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美育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美育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纲要课;历史 美育;挖掘

一、《纲要》课程对挖掘美育功能的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对大学美育十分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将“美育”列入党的教育方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得出结论: 美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手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寓于美育之中,使大学生在效法近现代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等一系列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所以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挖掘美育功能,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挖掘美育功能的教学实践途径

第一、普及历史知识,是挖掘历史美育功能的奠定基础的阶段.

1.本着立足课堂、灵活施教、优化教学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历史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系统、明晰地认识我国历史发展的概貌,从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中汲取精神的乳汁。

2.组织学生有目的学习地方史、地方志。翻开古往今来的地方志,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乎所有的地区都有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页。指导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来审视家乡的现在,进行爱我家乡的教育,从而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家乡的理想。

3.建议学生利用假期,在能力所及范围内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宫阙陵寝、古刹名园,无不是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无不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一份宝贵财富。这些无疑能使学生从热爱祖国名胜古迹转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历史知识,不仅可以增长智慧和才能,提高文化素质,更能培养道德情操,为挖掘历史的美育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情感教育。 加强情感教育是挖掘历史美育功能的发展阶段,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加强情感教育的主要形式。

1. 每日一期的“历史上的今天”板报简介,让我们知道了历史上的今天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事件,留下了哪些历史人物的印迹。利用点滴时间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从中得到教益。

2.遇到纪念日,组织开展以“中华魂”为主题的说历史讲故事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大学生,不忘记历史,应该努力报国强国,激发爱国情感。

3.还可以结合历史知识教学,组织实地参观。多年来我们先后先后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雷锋纪念馆,锦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便于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使广大学生能深刻领悟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洗涤。

4.积极联系农村、企业、机关开展实践教学,先后有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地雅新居社区委员会、可口可乐公司、铁岭市七里屯村等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对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从而做到了真学、真懂,还要做到真信。

以史为鉴,培养创造潜能。这是挖掘历史美育功能的完善阶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现实,振兴中华。历史是人类知识智慧的积累,是先辈留给我们后代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故曰:读史使人明智。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联系当前形势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一些敏感问题。举行重大理论问题探讨会、热点难点师生对话会、社会实践汇报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实践:

1.如组织学生讨论“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具体步骤是,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清讨论的目的,要求学生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联系实际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开展调研,阅读教材,查阅参考书和资料,撰写发言发言稿。三 是教师检查讨论准备情况,检查讨论发言稿,布置重点发言学生。四是具体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对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性点评,做好发言记录,要掌握讨论的原则和方向。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阐明正确的观点,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努力的方向。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的效果。

2.案例教学,结合“5.12地震”抗震救灾、“奥运会”,引导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结合“3.1”,教育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树立忧患意识。

3.专题讲授,2007年党大十七大召开,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和认识党的十七大精神,课程组开展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发展观的实精神质和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专题讲座。利用业余时间为全院学生讲授,使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发展战略。

我们以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课程内容的体系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篇2

一、高职院校开展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音乐美育教育可以充分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有效的调动和激发欣赏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对高职大学生训练时发现,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时,他们因为性别、性格、环境等成长因素的不同,其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感是不同的,这种音乐感受的引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其次,音乐美育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美育最直接的教育作用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感性的审美状态到达理性的道德状态。“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的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

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实践美育教育现状分析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始建于1997年,隶属于学院团委,现拥有合唱团、舞蹈队、电声乐队、管乐队、民乐队、舞龙舞狮队、中国大鼓队等7个演出团队和四个职能部,总人数达到了500余人。多年来,艺术团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

(一)大学生艺术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音乐美育实践的主要阵地

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底蕴和内涵,大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一直承担着学校的各项演出任务,还一直活跃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舞台上。曾先后参加“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演出、日照市建立20周年大型文艺焰火晚会、中国水运会开幕式演出、CCTV“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以及思想行为方向,把音乐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大学生们不仅受到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收获团结、坚韧、奋发向上的精神。音乐美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艺术团就是音乐美育实施的阵地,创办了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这里可以全面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可以看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培育有底气的人才。

(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实践音乐美育教育的一些常见问题

第一,艺术团成员的艺术专业知识匮乏、流动性大。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在校三年的大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甚少,很多专业的学生大二时就去实习,大三就走向社会找工作,所以,艺术团团员基本都只能参加一年的美育训练。学生的美育基础薄弱,培养的周期较长,也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好不容易把艺术团成员培养成骨干力量,他们就面临着退团,培养成果“昙花一现”。第二,美育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艺术团的教师来自学校各个部门,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本职工作,艺术团课程是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的。艺术团课程不属于选修课,其训练时间的大多安排在中午或晚上,这样占用了教师很多休息时间,而艺术团课程不计算在正常课时内,给予教师的补贴费相对较少,从而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第三,投入经费欠缺,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完善的设施、良好的训练环境对于大学生艺术团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校已经给予大学生艺术团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还不太足,许多硬件设施比如合唱凳、电脑、音响、乐器、演出服装等都出现陈旧甚至报废的现象,硬件设施的不足会影响到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三、高职大学生艺术团实践音乐美育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将艺术团的课程纳入教学系统,形成正规化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同时也为了给予教师相应课时保障,建议将艺术团的课程纳入教学系统。这样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上课,给予其相应的学分;教师上课课时应当享有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充分调动起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正规化管理模式。

(二)支持艺术团师资队伍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艺术团教师大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一段时间的授课,教师就感觉力不从心、山穷水尽的感觉,所以,建议学校每年都创造一定的条件让艺术团教师外出交流学习,不断的吸收好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

(三)更加规范管理,实现艺术团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篇3

【关键词】设计教育;无意识教育;美育

设计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在日常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设计教育已成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设计教育的价值和其实现手段,是事关艺术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突出问题。设计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对美育有过这样形象的比喻:“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美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早已经为有识之士所重视,需要后人对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无意识教育(UnconsciousEducation)指的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有意识地为受教育者设计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于无意识的这一特性,就使得无意识教育区别于以理论说教形式为主、教育目的外露的有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是一种含蓄的教育方式,在今天大学设计教育中有独特的效果。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的目的、过程、环节等方面,无意识教育都拥有积极的、广泛的应用天地。设计教育的特殊性与无意识教育的主旨存在很多的交集,譬如设计教育中关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说,说明了设计教育中个人思维想象与吸收转换的重要性,而无意识教育中的心理学、哲学依据都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对于客观世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无意识教育在过去常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目的本身也属于对思想领域的改造,所以,美育的目的就是以美来净化心灵。

一、教育目的的潜隐性

对无意识教育隐蔽性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设计教育的开展和美育的普及。无意识教育的根本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准备和计划。以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经典影视赏析为例,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电影又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学生中较受欢迎。在课程操作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打印相关的电影海报并进行张贴,以营造一定的视觉环境。对电影艺术的赏析应该是多方面的,笔者选择从美术和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电影艺术。一部电影下来,笔者并不要求学生写影评,而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按照教学提纲,请学生思考和讨论。譬如由电影画面的各种构图联系到艺术设计中的各种构成形式;由电影的具象色彩抽象到设计色彩的各种原理等设计专业领域;由电影中人物的服装样式引申出服装设计的发展和演变等。学生被电影情节所吸引的同时,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如此大量和设计艺术相关的信息,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借助思考和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浸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换成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

二、教育过程的愉悦性

无意识教育以人的无意识心理为发端,其内在要求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能让受教育者感到轻松、愉快,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乐于接受,这样才可以说这种教育活动达到了无意识的教育效果。因此,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吸引受教育者自愿参与其中。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梁启超以美术为例,具体描述了这一过程:“美术中最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常常把我们所曾经赏会或像是曾经赏会的都复现出来。”此即第一条路,指的是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观赏,形成了内在的形式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审美兴趣。“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跃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写得惟妙惟肖,便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的心弦拨动。”此即第二条路,指的是作品内涵对人心理情感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使人了解人生,培养起健康快乐的审美心态。所以,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愉悦心情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塑造年轻人的完美人格。怎样使严肃的论题变得活泼有趣,怎样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呢?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可证明无意识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过程愉悦性的积极作用。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超市和百货商店是最好的调研场所,根据之前做好的授课计划,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根据不同的类别做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逛商店是轻松有趣的事情,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在课程汇报的环节,通过讲故事、说典故等方式活跃教学气氛,在笑声中总结出材料与加工工艺、色彩与版式字体等一系列专业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体验,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取知识。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时机的灵活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应用艺术,创意思维和概念表达能力的训练成为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意识活动具有理性、逻辑性特征,相反,无意识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超越于逻辑思维结构之外、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心理形式。这使得无意识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特征,符合设计教育的许多特征。设计的过程往往受到环境、情绪、个性、经验、性别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其决定了教育时机的灵活性,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教育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设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将身边的具体事物作为参照的对象。譬如借助对共享单车的切身感受来完成对单车设计诸多内容的讨论和思考,可涉及色彩、结构、舒适性、受众人群以及与共享经济的关联等多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讲座等文化资源,采用灵活的变通方式,最大化地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可以说是运用无意识教育践行其教育思想的第一人,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包括“公”与“能”的教育和美育心理教育两个方面。他重视环境美,使南开大学整洁美观、秩序井然,运用校园的建筑和环境营造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灵美。张伯苓多次说过:紫色和白色是南开的校色。“紫”是象征“高尚”的颜色,他还风趣地说:“满朝朱紫冠,尽是读书人。”白色象征“纯洁、廉洁”,通过环境和色彩在无意识中宣传学生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和廉洁的品德。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自我艺术修养个性化表达在商品和社会的重要媒介,倾注了设计师的思想和情感,作用于使用者的感情。设计师从关注产品功能实现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基于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维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设计师对“美育”的哲学思考和方法论的构建,是设计教育中关于思维训练的研究和讨论。在这里,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生活中、环境中,使它们随着不同的载体或顺着不同的媒介(譬如文娱活动、社会交往等),悄悄注入受教育者的心灵,并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这样,无意识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对受教育者的思维和品行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也为进行大学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上博物馆,网上互动和评论,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指导教师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也非常重要。

四、结语

设计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艺传授过程,还包括通过实践,运用传授、教练和培育等不同的方法,让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技能、理解感性知识、挖掘和发展潜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善于学习、具有积极价值观和优秀人格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教”与“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人格培养也反映了从设计专识到通识的学习目标的递进。无意识教育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设计教育中对无意识教育的引入,也是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尝试,通过理论的依据和实践的证明,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美术教育的目的的潜隐性、过程的娱乐性、时机的灵活性上,更符合美育的基本规律,更适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更加人性化。设计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注重思想领域的改造和引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论是以情感人的方式,还是寓教于乐的特点,其目的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发展大学生的感知、理解、创造的能力。潜隐性、愉悦性、灵活性是无意识教育在设计教育过程中独特的三大特点和优势,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可以减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覆盖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同时,无意识教育的精神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特点,其中的时代感和人性化精神,更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无意识教育只是受教育者在感受上的无意识,对课程设计与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总结。教育者应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无意识教育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抛弃无意识教育的无用论和万能论两个错误认识,还原大学美育的本质功能,去适应和服务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促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平叔.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对比分析;改进措施

大学通识课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水平而开设的课程。针对国内大学通识课的现状,以及其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通识课正确定位、合理的看待,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喜好和社会发展需求,抓好学科设置,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1 国内著名高校大学生通识课概述

1.1 课程类别的扩宽

校外通识课(主要调查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课程设置种类上,往往包括4到5大类,大致可以概括为:

A、数学与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

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如北京大学,这几年就根据社会热点增加可持续发展有关课程。

1.2 选择方面的灵活

通识课作为补充大学生知识和培养大学生兴趣的一类课程,与一般的必修课相比应该有更加灵活的选择方式,给学生更多自己独立选择思考的自由。分布的知识方面也应该更广泛。例如,北京大学要求本科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2 学分。理工科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至少要修满2学分;在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要修满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在其它三个领域分别至少要修满2学分。文科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至少要修满4学分;在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要修满2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在其它三个领域分别至少要修满2学分。

例如武汉大学规定:在每个领域至少通识2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获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获自然科学类学位,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或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领域至少修满 4个学分;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学分;跨学科领域的课程修习则均承认学分。

1.3 课程科目的多样

除了知名高校对于课程设置种类的全方位,单就某一类来看,课程科目数量也远远多于本校,且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从简单理论到浏览欣赏再到研究入门可谓一应俱全。拿与本校性质的合肥工业大学来看,其通识课数量是本校的近两倍。不仅包括了当下国情分析,传统文化教育,还就当地特色开设有关徽派介绍的课程。

1.4 系统设置的完善

由于被调查的高校可利用的资源更为充分,在选课系统上也更为完善。即使在选课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也能保障系统良好的为学生服务。就浙江大学举例,其学生网上综合系统界面设置不仅简介美观而且功能上也更加人性化,且基本上很少有系统不通畅的情况。系统的完善对于学生第一时间选上喜欢自己的课程给与了技术保障,提高选课效率。

1.5 选课信息的详细

在对许多高校的选课公告中不仅清晰列示了课程有关的上课时间,地点,教师及学分数,还在公告中对一些新开设的通识课,学生较为陌生的通识课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通识课做出具体明示,像南开大学,注明了许多通识课的老师介绍,同时列示了上课用书,让学生在上课前对于课程有更深了解,也方便提前准备上课资料。

2 我校大学生通识课现状

(1)目前,我校通识课种类不少,但是所局限的范围太窄。这样的现状使同学们根本选不到一个自己完全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如果本学期所安排的课程稍多的话,学生们选课的标准就完全是根据自己所剩无几的课余时间来选,根本谈不上什么兴趣。

(2)因为其必修且又是网上选课,所以到了选课的第一天,大家纷纷聚集在网吧或者自己的电脑前,不到几分钟,大家较感兴趣的课程全部选完,而那些动作稍慢的同学却无心爱的课程可选,但为了学分又不得不选一些自己毫无兴趣的课程。

(3)由于大学生对于通识课学分的总数需要,通识课又大多集中在大二大三,这段时间学生课程较为繁重,这势必会造成学期任务更加繁重,学生根本没有精力顾及通识课,导致通识课成为学生休息的课堂。

(4)网上选课时,没有关于课程内容的介绍,使大家在选课时非常的盲目,等上课后才发现与自己想的不一样。这样不仅仅没有选上感兴趣的课程,而且使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同学与之无缘。因此学校有必要在通识课的网页上建立有关课程简介的相关链接以及老师对这门课的一些建议等。

3 启示

兴趣至上,兼顾学分。尽管修满规定的学分对取得毕业资格至关重要,但学校开设通识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让学生顺利毕业,而是尽可能使大家能够吸纳更多专业外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选择通识课时,除了要避免与自己的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的时间相冲突,兼顾好各领域的学分,最重要的是充分服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上通识课的过程。

合理规划,谢绝重负。许多同学为了修更多的通识课学分而盲目交条选课,忽略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时候本学期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的学业负担已经很繁重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奔忙于各个通识课的教室。整天都在上课,学到的知识没有消化和吸收的时间,自己也感到疲于应付。

4 总结

目前我校通识课的现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尽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推进通识课的建设,必须对这种状况予以多角度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将通识课建设提上日程,推动通识课课程的改革和开发,必须迈出坚实的一步。这个过程是长期的,也是比较艰难的,应及时发现新问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提出更加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媛,陈丽荣.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242-243.

篇5

作为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打好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固然非常必要,但理论学习也是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艺术创作不仅要求高超的技能、技艺,还要求艺术创造,而创造是建立在思想的基础上的,思想则来源于理论学习。因此,中职美术学校的学生,在掌握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艺术理论,了解美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来说,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美术基础训练和实践操作之后,他们对美的基本原则和常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艺术美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的特点决定他们对艺术、对美有着比普通专业学生更为敏锐的感觉和独到的视觉观察能力。肤浅的、一般性的美学知识,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早已有了很感性的理解。因此,一般性的介绍艺术理论常识,就显得重复,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学习需求。这就决定教师必须以专业的态度对待美育课程,美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以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否则,将会令他们听之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正是基于艺术学习中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美术类学生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职美术学校开设美育课,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应比普通中职学校的美育课程给予更足够的重视,有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感美育课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给美育教学造成很大的难度。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

中职美术学校的美育课,是建立在学生对艺术、对美具备了一定的感性理解能力,有着较强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专业艺术理论的角度准确地讲解美学知识,尤其是艺术美的相关问题。引导他们了解艺术的发生、发展、种类及各艺术门类,进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解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美育课与欣赏课相结合,在美育课堂上,将艺术欣赏的内容融合进去。一方面简明准确地讲解艺术理论,同时通过具体作品展示,结合艺术史的故事性、情节性,通俗易懂地讲授艺术问题,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艺术美,在情和境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识。

例如讲授《绘画美》这一章节,其中关于绘画的含义、特点、要素、分类等基本问题,学生早已在绘画训练中充分地接触和理解,课堂上只需简要概括归纳,就可一笔带过。讲授本节时,笔者将授课内容作了延伸,把讲课重点放到了对中外绘画发展历程的介绍,中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中西方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上;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中西方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辅以说明解释,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从绘画的发展历史中,轻松地理解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不同是由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并体会到了艺术创作扎根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整节课避免了肤浅、重复,深深吸引着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美育课与专业特点的结合

中职学校的美育课,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懂得什么是美,学会如何欣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育课不能等同于普通文化课,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革,避免抽象、空洞、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才能达到其教学效果。

结合我校造型艺术的特性,笔者将美育课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如《艺术美》一章,是关于艺术各门类的介绍。备课时,针对我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笔者将教学侧重点放到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和摄影艺术的讲解介绍上,还补充了工艺美术、篆刻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其他艺术门类,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则只做简要介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门造型艺术学科,都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按其风格、类型或按其发展演变,整理制作成幻灯课件展示教学,鉴赏分析。学生从美育课堂上获得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丰富知识,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加热爱所学专业。

我校地处工艺美术之乡――潮州。在美育课堂上,笔者特别为学生专门开辟一章,向他们介绍潮州工艺美术门类,把课堂镜头延伸到陈列馆、陶究所、实训基地等场所,参观优秀的地方工艺美术作品,探访作者艰辛的创作历程,了解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在这些熟悉的本土艺术和艺术家的精品杰作中,学生感受了艺术的精妙,艺术创作的魅力,也感悟到艰辛的学习能带来成功的喜悦,更从中受到启迪,激发起他们对学好专业的欲望和热情,也让美育课堂变得更丰富、精彩。这些教学调整和扩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三、美育课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艺术类中职学生,由于技能起点较低,使他们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取得一技之长,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自然而然存在“重技能,p文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将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实践习作整理制成网页或幻灯,放到美育课堂上,运用美术理论基础知识,总结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谈谈自己对艺术、对美的理解,展开讨论。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探讨中,从自身的学习历程中,感性地体会艺术美、感受艺术美、理解艺术美。既总结学习经验,又尝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创作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同时活跃了理论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学习对艺术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自觉重视美育课。

四、美育课与德育的结合

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提出,美育可以辅翼道德。这是因为,艺术求美,艺术的美能唤起人类美好的情感,艺术能解决人的情感问题。美育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途径之一。

中职技术学校学生所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和高中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有个性,想象力丰富,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原因,情绪易躁动,自制力较差。表现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耐性,生活上不能自信地面对困难,情感上不够宽容,有些职校学生甚至动不动打架斗殴。这些与他们情感的缺失有关。

篇6

引 言

学校音乐教育由来已久,早在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书院”)就设有音乐选修课。

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立音乐研究所,兼所长,肖友梅主管教务。提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挥而光大之”的着名主张,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高等学校的音乐社团十分活跃。从事过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师有萧友梅、刘天华、赵元任、丰子恺等。担任音乐课程的外籍教师有范天祥(美籍)、嘉祉(俄籍)、库普卡(德籍〕等。历年普通高校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才有音乐家、音乐教育家;科学家;国家政府各级领导等。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是1978年以后,从1978年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到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党的以后,我国的教育得到了较大的改革与发展。也反映了从事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部分专业音乐教育家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这场宏伟的变革之中并为之作出的艰苦努力,尽管发展是曲折的,但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这二十年可以说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史的最好时期。

一.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部分高校领导的重视。

篇7

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范围广泛,实施途径相互联系,家庭是美育的摇篮,院校是美育的基地,社会是美育的广阔天地。

院校美育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主要有:

一、教学过程的美育

课堂是院教校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方面。课堂美育,就是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正确阐述学科的审美价值,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院校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两大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理论方面来说,它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食粮,因此,人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也是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教师只有把每门自然科学的科学知识与学生认识自身的需要同审美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然科学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学生的个性,面向认识自然和社会生存基础知识的普遍需求。这样课程才具有生动性,富有审美效益。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是最抽象的学科。但是,归根结底,数学是对现实物体抽象出来的概念,在数学符号与公式里,反映的是一定的存在物及其运动规律。

人文学科,反映与研究的主要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己的问题,是人类对自己历史与生活的认识,所以,它与人自身的活动和情感更为密切。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自身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热爱祖国的语言,而且也要教导学生懂得语言与情感的关系,学会正确地思考。

音乐、美术、体育,与审美教育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普通院校的艺术教学与艺术活动,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就是艺术院校,为了培养艺术专门人才,也应该从塑造学生的灵魂着手。在这方面.音乐的作用尤为突出。音乐通过节奏与旋律来拨动人的心弦。黑格尔说过,音乐所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心情。

美育不限于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也应包括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精神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它的美育意义在于:

1.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是按照严格的教学计划进行的,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就不能不受到限制。而课外与校外活动,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性,它就会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精神。一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参与某项活动,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

2.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课外与校外活动中,情感交流则自然与方便得多。通过各种课外与校外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就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一个学生如果能从日常活动中对老师的性格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也会对其所教课程发生更大的兴趣。

3.有利于能力的提高。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要实现这个目的,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也要注意从日常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现在有许多毕业生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就是由于平常实践机会太少,死读书,读死书,理论脱离实际。

二、教师形象的美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实现这一神圣的职责,就要在教书的同时,着眼于育人。常言道:“经师易获,人师难得。”这就是说,找一个教书先生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找一个善于把知识与品德全面传授给学生的人,却是很难的。“教书育人”,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

教师的形象,这主要是由教师的品德、气质与风度等所构成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品德、气质与风度密切相关,品德决定气质与风度。

对教师品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说,就是光明正大,博爱宽厚,精益求精,诲人不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是面对人的心灵说话的艺术。”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即使很严肃的问题,用微笑与幽默的态度去处理,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它体现着一种情感与智慧,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的心灵碰击。

一个人的风度,包括仪表、言谈、举止、服饰等。教师的风度,应该给人大方、庄重、整洁、亲切的美感。如果一个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端正自如,优雅含蓄,自然给人留下美感,从心理上使学生愿意与自己靠近。教师的衣着修饰要有时代的特征,但不可过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可见,穿着打扮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有内在的联系。一个有修养的教师,对自己的衣着款式、发式,甚至手提包之类的用品,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不会随便赶时髦,盲目学别人,而是从自己的审美要求出发,给人一种和谐、庄重、富有深层文化的美感。

教师形象的美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传授知识,也需要运用审美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工作,只有善于运用文明的手段,并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把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院校环境的美育

院校的教育内容,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显性课程,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潜性课程,通过校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起到直接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有的教育家认为:“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一切真正学到的东西,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教育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提高师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校园环境由物质的与精神的两种因素所构成。这两种因素都应该是文化氛围的体现。学院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就应根据自己培养目标的特点,作整体的建构。校园建筑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师生的学习、休息与娱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与塑造个性。

校园环境的精神因素,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二是校风。

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则彼此越容易沟通思想情感,越容易发挥自己在生活与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相反,彼此都会感到痛苦,造成力量的相互内耗,结果对双方都有害无益。好的人际关系,领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院校领导要有文明办学的精神,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密切联系群众,使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十足。院校要有科学与民主的氛围,使人们关系融洽,奋发向上。院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以科学文化来培养人才的,更要处处讲究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

校风是在院校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自觉的行为风尚,它体现了学校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并以某种潜在的规范性影响和支配着个体成员的实践行为。校风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当一个新生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时候,如果他所见所闻处处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他就会从心里感到自豪、温暖,从而在精神上受到很大感染,会竭力约束自己,在新环境中努力学习一切好的东西,改正自己性格上的某种缺陷或不足。相反,如果一个院校校风不良,一进校门就给人一种闲散、杂乱的感觉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使人失去原来一些好的习惯与教养。好的校风,是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它既体现了学校的教育宗旨,也体现了时代与群众的要求。校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解放前的清华大学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体现了在时期,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发图强的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严谨治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后来又改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与要求。

篇8

(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现状

1、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开设了艺术课程,并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艺术教育的水平。同时,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也明显增加,教学逐步规范,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此外,许多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了一些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西昌学院今年在全校性选修课中就开设了《电影评论》、《摄影艺术》、《油画欣赏》、《名作赏析》等数十门艺术类选修课。

2、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等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各省都组织了艺术节,并组织了艺术表演、艺术欣赏、艺术作品大赛,使在校大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各省大学生艺术团在全国艺术展演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充分展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成果,以及大学生的艺术风采。

3、艺术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师资结构更加专业,更趋合理。一批受过专业训练、高学历的音乐、美术教师充实到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许多从事艺术教育的兼职教师也在通过不断地学习、观摩、实践等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力争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融教学与指导艺术实践于一体的高校教师。

4、学校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硬件和软件设施大为改善。许多高校在迁建过程中,规划建设了一批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多媒体艺术教育室等。

5、开放的校园为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供了条件。校园和社会互动,许多优秀艺术家走进校园,担任艺术教育的客座教授、社团指导讲师等。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而充分调动了社会艺术的教育资源,把交响乐、京剧、昆曲、越剧等高雅艺术免费送到大学校园,成为了高校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人文内涵、使青年学子接受优秀文化、丰富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成为了高校加强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及,使学生在了解世界经典艺术的同时,又增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认同与热爱的重要教育手段。三年来,数十万青年学生成为了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成为了高雅艺术的欣赏者。

6、学生艺术社团发展得又快又好,丰富的艺术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艺术环境,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艺术氛围。很多高校艺术社团的数量占到了学生社团的30%~40%,且发展良好,活动开展次数多,很受学生的欢迎。

(二)普通高校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整体而言,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亟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高校领导对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艺术在教育中体现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不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大多数学生对艺术学习抱有较大的兴趣,并乐于参加文娱活动;大多数艺术教师也对工作抱有热情和责任心,热爱艺术和教育事业。但由于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以及毕业文凭的获得关系不大,其成绩难以为社会认可,同时,师生对艺术在思维、情感、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还存在认识不足的弊端,所以在专业与就业的压力下,由于功利意识作祟,就出现了对学生的考勤不严的情况,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正确评价,这对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致使学生对学习逐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自主选修也给了一些学生不修艺术课的权利和借口。

2、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专门机构不健全。经调查发现,只有少部分高校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以统领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但还有大部分高校只是由学生工作机构,团委、学生工作部或学校的艺术系部负责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3、艺术教学和课程的设置与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如课程设置不全、教学内容单一、课时不足、选修学生不普及等现象较为普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必修课,而大多数高校却把艺术课程设为选修课。同时,有的高校由于受到了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开设的艺术课的门类较少。与中小学相比,高校的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艺术院校毕业,即科班出身。此外,其教学内容也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这就使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到普通艺术教育当中,从而导致了压缩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的情况。

4、艺术活动与艺术课程的教学结合不够,课外、校外艺术社团和艺术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此外,学校的艺术社团虽多,但大多缺少领导的关心、以及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有力的经济支持。

5、艺术教师队伍缺乏相应课程的专业培训和交流。从机构与师资队伍来看,虽然多数高校都设立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美育教育中心等,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师资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等都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

篇9

而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美育的因素也非常丰富。无论是其精美凝炼的语言,还是委婉含蓄的深切情感,亦或是蕴藉丰富的意韵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古诗词也成为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教学之内,使学生得到这种美的熏陶呢?本文就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团思老师的《声声慢》教学为例,尝试归纳总结出以下三点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方式:

一、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品的形式美

诗歌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富有音乐美。诗句中音节有节奏的变化,平仄的音调抑扬顿挫,读起来便有一种珠圆玉润之感。此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与意境》中说到,“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白、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而朗读是学生体悟情感意蕴的最好办法。可见,无论是使学生感受作品语言上的特点还是体会文字中深藏的复杂情感,朗读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张老师在教授《声声慢》这一课时,便是用“读”贯穿整个教学。

首先通过朗读使学生把握住了整体的感情基调“愁”。然后在对叠字、问句、虚词的分析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凄苦的内心。紧接着,在对意象的赏析结束之后,进行集体朗读。最后,由一位学生进行朗读,其余同学描述意境。张老师就是在学生从品读到析读再到赏读最后评读的整个完整的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词的音乐美并且完成了这首词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是自然而然,春风化雨的。

二、指导学生析文,理解作品的内容美

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形式美是文章美的一个方面,内容美也不容忽视。诗词虽然语言精炼,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作者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不同的意境,表达出了浓厚的情感。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品评其中的意蕴之美,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作品写了什么,理解其中的内容之美。

《声声慢》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词中诉说了李清照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张老师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美,有步骤地进行了教学。其中,重点就是对叠词的分析和意象的理解。张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重要的七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联系了作者的生平经历,这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作者凄苦的心境,加强理解的深度。

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对意象的分析。意象,是有真情实感的景物,是诗词美的集中体现。在《声声慢》中,词人将大雁、黄花、梧桐等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不仅表现出了其浓厚的感情,同时也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张力。在这个环节上,张老师将同样是李清照写的《一剪梅》与《声声慢》作对比。这样不仅感受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同时也从内容上使学生理解了词人由动作到环境再到心境的变化。这个设计,使学生对这首词情感内容的理解以及词人词风的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充分理解了作品的内容美。

三、指导学生体悟,品评作品的意蕴美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有名句。”可见,诗词的意境,是诗词美的集中体现。然而,意境是需要学生感悟的,并不是简单的理解就可以,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深层领域中去品评。张老师对这一点的处理就做得非常到位。在讲解《声声慢》的意象时,让学生对重点意象大雁、黄花进行品评,只是略加指导,并不直接讲解。这种做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表现。除此之外,在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张老师与同学在这堂课学习的基础上总结了这首词的“诗心”,这是对《声声慢》主题的凝练,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作品主题的体悟呢?

篇10

大学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用一、大学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音乐,不仅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活跃发散思维的法宝,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潜在手段。学生感受音乐与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音乐教育寓形象与乐理于一体,音乐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表达与感受音乐,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通过音乐教学不仅增长了音乐知识,也愉悦了情感,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思维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1.音乐与智力

对音乐和节奏的感受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色、节奏、旋律的敏感与互动,同时在音乐中,各种智力因素也会融会贯通。近年来,各种科学研究都表明,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开发人的大脑,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功能。

2.音乐与思维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从而激发人的一种创造性灵感。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锻炼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音乐与交流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交流技巧的提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本身就是语言的再表达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音乐与情感

“音乐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贝多芬如是说。音乐表达情感,表现思想,人们通过音乐教育,在思想上的到教育,在情感上得到调节,从而以美育人、以情感人。音乐是一切课程中最具感染力的,好的音乐能够使学生精神轻松愉悦,从而达到调节学生的紧张生活的目的。通过音乐的熏陶,学生会自觉的摒弃粗俗的杂念和情感,是心灵得到净化。

二、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

古人在音乐教育的道德和审美教化功能方面早有深切体验并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论断。比如,《礼记》中的:“乐者,所以象德也”;《乐论》中,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列宁也曾说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1.音乐与德育教化

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激发了学生的美感,它以普通语言不能表达的方法,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感触,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音乐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更加需要重视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

2.音乐与美育教化

美育也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乐审美教育又在审美教育中举足轻重。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记》中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高尚的音乐不仅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还能使人受到文明的启迪,并形成对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的追求。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赏析能力,并最终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

音乐教育从来都离不开音乐文化,音乐文化造就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亦决定了音乐文化的文化品格。

音乐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动力。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帮助他们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这些都是新时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文化素质高的合格人才,这与音乐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谋而合。

四、总结――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已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将人的创造习惯于适应性相统一。

音乐教育承担着塑造灵魂、启迪心灵与陶冶情操的重要角色。人的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一个与艺术伴随的过程,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渗透功能是全方位的。大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宗旨是通过音乐的功能和价值以实现对学生素质教育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针对中国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学生过分追求专业知识、重技轻术、偏理离文的现象,将音乐教育加入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大学音乐教育将以普及、平等为归宿,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到艺术的熏陶,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魅力,提升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以及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音乐学等相关知识,对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的作用的定位要体现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性,不仅要强调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文化功能,还要着重理解音乐教育在智力、思维、交流、情感、德育以及美育等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威廉・M・安德森著.曹水清译.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6-207.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5-78.

[3][德]多夫莱茵著.金经言译.音乐教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310.

[4]何晓兵.音乐与智力[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36.

[5]陈朝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定位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05).

[6]沈致隆.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