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篇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设计探究题误区。自主探究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置探究性课题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探究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语文文章中,探究意义不大,无法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2)一些探究题难度较大,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探究目的何在,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同样影响探究学习的效果。这两种极端的探究题设计方式,使教学目标和探究题相脱离,不仅不利于学生拓展情感,还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探究法误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了比较的重要性,在比较过程中理解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应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世界中。然而实践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法存在认知误区,没有理解探究法的精髓,极端的理解为探究性学习,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开放,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将课本作为根本,对学生不符合课本的探究性学习结果进行全部否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还有一些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全部学习内容交由学生自己探究,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纠正,影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二、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改善对策

1.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设计,体现启发式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体现启发思维的作用。探究题的设计并要求对课文进行再现,而是围绕课文开展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探究题设计的难度大小是初中语文教师改善教学误区的关键,设计标准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大难度,迎合学生的需求,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导作用;3)探究题设计要全面。要在充分把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确保探究题的全面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积极的引导。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本质上是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教学基础理论,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同实际教学状况结合起来,深入的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要全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把握规律,在给予学生探索空间的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的重视,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

3.归纳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存在重视教学过程,忽略教学成果总结环节的问题,根据教学教案,主观上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应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由教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纠正,保护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要只停留在诗词的字面含义上,要从作者所处时代环境出发,引导学生将作者同时期所做的其他作品作为参考,配合教师的讲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词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掌握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篇2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初中语文;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 声情并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还要进一步的美化课堂,从而把学生带到浓厚的语文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们从中真正体会到上语文课的乐趣。声情并茂指的是教师充分利用声、形传授知识及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范读课文中尤其能够彰显出教师上课时候的声情并茂的状态。作为初中语文课文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并利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从而凸显出语文教学课的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时,应该充分体现出声、形、色等要素。声,是指吐字要清楚、响亮;形,是指要保持姿势与手势的协调;色,则是指在表情上要与课文内容互相一致。例如:教师在范读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时,教师需要把自己带进到当时的情境中,身体站直立、挺起胸膛,声音要铿锵有力,眼神要执着坚定,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海燕的坚强与无勇敢。

二、恰当结合文章主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对于教师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且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养成意义巨大。教师若能够善于利用文章的主旨,把各种与众不同的观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出广阔的思考问题的平台,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计划安排,另一方面还能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推动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动。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从孔乙己的"死"作为出发点,教师精心的设计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文章的内容,在为学生们创造思考问题机会的同时,引导其独立思考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去领悟全文的目的。问题一,孔乙己究竟最后会不会死?如果会死?会如何死去呢?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可以预见最终的答案也会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提出了开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问题二,孔乙己最后为什么会必死无疑?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问题三,文章写的是孔乙己的悲剧故事,却又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在别人的笑声中呢?上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通过开发式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乐趣,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来的答案可谓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学生们思维枷锁被彻底打开了。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其中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了福祉,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不少便利,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学形式上的一种革命。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施现代化教学,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启发学生在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使他们的学习乐趣和动力被彻底激发出来。教师则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融合,将授课文章和现实中的音乐、影音、图片的相互配合,最后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全面展示出来,这样就会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上《安塞腰鼓》这堂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西北汉子在黄土高原上舞动腰鼓的视频,学生们面对这种活生生的场景,在视觉和听觉上都产生很大的刺激,在这样内容丰富、活力动感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对腰鼓有了切身的感受,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刻、更细腻的体会,这种审美式体验的教学作用十分明显。

四、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生活是现实社会中的大课堂,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脱离了现实生活来讲语文教学就好像是离开了水的鱼,是没有生命也没有意义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把鱼放入水中一样,鱼在水中才能自由自在地游动,学生们会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的体会就会更加清晰更加透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大多数都是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有的则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实人物的缩影。虽然有些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大不一样,但只要教师能够参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就能充分调学生学习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语文教材就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例如:在上《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时,祥子生活的年代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启发学生通过烈日和暴雨这两个关键词,使学生回忆起自己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感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会使学生们轻松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表演式体验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创新课堂授课方法,使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有大幅度提升。让学生们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其身产生临其境的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们饰演角色,增添了课堂教学情趣。通过表演的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课时可以让学生分别以不同角色人物的语气来朗读,分别模仿皇帝、老大臣、骗子和小孩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还有在教授《核舟记》时,给学生下达任务,将核舟上船头和船尾的内容表现出来,学生会寻找人员和道具。正式开始表演前,学生都充满期待,学生们精彩的表演给课堂增色不少。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对照课本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欢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六、借助美术作品等工具,较形象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借助美术作品等教辅工具,能够使教学内容形象、立体的呈现,便于学生们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陋室铭》时,预计学生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意思理解起来有难度,就运用教学挂图工具来解读"斯是陋室",便于学生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在新课标准推崇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还需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地点等进行灵活调整实施,它代表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篇3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写字 学习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字交流的转变等原因,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书写较乱、提笔忘字等现象,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不是简单的个性化的小问题,实质上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追求以及教育成败的大问题。

中国汉字和埃及的古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并称为三大古文字。时至今日,唯有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堪称世界文化奇迹。自仓颉造字以来,汉字就承载着传播文明的重任,继而由其实用性产生了汉字的另一个功能——欣赏功能,于是相继诞生了众多书法家,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等。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中国人要写好中国字,并不因为要人人成为书法家,而是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初中阶段,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附录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先后安排了当代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和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毛笔书法作品,以供学生临摹和欣赏。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其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安排都体现了教育专家和国家对大力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决心。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写字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写字是小学教师的事情,和现阶段没关系,或者有的地方课表中安排了写字课,但由于升学考试的科目多,写字课也被挤占了,形同虚设,学生的写字得不到指导。目前,初中学生的书写存在以下问题:一书写随意、字迹潦草。据我统计,能够书写字迹工整、清楚、规范的学生,仅仅占到在校生的五分之一。更可悲的是,有的男学生写得龙飞凤舞,自己写的字一转头就不认识了。二随意简化汉字、生造汉字、使用别字。我在教育一线多年,发现不少学生在书写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自造字、错别字,这虽然显示出学生语文功底浅,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识字和写字教育的程度不够,识字重要,写字更重要。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切实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呢?

一、提高广大师生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少教师认为电脑无所不能,键盘打字代替了手工写字,方便快捷,练字很没必要。于是,教师的写字意识被淡化了。我曾多次观摩市县级的语文公开课,发现课件演示完全代替了教师的板书示范。调查结果也显示,百分之九十的语文教师自己都不能写一手工整规范、潇洒漂亮的汉字,怎样能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另外,教师对写字的要求还很低,对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仅仅满足于学生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了,而忽视了还要把字写好、写美观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现实,提高认识,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

其次,让学生理解锻炼写字是人格塑造的需要。古人云:“字如其人。”这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写字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那些从小就坚持认真写字并持之以恒的学生,往往都有做事认真、仔细、能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格。而那些写字马虎潦草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比较差,进取心不够强。由此看来,认真写字练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对学习习惯养成、意志品质、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的优秀作品,体验作者的用笔及作品的形式美、意境美、神韵美,如有的金戈铁马苍劲有力,有的如行云流水轻盈舒展,有的清秀隽永、圆润有致。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习写字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写字。另外,在书写练习的同时,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家有趣的故事轶闻,如王羲之“吃墨汁”等,无疑对学习有很大激励作用,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练字的决心和信心。

三、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帖,强化训练

古人云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无论学习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应选择优秀的名家名帖作为临摹的范本,这样学生才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如硬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当代名家吴玉生、丁永康等作品,毛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大家的字帖。学生一旦选择好字帖,就不要经常更换,要坚持临习,反复揣摩,这样才会逐步提高。

四、关注方法技能的指导

教师结合学生练字的实际情况,具体给出指导意见。首先纠正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的姿势。其次,指导汉字的笔画的写法和结构特点。笔画好像人的五官,结构好像五官的摆布,哪一点掌握不好也会影响字的美观。让学生学会读帖,读帖不是出声地读,而是认真观察和分析字帖中字的结构特点,如有的疏可走马,有的密不容针,有的避让,有的呼应等,让学生懂得其中的美学原理,会归类整理,触类旁通,能举一反三,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把握写字的机会,以学促写,以写促学,写学相长

练字就是为学习服务的,初中生在写任何一科作业时,都是在练字,不要急于赶作业,写得不认真,甚至潦草应付,字迹难辨。语文教师要协调各科教师认真监督作业的书面完成质量,防止练字和作业两张皮,练归练,作业归作业。学生必须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让学生知道一拿起笔来就要把它当成一次练字的机会,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笔一画认真写,只要持之以恒,字就能写得既迅速又美观。

六、营造氛围,倡导认真写字的风气

班级内可以每周举行一次作业展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班级之间的竞赛,学校定期将优秀作品张贴在橱窗内进行展览。我们还可以举行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比赛,给优胜者进行隆重的表彰。每逢重大庆典或春节等节日,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组织部分爱好者,义务给敬老院、孤寡老人写标语、春联,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亲朋制作贺卡,展示自己的写字成果,争取得到社会的认可,掀起争相学习写好字的。

篇4

传统课堂教学片面地强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需要,即以应试作为其最大的特征,导致学生的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样令人担忧:教学模式并无多大突破,大多数教师还是因袭陈旧的“老八股”教学模式,即:导入新授—作家作品介绍—正字释义—整体感知课文—讲解文章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板书写作特点—布置课后作业。实践早已证明,这是一种低效而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效率从根本上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因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在特定的空间(班级课堂)和规定的时间(40分钟或45分钟)内,教师如何把课堂作为自己的艺术舞台,从而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剧目,是中学语文教改中最值得探讨的课题。要想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探究和构建科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要构建这种有效的教学范式,起码应遵循以下的教育教学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大多数语文教师。2.模式简约,线索清楚,便于操作。3.以单篇课文的整体语文教学为着眼点,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上。4.转换视角,少“灌输”“注入”,多“自求自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多从“教材处理”的角度设计课型,教法采用精讲精练。

从许多优秀教师(如魏书生、钱梦龙、欧阳黛娜、黄厚江、李镇西等)的先进教学理论和教改经验可以看出,他们在提倡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同时,对带有规律性的教学范式都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对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我发现并归纳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范式(限单篇课文),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环节:通读—研导—训练。

一、通读

通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包括完成课前的预习清单),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默读、朗读、跳读、速读等)熟悉课文。在有感情或疑难的地方圏、点、勾、划、批、注、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课文作纵向钻研和横向比较;记下疑难问题,为进入第二层次做准备。语文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路”和“搭桥”,即预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指点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并补充必要的有关读写知识或提供一些相关背景资料等。

重视这一教学环节,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1.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加目的性和主动性。2.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3.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

二、研导

研导是语文课堂教学范式三个基本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往往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得失。因此,语文教师要格外加以重视和研究。教师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难,要按照教学课时设计,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钻研,力求让学生自我“答疑”“消化”。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欣赏评点、提要归纳、分析图解、小组讨论、创设情景、专题答问、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以切实掌握语言知识,努力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指导作用是循循善诱的点拨启发。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着教学重点,使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集中紧凑,还要抓住重点语段,突出语言鉴赏;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契机,打开学生思路,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引导他们做多角度思辨,让心灵自由飞翔起来。另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自始至终注意保护和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在科学预设与合理生成中,努力实现中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

三、训练

什么样的教学结构,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呢?钱梦龙老师认为:“只有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去,才能完全实现两者的统一。”这种训练的基本形式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训练。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尤其是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把它们初步转化为技能。

基于这种认识,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可分为巩固性和迁移性两大类,题型要新颖多样、生动活泼,内容要有创意性和启发性,并注意分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中“多读多写”或“精讲精练”等口号由于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业已成为许多教师开展“题海战”和“大运动量训练”的口实,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消极作用。

其实,钱老师的“以训练为主线”与“题海战”“大运动量训练”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一,学生是否学得主动积极?其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否偏废?其三,是否通过训练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并且,这一训练是否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题海战”的“多练”,学生的学是被动的,囿于机械的重复;它虽能使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形成某种技能,但由于没有能力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它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把有效的语言思维训练等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我们倡导的“以训练为主线”同“单纯做练习题”的“多练”并非同一概念,与“大运动量训练”更不同。但“以训练位主线”并不排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语言训练,它要“使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成为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

综上所述,通读、研导、训练这三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是从许多优秀教师的不同风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适用于单篇课文教学),它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精心设计导读提示(包括预习清单),精心设计导读程序,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并及时反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则表现为积极阅读、积极听讲、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讨论、积极发言、积极训练等。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新课堂教学范式,具有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等特质,也便于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操作,使打造“有效”乃至“高效课堂”指日可待。

回顾自己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尤其是近十年的教海探航,笔者由衷感到,充分利用好“通读—研导—训练”的课堂教学范式,取代陈旧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八股”模式,是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科学策略和重要举措,对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不无裨益。可是,要用好这个范式,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篇5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传统的评改方式,教师对每篇习作精批细批,既费时又费力,这不仅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且将学生置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动脑少,动笔少,收获少。同时也易使学生形成“写作是自己的事,评改是教师的事”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作文评改效率,采用多种方式评改学生作文是关键。

一、当堂评改

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堂评改学生的作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印象深刻,记得牢,不易遗忘,错误也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效果是比较好的。当堂评改的学生作文内容,可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写作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加强仿写片断练习。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掌握学生仿写情况,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学生习作进行评改。例如第一次仿写概括与具体句群时,有几个学生把它写成总分句群,还有几个学生写的具体部分与概括部分内容不符合,自己当堂给予更正,评改。再如写过渡段的练习,要求学生不仅判断正误,还要说出理由。当堂评改学生的作文,可以对一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可以对几个学生或一小组的学生作文进行评改,使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修改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二、集体评改

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大部分学生写的都差不多:“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全班同学的作文中挑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抄写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改:让学生自由朗读,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点评。然后再让他们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千人一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通病,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为以后写人的作文作好了铺垫。我觉得,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体评改作文是个好办法,学生能从中有对比地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道理,从而较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修改方法。

三、自我修改

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要求学生作文写完后,自己先要大声的朗读,学生通过大声的读,很快就会找出作文中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的地方,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修改,如此反复几遍,学生的作文就有了较大的进步了。接着我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书面简单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标出,为留给学生练习机会,一般也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只是大体分为优良中差几个等次。第三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后。将作文本发下去,然后再请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要作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即使评得不到位,对他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事实证明了,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比预想的要好,我们会不断探索,针对出现问题,不断改进,促进作文教学的提高。

四、互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