都应有参与评奖的权利。现代社会是开放的、变化的。培养大学生组合团队的能力,使得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的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潜能,组成具有整体优势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设立剧团奖、文艺组合奖、创业团队奖等,可以打破封闭的宿舍、班级概念,从各种组合社团、技能团队出发,使得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的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互相激励,形成上下齐努力、共同拼搏的局面。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对在校期间工商注册成立实体公司规模较大,运行情况较好者,或在校期间累计完成了横向专业技术服务实体项目等,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型奖学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等实际行动,在本校及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设立助人奖和奉献奖。即使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表现一般,但也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奖励,更好地发挥团队潜能与各方专长,创造更好的团队成果。

3.3 做好典型宣传,凸显榜样力量

奖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起到激励的效果。奖励不是目的,要通过奖励来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和宣传典型,充分将评奖后的宣传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过宣传来赞美获奖者,通过宣传去影响后人。在宣传方式上通常采用网站公示和召开总结表彰会、编印风采录等形式。高校可以逐步丰富荣誉授予和表彰的形式,如让较高荣誉获得者的名字出现在毕业证书上,或者邀请较高荣誉获得者的毕业生母校领导或家长来参加毕业典礼或颁奖典礼。要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所获荣誉的各类学生事迹通过学生事务中心公众号,以微信的方式,并可以组织不同培养类型的获奖同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事迹报告演说等。要让受表彰的学生有充分的自豪感,感受到付出后的回报,从而激励他们继续进步,让未受表彰的学生找到求知的方向,挖掘自己的能力,激发求知的欲望。

总之,分类培养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荣誉奖励制度,是高等职业学校育人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点的荣誉奖励制度,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修订。真真切切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到以评促改,以改促效,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4-06-23)[2015-01-09]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 0623094659996&cata_id=N003.

② 章凯.激励理论新解[J].科学管理研究,2003.

③ 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江西社会科学,2012(3).

篇2

一、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学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们都知道,中职院校学生的成绩较低,很多都是高中考的落榜生,他们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通过与学生聊天、座谈、等形式加强和本班学生的沟通和认识,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强化班级的凝聚力,为学生个人及班级发展注入活力。

二、健全班级制度,严格班级纪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职院校学生的成绩较低,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所以说,在新生入学开始,班主任应该强化对学生的考勤和纪律管理,对每个学生做到严格要求,强化对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和推动。在强化纪律的过程中,制度不可或缺。因此,班主任必须强化班级的制度建设。首先,向新生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学业制度、学籍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让同学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例如:班干部工作职责、宿舍公约、奖学金量化管理制度等;再次,严格制度实施。制度制定完成之后,班主任一定要强化制度的实施,没有安排班委进行制度考评,严格考核每位同学的纪律;再次,逐步完善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三、强化班委组织建设,提高学生自理水平

在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班委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因此,要想真正管好一个班级,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班委、班干部的组织能力,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后,班主任首先应该组建临时班委,而在组建临时班委的时候也不应该盲目,应该查看学生的档案文件,筛选出一些积极进取、有班组经验的学生,有意识的分配给学生相关的工作和任务,观察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过一段试用期和考核期之后,班主任应该及时进行班委的组建,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竞选,强化领导和组织能力。班委会确定之后,要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班干部责任制,培养他们为班级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求他们严于律己,鼓励他们注意工作方法,强化本班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四、强化师德修养,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著名教育学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生活、品德,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说,学生一般不会因为年龄来尊重你,班主任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作为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必须强化个人的魅力提升。对于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尊重。首先,班主任应该强化个人素质。作为班主任应该强化学习,加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其次,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班主任应该不断进行培训,涉猎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等相关知识,提高个人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再次,努力培养多种工作能力,结合不同的活动任务开展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不断强化个人修养,提升班主任的学生观修养、政治素养、品格修养、教育方法修养。

五、运用奖惩手段,实现班级优化管理

为了强化班级管理,正确运用奖罚手段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督促“坏”学生积极向前。班委会成立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放手让班委会自主开会讨论班级的奖励制度,比如说,文明宿舍奖励,月度考核无违纪奖励,获学校文体活动奖奖励成绩优秀奖励,学习进步奖励,劳动积极分子奖励等等。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问题学生要加大处罚力度,除了通报批评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写检讨书、罚做劳动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真正实现鼓励先进、督促后劲,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韩峻月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哈斯珠拉.探析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的剖析[J].中华少年,2016(19).

[2]刘俊杰.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科学中国人,2016(08).

[3]董海英.中职班主任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J].考试周刊,2015(04).

篇3

爷爷的物质奖励让她从小学就喜欢考试

从小,刘倩就在长辈的期盼中长大。她的爷爷刘根成虽出身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并成为桥梁专家,他深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对孙辈的期望很高。

刘倩和堂哥刘磊入学后,刘根成非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经常打电话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考试情况,碰面时还喜欢出题考他们。刘倩学习认真,爷爷出的题总难不倒她,而刘磊非常顽皮,学习不太上心,这让爷爷有些失望。

为了激发两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刘根成出台了具体的奖励制度:期中、期末考试,单科得满分,可获奖金200元;获得班级前三名,奖励价值300元以上的玩具一件;获得年级前三名,奖励学习机一部;如果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还可以去旅游。

爷爷的奖励制度让刘倩学习更用功了,但刘磊还是一样爱玩,成绩中等。2004年,刘倩读小学三年级,在期末考试中拿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的满分,年级排名第一,而刘磊三科都是90分左右。刘根成兑现承诺,当着全家人的面把价值近2000元的学习机奖给了孙女,刘倩和父亲刘涛、母亲于瑞芹高兴不已。

对刘涛夫妻来说,哥嫂身居要职、家境富裕,自己比不上他们,只有女儿将来足够优秀才能让自己在哥嫂面前有底气,所以,他们经常鼓励女儿努力学习,并承诺考得好有奖。这样一来,刘倩学习更有动力了。每天回到家里,她一放下书包就写作业,还要求爸妈多给她买些学习资料。为了支持女儿学习,刘涛夫妇从不让女儿做家务。

小学后半段,刘倩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三名,深受爷爷喜爱。

2007年6月,刘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一所重点初中。这年暑假,刘根成为了奖励孙女,特地带刘倩去香港玩。

好成绩赢来众人夸赞,她成了“考试超人”

刘倩升入初中后,一向疼爱她的爷爷突发脑溢血去世,这让她一下子失去了学习的航向。看到女儿这么难过,刘涛夫妻向她承诺,只要她取得好成绩,他们仍会像爷爷那样奖励她。父母的表态让刘倩心里宽慰了许多。

2007年国庆节前,班里举办联欢会,同学们吹拉弹唱各显神通,而刘倩从小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看到同学们出尽了风头,她心里满是失落。

2008年元旦过后,刘倩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数学竞赛,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当她在全校同学面前接过校长颁发的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她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刘涛夫妻也高兴地带女儿去吃西餐,还给她买了辆山地车作为奖励。

春节期间,刘涛一家和哥哥一家聚餐,席间聊起孩子的事。刘磊爱好广泛,街舞、轮滑、吉他等样样拿手,刘涛唯一觉得骄傲的就是女儿的成绩比刘磊好,便当面夸女儿在期末考试中获得年级第一名,还说女儿因为数学考丢了5分而哭了一天。刘涛的哥哥听后摇头说:“别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其它方面的素质也很重要!”刘涛说:“其它方面再好,但成绩上不去,将来连大学都考不上。”

上初二时,刘倩发现同学们发育很快,而自己还是那么瘦小,在俊男靓女云集的班级里很不显眼。这让她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成绩好才能让自己变成同学眼中的白天鹅。

期末考试,刘倩的数学、英语都拿了满分,综合成绩再度蝉联年级第一名。老师在课堂上对她大加褒奖,还有同学给她起了个“考试超人”的绰号,她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喜滋滋的。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她收到了父母买给她的名牌运动服。看到考试能带来“名利双收”,刘倩越来越喜欢考试了。

进入初三后,刘倩学习更加刻苦。临近期末考试,她更是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学习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都是她的学习时间,周末还奔波于各个学习辅导班。于瑞芹对女儿的状况有些担心,刘涛却不以为然:“女儿爱学习是好事,像刘磊那样天天游荡,将来能成大器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刘倩如愿夺得年级第一名。春节期间,亲友们纷纷夸奖她学习优秀,刘涛夫妇也很自豪,但刘倩却情绪低落地叹气说:“什么时候才开学啊,没有考试的日子真无聊!”

考试受挫竟自虐,“嗜考症”背后有诱因

2010年9月,刘倩升入郑州市一所重点高中。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都很优秀,她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学习更加拼命了。

一个周末的晚上,刘涛看女儿学习了很长时间,便给她送杯水过去。哪料刚推开门,他就看见女儿伏在桌子上哭泣,忙问女儿怎么了。刘倩抬起头,含着眼泪说:“爸,我化学学得不好,你帮我找个辅导老师吧!”刘涛立马点头。

很快,刘涛打听到一个有名的退休化学老师在家里开办辅导班且每期只招10个学生,便带着女儿、提着礼物找上门。老教师了解到刘倩品学兼优后爽快地答应570有了名师指点,刘倩的化学成绩进步很大。

几个月后的期末考试,刘倩的化学考了97分,而她一向擅长的数学才考了80多分,综合成绩排全班第3,没能进入年级前10。按说,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刘倩很不满意,觉得只有第一名才能享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她因此难过得在床上躺了两天,父母怎么安慰都没有用。

2011年寒假过后,高一下学期开始了,一向喜欢学习的刘倩渐渐产生了焦躁情绪。她既想用好成绩征服同学和老师,又觉得优秀的同学有很多,自己实现目标的难度太大。为了考出好成绩,她制订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还在床头贴上“励志名言”:唯有好成绩,才能证明自己临近期末考试,她甚至晚上学习到凌晨,早上6点钟就起床看书。

6月底,期末考试成绩揭晓,刘倩的综合成绩排班级第5,年级排名没进入前20,这个结果把她给击惜了。当晚,她又听到消息:在另一所重点高中读书的刘磊考入年级前三名。刘磊平时玩得不亦乐乎,怎么考得比自己还好?刘倩难过得连晚饭都不吃,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发呆。

此后几天,刘倩都郁郁寡欢。于瑞芹发现女儿大热天地执意穿长袖,袖口处竟隐隐露出伤痕。一天,她趁女儿不备,猛地撸起女儿的袖子,顿时惊呆了:女儿手臂上竟布满了触目惊心的划痕,看得出来,有些是用小刀划的,有些是用钢笔尖戳的。她哭着抱住女儿,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自己,刘倩却紧咬嘴唇不吱声。

刘涛担心女儿心理出问题,便带着女儿找到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学会的洪硕副会长。

洪老师了解情况后断定刘倩患上了“嗜考症”,也就是通常说的考试成瘾。他指出,目前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的考试压力很大,对此产生厌倦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迷恋上考试,把考试当作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来源,这是非常可怕的心理状态。他接触过不少“嗜考症”案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将来要么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要么患上轻度精神分裂症状。考试上瘾的孩子所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是家长、老师、同学等人的奖励和认可。刘倩从小受到爷爷“成绩至上”的影响,从爷爷的物质奖励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而父母继续实行的物质奖励更让她对考试产生精神依赖,继而成瘾。

洪老师告诉刘涛,要让孩子恢复心理健康,除了心理干预,还需要让孩子多做家务、多出去旅游,让孩子从各种活动中找到乐趣,从而把她从单一的乐趣中解放出来。

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独立院校

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就针对如何开展班级的为我管理,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探讨独立学院应采用怎样的相关对策,才能更好的实现班级自我管理。

一、掌握教育时机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时机,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有利的教育时机会使教育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新生人学时的第一学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佳时机之一。这是因为新生刚入学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好奇、新鲜和迷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这个时期辅导员应当强化学生对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组织纪律、学习目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1、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新生入学时就开始加强自我管理教育,教育学生要从父母的怀抱中走出来,学会自主、自立。辅导员要以尽量多的时间深入学生宿舍,贴近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上的困难与问题,并认真进行解释、引导和帮助。结合实际反复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意识教育和具体地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强化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2、从严格管理抓起,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新生入校时,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等规章制度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强化纪律观念。同时明确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奖励制度和各项处分的实施细则等,激励学生努力争取全面发展,强化自觉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学习规范,努力发展成才。

3、开展有益的班级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第一学期为辅导员开主题班会;第二学期,则为每周定主题,学生自己组织;第三学期,则是完全实现自我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二、班级管理科学化

任何班级管理总免不了带上班级辅导员及班内学生的个性色彩,要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或模式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班级管理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其中必然具有可以遵循的规律。

(一)、建立上通下达的信息网络

辅导员要想及时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生活学习、家庭状况、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情况,必须要建立一个上通下达的信息渠道,对于学生夜不归宿、通宵上网,以及家庭变故、情感变化等情况要及时获悉。为此, 要与三种人保持联系:班干部中有能力的人;普通同学中有感召力的人和敢说真话的人作为信息员,把学生的情况及时传达上来,或者通过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管理好班级。辅导员通过这些渠道,基本上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不断改变策略和方法,使班级管理更具针对性,更富有实效性。

(二)、由班委自己建立机会立法系统

由班委自己建立计划立法系统,即制定一系列计划、规矩、制度、程序。鉴于班级管理的周期性、阶段性,班委成员对每天、每星期、每月、每学期甚至学生在校的几年时间的中心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及早着手准备,以期取得“忧先于事,故能无忧”的效果,避免出现“事至而忧无救于事”的局面。

(三)、建立检查监督系统,包括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干部按照各自的责任制进行检查)、班集体检查、班级管理人员抽检。

三、自我管理手段

1、指导学生明确方向,帮助制定计划和制度。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要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口号,制定相应的制度,要从培养人才的高度看问题。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目标,但目标的设计既需要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

2、培养一支热心工作、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表率作用、核心作用。学生干部约占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

3、适当奖惩。采取奖惩激励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首先,要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其次,要充分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第三,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多种奖惩形式。

4、给予足够的爱心。学生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以情感人,以情激情。人是重感情的,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在精神上给他们关爱,在生活上对他们关心,与学生情感交融,互相尊重,互相亲近,互相信任。

5、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管理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就需要辅导员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对他们进行积极规范的引导,引导的合理需求向高一层次提升,将学生的活力与动力激发出来。

6、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管理。在独立院校学生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机会,赋予学生更大的自和参与权,允许学生对管理和决策提出批评建议,给予学生适当的、相称的决策权,提高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7、要善于总结,加强自我管理活动开展后的认识。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后,往往容易沉浸于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恼中。应当及时引导他们总结,注重加强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样指导过程才能全面,也才能使自我管理的深化有一个好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黄国辉;浅谈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40-01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那么如何在实践中,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呢?根据校情、班情,及农村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笔者主要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载体

1.1 保持教室卫生。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不断培养学生文明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1.2 创新墙饰。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墙面,力求让教室的每面墙壁和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

1.3 创设图书角。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1.4 注重仪表美,增强师生的亲合力。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师的仪表美,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2.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1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班会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要尽可能的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得到改进,

2.2 开展文体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活动中培养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信。

2.3 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文明学生”,在班级中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助人为乐奖”、“特长奖”等,树立典型。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后进生的点点滴滴,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2.4 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亲历实践中,才能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及时引领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3.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3.1 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学生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

3.2 完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竞争。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班级都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奖励要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

3.3 引进处罚制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学生在班上的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当这种社会影响出现负作用时,我们在奖励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处罚措施加以强制性纠正。

4.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也是值得班级全体成员依赖的。

4.1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和睦的同学关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学生都喜欢平易近人、理解同学、待人公平、乐于交谈的教师。

4.2 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4.3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呢,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杜威教育论著选》 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 《教育文化学》 郑金洲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利用强化作用 加强班级管理》 方晓会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3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农村中学教育环境,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是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里实施有效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倾听,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的了解得谅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运用倾听,也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倾听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是正负强化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班级管理和师生交往中实施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说过:“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没有道德”。从进校起班上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建立班上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学习、纪律、品德、劳动、卫生等各项奖励制度和严禁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管理规定。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对严重违纪学生除写出书面检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好班委、团支部的建议,注重培养“小助手”,锻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另外,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与帮助。?一般说来,后进生具有成绩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将要走上歧途或已走上歧途的孩子,这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班级可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可以对班级对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排队,找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由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与各科任教师结对交朋友,并建立帮教联系本。对帮教活动、帮教过程以及谈话记载、转变情况、均做好记载,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是加强传统礼仪实施德育教育

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本班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入学,就将学生分礼仪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礼貌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见到家长、长辈、老师都能自觉打招呼。不文明言辞不断减少,不文明行为正成为历史。

总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者应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重智意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的现象,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红, 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篇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70-01

在小学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工作,小学班主任是链结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也是具体落实学校各项教育小学工作任务执行人。同时,小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第一次走入学校,第一次接触集体学习的环境。在老师的教导的前提下,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洗礼。因此,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在带本班课程中传授给学生应有的知识,还应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权威性和增加对学生的了解,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让学生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优秀的品格,茁壮成长。

一、善于培养学生干部

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自己所管理的班集体的秩序良好。要实现良好的班集体秩序,必须有能切实执行班级制度的学生干部。在拉萨地区,由于学生文化基础比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比较低,因此需要学生干部更加切实执行班级制度。

在拉萨地区,使学生干部能切实执行班级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激发学生当干部的欲望。班主任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入手,让学生树立当干部可以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并且让学生对当学生干部产生积极性,这样,才可以鼓励大量学生争当学生干部。并且,在培养出一定的学生干部后,班主任可以通过强调担任学生干部对于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学生加入学生干部的队伍。第二、明确学生干部职责。学生干部出现以后,要将学生干部的职责区分清楚,保证每个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都清晰明了,尽量减少多个学生干部职责交叉的情况出现。第三、定期做出小结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工作进行调整。因为学生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定期做出小结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第四、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例如可以每周在班会上评出优秀学生干部,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并请同学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除了有良好的执行者,要保证班级活动实现良好的运行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班集体制度。结合拉萨地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常规考核制度的完善。通过各项日常教育考核,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班级日常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运行,更可以培养学生在时时刻刻都需要努力进取的危机意识。第二、班级计划要明确。请假制度、出勤制度、劳动制度、卫生制度、奖罚制度、少先队管理制度、评优评奖制度等都要明确,而且要注意各个制度的漏洞和制度之间的盲点。第三、在制定制度时要留有余地。一套制度不可能涵盖住班级活动的所有情况,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制定制度时,要给执行者一定的灵活把握空间,让他们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很好地处理。

三、引导学生逐渐实现自我管理

由于拉萨地区的学生文化基础不太强,因此引导学生逐渐实现自我管理很重要。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必须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因为学习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个人从小学走向中学、中学走向大学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学习计划。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就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在进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人是需要遵守所在环境内的规则的,因此,小学生也要开始逐渐学习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实现良好的自我纪律约束。

四、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付出自己的爱心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 导学与反馈 激励机制

引言

从孔夫子兴办私塾以来,教育这个问题已经在中国绵延好几个世纪,人们围绕“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探讨出了很多教学的好方法。从最早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再到近代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1],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法”[2],甚至到了现在,还出现了类似“快乐教学法”等一些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

除了以上所知的教学方法外,近年来多个省市、地区还先后掀起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教改热潮,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卢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以及我省川石中学的“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等。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观摩,研究总结:这些学校的成绩都是位居当地前列,都是采取了“先学后教”的模式,都是利用了“讲学稿”、“导学案”作为书面的预习导向材料。在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上,我区在这三年来也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学生生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育改革,推出了“导学与反馈”的课改试验。三年以来,“导学与反馈”[3]的课改试验已经进行得轰轰烈烈,一系列的讲座、一系列的听课评课、一系列的《导学与反馈》设计比赛活动都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作为这次课改的参与者,我深感荣幸,同时经过三年的试验,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自己深深的体会与看法。

一、《导学与反馈》的定义、原则浅析

定义:“《导学与反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导学与反馈”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炼反馈、拓展延伸、学后记等环节。

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与反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问题的设置要少而精,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能够对应本课的教学目标。

3.方法化原则

学案中要包含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要有很强烈的预设性,而是要从学生想问题的角度出发来合理给予学法指导。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与反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一份合理的“导学与反馈”应该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而且参与面广,要让每个层次的同学都有解答题目的机会。

二、《导学与反馈》使用中出现的情况说明

试验三年以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在使用、设计、修改《导学与反馈》,发现了以下益与弊的一些情况,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益处:

1.促进教师成长。为了编写一份合理正确的《导学与反馈》,教师会认真研究分析教材、解读大纲,查阅资料、加强集备,积极修改,最终定稿,通过这一个过程,教师的进步成长显而易见。

2.一定程度促使学生进行预习活动。以往没有书面的预习材料,学生根本不会去预习,现在有了这份书面的《导学与反馈》,学生或多或少心中有数,知道明天上课的课题、作者、生字词等一些粗浅的知识,会有一定的预习功效。

3.听课复习有东西。《导学与反馈》在课上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材料,并且学生可以在上面做好笔记,此外收集齐全的这些材料将来可以作为迎考的复习材料。

弊端:

1.《导学与反馈》设计的不科学性。总的来说,大部分材料编者都是很认真的,可是极少数的材料具有不合理性,使用起来困难。

2.《导学与反馈》对于语文来说具有局限性。三年的试验下来,发现《导学与反馈》也许更适用于理科,而对于文科来说,需要更多的想象创新空间,而这种导学材料预设性太强,教师难以自如发挥,学生知道太多缺少兴趣。

3.《导学与反馈》不能很好试用于广大学生之中。一直以来,发现《导学与反馈》更适用于导优,对于后进生来讲,这种材料如同虚设,无法达到“先学后教“的理想模式。

4.小组合作的融入效果不佳。通过观摩,几乎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都会融入“小组合作“的捆绑机制,在短暂的时间里头会发现《导学与反馈》的使用效率提高不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发现长期下来,这样的小组合作里面也有弊端,小组里的“组长”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每每总是由他们来为小组赢得分数、礼物,而里面的后进生有“吃大锅饭”的感觉,责任感并不强烈,自然而然《导学与反馈》的使用效率是低下的,有作用,但不明显。

三、《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方法提出

主要问题:

针对以上的弊端情况来看,我认为第1、2个问题是从教师自身出发,能够很好解决。而第3、4个问题就是《导学与反馈》的有效使用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了:学生无法长期很好地使用《导学与反馈》,有什么对策能和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很好地捆绑?

解决方法:

在三年的教学试验中,我发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作为教育者都知道学生喜欢被表扬、被奖励,所以长期有目的性的“激励机制”就是驱动“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的最佳方式,而且效果显著。

四、《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中的“激励机制”方法设想

激励机制(enthusiasm mechanism)[4],是管理学当中的常用名词,即“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

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有:(1)诱导因素集合(2)行为导向制度(3)行为幅度制度(4)行为时空制度(5)行为归化制度,其中“诱导因素”在教学中可以看成是“对学生的一切奖励:奖状、奖品、鼓励语言”;“行为导向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给予各自积极导向的制度和预设,做到每个人都有得到激励的机会”;“行为幅度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努力收获情况调整不同程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始终出于努力高幅度状态”;“行为时空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激情的短暂性,应该在奖励之前列出好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奖励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让学生有长期付出获得奖励的心理准备”;“行为归化制度”可以看成是“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学习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

五、《导学与反馈》的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第一, 双向交流。这一步的任务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个人需要、人生理想、能力和素质等,同时向学生阐明使用《导学与反馈》的总目标、班级所倡导的价值观、学习中的奖酬内容、考核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而学生个人则要把自己的能力和目标、个人的各方面要求和打算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要把教师织对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了解清楚。

第二, 各自选择行为。通过前一步的双向交流教师将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给他们安排《导学与反馈》中适当的学习任务,在他们自身提出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权衡并考核办法,采取适当的鼓励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学生则采取适当的学习态度、适当的学习方式和努力程度开始学习。

第三, 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学习进展及时进行评判,以便教师和学生双方再做适应性调整。这种阶段性评价要选择适当的评价周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任务确定为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或半年等。

第四,月考、期中、期末评价与奖酬分配。这一步的工作是在期中考和期末考进行的,教师要配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并据此获得教师的奖励资源。同时,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自己对工作的评价。

第五, 比较与再交流。在这一步,学生将对自己从学习过程和任务完成后所获得的奖励与其他可比的同学进行比较,以及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看一看自己从学习中所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是否公平。通过比较,若学生觉得满意,将继续支持这样的教学激励模式;如不满意,可再与学生进行建设性磋商,以达成一致意见。

全过程激励模式突出了信息交流的作用,划分了激励工作的逻辑步骤,可操作性强。

六、《导学与反馈》的激励机制的操作实例举隅

试验对象:初一(9)班、初二(11)、(12)班

试验方案:

“红星榜”奖惩方案

奖励规则:

(1)《导学与反馈》的题目能够发言一周达到10次或者10次以上,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

(2)《导学与反馈》每三个“优”,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给予兑换);

(3)每次考试班级“前三名”,各奖励一颗星;较上次进步“5分”者,各奖励一颗星(科代表作好记录,给予兑换);

(4)《导学与反馈》的“精炼反馈”测试“100分”三次,换一颗星;

(5)课代表、大组组长(收发《导学与反馈》,做好登记)。

(6)参与“一帮一”活动,徒弟两次“精炼反馈”测试“100分”,师傅兑换两颗星,徒弟兑换一颗星,不准再重复兑换“三次累计100分”的奖励;徒弟正式考试进步5分,师傅奖励两颗星,徒弟再奖励一颗星,不重复累计奖励。

(7)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后进行阶段表彰:“红星榜”前10名,以及每次考试较上次进步“5分”的同学(徒弟进步5分者,不重复奖励,见第6条)。

惩罚规则:

(1)师傅所帮助的徒弟有2次《导学与反馈》小测抽检没有订正,没过关,师傅扣除一颗星,徒弟扣除两颗星。

(2)徒弟态度不积极,不服从师傅安排,报告老师,扣除一颗星,视情况严重程度,请家长到校给你辅导一天;

(3)课代表没有履行义务的,被投诉,老师查证属实,扣除一颗星。

大组组长没有按照规定收发《导学与反馈》的,没有做好登记的,造成课代表无法按时送交作业,老师无法及时批改作业的,老师查证属实,扣除一颗星。

(4)上课不守纪律,不按规定完成《导学与反馈》任务,被老师点名的,扣除一颗星。

一周无故欠交《导学与反馈》达两次以上者,每两次扣除一颗星。

“语文一帮一”方案

师傅职责:

(1)上课不讲话,积极发言听课,做徒弟的榜样;

(2)每天督促徒弟抄作业回家,写《导学与反馈》,隔天按时交预习作业;

(3)隔天有《导学与反馈》小测的内容,提前一天就开始督促徒弟背诵,帮助他,先给他考一考;

(4)小测不过,当天要对徒弟进行辅导,让其补考过关,将情况汇报给课代表,再汇报给老师;

师傅所帮助的徒弟有2次小测抽检没有订正,没过关,师傅扣除一颗星,徒弟扣除两颗星。

享受权利:

见《“红星榜”奖惩方案》之奖励规则(6)(7)。

徒弟职责:

(1)上课认真听课,做好《导学与反馈》笔记,努力发言;

(2)积极请教老师、师傅,态度认真;

(3)《导学与反馈》小测不过,当天用红笔订正五遍,给师傅检查正确与否,找师傅重新补考;

(4)态度不积极,不服从师傅安排,扣除一颗星。

附录 试验表格:

表一:“红星榜”(新一阶段开始,前一阶段的数量不累计)

表二:学生成绩进退步分析表、光荣榜

表三:学生考试前的目标分数和目标成效表(目标达成,给予奖励)

试验证明激励机制对《导学与反馈》的有效使用和学生的成绩具有驱动作用,而且激励的对象范围广泛、时间持续性久、成绩提升幅度较快,具有稳定性。这种教学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某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学生能够不断进步,从自己的努力当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当然,在这种看似良好的激励机制之中,或多或少有负强化和惩罚措施对学生的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激励机制对学生行为的驱动作用给教师的启示是:教师应能找准学生的真正需要,并将满足学生需要的奖励措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结合起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机制具有致弱作用。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表现在:由于激励机制中存在去激励因素,教师对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来。尽管教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还是激励机制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在一个班级内,当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致弱作用的因素长期起主导作用时,“先学后教”的模式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导学与反馈》就无法有效使用。因此,要想让激励机制很好地驱动《导学与反馈》有效使用,教师对于存在致弱作用的激励机制,必须将其中的去激励因素根除,代之以有效的激励因素(比如教师要做到:事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双方沟通交流、认真备课、设计好《导学与反馈》、制定好激励方案、言而有信等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M],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精神实质及现实意义,刘君晓,河南,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01期卷;

[3]《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蒋宗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雁阵效应;高职;班级管理

一、雁阵效应的内涵及其启示

大雁团队是自然界中配合最为密切、搭配最为科学、团队效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每一次迁徙途中历尽千辛万苦。每只大雁拍动翅膀都会为紧随其后的大雁造成一个向上的气流,利用V字型的队伍,整个大雁队伍可以增加71%的有效飞行速度。如果一只大雁掉队了,它马上就能感觉到独自己飞行带来的阻力,它会迅速利用前面大雁的上升力,帮助自己跟上雁群。如果领头雁累了,它会自动落到队伍中,另一只大雁马上替补领头的位置。如果一只大雁生病了,会有两只大雁陪伴它下落,帮助并保护它队形中的大雁会向前面大雁鸣叫,来彼此激励,并保持速度。管理学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启示一:每个人都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团队,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如果你不拍翅膀,他不拍翅膀,这个团体还会存在吗?

启示二:如果我们与大雁一样聪明的话,我们就会留在与自己的事业目标一致的队伍里,而且乐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愿意协助他人。在团队经营中,首先要确保团队的目标与属员的目标平衡一致,以发挥团队的目标对属员应有的吸引力,使属员认识到只要“不落单”就有希望。其次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各级管理者要处处关心属员的成长,甚至要给予亲情般的关怀,使属员生活在令人满意的团队气氛中。

启示三:轮流担当艰巨任务和领导职责,这种协作方式卓有成效。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独特的才智、技能、精力、资源,团队的领导者定要对所有员工知人善任,合理安排,让其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个人最大的潜力,从而形成整体的合力。

启示四:如果我们也有大雁这样的意识,我们就会一如既往地站在彼此身边,不管经历何种困难,永远鼓励和帮助我们的队友!当团队成员需要帮助的时候,团队要体现出团队的温暖和帮助,主动给予援助,始终不离不弃,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启示五:这告诉我们一个团队中,必须拥有对成员的正面的赞美和表扬,因为正面的鼓励越多,带给团队的力量就越大。但是我们必须确定从我们背后传来的是鼓励的叫声,而不是其他的声音。个人的信心和活力来自团队及时真诚的鼓励。

二、当前高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没有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被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各高职院校的同学大部分认为本班集体是有凝聚力的,同学之间也能相互信任,并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学生的班级集体归属感普遍不高,导致大学班级缺乏凝聚力。

(二)没有形成合理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辅导员或班主任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班干部,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这种方式导致辅导员或教师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干部只从事监视的活动,监视同学不违纪、不犯错。从而把集体和个人对立起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在班级中存在不和谐的合作与竞争。高校班级管理中不和谐竞争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奖学金等激励行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由此造成的竞争也很激烈。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不完善,因为单一地用总分来衡量,不能反映出一些同学在个别科目上的进步。这个制度的结果是除了极个别的幸运儿成了成功者,绝大多数的同学成为失败者。该制度安排并不符合学校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这样的理念。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学习,对于学习上还要帮助的同学则关心较少。这样就使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合作受到“奖励制度”的影响。

三、基于雁阵效应的高职班级管理的改进

第一,班长要带头飞,当好“领头雁”。班长就是雁群中的领头雁,应起到指路者、风向标、启明灯的作用。因此班长必须要有良好的价值取向、渊博的学问、高尚的人格。用思想感化同学,用人格影响同学,让同学在人生的旅途中,都有正确的方向和追求,而不至于迷失自我。

第二,要选用好班委,形成有效的班级“领导班子”。

第三,组建帮队小组,转化后进生。班长可采取班级小组管理模式,即:班长在组建班级小组时,精心安排,合理搭配,将思想、性格、气质、学习情况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小集体,让组内学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组内事事有榜样,处处有典型,时时有先进,以小组的整体进步带动个人的进步,让“后进生”在耳濡目染的情景下实行自主“转化”。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从大雁飞行原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雁群的团队前行,才有个体的前行。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大都骄傲而倔强,只懂得吸取不愿付出,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班长应带好头。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班长可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用班级目标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让学生自觉地为集体的荣誉添砖加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秦娟兰.高职班级管理的误区.成功?教育.2008.11.

篇10

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关键字:“三自”教育“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中国分类法】:G420

一、更新理念

为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学校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我校以打造出更适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校园,以实现学生“三自”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目的,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出平洲二色的德育育人教育模式。全面推行“三自”教育德育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德育育人,不仅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理念、思想。

二、推行“三自”教育,创特色德育

1、推行“自我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要求”

“自我规划”就是培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和策划。通过学会自我规划,培养学生自我要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班主任,为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并自我要求,每个星期一固定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名人事迹,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实现自我价值,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要求学生每个月对自己进行总结并深刻思考之后一个月的自我规划。每个同学完成自我规划,会在下一个月的自我规划班会时间,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我规划的人生,但我注意到自我规划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很重要,它是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桥梁和途径,有的学生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会有一段迷茫期,不知道从何做起,我的责任就是逐步引导并帮助学生设计近期以及远期的自我规划,使学生客观地科学地提出个人奋斗目标以及自我规划。让学生明白,自我规划要从客观实际和主观条件出发,不能随意规划。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出积极向上、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理想。通过一个学期的自我规划德育教育,班级整体学生德育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基本学会自我规划,并积极努力完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足可以证明推行“自我规划”是一项正确的培养学生德育的方法。

2、推行“自我管理”,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我校注重德育的发展,目的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首先,我校建设一支由校领导、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指导。其次,我校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包括:风纪、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班主任减轻负担,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逐步形成“德育引领,自主管理,共同打造和谐校园”的德育特色。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干部竞选,每个学生都有资格管理学校以及班级的事务。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以自身为中心的感觉,树立竞争意识,促进自身发展。最后,进行“流动红旗”制度,激发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针对教师,进行“制度激励”为班主任工作护航,按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对班主任每月进行讲评,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班主任,我的主要责任就是指导我班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加强学生的自律、自治能力,促使学生善于把自己的行动纳入已规划好的人生轨道中,进行高效率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班级,我建立一个由学生组建的管理小队,由学生管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主发展。在每个星期开展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象棋比赛等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学生积极争取每个星期得到“流动红旗”,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一个学期的德育教育,我班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得到飞跃的提高,我看到他们逐渐成为优秀的人才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使我倍感欣慰。

3、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个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构造成型的,所以学生要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在批评中自我成长并逐步自我完善,这才是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途径。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培养我班级全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由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多的人注重别人的评价,而忽视自我的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具有自信心,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标志。同时,作为教师,我也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校方领导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开设了一个心理咨询部门,开通心理热线,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动态,我告诉学生当他们心中产生疑问或者迷茫时,可以向我和心理咨询部门寻求帮助。每两个星期,我也会固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完善”和学会自我批评,做一名高素质人才。在学期末,我会要求班级全体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总结这一个学期来,自己所获得的收获和如何做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我认为推行“自我完善”的德育教育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我看到学生在逐渐自我完善,并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才。接下来,我作为班主任,会继续努力,和学生共同进步。

三、总结

“三自”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符合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原理。我校建设特色德育教育,推行“三自”教育,还会全面覆盖应用于文化课学习上,而且在德育、特长发展等方面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情况,不同侧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管理,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价值并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个人的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突破,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一种“要我成人”、“要我成才”到“我要成人”、“我要成才”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德育育人的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