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企合作奖励办法

篇1

有些学校的校企合作动因并非为了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是来源于上级的检查。尽管有些学校设置了管理校企合作工作的机构,但缺乏相应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学校往往把校企合作的工作都寄托在一线教师的身上,学校相关职能机构只负责将任务下派给相应院系,而院系又下派给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师。校企合作单位的开发、联络、具体工作的开展等,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线教师授课任务本身就很重,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学校侧重科研成果的分配,而校企合作的工作不算教师的工作量,或者奖励程度微乎其微,一线教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缺乏积极性。此外,专业一线教师对于很多事情不具决定权,因此,信息便在企业、学校的不同层级间流转,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导致企业也失去了校企合作的热情。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都在于学校缺乏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

2物流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的路径研究

2.1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规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专门法律尚付阙如,而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却很多,包括《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等。但总体来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未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缺乏操作性、强制性和系统性。法律中也未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做出明确而具体的正激励(如税收减免)和负激励(处罚)的规定。在这种法律法规环境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显然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角度明确违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规定的惩罚条款,将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行动明确为企业的义务和必然选择。此外,还应明确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用法律强制力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以法律法规形式完善校企合作的经费制度,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顶岗实习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将获得资金支持,而不是全由企业承担。对支持职业教育、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即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接纳实习和教师实践”等方面给予企业税收优惠。为保障税收优惠真正发挥实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考评制度,对于考评合格的企业才能按照相应项目类别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以此保证校企合作的成效。通过正激励与负激励的双重措施,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使企业主意识到支持和举办职业教育是自己企业盈利和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

2.2建立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互动的合作运行保障机制

由各级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组成各级政府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本地区、本行业以及相关企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形成中央、省、市、县的校企合作工作管理体系。

2.3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的立足点是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必须仔细分析各单位的校企合作需求,是希望实现人才储备,还是希望与学校共同开发物流项目,还是希望优化物流业务流程等,不同企业要找到不同的校企合作结合点。学校与企业间应以合同、协议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过程中的责、权、利,保证合作服务双方履行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另外,学校要为企业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满意、学生收益,从而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4学校建立科学严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校企合作管理方法。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学生工学结合的工作现场管理办法、学校对校企合作资金投入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强化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2.5学校建立严格的校企合作绩效考核机制和明确的奖惩机制

篇2

关键词:高职;农村合作金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农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提高,融资额在逐年增长,截至2015年6月底,涉农贷款的余额高达近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约28%;二是农村金融的服务领域逐步拓宽,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扩大到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三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还出现了集体林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及服务。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村合作金融人才的最佳途径就是走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子。

一、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几乎都提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施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目前,开设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各高校也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工作;但就笔者调研来看,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

(一)合作单位积极性不高,合作不够紧密,合作短期化倾向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教师反映最多的就是校企合作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习单位是靠教师的人脉关系联系的。譬如,有的是教师的原单位(跳槽来学校的教师)、有的是教师同学或亲戚所在的单位,等等。很多实习单位可能根本没有可供学生实习的岗位或没有相关需求,而碍于关系人的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这也导致了后期合作的紧密性不够、合作呈现短期化的特征。

(二)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性较差。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对口单位应该是各类服务于三农的金融类机构或各类具有金融性质的企业单位,如农村商业银行(原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由于金融类机构的行业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再加上他们对学历等要求比较高,直接对口的金融单位无法合作,所以学校在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时就出现了“饥不择食”的现象,只要有单位来找学生实习,不管专业是否对口就让学生去,导致本专业学生很多去做营销,有的做客服、内勤等。

(三)高校缺乏专门参与校企合作的指导教师队伍。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的一个较为严重而往往被学校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教师。在调研的8所学校中,只有3所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其他都是专任教师兼职辅导,或者直接安排辅导员进行指导,最严重的是学校没有指定指导老师,学生被派出后就“无人问津”了;如此一来,可以想象一下实习的效果。

(四)校企合作管理松散,学校、指导教师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够。在校企合作管理方面,多数学校做得也不够。被调研学校中,有3所管理相对较好,其他学校多少都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漏洞。如上面提到的“缺少专门的指导教师”、没有专门的顶岗实习规定制度、学校或系基本没有派出人员到学生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此外,调研中还了解到不少学校管理人员、指导老师对校企合作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学生顶岗实习就是走走形式,应付一下,不会产生多大的实效。其实这种想法是最可怕的,如此以往,校企合作只会流于形式。

二、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难以落实原因剖析

(一)金融机构层面。当前,学生实习的各类金融机构都采用企业化运营模式,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他们所开展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这个目标。而目前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的劣势就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不足,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也不例外。绝大多数专任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性教学工作,对专业相关的实践性工作了解甚少,对合作单位现实中遇到的一些技术性难题无能为力;本专业学生能做的也就是帮着金融机构在营业大厅引导办理业务的客户、推销理财产品,因此“含金量”比较高的校企合作项目很难深入开展。另外,由于大多数金融机构日常监管非常严格,所以这些都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落实。

(二)学校层面。调研中发现,有不少学校对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仍有欠缺,支持力度不够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将校企合作工作基本下放到二级学院或系部,学校层面仅局限在对校企合作任务的分配及考核方面,没有参与到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作中去;二是对二级学院或系部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扶持、激励政策不到位,无法调动起部门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作难以开展。

(三)教师层面。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除日常授课外,还承担了一些任务量比较大的教科研工作,如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各类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等;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再加上缺乏相应激励措施,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四)学生层面。一方面学校缺乏针对校企合作工作中有关学生角色定位的专门教育,导致学生一心想找份工作量小、环境优美、待遇又高的工作,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多娇生惯养等客观原因,使得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而这些恰恰是合作单位不欢迎的。这些都给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

三、落实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尽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以及一些难以客服的客观原因,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仍然可以实现校企合作育人这一目标。下面结合我院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一些具体做法,具体阐述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摆脱传统“城市金融”观念的束缚,选择真正的“农村金融”单位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由于绝大多数学校都坐落在城市里面,尽管是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传统观念仍然认为校企合作单位就应该是“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等;但往往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是非常浅层次的,而且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以上。鉴于以上几点,我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避开正规金融机构的高门槛,选择了与“农村金融”密切相关的“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信担保公司及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所以选择以上单位,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这些单位大多位于县城,甚至是乡镇,本科生不愿意去,单位非常愿意接收高职学生;二是这些单位的业务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真正的“农村金融机构”,因此提供的岗位也比较对口;三是学校、教师能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他们提供员工培训、帮助他们制订咨询方案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院跟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由于我院隶属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而供销社系统领办了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行业发展,我们选择了12家有代表性并且开展了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如潍坊市九山镇光生果菜专业合作社、临沂沂水德农生姜专业合作社、临沂河东区亿嘉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山亭区枣店香大红枣专业合作社等。目前开展的合作项目有:1、学生到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的出纳岗、风险控制岗、投融资岗进行顶岗实习;2、教师为合作社社员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相关的培训;3、教师为部分合作社设计资金互助业务开展流程;4、学校聘请部分在资金互助业务方面经验丰富的骨干员工为师生做报告,有助于帮助师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前,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大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且很多都开展了资金互助业务,因此相关院校可以借鉴我院的做法,与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校企合作育人。

(二)学校出台政策、采取措施,规范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育人工作要想有实质性进展,学校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措施做保障,否则可能落入“空谈”的窘境。目前,我院已出台的校企合作制度有《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制度》、《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奖励办法》等,对校企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及各个合作环节都有详细地规定,有力规范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调动了系部、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如,《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奖励办法》中规定,将当年度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列入系部年度考核项目,超额完成的按项目的级别进行加分,作为年末学院对系部奖惩的依据;此外,还规定了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一方面给个人加分,作为年度考核奖惩的依据;另一方面在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奖、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中规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填写《顶岗实习申请表》、与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实习指导教师要提供《学生实习方案》、《学生顶岗实习指导记录表》等资料。这些对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学生形成了有利地监督,有利于将实习工作落到实处。

(三)教师要积极提升服务合作单位的能力,为校企合作育人增加砝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校企合作政策,多途径提升自我服务合作单位的能力。如教师面可以利用学院外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可以争取机会外出培训,学习其他院校一些好的校企合作做法;可以通过承担或参与社会培训、合作企业横向项目或课题等,锻炼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合作单位对学校、教师的“依赖性”,从而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通过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做讲座或报告,组织学生开展体现团队合作的各类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巨大地努力,必须能吃苦耐劳,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学习就业指导等课程,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让他们意识到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性,让他们能珍惜并充分利用实习机会,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校企合作单位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9.

[2]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2010.

篇3

一、更新人才观念,创新办学模式

根据总书记视察珠海高级技校的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此基础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推行“校企一体”、“技校+大学”等多元办学模式。“校企一体”应实现“四个一体”,即教室与实训车间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作业与作品一体。

技工院校应积极与大中型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联合办学,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共同监管,实现订单式培养。在“订单培养”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将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向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基地互建等方向扩展。加强合作机制,聘请学者、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鼓励委员会成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举办讲座、培训师资,以及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及技能比赛、考核评价等工作,实现校企互动、校企共融的要求。

积极与大学、高校联合,实行“高级工+大专”、“技师+大专”的双高人才培养模式,动员在校生积极参与,开办免费辅导班,增强学生的培训效果。

通过技工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瞄准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技工院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技工院校应牢固树立为企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做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技工院校办学对接区域经济。

根据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整体部署以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应重点强化机械类(机械加工、机械维修、数控加工、模具、汽修、焊接加工)、电气技术类、信息技术类(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网络管理应用、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类(会计、电子商务、物流)和现代商务类(文秘、英语)等重点专业的建设。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增设市场需要的专业,逐步丰富专业类型,优化专业结构。

三、针对岗位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技工院校学生的未来,将在企业的相应岗位上展开。为使学生走上岗位能够赢在起点,具有核心竞争力,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宗旨,以技能为本位,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名牌重点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的全方位创新。

1.工学结合、工学一体化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

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工学一体化”原则,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训比重,实践技能课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60%。每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每年实行“工学结合”的学生达到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2.规范“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要确定更符合企业岗位特点的专业理论课和一体化课程能力层级模块,制订科学实用的教学计划。

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等符合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尝试推行杜郎口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全校集体培训、逐级引导、全员参与、优秀创新课评选、每日最佳课堂评选等活动,保证教学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创新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考试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结合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实际,构建以学分制等为标志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划定学分,建立和完善适合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累计学分达到要求的,可提前毕业。企业职工在职培训采取灵活的弹性学制,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累计学分达到要求的,可取得相应级别的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学分制适应了技工院校由学制教育向高技能综合性培训机构转变的需要。

四、着眼职业素养,创新校园环境

技工院校应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注重把工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

在班级管理中,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班级设立董事会,班主任任董事长,班长任总经理,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办法,每月的量化考核分值相当于企业的“工资”,最终与个人的奖学金挂钩。

在实训车间深入推行“6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安全”。广泛开展工件征集活动,在学校中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氛围,以便让学生尽早熟悉企业环境,培养过硬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紧扣培养目标,创新师资培训

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与进修计划,定期组织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技能水平,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活动。

为实现“工学一体,德技双高”的目标,制订《优秀“双师型”教师奖励办法》《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教科研工作实施办法》《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奖励办法》等文件,不断创新师资培训方式,全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在教学改革中培养教师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对课程现状不断进行思考和再认知,可以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换为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实施者,成为研究型教师。

2.在企业实践中培养教师

要真正实现和企业的“对接”,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的历练。每年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并实行严格考核,使专业教师确实学有所得。

3.在科研应用中培养教师

技工教育和企业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教师在所教专业技术的应用上有所研究、有所改革、有所创造,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在技术比武中培养教师

每年度的技工院校技术比武,可让教师在指导学生或自己参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5.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产学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针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方面。产学研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

产学研结合是技工院校专业创新及建设的需要,是搞好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培养方案和确定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需要。学校应加强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和企业实践中广泛开展产学研,申请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参与企业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

六、适应职能转变,创新管理体制

《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指导技工院校由注重学制教育向多元化技工教育培训转变,由注重技工院校教育功能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转变。”为适应职能的转变,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推行以“工作职责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目标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且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

项目主管制,即在教学上设立教学质量、课程创新、师资水平提升、学生工作创新、校企一体化实训、产学研项目推进、技能竞赛创新、招生与就业协调等主管;在管理上设立重点项目调度协调、党务、校风校纪、班主任工作创新、班级企业化建设、招生协调、合作办学、校园环境建设与后勤服务提效、校企合作与企业培训、校园安全与综合治理、校企文化建设、学生文明行为监督等主管。项目主管是本工作项目的顶层责任人,通过编制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任期核心指标。这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能促使主管抓好项目的建设和扁平化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动更多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效能大大提高。

篇4

推进产教科研一体化 增强发展原动力

作为内蒙地区一所知名的高职教育单位,学院领导时刻着眼于未来发展,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推进产教科研一体化上,将其作为学院发展的原动力。

全面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中,学院在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上狠下工夫,设立了严格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考核制度,激发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在制度上,不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唯一考核标准,提倡多元的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方式。学院采用竞聘方式选任专业带头人,在聘任期内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施行“滚动任命,末位淘汰”。对于被聘教师提出相应的科研任务,加强考核力度,确保科研成果的产生。同时,学院为教师提供系统性的科研培训,坚持“走出来,请进来”的原则,从行业中、企业内邀请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指导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学院制定了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规划,为科研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为他们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

全面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在科研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充分认识到任何缺乏制度保障的工作都不可能深入地推进下去。只有不断健全科研工作机制,才能够不断规范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活动的质量及效率。因此,学院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院长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规范了科研活动的基本程序,明确了科研成果、科研业绩的奖励及考核办法。此外,根据“级别有序、差距明显、总体提高、激励为本”工作原则,对一些具有重大推广价值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应用性显著的科研成果采取奖励的办法,从而激励科研工作者继续创新。同时,鼓励科研团队活动,尊重团队中每一个人在科研上所作出的贡献。

全面创新科研活动考评制度。在科研人才的选聘问题上,坚持以科研能力为评价的首要指标。在其他岗位的用人上,也要重视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学院建立了管理人员科研业绩考核制度,将教师的科研业绩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体系之中,促进教师教科研一体化。其次,学院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资格评审制度,以此增强科研评价的公正性。院级以上的课题,必须根据进度,安排阶段性的自我评价以及组织评价。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学院会组织专家予以解决和指导。同时,学院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聘请专家参与评价活动。评价过程中,采用当事人回避制度,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近年来,学院始终将自身教科研活动与国家、自治区的发展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健全科研机制入手,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学院先后组织了数次国内外学习、进修、考察等活动,积极打造高效科研团队,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内涵发展水平。

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打造核心竞争力

学院领导认为,在新形势下,一定要充分发挥学院智力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将学院打造成企业人才的集训地、产品创新的制造地,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赢。

为此,学院在实践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渠道,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大大增强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一是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学院专门成立了负责产学研工作的组织机构,例如科技处、校企合作办公室等,负责与自治区内的企业,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高新科技企业洽谈合作项目;二是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据统计,目前学院图书馆藏书60万册,电子类图书10万册,为科技开发提供了大量资料。

同时,学院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产学研实践基地,基地内设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为科研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技术开发、技能鉴定和学生综合实训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还建立了4个科技研究所,为科研的开展、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平台。

在对当前区域市场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学院充分结合企业需求,积极寻求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以项目为核心,配备高校教师、企业科研人员、科研设备、科研基地、科研资金等,将一切有利因素集结在项目上,开展项目合作,实现项目突破、科技创新。目前,学院已经和中国二冶、内蒙古第二建设、鄂尔多斯东方路桥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平台。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创新校企人才交流模式,在现有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加强了科研人才的培养。学院先后建立了16个科研创新团队,其中包括绿色住宅建造技术集成与应用、地域性建筑设计技术等专业性、规范化的科研团队。各团队遴选出优秀的负责人,确定科研方向和任务,建立严格的科研程序,密切团队合作,合理分工,促进项目开展。

为了激励优秀教师,学院还进行了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重视教师的科研业绩,并将其与津贴发放、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挂钩,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对科研业绩出色的教师予以奖励,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实践中,学院以科研人员互相交流为主,倡导“专业教师到企业、企业员工到高校”的交流模式,使教师得以在一线体会技术应用和产品生产过程,带回市场信息。企业员工则掌握了专业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技术,将此带到一线生产中,促进了生产工艺的进步,从而实现了校企双赢。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力

实践中,学院领导深刻意识到,教学工作的成与败,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高素质的学生才是学院最好的名片。为此,学院的所有工作都围绕学生培养展开,在教科研及产学研一体化基础上,着力打造高品质的创新实践平台,为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在此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借助自身科研仪器设备和企业的优质技术指导,实现了资源优化整合。同时,考虑到企业的生产需求,学院还邀请企业参与平台的设计规划,使其更具创新实践价值。

结合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学院在实践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全真模型法,将建筑教学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模型设备,以1∶1的方式建造出来,将其安置在学校的各个位置,直接推动了专业教学活动的创新。目前,建筑专业所有的教学活动紧密地围绕该模型展开,让原本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简易,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篇5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它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管理等机制体制层面与企业合作的状况。“工学结合”是技能型人才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从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生产企业的顶岗实习、学校资源配置与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聘用考评等与人才培养相关联的所有工作都要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来确定其内容和实施策略。“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深度的校企合作,就不会有名副其实的工学结合。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起点。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不了解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现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了解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状况和生产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难以准确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实施方案的确立难以正确把握,更难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都要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校内专业教师能够持续稳定地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活动、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长期参与学校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学校更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

没有企业和行业参与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肯定是闭门造车,是脱离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新的生产技术、设备、工艺、技术标准等难以快速融进校内教学,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难以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教———学———做”一体的项目课程实施、校内实训设施与生产的同步、校内实训项目的生产性、校外的顶岗实习等工作都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来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质量的必然之路。要真正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系统解决好诸如怎样建立稳定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怎样培养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如何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怎样开展课程建设,如何保证教学实施中的工学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应如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工作,各专业的发展规模如何与学校各种资源配合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如何与人才培养结合等问题。所以,“工学结合”不是仅仅包含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更不是教学部门独立承担的工作,而是要靠全校干部师生员工、所有职能部门共同协作,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推进的工作。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纵观全国各地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虽然都在研究探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但成效差距明显,很不平衡。究其原因,制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深入开展并良好运转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2.1国家政策制度和体制的影响及对策

政策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制度保障。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政策与制度体系,是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及企业等各个层面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重点工作。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政府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以致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及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支持。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行为,出现了学校一方积极参与,企业一方消极应付,致使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难以为继的现象。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已经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并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作为各地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2.2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理念问题及对策

从高职院校的层面上看,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理念)存在的偏差与不足是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认识存在局限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和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2)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袁贵仁部长指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的真正含义。(3)认识存在片面性。一些人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教学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很少甚至根本不去考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本部门工作的内在联系与需求,形成了学校内部教学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学校内部缺乏开展校企合作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实际上,高职教育的研究和成功经验证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校企持续稳定地进行深度合作的唯一秘诀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互利多赢”,而实现“互利多赢”途径是开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校企的全方位合作包括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工学结合,其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内涵中的基础和起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合作的目标和核心。

师资队伍建设的工学结合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一支由企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和学校专职教师结合组成的教学团队,能够较好地把职业元素带进校园,带进课堂。校内专职教师通过有组织地参加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技术标准及规程,提高专业技能,亲身体会企业环境与职业要求,成为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二是校内专业教师在参加企业的技术工作中,要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工艺更新、设备改造等技术支持和生产管理、人力资源培训、市场拓展、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让学院的专职教师逐渐成为企业依赖的不可或缺的技术队伍。三是教师在工学结合中充分了解学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素,以便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在这项合作中应充分重视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中多专业的集群合作、组织性和目的性三个问题。根据教师的工学结合可以得到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调研数据,由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团队,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要求,引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形成项目课程,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并严格执行。在此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技能水平的考核等教研和教学工作,并可为学校提供高技能的兼职教师、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2.3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

从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的体制机制和相关制度措施的缺失是制约校企合作深入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始终没有形成一种长效合作机制,从各级领导到教职工缺乏校企合作的激情和动力,一纸合作协议代替了真正的校企合作,从生产一线聘请几个兼职教师,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成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任务,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和较肤浅的层次。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来讲,高职院校始终是校企合作的主动方,校企合作的深入稳定开展需要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建立健全与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相协调的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和开展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1)建立校企长效合作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成立统筹全校校企合作工作的专门机构,规范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明确校企合作的利益目标,探讨多途径、多模式的校企合作,为学校利用人力与设备资源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同时为引企进校搭建平台。

篇6

关键词 高职教师;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54-05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但因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所以“依托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立足点”[1]。正因如此,地处浙江沿海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五”期间就提出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基地两大发展目标,并以提升教师科技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的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一、技术走向产业的具体路径

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让技术研发走向产业应用,既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教师技术研发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普遍存在的社会认可度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等内外制约因素,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台州主导产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特点,积极探寻技术研发对接产业、转化成果服务产业、起草标准引领产业、搭建平台融入产业等科技社会服务的具体路径。

(一)技术研发对接产业

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科研以技术应用型研究、开发型研究为主体,以解决实践第一线的具体问题为目标。”[2]近年来,学校对接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在研究领域上,主要对接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服装机械等台州主导产业。在市场对象上,主要针对台州民营经济比重大(97%以上)、企业规模小的特点,着力面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在研发成果上,近五年来,该校获得专利授权12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1项,尤其是由该校教师主持完成的“ZJQ600/400低噪声气冷罗茨真空泵”、“SJQ-2-590高精度晶片大型多线切割机”2项技术成果,经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确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也积极参与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活动,承担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4项,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5项,部分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其中电子电气系张迪同学主持研发的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公寓智能限电电表”获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竞赛特等奖,同时获得专利授权并推广应用。

(二)成果转化服务产业

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高校技术研发的根本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部分成果处于沉淀或闲置状态,无法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3]。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大量现实问题,为企业技术改进与革新提供有力支撑。近三年来,学校承担横向科技服务项目283项,实际到账经费1574万元,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及软件著作权分别为44项和12项,专利转让数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转化率达33.375%(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显示全国高校专利平均转化率为5%)。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统计显示,该校2011年度转让专利数占全省所有高职院校总数的70.6%,2012年该比例据初步统计为84.85%(全省45所高职院校共转让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3项,该校为28项)[4]。该校真空技术研发中心张宝夫主任与企业合作研发的风洞模拟试验JZJQ3750-321真空抽气机组,研究成果取得了4项专利,并在四川省绵阳风洞基地应用效果良好,神州九号的返回舱即采用JZJQ3750-321机组先在地面进行了模拟试验。模具研究所李金国副所长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立项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形成了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5项专利成果,相关技术成功转让给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天 车灯有限公司等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起草标准引领产业

起草标准是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证明,也是高校教师在行业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张宝夫老师长期担任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真空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在真空技术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全国真空行业多项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并率团至美国旧金山首次代表中国真空行业向ISO/TC112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国际标准:“真空技术-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第3部分:罗茨真空泵”的制订工作。学校还与国内电工行业标准化的综合管理机构——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由电气自动化研发中心和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微电机换向器下刻机”和“微电机换向器精车机”2项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机械行业标准。

(四)搭建平台融入产业

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科研机构、技术孵化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为积极融入并引领台州海洋产业的未来发展,学校整合研发力量申报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并被列为台州市首批两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另一个设在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获100万元资助,该团队研究成果为10余项发明专利和一系列SCI收录的研究论文。针对台州机电制造业拥有巨大产能的现状,该校积极建设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并被列为台州市首批重点实验室。为更好地通过平台搭建吸纳高端研发力量服务于台州医药化工主导产业,以该校东港生物与化工学院为基础申报的生化制药院士工作站获台州市委组织部、台州市科协审批立项,目前正在院士及其团队的带领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相关工作。该校还对接台州产业设立了15家科研机构(其中3家为市级),并大力推进组合式科研机构建设。针对台州民营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以及难以独自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学校利用校企合作联系广泛的优势,吸收产业相近的多家中小型企业共同投入,在校内组建功能不同的多个实验室,并逐步形成组合式研发中心,目前已建有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生化制药等3家组合式研发中心,如图1所示,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此外,学校还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在校内设立浙江工业大学台州技术孵化中心,服务于台州企业。

二、基于技术产业化的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举措

(一)制度先导:创新技术走向产业的机制

根据新制度主义的制度绩效理论,制度决定绩效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且有效率的组织是绩效增长的关键因素[5]。学校在2003年就将科研管理职能从教务处独立出来,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不断出台、完善、创新一系列的科研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提升教师科技服务水平、激励教师走向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很大一部分与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密切相关,内容涉及专利扶持、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推广应用、量化考核、评奖评优等。如在全校出台、修订的18个科研管理文件中,与应用技术研发推广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促进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奖励管理办法》《专利扶持与奖励办法》《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教师专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量化考核与管理办法》《“和园讲坛”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评审与奖励办法》《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试行办法》等。通过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化运行与创新发展,积极倡导“成果主导、项目主抓、精品主攻”的科技服务理念,鼓励将应用技术成果申请为专利或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鼓励以项目为纽带校企联合开展技术革新与攻关,鼓励整合力量重点突破效益好、产业化比例高的技术服务项目。

(二)培育能力:奠定技术走向产业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骨干少,高层次人才少,高素质研究团队少,科研人员水平、能力和层次不高”[6]。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科技社会服务能力。学校通过选派教师到高校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或开展专业实践锻炼等主要形式,积极培育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开展科技社会服务应具备的专业研究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1.培育教师专业研究水平

学校每年选派15位左右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为了确保访学质量,学校既对访学教师给予激励,将访学经历及其业绩作为高校教师专业资格评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给访学教师多出成果的压力,要求在访学期间及访学结束一年之内,每位访学教师必须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2篇论文且主持1项不少于5万元到账经费的横向科技服务项目或1项厅级纵向科研项目,否则将全额扣除岗位津贴。此外,学校还长期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工程、专业带头人培育工程、教授培育工程等人才项目,推进教师整体专业研究水平明显提升。

2.培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学校通过实施访问工程师、专业实践锻炼、承接企业委托课题、到企业兼职等形式,增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访问工程师、专业实践锻炼是学校培育青年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两条重要途径,前者要求接受访问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访问时间通常为一学年,而后者在企业选取、实践时间等方面则更具有灵活性。作为普遍性的硬性要求,所有教师3年内必须累计有3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锻炼经历,申报晋升职称的教师必须有任现职以来累计6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而承担委托横向课题、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转让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服务活动,均可作为访问工程师和专业实践锻炼成果的重要形式。此外,学校还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强化服务:技术走向产业的助推器

学校通过完善机构、构筑平台、助推服务等方式强化教师对外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和服务效果。

1.完善机构

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产学合作办公室,成立产学合作委员会,并在科研处下设技术孵化中心,专人负责对外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事宜。二级院系层面在学校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配备了二级院系的兼职产学合作负责人和专职产学研秘书各1人。

2.构筑平台

在2010年,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吸纳30家企业、13所学校、7个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浙江台州湾职业教育集团,同时创设“台州产学研信息港”,这种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信息共享为纽带”的校企合作模式,凝聚各方智慧,并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积极构筑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技术成果产业化带来了新空间。此外,学校还先后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台州分部、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借助外力构筑科研合作平台。

3.助推服务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科技社会服务与技术走向产业。一方面,学校发起“学校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暑期校企合作大调研”等活动,为教师走进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平台和助推力;另一方面,学校依托台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台州方圆专利事务所等技术性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拓展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渠道。此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还以依托专业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市场分析、编制简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助推教师更好地开展科技社会服务。

(四)经费保障:技术走向产业的支撑力

很多高职院校因受主办方财政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办学经费并不宽裕,更难以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7]。学校为推进教师积极从事于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广,不仅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而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争取获得社会的研发经费支持。学校将专利申请与维护、横向科技服务项目、紧密型校企合作项目、科研量化考核与奖励、科技讲座与交流等纳入专项经费预算,拨出款项成立专项基金。以专利发展专项基金为例,每年拨款10万元,用于支付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的申请费、费、年费、登记费等,奖励优秀发明设计人。学校还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在科研设备及研发经费上的支持,通过企业捐赠设备、资助经费和学校提供场地、派遣人员的形式,校企双方共建研究所或研发中心。近年来,除上文提到的校企共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生化制药等3家组合式研发中心之外,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与汇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缝制设备研究所、与杭州通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自动化研发中心、与台州凌霄泵业有限公司共建凌霄机电研究所,并由此获得企业的科研设备及研发经费上的有力支持。此外,学校还与两家年产值在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设立了标力建筑工程学院、东港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由企业每年出资数十万至百万元作为相关二级学院的办学经费,其中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助教师开展与企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科技产业化具体路径及其推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但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实现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还应做大量的细致性、开创性工作,如高职教师如何面向区域性的中小微企业寻找技术开发项目,如何组建应用技术的教师研发推广团队,如何形成自身相对固定的优势技术研发领域等。

参考文献:

[1]陈安生,张丽君,唐小萍.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功能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53-55,95.

[2]顾健.高职科技管理推进技术服务的三个主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9(9):221-222.

[3]郭强,夏向阳,赵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51-153.

[4]唐丽华,刘洁,王方,等.浙江省高校科研师资学科2011年度报告[Z].杭州: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2012:115-121.

[5]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6]崔昌玺.试论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12-13,16.

[7]仲耀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27-29.

Path Analysis and Promoting Measure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iscussion on the Promo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Ability

YANG Lin-sheng

(Taizhou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China)

篇7

(1)职业技能竞赛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职业技能竞赛能有效检验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各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4)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做到校企融通。

2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进行重点学习,从而达到高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实际生产中精心选择适合的项目,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个项目都以实际应用为载体,完成每个项目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2.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迫切需要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产学结合,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2.4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必须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对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必须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3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达到的目标

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对与竞赛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对与竞赛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成绩纳入相关课程的成绩考核中;建立网络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网络竞赛练习平台。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2)完善选课制度,构建因材施教的运行机制。(3)开发校本教材,积淀课程改革的物化成果。(4)评选优秀课程,形成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5)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培训、交流。

4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进程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强化对学生建立在基本能力基础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与先进制造领域,体现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能力为中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企业标准,制定了课程标准,设计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为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拼搏精神与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立了国家/省级/学院三级竞赛体系。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包括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各种、各级竞赛项目,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竞赛等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重点支持以学院名义参加的由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竞赛项目。同时,结合每年一届的学院技能节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了深化“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办学特色,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有力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细化工作,特制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办法包括竞赛等级及认定、竞赛的申报立项、竞赛的组织、竞赛的管理、竞赛经费及管理、竞赛成果的归档、奖励办法等。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开展以赛促学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创新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江西省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中获一等奖14项,在江西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5项,指导教师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推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小结

篇8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高职学院具有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高起点、大投入。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教育,世界上众多开办职业教育的国家的办学经验表明,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2.5倍。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省财政生均拨款6500元,学费是每年每人4400元每,高职院校省财政生均拨款3900元,而学费是每人每年6000元,除去按学费20%计提的用于学生奖学、助学的专款,生均办学经费高职学院比普通本科学校少了1320元,这严重地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地制约了“高职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2006年下半年省财政厅、教育厅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加大高职院校投入进行了有效的财务制度安排,为加快实现高职学院战略目标提供了财力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调高生均拨款定额2007年起,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拨款6500元调高至6800元;高职学院生均拨款系数从普通本科学校0.6,调增至0.63;为鼓励投入较大、省内经济急需的先进制造业等专业的发展,理工科拨款系数调高至1.2。2007年,浙江省公办高职文科生均拨款4282元,调增204元;理工科生均拨款5140.8元,调增1060.8元。

实行高职“实训、双师”专项补助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相关规定,高职学院专任教师中的70%要达到“双师型”,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去企业一线实践;高职学院要加大真实或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学生的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为1∶1。为逐步消化高职教师70%“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成本,加大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力度,2007年起省财政增设“实训、双师”专项定额,文科300元/生·年,理科500元/生·年,并要求学院1∶1配套。

实行专业建设、人才专项资助至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评选将200个高职院校省级特色专业,200个专业带头人,100个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库,500门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1000本省级重点教材,每年从高职院校中,评选若干名名师、教坛新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共有16项专业建设资助计划,省财政安排资金进行专项补助扶持。

加大对示范高职学院的资助对进入国家示范高职学院的本省院校,省财政配套资助,对浙江省20所示范高职学院安排2亿资金专项资助,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按省财政资助1∶1配套投入。

投入的加大,有效地改善了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核心竞争力。至2008年,省属公办高职院校(不含筹建,下同)13所全部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其中3所成为了国家示范高职,9所成为了浙江省示范高职院,1所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学院。

“种子基金”乘数效应,引领高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省财政厅企业处从存量预算中划出了一部分专款,作为“种子基金”,引导高职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在归口管理的省属公办高职学院中遴选文、理各一个学院进行试点,优选的基本条件是有一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累,对开展下一步工作有思路,有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文科学院的扶持基金为100万元,理科学院的基金为150万元。两个试点学院取得省财政专项资金后,进行资金配套,并分别制定或修改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申报要求及其实施流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激励和规范运作的制度,启动学院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工作。

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定额奖励具体是对归口管理的公办高职院校取得省级以上的大学生技能竞赛前三名的进行定额奖励;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发明创造取得专利权的进行定额奖励。

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省财政厅企业处对两个试点学院基金使用情况考核评审,使用情况良好,补足基金。同时对两个试点学院工作进行总结,并推广到全省其他所属公办高职院校。此项工作从2007年12月启动,仅一年时间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点学院发挥了示范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专项基金成为“种子基金”,发挥了“乘数”效应,如文科试点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政专项基金拨入100万元,学院配套投入822万元。(2)创新创业成效显现。省财政厅企业处归口管理的高职学院占省属公办高职学院54%,在浙江省第六届(2008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面达60%,占获奖省属公办高职学院的75%,光明日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教育信息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这几所高职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的成绩。

规范财务运作管理,促进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建设

为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增加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有效投入,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差、实训工位不足等问题,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除增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定额,要求行业(示范建设项目)、学院配套投入外,还着力加强了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财务激励与规范运作管理。

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立项评审省财政厅企业处制定了《省属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立项评审标准》,对归口管理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从规划、实训教学、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经费预算和使用的合理性,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确定省财政对基地建设支持程度(重点支持、一般支持,不予支持)。

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分类管理省财政厅企业处下达了《关于对省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重点支持的基地,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后要向省内同类院校开放,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共享基地双方院校应订立共用协议,并将协议副本报送省财政厅企业处,共享基地所发生的耗材由使用学院承担50%,其余50%由省财政补助给基地所在学院。

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省财政厅企业处制定了《省属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绩效评价指标及标准》,分别制定了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从业务、财务两个方面对基地的立项目标完成绩效及资金使用的效率进行考核。实行学院、主管部门、省财政三级评价。学院、主管部门每年自评,省财政厅每三年对学院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省财政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学院针对通报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实训基地建设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于下一年的财政专项资助安排。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实训基地的支持对符合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省教育厅积极推荐,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有五大实训基地,其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分别获中央财政资助和省财政重点支持。有效的财务制度安排,促进了高职学院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建设。一是形成了高水准建设实训基地的共识以及基地立项评审和绩效评价的定性、定量的标准,使得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政策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上下形成了一种工作的合力。二是基地建设水平及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财政重点支持的基地大多实现了立项建设的目标,即专业特色明显,辐射面宽、容量大,使用效率高,社会效益显著。2006年浙江省还没有一个实训基地达到优秀标准,到2008年实训基地考核的优秀率已达50%。三是基地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经考核的学院均按考核要求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了资产管理的制度,对基地项目加强了预算管理,实行了分项目核算,并通过多次检查整改,加强了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学院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构建良好的财务制度环境,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建设浙江省“高职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开展,浙江省着力构建良好的财务制度环境,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着力制度环境建设浙江省率先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责与合作机制、统筹与管理、扶持与保障、法律责任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义务和权利,在全国首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护和促进了高职学院与企业的联姻。

实施“示范高职院”工程选拔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创新的高职院校参加全国“示范”评选,入选的由省财政配套投入,同时,在全省范围遴选20所省级示范校,三年内由省财政、行业、高职院校三方各投入1000万元进行建设,三年后组织专家验收、总结、推广。

政府投资搭建高职工学结合实训平台200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选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安排财务预算2亿元,由杭州市劳动局、教育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筹建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作为杭州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平台,融培训、实训、考证于一体,并努力争取成为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

财政厅实行专项补助浙江省财政把高职院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内容的创业教育均列入了财政专项资助范围,并要求学校1:1配套,按项目进行管理,实行绩效考评。杭州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2008年提出的“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在杭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尚未就业的杭籍大学毕业生和外地来杭就业创业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新招聘、待实训的大学生的实训和技能培训进行财政补贴。2009年起杭州市财政对接收大学生就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进行1000元/人专项补贴。宁波市政府要求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或已开征职教统筹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良好的财务制度环境激发了校企双方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浙江省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据浙江省教育厅调查统计,2008年浙江省平均每个高职院校有校外实训基地115个,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数量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3.47%。2008年浙江省高职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6.01%,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底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有5所因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益实践,成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20所成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结语

篇9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

G712

一、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意义

改革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必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技工院校发展的步伐并引领技工院校改革不断深化,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技工院校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和普教这些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依然较为普遍,渴望发现和应用有技工院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要求技工院校的高质量、高效益,要求技工院校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科学性,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对于广大技工院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使技工院校的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可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为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融合铺平道路;

(三)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引领下,解决技工院校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共性问题,改变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新的教学场景,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发展。

二、技工院校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努力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成立由企业、学院、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育教学跟着生产走,努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对接。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实际,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改变办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与生产实际实行全面对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特色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全面优化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努力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企业需求,了解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岗位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努力与生产实际接轨。改革传统考核模式,推行以赛代考,出台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推行通用素质教育试点,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坚持在一体化师资培养、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能力点。加快实训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努力打造教室一体化。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组、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等先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实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多数技工院校来说,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有多种形式,一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各专业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3.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坚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综合优势,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全面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并把部分专业教学搬到企业,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下面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展开研讨:

(1)我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对标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从学生的实习就业为切入点,互认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二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建立“冠名班”,真正实现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三是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着手;四是深化校企合作;五是学习、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与高质量高效率运营机制,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2)与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强强联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培训、考核体系。为培养汽车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我校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其教学组织模式和培养模式均按照德国双元制进行实施,毕业考试由德国专家负责监督,学生不用走出国门,毕业后将同时获得中国和德国合作院校的技能证书;而且学生在入学时就签署《实习、就业保障协议》,所有毕业生将进入知名品牌汽车4S店或汽车服务企业就业。通过合作办学,我校实现了办学模式国际化、办学定位精英化、培养模式双元化与定向就业高端化,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全国上下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规模上的扩大,客观上对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转型,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所需,技工院校必须进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院校的专业建设、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U大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篇10

一、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职业院校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如制定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对参加省、市技能比武成绩优异的教师重点奖励;在评先评优、晋级、“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待遇等从制度上、政策上向“双师”倾斜。

二、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职业院校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师的资格外,还应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因此,无论是刚分配来的新教师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老教师,都必须到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尽快考取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三、依托行业优势,到企业参观、调研、实习

笔者学校是江西省轻工行办的下属职业院校,樟树盐矿也是其下属单位。我校缺乏制盐、热动力等专业的高技能实习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可以依托行业优势,不定期派出老师到盐矿进行考察、调研和参观、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

四、聘请企业精英来学校进行讲座、授课

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复合型人才来担任,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色更优于普通专业人才。通过从相关企业将这种复合型人才(精英)请进来,能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也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双师”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如:我校聘请樟树盐矿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聘请盐矿的高级工程师及总裁进行专题讲座。这样既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又对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

五、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进修工作,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升级换代日益加快,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和操作技能,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先后派出模具、数控、机电专业等多名骨干教师到对口高校或相关高级技术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进修,使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更新。

六、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积累行业工作经验,弥补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到企业锻炼使教师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形成新的职教理念,提高实操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教师还应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2.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学校每年安排1~2名专业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去生产实习。教师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里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结、发现学校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补漏”,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为学校后续教学提出参考意见。

七、通过社会招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

“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内训为主、外聘为辅”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原则。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等任兼职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增添新的血液。

八、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或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学校制定政策给参加或辅导技能竞赛获奖的教师以重奖,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或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促使教师大胆探索、苦练内功,从而提升技能水平。如:连续几年,学校教师辅导的计算机、机电、模具专业的学生参加江西省技能大赛,均获得前一、二名的佳绩。学校也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真正做到了教学

相长。

九、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一方面学校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肩负着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使命。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即:对新教师选派1~2名经验丰富的高级讲师或技师进行指导,不定期的进行听课等方面的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训指导,以提高新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成长。另一方面外出进修的骨干教师返校后,向全体教师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如:数控专业的老师向大家传授“一体化”教学模式。

十、倡导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一专多能”,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过渡

职业院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是否是“双师型”尚无定论,实际上这些教师大多来自师范院校,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职业院校的要求相距较远。因此,这些教师应当更多地熟悉专业知识,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现代科学的整体性、渗透性、综合性越来越强,倡导基础课教师有目的地向相近专业跨科、系进修,支持他们攻读研究生、专业进修或自学成才,鼓励他们在其他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成为复合型人才,以增强教学适应能力。例如:笔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的专业是化学,随着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的变化,我不断地学习和挑战新的专业,先后担任了造纸、酿酒、食品、烟花、制盐、文秘、旅游、酒店、商贸等十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学校应该重视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一专多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能,使之有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