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2 18:1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偿献血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献血法》、《无偿献血管理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公益性宣传,营造无偿献血浓厚的社会氛围,不断壮大“定期献血”和“成份献血”志愿者队伍,确保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为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根据当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设置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固定献血屋(点)。

(二)辖区内70%以上的公共场所,如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等,免费设置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

(三)当地新闻媒体积极播放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其中每日早7时至晚10时广播、电视等媒体确保播出2次以上;

(四)15-55周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应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应达到75%以上;在校青少年应达到95%以上;

(五)当地献血人群中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达到50%以上;

(六)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三、主要内容

(一)知识:围绕“适量献血,促进健康”主题,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二)理念:形成“互助共赢,献血至善”的无偿献血理念;

(三)政策:以“献血无偿、输血免费”为重点,开展无偿献血政策性宣传。

四、宣传形式

(一)媒体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献血献爱心”、“无偿献血,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网络宣传。诸如市政府网、市血站网等网站上进行宣传,采用图片报道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宣传。

(三)户外公益广告。按要求在全市范围内70%以上的公共场所,采取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四)召开会议。市献血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对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成立宣讲团,走进社区、机关。

(六)组织活动。做好日常宣传,编写《献血》;要在“6·14”世界献血者日、“10·1”《献血法》颁布实施日等重大时段,联合市文化、新闻、教育、卫生等部门开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

(七)市献血办、中心血站要定期以简报形式通报全市无偿献血推进情况,各媒体及时报道无偿献血活动中好的做法和典型事迹。

五、主要措施

(一)以征文的形式在《日报》和《晚报》上开办题为“大爱无私、献血至善”和“至善不言,人争慕之”专栏,让无偿献血者、用血者、医院和医务工作者谈感受,并及时将每天无偿献血者名单在晚报中缝上刊登。

(二)各地电视台(站)、广播电台(站)、报刊媒体要定时播放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开展无偿献血专题报道,开设无偿献血专栏,及时报道无偿献血工作动态及先进典型。同时要确保广播、电视等媒体确保日播出2次以上。费用上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上减半。

(三)各地建委、规划局、城管、工商等部门要积极做好配合,免费提供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乡镇公共汽车站台和旅游景区等,由市献血办提供无偿献血内容设置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

(四)市献血办要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确定1~2所学校,到学校上生理课;要开展无偿献血者联欢活动;要成立无偿献血俱乐部。

(五)市献血工作委员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市无偿献血管理规定》进行重新修订,制定《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六)2014年市献血办将根据情况在京山县设置献血屋

(七)市献血办要与全市开展的“三下乡”和“健康教育进社区”等活动相结合,组织无偿献血先进事迹报告会和血液科普讲座进校园、社区、企业、农村,培养无偿献血后备力量,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血站班子要主动将该项工作融入到自身日常工作当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明确分管部门主管献血工作,市献血工作委员会要负责贯彻实施无偿献血宣传方案。无偿献血活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为确保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在举办各种活动时,各地、各单位献血工作委员会成员和相关单位领导要明确职责,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在宣传工作进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好政府、献血办、献血中心、机关单位等单位部门的重点对象带头献血,发挥表率的作用,以点带面,真正做到全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篇2

大学生流动血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组成,在紧缺某种血型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血小板)时,能积极响应招募,及时赶到血站或采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非正式组织。大学生流动血库由血站和学生志愿者组织共同管理。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可以保证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能定向、及时地招募到一定数量的献血者,迅速、有效、有序、安全地满足临床紧急用血的需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可行性

在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3岁,正处于人生健康的黄金时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关注社会,愿意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无偿献血教育、动员和招募,较在其他人群中更为容易,建立流动血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镇江市现有在校大学生5万多人。从近2年的统计数字看,2005年无偿献全血人数中大学生占39.7%,2006年上升到44.4%;2005年无偿捐献血小板人数中大学生占19.4%,2006年上升到69.1%。大学生已成为献血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他们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学生中建立流动血库,特别是成分血的流动血库,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2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主要做法

2.1 组织形式 首先,在驻镇3所高校(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发出倡议,组建镇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倡议发出后,得到3所高校团委、青志委的重视和支持及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其次,制定了服务队的章程和奖励办法,召开了成立大会。3所高校共招募了218名大学生组成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第三,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和掌握无偿献血的知识。第四,在3所高校成立分队。每个分队选出队长,作为服务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们在血站和学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2 宣传方式 在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协助下,从2006年10月下旬开始,我们分别在3所高校的部分院校开展了无偿献血基础知识宣传。首先由江苏大学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在校团委的支持下,联系到汽车学院、能动学院、环境学院等9所学院组织了7场无偿献血基础知识讲座,每所学院讲座前由该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进行组织和发动,并通过摆放宣传展牌、散发宣传单、播放无偿献血科普录像等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讲座重点进行了成分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江苏大学的7场讲座和江苏科技大学及镇江高专各1场讲座共有千余名高校学生参加。通过宣传,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成分血的捐献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开展讲座,3所高校的志愿者还利用节假日在市区3辆采血车旁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服务过程中佩带志愿者服务证和印有“无偿献血关爱生命”的授带,在采血车附近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培训或阅读《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培训资料》后,接受市民关于无偿献血的咨询;节假日志愿者被邀请来血站参观,重点了解机采血小板的流程;利用课余时间随血站工作人员进社区、下农村宣传,协助建立市民流动血库;由江苏大学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牵头,校团委和血站联合举办无偿献血宣传展牌设计大赛,冠名“无偿献血杯”的校园歌手大奖赛和大学生辩论赛。

2.3 管理方式 流动血库由血站和各高校的志愿者服务队共同管理。在宣传的同时现场进行血型普查,免费为学生进行血型筛查,发放血型牌。参加讲座的大学生个人填写《流动血库个人档案表》。血站统一整理档案表的信息,并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料由血站献血管理科和3所高校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队长各保留一份。分队队长主要负责与血站的联络;管理和更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队员参加无偿献身宣传活动;协调组织在校园内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参与管理大学生流动血库;在校园内血情通报、动员和招募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

3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初步成效

3.1 无偿献血工作与高校学生教育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在高校中的开展。建立流动血库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管理者的重视,有的高校已把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一。

3.2 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目前已1 032名大学生自愿加入大学生流动血库,其中483名大学生自愿加入捐献成分血的流动血库。

3.3 大学生流动血库运行初见成效。2006年11月,我市O型、AB型曾2次跌破血液库存警戒线,通过动员大学生流动血库,有150名大学生参加了无偿献血。在短时间内补充了血液库存,缓解了临床用血紧张。大学生流动血库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无偿捐献血小板工作,大学生成为无偿捐献血小板的主力军。据统计,2006年11~12月有85名大学生流动血库的成员参加了血小板的捐献。

4 工作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4.1加强宣传,扩大队伍。目前,我们只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宣传,宣传的面过小,加入到大学生流动血库的人数只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还可以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我们计划明年将以一、二年级的大学生为主,建立起有500名的流动血小板库和2 000名流动全血库,这将会有效缓解非寒暑假期间我市的临床用血紧张状况。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75-03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教育作用,体现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谋发展的保障。

大学生的学风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其整个精神风貌和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它关系到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所以,学风建设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

1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讲求“格物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治学之道是历代士人追求的境界,“格物”是要求学生仔细考察天下的万事万物,推究它们存在变化的真实道理,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这样才有智慧;“明德”是要求学生彰显自己的心中美好的德性,革旧从新,身体力行,处于内心清明的善的境界。这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它的核心是引导青年人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

100年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里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现出震惊世界的才智。同时,爱因斯坦还总结了一个著名公式:W=X+Y+Z,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以其对科学的孜孜追求,为后来者做出了榜样。

同志曾指出“学风问题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学习态度问题”。大学生的学风建设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功利化倾向,提倡诚实学习。由于我们社会的经济制度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收入分配主要是依据效益来进行的,如果投入的劳动、资金等没有效益或效益甚小,那么就相当于是无效劳动。这一规律无疑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成为大学生知识更新和才能发展的心理动因。但也应看到社会上存在的“功利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学风的干扰: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学习动机和弄虚作假的学习态度以及考试作弊等行为,玷污了校园学习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

伴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教育将更注重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赋予学生一种文化素质,一种在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励下去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观念。学会学习的能力将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存、立足和发展,能否为个人增值,为社会贡献。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有目的地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查询检索。对所学的知识能质疑,对所学的内容能归纳,对所学的方法能反思,对未知的领域能探索。在今天,教育将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将贯穿人的一生,大学本科阶段的1000多个学习日是一生学习的基础,这个基础扎实与否,不但影响到现在的成绩和择业,而且影响到今后的事业发展。大学生应珍惜当前这个学习的黄金时段,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树立良好的学风,扎扎实实地打好人生发展的基础。

2 我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学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创建优良的学风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调查分析,我校在7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全校学生形成了积极上进、刻苦学习、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好学风。这些好的传统和精神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职工和学生努力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学校在学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动机上一些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动力,处于被动状态。二是学习纪律上逃课、旷课、旷考、上课不专心、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学习态度上部分大学生认识上有较深的误区,认为大学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学习是浪费青春,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再好,将来找不到工作,既浪费了青春,又浪费了金钱,反正读书没用,不如不学。四是学习方法上部分同学讲求实用主义,喜欢找捷径,搞粗放型学习,重视重点学科学习、忽视全面发展。五是学习效果上部分同学学习不扎实,基础不牢,尤其是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需要强化训练等。

2.2 开展“查一查、看一看、想一想”活动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

一是查一查思想。看看自己对学风建设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想一想上级对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资料,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了多少?理解如何?

二是查一查工作。看看自己为学校的学风建设应当做些什么?想一想到目前为止又做了些什么?今后又将如何去做?

三是查一查班级。看看自己的班级的学生对学风建设在思想上的认识程度如何?想一想有什么经验、体会,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党团员、班团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如何?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查一查环境。看看学习环境中的安全、卫生、文明等情况如何?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的卫生情况如何?是否干净、整洁、舒适?空气是否流通?是否存在各种隐患?

六是查一查学习情况。看看学习风气。想一想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得当,早操、早读、上课、实验、晚自习情况如何,学习成绩情况怎么样,重修情况如何,违纪情况如何?

七是查一查课外活动。看看学生课外究竟在干什么,课外生活表现情况。想一想参加科技活动怎么样,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如何,平时的课外时间分配怎样,上网情况如何?

2.3 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笃学诚信的精神,创建优良学风

一是注重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自律的习惯,遵守学习纪律。

二是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正确对待考试。考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国家扩大招生规模,使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依然是少数人,要求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对待考试,明白优良的学习成绩需要靠勤奋得来的道理,明白面对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如果不努力学习,靠投机取巧一时蒙混过关,最终也会自吞苦果。同时给学生讲清考试作弊不仅仅是一个投机取巧的问题,更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一个合格大学生的第一标志,就是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为创建优良考风,学校采取更为坚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三严格”,即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对考试作弊者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三是要求学生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几年,学校基本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校园环境越来越优美,学习条件越来越好,对同学们文明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细微之处见精神,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是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一要认真听课,二要博览群书,学会自学:三要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能够脚踏实地,打好基本功,特别要提高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勇于创新,乐于创新,把自己培养成为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 联系实际,完善制度,常抓不懈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完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开展循循善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会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采取标本兼治、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自觉性得到加强。学习、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跃,学生参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文明和谐、积极向上,学校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和日常教育引导,严格管理,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考风情况优良。

3 我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成效

3.1 加强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注重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学生政工干部队伍。近三年来,先后录用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充实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目前我校专职班主任共3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占41.03%,是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学校不断完善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的管理、考评体系,实施《班主任考核条例》,认真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和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选送班主任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鼓励班主任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方式提高学历、学位结构,努力提高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素质。

3.2 构建了“三育人”的育人体系

学校注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境育人的育人体系。通过入学教育、军训、主题班会及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政策、医德医风、考风考纪和毕业教育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学风建设:各二级学院开展学风建设评比活动,班级开展以“学风建设与成才”为主题的大讨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宣传全国优秀教师罗朝东教授的事迹,邀请“抗非典”英雄张积慧等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改进学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 建立了三级管理体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学风建设的管理,实行“校-院-班”三级管理体制和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桂林医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各二级学院成立了相应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制定、整理、修订多项有关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推进学风建设,坚持通过“五早、二晚、三会”形式强化学风建设。学校组织学生干部、班主任对学生的“早起、早操、早升旗、早锻炼、早读”、“晚自习、晚休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公布,形成公众监督机制,养成学生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同时,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员大会、党员大会”的作用,积极倡导班干部、党员、团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3.4 完善了各项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等学习激励机制。学校制订了《桂林医学院学生政府奖(助)学金的评选及管理办法》、《桂林医学院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奖励办法》和《桂林医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及鼓励办法》,将“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奖励面的评选比例由原来的10%扩大到20%。同时,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社团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先进团组织、优秀社团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形式为辅体的助学体系。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国家和社会资助、勤工助学等方式,拓宽绿色通道,以使经济困难学生得到适时、合理的帮助。三年来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受到各类资助的学生占贫困生比例38.1%。另外,学校还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困境中奋起,在困境中成长。

3.5 学风建设得到明显改进

学校在以评促建、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着力加强校内的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先后建立了病理标本馆、中草药标本馆、校史馆、百米文化长廊、组合群雕及大型校训标语牌等,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生命科学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学校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开展学生参与面广、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2005,2006年学生课外科技课题(项目)立项70项,组织“三下乡”服务队深入到老、少、边、山、穷地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和专题社会调查。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大学生社区援助、社区卫生志愿服务活动。成立19个学生社团组织,参加社团人数达14886人,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层次,吸引力和效果不断提高。